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满分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满分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满分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此命题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命题者意在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呈现他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应该说,这道题符合新课标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紧贴考生生活和思想实际,难度适中。

阅读试题时要特别注意“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中的“副”字。构思时必须先确定好副标题:是写“我看高考”呢,还是写“我的高考”。

如果确定写“我看高考”,重点就在“看”,要谈对高考的看法,最适宜写议论文;如果确定写“我的高考”,重点就在“高考”,要写出我和高考的关系,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还可写抒情散文。只有先在思想中确定了这一点,才能接下来进一步思考文体问题和选材问题。

这道作文题是一道给出材料的半命题作文。写作时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立意:(1)高考一直影响着我的中学生活;(2)从我几年来为高考所付出的汗珠和泪水的角度写;(3)从高考为国选材,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的角度进行分析;(4)从牵动全社会神经的角度进行分析;(5)分析高考的利与弊,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从独木桥到阳光道

——我看高考

四十载岁月流逝,高考仍然是每一代人心中难以忘却的青春记忆。从千军万马争过“独

木桥”到如今千万寒门子弟“跃龙门”的“阳光道”,高考,已演变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开篇紧扣一个“看”字,用昨天的“独木桥”和今天的“阳光道”形象地写出高考的变化)

四十年前,高考是一座通往理想彼岸,却随时有跌落深谷的危险的独木桥。我的父辈都是农民,却也饱受高考所带来的利弊之苦。曾经,大学生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却也是高贵与财富的象征。那时的教育远未有如今这样普及与发达,能考上大学的因素也远不止努力与勤奋,“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是最贴切的形容,反映了当时考大学之困难与艰辛。(从“独木桥”的角度,简述四十年前的高考)

四十年后,高考是一条宽阔稳固的阳光大道,是付出便有收获的寒门子弟的成功之道。随着我国国力与日俱增,教育现状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考上一所大学早已并非难事,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获得高水平知识的权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文关怀的逐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也日益明显,使高考从一个冷酷多变的“刑场”成为了无数人的梦想腾飞之地。(从“阳光道”的角度,简述四十年后的高考)

从独木桥到高考如今的阳光大道,这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兴盛,一个民族的崛起。“少年强则国强”,高考转变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导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国力。当越来越多人不再恐惧于高考的淘汰率而转向期待高考所会带来的人生改变时,高考就真正达到了它培育人才、挑选人才的真实目的。

高考仍然需要改革,需要从“阳关道”向不定方向的“自由原”转变。尽管我国的高考在对人才的培育上已获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唯分数论”依然束缚着考生的发展。浙江等地推行的高考新政有望改变这一现状。当文理不再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学科,不再一考定终身,不再为文不择理而忧愁时,高考才真正地成了一个“自由原”,考生则是原野上驰骋的骏马,自由而奔放,挣脱缰绳,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肆意奔跑。(教育决定国家的未来,高考又为教育提供导向,高考成为“阳光道”还不够,还应当是“自由原”。作者在肯定目前的高考的同时,有理性而冷静地指出目前高考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正在进行中的新高考进行畅想,富有时代气息)

高考,这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个凝聚了几代人理想与回忆的“独木桥”,正完成了向“阳关道”蜕变,正声势浩大地开辟成一片“自由的原野”,为下一代人提供更加完善的腾飞之地,理想之港。(结尾收束全文,紧扣一个“看”字,从“独木桥”到“阳关道”,目前正开辟成“自由原”,回顾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给人启发和希望)

本文是一篇紧扣题旨、立意高远的考场佳作。文章从“四十年高考”的作文材料引出“青春记忆”,进而归结到“文化现象”的立足点,开篇就显得大气磅礴,非同凡响;接着回顾四十年前“考大学之困难与艰辛”,在分析四十年后“高考是一条宽阔稳固的阳光大道”,娓

娓道来,有理有据;然后考生水到渠成地分析高考的目的,又巧妙地引出纵深方向的论述;最后展望高考前景,既点明题旨,又给人启发和希望。文章思路畅达,比喻形象生动,无不彰显了满分作文的特有气质。

迈向明天

——我的高考

俞敏洪说:“人生这场戏的最终结局,就是一个又一个选择叠加起来的总和。”而如今,我正站在高考的拐点上,做出另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过去驻足不去,未来不来。”回望过去所做的选择,我的高考,是过去所做选择的累积。(选用名言开头,说明我的高考是过去所做选择的累积。语言干净老练,切合主题)

我的高考,是用忍耐打磨的一块寒铁,铸成利剑,用它指向晨曦。

我曾无数次幻想过高考后的恣意,也曾幻想过大学生活的畅快,我也曾无数次想过放弃,随时间的洪流漂泊到不知何处的岸上。而抬头看向窗外,或寒风凛冽,或春暖花开。讲台上老师依旧不厌其烦地讲解,台下同窗或困倦、或疲惫却仍旧奋笔疾书。我按下心中烦闷的不快,按下对于未来的无限幻想,重新投入到题海中去。厚积薄发,忍耐为不二法门,而通往明天的路上,多少个日复一日,都将成为我迈向未来的坚实步伐。(本段阐述“忍耐”在我的高考中起到的作用)

我的高考,是用苦涩打造的一场盛宴,浪里淘沙,雕刻灵魂。

余秋雨说:“我们不赞美苦难,但我们不惧怕苦难。”苦涩,是高考这场盛宴中最值得品匝的真味。求学十载,阅尽无限风光;春风十里,畅饮人间美酒。高三之前,我的人生快意恣肆,毫无悬念。我想追寻的一切,似乎唾手可得。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八月的摸底考给我的当头棒喝,让我彻底从云霄跌入谷底。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我,不得不认真看向自己:我,到底有几分成色?

无数个中夜挑灯,我重拾“清风半夜鸣蝉”的悠扬;无数次大起大落、悲欢之余,我顿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我须感谢高考,是它打磨了粗糙的我,用这强风疾雨告诫我,用这起起落落特意雕刻我,砍去我身上那些无来由的自负,让我学会收敛我不可一世的眼光,审读脆弱的内心。(论述我的高考中的“苦涩”,不经历风雨,难以品味成功)我的高考,是用关爱凝聚成的盾,为我遮蔽风雨,迎我勇往直前。

老师的教诲犹在耳畔,父母的叮嘱还在回响,同窗的祝福未曾退却。此刻我在高考考场上,这无硝烟的战场上,望着窗外阳光明媚,或许这些祝福和叮咛都化为此刻的光灿,聚作盾矛助我攻坚克难,凝为动力推我奋起向上。那些失声痛哭里的安慰,迷糊做梦时的敲打,得意忘形时的警告,疑惑不解时的醍醐,都如同沙漠绿洲,雪中热炭。而我也因这样的爱与关怀,迈入新的旅程入口,带着无畏与勇敢,迎战未来不知何处的挑战。不论风雨,都有何妨吟啸的魄力和底气,有搏击风浪的信心和信念。(我的高考中,父母师友的关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而周梦蝶有诗云:“我是‘现在’的臣仆,也是帝皇。”此刻,我的高考,是我把握的现在,也是迈向未来的咽喉。那昨日今朝的所有忍耐、苦涩、关爱,终将成为飞鸿雪泥上的指爪,留为现在选择的印记。而成长过后,我的高考,会化为血肉,成就那个专属于我的明天。(篇末引用周梦蝶的诗句,论述今日饱含所选忍耐、苦涩、关爱的高考,定能成就我的明天,给人希望,激人奋进)

1.文章标题与首尾段呼应勾连,结构浑然一体。文章内容表达有感染力,剪裁适当,既有横向的片段截取,又有纵向的典例点缀。叙写“我的成长”笔力集中,抒发“我的感悟”情感充沛。从内容的选材与组织来看,内容项可给18分。

2.散文化的笔调,作者将优美灵动的语言把玩得非常娴熟,文章体现了考生优秀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良好的文学素养。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的文章,容易平铺直叙,缺少亮点。本文的语言表达是较有表现力的,表达项可给19分。

3.借助一定的结构形式,巧妙统筹丰富的文章内容,大气而不显杂乱。评价性的句子,既能使文章结构分明,又能升华文章的主题,记叙文中适当运用可锦上添花。

大国的一剂“良方”

——我看高考

在几千年的中华医药史上,备类草药数不尽数,但好的药方却少之又少。高考这一剂“良方”将不同的“草药”集于一体,仿若吉光片羽般,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了“健康”。(开头运用比喻,将高考比作“良方”,给人新奇之感。同时也说明高考对于个人、家庭的重要)

俗话说,良药苦口。于千千万万学子而言,备考的过程无疑是苦涩的。古时便有“头悬

梁、锥刺股”的刻苦读书。有“凿壁偷光”的惜时如金,有“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的勤学好读。这一个个典故,无不彰显十年寒窗的艰辛。正如泰戈尔所言:“离你越近的路,路程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备考”这一味“苦”确实让人难耐。(先说高考备考之苦,为下文苦后回甜蓄势)

然而,在尝过苦涩后,每每留下的是沁人心脾的回甘。“苦”读过后,学子们有了“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灵秀”的甘甜收获,有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心灵上的满足。白岩松曾说过:“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回忆其实都是最痛苦的经历,只有在事后回想起来,才会觉得那么甘甜。”高考这一剂“良方”中的苦后回甜不正给学子们带来了心灵上的健康吗?(苦后的回甜,奋斗过后的收获,才是高考的真味所在)

不宁唯是,这一剂“良方”中有苦有甜,亦有酸有辣。古有“孟母三迁”的佳话流传至今,可有谁曾想过这一次次搬迁中孟母的心酸?今有考场外等待的父母们,顶着这炎炎烈日,为的只是让学子们有更好的备考环境,这不也是现代“孟母”们的酸涩体悟吗?总而言之,一位考生牵动着一个家庭的未来。父母们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了孩子能够站在一个更好的平台上,为了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往往拼尽全力,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不也是高考这一剂“良方”给一个家庭带来的温暖和全家人共同的回忆吗?(苦和甜是高考给予考生个人的感受的话,那酸辣就是高考给全家带来的味道)

这一剂“良方”不仅给考生带来精神上的丰富收获,还给一个个家庭带来了温暖记忆,最重要的是,给中国——这个冉冉升起的超级大国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如今,上到我国“嫦娥”飞天计划、下到“蛟龙”号的一次次下潜成功,再到古代文物的保护,还有共享单车的创新,这些大国“智慧”无一不需要人才的输送。而高考,正是一个合理分配人才的最佳平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过“我们不仅需要爱因斯坦,还需要鲁班。”无疑,这一剂“良方”为我国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有力的保障!(高考给国家带来的功效,升华主题,提升文章的高度)

这一剂“良方”可谓酸甜苦辣俱全,而又可以让个人、家庭和社会受益,着实令人称赞不已!(总束全文,干净利落,赞美高考。但是全文缺少良方救治的作用,显然有些欠缺)如此“良方”,您说妙吗?(巧用第二人称、反问,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亲切自然)

1.标题醒目,切合题意,总分结构清晰:从个人的精神收获、家庭的温暖记忆、社会的人才培养三个层面谈高考的促进作用。

2.引文简练,紧扣文意。排比手法运用适当,表达凝练,富有文采。

3.论证方法得当,比喻贴切:以“良方”设喻,使抽象的道理可依托生动鲜明的载体,凸显高考的促进作用。当然,文章如果关注高考与“良方”的相似性——济世治弊的特点,能结合当今中学生个人素养、家庭成员关系、社会选才用才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来谈高考的积极引导作用,文章针砭时弊的特点才足以彰显。

高考之于我

——我的高考

高考,对于我这个苦读十二年书的寒门学子来说,有着酸甜苦辣的种种滋味。(点题。“我的高考”有酸甜苦辣四种滋味。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论述)高考之于我,是酸的。以前读小学时,时常听到有人说某某考上了北京大学,某某考上了清华大学,当时的我内心也曾充满了雄心壮志,也曾暗暗给自己定下一个远大的目标,给自己描绘过灿烂的未来。可是,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居于班级中游,偶尔能考进班级前20名,便高兴得手舞足蹈。因而,每每想起高考,我的心中就有些酸涩的感觉,就认为属于我的高考,是酸的。(提出第一个分论点“高考之于我,是酸的”,回忆自己小学时的“雄心壮志”)高考之于我,是甜的。后来到了初中,我突然觉得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我也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北上广深,去象牙塔里深造。于是,我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埋头苦读,心无旁骛。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稳居班级前列,有时还能进入年级前五名。那时的我心里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离高考近了一步,离自己心中的理想也近了一步。那时的我认为,属于我的高考,是甜的。(提出第二个分论点“高考之于我,是甜的”,回忆自己初中时“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理想)

高考之于我,是苦的。进入高中,虽说自己的中考成绩还不错,但是高中的课程增多了,内容也加深了许多。来自全县各地的尖子生在一起,大家都勤奋学习,你争我夺,不甘落后。我呢,为了心中的高考,更是起早摸黑,不停地做题,有了问题就去办公室找老师。我不仅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还去书店买各科的复习资料。为了自己的高考,为了自己的理想,我愿意吃这样的苦。我的高考,是苦的。(提出第三个分论点“高考之于我,是苦的”,回忆自己高中阶段勤奋学习的经历)

高考之于我,是辣的。进入高考总复习了,又到高考倒计时了,进入高考一百天了。时间越来越紧,高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看到身边的同学拼命刷题,恨不得将一天当作两天来用,我也不敢懈怠。在这高考前的关键时刻,我不敢想漂亮的衣服,不敢去看影院首映的大片。每次周练、月考、模拟测试,我的成绩时有起伏,因而情绪也时有波动。这种辛辣的感觉,就藏在我的心里,时不时出来刺激我一下,让我高兴,又让我沮丧。我觉得,属于我的高考,又是辣的。(提出第四个分论点“高考之于我,是辣的”,回忆自己在高考倒计时阶段通过自我“刺激”来防止懈怠)

高考对于我这个苦读十二年的寒门学子而言,真是酸甜苦辣,滋味俱全。但我相信,我的高考,在经历了种种滋味之后,最终一定是幸福的。(篇末点题,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采用分论点并列式结构,即“总—分—总”的模式。提出中心论点后,即连续列陈四个分论点,层次清晰。但结构设计上,仅仅从酸甜苦辣的四种味道来论述小初高的学习,并且平均用力,较为平庸。语言过于平淡,议论还是浅显了一些,缺少精彩的亮点。主题也仅仅停留在个人感受上,只能算是一篇合乎要求,扣紧主题的规范之作。

2018高考作文满分范文全国卷一_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范文

2018高考作文满分范文全国卷一 _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范文 【--高考祝福语】 今年的第一次高考考生已经结束了,下面是整理的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全国卷Ⅰ(适用地区: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西、山西、安徽)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

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一带一路 "中国的高瞻远瞩,世界人民的期盼和福音"为沿线地区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有利于我们实现共同繁荣„„沿线国家纷纷点赞,有坚定支持,也有美好瞻望。 这是一条开放合作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已得到来自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回应。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还是亚投行筹建,中国的态度一直都是开放的,不仅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一带一路将构筑我国新一轮

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这是一条和谐包容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是国与国、人与人交往的结晶,从中国丝绸、茶叶、瓷器和四大发明,到西域香料、珠宝、医药、汗血马,它们连通的不只是商品贸易,更是东西方两大文明。"一带一路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互通、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夯实民意基础。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一带一路超越国度,跨越时空,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汇总 全国卷I: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 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I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 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全国卷III: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2017年高考全国卷1满分作文

2017年高考全国卷1满分作文 丝路驼铃,驶向和平 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福,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的中国。此刻,这个高速发展加速快进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远方。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21世纪的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奔驰!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中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着“复兴中华”这一沉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新丝路”这至关重要的一子,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对“永不扩张”诺言的庄严履行。一带一路,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发展本国。兼顾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计划的载体。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极高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术,都彰显了中国不再受困于“国际流水线”的决心,以及为国攀登“微笑曲线”上游的斗志。一带一路的基本办法是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高铁正是兴办基础设施的不二之选!于是,一条条钢铁巨龙在非洲、亚洲的版图中飞驰,在新丝路上行驶……这一条条高铁,带动的不仅是各国经济的飞跃,更是各国文化的交流、政治的互信。一支支铁轨,让远在天边的人们握手拥抱,一个个“子弹头”列车,划过黎明的曙光,为沿线的人们带来新的机遇。新丝路上飞驰的高铁、华夏版图内交错的高铁,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我所认识的中国,是拥有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而这个古老的国家,正躬逢着属于她的大时代。这是她艰难转型的困难时期,却也是她高速发展的飞跃时期。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我们为高铁经过的每一段路程而骄傲,为新丝路上每一次中国担当而倍感荣光。这是自信的中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和平高铁,驶向发展未来;丝路驼铃,摇响自信中国。 开放共享成就大美中国 过去,提起中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长城、京剧、功夫和大熊猫……仿佛泱泱中国只和传统与继承有关,而无关乎创新与发展。放眼今日中国,“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万米,纯正中国基因“非洲天路”通车,共享经济乘着时代的快车向未来飞速前进,微信支付宝强势登陆美国。如今的中国,于坚守中嬗变,于传承中突破。中国,正以开放共享之姿,拥抱世界。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遥想丝路神奇,今朝砥砺前行。 丝绸之路,唯美的名字背后承载了一部辉煌的世界文明交流史。2100多年前,中国的张骞率先走出了一条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21世纪的今天,依然是由中国发起倡议,“一带一路”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强音,进而转化为国际共识。今日的中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积极思索,“一带一路”无疑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强势回归。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秉承平等交融,实现开放共赢。 中国的对外关系准则是无论国家大小、贫富,一律平等相待。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在谱写的《怀念中国》歌曲中唱到:“您是一个大国,毫无自私傲慢,待人谦虚有礼,不论大小,平等相待……”中国,以平等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友好交融,以开放的姿态与兄弟联邦实现共赢。当前世界依然处处存在竞争,但是这

201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解析 (课件) 幻灯片1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幻灯片2 作文要求,也是提示和得分方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幻灯片3 名句解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出自《周易》的《象传》。即解释卦象的文字。 普遍意义上认为,是让君子学习天的运行刚健,永不停息,其实就是主动与积极的面对人生。此句解释纷争很多,流传甚广,很多人知道加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清华的校训。但从乾卦原意出发,说的就是遵从天的运行规律,刚健不息的人生态度。 幻灯片4 名句解析: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出自杜诗名作《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二句比较有名,将思乡之情和月亮的亮度结合到一起,用主观感受代替客观标准,意思本身讲的就是思乡忆弟之情,但考虑到这里面点明了白露这个时令,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要考虑到里面蕴含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 幻灯片5 名句解析: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选自《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语也,其词品亦似之。 就是说这两句说桂花不须那些艳色,自有其风骨香魂,就是花中一流,这话不仅说了花品,也说了李清照的词品,还有人品。不以其颜色秀丽取胜的信心,这份清香和品格。

2017年高考贵州作文题目及范文公布

2017年高考贵州作文题目及范文公布 导读:本文2017年高考贵州作文题目及范文公布,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7年高考拉下帷幕了,考生们可以来看一看“2017年高考贵州作文题目及范文公布”,本文由高考栏目整理而出,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们! 高考题目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范文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大片上映之时。作为从老资历的学生转变成刚满一年期的职场菜鸟,对于6月7日、8日两天,只看做日复一日劳苦工作的寻常日子,若不是同事偶然提起,大概早就淡忘了2014年这时候的自己,也曾经历了那么一场轰轰烈烈的万人战役。 说是轰轰烈烈,其实大多是媒体和社会肆意渲染,似乎这么个寻常的考试自诞生之日起便背负了“用以实现人生转变”的关键。于是

爸妈哄着,老师逼着,全社会关注着,身为当事人的自己也被周围不寻常的气氛熏陶得加快了心跳绷紧了神经。 在高三最后的温书假里,我们用最老套的题海战术一遍一遍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而因此聚集起来的一个个战斗小组,在彼此竞争的大环境里却保持了同舟共济的革命友谊,一起做题,一起分析,一起把家搬进了自习室里,复习之余还可以玩笑嬉戏。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高考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同在战斗队伍里的还有我们的父母,为了打好高考这场硬仗,他们似乎付出了比我的精力。 记得当时老妈天天变着花样给我增加营养,连终日大大咧咧的老爸在最后冲刺的日子里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脚步一个喷嚏就打断了我做题思路影响心情。倒是身为当事人的我显得散漫而随心所欲,看书做题的间隙总是停不了进食的嘴,复习的日子不光飞涨了应试能力还增重了10斤。 考完的当日,老妈便生了场大病,像是马拉松长跑之后突然放松了神经就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而我,功成之后为了照顾生病的老妈,也正好把复习期间积累起的赘肉重新减下去。 后来揭榜的时候,小组里的人都各自悲喜着。当时天真地以为高考成绩的高低便是一锤定音地决定了各自未来的命运,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洗礼之后,就觉得彼时我们认为的“改变人生的关键”其实并没有为毕业之后的发展提供特别有利的证据。无论是985还是211,抑或是其他名不见经传的院校,其实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三篇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三篇 导读:本文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满分作文历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它占据语文试题的“半壁江山”,而且还负载着更多非考试因素的其他社会性功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供大家阅读。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单车,在路上 几天前,一张老照片刷了屏:一位父亲骑着28式自行车,前面坐着小女儿,后面坐着大女儿,照片说明这样写道“坐过大杠的,麻过脚的,夹过手的,颠得屁股疼的,别过脚后跟的,请点赞——六一了,致我们再也回不去的童年”,网友纷纷转发,追忆起与28式自行车相关的点点滴滴,早已觅不见踪影的老自行车,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怀。单车,是自行车的文艺说法,在中国,它有过很多种称呼,也有着多重意义。曾经,它是新奇和时髦。作为舶来品,它和许多外来事物一样被以“洋”冠名,直到现在还有许多老人称之为“洋车子”。20纪初的一天,平日只能看看紫禁城上四角天空的末代皇帝溥仪,突发奇想攀上宫墙窥看外面的世界,瞬间被一辆疾驰而过自行车吸引,他也要骑车!无奈深宫大殿处处是高高的门槛,根本无法畅快通行,溥仪来了个任性的命令,锯!这个历史细节,除了反映一位末世君主在极端压抑中的抗争,是否还意味着一种隐喻——一个世界风云变幻的时代,新事物、新思潮对旧秩序、旧制度的无视

和突破? 曾经,它是奢望和梦想。《金婚》中蒋雯丽饰演的女一号为了给女儿买一双鞋,放弃评上优秀教师才得到的自行车券时,满脸的纠结和难舍。在物质贫乏、生活用品凭票供应的年代,一辆自行车就是一件奢侈品,众人心心念之,却终难获得。作为大众公认的结婚必备“大件”,它的地位如同今天的房子和钻戒。曾经,它是无奈和辛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的普及让中国有了自行车王国的别称,一群衣着暗淡(外国人称蓝蚂蚁)面容疲惫的人,骑着自行车汇成汹涌的车流,上班、下班、买菜、接送孩子,自行车承载着一个个人生、一个个家庭和一个时代的重量。顶风、冒雨、失灵的刹车、扎爆炸的车胎、断掉的链条,涉及了多少窘迫、艰辛、煎熬和困顿,也许只有那些亲历者知道。一句“关键时候掉链子”,说尽了人们与自行车的恩怨情仇,也说明了在从前,自行车到底有多重要。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用一个标签来注明自行车的身份。它是诗和远方,骑行在花果飘香的田野、浓荫匝地的小路、阳光明澈的高原,悠游山水间,心灵与自然交汇,已是一种优雅的时尚。它是轻松和便利,就在我们这个小城,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如空降兵般出现在大街小巷、只要简单操作一番就能随时开始随时结束一段行程。它是强身健体的运动器材、它是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我们生活里,单车还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世界的样子变得那么快,常常让我们无法预知,单车,在路上,载着人们奔往幸福的方向。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从二八大杠到公路车 我想看山河。于是挤出不多的钞票,换来公路车丈量身边一

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范文

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范文 导读:今年的第一次高考考生已经结束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范文,欢迎阅读。全国卷Ⅰ(适用地区: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西、山西、安徽)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一带一路“中国的高瞻远瞩,世界人民的期盼和福音”“为沿线地区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有利于我们实现共同繁荣”……沿线国家纷纷点赞,有坚定支持,也有美好瞻望。 这是一条开放合作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已得到来自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回应。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还是亚投行筹建,中国的态度一直都是开放的,不仅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一带一路”将构筑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这是一条和谐包容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是国与国、人与人交往的结晶,从中国丝绸、茶叶、瓷器和四大发明,到西域香料、珠宝、医药、汗血马,它们连通的不只是商品贸易,更是东西方两大文明。“一带一路”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互通、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夯实民意基础。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一带一路”超越国度,跨越时空,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这是一条互利共赢之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比较优势各有差异,互补性很强。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将超过5亿人次。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 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把经济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推动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形成互补互利互惠的良好局面。 “一带一路”是一项涉及面广、跨越时间长、建设任务重的宏大系统工程。“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中国将与沿线国家携手同行,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共促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逐步推进,将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10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7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命制。小编收集了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欢迎阅读。 试题内容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

一、2017年新课标全国II卷,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是否,那种积极有为的个人情操,已在漫卷烟波的楚江中欸乃桨声里,一蒿独去? 是否,那种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已在春风横渡的时光与暮霭黄昏间,遁于无形? 木铎摇铃,采诗官淌过涘水吟咏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而从这千年以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里向我们走来的莫不是光风霁月的君子?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既见君子自强不息,穷且独善其身,实乃旁逸斜出的生命义举。 天资愚钝、才疏学浅的曾国藩难道不是以勤补拙,在“黎明即起,醒后不粘恋”中自我拔擢而终成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吗?在身份极度卑微的岁月也未曾低头,不正是凭借着本心穿过了生命的象牙塔吗?在六年的煮夫生涯里,静水流深的李安不也是靠潜心积累才实现了生命的突围吗?此等皆乃超人之意志,自我奋起,自我搏击,终以自我命运的主人身份成功上岸! 既见君子光明磊落于一堂,春风化雨于四方,达则兼济天下,实是富有人文气息之生命智慧的考量! 古有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之耿介清高,亦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怀寰宇。还看今朝,汪涵出资四百万进行方言保护工作,李连杰建立“壹基金”扶贫济弱。从刀耕火种到机械轰鸣,从茹毛饮血到锦衣玉食,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传统文化对每个个体的浸润便日益重要,其对整个社会的流弊的破除功用亦是不容轻视! 目于当下,多可喜亦多可悲。河北涞源羊倌卢伟冒死拦火车,排除了重大安全隐患;广东东莞车主程

高考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汇总

高考|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汇总 全国卷I: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 安徽、福建)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I 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

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I I I: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2017年高考议论文满分]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

[2017年高考议论文满分]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 目前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界流行的写作能力观不能科学的解释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观,不能很好的指导议论文写作教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高考议论文满分,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年高考议论文满分篇1 江山代有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言,道出了每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灿烂文化的真谛。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者虽处于动荡之世,思想却激跃出前所未有的夺目火光。儒、道、法各家思想在碰撞中交流,在争辩中借鉴,它们是乱世中明亮的火焰,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造就了诸子百家的璀璨辉煌。 人们时常感到生不逢时,期望回到或飞越到某个时空的过去或未来,但不曾想,每个时代自有它得天独厚,不可比拟的机缘巧合,从而衍生了不可复制描摹的独特,春秋战国如此,中国近代亦如此。 近代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知识分子的民族责任感与高远目光,造就了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的无比震撼。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白话文小说如《阿q正传》等新式文学作品,让人震耳发聩,唤醒了国人麻木的灵魂与涣散的斗争意志,我们亦会赞扬这个时代,钦佩这些爱国者,或者向往这血与泪交融而出的文化结晶。 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上演着它们唯一的独有的历史,各有千秋。中国如此,外国亦如此。 宁静浩瀚的大海,孕育着古希腊的绚烂文明。精美的雕塑,奇妙的神话,闪耀的哲学之光无不让人心往神驰,愿可生活在那美好的和谐中,但也有人愿活在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刺激时代。 文艺复兴时,资产阶级为反封建求民主,从古希腊文学典籍中汲取精华。人文主义之父

彼特拉克说:我愿回到古希腊那民主的年代,却更愿活在当下,肩负我的责任,将人文主义延展于今。的确,各个时期的文明成就各有千秋,我们只能选择喜欢或倾向于哪个,却不能脱离我们的时代,但文化责任感却让人甘愿在这时代开辟人类精神新天地。 古往今来,是时代造就了人,造就了文化,或是人与文化创造了时代,我们不得而知。即便我们因自己的喜好向往生于某一时期,却因活在当下而一味埋怨,这终使这一时代的光芒黯淡。与其一味地活在幻想中,不如尽自己所能让自己的时代大放异彩。 周国平曾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朝圣路,每个人孤独的路便组成了人类这一时代的精神家园。每个人的向往不同,一如历史学家汤因比钟情一世纪的新疆,居里夫人外甥女涵娜独爱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却愿生在未来世纪人们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若将向往化为创造时代文化辉煌的动力,这个时代亦有一番美丽的天地。 春秋百代,各有千秋。 2017年高考议论文满分篇2 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增添价值;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我们的国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各地作文题目解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命题人的解析) 一、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 全国卷I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2017年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12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通过以上努力,本题既给考生提供巨大写作空间,又有效防止套作宿构,从而极大提高了测试的区分度和效度。 全国卷II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2017年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

最新17年高考全国卷一满分作文

2017高考满分作文 原题回放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一】 给外国友人的一封信 外国朋友们: 你们好! 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向你们介绍我的国家——中国。中国就像一本大书:既饱经沧桑,又历久弥新;既沉郁厚重,又轻盈飞扬。希望我能帮你们读懂这本大书。 说到中国,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想必是长城。长城是我国古文化的象征。朴素而智慧的中华儿女在上下五千年的时光中塑造了灿烂的文明,而长城正是其中最闪亮的一棵明珠。但是,长城的闪亮,不仅仅是因为它还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而更是因为它还是中国谋求合作与发展的象征。 你们或许感到惊诧:城墙难道不是战争的产物吗?是,但又不全是。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中,长城早就扮演起了“贸易站”的角色。汉人来长城边贸丝绸,卖陶瓷;而胡人则来到长城边贩良马。双方合作交流,相处融洽。历史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有实力的强国,更是一个爱和平,友好的大国。正是因为这种谋求合作和发展的智慧,让中国的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变得愈发灿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如果让他选择,他会选择出生在公元2世纪的中国西北,因为那里聚集了中国、匈奴、印度等多种文化。他的话,正是古中国的一个写照——强大而友好,并积极地合作与发展。而长城,以及以长城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则是最好的见证人。 时光飞逝千年,今天的新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长城亦不再是边贸站,但中国人谋求合作与发展的思想却未曾变过。想必你们都听过“一带一路”,那正是新时代中国合作发展的里程碑。尽管时光匆匆,千年已逝,中国也亦曾饱经风雨,但如今的中国——一个爱和平的友好大国,一个有实力且负责任的世界强国又站了起来,主动地挽起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牵起邻邦们的手,一起谋求合作与发展。这不仅是大国的实力展现,更是大国的智慧体现。古老的长城,古老的丝路终于绽出了新的光辉。 与此同时,中国的创新之路也在快速发展。自从中国实行科教兴国、创新驱动的战略,中国更是日新月异。自主研发的高铁不仅便利了无数国人,更出口到国外,成为了市场上最富有竞争力的一流科技产品。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希望你们能不断地用新眼光来看待我们中国,一定能收获良多。 这,就是我们中国,既有灿烂的文明,又有辉煌的明天!中国,一个爱和平的友好大国,一个有责任心的强国,一个谋发展求合作,并善于创新的智慧之国,欢迎你们! 某学生 某年某月某日

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浅谈及优秀例文

2017山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浅谈及优秀例文 一、材料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眼,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问题不限;④问题特征明显。 二、材料背景 24小时书店不驱赶任何人,拾荒者也可在此过夜。这两天,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因善意地接纳而爆红网络,被网友们称为“暖心书店”。 12月2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副店长毕升思说,来店里的拾荒、流浪人员也会看书,也会经常看着看着书就入睡了,“只要他们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 毕升思今年26岁,戴着黑框眼镜,说起话来很轻柔,2012年大学毕业不久,她就来到三孝口店工作,见证了书店的转型发展。“暖心书店”的夜晚片段,通过照片在网上爆红,但在她看来,那只是她跟同事700多天坚守中的普通一晚。 作为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旗下首家“实体书店提升转型”的示范,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于2013年6月重装开业,力图打造城市文化生活科技体验中心。2014年10月31日,书店开始24小时运营,成为中部地区第一家全天候书店。 “24小时书店,作为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地标,是深夜里城市的一盏明灯”,这个理念如今已经深入书店50多名员工的心中。对员工们而言,这盏“明灯”对所有人发光,不管你是衣着光鲜,还是衣衫褴褛。 毕升思说,在书店转型为24小时书店时,他们就曾预判会有拾荒、流浪人员过来,当时他们的选择就是接纳。两年多来,每晚到店里来过夜的拾荒、流浪人员有三四十人,比较固定的有一半,另一半多是临时在这里过夜。 每晚9点半之后,书店四楼、五楼的24小时区域,就会逐渐有很多读者过来,12点之前,大多数人会陆续离开。12点之后,拾荒、流浪人员会相继来到这里。“他们进来都很安静,跟普通读者各占一半,而且没有一来就睡觉的。”毕升思说,拾荒、流浪人员也会看书,他们睡着时,经常有打开的书本盖在身上、放在头边。他们也会带着自己的被子等物品进来,但早上7点左右离开时,都会把东西收好带走。偶尔,也会有精神不太正常的流浪人员进来,值班的店员和保安,会尽量劝说其到一楼,那里也有休息的地方,而且不会打扰到其他夜读的人。 两年多来,书店夜间客流逐渐增加,2015年自晚上9点30分到次日9点,全年夜间客流量达到18万人次。为此,店里增添了不少充电装置、热水瓶和椅子。 书店50多名员工,每个月会有10个人上夜班,分成两班轮流值守。20多万册图书的打理、店内卫生的打扫,会让工作比较辛苦,但他们仍在努力给大家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2017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满分作文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此命题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命题者意在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呈现他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应该说,这道题符合新课标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紧贴考生生活和思想实际,难度适中。 阅读试题时要特别注意“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中的“副”字。构思时必须先确定好副标题:是写“我看高考”呢,还是写“我的高考”。 如果确定写“我看高考”,重点就在“看”,要谈对高考的看法,最适宜写议论文;如果确定写“我的高考”,重点就在“高考”,要写出我和高考的关系,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还可写抒情散文。只有先在思想中确定了这一点,才能接下来进一步思考文体问题和选材问题。 这道作文题是一道给出材料的半命题作文。写作时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立意:1)高考一直影响着我的中学生活;(2)从我几年来为高考所付出的汗珠和泪水的角度写;3)从高考为国选材,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 的角度进行分析;(4)从牵动全社会神经的角度进行分析;(5)分析高考的利与弊,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从独木桥到阳光道 ——我看高考 四十载岁月流逝,高考仍然是每一代人心中难以忘却的青春记忆。从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到如今千万寒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