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

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

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

课题第3节科学观察日期

一、引入新课

观察(observation )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许多科学知识需要观察和实验认真、严密的论证,我们要怎样观察?

二、用心观察

观察要仔细、准确,用心观察。

三、拓展观察力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见一定为实吗?

讨论、小组之间可以交流。学生可能会有各种想法和事例,也有的会结合书本上的事例进行说明。

感官有时并不可靠,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使用仪器更为精确地测量。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引起更为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讨论:既然眼见的不一定是真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观察事物呢?

自然界中,仅靠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很远的物体和微小的物体,也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为了扩大我们观察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家们研究和发明了很多方法,设计与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提出哪些仪器能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总结科学仪器的作用。

四、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还要什么?

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因此,在任何一个观察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这往往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

观察记录的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观察记录方法如何运用?

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观察指纹的活动中,采用描述性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表格记录法。

五、观察与实验

怎么从偶尔的现象,发现科学规律?

创造反复观察的条件。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停留在只进行观察上,而更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反复观察和精确测量,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

科学实验(experiment)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化学反应实验中会产生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地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

活动:观察记录四种溶液的变化现象:颜色、沉淀、气泡等。

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然后通过认真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活动:鸡蛋的沉与浮现象记录。(水中逐渐加入食盐)

六、新课小结:观察的要求、拓展、实验。

七、作业:A P2-3

第3节 科学观察

第3节科学观察 学校七()班姓名组别 一、课前尝试 1、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__ _ ___。用____ __能将微小的物 体放大,用___ ___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 ___ ___和___ ___。 二、新知尝试 1、用心观察 尝试一:观察我们的指纹 (1)看看你的十个手指的指纹,它们的纹路是否相同?。 (2)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清晰程度有什么变化?。 (2)周围的几个同学合作,用红色印泥将左手大拇指的指纹清晰地印在纸上,比较这几个指纹印,它们完全相同吗?。你认为全班同学指纹相同吗?。 (3)利用上述结论,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你能举例说明吗? 思考:单凭感官观察总是可靠吗? 尝试二:(1)观察课本图1-33,两条横着的直线看起来是笔直的吗?。用直尺验证一下你的判断。 (2)观察课本图1-34,图中是螺旋还是同心圆?。用直尺验证一下你的判断。2、拓展观察力 思考:为什么要借助实验仪器和工具 (1)我们在上面两个观察中,为了确定我们的判断是否准确,使用了什么工具?。 有时,实验仪器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2)你认识课本图1-36和1-37的实验仪器吗?请填写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图1-36 ;作用。 图1-37 ;作用。 这些实验仪器对我们的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的范围。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和等方法。 4、观察与实验 尝试三:(1)对A-硫酸铜 B-氢氧化钠 C-氯化铁 D-碳酸钠四种溶液相互滴加,观察现 象并记入表1-5. (2)说出图1-40中各种实验器具的名称和用途。仔细观察老师在“鸡蛋放入溶液里的实验”中实验操作动作,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1-6中。 三、同步尝试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叶》教案

观察叶 教学内容: 观察叶是科教版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植物的一般特征。本节是在学习了“我们知道的植物”和“观察一棵植物”的基础上学习观察植物的叶,涉及课本第7页到第10页的内容。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对事物充满好奇,特别是乡村的孩子对植物有广泛的认识,应抓住这一特点进行对科学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养成爱观察、会观察、爱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叶,让学生知道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并鼓励描述其特征。 2引导学生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懂得保护植物。 3能够动手画一片叶和用叶做一副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教学难点: 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让学生调查校园内的植物。 教师准备:课件、具备有老叶和嫩叶的盆栽。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几片常见而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子,让学生观察后

说出他们分别是什么树的叶。 2.追问“那你们是怎么样区分的,为什么这么快而又没有错呢?” 结论:因为每种叶都差不多,但和其他树叶长相不同。 3.再次追问“这些叶的长相哪里不同?” 4.提问:“这些叶的长相有相同的地方吗?” 教师提示:学生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会认即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做好准备。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在观察之前, 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2.带领学生观察植物的叶。可先学生让按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描述,让后教师在做介绍。 3.观察之后,回到教室。 4.教师出示一些特别的叶。(1)枫树叶-----像手掌;(2)银杏叶-----像一把扇子;(3)松树叶-----像一根针…… 6.“猜叶子”的游戏。教师学生描述叶,让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例(1)枫树叶-----像手掌;(2)银杏叶-----像一把扇子;(3)松树叶-----像一根针…… 总结,“我们之所以能猜对是什么叶子,是因为他们叶的一些特征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 1.教师先出示一盆载,让学生观察盆栽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思考同是一种植物的叶为什么他们的长相不一样呢? 学生会观察到盆栽叶的颜色不同,教师可顺势对学生进行植物的叶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并教导学生要爱护一草一木,不可践踏小草和采折树枝。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 1.首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后画叶脉,最后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 幼儿教育,引领孩纸走向成长;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食物的旅行 设计意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欢出去旅游,每次旅游回来都希望把自己见到的、好玩的事情说给老师、小伙伴听。结合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我班开展了“快乐的旅行”这一主题。随着活动的不断延伸,一次孩子们在进餐中窃窃私语,老师蹲下身仔细倾听孩子的对话,才知道他们有一个新的“发现”:食物在肚子里会“旅行”吗?多有趣的问题呀!孩子们都关注着呢。《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食物,孩子们总是吃不够、说不完。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食物的旅行”主题活动由此生成展开。为体现新课改精神,我们以整合的观念,目光短浅是让幼儿在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的同时,重点知道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合作能力。为使活动真正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我注意灵活采用教法:首先设置问题情境(从孩子们好奇心入手;;“吃下去的东西哪去了?”)观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发现;;食物在人体里的消化过程)操作法(以孩子喜爱的操作形式展开;;动手动脑拼图、“构建”消化

系统图)等等。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亲手制作课件,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生动且有趣味性。 活动目的:1、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重点知道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2、加深幼儿对身体的了解,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3、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人体消化系统卡片数套,小兔布偶一个,食品、白板纸、油画棒、大小塑料软管等材料若干。2、课前与爸爸妈妈讨论及查找有关资料。3、主题环境创设(人体模型、人体各结构图等) 活动过程;一、教师与幼儿每人吃一块萝卜片,谈话关提出问题让幼儿猜测,引出课题“食物的旅行”。1、讲述故事“萝卜的旅行”。 2、利用小兔布偶,重点提问:萝卜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二、幼儿自选食品(糖、饼、果等),再次体验食物在身体里的感受。 三、认识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1、教师演示课件,帮助幼儿认识消化器官的名称。2、重点讲解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让幼儿明白不良饮食习惯对胃的伤害。3、结合 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讨论:辨别哪些是健康的饮食行为?哪些是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教育幼儿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分组操作活动:加深对人体主要消化器官的理解。1、分组玩拼图游戏。幼儿利用小卡片,合作拼成一幅完整的人体消化系统图。

第三节科学观察

南市中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第3节《科学观察》第1课时学历案 主备:马老师审核:胡老师班级:_______ 姓名: _______ 2015年9月【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3、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课前预学】 1、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和研究。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通过进一步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了。 2、观察指纹 (1)看看你的十个手指的指纹,它们的纹路是否相同?。 (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与肉眼直接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与清晰程度有什么变化?。 (3)请你周围的人,用红色印泥将左手大拇指的指纹清晰地印在纸上,比较这几个指纹印,它们完全相同吗?。你认为我们每个人指纹相同吗?。 (4)利用上述结论,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你能举例说明吗? 3、我们的观察总是可靠吗? (1)观察课本图1-33,两条横着的直线看起来是笔直的吗?。用直尺验证一下你的判断。 (2)观察课本图1-34,图中是螺旋还是同心圆?。用圆规验证一下你的判断。(3)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并对事物作出判断一定可靠吗? 4、为了扩大我们观察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家们研究和发明了很多方法,设计与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请举例说明。(书p14) 5、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和等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例如,在前面观察指纹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 下表1-3(p15)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观测数据,比较这些数据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①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是。 ②八大行星中,围绕太阳转得最快的是,最慢的是。 海王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地球上的年。 6、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一些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停留在只进行观察上,而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 教师演示实验p16液体的混合,p17鸡蛋放在溶液里的实验。

1.3科学观察教案04

第三节科学观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 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在实验中规范操作科学仪器,并观察实验中的现象,掌握科学观察的流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观察需要用心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并尝试用科学观察的方法全面认识事物。 二、教学过程 一、科学观察 (一)、用心观察 师:今天我准备了很多杯饮料和大家分享。由于数量有限,我想把它们给刚才洗过手的同学。 生踊跃举手 师:大家先别急着尝。我先来示范一下该怎么尝,呆会儿大家就按照我的方法去尝。 演示:将中指沾了一下饮料,然后将食指放入口中,露出微笑。 师:什么味道? 生:酸酸甜甜的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 师:刚才,老师在尝味道的时候是把中指放入,但是放进嘴里的却是食指。 板书:观察。 师: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研究中,观察,特别是用心观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刚才已经尝过它的味道是酸酸甜甜的,那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颜色是。。闻起来。。 师:观察不仅仅指用眼去看,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皮肤的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这样才能达到对事物较为全面的认识。实际上,很多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 PPT介绍:伦琴射线的发现 (二)、观察需要借助工具 师:那是不是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能对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吗? flash:眼见一定为实吗? 问:图中都是直线吗?你怎样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 问:。。。。 师:我们的观察为什么会产生失误? 生:人的感官可观察事物,但具有局限性,有时会使我们产生错觉。 师:我们的眼睛有事不能准确判断事物,那是否能看到所有的事物? 生:不是。细菌 师:太小的生物,比如细菌等微生物,我们看不到,还有哪些?太大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蚂蚁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蚂蚁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2、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发现蚂蚁的基本特征。 3、愿意参加探索活动,活动过程中能爱护蚂蚁。 活动准备: 1、小蚂蚁若干,小昆虫盒16个。 2、PPT:蚂蚁的外形特征、蚂蚁的家、各种各样的蚂蚁。【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3、录像:小蚂蚁大家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察小蚂蚁的大家庭,弓I起幼儿的讨论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长得很小很小,会是谁呢?仔细看一看,小蚂蚁们在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1、提出观察重点和要求,幼儿自由观察。 指导语:刚刚我们看了小蚂蚁的大家庭,下面我们就要来和小蚂蚁做朋友喽。 请你仔细看看你的蚂蚁朋友,它在干什么?它长得什么样子? 2、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①头上有什么呀?触角是直直的吗?(触角、眼睛、嘴巴) ②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呢? ③蚂蚁的身体分成几个部分啊?(头、胸、腹) ④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3、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有序观察。 4、教师小结蚂蚁的外形特征。

指导语: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 三、观看图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讨论:小蚂蚁的家在哪儿? 2、出示蚂蚁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 四、拓展经验:观察各种各样的蚂蚁图片,比较不同。(大小、颜色、花纹) 指导语:蚂蚁的种类可多啦,我们中国就有600多种。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反思: 今天上的是一节科学课《幼儿园的蚂蚁》,重在引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是滴的探寻蚂蚁,引发对蚂蚁的探究。也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昆虫的基本常识。并且老师事先准备好了饼干碎,每个人小朋友都有,可以尝试喂蚂蚁的活动,引发幼儿对蚂蚁, 对小动物的爱心,也可以亲自观察蚂蚁搬食物的动态的过程。 在上课的时候,我首先进行了分组活动。提前说清楚规则。由组长带头带领组员在老师规定的范围内去自由找寻蚂蚁。我进行了跟踪观察,拍了照片和视频。发现每一个组都找到了蚂蚁。以下就是孩子们的观察发现。 悠悠:“我发现了那边有蚂蚁,我捡了树叶,我把饼干放在了树叶上,等着蚂蚁去吃。” 正凡:“我们在那个毯子地底下发现了蚂蚁,我们喂饼干,它们就吃。” 阳阳:“我看到一只小蚂蚁在搬一块很大的饼干,然后它搬不动了。” 茵茵:“我和可可在滑滑梯的下面,发现了一个洞穴,有蚂蚁。” 骁骁:“我发现一只黑蚂蚁和一只红蚂蚁在抢饼干,红蚂蚁抢走了。” 涛涛:“我在那里喂东西,我把饼干喂下去,他们就吃了。” 俊涛:“我看到有小蚂蚁和大蚂蚁,还有蚯蚓。” 孩子们用自己的发现,去观察,去创造,去探究。也观看自己在探究时的视频还有说的话,也觉得十分有趣呢!不仅发展了孩子的探究能力,也发展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激发了孩子的探究兴趣,也引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 最后带孩子们回教室观察蚂蚁图片,就有了更直观的看法。 就是上课用时已经超过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探索活动教案

小班科学探索活动教案:趣味小蚂蚁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和亲自动手的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述蚂蚁的形状、颜色和身体特征。 3、从小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蚂蚁头饰、蚂蚁挂图、放大镜每人一个、盆、沙子、小碟、投影仪、活蚂蚁、小透明盖。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把投影仪打开,上面放着几只活蚂蚁在上面爬,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教师让你们看一种很有趣的小动物,你们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幼:“小蚂蚁。”师:“你们可真聪明” 2、比赛捉蚂蚁:让幼儿从大盆里用手把蚂蚁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再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让蚂蚁不要爬出来。 师:“你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小蚂蚁,你们想不想和它们玩呀?那好,咱们做个游戏,比赛捉蚂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胆大。把盆里的小蚂蚁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捉好之后还要想办法不让蚂蚁爬出来。好了,你们听明白了吗?”师:“准备好了吗?开始比赛。”3、观察蚂蚁: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捉到的蚂蚁是什么样的?(小不小呀?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眼睛、口、足…?)小朋友做事要有始有终,我们现在再把小蚂蚁放回去。

活动二:看挂图,分析挂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分析蚂蚁的外形特征。说出自己看到的蚂蚁和挂图上的有什么不同吗? 师:“小蚂蚁我们都观察了,现在呀,我们来看一只大蚂蚁,你们想不想看呀? 出示挂图 师:“那你们看看你们捉到的蚂蚁和教师这里的这只蚂蚁一样吗?” 师:“有说一样的有说不一样的,那哪一样哪不一样?”让幼儿观察挂图 师:“谁能看出蚂蚁身体分为几部分?”(头、胸、腹三部分) 师:“那我们再看一看,蚂蚁头上都有什么呀!”(眼睛、口、触角)师:“那你们知道小蚂蚁的触角是干什么的吗?”(两蚁相遇时,靠触角相碰,传递消息,就像我们说话一样) 师:“胸上还有什么?”(叫足,一共有三对) 师:“好了,我们今天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小蚂蚁的知识,你们表现的都这么好,想不想玩一个游戏呀?” 活动三:游戏《小蚂蚁搬豆》 1、交代游戏名称 2、这个游戏怎么玩呢?老师会选出最听话的小朋友来玩。 小蚂蚁们先站好两组进行比赛,看哪组搬的最快。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科学观察同步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科学观察同步测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的选择不恰当的是() A.观察蜗牛时用放大镜B.现察面包霉菌菌落时用显微镜C.观察月球时用天文望运镜D.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用显微镜 2.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下列有关借助工具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C.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某向学通过测定脉搏跳动获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得出提高运动强度会导致心跳加快的结论。下列能支持该结论的一组数据是() A.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60 次,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70 次 B.甲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60 次,甲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30 次 C.乙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20 次,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90 次 D.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60 次,丁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15 次 4.下列测量中属于借助仪器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的是() A.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B.用手掂球的轻重 C.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D.用手表了解时间 5.下列不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A.用手摸桌子的光滑度B.用刻度尺测科学书的长和宽 C.用天平称物体质量D.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体温 6.小明对学校一窝蚂蚁做了三天的观察,记录了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5分钟,其结果如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A.第二天觅食活动旺盛B.上午7∶00前蚂蚁不活动 C.11∶00~15∶00蚂蚁活动频繁D.蚂蚁上午的活动比下午的频繁 7.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实验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 8.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A.两球向墙扔去,比较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把两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下落,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9.科学老师在做“乒乓球实验”时,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杯子中,然后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会( )

科学观察类活动教案

科学观察类活动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本文是精心的科学观察类活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观察几种植物的新芽,了解每种植物的芽都不一样。 2、学习用语言完整地表述自己观察的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 3、愿意积极寻找资料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分享。 活动重点: 观察几种植物的新芽,了解每种植物的芽都不一样。 活动难点: 学习用语言完整地表述自己观察的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收集关于植物新芽的图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老师:小朋友们,请你们说说春天到了,植物会怎么样呢?你们看过植物的新芽吗?你们看过的植物的新芽是怎么样的? (幼儿回答)

老师:哦,刚刚有些小朋友跟我们分享了他看过的植物新芽,它们的形状都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些嫩嫩的新芽吧! 二、看幼儿用书上的图片,观察几种植物的新芽,发现植物的新芽是各种各样的。 1、这里有四张植物的图片,请你们看看这些植物都是什么样的?它们的芽一样吗?都是什么样的呢? 2、老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植物新芽。 老师:这个新芽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这个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征。并用动作将它的外形特征表现出来。 老师小结:小白菜的新芽像一对小翅膀呢,看起来真可爱。蕨类的新芽是绿色的卷卷的,像个小拳头,真好看。树枝上也冒出了嫩芽哦。还有最特别的红楠的新芽是红色的呢!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其他植物的新芽。 (播放收集的图片) 老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植物的新芽,它们又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豆子发芽的图片 老师小结:绿豆发芽了会长出两片尖尖的小叶子、黄豆和花生发芽了会长出两片心形的叶子。 四、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设计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设计教案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设计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科学教案一:包饺子 设计意图: 感知5以内的数量是小班幼儿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创设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包饺子"情境,支持与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活动中教师通过提出若干开放性的问题,将以"点数"为核心的多种数学内容蕴含其中,形成一个充满挑战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尝试,主动获取数学经验。 操作卡片设计简单、巧妙,由于饺子的数量、摆放位置和拍摄角度不断改变,卡片上呈现了整齐、散乱、遮挡、干扰、环绕等不同摆放形式的饺子,不但加大了点数难度,而且增加了点数的乐趣。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昕限,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幼儿克服动作、时间、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认真专注地完成操作任务,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并给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目标: 1.能不受饺子摆放形式(整齐、散乱、遮挡、干扰、环绕等)的影响,正确感知5以内的饺子数量。 2.尝试不受干扰,准确地完成"按数量包饺子"的任务。

3.喜欢参与活动,体验数数的乐趣。 准备: 1.幼儿有用彩泥包饺子的经验。 2.用彩泥包好的饺子1盘。 3.每张桌子上放3个自制的娃娃,每个娃娃的身边分别摆放着3、4、5的点卡。 4.实物投影仪,电视机。 5.操作材料:不同摆放形式的饺子实物图片(如图)每人4张,小盘和彩泥球各若干(数量要充足,够每人包4盘饺子)。 过程: 一、进入游戏情境,回忆前期经验 1.引发幼儿兴趣。 师:娃娃家的娃娃们想吃饺子了。今天,我们就来给娃娃包饺子。 师(出示一盘"饺子"):瞧!这是什么你会包饺子吗 2.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包饺子"(附后)。 二、排除饺子摆放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5以内的饺子数量 1.帮助幼儿熟悉操作材料,初步了解操作要求。 师:这里都有什么(卡片、盘子和彩泥。)要让我们做什么(包饺子。)包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对,这些材料是包饺子用的,卡片上有几个饺子,我们就要包几个饺子。 2.引导幼儿观察卡片上饺子的摆放形式,学习正确点数5以内的饺子数量。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入门-第3节-科学观察-教案

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节科学观察讲义 教学目的: 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②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知识罗列: 一、用心观察,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我们的指纹 1.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看看不同手指的纹路是否相同? 不同手指的指纹可能不同。 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有什么变化? 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变大。 3.选择个其中的一个手指(如中指),用红色印泥将那个手指的指纹清晰地印在白纸上, 并将自己的指纹与同桌的指纹印相比较是否相同? 不同的人的指纹不同。 用指纹确定身份,超市保管钱物的箱子,还可以利用指纹破案等。 二、拓展观察力,我们利用感观观察事物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有时会产生错觉。因此,在实 验室中,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试管架:放置试管等的仪器。试管:少量物质反应时用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等。酒精灯:使物质加热的工具。 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工具。停表:测量时间的仪器。 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器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天文望远镜用于观测遥远的星体。 强调:各种工具和仪器是为了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的,但是每一工具和仪器都有自己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因此,同学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都在不断地提高。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和整理 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观察鸡蛋沉浮的实验 实验步骤: 1.将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2.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食盐的溶解; 实验现象 1、将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便会______深入水底_______ 2、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鸡蛋会慢慢上浮,最后浮在水面 为什么加入一定量食盐后鸡蛋会上浮? 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盐水的浮力比水大 思考:生鸡蛋浸入白醋里,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科学《观察》教案

《观察》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观察的各种器官。 2、用工具观察,感受工具观察对感觉器官的延伸作用。 3、综合运用各种器官观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体会观察在科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观察的各种器官和用工具观察。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各种器官观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体会观察在科学中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分好5个小组,每组5-6人,选好组长,位置围成一个“凹”字形。教具:放大镜5个,透明杯5个,小磁石5枚,卡片5张,食盐、白糖、味精、白醋、橙汁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1、导语 2、展示课题 (是不是很神奇?这只是一个小魔术,而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探究的科学课题中----观察)

二、认识观察的器官 1、声音展示 (是谁呀?)(生:大耳朵图图) 2、自主探究,认出液体,贴上标签 展示5杯不同液体,提出要求,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认出,贴上标签。 注意事项要做提醒。 3、观察的器官 感觉器官图片出示,认识不同感觉器官。 三、工具观察 1、图图有话说 把图图的话给每个小组,并让其看。 2、放大镜看话 让学生仔细阅读要求后,用放大镜观察图图的话,并告诉大家图图对本组说的话。 3、观察的工具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也可以帮助观察? 学生回答 老师呈现所搜集的观察工具,阐述工具的作用。 四、综合运用各种器官观察 1、生活情境导入 图图饿了,要自己做饭,但不认识调味品,请学生帮忙判断。

2、实物呈现,小组探究 老师给每个小组取了一些容器中的调味品,让学生综合运用观察的感觉器官判断。 3、得出结论 小组代表口述填空 五、观察的重要性 1、三位人物:鲁班、袁隆平、法布尔 2、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人物身上观察的精神。 六、总结 1、让学生积极总结此次收获。 2、老师小结。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案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案 幼儿教育,引领孩纸走向成长;以下是精心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食物的旅行 设计意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欢出去旅游,每次旅游回来都希望把自己见到的、好玩的事情说给老师、小伙伴听。结合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我班开展了“快乐的旅行”这一主题。随着活动的不断延伸,一次孩子们在进餐中窃窃私语,老师蹲下身仔细倾听孩子的对话,才知道他们有一个新的“发现”:食物在肚子里会“旅行”吗?多有趣的问题呀!孩子们都关注着呢。《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食物,孩子们总是吃不够、说不完。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食物的旅行”主题活动由此生成展开。为体现新课改精神,我们以整合的观念,目光短浅是让 幼儿在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的同时,重点知道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合作能力。为使活动真正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我注意灵活采用教法:首先设置问题情境(从孩子们好奇心入手——“吃下去的东西哪去了?”)观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发现——食物在人体

里的消化过程)操作法(以孩子喜爱的操作形式展开——动手动脑拼图、“构建”消化系统图)等等。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亲手制作课件,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生动且有趣味性。 活动目的:1、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重点知道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2、加深幼儿对身体的了解,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3、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人体消化系统卡片数套,小兔布偶一个,食品、白板纸、油画棒、大小塑料软管等材料若干。2、课前与爸爸妈妈讨论及查找有关资料。3、主题环境创设(人体模型、人体各结构图等) 活动过程;一、教师与幼儿每人吃一块萝卜片,谈话关提出问题让幼儿猜测,引出课题“食物的旅行”。1、讲述故事“萝卜的旅行”。 2、利用小兔布偶,重点提问:萝卜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二、幼儿自选食品(糖、饼、果等),再次体验食物在身体里的感受。

大班科学观察类教案

大班科学观察类教案

大班科学观察类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汇编)】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精选汇编) 设计思路: 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已具备了某些物体(如石头、雪花片等)在水中沉浮的经验,所以如果活动设计仅仅停留在让幼儿了解,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幼儿的探索兴趣不易深入。而让幼儿带着任务探索,如怎样使浮的东西沉下去,使沉的东西浮上来,可以提高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大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逐渐减少,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发展得比较好,所以活动设计既要为幼儿提供边操作边思考的机会,又要注重培养思考的有意性,培养幼儿先预测(思考)再操作。操作后让幼儿多讲述、讨论,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知识: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记录结果,表示物体的上浮和下沉。 2、技能: (1)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序的完成实验。 (2)能与同伴沟通、交流与合作来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3、情感:

(1)乐意参加探索沉与浮的小实验。 (2)初步形成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沉与浮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记录结果,表示物体的上浮和下沉。 活动难点: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脸盆,盆里有半盆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条。 2、每组装满水和空矿泉水瓶各一个、橡皮泥、石头、雪花片、树叶等小物品。 3、每人一张记录纸,一只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它们就躲在你们的椅子下,找出来看看是谁呀?幼:是钥匙、小木块、玻璃球? 二、实验:沉与浮 1、教师示范:教师取一块雪花片请幼儿来猜猜:这块积木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请幼儿把准备的材料进行猜测,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教师指导:你们猜雪花片放在水里会怎样?你们每人有一张记录表,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表上。如果猜雪花片是浮上来的,那就在?这一列中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上面加一个小帽子)如果你认为是沉下去,那就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下面加一个小帽子)。

第1章 第3节 科学观察

第3节科学观察 A知识清单聚焦教材) 1.__观察__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做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__仪器__和__工具__。 3.人们直接用感官的观察叫__直接观察__,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__间接观察__。 B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1.著名的科学家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了电流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从而进行持续研究,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他的最初发现来源于(C) A.实验B.调查 C.观察D.阅读 2.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B) A.玻璃棒B.温度计 C.放大镜D.显微镜 3.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观察结果绘制如图,这里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C) 第3题图 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 4.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D) A.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空 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 D.用耳朵听声音 5.下列观察属于定量观察的是(A) A.科学课本长度为25.80 cm B.100 m赛跑中,张华比李兴跑得快 C.烧杯是圆柱形的 D.夏天比冬天热 6.下列选项中需要用到测量工具的是(B) A.观察一个西瓜是否成熟 B.观察一瓶白酒的体积与质量 C.观察一辆汽车的形状 D.观察一箱优质苹果的颜色

7.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用__电子显微镜__能将微小的物体放大,用__天文望远镜__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__现象__和__所测数据__。 8.下列观察:①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朵辨别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②③④__;属于间接观察的是__①⑤⑥⑦⑧__。(均填序号) C更上一层楼能力提升) 9.下列关于指纹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左、右手食指的指纹是完全相同的 B.放大镜离手指距离不同,指纹图像的大小也不同 C.放大镜离手指越近,指纹图像越大 D.用放大镜看到的指纹方向与实际相反 10.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D) A.能用眼仔细观察 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 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D.能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11.2018·湖州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形成科学素养的重要条件。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观察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C) A.一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50牛 B.食用油的密度约0.9千克/米3 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0米3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米/秒 12.下面是几种情况的观察实例:①小红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②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科学书本的宽度;③在生物实验中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④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⑤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其中属于定量观察的是__①②④__,属于定性观察的是__③⑤__。(均填序号) 13.观察如图所示中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哪个大?__乙环的内圈大__。再动动脑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__使用刻度尺测量等__。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的直觉有时是不可靠的,要借助工具等的帮助来进行正确的判断。 第13题图 14.小刚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爱动脑筋的他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的 请你根据小刚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2)_苏教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观察》教学设计“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内容】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观察》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物品,学生了解人体有眼、耳、鼻、舌、手观察器官。 2、通过观察不同的物品,能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初步养成良好的

七年级初一科学上册 1.3科学观察-含答案2020

七年级科学上册 1.3科学观察 基础闯关全练 1.(2019浙江嘉兴秀洲高照实验学校月考)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 B.用鼻子闻气体的味道 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 D.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太空 2.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 A.能用眼仔细观察 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 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D.能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3.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4.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你认为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借助这两种仪器是为了( ) A.完成观察任务B.得到观察结果 C.延长观察时间D.扩大观察范围 5.(2019浙江台州书生中学期中)如表所示是任思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 78 21 0.03 0.07 0.9 空气中的气 体/% 78 16 4 1.1 0.9 呼出的气体 /% 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对 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呈紫黑色(这种颜色的卵是已经受精的卵)的蚕卵放到多功能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 组别 A B C 蚕卵数1000 1000 800 培养温度16℃20℃30℃ 培养湿度75% 75% 75% 孵化出蚕蚁所需天数10 9 8 孵化率90% 98% 68% (1)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_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方案存在什么问题?请指出并加以纠正。 7.(2019浙江杭州信达外国语学校月考)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

最新精选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第3节 科学观察知识点练习五十五

最新精选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3节科学观察知识点练习 五十五 第1题【单选题】 “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开拓了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下列科学实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段的是( ) A、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来观察遥远的天体 B、用显微镜来观察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 C、用高速摄像机来研究运动极快、肉眼无法辨清的运动过程 D、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哪种仪器可以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 ) A、秒表 B、天平 C、望远镜 D、三角尺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 A、能用眼仔细观察 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 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D、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 A、玻璃棒 B、温度计 C、放大镜 D、显微镜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直接判断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 B、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C、借助各种仪器可以大大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 D、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的往往是善于观察的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测量中属于借助仪器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的是( ) A、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 B、用手掂球的轻重 C、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 D、用手表了解时间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在蚕豆种子的子叶上滴上碘液,两组同学分别观察到“变蓝”和“不变蓝”两种不同的现象,他们纠结着该记录哪个观察结果。你支持的做法是( ) A、记录各自观察到的现象 B、都记录“变蓝和不变蓝” C、根据老师说的结果记录“不变蓝” D、去网上查,记录权威网站上的观点 【答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