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9二建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仔细读一遍)

19二建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仔细读一遍)

19二建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仔细读一遍)
19二建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仔细读一遍)

2019二级建造师冲刺之专业实务案例分析及终极答题技巧,具体如下:

9类必考案例标注

案例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类型分别,但考虑到出题的思路,我们可以用出题者的角度为每一道题编号,并在做题时进行标注,较为常见的题型有:

①以进度为主计算关键路线然后有各种自然和人为的事件干扰,设问进度延迟及费用的增减(得分点)

②以考查网络进度计划为主以网络图为根本,附加考查合同管理。例:双代号+索赔(重难点)

③以某一质量事故设问发生原因、补救措施、预防要点、事故责任(得分点)

④以某一安全事故设问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事故类别、应急措施、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的方法、有关安全相关规定等(得分点)

⑤以质量评定为主工序、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评定标准;评定组织要求。比如分部工程评定+分部工程组织(重难点)

⑥以合同管理为主列出一些纠纷事件,设问各方责任、为何索赔及索赔根据(得分点)

⑦以安全管理为主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和安全技术是考查重心。比如安全事故分级+高处作业(重难点)

⑧一个工程进行分包的条件对质量、安全各自承担的责任等等(重难点)

⑨描述某一施工现场(这几年考察重点,现场施工图逐年增加,多要求识图尤重平面图,并且要求根据案例背景指出失误之处、提出更正措施;询问设施作用、如何设置、安装方法等(实操题命题点)

5类常见答题方式

1、改错题--问:对或者不对

这种问题首先要明确观点,解答思路是先指出问题的不妥,然后在写出正确的,答题切忌模棱两可,直接回答对或者不对。

例:事件3的做法有无不妥?首先要回答不妥,再写出正确的做法。

2、简答题--问:原因

如果教材有准确的答案,必须以教材为准。如果没有,这种问题一定要回归材料,把材料中的做法列举出来进行分析,再加上具体的规范或法规。

这时要注意,考生在考场上如果记不住具体的规范或法规时,一定不要任意“编写”,保守做法是写上“根据有关法规、规范”,阅卷老师会酌情给分。

3、开放性试题--问:该怎么做

这种题目和工程现场联系最近,可以从教材上总结答案也可以用施工语言作答,论述时要尽可能详细,只要是可能正确的做法都可以写在试卷上。

阅卷时老师会从你的答案中挑出对的答案来进行给分,这里的错误答案一般不会另外扣分。

4、判断题:指出材料中对错的做法列举几种对的做法为简答题,可将认为正确的做法全部写上去,写错了不会扣分。但指出错误的做法却是判断题,类似于多项选择题,部分题目回答错误会被判0分。

例如:指出材料中①②③④的描述错误的是,如果正确答案为①③,此时你回答

①③④。那么就是0分,所以没有把握的不要写。

5、计算题

计算题需要写出计算过程,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因为计算过程是有分值的。假如一道计算题总分5分,此时答案是2分,计算过程3分。同理,如果不会计算,请蒙一个靠谱的答案,没有过程答案对了依然得2分。

另外还有一点,同学们要多观看真题的标准答案,确认每种问法的回答方式,并在训练过程中加以运用。某些得分点,即使你的确没有掌握考点,也是可以拿到的。

4种常用的答题方法

NO.1

倍举法

对于上文中所说的第三类开放性问题,要根据其分值,加倍给出答案。比如某一个小问题,分值为4分,一般情况下,他的标准答案应为4条,那么你就答8条,若你的8条全覆盖了,或全沾边,全覆盖当然得满分,全沾边也能得到本题分值70%以上的分数。

NO.2

分条分段法

阅卷老师的判分是根据“采分点”来的,不进行分条分段的多个采分点有可能会影响得分。分条,清清楚楚地标明1、2、3;分段,代表层次性与逻辑性。这种方式能有效增加得分

NO.3

卷中借鉴法

遇上了不会的题目,可以去其它题目中寻找。主观题往往会出4、5道题,此题的答案往往可能在彼题的题干中隐藏着,或受到彼题的某种启发,这种现象常常出现。

NO.4

问题带入法

案例背景资料往往字数较多,这时提取核心内容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看完背景资料自己没有办法判断核心内容,这时需要先看问题,带着问题细读资料。此时核心就是问题,可以避免跑题,缩短答题时间。

实务案例终极答题技巧

1、切勿作标记

切记不要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和文字,像和题目无关的三角,圆形符号姓名。对于这种做标记的卷子,在判卷时一定是零分处理的。

2、突出得分点

案例题都是人工阅卷,而阅卷时是根据得分点给分的。比如问建筑装饰幕墙三性试验,只要答出来"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形性"就能得满分,其余的任何辅助文字都不会多得分,当然也不会扣分。

3、字迹工整

说到底主观题还是需要阅卷老师来评分,那么卷面的整洁度将会直接影响分数。另外工整的字迹也便于阅卷老师在答案中寻找得分点。当然对字迹潦草的不会直接扣分,但是倘若整篇答案都看不清写的是什么那肯定就是零分了。

4、答案要"对号入座"

因为所有的卷子在判卷钱都要输入电脑,每个老师只负责其中一道题的评分,其他的题目都看不到。因此大家在答题时一定要看仔细,让答案"对号入座",书写在应该的位置,否则阅卷时老师是看不到的,即便答对了也是枉然。像一些朋友标注的"转第几页"等都要避免。

5、多用教材原话

答题时尽量使用专业术语答题,也就是要用书上的原话作答。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因答案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的失分,另一方面也能给阅卷老师一个"专业"的印象,有助于顺利通过考试。

6、分条作答

答题时应多用语言简练的短句,避免长篇大论的答案。最好分条作答,每一条一个得分点,这样既节省自己的答题时间又方便阅卷老师寻找答案。不要迷信长篇大论的作答会得高分,是否得分只在于是否写上了得分点。

7、切勿漏题

这里面所说的漏题指的是大家都容易忽略的小问题,比如某案例题问"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那么应该分两步作答:首先答出是否正确;其次再分条叙述理由。千万别直说理由而忽略的判断,这种丢分非常可惜。

评分标准有哪些?建工助考帮您分享下:

从历年数据来看,一般来讲,二级建造师合格标准一般在分数的60%或以下为及格,不同省份有略微差异。且目前部分省份开始像60%一刀切看齐,虽说60%不算多,但是每年的通过率那么低,就告诉了你,这60%的分数是相当难的,但是究竟如何才能拿到这60%呢?19年的分数线应该都会提高

对于公共科目,因为都比较简单,小编这里就不多说,咱们说最难的实务。80%的人无法顺利通过二级建造师考试几乎都是因为实务,实务题中当属案例题最为难,可以说,掌握了案例题,你就成功了多一半。下面小编来讲解一下案例题的评分标准。

1、根据专业术语给分

答案中用题干给出的专业术语用得多的容易得高分,比如题干中提到建设单位,你的答案如果围绕建设单位展开就可以得分。但是,有种情况是考生用自己想当然的专业术语替换了题干中的专业术语,比如,题目中只提到建设单位,你答题时却口口声声甲方,题中说索赔,你却答成了追加,这种情况阅卷老师是不会给分的,因为建设单位不一定是甲方,索赔不一定是追加。

2、根据回答全面度给分

有些题干上可能只问了为什么,如果你答完为什么后顺手答了怎么才正确或者应该怎么做,阅卷老师会认为你的答题逻辑很全面和顺畅,会更容易给你高分。3、根据得分点给分

阅卷老师阅卷一般都根据你的答案去匹配得分点,找到一个得分点给一个分,答对得分点了的话分数自然就会给你加了,没找准得分点,字再多也不会给分。你可以根据参考答案比对一下自己的答案是否踩准了得分点。

4、根据卷面情况给分

这个和念书时老师的给分习惯差不多,阅卷老师的阅卷量特别大,阅卷氛围也很紧张,看见字迹工整,卷面清晰的答题卷会让他产生好感,不自觉地就给你高分了。

60%的分数不多,关键还是要靠案例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案例题的评分标准,二级建造师考试必然事半功倍。

2019年备考二级建造师出题套路大集合!注意!不要踩雷!

1、不明确用到什么规范的情况下就用“强制性条文”或者“有关法规”代替,可能的话答题前加上:根据有关法规,或根据强制性条文;

2、涉及“设备进场”等问题,答题要注意“一定要现场校验”;

3、问“竣工验收,验槽等涉及到人员的”,回答时五方都写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勘察”;

4、涉及“技术交底或资料”的问题,回答时注意:“全员/书面,签字,归档”。

5、“…是否妥当?……是否正确?……是否全面?”,先明确回答“不妥当、不正确、不全面”,再进行阐述;

6、多用题中给的专业术语,不要随意用自己的术语替代;

7、问总包和分包的关系,一定要回答“连带责任”四个字。

单选题套路:一选二推三排四猜

1、选:直接选择法,熟悉考点的话直接选出正确项

2、推:逻辑推理法,当无法直接选出正确项时,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出正确项

3、排:排除法,当不能推理出正确项时,用逐个排除法排除不正确的选项;

4、猜:猜测法,当以上都没有用时,可尝试凭直觉猜测,按经验来说,相信第一感觉猜中概率大,反复容易将对的又改成了错的。

多选题套路:宁可少选,不可选错

1、选题由题干和五个备选项组成,其中至少有2个,最多有4个符合题意,即至少有一个选项是干扰项;全部选对得2分,选错一个则不得分,若答案中没有错误选项,但选项不全,则所答选项每个得0.5分;

2、一定要选择有把握的选项,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最好不选;若对所有选

项都没有把握时,可用猜测法选择1项,千万别空着不选。

案例题套路:分层回答,问什么,答什么

1、先仔细阅读背景资料,再分析要回答的问题,列出要用到的知识点;评分标准按点给分,答案要严谨,有层次,分析过程要完整,计算部分要写出过程;

2、答题要答到点上,否则字再多也不得分;若确定完全对了,则不要展开回答多余的话.

例:

施工单位索赔能否被批准,监理工程师做法是否合理。你只需回答"能;合理"即可。有人回答:施工单位可提出索赔费用和工期;监理工程师做法合理,但应该先通知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做法合法不合理,或监理工程师做法合理不合法。这样是拿不到分的,答案不要模棱两可,千万不要出现“不完全正确”、“部分不妥”等字样。

3、问了为什么的答案多为否定,没有问为什么的答案多为肯定;当问了为什么一定要答原因,如果第一问答对了,原因写错了也不影响得分;

4、当然,也有不按套路的,例如有的问了为什么可能还需要回答正确的做法,最好答完原因后在确定正确做法的情况下写出来,确保不不失分。

例:

乙施工单位可以直接向建设单位索赔吗?为什么?正确答案是:不能(1分),因为双方无合同关系(2分),应该乙施工单位向甲施工单位索赔,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索赔(2分)。

【精品】初中中考 文学常识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 《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项表述不正确,古代常用的五种文体:说、记、铭、序、表。不包括“书”。 故答案为:B 【点评】1、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记景抒情,托物言志。例如《岳阳楼记》和《小石潭记》。2、铭是古代刻在器皿上(多见于青铜器,墓碑,石等载体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内容大多数简短,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刘禹锡《陋室铭》。 3、说,古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例如《马说》和《爱莲说》。 4、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 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B. 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 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D. 采用行书字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答案】 B 【解析】【分析】B.有误。此字体为行书,朗健清逸,笔势劲挺有力,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明显不符合“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隶书的特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对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对不同专业的考生来说显得更加公平,同时也加大了答题难度。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与国家公务员考试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其各自的地方特色,不同的省市侧重考查的方面和题型各有差别。以下将从山东、北京、上海、广东公务员考试,及天津、湖北、陕西公务员考试联考中常识判断真题入手,分析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山东省 山东公务员考试素有小国考之称,其报考人数、考试难度都高于其他省市。近年来山东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曾设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与不定项选择题三种题型,考查内容由之前偏重法律和政治,向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山东省情、公文写作等全方面考查发展,考查范围越来越广,也更接近于国家公务员考试。 【例1】目前,“金砖四国”的经济总量大致是美国的一半,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当下,虽然经济也遭受影响,但“金砖四国”的实力仍令世界刮目相看。“金砖四国”是指()。 A.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B. 中国、南非、俄罗斯和印度 C. 巴西、印度、英国和南非 D. 印度、法国、南非和英国 【答案】A 【解析】“金砖四国”来源于英文BRICs一词,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一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 【例2】在公文写作中,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从10增加到50,可以说“增加了4倍” B. 从100增加到500,可以说“增加到4倍” C. 从10减少到1可以说“减少了9/10” D. 从100减少到10,可以说“减少到1/10” 【答案】B 【解析】从100增加到500,可以说“增加了4倍”,不可以说“增加到4倍”。 【例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实事求是中的求实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都讲实际,但它们的精神实质迥然不同,其区别在于()。 A. 前者所求的“是”为客观事物的规律,后者追求的是实际效果 B. 前者所讲的“实事”为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后者是个人经验 C. 前者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后者以个人的经验和行动为出发点 D. 前者是一种普遍性的方法原则,后者代表美国特有的思维方式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它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原则。实用主义是在美国土壤上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代表了美国特有的思维方式。它的主要论点是:(1)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2)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3)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4)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比较可以得出,四个选项全部正确。 (二)北京市 北京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考查内容内容比较芜杂,包含法律、政治、经济、时政等多方面内容。如: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答案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答案 1、下边的雅称分别是哪位诗人的?请填写在括号里。 诗仙诗骨诗狂诗杰大李杜小李杜 陈子昂——(诗骨) 王勃——(诗杰) 贺知章——(诗狂)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李商隐、杜牧——(小李杜)李白、杜甫——(大李杜) 2、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

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草船借箭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水浒传》绰号)吴用,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播的学识。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3、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你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是: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4、能够与“花和尚”形成工整对仗 的一个短语是(c) a、智多星 b、青面兽 c、黑旋风 d、豹子头 5、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中所写的“魏武”指的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其中“遗。

6、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都写过石头:女娲曾以石补天,精卫曾以石填海,,子。 7、《智取生辰纲》出自我国古代名著 《水浒传》。这则故事中因丢失生辰纲后来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杨志。 8、与下列对联、诗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三国演义》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9、《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他寄人篱下,

行测做题技巧之常识判断

中公学员内部专用资料 1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常识判断是国考行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强调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综合管理基本素质,就是指对政治、经济、法律等综合管理常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强调这方面的考查,对考生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其出题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领域的知识。做常识判断的题目,平日对知识的积累是最关键的,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百科常识的广泛涉猎,对社会各种现象的留心观察和深刻思考。虽然这个部分考查的内容范围很广,涉及科目众多,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解题技巧,有章可循。 本章重点介绍了解答常识判断题的几种重要方法与技巧,旨在树立考生正确的做题态度,并提高速度与准确率。 技巧一:题干分析 题干分析的技巧,主要适用于题干较长或带有词语定义的题目。公务员考试形式严谨,常识判断题干中的文段大都是有用信息,语句本身对答案的提示作用不容忽视。在做题的过程中,部分的常识判断题,考生可以酌情将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题干上面,然后根据分析,对照选项,快速选择答案。 例1: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A .生产的发展 B .效率的提高 C .社会的公平 D .内需的扩大 技巧解说:本题的题干中,先是说明了什么是“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然后说我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最后问的是这样做是为了促进什么。对于不知道我们国家的收入分配方针政策的考生,就可以从题干入手,看到题干中提供的定义。定义强调的是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即这种分配结构的目的,是要保证大部分人都能有中等收入,同时缩小社会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比例,这就是一个“平均”的过程,这样做自然是为了社会的公平。故答案为C 。 技巧二:排除部分 排除的方法是一种适合于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常识判断也不例外。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可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选出正确答案。有些题甚至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例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 .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 D .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技巧解说:依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观才是科学正确的观点,因此,

文学常识试题三大解题方法

文学常识试题三大解题方法 导读: 1.名著知识填写题的解答。 除了上面所说的注意点以外,填写题要抓住空前后语句的关键信息来判断。填写文学常识内容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填写概括性的有关作品、作者的知识要点,根据填写要求语言要简短,点到即止。 2.名著知识选择题的解答。 注意看清题干的要求,是选择“正确”还是“错误”以及选择的角度。仔细审查各项语句中的知识要点,如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比较各项,辨析相差的关键点,注意易错点,比如朝代方面的“西汉”“东汉”、“北宋”“南宋”、“元明清”的“初”与“末”;如称谓方面的.“革命家”与“政治家”,“教育家”与“作家”; 人名方向的“司马迁”与“司马光”、“杜甫”与“杜牧”、“周树人”与“周作人”、“丁铃”与“冰心”;体裁方面的“散文”与“散文诗”;格律方面的“律”与“绝”、“五言”与“七言”,等等,要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答。 3.名著推介题的解答。 要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有关作者的知识要点。推介作品,首先要用介绍说明性的文字表述作品某方面的特点,或情节内容,或人物形象,或思想主题,或语言风格,然后要略作评价。推介作者,首先要简要的说明作者的称谓和生活朝代,然后说明你地位、贡献、影响,最后

要以评价。此类推介题,要注意“受方”对象,即给推介给什么人,要考虑对方的需要和兴趣,针对对象或深或浅地介绍。 4.名著阅读解的答题。 此类题与一般的阅读题类似,属于文学性的阅读。所解答的问题有文学常识类的,作品内容方面的。首先要根据提出的问题,阅读好文段,找到文段中重要的信息,根据知识的关联性,运用联想,由此及彼地将知识串连起来,根据答题的要求或作客观的介绍,或作主观的评述。有字数要求的,要按要求答题。 【2015关于文学常识试题三大解题方法】 1.关于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试题 2.关于文学常识复习方法 3.关于文学常识的汇总 4.关于文学常识鉴赏 5.2015高中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6.2015小学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7.关于文学常识的文体知识 8.关于文学常识之最大盘点 上文是关于文学常识试题三大解题方法,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时事政治简答题技巧之常识判断

时事政治简答题技巧之常识判断考点内容(数字表示题号,下同):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和”字 3、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 7、十七大报告、汶川地震、神舟七号、科学发展观 9、西藏问题 14、美国次贷危机 考察特点: 不回避当年热点问题,拿分较为容易。 对策: 在考前了解本年度重大时政新闻。 历史部分 考点内容: 2、改革开放30年回顾

4、“两弹一星”战略目标的实现 5、我国农业税的历史 8、欧洲文艺复兴、活字印刷术、日心说、成吉思汗、英国工业革命 11、中国古代历史事件排序 12、改革开放30年回顾 考察特点: 考点不确定性很高,甚至比较冷僻,得分较难,得全分更难。 对策: 虽然考点较冷僻,但大部分内容仍然可以在高中历史课本上找到,考生可阅读相关教辅读物。此外,做题时要进行合理推断和排除。 地理部分 考点内容: 6、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 10、节气 15、气象(沙尘暴、厄尔尼诺、寒暖流、飓风) 考察特点:

相当于高中会考水平,部分考点(如二十四节气的内容)是常考内容,今后可能重复出现。 对策: 准备一本普及性的地理常识读物,广泛阅读,当然,如有针对性强的辅导教材更好。 经济学部分 考点内容: 16、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考察特点: 比较简单,大众化的常识。 对策: 经常阅读报章即可积累起此类常识。 医学部分 考点内容: 13、医用酒精、金属中毒、淀粉、低血糖 考察特点:

对于非医学专业的考生来说,此类题目可能过于专业化。 对策: 复习中学阶段所学的生理卫生知识,进行合理推断。 科技部分 考点内容: 17、隐形飞机、混沌理论、U盘格式化、土星环 考察特点: 比较冷僻,难度较大。 对策: 经常看看科普读物。 文化部分 考点内容: 18、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文化象征 考察特点: 比较简单,属于应知应会的内容。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与名着阅读 1.(2016·济南改编)下列关于名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武侯”即诸葛亮。B.《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C.《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D.《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2.(2016·德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3. (2016·西宁)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着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当时的欧洲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为此他写作了《名人传》。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其他法国作家的作品,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等。B.《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课文《智取生辰纲》就选自《水浒》。 C.《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是我国现代散文家、小说家。《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奖。这两首散文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歌颂了母爱。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而写成的。 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如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的《马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4.(2016·黔南州)下列文学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中“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里的“六十”和“七十”分别被称为“花甲”和“古稀”。 B.季羡林是国际着名的东方学大师,他的文章《我的童年》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和童年的小伙伴等内容,文中充满了对那段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的依恋之情。 C.《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里的“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D.我国现代着名作家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和汪曾棋的《端午的鸭蛋》,都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民间文化的由衷赞叹。

行测考试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行测考试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行测的常识判断解题技巧比较灵活,但首要一点是考生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知识积累。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行测常识判断解题技巧,欢迎大家学习。 行测常识判断解题方法 1.排除法。如果考生细心的话,能够发现排除法似乎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因此,常识判断题也不例外。在考生解答客观题时,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 2.去同存异法。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第一印象法。有些试题,考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读完试题及选项的瞬间,大脑便有这样的一个强烈的信号,此题选某项。虽然这种选法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这样选出的答案往往是正确的。 4.比较法。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考生可以将各个选项同题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并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5.大胆猜测法。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靠运气,正确率相当小。 行测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 1.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

(遵义),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字(黄果树)。你认为贵州省这栋房子之所以能过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B.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召开了中国中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D.宣告两万里长征胜利结束 2.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本国本民族的史诗视作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史诗演唱传统。下列四部史诗中哪一部不是中国的民族史诗?( ) A.《江格尔》 B.《格萨尔》 C.《创世纪》 D.《摩诃婆罗多》 3. ____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三国志》 4.关于宋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比黄花瘦”是女词人李清照的名句 B.“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说的是柳永 C.“樯橹灰飞烟灭”说的是官渡之战 D.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词人之一 5.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五岳之一的华山坐落在陕西省境内

2020国考常识判断答题技巧2

2020国考判断推理答题技巧 第一讲类比推理中不同的全同关系【例 1】(2008 福建-93)伊妹儿∶电子邮件 A.算账∶结账 B.引擎∶发动机 C.炒鱿鱼∶解雇 D.可可∶巧克力 【例 2】(2015 国考-98)春夏秋冬∶四季 A.喜怒哀乐∶情绪 B.赤橙黄绿∶颜色 C.早中晚∶一天 D.东南西北∶四方 【例 3】(2019 国考-97)分母∶除数 A.内角∶外角 B.加减法∶乘除法 C.横坐标∶纵坐标 D.百分比∶百分率 【例 4】(2009 江西-102)赣∶江西∶赣江 A.辽∶辽河∶辽宁 B.桂∶广西∶漓江 C.粤∶广东∶珠江 D.湘∶湖南∶湘江 【例 5】(2017 陕西-92)熟石灰∶Ca(OH)2 A.钡餐∶BaSO? B.纯碱∶ NaHCO? C.CO2∶干冰 D.生石灰∶CaCO? 【例 6】(2008 云南-93)画圣∶吴道子 A.酒圣∶杜康 B.茶圣∶陆游 C.武圣∶张飞 D.医圣∶华佗 答案: 例 1例 2例 3例 4例 5例 6 B D D D A A

课后练习 【练习 1】(2015 吉林甲-85)()对于风筝相当于芝麻对于()A.纸鸢;脂麻 B.串式风筝;芝麻油 C.竹篾;白芝麻 D.骨架;草本植物 【练习 2】(2008 河北-103)西红柿∶番茄 A.土豆∶玉米 B.蝉∶知了 C.棉花∶花生 【练习 3】(2015 江苏 A-45)七天之于 D.冬瓜∶南瓜 一星期相当于()之于 () A.一米;十分米C.直线;几何学 B.十元;一百元D.一吨;十公斤 答案: 例 1例 2例 3 A B A

)对于 第二讲 类比中关于成语的考点 【例 1】(2019 青海)秀外慧中对于()相当于 ( 文韬武略 A.声名在外;大权在握 B.左顾右盼;经天纬地 C.才貌双全;文武双全 D.悠然自得;文采超然 【例 2】(2016 广州)日理万机∶废寝忘食 A.洞若观火∶凿壁偷光 B.和盘托出∶真相大白 C.东施效颦∶沉鱼落雁 D.苟且偷生∶奄奄一息 【例 3】(2019 国考)刻舟∶求剑A.里应∶外合 B.掩耳∶盗铃C.打草∶惊蛇D.指桑∶骂槐 【例 4】(2016 国考)白驹过隙∶秒表A.恩重如山∶天平 B.一线希望∶皮尺 C.一言九鼎∶弹簧秤

2020中考语文八大技巧答题技巧_知识点总结

2020中考语文八大技巧答题技巧_知 识点总结 中考中,语文试卷除了占得分值比较大之外,语文还是中考的第一科,这科发挥好了,后面的心态也会比较好。而语文的答题通常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的是同学们尽量靠近参考答案,抓住重点,符合阅卷老师的评分标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考语文八大考点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八大知识点答题技巧 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考前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二、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最大的题目,也是比较能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

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三、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这类*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科技文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也不是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它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了解*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五、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 六、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

国家公务员行测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常识判断超省时间的七种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网更新:2011-11-8 编辑:春上冬下 国考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要求考生需在参考用时10分钟做完25道题,也就是说平均24秒要做完1道题,属于非常需要答题速度的一类题型。常识判断的独特特点在于文理综合,既需要简单计算,也需要快速阅读。有些考生可能要问了,常识判断题也有答题技巧么?答案是肯定的。 在题量不变的情况下,出题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加大题目的难度。其一是增加题目的文字数量,比如题干的信息量增多、选项叙述加长等等,如2009-7题;其二是增加选项的复杂度,如不同的选项涉及不同的学科知识(2010-116题),选项本身存在排列组合问题(2010-124题),或选项和题干之间存在排列组合(2009-6题、2010-117题)。 那么,下面针对这些题目给大家提供一些方法: 1、关键词法 (2010-1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①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这道题目的突出特点是题干特别长,但其关注的领域是“区域政策”,所以在阅读题干时就顺手划出每条叙述的关键词,由此①“经济特区”、②“西部大开发”、③“浦东”、④“协调、共同发展”是我们找到的关键词,再根据这些关键词进行下一步的做题。本题正确选项为B。 2、共性排除法 观察选项时,如果存在共性或相同排序的选项,则可以忽略或排除。还以2010年117题为例,ABCD四个选项中把④都排在了第4位,所以④的内容其实已经可以忽略了,只需要排前3个叙述即可。再如: (2009-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 A.20世纪50~60年代 B。大跃进时期 C.20世纪60~70年代 D。文革时期 观察四个选项,回忆基本的新中国历史知识,知道B。大跃进时期指的是1958年前后,这个时期恰好被包含于A选项的时间范围内,A和B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根据考试经验可以知道A和B都不是正确选项,正确选项为C和D其中的一个。这就是共性排除法。本题正确选项为C。 3、共性留存法 与2所说的共性排除法恰好相反,有时共性是我们留存某些选项的标准,特别是那些具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语》 D. 《春秋》【答案】 D 【解析】【分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故答案为:D 【点评】《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 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答案】 C 【解析】【分析】A.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B.““志”意思是动词,记述,《聊斋志异》就是在他的书斋里记述奇异的事。 C.说法正确。 D.律诗并不是要求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而是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律诗的文学常识。学习律诗,要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章回体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以下属于《镜花缘》小说回目的一项是( ) A. 野羊塘将军大战歌舞地酋长劫营 B. 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 C. 逢恶兽唐生被难施神枪魏女解围 D.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答案】 C 【解析】【分析】《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

广西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就内容上来说,常识主要侧重对时事和国情社情的考察,这里就不再赘述。在方法上来说,常识判断也有很多命题思路是可以破解的,考生也是可以用技巧答题的! 钥匙一:求同存异法 2011-16.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B。本题考查政治常识。1990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时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个观点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进步的历史。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从而不仅充分肯定了“两个离不开”思想,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所以B项正确。 这样看来,这个题考查考生对90年代一项民族政策的把握,所以很多考生都觉得考得太难太过了,这道题的正确率是相对较低的。但是,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题是有技巧的,A、C、D三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讲发展,只有B项是在讲团结。大家结合一下目前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首先要强调的必须是团结! 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直接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几个选项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或有共同的特征就可以将其排除掉,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剩余的选项中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钥匙二:两相矛盾选其一。 这也是国考命题者比较喜欢的出题思路。 这类题目会设置迷惑性较强的选项,看上去很难。其实仔细审题后,会发现其中两个选项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意见,这样就可以先把其它两项排除掉,在互相矛盾的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2011—24、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波被用作停车信号时因为红色波长最长。 D、家中遇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 分析一下,B项在加油站打手机会爆炸,D项煤气泄漏应该打电话,两者情景相似,说法截然不同,相互矛盾。在这个题中,A、C两项就可以直接忽略,不管你知不知道波长最长的是什么,螺母六角形是不是因为最大限度利用材料都不影响你的正确率,答案肯定在B、D之中。 另外,需要提醒广大考生注意的是:一定注意选非的题目,即否定型题干,不正确、不属于、不对、不包括、不可以、非。这在国考里边占的题目越来越多。因为否定型题目不仅可以加大考试难度,更可以减轻出题人负担,所以今年应该也会有很多。 钥匙三:反常识思维。

行测秒杀技巧之常识判断

秒杀技巧之常识判断 【摘要】常识判断是国考行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强调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综合管理基本素质,就是指对政治、经济、法律等综合管理常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常识判断是国考行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 能力。强调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综合管理基本素质,就是指对政治、经济、法律等综合管理常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强调这方面的考查,对考生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其出题的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领域的知识。 做常识判断的题目,平日对知识的积累是最关键的,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百科常识的广泛涉猎,对社会各种现象的留心观察和深刻思考。虽然这个部分考查的容围很广,涉及科目众多,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解题技巧,有章可循。 技巧一:题干分析 题干分析的技巧,主要适用于题干较长或带有词语定义的题目。公务员考试形式严谨,常识判断题干中的文段大都是有用信息,语句本身对答案的提示作用不容忽视。在做题的过程中,部分的

常识判断题,考生可以酌情将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题干上面,然后根据分析,对照选项,快速选择答案。 例1: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C.社会的公 平 D.需的扩大 解析:本题的题干中,先是说明了什么是“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然后说我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最后问的是这样做是为了促进什么。对于不知道我们国家的收入分配方针政策的考生,就可以从题干入手,看到题干中提供的定义。定义强调的是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即这种分配结构的目的,是要保证大部分人都能有中等收入,同时缩小社会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比例,这就是一个“平均”的过程,这样做自然是为了社会的公平。故答案为C。 技巧二:排除部分 排除的方法是一种适合于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常识判断也不例外。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可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将最

行测答题技巧:常识判断题

行测答题技巧:常识判断题 常识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表述: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 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 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不同的考生,知识储备和做题能力不同,常识判断的备考方式也因人而异。不过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不要裸考。认为,未做准备就 参加考试,在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中,除非对自己的能力特别有 信心,否则,后果只能是当陪考。 常识判断给人的印象是知识庞杂,复习起来毫无头绪。下面就和大家谈一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冲刺阶段怎么复习常识判断,帮助 大家备战,夺取高分。 这一阶段,做练习题是重点。公务员备考时间精力有限,做题不要盲目。在做题之前,首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常识判断考试规律 常识判断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但是也不是什么都考,而是侧重考查和国家大政方针、时政等相关的知识。从2010年-2012年考查的 情况来看,人文、科技和国情社情是考查重点,考生应该对这些知 识重点复习。 二是常识判断部分的薄弱环节 每个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都比较熟悉,但对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不太了解,建议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查找自己的知识盲区,对于 自己的专业或者感兴趣、平时积累较多的知识,可以少花一点时间 复习,而把时间用在自己不了解的知识上面,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三是如何选择练习题

一般人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时间和精力不会很多,因此建议考生在冲刺阶段做题要少而精,挑选优质的教辅资料,能保证题目原创性高,答案解析精准全面。 四是快速提升成绩的方法 做题时:一要有准确的定位,做常识判断的练习题同样以思维训练为主,同时紧扣最新的热点趋势。如果你是想尽可能多地掌握所有常识考点,那一定是错误的方向。二要坚持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其他考试的考前训练一样,常识判断的训练要重视做错的题,反复地回顾一下做错的题,思考一下为何做错,某种程度上比花同样时间做新的题目更有用。

常识蒙题16条小技巧

常识蒙题16条小技巧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最新例谈文学常识题的解题方法

例谈文学常识题的解题方法 例谈文学常识题的解题方法 2012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指出, 文学常识的考查选文来自课外古文 ,从以往高考真题来看,题目命制在选考历史同学解答的附加题部分,即文言文阅读中的一道简答题。它本身包含古代文学中的文化常识、作品内容等,知识涉及面广,体系庞杂,内容浩繁。所以要求同学们既要熟悉课内作家的所属流派、团体,代表作品和创作风格等,又要掌握课外著名作家及其相应的一系列知识,还要不混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史典籍的内容、作者(编者)和分类。为了给同学们的高考复习提供一些 帮助,笔者特意作了以下知识梳理,并备模拟题供同学们考前演练。 知识梳理 一、历代散文名家名篇 刘安《淮南子》、四书五经、《左传》、《战国策》、《国语》、老子《道德经》、孔子《论语》、孟子《孟子》、庄子《庄子》、荀子《荀子》、韩非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贾谊,著《新书》十卷,《过秦论》《吊屈原赋》是他的代表作。 司马迁,著《史记》,首创纪传体。 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战国策》,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曹植的《白马篇》《洛神赋》,诸葛亮的《出师表》,范晔的《后汉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刘勰的《文心雕龙》。 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著有《昌黎先生集》。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著有

《柳河东集》,其中的《永州八记》是他山水游记的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宋濂,字景濂,著有《宋学士文集》。 徐宏祖,号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 张溥,字天如,著有《七录斋集》。 顾炎武,著有《日知录》。 方苞,著有《方望溪全集》。 姚鼐,著有《惜抱轩诗文集》。 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著有《饮冰室文集》。 王国维,著有《人间词话》。 林觉民,字意洞,有《与妻书》。 唐宋派: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 桐城派:方苞《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二、文史典籍和目录辞书 《文选》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的一部历代文章总集。全书收录自东周至明末的文章222篇,是清代以后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古文选本。 经史子集: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晋荀勗。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

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快速解题法

常识判断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国情社情 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出题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当然这并不是要求考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是考查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虽然涉及科目较多,又没有公式和确定 的算法,但确是有解题技巧可循的。下面为大家总结概括了巧拿高分的一些诀窍,提供给广 做常识题目,拥有扎扎实实的知识积累是最关键的,但解题技巧为大家提供了另一 种思维方式,在个别情况下会成为生死攸关的砝码。下面就着重谈一下常识判断的答题技巧,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首尾两端法 有关历史事件排序的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此种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例题: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司马迁修《史记》T文景之治T王莽篡汉 B.杯酒释兵权T岳飞抗金T王安石变法 C.齐桓公称霸T商鞅变法T秦统一天下 D.玄武门之变T黄巢起义T安史之乱 【解说】本题无需分析各个事件的具体时间,只需掌握大致的时间段即可,可对各 个选项从头或从尾进行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A项从头分析,司马迁修《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晚于文景之治,故排除。 第二步,对B项进行从尾分析,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岳飞抗金发生在南宋,故排除。 第三步,对D项进行从尾分析,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年间,而黄巢起义发生在唐 朝末年,应晚于安史之乱,D项错误。 据此可以得出答案为C。 二、题干分析法 题干分析法,主要适用于题干很长或者带有词语定义的题目。公务员考试是非常严 谨的考试,一般不会有废话,题干长就会提供相对较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于词语定义这样的题目,定义本身可能就是答案,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题干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