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92期69

·临床研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

万兵,刘彦杰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0)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

月我院接收的62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感染部位、感染源、彩色多普勒超声等相关治疗方法

进行评析,并探究其治疗效果。结果在62例患者中,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和眶下间隙最为普遍,分别占38.70%、19.35%;感染源以牙源性感染最多,占59.67%。结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应采取多种辅助诊断方式进而精准做出诊断,

且应用全身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积极给予有效抗菌药物、对症处理,使患者能快速恢复。

关键词:感染;诊断及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92.048

0 引言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普遍的面部疾病[1],病情发展迅速,倘若不及时采取针对有效的治疗,则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还会危及到生命。对此,本文选取通过对我院曾接收的62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一番探究,详细医学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6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纳入此次观察研究中,且所有患者都符合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2]。在所有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9~80岁,平均38.2岁,病程7~34d。

1.2 诊断。按照病史、临床表现和特征及发病部位,根据联合局部解剖知识、血液常规、生化功能检查、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穿刺发进而辅佐诊断等,并观看患者的需求及时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给予辅助诊断,进而作出准确判定。

1.2 方法。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采取全身治疗、局部治疗相联合的治疗办法。全身治疗具体为:所有因为间隙感染入院患者,第一步,要按照临床经验选取较为敏感的广谱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配合度来使用一定量的激素,尽快对患者开展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检查感染病原菌,接着对抗菌药物的应用给予有效调整,进而预防耐药性产生,与此同时,对全身支持疗法进行增强,缓解患者情绪,注意营养,加强自身抵抗力。局部治疗具体为:提醒患者要尽量降低炎症部位运动,维持局部的清洁,杜绝挤压,禁止对局部热敷,以免引起不良刺激反应,达到防止感染扩散的目的。在炎症早期局部外敷中草药针对感染病的症状给予及时处理,达到炎症受到抑制的效果。当炎性病灶已经化为脓并形成脓肿时,要及时切开引流,如有需要,则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等相关影像学手段辅佐手术治疗,且运用冲洗换药等常规处理,维持引流顺畅,增强对医源性的感染控制,在对炎症进行控制住以后要及时对病灶开展清除。2 结果

2.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部位及相关病源。本次参与研究患者主要感染部位是:颌下间隙、眶下间隙、嚼肌间隙。感染来源以牙源性感染为主,共37例,占59.67%。如表1。

2.2 影像学表现。一般对于口腔颌面深部间隙感染而言,运用常规检查而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例如鉴别蜂窝组织炎期、脓肿形成期等,需据病情需要采取CT、MRI等相关影像帮助诊断。本次研究根据影像学得出结果是26例脓肿和36例蜂窝组织炎,为局部形成脓肿切开引流给予影像支持,进而减少手术时长。

2.3 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所有患者必须加入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中,无细菌生长10例,脓液细菌培养呈阳性52例,其中检验出革兰阳性杆菌25株,占48.07%;格兰阴性杆菌37株,占71.15%。

2.4 治疗效果。所有患者经采取相关治疗后,痊愈51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7%。在治疗中,有2例出现败血症,通过相关治疗痊愈。

3 讨论

本次研究患者主要以颌下间隙、眶下间隙、嚼肌间隙等相关为主,感染来源以牙源性为最多[2],占59.67%,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占24.19%。而对于口腔颌面深部间隙感染来说,要按照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大多数在早期可以做准确判断。但有关其深部脓肿、蜂窝组织炎期鉴别等相关方面,需借用CT、MRI、彩色多普勒超声等,给临床相关医师提供诊断根据,加快了诊断速度,这对临床治疗具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其病情发展快速,炎症重,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在临床中应当采取多种辅助诊断方法给予精准判断,采取全身和局部针对性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进行对症处理,使得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徐金标.孙鑫.魏军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832-1833.

[2] 徐林林.孙血辉.庞艳蕾,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6,3:238-239.

表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部位与来源及比例(%)

感染部位

牙源性腺源性外伤性医源性合计

例数构成比例例数构成比例例数构成比例例数构成比例例数构成比例

颌下间隙1422.58711.292 3.221 1.612438.70眶下间隙69.673 4.832 3.221 1.61219.35嚼肌间隙4 6.453 4.831 1.6100.00812.90颊间隙3 4.8300.0000.0000.003 4.83咽旁间隙3 4.831 1.611 1.611 1.6169.67舌下间隙2 3.221 1.6100.0000.003 4.83颌面多间隙58.0600.001 1.6100.0069.67合计3759.671524.19711.293 4.836210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