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天下观_与_文化中国_的历史建构_杜永吉

_天下观_与_文化中国_的历史建构_杜永吉

_天下观_与_文化中国_的历史建构_杜永吉
_天下观_与_文化中国_的历史建构_杜永吉

 2002年11月 河北学刊 Nov.,2002

第22卷 第6期 Hebei Academic Journal Vol.22 No.6

“天下观”与“文化中国”的历史建构

杜永吉,徐长安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摘 要]自中华文明产生之初,它就逐步形成了一种融宇宙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思想”。“天”与“礼”是中国古代“天下观”中的两个核心理念。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天”被构建成为王朝政权合法性的来源,“礼”则成为“夷夏”之间相分相融的主要标准。正是对“天”的推崇和对“礼”的主动认同,使中原之“中国”和周边之“四夷”都以正统的中华自居,从而共同构建了一个“文化中国”。在近代以前,“文化中国”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天下观;文化中国;历史建构

[中图分类号]G02;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2)06-0140-05

一些西方学者根据中国疆域的发展史,错误地认为中国从历史上就是一个扩张的、侵略成性的国家,“中国是由征服形成的,既包括汉族侵占邻族的土地,也包括中亚的邻族侵占汉族的地区……在历史上,当中国面临人口的压力而又有扩张的余地时,它就扩张”[1](P26)。甚至认为,历史上的中国由黄河向南北扩张从而成为今天的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是通过武力侵略扩张的结果。这种判断不仅蕴涵着西方中心论的偏见,还表现出对中国历史的无知。西方人用西方文明那套暴力扩张方式来看待中国,自然也就认为中国是由征服形成的。他们不懂得是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是文化建构了一个统一的中华,也正是因为文化才使中华民族在融合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像西方那样依靠武力对其他异民族掠夺和杀戮,靠的是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主动认同。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也是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奥秘。

一、多重意义的中国

我们今天国体意义上的“中国”在出现之初就具有丰富的含义,并在历史流变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地理意义的中国

春秋之前,相比起大大小小的各地被分封的诸侯而言,中国就是指周天子所居的“国”(京师)。从地理位置上讲,它位于各个诸侯国的中心,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周天子的直属区和诸侯中晋、郑、宋、鲁、卫等国。把天子所居的位置称为“中国”可能与古人的“方位意识”有关。根据古人的“方位观”,中央被认为是最尊贵的方位,是最高统治者当然的驻地。例如,《管子·度地》中的“天子有万诸侯也,其中有公、侯、伯、子、男焉,天子中而处”,就是认为天子应当位居于诸侯之中。根据这种方位意识,古人认为天子不但应居于诸侯之中,也应当居于“四夷”之中央。“中国”与“四夷”共同构成“天下”,这就是古代中国人最初想像出来的人类地理空间。自秦汉一统以来,地理意义上的“中国”随着王朝的更替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二)国体意义的中国

国体意义上的“中国”一词,最初正式出现于中外签订的外交文件上。1689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界约》开首即是:“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直到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才在汉文原本上出现了“中国”一词。辛亥革命胜利后,革命军于1911年10月11日在谘议局议定十三条重要方针,其中第二条即为:“称中国为中华民国。”[2](P130)至此,中国才成为它的正式简称,成为国家的代名词。1949年中华

[收稿日期]2002-06-26

[作者简介]杜永吉(1974-),男,江苏省邳州市人,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文化哲学与战略文化研究。

徐长安(1948-),男,江苏省仪征市人,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140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体意义上的中国获得了最广泛的普遍性。

(三)文化意义的中国

除了地理意义上的中国以及近代以来国体意义的中国以外,人们还倾向于从民族的和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的内涵。台湾学者王尔敏在《中国名称及其近代诠释》中,认为先秦古书中“中国”二字共出现172次,基本上都是从地理意义、民族意义和文化意义上来使用的。冯友兰也指出,中国一词在古代文化意义最甚,民族意义最少,国体意义尚无[3](P2)。古代中国人把中国与四夷相对称,他们认为“`中国'与`四夷'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像近代社会中的`民族'那样一种依据血缘进行判断,并从法律上禁止逾越的界限”[2](P24)。他们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区分“华夏”与“蕃、狄、戎、蛮”,并且不排斥“蕃、狄、戎、蛮”通过接受文化的方式成为“华夏”。“华夏”与“蕃、狄、戎、蛮”等少数民族都认同中华文化而以中华自居,持续不断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这种通过“文化”的认同而形成的一个“中华”也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文化中国”。

二、“天”与“文化中国”的正统性认同

(一)“天圆地方”与中国早期世界观的建构

在甲骨文的商王卜辞中,已可以看到“天”字的出现。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实际的存在。“天圆地方”、“天似穹庐”,这是古代中国人对天的物质性想像。中国人对“天”与世界的直观认识,不仅导致了“天下”万物都来自于并且要服从于“天”的意志的主观结论,同时也导致了世界上只有一个“天下”的主观结论。在“天下思想”中,中国居于中央,与中国相对的四夷则处于四周,共同组成了天下,这就是中国早期的世界观。这种“天下”观在中国古代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尚书·大禹谟》记尧“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中庸》中有“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而《诗经·小雅·北山》则更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

(二)“绝地天通”与天帝:政治合法性的神性色彩

但是,在甲骨文当中,“天”的概念在很多场合是由“帝”字来表示的[4](P180)。郭沫若曾指出,商代人以天为卜问对象,卜辞中的“帝”指的是至高神[5](P2-3),这就直接把天与帝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文明起源早期,每个人都能够直接与天相通,只是后来通天被当权者所垄断,成为少数人祭祀的特权,这就是“绝地天通”。“通天手段在上古是王权的来源,到后世成为王权的象征”[6](P130),说明在夏、商、周代,祭祀和占卜都是王朝的重要政治行为,也是最高统治者的一种特权。天与帝的最终联系,表明帝的统治合法性的最终依据源于天或天命。帝之所以能够统治天下,是因为它受命于天,代表了天的意志,是天子。再加上“天圆地方”物质之天的影响,帝就成为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对人间实行统治。他统治的范围不仅包括中国,也包括周边的蕃、狄、戎、蛮等少数民族共同体。

(三)“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以德赋天的民本思想

“天圆地方”的天下只有一个天子,而天帝则是赋予天下统治权的惟一根源,这是殷人的天命观。尽管对上帝之天战战兢兢,虔诚崇拜,但是由于“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诞惟民怨……故天降丧于殷”[7](《酒浩》),殷朝最终还是惹得天怒人怨而被灭亡。殷的灭亡使周人认识到天帝并不能保证江山“本支百世”,“于万斯年”。要想“靡常”的天命不再转移,仅仅依靠上天是不够的。《诗经·大雅·文王》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吸取殷人灭亡的教训,周人提出了“德”的理念,作为统治者“宜民宜人”的理论,从而使殷人的宗天观带上了更多的民本色彩。“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8](《大明》),周人对殷人的天命观所做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皇天无亲,唯德是辅”[9](《僖公五年》)。周人赋予“德”多方面的理论内涵。在宗教方面,“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识不知,顺帝之则”[8](《皇矣》),周人使上天带有了道德的秉性。在政治方面,“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8](《天保》),提出了德治主义。在个人修养方面,“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8](《蓼萧》),认为统治者自身修养要达到“德”的境界。其二,周人确立了“礼”文化。“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10](《曲礼上》)周人制礼,实行礼治,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观念,既利用了天命观念深远的传统价值,而又于生活深多肃虑,在制度上及生活上体现了强烈的德礼自觉,从而奠定了汉民族文化德天并重的文化心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1](《八佾》)孔子终生以复周礼为己任,更为周人的德治思想所折服,并发展出一套德治仁政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141

之。”[11](《为政》)他极力推崇有德之人推行道德教化来成就社会的和谐有序。

(四)“天人合一”与“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秦汉以后,中国在实践上形成了统一的格局。秦王嬴政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由“王”改称为“皇帝”。“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人之总,美大之称也”[12](卷二);“帝,谛也,王天下之号”[13],是“得天道者”。秦朝的统治者平天下,定海内,已把他的视角从“中国”延伸至“中国”周边异民族的地域,即整个天下。公元前206年,刘邦做了新王朝的“皇帝”,从继承“皇帝”一事可以看出,汉王朝并没有将自己规定为一个“中国”的国家,而认定自己是纳“中国”周边地域在内的“天下”的正统继承者。

在吸取秦亡教训基础上,汉代董仲舒构建了“天人合一”思想,这标志着天下思想与君主制相结合,从而奠定了中国历代王朝正统思想的基础。《春秋》公羊学者董仲舒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天人合一论”、“天人感应论”和“天人三策”。所谓的“天人合一论”就是“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性情有由天”,即天根据其意志创造了人,人的感情和性格都来自于天,人类社会的一切,均为天的意志。“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14](《为人者天》),政治权力发生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天”的意志。“天人感应论”的主要意思是,“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14](《必仁且知》)。董仲舒认为,天子应当秉承天志,好仁德远暴刑,做一个仁爱人君,否则将会触怒天志,天将会通过灾异的显示来制裁暴君。董仲舒在其“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一统”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15](《董仲舒传》),就是通过思想的统一,以达政治的统一;通过军事的统一,以达版图的统一;通过文化的统一,以达到天下统一的“大一统”。

(五)王朝更替及对天的诉求:天下观的最终确立

“天”及“天意”被构造出来后,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就占有无上的地位。它不但规定着王朝更替的正统性,而且还对君主的合法性起着规范作用。作为正统性和合法性标准的是“德”、“礼”,因此,作为天子的君主必须要具有“天德”,维护礼教秩序,否则将会导致天怒人怨,发生“革命”。由夏到商的“成汤革命”,由商到周的“殷商革命”之所以发生,在于统治者丧失其“德”而致使天变其命。天下是由中国和四夷共同组成的,因此,作为“天子”必然要把德、礼推行于天下,王者之“德”同样也要适用于“蕃、狄、戎、蛮”。《荀子·议兵》说:“尧伐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因此,具有仁义之心的统治者,其“德”可及“四夷”至天下。《礼记·明堂》更是明确地指出,对“蛮夷戎狄”采取不“德”的行为,也可成为“天命”转换的理由。

正是对作为正统性与合法性来源的“天”的倚重,统治者不断地建构着“天”和“天意”,来论证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这种对“天”及“天意”的诉求不但体现在中原王朝,就是作为四夷的少数民族政权也同样如此。在“五胡入中原”的五胡十六国时代,胡人在北方建立了一系列政权。他们不但把构筑中华王朝当做自己的目标,还自称“皇帝”,并建立了自己的元号。“`建元称帝'意味着`革命创制',胡人的统治者都想通过`建元称帝'来把自己的政权建设定位于中国正常的王朝更替上。”[2](P87)元号制度是汉武帝以来中华王朝特有的制度,采用元号制度,不仅证明了一个政权在政治上的自立,同时也证明了这些胡人政权继承了中华王朝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理念。胡人政权不仅在政治制度上实行汉制,还积极学习、普及中华文化。在其后的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中,少数民族无论是与中原王朝并存,还是入主中原,都认同汉制,以自己是中华的正统继承者自居。

因此,自从中华文化天下观形成以后,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少数民族王朝,都把“以德统一天下”作为自己的目标,都认为自己是中国的正统王朝,或以此作为目标。他们都把“是否有德,是否维护中华秩序”这一政治上、社会上和文化上的标准作为王朝更替的标准,以“天之德”实行政治并实现天之德者取代“无德者”统治天下,是为天命,而这些标准正是“天下思想”的核心。从这里可以看出,正是中华文化的天下观所确立的天下秩序及政权合法性标准成为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共同遵循的标准。是中华文化把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共同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中国。

三、“礼”:“文化中国”形成的文化纽带

自先秦以来,中国人鲜明地把“中国”、“华夏”与“夷狄”相对称。这其中有地理、民族的意义,但最为主要的还是文化意义上的区分。

(一)夷夏相分,源于生产方式的不同

《尚书·武成·正义》对“华夏”的解释是:“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如果从生产方式的深层意义上考虑,华夏实际上是与农业生产有关,华、夏、周,最

142

初实际上都是被用来表示农业特征的词汇。在《国语·周语下》里有“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女以',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一文,很明确地指出了“夏”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成书于东汉时代的词典《释名·释天》的解释是,“夏,假也,宽假万物使成长也”。这里的“夏”,应当说是夏季能够促使农作物的成长。因此,华夏的词源直接来自于农业生产方式。

与华夏相对称的夷狄,则表示着从事非农业生产的狩猎民族。“夷”字“从大从弓”,看上去好似表示狩猎民族的生产方式。从词源上考察,甲骨文中的“夷”字形式是直蹲之人,意思是与“中国”人的跪坐形式不同,这是一个表示狩猎民族生活方式的汉字。关于“狄”字,《说文解字》解释道:“狄,从犬从亦。”而在甲骨文中,“亦”则是一个人的正面形象,表示的是人与犬共同生活的游牧民族的特征。关于“戎”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戎,兵也,从戈甲”。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释诂》中说,“戎,大也”,它所表示的是狩猎民族的特征。“`戎'、`夷'、`狄'原来不过是表示游牧民族、狩猎民族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文字。换句话说,古代`中国人'对`四夷'的注意力,首先或主要是集中于对方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上。”[2](P33)因此,先秦时代的中国人把其他采用不同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人类共同体称之为四夷,所注重的只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行动方式和价值观,把着眼点完全放在了文化方式上。

(二)“夷夏之辨”的文化内涵

中华文化构建的天下观中,“中国”与“四夷”不可分割而联为一体。但是,“夷夏之辨”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却不绝于耳。这种辩论实际上反映了中原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一种矛盾心态。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8](《板》)周取代殷后把古代的血缘关系强化巩固为宗法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周王自称为“天子”,即上天的长子,接受并管理上天赐予的土地和臣民。他是天下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他根据亲情血缘关系依次分封其他王子、次子为诸侯、卿大夫。这种通过亲情血缘关系而构建起来的宗法制度自然也就带有一种温情脉脉的色彩。四夷虽然也被纳入到“天下”之中,但“中国”之国与“四夷”之国的区别实质上源于血缘关系上的认识。

宗法制下血缘亲情的远近决定了夷夏有别的观念,但是导致夷夏之辨的最直接原因还在于夷夏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古代,对于游牧民族和狩猎民族而言,从农业民族那里掠夺农产品,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补充手段。这种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导致中原地区产生了“戎狄豺狼”、“戎狄禽兽”等歧视异民族意识。这种夷夏有别的民族歧视观念随着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军事上的优劣度而成正比。历史上当中原王朝处于军事劣势之时,夷夏之辨也就会应声而起。外患最甚的北宋,石介就写了一篇《中国论》,竭力地宣称“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16](P116)。这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文化意识实质上是处于四夷军事压迫下的偏激反应。

从文化层面来讲,华夷之辨还反映了中原地区对四夷违反天下秩序的一种不满心态。按照中华文化的天下观,天下应当尊卑有序,共同遵循着“礼”。那么“礼”究竟是什么呢?《礼记·曲礼上》解释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礼的实质是追求人际关系乃至天下秩序的和谐有序。游牧民族屡犯中原,强攻暴掠,在具有着卓越文化而又自命为天下中心的中原看来,是一种严重背离“礼”的愚蠢行为。孔子曾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11](《八佾》),说明他正是因为“夷狄”的不守秩序而产生对“夷狄”的藐视。

(三)礼:夷夏相融的途径

夷夏区别的标准在于是否遵循礼。四夷能够获得礼则成为华夏,相反,华夏丧失礼则会成为夷狄。因此,文化成为夷夏相分相融的主要标准和途径。

一方面,它是以夏变夷的主要依据。在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时,以夏变夷的意义在于“任德而不任力”,施行以“德”教化而避免使用武力征伐。孔子说过:“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11](《卫灵公》)汉代儒者董仲舒也说过:“《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王者有明著之德行于世,则四方莫不响应风化,善于彼矣。”[14](《郊祭》)历史上关于以夏变夷最激烈的争论发生在汉朝的盐铁会议上。由于在对匈奴及周边异民族的认识上存在根本不同,发生争论的法家和儒家在任德和任力的立场上也具有根本分歧。强调战争的法家人物视匈奴是“无信”、“无义”、“无礼”、“无德”、“百约百叛”的“贪狼”[17](《和亲》、《世务》),而主张道德教化的儒学家们却说:“《诗》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未闻善往而有恶来者。……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也。”[17](《和亲》)在这里,儒家所追求的“废力尊德”、“四夷顺德”和“四夷慕义内附”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中国的和平,还在

143

于追求以“仁”和“德”为纽带的天下秩序。

另一方面,它也是少数民族用来对抗华夏中心主义的有力论据。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通过学习、掌握中华文化而以中华民族自居,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甚至入主中原而建立政权。这必然会引起一些汉人的民族忧患意识。“天下之大防二,中国、夷狄也,君子、小人也”[18](P431),这是王夫之对亡明的切肤之痛。清雍正帝则引用韩愈《原道》中的话来加以回应,“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只要拥有政治和文化的合理性,就是正统的王朝,这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对抗华夏中心主义的有力工具。夷夏虽然有别,但只是文化上的区别。通过礼的学习,夷可以变夏,而丧失了礼,夏可以变夷。因此,夷夏观最主要标准是基于文化而不是种族,是基于相互融合而不是冲突。

总之,文化意义的“天”和“礼”的理念把“中国”和“四夷”共同构建成一个中华,也就是一个广义上的文化中国。对“天”与“礼”的文化认同,使中原地区的汉族与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都把自己视为中华。正是对“华夏一体”、“天下一家”这种中华意识的主动认同,致使不同民族之间不断地融合发展,从而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少数民族正是由于通过学习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把自己认为是中华的一部分,从而最终消融于汉族之中。由于融入了许多其他民族的基因,今天汉族人的血液中也流淌着其他民族的血液,中华文化也由于接纳了其他民族文化而得到了丰富发展。文化促成了多民族间的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因此,无论是从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来讲,还是认识和评价中国的文明史,文化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缺少文化视角,我们可能会误解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历史关系。缺少文化视角,我们也许不能全面理解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文化、推行汉制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

全寻求[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2]王柯.民族与国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4]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5]郭沫若.青铜时代[M].上海: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

[6]江晓原.天学真原[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7]尚书[A].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8]诗经[A].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9]左传[A].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礼记[A].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论语[A].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班固.白虎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4]董仲舒.春秋繁露[A].二十二子[Z].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6.

[1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6]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7]桓宽.盐铁论[A].诸子集成[Z].北京:中华书局,1954.

[18]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The concept of the World”and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of“rejuven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DU Yong-ji,XU Chang-an

(NanJing Institute of Poutics,Nanjing210003,China)

A bstract:At the origin,Chinese culture developed“the c oncept of the World”which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universe,politics and culture.“Heaven”and“Etiquette”were the core thought of traditional“the concept of the World”.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Heaven”has been c onstructed as the lawful origin of dynastic power.“Etiquette”became the main standard of the difference and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foreigner.Because they all initiatively identified with“Heaven”and“Etiquette”,they constr ucted“rejuven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ogether.Before the modern times,“rejuven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ruly reflected the inter-course and amalga mation of differ ent nations,which made the Chinese nation come into being at last.

Key Words:the Concept of the World;rejuven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historical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田卫平]

144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干货,建议收藏) 2017-09-10 00:01 常见借代词语 1、桃李:学生 2、社稷、轩辕:国家 3、南冠:囚犯 4、同窗:同学 5、烽烟:战争 6、巾帼:妇女 7、丝竹:音乐 8、伉俪:夫妻 9、白丁、布衣:百姓 10、伛偻,黄发:老人 名家与作品 1、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3、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4、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文学之最 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著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以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名作集名,如杜牧有别墅在樊川,集名即为《樊川文集》。 以作者的官衔作集名,有的是用作者曾任官职中最高的官衔作集名,有的则以作者诗文创作较多或成名时的官衔作集名,也有一些是以作者做官时所在的地名作集名的。如杜甫一生最高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集名《杜工部诗集》。 以作者的封、谥作集名,如南北朝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集名即为《谢康乐集》;北宋司马光封温国公,谥文正,集名《温国文正司马公集》。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基础数据表》填表说明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由2大类、13中类、24小类指标组成,是对历史文化村镇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的综合评价,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基础数据表》,其填报的资料、数据、图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每项指标评定分值的必要依据。为做好《评价指标体系》和《基础数据表》的填报工作,现将有关指标释义说明如下: 《指标体系》包括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2大类指标。 一、价值特色方面 价值特色是名镇(村)评价的基础和核心,由10个中类、17个小类指标组成,分别涉及名镇(村)的历史影响、古迹建筑、街巷景观、空间格局、文化民俗以及生活延续等方面。 (一)历史久远度 历史久远度反映名镇(村)历史形成发展的久远程度,具体评价由现存传统建筑、文物古迹最早修建年代来确定。 1、现存传统建筑、文物古迹最早修建年代 (1)是指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1,且当前尚1评价范围: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的历史传统建筑、文物古迹均应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以下

存历史传统建筑、文物古迹遗址的最早修建年代(历史上经过部分或完全修复的,以尚能观察到和鉴别的建筑遗迹最早年代为准)。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的历史久远度。 (2)资料填报:注明古迹建筑具体名称、最早修建年代(附有效证明文件,包括县级以上史志资料或文物行政部门的鉴定意见)。提供该古迹建筑的文字简介2、现状照片3。 (二)文物价值(稀缺性) 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拥有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以及稀缺程度,具体评价由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来确定。 2、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 (1)是指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 同。 2文字简介:包括古迹建筑的地理位置、历史形成、价值特色、修复保存等情况,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word格式编 辑,300字左右。以下同。 3现状照片:能反映古迹建筑价值特色、现存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彩色照片2-3张,JPG格式,每张照片大小在500kb左 右。以下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业

我最想去的五个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个当然是首都北京。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最想旅游的地方:紫禁城、明十三陵、圆明园、八达岭长城、天坛等历史文化名域。最想见到的是紫禁城雄健、宏伟以及一些独特的景色。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

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圆明园的建造艺术(虽然经八国联军抢掠,保存无几。)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

历史素材: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汉字、中国书法、四大发明、绘画(见教材) 龙凤纹样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龙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魔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复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等。 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 凤为百鸟之王,五行属火,是火之精灵,向上飞升的凤凰,仪态万方,气宇轩昂,是火之图腾。传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凤也是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自古以来,“凤”与“龙”一样,是中国人民寄寓祝福和希望的传统图腾。凤在中华文明史中留有深深的印记,它所代表的祥瑞与希望,始终伴随着人民的日常生活。 "龙凤配"图案在唐代以后,广为流传。它不但象征帝王和帝后的权威,也可象征人类所有夫妻间的美满结合,而且还可象征一切世间的精神与物质的阴阳两极调和。可以说,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是美妙的艺术形象。 祥云图案 祥云来自佛教文化,其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 玉石文化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中国的古籍中把昆仑山称为"群玉之山"或"万山之祖"。

玉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而这一切都与和田古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中国结 传说中国结是由一个和尚在闲暇之余用一根绳编出一个整结,然后串上名贵的佛饰品,在按上编出”王“字的穗,流传至今。当时的和尚,为了体现他“一心一意”向佛所以是用一根线编出来的,穗上为了体现他”至高无上“的信仰故编出”王“字。后来,逐渐流入社会,中国结的意义也从信仰改变为中国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一心一意”及拥有者”至高无上”身份的象征。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 篆刻艺术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录(2012年6月28日最新版)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被列入名单的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目前中国已公布了12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与海口市根据国务院意见分计为2处。 第一批:1982年2月8日公布,共24处 第二批:1986年12月8日公布,共38处 第三批:1994年1月4日公布,共37处 增补a:2001年8月10日公布,共1处 增补b:2001年12月17日公布,共1处 增补c:2004年10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d:2005年4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e:2007年3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f:2007年3月13日公布,共1处 增补g:2007年3月18日公布,共2处 增补h:2007年4月27日公布,共1处 增补i:2007年5月6日公布,共1处 增补j:2007年9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k:2009年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l:2010年11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m:2011年1月24日公布,共2处 增补n:2011年3月12日公布,共1处 增补o:2011年3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p:2011年5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q:2011年1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r:2012年3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s:2012年6月28日公布,共1处 分类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 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 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 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列表括号内数字为城市数。 北京(1)天津(1)河北(5)山西(6)内蒙古(1) 辽宁(1)吉林(2)黑龙江(1) 上海(1)江苏(10)浙江(7)安徽(5)福建(4)江西(3)山东(8) 河南(8)湖北(5)湖南(3)广东(7)广西(3)海南(2) 重庆(1)四川(8)贵州(2)云南(5)西藏(3) 陕西(6)甘肃(4)青海(1)宁夏(1)新疆(5) 下文括号内数字为入选批次。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

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 一、评选目的 为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决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核定公布的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上,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二、评选的基本条件与评价标准 (一)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 历史文化名镇(村)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推动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具有全国或地区范围的影响;或系当地水陆交通中心,成为闻名遐迩的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建设过重大工程,并对保障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过显著效益且延续至今;在革命历史上发生过重大事件,或曾为革命政权机关驻地而闻名于世;历史上发生过抗击外来侵略或经历过改变战局的重大战役、以及曾为著名战役军事指挥机关驻地;能体现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经典理论,或反映经典营造法式和精湛的建造技艺;或能集中反映某一地区特色和风情,民族特色传统建造技术。 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

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现存有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基本风貌保持完好。 (二)原状保存程度 镇(村)内历史传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或因年代久远,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虽曾倒塌破坏,但已按原貌整修恢复;或原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虽部分倒塌破坏,但“骨架”尚存,部分建筑细部亦保存完好,依据保存实物的结构、构造和样式可以整体修复原貌。 (三)现状具有一定规模 凡符合上述(一)、(二)项条件,镇的总现存历史传统建筑的建筑面积须在5000平方米以上,村的现存历史传统建筑的建筑面积须在2500平方米以上。 (四)已编制了科学合理的村镇总体规划;设置了有效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有专门的保护资金。 三、评选办法 (一)申报及评选程序 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应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基础上进行,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符合条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 瓷器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理论与研究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赵勇1 唐渭荣2 龙丽民3 王兆芳3 作者单位: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100835) 2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21) 3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24)收稿日期:2012-05-03 摘要/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体系 保护规划ABSTRACT/ The domestic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town and village has got fruitful achievements under the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since 1982.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aspects of improving conservation system, ascertaining resources, launching salvage conservation, reinforcing management, multidisciplinary participation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etc.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about the conservation and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town and village, conservation system, conservation planning 从1982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2003年建设部(2008年更名为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陆续公布了5批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纵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目前仍然存在不少实践问题和认识误区,一些保护概念和保护方法还需要梳理和辨析。1 保护工作回顾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研究和实践的30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 1982~1994年左右。1982年是重要的一年,国家颁布第一部《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公布了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在文革以后迎来崭新的开始。之后,国务院先后于1986、1994年公布了第二、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又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法》,强调城市规划应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改造大规模展开,一批学者针对当时保护与发展出现的矛盾问题,分别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规划结构与旧城更新、传统特点和风貌保护、特色要素和保护范围、保护概念和保护对策[1-4]等问题展开探讨,奠定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基础。1.2 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 1995~2002年左右。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1996年在黄山召开的历史街区保护研讨会和1997年建设部转发的《黄山市屯溪老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地位和保护原则方法;1997年国家又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基金,对16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资助。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制度,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江苏、浙江、广州、昆明等地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法规也相继出台。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增至101座,平遥、丽江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于1997年、皖南古村落(宏村、西递)于2000年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6~2001年,国务院公布第四、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1276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在地方政府率先展开,周庄、同里、乌镇等一批古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时期,不少学者开展了对历史文化街区概念方法、保护规划、建筑保护更新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类型特点和保护实践[5-8]的研究,有关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研究则集中在聚落景观、价值特色以及保护规划[9-11]等方面。

杭州城市性质与文化特色分析

杭州城市性质与文化特色 杭州文化特色 1、杭州文化特色的表述 杭州城市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外,人们提到杭州,往往首先想到西湖,西湖作为杭州的象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杭州城市文化的特色。围绕西湖产生的丰富文化内涵影响并渗透到整个杭州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杭州的城市文化形象地称之为“西湖文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开放兼容,形态丰富;(3)雅俗相融,自然和谐;(4)优美秀丽,现代风范。 2、杭州文化特色的论证 (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历史,据考古记载已有10万年以上。自秦建县,杭州已有2200年历史,自隋置州有1400年历史,自元为省会已有700多年历史,其中吴越和南宋定都杭州,历时230多年。杭州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良渚文化开始,已有五千年历史,在当时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春秋时期,杭州的物质文化,尤其在青铜冶炼、造船、航海、纺织等方面都较先进。五代至宋元,为杭州文化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居全国领先地位,号称“东南第一都会”成为当时东南沿海的文化中心之一。至明清,“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杭州文化发展在全国已是首屈一指。到近现代,作为国务院首批确认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之一的杭州,不仅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其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也占有重要一席。 杭州文化,历史的沉淀非常丰厚,古迹繁多,文物丰盛,人文渊薮,人才辈出,素有“人物都会”、“文献之邦”、“文物之地”、“宗教圣地”、“东南诗国”、“书画之邦”等许多美誉。 “人物都会”。杭州历来人才荟萃,特别自宋以来,杭州籍文化名人辈出,如沈括、毕升、喻皓等,更有许多非杭州籍的名人如苏东坡、岳飞、于谦以及章太炎、张苍水、马一浮、李叔同、潘天寿等在杭从政、居住和活动。 “文献之邦”。杭州是我国古代印刷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南宋和元时为全国最大刻书中心,出版印刷为全国之冠。杭州又是著名藏书家和藏书楼集中之地。至明清时,杭州著名

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拟公布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一、拟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1、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荫城镇 2、山西省阳城县横河镇 3、山西省泽州县高都镇 4、山西省寿阳县宗艾镇 5、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 6、山西省翼城县西闫镇 7、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 8、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博克图镇 9、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 1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 11、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 12、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 13、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 14、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 15、浙江省平阳县顺溪镇 16、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 17、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 18、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 19、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

20、浙江省龙泉县住龙镇 21、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 22、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 23、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 24、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 25、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 26、福建省永春县岵山镇 27、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 28、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 29、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 30、江西省修水县山口镇 31、江西省贵溪市塘湾镇 32、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 3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 34、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 35、湖北省当阳市淯溪镇 36、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 37、湖南省临湘市聂市镇 38、湖南省东安县芦洪市镇 39、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福利镇 40、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 41、重庆市万州区罗田镇

42、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 43、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 44、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 45、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龚滩镇 46、四川省崇州市元通镇 47、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三多寨镇 48、四川省三台县郪江镇 49、四川省洪雅县柳江镇 50、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 51、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 52、四川省通江县毛浴镇 53、云南省通海县河西镇 54、云南省凤庆县鲁史镇 55、云南省姚安县光禄镇 56、云南省文山市平坝镇 57、西藏自治区定结县陈塘镇 58、西藏自治区贡嘎县杰德秀镇 59、西藏自治区札达县托林镇 60、甘肃省永登县红城镇

一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及困境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及困境 一由南京“老城南历史保护事件”引发的思考 1 南京老城南历史保护事件起因(2006年) 2006年6月某日:南京城南某区政府召开“建设新城南”高层论坛,区政府有关领导向媒体透露“将投资40亿元打造新城南,改善近2万户居民居住环境”。6月29日《南京晨报》以“40亿元让城南‘大变脸’为题,以正面支持的态度报到了这一高层论坛”。 8月3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姚远在《南方周末》发表了《南京的“历史”关头》文章; 8月中旬:全国16位建筑、规划、文物、考古界的著名专家联名紧急呼吁保护南京老城南。 8月21日:《现代快报》用11个版面推出《老城南》特刊,指出“今天,一个猩红的“拆”字,将一笔抹去老城南五大片区这23条散发出古城气息的街巷,刹那间变成历史”。 8月30日:《新民周刊》推出封面报到《秦淮河,正在消失的历史》,文章在采访多位老居民的陈年往事和情感,并陈述了多位学者、专家的意见之后,指出“这些未经整合的民间的情感、智慧需求,是否与政府的决策走在同一条路上呢?” 9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媒体广场”报到说:“城市改造一方面要保留文化,另一方面要改善人民环境。如何能够找到一个点,兼顾这两者?它是困扰着全世界有悠久文化的城市的通病,同样也困扰着南京”。 10月2号:《瞭望·新闻周刊》发表了题为《老南京最后的纠葛》的文章,记录了多名专家、市民和区政府等部门对老城南不同声音,分析了目前老城南历史保护现状的社会背景,如物权法、政府角色和公众参与等。 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专家来信上作出重要的批示。随后一场包括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市民百姓在内的社会大讨论广泛展开,一时间老城南保护成为南京媒体的热点话题,成为南京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聚焦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近现代史迹型:湖北武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近现代史迹型:湖北武汉 武汉文化底蕴深厚,楚国时期诞生的一首高山流水遇知音是十大古琴曲之首,也带来了知音文化;唐宋年间,武昌黄鹤楼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场所,也使武汉成为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市,简称汉,因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合称而得名,是一座现代化滨江国际性港口城市。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简介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重要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国家重要的科技、信息、产业、通信中心,内陆地区的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经济发展的“立交桥”,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京广、京九、武九、汉丹4 条铁路干线,以及京珠、泸蓉等6 条国道在此交汇,水运已形

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武汉港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作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武汉高校众多,在校大学生118.33万人,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武汉由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武昌、近代中国的国际大都市汉口、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汉阳三地合并为组建,下辖7个中心城区和6个新城区。是楚辞浪漫、黄鹤飘逸的历史文化名城,震撼世界、彪炳千秋的首义胜地,又是青山碧水、生态宜居的滨江之城,商贸繁荣、百业昌隆的现代都市。武汉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除长江、汉水在城中交汇外,市辖区内有166个湖泊,故又得名百湖之市,水域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早在百年之前,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描述武汉是“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他设想,武汉要建成“略如纽约、伦敦之大”。武汉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定为21世纪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更是预测武汉将在21世纪成为仅次于加尔各答的全球第二大超级城市。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中,将武汉(光电)与北京(IT与软件服务)、上海(金融与工程服务)、深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第一-第六批)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16、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17、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18、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 19、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2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21、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22、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23、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24、重庆市江津市中山镇 25、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6、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 27、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28、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 29、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30、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31、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32、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 33、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34、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3、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 4、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 5、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 7、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8、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9、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1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 1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12、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名单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2、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3、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4、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 5、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6、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 7、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8、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 9、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10、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 11、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12、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 13、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14、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15、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16、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 17、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1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 19、四川省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20、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21、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22、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 23、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24、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三批)名单 1. 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 2. 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3. 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4. 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 5.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 摘要: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着价值观、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冲击,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价值观;全球化;城市化;历史名城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历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长久以来,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城市,不但经受着历代风雨的侵蚀,而且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和摧毁。直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才真正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拓展:从文物史迹,到历史街区、历史地段乃至整个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单纯物质实体的保护,发展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色的保护。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学术研究、立法、管理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 面对世界全球化的热潮,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在经受着全球化的影响。可以说全球化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影响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发展。全球化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进而影响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物质环境。中国的城市文化正在被外来的强势文化所同化,很多城市处于多元文化并存、本土文化削弱的境地。全球化将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推向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外国的规划师、建筑师带着“先进”的思想、理念纷纷来到中国,淡化了中国建筑和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中国的权势、业主们也都唯“洋”是从。结果,由于对历史城市的文脉缺乏理解,洋大师们做出的设计方案,往往是在一张空白纸上来规划历史城市,不免打上“他方”文化的烙印,同时也否定了对历史城市本土文化的认可。这些设计方案的新奇、夸张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恰恰迎合了业主和权势们的口味,一个个“洋垃圾”就这样诞生了,而历史城市的城市肌理、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全被搁置到了一边。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就会决定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历史文化名城。因此,首先要改变拜金、拜权、非农的建筑价值观。这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彻底改变遗留在每一个人骨子里的封建长官意识。建筑师有责任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角度出发,解读城市的文化内涵,做出具有名城特色的作品来。建筑师还应该成为新观念、新潮流、新生活得倡导者,价值观和社会进步的推动着。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能真正代表一个建筑师的价值观。 无论在哪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其自己发展的轨迹,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特别是世界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不仅没有彼此雷同的,而且都是各自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计划与建筑中的卓越体现,其个性特色强烈、突出。它们都按照各自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沿着历史文脉构成不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