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第三章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不同,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

?成就什么样的人生,除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决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

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现实生活说明,一个人即使曾经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但在人生实践中如果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人生观的侵蚀,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那么,正确的世界观必然也会丧失。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练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

?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道路崎岖不平,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看破红尘、厌世轻生。

?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以追逐个人私利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以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尽义务为无价值、无意义的人生。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

认知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推理等心理现象。

情感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包括满意不满意、愉快不愉快、喜爱不喜爱等倾向。

意志指人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调节行为,并按主观意愿排除障碍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

?当这些相关因素和条件发生变化时,人们的人生态度往往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一个人对人生观做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实际上就在主要的方面决定了他将如何对待生活,决定了他在实践中将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一个人如果不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对什么事都显得“无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实际上是庸碌无为的人生观的表现。一个人如果抱着“浮生如梦”,“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世态度,其背后必然是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一个人如果“看破红尘”,满眼只见烦恼、痛苦和荒谬,以悲怨愤慈、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与上述情况相反,一个人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

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一定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二)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既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与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人生态度千差万别,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有乐观的也有悲观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当代中国大学生身处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难得的人生机遇,也面临着艰巨的人生挑战,在人生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需要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不同,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

?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生以不同的意义。

?因此,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观,是同学们应该严肃对待的重大人生课题。

?尽管在人类社会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但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才值得同学们终生尊奉和践行。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生境遇,有得意有失意、有顺利、有挫折,有成功有失败,只要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人生的意义,把个人的努力与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胸怀远大理想,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勇敢战胜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在不断开拓人生更高境界中领会生活的美好。

错误的人生观

?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错误的人生观共同的特征:

它们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无产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它们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它们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

它们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

全面需要。这样的人生观显然是错误的。同学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坚决摒弃错误的人生观,选择并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人们只有找到了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正确答案,才会自觉地朝着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

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有的作用和意义。

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身与心、生与死等一系列矛盾,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一定的标准。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在关于人生的思考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人生目的问题,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一个人自觉地追求着自己认定的人生目的,是因为他对自己选择的生活作了肯定的价值判断,认为这样的生活具有或者能够创造价值。

?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即人生态度问题,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一个人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待生活,处理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有意义的。

?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人生目的,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任何人都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恰当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至关重要。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

?任何社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有其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目标,只是不同社会的价值导向的内涵不同而已。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在客观上制约着个体的价值目标,只有与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相一致的个体的价值目标,才能在现实中得到更好的实现。

?个体价值目标必须与社会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并不是简单地以社会的导向替代个体目标,也不是简单地附和社会实际存在的某种价值目标,而是指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

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个体自身条件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素。应当实事求是地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自身条件变化较大的阶段,再加上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人们往往容易把主观的想象当作对自身条件的认知,夸大或者低估自身的能力,不切实际地抬高或者贬低自己,从而给人生价值的实现带来意想不到的障碍。

因此,客观地认识自己,是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大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增长知识才干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条件。

?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人生价值,尤其是人生的道德价值的实现就在尽职尽责、奋发努力的过程中。

?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畏惧劳苦,贪图安逸,坐享其成,最终只能虚度年华,抱憾终生。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生价值的评价就是对实践及其成果的评价。

–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正如江泽民所说:“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

–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不仅要刻苦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努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探求真知。

?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青年人代表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使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历史使命,同学们只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就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联。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的环境,主要就是要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每个人都有身和心两个基本方面。

身指人体的生理组织以及身体的机能;

心指人的心理或称精神活动,通常用知、情、意来概括。

人们经常用“身心健康”或“身心疲惫”来形容身心的状态。

一般说来,身(生理)是心(心理)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实践产生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一个人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总的来看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至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生理上讲,大学生已经进人生长稳定期,骨骼发育逐渐完成,身体形态日趋定型,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日益完善。大学生在生理状态上正接近人生的顶峰时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

?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

?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

?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

?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

?心理走向成熟,将为大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但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

–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总体上是好的,是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但是也要看到,新的大学生活带来的不适应,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的冲击,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等错误观念的误导,学习负担和就业竞争造成的压力等,这些外在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心理。

?上述情况表明,大学生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

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直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程式、规范,能够使同学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转逆境为顺境,化阻力为动力。

?因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坚定自信心,并产生悦纳自我的价值情感体验,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获得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人一旦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就要敢于正视它们,切不可采取逃避应付的态度,这就需要学会客观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正确地解决问题。

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样,当面对众多困难和挫折时,才能分清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各个击破,而不至于焦虑仿徨、手足无措,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

其次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实践证明,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与保健。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合理地调控情绪。

兴奋、愉悦等情绪有助于提高人们学习、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而不满、抱怨、悲伤等情绪易使人消沉,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情绪中还会消磨自己的意志,甚至降低人的免疫力,容易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发生,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同学们在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要弄清自己的情绪状态,对不良的情绪和烦恼的心情及时合理地宣泄或转移,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友情。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交往各方的学习进步、个性完善、情绪稳定。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同学们获得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个人一时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时,就可以及时向他人求助。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明确个人在与他人关系中的定位,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意见和矛盾,但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要更加自觉地维护同学之间的和睦和团结,自觉地做到在名利面前让一步、在工作和困难面前抢一步,尊重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同时,协调人际关系,必须坚守做人做事的原则,要明确是非标准,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讲正气、重大义,而不要搞江湖义气;要交诤友,而不要交酒肉朋友。心胸坦荡,坚持原则,直言规劝有错误的朋友,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才能真正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一)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平等原则。

?诚信原则。

?宽容原则。

?互助原则。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正确认识竞争。

在社会生活中,竞争有多种表现形式,一般说来,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展现才华、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竞争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在竞争中经常遭遇失败就可能使人们产生自卑感与挫折感,而在竞争中经常获胜又容易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

?正确认识竞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所进行的恶性竞争,既是人际交往的大忌,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大忌。同学之间的竞争绝不可以不择手段,绝不可以通过损害对方来达到争胜的目的。大家在竞争中要有规则意识,要守法守德,要讲风格讲合作,不能把竞争与合作对立起来。

?正确认识合作。

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团结有力量,团结能制胜。社会越发展,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大,合作的形式也越多样。

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合作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合作精神的自觉养成问题。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

–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

–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

?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生的内容是由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构成的,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个人与社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只有科学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人具有个体性,有其特定的思维、行为方式和需要。人总是从自己特有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外界事物,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性。

?人又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任何个人的个体性都打上了深深的“社会性”的烙印。

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人的个体性中蕴含着社会性。

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同时又以社会的形式存在。

在生物本能上,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生命生存和延续的条件,在自身价值的实现上,也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找到途径并具有可能。

人的这种社会性,意味着人必须经过充分的社会化的洗礼,使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才能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基本条件。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有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即使是人的本能需要,也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历史的印记,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

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因此,个人需要不纯粹是个人的,它或多或少是社会需要的反映,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社会需要也不是脱离个人需要独立存在的,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孤立地、不联系社会需要来考虑个人需要,将使个人需要失去基础和条件,还可能导致个人欲望、个人需要的无限膨胀,最终不仅不能使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甚至还可能使个人走上危害社会、违法犯罪的道路。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个人利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社会整体利益。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它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个人应自觉地维护自己身处其中的社会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一旦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个人的权利、自由是在社会中获得的,没有社会,个人的权利、自由也就无从实现。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是统一的。

?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并不与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简单对应,在道德要求上,不能把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作为承担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的先决条件。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人人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多做贡献,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地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权利和自由提供雄厚的基础,人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中,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个人的自我价值也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现代化,一定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文化概述)【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政治文化概述 11.1 复习笔记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 1.政治文化的含义 1956年阿尔蒙德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第一次提出政治文化的概念,开创了政治文化研究领域。 “政治文化”包括三层含义: (1)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有关政治生活领域的公共政治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它包括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政治价值、信仰和象征符号等内容; (2)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指向政治体系的心理取向和行为模式的抽象,这可以从政治认知、政治评价、政治情感等方面进行测度; (3)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现实政治生活中所尊奉的基本政治原则和政治精神,这在比较政治的意义上构成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典型的独特的政治样态。 概而言之,政治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在长期和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形成的政治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共同体成员得自经验的政治心理取向和政治行为模式抽象,以及该政治共同体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奉行的基本政治原则和政治精神这三者的有机整体。 2.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从上述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引申出政治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

(1)政治文化的阶级性 在某一政治共同体当中,总是存在着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等政治人群的分化,不同的阶级或者阶层变现出不同的政治文化。 (2)政治文化的民族性与国别性 在不同的政治共同体之间,不同的民族与国家之间,存在着相互区别的政治文化。 (3)政治文化的延续性与变化性的对立统一 作为政治系统的主观方面,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总是与现实政治系统的发展同步变化。其中政治心理、政治行为模式作为政治共同体成员长期共同生活的一种历史性积淀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过,政治文化的这种稳定性和延续性并不否定政治文化的变化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政治文化的结构与类型 1.政治文化的结构 结构是指构成某一事物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政治文化的结构就是指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政治文化的结构可分为亚文化结构和内容结构等。政治文化的亚文化结构是指一个政治共同体整体性政治文化中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亚文化则是指政治共同体整体性政治文化系统中某一政治人群、组织、团体或机构的特殊的子文化系统,它表明某一政治共同体中政治态度的不同分布。 根据政治文化的定义,政治文化在内容上包含了三层含义,即政治思想体系与价值体系、政治心理取向与行为模式、现实政治原则与政治精神,三者内部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政治文化的内容结构。 (1)政治思想体系与价值体系 ①政治价值是政治主体对各种政治客体和政治现象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的一种评价,表

电大政治学原理第三章自检自测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第三章自检自测

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什么是权力?如何理解这一含义 (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含义: 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 再次,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宪政体制下,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此外,在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等;(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 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是什么? “公权”与“私权”的划分及其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参考答案: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

大学生安全文化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名称大学生安全文化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8-06-15 23:59 题目数8 总分数80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80 第1部分 总题数:8 1 【单选题】(10分) 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____。 A. 安全认识、安全技术和安全意识 B. 安全认识、安全理念和安全意识 C. 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0分 2 【单选题】(10分) 据统计,各类意外死亡中,下列选项中的____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最多。 A.

交通事故 B. 火灾事故 C. 触电事故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0分 3 【单选题】(10分) 安全文化从时间上理解包括____。 A. 古代的安全文化和现代的安全文化 B. 先进的安全文化和落后的安全文化 C. 社区的安全文化和校园的安全文化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0分 4 【单选题】(10分) 下列选项中,____不属于现代安全理念的内容。 A. 安全是每一个人的事 B. 风险是静态的

C. 安全文化是第一文化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0分 5 【单选题】(10分) 下面对安全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 A. 安全文化是现代人创造的文化 B. 安全文化是领导者或决策者的产物 C. 弘扬安全文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命安全、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0分 6 【单选题】(10分) 以下内容不完全属于安全文化的是____。 A. 安全漫画 B. 安全谜语 C. 幽默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政治学原理(1—7章习题)

第一、二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公认政治学学科的创始人是() A、孟德斯鸠 B、西塞罗 C、马基雅维利 D、亚里士多德 2、亚里斯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其代表作是( ) A、《政府论》 B、《君主论》 C、《政治学》 D、《共和六论》 3、民主概念来自于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民主实践,______根据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将民主与少数人的统治区分开来。()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伊壁鸠鲁 D、伊斯顿 4、“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表明了国家的() A、职能 B、本质 C、作用 D、地位 5、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是( ) A、神权论 B、契约论 C、暴力论 D、有机体论 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产生的根源是( ) A、暴力 B、契约 C、神授 D、阶级矛盾 7、洛克是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有() A、《共和六论》 B、《政府论》 C、《君主论》 D、《论法的精神》 8、“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列宁 9、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 A、国家政权 B、阶级关系 C、政治革命 D、政治运动 10、亚里士多德把一人掌权的正常国家称为( ) A、君主国 B、贵族国 C、专制国 D、寡头国 11、提出“无为而治”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韩非 12、奴隶制国家的实质是( ) A、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 B、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C、奴隶没有人身自由 D、统治权集中于一人 13、欧洲中世纪存在的主要国家类型是() A、奴隶制国家 B、封建贵族制国家 C、资产阶级国家 D、神权国家 14、我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 A、地主占有制 B、国家占有制 C、自耕农占有制 D、领主占有制 15、垄断资本家为维护私人占有制而采取的根本手段是( ) A、控制国家政权 B、缓和阶级对抗 C、制定福利政策 D、加强经济剥削

大学生安全文化知识总结

大学生安全文化学习小结 一、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 1、大学生学习安全文化的原因 安全是生命之源、幸福之本。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安全文化,不仅能够使自己终身受益,而且能为社会消除不安全隐患和减少事故损失。 2、大学生拥有较高安全文化与社会安全的关系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栋梁之才,其安全文化的提高对全社会安全水平的改善将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安全文化的高低也是全民族安全文化水平的标志。 3、现今我们国家的社会安全状况 (1)交通事故与日俱增,给人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2)工矿企业隐藏着无数危险,每年八十多万职工伤残甚至死亡 (3)假冒、变质和有毒食品遍布市场 (4)人蓄传染病一浪高过一浪 二、古语指教的安全方略 1.居安要思危 出自《左传》:“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不忘危,预防为主。”这真是安全行动的原则和方针。

2.长治能久安 出自《汉书》:“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只有发达长治之业,才能实现久安之势。 三、现代中西方安全观的差异 (一)中外公众的不同的生命价值观 西方人是“惜命如金”、“珍视健康”;中国人是推崇“不怕苦、不怕死”,人的安康往往置于“事业”、“精神”之后,从而导致了对生命的“无视”与“践踏”,不少事故源于“要钱不要命”。 (二)中外公众的不同的行为文化自律性 西方人对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表现出自觉性及自律性,强调保障安全是人的权利;中国人更多地强调用少数典范来影响多数人的行为,此种方式极不适合现代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三)中外公众的不同的“生命文化” 西方人“生命第一”的文化原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人却过多的宣传“国家财产第一原则”,所以与“应急避险权”所主张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原则格格不入。 (四)中外公众的不同安全技能观 西方人美国为例,早在1985年就组建了社区救灾反应队;中国人现在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安全警钟的认知上。 四、当今社会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交通方面——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触目惊心 1.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85-95)万人/每年;受伤致残者为(200-400)万人/年。 2.2000年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为100万人/年。

国开大学政治学原理2020

导论 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 第一讲知识点1:政治带给我们什么思考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 ) 。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 .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 .权力本位 答案:ABCD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无非在于:权力本位或官本位,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详见教材P3页 第一讲知识点2:讲政治:讲什么和怎么讲 2、讲政治的目的是() A.学习弄权之术 B.了解政治常识 C.探索构成良好政治秩序的机制 D.做官 答案:C 讲政治的目的是通过解析现实政治生活,探索构成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的机制,以及实现社会善治的条件,详见教材P3页 第一讲知识点3: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 3、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政治分析原理和()

A.政治执行原理 B.政治操作原理 C.政治科学原理 D.政治制度原理 答案:B 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详见教材P4页 4、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 A.权力 B.国家 C.正义 D.效率 答案:C 正义,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详见教材P4页 第一讲知识点4:政治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5、宪政与法治之下的自由民主以及()则是迄今为止被人类的智能所发现的最为高明的政治制度。 A.代议民主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政治协商制度 D.有限政府 答案:D 宪政与法治之下的自由民主以及有限政府则是迄今为止被人类的智能所发现的最为高明的政治制度,详见教材P7页 第一讲知识点5:政治学原理提供什么知识?

思想品德与修养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 7、试论我们强调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答:为了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每一个人都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再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 8、什么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答:(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这一职业道德标准,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3)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是职业道德要求的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9、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婚姻家庭道德是在婚姻家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道德观念,其主要内容是:(1)婚姻自主,真正奠定在爱情基础上的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应该互敬互爱。(2)在家庭生活中赡养尊敬老人,抚养教育子女,与邻里和睦相处。(3)注意计划生育,勤俭持家,爱家爱国。 10、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什么?答:(1)恋爱应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2)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3)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11、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关系?答:(1)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2)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3)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总之,

浅议政工干部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浅议政工人员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各级党员,作为党的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必须带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政工干部所从事的是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辛苦、有时又是非常难做的工作,责任重大,没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没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缺乏真抓实干、耐心细致的作风,耐不住清苦寂寞,是难以胜任的。与目前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少数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提高政工人员素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为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建

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一、新形势下政工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是大发展的关键,也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才能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打铁必须自身硬”,领导干部一定要注重自身修养,提高全面素质,树立良好形象,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要干好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要做好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政工干部担负着教育职工群众的重任,首先自己必须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作为一名政工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这样才能始终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信不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毫不动摇。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行为的“总开关”,是政工干部的立身之本。坚定信念,就必须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讲政治,当好人民的公仆。在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政治纪律等方面成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楷模。 二、要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较高知识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做一名合格政工干部所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广博而渊深的知识,才能用智慧的力量深刻地启示人,教育人。政工干部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基础知识、马列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三大方面。提高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通常包括见识能力、调研能力、分析思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提高上述能力是必要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能力基本上都是完成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的手段。只有善于对这些手段性能力进行有机综合,才能最终形成或提高自己的“理顺人心”和“培养新人”的能力。政工干部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素质的高低,仅有满腔热情和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具有适合岗位需要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有过硬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因此,要努力使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过人的见识。要向书本学习,不但要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等,而且要学习文学、历史、法律等,特别是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以极大的热情学习一切新的知识尤为重要。向实践学习,深入工作第一线,学习生产流程、工作原理,掌握业务技能。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的语言、群众的经验和群众的智慧。只有这样,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才能游刃有余,收到好的效果。

大学生安全文化

大学生安全文化教育——古代食品安全的发展 说明:图中分别是唐代规范食品安全的法律《唐律疏议》封面图与清代进行茶叶质量检查的女子。《唐律疏议》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意思是食品销售者出售有毒的肉造成受害人生病或死亡的以过失杀人论罪,要被法律处以严刑。 而清朝食品安全监管是历史上最发达科学的时期,我们现在的很多食品安全措施就是借鉴传承清朝的部分法规。拿繁荣的茶叶市场举例,面对市场造假猖狂的情况,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最典型的政策之一就是质量抽查,一旦不符合制订的茶叶质量标准一律扣留、充公或焚毁。食品安全的注重在古代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印证。 评述:民以食为天,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论是“三聚氰胺毒奶粉还是“糖精枣”,都让引起了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但是在中国古代,就有关于食品安全的一系列发展过程。它并不是现代的专利,在古代就有食品安全相关的管理与律法,早在千年前就有相关的安全意识存在。随着时间的发展,古代的相关措施和态度在今天看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提出食品安全理念的人是孔夫子。他在《论语·乡党》中谈到了“十三不食”原则,一旦食物的品质变化,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便是最早期的食品安全知识。周代,《礼记》中出现了“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未成熟的果实引起食物中毒。这一规定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而进入汉唐时期,律文的惩罚力度加大,把重点从食物移到人身,强调追究犯罪者行为对生命的伤害。宋代则是开创了“行会”体系,将食品安全的检查责任追至民间,相对来说从根本减少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追随到清朝,又出现了对商家核发牌照,谨防假冒的政策,以抽查来保证食品质量,既减少监察成本,又保证市场的食品安全。 随着朝代的更替,我们可以发现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政策从意识发展到一整套完备的体系,我们也可以发现历代对食品造假者都是采取严惩的态度的,破坏食品安全体系的人绝对不能姑息。确实,民以食为天,一个稳定的、富强的国家一定建立在一个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完备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现代应当参考古代的食品安全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古代的安全文明在现代也可以发挥出一份光彩,让食品安全在我国可以得到真正的落实,不再出现“毒奶粉”、“毒馒头”的悲剧,相信我国未来的食品安全会发展的更完备!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利 一、“公权”与“私权”划分的意义 1.“公权”与“私权”的定义及其性质 “公权”即指公共权力,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私权”即指公利。公利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公利的外延大于政治权利的外延,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其中,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利的首要容。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利益的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利存在的基础。 (1)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个人或机构)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公民人人生而平等,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这是现代政治的基本信念。因此,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的时候,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个人利益和权利将得到保护。但是,一旦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相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公利就会受到代表公共利益的公共权力部门和个人的威胁和侵害。此外,社会成员出于个人私利,也可能会违背公共权力意志,增加公共权力运行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公权”与“私权”之间就存在着严重的界限不清的问题。如果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的界限进行清晰的划分,从法律上对“公权”和“私权”的界限进行明晰的规定,就能保证公共权力有效行使,并使公利得到有效保障。 (2)公共权力表现为在全社会围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的普遍约束力,公利表现为公民在私人领域的自主和自由。公共权力因为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公共权力机关行使权力的行为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在非公共领域的私人领域,公民个人行为与他人无关,享有绝对自由。划定个人自由围,由法律做出规定,并通过确认公利的形式予以保护,对于公共权力机关(政府)合理合法行使其权力,保护公益具有重要意义。 2. “公权”与“私权”的划分及其意义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1、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 2、递交入党申请,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3、思想教育类知识讲座 4、“三个代表”知识竞赛 5、团员教育评议活动 6、党团知识竞赛 7、加入中国共产党 8、团代会 9、新生学生干部培训 10、喜迎十六大系列活动 11、“党在我心中”征文大赛 12、“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13、“喜迎十六大,展自我风采”书画大赛 14、院团委团内评优 15、学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情况 16、组织发展情况(发展新党员、转正情况) 17、参加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 18、党章学习小组情况(注明校级或者院级) 19、军训表彰活动(注明校级或者院级) 20、学习“十六”大精神——“学习十六大精神”征文活动 21、学习“十六”大精神——各种学习研讨会 22、五四评优获奖情况 23、大学的学习方法”理论研讨与征文活动 24、“高举团旗跟党走”团日活动 25、“心向十六大,永远给党走”团日活动 26、“三个代表”团日活动 27、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 28、在校刊上发表关于思想汇报的文章

29、在院刊上发表关于思想汇报的文章 30、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31、清明节扫墓 32、心理健康讲座培训 33、学生诚信教育 34、新老生经验交流会 35、3月5日雷锋日图片展 36、五四纪念活动 37、 5、25大型签名活动 38、12、9勿忘国耻纪念活动 39、获得院级以上荣誉称号 40、参加十佳大学生评选 41、社会救助行为 42、团校、团分校的学习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1、在校外担任家教 2、以导游或志愿者向份接新生 3、夏令营 4、冬令营 5、村长助理 6、义务助教 7、献爱心活动 8、义务献血 9、农高会实践 10、渭河考察 11、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 12、为青海化隆县捐献图书 13、义务捐赠造血干细胞 14、暑期到秦岭参观大熊猫野生动物保护区

思想政治工作方案

职业技术学校政治思想工作方案 为全面提高我校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牢牢把握职工队伍建设的政治方向,树立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增强法制观念,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结合我厂实际,制订2014年思想政治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组织保障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在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统一思想认识、凝聚职工力量、以创新和丰富党员培训教育管理机制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我校发展现状及年度工作要点,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思 想舆论氛围。 二、制订学习计划,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为使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并扎实有效,要结合实际工作,不断丰富学习内容,进一步完善学习计划,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切实提高全校职工自身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转变工作作风,同时带动其它工作的开展。 (一)年初在制定单位职工理论学习计划的同时要强调并要求干部职工个人 都要写好学习计划,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开展好理论学习、讲党课活动。理论学习结合具体工作和自身实际,以提高自身思想素养和政治水平,从而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为目标,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不走过场,不流于 形式,扎实有效。做到计划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制度落实、分层次、有 重点、多形式。 三、细化干部职工思想教育,不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一)加大宣传思想工作力度。要经常不断地进行科学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对马克 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正确地把握干部职工的思想现状,针对部分职工的思想

大学生安全文化测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单元测试 ?名称大学生安全文化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8-06-15 23:59 ?题目数8 ?总分数80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80 ?第1部分 ?总题数:8 ? 1 【单选题】(10分) 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____。 A. 安全认识、安全技术和安全意识 B. 安全认识、安全理念和安全意识 C. 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0分 2 【单选题】(10分) 据统计,各类意外死亡中,下列选项中的____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最多。 A.

交通事故 B. 火灾事故 C. 触电事故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0分 3 【单选题】(10分) 安全文化从时间上理解包括____。 A. 古代的安全文化和现代的安全文化 B. 先进的安全文化和落后的安全文化 C. 社区的安全文化和校园的安全文化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0分 4 【单选题】(10分) 下列选项中,____不属于现代安全理念的内容。 A. 安全是每一个人的事 B. 风险是静态的

C. 安全文化是第一文化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0分 5 【单选题】(10分) 下面对安全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 A. 安全文化是现代人创造的文化 B. 安全文化是领导者或决策者的产物 C. 弘扬安全文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命安全、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0分 6 【单选题】(10分) 以下内容不完全属于安全文化的是____。 A. 安全漫画 B. 安全谜语 C. 幽默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大一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复习提纲

大一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复习提纲 绪论 1.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P9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2.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P10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 同学们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P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主题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的的基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①理想信念的作用?P24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②理想信念与大学生P24-25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P2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P31 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志”有双重含义:1.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2.是现实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 4.认清现实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P34 ★正确对待现实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当身处逆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 5.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P36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主精神 1. 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基本要求?P40 (1)基本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2.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意义)是什么?P43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P45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1)弘扬民主精神与时代精神 (2)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4.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P50 1.(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 (2)团结统一。

大学生安全文化建设和发展

大学生安全文化建设和发展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腾飞的重任。大学生的顺利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你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学习、生活、恋爱、升学、就业等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你们社会阅历简单,处事没经验,防能力差,因此,就大学生安全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其目的是让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加强自我保护、自我防意识,安全圆满地完成学业,成为国家有用之材。 从安全文化的概念以及其基本要素着手来研究大学生文化建设。 文化是社会产物,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创造,任何新的文化都是社会、人、现有文化之间的交融,结合的结果。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从属于组织文化的一个子概念。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安是在经验主义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逐步产生新管理理论。 安全文化的基本要素:安全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管理哲学、指导方针,工作战略,这几项基本要素构成了安全文化理论思想体系。 目前高校大学生安全文化建设现状与原因分析 目前在高校大学生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1.安全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虽然绝大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时会举办有关安全知识的讲座,也会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安全教育日等通过举办活动、设宣传橱窗等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但是,这些活动更多成为点缀,而没有将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2.安全保卫机构有待完善

要使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更具成效,安全保卫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至关重要。目前在各高校均设有保卫处(科)等专门的治安组织,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兼职保卫人员。同时,各高校还根据自己的条件组建了校卫队、护校队、义务消防队、治安巡逻队、门卫、宿舍管理员等各种治安保卫力量。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高校保卫力量出现了相对削弱的现象。二是保卫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整支队伍来看,队伍稳定性差,校卫队文化偏低,业务能力较差,特别是门卫和宿舍管理员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退休人员和民工,对违纪行为缺乏辨别,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将无力处置。 3.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有待加强 近年来,与校园有关的重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校外导致学生伤亡的火灾事故有增无减,校园盗窃、诈骗等侵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屡有所闻,交通伤亡事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另外,各高校在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方面与现实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4.学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虽然学生对学校的安全现状满意度并不高,如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及校园安全问题”的调查,认为很安全的占12%,较安全的占53%,不安全的则占35%。而对“学校安全保卫措施的满意度”,8%的同学很满意,35%的同学是较满意,43%的同学是感觉一般,14%的同学是很不满意。但是,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并不是很强,仅失窃和上当受骗案件就占学生治安案件的78%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自我安全防意识较为淡薄。比如进出宿舍没有养成随手关门、锁门的习惯,高档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等随意乱放,现金不及时存入银行,存折与放在一起等等。这种种行为,均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甚至危

政治学复习资料 第十章 政治文化

第十章政治文化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一、政治文化的含义 政治文化的概念,首先是在比较政治学研究领域出现的。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1956年《比较政治体系》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 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信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政治文化的特点: (1)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占主导地位是经济阶级的政治文化)(2)政治文化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主导型文化、次主导型文化、反主导型文化)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称为主导型政治文化。生活中次级社会组织形成的特殊政治价值和心理倾向,称为亚文化系统。亚文化系统分为次主导型文化(与主导型文化相协调)和反主导型文化(与主导型文化相冲突) (3)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政治文化的功能 1.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不同的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要求。 2.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政治文化规定着社会成员内在的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倾向。 3.影响政治过程。对政治体系的政治过程,即对政治体系的决策和执行的过程和方式发生作用,从而影响着整个政治体系的功能。(阿尔蒙德:褊狭型、顺从型、参与型)4.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第二节政治文化的类型和结构 一、政治文化的类型划分 1.西方学者的将政治文化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从社会成员参政倾向: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 参与型文化:是指公民普遍有参政的愿望、能力和要求。民主、平等是这种政治文化的主导观念。 服从型文化:是指政治只是少数人的事,多数社会成员不能也不愿参与政治。即使有政治参与的途径,人们也因能力与愿望低下不去参与。 (2)根据政治文化中亚文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 冲突型文化:是指这类文化中存在着亚文化系统的冲突。 协调型文化:是指各种亚文化系统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社会各个阶层在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方面不存在根本冲突。 融合型文化:是指各种亚文化系统的界限尚不分明,社会各个阶层的分野不明确,政治关系又与血缘关系、种族关系与宗教关系交织在一起。 (3)从政治价值原则类型的角度,根据政治文化价值理念的特点: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 理想型政治文化把道德、宗教与政治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国家以道德教化和干预人们思想的权力。现实型政治文化则将政治价值原则与道德原则分离开来,因而倾向于缩小国家的干预范围。理想型文化要求道德完人来治理国家,治国原则为人治。现实型政治文化则认为人不可能是道德完人,通过法律来制约权力。 (4)根据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而划分的: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

电大作业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一、填空 1.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2.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4.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二、选择题 窗体顶端 1.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政府职能 B.政府体制 C.政府结构 D.政府管理 2.(压力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效率精神 B.民主精神 C.契约观念 D.法治观念 3.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奖酬方式)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

A.自由主义 B.福利社会主义 C.社群主义 D.“第三条道路” 4.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受教育权力,健康,选择职业,保持最低生活标准)和居住等权利。 A.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 C.俄罗斯联邦 D.东南亚国家联盟 5.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BCD )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权力 一、权力与政治权力

(一)权力的字面含义 (二)权力的政治学含义 在政治分析中,权力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关系,即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换句话说,权力就是使他人不以其选择而行事。 在一般的政治学研究中:(1)权力被看成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权力被认为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 (3)权力也被看作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三)政治权力的含义 2.政治权利 1、权利的定义 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2、权利观念的演变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 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 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

2020年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安全文化》答案全

2020年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安全文化》答案第一章 1 【单选题】(10分) 人得基本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与安全意识 2 【单选题】(10分) 据统计,各类意外死亡中,下列选项中得_交通事故_事故造成得伤亡人数最多。 3 【单选题】(10分) 安全文化从时间上理解包括_古代得安全文化与现代得安全文化_。 4 【单选题】(10分) 下列选项中,_风险就是静态得___不属于现代安全理念得内容。 5 【单选题】(10分) 下面对安全文化得表述正确得就是__弘扬安全文化得目标就是为了实现生命安全、健康保障、社会与谐与持续发展__。 6 【单选题】(10分) 以下内容不完全属于安全文化得就是_幽默___。 7 【单选题】(10分) 下列成语体现“预防为主”得安全思想得就是__居安思危__。 8 【单选题】(10分) 在现代,安全文化得观念特征就是_系统论___。 9 【多选题】(10分) 为什么安全就是每个专业得事?

自己不安全也会伤及她人 每个专业都在不同程度涉及安全 安全就是每个人得需要 安全需要您我她 10 【多选题】(10分) 如何判断传统得安全习俗就是否都可取? 其效果就是否对安全有益 其内容就是否科学 其安全观念就是否先进 2020年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安全文化》答案第二章 第1部分 总题数: 16 1 【单选题】(10分) 网络购物价廉物美,也很便捷。下列选项中得__尽可能选择著名正规得购物网__网络购物建议我们应采纳。 2 【单选题】(10分) 食用摇头丸对头脑得伤害就是_导致脑细胞凋亡___。 3 【单选题】(10分) 发现宿舍被盗后该怎么办?下列选项属于正确做法得就是_立即向学校保卫处报告,保护现场___。 4 【单选题】(10分) 参加集体活动时,错误得做法就是_随便放置贵重物品___。 5 【单选题】(10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