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铁道信号】ZPW-2000A自动闭塞施工安装过程工艺标准

【铁道信号】ZPW-2000A自动闭塞施工安装过程工艺标准

【铁道信号】ZPW-2000A自动闭塞施工安装过程工艺标准
【铁道信号】ZPW-2000A自动闭塞施工安装过程工艺标准

ZPW-2000A自动闭塞施工安装过程工艺标准

(室外设备安装)

暂行

1 总则

1.0.l 为统一ZPW-2000A自动闭塞施工安装过程工艺,促进铁路信号事业的发展,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标准轨距的新建线路或既有线路的ZPW-2000A自动闭塞施工管理及验收。

1.0.3 本标准的主要质量指标和要求,是根据铁道行业标准《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99)。《铁路信号施工规范》(TB10206-99)、《铁路信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9-2000)。《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以及参考有关标准和规定制定。

1.0.4 ZPW-2000A自动闭塞施工,必须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并采用科学的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

1.0.5 ZPW-2000A自动闭塞施工前应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1.0.6 ZPW-2000A自动闭塞施工时应严格按图施工,严格执行相关工艺和技术标准。

1.0.7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组织实施和监督,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及遵守《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并经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

1.0.8 在既有线施工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运输、设备及人身的安全。

1.0.9 施工所用各种机具、设备及测试用仪器仪表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计量,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1.0.10 工程中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具有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和资料。

1.0.11 ZPW-2000A自动闭塞施工安装过程工艺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电气绝缘节

2.1 电气绝缘节处设备布置

电气绝缘节处设备布置示意图,如图2.1-1所示。

2.2设备的组成

电气绝缘节处设备见表2.1-1。

2.3设备安装

2.3.1设备定位

2.3.1.1 信号点处设备定位

1) 发送调谐单元防护盒中心距信号机机柱中心(列车运行方向)1000mm,防护盒边缘距所属线路中心不得小于1920mm。

2)接收调谐单元防护盒中心距信号机机柱中心(列车运行方向)30m,防护盒边缘距所属线路中心不得小于1920mm。

3) 空芯线圈防护盒中心距信号机机柱中心(列车运行方向)15.5m,防护盒边缘距所属线路中心不得小于1920mm。如图2.1-1所示。

2.3.1.2分割点处设备定位

1) 发送调谐单元防护盒中心距空芯线圈防护盒中心(列车运行方向)14.5m,防护盒边缘距所属线路中心不得小于1920mm。

2)接收调谐单元防护盒中心距空芯线圈防护盒中心(列车运行反方向)14.5mm,设备防护盒边缘距所属线路中心不得小于1920mm。如图2.1-1所示。

2.3.2基础安装

2.3.2.1 距所属线路轨内侧1400mm处开挖长500mm、宽500mm、深900mm(坑底距轨面)的方坑;

2.3.2.2将基础放置于坑内,埋设深度不小于500mm;

2.3.2.3基础桩引线口面向大地;

2.3.2.4基础边缘距所属线路中心不得小于1920mm。基础桩及埋设示意图如图2.3-1(a)、2.3-1(b)所示。

2.3.3. 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的安装

2.3.3.1调谐单元面向所属线路;

2.3.3.2匹配变压器面向大地;

2.3.3.3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背靠背;

2.3.3.4用其配套螺栓(Ml0)固定在同一基础桩的固定板上。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及安装方式如图2.3-2(a)、2.3-2(b)、2.3-4(c)所示。

2.3.4空芯线圈的安装

2.3.4.1空芯线圈面向所属线路。

2.3.4.2用其配套螺栓(M10)固定在基础桩的固定板上。空芯线圈及安装如图2.3-4(a)、2.3-4(b)所示。

2.4 7.4mm2铜芯连接线的制做及安装

工具及材料见表2.4-1。

2.4.1 连接线的制作

2.4.1.1用钢锯截取250mm及500mm的铜缆各两根;

2.4.1.2用电工刀剥开并除去6mm电缆外皮,使其露出铜线;

2.4.1.3铜线穿入冷压铜端头:

2.4.1.4用压接钳压接铜端头。

压接钳及连接线示意图如图2.4-1、2.4-2所示。

2.4.2 7.4mm2铜芯连接线的安装

2.4.2.1匹配变压器V2端经预留孔用250mm连接线与调谐单元预留端子近端相连;

2.4.2.2匹配变压器V1端经预留孔用500mm连接线与调谐单元预留端子远端相连;

2.4.2.3用其配套M6螺栓紧固。如图2.4-3所示。

2.5 引接线与调谐单元、空芯线圈及钢轨的连接。

2.5.1埋设小枕木

2.5.1.1清理两钢轨轨枕头间石碴;

2.5.1.2将小枕木(两块)平稳的放置在两轨枕头之间,使小枕木顶面低于轨底面50mm。小枕木示意图及埋设如图2.5-1、2.5-2所示。

2.5.2调谐单元引接线的安装

钢轨引接线为两端带冷压铜端头的钢包铜注油线。与钢轨连接的一端为φI0mm铜端头,与设备连接的一端为φ12mm铜端头。钢轨引接线有长度2000mm及3700mm两种。

2.5.2.1用M12铜螺栓将φ12mm铜端头(2000mm、3700mm)引接线与调谐单元两侧端子板连接,并紧固在一起。

1)将2000mm引接线用小枕木卡具及钢轨卡具固定后,使引接线朝下并与水平面成450~600夹角,用塞钉将引接线与钢轨连接,并用转矩扳手紧固。如图2.5-3所示。

2)将3700mm引接线经小枕木卡具、沿轨枕侧(用卡具与轨枕固定)从钢轨底部穿出到外轨用钢轨卡具防护后,使引接

线朝下并与水平面成450~600角,用塞钉

将引接线与钢轨连接,并用转矩扳手紧

3)引接线安装在钢轨外侧,并用尼龙拉扣平行绑扎。

2.5.3空芯线圈引接线的安装

参照2.5.2条调谐单元引接线的安装方法施工。

2.6各种卡具的安装

2.6.1小枕木卡具

用小枕木卡具及其配套螺母,垫片,弹簧圈将引接线固定在小枕木上。如图2.6-1所示。

2.6.2轨枕卡具

将经轨枕的引接线用其卡具及配套螺丝固定在轨枕侧面。如图2.6-2所示。

2.6.3钢轨卡具

将引接线固定在钢轨轨底上部。如图2.6-3所示。

2.7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空芯线圈防护盒的安装

2.7.1防护盒安装在调谐单元

(匹配变压器)或空芯线圈外,

与基础面固定在一起。

2.7.2用钢卷尺和水平尺测量:

将水平尺放在防护盒上面,在

水平面的两个方向进行水平调

整。用钢尺测量防护盒内侧边

缘距轨内侧为1500mm;顶面

距轨顶面为≤200mm,防护盒安装如图2.7-1所示。

3机械绝缘节

3.1 机械绝缘节处设备布置

机械绝缘节处设备布置如图3.1-1所示。

3.2设备的组成

设备的组成见表3.2-1。

3.3设备安装

3.3.1 调谐单元(空芯线圈)、匹配变压器的定位

3.3.1.1调谐单元(空芯线圈)防护盒中心距机械绝缘节中心700mm(或扼流流变压器中心700mm)、调谐单元(空芯线圈)防护盒边缘距所属线路中心不得小于1920mm,如图3.1-1所示。

3.3.1.2匹配变压器防护盒中心距调谐单元(空芯线圈)防护盒中心700mm、匹配变压器防护盒边缘距所属线路中心不得小于1920mm,如图3.1-1所示。

3.3.2基础安装

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基础安装参照2.3.2条方法安装。

3.3.3调谐单元、空芯线圈的安装

3.3.3.1调谐单元面向所属线路。

3.3.3.2空芯线圈面向大地:

3.3.3.3调谐单元、空芯线圈背靠背。

3.3.3.4用其配套螺栓(M10)固定在同一基础桩的固定板上。调谐单元、空芯线圈安装如图3.3-1所示。

3.3.4匹配变压器的安装

3.3.

4.1 匹配变压器面向大地。

3.3.

4.2用其配套螺栓(M10)固定在基础桩的固定板上。匹配变压器及安装如图3.3-2所示。

3.4 7.4mm2铜芯电缆连接线的制作及安装

工具及材料见表3.4-1。

3.4.1连接线制作

制作方法参照2.4.1条方法制作(截取铜芯电缆时长度为2700mm)。

3.4.2 7.4mm2铜芯连接线的安装

3.4.2.1 将两根2700mm连接线穿入1200mm长的防护软管中,使连接线每端露出防护管500mm。

3.4.2.2防护管两端在基础桩引入口处固定。连接线一端经匹配变压器预留孔用M6铜螺栓紧固到V1、V2端;另一端用M6铜螺栓固定在调谐单元两侧的端子板上。安装方式如图3.4-1所示。

3.5引接线与调谐单元、空芯线圈及钢轨的连接

3.5.1埋设小枕木

3.5.2调谐单元、空芯线圈引接线的安装

3.5.2.1站口引接线安装时应采用加长塞钉。

3.5.2.2塞钉上需安装两根(空芯线圈及匹配变压器)引接线。

3.5.2.3调谐单元、空芯线圈引接线安装参照第2.5.2,2.5.3条方法安装,如图3.5-1所示。

3.6调谐单元(空芯线圈)、匹配变压器防护盒的安装

参照2.7节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空芯线圈防护盒的安装方法施工,安装示意图如图3.6-1所示。

4补偿电容

当轨道电路较长时,钢轨呈现较高的感抗值,如感抗值高于道碴电阻时,则钢轨对信号传输有影响。为消除此影响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每隔一段距离加装一补偿电容进行补偿,保证信号的传输。

4.1补偿电容

外形尺寸如图4.1-1所示.

4.1.1补偿电容的种类及规格表

补偿电容的种类及规格见表4.1-1。

4.2补偿电容的安装

使用工具见表4.2-1。

4.2.1补偿电容的定位

4.2.1.1轨道电路长度的计算

1)轨道电路长度为电气绝缘节中空芯线圈中心到另一电气绝缘节中空芯线圈中心的距离;或者从机械绝缘节(站口)到电气绝缘节中空芯线圈的距离;

2)本区段轨道电路补偿长度为L调=轨道电路长度(L)—29m(电气绝缘节到电气绝缘节),或L调=轨道电路长度(L)—14.5m(电气绝缘节到机械绝缘节)。

4.2.1.2补偿电容等间距长度的计算

1)无绝缘轨道电路闭塞分区内电容的容量、数量和轨道电路长短及道碴电阻大小等因素有关;

2)根据道碴电阻和轨道电路的实际长度从表4.2-2中查出本区段使用电容的数量N c和容量;

3)补偿电容等间距长度△=L调/Nc

4.2.2塞钉孔的测量及定位

4.2.2.1根据补偿电容等间距及半间距,用线路里程走行测距车(或钢尺)从进站(或出站)口开始测量(以调谐单元钢轨连接线安装位置为起点)。

4.2.2.2钻孔位置应在两轨枕间,误差范围:半间距(△/2)为±0.25m;等间距(△)为±0.5m;

4.2.2.3在钻孔位置用红油漆及画笔做标记。

4.2.3钢轨钻孔

4.2.3.1准备工作

1)将号眼铳子对准钻孔位置处,用手捶击打,使其有明显印痕;

2)用扁铲(砂布)清除印痕处的油污;

3)清理钻孔位置钢轨底部的石碴,电钻安装在线路外侧钢轨底部;

4.2.3.2钻孔

1)启动发电机、查看各种表盘读数正常,连接电钻。

2)自线路外侧向线路内侧钻孔;

3)开启钻孔工具,控制档位,均匀用力、顺时针方向拧动后手柄;

4)钻头在行进中应不断浇水;

5)用眼观察,钻头露出钢轨内侧10mm时,断开电钻开关,逆时针方向拧动后手柄退出钻头。

6)关闭发动机,拆除电钻;

7)用清洁布(毛刷)将钻孔内及周围的金属屑清除干净。

8)当塞钉不能及时安装时应在塞钉孔内涂黄油。

4.2.4补偿电容的安装

4.2.4.1特制轨枕

1)补偿电容置于特制轨枕中;

2)补偿电容引接线从特制轨枕两端引线孔引出;

3)引接线两端用钢轨卡具固定;

4)将引接线塞钉用手捶打入塞钉孔中;

5)塞钉引线朝下并与水平面约成450~600夹角,塞钉头露出钢轨内侧1~4mm;

6)塞钉两端涂漆防护。安装方式如图4.2-2所示。

4.2.4.2普通轨枕

l)补偿电容置于两轨枕间;

2)将电容卡具用φ6mm胀管螺栓固定在轨枕侧面,并将补偿电容安装在卡具内。

3)将轨枕卡具用φ6mm胀管螺栓固定在轨枕侧面,并将引接线两端安装在卡具内。

4)用钢轨卡具将引接线两端分别固定在钢轨轨底上面。

5)使电容引接线朝下并与水平面约成450~600夹角;将塞钉用手捶打入塞钉孔中,塞钉头露出钢轨内侧1~4mm。

6) 塞钉两端涂漆防护。电容卡具、引接线卡具及安装示意如图4.2-3(a)、4.2-3(b)、4.2-3(C )所示。

铁路信号施工工艺设计与技术标准

信号工程施工技术及工艺标准一、室外电缆工程 1)、挖电缆沟 1.电缆经路选择在路基边坡坡脚外1米内,防护栏之内,遇特殊情况可选择在路肩上,但绝对不允许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外挖沟敷设电缆。对因条件限制不能设在护网或围墙内的电缆,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在电缆沟上部安装警示板,并在其上加倍设置电缆标和警示牌密度。 2.电缆沟直、低平,沟内无石块和容易损伤电缆的杂物。 3.电缆沟深度: (1)站内路肩0.8米(电缆曹防护、钢管防护地段沟深同),区间和路基下的站内电缆沟1.2米。 (2)穿越股道、公路的沟深和引入电缆沟深度相同(股道下防护管上面距路基土面不得少于0.4米)。 4.平行于股道的干线电缆距最近钢轨轨底的距离: (1)在线路外侧,应不少于2米(当路基宽度不够时,在保证轨底边缘与电缆的斜面距离不少于2米的原则下,此距离可减至不少于1.7米。 (2)在线路间不少于1.6米(线间距为4.5米时,不得少于1.5米)。2)、电缆敷设: 1.信号设备所采用的电缆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2.电缆允许在任何水平差的径路上敷设,敷设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少于: (1)全塑电缆为其外径10倍。

(2)铠装电缆为其外径15倍。 3.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电缆敷设后及接续配线前,进行施工测试;接续配线前的测试数据,做为电缆隐蔽工程测试记录。 4.电缆应缓和的敷设在沟内,使其有一定的自然弯曲,其附加长度,一般包括: (1)室内储备量为5米(另加实际引入和做头所需长度); (2)设备间电缆每端出土及做头各2米; (3)桥、较大涵洞、隧道两端储备量各不少于5米,并能满足电缆热胀冷缩的需要。桥面上电缆槽及桥两端采用防护钢管外水泥包封。 5.电缆尽量不接续,购货前,测量好实际长度订购。不得以时,站内地上接续,区间地下接头盒接续。地下接续后不得回填,每站全部地下接续完毕后,经现场测试、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并及时埋设接头标。 6.电缆沟内敷设多根电缆时,需排列整齐,互不交叉,如需分层敷设时,其上下层间距不得少于0.1米。 7.电缆标、警示牌设置原则v: 直线段每50米设置一个电缆埋设标,再隔50米设置一个警示牌,再隔50米设置一个电缆标,以此类推。下列处所应埋设电缆标: (1)电缆在转向及分支处无电缆盒时; (2)电缆长度超过50米的直线中间点; (3)电缆地下接头处,其标桩应有"接续标"字样,并注明埋深、电缆编号,竣工图要有显示。 (4)电缆穿越障碍物时(如大型管道、高压电缆等) 过轨、公路、干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208-1996)(完整版)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208-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2h以上,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施工缝。

铁路信号电缆施工工艺规定

. . 铁路信号电缆施工工艺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在广铁(集团)公司管内的铁路信号电缆施工,从源头预防信号设备故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铁路信号电缆使用规定 第二条 ZPW—2000系列自动闭塞轨道区段以及2000系列的站内电码化设备采用铁路数字信号电缆,计轴设备、应答器使用专用数字信号电缆,其它设备应采用综合护套或铝护套信号电缆等非数字信号电缆。 第三条电化区段主干信号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电化区段与非电化区段连接的站(场)联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 第四条 ZPW—2000系列采用的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应遵循以下使用原则 1.两个频率相同的发送与接收不能采用同一根电缆。 2.两个频率相同发送(接收)不能设置在同一屏蔽四线组内。 3.电缆中有两个及其以上的相同频率的发送或接收时,该电缆需采用内屏蔽电缆。 . . . . .

4.电缆中各发送、各接收频率均不相同时,可采用非内屏蔽电缆,但线对必须按4线组对角线成对使用。 5.内屏蔽电缆有2对以上的备用芯线时,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内屏蔽4芯组。 第五条轨道电路发送、接收电缆应成对使用。 第三章铁路信号电缆径路选择原则 第六条铁路信号电缆敷设前,由施工单位会同工务段、电务段、通信段等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共同确认敷设径路。 第七条两设备间距离最短,通过股道及障碍物最少,利于施工及维修方便。 第八条避开线路和其他建筑物的改、扩建处。 第九条避免在道岔的岔尖、辙岔心和钢轨接头处穿越股道。 第十条避免通过碱、酸、盐性等有化学腐蚀物质的地带,各种管道径路复杂地带。 第十一条避免通过土壤松软容易塌陷的地带,以及坚石、池沼、污水坑等处。 第十二条电缆径路与铁路平行时,距最近轨底边缘的距离,在线路外侧L为2m。如路基宽度不够时,在保证轨底边缘与电缆间斜面距离不小于2m的情况下,L可减至不小于1.7m。在线路间,L为1.6m。若线路间距为4.5m,此项距离L可减至— 2 —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2h以上,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施工缝。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管道和预留孔洞、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6-室内施工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室内施工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信号工程室内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确保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室内设备安装前,应进行数量清点和外观检查,设备应完好,无损坏,零部件及配套产品技术说明书,合格证、检测报告等齐全。对设备进行电气特性检查测试,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和铁路行业现行有关标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为了确保工期,信号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施工程序如下: 施工准备→安装控制台→安装分线柜→安装各种机柜→安装电源屏→电缆引入→室内配线→导通配线→调试→试运行测试和验收。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常规部分的施工方法,选择已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进行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5.施工要求 室内工程工艺要求 5.1 一般规定 5.1.1 室内使用的电源线及架间配线,严格按设计文件规定截面积布线并采用阻燃型聚乙烯多股塑料铜芯线。 5.1.225H Z轨道电路的防护盒两线头应分开上,硒片保留原焊片,防护盒线头绕环,以便区别。 5.1.3 分线盘、组合架主线把采用槽筒,槽筒出线线把须整齐分线后绑扎,出线口防护。 5.1.4 分线柜电缆和软线分别绑竖把,发送线、接收线分别布放在左右线槽(外侧)分别绑把;留足2~3个线头余量,端子铭牌应用塑料铭牌。 5.1.5 室内各种铭牌必须使用专用厂家生产的,包括“排架牌”、“组合名称及位置牌”,继电器铭牌(前面挂,后面用铭牌固定端子上)。 5.1.6 控制电源不准出楼,各种测试、报警用电源应分设整流器。 5.1.7 各类型号器材必须按规定留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按设计要求)。

铁路信号施工的重点工艺措施

铁路信号施工的重点工艺措施 作为我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的发展比较迅速,大大提升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铁路信号施工在铁路施工中占有非常重的比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作为列车神经中枢的铁路信号系统,其信号的质量及安全性能受到人们的日渐关注。因此,需要信号系统的设计及操作人员对铁路信号的安全和稳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文章重点论述了铁路信号施工的重点工艺,以期提升和保障铁路施工的整体安全。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学习。 标签:铁路;信号;施工;工艺 1 概述 铁路的运输效率和安全受到铁路信号水平的制约,二十一世纪到来之后,经济不断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其中人们的出行安全成为铁路工程重点关注的话题。铁路信号的准确性可以使铁路区间之间的通过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大大的提升了铁路的经济效益,因此,文章通过论述铁路信号施工的重点工艺,重点分析现代化的信号施工工艺,希望给相关单位一定借鉴。 2 铁路信号工程概述 铁路信号的准确性對我国铁路工程的运行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铁路信号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地说,铁路信号灯按照功能性划分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带有颜色的色灯信号,第二种是带有声音信号的信号灯,第三种则是带有手势的动作信号灯。三种信号灯的交替使用极大地保证了铁路的顺利运行,也成为铁路工作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铁路信号灯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号灯的发展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极大地方便了铁路信号工程的可行性。这对铁路信号的操作人员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铁路的工作人员要适当地转变工作职能,完成铁路安全工作监测的同时,把握好各个环节的铁路信号的施工管理工作,一方面根据铁路的发展需要,适当调整信号工程的施工水平,以達到质量合格的施工水准,从而促进铁路事业的安全运行。 3 铁路信号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防雷接地的问题以及电磁兼容性问题 铁路在运行过程中,信号系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的原因在于信号灯之间没有良好的连接性,也没有相关的防雷接地设备支持,当遇到不良天气的情况,例如雨雪雷电等不良天气,再加上接地连续性的问题,最终导致故障的发生。还会使铁路信号内部背负更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电磁兼容性的问题,传统的室内信号系统由于技术有限,不用考虑电磁兼容性等问题,

铁路信号施工工艺标准

HHDWG/XH-06-2013 怀化电务段施工标准体系 施工工艺标准 车站与区间信号 Q/GZT-HHD01SG-2012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怀化电务段 目录 第一章信号电缆施工 第一节电缆型号及测试 第二节电缆敷设 第三节电缆防护 第四节电缆屏蔽连接 第五节电缆配线 第二章室外设备安装 第一节地面固定信号及标志牌 第二节道岔 第三节轨道电路 第四节计轴设备 第五节配线 第三章室内设备安装

第一节组合架、分线盘、走线架、组合柜、移频柜、综合柜及计算机联锁接口架 第二节控制台、人解盘及显示设备 第三节计算机联锁设备 第四节电源屏(含电源开关箱、防雷开关箱) 第五节配线 第四章系统防雷 第一节既有信号楼施工 第二节新建信号建筑物避雷带与法拉第屏蔽笼施工 第三节室内接地汇集线及等电位连接 第四节浪涌保护器 第五节轨旁设备接地及电缆屏蔽接地施工要求 第六节信号楼信号设备接地示意图 第七节贯通地线 第五章微机监测与TDCS施工工艺 第六章ZPW-2000轨道电路 第一节轨道电路分割及长度计算标准 第二节电气绝缘节设备安装 第三节机械绝缘节设备安装 第四节ZPW-2000钢轨引接线规格、型号及安装标 第五节平交道口、桥梁处设备的安装 第六节补偿电容的安装 第七节禁停标志牌的安装

第八节信号机安装 第九节防雷地线 第十节电化复线区段横向连接线设置原则 第十一节电缆补偿方法 第七章信号设备标识工艺标准图 第八章(沪昆线)室外设备安装与地面硬化工艺标准图 第一章信号电缆 第一节电缆型号及测试 一、电缆型号 (一)信号电缆型号 1. 信号电缆的导电芯线应采用标称直径为1.0mm的软铜线,其允许工作电压不得低于工频500V或直流1000V。 2. 集中联锁和自动闭塞区间的信号电缆,应采用综合护套、铝护套和数字信号电缆。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计轴设备、应答器等设备应采用专用数字信号电缆。 (1)信号电缆按护套类型包括塑料护套(PTY03、PTY23等)、综合护套(PTYA23、PTYA22)、铝护套(PTYL23、PTYL22)信号电缆,电缆规格用电缆芯数表示分为:4、6、8、9、12、14、16、19、21、24、28、30、33、37、42、44、48、52、56、61。 (2)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分为塑料护套(SPTYW03或SPTYW23)、综合护套(SPTYWA23)、铝护套(SPTYWL23)、内屏蔽(SPTYWP03或SPTYWP23、SPTY-WPA23、SPTYWPL23)数字电缆。 (二) 信号电缆使用范围 1. 集中联锁和自动闭塞区间的信号电缆,应采用综合护套、铝护套、数字信号电缆。 2. 电化区段主干信号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电化区段与非电化区段连接的站(场)联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 3. ZPW-2000系列自动闭塞轨道区段以及2000系列的站内电码化设备采用铁路数字信号电缆,计轴设备、应答器使用专用数字信号电缆,其它设备应采用综合护套或铝护套信号电缆等非数字信号电缆。 4.ZPW-2000系列采用的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应遵循以下使用原则: (1)两个频率相同的发送与接收不能采用同一根电缆。 (2)两个频率相同发送(接收)不能设置在同一屏蔽四线组内。 (3) 电缆中有两个及其以上的相同频率的发送或接收时,该电缆需采用内屏蔽电缆。 (4)电缆中各发送、各接收频率均不相同时,可采用非内屏蔽电缆,但线对必须按4线组对角线成对使用。 (5)内屏蔽电缆有2对以上的备用芯线时,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内屏蔽4芯组。 5.轨道电路发送、接收电缆应成对使用。

设备基础施工方案

110千伏沥窖变电站#3变扩建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110千伏沥窖变电站#3变扩建工程 工程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沥窖村110千伏沥窖变电站内施工单位: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邱玉彬编制日期:2007年12月14日审批负责人:审批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3) 二、施工准备 (3) 三、施工总体安排 (5) 四、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5) 五、各项施工资源计划 (11)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 七、消除质量通病的具体措施 (13) 八、施工安全措施 (14)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如下项目:避雷器支架及基础1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支架及基础3个、隔离开关支架及基础3组、电流互感器基础1组、断路器基础1座、110kV中间构架及基础1组、旁路母线构架及基础2组、端子箱基础1个、#3主变压器基础1个、#3主变构架及基础1组、中性点支架及基础1个、母线桥支架及基础4个、#3主变防火墙1道;户外电容器基础6组、配电室1间、400*400电缆沟65m、800*800电缆沟60m、2*1200*1000电缆沟75m及部分200*200电缆沟等。 1.2工程特点 本期扩建工程均近距离带电设备,施工时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工程10千伏配电室、主变基础构架及电容器设备基础采用φ500水泥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处理加固,其余设备基础采取换土处理,换填3:7砂石1米厚;2*1200*1000电缆沟底换填块石基础500厚;400*400电缆沟、800*800电缆沟沟底换填3:7砂石500厚。水泥搅拌桩使用的固化剂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R,掺入量为15%。具体施工方法另详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施工工艺及有关技术规范,了解设计要 求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2、将编制好且通过审批的《施工方案》作为作业指导书,与施工人员进

铁 路 信 号 工 程 施 工

下午好!很高兴认识各位,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教材的内容以相关规范和验收标准为准)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 一般工程项目从开始实施到完成分为三个阶段:设计阶段——(现场调查、可研论证、施工设计等);施工阶段——施工准备、施工实施;验收阶段(施工验收、试运营、工程交接等)。 我们重点介绍信号工程的施工阶段。信号工程的施工阶段也分为三个部分: 一、施工前准备(接到设计文件,至发出开工报告)①核对设计文件②施工调查复测③编制施工组织原则④施工预算及用料计划⑤有关单位签订施工配合协议。 二、施工过程(开工报告批准日至工程竣工为止)开通日,①设备建筑安装调试全过程,主要介绍这部分内容。 三、验收交接(竣工后建设组织从验收工程开始至开通交付后止)。 第一讲施工前准备 第一节核对设计文件 核对设计文件应由专人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计文件的组成 设计文件是我们施工的依据,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我们讲的设计文件是指施工图设计文件,主要有以下3个内容: 1、说明文件——设计审批意见、设计说明、施工、维修注意事项。 2、附件——工程数量表、设备及主要材料数量表、协议纪要公文。 3、图纸——平面、设备布置、电缆布置、电路图配线图等。 二、核对设计文件方法 1、文件完整、图文清楚。 2、施工图应达到设计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条件。①设计文件中技术条件,查阅有关标准图册作参考。②施工图应与标准图相符。 3、核对设计文件中的工程、设备与主要材料的规格数量。 ①统计工程中所列工程、设备等数量。②查阅施工定额核对主要材料数量。③施工图纸与设计文件给出数量的是否合适,总之核对一下设计别给漏掉。 4、核对概算各项费用和费率。①了解工程性质(基建、大修、技改)工程地点。②概算编制办法确定工程的费用、费率,根据地点确定工费标准。冬季、雨季施工增加费高、行车干扰。③临时设施费用(例如过渡设施料库等)。 5、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是否鉴定或相应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一)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1.1.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1.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1.1.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1.1.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1.1.6>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1.2>作业条件: <1.2.1>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1.2.2>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1.2.3>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1.2.4>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1.2.5>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2.2>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2.3>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2.4>混凝土的浇筑: <2.4.1>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2.4.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2.4.3>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2h以上,应按设计要求

铁路信号贯通地线施工工艺标准

铁路信号贯通地线施工工艺标准 1. 贯通全线的直接埋设的铜缆地线,其截面积应计算确定。对于新建时速200km/h,客货共线自动闭塞铁路区段,贯通地线的截面积宜采用不小于35mm2的裸铜缆。 贯通地线在电气上必须全线贯通,接头处应采用搭接焊接方式。贯通地线直埋地下,埋深不小于1m,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Ω。 2. 贯通地线与轨道电路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贯通地线间隔一定距离与轨道电路的连接一次,其间隔距离应满足轨道电路调整、分路、断轨检查功能。 (2) 贯通地线与轨道电路连接,必须通过完全横向连接线才能接至无绝缘轨道电路空心线圈或有绝缘轨道电路的扼流变压器中点。 (3) 当上、下行两线的绝缘节之间的距离大于100m时,必须增加一个空扼流变压器完成横向连接并接至贯通地线。 3. 贯通地线的综合使用 (1) 通信、信号、红外线轴温监控系统及其他电子信息监控系统的接地装置,可接至贯通地线。 (2) 电力电缆的金属外皮、接触网杆塔集中地线可接至贯通地线。

(3) 沿线声屏障和隔离网、桥梁栏杆、雨棚等金属构件为防止电磁感应而采用的接地装置可接至贯通地线。 (4) 电力装置地线、电气化接触网地线与通信、信号及其他电子信息监控系统地线在贯通地线上的连接点的间隔应不小于25m。 4. 贯通地线的敷设 (1) 贯通地线与信号电缆同沟直埋于地下,并应埋在信号电缆下方,与土壤直接接触。 (2) 当信号电缆敷设在石质地带的电缆槽内时,贯通地线应在大地侧电缆槽底部敷设。 (3) 当贯通地线敷设在大桥上时,贯通地线宜与桥墩上预留的基础接地体可靠连接。 (4) 当贯通地线敷设在长大隧道内时,宜与隧道内预留的接地体可靠连接。 (5) 桥梁、隧道地段、车站范围及牵引变电所附近的区段应在铁路两侧敷设贯通地线。 (6) 客运专线应在铁路两侧敷设贯通地线;新建200km/h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地段宜在铁路两侧敷设贯通地线。 (7) 160km/h及以下铁路自动闭塞区段、电子设备集中区段可在一侧敷设贯通地线。 5. 两侧设有贯通地线的区段,在适当地点应将两侧的贯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宜用强度等级32.5~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 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 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 混凝土的浇筑: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宜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 见素砼浇筑。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管道和预留孔洞、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完全处理好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3.4.6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平。 3.4.7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搓平后,应在12h左右加以覆盖和洒水,浇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3.4.8 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地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否则不得任意施工。 4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铁 路 信 号 工 程 施 工.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的三个阶段铁路信号工程施工分为三个阶段:设计阶段——(现场调查、可研论证、施工设计等);施工阶段——施工准备、施工实施;验收阶段(施工验收、试运营、工程交接等)。 我们重点介绍信号工程的施工阶段。信号工程的施工阶段也分为三个部分: 一、施工前准备(接到设计文件,至发出开工报告)①核对设计文件②施工调查复测③编制施工组织原则④施工预算及用料计划⑤有关单位签订施工配合协议。 二、施工过程(开工报告批准日至工程竣工为止)开通日,①设备建筑安装调试全过程,主要介绍这部分内容。 三、验收交接(竣工后建设组织从验收工程开始至开通交付后止)。 第一讲施工前准备 第一节核对设计文件 核对设计文件应由专人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计文件的组成 设计文件是我们施工的依据,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我们讲的设计文件是指施工图设计文件,主要有 以下3个内容:

1、说明文件——设计审批意见、设计说明、施工、维修注意事项。 2、附件——工程数量表、设备及主要材料数量表、协议纪要公文。 3、图纸——平面、设备布置、电缆布置、电路图配线图等。 二、核对设计文件方法 1、文件完整、图文清楚。 2、施工图应达到设计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条件。①设计文件中技术条件,查阅有关标准图册作参考。②施工图应与标准图相符。 3、核对设计文件中的工程、设备与主要材料的规格数量。 ①统计工程中所列工程、设备等数量。②查阅施工定额核对主要材料数量。③施工图纸与设计文件给出数量的是否合适,总之核对一下设计别给漏掉。 4、核对概算各项费用和费率。①了解工程性质(基建、大修、技改)工程地点。②概算编制办法确定工程的费用、费率,根据地点确定工费标准。冬季、雨季施工增加费高、行车干扰。③临时设施费用(例如过渡设施料库等)。 5、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是否鉴定或相应的批准文件及相应的说明。 6、核对施工图纸有无遗漏和错误①电路图与标准图相符,

铁路线路大修施工方案

线路大修施工 作者:发布时间:2007-4-13 14:16:35 线路大修施工(major repair construction of track)在运营线上,在不影响运输的前提下,开天窗进行的线路大修工程。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施工安全的领导,落实施工负责人安 全责任制,完善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作业纪律、劳动纪律,掌握事故规 律,落实防范措施,施工作业应严格执行各项施工作业标准,按设计文件要求有关技术标准,强化质量控制,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并按所 用施工机械采用不同的作业方式。 施工特点在运营线上逐段开天窗施工,施工时破坏了的线路轨道,必须在天窗时间内完成各项作业,准时开通线路恢复行车;日日封锁、慢行,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大,施工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涉及车、机、工、电、辆各方面,必须统筹安排,协调配合;露天作业,受环境和气候影响较大,尤其是铺设无缝线路;点多线长,人员、机具、材料分布在较长的作业线 上,人员调遣和大量新旧材料运输均较困难。施工负责人必须深入现场,加强领导,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使大修工程有序运作,才能确保安全、质量和工程进度。 基本条件铁路局应根据线路大修的近、远期规划,统筹安排,修建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的大修基地;在运行图中安排与施工相应的“天窗”;给施工单位配置施工所必需的施工机械、牵引动力、宿营车辆、交通运输工 具、通讯设施等,以及必要的检修设备;组织固定的专业队伍承担大修施 工,以巩固生产秩序,提高技术水平,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依据设计文件进行现场调查和施工测量,按照工程件名和批准的施工计划,研究制定的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线路设备现状;施工技术和技术标准;施工方法、施工配合、劳动组织和机具配备;工程数量及所需材料供应;按工序编制施工进度指标图表;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的措施;施工临时设施;职工生产保障安排等。 各项制度施工单位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施工技术责任制严格执行设计文件的各项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合理控制施工和慢行地段长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与工务段驻队领工员的联系,协助检查施工安全和质量。 施工三检制每次开工前、施工中、线路开通及收工前,施工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各自对分管地段的施工准备、施工作业方法和线路设备状态进行检查。 巡查养护制施工现场设置巡查养护人员,对施工地段进行巡检,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处所要及时消除,无力消除的要及时向上级报告,采取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工序交接制前一道工序完成后,施工负责人组织相关工序负责人进行交接。 隐蔽工程检查制隐蔽工程每个阶段结束时,由施工单位会同接管单位共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写记录,才准继续施工。

铁路信号施工实用工艺实用标准化

HHDWG/XH-06-2013 电务段施工标准体系 施工工艺标准 车站与区间信号 Q/GZT-HHD01SG-2012 铁路(集团)公司电务段

目录 第一章信号电缆施工 第一节电缆型号及测试 第二节电缆敷设 第三节电缆防护 第四节电缆屏蔽连接 第五节电缆配线 第二章室外设备安装 第一节地面固定信号及标志牌 第二节道岔 第三节轨道电路 第四节计轴设备 第五节配线 第三章室设备安装 第一节组合架、分线盘、走线架、组合柜、移频柜、综合柜及计算机联锁接口架 第二节控制台、人解盘及显示设备 第三节计算机联锁设备 第四节电源屏(含电源开关箱、防雷开关箱) 第五节配线 第四章系统防雷 第一节既有信号楼施工 第二节新建信号建筑物避雷带与法拉第屏蔽笼施工

第三节室接地汇集线及等电位连接 第四节浪涌保护器 第五节轨旁设备接地及电缆屏蔽接地施工要求 第六节信号楼信号设备接地示意图 第七节贯通地线 第五章微机监测与TDCS施工工艺 第六章 ZPW-2000轨道电路 第一节轨道电路分割及长度计算标准 第二节电气绝缘节设备安装 第三节机械绝缘节设备安装 第四节ZPW-2000钢轨引接线规格、型号及安装标 第五节平交道口、桥梁处设备的安装 第六节补偿电容的安装 第七节禁停标志牌的安装 第八节信号机安装 第九节防雷地线 第十节电化复线区段横向连接线设置原则 第十一节电缆补偿方法 第七章信号设备标识工艺标准图 第八章(沪昆线)室外设备安装与地面硬化工艺标准图

第一章信号电缆 第一节电缆型号及测试 一、电缆型号 (一)信号电缆型号 1. 信号电缆的导电芯线应采用标称直径为1.0mm的软铜线,其允许工作电压不得低于工频500V或直流1000V。 2. 集中联锁和自动闭塞区间的信号电缆,应采用综合护套、铝护套和数字信号电缆。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计轴设备、应答器等设备应采用专用数字信号电缆。 (1)信号电缆按护套类型包括塑料护套(PTY03、PTY23等)、综合护套(PTYA23、PTYA22)、铝护套(PTYL23、PTYL22)信号电缆,电缆规格用电缆芯数表示分为:4、6、8、9、12、14、16、19、21、24、28、30、33、37、42、44、48、52、56、61。 (2)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分为塑料护套(SPTYW03或SPTYW23)、综合护套(SPTYWA23)、铝护套(SPTYWL23)、屏蔽(SPTYWP03或SPTYWP23、SPTY-WPA23、SPTYWPL23)数字电缆。 (二) 信号电缆使用围 1. 集中联锁和自动闭塞区间的信号电缆,应采用综合护套、铝护套、数字信号电缆。 2. 电化区段主干信号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电化区段与非电化区段连接的站(场)联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 3. ZPW-2000系列自动闭塞轨道区段以及2000系列的站电码化设备采用铁路数字信号电缆,计轴设备、应答器使用专用数字信号电缆,其它设备应采用综合护套或铝护套信号电缆等非数字信号电缆。 4.ZPW-2000系列采用的铁路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应遵循以下使用原则: (1)两个频率相同的发送与接收不能采用同一根电缆。 (2)两个频率相同发送(接收)不能设置在同一屏蔽四线组。 (3) 电缆中有两个及其以上的相同频率的发送或接收时,该电缆需采用屏蔽电缆。 (4)电缆中各发送、各接收频率均不相同时,可采用非屏蔽电缆,但线对必须按4线组对角线成对使用。 (5)屏蔽电缆有2对以上的备用芯线时,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屏蔽4芯组。 5.轨道电路发送、接收电缆应成对使用。 二、电缆测试 (一) 信号电缆主要电气特性要求: 1. 在20℃时,信号电缆导电线芯的直流电阻,每千米不大于23.5Ω。 2. 信号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任一芯线对地绝缘电阻,使用500V兆欧表(或高阻兆欧表)测试,每千米不得小于3000MΩ。 3.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任一芯线对地绝缘电阻,使用500V兆欧表(或高阻兆欧表)测试,每千米不得小于10000MΩ。 4. 计轴专用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任一芯线对地绝缘电阻,使用500V兆欧表(或高阻兆欧表)测试,每千米不得小于5000MΩ。 5. 特殊规格电缆,其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规定。

消防栓及给水设备施工工艺标准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共、民用和一般工业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系统及设备安装工程。 1.2编制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图纸会审已完成且技术人员已熟悉图纸。 2.1.2消火栓系统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已经批准完成。 2.1.3技术人员已给操作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2.2材料要求 2.2.1管材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一般采用碳素钢管和无缝钢管,管材不得弯曲、锈蚀、重皮及凹凸不平等现象。 2.2.2消火栓箱体的规格类型符合设计要求,箱体表面平整、光洁。金属箱体无锈蚀、划伤,箱门开启灵活,箱体方正,箱内配件齐全;栓阀外型规距,无裂纹,启闭灵活,关闭严密,密封填料完好,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2.3阀门:铸造规矩,无毛刺、无裂纹,开关灵活严密,丝扣无损伤,有出厂合格证。 2.3主要机具 2.3.1套丝机、砂轮切割机、台钻、电锤、手砂轮、手电钻、电焊机。

2.3.2套丝板、管钳、台钳、压力钳、手锤、钢锯、扳手、电气焊等。2.4作业条件 2.4.1主体结构已验收,现场已清理干净。 2.4.2管道安装所需要的基准线已测定并标明,如吊顶标高、地面标高、内隔墙位置线等。 2.4.3检查管道支架、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是否正确。 2.4.4设备基础检验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安装条件。 3.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管道安装→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消火栓、支管及配件安装→水泵安装→水箱安装→管道试压冲洗→防腐保温。 3.2管道安装 3.2.1管道切割等工艺见《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3.2.2焊接 (1) 管道焊接前要清除接口处的浮锈、污垢及油脂。 (2) 一般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前要将两管轴线对中,先将两管端部点焊牢,管径在100mm以下可点焊三个点,管径在150mm以上点焊四个点为宜。两钢管壁厚差超过3mm者不宜对焊,可采用扩、缩管口的方法解决。 (3) 管道的焊接一般为对口形式及组对,如设计无要求,电焊应符合下表规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