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11月教资考试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9年11月教资考试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9年11月教资考试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9年11月教资考试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重点

2019年教资考试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重点汇编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依次: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了解、认识、能表示、辨别、区分、比较、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

2.技能型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初步学习、模仿、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依次: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认同、体会、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

课程内容标准

必须课程学生应得到以下方面的发展

1.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知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学科研究中的应用。

2.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化学与生活

1.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应用化学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

3.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化学与技术

1.了解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强化技术意识。

3.形成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的观念。

4.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交流等途径认识实际化工生产技术问题的复杂性,增强创新意识。

物质结构与性质

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史实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

4.在理论分析和试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化学反应原理

1.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有关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赞赏的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

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有机化学基础

1.初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认识实验在有机化合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技能;

3.认识有机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实验化学

1.认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现在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在研究中的应用;

3.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式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5.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强化实验安全意识。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

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视野;

4.突出化学学科的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5.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评价建议

1.实施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

3.实施学分管理,进行综合评定。

教科书编写建议

1.教科书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教科书的编写要处理好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

3.教科书内容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4.教科书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

5.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实践题和开发题的比例。

二、教学分析

1.编写模式

国外化学教科书的编写模式:学科中心、社会中心、融合型模式

普通化学教科书的特点:新课程化学教科书的体系结构采用学科中心与社会中心相融合的方式

2.化学教材分析

分析和理解教材的内容:

A.识别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如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等类型。

B.理清教材知识和技能要点:涉及哪些知识点和技能,通过分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哪些是背景材料、例证或过渡性练习,找出教

材内容的要点和知识点。

C.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分析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分析这部分教材内容与前后教材的知识联系。

D.理解教材内容的编辑特点与呈现方式:要分析识别结构布局,以建立学生科学认识和科学方法的结构框架。

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1.确定重点。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是安排教学结构的依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从化学学科来看,重点知识主要包括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和核心思想方法。其中核心知识包括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而核心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用语书写技能及化学计算技能等,核心的思想方法包括微粒观、运动观、分类观等化学重要观念等内容。

确定重点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根据教材内容主次确定重点;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确定重点;根据学生已知和未知情况确定重点。

2.分析难点。难点是学生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的内容或问题时不容易解决的某些关键点。一般难点产生的原因是;①知识本身抽象、复杂、综合性强,难以理解

②一些化学反应原理属于微观世界,不能直接感知,难以形成真实的表象③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等多而复杂,容易混淆,不便记忆。

重难点有时是统一的,但重点不是难点,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另外,任何一节教材内容都有教学重点,但不一定有难点。

学情分析: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习能力分析,学习风格分析

二、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设计准备—设计目标—设计教案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设计总成和编制方案

化学设计的类型:基于欢笑探究的化学教学设计;基于STS教育的化学教学设计;基于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设计(化学物质组成与结构观,变化观,物质性质观,类比观,三重表征观(宏观、微观和符号),化学实验观、化学观察观,化学价值观,化学情感观。

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直感设计,经验设计,试验设计,系统设计,其中最后两种设计都属于现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的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化学教学目标的分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

3.化学目标的陈述

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陈述:一般包括四要素,主体(学生)、行为(如了解.....要准确具体可行)条件如(初步认识....能解释...)和程度如初步认识.....。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陈述。。

教学重难点设计原则: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实际为参数,以知识结构为网络,以知识迁移为目的。

教学重难点设计依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的设计的基本内容:①教学情境和情感活动过程的设计②教学内容的设计:设计区别观察和推论的活动,设计知识的产生方式,设计反思性活动③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

作业与板书的设计

作业设计的功能:导向功能、时效功能、激励功能、发展功能、评价功能。

作业设计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分类设计原则、阶梯型递进原则。

作业设计的基本内容:①基本作业设计:以知识与技能为目标的作业;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的设计。②反思作业的设计①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的作业②以科学本质观理解为目标的设计。

板书的功能:概括,引导思考,示范,互动,演示。

化学课堂板书的类型:提纲式、表格式、网络式、总分式、图示式。

板书的内容:课题名称,授课提纲,教学要点和重点,补充材料与其他内容。板书设计要求:计划性,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示范性、艺术性。

教学设计的形式

提纲式

一、教学分析与教学理念

二、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三、教学目标

四、具体教学过程

导入

学生

老师.......

表格式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图解式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三、本课程目标设计

四、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化学的学习

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①在原子分子等微观层面上研究物质;②以实验为基础③化学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联系④高中知识点繁多但是有规律⑤独有的化学用语化学的学习方法

1.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外部操作活动法:阅读、听课、观察、笔记、练习、表达、试验等。

内部心智活动法:抽象思维法(分析、综合、比较、类比、归纳形演绎和反证法)象思维法和符号思维法

归纳:从实验和观测的事实材料、实验数据出发,推导一般性的结论和方法。演绎: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数学的演算或者逻辑证明,得出特殊事实应遵循的规律。

类比:个别到个别或者特殊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

2、化学学习的综合方法

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

化学学习策略

1.化学事实性学习策略:多重感官协同回忆,联系—预测策略,知识结构化策略

2.化学理论知识的策略:概念形成,概念同化和概念图。

3.化学技能型知识学习的策略: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

4.化学情境类内容的养成策略:挖掘知识的多重价值,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5.化学问题解决策略:化学问题的解决机制(问题表征-原型匹配—反思结果—元认知监控),化学问题的解决策略(类比,分解,逆推,探究—反思)

创造化学教学情境

创设化学情境常用方法:①利用实验②设置化学问题③利用化学史和科技成果④从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⑤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

教学情境在化学课题教学的作用: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

验,完整实现三维目标;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技能

化学课题导入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建立认知冲突,产生成就动机;实行目标教学,产生任务动机;衔接新旧知识,主动学习新知识。

化学课堂导入类型:社会导入,实验导入,旧知导入,问题导入,直接导入,化学史导入,实物导入,录像导入。

化学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科学性,相关性,趣味性,启发性,适度性。

导入环节的基本构成要素: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指引—建立联系—进入课题—开展学习

化学课堂提问功能:

1.探查已知,评价新知。

2.激活思维,构建知识。

3.质疑反思,提升能力。

化学提问类型: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化学提问的基本要求

1、基于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教学目标设计问题

2、基于所有的学术认知水平设置问题,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与回答。

3、设置开发性问题

4、清晰准备的表达问题

5、留出思考时间给学生

6、设计促进所有学生参与问题回答的模式

7、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

8、对学生的回答要有适当的科学的反馈。

化学课题小结的功能

1、概括总结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怡情励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做好铺垫,承前启后。

5、总结试验探究,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6、复习、检查和运用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的类型:归纳总结,试验激励,设疑探究,类比区别,巩固练习,收集、整理信息,多媒体整合

课堂小结的要求:目的性,重点性,针对性,结构性,灵活性。

化学课堂探究教学功能

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能动性,实践性,科学,引导性,开放行。

基本程序:问题—探究—反思

要求: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探究动力;提供活动时空,优化探究环节;经常评价反思,感受探究活力。

化学课堂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评价总结—应用迁移

化学实验教学功能

化学实验的构成: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

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3.是转变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4.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

分类:探索性(引题—科学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应用),验证性实验(问题—化学假说或理论—实验验证—结论—应用)

教学模式

演示讲授模式:演示主题—典型事实和现象—科学结论—迁移应用

实验归纳模式:实验主体—待定事实和现象—结论—应用

实验演绎模式:实验主题—新的实验事实和现象—经过验证的科学结论—迁移应用

实验探究模式:①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收集事实—得出结论—交流应用

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交流应用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总结 一、俗名 1.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2.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酒精、乙醇:C2H5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甘油、丙三醇:C3H8O3 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铜单质是紫红色 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FeS黑色固体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

新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考点:初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考点:初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导语: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向我们缓缓走来,复习却刻不容缓,各位考生们都准备好了吗?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全新升级,快跟着一起高效备考,赢在起跑线,通过不再是梦。 一、考试目标 1.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掌握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学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领域、层次及思维方法;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准确理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具有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主题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化学教学实施能力。掌握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化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初中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化学学习的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发挥多种媒体在化学教学上的功能。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 4.化学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改进教学。具有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不好的高中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将最基础的知识掌握好了,才能进一步有难度的知识。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化学必备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CO、H2还原CuO 2、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⑴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 / NA,N==nNA NA——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6.02×1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⑵物质的量和质量:n==m / M,m==nM ⑶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 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 / Vm,V==n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b、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A) / V(B) == n(A) / n(B) == N(A) / N(B) c、气体密度公式:ρ==M / Vm,ρ1/ρ2==M1 / M2 ⑷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 (对于溶液)a、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 C==n / V,n==CV b、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C==(1000ρω) / M

3、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 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准确量取) ③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检漏: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两次) ⑤移液:冷却到室温,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⑥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少量多次) ⑦定容:加水至叶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⑧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浓度均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_知识点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1 单 糖 C6H12O6 葡萄糖多羟基醛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红色Cu2O 果糖多羟基酮有多元醇和酮的性质 2 双 糖 C12H22O11 麦芽糖有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无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果糖 3 多 糖( C6H10O5)n 淀粉无醛基,属 高分子化合 物 遇碘变蓝(C6H10O5)n + n H2O→nC6H12O6纤维素(C6H10O5)n + n H2O→nC6H12O6 4 葡萄糖 光合作用6CO2(g)+6H2O(l)→C6H12O6(s)+6O2(g)呼 吸 作 用 有氧呼吸C6H12O6(s)+6O2(g)→6CO2(g)+6H2O(l) 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2CO2+2C2H5OH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油 脂 植物油液态含不饱和烃基多—C17H33 含双 键 能加成、水解动物脂肪固态含饱和烃基多—C17H35、—C15H31水解 水 解 油脂+ 3H2O→高级脂肪酸+丙三醇(甘油) 皂 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 3NaOH→高级脂肪酸钠(肥皂)+丙三醇(甘油)在人体内功能供热储存能量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合物脂肪酸有生理功能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真题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A.化学2 B.化学与技术 C.物质结构与性质 D.化学反应原理 2.下列关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4个选修模块构成 B.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考试的命题依据 C.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可不作学习要求 D.化学新课程教科书在编排上主要采用社会中心编排模式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不同的学习目标。下列行为动词的描述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的是 A.合作B.识别C.解决 D.模仿 4.下列化学课型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型是 A.化学理论课B.化学复习课 C.化学实验课 D.元素化合物课 5.某老师在讲授“乙醛”的教学过程中,先向学生展示纯净的乙醛样品,然后又展示了乙醛的比例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增强对乙醛物理性质和结构的感性认识。该过程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练习法 6.下列是某学生对一些化学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正确的是 A.石绵网 B.锥型瓶C.三脚架 D.坩锅钳 7.类比图像是以日常事物和生活情境(类比物)中学习者所熟悉的内容为依托来实现类比作用的图像,教科书的类比图像本身的有效性可有效降低学习者对科学概念的认知难度。下列前面所述的图像内容与联系内容不符合类比图像的是 A.光线透过树叶缝隙射入密林——丁达尔效应 B.汽车穿越大山隧道——催化剂对活化能影响 C.孩子进行拔河比赛——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D.从山下翻山越岭攀登至山峰——盖斯定律 8.关于化学教学媒体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便原则B.经济原则C.美观原则 D.有效原则 9.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在化学习题选择时应注重 ①选择真实情景作为素材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③增加习题训练数量④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比例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在化学探究活动中,除了要考虑知识值不值得探究以外,还要考虑这个知识能不能 够探究。下列适宜在中学化学中作为探究问题的是 A.食盐能否溶解于水中B.什么样的溶液能够导电

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的化学是理综里面有点文综性质的科目,我们在的过程中 会发现涉及到计算的内容是比较少的,大部分都是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概念。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化学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 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 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 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很全面)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及总结

掌门1对1教育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有了基础的了解。但针对高中有化学学习,在部分学生还 茫然无措。现在就结合高中化学元素的特点,谈谈我对高中化学的认识和学方法的总结初中化学来说,知识量更加庞大,内容更加繁杂。但经过细细的摸索和分析,它仍有规律可循。只要把握好这些规律,高中化学的学习将会变得比较简单。 首先,牢牢地把握好元素周期律这些规律,就为我们学习元素打下了艰实的基础,然后结合具体元 素的特殊性,加以补充,这样对元素这部分的学习就显得相当容易。 其次,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条原则,切实掌握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并与 应用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从识记的水平提高到运用的水平。这也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 还要学会活学活用,通过类比的方法,掌握一系列元素的性质,一类化学反应的实质。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记忆量大,内容繁多的问题。 下面我谈谈高中化学的课堂学习方法: 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素质,切实做好预习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等于放弃课前预习。要对老师的问题有些了解,为听课做好准备。 课堂上务必要认真听课,跟着老师的点拨思路走,通过老老师的引导,最终解决问题。在课堂上一定要慎防发做笔记代替听课,这样会大大降低听课质量。笔记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补记。课堂上一定要勤,勤问,勤思,勤动手。做到以上这些,就会使课堂学习变得充实而有效。 课后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对老师讲过的知识加以总结,再思考,最后成为自己的东西。 希望同学们根据以上学习方法,结合自身学习状况,形成一套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Na2CO3、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专项复习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专项复习 一、考试目标 1.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掌握化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学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领域、层次及思维方法;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准确理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具有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化学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化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认识高中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化学学习的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发挥多种媒体在化学教学上的功能。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 4.化学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改进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评价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运用 1.化学专业知识 (1)掌握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化学学科实验技能和方法,能够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学研究的专门性方法、化学学科认识世界的视角及思维方法;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发展动态。 2.化学课程知识 (1)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

目录 一、常见物质的俗名及成分 (3) 二、物质的状态和颜色 (4) 1.固体物质 (4) 2.液体物质 (4) 3.气体物质 (5) 三、特殊的物理性质 (5) 四、常见物质的重要用途 (6) 五、常用的除杂方法 (6) 六、常见的环境污染 (7) 七、化学方程式必须天天写 (8) (一)、金属元素的反应 (8) (二)、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13) (三)、常见的化工反应 (16) (四)、有机反应 (17)

一、常见物质的俗名及成分 1.硫酸盐类 (1)皓矾:ZnSO4·7H2O (2)重晶石(钡餐):BaSO4 (3)绿矾:FeSO4·7H2O (4)芒硝:Na2SO4·10H2O (5)明矾:KAl(SO4)2·12H2O (6)蓝矾(胆矾):CuSO4·5H2O (7)熟石膏:2CaSO4·H2O 2.矿石类 (1)电石:CaC2 (2)磁铁矿石:Fe3O4 (3)赤铁矿石:Fe2O3 (4)石英:SiO2 (5)刚玉(蓝宝石,红宝石):Al2O3 3.气体类 (1)高炉煤气:CO、CO2等混合气体 (2)水煤气:CO、H2 (3)天然气(沼气):CH4 4.有机类 (1)福尔马林:35%~40%的HCHO水溶液 (2)蚁酸:HCOOH (3)尿素:CO(NH2)2 (4)氯仿:CHCl3 (5)甘油:CH2OH—CHOH—CH2OH (6)硬脂酸:C17H35COOH (7)软脂酸:C15H31COOH (8)油酸:C17H33COOH (9)肥皂:C17H35COONa (10)银氨溶液:Ag(NH3)2OH (11)葡萄糖:C6H12O6 (12)蔗糖:C12H22O11 (13)淀粉:(C6H10O5)n (14)石炭酸:苯酚 5.其他类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计量 1、 物质的量计算式(4个):n = m / M n = V / (标况气体) n = N / N A n=CV 2、 气体摩尔体积概念: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 3、 标准状况:0℃, 4、 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5、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6、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百分比浓度换算:c = 1000·ρ·a% M 7、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计算:c (浓)·V (浓)= c (稀)·V (稀) 、 二、原子结构 1、原子构成: 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决定元数种类 A Z X (+) 中子(不带电) 质子与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种类 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量数=质子数+ 中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2、道尔顿:原子论 汤姆逊:发现电子及葡萄干面包模型 卢瑟福: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及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 3、同位素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同位素 化学 性质相似, 物理 性质不同 4、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式:M = Ma ×a% + Mb ×b% + Mc ×c% +…… 5、1~18号元素原子核外排布式 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及离子电子式: 6、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高低;电子层(K 、L 、M 、N 、O 、P 、Q ): ①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②每个电子层上最多填2n 2个电子。 ③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依次类推,(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第一层为2的原子为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 > 三、化学键 1、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2、离子键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的相互作用 Na Cl + - [:..:].. [:..:][:..:].. .. Cl Mg Cl -+ -2 Na O Na + -+[:.. :].. 2。 K 2S CaCl 2 NaOH NH 4Cl Na 2O 3、共价键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NH 3 H 2O HCl H Cl :.. :.. 、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技术学科知识真题答案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总 分:1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l.【答案】D.82.【答案】A.动机3.【答案】C.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4.【答案】D.课程问题5.【答案】B.难点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6.【答案】A.体验7.【答案】B.促进者8.【答案】D.①④③②9.【答案】C.演绎法10.【答案】 A.化学与人类1l.【答案】B.物质的量12.【答案】C.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3.【答案】B.教学理论14.【答案】A.螺旋式15.【答案】D.以上都是。16.【答案】A.在NaHA溶液中一定是 c(Na+)>c(HA-)>c(OH-)>c(H+)17.【答案】C.△rGm<018.【答案】C.正乙醇19.【答案】B.NH320.【答案】D.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二、阅读材料(21题12分,22题13分,共25分) 21.【参考解析】(1)从教师教的行为与学生的行为所占的时间比例上可以看出,专家型的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进行动手书写、汇报交法等活动更多,重点让学生自主地參与学习;而新手型教师在读室上关注的是教师本身,与学生的互动少,专家型的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进行动手书写、汇报交法等活动更多,重点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而新手型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教师本身,与学生的互动少,有强烈掌控课堂的欲望。专家型与新手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在以下几方面有看显著不同:首先,通过讲授呈现类和驱动推进类教学行为所使用的频次与时间可以看出,专家型的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学生,关注学生的反映、课室气氛,通过学生学习情况,陈述与引导推进的提问多于新手教师;新手型教师更关注自己的表现,学生是否认可,自己有没有表达清楚,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等。其次,从调控类教学行为所使用的频次与时间可以看出,新手教师在读堂中并无评价、引导行为,说明新手教师在课前制订了完整的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照搬教案,不会随课室情境的变化修正计划,他们对课室的调节能力不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很弱。第三,从展现呈现类教学行为所使用的频次与时间可以看出,专家教师的教学的常规工作程序已高度熟炼,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如同样是使用了 5次图画展示,新教师要用508秒,而专家教师只用了半分钟。(2)在化学课堂行为设计时,新手型教师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首先,专家型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主要包括所教学料知识;教学方法和理论,适用于各学科的一般教学策略;课程材抖,以及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程序性知识;教特定学科所算要的知识,教某些学生和特定概念的特殊方式;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学生学习的环境 (同伴、小组、班级、学校以及社区〉;教学目标和目的。其次,在以上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状态和学习环境,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高效的组织教学,进行课堂调控。第三,在曰常工作中,思考总结,将日常教育技能程序化、自动化,以便能够迅速且只需很少或无需认知努力便可以完成多项活动。22.【参考解析】(1)原理:为浓氨水在碱性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胶铁滴管中蒸馏水济入饶瓶,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硫碱性的溶液使紫甘蓝指示剂显绿色,氨气溶于水使压力滅小,乙酸溶液进入烧瓶发生中和反, 指示剂恢复紫色,乙酸溶液继续进入烧瓶使指示剂溶液显红色,最終由于碱过量,因而溶液成为绿色。(2)优点:首先,这些实验中涉及到了氨气的溶解性、压力变化、制取氨气的原理、指示剂的显色、中和反应等学科知识,是将化学知识融入实验,结合其它学科知识创设情境教学的好方法。其次,在实验中,学生可以学习和练习更多实验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第三,在实验中要想达到良好的实现效果,需要考虑到化学药品的用量等问题,学生从中学习到有关实验设计的方法,考虑问题更加全面。第四,色彩鲜明的实结现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三、诊断题(共1题,共15分)23.【参考解析】(1) 选CD.(2)kv(重水) =1.6x,所以:①重水的pD=②含0.01molNaOD的D2O溶液1L其Pod=2,pD=14.8-2=12.8③溶解0.01molDC1的D2O溶液1L其pD=2④在100ml0.25mol/L的DC1摩尔=0.25x0.1-0.2x0.05=0.015摩尔,总体积=0.15L,物质的量浓度=0.015/0.15=0.1mol/L,因此pD=1(3)产生错误的原因:选A选项的同学没有理解PH、 PD 自意义,将常温下中性溶液的PH与PD混淆,选,B选项的同学没有注意到重水的离子积与水的不同。四、案例分析题(共l 题,共20分)24.【参考解析】(1)张老师化学课堂上一般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李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张老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现的目标就必须三位一体地融合在具体的学生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_高中化学必背基础 知识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 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5.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6.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7.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8.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 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 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 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_完整版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不久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3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的名称是铪--185 ()。关于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新元素B.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 C.原子核内有185个中子D.是铪-180()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pH增大的是( )。 A.Hcl B. C. D. 3.浓度均为0.1 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 A. B. C. D. 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D.烧杯中铁、铜都无 5.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 ①常湿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O.l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 ⑤HF能与Na2C03溶液反应,产生C02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 ⑦I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①②⑦B.①④ c.③④⑥D.①②③④ 6.下列化合物中可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A.丙烷B.丙醇C丙醛D丙酮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用煤气灯加热,分解产物类型不同的一组是( )。 8.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1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1:3 9为了使变暗的古代油画恢复原来的白色,则需要( )。 A用气体漂白B.用稀擦洗C.使用漂白D使用氯水擦洗 10下列气体可用PdCl2溶液检出的是(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环骨架振动的红外吸收峰大约出现于处 B.物理干扰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干扰 C.紫外光谱中若在220—280 nm范围内无吸收,则该化合物必然不含醛基 D液一固分配色谱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12教师素质的核心是( )。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 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 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 、—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2 + 6OH - == 5Br -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 Br - + BrO -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 、—C≡C —、—OH (较慢)、—CHO 的物质 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 (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COOH 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 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 2NCH 2COONa + H 2O (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 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 3)2+ + OH - + 3H + == Ag + + 2NH 4+ + H 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 3·H 2O == AgOH↓ + NH 4NO 3 AgOH + 2NH 3·H 2O == Ag(NH 3)2OH + 2H 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 3)2OH 2 A g ↓+ RCOONH 4 + 3NH 3 + H 2O 【记忆诀窍】: 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O 3 + 6NH 3 + 2H 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 3)2OH 4Ag↓+ (NH 4)2C 2O 4 + 6NH 3 + 2H 2O 甲酸: HCOOH + 2 Ag(NH 3)2OH 2 A g ↓+ (NH 4)2CO 3 + 2NH 3 + H 2O 葡萄糖:(过量)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2A g ↓+CH 2OH(CHOH)4COONH 4+3NH 3 + H 2O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