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完整版)《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完整版)《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完整版)《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3、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5、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6、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简答题

1、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3、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4、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

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6、什么是美术语言?

答: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7、什么是文化情境?

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以及特征。

8、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⑴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⑵依据学生的特征。⑶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⑷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

9、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大体来说具有指导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指引学生学习三大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前提性的工作、是设计的基础。

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也是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与程序的直接依据。另外,教学目标还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最后,目标本身还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10、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案例的来源是课堂教学实践。

案例是教师当前教学中面临疑难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案例必须描述真实的教学情境。

案例必须完整叙述一件事例或一个片断,有起因、冲突、结果等。案例叙述的流畅性。

第三部分辨别题

1、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点:片面。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美术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美术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美术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然,不同的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体现了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2、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要点:正确。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条件而异。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活动设计。任何教学方法都是相对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依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灵活地、创造性地、多样性地去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参考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4.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参考要点:片面。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个性就是创造力。试想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都画的一模一样、整齐划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术课的意义。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第四部分观点论述

1.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要点: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2、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要点: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①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②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何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③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纪律,友好相处,培养合作

精神。

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挑战:

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

②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③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④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强调了美术的文化学习,是不是就可以忽略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

要点:新课程我们强调了美术文化的学习,但不可以忽视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因为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美术文化学习的一个部分,美术文化的学习不能脱离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只有在了解了基本的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学会欣赏、评述和美术文化的学习,才能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4新课程主张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求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都能均衡实现吗?

要点:不是的,而是要求在全部教学中来实现的。三维目标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思想。三维目标只是它的体现。

第五部分案例分析

1.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

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参考要点:

水、色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是水彩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

容易出现的问题:

用笔习惯来回涂、西画用小笔描等。

用水滥没有形,或用水少没有滋润的感觉。

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调配颜色脏、暗、灰,用色过火。

解决办法:

用笔:要求流畅、肯定、迅速、一气呵成。要有笔触,养成用大笔处理画面;以小笔处理局部的体和面;最后用小笔画点勾线。用水:要求饱满,进行笔中含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尝试;用先湿润纸面再画的方法,使水分饱满;还可以进行水分流动的尝试,体会趁湿渗化的效果。

用色:了解水彩画要画的干净、明快,首先要熟悉各种颜色的性能;调配颜色要水多色少,为避免色彩灰暗,以两色相混为宜;慎用黑白两色。

2、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

评析(参考):

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创造潜能,设

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这一节《会过东的玩具》美术课最成功的一点,是这位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始终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各自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一开始,老师就紧紧围绕着“滚“字来启发学生。由于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学的原理不了解。因此,老师通过用可乐瓶、纸杯、盘子当场滚动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形的物体能够滚动,但是如果失去平衡,就难以滚动起来的道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的欲望。

接着,老师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开动脑筋,设计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滚动玩具。由于,学生的材料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所带来的,而不是老师统一发给的材料,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拓宽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当学生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后,老师又要求一些同学来谈谈自己玩具的特点,并展示一下,以此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对于学生中那些有独创性和富有个性的作品,哪怕是只有一丁点儿的智慧火花,老师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精心地保护,给他们以成功的鼓励。因此,从整个班级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来看,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互不相同,真正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最后,老师又拿出一个他自己做的玩具,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并要求学生们留着课后去探索、研究。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并通过美术可课的学习,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正是本次国家课改所提倡的。

3案例: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参考要点: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把课改理念提到了时代发展高度,这是历次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过的,它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这种目中有人的教育观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学生意识的形成。

这节课,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训导者、尊贵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合作者、服务者,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学们一道寻找真理。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及大纲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1)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内容说明 二、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附录 一、案例 二、名词术语解释 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初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三、设计思路 (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四个学习领域 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美术课教学内容宽泛,包涵“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里包涵了多种课型,每个课型又各有特点,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便成为关键。 一、新课程教学设计 1、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不重版块,模式单一,没有恰当地应用探索、合作、实践等方法。 问题①:以本为本的备课 满堂灌的教学 满堂间的对话 简单化的练习 学生追求唯一正确的标准 问题②:情境表面化 活动形式化 偏离目标 非学科活动 浅层次的教学 2、新课程对美术教学设计的要求: ⑴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教师不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要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 ⑵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⑶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⑷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⑸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的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要求 低年级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3.帮助学生认识常用色和平面形。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表现和简单的工艺制作。 4.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年级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高年级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低年级 1.认识平面形和组合平面形,运用多种工具进行简单表现。 2.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常用颜色,学习平涂等着色方法。 3.以添画、写生画、记忆画、想像画等形式表现自已熟悉的生活。 4.学习以简便的材料,运用撕、剪、折、染、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平面图形。 5.学习对称形纹样和不对称形纹样知识,并作练习。 6.用平面材料贴画,从实物上拓印画面。 7.学习运用揉、团、搓、捏、结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中年级 1.欣赏与儿童生活接近的优秀美术作品。 2.用线描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写生练习。 3.学习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 4.通过记忆画和想像画,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 5.制作简单的纸版画。 6.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练习。 7.选用简便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制作生活用品或模型。 高年级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习运用线条表现立体物。 3.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4.了解色彩对比和冷暖的知识,进行色彩练习和表现。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中小学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学习艺术的基础课程。在艺术学习领域中,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体验感悟为途径,审美教育为核心,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中小学美术课程具有如下特征: (1)视觉性 美术学习中的欣赏与创造活动都通过视觉来实现。美术课程通过各种图形、视觉图像的刻画、暗示、诱导,使学生产生艺术的体验和联想,完成感受、理解、表现等美术活动,表达思想情感,进行情感沟通。 (2)审美性 美术学习的核心是体验和感悟视觉形象中美的因素。美术课程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绚丽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感官的愉悦与情操的陶冶相互浸润,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 (3)创造性 美术学习重视运用形象、空间、直觉、想象、情感等进行创造活动。美术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4)实践性 美术学习重视眼、脑、手协调并用的艺术实践活动。美术课程通过策划、设计、制作以及对多种工具材料的感知、应用,使学生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构建新的实践能力结构。 2.课程理念 (1)陶冶学生审美情操,不断提高美术素养 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要重视培养学生观赏美术作品的爱好和习惯,指导学生欣赏传统和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美化生活和保护自然的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美术素养。 (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注重选择,多元发展 美术课程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赏”、“练习”、“评述”等各种美术活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造型方法和实践途径学习美术。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多元需要,支持学生联系各自特点和兴趣开展学习,从有利于自主选择来设计课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3)拓展视野,在文化情景中认识和学习美术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5篇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美术教学的重点 在学科新课程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又是新课程的主体。因此,能否把新课程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学生观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成为新课程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没有进行新课程改革前总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分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符合教师个体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却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课堂上又因为过分强调课堂结构,一般采用固定的技能传授结构模式:平淡导入—教师演示—学生临摹—教师评价作品几个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程的各个部分限定的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对绘画技能部分的传授,而忽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学生作品看似画得很好,但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不利。通过素质教育我认识到:要想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关键所在。 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我在课堂上甘愿做?绿叶?和?铺路石?,辅助和引导学生领悟、理解和运用美术知识。学生的美术学习逐渐变被动为主动,美术课也上得轻松而生动了。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为体现新课程精神,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要求设计了新的教学结构模式。 (一)运用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搞好教学?开场白?,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的愿望。所以我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比如在上一年级《你我他》人物头像课,在开始时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臵关系,学生兴趣浓厚,为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上《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可以放音乐《种太阳》?啦啦啦,种太阳,一颗送给南极,一颗送给北冰洋,一颗挂在冬天,一颗挂在晚上,到那个时候世界将变得温暖又明亮……?的方式进行导入,学生不但理解到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任务,而且饶有兴趣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如:在上二年级《会变的线条》一课时,就可以采用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用摸线条、听线条、看线条、画线条等形式理解和感受线条,这种简单的探索适合低年级学生,他们也乐于自己找到答案并从中获取乐趣。 (二)教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表现在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完整word版)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前的美术课程比较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临摹,老师在上面画什么,学生在下面就画什么,几十个孩子都画得一样,大家也总是用“像”与“不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像就好,不像就差。其实这只是进行了造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美术课程与以前的课程比较,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习、发展美术素养。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现在的美术教材选择了更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结合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现在的美术课程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现在的课程,每一册的内容都非常的丰富。除了绘画,还有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的手工制作。如,彩色纸、挂历纸等的粘贴;废旧材料的利用;橡皮泥、泥巴的、纸等的雕塑……每一课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创作,比如《圆的世界》这一课,就可以用画、粘贴、捏橡皮泥等形式来表现圆形的物体。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大多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来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室;孩子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教材中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比如《多彩的拉花》这一课,就是让学生创作出作品装饰自己、装饰教室。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设计生活中的标志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设计生活中的标志 教学题目: 设计生活中的标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第8册第4课)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设计生活标志》这一课很好地体现这一要求。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教材从日常生活出发,内容涉及标志的作用、特点、分类及设计标志的构思、取材等诸多方面,进而引导学生为学校设计实用、美观的标志,领悟美术在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2.本节主要内容: 标志的作用、特点、分类及设计标志的构思、取材等诸多方面。 学生分析: 此课是新教材中的新课,以前的教材从未涉及过。通过上网、翻阅书刊和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我把此课的教学任务定在了:理解标志的作用,了解标志的特点和掌握标志的基本设计方法上。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对标志的应用有所了解,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标志的作用、特点及如何设计等问题都存在疑惑,同时在现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标志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便捷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 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是让学生对标志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以后生活、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也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焦点。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就是根据本节课的

学习内容,在校园中寻找标志、寻找校园中什么地方还缺少标志并设计一个,学以致用,将会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对于课件中的观察和教师的讲解,更容易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理解标志的特点,教师适时地设计校园中一个标志的全过程,让学生“全景式”的了解设计方法,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教学理念: 关注生活,了解标志、 认识标志,遵守标志、 设计标志,服务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标志的作用及特点;掌握标志的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联想、概括的方法,通过交流、观察、实践等多种手段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标志的视觉美感,并动手美化自己的生活,用标志指导自己的行为,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 标志的作用、特点及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的标志简洁、美观、易识别。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PowerPoint制作的教学幻灯片,收集的图片标志、情景简笔图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标志图片、水彩笔、尺规工具、作业纸、剪刀、胶水、评价用的“红苹果”(本校的特色)等等。 教学过程: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大纲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教学大纲 《中小学教学论》是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专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美术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美育)、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课程。对美术教学法的学习和研究是每一位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师范学生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掌握规范的课堂教育教学理论,探索中学美术教学规律,促进中学美术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美术教材教法学科的应用理论特色,力求有所创新,反映现代美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新经验,为教育实习和做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做好准备。 掌握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树立起素质教学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更好地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前导课程《教育学》的学习,对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是关于美术学科的专业教育理论的知识,与《教育学》有着相关的联系。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3学时) 第一节,美术教学论的学科位置 第二节,美术教育的本质 第三节,中外美术教育简史 1.基本要求: (1)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五大原则

(2)掌握:中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美术教学论的学科位置。 2.重点:了解美术教育的本质 3.说明:讲授、课件、讨论、多媒体教学手段。 4.重点考核:美术教育本质 (二)第一章美术教学的主体(3学时) 第一节、美术教学的对象-----学生 第二节、美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 第三节、美术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1.基本要求 (1)了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第一要素和主体,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 (2)美术教学的构成要素 2.重点难点 重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难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说明:讲授、课件、讨论、多媒体教学手段。 4.重点考核内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三)第二章美术课程与教学实践(3学时) 第一节、美术课程及其教学目标 第二节、美术课程标准 第三节、美术教材 第四节、美术课程内容 1.基本要求 (1)了解课程的概念,课程教学的三个目标,了解美术教材。 (2)掌握美术课程标准的概念及美术课程性质和目标,熟练掌握美术课程的内容。2.重点难点 重点: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模块构成 难点:美术课程目标中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3.说明:讲授、课件、讨论、多媒体教学手段。 4.重点考核内容:美术课程内容

(完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

小学美术《中国福文化》教学设计

中国福文化 一、春节序曲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喜欢过春节吗? 生:喜欢 师:听到同学们这么整齐响亮的回答,看样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春节,老师也特别喜欢春节,今天我们再一起重温快乐的春节。请同学们仔细看: (播放春节微课程) 师:看到这一幕,谁能谈谈你眼里的春节,或者说你心目中的春节是什么样的? 生:春节能一大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肯定是一顿丰盛的大餐) 生:春节能和爸爸一起贴春联(和爸爸一起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春节能放鞭炮(哈哈,男孩子都挺喜欢) 生:春节能收压岁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了) 师:听到同学们这么说,老师仿佛也感觉到了春节时快乐、热闹、喜庆的场景。老师的春节就想用一个字去表达。那就是——“福”(板书: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所写的这个“福”字,这个“福”与我们平时用钢笔写的福有什么不同? 生:……

师:同学们很会观察,也很会表达。老师采用的是书法双钩的方式把它写出的。这样同学们能很直观形象的看到“福”字的笔画的精细变化。 师:在过春节的时候,人们都喜欢用“福”字来装点生活,你们看(出示微课程,和学生配合说——)灯笼上——有福,装饰画上——有福,门上——有福,窗上——有福,家里还有——福,就连明星的衣服上也有——福,可以说“福”真是无处不在的。这节书法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人人向往的“福”,体会博大精深的“福”文化。 二、探究起源追溯演变。 过渡语:说到福字的来源,老师想起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封神英雄榜》,大家看过吗? (生:看过)在这部电视里有的一个主要人物叫姜子牙,在姜子牙身上还发生过一个与“福”字有关的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中国福文化的学习。 (播放微课程:中国福文化) 相传姜子牙在封神时—— 师:其实福字的故事和典故还有很多,比如:人们为什么喜欢把福字印倒,还有的干脆就是倒着贴的(此处,稍做停顿,如果有举手的同学,就说,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知道的真不少,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如果没有举手的,就说,这个同学们可以下课上网搜索一下由来。)

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一、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生来就是求异,喜欢创造的。教育学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密切相关,长期服从的人根本不会有创造性,只有“奴性”。因此,创新活动是在宽松,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让学生敢说、敢做、敢干。教师的宽容、期待、激励是孩子们创新至关重要的诱发因素。教学中要打破教师教什么,学生练什么的陈旧模式。根据教学目的,师生共同商量教学手段、方法,以达到全体参与,共同提高。例如:在上《泡泡飞呀飞》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洗衣液、洁洁灵等材料做吹泡泡的原液,学生们很快融入了课堂情境中,把一堂以往只是画画的课变得有动手、有动脑、有游戏、有绘画。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寓教于乐,这种教育形式学生非常喜欢。把愉快教育融入惯穿课堂,学生学有兴趣,在一种轻松乐学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会掌握的格外牢固。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身心愉悦中学习,发挥创造力。愉快并不是美育教育的目的,目的是培养其创作能力,绘画表现力,审美能力等等方面,最终是为了培养人。 二、创设开放式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在教学的时间里,学生要尽量保持安静,向老师发问和互相讨论的时间很少。对学生某些独特的见解教师往往以教材作为评价的标准。这种常规的严格遵守使学生丧失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抑制了他们内心的一种创造原动力,整个气氛就会在一问一答的沉闷、呆板中结束。反过来,如

果任课教师能够改变自己的权威地位,鼓励学生提问,加强小组合作、师生交流等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学生的理解、认知、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注重课内外的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课程是人文课程,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美术本体来理解美术,而且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只有将美术作品与广泛的文化情景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升华对美的认识与理解。如在教学《花的世界》一课时,我们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花”这一主题,设计美术与语文学科的联系,探索关于花的故事和赞美花的诗歌,进行以花为主题的童话剧表演;又加强与自然学科的联系,掌握各种花的名称、花期、特点等知识。这样以丰富、多样开放、综合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思考、讨论、探究、合作、创作、展示、表演、发表等,可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重点在提高学生兴趣。教师通过动手动脑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

成人教育《美术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美术新课程的出发点是( A )。 A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B以教师的教学为本 C以促进教学为本 D以学科发展为本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行( C)管理。 A 必修课 B 选修课 C 学分制 D学年制 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把高中美术课程划分为( D )个内容体系. A 5 B4 C8 D9 4、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开设( B )个模块课程的能力。 A 2 B 3 C 5 D 4 5、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和管理层次,可以将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C)。 A乡土课程 B选修课程 C校本课程 D必修课程 6、、《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学生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 B )个学分。 A 2 B 1 C3 D1.5 7、、下列关于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D )。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在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8、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9、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B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10、美术新课程改革中所大力倡导的教学评价方式是( A )。 A 形成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绝对性评价 D 相对性评价 11、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 A 。 A促进学生的发展 B改进教师的教学 C增强教学效果 D促进教学相长 12、由于美术学习具有可动手操作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C )两个学习领域。 A“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B“设计·工艺”和“书法·篆刻” C“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 D“现代媒体艺术”和“绘画·雕塑”

小学美术课标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三、设计思路 (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四、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

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五、阶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已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学段(3~4年级)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小学美术中国龙教案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中国龙》教学设计 大镇第三小学xxx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让学生初步了解龙的历史、特征。 2.能力目标:在自学、合作交流中使学生能抓龙的动态及头、身、尾部特征,并创作出龙的绘画。 3.情感目标: 在学习中,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龙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龙的特点、造型、动态,并用线条绘制出一条龙的图案。 教学难点:利用正确的作画步骤,抓住龙的各部分特征,利用线条的变化画出龙的动态。 教法:启发引导法、互动探索法、直观示范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互动评价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我们的教室里出现了一扇神奇的大门,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扇神奇的大门后面有什么? (播放舞龙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视频里的人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舞龙) 2.教师导语: 龙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寓意着幸福,吉祥,威武。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的形态由简洁抽象到繁复华丽不停地演变着,龙文化距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现在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中华民族也自

豪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学习第十课《中国龙》。 二、讲授新课: 1.首先看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 1)知道“龙”的文化历史及特征。 2)能抓住龙的动态及头、身、尾部特征,创作出龙的绘画。 3)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龙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2.检查自学情况: 上节课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于龙的小资料,今天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小资料呢? 1)龙形象的由来。 2)龙的各部分像什么? 教师小结:关于龙的造型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 龙的额头像骆驼额头; 龙的角像鹿的角; 龙的眼睛像老虎的眼睛; 龙的身体像蛇的身体; 龙的鳞片像鱼的鳞片。 龙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 3.提问:通过刚刚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龙的身体像蛇的身体,蛇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 1)议一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龙都有哪些动态呢? 2)教师出示课件: 龙的各种动态:升龙降龙坐龙行龙、双龙戏珠. (师生共同分析龙身上的线条)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11183096.html,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从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审视当下美术教学审美性原则的落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21期.张小抗. [2].角色扮演法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年5期.尹艺. [3].千姿百态,不拘一格——改变中小学美术教学“单一化”的策略. 《大众文艺》.2014年23期.秦霄. [4].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参花》.2013年24期.王青. [5].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年9期.王成. [6].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成败. 《艺术百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4期.李娟. [7].民间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 PKU.2012年2期.李晓勇. [8].民间优秀传统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2年71期.曹亚丽. [9].包豪斯美术教育体系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启示.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 PKU.2012年9期.赵帅. [10].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衔接. 《成才之路》.2010年23期.吴海静.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示范方法的研究.被引次数:5 作者:严威.美术学华东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11183096.html, [2].我国中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被引次数:6 作者:刘迎春.学科教学(美术)华东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3].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育.被引次数:11 作者:李文宇.学科教育首都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 [4].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陆元玉.学科教学(美术)杭州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5].诗歌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李然.学科教学(美术)华中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6].济宁孔孟文化资源在本地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冯莎.学科教学(美术)广西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 [7].论情境教学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作者:王成鑫.美术学杭州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8].具有成都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实践.被引次数:1 作者:马敏.学科教学(美术)四川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9].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研究——构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课例研究.被引次数:4 作者:王媛媛.学科教学(美术)山东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10].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质性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陈晓蕾.美术课程教学论上海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 三、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发挥高校优质资源辐射作用,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实证研究. 付文娟.郑伟红.赵敬蒙.孙燕.于光,2015全国第四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 [2]试论中学设计教育与教学. 尹艺,2008首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交流会 [3]文化视野下的河南中小学民间与乡土美术课程建构. 李蕾.郭珂,2015全国第四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1、《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2、信息传播要达到最佳的效果必须有几个条件: 第一,所传播的信息对接受者而言是有用的; 第二,所传播的信息应该是接受这所能理解的; 第三,接受者对信息的传播者的人格品质感兴趣或不反感,对信息感兴趣;第四,信息传播过程较少被干扰,信息清晰、准确。 3、课堂中,信息主要是通过如下媒介传播: 声音——口语、音乐、音响; 文字——书写文字; 静态图像——照片、图画; 动态图像——电影、电视、动漫; 肢体——动作; 面部表情——眼神、面部肌肉动作; 多媒体——图像、视频和音频的作用。 4、传播媒介承载的基本意图: 发出指令——指导和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学习行为; 传播知识——获得知识,形成可以进一步生发的知识结构; 传授技能——获得完成特定行为的方法、程序和处理材料的技术和能力;传达情感——形成喜爱、厌恶等的情感与态度; 传递价值观——形成好与坏、有用与无用等价值态度。 5、教案有一些基本的要素,它通常包括: 课题; 年级; 授课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6、教案的形式 教案形式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文字式,一类是表格式。

7、教学目标一般可以分为: 认知领域目标;(对于美术的专业知识点,美术史、美术鉴赏等掌握。) 情感领域目标;(对美术作品所引申出来的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或是消极的、负面的情感的感受。) 技能领域目标。(对于美术学科不同专业的技能掌握。) 8、为了与当前的美术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我们也可以分成如下目标维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与技能?学习到什么程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体验什么样的学习过程?学习何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形成或逐渐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什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它们与教学目标是什么关系? (1)教学重点:一次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要精力和实践投放的位置,是学生应该主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内容具有了主次关系,避免平均使用力气。 (2)教学难点:教学活动中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是教师必须调动一切方法和手段加以解决的问题。 (3)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关系:由教学目标到教学重点,再由教学重点到教学难点,构成了一根思维的链条,而且是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 10、美术课程教学一般模式 应该说,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也可以总结出一般的程序或模式:组织教学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与演示新技能;布置学习活动与进行练习;展示、评价与布置。 11、美术教学评价的方式 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结果所进行的评价。评价其实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好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学习热情。在具体的一节美术课中,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数:一般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五分制。 等级:可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待努力,应该避免用差和不及格这样具有刺激性的等级名称,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语:简明扼要地对学生的作业中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表述。 (1)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业,形成反思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美术作业的要求和标准。 (2)同学互相评价 同学之间根据一般性的标准和各自的喜好评价对方的作品,这种评价方式容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9年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 美术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画精选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画精选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美术画精选教案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想象法、自主识字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文识字. 1.通过朗读、看图完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2.自主识字,交流识记方法,重点字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教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谜底是“画”字) 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还是“画”) 3.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 (2)请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拼音,给会认字表中的会认字标好拼音. (3)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认字,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远、近、还”,请学生说一说这三个字的共同点,认识“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