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罚记

体罚记

体罚记
体罚记

前几天因一点小事批评了年仅十岁的儿子几句,没想到他却躲在一边伤心去了。看到他这样,我不禁想起我上学时候的事情来。

我的小学是在豫东农村一个偏僻的村落里开始的。八十年代初期,教育还不是太发达,方圆几个村子就仅一个学校,学校也就10个班,每个年级2个班而已。那时农民还是很贫穷,上得起学的人家本来就不是很多,而且刚刚分了土地,家里也都缺少劳动力,上学的积极性更不是太高。这样,进进出出那个土坯校门挎着破布拼缝书包的小孩子们就愈发显得珍贵。

七十年代的农村,家家的孩子都很多,每个孩子在父母亲眼里虽然都很娇贵,但毕竟活忙孩子多顾不过来,因此,上学的孩子就几乎全托付给老师了。而且那个年代,对教书老师的尊敬就如对自己父母新一样,每个在学校的孩子见了老师都很恭敬,而且也很害怕。老师们对孩子的管教都是很严厉的,批评之余打屁股之类的责罚是免不了的。在那个年代,没有家长会对我们现在所谓的体罚去和老师理论的,而且在知道孩子被责骂或责打之后大都会去找老师赔礼道歉的。

当时农村的老师还都是边教书边种地,那时叫民办老师,而且都是方圆几个村的。尽管老师们知道家长不会对责骂孩子们有什么怨言,但由于孩子们拐弯抹脚和自己或沾亲带故或同村同族,因此,在体罚孩子们时也都不会有什么重手下去。但体罚调皮捣蛋学生的方法却是因师而异,而且有的还让人忍俊不禁,至今想起来仍觉得是小学生涯中值得回忆的一段奇葩。

二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一位三十来岁的清瘦徐姓汉子,和我是同村同族,在辈份上喊他叔。记得有一天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上课铃响过有一段时间了还不见老师来,作为学习委员的我在其他孩子的怂恿下,带领一大帮孩子沿着小路去我村南面的小河里摸鱼。谁想在去的半路上远远的看见了正往学校赶来的徐老师,一帮孩子转头撒丫就往学校跑。待大家坐定气还没喘过来,徐老师就进来了。先问一下刚才学生们出去的情况,弄清楚后就让刚才所有出去的孩子们站到前面讲台下边,一字排开,末了又加一句,领头的站到最后面。我们都很害怕,不知道又要接受怎样的惩罚。待批评后,徐老师生气地说,后面的打前面的屁股,二十下,打完一个下一个接着,边打还要边说下次不敢了之类的话。一会儿,教室里只听里噼里啪啦的打屁股声和带着哭腔的我不敢了的认错声,一通下来,大家都被打得蔫蔫的,唯独我没有被打屁股,我是最后一名,身后没有人打我屁股。那时候年纪小,想不到其它许多,也没有孩子提出来,只知道屁股不疼,现在想起来,还是暖暖的,感觉那时多多少少有些许亲情在里面。

到了三年级,一个胖胖的个子不高的王姓男老师来教我们数学了,样子挺吓人,听说爱收拾学生。我们都怕上他的课。记得有一次课是教珠算口诀,不知什么原因,他突然要提问。结果一圈下来,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他的问题。那时候刚接触珠算,我也是不太懂,就和其他几名学生一起站着,心理也是害怕极了,不知道他要怎样惩罚我们。他让我们都站在两排桌子中间的过道里,一字排开,然后他走到第一个学生身后,用两只手分别揪住学生的两只耳朵,并念念有词,没记性就让大家看看,给你照张像。然后一提耳朵,被揪耳朵的孩子不由自主地就两脚向上踮,直喊疼。我们后面的都吓得大气不敢出。就这样,前面的四个人都被照完了像,其中三个孩子都哭了。马上就轮到我了,可想不到王老师竟然说揪得手疼了,不照了,让我们都回座位上了。我当时是赶忙回座位了,生怕他改变主意。从此以后,一听说照像,我们都害怕。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个女人来我家串亲戚,我母亲让我喊她姐,这才

知道这个姐是王老师的老婆,和我妈的娘家是同村同族,嫁过来后就认个亲戚,作个伴。我好象也明白了那天为什么没有被照像了。亲情总是让人心暖暖的。

从三年级开始直至五年级毕业,我的学习在班里基本都是第一名了。这个时候,学习好的孩子在老师眼里还是蛮受待见的。我被老师点为班长,检查卫生、人数等,挺神气的。五年级是毕业班(那个时候农村小学还是五年制),学校很重视,安排的都是管理和教学均上等的老师。我们的数学马老师,是一个面貌丑陋脾气古怪年纪不算大长得似老头的人见人怕的硬人物(有另一篇专门回忆他的文章)。记不清因为什么原因了,我和班里的一个同学吵了架,又不知被谁告到了他那里。上课铃一过,他就严厉质问原因,在质过程中,不知哪位学生插了一句张XX刚才骂了他(这个他是指我)。这一下惹了马老师,他最讨厌学生骂人了。也不问吵架这事了,直接让那个和他同村的张XX站到前面讲台旁边,拿了一条四腿方凳,倒立过来面朝下腿朝上,让那个张XX站上去,一站就是一堂课,中间掉了好几次。这是我记忆中体罚学生最厉害的一次,也是最让人后怕的一次。

多年过去了,这些体罚的事情还历历在目,无论轻重,我都觉得是那个年代农村老师教育学生的缩影,没有对错,更没有人理论。但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家里孩子的减少,师生之间的关系虽较以前和谐了,但总觉得现在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和以前有那么一点不一样了。

考试没考好就自我惩罚

考试没考好就自我惩罚 孩子追求完美到底好不好 家长蔡女士:我的儿子今年十岁,他从小做事就有板有眼、一丝不苟,特别是上小学之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写作业如果有一点点不满意,就会把整篇作业擦掉重新写,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做事尽善尽美是好习惯。 儿子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我们也为此沾沾自喜。但是去年10月,有一次数学小测试儿子考了98分,名列班级第五。没想到他回家就嚎啕大哭,甚至还用尺子打自己的手,以此来惩罚自己的粗心,无论家人如何费尽心思开导,儿子始终认为是自己错了。自从这件事发生后,我和先生开始担心,儿子这样追求完美到底好不好?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 衢州市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王宇林:你的儿子很优秀,但是他把个人的标准定得过高。一般这类孩子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别人都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尽善尽美,属于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英国首相邱吉尔有句名言,“完美主义=瘫痪”,很精辟的阐明了完美主义者的害处。 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虽然优秀,但是他们是,越优秀自我设定的标准也越高,甚至不允许自己犯错误,显然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另外,这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较一般孩子弱,他们一旦遭遇失败,极易出现自卑、自责情绪,久而久之,会出现负性情绪。如果不及时矫正,轻者学习效率下降,重者可能还会发展为完美主义人格障碍以及忧郁症、焦虑症等多种心理疾病。 针对您儿子的现状,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是改变家庭教育的理念,作为家长先改变错误观念--尽善尽美≠好习惯。同时,引导孩子做事不要追求尽善尽美,要鼓励孩子看到进步。 其实,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一是,自身的先天个性决定;二是,后天环境造就。先天个性很难更改,但后天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几乎大部分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都与童年的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父母为孩子树立的标准太高太完美,容易发现和批评他们不完美的地方。于是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也就学会了总爱找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够完美。所以,家长要纠正孩子的完美主义倾向,应该从自身开始自查自纠,改变家庭教育理念,调整心态,降低对孩子的标准。 其次是帮助他重新树立评价自己的标准,改掉原来那种完美的、苛刻的、倾向于十全十美的标准,树立一种合理的、宽容的、注重自我肯定和鼓励标

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三篇

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三篇 篇一: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当众脱裤子 西安XX乡XX小学二年级12名小学生因未完成作业,年轻的班主任勒令他们脱裤子在教室里转一圈,以示惩罚。被命令脱光裤子的12名学生年龄多在八九岁左右,都是二年级学生,其中7个男生,5个女生。 学生们说,20XX年3月27日上午,肖老师命令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当众脱裤子后在教室里转一圈,同时指派两名班干部对不听话的学生强行脱裤子。当时有许多其他年级的学生趴在窗子上观看。 案例二:耳膜被打穿 19XX年12月13日上午7时40分,郑州市XX路小学六(3)班班主任、语文老师魏某在教室检查星期天布置的作业,让未完成作业的同学站出来,曹、冯等4位同学站起后被拉到讲台上,魏某对他们进行训斥后,又殴打了4位同学的头部、脸部。上完第一节数学课后,曹、冯两位同学因害怕第二节语文课再挨打,便跑到校外补写作业,魏某发现两人没在课堂上后,便派出另两位同学去找,当曹某、冯某被叫到教室后,魏某又用拳脚对两人进行殴打,当一拳打到曹某脸部时,曹某马上感到左耳一阵疼痛,接着就嗡嗡直响。冯某被打后书包滚落在地,当其弯腰去拾时,又被踢了一脚,结果脸碰到了地,当时就一片红肿。当日下午,学生家长带孩子到郑州市中心医院进行了检查,医院诊断:曹某左耳膜穿孔,3天后需做修补手术;冯某左面颊部红肿。

案例三:被迫喝下“颜料水” 20XX年6月7日上午,XX市29中附小老师王某在给本校六(三)班上第三节课前,发现自己放在过道的开水被学生"故意"倒入美术颜料。在课堂上质询"肇事者"而无人出声的情况下,王某采取"株连"追究方式,把颜料污物倒入半桶凉开水,由班长带头,台下其他同学轮流上来舀这略带异味的"颜料水"喝下...... 二、细节解释 根据案例一中,12名学生就是因为未完成作业就要被学生强迫脱掉裤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自认为自己的过错呢,其中班主任还要求两名班主任强行脱掉那些学生的裤子,居然还有女学生。根据案例二,有时因为作业未做完,然后就要把殴打学生,然后在学生知道自己的过错之后妄图改正之后,老师在不明情况之下把学生殴打致学生的耳膜被打穿。在案例三中,学生就是开个玩笑,把颜料放在老师水杯中,老师在无法找到凶手之后便要求全班学生轮流喝下这个颜料水。。。 三、分析过程: 体罚存在着极大的不科学性和危害性。 从学生方面看:首先,体罚会对学生造成生理伤害。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伤害一旦产生,便容易给学生造成终生的影响。在中小学教育中,这样的事情绝非杜撰:狂怒的老师一巴掌抡向学生,于是学生再也听不到了大自然美好的声音和父母亲切的呼唤;暴怒的老师拧起学生的耳朵,试图将他拉出教室,用力之下,他手里捏的只是学生娇嫩的耳垂;因为学生的调皮,教师拂袖而去……所有这些,难道还不够我们惊心吗?教育者为社会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废人!

体罚问题与教育策略研究

体罚问题与教育策略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教育界开始反思以往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各级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例。提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强调教师要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给学生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使学生成长的内在驱动力得以更大的激发。但是激励和赏识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和处罚,社会舆论大力鞭挞教育中极少数的不良体罚或变相体罚事件,甚至有人提出“教育,拒绝惩罚”的观点。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不敢正常的批评和惩罚犯错误的学生,学校小心翼翼的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唯恐招致学生和家长的投诉,甚至社会舆论的谴责。这些年青教师因为批评、惩罚学生被告上法庭甚至丢掉饭碗名誉扫地的大有人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三十八条、四十六条分别在公民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也都规定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义务和禁止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宪法是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渊源,义务教育法是宪

法内容的具体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对学生的权利予以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将从宪法学的角度,阐述教育教学中体罚的问题及其应对的策略,正确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以便更好的管理学生和教育学生,避免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 1.1.2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体罚一直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而被广泛地使用着。直到今天,尽管有关教育法律己经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但教育的现实并非如此,体罚作为一种与现代教育文明极不和谐的现象还普遍地存在于学校教育中,在报刊、互联网上常常会有关于体罚学生并造成伤害的事件的报道。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走进新课程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应是平等的首席,使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与理解,让学生在表扬与鼓励的阳光下快乐健康地成长。随着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体罚这样的教育方法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否定与批判。在现代教育理念看来,体罚学生己经被认定为现代社会最不文明、最不科学、最不人道的教育手段之一,特别是在由于教师的体罚而产生了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媒体的揭发与抨击、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满、教育权威的谴责与控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

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自查报告

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自查报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振兴教育的根本所在,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尽量做到:优良的得以发扬,失误、过失毫不遮掩。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体现在既爱“双优”的学生,更多地关爱“欠发展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心心相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努力做到在关爱与严格要求学生上把握好分寸。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师人格不断完善的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外出学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任何赌博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但是在工作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过于严厉;偶尔对学生小施惩戒,还认为是对学生的关爱,有歧视后进生的言行;情绪易激动,言行有时过激。 为了更好地管理教师教学行为,我校在校长的组织领导下4月份进行专项的在全校自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我校没有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都能自我约束自己,严格根据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去做。 为了更好地加强自身建设,我们教师应该做到:一,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惩罚学生是为学生好的错误思想、改变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差生和后进生;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习,了解教育形势,学习好的师德建设经验。 思渠完小 2012年12月12日

教育成功的国家允许体罚学生

教育成功的国家允许体罚 学生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教育成功的国家允许体罚学生 美国:21个州法律允许体罚 据统计,在2007学年,美国共有22.3万名中小学生遭受到体罚。美国有21个州的法律规定,在学校执行教育法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实施体罚,判例法的原则是“教师可以用合理的适度的武力处罚儿童”。佛罗里达州达得县教育委员会政策中规定,这种惩罚包括用不超过二尺长、三四寸宽的木板打不服从学生的臀部,但不能超过5下,并且不能造成身体的明显伤害。 法院认为“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家长地位”,但是,体罚的理由必须是与教育有关的问题。根据法院判例,美国可以因为学生的以下几方面行为对其进行体罚:殴打教师、把下流作品和图片带到学校、骂人、争吵和打架以及侮辱教师(包括校内外)等。在与教育无关的个人问题上,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如,不能因为意见不同而打学生等。体罚是否合理的标准要考虑到许多方面,如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 韩国:对女生只能打大腿 在韩国,2002年6月26日教育人力资源部公布《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规定教师可以对违纪学生作出体罚。但它同时规定了实施体罚的详细程序: 1.实施体罚之前要向学生讲清理由; 2.实施体罚前对学生的身体、精神状态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延期进行体罚; 3.学生可提出以校内义务劳动来代替体罚; 4.体罚必须在有校监和生活指导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对体罚手段和过程,韩国还有详细的规定,比如,对小学、初中生,用直径1厘米、长度不超过50厘米的木棍,对高中生,木棍直径可在1.5厘米左右,长度不超过60厘米。在体罚中,男生只能打臀部,女生只能打大腿部。实施体罚时,初高中生不超过10下,小学生不超过5下,程度以不在学生身体上留下伤痕为准。 世界各国对惩罚学生的规定 美国:在美国一些地方,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要判刑入狱,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被判刑坐牢两个月。同样是在美国,学生如果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学校将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 美国有23个州规定了学校可以对学生实施体罚,法律还对体罚规定了许多明确的细则:(1)学年开始时,家长和学校签订一份声明,表明是否同意对学生实施体罚;(2)必须在其他教育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体罚;(3)不许当着其他学生的面体罚某个学生;(4)体罚时必须有证人在场,以确保体罚依法进行;(5)刚刚与要受罚的学生发生过冲突的老师不得实施体罚;(6)体罚必须考虑学生的性别、年纪以及身体状况;(7)有些地方规定体罚时必须打孩子身上肉比较多的部位,比如屁股。

惩罚(体罚)教育在各国

反弹琵琶——教育过程中不能缺少惩罚 焦作市许衡实验学校郜卫军 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焦作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再次强调的时候,我斗胆提出这样的观点有些不合时宜了。可是回顾参与教育几十年来的见闻,我感觉惩罚(记忆更深的是体罚)总是存在于教育的角角落落,甚至对为师者的处罚乃至刑罚都未能使之决断。究其原因,还是大家(注:精通教育之大家)都未能静下心来、深入进去揣度一下教育到底该怎样做?惩罚教育到底应不应该存在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当然,“惩罚”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活灵活现的体现在实施“惩罚”的犯了错的教师身上。 ——写在前面的话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刑罚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注重对肉体的报复逐渐转变为对灵魂的改造。当今教育领域以学生人权为中心,对惩罚方式进行的改革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变化的影子。但教育的这次改革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类教育理念进步的同时,废除了教育者的惩罚权。 面对当今教育领域中对惩罚改革的矫枉过正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尊重学生人权的同时又能恰当地实施惩罚,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教育领域并不存在是否需惩罚的问题,惩罚的存在对维护规范、建立秩序还是很有必要的,教育惩罚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原则的。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称之为“负强化”。教育惩罚分精神类和行为类两类。精神类有扣品德操行分、责令做公开检讨、警告、记过等。行为类就更多,针对不同的具体事件会有不同的具体行为:罚面壁思过,罚做体力活,罚抄写单词…… 合理的惩罚既是天经地义的伦理常情,也是教育常规手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是一种义务。”没有惩罚的教育势必滋长恶的本性,同时也就削弱了善的力量。惩罚会让学生知道是非曲直,让学生知道犯了错误就要承担责任,让学生受到民主精神、法治观念的教育,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培养正义感和抵抗恶的诱惑

惩罚的方法

在提倡人性化教育的今天, "只放糖不放盐"的教育果真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吗?答案是否定的。教育是不应该有体罚但绝对不能没有惩戒,只有适度的惩戒才有助于孩子成长。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惩戒的"度"?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对学生负责、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角度去设计惩戒的方式。 一、惩戒要充满爱心 惩戒应该以爱为前提,把学生当成的自己的孩子来教育。不应该"恨铁不成钢",而应该"爱铁促成钢"。学生都会犯错,小孩子犯错,上帝也会原谅的。切记:惩戒中一定要有爱的传递。惩戒是为了完善孩子,使他变得更好,而不是把学生当成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不应当受权威观念的影响,期望学生无条件服从,不应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要避免自己在盛怒或情绪冲动时使用惩戒。在今天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我们成人尚且有许多的无知与无奈,有很多难以取舍的东西和难以决断的困惑,我们又怎能指望这些孩子能够"洞察秋毫"、"明辨是非"呢?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懵懂的学生,当他们犯错时,要给他们讲道理,而且不但要讲,还要"讲足、讲够、讲深、讲透。"总之,一定要充满爱心、心平气和,就事论事,适当惩处。惩戒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我们应该尽可能创设情境,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孩子在情景中体验、反思、悔悟。 二、惩戒要因人而异 因人施惩,这是因材施教的必然要求。惩戒学生一定要注意根据受惩者的性别、性格因素、身心特点的差异进行惩戒,才是学生能接受的惩戒,才能促进个体发展。切忌搞一刀切。对犯同一种错误的同学可采取不同的惩戒方式。如:屡犯错误的"顽劣学生",他们成绩低下、品行不端、惹是生非。深究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于家庭教育。这类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一般有三种:一种是父母因忙而疏于教育;第二种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第三种是全家一味娇宠、放纵。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学生,只要还未染上严重的不良习气,一般只需老师耐心引导,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对第二种类型,一般不能动"惩戒"之念,这类学生已"吃惯"家长的"咆哮如雷"及"大棒大棍",你老师还有什么更"高级"的手段呢?这类学生"吃软不吃硬",最需要老师"和风细雨"般的感化和教育;第三类学生一般就得适度惩戒了。 三、惩戒要富有弹性 弹性惩戒是建立在合理惩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针对违纪行为所采取的惩戒措施,使其更具人性化、弹性化、个性化,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目的的一种师生共管制度。主要有如下特点: 惩戒条目不再只有生硬的一条,而是制定班规时就商议好并列的若干条,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人格尊严。惩罚的方式有:唱歌、跳舞、讲故事、朗诵、捡垃圾、做值日、写保证书等。 惩戒的措施、方法,来源于学生,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其目的不在是对违纪行为的惩罚,而重在让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大家共同生活、学习所必需的环境秩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惩罚。 四、惩戒要依法而行 我们在实施惩戒教育时,要以法律为根本准则,根据《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学校的相关规定,然后再结合班级的一些班纪班规来进行处戒。把握好惩戒的分寸,不能将惩戒转化为体罚。一定要把握好惩戒的"度",千万不能"好心办坏事",要在学会教育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目前,的确有个别老师因惩戒学生失当,从而导致学生伤亡的事件频繁发生,这不但触犯了国家法律,影响了教师的整体形象,而且对学生的身心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比如:因学生乱丢纸屑而便硬逼学生吃纸屑;因学生偷东西便在其脸上刻上"贼"字;因学生多次迟到便将学生耳朵撕裂;因学生不服管教顶嘴,一巴掌将学生耳膜打穿……惩戒是防止学生再犯错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但这样的惩罚,非但不能得到家

关于教育中的体罚

关于教育中的“体罚” 一、什么叫做教育中的“体罚” 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殴打、罚站、下蹲、超过身体极限的运动、刮脸、打撕嘴巴等行为。 变相体罚,是指采取其它间接手段,对学生肉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劳动惩罚、抄过量作业、脸上写字、讽刺挖苦、谩骂、烈日下暴晒等行为。变相体罚指对身体不进行直接的伤害,但对心理、对人的功能进行摧残. 二、常见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分析 1、殴打(打耳光、刮脸、下蹲等)。教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如果说谩骂、侮辱不足以体现教师地位优越的话,那么对学生打耳光,就表现出教师地位的至高无上了。 例如某地一所完全初中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教师在上课时,有位调皮的学生自由讲话,这位教师走到该同学的前面,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本想来个“杀鸡儆猴”。使其他同学望而生畏,偏偏这位同学不是等闲之辈,他也回敬了老师一个耳光,这可激怒了这位教师,他又给学生来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更有力度的耳光,直到学生跪地求饶为止。此时,教室一片混乱,喧闹异常。这个教师本以为打耳光是处罚调皮学生最安全的课堂控制方法,不料不仅没达到这种效果,还招致社会的谴责和学校的处分。 2、罚站。相对而言,罚站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体罚方式。从学生习以为常的表情来看,罚站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有教师认为:我既不打学生耳光,又不拉学生头发,更不殴打学生,罚站学生,根本不算体罚。同时,罚站也很少招致社会、学校、家长批评,学生又承受得了。因而,只要是学生违规就随时可以罚站他。甚至有些教师把罚站这一招称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频频使用,屡屡得手。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王某是某小学的一位年轻教师,他在上课时,发现有位后进生在玩小游戏机,于是大吼一声:“你要打游戏就站到教室外面去打!”学生无奈,在教室外站着,过了半小时,其家长来校送衣服,发现其儿子站在外面。于是怒气冲冲地闯进校长室,发问道:“我儿子是到学校来接受教育的,不是来学校站岗放哨的,我儿

800字变相体罚幼儿反思

800字变相体罚幼儿反思 精品文档 800字变相体罚幼儿反思 孩子是祖国的花骨朵,需要大家的呵护才能好好的成长,然而进来频频发生幼儿被变相体罚的情况发生,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为什么要对如此年幼可爱的孩子做如此残忍的事情,为此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800字变相体罚幼儿反思的文章,欢迎参阅。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很能理解做一个幼儿老师的压力。孩子在幼儿园吃、穿、住、行、学习老师都得操心,磕着碰着就更不用说,其实老师把每个孩子都当自己的宝贝一样护着,爱着。但毕竟幼儿园保教人员面对的是孩子,难免会有惹人生气的时候。有些老师及时反思了,积极思考了问题所在,并找到办法解决;也有一些老师性格过于暴躁,老师也是人,也有性格差异,脾气一暴躁就很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也就是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孩子。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要尊重、爱护幼儿,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各个幼儿园也在大力学习宣传法律知识,指导规范教师的行为,单凭工作经验是不够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淘气、调皮”是成人对孩子的一种看法,不是孩子的错。我个人觉的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幼儿教师,更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个孩子。虽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身子女,又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造 1 / 6 精品文档 成有个别孩子的脾气性格可能是比较古怪、倔强、偏激。但我相信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体罚出来,所以我相信如果只要老师有耐心、有责任心,相信

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坚持积极鼓励孩子、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方法,我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那么该如何来正面引导呢?对于孩子,只有两个字:尊重。从“管”孩子到尊重孩子。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孩子生来不懂事,就要大人管。其实孩子虽小,但也是一个人,有自己的天性、人格和尊严。尊重儿童的天性,了解儿童的遗传特点:儿童的天资有差异,但可以自我补偿;对天资较差的孩子,不能说“笨”;根据儿童的天性,确定恰当的期望值,提出恰当的目标;针对儿童的气质、情绪和性格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 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就是我们老师的问题了。我们对儿童应该低控制,不要认为孩子听话、守纪律就是最好的状态,应该尊重天性,顺其自然,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帮助孩子实现他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对孩子说话不是直接的命令式,而是建议、商量的语气。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性,高报负,高自尊,高自信,重视个人价值,对成人的权威不盲从,这样的人格完整的人。 没有爱的教育不成教育,缺乏爱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幼儿的爱心需要我们老师用爱心去唤醒,所以让我们一 2 / 6 精品文档 起来播撒爱的种子! 前不久,在《都市报》和《商报》上刊登了一则另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惊新闻_孩子由于在幼儿园午睡的时间哭闹不肯入睡,班级老师怕影响其他小朋友午睡,不仅用巴掌打孩子,还用“胶带纸”封住孩子的嘴巴。 当时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在深思,这位老师她有资格当老师吗?她配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么?难道她不知道这样做是在摧残一个健康孩子的心灵吗?她难道不知道这是在侮辱一个孩子的尊严吗?

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的辩词

\ : 各位评委、主席、大家好!很高兴和对方辩友探讨这个很有争议的辩题,我方 的观点是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刚才对方辩友的一段“爱的教育”的高歌,确实令我们感动,但是仔细看来,却有许多令人不解之处: 首先,我想提醒对方辩友的是我们在这里辩论的题目是:体罚和爱的教育哪一 个更有效果,我们不是争论那一种违法那一种合法,要知道合法的不一定都合理,而合理的也不一定都合法呀~可能对方辩友还会说对学生惩罚可以,但不要体罚嘛,那么请问:什么样的惩罚不具备体罚性质,罚站,变相体罚~罚抄课文,变相体罚~罚扫地,变相体罚~罚跑步,变相体罚~罚倒垃圾,变相体罚~留校反省,变相体罚~……请你方告诉我们,哪样惩罚与体罚没有瓜葛,再请问全国上下907.7万的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队伍中,有谁没对学生进行过罚站等变相体罚呢,有没有,你们也可以现场访问一下在座的老师们,他们有没有对不听话的学生采取过体罚或变相体罚,没有惩罚,便谈不上教育;而脱离体罚的惩罚,在校园中实难成立。体罚明文禁止,但大家都在体罚。如此,国家关于“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为何不改上一改, 下面我对我方观点陈述如下: 第一,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体罚教育”是必须的。教育到底还需要不需要体罚,体罚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点作用和好处也没有,我们是不是绝对的反对体罚,诚然、在教育过程中体罚学生是我们所不提倡的,因为体罚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说得严重点那是违法的。但是,这是不是就要求我们绝对的抛弃体罚呢,体罚真的一无是处吗,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这一问题,在认识到它的危害的同时,对它的积极作用也不可视而不见。举一个例子,假如某一个同学上课纪律很差、大声讲话,在老师口头教育多次的情况下,仍然我行我素,如果不采取包

体罚作文

今天,我背着书包去上数学补习班,那里的女老师十分严厉,而且特别讨厌上课不听课、迟到、上课的时候摆弄东西、做小动作、逃课、乱插嘴、带零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东张西望、上课捣乱的学生了【总之就是不遵守纪律】,妈妈一听,强迫我上这个补习班。 来到这儿,我心里不禁忐忑起来。上课了,我旁边的男生因为走神,被老师提问没答上来,其实很简单,只要听了,就一定会会。我想,他惨了。果然,他成了这届补习班第一位被老师罚的牺牲品。老师看样子很生气,为了不耽误我们全班的上课时间,老师让他先在墙角里面壁着罚跪,放学后留下来好好‘‘调教调教’。’我心里颤抖着,不禁也走了神。糟糕,老师点我名了,老师没有问我哪道题,而是问了我她刚刚说了什么。我大脑一片空白,什么啊什么啊,我紧张得头冒虚汗,最终,回答不上问题来的我,乖乖和那个男生一起,跪在墙角。 此时真是夏天,温度四十多度,因为我们的教室是朝阳的,所以地板跟大地一样热,他们穿着鞋子,感觉不出来,可我不一样,我穿着短裤,膝盖活生生地跪在烫烫的地板上,再加上时间长,膝盖火辣辣地痛。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动着,像艰涩的沙漏一滴滴的漏,我膝盖痛的不得了,满头大汗,那个男生还好点,穿的长裤,我的膝盖就像是被火烤一样,可我还是丝毫都不能动弹。三个半小时,终于过完了,大家都走了,就我们两个还跪在墙角,真是‘‘同病相怜’’啊。接下来,就是老师‘‘处罚’’我们的时候了。 我们依然跪着,一遍忍受着疼痛一遍听老师训斥。我们都红着脸,低着头,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终于讲完了,老师喝了口水,下了圣旨:1.先跪着,在凳子上把今天做的题重新做一遍,再额外抄题+答案抄写5遍。2.补习班作业在教室里跪着写完,回

适当的体罚 也是教育的好方法

适当的体罚也是教育的好方法 中国有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很多人对这句话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说那都是老皇历、老“古董”了,不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也不适合现代的孩子,早该进“历史博物馆”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教学生涯以及育儿生活的实际,谈一点不一样的看法,那就是:体罚,如果运用得恰当,也不失为一种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里有兄弟姐妹五人。繁重的体力劳动、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活,常常让父母心力交瘁。他们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他们也从来没有学过什么系统的育儿理论,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就是最简单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体罚。每当我们做错了事情,父母就会拿出一根细细的藤条,或轻或重地抽打在我们屁股上。这轻或重的标准,那就是依据我们所犯错误的大小来决定。兄弟姐妹中,我是老大,也是比较听话的,所以,我挨打的次数比较少,我记得只有两次。一次是我因嘴馋偷吃了邻居的三个苹果,邻居怒气冲冲地找上门来理论,父母把我暴打了一顿。还有一次是我因考试发挥失常,只考了70分,害怕被父母责骂,我悄悄把70改成了90。结果弄巧成拙,被细心的父亲发现,又

受到“棒子烧肉”的惩罚。这两次被体罚的经历,我终身难忘,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品格开始初步形成,这让我终身受益。我最小的弟弟曾经深得父母的宠爱,父母根本不舍得动手打他。结果他刚十岁时,就变得暴戾乖张、肆无忌惮,经常惹事生非,搅得四邻不安。父母无奈之下只好对他放弃“怀柔”政策,也毫不留情地拿起了“大棒”。不久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大棒”的威慑之下,他开始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再为所 欲为了,慢慢朝着好孩子的方向发展。如今,我们兄妹五人都成为明事理、有修养、也有点作为的人,这充分证明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可取之处。 大学毕业之后,我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孩子王”。当 我怀着满腔热情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时,我才知道,“孩子王”真不是好当的。孩子们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唯我独尊,听不得一点不同意见,批评他们几句,他们就会牢骚满腹,甚至心怀怨恨。而且,道理讲得再多、再透彻,他们当面唯唯诺诺,过后依然我行我素。这样,刚开始时,我所带的班学习、纪律都比较差,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学校里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苦口婆心地对我说,对这些孩子呀,你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他们就可能骑在你头上作威作福。一语点醒梦中人。从此之后,我开始对那些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一些“体罚”。如罚他们面壁思过、罚他们围着大操场跑步等等。渐渐

体罚教育方案

体罚教育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小学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班风。 2、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识字量、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增长见识、增加涵养、吸取智慧,培养学生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通过诵读《弟子规》,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二、教学理念: 1.诵读化。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弟子规》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的黄金年龄,在这一时期让学生诵读记忆《弟子规》的精华内容,他们将会终生受益。因此,应让学生诵读中直面经典,与课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教师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有效发挥诵读的功能。读法要多样:齐读、个别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对读…… 2.情境化。情境化就是用优美的古典音乐,富有情趣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从而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使学生身处古典文化的情境与韵律中,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让学生在书声、音乐与表演中,入其境悟其理,享受诵读的快乐。 3.故事化。故事化的教学方法就是用经典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课文,受到教育。《弟子规》读本所选故事,是历代名人故事,基本吻合《弟子规》相应的内容。教学时可把故事引入课堂,用小故事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含义,突破教学难点。这样,深入浅出地设计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 4.生活化。是指《弟子规》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处事,学会思考运用。为了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教学中可以设计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环节,把学国学与学做人联系起来。这样,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离,使遥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学生的生活。在生活化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学习。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观点了解古训要求人们做什么,如果是不符合现代道德文化要求的内容,我们就引导学生去批判,培养他们不迷信书本,不拘泥古训条文,弘扬人文个性,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世界各国体罚制度

世界各国体罚制度 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呵护,个性较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如何把握管教的尺度?该不该体罚?这是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下面来看看各国所采取的制度。 美国21个州法律允许体罚 美国自称是国际社会尊重人权的榜样,然而这个榜样的50个州中有21个是允许体罚的。这21个州在法律上保护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合理性,而对学生体罚的常见方式是用木板打学生的屁股。在2007学年,美国共有22.3万名中小学生遭到体罚。美国法律规定,在学校执行教育法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实施体罚,判例法的原则是“教师可以用合理的适度的物理处罚儿童”佛罗里达州得县教育委员会政策中规定,教师可以惩罚学生,这种惩罚包括用不超过二尺长三四寸宽的木板打不服从学生的臀部,但不能超过5下,并且不能造成身体的明显伤害。 根据法院判例,美国可以因为学生的以下方面行为对其进行体罚:把下流作品和图片带到学校,骂人,争吵等。法院认为“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家长地位”,可以对其进行体罚,但是体罚的理由必须与教育有关的问题,在于教育无关的个人问题上,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如,不能因为意见不同而打学生等。体罚是否合理的标准要考虑到许多方面,如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

英国禁止体罚后有开禁 英国虽然在1989年通过法律禁止在公立学校体罚学生,两年后扩大到私立学校,1998年有扩大到校外,家长也不得体罚学生,但2001年有40多所学校的教师和一些家长联合向高等法院提出请求,要求恢复体罚,他们认为:禁止体罚使学校几率下降,而且体罚是符合圣经要求的。于是,从2006年英国颁布了《2006年教育与督学法》,使英国教师有了惩罚不规矩学生的法定权利。教师的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英国中小学如果无故旷课,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还会对其父母处以5000英镑以下的惩罚。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在一些地方做了明确规定,如:用皮带是经过认可的标准,必须备有惩罚记录,年龄在8岁以下禁止体罚,打手心时每双手不得超过三次,鞭打男生的臀部不得超过六下等。 新加坡: 根据新加坡关于体罚学生的《指导原则》规定,在辅导,留校的惩戒方式不能奏效后,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但对象限于男生,部位限于手心和屁股,必须有见证人在场,体罚后写成书面报告,并立即通知家长。 澳大利亚: 在澳洲,有一些公立学校设立了警戒室,学生违返了校规校纪,会被叫到警戒室,有专门的老师依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惩戒,或者被送到农场从事体力劳动,最严重的是开出。 韩国:

关于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

关于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 为贯彻国家教委以及上级关于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深化依法治校,以德治教,加强师德教风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一、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场所,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因此,教师要加强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决不能以任何借口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二、要认真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依法执教的合格教师。 三、教师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四、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生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五、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偏爱一部分学生,歧视另一部分学生,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努力上进,。对于个别经常教育无效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六、对学生教育应做到十个不准:不准让学生站着听课;不准将学生赶出教室或撵回家;不准推拉敲打学生;不准罚学生抄作业、抄试卷;不准让家长出题抄题批作业;不准辱骂讽刺挖苦学生;对家长应为人师表,不准与家长发生口角;不准罚学生干值日;不准不让学生上课或不让参加活动;不准不让学生参加考试。 七、各班要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列入班主任工作重点,对后进生逐个排队分析。 八、学校把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作为一项制度,每个教师应严格遵守,对于体罚或变相体罚人员,学校一经发现要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其认识和纠正错误,对于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今后,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受到家长投诉的,取消各级评优评先资格,教师期末业绩考评师德修养为零分,情节严重的不发或少发期末奖金,对错误特别严重,丧失人民教师资格的,按上级有关规定处理。 石良中学

我对体罚学生的认识与思考

我对教师体罚学生的认识与思考 身为教师,经常会接触到“不准体罚学生”的字眼。却也经常在网上看到有关老师体罚学生的消息:,有学生被老师体罚出伤的,有学生被老师体罚成精神不正常的,有学生被罚吃大便的,有学生被罚蹲厕所的等等,有关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例非常的多,有的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马某曾是河北省井陉矿务局第一小学学生,尽管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一至三年级,他一直快乐活泼。从四年级开始,马某变了,他的父母发现,他回家后常躲在屋里哭泣,问他为什么,他却始终不肯说出原因。一次班会课上,因为没有按要求带校服,班主任焦某某让马某站到讲台前,摘掉眼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马某被连打几个耳光,打完后,马某流着泪一直站到放学。马某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要求学校调查处理。学校就此事开展了调查,当着家长的面,询问马某被打的经过。“四五年级被打过40次,六年级上学期被打过十七八次”,焦老师“打脸、打背、打手、踢腿”,上四年级时,焦老师把马某叫到办公室,打他的脸,把眼镜打掉,镜框裂了。“还有一次,我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打完我后,让我回家补作业,我跑到焦化厂地下室补完作业。”后来,校方对焦某某的行为作出处理,让其退出教师岗位,向学生家长赔礼道歉,并赔偿四年级时打坏的学生眼镜,取消评先进资格,扣发相应奖金,通报全校教职工引以为戒。马某并没有因此走出被焦某某体罚的阴影,班上同学开始疏远他,精神处于恐慌之中,常常独自发呆,害怕见人,夜间睡眠差,经常做恶梦,幻觉性地把“老师”看成“怪兽”,形成恐惧、自卑、厌学等异常心理。小学毕业会考后不久,马某被父母带到医院检查, 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河北省精神病院会诊是延迟性心因反应,属精神病。这一年,马某被井陉矿中学录取,据马某的父母说,因为病情一直没有上学,他们曾经多次劝说孩子环境变了,老师变了,但他认为所有的老师都打人。1999年10月13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五医院精神病司法鉴定委员会受井陉矿区法院委托,对马某病情做出司法鉴定,鉴定为延迟性心因反应,与被打体罚有关。 这样的体罚事例让人震惊,让人痛心!学生到学校是为了更好的成长进步,却没有想到却受了体罚,变成了一位病人……这样的结果家长怎样接受?而对于这名教师,我的评价是:1、这位老师没有耐心,一件小事情就对学生大打出手。谁没有犯过错误?老师也不敢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的时候,老师甚至不花费时间想一想,我怎样帮助学生去掉这个毛病。2、这位老师没有方法。对于犯错的学生,一顿棍棒招呼,实在不是“有文化人”的做法。3、这位老师心中没有对学生的“爱”。教师要做到爱学生,不论什么时候,应以教育学生为目的,而不是“教训”学生为目的。这件事例中,就因为学生没有“按要求”带校服,老师就对学生大打出手,老师想干什么?想让他改正?还是想让他“记住”?打有效果吗?结果把学生打出了问题,自己心里就高兴吗?谁不是为人父母,即便是将心比心,像一个父母爱自己的孩子那般,请问老师您还能狠心到什么程度! 对于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例,分析其原因,我觉得首先是“历史原因”。老一辈的人通常都认为“不打不成材”老一代人的家教思想就是棍棒成才。第二与教师的素质有关系,教育方法贫乏,教师没有方法,只好“打”。第三就是教师的法制观念淡薄,认识不到自己体罚学生的行为是犯法的。而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素质的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健全,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就相应的高了,教师只有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素养,才能胜任教育孩子的任务。 有一句话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都在与学生打交道。学生太多了,也有很多“不听话的”,有很多“犯错误”的学生,

正方论点爱的教育比体罚教育更有效

正方论点: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 一辩: “爱的教育”是古今中外教育学者所热烈推崇的理念,都认为这是正确的教育手段,而“体罚教育”则被认为是教育的下下策,应全面摒除。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孔子的“仁爱”到墨子的“兼爱”说明了爱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思想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政治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

证,职业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为人师者首先要在德上教育学生,即使有些学生有缺点,也都应采取思想引导教育方式纠正.而不应该一罚代教.如果任由这种教育方式发展下去,我们的后代真的不知会是怎样的。 1. 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因为如果你常常体罚孩子,会让小孩以这种方式来对待别人。小孩会认为这是对的。所以应该用爱的教育来教小孩。 2. 常使用体罚会让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而且长久下来的体罚会让孩子麻木,到时候无论体罚多严重他们不再怕,只是会让心理变得不平衡。

体罚与惩罚

是“体罚”还是“惩罚” ——试析“体罚”和“惩罚”之区别及我见 摘要:“惩罚”和“体罚”作为现今教育界不断在讨论的两个概念,由于没有明确的区分,因此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两者的界限和区别都各异。尤其是现今个性强,备受父母宠爱的90后成为中小学生的主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间关于“体罚”问题的摩擦和矛盾不断增多。因此,在这个时候,很有必要对“惩罚”和“体罚”有更进一步的明确。 关键词:惩罚;体罚;区别 针对现在社会基层教育的部分倾向,教育部于2008年提出了“正当惩戒不属于体罚”这一观点。这让我们不得不和之前社会上一直在讨论,媒体一直在曝光的教师体罚学生联系起来。“惩罚”和“体罚”,一字之差,但是却有很大的探讨空间,这个所谓的探讨空间产生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惩罚”和“体罚”两者的界限不清晰。因此,本文就以何为“体罚”何为“惩罚”进行探究。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区分“惩罚”和“体罚”,我认为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一个区分的标准问题,只有有了标准和细则,“惩罚”和“体罚”的鉴别才会迎刃而解。 一、词语释义中的“惩罚”和“体罚” “惩罚”和“体罚”作为两个汉语中的词语,在各种各样的词典中,都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惩罚的解释很简单,就是“处罚”○1的意思,而在这本词典中,处罚的意思则解释为:“对犯错误或者犯罪的人加以惩治。”○2体罚的意思是:“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法来处罚。”○3 在《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中没有对惩罚作出解释,但是却对体罚解释为:“肉体处罚。如罚站、罚跪、打屁股、打手心等。”○4 体罚在《辞海》一书中的解释为:“成年人(如父母或教师)对小孩身体使用的惩罚,其严厉性从打手心到打屁股不等。”○5 而在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中对惩罚的解释为:“惩罚是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惩责,旨在控制某种行为。”○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