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学复习资料

中级管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目标管理

2、工作质量控制

3、预算

4、知识管理

5、企业社会责任

6、人员配置

7、管理审计

8、控制

9、价值链

10、激励

11、战略

12、企业独特竞争力

13、项目管理

14、工作扩大化

15、利益相关者

16、6西格玛管理

17、虚拟企业

18、企业资源

19、全面质量管理

20、部门化

二、判断分析

1、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是“萝卜加大棒”,强调理性,忽视人性,而行为科学思想是最好的管理思想。( )

2、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要肩负很多方面的管理职责,如与下级谈心,了解下级的工作感受;亲自制定有关考勤方面的规章制度;经常与上级部门沟通,掌握上级对自己的要求;对下级的工作表现给与评价并及时反馈给本人。( )

3、儒家文化源远流长,战场上倡导的“先礼后兵”,这与今天商战中“先义后利”的思想一致。( )

4、当某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时,使得个别企业在基础设施、人才、信息等方面获得好处而增加收益,这种现象是内部经济。( )

5、宝洁公司的三个洗发水品牌飘柔、潘婷、海飞丝,它们的消费群相同但各品牌的定位分别是飘柔侧重使头发柔顺飘洒,潘婷侧重于强韧发质,海飞丝侧重于去头屑,这三种产品的市场定位既存在竞争,又避免了直接的冲突。( )

6、管理者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需要考虑个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分清主次抓好主要目标;明确规定决策目标的约束条件以及目标力求具体化、数量化。( )

7、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新产品的开发应采取有利对策,在这种新产品尚未进入成长其实就同时推出另一种新产品,并驾齐驱。( )

8、经理在职工生日是送去一张贺卡,这是属于正式沟通。( )

9、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短,综合性愈弱。( )

10、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因事设人,视能授权,这是授权的

原则。 ( )

11、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

12、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

13、文化一般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点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内容的综合,所以需要管理者去积极倡导。( ) 14、领导者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位与权力。( )

15、越重要的问题,越应该由个体决策,因为个体决策能避免意见分岐,以及避免推动机会。( )

16、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每单位产出的费用会一直不断的下降。( )

17、管理学者都认为企业家与大机构的管理人员是有区别的,他们有独特的思想和决策方法,创业时所面对的管理问题也有所不同,因此,应单独进行研究。 ( )

18、文化层次上看,文化可以分成社会文化、组织文化和个人行为文化这三个载体。由于个人行为文化是执行现代契约关系的中介和桥梁,也就成为文化的核心和枢纽,因而也就成为组织文化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

19、目标管理精髓在于:由经理人制定目标和标准,下达给下属完成,其间经理人监督、指导,以完成目标。( )

20、对组织目标结构深层次剖析,可以发现一个组织中目标是多元化的,而且可能存在目标之间的冲突。( )

21、较高的复杂性、低的形式化及集权程度,有助于企业组织对不稳定环境的适应性。()

22、一般而言,组织结构先行变化,组织战略随之而变。()

23、要消除不公平感,只有三种方法:一是改变投入,二是改变产出,三是同时改变投入和产出。( )

24、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基本的管理假设也不同,因此,学习西方的管理理论没有什么价值。( )

25、组织文化的形成与变化是一个组织内部的事情,与外部环境无关。( )

26、劳动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但是过细的劳动分工也容易降低组织整体的运营绩效。( )

27、追求利润最大化始终是企业定价的唯一目标。( )

28、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任务和目标,拟定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 )

29、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是重要的外部关系,良好的股东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30、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对领导意图能很好领会,则适合采取集权管理。()

31、成本核算所用的记录应当是反映核算期内人财物等支出的全部帐面记录,是可靠的企业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依据。()

32、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

33、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这种沟通方式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 )

34、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万不能激发冲突。( )

35、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越多,则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就越多,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效果就越好。( )

36、扁平型组织结构有利于领导控制,但会影响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

37、当外部环境处于剧烈变化状态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些临时性的部门、通畅的信息传递、分权程度的提高,发挥员工的潜力,减少外部环境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38、计划工作是讲求效率的。因此,制定计划时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

39、由于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决策者不可能对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全部掌握,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准确预测。因此,决策者不可能做出“最优化”的决策。这就产生了决策的满意原则。

40、区分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和控股型组织结构的最明显特征是分支机构(事业部和子公司)是否是独立法人。( )

41、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 )

42、为了实现有效控制的要求,控制工作一定要严格按照计划的标准来检查,应加强刚性原则,避免灵活性原则。( )

43、非正式沟通容易传播小道消息,因此组织要极力避免。( )

44、今天的冲突理论认为,管理者的任务是消除冲突。( )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面子”,它对管理有何影响?

2、什么是“关系”,“关系”假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简述组织文化的作用。

4、制定管理目标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

5、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有哪些?

6、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7、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8、简述冲突对组织发展的意义。

9、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有何优点?

10、领导者的法定权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11、正确决策应坚持什么原则?

12、管理者应如何解决组织冲突?

13、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有哪些?

14、简述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5、简述人员配备的原则。

16、简述授权的原则。

17、为什么组织会有层次的划分,组织层次的多少归根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18、战略规划的焦点有哪些?

19、用资金利润率进行控制有何特点?

20、在战略控制的主要控制方法中,市场控制、行政官僚制控制和小团体控制所依赖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四、论述题

1、为什么企业管理者时时都在做环境分析与评估?他们关注的环境要素通常有哪些?他们

常用什么方法进行环境分析?

2、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应该如何利用企业文化来提升其竞争力?

3、(1)什么是激励?为什么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2)目前,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都面临两大难题,一是人才培养,而是人才流失。结合激励理论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建议。

4、如何理解“管理者就是通过其他人工作的工作”?

5、什么情况下企业应当采取稳定发展战略?

6、试结合学习或工作实际,就《管理学》中自己最有收获的主要内容、观点或方法写出心得体会。

7、试述沟通的原则及有效沟通的要求。

8、结合实际,谈谈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9、如果一个企业的一把手总觉得别人跟不上他的发展思路,你认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予以解决?

10、联系实际试论述掌握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11、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

12、试论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

13、某企业来了个能干的厂长后很快起死因生,但该厂长四年合同期满调离后,这家企业迅速地衰退,试分析这位厂长的管理行为有什么特点?

14、“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名俗话主要体现了哪些管理学原理?

15、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企业管理者事先所做的计划根本没作用,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6、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

一、名词解释

1、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方法。

2、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3、预算是指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预算多数是指财务预算,即用财务数字表明的组织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费用和总收入、净收益等。

4、知识管理是指通过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使员工自愿合作并共享和开发知识资源去完成更艰难的任务,从而达到更高的目标和产生更好的效益,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5、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组织最大化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同时最小化其负面影响的义务。

6、人员配置:指对填补职位空缺,同时不断充实组织结构中的各个职位的管理过程。

包括确定劳动力需求,储备后备力量,招聘、遴选、配置、晋升和考评员工,并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确定薪酬,对在岗人员或候选人员进行培训与发展,以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7、管理审计是指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其绩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和鉴定。

8、控制是指控制是指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为保证实际结果与计划目标相一致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9、价值链就是从原材料加工到产品成品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的过程中,“所有增加价值的步骤”

所组成的全部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10、激励是对本能需求、渴望、愿望以及相同效用的统称;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11、战略是指确定企业的使命(或意图)和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并采取行动配置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

12、企业独特竞争力是指企业超越竞争对手并能获得较大利润的能力。

13、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

14、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范围的扩大或工作多样性,从而给员工增加了工作种类和工作强度。工作扩大化使员工有更多的工作可做。

15、利益相关者是指组织外部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任何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可分包括:所有者和股东银行和其它债权人

供应商购买者和顾客

广告商管理人员

雇员工会

竞争对手地方及国家政府

管制者媒体

公众利益群体政党和宗教群体以及军队

16、6西格玛管理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它包含了众多管理前沿的先锋成果,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财务成效的显著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重大突破。

17、虚拟企业,又称“虚拟公司”或“影子公司”,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有生产、设计、经营、财务等完整的功能,但企业体内却没有完整的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亦即企业在有限的资源背景下,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它的功能虚拟化。

18、企业资源是指企业用以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要素。

19、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指在全面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20、部门化(functional departmentalization)是通过管理分工,将不同的管理人员安排在不同的管理岗位和部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判断分析

1、ⅹ,每种思想的产生都是根治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只要能推动社会进步就是好思想。

2、ⅹ,不包括亲自制定有关考勤方面的规章制度

3、√

4、ⅹ,当某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时,使得个别企业在基础设施、人才、信息等方面获得好处而增加收益,这种现象是外部经济。

5、√

6、ⅹ,不包括目标力求具体化、数量化

7、ⅹ,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新产品的开发应采取有利对策,在这种新产品尚未进入成长其实就同时不能推出另一种新产品,并驾齐驱。

8、ⅹ,经理在职工生日是送去一张贺卡,这是属于感情式沟通。

9、ⅹ,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长,综合性愈强

10、√

11、√

12、ⅹ,成正比改为成反比

13、√

14、√

15、ⅹ,

16、ⅹ,在达到某一点时,专业化分工的开支开始超过专业化所提高的效率,每单位产出的成本也开始增加。

17、√

18、ⅹ,文化层次上看,文化可以分成社会文化、组织文化和个人行为文化这三个载体。由于组织文化是执行现代契约关系的中介和桥梁,也就成为文化的核心和枢纽,因而也就成为组织文化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19、ⅹ,目标管理精髓在于:目标管理把经理人的工作有控制下属变为与下属一起

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

20、√

21、√

22、ⅹ,一般地,组织战略先行变化,组织结构相应调整。

23、ⅹ,有时候,只需调整心态或改变参照对象,就可以消除不公平感,此外人还可以选择离开“不公平”的环境。

24、ⅹ,尽管国情不同,管理的基本假设也不尽相同,但中国与西方在一些基本人性和管理假设方面也有许多共性,管理活动也有共性。因此,结合具体国情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是有益的。

25、ⅹ,组织文化形成于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以随着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文化也会发展变化。

26、√

27、ⅹ,企业定价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如竞争性定价、成本定价、促销等等都可能是企业定价的目标。

28、ⅹ,计划的工作包括确定计划任务和目标及其理由,确定完成任务的人员、时间和地点以及拟定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

29、ⅹ,外部关系改为内部关系

30、ⅹ,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对领导意图能很好领会,则适合采取分权管理。

31、√

32、ⅹ,泰罗的科学管理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33、√

34、ⅹ,

35、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越多,则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就越少,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效果就越好。

36、ⅹ,瘦高型组织结构有利于领导控制,但会影响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37、√

38、ⅹ,制定计划时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因素。

39、√

40、√

41、√

42、ⅹ,控制工作应该有一定的弹性,要遵循灵活性原则,及时纠正计划中的疏忽,才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43、ⅹ,非正式沟通是沟通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可以成为正式沟通的重要补充。

44、ⅹ,管理者的任务不再是防止和消除冲突,而是管理好冲突。

三、简答题

1、“面子”可以是一种名誉、信誉、名声和人情,也可以是一种权力和影响。在中国人看来,从某种意义说,这种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面子”可以视为一种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面子”影响着人们从事管理活动和进行经济活动的动机的强度。“面子”往往会使管理者背负一种道德责任。出于对“面子”的目标或偏好的考虑,可能不能够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面子”也可以对人构成一种约束力量,它使人们更倾向于守信,减少欺骗行为。“面子”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面子”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

2、“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朋友关系,是关系双方的相互承诺,多半是由家族、族群、语言、经验等的相似性而来,强调“个人化”的人情关照和信赖,是一种非系统化的非正式关系。关系假设认为,应用关系方法可以给组织带来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关系是减少不确定性的手段。关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效率。关系可使组织获得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

3、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有两方面作用。

正面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自我约束作用

组织文化的负面影响:组织文化的惯性、扼杀个性和思想观念多元化、排斥外来文化

4、Smart原则:Specific 目标要清晰、明确

Measurable 目标要量化

Attainable 目标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Relevant 目标要和工作有相关性

Time bound 目标要有时限性

5、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

6、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源,即个人自身影响力。

职位权力包括: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

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

7、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分层级的,由低级至高级层层递进,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时,这种需求的激励作用也会随之终止;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8、(1 )冲突可以使对抗双方采取适当方式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避免由于长期压抑而可能发生极端状态;

(2 )冲突可以使组织内一些平时不被重视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使管理者及早发现并加以解决;

(3 )冲突可以促进新思想、好建议的产生,从而促进组织变革;

(4 )组织间的冲突,以增加组织的内聚力,组织内部成员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5) 冲突可以促进联合,以求共同生存。譬如,现今世界上发生的大公司之间的购并,就是为了战胜他们共同的对手而进行的联手。

9、事业部制,又称M型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分权式结构。

其优点 :

(1) 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问题。

(2) 各事业部独立核算,能充分发挥部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各事业部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

(4) 便于培训管理人才。

10、法定权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以服从为前提,具有强制性。它们包括:

(1 )决策权: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过程就是制定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决策正确与否是领导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 )组织权:主要包括: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规定必要的组织纪律,确定适宜的人员编制和配备恰当的人员等。这是领导意图得以实现的组织保证。

(3 )指挥权:指挥权是领导者实施领导决策或规划、计划等的必要保障,如果没有这种保障,领导者便无法完成其使命。

(4 )人事权:人事权是指领导者对工作人员的挑选录用、培养、调配、任免等权力。大量事实说明,如果人事问题不与主管领导发生直接联系,必然要削弱领导者的权力基础。

(5) 奖惩权:领导者根据下属的功过表现进行奖励或惩罚的权力。

11、(1) 满意原则。满意原则是针对“最优化”原则提出来的。满意决策就是能够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

(2 )分级原则。决策在企业内部分级进行,是企业业务活动的客观要求。无论决策分几级,每一级中只能有一个决策机构,以免政出多门。

(3) 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客观要求。

(4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的决策要求把以经验判断为主的定性分析

与以现代科学方法为主的定量论证结合起来。

(5 )整体效用的原则。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

12、(1) 回避。让冲突双方暂时从冲突中退出或抑制冲突。

(2 )强制解决。即管理者利用职权强行解决冲突。这种方法往往以牺牲某一方的利益为

代价。

(3) 妥协。要求冲突各方都做出一定的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

(4) 树立更高目标。当其中一方靠自己的能力不能完成目标时,冲突双方可能会进行合作并做出一定让步,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统一起来。

(5) 合作。将冲突各方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进行开诚布公地讨论,搞清楚分歧在哪里,并商量可能的解决办法。

13、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

(1 )业务培训;

(2 )管理理论;

(3) 管理能力;

(4) 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方面。

14、因事设职与因人设防职相结合的原则;权责对等的原则;命令统一原则

15、(1)经济效益原则。组织人员配备计划的拟定要以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前提,要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

(2)任人唯贤原则。在人事选聘方面,从实际需要出发,大公无私,实事求是地发现人才,爱护人才,重视和使用确有真才实学的人。

(3)因事择人原则。因事择人就是员工的选聘应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4)量才使用原则。简单地说,量才使用就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因为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员工的选拔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办事,才能选聘到真正愿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16、(1)因事设人,视能授权。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2)明确责任。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

(3)不越级授权。越级授权必然导致中层领导的被动,不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4)要适度授权。授权过少,往往下属的权力过小,积极性受到挫折,达不到授权的效果;授权过度,等于放弃权力,造成工作杂乱无章,甚至失去控制。

17、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幅度或管理宽度,即一个管理者能有效地直接管理下属的人数。组织层次就是纵向的组织环节,即一个组织内所设的行政指挥机构分几个层面。也就是说,最高决策层下达一道命令传递到最基层,需要几级传送。因为一个管理人员有效的管理下属的人数总是有限的,那就必然产生了组织层次。换句话说,组织层次的划分是因为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就越多;反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就越少。

18、(1)战略规划的范围。战略规划的范围规定了一个组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增值。增值是战略规划的重点之一,一个成功的企业战略规划可以为企业带来

一定的增值。

(3)卓越能力和竞争优势。战略规划应该规定由组织的范围及资源配置所导致的卓越能力和竞争优势。

(4)配置资源。战略规划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的资源部署,即如何在组织的各个领域内分配其有限资源的问题。

(5)协同增益。要求战略规划要考虑整体效用要大于各个单位部分之和的协同增益问题。

19、用资金利润率进行控制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把管理者的注意力集中于挖掘潜力,增加利润,提高资金周转率;它的主要缺点,则是可能导致过分专注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因而忽视诸如社会责任、技术发展、人才开发、职工士气以及良好的客户关系等因素。因此,用资金利润率控制还需有别的控制方法加以补充。

20、实现市场控制需要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以价格为手段,利用交换关系来进行;实现行政官僚制控制需要在官僚层级制度中,以规则和标准为手段,利用法定权威来进行;实现小团体控制则需要在具备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以相互信任为纽带,利用实现共同价值观的期望来进行。

四、论述题

1、环境研究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正确性、环境研究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及时性、环境研究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稳定性。企业的外部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土壤,它既为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须因此而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对组织活动有着如此重要作用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

环境因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科技等等;供应商、竞争者、顾客、替代品生产商、行业新进入者

方法:SWOT等

2、(1)组织文化代表了一个组织内各种员工所认同及接受的信仰,期望,理想,价值观,态度,行为以及思想方法,办事准则等等.组织文化使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组织规范,组织生存的氛围的总和. 组织文化代表了组织中不成文的,可感知的部分. (2)1) 从组织成员个人来看,组织文化影响组织成员某些心理需要的满足,从而可能影响他们的时期和积极性的高低,进而影响成员个人及整个组织的活动效率。(激励作用)

2) 从组织成员群体来看,组织文化影响成员间的信息沟通。集体意识的形成,从而影响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凝聚作用)

3) 从组织整体看,组织文化作为组织的整体特征,影响组织的外部形象,从而有利于或者不利于社会外界对组织的承认或者对组织活动的态度。

4) 组织文化是组织进行改革,创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组织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

3、(1)1)激励:定义: 为了特定目的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了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激励的目标:使组织中的成员充分发挥它们潜在的能力。2)有效的激励员工:认清个体差异;使人与职位相匹配;运用目标;个体化奖励;奖励与绩效挂钩;检查公平性系统

注意:不要忽视金钱的作用

(2)1)目标管理是指管理层和员工为每个部门,项目,个人设定目标,并用这些目标监控

后续绩效的方法。目标管理的4个步骤:设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检查进度;整体绩效评估

2)目标是组织期望未来能达到的一种状态;计划是目标实现的蓝图:

a)计划决定着组织目标

b)计划规定了实现目标的手段

3)a) 设定恰当的目标:有效目标的特征:具体并可量化;抓住关键成果区域;富有挑战性但切实可行;设定时间周期;与奖励挂钩

b) 有效的沟通,和监督,使各层级的目标保持一致

4、管理的概念在特定的环境下,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者:在组织中对他人及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操作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的人,并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

集中他人的努力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1). 管理工作的中心:管理他人的工作,即通过他人的活动达到目标

2). 管理工作:协调他人的活动

3). 管理必须考虑:人;工作;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

领导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的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领导的实质是一种追随关系,人们往往追随那些他们认为是可以为其提供实现愿望、要求和手段的人,也正是这种追随关系,使得领导者从群体中产生。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根据这个定义,领导的三要素包括:

领导者必须有部下和追随者

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和力量。

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5、1). 管理层可能不希望承担较大幅度地改变现行战略所带来的风险。因为当改革需要新的技能时,它会对使用以前所学技能的人员形成威胁。此外,成功企业的管理者通常认为,过去行之有效的战略将来仍会有效,因此无需改变现行战略。

2).战略的改变需要资源配置的改变。已经建立起来的公司要改变资源配置模式是很困难的,通常需要很长时间。

3).发展太快可能导致公司的经营规模超出其管理资源,进而很快发生低效率的情况。4).公司的力量可能跟不上或不了解影响其产品和市场的变化

6、略,发挥空间大

7、沟通的含义: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住处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效果的过程。

沟通的原则:(1)明确原则。情报沟通是住处发出者发出信息的手段,但倘若要使该信息具有价值,就应当是能为接收收者所明确和理解的。(2)完整性原则。这就是说,当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要实现和维持良好的合作时,他们之间就要进行情报沟通,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3)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只有当管理者使用好非正式组织

来补充正式组织的情报沟通渠道时,才会产生最佳的沟通效果。沟通的要求:(1)表达清楚。表达不清楚、不准确往往会铸成大错(2)传递准确。(3)避免过早评价。过早的评价会使情报沟通停顿,会使情报传递人员产生手中无措的感觉(4)消除下级人员的顾虑。要做好情报工作必须依靠下级(5)管理者积极进行沟通(6)对情报沟通过程中以控制,为了骊一个坚强的、先进的主管部门有利,必须控制住情报的公开和秘密程度。

8、(1)控制系统应切合管理人员的个别情况;(2)控制工作应确定客观标;(3)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4)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5)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6)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

9、(1)他本人缺乏沟通的观念和技巧;(2)他设定的企业发展目标不科学,可能过高过快;(3)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较差;(4)高领导的影响力不够,与员工较为疏远。

解决:加强沟通;提高领导着自身的威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共同制定目标并且执行。

10、(1)管理的两重性的概念;(2)掌握管理二重性的意义(共四点);

(3)联系实际说明。

11、(1)管理组织。(2)管理职能。(3)管理理念。(4)管理内容。(5)管理方式。(6)管理手段。

(7)管理目标。(8)管理模式。

12、(1)什么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是管理者建立.推行和实践组织共享价值观的一种管理方式,一个组织价值观反映了赞同什么以及信奉什么,共享的组织价值观构成了组织文化,并影响了组织的运营方式和员工的行为方式.

(2)共享价值观的作用(此处要重点展开)

1)共享价值观为管理决策和行动充当指路牌

2)共享价值观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塑造以及沟通组织对其成员的期望.

3)共享价值观影响着市场营销的成效.

4)共享价值观是建立团队精神的一种途径

(3)建立共享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公司全员参与

2)允许各部门或单位适当调整价值观

3)预期并接受雇员的抵制

实践这些自己亲自参与建立的价值观.

13、依靠个人领导力来进行管理,“人治”色彩过浓,没有使管理过程制度化形成“法治”,任职期间过分注重对短期目标的追求,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厂长个人荣辱没有与所管理企业的长期盛衰联系起来,缺乏一种长短期利益相匹配的激励方案来激励厂长任期内的管理行为趋向。

14、俗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不断追求更高需求层次的愿望,主要体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系统地阐述人类需求的规律,该理论包括三个基本点 (1)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2) 这五种需求并非并列的,而是从低到高排列的 (3)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求决定的。

15、这种看法不对。因为一方面“车到山前必有路”本身并不表明工作中不做计划。只不过是计划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进行快速调整,另一方面计划的作用体现在 (1)为企业活动分工提供依据 (2)为企业活动资源的筹措提供依据( 3)为企业活动的检查与控制提供依据。

16、.(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组织内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3)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主管人员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适应组织目标和环境的变化,人员配备工作还要对主管人员进行有效地选择、培训和考评工作,满足组织未来的需要。

2018电大管理学基础 形考任务4 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考4 一、名词解释(20分) 从教材中找出十个关键词,并加以解释答: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 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管理职能有-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 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7.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1)工厂照明试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 3)谈话研究; 4)观察试验。 8.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人的千米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i 综合性学科。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9.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10.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二、撰写一篇小短文(80分)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任何一一个组织,凡是有目标、有协调活动,都需要管理。学完课程后,你有哪些收获?或者体会?请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短文。 答: 管理学分为总论、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六篇,每一篇都有特定的目标主旨。而计划作为管理学理论的基础,让我有了许多很深的体会。

管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

选择题 1.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2.下列哪一种说法不能反映群体参与式管理的情况 A.众人划桨开大船 B.三个和尚没水喝 C.一个好汉三个帮 D.十根筷子折不断 3.“大河有水小河满”和“小河有水大河干”说明 A.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B.人们所持的心态不同 C.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整体功能 D.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个体功能之和 4.提出权变理论的理论假设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5.组织的最高层主管人员所做的决策倾向于 A.战略型 B.常规型 C.经验型 D.程序型 6.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 A.明确目标 B.诊断问题 C.拟定方案 D.降低成本 7.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我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万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A.300 B.130 C.200D.30 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的重要性 A.组织 B.预测 C.预防 D.计划 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哪一种职能? A.领导 B.决策 C.组织 D.计划

10.用SWOT分析某玩具企业,得到如下结果:品牌知名度高,石油价格上升,国内需求扩大,人员流失严重.其中是有价格上升属于该企业的-- A.S B.W C.O D.T 11.Giro Sport Design在1986年提出要成为运动产业耐克,这属于制定BHAG 的方法中的— A.定量法 B.定性法 C.角色定位法 D.击垮对手法 12.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五力模型中哪一项与公司降低产品价格以吸引竞争者的顾客相关— A.进入一个行业的潜力 B.行业的竞争水平 C.行业的力量 D.顾客的力量 13.可口可乐花费巨额广告费,以图为其“经典可乐”树立积极形象,这属于:A.“卡在中间”战略B.特色优势战略C.成本领先战略D.目标集聚战略 14.在波士顿矩阵中,企业对瘦狗类产品实行的战略是— A.市场开发 B.维持战略 C.榨取和放弃战略 D.市场开拓战略 15.某制造企业将工程、会计、制造、人事和采购等专家分别组合到共同的部门中来建立工厂的组织结构,这种划分部门的依据是 A.职能 B.顾客 C.产品 D.人数 16.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3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5人,班组长13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每一岗位均不设副职。厂长的管理幅度为— A.5 B.8 C.23 D.19 17.我国从隋朝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部门职能化的组织形式。 A.产品 B.职能 C.地域 D.流程 18.在下列各种组织结构形式中,哪一种更容易存在双重领导问题

管理学综合复习资料

《管理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二重性指的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B.自然属性和技术属性 C.社会属性和生产属性D.社会属性和经营属性 2、企业管理者可以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 A.日常程序性决策 B.长远全局性决策 C.局部程序性决策 D.短期操作性决策3、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D.从整体来研究管理 4、下列因素中,哪个不属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 A.人口 B.营销组合 C.人均国民收入 D.都不属于 5、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 A.突出重点,强调例外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 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6、组织结构中既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的结构是() A.职能型组织结构 B.矩阵结构 C.事业部组织结构 D.多维立体组织结构7、我国决定开发西部的决策属于() A.战术决策 B.激进决策 C.目标决策 D.战略决策 8、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具有广告效应 9、中华商务中心是一家合资企业,以物业经营为主要业务。目前有写字楼租户272家,公寓租户426家,商场租户106家。公司在总经理下设有物业部、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公关部、业务发展部等部门。物业部下设置了写字楼管理部、公寓管理部、商场管理部以及其他配套部门。试问,其整个公司和物业部内部的组织结构设计分别采取了何种部门化或部门划分形式?()

(完整版)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汇总(邢以群版教材)

《管理学》习题汇总(邢以群版教材) 第一章管理及其产生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2.概念技能 3.人际技能 4.技术技能 5.协调 1.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a )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2.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3.作为()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作为()管理者 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者组织以外的个人。 A.监督者 B.传播者 C.发言人 4.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 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 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 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 5. 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三、填空题 1人际技能包括()和() 2.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又具有()属性。 3.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 ()、()、()三大类。 4.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和 ()。 5.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 四、简答题: 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 4.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5.为了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必须具有哪些相应的素质? 五、论述题 1.试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六、案例分析题 三株的管理 当史玉柱陷入走投无路的深刻危机时,60岁的三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炳新,亲自接待了这位惊魂未定的30岁年青人。期间,吴炳新曾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阅历还浅,驾驶

中国人民大学人大管理综合复习资料历年真题笔记参考书目

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的全套资料主要包括: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详解 特别说明:最新试题由于官方未公布而无法取得,我们正在通过各方面途径收集,如有会第一时间补发给学员。 ·1.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考研真题及详解(缺2道分析计算题) ·2.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考研真题及详解(缺1道分析计算题) ·3.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考研真题及详解·4.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考研真题及详解·5.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考研真题及详解·6.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回忆版,试题和答案不完整) ·7.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 ·8.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 ·9.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 ·10.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与财务试题:20062005(含答案)2004(含答案)2003(含答案) ·11.中国人民大学财务与管理会计试题:2002(含答案)2001(含答案)2000(含答案)1999(含答案)1998(含答案)1997(含答案) 第二部分本科生、研究生课堂笔记、作业 ·1.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原理》(修订版)(王利平)要点笔记(PDF版,共43页)·2.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原理》(修订版)(王利平)教学案例 ·3.中国人民大学《财务管理学》课堂思考题(PDF版,39页) ·4.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概论(郭国庆版)笔记以及习题(Word版,共115页) 第三部分教师授课讲义及课件 ·1.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原理》(修订版)(王利平)课件(21个PPT) ·2.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课件陈丽京教授(10个PPT) ·3.中国人民大学《财务管理学》教学课件(15个PPT); ·4.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市场营销课件。 第四部分期中期末考试试题 大多情况下,考研出题老师与期中、期末考试试卷的出题老师相同,因此本校的期中、期末试卷对于考研备考也有很大有参考价值。 ·1.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本科《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5页)·2.中国人民大学20XX年本科《财务管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版,7页)

2017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

自学考试0277《行政管理学》总复习重点资料提纲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1. 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单选) ·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行政的三种含义: 第一,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行政:就是政府的行政机关实施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 第二,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 第三,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美国学者古立克认为,行政是由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等功能构成的一个过程。(七功能) 2. 西方学术传统对“行政”的解释。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政治学》一书中,把当时城邦的职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种职能。 ·英国洛克在《政府论》中,首次将政府(国家)权力分为:①立法权、②行政权、③外交权。(多选) ·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原则的是:孟德斯鸠。(单选) ·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指的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单选)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主张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行政与政治分的分离。(单选) 3. 简述行政管理的特点。(简答) (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行性活动 ·一种管理活动是不是行政管理,首先应看其:管理主体。(单选) 4.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既属于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经济学、 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单选) 5.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①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②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多选)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的活动过程和规律的科学。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是:史坦因。(单选) ·“行政学”一词,最早是徳国学者史坦因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指:行政法学。(单选)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单选) ·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行政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单选)怀特: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的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学》,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 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 2. 简述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简答) (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 论产物。 (2)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 3.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当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 1.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行政管理学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主要有: ①官僚制组织理论、②科学管理理论。(多选)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罗。(单选) ·美国学者泰罗提出的著名管理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单选) ·法国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的创始人,提出著名理论:管理过程理论。(单选) ·认为管理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基本功能的是:法约尔。(单选) ·“官僚制组织理论”的提出者是:韦伯。(单选)·为传统行政组织理论奠定基础的是:官僚制理论。 1.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西方行政管理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 ①行为科学学派②决策理论学派、③系统理论学派。(多选) 2. 行为科学学派。 ·早期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假设理论基础,提出“自私 的动机,私有的企业,竞争的市场”的自由经济制度三要素(单选) ·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进而建立了行为科学的管理学说:人不仅仅具有物质方 面的需求,还有多方面的其他需求(单选)

管理学 复习资料整理 专升本

1、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性的科学。 2、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内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的活动过程,以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无法取得的效果。 3、为什么说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答:由于每个企业能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整个社会能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就要求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以可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实现某种想要达到的任务或目标。 由于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所以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组织的目标能有效地实现。每一个组织都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使组织的有限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 4、为什么说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答:(1)管理成效:指管理活动的效果;组织成效: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2)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通过作用于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而对组织的成效产生影响的。 (3)正因为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在协调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从而影响组织成效的过程中要受到工作方面和非工作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所以高的 管理成效有可能导致低的组织成效,而低的管理成效却有可能导致高的 组织成效。 (4)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的相关关系并不是说管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是无关紧要的,相反的,它更说明了要提高组织成效就必 须提高管理成效。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管理成效会有 助于提高组织成效。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观点看,影响组织成效高低的 其他因素也是管理活动的结果,组织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有效的管 理活动使之形成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其他因素。 (5)在现实中,管理者既不是软弱无能的,也不是万能的,管理者的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是互动的,我们既不能迷信“管理万能论”,也不 能相信“管理象征论”。

2019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 综合能力 (科目代码:199)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试题册指定位置上填写考生编号和考生姓名;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报考单位、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并涂写考生编号信息点。 2.考生须把试题册上的“试卷条形码”粘贴条取下,粘贴在答题卡的“试卷条形码粘贴位置”框中。不按规定粘贴条形码而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册上答题无效。 4.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题册按规定交回。 (以下信息考生必须认真填写) 考生编号 考生姓名 综合能力试题第 2 页(共 30 页)

综合能力试题 -1-(共 16 页) 一、问题求解: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某车间计划10天完成一项任务,工作3天后因故停工2天.若仍要按原计划完成任务,则工作效率需要提高 A .20% B .30% C .40% D .50% E .60% 2.设函数2 ()2(0)a f x x a x =+ >在(0,)+∞内的最小值为0()12f x =,则0x = A .5 B .4 C .3 D .2 E .1 3.某影城统计了一季度的观众人数,如图.则一季度的男、女观众人数之比为 A .3:4 B .5:6 C .12:13

管理学复习重点

管理学复习重点: 1.什么是管理及管理的特征 ※管理的定义: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特征(Management Features): (1)动态性------管理活动要在变动的环境以及变动的组织自身当中进行,需要消除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 (2)科学性------管理活动有规律可循。 (3)艺术性------体现在管理主体对于管理技巧的运用和发挥。 (4)创造性------对于每一个管理对象来说,并不存在一个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进行参照。 (5)经济性------资源配置需要成本。 2.管理的职能 (1)计划(Planning)------确定目标,制订战略及展开计划以协调活动(确定组织目标和决定如何实现它们的过程)。 (2)组织(Organizing)-----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建立资源和行动框架以有效和高效地达到目标)。 (3)领导(Leading)------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及解决冲突(指导和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 (4)控制(Controlling)-----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评价和纠正组织活动使其按原定方向运作的过程)。 3.管理者角色与管理技能 ※管理者角色(Management Roles)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人际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 ------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义务。 (1)挂名首脑角色(形象人物Figurehead role) -----对外代表组织,如迎接来往贵宾、签署正式文件、主持婚礼、颁发证书、剪彩等。(2)领导者角色(Leader role) -----对内领导并激励部属,也包括甄选、训练、与指派任务等。 (3)联络者角色( Liaison role) -----建立和维持内外良好人际关系的网络,如与外部税务、公安、其他组织或与内部其他部门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信息角色Informational Roles) ------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 (4)监听者角色(神经中枢Monitor role) -----通过阅读杂志和与他人谈话收集信息,以掌握组织内外的状况,用以判断了解组织的机会与威胁。

2017最新电大管理学基础小抄(最新版)已排版

单选题 下列各选项中,(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属于管理的对象 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控制)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控制)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 对于高层管理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是最为重要的。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亚当.斯密)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亨利。法约尔)提出来的。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经济人)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是(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决策)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规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 对各种商品规格、数量、价格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9-1型)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领导。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保健因素)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 最新电大小抄 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成就需要)理论的观点 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一般专业人员) 沟通的深层次目地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方式是(正式沟通) 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使用反馈技巧) 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解决问题)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 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制)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环节)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完整版)00153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总结归纳重点(1)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3C”是指变化、顾客和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例如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手表的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的特性; ③时间方面的特性;④安全方面的特性;⑤社会方面的特性。 4、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①服务②软件③硬件④流程性材料 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的质量特性:① 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② 必须特性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例如,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 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是所有类型的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是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的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的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的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增强。 8、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9、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管理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在质量管理“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0、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效。包括高质量、低成本、高收益、顾客忠诚和员工的活性化。主要表现在:①高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最直接的成效;②高质量会意味着更低的成本;③高质量会带来更高的收益;④全面质量管理为组织造就忠诚的顾客;⑤全面质量管理还为组织造就了活性化的雇员。 12、当前,质量正在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13、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14、质量成本可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 15、内部故障成本是交货前发现的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废品损失;②返工费;③复检和筛选费;④停工损失;⑤不合格品处理费等。 16、外部故障成本是产品到达顾客手中之后发现的与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保修费;②索赔费;③诉讼费;④退货费;⑤降价费等。 17、预防成本是指为了使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保持最低而发生的成本。在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成反比。 18、质量成本计算方法有:①质量成本法,这一方法着重于质量成本分析;②过程成本法;③质量损失法 19、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质量检验阶段②统计质量控制阶段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56年美国的费根堡姆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C)”概念。 20、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三全”管理。即全过程、全员和全面的质量。 第二章 1、朱兰主编的《质量控制手册》被人们称誉为“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圣经”。 2、休哈特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这一领域,被人们称为“现代质量控制之父”。 3、石川馨在质量管理领域的贡献之一是开发了在欧美被称为石川图的因果图。 4、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准则中体现了11种核心价值观:(1)具有远见的领导(2)顾客驱动的卓越(3)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4)对雇员和合作伙伴的重视(5)敏捷性(6)注重未来(7)管理创新(8)基于事实的管理(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注重结果与创造价值(11)系统的视野。 5、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核心标准有:①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②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③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6、质量奖、TQM、ISO9000之间的关系。①TQM或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最大的概念。通过设立国家质量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做法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日本的戴明奖、美国的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欧洲质量奖。这些奖项均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讲,称为“卓越绩效模式”的各种评奖准则可以看作TQM的具体实施细则。②卓越绩效标准与ISO9000族标准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与ISO9001的关系与ISO9004的关系。就基本目的而言,ISO9000族标准的目的旨在促进企业间及国际间的贸易活动。③ISO9001是关于质量体系要求的一个标准,用于双方合同或第三方认证的场合。与这一角色相对应,ISO9001只是关注那些最直接地影响着产品质量的职能。它不涉及经济效果和成本效率这样的问题,而只是涉及那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特定的人事方面和特定的销售及营销方面。因此,ISO9001的范围比卓越绩效模式或是质量奖的范围要窄。 7、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②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③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④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⑤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提高组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复习资料 ①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㈠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 1.是在管理理论丛林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理论知识的系统化 2.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交叉科学 3.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知识体系 4.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5.是一门边际科学又是一门基础理论科学 ㈡管理科学研究方面 1.合理协调和组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协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产生:【管理是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①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②管理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③管理是客观需要的产物。 小知识:ⅰ有据可考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管理活动:公元前5000年,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闪米尔人。 ⅱ中国古代最早的管理活动:商代——指挥作战。 周朝——设立三公六卿五官2、人类活动的特点:①目的性 ②依存性 ③知识性 3管理的必要性(在我国): ①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 ②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企业建立的基础。 ④实现预期目标都需要全体成员的长期共同努力。

⑤近几年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的应用和普及。 4、管理的概念 管理主体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管理客体实施整合,协调以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内涵: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5、管理的基本职能:P13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创新 过程性职能(主干型职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 功能性职能:领导 协调 控制 沟通 创新 【 在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6、管理的特征:①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见16-18)②普遍性 ③组织性(前提两个人以上的共同劳动,共同目标) 7、管理的要素:人员(核心) 资金 物资 时间 信息(纽带) 环境(空间) 8、管理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①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②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③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任务:①实现本机构的特殊目的与使命。②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③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 9、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角色:人际角色—管理者必须扮演组织联络者的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 决策角色—决策者 技能: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吧观念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10、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完整word版)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提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提纲 第一章、管理学概述 一、管理的过程(四个) 1、计划工作(目标、方案) 2、组织工作(分工、协调、部门) 3、领导工作(指导、奖惩、指挥) 4、控制工作(标准、检查或考核、纠偏) 二、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区别 从本质上说,管理者需要为别人所做的工作负责即承担后果;作业者只需要为自己所做的工作负责即承担后果。(此答案为老师口述内容,详情参阅各自课堂笔记!) 三、管理者的技能 1、概念技能(抽象逻辑思维) 2、人际技能(对各层管理者都很重要) 3、技术技能 四、管理者的分类或管理者的角色(三大类十种) 1、人际方面的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企业者、纠纷调解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五、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客观规律性,反对经验论 管理的艺术性——实践性,反对模式论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式选择的技巧性。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古典理论: 科学管理——泰勒 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行政管理理论——韦伯 1、科学管理——泰勒 泰勒制的内容: 泰勒的管理思想和理论,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观点: A、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B、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的管理方法 C、实施科学管理要求精神上的彻底变革 根据以上观点,泰勒提出以下六个管理制度:

A、最佳动作原理 B、合理的日工作量或恰当的工作定额原理 C、第一流工人制 D、刺激性付酬制度 E、职能管理原理或职能工长制 F、例外原理 对泰勒制的评价: 贡献: A、泰勒制提出科学操作代替传统的个人经验 B、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 C、管理职能与执行的分离 局限性: A、泰勒把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 B、泰勒制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 C、泰勒强调科学管理会产生劳资双方的精神变革 PS:科学管理原理的四个实验(具体内容见PPT) A、动作时间研究 B、搬运生铁的试验 C、铁锹的试验 D、金属切削试验 2、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管理的十四项一般原则: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能灵活地贯彻管理的14条原则: (1)劳动分工 (2)责权对等。 (3)纪律严明。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 (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9)等级链(常考) (10)秩序。 (11)公平。 (12) 人员稳定。 (13) 首创性。 (14) 团结精神。 管理的五项职能: A、计划: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B、组织: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C、指挥: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D、协调: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 E、控制: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2017电大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二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特征。 正确答案:全局性 题目2 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 正确答案: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 题目3 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 正确答案:密集型发展战略 题目4 海尔公司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的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关联多元化 题目5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正确答案:程序化决策 题目6 ()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正确答案:头脑风暴法 题目7 某公司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当该企业的产量达到20万件时,其总成本为()万元。 正确答案:1100 题目8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那么,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 正确答案:丙 题目9 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 正确答案:组织结构 题目10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责权利对等 题目11 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正确答案:矩阵制结构 题目12 某公司为了完成一项紧急任务,从各部门抽调有关人员成立了临时科研小组,任务完成后小组自动解散。这种组织结构就是()。 正确答案:矩阵制组织结构 题目13 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正确答案:量才使用 题目14 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 正确答案:自我考评 题目15 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 正确答案:职务轮换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6 “战略”一词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 正确答案:科学艺术 题目17 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 正确答案:狭窄空泛 题目18 公司在为是否进入某一产业做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正确答案:该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公司是否拥有优势资源该产业的盈利能力 题目19 组织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正确答案:稳定型战略收缩型战略发展型战略 题目20 目前,新希望集团从生产饲料起家,后来又进入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这种发展战略属于()。 正确答案:无关联多元化复合多元化 题目21 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等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正确答案:生产系统产品的核心技术顾客基础销售渠道 题目22 正确 获得2分中的2分 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 选择一项或多项: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信息的一般定义: 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 ?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 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 ?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 (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 (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 (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 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的创建(生产/发布):机构、网络、规范性 信息采集 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 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 信息利用:价值实现 信息清理(销毁/回收) 第2章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分类 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 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 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 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 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 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

财务管理学综合复习资料

《财务管理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间接筹资2.市盈率3.财务杠杆系数 4. 获利指数5.财务管理的目标6.营运资金 7. 经营杠杆8.年金 二、单项选择题 1. 息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表示的是()。 A.营业杠杆系数 B.财务杠杆系数 C.联合杠杆系数 D.边际资本成本 2. 投资决策评价方法中,对于互斥方案来说,最好的评价方法是()。 A.净现值法 B.获利指数法 C.内部报酬率法 D.平均报酬率法 3. 下列融资方式中,资本成本最高的是()。 A.发行股票 B.发行债券 C.长期借款 D.留存收益 4. 经济批量是指()。 A.采购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 B.定货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 C.储存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 D.存货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 5.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累计发行的未偿付的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 A.60% B.40% C.50% D.30% 6.下列财务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有()。 A.现金流量比率B.资产负债率C.偿债保障比率D.利息保障倍数 7.在投资决策时,考虑风险和报酬之间的关系是( ). A.风险越大,报酬越高B.风险越低,报酬越高 C.风险和报酬没有关系D.风险大,报酬应该相应增加 8.间接筹资的基本方式是()。 A.发行股票筹资 B.发行债券筹资 C.银行借款筹资D.投入资本筹资 9.下列不属于债券筹资的优点的是()。 A.债券成本较低B.可利用财务杠杆

C.保障股东控制权D.筹资数量不受限制 10.()可作为没有通货膨胀时的纯利率,或平均利率。 A.变现力附加率 B.国库券的利率 C.利息率 D.股利率 11.在计算速动比率时,要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其原因在于在流动资产中( )。 A.存货价值变动较大 B.存货质量难以保证 C.存货变现能力最低 D.存货数量不易确定 12.下列各项中,属于长期投资决策静态评价指标的是( )。 A.获利指数 B.投资利润率 C.净现值 D.内部收益率 13.流动比率反映的是( )。 A.短期偿债能力 B.长期偿债能力 C.流动资金周转状况 D.流动资金利用情况 14.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 A.净现值率 B.投资回收期 C.内部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15.非系统风险( )。 A.归因于广泛的价格趋势和事件 B.归因于某一投资企业特有的价格因素或事件 C.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得以分散 D.通常是以β系数进行衡量 16.现金作为一种资产,它的( )。 A.流动性强,盈利性差 B.流动性强,盈利性也强 C.流动性差,盈利性强 D.流动性差,盈利性也差 17.下列哪个项目不能用于分派股利( )。 A.盈余公积金 B.资本公积 C.税后利润 D.上年未分配利润 三、判断题 1.不可分散风险的程度,通常用β系数来计量。作为整体的证券市场的β系数为1。()2.风险大的项目,收益一定高。() 3.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现金流转的平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