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二 八年级地理说课 稿全集[102页]

初二 八年级地理说课 稿全集[102页]

八年级地理全册说课稿

《北京》说课材料 (1)

《黄河的治理》说课材料 (3)

《黄河的治理》说课设计 (6)

《黄土高原》教学说课 (8)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设计 (11)

《辽阔的疆域》说课稿 (13)

地理说课教案——《中国的疆域》 (16)

《中国的水资源》说课教案 (18)

第十六章第三节澳大利亚 (28)

多民族的大家庭说课稿 (41)

《黄土高原》说课稿 (45)

关于地势和地形的说课 (48)

黄河的治理说课稿 (51)

秦岭-淮河线说课稿 (56)

水资源说课材料 (60)

第三章第二节语言和宗教说课材料 (67)

众多的河湖说课稿 (70)

众多的河湖说课稿 (74)

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说课稿 (79)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80)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说课稿 (86)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说课材料第三章第三节聚落 (93)

《北京》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2、教材处理

学生对于北京的这个城市,都已经有了多多少少的认识,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初二的学生已经学会了使用计算机网络搜集资料,基于此,我将让学生课前搜集材料,自学读图、探究、讨论,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强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且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的成就,从而了解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充分利用手中材料,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发达的现代化进程,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对北京地理位置的评价;北京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的突破:充分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通过地图、资料、视频等多种辅助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

启发式讲述法、引导交流合作等。

三、说学法

自学读图、探究、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教学的创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课设计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为了避免一开课就是老师说学生听的沉闷气氛,我在课前先播放《奥运会吉祥物的宣传片》,开课后用问题导入,如:在动画片里你看到了什么?第29界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这样一问一答,学生的思路就被我带到了学习的轨道上,开始了北京之旅。

在出示课题时,为了渲染气氛,我同时播放中央电视台节目插花的视频,让学生对北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第二环节:组织活动学习新课

本环节我先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北京的位置。在学生探究前指出北京作为首都,除了和其他区域一样有海陆位置外,还有其自身的战略位置和经济位置;在学生探究时出示北京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北京地形图、中国温度带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在学生汇报时,用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条件,并强调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学生理解新中国定都北京的原因。

接下来进入北京职能的学习,为了让学生了解北京具有这些职能的条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如在了解北京是文化中心时,我列举若干项文化的内容,让学生任选一项介绍,在学生介绍时我适时地穿插一些小活动,如在介绍音乐方面时,学生可能会提到京韵大鼓和国粹京剧,可让学生试唱两句;还穿插一些视频和音乐,让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并用,同时这一活动又检查了学生课前搜集整理资料的情况。

在了解北京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时,我出示配以《故乡是北京》背景音乐的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比一比,看谁认得多,再选择他们熟悉的一处作以简单的介绍,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强调有哪些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提出故宫面临的压力,让学生出谋划策。

在了解北京现代化进程时,我先播放一组北京现代化建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前面的图片风格有什么不同,然后跟学生强调把北京建设成为既具有古典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大都市才是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环节:回顾活动测试应用

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用一句话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再让学生运用分析北京的方法分析描述家乡哈尔滨的位置、职能、历史和现代化进程。在学生汇报时穿插京哈铁路火车提速的新闻,从而说明城市交通的发展,进而将写一篇以《我的家乡——哈尔滨》为主题的短文作为课后作业。

第四环节:升华情感倡导行动

让学生说说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应该为奥运会和09年在哈尔滨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做点什么?最后在奥运会会歌声中,用激励性的语言结束全课。

以上是我对《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这一课的设计,还很不成熟,恳请各位老师予以指正,谢谢大家!

《黄河的治理》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黄河的治理》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而且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国情教育因素,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为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材处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我在教材处理时,决定冲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我打算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源流概况;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情况。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并提出基本的治理方案。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比较、分析、观察、合作、交流、表述、汇报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教学难点:为使学生能够分析出黄河自古多忧患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说教法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角色扮演: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他们扮演不同的社会生活角色,帮助他们体会和理解各种地理问题,使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4.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让学生采用读图、探究、合作、归纳等方法来学习本课。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及本课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情况,我对教学程序做了如下设计:

(一)课前音乐

课前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以便创设情境。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朗诵李白的名句,然后挑错,教师借此导入可使学生马上进入课堂情景,这样欲擒故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三)探究新课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框架进行教学,而是对教材进行了重组,给自己和学生留下了更大的空间来探究问题,所以,在教学上我设计了两大板块:

第一板块知黄河颂黄河

在此板块我设计四个活动:

活动一黄河概况我知道。

让学生分小组探究黄河概况。此活动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地配以FLASH课件展示。这样既直观形象,又可检查学生的探究情况。

活动二你言我语黄河颂。

学生分析黄河的贡献,教师配以景观图片。

活动三角色转换。

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这样采用发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一活动中,在学生讨论时给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图,在学生汇报后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播放相关视频。

活动四诗歌欣赏。

播放一段歌颂黄河的诗歌。陶冶学生情操。与语文学科相联系,使学生对黄河由知到颂到爱。

第二板块忧黄河救黄河

首先我用视频影片“黄河成灾”导入本板块的学习,在这一板块我设计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换位思考。

学生以黄河治理专家的身份分析黄河各河段的危机、原因,并提出治理方案。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分析时,教师适时地展示黄河荒漠化、凌汛等灾害的图片及“黄河泥沙来源”的视频。在分析“地上河”时,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影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地上河”,动画演示黄河“地上河”的形成过程,动画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突破了难点。

活动二快板表演,画地上河。

这一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表演能力。

活动三知识拓展。

先播放视频“专家论断流”提出断流问题,让学生分析并提出治理方案。然后播放影片“黄河小浪底工程”,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一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课本知识,使学生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并激发爱国情操。

活动四小小创意家。

针对黄河忧患重重,我们各小组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来呼吁保护母亲河——黄河,自由选择形式来汇报。这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四)复习反馈

此环节我根据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了有梯度的五道选择题,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的乐趣,我在学生答对时奖励学生一个笑脸娃娃的图片,在学生答错时出现一个遗憾的表情。

(五)长话短说

要求学生长话短说,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概括,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谈这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六)课堂延伸

1、调查本地河流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治理方案。

2、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

两项作业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使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地理的热情。

(七)结束全课

用感性的语言总结,师生共同学唱《黄河大合唱》,使情感得到升华。

以上就是我对《黄河的治理》这一课的设计,还很不成熟,恳请各位老师予以指正,谢谢大家!

《黄河的治理》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第二长河,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而且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国情教育因素。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为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情况。

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

2、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树立人地协

调可持续发展观,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三)教学重点: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四)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

二、说教法:

1.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是基本技能

2.教学策略是:由于学生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也已了解地形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并且对我国的母亲河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先请学生

谈谈关于黄河已了解多少,学生已知的内容就无需重复讲解,对于部分内容只要教师再强调或练习巩固即可。而对于学生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内容,教师应当提供资料、合理置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最后达到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目的,要使每一位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通过积极动脑,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就行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教师引导、启发

三、说学法:小组合作,主动探究,角色扮演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颂黄河

利用课件播放黄河壶口瀑布景观视频,同时伴有歌曲《怒吼吧,黄河!》

设计意图:一堂好课开头是关键,而这个引入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兴趣的,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黄河讲授新课:

(二)、知黄河

成功的导出本课的主题后,接下来这部分知识,是学生掌握的知识。

步骤:1、要求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黄河的基本资料,课上展示交流黄河的知识

2、演示黄河水系图。

要求:分组活动,各小组选派组长共同交流,从图中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然后各

组选派代表看图讲解,比一比,哪组说的详细,准确,教师补充,为下

面的内容作了铺垫。

设计意图:展示交流,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交流,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三)、赞黄河:

本课的重点虽然不在这里,但可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步骤:1. 要求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各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再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

2.进行完这个活动,此时同学们对母亲河的奉献、伟大有了初步的感受,为进一步加深印象,此时,多媒体显示:宁夏平原的景观图片,自然而然印象深刻。

教师适时总结,我是这样总结的:黄河,你曾无私养育了两岸的人们。但如今,你却成了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

(四)、忧黄河: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我采用了读图分析——发现问题——启发引导——主动探究的思路来完成的。

1.多媒体显示:“黄河的忧患”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结合资料,教师提出问

题:“黄河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允许学生大胆回答,教师再设疑:说一说造成黄河忧患不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这些因素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适时启发、引导进而得出答案。

2.然后课件演示黄河“地上河”的形成过程,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自然而然说出

“地上河”的形成与中游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关系及“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情况预测:这个活动,以学生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扩展思维,主动回答,有的同学可能回答不准确,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引导、帮助,适时总结。

设计意图:以上活动,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五)、救黄河: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分析了黄河带来的忧患及形成的原因,那么如何治理黄河这个问题就呈现在眼前了,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点,我采用了“角色扮演法”来完成。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母亲现在多灾多难,做儿女的怎能袖手旁观呢?”

角色扮演:“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长,你认为怎样治理呢?”学生献计献策。

教师展示:“引黄淤灌图”及上、中、下游的治理措施(上游:梯级开发,兴修水利;中游: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下游:固堤分流)。

然后观看图片,介绍“保护母亲河行动”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自感悟,亲身实践,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另一方面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概括小结

要求:学生用几句话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概括,并想象描述一下未来的黄河;老师适时总结。

设计意图:1.由于采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通过总结可以使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也可以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信息能力;

2.通过描述未来的黄河,培养他们想象能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黄土高原》教学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属区域篇中的内容,区域地理的学习是建立在祖国篇学习的基础上,由于在祖国篇中许多基本内容都已学过,为了避免教学中的重复,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兴趣,区域篇主要是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学习与运用。黄土高原地区在新教材中首次被单独作为一节课列入课程中,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时,又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主要从黄土高原地区的概况、地形特征及其成因、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二、说学生

由于本校的学生底子参差不齐,但思维比较敏捷,知识面比较窄,所以在教学时,设计的问题有既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又给学生多一些思考、讨论的空间。

三、设计思路

这节课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引为主轴"的思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通过问题探究的方法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以及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

失严重,地表破碎的重要特征,并为学习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加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作铺垫。

1、教法设计

本节课中主要采用提问的方法为主,辅以读图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

2、学法设计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多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多一些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与技能

1、在地图上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3、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4、分析黄土高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理解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及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五、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落实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上。。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的成因分析。

六、教学设计

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去概括四大高原的特点,来导入新课,这样比老师直接的讲述来的更直观,更有趣。

“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形及成因”这段内容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

解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更是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段内容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段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所在,是本节课最主要的一部分,在时间安排上也是最多的。在教学时,将课程内容的顺序做了一些调整,以让教学过程更为流畅。对于重点、难点的处理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一系列逐步深入的提问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形成这样的地形特点呢?(水土流失)”“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呢?”“水土流失会带来哪

些危害?”

2、对于难点问题“这个地区形成的原因分析”,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交流来得出结论,让他们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来探讨新的问题,将知识有机的融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个科学的理论的提出,需要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才有说服力。

3、“本地区是否有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结合现实、发挥想象,讨论并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引入许多课外的知识,同时也营造一个宽松、互动的教学氛围。最后点出“人地和谐发展”这一主旨是对本节课主题的升华,更向学生再次强调正确的人地观。

《季风气候显著》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和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培养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素材。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

⑵能力目标: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评价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帮助学生初步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

难点:季风、锋面雨的形成。

二、说教法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1.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与探究。

四、说教学程序

《辽阔的疆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辽阔的疆域》是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就本节课而言是学生认识中国位置特点的延续和深入。教材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领海、内海、岛屿、半岛及邻国,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查找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辽阔的疆域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是本节的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在“世界政治地图”中查找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找出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2、讨论比较法:在学习我国的优越时,设置课本P3的活动,对比我国与俄罗斯等国位置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理解。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地图,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

3、开展谜语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新课讲述:

导入:用谜语导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一)、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

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纬度位置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活动: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所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图)

答: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大,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图)

答: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使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

(二)、国土辽阔

1、国土:是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称,通常涉及领土和领海。(附图)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那里是祖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每年夏至日的日出约在凌晨2点20分。

我国最西端:新疆乌恰县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过国境线不远处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

我国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4°)这里是一个隐没水下的珊瑚暗礁,暗礁最高点距离海面还有17.5米。我国渔民历来在这里捕捞作业,海军与科学考察船经常在这里巡行和调查。

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53°)夏至日白昼长达17小时,东至日白昼短至7小时,是全国白昼最长与最短的地方,有“北极村”之称。

2、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俄罗斯1707,加拿大997)

3、我国的疆域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4、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太平洋。

5、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活动:

1、阅读世界政治地图,按逆时针方向沿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由南向北找出6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阅读下图,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三)补充:我国的领海与内海

领海

1、领海是指毗连某一国家海岸的水域,这个国家对这些水域实行专有管辖权。世界所有国家领海宽度都是由各国自行确定的,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我国确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2、我国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3、我国领海及内水的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4、我国有美丽多样的海洋环境,有富饶多样的海洋资源。(参看教材上的阅读材料)

自然地理学上: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不大,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渤海)。

内海

政治地理学上: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包括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是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海峡(琼州海峡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

五、练习巩固

1 我国南北跨______很广,约_____度,大部分位于____纬度地区,属于____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_____带,没有____带.

2 我国西部深入_______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_______洋,有众多的_______和______,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 下列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2 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 )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D 本初子午线

3 我国东临哪个洋( )

A 印度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太平洋

4 中国是一个( )国家

A 岛国

B 大陆国

C 海陆兼备

D 半岛国

六、归纳小结:本节课通过读图分析了解到我国疆域十分辽阔,知道领土四端、四大临海、两大内海,也的众多的邻国,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七、作业

1、(P3)活动3:结合以上分析,补充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

2、(P5)活动2:

量算:根据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东西端距离;根据所跨纬度,计算我国领土南北端距离。

3、(P6)活动4:

补充说明我国领土面积大有什么好处。

地理说课教案——《中国的疆域》

我说课的主题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是通过《中国的疆域》这一课题展

现的,请让我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简介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我国的地理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

教材通过“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对于我国经纬度位置特点的讲述是通过介绍我国领土的四端来完成的,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这是造成南北太阳辐射、气候、自然和人文景观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我国东西跨经度很广,则造成了我国东西时间、气候、自然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两者结合起来说明我国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海陆兼备,有十分独特和优越的海陆位置。教材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其次我国濒临的海洋一段内容实际上是我国海陆位置的延伸,即我国东临

辽阔的海域。

最后,教材通过对我国陆上和海上邻国的介绍说明了我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二.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1)我国领土的四端 2)陆地面积 3)濒临的海洋

4)陆上邻国 5)海上邻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正确分析与评价

3.德育目标:通过讲述我国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进一步使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难点:教材设计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设计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先读图、再忆图、后默图的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同时运用各种信息语言,让学生在欢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学法设计:

在教学中,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观察中有选择的学习、思考,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正确性、主动

性。

六.媒体教具的使用

在教学中我使用的教具有录音机、投影仪

七.教学活动的展开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在优美雄壮的歌曲声中引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一)“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一段内容的教学

1.设问,我们的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首都北京,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

大家能回答中国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吗?

2.读“中国在世界上位置示意图”,请学生上台在图上找出赤道、20oW和160oE的经线,从而得出我国位于北

半球和东半球的结论。

(二)我国海陆位置一段的内容的教学

1.出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请学生上台指出太平洋、亚洲、中国位置,分析得出我国相对于亚洲和太平

洋的位置,即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三)辽阔的疆域

1.讲解疆域和领土的概念

2.读中国的疆域示意图,请两个同学上台表演,甲指出四端的位置并标注,乙讲解其名称,学生讨论解答思考题,我国东西经度相差60多度,跨五个时区,南北跨50度,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

3.我国的陆地面积,老师说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欧洲的面积,我国仅次于俄、加,居第三位,比美

国大,和整个欧洲差不多。

(四)我国濒临的海洋

1.讲述领海与内海的概念

2.学生读图了解我国东部濒临的四海一洋,主要岛屿、海峡名称及位置,老师边讲边在中国政区图上填注,并指

导学生完成填充图练习。

(五)众多的邻国

1.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按顺序在图上找出我国15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老师在挂图上指出我国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的位置,学生可轮流或齐声回答其名称,然后将这些国家按顺序填在填充图上。

2.教师说明:巴基斯坦本土没有和我国接近,但是克什米尔被巴基斯坦控制,与我国接界,因此填图时,只能填

上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填在本土上。

八.出示巩固检测,学生单独完成,教师提问订正。

九.小结:本课通过中国的疆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我们伟大祖国地域辽阔,山河壮丽,认识了解可爱的祖国,具有民族自豪感,我们以伟大祖国而荣,要好好学习,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十.课后活动:讨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提示、分析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板书设计:

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祖国

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二.辽阔的疆域

1.领土的四端

2.陆地面积

3.濒临的海洋

三.众多的邻国

1.漫长的陆界

2.陆上邻国

3.漫长的海岸线

4.隔海相望的国家(海上邻国)

《中国的水资源》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中的第三节。这一节的内容包括: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时间分配不均和节约每一滴水三个方面。与传统教材结构不同,本教材在讲述中国的水资源时,侧重于资源本身,而将与之想随的水能资源作为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手段加以介绍,因此重点更为突出,更注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