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悼亡诗三首》意思-赏析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悼亡诗三首》意思-赏析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悼亡诗三首》意思-赏析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悼亡诗三首》意思-赏析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悼亡诗三首》

意思|赏析

注释

⑴荏苒(rěn r n忍染):逐渐。谢:去。流易:消逝、变换。冬春寒暑节序变易,说明时间已过去一年。古代礼制,妻子死了,丈夫服丧一年。这首应作于其妻死后一周年。

⑵之子:那个人,指妻子。穷泉:深泉,指地下。重壤:层层土壤。永:长。幽隔:被幽冥之道阻隔。这两句是说妻子死了,埋在地下,永久和生人隔绝了。

⑶私怀:私心,指悼念亡妻的心情。克:能。从:随。谁克从:即克从谁,能跟谁说?

⑷淹留:久留,指滞留在家不赴任。亦何益:又有什么好处。

⑸僶俛(mǐn mi n闽免):勉力。朝命:朝廷的命令。回心:转念。初役:原任官职。这两句是说勉力恭从朝廷的命令,扭转心意返回原来任所。

⑹庐:房屋。其人:那个人,指亡妻。

⑺室:里屋。历:经过。所历:指亡妻过去的生活。

⑻帏屏:帐帏和屏风。髣髴:相似的形影。无髣髴:帏屏之间连亡妻的仿佛形影也见不到。

⑼翰墨:笔墨。这句是说只有生前的墨迹尚存。

⑽这句是说衣服上至今还散发着余香。

⑾这句是说生平玩用之物还挂在壁上。

⑿怅怳(huǎng):恍忽。如或存:好象还活着。

⒀回惶:惶恐。伸(ch ng充):忧。惕:惧。这一句五个字,表现他怀念亡妻的四种情绪。

⒁翰林:鸟栖之林,与下句游川相对。比目:鱼名,成双即行,单只不行。析,一本作拆,分开。这四句是说妻子死后自己的处境就象双栖鸟成了单只,比目鱼被分离开一样。

⒂缘:循。隟:即隙字,门窗的缝。霤(li 溜):屋上流下来的水。承檐滴:顺着屋檐流。这两句是说春风循着门缝吹来,屋檐上的水早晨就开始往下滴沥。

⒃寝息:睡觉休息。这句是说睡眠也不能忘怀。

⒄盈积:众多的样子。这句是说忧伤越积越多。

⒅庶几:但愿。表示希望。衰:减。庄:指庄周。缶:瓦盆,古时一种打击乐器。《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认为死亡是自然变化,何必悲伤!这两句是说但愿自己的哀伤有所减退,能象庄周那样达观才好。

作者:佚名

潘岳《悼亡》是诗人悼念亡妻杨氏的诗作,共有三首。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潘岳十二岁时与她订婚,结婚之后,大约共同生活了二十四个年头。杨氏卒于公元298年(晋惠帝元康八年)。潘岳夫妇感情很好,杨氏亡后,潘岳写了一些悼亡诗赋,除《悼

亡诗》三首之外,还有《哀永逝文》《悼亡赋》等,表现了诗人与妻子的深厚感情。在这些悼亡诗赋中,《悼亡诗》三首都堪称杰作,而在三首《悼亡诗》中,第一首传诵千古,尤为有名。这里选析第一首。

这一首《悼亡诗》写作时间大约是杨氏死后一周年,即公元299年(晋惠帝永康九年)。何焯《义门读书记》说:安仁《悼亡》,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寒暑忽易,是一期已周也。古人未有丧而赋诗者。结合诗的内容考察,是可以相信的。这首诗,从内容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是第一部分,写诗人为妻子守丧一年之后,即将离家返回任所时的心情。开头四句点明妻子去世已经一年。诗人说,时光流逝,爱妻离开人世已整整一年,层层的土壤将他们永远隔绝了。私怀四句,写诗人即将离家返回任所的心理活动。就个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来说,诗人十分愿意留在家中,可是有公务在身,朝廷不会依从,这个愿望是难以实现的。再说,人已死了,就是再继续留在家中,也是没有用。这里提出留与不留的矛盾。矛盾的解决办法是,勉强遵从朝廷之命,转变念头,返回原来任职的地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是第二部分,写诗人就要离家返回任所,临行之前,触景生情,心中有说不出的悲哀和痛苦。看到住宅,自然想起亡妻,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进入房间,

自然忆起与爱妻共同生活的美好经历,她的一举一动,使诗人永远铭记在心间。可是,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见不到爱妻的形影。见到的是墙上挂的亡妻的笔墨遗迹,婉媚依旧,余香未歇。眼前的情景,使诗人的神志恍恍忽忽,好像爱妻还活着,忽然想起她离开人世,心中不免有几分惊惧。这一段心理描写,十分细腻的表现了诗人思念亡妻的感情,真挚动人。这是全诗的最精彩的部分。

应该指出,流芳遗挂二语,注家尚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流芳是指杨氏的化妆用品,有人认为遗挂是杨氏的遗像,都是猜测,缺乏根据。余冠英说:流芳遗挂都承翰墨而言,言亡妻笔墨遗迹,挂在墙上,还有余芳。(《汉魏六朝诗选》)比较可信。又,回惶忡惊惕,意思是由惶惑不安转而感到惊惧。回,一作周。前人如陈祚明、沈德潜等人多谓此句不通,清人吴淇说:此诗周惶忡惊惕五字似复而实一字有一字之情,怅恍者,见其所历而犹为未亡。周惶忡惊惕,想其所历而已知其亡,故以周惶忡惊惕五字,合之怅恍,共七字,总以描写室中人新亡,单剩孤孤一身在室内,其心中忐忐忑忑光景如画。(《六朝选诗定论》)剖析入微,亦颇有理。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是第三部分,写诗人丧偶的孤独和悲哀。翰林鸟,指双飞于林中的鸟。比目鱼,水中一种成对的鱼。《尔雅释地》说:东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传说比目鱼身体很扁,头上只一侧有眼睛,必须与眼睛生在另一侧的比目鱼并游。不论翰林鸟,还是比目鱼,

都是古人常用来比喻夫妻合好。一朝只、中路析,写出诗人丧偶以后的孤独与凄凉。冬去春来,寒暑流易,爱妻去世,忽已逾周年。又是春风袭人之时,檐下晨霤点点滴滴,逗人哀思,难以入眠。深沉的忧愁,难以消却,如同三春细雨,绵绵无休,盈积心头。要想使哀思衰减,只有效法庄周敲击瓦盆(一种古代乐器)了。《庄子至乐》说,战国时代宋国人庄周妻死了,惠施去吊丧,见庄周两腿伸直岔开坐在那里敲着瓦盆唱歌。惠施说,妻子死了,不哭也罢,竟然唱起歌来,未免太过分了。庄周说,妻子刚死时,他很悲伤。后来想想,人本无生、无形,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正如四季循环,就不必要悲伤了。潘岳想效法庄周,以达观的态度消愁,殊不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潘岳的悼亡诗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富于感情。此诗也不例外。陈祚明说: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蕴不尽之妙耳。(《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这里肯定潘岳悼亡诗的感情淋漓倾注,又批评了他的诗繁冗和缺乏含蕴不尽之妙,十分中肯。沈德潜对潘岳诗的评价不高,但是对悼亡诗,也指出其情自深(《古诗源》卷七)的特点。的确,潘岳悼亡诗感情深沉,颇为感人。

由于潘岳有《悼亡诗》三首是悼念亡妻的,从此以后,悼亡诗成为悼念亡妻的专门诗篇,再不是悼念其他死亡者的诗篇。于此可见,潘岳《悼亡诗》深远的影响。

音乐家聂耳的阅读答案

篇一:音乐家聂耳的阅读答案 音乐家聂耳 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从小喜欢唱歌,也爱听人家唱歌。一首歌曲,他听上两遍就会了。 聂耳不仅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的一切。有一天,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雨了。悠扬的琴声透过雨雾,飘落在河边的小?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1.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小段围绕什么写的?请把和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词语。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善于动脑,十分刻苦。 2.围绕学习非常刻苦写的。 划去的句子: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 孩买点食物糊口。 3. 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 糊口:勉强维持生活。 4. 略 音乐家聂耳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从小喜欢唱歌.也爱听人家唱歌.一首歌曲.他听上 两遍就会了. 聂耳不仅聪明.学习也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他家隔壁那户人家也很穷.小聂耳常常省下自己吃早点的钱.送给邻居家小孩买点食物糊口.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入了迷.忘记周围的一切.有一天.聂耳全神贯 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雨了.悠扬的琴声透过雨雾.飘落在河边的小?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1.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2.第二小段围绕什 么写的?请把和主要意思无关的句子画去. 3.解释词语. 全神贯注: 糊口: 4.读了短文有 什么感想? 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车开了一小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 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的 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车开了一小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 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著名戏剧家田汉作词的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 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答案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 一、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1.1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1.【单选题】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表现特征为没有视觉性和()。 A、没有表现性 B、没有概念性 C、没有语义性 D、没有形象性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乐曲解说对音乐审美带来的影响是()。 A、强化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B、推动了音乐审美的发展 C、形成了音乐审美的理论 D、带来了音乐审美的误区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只有音乐专业的人才能听得懂音乐的表现内容。() 我的答案:× 1.2音乐何需“懂” 1.【单选题】音乐首先激活的是人的听觉感受和()。 A、视觉感受 B、想象能力

C、语言能力 D、情绪体验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蝴蝶夫人哼鸣合唱》表现了()的情绪。 A、悲伤 B、热情 C、快乐 D、激昂 我的答案:A 3.【判断题】音乐何需懂,欣赏音乐只需要打开耳朵好好享受音乐之美。()我的答案:√ 1.3美术何需“懂” 1.【单选题】看不懂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因为()。 A、对现代派不熟悉 B、缺乏美术理论基础 C、理性思维受阻 D、缺少审美能力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人对画面结构的本能反应是期待画面()。 A、对称 B、层次丰富 C、平衡

D、色彩和谐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在于表现的形式,而在于表现的内容。() 我的答案:× 1.4文学何需“懂” 1.【单选题】“黄昏”与“傍晚”相比更具文学性的原因是()。 A、“黄昏”描述的时间段更精确 B、“黄昏”更押韵 C、“黄昏”更具理性色彩 D、“黄昏”更具感性色彩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下面文字属于文学表达的是()。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B、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 C、我到船舱外站了一会儿,看到了很多美景。 D、船靠岸了,我在船舱中听到了很多吵闹的声音。 我的答案:A 3.【判断题】要想体验到文学的艺术美,需要把文学里的历史、故事和知识理解透彻。()我的答案:× 1.5如果生活缺乏“感性思维” 1.【单选题】()是最感性的艺术。 A、文学

音乐家聂耳

音乐家聂耳 1.说教材 (1)课题分析 音乐家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以学生喜爱的连环画形式呈现于教材之中,这个故事拉近了聂耳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可敬可亲的音乐家就生活在他们中间。编者将这个故事巧妙地安排在《卖报歌》的前面,让学生先通过故事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卖报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学生理解《卖报歌》的歌词和表演歌曲做好了铺垫。 《卖报歌》曲调简单,节奏平稳,旋律流畅,通过生动形象的歌词将一个卖报童的悲惨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学习本首歌曲,让学生在体验报童生活的同时学会热爱生活。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整合如下: a.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与主要作品。 b.体会“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用纯真的心情唱好歌曲《卖报歌》。并能积极参与《卖报歌》的情境表演活动。 (3)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演唱者的心情,唱好《卖报歌》。 (4)教学难点:创设“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用歌声与形体动作体会她当时的心情。 (5)教学理念:本课在教材的呈现上注重了情境性、趣味性和活动性。它以情境教学活动为手段,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和探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2.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制作了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学习中。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采用了视觉图象、创设情境、兴趣引入、音乐律动等方

伟大的音乐家聂耳_六年级作文

伟大的音乐家聂耳 导读:本文是关于六年级作文伟大的音乐家聂耳,感谢您的阅读.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每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边响起了这首铿锵激昂的国歌声时,自己仿佛已经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到处充满白色恐怖的的红色革命时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都要唱的一支歌,这是响彻全中国,响彻全世界的《义勇军进行曲》。它的旋律,它的气势,是那样的高昂、雄壮、坚定、有力,那样的强烈,那样的令人振奋,热血沸腾!它巨大的号召力,鼓舞所有中国人“万众一心”,“前进!前进!前进进!”它的曲作者是聂耳。 聂耳,云南玉溪人,19XX年2月15日,诞生在昆明甬道街72号他父亲聂鸿仪开办的“成春堂”小药铺楼上。聂耳4岁丧父,靠母亲行医卖药清贫度日。聂耳自幼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多方面的才能。学童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多种乐器,求实小学组织“学生音乐团”时,聂耳被选为乐队的小指挥。他十分喜欢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尤其对云南花灯与洞经音乐有浓厚兴趣。聂耳先后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聂耳的音乐创作生涯虽然只有1933年至1935年这短短的两年,却创作出《开路先锋》、《毕业歌》、《卖报歌》等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歌曲。1934年7月,田汉决定创作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并将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该影片的主题歌。随着电影的公开放映,《义勇军进行曲》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由于震撼人心地唱出了团结战斗的意志,唱出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它不仅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当时,在以后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时期,也一直犹如进军的号角,激励着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义勇军进行曲》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著名黑人歌王罗伯逊曾深情地说:“这首歌不仅唱出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决心,也唱出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包括美国黑人在内的争取解放的决心。1978年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确定为国歌。 我为家乡云南有这样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让我们感到骄傲和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答案

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1 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表现特征为没有视觉性和(C)。 A、没有表现性 B、没有概念性 C、没有语义性 D、没有形象性 2 乐曲解说对音乐审美带来的影响是(D)。 A、强化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B、推动了音乐审美的发展 C、形成了音乐审美的理论 D、带来了音乐审美的误区 3 只有音乐专业的人才能听得懂音乐的表现内容。(×) 音乐何需“懂” 1 音乐首先激活的是人的听觉感受和(D)。

A、视觉感受 B、想象能力 C、语言能力 D、情绪体验 2 《蝴蝶夫人哼鸣合唱》表现了(A)的情绪。 A、悲伤 B、热情 C、快乐 D、激昂 3 音乐何需懂,欣赏音乐只需要打开耳朵好好享受音乐之美。(√) 美术何需“懂” 1 看不懂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因为(C)。 A、对现代派不熟悉 B、缺乏美术理论基础 C、理性思维受阻 D、缺少审美能力 2

人对画面结构的本能反应是期待画面(C)。 A、对称 B、层次丰富 C、平衡 D、色彩和谐 3 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在于表现的形式,而在于表现的内容。(×) 文学何需“懂” 1 “黄昏”与“傍晚”相比更具文学性的原因是(D)。 A、“黄昏”描述的时间段更精确 B、“黄昏”更押韵 C、“黄昏”更具理性色彩 D、“黄昏”更具感性色彩 2 下面文字属于文学表达的是(A)。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B、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 C、我到船舱外站了一会儿,看到了很多美景。 D、船靠岸了,我在船舱中听到了很多吵闹的声音。

3 要想体验到文学的艺术美,需要把文学里的历史、故事和知识理解透彻。(×) 如果生活缺乏“感性思维” 1 (C)是最感性的艺术。 A、文学 B、美术 C、音乐 D、舞蹈 2 下面思维方式不属于艺术审美的是(D)。 A、好不好听 B、好不好看 C、美不美 D、像不像 3 五粮液大楼、福禄寿大楼等都是缺乏感性思维与审美的建筑。(√)

人民音乐家聂耳教案

人民音乐家——聂耳 【教学目标】1.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积极创造,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 【教学重点】欣赏、分析聂耳的两部音乐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放映国歌视频,让学生起立唱国歌。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想到了什么?(唱国歌时要立正、严肃,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老师:“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大学、中学、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那么你们知道《国歌》的作曲者是谁吗?” 学生:“聂耳”“冼星海”“聂耳” 老师:嗯,同学们有人答对了,聂耳和冼星海都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但这首《国歌》是由聂耳所创作的, 3.想起祖国过去受侵略受压迫的苦难,想起拋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就会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我校每周一早上都要升国旗,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却会看见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升旗过程中有些人就是跟着国歌伴奏曲“哼哼”而已,有些同学甚至还手插在口袋里,不行注目礼,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唱国歌是表达爱国感情的一种神圣行为,奏唱国歌时应庄严肃立。我们不仅要学会唱国歌,而且应该唱的准确,唱的有情感。 (通过欣赏和提问导出课题“聂耳”) 二.学习新课 介绍聂耳生平 老师: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聂耳生平资料 学生:“1933年,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入黎锦晖主持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发表《中国歌舞短论》,并因批评黎氏被迫离团”“1935年7月1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游泳时不幸身亡”。。。。。。。。 展示课件。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老师再来补充一点。1933年开始为左翼电影、戏剧作曲。聂耳自幼喜爱音乐,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特有的兴趣和超人的才能。他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尤其是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方面,有些音乐一经他的耳朵,就能被他模仿出来,久而久之,就有人送他外号叫“耳朵先生”,后来索性他就更名为聂耳。聂耳的音乐启蒙教师其实是他的母亲。聂耳的童年是在喜爱民歌的母亲的影响下和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中度过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一、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1.【单选题】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表现特征为没有视觉性和()。 A、没有表现性 B、没有概念性 C、没有语义性 D、没有形象性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乐曲解说对音乐审美带来的影响是()。 A、强化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B、推动了音乐审美的发展 C、形成了音乐审美的理论 D、带来了音乐审美的误区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只有音乐专业的人才能听得懂音乐的表现内容。() 我的答案:× 音乐何需“懂” 1.【单选题】音乐首先激活的是人的听觉感受和()。 A、视觉感受 B、想象能力 C、语言能力 D、情绪体验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蝴蝶夫人哼鸣合唱》表现了()的情绪。 A、悲伤 B、热情 C、快乐 D、激昂 我的答案:A 3.【判断题】音乐何需懂,欣赏音乐只需要打开耳朵好好享受音乐之美。()我的答案:√ 美术何需“懂”

1.【单选题】看不懂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因为()。 A、对现代派不熟悉 B、缺乏美术理论基础 C、理性思维受阻 D、缺少审美能力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人对画面结构的本能反应是期待画面()。 A、对称 B、层次丰富 C、平衡 D、色彩和谐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在于表现的形式,而在于表现的内容。() 我的答案:× 文学何需“懂” 1.【单选题】“黄昏”与“傍晚”相比更具文学性的原因是()。 A、“黄昏”描述的时间段更精确 B、“黄昏”更押韵 C、“黄昏”更具理性色彩 D、“黄昏”更具感性色彩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下面文字属于文学表达的是()。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B、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 C、我到船舱外站了一会儿,看到了很多美景。 D、船靠岸了,我在船舱中听到了很多吵闹的声音。 我的答案:A 3.【判断题】要想体验到文学的艺术美,需要把文学里的历史、故事和知识理解透彻。()我的答案:× 如果生活缺乏“感性思维” 1.【单选题】()是最感性的艺术。 A、文学 B、美术 C、音乐 D、舞蹈

第四课 音乐家聂耳 第一课时

第四课音乐家聂耳 第一课时 《卖报歌》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2.认识降号及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通过视唱,模唱,初步熟悉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3.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教学重点难点1.《卖报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现的情绪又与一般欢快,活泼的歌曲不尽相同,教师应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2.一个降号调各音位置。重点介绍聂耳创作思想,以及他创作的歌曲所产生的社会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优秀歌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挂图,录音机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坐姿。二、新课(一)、简介聂耳1、导入(听国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2、简介聂耳:欣赏了庄严雄壮的国歌,你们一定想认识这首歌的曲作者聂耳叔叔吧。(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这就是聂耳叔叔)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板书:聂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读:聂耳繁体字聂耳的名字是这样写的(板书)。看看有什么特点?哇,他的名字是由四个耳组成的,聂耳早先名字叫聂守信,后来为什么改名为聂耳呢?我们来听个小故事。(放录音:聂耳的耳朵)总结:聂耳的耳朵是平时练出来的。(二)、学唱《卖报歌》曲谱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2、简介报童“小毛头”3、欣赏歌曲录音。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4、出示歌曲名称。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 re mi sol la)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4+4+4+4)找出相同句与不同句,贴上标记。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6、.难点训练:A、5 3 5 3 2 | 1 3 2 |B、3 3 2 | 6 1 2 |不能唱成3 3 2· 1 | 6 1 2 |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三)、课堂小结,下课。

聆听心声_ 音乐审美心理分析_ 网课答案

如果没找到答案,请关注gzh:搜搜题免费搜题!!! 1. 单选题好的合奏需要注意细节的连接,这就要求()。 每种乐器都紧密的符合音乐发展的逻辑 2. 单选题“黄昏”与“傍晚”相比更具文学性的原因是()。 “黄昏”更具感性色彩 3. 单选题乐谱中123的逆行导引应该是()。 671 4. 单选题看不懂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因为()。 理性思维受阻 5. 单选题艺术家与常人的区别在于艺术家有非常发达的()。 感性智慧 6. 单选题音乐审美的普遍性标准中,属于初级要求的是()。 齐不齐 7. 单选题没有看过跳华尔兹就想不到音乐表现的舞会是什么样子,这说明了()。 伴随经验联想依赖于相关经验,具有局限性 8. 单选题音乐首先激活的是人的听觉感受和()。 情绪体验 9. 单选题听到两端不适宜区的音高会期待中间适宜区的音高,这是出于()。 向心平衡期待

10. 单选题喜欢先锋音乐的人群对通俗音乐的评价很可能是()。 幼稚 11. 单选题人对画面结构的本能反应是期待画面()。 平衡 12. 单选题下面能带给人厉害感觉的是()。 尖下巴 13. 单选题音乐家要有好的生存状态,需要具备()。 真功夫 14. 单选题下面哪种反应更接近本能?() 肢体律动反应 15. 单选题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依靠()获得高潮。 阻碍求异心理的满足 16. 单选题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理性,还在于人有动物无法企及的() 感性需要 17. 单选题对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Op.32,No.5》的演绎版本中,()的更有新意。 霍洛维兹 18. 单选题顺应求异心理,会使人产生()。 能力释放感 19. 单选题《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通过()表现大海的广阔视野。

《音乐家聂耳》教学设计

《音乐家聂耳》教学设计 3 、认真地欣赏《金蛇狂舞》,并且从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增加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设想: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家聂耳的简要生平,增加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背景,学唱《卖报歌》以及欣赏聂耳的《金蛇狂舞》注意了解创作时注重生活的感受与体验,为演唱时情感处理作好铺垫;利用现有的录音带让学生对歌曲和民乐加深印象。这一节课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堂基本能力的常规训练,特别是节奏和发声的练习必不可少。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适量的小奖品。国歌的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一、师生互相认识及问好。

注意应该用亲切的、尊敬的声音向老师问好,切忌喊唱。 二、课堂常规训练。 1 、发声练习 2/43235|165| 2532 | 1 —|| lu lu 反复两三次,或分组进行练习,要注意发声训练到位。教师带唱。 2 、节奏练习 XXX | XXX| XXX | X —|| XXX | XXX| XXX | X —||

3 、熟悉音符,加强视唱能力 1 、2、3、5、6 do re mi sol la 首先进一步熟悉各个音符,然后编写成旋律进行视唱练习2/4 6 6 5 | 3 65 | 5 32 3 | 5 —| 5 32 3 | 5 32 3 | 6 12 3 | 1 —|| 唱名 教师在此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唱歌谱的唱三、介绍 聂耳及其生平、作品,依据教学进度出 示板书。

同学们都听过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你们知道它的曲作者是谁吗?(学生回答)。他就是著名的作曲家——聂耳。(介绍聂耳的一些基本情况,出示板书)。 四、学唱歌曲《卖报歌》 1 、引出《卖报歌》,事先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欣赏聂耳的《卖报歌》。 2 、播放录音 请同学们用上你们的耳朵,仔细听一听歌曲,看谁能 最真切地感受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比一比, 看谁最能干?(学生仔细听歌曲)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并且收集发言,进行整理,作出总结。 3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

————————————————————————————————作者: ————————————————————————————————日期:

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1 【单选题】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表现特征为没有视觉性和()。A、没有表现性 B、没有概念性 C、没有语义性 D、没有形象性 2 【单选题】乐曲解说对音乐审美带来的影响是()。 A、强化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B、推动了音乐审美的发展 C、形成了音乐审美的理论 D、带来了音乐审美的误区 3【判断题】只有音乐专业的人才能听得懂音乐的表现内容。()音乐何需“懂” 1 【单选题】音乐首先激活的是人的听觉感受和()。 A、视觉感受 B、想象能力 C、语言能力 D、情绪体验 2 【单选题】《蝴蝶夫人哼鸣合唱》表现了()的情绪。 A、悲伤 B、热情

C、快乐 D、激昂 3【判断题】音乐何需懂,欣赏音乐只需要打开耳朵好好享受音乐之美。() 美术何需“懂” 1 【单选题】看不懂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因为()。 A、对现代派不熟悉 B、缺乏美术理论基础 C、理性思维受阻 D、缺少审美能力 2 【单选题】人对画面结构的本能反应是期待画面()。 A、对称 B、层次丰富 C、平衡 D、色彩和谐 3 【判断题】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在于表现的形式,而在于表现的内容。() 文学何需“懂” 1 【单选题】“黄昏”与“傍晚”相比更具文学性的原因是()。 A、“黄昏”描述的时间段更精确 B、“黄昏”更押韵 C、“黄昏”更具理性色彩 D、“黄昏”更具感性色彩

2 【单选题】下面文字属于文学表达的是()。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B、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 C、我到船舱外站了一会儿,看到了很多美景。 D、船靠岸了,我在船舱中听到了很多吵闹的声音。 3 【判断题】要想体验到文学的艺术美,需要把文学里的历史、故事和知识理解透彻。() 如果生活缺乏“感性思维” 1 【单选题】()是最感性的艺术。 A、文学 B、美术 C、音乐 D、舞蹈 2 【单选题】下面思维方式不属于艺术审美的是()。 A、好不好听 B、好不好看 C、美不美 D、像不像 3 【判断题】五粮液大楼、福禄寿大楼等都是缺乏感性思维与审美的建筑。() 什么是联觉 1

《音乐家聂耳》教案

《音乐家聂耳》教案 ——柯玉凤 教学目标: 1、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背景,聂耳的简要生平; 2、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卖报歌》; 3、认真地欣赏《金蛇狂舞》,并且从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增加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演唱歌曲《卖报歌》; 2、听赏《金蛇狂舞》。 教学难点: 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其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都听过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生回答) 师:他就是著名的人民音乐家——聂耳。 2、介绍聂耳生平: 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1912---1935 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毕业歌》 3、师:今天我们将学习聂耳叔叔创作的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卖报歌》,看看那个年代的报童每天的生活史怎样的? (二)新课教学 1、播放歌曲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3、师: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再听一遍歌曲,你们仔细感受,觉得这首歌改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生回答) 4、学唱歌曲 a、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用“啦”跟唱; b、分组记歌词 c、2/4拍节奏强弱,分组唱,当两组组唱的时候,其他两组的同学用强拍手,弱拍空的方法为他们伴奏; d、一起跟老师的琴声唱整首歌的歌词; e、跟伴奏唱。 (三)听赏《金蛇狂舞》 1、师:聂耳不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革命歌曲,还写了许多民乐合奏曲,如《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大家知道民乐指的是什么吗?(生答)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著名的《金蛇狂舞》。 2、让学生边听边思考曲子描写的是什么? 3、听赏钢琴版《金蛇狂舞》。 (四)总结 教育学生要独立、坚强,珍惜现在的生活。下课。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一、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1.【单选题】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表现特征为没有视觉性和()。 A、没有表现性 B、没有概念性 C、没有语义性 D、没有形象性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乐曲解说对音乐审美带来的影响是()。 A、强化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B、推动了音乐审美的发展 C、形成了音乐审美的理论 D、带来了音乐审美的误区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只有音乐专业的人才能听得懂音乐的表现内容。() 我的答案:× 音乐何需“懂” 1.【单选题】音乐首先激活的是人的听觉感受和()。 A、视觉感受 B、想象能力 C、语言能力 D、情绪体验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蝴蝶夫人哼鸣合唱》表现了()的情绪。 A、悲伤 B、热情 C、快乐 D、激昂 我的答案:A 3.【判断题】音乐何需懂,欣赏音乐只需要打开耳朵好好享受音乐之美。()我的答案:√ 美术何需“懂”

1.【单选题】看不懂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因为()。 A、对现代派不熟悉 B、缺乏美术理论基础 C、理性思维受阻 D、缺少审美能力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人对画面结构的本能反应是期待画面()。 A、对称 B、层次丰富 C、平衡 D、色彩和谐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在于表现的形式,而在于表现的内容。() 我的答案:× 文学何需“懂” 1.【单选题】“黄昏”与“傍晚”相比更具文学性的原因是()。 A、“黄昏”描述的时间段更精确 B、“黄昏”更押韵 C、“黄昏”更具理性色彩 D、“黄昏”更具感性色彩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下面文字属于文学表达的是()。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B、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 C、我到船舱外站了一会儿,看到了很多美景。 D、船靠岸了,我在船舱中听到了很多吵闹的声音。 我的答案:A 3.【判断题】要想体验到文学的艺术美,需要把文学里的历史、故事和知识理解透彻。()我的答案:× 如果生活缺乏“感性思维” 1.【单选题】()是最感性的艺术。 A、文学 B、美术 C、音乐 D、舞蹈

《贝多芬》阅读及答案

《贝多芬》阅读及答案 提起音乐家的名字,没有比贝多芬更响亮更庄严的了。他是音乐的英雄──不,是人类的英雄。 所谓英雄,并不是个人事业的野心家,他是从人类生活的提高出发,必要时交付出个人的生命。因此贝多芬没有一般的感伤的气息,虽然痛苦始终纠缠着他的生命。他说:大多数人为了一点好事便回肠荡气,这可不是艺术家的天性。艺术家是火一样的,他们不会哭泣──人得凭音乐从他的精神打出火来。他从小就遭受到父亲酒疯的折磨;他贫困、失恋、疾病;但是他从不屈服,从不灰心。用罗曼·罗兰的话说:在不肯委身于灵魂的庸俗的人们,是日日夜夜的战斗;而且大多是没有威严,没有幸福,转战于孤独和沉默之中的战斗。他心胸广大,他承认他的工作是困苦的解放,其他都不算一回事。而且只是为了这些,他才演唱他惨淡的生命。他没有一根媚骨,即使在贵族圈内,一发觉到别人在他的弹琴声中继续谈话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拍上钢琴盖,愤然离席,说:我才不高兴对猪弹琴!贝多芬博览群书,从希腊拉丁文到英法的、哲学,他全是内行;精神上他是卢梭的弟子。他爱好自然。他也崇拜莎士比亚和歌德。瓦格纳说:贝多芬和莎士比亚是一对普罗米修斯。贝多芬忠实于自己的艺术,他的作品经过不知

多少次的修改之后才肯付印。付印之后甚至在刻板之后,他还是一面校对,一面修改,即使毁板也不将就一点。有人看见他写作的时候,头发蓬松,满额大汗,正如在打一场大仗。垂死之前他说好像才开始作曲。 贝多芬生于1770年。祖父是男低音歌唱家,歌剧作曲家,奥古斯特候选的乐队指挥。父亲是男高音歌唱家。贝多芬具有音乐的血统。14岁,他在公立学校念书,音乐教育则从4岁开始,8岁已拉得一手好提琴。11岁他认识了巴赫的平均率钢琴谱。艾登预言他是莫扎特第二。1787年,他转入莫扎特门下。1788年曾游维也纳,因为即席演奏莫扎特而受到关注。莫扎特说:他有一天会在世界上发出一种声音来。那时,他的慈母逝世,父亲是一个酒鬼,丧失了他的歌声。他不得不去做家庭教师。他开始潜心研究英国文学,并且认识了瓦尔德斯丹伯爵,成为他终身的知己。1792年瓦尔德斯丹送他去维也纳,从此定居在这18世纪的音乐名城。 因为生活的不安,恋爱的失败,听觉也开始烦搅他,在别人的眼中,贝多芬变成一个怪人。幸亏他的创作力是旺盛的。因为他对于大自然的极大的喜好,他随身总是带着笔记本。1822年,他的耳朵完全聋了,对客人谈话是用笔谈,从千百本的谈话记录中,可以看到他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十八九世纪之交,欧洲的主宰人物是拿破仑。贝多芬为他写了一部交响乐,前后经过3年时间(1802~1804)。可是他的交响乐才脱稿,拿破仑已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撕掉乐谱上面的献辞,把乐

音乐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文化考试试卷 (音乐专业知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是作曲, 填词。 2.歌曲的演唱形式可以分为、、等形式。 3.中国的民歌体裁可分为、、。 4.国宝京剧分为、、、、四个行当。 5. 是蒙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因琴杆上雕有马头而得名,已有近九百年历史。 —是分音符,唱拍。 7.《黄河大合淐》是人民音乐家作曲的。 8.在音乐中标有“⌒”记号叫。 9.记在乐谱开头表示拍子的记号如2/4拍叫做。 10.在歌曲中,一般来说,大调式比较,小调式比较。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音乐中标有“▼”的记号叫() A连音记号 B顿音记号 C反复记号 D换气记号 2.下列哪首歌曲是新疆歌曲() A《拉萨谣》 B《天堂》 C《在葡萄架下》 D《望月》 3.下列不属于黄梅戏的是() A《花木兰》 B《天仙配》 C《女驸马》 D《牛郎织女》 4.记有高音谱号的谱表叫() A高音谱号 B高音谱表 C低言谱号 D低音谱表 5.《渔舟唱晚》是()独奏曲 A笛子 B唢呐 C二胡 D古筝 6.将原型旋律移至另一高度上重复称为() A反复 B模进 C跳进 D级进 7.《蓝色多瑙河》属于下列哪种合唱() A男声合唱 B女声合唱 C童声合唱 D混声四部合唱 8.你认为最适合于表现《长城谣》一曲思想感情的速度是() A快 B中速 C稍慢 D慢 9《土耳其进行曲》是下列哪位大师的作品()

A 卡门 B 莫扎特 C 柴可夫斯基 D 施特劳斯 10.下列哪首钢琴曲不是贝多芬的( ) A 《欢乐颂》 B 《致爱丽丝》 C 《月光》 D 《四小天鹅舞曲》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在歌曲进行中,歌声暂时停顿,由器乐演奏的音乐片段称为前奏。( ) 2.长笛是木管乐器,唢呐是吹管乐器( ) 3.昆剧又称河南梆子,主要流行于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 ) — — —是全音符,唱四拍( ) 5.秧歌是我国的一种民间歌舞,一般用十字步表演( ) 四、连线题(5分) 《金孔雀轻轻跳》 刘天华 《阿细跳月》 傣 族 《空山鸟语》 彝 族 《百鸟朝凤》 琵琶独奏 《天山之春》 唢呐独奏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列举乐音所具有的四个基本属性 2.请在图中标出小节线、终止线,并说出4/4拍的含义和强弱关系。 ××××× ×× ×× × × × × ×× × ×— — — 3.把下面的四句旋律连成一首曲子(写出正确序号) 1=F2/4 ① 3 1 23 6 ③ · ② 55 23 2 — ④ 65 23 1 — 4《草原上》具有蒙古族音乐的特点,请在( )中填上合适的音(3 1 6 ) 草原上 1=D 4/4 中速 3 5 6 — 2 1 6 — 5 1 6 5 ( ) 3 5 6 — 2 1 6 — 1 2 5 1 ( ) 5.将下列简谱译成五线谱 1=C4/4 12 3.4 4 5 5 — 3 5 4.3 4 2 3 — 0 12 3.4 4 5 5 — 3 5 4.3 4 2 1 — — 六、论述题(10分) · · · · · ·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1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1 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 1 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表现特征为没有视觉性和。 A、没有表现性 B、没有概念性 C、没有语义性 D、没有形象性 2 乐曲解说对音乐审美带来的影响是。 A、强化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B、推动了音乐审美的发展 C、形成了音乐审美的理论 D、带来了音乐审美的误区 3 只有音乐专业的人才能听得懂音乐的表现内容。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音乐何需“懂” 1 音乐首先激活的是人的听觉感受和。 A、视觉感受 B、想象能力 C、语言能力 D、情绪体验 2 《蝴蝶夫人哼鸣合唱》表现了的情绪。 A、悲伤 B、热情 C、快乐 D、激昂 3 音乐何需懂,欣赏音乐只需要打开耳朵好好享受音乐之美。 美术何需“懂” 1 看不懂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因为。 A、对现代派不熟悉 B、缺乏美术理论基础 C、理性思维受阻 D、缺少审美能力 2 人对画面结构的本能反应是期待画面。 A、对称 B、层次丰富 C、平衡 D、色彩和谐 3 作品的伟大与否不在于表现的形式,而在于表现的内容。 文学何需“懂” 1 “黄昏”与“傍晚”相比更具文学性的原因是。 A、“黄昏”描述的时间段更精确 B、“黄昏”更押韵 C、“黄昏”更具理性色彩 D、“黄昏”更具感性色彩 2 下面文字属于文学表达的是。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B、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 C、我到船舱外站了一会儿,看到了很多美景。 D、船靠岸了,我在船舱中听到了很多吵闹的声音。 3 要想体验到文学的艺术美,需要把文学里的历史、故事和知识理解透彻。 如果生活缺乏“感性思维” 1 是最感性的艺术。 A、文学 B、美术 C、音乐 D、舞蹈 2 下面思维方式不属于艺术审美的是。 A、好不好听 B、好不好看 C、美不美 D、像不像 3 五粮液大楼、福禄寿大楼等都是缺乏感性思维与审美的建筑。 什么是联觉 1 为空调机选一段广告音乐,最合适的是。 A、深沉的音乐 B、欢快的音乐 C、悲伤的音乐 D、舒缓的音乐 2 根据联觉心理,下面与高音相对应的是。 A、红烧肉 B、闷热 C、真丝 D、巧克力 3 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形式,更有丰富的表现性,这用联觉可以解释。 声音能够引起哪些联觉 1 下面属于高音带给人的感受的是。 A、情绪上的哀伤 B、体积上的大 C、视觉上的明亮 D、空间上的低深 2 下面属于弱音带给人的感受的是。 A、物体形状上的大 B、物体质量上的轻 C、空间距离上的近 D、事物能量上的大 3 下面属于长音带给人的感受的是。 A、事物运动上的快 B、交往行为上的随便 C、个性特征上的拘谨 D、物体质量上的重 4 声音的起因速度越快,带给人的触觉感受就越硬。 5 声音的紧张度越高,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就越纯净、自然。

人民音乐家聂耳教案讲解

人民音乐家——聂耳 【教学目标】1.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积极创造,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举例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情感内涵,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金蛇狂舞》和《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 【教学重点】欣赏、分析聂耳的两部音乐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放映国歌视频,让学生起立唱国歌。引导学生思考唱国歌时要注意什么?想到了什么?(唱国歌时要立正、严肃,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老师:“国歌每个学生都要会唱。大学、中学、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那么你们知道《国歌》的作曲者是谁吗?” 学生:“聂耳”“冼星海”“聂耳” 老师:嗯,同学们有人答对了,聂耳和冼星海都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但这首《国歌》是由聂耳所创作的, 3.想起祖国过去受侵略受压迫的苦难,想起拋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就会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我校每周一早上都要升国旗,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却会看见一

些不和谐的现象。在升旗过程中有些人就是跟着国歌伴奏曲“哼哼”而已,有些同学甚至还手插在口袋里,不行注目礼,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唱国歌是表达爱国感情的一种神圣行为,奏唱国歌时应庄严肃立。我们不仅要学会唱国歌,而且应该唱的准确,唱的有情感。 (通过欣赏和提问导出课题“聂耳” 二.学习新课 介绍聂耳生平 老师: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聂耳生平资料 学生:“1933年,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入黎锦晖主持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发表《中国歌舞短论》,并因批评黎氏被迫离 团”“1935年7月1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游泳时不幸身亡”。。。。。。。。 展示课件。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老师再来补充一点。1933年开始为左翼电影、戏剧作曲。聂耳自幼喜爱音乐,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特有的兴趣和超人的才能。他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尤其是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方面,有些音乐一经他的耳朵,就能被他模仿出来,久而久之,就有人送他外号叫“耳朵先生”,后来索性他就更名为聂耳。聂耳的音乐启蒙教师其实是他的母亲。聂耳的童年是在喜爱民歌的母亲的影响下和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中度过 的。在聂耳从事音乐创作之后,他更加注意民间音乐、曲调的收集和整理。他的很多音乐作品中都有民间音乐曲调的运用,比如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金蛇狂舞》。你们还知道聂耳有什么主要作品吗?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 学生:《梅娘曲》,《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长江》,《采菱歌》,《铁蹄下的歌女》等等。。。

贝多芬阅读题答案

贝多芬阅读题答案 提起音乐家的名字,没有比贝多芬更响亮更庄严的了。他是音乐的英雄──不,是人类的英雄。 所谓英雄,并不是个人事业的野心家,他是从人类生活的提高出发,必要时交付出个人的生命。因此贝多芬没有一般的感伤的气息,虽然痛苦始终纠缠着他的生命。他说:“大多数人为了一点好事便回肠荡气,这可不是艺术家的天性。艺术家是火一样的,他们不会哭泣──人得凭音乐从他的精神打出火来。”他从小就遭受到父亲酒疯的折磨;他贫困、失恋、疾病;但是他从不屈服,从不灰心。用罗曼·罗兰的话说:“在不肯委身于灵魂的庸俗的人们,是日日夜夜的战斗;而且大多是没有威严,没有幸福,转战于孤独和沉默之中的战斗。”他心胸广大,他承认他的工作是困苦的解放,其他都不算一回事。而且只是为了这些,他才演唱他惨淡的生命。他没有一根媚骨,即使在贵族圈内,一发觉到别人在他的弹琴声中继续谈话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拍上钢琴盖,愤然离席,说:“我才不高兴对猪弹琴!”贝多芬博览群书,从希腊拉丁文到英法的文学、哲学,他全是内行;精神上他是卢梭的弟子。他爱好自然。他也崇拜莎士比亚和歌德。瓦格纳说:贝多芬和莎士比亚是一对普罗米修斯。贝多芬忠实于自己的艺术,他的作品经过不知多少次的修改之后才肯付印。付印之后甚至在刻板之后,他还是一面校对,一面修改,即使毁板也不将就一点。有人看见他写作的时候,头发蓬松,满额大汗,正如在打一场大仗。垂死之前他说好像才开始作曲。 贝多芬生于1770年。祖父是男低音歌唱家,歌剧作曲家,奥古斯特候选的乐队指挥。父亲是男高音歌唱家。贝多芬具有音乐的血统。14岁,他在公立学校念书,音乐教育则从4岁开始,8岁已拉得一手好提琴。11岁他认识了巴赫的平均率钢琴谱。艾登预言他是莫扎特第二。1787年,他转入莫扎特门下。1788年曾游维也纳,因为即席演奏莫扎特而受到关注。莫扎特说:他有一天会在世界上发出一种声音来。那时,他的慈母逝世,父亲是一个酒鬼,丧失了他的歌声。他不得不去做家庭教师。他开始潜心研究英国文学,并且认识了瓦尔德斯丹伯爵,成为他终身的知己。1792年瓦尔德斯丹送他去维也纳,从此定居在这18世纪的音乐名城。 因为生活的不安,恋爱的失败,听觉也开始烦搅他,在别人的眼中,贝多芬变成一个怪人。幸亏他的创作力是旺盛的。因为他对于大自然的极大的喜好,他随身总是带着笔记本。1822年,他的耳朵完全聋了,对客人谈话是用笔谈,从千百本的谈话记录中,可以看到他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十八九世纪之交,欧洲的主宰人物是拿破仑。贝多芬为他写了一部交响乐,前后经过3年时间(1802~1804)。可是他的交响乐才脱稿,拿破仑已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撕掉乐谱上面的献辞,把乐谱扔到地下,猛力践踏,愤恨地说:“他竟做起专制魔王了!” 1822月,贝多芬患肺炎,后转水肿病。三个月的治疗落了空,经过两天半清醒的挣扎之后,1827年3月26日,在雷轰电闪当中,他向空中挥舞着紧握的拳头,就此向人世告辞了。下葬之日,送殡的有两万人,有一位老太太对人说:“这里埋葬的是一个音乐的主帅。” ⑴作者为什么说贝多芬不仅是“音乐的英雄”,更是“人类的英雄”? ⑵贝多芬承认他的工作是“困苦的解放”,怎样来理解? ⑶在贵族圈内,一发觉到别人在他的弹琴声中继续谈话的时候,他便会愤然离席,这表现出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