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Bell麻痹的电生理检查

Bell麻痹的电生理检查

Bell麻痹的电生理检查
Bell麻痹的电生理检查

Bell麻痹的电生理检查

陈兰,赵新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和面神经电图(ENG)检测对Bell麻痹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Bell麻

痹患者进行瞬目反射和面神经电图检查。结果患侧R

1、R

2

及R'

2

缺失者19例,其余11例患侧较健侧R

1

、R

2

及R'

2

波潜

伏期延长,异常率100%。ENG早期异常率为25%。根据R

1

/M潜伏期比值测定结果21例表现为近段(茎乳孔内段)损害,4例为远端(茎乳孔外段)损害,5例较大范围受累。结论BR检查是诊断Bell麻痹敏感指标,早期诊断价值更大。

同时采用BR、ENG检测Bell麻痹患者,可全面、客观地评价面神经损害的程度及部位,对临床治疗及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Bell麻痹;瞬目反射;神经电图

【中图分类号】R741.0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0501(2005)12-1458-02 Bell麻痹临床常见。正确判断这些患者面神经功

能状态及损害程度,对预后有更早的了解,以便采取更

积极的治疗方案,促进其功能的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

生,尤其显得重要。借助面神经的电生理检测手段可

以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30例患者进行瞬目

反射(BR)和面神经电图(ENG)检测,探讨其临床诊断

意义及这两种检测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者,男

13例,女17例,年龄15~80(平均39)岁,全部都是单

侧急性起病。左侧12例,右侧18例,病程1~2个月,

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1.2检查方法:采用加拿大产Neuro max1004肌电/诱

发电位仪,室内安静、恒温,患者安静、放松仰卧。①

BR测定,记录电极置于双侧下眼轮匝肌,参考电极置

于双侧颞部眼外眦处,左右对称放置,地极置于Fpz。

刺激三叉神经眶上支,刺激强度以引起最大电位为准,

刺激时程0.2ms,分析时间100ms,灵敏度200μV,带通

20Hz至10kHz;②ENG测定:刺激电极置于面神经茎乳

孔处,记录电极置于眼轮匝肌,给予超强刺激,观察运

动传导诱发电位(M波)起始处的潜伏期和波幅,两侧

比较。

1.3评判标准:①ENG:患、健侧潜伏期差>0.6ms,患

侧绝对潜伏期>4ms或健、患侧M波幅差>50%或M

波缺失,均视为异常;②BR:重度异常,波幅缺失;中度

异常,波潜伏期较健侧延长>5ms或波幅达健侧

10%~50%;轻度异常,波潜伏期健侧延长2~3ms,或

波幅达健侧50%~70%。

1.4结果

1.4.1BR检测结果:发病4d内检测15例中,10例患

侧R

1、R

2

及R'

2

波消失,5例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4~

7d检测6例中,4例患侧R1、R2及R'2消失,2例潜伏期

延长,波幅下降;1~4周检测9例中,5例患侧R

1

、R

2

及R'

2

消失,4例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根据上述结

果分析,属重度异常19例,中度异常6例,轻度异常5

例。

1.4.2ENG测定结果:发病4d内检测15例中,1例波

幅消失,2例潜伏期延长,10例正常,另有2例患侧波

幅明显高于健侧;发病4~7d检测6例中,1例波幅消

失,2例潜伏期延长,正常3例;1~4周检测9例中,3

例波幅消失,5例潜伏期延长,1例正常。

2讨论

Bell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周围性面瘫,病因不明。

一般认为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水肿所

致。病理改变可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神经髓鞘溃变、

轴索水肿、轴突变性等[1]。常常是面神经近端病变,刺

激茎乳孔或耳前的面神经测出的运动潜伏期不能反映

包括面神经骨管内段的传导,而BR可反映面神经全

程的传导。

BR是由三叉神经传入,脑干中继核以及面神经传

出共同构成的反射弧,每刺激一侧眶上神经可引出同

侧的R

1

(早反射)和双侧R

2

(晚反射)[2],早反射R

1

的反射途径是从三叉神经传入至三叉神经感觉核,再

经面神经核传至同侧面神经,其中枢位于桥脑。晚成

分同侧R

2

和对侧R

2

波(即R'

2

)反射是由三叉神经到桥

脑,再沿三叉神经脊束下行到延髓,并与外侧网状结构

的中间神经元进行多突触联系后,上行同侧和对侧面

神经核,最后由面神经传出。因此,组成该反射弧的任

何一段受损,都将造成R

1

、R

2

及R'

2

波潜伏期和波幅异

常。本组30例患者BR结果为患侧R

1

、R

2

及R'

2

异常,

而健侧R

1

、R

2

及R'

2

正常,符合传出型障碍,诊断面神

经损害是肯定的。在面神经损害的4d内ENG异常约

为30%,而BR为异常率100%,明显高于面神经电图。

表明BR测定是诊断Bell麻痹敏感指标,早期诊断价值更大。

ENG测定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它只能了解面神经出颅后的传导情况即面神经末梢段的传导时间。May等认为病变进展到侵犯末梢面神经需一定时间,到面神经变性约需1周左右[3]。上述结果也证明它早期异常率不高,并且检测中有2例出现患侧波幅还明显高于健侧,可能是因为急性期炎性水肿导致兴奋性增高所致,故早期诊断价值不如BR,由于M波潜伏期是面神经在茎乳孔外段传导时间,对茎乳孔内段损害无诊断意义,而R

1

潜伏期是自三叉神经脑干突触后由

面神经付出的全过程的传递时间,所以R

1

/M潜伏期比值既能反映面神经在茎乳孔内外段的传导功能状

态,又有定位价值,R

1

/M潜伏期比值增大提示茎乳孔

内段损害,R

1

/M潜伏期比值减小则提示茎乳孔外段损害[2]。由此本组患者中21例表现为近段(茎乳孔内

段)损害,4例为远端(茎乳孔外段)损害,5例较大范围受累。

BR检测对面神经损害预后的判断也是有重要意义的。轻度异常,在1~2个月内可望完全恢复;中度异常,则需2~6个月恢复且可有一定程度的并发症;重度异常,则需6个月至1年才能恢复,且常伴有并发症[4]。

同时采用BR、ENG检测Bell麻痹患者,对全面、客观地评价面神经损害的程度及部位,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性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友歧.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1~71

[2]潘映辐.临床诱发电位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7~148

[3]May M,Klein SR,Blumenthal F.Evoked electromyography and 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J].Otolaryngol Hend Neck Surg,1983,93:678~685[4]苏长春,麦玉冰.68例Bell麻痹的瞬目反射研究[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3,12(2):

~~~~~~~~~~~~~~~~~~~~~~~~~~~~~~~~~~~~~~~~~~~~~~~~~~~~

108

静脉滴注可乐必妥致尿潴留1例

林源,杨伟利

(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成都610083)

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余年,加重伴发热1周入院。根据病史、体征及血常规、胸片检查,入院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发病以来,小便正常,无腰痛、膀胱刺激症状。给予患者可乐必妥注射液(日本第一株式会社生产)0.5g静脉滴注,1次/d,舒氟美0.1g口服,2次/d。2d后,患者出现不能自主排尿且膀胱充盈,予以导尿1000ml左右,后留置导尿,考虑可能是由可乐必妥所引起,舒氟美无此不良反应,停用该药。次日,拔出尿管,未做处理,患者能自行小便,此后未再复发。

可乐必妥又名左旋氧氟沙星,为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该药对包括厌氧菌在内的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少数患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偶见过敏,精神神经症状及肝肾功能异常等。此患者静脉滴注可乐必妥2d后出现尿潴留,停用该药后次日能自行小便,未再复发。考虑与此药有关,该药出现尿潴留不良反应实属罕见。导致尿潴留的机制目前不清楚,推测可能与该药物作用于膀胱平滑肌及尿道内括约肌外,还与患者高龄、特异性体质有关,所以老年患者用此药要慎重,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腹内疝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

刘艺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患者,38岁,已婚。因下腹剧烈疼痛1d于2004年11月16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11月初,正常。入院日晨起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坠痛,伴肛门坠胀,恶心欲呕。查体:下腹正中及左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移浊(-)。妇检:宫颈举痛,子宫后位,正常大,欠活动,压痛(++),左附件区囊性占位(6.3cm×2.7cm),盆腔少量积液,行后穹隆穿刺抽出少许淡黄色液体。血常规示WBC7.7×109/L,N0.93,Hb138g/L。拟诊:急性盆腔炎,左卵巢囊肿蒂扭转。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腹痛无明显缓解。入院8h后因腹痛加重,考虑左卵巢囊肿蒂扭转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少量血性渗液,子宫、双附件均正常,左侧阔韧带近子宫部有一裂孔,有一段回肠(长约30cm)疝入并嵌顿,肠管充血,松解栓环后检查无坏死,经普鲁卡因系膜封闭及肠管热敷后受损肠管颜色恢复,收缩正常,修补阔韧带裂孔,冲洗盆腔,盆底置血浆管一根以引流。术后7d患者痊愈出院,出院诊断为盆内疝。疝临床常见为腹内压增高,腹壁缺损或薄弱,组织物突出形成腹外疝较多见,腹内疝较少见。该例盆内疝患者病因不明,可能系阔韧带发炎,组织薄弱,腹内压增高,致回肠疝入。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 【适应证】 1.评价窦房结功能 (1)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是否障碍及因果关系。 (2)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障碍程度。 (3)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类型心律失常。 2.评价房室结功能 (1)不明原因晕厥怀疑房室传导障碍所致。 (2)房室传导障碍疑为其他原因所致,如窒上性早搏致隐匿房室传导。 (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了解阻滞部位。 3.窄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症状明显和(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了解心动过速机制以便消融等其他治疗。 4.宽QRS心动过速 (1)常规心电图不能明确心动过速性质,而这对治疗很重要。 (2)常规心电图已经能明确性质,电生理为了选择射频治疗。 5.预激综合征 (1)接受射频消融或外科手术前定位。 (2)不明原因晕厥或心脏猝死幸存。 (3)高危职业、不明原因心悸等症状。 (4)因其他原因拟心脏手术。 6.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宣性心动过速 (1)有结构性心脏病、左窒射血分数减低等。 (2)症状明显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7.零明原因晕厥和猝死幸存者首先除外急性心腮梗死早期(48h内)患者。检查寞房结、房室结功能;了解是否能诱发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8.评价不明原因心悸 (1)临床发现心悸发作时脉率明显加快但无心电图记录者。 (2)晕厥前心悸考虑为心源性者。 9.指导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10.在凡科患者的应用 (1)类似于上述成人情况。 (2)不能与窦性心动过速鉴别的窄QRS心动过速。 (3)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宽QRS逸搏心律。 (4)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或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11.一般不适合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情况 (1)心电图能明确症状与房室传导阻滞关系者。 (2)无症状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如二度I型者。 (3)无症状室内传导阻滞。 (4)临床上明确的长QT综合征。 (5)已知晕厥和猝死原因,电生理检查不能指导治疗者。 (6)急性心肌梗死早期(48h内)心搏骤停幸存者。 (7)心悸原因明确为心外原因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电生理检查地适应症及禁忌症

实用文档 心内电生理检查 适应症 心脏电生理检查适用于: 1.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精确部位。 2.鉴别异位激动的起源(如室上性激动与室性激动的鉴别)。3.对预激综合征进行精确分型。 4.检查窦房结功能。 5.明确某些异位性心动过速的折返机制。 6.对某些复杂的心律失常揭示发病的特殊机制及某些特殊电生理现象(如隐匿性传导、空隙现象等)。 7.晕厥原因不明。 8.心律失常考虑介入性治疗或植入起搏器。 9.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或药理学研究。 禁忌证 1.严重心功能不全。 2.长QT间期且伴室性心动过速。 3.全身感染、局部化脓、细菌性心内膜炎。 4.出血性疾病和严重出血倾向。 5.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恶病质。 6.不具备心电生理检查条件。 实用文档

用品及准备 电生理检查室的基本要求和设备 1.严格无菌的导管室。 2.有电视监视器的X线机。 3.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多极电极导管。 5.心脏监护仪和电复律设备。 6.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1.导管电极 (1)心内导管电极:在盲端导管的远侧装有白金电极环,宽2mm,电极间距离为10mm。记录希氏束图的通常用三极电导管,每个电极在导管内有一导线从导管尾端通出连接记录导线,导管直径以7F较为合适。如欲在心房、心室内同时进行刺激或记录,应另准备二极或四极导管,前者只作刺激或记录用,后者一对电极作记录用。 (2)食管导管电极:为一特制的Z极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在距鼻孔35cm左右(32-37cm)即达左心房水平,如再向下送4-5cm,则电极达左室后壁水平。以上为可进行心房或心室调搏的位置。 2.放大器 实用文档 前极必须用浮地式隔离放大器。

神经电生理

第十章 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 范围包含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检查,其方法包括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神经传导测定、特殊检查、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 ,EP)检查,还包括低频电诊断(low frequency electrodiagnosis):即直流-感应电诊断(Galvanic-Faradic electrodiagnosis)和强度-时间曲线(intensity-time curve)检查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及评估神经和肌肉病变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 第一节 概述 从神经电生理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各种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来实现的。对于运动神经来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刺激了运动神经纤维,冲动又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到达肌肉,从而产生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对于感觉神经来说,电位是通过刺激感觉神经产生,并且沿着神经干传导;而肌电图分析的是静息状态或随意收缩时骨骼肌的电特征。 一、神经肌肉电生理特性 (一)静息跨膜电位 细胞膜将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隔离开,细胞内液钾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氯离子和钠离子浓度,胞内液较胞外液含有更多的负电荷,造成膜内外存在一定的电位差,而且细胞内相对细胞外更负,这种电位差即为静息跨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人类骨骼肌的静息跨膜电位是-90mV 。在正常情况下,离子流人和流出量基本相等,维持一种电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维持,需要有钠钾泵存在,所以静息电位,又称为钾离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神经系统的各种信息,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在静息期,钾离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钠离子则不能。当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就进行一次去极化,此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通透性明显提高,钠离子大量流入细胞内使细胞进一步去极化,当钠离子去极化达到临界水平即阈值时,就会产生一个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随后,钾离子通透性增加,而钠离子通透性则逐渐降低,使动作电位突然下降到静息水平,使膜超极化,随后再缓慢回到静息电位水平,完成一个复极化周期,这就形成了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基础。轴索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着轴索向两端扩散,在有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只在郎飞结之间跳跃式传播,而在无髓神经纤维上,则是持续缓慢向外扩散。 (三)容积传导 不论神经传导或针电极肌电图,其记录电极所记录到的电位都是细胞内电位经过细胞外体液和周围组织传导而来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容积传导(volume conduction),容积传导又根据其电位发生源和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远近分为近场电位(near-field potential)和远场电位(far-field potential),神经传导和肌电图记录的都是近场电位,诱发电位记录的是远场电位。在神经电生理检查中,凡是向上的波均被称为负相波;向下的波均被称为正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接近,通过并且离开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产生一个典型的三相波(图10-1A),多数感觉神经或混合神经电位都具有这种典型三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位于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出现一个典型的双相波,负相在先,正相在后,这也是常规运动神经传导中记录到的典型波形(图10-1B)。 二、仪器与设备 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极、放大器、显示器、扬声器、记录器、刺激器以及存储各种数据的部件。肌电图电极是收集电信号的部分,分为针电极和表面电极两类。 针电极是传统的常规电极,有同心圆针电极、双极同心圆针电极、单极针电极或单纤

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基本操作知识 目前,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心动过速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方法,因此相应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实际上是RFCA中的重要部分。在此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RFCA作为一个诊疗整体逐一描述其基本操作步骤。 病人需常规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必要时穿动脉,常规放置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最长的为高位右房(HR),HIS束,冠状窦CS,和右室心尖(RV)和射频导管熟称“大头”常规投照体位位左前斜位(LAO)右前斜位(RAO)前后位(AP)和后前位(PA) 一、基本操作需知 病人选择及术前检查:2002射频消融指南 血管穿刺:股静脉、股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心腔置管:HRA、CS、HBE、RVA、LA、PV、LV 体表和心脏内电图:HRA、CSd…CSp、HBEd…HBEp、RVA、PV、Abd、Abp 电生理检查:刺激部位:RA、CS、LA、RV、LV 刺激方法:S1S1、S1S2、S1S2S3、RS2↓ 消融靶点定位:激动顺序、起搏、靶标记录、拖带、特殊标测↓ 消融+消融方式:点消融、线消融 能量控制:功率、温度、时间 消融终点:电生理基础、心动过速诱发、异常途径阻滞、折返环离断、电隔离、其它 二、血管穿刺术

经皮血管穿刺是心脏介入诊疗手术的基本操作,而FCA则需要多部血管穿刺。心动过速的类型或消融方式决定血管刺激的部位。一般而言,静脉穿刺(右例或双侧)常用於右房、希氏束区、右室、左房及肺静脉置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则是右房、右室和冠状静脉窦(窦状窦)置管的途径;股颈脉穿刺是左室和左房的置管途径。例如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的消融治疗需常规穿刺股静脉(放置HRA、HBE、RVA和消融导管)和颈内或锁骨下静脉(放置CS导管);左侧旁道消融则需穿刺股动脉放置左室消融导管。 三、心腔内置管及同步记录心电信号 根据电生理检查和RFCA需要,选择不同的穿刺途径放置心腔导管。 右房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右房上部,记录局部电图为HRA1,2和HRA3,4图形特点为高大A波,V波较小或不明显。 希氏束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三尖瓣膈瓣上缘,记录局部电图为HBE1,2和HBE3,4,HBE1,2的H波高大,HBE3,4的A/V≥1,H波清楚。 右房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右室尖部,局部电图为大V波,无A波。 冠状窦电极可用6F 4极(极间距1cm),但目前常用专用塑形的6F 10极(极间距2-8-2mm)导管,经股静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管易於进入CS,理想位置应将导管最近端电极放置在其口部(CSO),局部电图特点多数病人A>V,少数病人A<V。 左室导管常用7F 4极大头电极,主要同於标测消融,其部位取决於消融的靶点部位。此外,左房房速、肺静脉肌袖房性心律失常和部分左侧旁道需经股静脉穿刺房间隔放置导管。以上各部位的局部电图与体表心电图同步记录,心腔内局部电图的滤波范围为30~400Hz。同步记录由上而下的顺序为体表心电图、HRA、HBE、CS、RVA和消融电极局部电图(Ab)。部分特殊病例或置入特殊导管(如Hallo导管、laso导管等)需调整记录顺序。 四、心脏程控刺激 心脏电生理检查中常选择高位右房和右室尖作为心房和心室的刺激部位,特殊情况下可选择心脏任一部位进行刺激。程控刺激的主要目的在於评价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的电生理特征,诱发和终止心

心内电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 适应症 心脏电生理检查适用于: 1.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精确部位。 2.鉴别异位激动的起源(如室上性激动与室性激动的鉴别)。 3.对预激综合征进行精确分型。 4.检查窦房结功能。 5.明确某些异位性心动过速的折返机制。 6.对某些复杂的心律失常揭示发病的特殊机制及某些特殊电生理现象(如隐匿性传导、空隙现象等)。 7.晕厥原因不明。 8.心律失常考虑介入性治疗或植入起搏器。 9.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或药理学研究。 禁忌证 1.严重心功能不全。 2.长QT间期且伴室性心动过速。 3.全身感染、局部化脓、细菌性心内膜炎。 4.出血性疾病和严重出血倾向。 5.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恶病质。 6.不具备心电生理检查条件。 用品及准备 电生理检查室的基本要求和设备 1.严格无菌的导管室。 2.有电视监视器的X线机。 3.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多极电极导管。 5.心脏监护仪和电复律设备。

6.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1.导管电极 (1)心内导管电极:在盲端导管的远侧装有白金电极环,宽2mm,电极间距离为10mm。记录希氏束图的通常用三极电导管,每个电极在导管内有一导线从导管尾端通出连接记录导线,导管直径以7F较为合适。如欲在心房、心室内同时进行刺激或记录,应另准备二极或四极导管,前者只作刺激或记录用,后者一对电极作记录用。 (2)食管导管电极:为一特制的Z极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在距鼻孔35cm 左右(32-37cm)即达左心房水平,如再向下送4-5cm,则电极达左室后壁水平。以上为可进行心房或心室调搏的位置。 2.放大器 前极必须用浮地式隔离放大器。 希氏束电图及其他部位心内心电图放大器有关指标 项目希氏束放大器其他部位心内心电图放大器 频率范围35~500Hz 0.05~100Hz 输入阻抗≥5MΩ≥5MΩ 放大倍数5×103~2×104 7×103~1.2×104 输入电流≤10-9A ≤10-9A 共模抑制比≥86db ≥80db 本机噪声≤5μV(P-P)≤30μV(P-P) 输入信号幅度80~100μV(P-P)3~10mV(P-P) 输出幅度0.5~2V(P-P)2~8V(P-P) 镉-镍蓄电池 供电 ±12.5V 12.5V 3.示波器 多导程示波器(与记录仪的导程相同),其移动速度自25-200mm/s。检查时连续

神经电生理中心常规检查项目简介

神经电生理中心常规检查项目简介-肌电图、诱发电位 作者:dsl 更新时间:2009-7-26 9:54:06 来源: 【字号: 大中小】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606次 邵西仓 2009-7-22 一、肌电图、诱发电位介绍 肌电图、诱发电位是针对神经肌肉疾病的功能学检查,其各个项目的组合运用可以协助定位肌肉→运动终板→周围神经(分节段)→神经根(包括马尾)→脊髓前角→脊髓(骶、腰、胸、颈)→脑干→皮层及皮层下各段的病变。将分三部分为大家介绍:(一)、肌电图、诱发电位的各种检查项目和意义;(二)、各科需行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的疾病和各种疾病应该检查的项目;(三)、肌电图、诱发电位报告单的阅读。 (一)、肌电图、诱发电位的各检查项目和意义 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项目繁多、功能各异,适应的病种多达上百种,下表列出不同部位病变适用的检查项目。某些特殊检查主要是针对特定器官的,这里只是指出它们在神经系统鉴别诊断中的可能应用,在第二部分中将有详细介绍。 表一、各类疾病适用的检查项目

(二)、应进行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的疾病及申请检查项目 总结数十年神经电生理经验,临床表现为“手脚麻木”、“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神经外伤”、“视听障碍”的病人首选检查应为肌电图、诱发电位。下面分别介绍肌电图、诱发电位在临床各相关科室的应用。 1、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是与神经电生理检测联系最为紧密的临床科室之一,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几乎涵盖了神经内科所涉及的各类疾病。 A、周围神经卡压症 周围神经卡压症的彻底治疗依靠外科手段,但患者的首诊往往是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以准确定位损伤神经、部位、损害程度,以此可以确定是否转外科治疗。临床常见的神经卡压症也有十余种,将在骨科病中作详细介绍。 B、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 检查项目: 必查:上下肢常规肌电图、运动传导、感觉传导、F波、下肢体感诱发电位。 选查:面神经肌电图和运动传导、上肢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意义和价值:发病的早中晚期均适用,可以准确定位周围神经损害的范围、类型以及损害程度,作为临床治疗、估计预后的参考。治疗后检查,可以评价治疗结果。 C、运动神经元病 * 检查项目: 必查:常规肌电图(+胸段脊旁肌肌电图)、运动传导、感觉传导、F波、下肢体感诱发电位。 选查:胸锁乳突肌、面神经肌电图和运动传导、上肢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瞬目反射。 * 意义和价值:发病的早中晚期均适用,可以准确定位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范围、损害程度,作为分型的依据。因为该类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所以诊断该病应慎之又慎,神经电生理检测是目前临床最有效、可行的发现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客观手段。此病检测中,必须要求感觉传导、体感诱发电位正常,否则,应首先找到感觉异常的原因。 D、脊髓变性病(视神经脊髓炎、特发性脊髓炎、蛛网膜下腔炎等) * 检查项目: 必查:常规肌电图、运动传导、感觉传导、下肢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 选查:上肢体感诱发电位、F波、H反射。 * 意义和价值:可以定位脊髓损害的范围、功能损害的程度,除外周围神经病变。 E、多发性硬化 * 检查项目: 必查:常规肌电图、运动传导、感觉传导、下肢体感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 选查:运动诱发电位。 * 意义和价值: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以发现亚临床病灶,是评估该病病灶数目、预后的有效手段。 F、脑干病变 * 检查项目: 必查:面肌肌电图、面神经运动传导、听觉诱发电位、下肢体感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瞬目反射。 选查:运动诱发电位。 * 意义和价值:评价脑干内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运动等传导通路以及三叉神经→面神经核通路的功能。 G、脑出血与脑梗塞 * 检查项目: 必查:上肢体感诱发电位、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 选查:常规肌电图、运动传导、感觉传导、运动诱发电位。 * 意义和价值:评价大脑皮质的视觉、本体感觉、运动等功能区以及皮层下传导通路的受累程度。 H、重症肌无力 * 检查项目: 必查:常规肌电图、重复电刺激、运动传导、感觉传导。

神经电生理

第十章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 范围包含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检查,其方法包括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神经传导测定、特殊检查、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检查,还包括低频电诊断(low frequency electrodiagnosis):即直流-感应电诊断(Galvanic-Faradic electrodiagnosis)和强度-时间曲线(intensity-time curve)检查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及评估神经和肌肉病变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 第一节概述 从神经电生理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各种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来实现的。对于运动神经来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刺激了运动神经纤维,冲动又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到达肌肉,从而产生肌肉复合动作电位;对于感觉神经来说,电位是通过刺激感觉神经产生,并且沿着神经干传导;而肌电图分析的是静息状态或随意收缩时骨骼肌的电特征。 一、神经肌肉电生理特性 (一)静息跨膜电位 细胞膜将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隔离开,细胞内液钾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氯离子和钠离子浓度,胞内液较胞外液含有更多的负电荷,造成膜内外存在一定的电位差,而且细胞内相对细胞外更负,这种电位差即为静息跨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人类骨骼肌的静息跨膜电位是-90mV。在正常情况下,离子流人和流出量基本相等,维持一种电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维持,需要有钠钾泵存在,所以静息电位,又称为钾离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神经系统的各种信息,是通过动作电位传导。在静息期,钾离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钠离子则不能。当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就进行一次去极化,此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通透性明显提高,钠离子大量流入细胞内使细胞进一步去极化,当钠离子去极化达到临界水平即阈值时,就会产生一个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随后,钾离子通透性增加,而钠离子通透性则逐渐降低,使动作电位突然下降到静息水平,使膜超极化,随后再缓慢回到静息电位水平,完成一个复极化周期,这就形成了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基础。轴索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着轴索向两端扩散,在有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只在郎飞结之间跳跃式传播,而在无髓神经纤维上,则是持续缓慢向外扩散。 (三)容积传导 不论神经传导或针电极肌电图,其记录电极所记录到的电位都是细胞内电位经过细胞外体液和周围组织传导而来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容积传导(volume conduction),容积传导又根据其电位发生源和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远近分为近场电位(near-field potential)和远场电位(far-field potential),神经传导和肌电图记录的都是近场电位,诱发电位记录的是远场电位。在神经电生理检查中,凡是向上的波均被称为负相波;向下的波均被称为正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接近,通过并且离开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产生一个典型的三相波(图10-1A),多数感觉神经或混合神经电位都具有这种典型三相波;当容积传导的这种近场电位位于记录电极下面时,就会出现一个典型的双相波,负相在先,正相在后,这也是常规运动神经传导中记录到的典型波形(图10-1B)。

神经电生理检查步骤

神经电生理检查步骤 神经电生理检查,这是目前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健康,都在做的一种检查,这种检查虽然是比较普通的一种检查,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为了能检查的时候更顺利,想具体了解一下神经电生理检查步骤,为了你能全面了解它的检查步骤,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1.经治医师逐项填写申请单。应注明肌肉萎缩及功能障碍的部位、程度,发生时间及进展情况,有无疼痛、皮疹、疲劳现象、假性肥大及家族史。写明有关检验及活检结果。神经损伤者写明外伤史,记录手术所见。并根据临床需要,说明检查目的、内容、侧别及肌肉名称,以供肌电检查时参考。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注明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情况,一般在停药18h后进行检查。 2.肌电图室医师应认真复习病历,有重点的全面体检,根据体检情况结合经治医师要求,选择检查项目,决定受查神经及肌肉的部位,并填写肌电图存档表格。

3.查前应向受检者说明检查时的感觉和配合检查的要求。针极肌电检查前需训练患者作用力程度不同的肌肉收缩。婴幼儿检查常不能合作,应动作敏捷,选择重点,伺患儿躁动后休息之机准确观察。检查应取合适体位,使肌肉充分放松。 4.检查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查项目、部位、结果、拟诊根据、诊断意见。肌电图诊断意见可分为正常肌电图、神经原性损害(尚可提示脊髓前角细胞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肌原性损害、神经-肌原性损害、神经肌肉接头损害。注明损害部位、范围、程度及恢复情况。 神经电生理检查步骤,本片内容就做了详细的介绍,所以对于很多想尽快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朋友,那么在了解以上的检查步骤以后,可以根据以上的检查步骤,通过全面的进行检查,让自己的身体保持一个很好的健康状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