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登高望心瘁神伤文人的生命意识

登高望心瘁神伤文人的生命意识

登高望心瘁神伤文人的生命意识
登高望心瘁神伤文人的生命意识

【原文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原刊地名】武汉

【原刊期号】199804

【原刊页号】52~56

【分类号】J2

【分类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199811

【标题】登高望远,心瘁神伤

——兼论中国文人的生命意识

【作者】马元龙

【作者简介】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武汉430079

【内容提要】传统的中国文人在登高望远之际,几乎都无法避免地会感到神伤心瘁。本文通过详实的材料证实了这个命题的真实性,然后力求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原因。本文认为,中国人渴求建功立业以期不朽的生命意识乃是这一情结的本质原因。但这种情结之所以在登高望远之际,才有更激烈的表现,乃是因为“高”、“远”本身所具备的两种对立的意味的催发,使登临者强烈地意识到了生命的短暂与渺小,从而悲从中来,心瘁神伤。【关键词】中国诗学/生命意识/登高望远

【正文】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诗词歌赋产生于作者登高望远之际。诗人们或者远上寒山,或者伫立危楼,总之,于登临送目之际,他们无不慷慨多思百感交怀。并因此振臂奋笔激扬文字,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荡气回肠传诵千古的华章佳构。但是,更意味深长,更发人深思的是几乎所有这些诗词歌赋所传载的主体的情感都是郁塞胸中闷堵腹内的悲愁苦恨。落日楼头(峰头)断鸿声里,不知多少江南游子拍遍了栏干,宦海迁客望穿了秋水。无论是仕路失意日暮途穷或者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大凡登高一望,他们总会感到古今积恨天地来愁。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易传》)这在中国古代文人中似乎是自古而然的。孔子登山曾喟然叹曰:“登高望下,使人心悲。”(《孔子家语·致思》)王东登琅琊山,曾叹息说:“我由来不愁,今日直欲愁。”(《太平御览·郭子》)羊祜登岘山,对随从的邹湛等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晋书·羊祜传》)王伯舆“登茅山大恸哭曰:…琅琊王伯舆终当为情死!?”(《世说新语·任诞》)诸如此类的典故不胜枚举。至于登高望远而心瘁神伤的情结在古典诗文中更是有非常典型的表现。这种情结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早在《诗经》中就已开始。“陟彼崔嵬,我马虺聩。我姑酌彼金垒,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楚辞·招魂》)“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曹植《杂诗》)“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登黄鹤楼》)“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登柳州城楼》)“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始休。”(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杨徽之《寒食寄郑侍御》)“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张先《一丛花令》)“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高望远几乎是无可幸免地使人愁肠百结,神伤心瘁,以致诗人们既不由自主地登临送目以抒发胸中郁气,但同时又畏惧登高望远,因为这每每使他们悲从中来难以自禁。关于这

种心理情结,古人在诗中多有直接的流露。沈约《临高台》中云:“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何逊《拟古》中云:“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愁怅”;范仲淹《苏幕遮》中云:“明月楼高休独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张先《偷声木兰花》中云:“莫更登楼,坐想行思已是愁”;何梦桂《喜迁莺》中云:“怕伤心,休上危栏高处”;柳永《八声甘州》中云:“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又《曲玉管》中云:“烟波满目凭栏久,一望关河萧瑟,千里清秋,忍凝眸?”曹松《南海旅次》中云:“忆归休上越王台,愁思临高不易剪”。

诗人们怕登高望远,因为这每每令人惆怅,使人伤心,惹人归思,或者生出其他莫可名状的愁绪悲慨。这实在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为什么登高望远就几乎无可幸免地使无愁者生愁,使有愁者更愁?若诗人本无愁,何以于登临送目之际便生愁?若诗人本有愁,何须于登临送目之际才发愁?关于这一情结古人早就已经引起了注意,并作出了初步的解释。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这样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既是深沉悲壮的旷世绝作,同时也是对这一情结的深刻诠释。李峤在《楚望赋》中作了更为具体的解释:“非历览无以寄杼轴之怀,非高远无以开沉郁之绪……思必深而必怨,望必远而远必伤……故夫望之为体也,使人惨qī@①伊郁,惆怅不平,兴发思虑,震荡心灵。其始也,惆兮若有求而不致也,怅兮若有待而不至也……精回魂乱,神恭志否,忧愤总集,莫能自止。”(注:转引自钱钟书《管锥篇》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2版,第875页。)

王勃和陈子昂的解释虽然是诗人式的感悟,但他们在相当深刻的层面上触及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登高望远使人在高天厚地与无穷的宇宙的参照下体悟到个体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从而兴尽悲来,怆然多慨。如果说王勃是在无边无际的空间参照下体悟了个体的渺小,那么陈子昂则是在无始无终的时间的参照下痛悟了生命的短暂:在我之前是无穷的过去,在我之后是无穷的未来,而我的生命只是这无穷的两端之间微不足道的瞬间即逝的一刹那。李峤的解释虽然不如王勃和陈子昂那样接近本质,但他的解释从心理学出发而且更系统和理论化。李峤认为登高望远使人“思必深而深必怨”,“望必远而远必伤”。李峤没有从生命本体的深层次,没有从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意识的深度作出解释,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登高望远使人心瘁神伤的最直接原因是诗人主体“若有求而不致”,“若有待而不至”,从而使人“忧愤总集不能自止”。

对这个问题,钱钟书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他是引用西方浪漫主义理论中的“企慕心理”和“怅惘距离”说来进行探讨的。他说:“客羁臣逐,士耽女怀;孤愤单情,伤高怀远,厥理易明。若家近…在山下?,少…不识愁味?,而登陟之际,…无愁亦愁?,忧来无向,悲出无名。则何以哉?虽怀抱犹虚,魂梦无萦,然远志遥情已似乳壳中函,孚苞待解,应机枨触,微动机先,极目而望不可即,放眼而望未之见,仗境起心,于是惘惘不甘,忽忽若失。”(注:钱钟书:《管锥篇》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2版,第877页。)钱钟书见出了主体在登高望远之际无愁亦生愁的原因。他认为主体即使在“怀抱犹虚,魂梦无萦”的情况下,其“远志遥情”也已似“乳壳中函,孚苞待解”,更何况怀满腔郁愤而登临送目了。因此,登高望远使人心瘁神伤在主体的方面首先就是诗人内含的“远志遥情”,然后才是“极目而望不可即,放眼而望未之见”时使人“惘惘不甘,忽忽若失”。

钱钟书的解释固然精妙,但尚不能算透彻。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他虽然在上面的引文中并举“家在山下”,“少不识愁味”两种情况,但实际上他的分析只是就“少不识愁味”而展开的。所以,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家在山下”这个问题就远非如此突出,那么我们将会发现,无论是王勃、陈子昂、李峤,还是钱钟书,他们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这恰好是最关键且不容回避的症结。如果我们不能对“高”和“远”本身的意味作出正确的分析,就不可能就这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得出完满的回答。因为非常明显,不登高不望远的主体同样内含着“远志遥情”,可他们为什么就不心瘁,不神伤?

从一般情况来看,社会的人总是居住在相对较低的河谷和平原地带,相对较高的山峰一般而言是人迹罕至的,因而也就显得冷清静寂。而楼的所在虽然往往就是烟柳繁华之地,但楼的高处也是冷僻的。所以,楼与山在“高”这一维度上是同质的。冷静促人深思,深思使人易生孤独悲慨之感。在人的内心深处,在人思考的深刻处,人都是孤独的。而人是社会的人,始终处于“关系”之中,只有处在“关系”之中,人才会感到和谐和安全。当人的思考越深刻,心灵越向深处前进时,人便脱离了相与依托的“关系”,成为孤独的一点。登高望远使人视野广阔,伫立峰顶或高楼凭栏时一目千里的辽阔一方面唤醒了主体一贯被压抑的远志遥情,另一方面,遗世独立又引发了主体的孤独之感。人的视力的局限性在登高远望时尤其表现得突出,此时,视界中的内容突然变得丰富,但远距离中的大量事物却显得朦胧而混沌。就人的心灵本身而言,要求对感觉中的事物有比较确定的把握,否则心灵会感到不安。登高望远时,视觉上的朦胧与混沌便与登临者心理上的迷惘和悲哀发生了异质同构。“远志遥情”究竟如何结果尚在未知之中,而人生的定律却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就使登临者没有理由不感到前途的渺茫从而悲从中来。“高”和“远”都有两种合逻辑的对立意味。高:不平凡,孤独。远:远大,渺茫。物理上的高远与登临者心理上的自命不凡(无贬义)和远大前程在登高望远之际发生同构;但与此密切相关的孤独和渺茫却使主体无法乐观。正是这种对远志遥情的热烈向往与这种追求极有可能或者说无法避免的失败所构成的反差遂使千古登临者莫不喟然长叹乃至怆然泪下。美好的事物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心中的理想与抱负总是难以实现,因此,放眼一望便是天地来愁。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汉字“望”的一个重要义项便是“怨恨”,如《韩非子·六反》:“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史记·外戚世家》:“景帝以故望之。”

到此,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不够完善。为什么“家在山下”,“少不识愁味”的登临者在“怀抱犹虚,魂梦无萦”时就会有“远志遥情”“孚苞待解”?假如进一步这样追问的话,我们会发现在探讨清楚“高”和“远”的意味后,还必须回到登临者这一主体方面。因为并非所有的人在登高望远时都会产生难以排遣的悲愁苦恨。准确地说,只有,或者说尤其是中国古代文人才会有这种情结。“高”和“远”不过是产生这种情结的催化剂而已。要想真正透彻地理解这种情结,我们必须认真探讨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意识,因为他们的种种远志遥情正是基于其生命意识的萌发。

人的生命作为一种既成事实是被动地被接受下来的,任何人都无法选择自己是否要来到这个世界。生是偶然的,但与此密切相关的死却是必然的。“人类难逃死亡的噩运,因此尘世生命就是有限的,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尽管死于何时何地,怎样死法没有一定,然而死亡无可回避则是确定无疑的。……死亡的氛围是沉默的,是无言的期待;向一团黑暗沉陷,一切知觉通通化为乌有;我们完全脱离生命的束缚;完全丧失自我支配的能力,断绝了同他人的交往——这一切都是产生令人担忧的观念的原因。”(注:[德]弗兰茨·贝克勒等编著,张念东等译:《向死而生》,三联书店1993年12月第1版,第1页。)生与死的问题是任何一种文明都必然面对的问题,而任何一个受化于某一种文明的人都必然会思考这个问题。人是必死的,但人又不甘于死。人生天地之间,长不过六尺,生不满百年,然而人不甘于与草木同朽。渴望不朽可以说是人之为人最根本的性质。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佛教,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悬设了一个极乐的彼岸世界来慰藉安抚个体在必死压迫下渴求不朽的焦灼,在那里灵魂被保证将获得永恒的幸福。中国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宗教,从东汉时开始传入的佛教在中国也从未获得基督教在欧洲,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世界那样的崇高地位;佛教在中国的下层社会被实用化地理解,而在上层社会的士大夫中则最多是作为一种哲学,统治中国两千年思想的是意识形态化了的儒家哲学。儒学关于人在死亡压迫下渴求不朽的焦灼所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督促士人积极入世的立功、立德、立言,从而青史留名永垂不朽。这种就此岸世界解决终极问题的途径无疑更使人感到焦灼不安,因而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的审视也更加

严厉。

孔子曾临流长叹:“逝者如斯夫!”又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而庄子也对人的生死问题作了深刻的探讨。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生命意识的萌芽。中国文人的生命意识的真正觉醒是在汉末和魏晋。伴随着汉帝国的衰败和崩溃,古代文人突然之间意识到了个体生命的短暂易逝和人生的坎坷乱离。《古诗十九首》就是这种生命意识的典型表现。而魏晋之际,在玄学的启迪和解放下,中国古代文人第一次抛开尘世的浮累认真地审视生命。他们痛感到生命的宝贵和人生的短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②。”(曹植《杂诗·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斡《室思》)“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人生若浮寄,年岁忽蹉跎。”(张华《轻薄篇》)“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陆机《门有车马客行》)“壮岁不恒居,岁暮常慷慨。”(左思《杂诗》)“悲晨曦之易逝,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魏晋六朝是一个儒学的尊严大受冲击的时代,这一方面促使古代中国文人生命意识的极大自觉,但同时,这种生命的自觉又仅是个体生命的自觉,它极大地排除了社会义务和责任。随着强大的唐帝国的建立,以及从此以后儒学地位的日益巩固,中国文人的生命意识自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确的自我意识以及为实现自我追求不朽而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努力建功立业。

生命意识的自觉使中国古代文人切肤之痛般地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而他们又不甘于与草木同朽,渴望不朽(精神),为达此目的,他们执着于现实的世界以求建功立业,然而世路坷坎,人生多难,理想往往成空或者难以令人乐观;值登临送目之际,更感到孤独和前途的渺茫,而登高远望时,登临者与平常相比更突出地遭遇了自然——登高远望时所见的大抵都是广阔的自然天地,尤其是山水浮云。青山以其万古不变的恒久与个体生命的短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滔滔不绝的流水和变幻不停的浮云又象征了生命的易逝。无论是千古不易的青山还是恒变不居的云水都提示了登临者生命的短暂与易逝。所以登临者所看到的往往不是灿烂的理想而是自身生命的短暂。因为生命短暂所以想通过建功立业而达到不朽。但世路坎坷,登临者登高望远时所见到的不是理想而正是生命的短暂,当此之际,他们如何能不悲从中来,慨然多感!

“登高望远,心瘁神伤”这一原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有所望而望,其二是无所望而望。下面就此两种类型略作分析。

“有所望而望”是指登临者有明确的企盼的对象,或者是怀人,或者是思乡。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晏殊的《一丛花令》、乐府《西州曲》等等。思乡如崔颢《登黄鹤楼》、李白《菩萨蛮》、柳永《八声甘州》、范仲淹《渔家傲》等等。登高望远而思乡怀人,这种悲凉之美在于所怀之人和所思之故乡的可望而不可即。不过,这种“可望”也并非真正的视力所能见,而是一种“想望”。因而登临者望的只是心中的故乡和佳人(友人);而故乡也并非登临者诞生地自然状态的山水,而是一种象征,是诗人焦灼不安的灵魂可以徜佯其中得到安慰和休宁的精神家园。其实他们(包括所有人)对故乡的眷恋都是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在那里,漂泊的旅愁可以停歇,仕路的失意可以得到抚慰,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可以得到安宁。但是,这种精神家园只是一种乌托邦,实在的故乡其实并不能在实际上抚慰他们的创伤。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所有思乡情切的人往往永远都在流浪。故乡只是一种虚拟的精神家园。

登高望远的第二种是无所望而望,即登临者没有明确的寄托情感的载体。许多人于登临送目之际既不怀人也不思乡,然而举目一望便悲从中来愁思无穷。这种无望之望其所引发的悲慨在情感强度和生命意义上较前一类型更为深沉。这种类型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有感于世道艰难壮志难酬的悲愤,其二是由此更进一层直指生命本身的感慨。前者如杜甫的《登高》和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最具代表性,后者以王羲之《兰亭序》最为典型。

杜子美夔门登高时万里悲秋只为世道艰难,国运日促;辛稼轩赏心亭望远时,把手中吴钩拍遍栏干只因风雨忧愁,流年似水,而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的先期心理本无所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登高赋愁,乃是强而为之为文造情。

五羲之的《兰亭序》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各自以自身近于极致的艺术魅力而传诵千古。而且,这两篇诗文都透彻地揭示了人生命的短暂和易逝,孤独和无奈。王羲之和陈子昂都见出了死的必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而且从他们的诗文中可以见出他们都企盼“不朽”。王羲之没有找到或者说他不认同儒教的不朽之途,但是他对老庄哲学也深表怀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因而洋溢于《兰亭序》中的情感就只是必死之压迫下的无可奈何的悲哀。而陈子昂则不然,他的悲慨不是人之必死,也不是死亡压迫下的人生的渺小与易逝。陈子昂的卓越在于他不仅见出了死的必然,而且超越了死的恐惧。他希望在茫茫宇宙中烙下自己的意志和情感以至无愧一生。他找到了这条路,但却无法实现,或者说他自认为无法实现,而实际上他已经实现了。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抒发的情感只是悲哀,而陈子昂于《登幽州台歌》中抒写的情感却是悲壮。这种情感固然是悲凉的,但同时也是慷慨的,在悲凉之中自有一股激昂和振奋心灵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人们在千载之后读之依然为之惊心动魄。

中国古代的文人痛感生命的短暂,因而渴求通过建功立业,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无限和不朽。带着这种内在的生命自觉,当他们在登高望远之际,“高”和“远”本身具有两种合逻辑的对立意味立即就与登临者的心理发生同构,而登临送目时所遭遇的自然又在永恒和恒变不居两方面提示了登临者生命的短暂,因而举目一望,往往就顿觉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在“登高望远,心瘁神伤”这一情结或者原型中,“高”和“远”乃是登临者“心瘁神伤”的催化剂,而登临者对生命的自觉乃是“心瘁神伤”的内在的原因。我们只有从这两方面出发,才能正确解释这一情结,并对因这一情结而生出的大量诗词文赋作出比较深刻的把握。

收稿日期1997—10—15

【责任编辑】范军

【参考文献】

[1]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2版。

[2]秦似主编:《唐诗新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 版。

[3]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北京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

[4]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2版。

[5]铃木大拙、弗罗姆等:《禅宗与精神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2版。

[6][德]云格尔著,林克译:《死论》,三联书店1995年4月第1版。

[7][瑞]H·奥特著,林克等译,《不可言说的言说》,三联书店1994年6月第1版。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忆的左部右加妻

@②原字为日右加希

_古诗十九首_中的生命意识分析

第4卷 第4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l.4 N o.4  2004年12月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 ommerce and T echnology Dec.2004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分析 刘 涛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摘 要: 生命意识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古诗十九首》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既是下层文人失时伤志的反映,又体现出了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意蕴深邃,哲理性强。 关键词: 生命意识;古诗十九首;汉末诗歌 中图分类号: I27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85(2004)03-0065-02 The Analysis of Life Consciousness in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LI U T ao (Shandong P olitics and Law M anagement of Cadre C ollege ,Jinan 250014,China ) Abstract : Life consciousness are mainly about sighing the shortness of life ,unav oidable death ,about how to treat the life and how to greet the death.The intense life consciousness in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not only reflects the grief of the lower writer ,but als o embodies the profound thinking about the life value.S o the poems have a deep significance and a strong philos ophical nature. K eyw ords : Life consciousness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The poems in the end of Han Dynasty 收稿日期: 2004-01-10 作者简介: 刘涛(1974-),男,山东平邑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生命主题是《古诗十九首》中的重要主题,其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和生命主题都是在鲜明的生命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政治衰败社会黑暗之时,士大夫和下层文人的基本价值已被政治现实击得粉碎,人生的意义在他们的内心彷徨中不可能不发生动摇。时代的苦闷造成了东汉后期士人普遍的感伤,于是通过诗篇体现了他们的人生咏叹。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强烈感受正是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生命意识体现为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人类生命的本体、对人生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痛苦的超越。《古诗十九首》中抒发的生命意识以及人的觉醒,在哲学层面体现为人与诗的觉醒,对生命作深层的思考;觉悟到天地的无序,社会的混 沌,人的脆弱,以及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思想;在世 俗的层面,则直白地反映了世态炎凉和下层知识分子不遇的种种感慨之情。表现了社会的动乱,战争的频仍,国势的衰微,文士游宦天涯,思妇不甘寂寞,由此带来以夫妻生离、兄弟死别、友朋之间契阔相思乱离为基调的咏叹。具体而言,《古诗十九首》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其一,爱情意识。爱情意识是生命意识的一部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组诗的游子怀乡与思妇怨别类内容中。如: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客从远方来》)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孟冬寒气至》)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东城高且长》)5 6

“生命意识类”话题作文写作示例_高考作文

“生命意识类”话题作文写作示例 李华波黄晓强 【题目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所生活着的世界上,有无数的生命。有人说:“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还有人说:“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也有人认为生命是丑陋的、残暴的……其实,全在于你从什么样的观点出发去看待生命,在于你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生命。 生命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呢?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生命”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话题,生活中的琐事往往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如在“911事件”后,全球性的对恐怖主义分子漠视生命、滥伤无辜的谴责;“SARS”事件中人们对人与其他各类生命体和谐共处的呼唤;“孙志刚事件”后人们对国家法令与生命尊严认识的反省;甚至一只麻雀的拼死护雏、一只蝴蝶的艰难蜕变、一株小草的顽强生长都能引起人们的感叹唏嘘……你呢?能找到触动心灵的切入口吗? 要写好这种类型的文章,要把握如下几点:

首先,要确定文章立意的深度。这类题目往往需要作者对话题有深入的理性思考,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文章的思想深度,也就基本决定了这篇文章水平的高下,在构思中“主题先行”是关键。文章可以写得大气磅礴,如民族大义与个人生命的取舍的思辨、生命价值的实现与道德良知的约束、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与生命意识的苏醒等等;也可以写得温婉妙曼,如绿叶的奉献与落红的化泥、胡杨的顽强与骆驼的坚忍等等。 其次,得确定一个合适的表达角度。涉及理性认识类的文章,议论文自然是首选文体。写议论文可从如下角度考虑:1、从生命的内涵出发,谈生命的意义、价值及如何实现;2、从对生命感受和认识出发,谈生命的本质的认识和对生命应有怎样的态度;3、从对生命的道德评价出发,谈对生命的尊严与荣辱、高贵与卑贱的看法…… 若写成记叙文,可写人生中使自己心灵震颤的一件或几件事情,然后以充满哲理性的结尾收束全文,表达出自己通过此事产生的对生命的全新认识。 第三,要尽量避免以下“硬伤”:一是“媚俗”,要尽量避免庸俗的生存哲学,如“好死不如赖活”式的所谓“忍辱负重”,腆着脸皮吹拍捧媚的“厚黑哲学”,“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等等;二是“滥情”,要尽量避免因个人情感或民族情感而产生偏激的观点;三是“虚伪”,文章中要避免大话套话,避免言不由衷的假话,要有个性鲜明的独到的观点。 【佳作示例

浅谈史铁生散文的生命意识

浅谈史铁生散文的生命意识 姓名:廖晨学号:12228135 班级:122281 专业:工商管理 【摘要】:“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这是史铁生对生命过程的价值的总结,而这过程又必须是“残缺”的,因为苦难成为人生之必要,欲望成为人生之必需,抗争成为人生之必然。惟如此,生命才能由被动而主动,由痛苦而快乐,由磨难而幸福。史铁生的“残缺观”在对人类生命的考察和追问中凸显着生命的演变过程,生命的“残缺”正是生命过程重要性的体现。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生命意识; 1.引言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独具个性的作家之一,发表的主要散文集有《我与地坛》、《自言自语》、《史铁生作品集》等。他的散文境界博大,触及到了人本的困境和人类生存的命脉;其作品既充满着强烈的悲天悯人的苦难意识,又激荡着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史铁生那沉湎而又执着的生命理念和生命哲思,给无数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以温馨的慰藉和积极的勉励。 2.对生命意识的思索 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艺术与哲学的发展过程可说是同步的。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丹纳曾说:“一个艺术家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玩乐的艺人”。[1]史铁生以其特有的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文风,敏感而博大的心胸闪耀出深邃而澄明的智慧之光,以最真诚的语言逼近哲学,成为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2]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一、直面生与死“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3]这是人所具有的三种根本困境之一。求生避死是所有生物共同的本能,但动物没有死亡意识,惟有人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意义。但当死亡离我们感觉很遥远时我们可能会淡化它,甚至漠视它。当“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突然残废了双腿,对于21岁的史铁生来说,是跌入了黑暗的地狱,生活将一个不容逃避的“生与死”的问题非常冷酷的摆在了他的面前,死亡向他展开了美丽的诱惑。那一年身体的残疾把他永远的送到了轮椅上。那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生机勃勃的年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渴望与追求,想去创造、去追求他所喜欢的东西。可是命运却给他一个“特殊的安排与照顾”,他在延安清平湾插队的日子里,虽然感到腰腿疼,但并没有在意,仍然起早摸黑地给队里喂牛,精心照顾着老黑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洪艳艳 摘要: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文人更多地关注自身。《古诗十九首》以其纯熟的艺术传达出人们普遍的真挚的情感,赢得了世人的赞赏,被称为“五言冠冕”。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表现手法。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是一组五言诗,计十九首。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应产生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年-190年之间。《古诗十九首》以其纯熟的艺术传达最真挚的情感,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活得最长久的艺术作品都是能把那个时代中最真实、最实在,最足以显出特征的东西,用最完满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的。”[1]我想,它之所以能久传不衰,原因正在于此吧。 一、生命意识的具体体现 生命意识体现为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人类生命的本体,对人生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痛苦的超越。清代学者沈德潜说:“《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友,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中间或寓意,或显言,反复低徊,抑扬不尽,使读者悲感无端,油然善入。”[2]可见,《古诗十九首》中蕴含了强烈的生命意识。 1、相思之情,震摄人心。 《古诗十九首》中一半以上的诗篇都是游子,思妇真挚的情感的抒发,深刻剖析了游子思妇因时空阻隔而产生的痛苦相思,其情感的诚挚、热切与悲凉,足以让人震撼。 古诗中的游子不管其仕途顺利与否,都同样深感于动乱之时天各一涯的沓无音讯,深感于遥遥无期的相逢苦等,深感于长期独处的凄清寂寞,深感于远离家乡的思家之愁等等。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是一首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家乡和妻子的诗,该诗主人公由思念而采芙蓉,由采芙蓉赠人而望故乡远

苦难中的生命意识_浅论史铁生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2009年4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p r,2009  第31卷第2期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Vol131No12 苦难中的生命意识 ———浅论史铁生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姬绪进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史铁生是一个经历了种种苦难的当代作家,他用手中的笔不断地书写着、歌唱着苦难,用苦难谱写了一首首激扬的旋律。苦难的生命体验是他生命历程中最主要的一座丰碑,他用沉重压抑的笔墨描绘了一个残疾的世界,一个个苦难的生命里程,用他对苦难的理解来解读生命的意义,最终找到人生的精神解脱: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生在于过程。 关键词:史铁生;生命意识;当代小说;生命体验 中图分类号:Ⅰ20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09)02—0096—05 收稿日期:2009—01—21 作者简介:姬绪进﹙1982—﹚,男,陕西子洲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生命从苦难开始,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 ———路遥“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1]史铁生总是平静地,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宣布与生命相关的消息。他在残疾的打击下,在死的诱惑下,经过苦苦的挣扎,最终走了出来,并认识到人类共有的困境,透析了生命,升华了死亡。 史铁生是当代著名作家,但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多了一辆轮椅车,少了一双健康的腿。这个“特别的礼物”出现在他21岁那一年,身体的残疾把他永远送到了轮椅上。那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生机勃勃的年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渴望与探求,想去创造、去追求他所喜欢的东西。可是命运却给他了一个“特殊的安排与照顾”,他在延安清平湾插队的日子里,虽然感到腰腿疼,但并没有在意,仍然起早摸黑地给队里喂牛,精心照料着老黑牛与红键牛。没想到,腰腿的疼痛竟成了他的克星,使“喂牛”竟成了他生命中永久的回忆。他在最爱动的时候,被困在了轮椅上,这是怎样的灾难,又是何等的残酷。在刚开始的日子里,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不相信自己将要在轮椅上度过还没有真正开始的人生。他还存着一丝希望,积极配合治疗,甘愿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洗、敷、熏、炙”,“最后一回,我的胯部被熏成了烫伤”[1]。 然而,无论怎么努力,他都难逃厄运的魔爪,当科学的诊断最终无情地宣布他的一切努力挣扎都是徒劳的,他拼命捶打着自己失去知觉的双腿,多么希望这是一场噩梦,但现实依旧是现实,他不得不离开那个游刃有余的世界,呆在一个他原本一无所知的世界中去。在突如其来的厄运的打击之后,人就会丧失思想的能力,他对这“特殊照顾”的回报就是强烈的诅咒,他“自卑”、“感伤”,“死”的问题连想都不用想,就自动弹了出来,将他紧紧的抓住。然而,生命是一种责任,生命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目的。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必须使生命具有更高的意义,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建立起一些永恒的东西。生命中最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墨重彩描绘而成的,它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足迹,但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裹在层层的重负之下。史铁生用这种生命意识铸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一、苦难的宿命 史铁生在苦苦的挣扎中,首先便遇到了自卑的纠缠。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给自卑下过一个著名定义:“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绪”。[2]那么,所谓“自卑情结”实质上也就是一个人的无能为力感,即他所面临的处境及困难程度远 69

史铁生读后感

史铁生读后感 圣人或许可以看透尘世,而纵使是史铁生,在鬼门关中游走过几回,并在命运面前勇敢站起,尚不敢自诩圣人。我们,平凡的沙子,更不敢称圣人。 我们不是圣人,没有圣人的宽阔胸襟,欲望驱使我们贪婪地追求,贪婪地想占有一切美好与幸福,因而更恐惧失去。以至于失去后,留下的尽是痛苦甚至绝望,却不曾体味我们拥有的美好。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歪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 --------《病隙碎笔·之一》 我们总是这样,不断的为失去的而悲伤,又发觉我们也在不断的失去,却没注意我们也在幸福地获得中。在我们还在为上一次失去而伤痛时,其实我们正幸福地拥有现在,而此刻的幸福总要等到再次失去是才格外强烈…… 在面对失去时,我们将面临两种选择,一者,继续为现在的失去而痛苦,二者,珍惜现在的幸福,很显然,相同的

境遇下,后者更明智。(当然,如果有人愿意选择前者,我们尊重他的选择,这是他的权利,或许他就是想要体味这一痛苦的过程。)所以,别总抱怨上帝,“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与拥有,失去相似。拥有现在便是生,失去生命便是死。与其日日夜夜恐惧死这一结果的降临,不如享受自己正拥有的生这一过程。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在最狂妄的年纪,上帝直接在史铁生那条娇嫩的脊髓上做了手脚,他失去了奔跑的权利,而上帝并未饶过这条脆弱的生命,接踵而来的是肾的近乎罢工……上帝的导演让他离死亡比我们近了一大步,他也曾迷惘,他也曾绝望,但在爱的延迟下,他终实现了“铁生”,活了下来,并勇敢的活了下来。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用笔,不,是用心告诉世人,生与死,不过是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无须恐惧,不必拖延。这生的时间和死的时刻我们无法掌控,而这生的过程和死的态度却紧握在我们手中。而后,他不再迷惘,不再绝望,他撞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 ——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德州学院中文系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反映了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和思索。诗篇中建功立业的抱负,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叹以及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使文学自觉时代的文人士子生命意识得到强化,它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揭示了他们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使个体生命的自觉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先导式的启示。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生命状态;觉醒与升华 东汉末年,国势衰微,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这一时期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文人开始比前人有了更广阔的关怀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他们清醒地感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怀疑,在黑暗的社会中,文人转向了对人自身的思索。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困惑,生命意识随之觉醒。《古诗十九首》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汉末产生的《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诗中体现的生命漂泊之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探寻,充满了丰富的生命内涵。无论是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还是人生的无常之感,都体现出一种人性的复归,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生命、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诗中更加关注“人”这个本体,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凸显出强烈的人本精神,是文人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一、传统价值观的衰微与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谓永恒的价值,便是个人的道德自修,使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于道义,并为了道的弘扬延续而建立功业,《左传》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变,此之谓不朽。”古代的文人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以求名垂青史,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个体生命的价值完全附着于儒家体系,人生的意义就寄托在一个虚假的道德承诺里。这样的观念在《古诗十九首》里受到了质疑,在那个大汉王朝气数将尽的时代里,儒家经典已极难解释和平息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逐渐失去了理性的光彩和正义的权威,在政治舞台上悄然后退。文人自己的生命尚且朝夕不保,何论功名事业。面对生命

话题作文感悟史铁生

话题作文?感悟史铁生?写作指导及范文 一、文题展示: 史铁生,于12月30日下午16点突发脑溢血,之后经抢救无效,于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去世。作家史铁生遽然离世,几乎成了2011年这个元旦最为重大的公共文化事件,众声同悲,我们恍若失去一个极亲近的人。他的离去,让我们反思,原来在喧嚣的尘世中一直有这么一个人,原来在我们心里也一直有这么一个人,原来他的离去会带来一个如此巨大的空白,无法填补。史铁生身患残疾,长期被病痛所折磨,面对病痛,他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史铁生通过对生命本体的思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即文学创作之路,并且也为之不断地坚持。 请你阅读史铁生的相关作品并以?感悟史铁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二、写作指导: 学生作文很容易陷入到对史铁生生平的介绍,或者仅仅是对史铁生精神的赞美,如此,就可能偏离了作文的要求。因此,在学生作文之前,我发放了关于史铁生的有关资料(史铁生生平介绍、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以及有关作家对史铁生的评价),让学生先走近史铁生从而?感悟?史铁生。 史铁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已然存在于当世,他的文学成就不容臵疑。不过,我们更加看重的是史铁生留存给我们的精神意义。因此,感悟史铁生,要重在?感悟?,或者,我们要?感悟?史铁生的?感悟?。

二十一岁那年,正是青春勃发的史铁生,突然被一场灾难所击倒,从此他陷入了痛苦绝望的深渊,几乎丧失生存的勇气。然而经过痛苦的精神探索和人生感悟,他终于从深渊中走出来,越过一道道思想障碍,直至登上精神高地,从此活得热烈而辉煌。史铁生从接受苦难到理解苦难最后超越苦难的过程以及他对生命本体的思考应该是我们作文重点所在。 三、相关资料: 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扶轮问路》《病隙碎笔》等。 史铁生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段话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诠释。 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那段授奖词也许是对他最精当的概括:?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 论文关键词]孝道生命意识追思爱敬延续 论文摘要]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P307)当人们谈论儒家孝道思想的时候,往往最容易想到子女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其实,儒家孝道思想不仅局限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养,还包括其他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祭祀祖先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则是对现在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对未来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得以传承与提升。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2](P31),生命意识则是儒家孝道思想的本质。 一、生命的追思意识 孝道思想中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亡而不死的生命意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是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起点,故曰“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字是一个会意字,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孝”字,孝字结构具有双重特征。从象形角度看,该字上半部是“老”字,表示祖宗、先辈的意思;下半部是“子”字,表示子女、晚辈的意思。从会意角度看,孝字则是“老”字与“子”字的组合,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义:“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有责任、义务对“老”的生命进行赡养和照顾;又可看作“老”用饱经生活沧桑的手掌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托付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孝”的文字结构向我们展示了“孝”所具有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意蕴,尽管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但构成了整个孝文化的生长点。正是通过对“老”和“子”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 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自觉用意识的力量去维护生命,在人类早期,人就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源问题,从而产生了对生命本源重视的意识,这种观念则体现在人们对祖先崇拜以及祭祀的活动中。 西周金文中的孝观念大多数表现在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其崇拜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先祖。当时出现的孝字,也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如《追簋》中有“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文侯之命》中有“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等,句中无不包含此种意义。祖先崇拜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心理因素造成的,但感念生命的由来、感激祖先赋予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他们知道:“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礼论》),“无先祖焉出?”(《大戴札记·礼三本》),“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效特性》)。由于生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的,我们先人所拥有的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人不能忘祖,“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礼记·祭义》)。人们祭祀祖先,就是要表达对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崇敬、感激和追思之情。“我们从思想的观念来看,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就是生命,尤其在古代社会,举凡一切人能赖以生存的都被人视为最高价值所在,而当人智对自我主体有更深刻认识时,对生命之源,生命所从出之所,必生敬慕感念之情而加以祀之。”3](P71)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祭祀与崇拜的行

论史铁生的生命意识

目录 1 引言 (1) 2 史铁生的生平及作品 (2) 2.1 独特的人生 (2) 2.2 独特的感受 (2) 2.3 独特的作品 (3) 3 史铁生生命意识的探析 (4) 3.1 对生命困境的追问 (4) 3.2 对生命困境的超越 (5) 4 史铁生生命意识的表现 (5) 4.1 对命运的反抗 (6) 4.2 对灵魂的拯救 (6) 4.3 对幸福的追求 (7) 5 史铁生生命意识的研究价值 (8) 5.1 人与人的关系 (8) 5.2 人与自然的关系 (9) 5.3 生命的终极认识 (10) 参考文献 (11)

论史铁生的生命意识 【摘要】史铁生,他的作品富含对生命本真的感悟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研究他独特的人生,独特的作品,独特的生命意识,以及他对生命困境的追问和超越,他对灵魂的救赎等等,都会使我们获益匪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都可以从史铁生的生命意识中得到体现,他对生命的终极认识更让我们对生命有不同以往的深刻认识。 【关键词】生命意识;灵魂救赎;终极关怀;终极认识 1、引言 史铁生,作为现当代作家,且不论他众多作品的文学价值如何,仅仅对生命本身的感悟,用文字为载体阐释的对宿命与生命意识的解读,就已无人可比拟。现当代作家,永远有他的一席之地,整个文学历史的长河中,他也是一朵不可或缺的浪花。他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接受命运安排的同时,也超越了命运。他是一个作家,一个历经苦难的作家,苦难不曾打败他,是他把苦难变成自己写作的素材,正视它,俯瞰它,进而战胜它。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即使不是一个作家,即使干着和无数普通人一样的工作,他也不是一个普通人,是因为他对生命、灵魂、生活本质的独特的意识及感悟。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人就对史铁生作品中蕴含的生命内涵做了解读,如胡山林的《生命意义的探寻——史铁生作品的中心意蕴》,2009年,杜正华发表的《困境与超越——论史铁生的生命哲学》等等,他们都是从史铁生的作品着手,解析他对生命的意识、灵魂的救赎、人类的终极关怀。从这个曾面上来说,无论从哲学、文学、美学、宗教学那个方面对史铁生进行研究,最终都会归结到对他生生命形态和人生价值的研究,他对人的内心有不可抗拒的关于人本性的召唤。很多人需要他的生命感悟来反省自身。 本文将从史铁生的生平及作品着手,探析他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体现在他的作品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周围人和事,通过对这种表现的

汉代文人的生命意识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孤独感 纳兰: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孤独感 【内容提要】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它真实地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抒写了他们在饱尝人间忧患之后真实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意识和人生永恒价值的深邃思考,表达出了一种人物内心的深沉的孤独感。这种情绪源自于汉末社会大量出现的异乡游子这个特殊人群的特殊心态,而这种孤独感在《古诗十九首》中的任何一类乃至任何一首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表现。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孤独感;汉末文人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不同凡响的诗歌作品,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得到极高的评价。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称其“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确非虚言。由于诸多原因,《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虽有各种推测,诸如枚乘、傅毅或曹植、王粲所作,但均无据可考,皆属妄言虚谈。目前学术

界公论以为,《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尽管这些作品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但它们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共性,即都拥有一个颇为一致的主题:对时光易逝的感伤和空间辽远的恐惧,这是寂寞中的无奈,亦是孤独中的伤痛。它以其摄人心魄的感伤情调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从诗歌的内容上来讲,它触及了人生最基本的情感:离别的情感、失意的情感、忧虑人生无常的情感,而这三类情感无不同时表达了人的内心的一种真实的情绪——孤独。从诗歌创作的形式上看,诗歌在意象表达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种孤独感。 1诗歌情感表达中的孤独感 离别之情多相思,相思无尽是孤独。从题材上看,《古诗十九首》中绝大多数为游子思妇诗。它们通过思妇之词、游子之歌衍生出思妇伤怀、游子思归、士子失意、友情淡薄、及时行乐、感叹人生短暂和忧虑人生无常等各种情感,其看似独立,实则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思妇、游子和失意文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所以各种情感之间也就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也就更加剧了其情感中的孤独和悲凉意蕴。 1.1 离别情感见孤独

史铁生的生命存在意识

比较文学作业 题目:史铁生的生命存在意识 人文学院 汉语言102班 陈岩成 10112010202

史铁生的生命存在意识 1972年,史铁生因双腿瘫痪由陕西延安插队的山村回到了北京,对于一个正值青年的人来说,瘫痪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会怀疑生活,怀疑生命,怀疑人活着到底还有什么意义,然后就会追问到死亡,在《我与地坛》与《合欢树》中,史铁生也因此而苦恼,脾气暴躁,特别是对他母亲的态度正是他那一时期挣扎的表现。正是在这痛苦的挣扎过程中,他不断接近着哲学的三个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或要到哪里去?当问到死亡的时候,也就是他在考虑人“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也就是在生病的这一段时间里,他广泛地涉猎各类书籍,寻找着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存在的本身。自然而然的,他会受到十二世纪西方盛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这种哲学思想在史铁生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从而他的作品中就会存在很强烈的生命存在意识,追求着生命的意义。 在所有的哲学中,首先都会追问到人最终要到哪里去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回到了死亡的问题。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们也探讨到了死亡。而死亡,在人们现有的思维中就是虚空,是一种不存在。因此,他们认为,存在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从而得出了“存在”就等于“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结论。“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等,存在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产生存在过程是荒诞的想法。这样,存在主义哲学也就陷入了自己的陷阱,对存在本身的探索也变成荒诞的。因而,存在主义就发展出了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和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提出解决荒诞问题的途径是就是宗教信仰,也就回到最初宗教的形态。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则认为应该行动起来为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 史铁生在刚刚瘫痪的那段时间里,他也想到人最终是要走向死亡的。生命的过程也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但生存本身的意义在哪里?面对这些,他想去死,却又不甘心。他在《我与地坛》中和那个长跑的朋友说:先别急着死,再活下去看看。因为死亡终究是要来的。如果你今天想到了死亡,那么就从今天起你就当你已经死过了,剩下的日子的每一天都有是你赚的,那也就不用背着死亡的包袱艰难地往下走了。就像卓别林在一部喜剧中所说的:“着什么急?早晚会死的。”这样,史铁生也就不再总是考虑死亡的问题了,因为关于死亡,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活着的问题,生命如何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史铁生对西方存在主义哲学都有涉猎和吸收。他相信有神论的方法,信仰上帝。也在行动中争取自己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在面对他自身所遭受的苦难时,他相信上帝。在《我的丁一之旅》

论史铁生作品中的生命意识.do汇总

毕业设计(论文) ( 2011届) 题目:命若琴弦——论史铁生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学院:鹰潭学院 专业:语文教育 学生姓名:张雅琴学号: 7011120351 指导教师:侯洪鑫 完成时间:2014 年 1 月 5 日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一为坚强的生命讴歌 二为病态的生存叹息 三为温暖的死亡祈祷 四生命意识的现实根源 参考文献

命若琴弦 ——论史铁生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摘要:史铁生个人的病痛经历让他体验到生命历程的苦难,他的文字表达出的是对生命存在的思索,从而将自己的创作与生命同构。他总是以审美的方式和文学的形式,审视和探寻着世间正常与不正常的灵魂。在他的作品中饱含着对生命的深思,对存在的追问,对救赎之路的探索,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史铁生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完成了对灵魂的反省和拷问。 关键词:史铁生;苦难;生命意识 引言 史铁生是当代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中饱含着对生命存在的思索,对自我困境的救赎,对生命意义的不断扣问。俄罗斯思想家弗兰克尔在其《追寻生命的意义》中说:生命的意义不是被给予的,而是被提出的。读懂了苦难就读懂了幸福。在经过了那么些思考之后,史铁生“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锤炼之地。” 史铁生在散文《我与地坛》中这样写道:“最后一件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2010年的最后一天,这个节日终于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他用个体苦难的生命体验来解读生命的意义,最终找到了寻求到了一条救赎之路。史铁生生命中的一个个困难:活到最张扬的年纪双腿瘫痪,终日与轮椅为伴;被尿毒症折磨,躺在透析室看着血从体内流出来又回到自己身体里……一个个苦难的生命里程,使他对于生命看得更加得彻悟。“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存在么?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史铁生用一颗冷静而睿智的心向我们演绎了他追求生命的心理历程,演绎了他的生命意识。基于对史铁生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情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试从“生命意识的作品体现” 、“生命意识的现实根源”两大方面展开来论述史铁生作品中强烈的生命意识,来体悟史铁生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 面对自己的生存困境,史铁生在《自言自语》中描述了人生来面临的三种根本困境: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是注定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浅析——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毕业论文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浅析——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 升华毕业论文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 ——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摘要: 《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反映了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和思索。诗篇中建功立业的抱负,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叹以及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使文学自觉时代的文人士子生命意识得到强化,它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揭示了他们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使个体生命的自觉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先导式的启示。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生命状态;觉醒与升华 东汉末年,国势衰微,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这一时期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文人开始比前人有了更广阔的关怀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他们清醒地感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怀疑,在黑暗的社会中,文人转向了对人自身的思索。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困惑,生命意识随之觉醒。《古诗十九首》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汉末产生的《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诗中体现的生命漂泊之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探寻,充满了丰富的生命内涵。无论是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还是人生的无常之感,都体现出一种人性的复归,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生命、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诗中更加关注“人”这个本体,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凸显出强烈的人本精神,是文人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一、传统价值观的衰微与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谓永恒的价值,便是个人的道德自修,使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于道义,并为了道的弘扬延续而建立功业,《左传》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变,此之谓不朽。”古代的文人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以求名垂青史,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个体生命的价值完全附着于儒家体系,人生的意义就寄托在一个虚假的道德承诺里。这样的观念在《古诗十九首》里受到了质疑,在那个大汉王朝气数将尽的时代里,儒家经典已极难解释和平息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逐渐失去了理性的光彩和正义的权威,在政治舞台上悄然后退。文人自己的生命尚且朝夕不保,何论功名事业。面对生命如寄,功名无望的残酷现实,他们 1 对人生产生忧虑并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挺进庙堂的路径一旦被隔断,文人反而会更专注于内心,将最真实的东西呈现。知识分子从儒家人生价值观念的束缚下解脱了出来,开始注意个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在儒家传统中,人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情感,“诗以道其志”,志是先贤明君的道德理想,倡导面向国家、社会、道德、伦理抒发大志,人本身的所有生命欲求、情感本体也同时蒙上道德的外衣,而对于另一种情感,表现人作为生命的本能的自然欲求、人性化的愉悦的世俗之情,则都是不屑、不敢,或是不能为之的。那些士大夫所不敢正视处,也正是诗的价值所在,在《古诗十九首》中,人们从关心社会政治转向了对个人自身的关注,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内容的描写,发出了源自内心的真正自然的呼喊。它意味着人对生命感受的沉着咀嚼,而非呆板的故作清高。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价说:“《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

黄昏意象与古代文人的生死意识及文化心态_孙宗胜

总第79期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 1999年第3期Ser ies79Journal of inner Mo ng olia T eachers Colleg e fo r the Natio nalities Issue3. 1999 黄昏意象与古代文人的 生死意识及文化心态〔1〕 孙宗胜 (内蒙古民族师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关键词〕黄昏意象;文人;生死意识;心态;超越 〔摘 要〕:黄昏意象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死亡主题的典型模式之一。通过对黄昏意象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人生死意识及文化心态的一个侧面。从总的态势看,它表现为一 种克服死亡畏惧并努力超越死亡的精神倾向。这与中国“以理节情”的精神传统及人与大自然的 亲密关系不无关联。具体到文化思想的缘起上,则与儒道等家的人生哲学息息相通。它同时也确 证了人类精神发展由蒙昧到自由、从简质到成熟的渐进过程。尤其在一切皆为“商品”的今天,更 启示着人类精神提升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I206.2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267(1999)03-0022-04 一 在人类初民的原始意识中,生死意识应该是最早也是最强烈的意识形式之一。没有人能够不死,没有人能够抗拒死,死亡的阴影无时无刻不笼罩着他们。在求生存的斗争中,生死意识又具体地与时间意识联系起来。日出日落,寒来暑往,好像就在倏忽之间,人的生命便消逝了。这也许是原始初民最强烈、也最无奈的一种感觉。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我们会清晰地发现这一生死意识的原初形态及其发展进程。这就是在几千年的文学长河中反复出现的“死亡主题”。当然,这一主题并非象在思想史或哲学史上以观念的形态或逻辑方式存在,而是用一系列感性的意象加以表现,黄昏意象即其中之一。 在古诗中,黄昏意象多以“暮”、“夕”、“落日”、“夕阳”、“残阳”、“斜阳”、“日暮”、“岁暮”等词表现,例如: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古诗十九首) 日奄日奄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曹植《杂诗》)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 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陆机《拟迢迢牵牛星》) 功业未及见,夕阳忽西流。(刘琨《重赠卢谌》)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陶潜《岁暮和张常侍》)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鲍照《赠傅都曹别》) 行吟至落日,坐望只愁予。(张九龄《杂诗》) ? 22 ? 〔1〕〔收稿日期〕 1999-03-20

人物素材积累——史铁生

一、姓名及身份 史铁生——名作家、残疾人 二、人物生平(人物熟悉度较高略写) 早年失双腿,郁郁寡欢、喜怒无常、常迁怒于亲人;同期,母丧,悲痛万分;地坛数年,苦思,走向豁达;致力于写作;后得尿毒症等重病,常常昏迷,但笔耕不辍;散文与小说广受好评,《务虚笔记》颇有争议;临终各项事宜准备充分。 三、名言锦句 ①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②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 ③不应该因为现实的不满意,就迁怒于那亘古的梦想,说它本来没有。 ④人们就像在呆板的实际生活中渴望虚构的艺术那样,在这无奈的现实中梦想一片净土、一种完美的时间。 ⑤不要让大脑控制灵魂,而是让灵魂操作大脑。 ⑥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⑦发现他人之丑恶,等于发现了自己之丑恶的可能。 四、人物评价 ①2010年的最后一天。从突发脑溢血到完成遗体捐献,短短十几个小时的应对,从容坚定,表明史铁生对自己的死准备得有多么充分。一切都按照他的预嘱和他们夫妇的约定在进行,而那些预嘱与约定显示出一种透彻:想透了,谈透了,洞透了。 ②人家让他拜佛,他不拜。因为,佛不能使他瘫痪的双腿站立起来,因为,如果佛要人“拜”才肯保佑人,那他就不称其为佛。他认为佛之本义乃“觉悟”,是一个动词,是行为而非绝顶的一处宝座。 ③但史铁生似乎又“信命”。他说:“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的路。”难道一个人所走的路不都是“这一条”路但这并非不要把握“命运”。铁生的奋斗精神和创作实践证明了他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他只是不强求什么,不做欲望的奴隶,因为欲望是无边的,人哪有完全“心满意足”的一天! ④想到史铁生就会想到《我与地坛》。在荒草淹没的地坛里,哪些年月,一颗绝望的心,我想只有两种结果:要么随同这些荒草渐渐枯萎,要么在次年的春天随风重生。而如何选择,这是一个没法选择的问题。五、同类素材 §1、乌台诗案之于苏轼,既是断崖,又是起点。雄心壮志于仕途的苏轼失足坠落,一去不返;豁达超脱于人生的东坡应运而生,缓缓走来。或许命运在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一定要让天才的能力充分地显露,而苏轼则顺应天意,很快领悟了自己的命运,并最终走向永恒。 §2、苏格拉底曾言:智慧是在闲暇中产生的。此言之闲暇并非指摆脱繁忙生计,取得自由支配的时间,而是更进一步,摆脱外物的干扰,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样的心境的产生,往往起源于孤独。古之言“圣人不凝滞于物”,亦即此理。黄州岁月,苏轼好友与其通讯禁绝,身边无一人可与诉衷肠,这样的孤独之于常人或至于毁灭,至于天才则催其奋进。 §3、倘若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清醒认识自己的人,毫无疑问,整个社会便只能走向盲目。而实际上,商业化的时代里,迷失自我已经逐渐变成一种常态。日本作家江本胜在《水知道答案》里企图说服读者水能看、能听如此荒谬的观点,尽管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但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一味驱逐利益。作为作家,他本应表达自身的思考,为探求知识与美做出一份贡献,却在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时,为了金钱与名誉,放弃了最初的理想,选择与科学对立。他的心已经被利益与欲望吞噬干净,永远失去了那片只属于自己的净土。如今,为利益困扰的心可还记得你的初衷吗那么你又是谁呢是你自己,还是仅仅这股热流里的一朵不起眼的浪花,彼此如此相似,又如此彷徨 六、感悟评论 §1、独处固然可能形成孤独,但却未必然。天生喜好热闹的人注定要追求繁华,落了单儿就内心空虚。这样的人独处也不懂得真正的孤独的滋味,充其量只是寂寞难耐。反观之,史铁生残疾以后、丧母以后,他的孤独便一步步加深:从身体残疾却没有同样深受残缺之痛的人相交流,到丧亲之后无法寻找到共鸣,再加上在他母亲最后的岁月里,他对母亲态度恶劣所引起的悔恨无以言说,更加重了那种痛苦。这样的孤独是被各类朋友包围也无法摆脱的,同时也意味着,他的孤独是身处繁华也挥之不去的。周国平说史铁生“用半生时间走完了西方哲学走了千年的道路”,大概是他的人生很好地印证了苏格拉底的话。 §2、当一个人为无事烦恼,至于一种既无琐碎任务又无其他消遣的境地,名为孤独的感觉即生。许多人认为孤独是情感生活的调味品,其实不然,孤独是智慧的源头。陷入轮椅囹圄之中的史铁生在经历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