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教财[2011]14号

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9561.85亿元,比上年的16502.71亿元增长18.5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14670.07亿元,比上年的12231.09亿元增长19.94%。

二、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情况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不包括教育费附加)为13489.56亿元,比上年的11419.30亿元增长18.13%。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2547.34亿元,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28.60%,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9.90%的增长幅度。

2.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是:

(1)全国普通小学为4012.51元,比上年的3357.92元增长19.49%。其中,农村普通小学为3802.91元,比上年的3178.08元增长19.66%。普通小学增长最快的是海南省(43.34%)。

(2)全国普通初中为5213.91元,比上年的4331.62元增长20.37%。其中,农村普通初中为4896.38元,比上年的4065.63元增长20.43%。普通初中增长最快的是江苏省(42.04%)。

(3)全国普通高中为4509.54元,比上年的3757.60元增长20.01%,增长最快的是海南省(53.44%)。

(4)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4842.45元,比上年的4262.52元增长13.61%,增长最快的是青海省(54.02%)。

(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9589.73元,比上年的8542.30元增长12.26%,增长最快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4.03%)。

3.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是:

(1)全国普通小学为929.89元,比上年的743.70元增长25.04%。其中,农村普通小学为862.08元,比上年的690.56元增长24.84%。普通小学增长最快的是西藏自治

区(75.01%)。

(2)全国普通初中为1414.33元,比上年的1161.98元增长21.72%。其中,农村普通初中为1348.43元,比上年的1121.12元增长20.28%。普通初中增长最快的是青海省(111.43%)。

(3)全国普通高中为1071.78元,比上年的831.59元增长28.88%,增长最快的是青海省(177.91%)。

(4)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1468.03元,比上年的1164.43元增长26.07%,增长最快的是西藏自治区(216.63%)。

(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4362.73元,比上年的3802.49元增长14.73%,增长最快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8.54%)。

三、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情况

按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包含教育费附加的口径计算,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为14163.90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89874.16亿元的比例为15.76%,比上年15.69%增加了0.07个百分点。从全国情况看,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情况

据统计,201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0120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66%,比上年的3.59%增加了0.0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政府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以及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附件: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doc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注:1.公告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不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2.公告中的201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401202亿元和公共财政支出89874.16亿元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

附件: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

表一2010年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较

注: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包括教育事业费、科研经费、基建经费和其他经费。

表二2010年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情况

注:表中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

表三(1) 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长情况

单位:元

表三(1) 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长情况(续)

单位:元

表三(2) 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长情况

单位:元

表三(2) 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长情况(续)

单位:元

XX全国各省将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

XX全国各省将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 度 各省将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有利于更好地为制定完善教育财政政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服务,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XX全国各省将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全国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分三次发布,同时各省将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全国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数据第一次由教育部在门户网站上公布全国年度教育经费初步统计情况,第二次由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以公告形式公布全国及各省份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总体情况,第三次由教育部和国家统计局以《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形式公布全国及各省份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最终数据。 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统计和财政部门必须在XX年年底前建立本省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公告其所辖每个地级、县级地区的年度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公告内容重点反映教育经费的总体投入情况、财政投入情况等。 《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研究建立全国教育经费管理

信息系统,对教育经费统计数据的采集、填报、审核、传输、存储、应用和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管控,提高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共享共用水平,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各地要将教育经费统计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信息化整体工作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各地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系统运维能力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 该《意见》详细内容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是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国家管理决策需要而开展的。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统计体系不断完善、调查制度不断健全、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统计成果运用能力不断提升,为制定完善教育财政政策、落实教育投入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供了坚实依据,为开展教育研究工作、进行社会宣传监督提供了丰富资料。 但是,当前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数据公布制度不健全、数据分析应用不深入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质量和统计结果的运用。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是服务教育财政投入决策、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和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依法规范教育经费统计行为,建立制度规范统一、流程分工合理、行为严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制度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 培训材料一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5年11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 一、总说明 (1) 二、报表目录 (10) 三、调查表式 (11) (一)高等学校基本情况表 (11) (二)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 (13) (三)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收支情况表 (15) (四)高等学校非同级财政补助收入情况表 (17) (五)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 (18) (六)高等学校支出与成本情况表 (21) (七)高等学校非同级财政补助支出情况表 (23) (八)高等学校年末债务情况表 (26) (九)中小学校(单位)基本情况表 (27) (十)中小学校(单位)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 (29) (十一)中小学校(单位)非同级财政补助收入情况表 (30) (十二)中小学校(单位)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 (31) (十三)中小学校(单位)非同级财政补助支出情况表 (35) (十四)中小学校(单位)年末债务情况表 (38) (十五)县(市、区、旗)基本情况表 (39) (十六)地(市、州、盟)基本情况表 (40) (十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情况表 (41) (十八)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其他属于教育性支出情况表 (42) (十九)教育部门财政投入情况季报表 (43) 四、主要指标解释 (44) (一)教财基1表:《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基层表》 (44) 教财基1-1表:《高等学校基本情况表》 (44) 教财基1-2表:《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 (46) 教财基1-2F1 表:《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收支情况表》 (48) 教财基1-2F2表:《高等学校非同级补助收入情况表》 (49) 教财基1-3表:《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 (49) 教财基1-3F1表:《高等学校教育支出与成本情况表》 (55) 教财基1-4表:《高等学校年末债务情况表》 (58) (二)教财基2表:《中小学校(单位)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基层表》 (59) 教财基2-1表:《中小学校(单位)基本情况表》 (60) 教财基2-2表:《中小学校(单位)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 (61) 教财基2-3表:《中小学校(单位)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 (63) 教财基2-3F表:《中小学校(单位)非同级财补助支出情况表》 (70) 教财基2-4表:《中小学校(单位)年末债务情况表》 (70) (三)教财基3表:《县(市、区、旗)基本情况表》 (71) (四)教财基4表:《地(市、州、盟)基本情况表》 (72) (五)教财基5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情况表》 (72) (六)基补1表:《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其他属于教育性支出情况表》 (73) (七)季报表:《教育部门财政投入情况季报表》 (74) 五、附录 (76) 代码匹配表 (76)

本科教学评估指标“教学经费”构成研究

本科教学评估指标“教学经费”构成研究 摘要:教学经费评估指标在实施中存在问题:一是难以统计,二是与教学质量的相关性不够,不能真实反映高校教学经费的投入情况。高校教学经费的构成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参与教学;二是对教学质量起促进作用,即与教学质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最好能在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中找到相应会计科目,便于统计。因此,教学经费的构成应由教学人员经费、课程建设经费、教学设备经费和实验室建设经费、学生实验实习经费、教学研究的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共六部分组成。 关键词:教学经费;构成;教学质量 一、“教学经费”指标的质疑 1.难以统计的指标 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国家教委于2001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方案将“教学经费”作为一个二级指标对高校教学经费的投入情况进行考核,并设置了“学费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和“生均四项教学经费分别增长的情况”两个观测点,试图通过考察“教学经费”投入的比重来评估学校的办学水平,引导高校重视教学经费的投入,从而提高办学质量。 但“四项教学经费”的统计给高校财务部门带来了诸多困难。教育部评估方案将“四项教学经费”界定为: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共四项。这是依据原国家教委1988年制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而确定和分类的,而在1998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中并没有这四项会计科目,这给统计高等学校教学经费的投入情况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一方面是这四项费用本身缺乏科学准确的界定,大家在实际操作中根本不知道教学经费的统计范围和统计口径,哪些可算,哪些可不算,没有一个明确、科学的标准。因此,常常出现学校与评估专家在理解该指标上的不一致。在自评中,学校总是想方设法地把各种与教学沾上边的费用计算其中,以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指标。可等到专家一到校时,又将许多费用剔除。为什么有的费用算,有的费用不算,不同的专家给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原西南师大财务处曾就“教学经费”的统计范围向校评估办打过三次报告,列出了一系列与教学直接和间接有关的费用要求评估办进行确认。笔者还就此问题向教育部评估专家进行咨询,得到的答复仍是由评估专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确认,他们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doc

《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近日公布研究结果后,“高等教育公平”成为热点话题。记者就此采访了课题主持人杨东平教授——— 五大差距影响高等教育公平高中机会不均等延伸至高等教育 记者:什么是教育公平?目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十五”计划中有关教育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教育公平这一概念。《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这一课题采用的数据主要为历年国家公布的统计资料,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10个省市高中抽样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部分高校问卷调查的结果。 研究发现,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中,按重要性程度依次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民族差距、性别差距。同时,阶层差距正在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 课题的主要结论有三:一是城乡差距正在改善,二是阶层差距正在凸现,三是大学教育机会是高中教育的扩展和延续。 虽然城市学生高考入学机会仍然大大高于农村学生,但这一恶化的趋势在减小,同时从总量的、宏观的不均衡,转为隐性的、更深的层面。它主要体现为城乡学生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分布。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相对薄弱的地方院校,主要分布于农林、军事、教育等收费较低的学科,他们中许多人处于贫困状态。 阶层差距正在凸现。随着在近年来的社会转型中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的阶层差距逐渐扩大,成为显著的问题。具有更多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优势阶层子女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机会,较多地分布在重点学校和优势学科。他们的录取分数低于低阶层家庭的学生。 大学教育机会是高中教育的扩展和延续。现实存在的各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整个教育体系结构性不均等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是高中教育阶段机会不均等的一种累积和延续。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不是建立在基础教育的相应发展之上,而是单向突进的。1998年至2002年,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从46.1%上升到83.5%,共上升了37.4个百分点,而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却仅仅增长了7.6个百分点。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高中教育的发展滞后,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最为狭窄的瓶颈。 有了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 记者:哪些措施有利于使高等教育机会更趋均衡? 杨:一是改变高中教育状况。目前高中主要设在城市,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较少,而且城市生均经费比农村高出很多。有些地方在尝试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教育,打破城乡二元的传统格局。如浙江义乌统一城市农村教师工资标准,农村教师还有额外补贴。北京市正在修订《普通教育事业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纲要》,将首次取消

2019年教育经费统计分析报告

教育经费统计分析报告 教育经费统计分析报告 20XX全国各省将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教 育经费统计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全国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分三 次发布,同时各省将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全国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数据第一次由 教育部在门户网站上公布全国年度教育经费初步统计情况,第二次由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以公告形式公布全国及各省份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总体情况,第三次由教育部和国家统计局以《中国教育经费 统计年鉴》形式公布全国及各省份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最终数据。 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统计和财政部门必须在20XX年年底前建立本省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公告其所辖每个地级、县级地区的 年度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公告内容重点反映教育经费的总体投入情况、财政投入情况等。 《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研究建立全国教育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对 教育经费统计数据的采集、填报、审核、传输、存储、应用和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管控,提高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共享共用水平,实现数据互 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各地要将教育经费统计信息化工作纳入 教育信息化整体工作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各地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系统运维能力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 该《意见》详细内容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是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国家管理决策需要而开展的。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统计体系不断完善、调查制度不断健全、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统计成果运用能力不断提升,为制定完善教育财政政策、落实教育投入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供了坚实依据,为开展教育研究工作、进行社会宣传监督提供了丰富资料。 但是,当前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统计队伍不稳定、统计数据公布制度不健全、数据分析应用不深入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经费统计工作质量和统计结果的运用。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是服务教育财政投入决策、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和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依法规范教育经费统计行为,建立制度规范统一、流程分工合理、行为严谨细致、数据质量可控、数据公布及时、结果有效运用、保障措施有力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体系。 二、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工作 (一)严格依法统计。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和教育经费统计调查制度,实施教育经费统计工作。教育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借鉴国际通用统计标准,牵头负责设计科学规范、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制定全国统一的年度、季度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制度,全面反映教育经费规模、结构、特点和使用效益。报表制度报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后,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教育部财务司 二ΟΟ七年十一月

第一章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基层报表填报说明 一、统计目的 为了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 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编制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教育政策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依据,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特制定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基层表式,供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单位和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州、盟)、县(市、区、旗)教育行政部门填报。 二、统计范围 本表统计范围包括: 1、凡列入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第205类“教育支出”科目的:教育部门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教育事业单位和其他部门办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 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和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学、成人小学等。 3、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的普通高等学校(含按新机制和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职业高中、普通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等;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 说明:本套报表中央所属各级各类学校、事业单位按照属地统计的原则进行填报。 三、统计时间 统计时间:1月1日至12月31日 四、代码说明

(一)地区代码 地区代码由八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前六位采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统一标准行政区划代码,后两位为自编码。解释如下:第一、第二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标识。 第三、第四位为地(市、州、盟)标识。 第五、第六位为县 (市、区、旗)标识。 第七、第八位为乡、镇标识。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从01开始自行顺序编写。 省、地(市、州、盟) 、县 (市、区、旗)本级代码均在其国标代码末位后加00,全部补齐八位。 (二)县级属性代码 行政区划属性:按照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填报。具体标识代码如下: “1”表示市辖区 “2”表示县级市 “3”表示非少数民族县 “4”表示少数民族自治县(凡少数民族自治州下属各县均属少数民族自治县) “5”表示非少数民族自治旗 “6”表示少数民族自治旗(同少数民族自治县) “7”表示特区 “8”表示农场(林场、牧场) 经济属性: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或省级扶贫办公布的数字填报。 “1”表示非贫困县 “2”表示省级贫困县 “3”表示国家级贫困县 义务教育普及情况:按照截至统计年度末由教育部公布的全县(市、区、旗)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填报。 “1”表示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2”表示未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边境属性:按照国家民委公布的中国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名单填报。 “1”表示非陆地边境县 “2”表示陆地边境县 (三)单位代码 单位代码指统计范围所列填报单位的代码。 1.普通高等本科学校代码:采用教育部制定、全国通用的普通高等学校代码,为5位数,其首位码为“1”。

世界各国教育经费数据对比

世界各国教育经费数据对比 2010年02月21日10:48凤凰网教育 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我们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详细见附件一)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八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实际公共教育投入仅占GDP的百分之二点四,低于印度的百分之二点七,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详细见附件二) 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的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3%,经过调整后,我国实际的公共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仅为2.4%,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就进一步扩大。 比如原来只相当于法国的59%,现在相当于法国的39%;原来相当于德国的79%,现在只相当于德国的44%;相当于德国也从66%下降到了44%;美国从过去的69%下降到现在的50%。(详细见附件三) 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特邀委员王晋堂,在2007年就写过一个提案,同时也在一个会上提出,希望北京市能够率先在全国实现教育投入占GDP4%。王晋堂提出三个理由: 第一,4%的投入是一个和国际接轨的数字,北京市作为首都完全应该不低于这个数。第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GDP投入是4.7%~7.4%,如果中国低于美国、日本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要低于印度(7.1%),低于韩国,这就说不过去了。第三,北京市在当时GDP的增长连续七年是两位数,提高教育投入所占比例也是有现实可能性的。“但北京教育投入占GDP比例也一直没有达到目标,2006年是3.1%,2007年是3.8%,2008年是3.5%。”王晋堂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让每一个校长都在想着怎么弄钱,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教育发展。因此必须加大投入。(详细见附件四) 摘自凤凰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11597844.html,/news/201002/0221_6978_1550955.shtml

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

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 执笔人袁振国 内容提要: 教育差距的存在和持续拉大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严峻现实,这种差距表现在城乡、地区、阶层、类别四个方面。如果从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教育支出、人 均财政支出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两组经济发展指标和教育投入指标来考察东 部和西部地区的城乡经济和教育发展,就会发现教育差距比经济差距拉得更大更快。 由于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种差距将会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和贯彻科学 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导致差距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公共政策是 最主要的。因此,消除教育贫困,缩小教育差距的责任主要在政府,政府应该通过 调整和制定公共政策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地享受公共教育资源,这就要求公共教育 政策领域必须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 关键词:教育政策/教育差距/消除教育贫困/大众教育取向 在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总体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发展,一是它的全局性,即不是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小康,而是全社会、全民族的小康;二是它的全方位性,即不仅是经济上的小康,而且是政治民主、科教发展、文化繁荣,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的小康;三是它的全体性,即不是部分地区而是全部地区的小康,不是部分人而是全部人的小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社会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扭转我国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局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和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缩小差距,建立和谐发展的社会是突现时代精神和实现历史跨越的内在要求。 教育差距是社会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研究表明,教育差距的程度和拉大的速度在许多方面比经济更严重。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差距会严重制约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缩小教育的差距比缩小其他差距更困难、更缓慢。缩小社会差距,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缩小教育差距也无可避免地成为公共政策的重大命题,应该放到宏观战略地位予以考虑。 一、教育差距的严峻现实 教育差距既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的差距,又表现为不同教育类别之间的差距,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差距。 (一)教育的城乡差距

高等教育学校统计指标说明

附件2 2014年部分重点统计指标解释说明 一、高等教育 1.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2.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如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统计标准时点为学年初9月1日;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也属于时点数,其统计标准时点可以推至招生录取工作结束时间,如报表上报时招生录取工作尚未结束,统计时点则为报表截止上报时间。 3.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如毕业生数、复学、新增图书、新增资产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其数值为在此期间发生的相应变化量。 4.学校(机构)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 高等教育学校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它部门、地方企业、民办。

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其他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等,如:财政、卫生、农业、国家电网公司、驻津单位、央企等单位。 地方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地方国有企业,如地方钢铁、石油等企业。 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机构)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5.招生数:是指实际招收入学的新生数。应填报实际招生报到注册数,不应填报招生计划数或招生录取数。招生数时点截止到学校招生截止时,如报表上报时招生录取工作尚未结束,统计时点则为报表截止上报时间。 6.普通预科生:是指教育部下达预科招生计划,招收的少数民族、港澳台、华侨、高水平运动员等学生。经过1-2年的文化补习,合格者转入本专科阶段学习。预科生数由学籍所在学校填报,与培养单位无关。 7.外国留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注册并接受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审核方案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审核方案 一、报表要求 表中数据与2012年决算数据一致,并通过最终审核确认方可报表。报表用A4纸打印并盖公章。同时提交电子版报表,电子报表通过上报程序报送,报表需校验通过,不能存在强制性错误信息,提示性错误信息要填写说明。 二、基本情况表审核要求——教财基1-1表、教财基2-1表 1. 年初在职教职工:填报统计年度1月1日编制在学校,并从事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固定人员。 2. 年末在职教职工:填报统计年度12月31日正式编制在学校,并从事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固定人员(与财决附06机构人员情况表年末实有人数中的在职人员的合计数一致)。 其中:专任教师填报年末正式在编的教职工中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与京财教育补01表:实有专任教师人数一致)。 3. 年末离退休人员:包括已纳入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并发放离退休费用的退休人员(与财决附06机构人员情况表年末实有人数中的离退休人员的合计数一致)。 4. 学生数:填报由教育主管部门下达招生计划,并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普通本科生、普通专科生、高职生、函授夜大学生、来华留学生、中专生等。此处填写的学生数为折合数:学生数=博士生×3+硕

士生×2+普通本专科生(高职生)+函授夜大生÷3+来华留学生×2.5+中专生÷1.5。 (折合前数据与财决附07学生学员统计表一致,其中研究生等于国家任务生加自筹经费生) 5. 年末校舍面积:按统计年度12月31日实际数填报。校舍面积指产权归学校所有的各种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及其他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已交付使用但未完成固定资产移交的各种用房的建筑面积及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借用(租用)的房舍或临时搭用的棚舍、房改中已售给教职工个人并完成固定资产移交的房屋面积。 “其中:危房”填报统计年度12月31日校舍建筑总面积中由授权机关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25-99〕)进行鉴定,并出具危险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校舍面积,包括B、C、D 三个级别。 6. 年末固定资产总值:填报统计年度末学校固定资产总价值,即会计报表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数。(与财决附03-1资产情况表(补充表)中的固定资产总额一致)(1)房屋和建筑物:填报统计年度末学校固定资产中按固定资产分类房屋和建筑物价值。 (2)专用设备:填报统计年度末学校固定资产中按固定资产分类专用设备价值。 7. 本年新建、改扩建校舍:填报统计年度内学校完成

市2017年教育经费统计分析报告

XX市教育局 2017年度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分析报告 教育经费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2017年,xx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加强教育经费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加快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全市教育事业有了新的更好的发展。现将xx市2017年教育经费投入支出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一、xx市教育基本情况 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624.8万人,生产总值2748590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63856万元,财政经常性收入1852953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365781万元,上级教育转移支付306651万元。 2017年末,全市纳入教育经费统计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单位共3440个,其中:独立设置的幼儿园72所(公办18所、民办54所),普通小学87所(公办80所、民办7所),普通初级中学27所(公办21所、民办6所),普通高级中学8所(公办4所、民办4所),中等职业高中2所(公办1所、民办1所),教育行政单位1个(汇川市教育局),教育事业单位2个(汇川市教研室、汇川市招考办)。

2017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在职教职工95233人,其中,独立设置的幼儿园1819人(民办幼儿园1369人),普通小学2734人(民办学校328人),普通初级中学1788人(民办学校174人),普通高级中学965人(民办学校183人),中等职业高中250人(民办学校51人)。2017年末,全市离退休人员计1690人。 2017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为98346人,其中:独立设置的幼儿园15593人(民办幼儿园9828人),普通小学44620人(民办学校5151人),普通初级中学21818人(民办学校2111人),普通高级中学11972人(民办学校1985人),中等职业高中4343人(民办学校672人)。 二、教育经费投入支出情况 一)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2017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1,715,581万元,比2016年1,546,905万元增加了168676万元,增长10.9%,具体情况如下: 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480,445万元 (1)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1,444,329万元; ①公共财政教育经费1,286,242万元。 a 教育事业费1,160,440万元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审核方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审核方案 一、报表要求 表中数据与2012年决算数据一致,并通过最终审核确认方可报表。报表用A4纸打印并盖公章。同时提交电子版报表,电子报表通过上报程序报送,报表需校验通过,不能存在强制性错误信息,提示性错误信息要填写说明。 二、基本情况表审核要求——教财基1-1表、教财基2-1表 1. 年初在职教职工:填报统计年度1月1日编制在学校,并从事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固定人员。 2. 年末在职教职工:填报统计年度12月31日正式编制在学校,并从事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固定人员(与财决附06机构人员情况表年末实有人数中的在职人员的合计数一致)。 其中:专任教师填报年末正式在编的教职工中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与京财教育补01表:实有专任教师人数一致)。 3. 年末离退休人员:包括已纳入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并发放离退休费用的退休人员(与财决附06机构人员情况表年末实有人数中的离退休人员的合计数一致)。 4. 学生数:填报由教育主管部门下达招生计划,并具有正式

学籍的学生,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普通本科生、普通专科生、高职生、函授夜大学生、来华留学生、中专生+硕3学生数=博士生×此处填写的学生数为折合数:等。.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士生×2+普通本专科生(高职生)+函授夜大生÷3+来华留学生×2.5+中专生÷1.5。 (折合前数据与财决附07学生学员统计表一致,其中研究生等于国家任务生加自筹经费生) 5. 年末校舍面积:按统计年度12月31日实际数填报。校舍面积指产权归学校所有的各种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及其他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已交付使用但未完成固定资产移交的各种用房的建筑面积及尚 未竣工的在建工程、借用(租用)的房舍或临时搭用的棚舍、房改中已售给教职工个人并完成固定资产移交的房屋面积。“其中:危房”填报统计年度12月31日校舍建筑总面积中由授权机关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25-99〕)进行鉴定,并出具危险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校舍面积,包括B、C、D三个级别。 6. 年末固定资产总值:填报统计年度末学校固定资产总价值,即会计报表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数。(与财决附03-1资产情况表(补充表)中的固定资产总额一致) (1)房屋和建筑物:填报统计年度末学校固定资产中按固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部分) 教育部财务司 二ΟΟ七年十一月

(二) 教财基2表--《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基层表》 教财基2表的填报范围:除高等教育学校外,其他列入《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第205类“教育支出”科目的所有学校和单位填报。包括教育部门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教育事业单位,其他部门办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 教财基2-1表 1.在职教职工。填报编制在学校及单位,并从事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固定人员。各类学校和单位的教职工数的划分以工资关系为准,下同。 (1)年初数:填报统计年度1月1日的在职教职工数。 (2)年末数:填报统计年度12月31日的在职教职工数。 2.代课人员。填报学校因教师缺编,长期聘请的顶编教师或教师因产、病假等,聘请的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聘用并在册执教一年以上或预期一年以上的顶编教师。 (1)年初数:填报统计年度1月1日的代课人员。 (2)年末数:填报统计年度12月31日的代课人员。 3.年末离退休人员: 指年末在学校领取离退休金的离退休人员。 4.学生数。填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级各类具有学籍的在校学生数,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实际在校学生数填列,不含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园的学生数。教育行政单位和教育事业单位不填报该项指标。 (1)年初数:填报统计年度1月1日的在册人数。 (2)年末数:填报统计年度12月31日的在册人数。 说明: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应包括独立设置教师进修学校的学生数。 ——技工学校在校生数填报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具有正式学籍,国家承认学历的学生。不包括短期技能培训的学生数。 5.年末校舍面积:按统计年度12月31日实际数填报。校舍面积指产权归学校和单位所有,已经交付使用的各种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及其他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借用(租用)的房舍或临时搭用的棚舍、房改中已售给教职工个人并完成固定资产移交的房屋面积。教育行政单位和教育事业单位也填报该项指标。 “其中:危房”填报统计年度12月31日校舍建筑总面积中由授权机关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审核的步骤和方法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审核的 步骤和方法 教育部财务司 二ΟΟ九年九月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审核的步骤和方法 国家、省、市、县四级年度《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汇总工作过程中,对报表数据要进行认真审核。审核应采取手工审核和计算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步骤和方法如下: 一、手工审核 (一)审核基层报表。 在计算机录入前,应对基层学校上报的基层报表进行审核。 1、审核填报单位基本信息,如:单位名称、代码、隶属关系、类别等。尤其是幼儿园的类别代码,应注意区分城市、县城和农村。所有单位名称均要填报全称。 2、审核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要求。如:基1、2、 3、4表金额单位是否为千元。 3、审核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包括是否与财务报表相关数据一致;基本情况表和补充资料数据填报是否完整;填报口径是否准确。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应逐校填报,不得合并填报。 (2)不应填报数据的指标是否误填了数据。如县(区)的成人高校不应填报普通本专科学生、普通本专科学费;幼儿园不应填报助学金支出;地方教育行政(事业)单位不应填报助学金支出等。

(3)债务表中“其中:本年新增债务余额”的填报口径是否准确。 (4)基4、基5表数据是否填报完整。基4、基5表的部分数据在全国汇总时可能无法填全,但在单独上报基4、基5表时,必须将相关数据填报齐全、准确。同时,地、县用户应注意审核是否漏填了基4表的上级补助教育专款。 4、审核表内数据勾稽关系。如:合计数是否等于分项和等。 5、审核表间逻辑关系数据。如:收入表的基建拨款与支出表的基建支出的对应关系;教职工人数与人员工资是否同时存在;代课教师人数与代课人员工资是否同时存在;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数据是否差异过大;年末债务总额与固定资产总值的关系是否合理;本年还本付息金额与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关系是否合理;生均助学金支出是否过大等。 (二)审核综合报表。 1、将综1表中的本年数据与上年综合报表数据进行对比审核。主要是审核年度各项教育经费投入增减变化情况,对出现增减幅度较大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作书面说明备查。重点分析预算内经费增减情况,并对增减幅度较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填报错误。 2、审核综1表的教育经费总收入(合计数)与综2表的教育经费总收入(合计数)是否相等。 3、将综1表的中央和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合计数)分别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教育)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普通高等学校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通过国家统一招生考试,收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机构。 成人高等学校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招收通过全国成人高教统一招生考试的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的在职从业人员利用脱产、半脱产、业余或函授等多种形式对其实施高等学历教育,培养高等教育专科或本科毕业水平的专门人才,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和总学时的数按高等学历教育要求付诸实施的学校。包括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农民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等。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指调查范围内已入小学学习的学龄儿童占校内外学龄儿童总数(包括弱智儿童在内,但不包括盲哑儿童)的比重。 科技活动统计单位指制度调查范围内的调查单位个数,对于自然科学领域、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含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科学技术情报文献机构是以一个机构为一个调查单位;对于高等学校,是以一个学校为一个调查单位;对于企业是以一个企业为一个调查单位。 科技活动机构是指调查范围内有建制的从事科技活动的科研机构。包括国有独立核算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自然科学领域、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含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附属的技术开发机构)。全日制附属科技活动机构,是指经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以科技活动为主,相对稳定的开展科技活动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附属的技术开发机构是指企业自办、或与外单位合办、管理上同生产系统相对独立的,或单独核算的专门技术开发机构(如企业办研究所或开发中心、开发部等专门技术开发机构)。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指报告期内调查单位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调查单位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直接从事科技活动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累计时间占全年工作时间10%以上的人员。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指报告期内调查单位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科技活动经费(含科研基建费)。包括政府资金、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其他经费。 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指报告期内用于研究与发展课题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的全部实际支出。包括用于研究与发展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还包括间接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一切支出(院、所管理费、维持费、所正常运转的必需费和与研究发展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 文化事业机构指从事专业文化工作和为专业文化工作服务的独立建制的单独核算的单独核算的单位。不包括这些单位另外举办独立核算的其他机构和各部门的业务文化组织。 艺术表演团体指从事戏曲、音乐、舞蹈、杂技等专业艺术表演,有独立帐户,实行单独核算的团体。不包括半工半艺、半农半艺和民间职业剧团。 电影放映单位指具有放映机器设备、固定或不固定的放映场所与专职或兼职的放映技术人员,经有关部门登记批准,经常为一定的观众对象放映电影和机构。包括经批准对外开放进行营业,并与电影发行放映管理机构分帐的专用放映单位和军委系统租片单位。 339

中国教育事业统计专家库组建方案复习课程

附件1: 天津市教育事业统计专家库组建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事业统计骨干在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监督、统计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我市教育事业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教育部《关于遴选推荐中国教育事业统计专家库人选的通知》(教发司〔2012〕67号)的要求,按照“集中管理、信息共享、有序使用”的原则,拟组建队伍稳定、素质过硬、结构优化、效能良好、覆盖全市的天津市教育事业统计专家库,并优先从中推选国家教育事业统计专家。为做好天津市教育事业统计专家库的组建和国家教育事业统计专家库人选推荐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实施 市教委负责天津市教育事业统计专家库的组建与国家专家库人选推荐工作;各区县教育局、高等学校负责向市教委推荐符合条件的专家人选;被推荐人在自愿基础上,如实填写《中国(天津市)教育事业统计专家推荐表》。 二、专家库组建 ㈠专家组成 专家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科研院所等单位中从事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人员组成。

专家分为综合管理类、业务类(含基础教育类、中等职业教育类和高等教育类)、信息技术类和科学研究类。 ㈡入选条件 入选专家库的各类专家,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2.熟悉我国教育事业统计的法律法规、基本政策及报表制度; 3.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从事教育事业统计相关工作五年以上; 4.身体健康,在时间和精力上能够保证参加国家和本市组织的有关工作和活动,能够认真履行专家义务和职责; 5.除上述条件外,综合管理类专家应具有较丰富的教育统计行政管理工作经验,全面系统掌握我国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制度;基础教育类、中等职业教育类和高等教育类专家应分别精通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信息技术类专家应具有较丰富的软件开发、管理应用经验,能熟练操作、管理、维护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科学研究类专家应具有较丰富的统计研究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一定的研究成果。 ㈢入选程序 天津市教育事业统计专家库拟定入库专家20人,从中推荐10-15人为国家专家库人选,专家人选采取区县教育局、高等学校推荐、市教委择优审批入库的方式予以确定。 1.各区县教育局根据专家入选条件,在本单位及归口统计的各级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 培训材料四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系统 版 快速操作指南 北京佳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年月

1.版新功能简介 代码部分 ●新增了学校类别:表示列支第类“教育支出”科目的其他机构,在代码匹 配关系中,隶属关系必须是“地方其他部门办”; ●在地区代码中,为县级行政区划添加了“是否连片特困”属性; 基表部分 ●在收入表(、、)中删除了补充资料里的“其他收入中资产处置收入”指标;综表部分 ●系列表,删除了补充资料里的“其他收入中资产处置收入”指标; 分析表部分 ●分析表增加了分析、分析系列表; 其他 ●采用了年最新的校验公式; 2.安装与配置 操作系统要求 ●《全国教育经费统计系统》必需安装在: ●或更高版本 ● ●(以上)(推荐使用) ●(非家庭版本) ●(非家庭版本) ●提示:本系统需安装在有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上,全部操作系统都不能 使用家庭版的。 安装内容 本系统需要安装以下内容,可以从安装光盘或到中国教育经费统计网上()下载。 自动安装:使用下发的安装光盘安装,用户只需根据安装向导提示,即可简

便完成安装操作。(推荐) 手动安装:网上下载或打开安装光盘后,点击相应的软件进行手动安装,所需安装的内容入下表。(计算机专业人员可选) 请参考如下顺序进行安装: 或更高版本:⑺→⑴→⑵→⑶→⑷→⑸→⑹→⑻ :⑴→⑶→⑷→⑸→⑹→⑻ :⑴→⑶→⑷→⑸→⑹→⑻

:⑶→⑷→⑸→⑹→⑻ :⑶→⑷→⑸→⑹→⑻ 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级用户使用数据库。 注:安装目录中不能带有中文字符和空格等,否则对数据库的某些操作会失败。 3.系统快速操作 安装结束后,按以下步骤执行操作: 第一步创建帐套 1.双击系统图标运行系统,进入帐套管理界面。 2.在帐套管理列表中,点击“添加”,进入到“帐套与数据库连接设置”界面。 3.在“帐套与数据库连接设置”界面中正确填写“地区代码”和“帐套名称”,勾选“创建新数据库”,系统自动生成默认数据库名,点击“确定”按钮进入“用 户信息”界面。 4.在“用户信息”界面中选择用户类型,并填写单位名称,单个学校用户还需填写学校代码,点击“确定”后系统初始化数据库。初始化完成后,返 回到帐套管理界面。 注:帐套功能可实现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分别管理多个地区的数据库。 “帐套”指具有独立业务信息的数据库,一个帐套可以存储一个地区的多年数据。不同帐套间数据相互不受影响,一个地区可以创建多个不同名的帐套。 第二步进入系统 选中帐套管理列表中新建的帐套,点击“确定”按钮,进入系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