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的课表

我的课表

2012-2013学年1学期【经济贸易1041】课表

优秀校本课程标准

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标准 一、符合有关政策。课程设置符合国家基础教育相关政策规定,课程特色显著,课程实施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体现新课程理念。能够以鲜活的、发展的、创新的活动形态整体设计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 三、从校本实际出发。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通过分析和研究校内外环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体现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作为校本课程实施媒介和重要形式的校本教材,要具有原创性、地域性、教育性、实用性,系统讲解某一领域知识的教学材料汇编或正式出版物(文本教材)。校本教材结构合理,重心突出,层次清晰,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行文流畅,用语规范,图文并茂,格调清新,可读性强,便于讲解或自学。不存在方向性、科学性、知识性错误。校本教材成果著作权人可以是个人、团队或单位。成果要求不少于1个学年的学习内容。确系根据学校实际自主开发的成果,严禁抄袭。每项成果主编1人,参与人数限前5人。参评成

果不包括学习辅导用书、习题集、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参与编写的国家和全省地方课程教材等。

五、材料完整、真实可信 1、《驻马店市优秀校本教材申报表》 2、《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表、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程学习结果评价等材料。 3、如有校本教材,需提供编写的校本教材;一学年的校本教材教案1份。 4、其他佐证性材料。能体现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反思等环节的过程性、真实性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始性材料。不能提供纸质的可提供电子材料刻录光盘。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浅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浅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摘要] 随者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的基础教育也逐渐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社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校除了国家课程外,还设置了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都是使学生在获得良好学业的同时,也实现全面的发展。本文在了解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特点,目的及关系的基础上,对怎样使二者得到优化整合,发挥最大效应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优化整合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急剧变迁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教育教学也经历着重大的转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个良好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健全的身心。 此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当学生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时候,他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和他各方面的能力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社会筛选人才的标准不仅仅是“分数”,更多的是对人格,修养和能力的筛选。 此时,单一的国家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校本课程更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更能够因材施教。所以,许多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从从国家模式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一、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含义 所谓的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它主要是按照课程主体来划分的。国家课程指国家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它是全国统一的,采用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从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省市课程计划,结合通化兴华教育中心“2016年教育教学工作要点”、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及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校本课程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课程开发与教师培训,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强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队伍及科学的评价体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教学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利于他们成长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2、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进行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广泛地发展。 3、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放性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4、因地制宜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要体现地域特色。本学期要结合通化山区的特色,从其地域特色、历史与文化及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等方面来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新的学科拓展类课程。 四、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组长: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技本课程就是学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 组成了“三级课程”的结构。它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 学校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c因此,栓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 亮点。但就是,一直以来,课程都就是由国家开发,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学习与借鉴。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课程模式与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 本趋势。在课程根式多样化与课程结构优化中,校本课程的外发具打重要作 用。因此,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也必须重视校水课题的开发与建设。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向=个部分构成:同家课样、地方课程利学校课程。共中,同家课程就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般要求设计的.仑反映了国家教育标脏, 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小小学教育的共向标准。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文施国家课程,以保rd: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n标就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成本依据。地方课程则主要就是根据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就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入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咋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课程对该地方或社区的个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均。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 国家课程标难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 凹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小向,宏观课程结构的 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现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住出现课程结构中 ,1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就是国家教育最高标难而不就是起码标准、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枚课程管理体制卜,国家课程 门类较少.灶仅仅规定着中小学教育应达到的起码您淮.巾非最高标准.地入课

一年级校本课程年级课程安排表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3月份 --一-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数学学科实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4月份 ---------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语文学科实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5月份 ---------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英语学科实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年课程安排表 6月份 ---------年级第一周(1年级周一) 景主任 1班:周二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 3班:周四第四节 6班周二第二节 第二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6班周二第二节3班:周四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三周 景:2班:周一第四节王晨:4班周二第三节1班:周二第四节 5班周四第四节 第四周 体育学科实践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探究(2011-11-27 21:16:5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有效教学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别为二级课程和三级课程,其内容有学科交叉现象。山东省地方课程共三科,分别为《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汇总来说,都是一段材料学习。如何设计教学法,让学生学会,会学,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两级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开手脚,开放思想,敢于创新。 一、全面了解地方和校本课程标准(目标、实施、评价)。 1.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探索领域为课程分类形式,以课程模块为课程呈现形式。 2.“改革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要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要妥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重在发展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资源”。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所生成的课程,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工厂、农村、企业以及社会实践基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单位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4.学校对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防止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过于偏重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评价的倾向,一般不用考试的方法。 二、怎样进行小学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怎么学、怎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2.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知识,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用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地方课程来源于生活,地方课程服务于生活。学生对地方课程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

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doc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教室号首位为楼号,后三位为教室号,其中B301、B302、B30 3、C103、C201、202、203、20 4、C20 5、C301、C302、C303、C304为多媒体教室,A203、A204、A301、A303、A304、A403、A404为机房; 3、因各班级上课地点不固定,请任课教师和学生注意上课地点,以免误课; 4、实践教学部分只需标出第几周做什么实践,具体安排见实践课表; 5、体育课集合地点为篮球场门口(风雨操场对面),体育课代表上课前需与体育老师联系。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教室号首位为楼号,后三位为教室号,其中B301、B302、B30 3、C103、C201、202、203、20 4、C20 5、C301、C302、C303、C304为多媒体教室,A203、A204、A301、A303、A304、A403、A404为机房; 3、因各班级上课地点不固定,请任课教师和学生注意上课地点,以免误课; 4、实践教学部分只需标出第几周做什么实践,具体安排见实践课表; 5、体育课集合地点为篮球场门口(风雨操场对面),体育课代表上课前需与体育老师联系。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注:1、本课表由各系编制,发给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各班学习委员,教务处备案; 2、教室号首位为楼号,后三位为教室号,其中B301、B302、B30 3、C103、C201、202、203、20 4、C20 5、C301、C302、C303、C304为多媒体教室,A203、A204、A301、A303、A304、A403、A404为机房; 3、因各班级上课地点不固定,请任课教师和学生注意上课地点,以免误课; 4、实践教学部分只需标出第几周做什么实践,具体安排见实践课表; 5、体育课集合地点为篮球场门口(风雨操场对面),体育课代表上课前需与体育老师联系。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校本课程培训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与开发的类型 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涉及的文本格式和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 1 何为课程? 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可是对于课程是什么却没有统一的界定。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课程,就有不同的理解,比如: ◆教育官员:课程即计划 ◆课程专家:课程即经验 ◆学科专家:课程即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家:课程即教材(教科书) ◆学生代表:复杂的课程表+讨厌的教材+恐惧的考试 ◆设计校本课程的角度: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 我们从设计校本课程的角度如何回答课程的内涵呢?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第一个关键词是“有计划”,课程非常强调有计划,比如我们的校本课程规划就是一个计划,老师的课程纲要也是一个计划;第二个关键词是“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它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机会。至于学什么,怎样学,形式丰富多样,所以机会一词在新课程中非常重要;第三个关键词是“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从这里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结果有三类结果: 第一类结果就是可测量,可评价的结果性目标

第二类结果就是不考虑结果,只考虑过程的体验性目标 第三类结果就是我们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去表现,这是表现性目标。比如一些创造、发明、小制作、画画、唱歌等。 所以,教育结果有三类,不要马上定位到立竿见影的记住了什么,输出了什么,这只是结果性目标。我们今天究竟要开发什么样的课程,我们是仅仅把知识技能类的课程作为唯一的追求,还是关注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来设计我们的课程?新课改提出了校本课程,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2 何为校本课程? 怎样使学校有特色?特色学校是什么?特色学校就是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就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既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也不是语数外。那么什么是校本课程? 定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 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的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种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可分为德育类、智育类、健康类、艺术类和综合类等五种类型,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存在。 3 校本课程与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的区别? 校本课程是对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校本课程不是“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但“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有可能也有必要走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经历需求评估、确定目标、编制方案、实

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安排)

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安排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从小抓、抓小事。通过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整体素质,使受教育者走向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成功。而养成教育的课程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载体和途径我校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课题提出的方案,将养成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形式与方法、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安排。 一、目标与内容具体化 实施校本课程,要遵从我校以“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构建学校丰富的课程内容,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构建学校教育人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标分解训导达成要求,指导全校从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色出发,对行为规范目标进行分解,由大化小、由小化细,形成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的训导目标。 横向上,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分解为四个方面。 (1)学习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态

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生活行为规范。主要涉及培养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3)安全行为规范。要求学生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 (4)文明行为规范。从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其文明交往能力。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是从对人对事、对国家、对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向学生提出了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纵向上,分解为七、八、九学段训导点,梯度分明,便于训导、评价。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分层落实。校本课程间周一课时,安排在每月第二、四周下午周会课。 二、形式与方法多样化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做到“三个并举”。 (1)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并举。 为了抓实抓好养成教育,较早地启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让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成为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和约束力的教科书,“让墙壁草木开口说话,帮助教育”。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认养一块绿地、种植一棵小树”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教育中促成长。 (2)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举。 学校教师一改过去说教式、命令式的做法,引导学生发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各国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各不相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让所有的学校都“动起来” 校本课程开发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制度化教育形成之前,学校是独立的教育单位。但在制度化的教育形成之后,学校成了整个学校系统中的一分子。而随着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日益庞杂,单个的学校越来越没有了自我。庞杂的教育体系很难灵活变动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校本课程开发则再次确定了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责任单位的地位,让每个学校都行动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校自身的实力,也可以为国家减轻负担。 2.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 教师对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内容一直是敬畏有余的。科目对他们来说,是国家的规定,教材对他们来说,是专家编写的。他们被要求严格忠实(fidelity)于国家的所有课程文件,甚至连教学的具体步骤都严格遵照教学参考书指定的教学步骤和课时数。教科书对他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跪拜于教科书的神威之下。 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他们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指导性纲要,国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对象,不再是抗教师的(teacher-proof)课程集装箱(curriculumpackage)。他们可以站在学校这块基石上,鸟瞰国家的课程或其他学校的课程。 .让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校长、校外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以及社区成员等等各方面的人员彼此“沟通起来”。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使得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所有

校本课程设置方案

校本课程设置方案

关索中学校本课程设置方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放,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将是课程改革的焦点和亮点,学校和教师肩负着课程开发的责任。 一、校本课程设置思路 未来三年,学校发展规划是以“文化为魂课程为径办理想的教育”。实施“课程兴校”,是未来三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将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基于乡村学校少年宫优势资源,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构建学道分校系列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并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1、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三、校本课程设置的实施策略

(一)设置原则 1、“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二)课程分类 在保障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我学校构建的校本课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合学校衔接教育特色发展开设的必修特色课程,一类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选修课、活动课。 1、特色课程 我校特色课程主要是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开展,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索研发的几门特色课程,如《书法入门》、《蛋雕艺术》、《丝网花制作》、《射弩》等,主要在我校寄宿学生、留守儿童中开展,正式进入学科课程计划中。 特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的教师周工作量的计算,教学常规纳入教导处考核,学生成绩计入期末成绩库中。教师要针对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与思考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与思考 726300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田培树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发手段,由。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 最早是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在这次研讨会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意义作了最早的界定。1974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校本课程开发又一次成为重要的研讨议题。之后,许多学者纷纷就此提出个人的观点与见解,现在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和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实施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可能、政策支

持和发展空间。 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不断丰富、完善。近年来的课程改革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相当的基础。课程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课程计划中给学校预留了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有利于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也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 2、充分发挥了教师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开发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创新,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挑战,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课程知识与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由于教师自己参与了课程开发,掌握了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与技巧,因此必然会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性质、知识结构、呈现方式等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管理艺术等等,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能自然地得到提高,使教师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教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可以使自己的专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3、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个性的差异等,基础课程不能满足有些学生的需要了,使得一些学生的精力浪费了,学习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甚至有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失去了兴趣。而校本课程就能满足学生不

【最新】校本课程阶段性总结

【最新】校本课程阶段性总结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提供了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引进了中国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和>第一册教材.>和>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

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一、背景 20世纪后半期至今,课程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的多样化又成为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意味着作为学校,不仅承担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任务,也挑起了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的责任。 课程的开发,就是把教育方针的落实当作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点,就是把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当作办学的动力。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增强教学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情境化和体验性。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课程的开发,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学生个性中,实现因材施教和因趣选学,课程设置也可以形成适应不同需求的形式结构,单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相结合,规定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努力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过程性与科学性、地方性与全球性、预成性与生成性、逻辑性与动态性”的融合与平衡。从而实现教育观念、师生角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我们小学的老师自主编写供学生学习的文本。自主设计编写,不仅仅追求文本出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的过程。在设计编写中,让学生亲近现在、融入生活。 (一)文本的确立 1、文本的范围 (1)走向特色——凸现学校特色教育。学校的特色教育要具有鲜明的校本特征。学校特色多多少少是由校本课程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学校形成特色的一种具体保障。而小学在历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排球这一特色,同时,也形成了人人打排球这一传统,因此,为了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学校确定了排球这一校本课程。 (2)崇尚科学——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案.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案 课题天祝简介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天祝,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了解我们天祝? 二.简介天祝 天祝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是华锐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藏族先民的驻牧之地。经过长期的融合演变,形成了以吐蕃为主体的华锐藏族。明代,在今天祝、永登境内有藏族部落52个,3万余人。清同治年间因战乱频仍,灾荒连年,剧减至千人左右。至民国初年形成36族、14寺院。根据分布区域,36族有东山8族、红番5族、安远6族、哈溪5族、西坪山1族、华藏1族、南山4族、莫科2族、石门4族。另有鲁土司管辖的连城8族8寺。天祝建县之初,藏族人口为14012人,至2005年,达到67370人,占总人口的31.64%。土族是天祝县人数仅次于藏族的少数民族,全县各乡镇均有

分布,其中天堂、石门等乡镇分布较为集中。2005年,全县土族人口为12506人。1988年5月,曾由省人大批准成立了朱岔土族乡。自治县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予了许多特殊照顾。全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进,共同开拓和建设天祝,在发展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作业 搜集有关天祝的信息。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案 课题天祝藏族简介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天祝的藏族,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少数名族 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天祝有哪些少数民族吗?同学们中间有少数民族吗? 二.简介天祝藏民族 天祝藏族自称"华热哇",意思是英雄部落的人。据藏族民间传说,很早以前居住在巴颜喀拉大雪山下的藏族兄弟俩,哥哥叫阿秀,弟弟称华秀,他们俩都是部落首领,由于遭受天灾人祸,他俩率领全部的人马先后离开故乡,来到安多藏区下部宗喀北方一带,弟弟华秀带领的部落最后在大通河流域定居下来,世代繁衍生息,成为今天的"华锐"。 另据藏、汉文史料记载:公元七世纪下半叶,吐蕃王朝在青藏高原迅速掘起后很快向外扩张,其中有一支军团十分英勇善战,他们占领河西长达一百九十多年,由于未接到藏王允许返回的命令,只好原地待命,久而久之由军变民,进入祁连山区,依靠自己的英勇

学校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ⅩⅩ县红宇学校校本课程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我是地球小卫士》 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英特网,构建校本课程资源库。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形成具有校本特性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潜在能力,注重搜集和整理教学中的优秀课例,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校本教学案例资源,丰富校本课程资源。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形成具有校本意义的资源库。 课程类别:环境保护 授课对象:三、四年级 二、课程目标: 从学科的知识和特点出发,通过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以及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并探索出一条在小学阶段以渗透方式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1、丰富学生的环境知识,让学生形成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所谓环境意识,就是人们关于环境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能掌握有关环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一些基本概念。二是懂得人与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能正确理解“经

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的战略方针。三是懂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当代和后代的严重危害,对我国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2、不断提高学生的环境觉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一是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环境看作是一种人人有关、人人有责、义不容辞的社会公德。二是具有为维护良好环境而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具有关心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在自己活动范围内宣传和推动保护工作。四是具有与污染、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的勇气,对环境违法行为敢于进行制止或检举、控告。 三、校本课程课程表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教本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国家课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是由教育部主管的,它负责制定国家课程政策,决策重大课程改革;制定指导性课程计划;制定必修科目国家课程标准,审查并向全国推荐学科教材;指导检查地方课程管理工作;审批地方重大课程改革试验;制定升学考试制度,指导升学考试的实施,确定某些课程管理权限的下放是政府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教育策略,它赋予所有学生清楚、全面、法定的学习权利,规定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明确学业成就的评价方式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它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小学阶段所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品德、音乐、美术、体育,初中阶段所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物理、化学都属于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如信息技术教育就属于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

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三类课程不是三个完全独立的部分,它们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课程价值,承担不同的任务,履行不同的责任,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丰富和补充,其开发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校本课程不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割裂,它必须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套配实施。所以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学校应根据本省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当地社区、学校的实际出发,制订实施方案,同时结合传统和优势,开发适合自己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提供给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充分发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 综上所述,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自的含义、目的和地位以及我国的国情来看,国家课程提出了课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课的性质、目的及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与评价的建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教学质量、编写教材、进行教学以及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的重要依据;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与管理指南》所实施的区域性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计划所实施的具体方案计划。 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

跳绳校本课程概览

跳绳校本课程 目录 前言 (1) (一)课程设置依据 (二)课程设置理念 第一章跳绳的概述 (3) (一)跳绳简介 (二)跳绳教材的功能 (三)跳绳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跳绳的方法 (5) (一)怎样学跳绳 (二)跳绳的课堂练习 (三)趣味跳绳十一法 第三章跳绳的比赛规则 (9) (一)比赛场地及器材 (二)比赛的项目与规定 (三)比赛内容 第四章跳绳的评价 (10) (一)小学生跳绳技能定性评价量表 (二)小学生跳绳次数定量评价量表

前言 课程开发背景说明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不仅给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践开辟了天地,而且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设置,其目的就是要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不同特点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由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模式,给学校课程内容的设置增添了新的活力,学校有了开发课程资源的“选择性”。这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教师、家长的欢迎。依据优先性与适应性原则,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学校以本土加特色、教师以优质加专长、学生以全面加特长的办学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赞赏。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誉为世界第一普及运动,中国急切地需要从小广泛抓起的“弱势”运动,我校的传统特色项目——跳绳,引发了我们将它作为校本课程起步的战略性切入点。为此,我们广泛调研、深入学生和一线体育同仁,经过讨论、研究,不断修改、再修改,结合素质教育现状和学校实际特编写了本课程,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课程设置依据 (一)我校研制的体育校本课程(跳绳),是完全根据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在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下,来设置的小学阶段六学年整体成套框架。 (二)根据一纲多本的原则,结合了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实情,教师的特长,以及我校占地少的特点,通过体育校本课程(跳绳)的实施以达到促进学生健康的目标。 (三)开发与摸索并力求建立一套小学跳绳教学与训练的新模式,为我校体育校本课程(跳绳)填补空白。 (四)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及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水平目标的不同要求,给教师提供创新的平台使教师自觉的由原来对体育教学大纲标准要求的执行者,转变为一个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一)何谓“校本”? 可以理解为以校为本或学校为本。有三层含义:为了学校:为了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在学校中: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在学校中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二)何谓课程? 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包括制度的和非制度的) 狭义: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今天所说的课程是狭义的课程)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的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靠课程去实现的。形象地讲,课程决定了我们的学生走什么路,去什么地方,用什么交通工具,一路上都有些什么风景,他会有些什么样的体验,因此,它也叫做“路程”,或者叫“学程”。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和课程评价与管理。 课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如从形式包括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从层次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内容包括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等。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出现了如项目课程、经验课程、技能课程等。 (三)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类型: 1、显性校本课程与隐性校本课程 2、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 3、个别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部分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全体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 几个相关概念: 1、“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泛指在学校里实施与开发的所有课程。而校本课程仅是指狭义的学校的课程,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学校课程里的一个组成部分。简言之,学校课程指向课程管理的主体,校本课程则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