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由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

自由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

自由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
自由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

胡适与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

40年代自由主义思潮兴盛的原因

自由主义在40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达到全盛,有着独特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国际上,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树立起现代自由主义的旗帜,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由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各国进步势力的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国家如英国、法国等都采用了不同于以往资本主义的、带有“温和社会主义色彩”的新政策。在理论上,1941年1月,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四大自由”的主张,认为人类应有4项基本自由,即言论和发表意见的自由;个人以不同形式崇拜上帝的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不虞恐惧的自由。1944年提出的国情咨文中仍然体现了这种基本的价值观。美国著名自由主义者华莱士在《新共和》杂志发刊词《和平、自由和充分就业》表示要继承罗斯福传统。他们的言论为中国各种进步势力反复征引。1947年,英法比等爱国自由的人士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了一次国际自由主义大会,发表了自由主义宣言,直接鼓励了中国自由主义者。使他们深信: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路线之外,确有完善合理的道路在,自由主义思想的国际性已经形成。

在国内,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在战后应建立怎样一种社会文化秩序立刻成为思想界争论的主题。抗日战争时期轰轰烈烈的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使中国自由主义重新复苏。要求自由的呼声日渐高涨。一些自由主义者喊出:我们需要什么?第一,是自由!第二,是自由!第三,仍是自由!

抗战胜利后,外患不再成为主要矛盾,国民党政府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各种限制亦陆续取消,这些都为国内自由主义思潮的兴盛创造了条件。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各项决议,不仅被中国的自由主义者甚至被马歇尔将军视为可赋予中国和平复兴基础之自由主义而高瞻远瞩之宪章,他们满怀希望坚持政协会议决议,争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自由,成了中国自由主义者当然的时代。然而内战爆发,自由之梦无望,要求自由的呼声更加强烈。但国共两党都忙于军事,在这一夹缝中,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发展成为一股强劲的社会思潮。影响的较大的报纸为上海的《观察》《时与文》,南京的《世纪评论》北京的《新自由》。当时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杂志也以争自由为号召。国民党中的一些开明分子也大力利用和直接助长着自由主义运动的开展。

四十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潮和三十年代相比,影响更大,范围更广。受美国的直接推动当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1946年双十节的致词和1947年1月7日马歇尔返国前夕发表的个人声明都希望中国向着自由主义发展。其次,文化自由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相互交织,而以政治自由主义更为突出。单纯从文化的角度主张自由主义的,只有张东荪等少数人,大部分自由主义者和自由主义刊物往往是文化与政治兼论。反映了知识分子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对共产党缺乏深入了解而无所适从。再次,此时的自由主义思潮影响最大,但也急剧分化。内战的进步,逼迫着自由主义者在国共两党中做出抉择。随之也走向衰落。

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即对自由主义的理解):

(一)个人主义或个体主义

大都把自由主义视为一种政治哲学和根本的人生态度。表现之一即为提倡个人主义。尊重个人价值,在文化上养成个人的责任心和自尊心,在政治上意味着保持独立的立场和个人发言权。当时

认为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不加入政党,只论政而不从政。他们的个人主义与集体安全必须求和谐,主张以大多数的幸福为前提;在经济上希望生产工具尽是不属于个人,强调个人根本是集体的成员。

(二)理性主义

人类最可宝贵的素质是理性,没有理性,社会不能安定,文化不能进步。用理性评判当时的文化与政治。反对武力解决问题。和平第一,自由第二。

(三)渐进

要求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各方面的全盘现代化,希望人人都有现代化的头脑。只有现代化才能与世界各国并驾齐驱。胡适主张和平的渐进的改革,一点一滴求进步。

(四)宽容

特别重视容忍的态度,将其视为自由主义的基本内容。文化自由主义只是一个批评的精神与一个容忍的态度。胡适甚至讲“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没有一个学说或思想不可以容忍”,凡是言之成理都应当加以承认。宽容意味着“容忍反对党,保障少数人的自由权利。

(五)民主要西方民主与自由、平等与自由也存在着内在冲突。但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的理念当中,自由与民主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基本上是民主至上论者。自由主义只是达到民主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民主政治的目的。没有自由一定不能得到民主,可是有了自由并不一定能断言就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比自由主义更高的一种境界。”主张“国家政策必须容许人民讨论政府进退必须由人民决定,而一切施政必须对人民负责”。同时还将民主政治由政治领域推向经济领域,主张经济民主。还将民主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而不单纯是一种制度。直接紧跟罗斯福新政以来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步伐。

(六)自由

自由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手段、工具或条件。认为自由是一种“不受外力限制束缚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要求各种基本人权。当然“自由不是放纵,自由仍须守法”但法律首先要保障人民的自由,且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还把自由看作人民潜能充分发展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条件。“没有自由的人民是没有人格人人民,没有自由的社会是一个奴役的社会。”特别强调政治自由。张东荪则特别强调思想的自由。自由“乃是立国的根本。”

具体来讲:

在文化方面的主张:主张对西方文化兼收并蓄。表现在对于西方不同时期的文化应同时吸收,也表现在试图对西方不同类别的文化同样吸收。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中的作用。除推进知识外,还兼负维持道德提高品格之使命,是社会的中坚阶级。特别关注言论出版自由和教育学术自由。反对国民党的党化教育,维护教育学术的独立与自由地位。

在政治经济主张:兼采资本主义制度中之政治自由、与共党主义制度中之经济平等两大原则,调和而为一种新的主义,才能将人类引人真正的和平幸福之境。叫“新社会主义”路线。一般同意兼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长,主张“由政府站在全民福利的立场,对经济操有计划的干涉主义”,这种干涉包括“社会改革、防制独占、平均财富,建立直接税系统、发展国家资本等重要设施。防止贫富悬殊,使人人都有“吃饱的权利”。实际上就是主张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也注意生产问题。意识到,自由平等若与生产冲突,换言之,即使生产反而降低,则决不能成功。有人将生产列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实际上受了唯物史观的影响。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之发展

人 文 论 坛169 INTELLIGENCE ············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之发展 厦门大学政治学系 程丽文 摘 要:近代之后,皇权崩溃、文化危机及中产阶级的出现和成长,为提倡个性 解放和个体主义的自由主义在中国发展提供了机遇与空间。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以英美自由主义为蓝本,开始于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学说的介绍,然后逐步过渡到自由主义性质的实际活动,是一个自由主义观念在中国逐步现实化的过程。本文依时间脉络,通过中国近代自由主义发展过程的重要节点,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自由主义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主要是由两种因素促成的,首先是中产阶级的出现和成长。自由主义者要求实施民主政治、保障个体自由、主张在政治和社会改革中采取渐进方式,这些原则与中产阶级的利益是天然一致的,这些主张正好成为了在外国资本、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压迫的夹缝中生存的中产阶级的理论武器,中产阶级构成了中国自由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其次是皇权崩溃和文化危机。皇权崩溃导致儒家价值观念的失范和权威没落,为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体主义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发生和传播走的是一条与西方,尤其是英国自由主义截然不同的道路。总的来说,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以英国和美国的自由主义为蓝本,首先开始于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学说的介绍,然后逐步过渡到自由主义性质的实际活动,是一个自由主义观念在中国逐步现实化的过程。因此,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发生和传播是外来思想本土化的过程。 一、自由主义与思想启蒙 霍布豪斯在分析早期自由主义的特征时指出:“自由主义最初是作为一种批判出现的,有时甚至是一种破坏的、革命性的批判。在长时期内,他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它发现人类受到压迫,立志要使其获得自由。”[1]自由主义进入中国之后,无论是国民性改造思潮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它首先扮演的仍然是破坏的角色,实质上都是知识分子运用自由主义思想对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的思想运动。 1859-1898年的维新运动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点[2]:(1)西方自由主义观念是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被引进的,因此“民族自救”成为贯穿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内容;(2)维新运动的发展为自由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机遇,与“救亡图存”观念的结合减少了自由主义为中国传统观念所接受的阻力。认同西学价值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一个十分典型的特征,在维新运动之后,他们为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尽其所能把西学介绍给中国,二是尝试运用其中的一些原则对国民性改造等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具体来说,1870年代兴起的重民思潮中,人们普遍认为没有新的国家就不会有新的国民,因此那个时代批判的目标主要是独断专行的君主专制制度。经过戊戌维新之后,士大夫逐渐意识到当时的国民品质还不足以为建立和运作一个新的制度提供保障.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认为,与西方相比,国民的劣根性在于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弱、公共心之缺乏、自制力之欠缺。于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由转变政体过渡到对国民性格的塑造,指出“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3] 1905年前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次转向。由于日俄战争的爆发以及清朝假立宪等事件的影响,拒俄、排满运动迅速发展,此后一直到辛亥革命前期,中国自由主义虽然没有完全消失,却几乎淹没在了民族主义的巨浪之中。 新文化运动时期是我国自由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自由主义在这时已不是少数先知者的呐喊,而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整整一代人的追求。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来看,新文化时期可视为文化批判时期,积极上说是要介绍自由主义观念,消极上说则是批判中国传统观念。这一时期的自由主义表现为:政治上提倡民主,要求政治自由;思想上反对尊孔,提倡思想、信仰自由;人生观上,反对以家族和国家为本位的团体主义和国家主义,提倡以个人为本位的自由主义。这一时期自由主义的高涨不仅表现为伦理、道德革命和白话文运动,而且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回响。但是,这一时期的中国自由主义者还没有意识到西方有英国(洛克)传统和法国(卢梭)传统的区别。到了新文化运动后期,有的自由主义者产生了认同法国传统的倾向。就新文化运动中的自由主义者主动接受西方文化影响以及启蒙思想的逻辑结构构成而言,与世纪之交的国民性改造思潮的不同之处在于,国民性改造更加注重培养国民的公德心、责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 尽管新自由主义分为很多学派,但是他们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一致性,即他们都是强调生产自行决定需求,因此他们的理论表现出很多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市场有效论,极力鼓吹市场调节作用的万能性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完美的,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媒介,不仅可以把消费者的信息通过市场传递给生产者,并且生产者之间通过竞争,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完美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因为如此,他们认为应当让市场机制主宰人类的经济活动甚至是政治经济活动。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制度也许不是尽善尽美的,但是唯一可行的制度,是人类目前最好的制度(自由并且有效率的)。因此,新自由主义坚持放任自由的政策,他们相信这样可以达到经济的协调发展。 2.强烈反对政府干预 新自由主义学者都是反凯恩斯主义者。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如果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市场主体之间就不能正确地传达信息,必然会导致市场信息的失灵。另外,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更是破坏了社会成员的民主,还侵犯了社会成员的个人权利,但是他们也不是完全拒绝政府的干预,只是主张政府能够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他们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责主要是提供公共物品,削减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和预算规模,减少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取消或放松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制,把企业从政府中解脱出来,使得他们成为自由的经济主体。 3.大力推行私有化 他们认为私有制是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内在前提,因为只有私有制才能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因此私有经济才是内在稳定的经济。他们认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私有产权制度最适合人的自利本性,/每个人都是自己财产的最好监护人0,私有产权是最明晰的产权,因而是最有效的产权制度。因此他们主张把国有企业出卖给私有投资者,把资源尽可能地从公用部门转移到私有部门,他们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新自由主义思想阐述及其对福利思想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思想阐述及其对福利思想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继承和延续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思想内核,同时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三个代表人物,即哈耶克、弗里德曼、布坎南。 哈耶克的社会福利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政治和经济理念基础上的,可以说他的社会福利思想恰是其政治和经济理论的体现。他认为自由就是“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性状态。”哈耶克指出,在社会经济领域引入一定程度的计划性是必须的,但是,这种计划性不能代替竞争占据资本主义经济调节手段中的主导地位。 哈耶克认为保障有两种,有限度的保障与绝对的保障。他还认为市场带来的资源分配和财富分配是公正和有效的,而任何人为的财富分配要求都会导致社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平等只能是机会平等,而非财富分配上的平等。对于养老制度,他认为政府因其政策不当造成的通货膨胀对养老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问题的解决不能通过强制性制度安排来解决。哈耶克区分了失业的不同类型及原因,他认为失业救济制度不仅无济于失业问题的解决,相反倒成为加剧失业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强烈反对全面的失业救济制度。哈耶克并不完全反对强制性保险。他认为,某些意外事件个人无法防范其后果,政府采取减轻灾祸的公共行动无疑是正当的,它与维护个人自由也无必然冲突。他认为,社会政策的主要目标应是为防止出现赤贫而提供适当保障,这种保障应在市场之外提供,竞争要自然进行而不受干扰。 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思想以其经济学和社会哲学为基础而产生,而他的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理论又以自由为出发点,倡导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珍视自由和权利。 弗里德曼十分重视自由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生活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政治自由意味着一个人不受其他人的强制性的压制,对自由最大的威胁是权利的集中,国家的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我们的自由。为了保护我们的自由,政府是必要的,通过政府这一工具,我们可以行使我们的自由,但是,由于权力集中在当权者手中,政府也有可能成为自由的威胁。首先应该限制政府职责的范围,其次必须分散政府权利。他强调指出,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政府的干预,政府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垄断程度和范围的发展。 弗里德曼的社会保障思想建立在他的收入分配主张基础上,认为,在一个自由市场的社会里,收入分配的直接的道德原则是,按照个人和他拥有的工具所生产的东西进行分配。然而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是弗里德曼关注的重要问题。他提出了解决贫困问题的负所得税主张。他认为,实行负所得税具有现行各种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它是专门针对贫困问题的;它向个人提供最有用帮助即现金帮助;它具有一般性特点,可以代替现在已经实施的很多特殊措施;它明白地表示出社会所负担的费用;它在市场之外发生作用;如同其他缓和贫困的措施那样,它减少那些被帮助者自助的动机,但是却没有完全消除这种动机。 布坎南指出,古典经济学家本来就是把自己的研究称为“政治经济学”,这是一门研究交换的科学,涉及对交换过程的分析以及相应的制度和政策问题的研究。 布坎南主张的是一种立足于事前处置社会不平等、而不是事后弥补的福利思想。它是通过建立公正的比赛规则,来确保每一个人在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和努力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内涵、缺陷及其合理借鉴与反思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内涵、缺陷及其合理借鉴与反思 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距今已五载有余,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未完全摆脱危机的泥淖,可见此次危机的影响范围之广、严重程度之深和持续时间之久。学界纷纷对危机的成因进行研究和剖析,西方主流学者普遍认为政府放松监管、信息不对称和银行高管贪婪或民众恐慌等因素是这场危机的主因; 而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则将危机的发生归因为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新自由主义的盛行,特别是在此背景下金融业的过度扩张。相比之下,前一种分析尽管展现了一种就事论事的客观性,但难以触及问题的本质。美国经济学家大卫·科茨所言,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笔者也认同新自由主义才是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和本质原因。因此有必要对曾经拯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于“滞胀”困境且兴盛数十年的新自由主义进行深刻剖析与反思。 1 新自由主义: 兴于危机亦衰于危机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与政治哲学,它以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作为重要的理论特征。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问题,这使得当时引领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风骚三四十年的凯恩斯主义面临失语的尴尬境地。此时,经过对古典自由主义进行合理复归与有效修正的新自由主义乘势崛起,再次喧嚣起来。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分别于 1974 年和1976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新自由主义的蔓延。而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为摆脱国家经济的窘境,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先后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主张运用于国家政策。这不仅形成了名噪一时的“撒切尔经济学”和“里根经济学”,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新自由主义的兴盛,并使其逐渐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1990 年,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把新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系统化,形成“华盛顿共识”,并用于指导拉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这标志着新自由主义达到了鼎盛状态。 当然,新自由主义不仅仅是基于“华盛顿共识”的一套包括开放市场、放松管制、私有化、全球化等在内的经济政策,它同时也是“一个有关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的概念”,“旨在把市场价值和关系推广到更广阔的社会和政治系统”。 简言之,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套倡导自由理念的经济政策,而且也是一种政治治理形式。如今,新自由主义不仅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主导模式和战略工具,而且日益被吹捧为一种世界观,几乎渗透到所有领域,从而逐渐被推崇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 历经三四十年的兴盛,面对 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之后国家经济复苏无力的局面,新自由主义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束手无策的无奈和遭人垢弊的尴尬境地。

西方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潮析评

西方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潮析评 【标题注释】【作者】李立锋/金太军/高成富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江苏省行政学院等 【译者】【分类号】D0 【分类名】政治学 【原文出处】内蒙古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呼和浩特 【原刊期号】199806 【原刊页号】14~19 【复印期号】199902 【关键词】【内容提要】【英文标题】【英文关键】【英文摘要】【摘要题】【编者按】【正文】发韧于17世纪的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潮(注:一般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 思想家洛克是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他在《政府论》(下篇)和《论宗教宽容》这两部著作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1.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2.建立在社会契约基础上的有限政府论;3.推行代议制民主,实行分权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到19世纪成 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体系和正统价值准则。但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资本的垄断趋 势加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冲突日趋激化,以维护和发展个人自由,限制政府干预权力为理论核心的古典自由主义,已难以适应垄断时期的西方社会的需要。必须有一种既能承袭以往政治传统,又能适应新的社会政治要求的新思想,来挽救西方社会的危机。于是以倡导国家积极干预、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便应运而生,并在美、英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付诸实践,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扩大了新自由主义在欧美的影响,使之在现代西方政治思潮中独领风骚达半个世纪之久。 一、积极的自由观 积极的自由观是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 文艺复兴以来,古典自由主义一直以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眼光看待人类,断定个人具有充分的理智和自治能力,只要在多样化的现实世界里得到选择的自由,他就能随意发展自己的个性,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古典自由主义要求给予个人自行其是的权利,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不管来自国家、教会还是社会习惯势力。 新自由主义也认为,自由为人类本性上的要求,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但它摒弃了传统自由主义的“绝对个人主义”、“个人至上”的倾向,赋于自由以新的内涵。 首先,自由应符合道德准则。不管出自个人还是集体,自由的行为都于他人有益,自由的人有协调的个性,其激情和冲动与良知和道义感不相冲突,所有社会成员应平等地分享自由,否则就不是自由而是特权了。 其次,自由必然包含着一定程度的约束或强制。古典自由主义是在“任其自然”的意义上理解自由,把自由理解为约束的解除。新自由主义者则认为,自由并不必然与约束相对立,相反,没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自由。英国新自由主义先驱托马斯·希尔·格林说:“自由不是仅仅摆脱了限制或强制的自由,不是恣意妄为而不顾后果的自由,也不是为某一个人或集团所独享而剥夺别人的同等权利的自由”。(注:格林:《论开明立法与 契约自由》,转引自《格林文集》伦敦朗曼公司1941年版,第199页。)格林的学生伦纳德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保守主义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保守主义 本堂课所讲的主题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之保守主义,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保守主义的特征;二、保守主义的内涵;三、保守主义的类型;四、当代保守主义。 近代以来的主要意识形态或政治思潮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女性主义、环境主义、宗教基本教义派。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文艺复兴以来的乐观主义认为:第一,世界的存在是有序的;第二,人类痛苦的来源并不是人的原罪,而是罪恶的社会。只要改造社会,痛苦就会最终从人类消失。保守主义的内涵指出,人类理解以及改变世界能力有限;罪恶,痛苦不仅仅是人类生活中暂时的因素,不仅仅产生于不公正的社会组织,而是人类生存中永恒的,不可消除的现象。保守主义两个基本涵义是:不完美主义和政治的有限性。保守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不完美是内在的,永久的,而不是暂时的。在这点上,保守主义不同于激进主义,也不同于反动派。保守主义,不是改变现状,也不是怀恋过去,而是保持现状。历史上的保守主义有:法国式,以梅斯特尔为代表的极端保守主义以及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温和保守主义;德国式,发端可以追溯到早期政治浪漫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诺瓦利斯;英国式,代表人物是柏可,其理论展示了保守主义的一些一般特性,如尊重传统,强调社会是有机体,是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人为设计的产物。保守主义的类型有,政治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社会保守主义。政治保守主义,反对激烈变革,反对革命,维持现状。文化保守主义,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反对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理念,拒绝所有文化都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预测,拒绝承认某种文化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社会保守主义,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表现得最为典型。保守主义者厌恶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后果,如人与人关系的淡漠,城市化,环境污染等,他们憧憬田园诗般的生活,憧憬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没有一个自由主义者具备自由主义者的所有特征,其他主义者亦同。从1950年开始,出现了一场持续的保守主义革命,特别是美国。构成这种保守主义革命有多重势力: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形形色色的文化保守主义;基督教右派;新保守主义。这些即为当代保守主义。在非西方国家中,则是世界范围的宗教与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对启蒙运动的反动。当然在这些西方政治中的各种思潮,无所谓好亦无所谓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现代西方人眼中,我们不是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而是共产主义。对于这些过

简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世界影响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NO.1,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18 简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世界影响 杨荣国 (兰州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新自由主义逐步转变成一种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征服世界服务的右翼意识形态,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蔓延,不仅影响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也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本文试图从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和“意识形态渗透”三个表现形式出发,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做一剖析,以期对新自由主义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关键字: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影响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1-0218-2 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是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阶段发展到国家垄断阶段出现的一种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社会思潮。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兴起,资本主义经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为适应这种需要,新自由主义开始由经济学术理论向国家意识形态转变,并积极为实现国际垄断资本统治的全球一体化服务。1989年“华盛顿共识”的达成,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得以付诸实践,拉美、俄罗斯以及东欧等地区自此成为新自由主义进行对外扩张、输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制度的“试验场”,同时,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也面临着来自新自由主义的挑战。 一、“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地区的实践 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是指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陷于债务危机的拉美国家提出的以减少政府干预、促进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经济改革方案和对策,是一整套针对拉美国家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理论。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理论……简单地说,保持贸易自由化、保障市场定价,消除通货膨胀,维护私有化是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1](P26) 20世纪80年代,拉美地区经济出现衰退、萎缩,拉美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新自由主义乘虚而入,迅速在作为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传播和扩散。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作用下,拉美国家经济出现复苏,畸形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一些国家甚至跃入新兴工业国的行列,这极大地刺激了整个拉美国家加快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步伐和力度,再加之美国政府及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组织不断对拉美国家施加的影响,使得“华盛顿共识”迅速在拉美得到了推广和实施。 90年代初,拉美各国纷纷采用新自由主义的处方来发展经济,开始了由贸易自由化、经济市场化、国企私有化、政治分权化、发展外向化五大内核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改革。由于各国改革进展参差不齐,许多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并未完成,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低级层面,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并且十分脆弱,外部世界一有风吹草动,拉美就可能患上“感冒”。90年代短短十年,拉美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相继发生金融危机。1994年底至1995年初,墨西哥突然爆发大规模金融危机;1996年,墨西哥和阿根廷的经济增长率与199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7%和2.5%;1997年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开始波及拉美地区,巴西货币雷亚尔汇率受到投机者攻击,1998和1999年拉美经济增长率分别下降2.1%和0.4%;从2001年3月开始,由于长期经济衰退,阿根廷开始出现无法按期偿还外债的趋势,其货币面临强调贬值压力,最终引发了新一轮金融危机。 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总体上是失败的,大多数拉美国家沦为新自由主义危害的重灾区。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本质上是为少数发达国家和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发展中国家不可盲目地采取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否则将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和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牺牲品。 二、“休克疗法”——俄罗斯东欧国家转型的痛阵 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Keynesian)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经济思潮,而时值“苏联东欧的改革家们普遍地失望于在社会主义体制框架下各国改革进程的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成为前苏联学界一时之圭臬”。[2](P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历史性的制度巨变,各国陆续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苏联东欧巨变后,这一地区立即开始实施从原有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转型。俄罗斯东欧各国为了彻底摧毁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保证改革的“不可逆转”性、迅速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开始强制推行了新自由主义的“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式经济转轨方案。其基本内容为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通过这“三化”完成对经济制度的改造。 第一、实行市场和贸易迅速自由化。各国政府首先通 过自由化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价格自由化、企业经营自由化、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和外汇自由化,缩减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第二、主张国有企业全盘私有化。在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下,各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一绪论: 何为政治___xx哲人的政治理解 1是进步还是回归. 2何为政治 3哲学与政治 第一章自由主义政治思潮 一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 自由主义属于某个时代的大背景 在我看来,自近代以来,没有比自由主义更丰富的概念了,自由主义的历史就是整个西方的近代史.它与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美国立宪与建国等西方的标志性事件都有着本质性的关联,甚至中国的近现代革命史都与自由主义脱不了干系.所以要理解自由主义的精神就首先要理解人类自身的世界及其历史.因为在我看来,人类的标志性事件不可简单的划归为自由主义的结果,也许存在着某种所谓的命运的到来___人类的历史也许是由人类的开端景象(整体)所决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类的基本事件体现了自由主义之精神.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人类的基本事件到底体现了那种意义上的自由及随之而来的自由主义?我之所以回头看,就是因为我们只有以这种回看的思想姿态才能剥离出自由的核心和自由主义之精神(哪个属于我们人类本质的伟大精神: 它一方面属于我们的杰作_卓越性,另外一方面属于某种命运般的恩赐____该命运会让自由成为自由的那个东西_界限_出现\或者说让有限性本身成为可能,因为毫无疑问,一种没有界限的自由绝对不属于人类本身.),从而剔除并厘清思想史上那些众多的对自由主义的理解.本人只是一种努力的尝试,基本内容还是以别人的教材为主,因为那里面有很多结论性的东西需要我们大家记住,这样让你们初学者对自由主义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上的把握. 1自由主义理论渊源(基石)

首先,应该明确,自由(freedom)不同于自由主义(liberty liberism),自由和真理\善\正义\理性等概念一样,属于我们的自然(本性).我们有这样那样的自由,可问题是,那种意义上的自由才是对我们本性的体现.或者说,与自由相关的决断问题(比如在笛卡尔我思中的意志)和行动问题凭什么可以作为人相对于上帝\自然等卓越性的体现呢?或者干脆说,我们凭什么才能够自由?难道我们不害怕对自身自由相信会把我们人类自身带向一个深渊或什么危险的境地吗?或者说,难道自由带给我们的一定是幸福,而不是灾难吗?(为什么这样追问,这是因为人类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幸福和美好世界,这一点我前面已经说过.比如亚里士多德将个人的目的是幸福与城邦的目的相等同,并以此作为<政治学>的基本原则,还有苏格拉底的目的论\Spinoza\洛克\康德\马克思等) 对这个问题做出明确回答的哲学家很多(比如传统自由主义以人性论和个人主义为基础),但最具说服力的是康德.即理性与自由的结合.我们所谓的自由就是理性自由.我们之所以具有追求自我的权利和能力,是因为我们具有理性.真正的理性自由是自律的,而自由之为自由就在于自律的,即自己给出自己的法则.只有在这种自由中,人才自在,即在自己的位置上获得人自身的格位,从而获得人自己的尊严与权利(幸福).如果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那么自由就是他律的.这是自由与理性的结合.其实,从康德以来,自由和理性从未分离.自由的基本含义就是理性自由.悖论的是,真正理解自由本质的思想家从来不是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者(比如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而是一个界限的划定者和世界边界的勘察者(或者说世界图景的描绘者).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是属于我们自身世界之可能性的逻辑前提. 自由主义是一个政治思想观念,是一个基于我们自身理解(我们的先天\后天,我们的目的和幸福,我们的经验和理性,我们的社会与个人等)而形成的对历史\政治\国家\社会\经济\个人\集体等事实的看法.对自由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所说的自由是一种个人相对与国家和社会的自由,是个体自由的延伸和外在化,以此类推,一种属于国家和社会的自由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自由的商品经济).所以,这里的自由不只是个人之自由,还包括属于政治\经济\社会\国家等本身的自由.自由主义的思想基石就表现在对自由的不同理解之上.总起来说,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石主要有: 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社会契约论\道德多元主义\.举例来说,自由理性主义的观点如下:

浅析中国现当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浅析中国现当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论文关键词:自由主义;本体观;特性;二律背反 论文摘要:自由主义思潮是一种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坛表反映为要求“文学自由”的理论呼声与创作趋向。这股文学思潮发端于晚清,从五四刘建国前兴衰起伏三十年,建国后丧失生存空间,其特殊境遇中有着复杂的内蕴。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思潮塑造了作家的独立人格,强化了作品人文精神和审美品格。然而它却面临着“功利主义和审美价值二律背反”的必然困境。 自由主义思想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则是17世纪以后才出现的。人们通常以洛克作为第一个真正具备自由主义特征的思想家。上这种极具平民性及广泛性的思想,在欧洲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18世纪启蒙运动的催化下,从英国开始并迅速在欧美各地较发达的国家生根发芽,到”世纪达到全盛,直至20世纪才处于衰落状态(20世纪以后又获得新的发展)。自由主义所倡导的政治、公民(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由企业和产权保护的提倡,对个人和自立观念的坚持等思想,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深刻影响了近代世界的历史进程。“自由”已构成了现代性的根本价值。 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和运动可谓生不逢时,当它开始萌芽之际,正值欧美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处于衰落之时(正值社会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之时)。与自由主义在欧美民众中的普遍接受不同,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想主要存在于思想文艺界的知识分子中间。它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是一部分从欧美留学归来、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如晚清时代的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民国时期的胡适、周作人、朱光潜、林语堂、粱实秋、沈从文、徐志摩等人。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中国近现代独具特色的时断时续的自由主义政治文化思潮。笔者这里所要论及的中的自由主义思潮是指在近现代文学史上存在的,以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家为主体,以维护文学的独立品格和作家创作心

2007年7月自考中国福利思想试题试卷真题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福利思想试题 课程代码:0028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亚里士多德阐述其“人类为了共同利益而组成社会”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利末记》 D.《社会通论》 2.文艺复兴运动中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是() A.人文主义 B.神圣主义 C.自由主义 D.理性主义 3.在宗教改革中提出“预定论”观点的是() A.西塞罗 B.奥古斯丁 C.卡尔文 D.马丁·路德 4.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福利观念的基本特点是() A.自助观念 B.共同责任观念 C.国家福利观念 D.团体观念 5.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性著作《太阳城》的作者是() A.康帕内拉 B.纽曼 C.托马斯·莫尔 D.维尔托德 6.圣西门将其改造社会的理想蓝图称为() A.“新村” B.“实业体系” C.“弗兰克” D.“乌托邦” 7.温斯坦莱集中论述其“共和管理制度”的著作是() A.《日内瓦城》 B.《太阳城》 C.《我们》 D.《自由法》 8.提出建立共享共有、和谐自由的“大家庭联盟”的思想家是() A.奥斯特罗姆 B.斯图亚特 C.卡尔维斯基 D.魏特林

9.被称为“功利主义学说奠基人”的是() A.凯恩斯 B.弗里德曼 C.边沁 D.德拉莫里 10.根据穆勒的观点,下列领域中需要政府干预的是() A.商业交易 B.意识形态 C.婚姻与家庭 D.永久性契约 11.斯宾塞认为,幸福的第一要素是() A.行动自由 B.心灵解放 C.物质利益 D.精神生活 12.近代德国大学教育制度的奠基者是() A.德雷克斯勒 B.西斯蒙第 C.费尔巴哈 D.洪堡 13.西斯蒙第认为,创造财富的源泉是() A.劳动 B.地租 C.剩余价值 D.工资 1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 A.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主权国家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 15.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1875年发表的()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共产主义原理》 D.《哥达纲领批判》 16.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福利思想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能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 B.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C.以服务于唤起和鼓动无产阶级进行革命为目标 D.强烈支持工人阶级提出的社会福利要求和主张 17.将“机会平等”视为自由的最主要内容的经济学家是() A.李斯特 B.霍布豪斯

政治思潮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一、新自由主义(the New Liberalism) (一)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来源:古典自由主义(两个阶段) 1、17—18世纪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约翰?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潘恩、杰斐逊) 2、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边沁、密尔、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二)新自由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 希尔? 格林、霍布豪斯、霍布森和美国的沃尔特? 韦尔、路易斯? 布兰代斯、杜威)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代表人物:美国的罗斯福和英国的凯恩斯)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代表人物:罗尔斯) (三)托马斯?希尔?格林的新自由主义 格林是新自由主义的开创者。他的主要贡献: 1、论证了共同利益的存在。 2、论证了积极国家。 3、论证了积极自由。 评价:格林在共同善的基础上,论证了国家干预的合理性,调和了追逐个人利益与维护他人利益与自由的矛盾。 (四)霍布豪斯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1、自由主义具备八个基本的要素:公民自由、财政自由、个人自由、社会自由、经济自由家庭自由、民族自由和国际自由 2、批判古典自由主义把个人自由与社会割裂开来的观点,指出追求个人利益必然带来全社会的繁荣的假定是“过分乐观了”。 3、自由主义的核心在于:自由“主要是个社会利益的问题”。 4、20世纪的国家应该是积极国家。 (五)罗斯福的“新政”自由主义 1、在美国,垄断限制了自由竞争,威胁了机会平等,造成了经济上的不平等。 2、造成这种恶果的主要原因是一个时期以来政府所奉行的放任的自由主义政策。 3、必须依靠、通过国家强有力的干预来解决社会上出现的这些重大问题。 4、提出了被称为“新政”的一系列的法案和改革措施,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调节。 5、对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做了进一步阐发,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和《权利法案》。 四大自由:言论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每个人以自己方式崇拜上帝的自由;不匮遗乏的自由;不虞恐惧的自由。 权利: (1)从事有关工作和获得报酬的权利。(2)挣得足以提供充足衣食和娱乐收入的权利。 (3)一切农场主生产和销售产品足以保障自己和家庭在生活上过得去的权利。 (4)一切企业主,不分大小,在自由的环境中从事贸易。 (5)一切家庭拥有体面住宅的权利。 (6)享受充分的医疗照顾和有机会获得并保持健康身体的权利。 (7)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8)获得良好教育的权利。 (六)罗尔斯对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总结 代表作:《正义论》把正义作为研究的重点和核心。 1、正义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2、正义的社会制度必须体现两条正义原则: 第一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即每个人都拥有与他人相同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 第二原则:社会经济中不平等应这样安排: (1)差异原则:对每个人都有利,并使以往收益最少者享有最大利益。 (2)机会公平平等原则:在社会的公平平等条件下,地位和职位向所有人开放。 3、提出了两个优先的原则:

新自由主义思想运动的三大特征

新自由主义思想运动的三大特征 [摘要]新自由主义产生政治、行政和思想界三大领域的斗争和合作。作为一场思想运动,新自由主义有三个特点。它发端于英美学术界,同时又具有跨国性;它在福利资本主义和冷战对立中历史性地孕育成长;它纯粹地强调市场的力量,认为市场是权力、报酬和自由的来源及判准,并蔑视政治、行政系统和福利国家。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思想运动;跨国性;福利资本主义 在社会科学中,新自由主义是一个经常被提及却欠明了的概念。在澳大利亚学者曼弗雷德·史泰格和拉里·罗伊看来,新自由主义有三个维度:即意识形态、治理模式与政策。[1] 史蒂芬尼·李·马奇指出,新自由主义是政治、行政和思想界三大领域的斗争与合作的产物。[2] 作为一项思想运动,新自由主义的“新”有三层含义:(1)它的根基在英美学术界,同时又具有跨国性;(2)它在福利资本主义和冷战对立中历史性地孕育成长;(3)它纯粹地强调市场作为权力、回报和自由的源泉,并蔑视政治、行政系统和福利国家。下文对这三个特点分别论述。 一、基于英美的跨国性 新自由主义的思想之所以值得注意,部分是因为它的跨国性和超国家性——也就是说,它的活动中心和组织形式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也是因为它在地理上来说根基于英美知识界。 除参与直接的政治行动之外,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还通过解释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失败、提出一套经济复苏的建议方案来为政治精英提供符号资源。通过能够在国际层面产生强迫性和规范性压力的政府和组织,如美国政府(或者在更一般性的意义上,富有的“核心”国家)、经合组织、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些符号资源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这些符号资源源自英美,由一批特别的知识生产者提供,他们各自有自己的专业兴趣。关于这一点,现有的文献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英美中心主义描述为:(1)通过美籍和在美国接受教育训练的经济学家在拉美改革的直接干预,对自由市场思想进行政治上的合法化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在经济学领域);(2)经济学专业的国际化以及对美国学术界专业认证权的强化。 自由市场经济学家与保守共和党人、媒体及商界人士形成了一个“邪恶联盟”,并在全球的新政治运动中进行广泛的“投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哈诺德·哈勃(芝加哥大学)通过美国国际发展署和一些慈善基金会资助国外的经济学系,如臭名昭著的“芝加哥帮”家乡的智利圣地亚哥天主教大学。芝加哥的南方同行也采用同样的手段去获取影响力:通过与美国的媒体和经济学家建立联系以便在本

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是指20世纪20和30 年代以自由主义的人生理念和文学本体论的美学理念为追求的一股文学思潮。它既反对当时国民党策动的“民族主义”的党化文学,也不赞成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学,标榜文学的独立和自由,强调文学的个体意识,反对文学的功利倾向,主张文学同政治保持距离。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相伴而生、同步发展,几乎贯穿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全过程。 对中国20世纪自由主义文学做出评价,曾经出现过两种态度。一种倾向是简单化地否定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认为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及其影响下的创作不过是“假借‘自由’招牌来反对无产阶级文学”,“是用来粉饰自己替反动政治服务的一 种手法而已”。另一种倾向则是脱离当时具体时代环境,抽掉文学的社会性,从所谓“纯粹文学尺度”出发,不适当地夸大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价值和影响,甚至企图取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导地位而代之。这两种倾向都是对历史和真理的偏离 要正确的对20世纪的自由主义文学做出评价,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了解和评析。 一是自由主义文学发生的背景。它滥觞于封建旧文学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新文学建设初期,而在左联时期达到了高潮。当时以文学革命为发端的新文学运动,对封建旧文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同五四文学的历史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思潮可以说是新文学由启蒙的文学向“文学”的文学转换的产物,是新文学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这样一个逻辑过程的结果。五四以后的旧军阀专政和1927年后的新军阀专政, 在文化思想领域内都实行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的统治。因此,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对现实政治的隔膜,一方面是针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反动统治当局的,也是与现实反动政治不协调的表现。文学与现实政治的不协调,使自由主义作家不愿变文学为现实政治的奴婢,但又不能和无力提出更有力的未来社会政治理想来与现实政治对抗,于是只能遁入自由主义一路。 二是自由主义文学的成分。自由主义文学的成分比较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受胡适影响的“新月派”文学; 二、是受周作人影响的“京派”文学; 三、是从左翼文学分化出来的“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四、是被称为“海派”的实际属于不同流派的都市文学作家; 五、是一批深受西方现代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影响而又游离于其他文学派别的作家、批评家。 “新月派”文学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京派”文学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

新自由主义的本质(一)

新自由主义的本质(一) (The essence of neo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的本质 1)As the dominant discourse would have it, the economic world is a pure and perfect order, implacably unrolling the logic of its predictable consequences, and prompt to repress all violations by the sanctions that it inflicts, either automatically or - more unusually -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of its armed extensions,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nd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and the policies they impose: reducing labour costs, reducing public expenditures and making work more flexible. Is the dominant discourse right? What if, in reality, this economic order were no more tha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utopia - the utopia of neoliberalism - thus converted into a political problem? One that, with the aid of the economic theory that it proclaims, succeeds in conceiving of itself as the scientific description of reality? 主流的言论认为,经济领域秩序纯洁,完美,不可改变的展 开了其可预见后果的逻辑,并迅速镇压了因它制裁而引起的一切侵犯,无论是不是自动的- 更不寻常的是- 通过其武装扩展的中介,国际货币基金(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经合组织)和他们所能利用的政策: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公共开支,使工作更加灵活。是主导的话语权吗?在现实中,如果这种经济秩序并不比一个乌托邦的实现更加–新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容易转化为一个政治问题,那将会怎么样?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在它所宣布的经济理论的援助下,现实的科学描述设想取得了成功? 2)This tutelary theory is a pure mathematical fiction. From the start it has been founded on a formidable abstraction. For, in the name of a narrow and strict conception of rationality as individual rationality, it bracket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rational orientations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s that are the condition of their application. 这种保护理论是纯粹的数学虚构,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上。因为,以一条狭窄的合理性和严格的概念名义,包括合理取向及经济和社会结构是其申请条件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3)To give the measure of this omission, it is enough to think just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Education is never taken account of as such at a time when it plays a determining role in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as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producers themselves. From this sort of original sin, inscribed in the Walrasian myth (1) of "pure theory", flow all of the deficiencies and faults of the discipline of economics and the fatal obstinacy with which it attaches itself to the arbitrary opposition which it induces, through its mere existence, between a properly economic logic, based on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and social logic, which is subject to the rule of fairness. 对遗漏进行衡量,单单考虑教育制度就足够了。当它在生产者的产品中的 生产商品和服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时,教育从来都没被考虑在内。从这个原罪中,写在瓦尔拉斯神话上的“纯理论”,流躺着经济纪律的缺点、和由它自身附加的任意反对而引发的 致命的不足,通过它的存在,正确的经济逻辑之间,以竞争和效率,还有社会逻辑为基础,这是符合公平原则的。 4)That said, this "theory" that is desocialised and dehistoricised at its roots has, today more than ever, the means of making itself true and empirically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