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金融课程报告

国际金融课程报告

国际金融课程报告
国际金融课程报告

政敏做个封面嘛O(∩_∩)O~再看下标题加粗的对不对

组长:

组员:

一、基于我国1997—2011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国际收支就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外的全部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情况,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则主要体现在货物、资本变动和官方储备变动的情况。具体包

括:经常项目、资本及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变动项及错误和遗漏4 个部分。

通过1997-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可计算出几个重要的国际收支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合金其数据如下图所示:

(一)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变化趋势与原因:

1.我国收支变动的趋势:

通过观察1997-2011年的国际收支顺差结构,很容易发现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变化趋势:(1)经常项目继续保持较大顺差,且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1997—2008年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均为顺差。在此期间,经常项目顺差一直保持了比较

平稳的增长趋势。

(2)资本和金融项目大幅顺差,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且仍在不断增长。除1998年资本和金融账户为逆差外,1997-2011年间其他均为顺差,但变化幅度较大。

(3)外汇储备保持平稳且快速增长。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尤其是2000 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到2006 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0 000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 473 亿美元,也创下年度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

(4)净误差与遗漏项由逆差逐步变至顺差。

2.我国国际收支变动的原因:

(1)经常账户

注:以上图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绘制而成,其中经常账户借贷方由左方Y轴、差额为右方Y轴表示。

从图表可见,经常账户差额从1997年-2001年略有下降,其原因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2001年后直到2008年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且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得利于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2008年后经常账户差额有所下降,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冲击。但总体来说,1997年到2011年总趋势是增长的。

总体来说,经常项目的变动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差额及经常转移差额影响。

1)货物贸易顺差较快增长。。

由以上图表容易看出,货物贸易变动是经常项目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2 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 20569 亿美元,进口 17353 亿美元,分别较2011 年增长 8%和 5%。近年来,货物差额的增长幅度与经常项目的增长幅度是大致相当的,其中经历了基本平稳期(1997~ 2004)、大幅上升期(2005 ~ 2008)和金融危机之后的下降期(2009 ~ 2012)。货物贸易顺差的原因:

A、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

B、加工贸易发展过度以及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加工贸易倾向

C、出口退税等政策继续调整的预期以及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导致企业加快出口

步伐

2)服务贸易是我国经常项目的次大项目,一直呈现逆差状态,并有扩大趋势。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但是我国的服务贸易状况仍然相对落后,甚至常年保持逆差。从 1997年的-34 亿美元到 2013 年的-1245 亿美元,服务贸易的逆差规模还在逐渐扩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在这一项上主要靠进口。

3)收益项目逆差有所收窄。

收益项目在这十七年期间,除了 2007、2008 和2011年年出现顺差之外,其余年份一直为逆差。2012 年,收益项目收入 1604 亿美元,投资收益逆差 574 亿美元,下降 33%。这主要是因为:

A、 2009年以后,国际利率整体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导致了我国的投资收入减少,最终收益出现了负值。

B、受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收益再投资规模扩大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量的投资收益作为收益项下的支出外流。经常转移项下顺差继续保持增长。

(2)资本与金融账户

注:以上图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绘制而成,其中资本与金融账户借贷方由左方Y轴、差额为右方Y 轴表示。

从以上图表可知,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从1997年-2011年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除1998年外都为顺差,且2008年到2010年增长迅速。其中1998年逆差主要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大量资本外流,且由下图可以看出,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主要因素是直接投资差额的变

动。

对于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的一直保持的顺差,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我国的对外投资情况。近几年,我国对外投资增加较快。该项目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经济稳定增长,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外汇供应充足,这些为企业境外投资发展创造

了良好条件;国家不断完善境外投资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引导企

业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

2)对外开放和面向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目的地国家。FDI的流入直接增大了金融账户的顺差。

3)境内机构调整境内外资产摆布,对境外证券投资规模大幅减少,是证券投资逆差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2007年上半年国家外汇管理局调减了短期外债指标,各商业银行境外融资规模受到限制,同时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贷款需求继续增加,为满足资金需求,商业银行调整境内外资产摆布,减少增持境外债券。

(3)外汇资产储备账户

注:以上图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绘制而成

由以上数据容易得到其对应的折线图,由图可看出,我国储备资产账户1997-2011年一直保持逆差,从1997年到2008年呈不断上升趋势,在2008达到历史高点,之后虽然总额较2008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4)净误差与遗漏账户

(二)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原因及影响

1、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原因:

(1)国际收支双顺差

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一是来自于经常项目顺差,201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达到1828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额为3878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为52.01%;二是来自于资本项目顺差。主要是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资本流入,2013年FDI净流入为1704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额为3878亿美元,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约为43.94%。从2013年来看,经常项目顺差和FDI两项就贡献了外汇储备增额的95.95%。

(2)我国相关制度的影响

1996 年,我国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完全可兑换,这一制度使企业在经常项目交易下,可自由兑换外汇,进一步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及经常项目的持续顺差。另外,人民币汇率制度也促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急剧增加。在2005年7月汇改之前,我国汇率制度名义上是盯住美元的管理浮动汇率制,但实质却是固定汇率制,出于维持汇率稳定的需要,央行被动地动用吸收外汇储备,从而加剧储备的增长。在2005 年7 月汇改之后,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制度,汇率浮动区间有所扩大,部分缓解了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压力。但在当前汇率制度下,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预期增加了人民币需求,在套利因素驱动下,大量外汇通过多种渠道涌入国内,反而加大了外汇储备增长压力。

(3)人民币升值预期

自2002 年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提出人民币升值或采取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的要求之后, 国内就出现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时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不断提高利率,出现本外币正利差,使大量投机性资金涌入我国,对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提高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4)在国际分工中, 我国与发达国家属垂直型分工。

在生产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方面, 我国占有比较优势。我国生产的初级工业制成品物美价廉, 在西方发达国家非常受欢迎, 出口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在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但发达国家对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限制对中国的出口,出口赚取的外汇因限制无法进口国内急需的高科技产品, 从而加剧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这也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2、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已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其次,有利于增强我国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是我国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保证;再次,它是我国国际清偿力的体现,有利于提高国际资信水平和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最后,巨额外汇储备规模还有利于我国政府和企业实施积极的投资策略。

尽管如此,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诸多负面影响已日见端倪。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提高机会成本

高额外汇储备使机会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资本的有效使用率。外汇储备是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国银行的,如果用于对外投资的话,那么收益率则要远远高于储蓄收益,这样就构成了外汇储蓄的机会成本。

(2)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外汇储备量与本国货币的投放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外汇储备量越大, 意味着基础货币投放量也越大。由于外汇储备是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资产, 其在货币当局账户上的对应反映是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的增加将直接导致基础货币发行量的增加,若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 就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大幅上升。

(3)结构相对单一,面临着一定的汇率、政治等风险

目前,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的比例较大,每当美元贬值或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时,我国外汇储备都会随之贬值,从而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国际资本迅速大规模地流动,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波动也将十分激烈,因此汇率风险增大。另外,一国大量地持有另一国的货币资产,势必会带来一定的政治风险。假使中美关系恶化,中国很可能面临持有的美元资产被冻结的风险,使中国的外汇储备遭受重大损失。

(4)巨额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升值压力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造成了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明显失衡,在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政策操作下,其结果就是外汇储备的不断积累,这使人民币处于不断增大的升值压力下。虽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 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但是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削弱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从而影响国内经济增速。

(三)对实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建议及原因。

1、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经常项目的持续巨额顺差, 很大部分是由于消费不足而储蓄率过高造成。所以, 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是调节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一个重要办法。

因此应该按照中央要求,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

人民币不断升值且预期强烈, 刺激了国际资本大量涌入国内,一方面全球范围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融资成本, 促进全球可用资金快速增长, 刺激经济复苏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流动性;而另一方面, 持续的美元贬值使部分国际资本撤离美国, 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并相应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入, 所以扩大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境外资金的大量涌入, 使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受到一定冲击, 影响了国际收支平衡。因此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

改革措施包括:更加便利个人、企业用汇方便,贸易投资方面的用汇需求将给予更大的满足;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逐步增加汇率的灵活性;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对于违法违规资金的流入要进行检查,防止这些资金对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3、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把鼓励出口换汇创汇作为政策的重点, 实行鼓励资本流入, 限制资本流出等外汇管制政策, 并且对外商实行了更多的优惠政策, 最终使得更多的外商投资进入中国,这就促成了我国较大贸易顺差, 加速了国际收支失衡。并且由于我国货币币管理的不恰当使得境外的不正规资金通过规避管制进入境内并逃避处罚, 这更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程度。

合理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在当前流动性偏多的形势下,坚持稳中适度从紧,一是继续整

合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发行,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供应和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相适应,二是灵活运用利率调整手段,逐步实现正的实际利率,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二.结合材料而回答

(一)人民币汇率是否合理?

1.含义:

现行人民币汇率是否合理?回答这个问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现行人民币汇率是否符合它的市场价格?换言之,人民币的现行汇率是否与它的均衡价格相符?二是,如果人民币偏离于其市场均衡价格,而这种不同又主要是由于中国政府的干预,那么这种干预是否有道理?中国政府是否应该放弃干预,让人民币的币值回到到其市场价格或均衡状态?

第一个问题涉及经济学中的汇率形成理论;而第二个问题,则涉及到有关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内部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的重新分配,恐怕很难有一个各个方面都同意的答案。

总之,在人民币升值还是不升值之间,中国政府需要在近期与长远利益之间、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之间以及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利益之间作出权衡。当然,在这个权衡的过程中,国际压力也不会不起作用。

2、人民币汇率走势

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走势图:

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比价为:8.27比1,2013年1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72比1,12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13比1。截至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高达35.28%,自13年年初以来的累计升值幅度为2.84%。一直到2014年1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还在持续升值,到14日人民币兑美元为6.093元。从14年15日开始人民币兑美元开始有贬值现象,15日为6.1005比1到今天为6.1524比1,跌幅为0.96%。

图片说明:2013年12月9日-2014年6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走势图

图片说明:2013年1月7日-12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走势图

图片说明: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走势图

3、用理论说明当前汇率是否合理

理论:购买力平价学说

原因:第一,PPP 在汇率理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基础地位,是任何其他汇率理论所不能比拟的;第二,PPP 长期以来所衡量的人民币低估程度是最为严重的;第三,PPP 在衡量人民币低估问题中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并且争论依然激烈。

论证过程:我们将2005年选为基期,2012年12月9日、2014年1月14日及2014年6月20日汇率选为即期。

时间

汇率 中国CPI 指数同比增幅 美国CPI 指数同比增幅 2005年7月21日

8.27 1.8 3 2013年12月9日

6.1131 2.5 2.6 2014年1月14日 6.093 2.5 1.1

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 8.27比1

2013年12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

6.1131比1 2014年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

6.093比1 2014年6月20日 6.1524比1

2014年6月20日 6.1524 2.5 2.5

计算结果:

时间汇率变动中国CPI变动美国汇率变动

2013年12月9日30.22% 32.85% -14.31%

2014年1月14日17.68% 32.85% -100.33%

2014年6月20日29.58% 32.85% -18.23%

所以2012年汇率变动30.22%,中国CPI变动为32.85%,美国汇率变动为-14.31%,因此:中国的通胀率变动大于美国的变动,因此购买力的贬值超过了汇率变动,因此人民币汇率应该贬值,而此时的汇率显示人民处于升值;2014年人民币继续升值,但中国的CPI未变动,但是美国的通胀率却大大改善了,因此中国的通胀率又大大的超过了美国,因此中国人民币此时应该是贬值的,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人民币仍是处于升值的;但是自2014年1月14日后,汇率变动率29.58%,而中国的CPI指数变动率为32.85%,美国的CPI指数变动率为-18.23%。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来看,人民币处于非均衡的状态,且购买力的贬值超过了现在汇率的贬值,因此汇率理论上应继续贬值。

结论:因此从购买力相对平价理论来看中国子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到2014年1月14日前一直处于的升值现象就购买力而言是不合理的;而2014年一月14日后到现在的汇率处于贬值是合理的。

存在的问题:虽然以相对购买力来看,中国现在的贬值现象是合理的,但是相对购买平价学说本身存在一些弊端及一些不现实的假设条件,还有在进行论证时将2005年选为基期也对结果有影响,加之汇率的变化存在转折,直接以2014年6月作为即期也存在疑义,因此结论的正确性有待考量。

总结:从我国的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趋势来看,人民币的升值表现是明显的。但与此同时,我国在迈入中等收入国家队伍之后,也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尤其是近年来低质量高增长下的通货膨胀的持续,也对人民币的升值起到了“延滞”效应。相对十年以前的中国与美国、欧洲国家的许多商品价格,目前中国的物价按照购买力平价衡量,已趋于接近。特别是资源约束的产品,如粮食、食用油及其加工品等价格的差距已接近消失。而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制造业产品的价格也随工资上涨加快而逐步缩小差距。目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已经调整到1:6.3左右。因此,以购买力平价基点的中美汇率已经在逐步接近均衡点。但目前是否已达到合理的汇率水平还有待观察。近年来,美国一直以中美之间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作为逼迫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借口,是缺乏充分依据的。国际间的对外贸易逆差或顺差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汇率比价不合理仅仅是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通用货币地位,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客观上转嫁其经济危机。由于美元的超量发行,客观上美元在自我贬值,已经使人民币承受了巨大的升值的压力。

(二)阐释“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的利与弊

1、“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的利处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特点就是对外汇市场汇率形成的直接管制性措施明显减少,市场的力量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对外汇供需双方管制逐步宽松。2005年7月开始,国家外管局对企业和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外汇需求与供给的管制逐步放松乃至取消。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外汇供求已经能够真实反映其市场意愿。(1)取消企业境外投资外汇需求用汇额度限制2006年7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取消企业赴海外投资的用汇额度限制。截止2008年底,中国企业对海外直接投资逾55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2)个人年度用汇额度大幅放宽2007年2月,个人年度购汇额度进一步提高至5万美元。(3)取消企业的强制结汇制度,实行企业

的意愿结汇2007年8月,外管局发布规定称境内机构可根据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

外汇市场结构逐步完善。(1)增加外汇市场交易主体为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范围,提高外汇市场交易活跃程度,2005年7月放宽了外汇市场市场进入的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按实需原则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与远期、远期与远期相结合的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交易,实现外汇市场供求的多样化(2)丰富交易方式,提高交易灵活性为完善外汇市场交易方式,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引入了国际外汇市场的基本交易制度,即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同时引入美元做市商制度,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既可选择集中授信、集中竟价的方式交易,也可选择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方式进行询价交易。活跃了外汇市场交易,提高了外汇市场流动性(3)增加外汇交易品种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衍生产品交易发展,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了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和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交易;在银行对客户零售市场,扩大了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也推出了银行对客户外汇掉期业务,以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管理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需求。丰富外汇市场交易品种,活跃市场交易,扩大交易规模,建立联接国际金融市场的通道,提高国内金融机构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推出了八种/货币对0即期交易,此番推出国内外币买卖业务,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外汇市场体系,建立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市场外汇交易的直接通道。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市场生成及汇率浮动区间加大。

(l)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市场生成银行间外汇市场每日交易中间价的产生方式来看:最初中间价是直接采用前一交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收盘价,后来引入询价交易制度后,中间价转而通过每日开盘前做市商询价的方式产生,这种新的中间价产生方式提高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代表性,做市商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报价反映了做市商当日预期的结售汇和做市头寸及其对国际外汇市场走势的判断,有利于建立联动的汇率传导机制,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2)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呈现逐步加大的趋势,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层面,扩大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从0.3%扩大到了0.5%:为防止银行对欧元等非美元货币结售汇业务的汇率风险,将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欧元、日元和港币等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扩大至上下3%。在银行对客户零售市场层面,银行柜台外汇交易美元现汇买卖价差限制由0.25%扩大到l%,取消非美元货币挂牌汇价的价差幅度限制。

(3)银行的自主定价权加强这不仅表现在银行对客户办理结售汇业务的定价权提高了,而且在远期和掉期交易上,其期限结构、和约展期次数和汇率都交给各家银行自行决定,央行不提供任何汇率远期的定价公式,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构成汇率协调和报价小组,主导境内远期汇率价格的形成。这既鼓励了市场竞争,又促进了价格的合理化水平.

参考一篮子货币定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篮子货币的确定是以对外贸易权重为主,并适当考虑外债来源的币种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以及一些无偿转移类的项目的收支。

1、“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的弊端

(1)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的规则不够透明。

在现行的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汇率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也就说货币“篮子”不是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唯一规则,而仅仅是调整汇率水平的参考因素。同时市场供求以及国际收支都将影响到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此,这是一种相当模糊的汇率制度。其模糊性还表现为自2005年汇改以来央行始终未公布一篮子货币的币种及权重,致使对于一篮子货币的猜测和争议很多。汇率形成规则的不透明将带来以下负面影响:第一,在当前外汇市场避险工具尚不齐全、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将加大企业的投资风险。第二,将授予其他国家指责中国“操纵货币汇率”以口实,间接影响中国的国际声誉。第三,在人民币升幅远低于市场预期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加剧升值预期,刺激境外资本流入。过度的资本流入将增加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甚至可能使得汇率制度的相关改革受到挫折。

(2)汇率浮动区间狭窄。

1994年的汇率并轨将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浮动幅度限制在中间价的0.3%,2007年5月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浮动幅度扩大到中间价的0.5%,银行间外汇市场汇率波幅也明显加大,如2005年7月汇改至2005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日均波幅仅为17个基点;2006年全年的日均波幅扩大为40个基点;2007年日均波幅扩大为86个基点;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交易价格日均波幅106个基点,其中,10月份询价市场日均波幅为150个基点,是汇改以来日均波幅最大的单月。另外,2008年有5个交易日即期询价市场波幅超过300个基点,2月13日的波幅还达到411个基点,是汇改以来波动最大的单日。但仍然远低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的1%的浮动幅度。虽然汇率改革依据了渐进性原则,充分考虑到了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但是限制汇率的浮动波幅,与参考一篮子货币调整人民币汇率及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浮动,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在市场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限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幅,市场不能出清,中央银行不得不被动入市平衡市场供求。

(3)官方干预明显,汇率维持成本高。

维持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成本较高,主要表现在外汇储备增加所带来的成本与风险上。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美国政府的短期债券和存放境外金融机构,其资产收益率远远低于对外借款的利息收入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益,这造成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外汇资源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导致央行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资产安全性受到严重冲击;同时,由于外汇管制下的设租寻租行为以及千方百计规避管制的“违法乱纪”行为,还有对此进行的管理、监督和打击等活动,这些都加大了社会的交易成本,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4)银行间外汇市场受到严格管制,外汇市场的市场作用受限。

一般来说外汇市场具备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避险服务三大功能。但由于市场的微观基础不健全和外汇市场管理制度的约束,削弱了外汇市场的功能的发挥.市场的微观基础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制的实行使得市场参与者需经审批才能获得市场准入资格,造成市场交易主体少,从而使该市场成为封闭型市场。第二,由于央行对外汇指定银行持有的外汇额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这使得后者不能意愿地持有外汇,也难以通过有效的资产组合管理来规避外汇风险。第三,当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交易不能完全匹配时,由中央银行弥补头寸不足,以保证整个市场的“出清”。这种被动干预使“有管理的浮

动汇率制”仅有管理而缺乏浮动从而趋向僵化。第四,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即期交易品种有限,而远期、互换等交易市场尚未全面成型。这样,交易品种稀少和交易方式单一就成为制约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规模扩大的瓶颈,同时也阻碍了市场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三、结合教学视频《亚太,美国的选择》,请你充分收集并阅读相关资料,结合国际金融学基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历史过程,总结一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基本条件。

1、结合教学视频及相关资料可以看到美国成为世界货币的历史过程:

1914年八月,第一次世界战争爆发,欧洲大量黄金送到美国,逐渐摧毁英镑在国际霸主中的地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作为同盟国参战,“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确立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轴心的地位(美国用黄金为美元担保);

1964年冬,以法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开始用美元兑换黄金,而美国又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需要大量经费,美元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面对挑战,美国选择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采取浮动汇率制度;

1973年,西蒙与欧佩克官员达成重要协议:将美元作为世界唯一与石油计价和结算的工具,再次巩固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石油价格上升,世界对美元需求量增大……之后,美国通过输出美元从全世界很廉价地获得产品以后加价出售;通过向全世界发型国债、金融衍生产品极大获得利益。不断保障着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

2、一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归纳

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一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具有较大的经济规模,既取决于短期经济实力指标,又取决于经济的动态增长和相对价格稳定。

第二、世界货币属性的政治意义在于一国必须在世界政治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先于其他主权国家实现某些重要领域的主导地位。

第三、一国应有足够的能力维持整个货币体系稳定,把全球货币体系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第四、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有赖于一国的国际主导作用和其他国家给予的合作程度。

上个世纪60年代在提升美元国际作用中,美国通过“黄金基金”把一些主要国家带入“美元区”,借以改善国际收支。一些国家把持有的短期美国资产转换成长期资产,美国国债也就成为他们持有的主要美国资产,对维护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予以支持与配合,从而巩固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第五、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量中占有较高比重;

第六、货币对内和对外价值较为稳定。

在一国货币实现完全可兑换的前提下,外国持有人对国际货币的基本要求是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本金的安全性(政府部门)及收益(私人部门),因此,维护货币稳定是保持国际货币地位的根本性因素。

第七、经济发展和政治局势稳定。

国际货币和国内货币相比,适用范围更广泛,使用人群更广泛。这就要求作为价值临时

储藏所的国际货币要保持稳定。持有货币的人要能及时、准确、透明地掌握货币的相关信息,对货币决策有足够的信心。

此外,还要有文化上的认同感和软实力,所以要成为世界货币,不但要靠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决策体系的健全,还需要金融货币文化被更广泛地认可、传播和接受。

(二)、近年来(至2014年5月底),我国在人民币在国际化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与世界货币有多远(即人民币尚且无法担当世界货币的不成熟条件)?

1 、近年来(至2014年5月底),我国在人民币在国际化方面的努力

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一篇题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创造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文章,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这被认为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表达对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满。自周小川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中国政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因此,尽管周小川在上述文章中并未提到人民币,但市场普遍认为,这篇文章吹响了中国政府主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号角。

我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举措沿着三条主线铺开:推动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与若干经济体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

(1)、推动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结算的政策举措

在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面,我国采取了试点推广的渐进式方法。在上海市以及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境外地域范围限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此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国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2012年3月,明确所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均可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该通知的发布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2年6月,表示将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加强管理。至此,中国境内所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均可依法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在推动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方面,我国采取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2010年10月,新疆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成为首个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的省区;第二步,2011年1月,允许境内企业以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且银行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境内机构在境外投资的企业或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第三步,2011年10月,允许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来华开展直接投资。同月,进一步明确了商业银行开展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的有关要求。

(2)、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培育与发展的政策举措

在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方面,中国政府首先将香港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发展,具体政策举措,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在香港推出更多种类的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第二个层面是构建离岸人民币资金回流内地的多渠道机制。

在香港推出更多种类的人民币金融产品的政策举措主要包括: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股权类产品、人民币基金类产品。2012年6月,经证监会批准,第一只以人民币计价的A 股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香港证交所上市。

在构建离岸人民币资金回流内地机制方面的政策举措主要包括:第一,允许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银行使用依法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第二,允许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来华开展直接投资;第三,允许符合一定资格条件的境内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作为试点机构,运用其在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在经批准的人民币投资额度内开展境内证券投资业务,首批额度200亿元人民币。

除大力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外,中国政府也逐渐与更多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中心开展合作,进一步推进更加多元化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迄今为止的主要目标市场包括:伦敦、新加坡、台湾、东京、澳大利亚市场。

(3)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签署第一个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1800亿人民币/38万亿韩元,期限为三年。此后数年内,人民银行开始频繁地与特定经济体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中国央行与其他经济体央行之间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最重要的目的即是通过这一互换协议增加中国境外能够获得的人民币数量,从而既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又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

2、人民币尚且无法担当世界货币的不成熟条件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以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仍然存在。缺乏自助创新能力。虽然近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总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庞大。这些问题可能动摇人民币坚挺的现状,进而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良影响。

(2)国内金融体系不成熟

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国内金融需要符合一些必备的条件,如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开放程度等。然而,我国虽然在改革开放30年多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总体来说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从金融市场成熟度来讲,虽然我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已经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但金融市场发育还缺乏深度和广度,金融衍生品交易在金融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较小,在品种和交易规模上与国际发达金融市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来看,我国的开放程度还不高,对国外资本的管制较多,对很多利率、汇率指标政府决策大于市场的调控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3)、人民币尚未完全可兑换

自由兑换是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的必要条件。目前,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已实现可兑换。人民币的国际化,应把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合二为一。即使境外机构对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有需求,但当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多样化、风险对冲和流动性等条件无法满足时,境外机构也会放弃选择人民币。

(4)我国财政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还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本位特征,国家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财政部门内部资金管理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近年来,我国财政赤字危机扩大,财政赤字是通货膨胀的主要诱因之一,而通货膨胀会直接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影响持有者的信心,进而影响到货币的国际化进程。

当然,还有一些国家对中国存有防备心态,世界各国面对中国崛起的心态有很大不同。美国和日本的国际地位受到了一定挑战,他们担心中国的崛起可能会危及其固有的国际地位和利益。这就导致他们用一种防备的心态来对待中国的发展。以及全球金融风暴导致全球主要贸易国家对外贸易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停滞不前或陷入衰退。为了恢复经济增长,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导致近年来我国贸易摩擦激增。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与各国的贸易摩擦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暴露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对外贸易的发展能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有效解决贸易摩擦,保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够为人民币国际化作出巨大的贡献。

四、结合此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分析最适货币区理论的缺陷

(一)最适货币区理论介绍

所谓货币区(currency area)所指的区域是指区内各成员国货币相互保持订住汇率制,对区外各种货币实行联合浮动的区域。而最适度货币区理论(optimal currency area,oca)又可以叫作最适度通货区理论,最早于1961年提出最适货币区理论的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主张生产要素流动性准则,“货币区”内的汇率必须被固定;“最佳”的标志就是有能力稳定区内就业和价格水平。其后麦金农、哈伯乐和弗莱明等经济学家对该理论从不同侧面修正补充和完善。最适货币区理论认为,在经济内部同质的情况下实行单一货币,既有利于该地区微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宏观经济政策在受到外部冲击时做出灵活反应,从而实现预定目标。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基石正是最适货币区理论。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及演进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早在2008年10月华尔街金融风暴初期,北欧的冰岛主权债务问题就浮出水面,而后中东债务危机爆发,鉴于这些国家经济规模小,国际救助比较及时,其主权债务问题未酿成较大全球性金融动荡。

2009年,希腊当年的政府公共债务和财政预算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远远超过了《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上限。希腊政府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GDP比例超过12%,政府负债占GDP的比率达113%,双双超过欧元区所规定的3%和6O%的上限。惠誉、标准普尔与穆迪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相继下调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这对于面临还债压力的欧元区国家无疑是雪上加霜,希腊主权债务问题凸显。

而随着希腊财政状况的恶化2010年3月进一步发酵,开始向“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蔓延。受危机的影响,欧元区多个国家的政府债券价格都出现了下跌的趋势,由于担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会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大量资金逃离欧元区,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欧元区国家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只能变本加厉地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大规模举债,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区愈演愈烈了。

虽然欧盟采取了多种救助计划,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债务问题继续恶化的事实。实际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欧元货币体系的危机,是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结果,进一步反映了欧元区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缺陷。

(三)从欧债危机反观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缺陷

1、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步调难一致

目前欧元区采用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和成员国相对独立的财政政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员国的宏观政策选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执行主体不一致导致宏观经济的冲突和错配,这就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目标。其中,欧洲央行的目标是维持低通胀,保持欧元对内币值稳定,而各成员国的财政政策则着力于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等,欧洲中央银行一刀切的货币政策就不能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国家的经济问题。各成员国不能通过制定独立的货

币政策来调节本国经济,当国内经济出了问题时,只能借助于财政政策,而过度依赖财政扩张来刺激经济发展,最终导致成员国巨额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台高筑。

当一个国家经济低迷时,为抑制本国经济衰退,一般的国家可以通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搭配来进行调节,而欧元区国家只能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协调时,会使经济陷入困境,导致公共支出过度膨胀,财政赤字大幅增加,进而出现债务累积和主权债务危机。

2、各成员国间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

欧元区内17国成员国虽然都属于发达国家,但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欧元区从最初的11个国家逐渐东扩,2001年希腊加入欧元区,随即2007年斯洛文尼亚,以及后来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的依次加入,欧元区国家已从最初的11个增至目前的17个,更加剧了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1、成员间经济总量存在巨大差距。欧元区核心成员国如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四国经济总量占整个欧元区的76.86%,而其他国家所占比重较小。2、从产业结构上看,德国和法国等欧元区的核心国家产业结构比较完整,而欧元区诸多小国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并且支柱性产业均为容易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周期性产业。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也就导致了实施货币政策的欧洲央行在调节经济时将难以顾及各国的具体情况。

各成员国经济差异很大,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运行周期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国家的经济现状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才能促进各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但欧元区内,所有国家采用统一的货币政策,这必然不能满足所有成员国的需求,可能还会对某些国家带来负面效果。比如,2002年,德国的GDP增长率是0,HICP(消费者价格调和指数)是1.4%,而爱尔兰GDP的增长率是 6.5%,HICP达到4.7%。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需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爱尔兰却需要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而当时整个欧元区经济受美国的影响(美国的 911事件和安然事件引发了美国经济的下滑)而处于低迷状态,ECB(欧洲中央银行)在2002年一年中多次调低了欧元区的指导利率,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见,ECB的货币政策迎合了德国的需要,却进一步加深了爱尔兰的通胀率。因此,在目前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差别很大的情况下,统一的货币政策必然使一些国家的经济运行风险增加,从而潜在地增加了这些国家的债务风险。

3、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完善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了加入欧元区的两项重要标准,区内各国都必须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政府债务/GDP的占比保持在60%以下。但是由于欧元区国家对如何执行这一规定未形成统一意见,并且也未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特别是违反条约的惩罚措施,致使违反条约的收益主要由违约国独享,而造成的恶果却由整个欧元区国家承担。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后,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成员国只能运用财政政策调控本国经济,一些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国家过度使用财政政策,使得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攀升。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违反欧洲联盟条约规定的国家没有被处罚,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包括德法在内的欧元区核心国家,为了刺激本国经济,也过度使用财政政策,使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大幅增加。

4、救助机制的缺失

欧元区成立时为了规避成员国的道德风险,欧洲中央银行并不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而且规定成员国之间除了自然灾害和不可控制的事件外不能相互提供救助,同时也反对成员国向国际机构求助。这对成员国虽有一定的震慑力,但一旦遭遇经济危机,容易错失最

佳救助时机,使个别成员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其他成员国,导致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和危机不断恶化。2009年底希腊债务危机发生时,希腊既不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区其他国家也迟迟不伸手援助,最终引发这场波及欧洲多国、严重影响欧盟经济发展并引发人们对欧洲货币一体化质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五、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条件,分析上海自贸区改革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该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核心)、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中国自贸区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

1、是功能超越传统自由贸易园区。

传统的自由贸易园区(FTZ),通常由单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境内设立,在企业经营、货物贸易、资金流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管理自由度和较多的经济政策优惠,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模式,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仓储展示、物流分拨、离岸金融业务等区域功能比较发达。目前,世界上约有1200个国内自由贸易园区,已成为所在国家和地区发展自由贸易、推行贸易政策的重要工具。试验区在提升传统自由贸易园区功能的基础上,要放眼全球,集聚国际国内资源,形成后发优势,将着重扩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加快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转变,从传统的一般贸易出口加工、仓储物流等传统行业为主向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为主转变,从贸易为主向投资贸易兼顾转变。

2、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

与功能超越相比,更为重要的是,试验区实质上是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将致力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和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我国的经济金融体制机制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目前市场准入、投资管理等制度尚未与国际规则接轨,利率、汇率市场化尚待完成。在这些制度创新上,试验区需要突破的较多,就要先行先试。试验区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但核心任务不是政策优惠,而是着重突出投资管理、贸易便利、金融创新和综合监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突破。

3、不能视同境外。

试验区通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将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新的比较优势。建成一个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更高、具有国际水准、与境内有机关联的试验区,才能开枝散叶、释放改革红利,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因此,试验区在与境外打通的同时,不能搞区内区外的隔离。以金融为例,试验区金融服务、资金流动与境外是打通的,如果与境内区外完全隔离,试验区就变成了“外来外去”的离岸市场,和内地市场就不通了,既容易引发资金、价格的双重套利,又不利于金融政策在全国范围的复制与推广。试验区金融改革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妥、有序、可控地先行推进。既不能将试验区搞成纯粹的金融试验区或“金融飞地”,也不能把试验区搞成完全投机、寻租、逐利的地方。试验区对境外完全开放,对境内区外有限度开放。如有限度开放区内和境内区外的资金流动通道,一方面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项下到境内金融市场进行融资交易;另一方面允许部分境内区外的主体参与区内金

融市场平台的融资与交易。根据上述定位,在试验区内组织开展的金融业务应立足在岸市场,兼顾离岸业务,坚持“一线放开、二线管好、适度渗透、有效监测”,充分发挥试验区的腹地优势与辐射功效。同时,做好监管方面的配套制度安排,切实管理好风险,始终防范、打击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行为。这些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值得肯定的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这项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提升软实力,各项工作影响大、难度高。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自贸区和金融中心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2020年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而自贸区建设中关于金融改革的几项内容,正是金融中心建设需要突破的几个地方,比如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自贸区与金融中心存在高度的关联性,自贸区贸易流通带来资本的跨境往来与流动,通过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国际化,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渐次生成。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从1965年建国伊始,便利用其作为国际贸易港的有利条件发展国际贸易与航运,1969年通过自由贸易区法案,先后设立了7个自贸区。跨境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催生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1968年,新加坡建立了亚洲美元市场,成为金融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世纪70年代,自贸区外汇管制放松和对外资银行的开放,推动新加坡形成离岸金融市场,逐渐发展为离岸金融中心。目前,新加坡金融市场日益繁荣,成为亚洲地区最大、全球屈指可数的商品期货市场、金融结算市场所在地,其衍生出来的原油、燃料油等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以及实物交割市场异常活跃,新加坡外汇市场是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上述发展脉络,奠定了新加坡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自贸区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氧化剂。自贸区依托海港、空港“境内关外”的优势条件,加速了世界贸易、航运等实体经济流动,实体经济流动派生出金融需求,助燃了地区的金融功能。由于海事,劳埃德从一个咖啡馆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劳埃德船级社(集团),带动了世界性航运保险业的发展。充满风险与挑战的国际贸易给保险业所带来巨大的机会。上海自贸区在航运保险方面获得了保监会的政策支持,包括:支持上海开展航运保险,培育航运保险营运机构和航运保险经纪人队伍,发展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支持上海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推动航运保险定价中心、再保险中心和保险资金运用中心等功能型保险机构建设。自贸试验区航运领域的政策突破和试点开展,将有助于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产业链的整体升级,同时带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自贸区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活性剂。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经济学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财经管理类课程的必须知识储备,也是学生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必备知识准备。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知识目标(1)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4)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2、职业技能目标(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好与运用财经管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2)能够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3)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 3、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具备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4)具有一定的经济论文、报告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具有理论性强、实用性强、学术观点多、内容变动快等特点。 四、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金融学》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金融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院校财经及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是我院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货币供求均衡、货币政策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系统的掌握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重点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货币政策;信用、信用形式以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利率和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以及金融机构的构成等问题,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业务经营、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熟悉我国货币金融政策、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等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有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课程的难点是如何将抽象的金融知识与表象化的经济问题结合、深奥的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并能用相关的理论解读现实的经济现象和金融现象,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简单的经济金融问题,进而站在高度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微观金融活动,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国际经济学》课程标准

《国际经济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课程代码:H0201114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 标准学时:56 课程类型:理论课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它是国家教育部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与其关系较大的学科和课程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 本课程标准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订,具体反映了本课程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贯彻了教学互动教学法,体现出能力与知识并重,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它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和国际间资本、劳动力的流动的动因和影响,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问题。在内容体系上,国际经济学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这两大部分在名称上通常又分别被称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整体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日后将从事对外经济活动的学生,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发那个的宏观经济均衡、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强调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这是《国际经济学》课程一贯坚持的教学理念和特色。《国际经济学》不拘泥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纯理论分析,而且一直关注国际经济的新现象、新问题,积极探讨国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对策,特别是要求将西方经济理论与我国对外开放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中国案例来阐释相关理论,如人民币汇率变动、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等,这些案例使得《国际经济学》课程具有更强的活力。 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1. 完善体系,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本课程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它们分别阐述该门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注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内容说明和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材编写建议。 2. 设计依据与原则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依据: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以学生求知需求为导向,改变“以本为本”的教学现象,以“现实经济案例”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前沿性和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学术兴趣和科学精神;注重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本课程标准应以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经管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遵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标准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一、《国际金融》课程性质 《国际金融》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是我院本科、大专层次各专业统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而且是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涉及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都是在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国际金融以开放经济学为基础,研究开放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在经济、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标 1、促进学习者理解和重点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 2、培养学习者掌握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资本流动动向、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国际金融理论解决国际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习者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树立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金融一体化的理念,掌握扎实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其他国际金融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要求 1、系统阐述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重点讲解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管理原理及实务操作方法,详细阐述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客观介绍国际金融界的主流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剖析国际金融的热点问题,及时反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变化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外债和国际储备管理的影响。 2、结合国内、国际上发生的有关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汇率变化而引起的经济失衡现象、经济失衡导致货币失衡的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建立和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控制国际资本流动、解决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等重大金融问题的现状,应用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剖析国内、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原因,引导学习者掌握观察和分析国际、国内发生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3、《国际金融》教学大纲是我系各位教师讲解国际金融课程的指导性纲领。通过本大纲明确规定各位教师讲授国际金融的内容及重点,要求各位教师必须完成该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各位教师在遵循本大纲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所教授班级及专业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二部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网络金融课程标准

网络金融课程标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网络金融》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网络金融 课程编码:0821500 适用对象: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开课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训学时:0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课 团队名称: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学团队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计理念 一、课程性质 《网络金融》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银行、保险、金融市场的变化和特点,并运用已学过的经济金融理论与方法分析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运行规则和服务内容的影响;熟悉网络金融运行原理和发展规律;掌握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网络证券交易、网络保险、网络金融市场操作规程;懂得网上个人理财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网络金融风险的种类、形成原因及网络金融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和监管制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网络金融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金融现象和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 《网络金融》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每一个章节通过“课堂活动”;“本章小结”;“同步练习”,在每个知识点中配有特色作业,旨在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强化能力,注重实训。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使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与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基础上,掌握网络金融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方法,深入了解各种电子化、网络化支付工具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分析与设计新的电子支付工具的能力,为日后从事金融管理与实务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能力目标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国际金融实务课程标准

《国际金融实务》课程标准 1. 概述 1.1课程的性质 《国际金融实务》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也是商务与经管类专业的专业能力拓展课程。金融领域中的货币、投资、融资和风险管理等问题的国际化就是国际金融。国际金融以开放经济学为基础,研究开放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在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2课程设计理念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用案例形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具有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课程根据上述工作流程和内容安排设定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科目中金融基础知识模块、个人理财模块)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典型国际金融案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1.3课程开发思路 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的目的,适应高职学生的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金融的基本理论,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简明准确的阐述清楚。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对金融交易的模拟练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外汇业务、外汇风险以及外汇管制的方法,具备能够对国际相关金融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牢固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能够

金融学课程标准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货币银行学》 1、课程编码:0332308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总学时:54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4、学分:3学分 5、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三版。 7、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8、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金融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机理或规律,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引言、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 10、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含义、功能的变革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定位,掌握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金融含义的界定 二、金融功能的变革 三、现代金融业的定位 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货币概述(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质”的规定性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金融基础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金融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学生学习银行相关业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发展、货币制度、货币流通;信用、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信用密不可分的利率;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外汇市场;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等内容。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引导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按中职生认知特点和所学习的内容,通过教学、参观、请在商业银行第一线人员来介绍、动手练习掌握操作程序和基本技能,以现实工作案例和情景结合课堂教学传授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学习金融事务专业打下基础,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72节,其中实践课时为12节。 二、课程目标 (一)掌握知识要点目标 1、理解和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制度 和货币流通等知识。 2、理解和掌握信用、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利息、利率等。 3、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作用、特征、构成,货币市场、资本 市场、黄金外汇市场的组成及运行机制。 4、理解的掌握目前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状况。 5、理解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商业银行的信 用创收。 6、理解和掌握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委员会(局)的性质、职 能、业务、货币政策及对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7、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和国际信用等 到国际金融问题。 (二)职业能力目标或学习实践的内容 1、组织学生到钱币博物馆参观 (1)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形式及发展、特点、作用、联系;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最新】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课程编号: 学分:5 学时:80(其中:讲课学时:50 实验实习学时:30) 先修课程: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教材:《财务管理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形成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重要模块,安排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之后开设,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及《财政金融基础》、《统计基础》等课程为基础,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中的基本理念,并加以运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一般记账人员提升为财务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及预测、决策的能力。(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以符合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计思路 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侧重体现资金角度的综合管理,但从目前高职就业岗位要求看,短期内还不能进入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队伍,因此本课程设计上针对一般会计岗位要求,而非直接培养财务经理,目的是让学生能领会财务管理要求,更好的做好会计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必要信息,同时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知识平台。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该课程以形成基本财务管理能力为基本目标,努力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素质。 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配合、综合协调能力,为做好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打下基础。 2、知识 (1)系统讲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财务管理的概念、对象、目标、职能、环境、原则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课程、学科、工作等多个方面对财务管理有一贯全面的认识,以便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详细讲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问题,包括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原理、风险计量原理资金成本计算原理。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方法论的角度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以便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方法基础; (3)重点讲述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的有关问题,包括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的基本问题、财务分析的内容、财务预算的编制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各种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并体会其在财务管理全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 (4)重点讲述资金筹集管理的有关问题,包括资金筹集管理的基本问题、权益资金的筹集、借入资金的筹集、资金成本与筹资决策、筹资成本与资本结构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理解与掌握筹资成本分析、筹资风险分析以及筹资决策与资本结构确定的理论与方法; (5)重点讲述资金投放管理的有关问题,包括资金投放管理的基本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理解与掌握投资成本分析、投资收益分析、投资风险分析以及投资决策的理论与方法; (6)重点讲述资金营运管理的有关问题,包括资金营运管理的基本问题、流动资产管理、固

完整版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标准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外贸单证实务》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进出口业务活动 中所涉及到的信用证、发票、汇票、提单、保险单、产地证、装箱单等各种单据和证书的缮制 和审核,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熟悉外贸单证工作中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业务 流程,能根据外贸合同履行过程中各个业务环节的需要独立完成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 档一系列的外贸单证工作,使学生具备从事外贸单证行业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 并为后续顶岗实习夯实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有能力参加国际商务部组织的“国际商 务单证员”考试并取得外贸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外贸单证实务》课的先修课程是《国 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英语函电》、,为后续课程《国贸实务模拟操作》提供知识和能力的支撑。(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外贸单证工作的基本流程,具备外贸单证综合操作能力,能 独立从事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一系列外贸单证工作,具备从事外贸单证行业的职业 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 1.知识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外贸单证工作的基本要求及重要性,熟悉单证的含义和种类; (2)了解信用证、汇付和托收三种支付方式的含义及业务流程; (3)掌握合同和信用证条款,能够对照合同审核和修改信用证; 受益人证明、汇票等岀口单证的内容和缮制要点; (5)了解开证申请书进口单证的缮制要点; (6)掌握审单的一般程序及审单的要点; (7)掌握交单结汇的含义和信用证交单的规定,熟悉单据归档要求。 社会能力目标 (1)沟通交流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 力方法能力目标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金融学基础》课程是我院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认识并解释货币金融现象、分析货币金融政策、具备初步判断货币金融发展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现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学基础》是在学习《经济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学生金融意识与实务操作、熟悉金融基本理论而编排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保险理财规划》、《财政与税收》等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今后从事与金融营销相关的工作做好铺垫。建议课时为48课时。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根据财经类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针对金融学基础分析和应用的职业技能特点,确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学习项目,见分析表: 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货币与信用理论能够运用有关的货币基础知 识解释货币的相关现象; 认识货币 能够运用信用的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分析、解释现代信用 相关现象 分析信用相关现象 金融市场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金融市 场与经济的的关系 认识金融市场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金融学基 础 通过学习股票及债券交易的 基本程序,能进行简单的模拟 操作 利用金融市场处理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和金 融体系 能掌握金融机构的构成情况, 明确不同性质金融机构与金 融体系的特点及其主要业务 构成。 熟悉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基本 知识 熟悉我国中央银行、保险公 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和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业务 处理 金融机构业务处理 金融现象 会对货币需求的形成过程以 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 认识金融现象 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 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 形成原因 分析金融现象 金融政策 能够分析货币政策构成要素 的运行机制 熟悉金融政策 能够熟练掌握金融政策的政 策目标 金融政策目标分析 会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 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 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 金融政策工具运用 国际金融 能分析析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表及进行外汇汇率看的兑换 计算 熟悉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 会分析和判断国际收支的平 衡与失衡 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业 务 金融风险和金 融监管 能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 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认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 能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 序,金融风险的处理方式进行 分析 感受金融风险呼唤金融监管 (二)课程目标 根据《金融学基础》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掌握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制度的演变历史及信用的含义、表现形式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财政与金融》是国家开放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注册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课内学时72,电视授课9学时,学分4。 一、课程性质 《财政与金融》是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我们将财政和金融两大领域综合为一门课程,在内容和体系上作了压缩。因此,本课程只能反映这两大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与金融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两个最重要工具。近几年来,我国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作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财政与金融的理论和实务有很大的更新和扩展,本课程将尽可能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 财政与金融是一门有关财政、金融的基础理论与基本业务课程,与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也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必修或必选课程。 二、课程任务 开设《财政与金融》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经济管理人员掌握财政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财政与金融的改革实践。通过财政与金融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财政金融制度,掌握财政预金融的实务技能与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财政与金融课程72课内学时,4学分,一学期授完。一般应具有“经济学”等基础知识,后续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收基础”等其他相关财经类课程。 四、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在财政与金融课程的教学中应系统讲授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和分析理论问题,培育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有关财政与金融最基础的原理与最基本的实务问题,以理论为主,兼顾业务知识,注重宏观知识的把握,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五、课程教学要求层次划分建议 财政与金融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课程,以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对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掌握的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具体内容可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以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为主。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内容。主要要求理解掌握有关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财政金融问题,其中包括简单的

国际金融说课稿

国际金融说课稿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本课程的整体设计: 1.课程概述 2.课程体系 3.课程内容 4.教学方法与手段 5.教学条件 6.课程自我评价 一、课程概述 我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历史沿革、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的地位。 (一)课程的历史沿革 本课程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2008年),课程设立阶段。 2004年我院设立投资理财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是的专业课程之一。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本阶段国际金融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在校内实训室内集中1周模拟实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分离。实践教学效果欠佳。 第二阶段:(2009至今 ),是课程稳步发展和创新时期。 国际金融作为投资理财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专家参与的课程分析的基础上,我院将本课程按照项目化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进入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期。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在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按照课程特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构建三个课堂实施课程,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和发展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训练外汇交易、汇率报价、管理外汇风险等岗位技能。 1. 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重点 与其他专业课相比,本课程培养的职业能力有显著的特点:不仅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具体的操作并非职业能力的全部,隐藏在具体操作背后的分析、判断、策划同样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行业调研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我们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 (1)熟悉国际金融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2)具备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捕捉能力; (3)初步分析国内外发生的经济、金融事件的能力; (4)准确快速判断经济金融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和传导的能力; (5)一般国际金融业务的操作能力; (6)具备相关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为了能够在课程开发阶段更全面真实地掌握国际金融相关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信息,首

金融学课程标准(管理专业)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金融学》 说明: 1、课程性质: 《金融学》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又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货币、信用、银行及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金融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并掌握其运行的基本规律,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服务。 2、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货币供求均衡、货币政策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系统的掌握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重点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货币政策;信用、信用形式以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利率和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以及金融机构的构成等问题,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业务经营、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熟悉我国货币金融政策、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等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有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货币供求均衡、货币政策等方面。 4、总学时: 36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5、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教学内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5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本质、货币形态的变化,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起源说 二、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四)货币价值形式 第二节形形色色的货币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三、信用货币 四、电子货币 第三节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第四节如何给货币下定义 一、一般等价物 二、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 三、从职能出发给货币下定义 四、货币与财富 五、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 第五节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一)货币材料的确定 (二)货币单位的确定 (三)金属货币的铸造 (四)(本位币与辅币 (五)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银本位制 (二)金银复本位制 (三)金本位制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三、跨国货币制度和欧元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 思考题: 1.货币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

国际金融标准

《国际金融》课程标准

目录 1.课程性质 (2) 2.设计思路 (2) 3.课程目标 (3) 4.课程内容和要求 (4) 5.教学条件 (10) 6.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 (12)

《国际金融》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国际金融》是金融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证券与期货和互联网金融专业的限选课程。具体内容包括: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和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市场、外汇交易业务、外汇风险防范等。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国际金融知识,熟悉国际金融业务流程,也训练出某些国际金融业务的操作技能,如外汇交易技能、外汇风险规避技能等。有助提升本专业学生从事国际金融的综合能力,对于交易磋商和报关环节中所涉及的价格核算和进出口收付汇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2.设计思路 国际金融课程定位具有职业与行业定向性,其课程设计理念以涉外金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坚持与行业企业及相关部门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我校属于高职高专院校,专业体系设置及课程建设应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 1 )职业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另一类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培养职业界新技术人才的载体,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 2 )高技术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起点高、规格高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专业理论和技术原理知识较深厚,前沿性技术了解和掌握程度更高,专业复合性更强。( 3 )灵活性特征。高职院校必须讲究灵活性,以适应社会职业变动的局面,应根

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金融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金融学》是普通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标是让学生对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该课程阐明了经济体系中货币运行的基本功能、运行方式、基本规律以及社会货币管理与调控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工具。从宏观和微观金融学视角,以货币为主线,突出学生对金融学知识感性认知能力、金融问题分析能力和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运用和管理等实践应用能力。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该课程要以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等课程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公司理财、证券投资学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系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 (2)理解和重点掌握利率、利息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利率的划分标准及其主要分类;

(3)掌握各种基础性金融工具的概念、特征;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其功能; (4)理解并掌握掌握主要金融机构的性质、职能; (5)掌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信用货币创造的原理; (6)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几种主要类型;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7)理解并掌握通货膨胀的效应和通货紧缩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衡量; (8)掌握汇率标价法、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几个项目的关系、国际储备管理的基本方法; (9)理解并掌握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层次的划分、基础货币及货币乘数的含义、货币均衡的内含及标志; (11)掌握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金融调控的原理和方法; (12)掌握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监管的要点。 2.能力目标 (1)分析国际国内金融体系现状及改革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们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2)提高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本课程依据2014版投资理财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具有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证券、银行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软件。能够从事金融、工商等各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设置。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本课程目标、内容制定依据2014版投资理财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知识目标的要求设置,该要求是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财务、证券、银行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软件。

2017年电大财政与金融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财政与金融作业1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3、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 部分预算外收入。 4、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6、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7、免征额: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8、直接税:指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9、间接税:指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10、国债: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二、填空题 1、经济;社会 2、国家 3、剩余产品 4、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 5、税收;非税收 6、经验数据法;要素分析法 7、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8、课税对象 9、税源 10、10 11、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12、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 13、从价定率;从量定额 14、一般;级差 15、有偿 16、有偿性;灵活性;自愿性 17、平价;溢价;折价 18、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法;强制摊派法 19、分期逐步;抽签轮次;到期一次;市场购销;以新替旧 20、金融市场利率;国家信用好坏;银行利率水平;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三、单项选择题

1-5 B B D C B 6-10 C B A B D 四、多项选择题 1、ACE 2、ACD 3、ABC 4、ACD 5、C 6、ABC 7、ABCD 8、ABCDE 9、ABCDE 10、BCDE 五、判断正误 1-5 X X X X X 6-10 X X √ √ X 11-15 √ √ X √ X 六、计算题 1、解:应纳增值税= 1500000*17%-110000 = 145000(元) 2、解:应纳个人所得税=(1500-800)* 10% - 25 + 5000 *(1-20%)*20% + 500*20% = 945(元) 财政与金融作业2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 资金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分配活动,是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支付的相应费用的资金。 2、量入为出:指在合理组织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根据收入安排支出,支出总 量不能超过收入总量。 3、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 供社会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行为。 4、教育事业费:主要指各级教育部门的事业费,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中 小学及幼儿教育经费、国家批准设立的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教育部门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广播电视教育经费等。 5、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 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6、社会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后仍能享有 基本的生活保障。 7、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行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 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方式。 8、国家预算: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 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9、国家决算:是对预算执行的总结和终结。 10、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财政部门 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自收自支的资金。

国际金融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国际金融》是我院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涉及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都是在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国际金融以开放经济学为基础,研究开放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在经济、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财务管理、金融营销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促进学习者理解和重点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 培养学习者掌握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资本流动动向、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国际金融理论解决国际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习者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树立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金融一体化的理念,掌握扎实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其他国际金融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1、专业能力 (1)能用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知识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2)能用国际储备及其管理的知识分析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问题; (3)能用国际货币体系的知识分析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 (4)能用外汇及汇率的基本知识读懂汇率报价,判定正确的外汇交易价格; (5)能用汇率制度及外汇管制的相关知识分析人民币自由兑换及国际化问题; (6)能用外汇交易的基本知识进行即期、远期、套汇、套利、掉期等外汇交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