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院综合性监测表(患者和医务人员)

全院综合性监测表(患者和医务人员)

全院综合性监测表(患者和医务人员)
全院综合性监测表(患者和医务人员)

XXX医院全院综合性监测调查表

(住院患者)

科室__________ 床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性别:男女

年龄:_______(岁月天)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院日期:__________ 疾病诊断:_________________

出院日期:___________ 住院天数:____天

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

手术治疗:是否

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

易感因素:(糖尿病免疫抑制剂化疗放疗泌尿系插管

肝硬化肿瘤营养不良使用呼吸机激素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引流管)

医院感染:是否感染日期_________

感染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染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无影响加重病情直接死亡间接死亡)病原学检验:是否送检日期_____________

标本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原微生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者:___________ 监测月份:_______月

全院综合性监测

全院综合性监测 B.1 监测对象住院患者(监测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时可包括出院后一定时期内的患者)和医务人员。 B.2 监测内容(最小数据量要求) B.2.1 基本情况: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污染切口)。 B.2.2 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无影响、加重病情、直接死亡、间接死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抗肿瘤化不治疗、免疫抑制剂)及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试验结果。B.2.3 监测月份患者出院情况:按科室记录出院人数,按疾病分类记录出院人数,按高危疾病记录出院人数,按科室和手术切口类型记录出院人数;或者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 B.3 监测方法宜采用主动监测,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主动、持续地对调查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

B.3.1 各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临床科室工程师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B.3.2 各医院应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并付诸实施。 B.3.3 专职人员应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医院感染病例。 B.3.4 医院感染资料的来源,包括以患者为基础和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基础的信息。 B.4 资料分析 B.4.1 医院感染发病率 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同期新发医院感染病例(例次)数×100%(式B.1) 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观察观察危险人群人数以同期出院人数替代。 B.4.2 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观察期间内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1000‰ (式B.2)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 B.5 总结和反馈结合历史同期和上月医院感染发病率资料,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建议。

全院综合性监测登记表

通州区二甲人民医院全院综合性监测登记表 监测日期: 一、基本资料 住院号:科室:床号: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 入院日期: 疾病诊断: 出院日期: 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 住院数:天总费用: 二、医院感染情况 医院感染:□是□否 感染日期:感染诊断:□全身感染□局部感染 感染与原发疾病关系:□无影响□加重病情□直接死亡□间接死亡 感染部位:□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其他 手术部位:□未手术□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 感染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其它 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 病原体名称:药敏试验结果: 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使用起止时间:使用日剂量:使用抗菌药物总天数: 用药目的:□预防□治疗□预防加治疗 用药方式:□全身□局部 给药途径:□口服□肌注□静注静滴□其它 使用抗菌药物名称: 1、 2、 3、 抗菌药物应用:□未用□单用□二联□三联□四联□>四联 用抗菌药物:□未用□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 四、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手术:□是□否 手术日期:手术名称: 手术类型:□急诊□择期 植入物:□有□无麻醉方式:□全麻□非全麻手术腔镜使用:□否□是 ASA评分:□Ⅰ□Ⅱ□Ⅲ□Ⅳ□Ⅴ手术持续时间分钟 手术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无切口 切口愈合情况:Ⅰ类:□甲□乙□丙Ⅱ类:□甲□乙□丙Ⅲ类:□甲□乙□丙 五、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术前2小时以前:□是□否 2、术前30~120分钟:□是□否 3、术中使用抗生素:

□是□否 4、术后用抗生:□1日□2日□3日□4日级以上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医院感染综合监测方案

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了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和医院感染相关信息。 2、为医院的感染预防工作提供思路。 3、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二、监测对象 2016年全部住院病人。全院7个临床科室,所有医院的医务人员、后勤人员、食堂人员、保洁人员,不包括患者家属及外来的临时访问人员。 三、监测方法 全面综合性监测,是对全院所有病人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监测。 四、监测实施 1.采取主动监测方式,由病房的医护人员去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及相关事件。临床医生及时将诊断为医院感染的病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核实确认。 2.感染部位的确定参照卫生部(医发[2001]2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3.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感染病例,重点查阅各种病人的病历和护理记录,注意其是否有医院感染的指征如发

热、WBC增多、使用抗菌素菌药物等,各种病原学、影像学如CT扫描、X线、超声波以及血清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均可作为诊断医院感染的参考依据;必要时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不清楚的病历可以和管床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可进行科室讨论。 五、监测相关定义 1.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 2.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地、系统地、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的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监测数据统计 1.某一时期医院感染发生率(我院的小于8%) 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病例数/医院出院病例数×100% 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医院感染例次病例数/医院出院病例数×100% 2.某一时期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3. 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分布及原因(某一个时期科室的感染率) 科室感染发生率(%)=科室感染病例数/科室出院病例数×100% 4.危险因素分析 5.统计本月或本季度的药敏送检率,不同种类病原菌的构成比。 6. 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 (1)专人负责,每日填写,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

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案

2013左旗医院 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案 1 监测目的 了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和医院感染相关信息。 2 监测对象 2013年全部住院病人。 3 监测方法 全面综合性监测,是对全院所有病人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监测。 4 监测实施 4.1采取主动监测方式,由病房的医护人员去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及相关事件。临床医生及时将诊断为医院感染的病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核实确认。 4.2感染部位的确定参照卫生部(医发[2001]2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4.3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感染病例,重点查阅各种病人的病历和护理记录,注意其是否有医院感染的指征如发热、WBC增多、使用抗菌素菌药物等,各种病原学、影像学如CT 扫描、X线、超声波以及血清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均可作为诊断医院感染的参考依据;必要时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不清楚的

病历可以和管床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可进行科室讨论。 5 监测相关定义 5.1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 5.2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地、系统地、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的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6 监测数据统计 6.1医院感染发生率 6.2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6.3 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分布及原因 6.4Ⅰ类切口感染率 6.5危险因素分析 6.6医院感染病原体特点及耐药规律 7 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 7.1专人负责,每日填写,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 7.2如发现数据缺失,及时查找和分析原因(人的因素、概念、流程、方法),并采取改善措施。 7.3反馈监测资料每3个月对监测指标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报告医院感染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建议。 7.4将医院感染率与全国医院感染相关资料进行比较。若感染率

目标性监测登记表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 编号 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岁 住院号联系电话回访日期:年月日 入院日期年月日手术日期年月日 手术名称:手术编码 植入物:有/无内镜:是/否 手术类型[急诊/择期/损伤]麻醉类型:全麻/非全麻 手术医生手术持续时间分钟 ASA评分[ⅠⅡⅢⅣⅤ]切口等级1/2/3/4 是否围手术期用药:是/否感染:是/否 感染部位:表浅/深部/器官腔隙感染日期:年月日 术前预防性抗生素[I/O/N/T]*抗生素(术中)是/否术后抗生素(N/P/W/T)抗生素1量*次[]量*次[]量*次[] 途径:静脉/口服/其它途径:静脉/口服/其它途径:静脉/口服/其它 抗生素2量*次[]量*次[]量*次[] 途径:静脉/口服/其它途径:静脉/口服/其它途径:静脉/口服/其它 抗生素3量*次[]量*次[]量*次[] 途径:静脉/口服/其它途径:静脉/口服/其它途径:静脉/口服/其它 术前有无口服抗生素肠道准备[有/无] 归转:出院/死亡/转科/转院归转日期:年月日 失血:有/无量(mL)[]输血:有/无量(mL)[] 送检日期:年月日送检方式:涂片/培养 涂片结果 培养结果及药敏:病原菌名称敏感耐药 *I:在手术室切皮前30-60分钟用药;O:手术前在病房用药;N手术前未用药;T:手术*N:手术后未用;P:手术后用药<24小时;W:手术后错误用药;T:治疗用药;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 (留置尿管48小时以上填此表)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 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留置导尿管日期年月日拔管日期年月日入院诊断 插管类型:乳胶导尿管□橡胶导尿管□膀胱造瘘导尿管□其他□集尿袋类型:普通集尿袋□精密集尿袋□ 导尿管更换频率:1次/□周集尿袋更换频率:1次/□天 尿道口清洁频次:□次/日尿道口清洁方法 留置尿管原因:1、危重、休克需监测尿量□2、昏迷□3、存在尿失禁□4、截瘫□5、骶尾部褥疮□6、会阴部损伤□7、下腹盆腔器官手术□其它□ 监测资料:是否发生尿管堵塞①否□②是□处理方法 膀胱冲洗否□是冲□洗频次□次/日膀胱冲洗液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剂量、天数 医院感染:①否□②是□感染日期年月日 感染依据:①泌尿系感染症状②体征③尿常规 ④尿培养⑤尿液颜色异常浑浊□脓性⑥□其它 易感因素感染依据:①糖尿病□②昏迷□③躁动□④免疫抑制□⑤肿瘤□

2019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规范(附表)

2019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规范(附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医院感染监测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 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 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3 全院综合性监测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 目标性监测target surveillance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

医院感染综合监测方案

医院感染综合监测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了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和医院感染相关信息。 2、为医院的感染预防工作提供思路。 3、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二、监测对象 2016年全部住院病人。全院7个临床科室,所有医院的医务人员、后勤人员、食堂人员、保洁人员,不包括患者家属及外来的临时访问人员。 三、监测方法 全面综合性监测,是对全院所有病人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监测。 四、监测实施 1.采取主动监测方式,由病房的医护人员去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及相关事件。临床医生及时将诊断为医院感染的病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核实确认。 2.感染部位的确定参照卫生部(医发[2001]2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3.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感染病例,重点查阅各种病人的病历和护理记录,注意其是否有医院感染的指征

如发热、WBC增多、使用抗菌素菌药物等,各种病原学、影像学如CT扫描、X线、超声波以及血清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均可作为诊断医院感染的参考依据;必要时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不清楚的病历可以和管床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可进行科室讨论。 五、监测相关定义 1.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 2.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地、系统地、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的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监测数据统计 1.某一时期医院感染发生率(我院的小于8%) 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病例数/医院出院病例数×100% 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医院感染例次病例数/医院出院病例数×100% 2.某一时期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3. 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分布及原因(某一个时期科室的感染率) 科室感染发生率(%)=科室感染病例数/科室出院病例数×100% 4.危险因素分析 5.统计本月或本季度的药敏送检率,不同种类病原菌的构成比。

院感全院综合性监测方法

全院感染病例综合性监测 一、监测对象:所有住院患者二、监测内容 1、基本情况: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污染切口)。 2、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无影响、加重病情、直接死亡、间接死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抗肿瘤化不治疗、免疫抑制剂)及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监测月份患者出院情况:按科室记录出院人数。 三、监测方法: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主动、持续地对调查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 1、各科室应根据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2、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并付诸实施。 3、专职人员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医院感染病例。 4、医院感染资料的来源,包括以患者为基础和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基础的信息。四、资料分析 1、医院感染发病率 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同期新发医院感染病例(例次)数×100%

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 观察危险人群人数以同期出院人数替代。 2、日医院感染发病率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观察期间内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1000‰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 五、总结和反馈:结合历史同期和上月医院感染发病率资料,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建议。

院感监测标准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312--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2006 年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2006年 3 术语和定义 3.1 医院感染监测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 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3全院综合性监测 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目标性监测 target surveillance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抗菌药物 antimicrobial agents 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 3.6 抗菌药物使用率 usage rate of antibiotic 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3.7 抗菌药物使用剂量 dose of antibiotic use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 3.8 规定日剂量频数(DDD频数) number of Defined Daily Dose 为某一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 4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4.1 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新完整版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 2006年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卫生部 2006年 3 术语和定义 医院感染监测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 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全院综合性监测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目标性监测target surveillance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