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

古希腊罗马哲学(名词解释)

1.始基

“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始基”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一切皆变,惟“始基”不变,毕达哥拉斯的“数”、泰勒斯的“水”等都可以称为“始基”。

2.无限(阿那克西曼德)

“无限”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用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如果我们要从本身永恒、超越变化的某物获得经验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就必须假定万物始基的现实性,这万物始基具有一切必须的特征——即使这样的始基在经验中也是不可能的。在此,他假定了“无限”这个概念作为真实的来解释经验,并且赋予“无限”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这些规定性。“无限”包罗一切,决定一切,另外还赋予这个概念以“神性”。

3.数

“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用的一个本体概念。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被规定为众多的、不变的特征。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逻各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

5.存在(巴门尼德)

“存在”被巴门尼德看作真理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巴门尼德把“存在”与“非存在”对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必定不存在”,通过这样赋予“存在”普遍性。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把存在与思想等同,认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由“存在”来表述,思想对象即“存在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思辨,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个滚圆的球形。

6.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是芝诺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即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悖论: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7.飞矢不动

“飞矢不动”是芝诺为反驳变化本原观而提出的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指飞

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静止是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向另一个位置。

8.四根说

恩培多克勒认为,水、土、气、火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成,因四根的分裂而消失。四根本身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根相互斗争的“恨”。恩培多克勒用四根说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这就是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9.种子说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种子”的存在和性质都是设定的,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可感事物的各个不同部分都分别由与它同质的种子构成。

10.斯(阿那克萨哥拉)

“奴斯”是阿那克萨哥拉在元素之外设定的能动性的本原,他称之为“奴斯”(心灵)。这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概念,有两个特征:第一,它的外在独立性,“奴斯”是在事物之外对事物起作用的能动的力量;第二,是它的无形的精神特征,心灵不具有可感性质,具体来说,“奴斯”是无形,因而不是其他事物的部分,也没有任何部分,“奴斯”是不与事物相混合的独立存在,因为无形的东西不能与有形的部分相混合,“奴斯”是最精细的东西,任何部分都可被继续分割,即使无限小的部分也不能算作最精细的东西,只有没有部分,因而也不可分割的“奴斯”才是最精细的,“奴斯”是无限的,“奴斯”是有关于事物的知识,“奴斯”高于优于灵魂,灵魂也受“奴斯”支配。

11.原子与虚空

原子论者针对爱利亚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以此,原子论者的理论分的步骤:首先,他们以可感的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众多、变动的,第二,原子论者确定了最小单位,以此来确定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12.精神助产术

“精神助产术”是苏格拉底方法的比喻。苏格拉底方法是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对话者发现真理,接近真理。他把自己的方法比做他母亲从事的“助产术”,意指: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他自己并不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每一个获得真理的人必经的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13.理念(柏拉图)

理念是柏拉图在解释世界普遍性时所使用的一个最高概念。在柏拉图哲学里,他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也即“理念”。“理念”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分离即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每一个理念都是一个普遍的类型。“型相”是普遍名称或概念所指示的外部对象,个别事物如何拥有理念的部分,柏拉图提出分有说和摹仿说。“理念”是“美”和“善”的最高概念。出于伦理目的,个别事物都以分有或摹仿

两种方式趋近“理念”,但永远不能达到完美的,最高的“理念”。

14.回忆说

“回忆说”也即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灵魂即是理念,柏拉图以神话故事暗示,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包含着向往身体的因素,灵魂和身体的结合虽然是一种堕落,但却是符合灵魂状况的堕落,具有某种必然性。灵魂在未跌落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回忆说”主要针对智者否定知识的可能性,其关键在于肯定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知识。

15.通种论(柏拉图)

“通种”即最普遍的型相,通种有三对六种:“是者”与“非是者”、“运动”与“静止”、“相同”与“相异”。柏拉图由阐明“是”的意义入手,证明了这些通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普遍概念的表述功能说明了“分有”的实际意义。柏拉图指出,“是者”不等于“存在”,“非是者”不等于“非存在”,其意指“是者”和“非是者”,这对通种是相通的,同样“是者”与“运动”和“静止”也是相通的,“相同”和“相异”也可以说它既是又不是。通种论是柏拉图理念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通种之间的分有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概念之间的相容与不相容的逻辑关系,并且个体所分有的型相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贯通的众多型相,所以通种论是一种逻辑分析方法。

16.实体(亚里士多德)

什么是实体?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切是者都与一个中心点有关系,这个中心点是确定的东西,它歧义地被说成是实体”也即是说,“是者”所表示的众多意义都与一个中心意义相关,这个意义就是“实体”。实体有两种: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是个别事物,第二实体是种属,当然也不尽然。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第一实体的不同意义,第一实体是个体事物或是形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第一实体到底是事物的存在呢还是本质呢?由于本质由定义表达,定义的一般形式是“种+属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而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以此调解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宣告无效,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对后世有着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由于他的第一实体理论一开始就包含巨大矛盾,后世的形而上学始终存在着普遍主义与个体主义,本质主义与存在主义之间的不同倾向。

17.四因说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探讨事物运动原因而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理由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

(1)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存在?因为他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一理由即质料因。(2)事物为什么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他们各有特定的形式,表述本质的定义即形式因。(3)事物为什么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他们受到推动或作用,推动者或作用者即动力因。(4)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他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解释朝向目标的理由即目的因。

18.中道(亚里士多德)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智慧是一种有理性的选择,必然是有选择德性的标准。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中道”。“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亚里士多德把“中道”作为德性的标准,德性是相对于邪恶的极端而

言的“中道”,德性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它是与一切邪恶相分离的善。“中道”表示德性的特征和独一无二的品格。“中道”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或者说,程度适中的邪恶仍然是种恶。

19.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

“实践智慧”是与“理智”或“理性智慧”并列的理性,两者的区别在于:“实践智慧”只考虑具体的环境和事实,“理性智慧”却追寻事实的原因;“实践智慧”的对象是个别的事件,“理性智慧”的对象却是普遍的本质;最后,“实践智慧”乃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年轻人获得的只是像数学这样的“理性智慧”。

“理性智慧”的明显特征是思虑的选择,“思虑”是对达到既定目的之品德手段的思考。选择是思虑的结果。通过思虑,选择出最佳手段。“思虑”和“选择”不是单纯的理智活动,而是受理智支配的意志活动。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一方面表达了理智主义的伦理观,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意志自由”观点的萌芽。

20.智者

“智者”来自“智慧”这一词,意思是“具有智慧的人”。直至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就专门指那些从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共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在当时希腊城邦的繁荣时期,在希腊人的观念中,文雅的举止和合宜的表现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智慧就是优雅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艺术。智者就是传授这门艺术的教师。

“智者”并非为了智慧象教授智慧的思辨家,他们的活动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这就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胜的人才。“智者”正是适应民主政治和社会时尚这两方面的需要而出现的,其职业特点带有商业性。

21.皮罗主义

皮罗主义是希腊后期哲学的怀疑派的指导方式,其代表人是皮罗。皮罗主义的特征是承认任何判别真理的标准。基此,皮罗提出一个口号:“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悬搁”的意思是中止,即不肯定,也不否定。皮罗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而不是我们认识的缺陷。其声称事物都同样是没有差别的,不可测定的和不可判别的。因此,感觉和意见都不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所以我们一点也不能相信它们,而应该无意间,不介入,不动摇,对任何东西都说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因为是和非,又不因为是和非,真正的态度是保持沉默。

与“悬搁”这一认识态度相适应的是被称作“皮罗方式”的实践态度,这种方式是只有悬搁判断,才能避免争执和困惑,保持灵魂的安宁,即不动的状态。

22.流溢说(普罗提诺)

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普罗提诺用形象来比喻其规定的第一本体“太一”。太一时常被喻为“太阳”、“源泉”,按照这些比喻,所以想象。太一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它本体,这一生成过程被喻为“流溢”。这一比喻有两方面意义:其一,太一的生成并不是主动的创造,创造是一种外求的活动,但太一却是完满自足的,因为它既不追求任何东西,也不具有任何东西,更不需要任何东西,它是充溢的,流溢出来的东西便生成其它本体。流溢是善的自然流露,物满自溢。其二,流溢无损于自身生成,正如太阳放射出光无损于自身的光辉一样。

23.世界公民(斯多亚)

“世界公民”是早期斯多亚学派伦理学中一种“世界主义”的政治理想,根据是:人的本性就是宇宙本性的一部分,是神圣之火的火花,无论在王座上,还是在枷锁中,从自由到平等,整个世界应该是一个具有完善德性的,与宇宙秩序相一致的大家庭,应该有财富、种族、门第等级的差别。

中世纪哲学与文艺复兴运动(名词解释)

1.教父

教父是基督教实现大一统过程中的传播者和解释者,教规的制定者和教会的组织者。被称为教父的基督教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遵循正统的学院、过圣洁的生活、被教会所册封,生活在基督教早期。按使用语言的不同,教父被划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两类教父各有四大博士,他们是:希腊交付纳西奥德格列高里、巴兹尔、约翰、克利素斯顿和阿塔纳休斯;拉丁教父安布罗斯、哲罗姆、奥古斯丁和大格利高里。教父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哲学理论,人们一般也不称他们为哲学家,其思想我们称之为教父哲学,并概括为四条:(1)论证基督教是高于希腊哲学的真正哲学;(2)激烈地排斥和批驳希腊哲学;(3)全面比较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的异同;(4)利用希腊哲学为基督教义辩护。

2.自由意志(波依修斯)

在波依休斯那里,自由意志是做出判断的理性功能,人的精神能够发现众多的可能性并从中进行选择。这里波依休斯是把世界分为无理性的世界和有理性的世界。在无理性的世界中,神的形式以绝对的因果必然性起绝对作用,而在理性世界中,永恒的形式只是一种人们应当追求、但也可以拒绝的理想,因此,在理性世界里,留给人的自由意志一定的选择的可能性。人的精神越多,自由也就越多,但人的意志自由与上帝的预知并不矛盾。因为上帝已无时间性的绝对的存在来预知有限的人世和时间性相继的进程,所以,意志的选择还是包含在上帝的预知中。

3.唯名论

在经院哲学后期,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关系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使哲学家们分成了两大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唯实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语词而已,并没实际存在的意义。唯名论是为了维护对上帝的信仰而反对从理性上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其主要代表是极端的唯名论者洛色林和温和的唯名论者阿拉伯尔。

4.唯实论

在经院哲学后期,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关系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使哲学家们分成了两大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事物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存在。它们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时所依照的原型,这些原型也就是上帝所具有的理念。另一种温和的是把一般说成是一种“实体形式”(阿奎纳)。

5.文艺复兴运动

欧洲的14-16世纪,史称“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候是从立足于信仰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到立足于理性的近代哲学,中间经历了一个过渡的形态,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是在这段时间内,教廷的衰落和皇室的生理、新生力量的形成和兴起也促成了新的思想文化形态的转变。在经院哲学内部孕育了新的时代的种子,延续着自由

精神的传统。

它的标志是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神学禁欲主义和末世观念。它从宗教精神内部创立了纯粹人性的、自我意识的、博爱的、无所不包的、无处不在的、普遍的、能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重新肯定了人在世界的原则。

这是场从14世纪到16世界起源于意大利、继而发展到西欧各国的思想文化运动。由于搜集整理古希腊文献的杰出工作,通常被称为“文艺复兴”,而实际它的实质是人文主义运动,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人本主义、古典哲学的复兴和宗教政策。

6.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人文学”,指与神学相区别的那些人文学科,包括文学、修辞学、历史学、诗学、道德哲学等。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使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对古代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以及他们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观。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和末世主义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主张人的自然平等。人文主义思潮极大推动了西欧各国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它做的最大的成就就是“人的发现”,对古代文化的发掘和对人性的重视促成了富有人文精神的古典文化在某种意义上的“复兴”。由此可见,“文艺复兴”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表现形式,“人文主义”才是它的实质。

7.启示的真理

即由上帝直接的启示,并且有《圣经》记载下来的教义。这种真理有两个渠道:一种是自然启示,通过自然规律显示他的高妙,二是超然启示,上帝通过语言与人类交流。

8.自然的真理

指人类可以通过自然的理性而不借助于神的启示即可以认识神的高妙。凭借思辨理性直接获得关于上帝的存在,上帝的思想。

9.奥康德剃刀

由于奥康区别了自明知识与证据知识,这种知识观不仅预示了重视经验证据的新科学观,而且对他自身理论有直接的意义。它的一个重要推论通常被称作经济思维原则,既然只有自明知识或证据知识才能算作知识,那么,一切既无逻辑自明又缺乏经验证据的命题和概念都必须从知识中分别出去,可用经验证据直接说明的东西不需用非经验的原因解释,可用自明的命题证明的东西不需要意义不明的论辩,用他的话说:“勿用浪费较多的东西去用做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同样做好的事情。”这句话后来被转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这就是“奥康德剃刀”的来由。

所谓必要,即逻辑自明或经验证据,没有两者中任何一条的支持,任何东西都不算作知识,“奥康德剃刀”锋头所向,直指实在论所设立的普遍实质。在他看来,无论出自逻辑理由,还是出自经验理由,都没有必要在个别事物之外设立普遍的实体或实质。

10.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神学世界观所涉及到的神学理念之一,他说:“父、子、圣灵,各位都是完全的,所以它是三位一体,而不是三重。”奥古斯丁特别强调,这种神性的三位一体与感性事物是截然不同的。在现实事物中,一件事物并不像三件事物一样多,而二件事比一件事物多;但在至高的三位一体中,一位等于三位,而且他们本身是无限的,因此,各

位在各位里面,大家在各位里面,各位在大家里面,大家在大家里面,并且大家合而为一。这样,奥古斯丁就论证了所谓的三位的合一性和平等性。合一性和平等性说明了神的唯一性,同时又是无所不在的。三位一体是基督教的根本教义之一,其中包含了明显的自相矛盾。对此他说,三位一体“这不能由理解把握着,就要用信仰怀抱着。”

11.圣史与圣域/上帝之城(奥古斯丁)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罗马城,这一历史事件在基督教内部引起沮丧、恐慌的情绪,以及在异教徒中产生幸灾乐祸的情绪。为了鼓舞士气,坚定信仰,奥古斯丁写下《上帝之城》,对这一历史事件作了哲学与神学的反思,对历史作出新的解释,作出了圣史与信史的区别。圣史是《圣经》所记载的上帝启示于人的事件,分成三个阶级与创世六天相对应。《旧约》描述的以色列人的历史构成前五个阶段。《新约》记载的耶稣基督活动是圣史的最后阶段,圣史结束与耶稣为人类献身之时。信史即历史学家记载的事件,其发生时间与圣史平行,在圣史结束以后仍然持续。圣史结束了耶稣之死的观点意味着圣史之后的俗史与人类命运无关,不但世界末日不可预测,而且世俗人事的兴衰都不会影响圣史已揭示的恩典与拯救。

与圣史和俗史相对的历史观是圣城和俗城相区别的社会观。按照奥古斯丁的观点,不同的爱组成了不同的城,“爱自己并进而藐视上帝者组成地上之城,爱上帝进而藐视自己组成上帝之城。”上帝保证“天上的和平”,世俗政权保证“地上的和平”。

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说法只是“神话般”的隐喻,圣城与俗城实际上是区别生活在同一国家的人们的不同精神生活和命运的概念,并不是指两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两者的区别在现世是无形的,但在来世却是有影响的。与俗史载圣史结束之后仍然延续的情况相反,圣城在俗城灭亡之后仍然存在,作为基督王国的永存。圣城在现世只是基督徒精神生活的无形圣地和心目中的理想目标。基督教国家并不等于圣城,其建立并不意味着上帝之城的目标已经达到。奥古斯丁说,这一目标只有在审判时才能实现,在此前,人类的精神生活面临着圣城与俗城的选择,每个人的命运都属于圣城或俗城。

所以通过两种不同的解释,奥古斯丁说明罗马的衰亡不在于皈依了基督教,而在于皈依不及时,信仰不够虔诚,人类之被拯救依赖上帝的恩典和启示,而不维系于罗马的历史命运。

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哲学(名词解释)

1.种族假相

培根在认知知识的过程中针对经院哲学而提出的一些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的幻想和偏见,称之为“假相”。并概括为四种。种族假象指的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思维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了事物的真相。

2.洞穴假相

指的是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偏见。这就好像一个人站在狭小的洞穴内看事物一样。

3.市场假相

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象。

4.剧场假相

指的是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心中而造成的偏见。从各种教条以及从错误的证明法则移到人心中的假相。

5.实体(笛卡尔)

笛卡尔经过“我思故我在”式的怀疑、论证,确立了三种东西的存在:自我、上帝和物体(客观物质世界)。他称它们为三种实体。所谓实体,笛卡尔指的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其实,按照笛卡尔的看法,只有上帝才是真正的实体。自我和物体的存在都依赖上帝。不过,除了上帝以外,它们的存在不依赖于任何别的东西,而其他东西的存在倒是依赖它们。例如观念的存在依赖心灵,物体的各种属性依赖于物体。因此,相对说,它们也可叫做实体。

笛卡尔把自我、上帝和物质世界这三种实体的确立,看作他的哲学体系中的“形而上学”部分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他论证了这三种东西的存在,他的哲学的建立和整个人类知识体系的建立,也就有了可靠的根基。

在笛卡尔哲学中,物体和自我分属两种实体,彼此不相关。这就构成了笛卡尔的二元论。

6.实体(斯宾诺莎)

实体的定义是不依赖于他物而独立自在的东西,也无须借助于他物而得到说明,通过自身而得到种种规定。由定义演绎出实体的种种特征,自因性指实体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而无须借助于他物而获得自己的存在;唯一性,即物体只能有一个;无限性,即实体是无限的;永恒性,即实体是永恒的,它的存在没有开端,也不可能有终点。

7.属性(斯宾诺莎)

在斯宾诺莎看来,属性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征。无限的实体必然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其中每一个属性都各自表现实体永恒无限的本质。尽管实体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但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属性只有两个,即广延和思维。这两个属性依赖于实体,而不能离开实体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广延和思维是同一实体的两种不同的属性。斯宾诺莎的属性学说是一种心物平行论的观点,即谁也不能决定谁。

8.样态(斯宾诺莎)

样态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学说。斯宾诺莎认为,样式是由实体通过属性派生出来的。实体的思维属性派生出的各种特殊的观念或意义,即表现各种具体的精神活动。认为具体的样式存在着本质与现象、原因和结构、全套与部分、一与多、无限与有限、绝对与抽象以及永恒不变和运动变化等联系与区别。斯宾诺莎在这里触及到了哲学上许多的对立范畴,看到了他们之间的某种联系和关系。又由于他片面强调实体对样式的决定性的一面,就只看到一方决定另一方,而忽略了对立面的彼此影响、相互转化,实际上是把对立的双方割裂开来了。

9.心灵是一张白纸

这句话是洛克的“白板说”中提到的,“我们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洛克认为认识开始与经验,并对天赋观念论加以驳斥,洛克认为心灵的作用就在于知觉心中的观念,与天赋观念说中提到观念存在于人们心中,二者相矛盾;如果运用理性发现,就说明这些观念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10.两种经验(洛克)

洛克在对经验进行深入研究时,提出了“二重经验论”。他认为,根据观念的来源,可以把经验分为两大类: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所谓外部经验,指有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引起

的感觉,如色、声、香味、硬、软等。洛克认为外部经验即感觉是人们认识的巨大源泉,换言之,我们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外部经验。所谓内部经验,是指心灵自己的反省自身内部活动时得到的各种观念,也叫反省观念,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推理、认识、意愿等等。感觉和反省是我们获得全部知识的两个源泉。

11.两种性质

洛克指出,要发现观念的本质,研究观念和事物性质的关系,必须从观念和物体的性质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洛克把物体的性质分为两类:第一性质,指物体的原始性质(广延、形状、大小、动静、数目);第二性质,指由感官不能觉察到的物质微粒的体积、形状、运动及其结合形成的一种能力(色、香、味等)。洛克认为,物质的两种性质都是客观的,是我们感觉得以产生的客观基础。

12.单子

单子指构成万物的基础或单元,是一种不具有广延性,只具有一定质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单子具有单纯性(不可分割,没有部分,是最小的单位,无广延,不能借以自然的方式产生,通过组合而产生,分解而消灭)、独立性(单子之间不能相互影响和作用,彼此孤立,自行封闭的实体)、多样性(事物由不同质的单子组成)、能动性(单子作为精神实体有欲求和知觉,决定它运动变化,单子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13.预定和谐

人们在解释单子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内在的矛盾,单子独立性认为单子不能相互影响和作用,彼此孤立,但世界是联系的一个整体,既然不能相互影响,又怎么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莱布尼茨提出了“预定和谐论”,认为虽然每个单子都是孤立的,但每个单子的发展又和其他单子的发展协调一致,形成了和谐的宇宙秩序,这是因为,上帝在创世之初,已把每个单子的全部发展过程都预先安排好了。

14.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的这一命题是肯定外物客观实在性的基本观点。按照这个命题,根本不存在任何独立于感觉观念的事物,所谓事物无非是被“心灵”实体感知的一组观念,事物和观念是同一个东西,它们的存在只在于被心灵所感知,这夸大经验中的观念,从而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15.印象与观念(休谟)

休谟提出一个命题:“除了知觉,一切都是不可知的。”在论证这一命题时,休谟把感觉经验叫做知觉,认为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进入心灵时,最强烈、最活泼的知觉是印象,包括感觉、情感和情绪;观念则是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印象又可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两种,而感觉是观念和反省印象的基础,观念则是感觉印象的精神的表象。观念可分为复合观念和简单观念,复合观念则是简单观念的集合或复合。

16.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是完全自明的。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怎么也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是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怀疑、思想是无可怀疑的,那么作为怀疑主体的“我”的存在也就是确定可靠的了。于是,也就得出“我

思故我在”这个命题。

笛卡尔把“我思故我在”看作是绝对可靠、牢不可破的真理,甚至认为连怀疑派的任何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他把“这条真理”当作整个哲学的基石。

17.观念联想(休谟)

休谟把感觉经验统称为知觉,然后又把“知觉”分为“印象与观念”。观念区别于印象,是由于它们具有较低程度的“生动性和强烈性”。又因为一些观念以某种未经解释的方式,带着印象的生动性与强烈再现,或者,“产生”了他所谓的“反省印象”的“新印象”。因此,反省是从感觉派生的。一切事实(知觉)都从感觉派生,而感觉印象来源于不知道的原因。简单观念之区别于简单印象仅仅是由于它们比较缺乏生动性和强烈性。通过这种“观念联想”就形成了关系、情状和实体的复杂观念。

18.认识论

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标准等。哲学基本问题与认识论关系十分密切,是研究认识论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由于对这一前提和出发点解决不一样,形成了各派认识论的根本对立和分歧,由此,引出了不同的认识论结论。唯心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从这个前提出发,主张认识是对“理念”的回忆(柏拉图),是对“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黑格尔),是主观自生的“感觉和经验”(贝克莱)等等,把认识的对象看作是感觉、经验和观念本身。唯物主义从物质,人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这一前提出发,并把反映论作为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认识论上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思想路线。哲学史上还有对人的认识能力提出怀疑,否定客观世界的可知性的不可知论。此外,就认识方法而言,还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法国哲学(名词解释)

1.自然神论

伏尔泰批评怀疑论者,从而深信物体的存在。在他看来,物体的本性是广延性和不可入性,宇宙是一架巨大而协调运转的机器,一切是按照数学力学规律运动的,上帝的存在是完全可能的。伏尔泰认为物质是惰性的,自身没有运动的能力,因此,要理解物质的运动,就必须像牛顿那样,假定一个“第一推动者”的存在。上帝虽创造了世界,但在他给世界以最初的推动之后,便不再干预世界,而听任自然规律去支配一切。

2.法(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指出一切为“法”所支配。肯定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客观性,认为自然界是运动着的物质,是受自然界的固有的规律支配的。孟德斯鸠否定上帝的万能,认为上帝也为“法”所制约。他所说的“法”是泛指事物固有的法则、规律,有时也指人们制定的法律。上帝和万物一样,都受自身固有的“法”所支配。“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它的法;人类的‘智灵们’有他的法;兽类有它的法;人类有它的法。”让万物遵照自己的“法”行事。在政治上,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并不是意味着可以任意行事,平等也不是意味着否定命令和服从,真正的自由只在于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真正的平等也只在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的以法治为中心的政治观点的政论基础,便是他的“法”的历史观。

3.人的四条自然法(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把人类历史描述为平等——不平等——平等的过程,即从自然平等到社会的不平等,然后又借助于法律使平等得以恢复的过程。他指出,位于一切法之先的是自然法,他们是唯一从我们存在的结构派生出来的。他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自然状态中,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没有知识,为自然法所支配。自然法包括四条:一是和平;二是设法养活自己;三是对他人的爱慕感情;四是对社会生活的愿望。总之,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是和平、自由和平等的。但是,当人们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之后,人们之间原有的和平、自由和平等关系就此终止,战争状态就开始了,于是才有必要制定各种法律如政治法、民法和国家法等。

4.人为法(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把人类历史描述为平等——不平等——平等的过程,即从自然平等到社会的不平等,然后又借助于法律使平等得以恢复的过程。他指出,位于一切法之先的是自然法,他们是唯一从我们存在的结构派生出来的。他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自然状态中,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没有知识,为自然法所支配。自然法包括四条:一是和平;二是设法养活自己;三是对他人的爱慕感情;四是对社会生活的愿望。总之,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是和平、自由和平等的。但是,当人们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之后,人们之间原有的和平、自由和平等关系就此终止,战争状态就开始了,于是才有必要制定各种法律如政治法、民法和国家法等。

5.地理环境论

孟德斯鸠是近代资产阶级社会学“地理学派”的创始人,因为他特别重视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气候、土壤、土地、面积、大小等地理因素对这个国家的人的性格、情感、风俗、法律及政治制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寒带地区的民族骁勇彪悍,热带地区的民族则心神萎靡。土壤贫瘠使人勤奋,土壤肥沃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他还认为,国家土地面积的大小和政体的性质有内在的联系,说小国家适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家适宜于君主政体,大国适宜于专制政体。

毫无疑问,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能够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对人类社会来说,它终究是一种外部因素,社会变化则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发展。尽管孟德斯鸠没有把地理环境看作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他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6.人是机器(拉美特利)

拉美特利的机械唯物论——人是机器。拉美特利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在物理学中所阐述的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的观点,他肯定在整个宇宙里,只有一种实体,即物质实体。一切事物,包括能思维的人在内,都是物质实体的产物和表现形式。具有广延和运动的物质实体是一切自然现象的基础。他说:“自然只用了一种同样的面粉团子,它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变化了这面粉团子的醇料而已。”他把广延看作物质的主要属性,把物质内部固有的使物质运动的动力看作是物质的第二种主要属性,是一切运动规律的直接原因。他批判了莱布尼茨的唯心论,也批判了笛卡尔的两种实体的二元论观点。他把物质和运动看作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这是他哲学思想中的一个主要成就。但是,他所说的运动仍然只是机械运动,他只用机械唯物论观点解释一切现象,认为不仅动物是机器,而且人也是一种机器,不过是更为“聪明的机器”罢了。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是人这种机器比动物这种机器“多几个齿轮”,“多几个弹簧罢了”。他完全否认人和动物的质的差别,否认了人的

社会性,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在解决物质和精神、身体和灵魂的关系问题时,他利用丰富的医学知识,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人的精神状态对人的有机体的依赖关系。

7.物质(霍尔巴赫)

物质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是有质的多样性。霍尔巴赫指出,人之所以坠入谬误和不幸,只是因为对自然缺乏认识,人们藐视对自然的研究,而醉心于某种超自然的事物。因此,他认为人们要获得幸福必须确立正确的自然观。自然就是物质和运动构成的一个整体。自然是包容一切的,在自然之外,什么也不存在,什么也不能有。如果人的精神要想冲到有形的世界范围之外,去寻求超自然的东西,那只能是徒然的妄想。霍尔巴赫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这个超自然的神的存在。霍尔巴赫进一步探讨了物质的定义:“对于我们说,物质一般地就是从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各种不同的物质的那些特性,是以物质在我们内部造成的不同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他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入手,以揭示物质的最一般、最根本的特性,从而明确肯定了物质是独立于我们的感觉的客观实在,感觉也是物质作用于我们感官的结果。

8.公意(卢梭)

按卢梭的观点,“公意”应当是指导国家和全体成员行动的最高原则。卢梭认为,国家应当是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一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和全体相联结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的自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卢梭认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就必须把自己和自己的一切权力全部地、毫无保留地让给集体。既然人们并没有把自己的权利奉献给任何人,而只是交给了集体,那么,人们就可以从集体那里得到“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卢梭认为,按上述原则建立的国家或主权就能体现全体成员的公意。卢梭反对党派斗争,因为党派斗争最终必然以党派集团的意志代替公意。卢梭从他的“公意”学说出发,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公意”的运用,如立法、建立政府、执行司法等,就是主权,主权属于人民。

德国古典哲学(名词解释)

1.自我(费希特)

费希特反对康德通过设定自在之物为经验寻找依据,而认为全部经验的根据就是“自我”。“自我”查知经验客体而不依赖于经验客体,自我通过主体的自我反省建立起来,通过绝对自我的理智觉察主体的存在。自我没有规定,没有限制,没有间接认识,是一种直觉。

2.绝对同一(谢林)

谢林的“绝对同一”指“无差别的同一”。它既非主体,亦非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的绝对无差别”。其中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都融合为一,没有差别。“绝对同一”是一种不自觉的精神力量,使自己和自己区别开来,从而产生出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差别和矛盾,并复归于绝对同一。

3.星云假说(康德)

康德提出太阳系起源于原始星云的假说。1755年,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提出:太阳系的天体是由同一团固体尘埃微粒,通过万有引力的作用逐渐形成的。这一学说阐明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东西”,其哲学意义在于给形而上学“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

拉普拉斯提出了另一种星云假说,从而与康德的假说合称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4.批判(康德)

康德的批判是指:根据理性具有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对理性的一般认识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来确立一种衡量知识是否科学知识的一般标准,然后以此来衡量形而上学的命运。在当时,批判的含义首先是针对莱布尼兹-沃尔夫体系提出的,其次,它还要通过对不依赖经验因素的纯粹理性的批判,为数学、自然科学提供哲学论证,同时又限制理性的活动范围,为宗教信仰保留地盘。

5.自在之物(康德)

在康德哲学中,“自在之物”与“现象界”相对,有三种不同含义:(1)指外在事物,在其认识论中常用,意思是在人认识外界事物时,先由这些事物刺激人们的感官而产生杂乱的印象与观念,然后由感性形式与知性范畴加以改造而形成现象界,人只能认识现象界,对自在物则不得而知。(2)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辩证部分中认为理性所试图达到的三个理念:一是一切精神现象的最高统一体“灵魂”;二是一切物理现象的最高统一体“世界”;三是无条件的全体统一。但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统一仍然用知性的有限范畴去认识,因而理性陷入二律背反和谬误,以此说明自在之物存在于现象的彼岸,并不具有经验材料,不能形成知识,但可以通过伦理学思想而达到对它的假设。(3)指与本体意义接近的极限概念,见于《纯粹理性批判》知性理论中论述本体与现象对立的部分。这种用法强调自在之物的不可知的性质,认为人的认识到此为止,不能超越这个界限,极限之内是现象界,可以认识,自在之物不能认识。从这个意义提出本体概念,作为对自在之物的另一种表述。辩证唯物主义承认自在之物,但否认自在之物与现象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6.现象(康德)

在康德哲学中,“现象”与“自在之物”相对,是指在直观中对人呈现的东西。凡人经验所及,皆属现象范围,但并不是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指一种主观表象。这种表象由自在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形式,但它不反映自在之物的性质,而只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心理状态。

7.感性(康德)

感性是指主体自我借助于感性经验而形成的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验直观,一是纯直观。前者是后天的质料,后者是先天的形式。感性的先天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感性与感觉经验结合后形成数学知识。

8.知性(康德)

知性是指主体自我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知性纯概念,即“范畴”。用这些范畴把感性知识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成为知识。知性与感觉经验结合形成自然科学知识。

9.理性(康德)

理性指在经验中无法达到的知识的完备性和无条件性,即要求认识世界、灵魂和上帝的认识能力。理性是认识的最高阶段,要求认识自在之物本身,获得关于世界的绝对认识,即理念。但是理性自身没有先天形式,只能借用知性范畴。但用认识有限对象的知性范畴去把

握无限对象,理性必然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此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

10.绝对命令

与“相对命令”相对,指人的行为所必须遵守的规律。康德认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必须成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但人除了受理性支配外,也受感性支配,因而有些行为并不按照人的理性行事,对此必须以命令的形式加以强制,由此提出了三条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规律:第一,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能够去立定意志要我行为的标准成为普遍规律;第二,你需要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人,你始终把人当成目的,而不把人当成工具;第三,每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康德的绝对命令以道德自律表现人的道德生活,不为物质利益和社会条件所决定。这个命令排除一切经验内容,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适用于所有人。

11.善良意志

康德认为实践理性产生一种善良意志。这种意志是无条件的,不是达到有条件目的的手段,不具有社会性质,也不从社会功利出发,是最高的道德意识。善良意志隶属于客观道德规律,对一切人有效。康德认为意志可以分为神的意志和人的意志,神的意志与道德规律根本一致,人的意志则不然,所以善良意志要以命令的形式使二者一致。人们感到的愉快为主观功利所控制,不带有善的目标,而善良意志是主观完善的意志,以道德规律为追求目标,力求达到至善。

12.二律背反(康德)

在康德哲学中,指两项原理对同一主题进行论证,其论证是矛盾的,但都是可以证明是正确的;或者两个前提推出的结论是矛盾的。二律背反的理论提出了理性思维中有矛盾的问题,但没有提出矛盾双方的统一与转化,并认为“有限”“无限”“简单”“复杂”这些说明现象界的知性范畴来说明自在之物是错误的;又认为自由与作为最初原因的上帝是属于自在之物的,而自然界则具有必然性,不能从必然性证明上帝存在,因而“自由”与“必然”“有上帝存在”与“没有上帝存在”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地方,从而调和了矛盾。《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理性宇宙论的四组二律背反,《实践理性批判》提出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判断力的二律背反。

13.图型论(康德)

指康德关于先天范畴与感性材料结合的方式的理论。康德认为知性范畴与感性材料不同质,两者的结合依靠时间。时间是直观形式,与感性联系,它又是主观活动形式,与知性相关,以时间的图型来分析范畴,则单一性、多样性、全体性是同样部分的时间单位的积累。图型必然与范畴相一致,因而图型也限制范畴,没有图型,范畴不能形成知识,即质料对形式也有决定作用。图型只是现象的图型,而非自在之物的图型,它通过想象的综合作用把直观中的统一性与范畴的统一性结合起来,归结为统觉的统一性。

14.消极理性(黑格尔)

在黑格尔哲学中指理性认识发展的第二阶段,是知性到积极理性的过渡阶段。黑格尔认为辩证法原则被知性孤立地单独应用时,就形成怀疑主义,即单纯的否定,但辩证思想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通过反思超出孤立的规定性,使它与别的规定性处于关系中而仍然保持自身的规定性。这种由孤立而达到联系,发现事物自身的矛盾即是消极理性。

15.积极理性(黑格尔)

在黑格尔哲学中指理性认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理性进一步要求“在对立的规定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即认识到相互转化的对立双方构成统一体中的两个不可分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的结果,在肯定中包含有否定的规定,在否定中包含有肯定的规定,肯定与否定两个差别的对立面达到了具体的统一。积极理性正是以把握具体真理为最终目标,是认识真理的最完善的形式,包括“知性”与“消极理性”于自身内,是以前两者的更高的认识能力。理性从单纯的否定返回到积极的肯定,是把否定看成是对肯定的深入的规定,使肯定的意义和内容较否定之前更丰富、更具体,这个肯定同时又成为一个新的辩证的三一式的开端。

16.绝对精神(黑格尔)

在黑格尔哲学中,其整个哲学就是“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这种精神实为一种逻辑思维,是脱离了人并与客观世界相分离的,只以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绝对精神是现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永恒存在的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核心,万物只是它的外在表现。绝对精神是一种活生生的、积极能动的力量,精神的辩证运动也就是“概念的内在发展”。精神由于自身包含着内在矛盾,从而不断自我否定向前发展,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绝对精神自我发展也就是它的自我认识过程。在黑格尔著作中,广义说,绝对精神与绝对观念有时通用,狭义说,绝对精神仅只精神阶段中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是精神最后返回到它自身作为精神的存在。

17.理性的狡计(黑格尔)

这是黑格尔在精神哲学中提出的,认为理性借人们的现实需要实现自己。换言之,就个人行动而言,利益是它的直接动力,而这些背后隐藏着理性的目的。精神观念通过利益观念决定认定行为,这里,黑格尔看到了个人行为背后的历史动因,以唯心主义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他的历史哲学看似提高了个人的历史作用,实际上将个人降低为理性实现自身的手段,因而受到许多批评。

18.市民社会(黑格尔)

在黑格尔哲学中,指精神哲学中客观精神的第三阶段,伦理的三个部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的第三部分,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黑格尔认为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有直接的自然的普遍性,在其分裂为特殊的单个人时,即发展到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是一种相对的全体,表现在需要的体系、司法、警察和同业公会的活动中。市民社会分为三个等级:实体性的或直接的等级,指农民阶级,依赖于自然界;反思的或形式的等级,指产业阶级,包含手工业等级、工业等级和商业等级,反思即理智的能力,认为它倾向于自由的经营活动;普遍等级,是以普遍利益为其职业,指公职官员。由于同业公会的形式,市民社会即转入国家。

19.实体即主体

黑格尔总结近代关于实体的学说和关于意识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不仅把真实的东西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应该理解和表述为主体”的原则。黑格尔认为实体是绝对精神的实现自身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实体自身就蕴含着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可以展开自身而成为现实。换言之,由于实体自身就具有能动性,所以它自己否定自己而成为发展出来的现实。因此只有当我们把实体同时理解为主体,理解为自己展开自己运动的时候,才能说明它的现实性。由于实体就是主体,其自身就具有能动性,因而实体的运动过程乃是它的自我运动,

世界就是它的外化和展开。

20.纯概念

即康德所讲的“范畴”。康德认为范畴不是来自感性对象,不是对感性对象之间内在联系的反映,不包括任何经验成分,因此成为“纯概念”。

21.理论活动(黑格尔)

在黑格尔哲学中,指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一个方面:认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接受了存在着的世界,使进入自身内,进入主观表象思辨内,从而扬弃了理念的片面性,并把这种真实有效的客观性当作它的内容,借以充实它自身的抽象确定性。

22.实践活动(黑格尔)

在黑格尔哲学中指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后一个方面:认识过程扬弃了客观世界的片面性,反过来又将客观世界仅当作一个假象、一堆偶然,并且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改

实证主义名词解释

1.实证主义原则(孔德):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那些所谓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一句话,就是以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概念。

2.“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孔德):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点,每一个知识部门,都先后经过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又名抽象价段;科学价段,又名实证价段。这三个价段表现为三种性质上不同、甚至相反的哲学方法,由此产生了三类哲学。

3.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是对社会的一种静态的研究,探究一般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性质以及它们存在的条件(就是研究社会的秩序)。社会动力学是对社会的一种动态研究,它探讨社会的运动和发展的规律,研究社会的进步。

4.“物是感觉的恒久可能性”:外部对象、物质的存在不以人们是否想到它为转移,即使人们关于它的感觉改变了,它仍然存在,而且它对许多观察者(包括没有感觉到它的人)来说是共同的。因为构成关于外部对象的不可能是(至少主要不是)眼前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觉总是特殊的、不规则的、变化不定的,往往以个别的感觉者和观察者为转移;而只能是具有固定不变的特性的、有规则的东西,即不管情况发生什么变化,它总会引起感觉的可能性的信念。

5.规律是“心理的联想”:认为人们的认识只能限于现象,即不能超出感觉经验的范围。外物、外部世界的存在依据于感觉的恒久可能性,即我们相信外物存在是因为相信感觉会重新出现,这种信念产生于经验,是观念联想的结果。

6.归纳主义:穆勒认为科学的归纳法即在于它能通过已知而推断出未知,也就是由考察某个事物具有某种属性而推论出该类所有事物均具有这种特性。归纳是“心智的这样一种活动,借助这种活动,我们由知道某种或某些特殊情况下为真的东西推断出与前者在某些指定

的方面相类似的一切情况下也为真”。为了能从某一类事物中的某个或某些事物属性推论出该类其余事物具有相同的属性,就必须首先假定自然界的各类事物均有齐一性,也就是同一类事物和现象有共同的、一般的规律。

7.普遍进化理论:进化是物质的集结,以及同时发生的运动的消散,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由相对不确定的、分散的同质状态进到相对确定的、凝聚的异质状态,而被保留的运动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化;物质的集结必伴以运动的消散,因此到一定阶段,进化就到了顶点,达到一种均衡状态。由于一切现象的基础是不可知的“力”,无论哪个领域都为恒久发生作用的“力”所决定,因此进化也必然是恒久的,普遍的。这条规律既可以从“力的恒久性”推演出来,也可以从各个领域的进化归纳出来。

8.“实在”不可知论:论述科学和哲学的对象时,用康德二律背反式方法分析了物质、运动、空间、时间等概念,认为它们没有实在性,只是现象范围的概念。物质概念不反映实在。它们是终极实在、“力”的经验的派生物,而“力”本身是不可知的。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名词解释

1.非理性主义(克尔凯郭尔):他以孤独的、非理性的个人存在取代客观物质和理性意识的存在来当做全部哲学的出发点,以个人的非理性的情感、特别是厌烦、忧郁、绝望等悲观情绪代替对外部世界和人的理智认识的研究,特别是代替黑格尔主义对纯思维、理性和逻辑的研究来作为其哲学的主要内容。

2.权力意志:尼采认为人的认识和道德价值观念都取决于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后者不是来自上帝或其他物质和精神实体,而来自人的生命本身。人的生命是一种冲动、冲力、创造力,或者说一种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倾向。尼采把生命的这种倾向看作是生命的愿望、意志。但他不同意叔本华把生命意志归结为追求生存的意志,而认为生命的本质并非追求生存。因为不处于生存之中者不能有愿望,而处于生存之中者所追求的不再是生存,而是发挥其生命力。他由此认为生命意志就是表现,释放、增长生命力本身的意志,即“权力意志”。

3.永恒轮回:他认为世界历史就是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世界的图景就是权力意志在其永恒轮回中的各种表现。权力意志在全体上是永恒同一的,就是说其总量是确定的,但是在它表现的局部的质的方面却是流动变化的。它不会永远停留于某种状态中,除了不断地流动、不断地变化本身以外,它没有任何永恒的东西。权力意志永远是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永远是自已创造的。

4.价值重估:就是要求批判被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当做真理的以往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破除它们的权威。

5.唯意志主义:把人的情感、意志置人的理性(理智)之上,并由之出发来解释人的全部认识以至全部精神和物质活动。

6.生命意志:德国叔本华语。用以描述作为世界本质的意志之特征。认为意志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是不断的欲求,而它所要的总是生命,所以意志和生命意志是一回事。

生命总要在个体身上体现,个体虽有千百种具体的欲求和需要,但最根本的是为了维护生存,抗拒死亡,就此而言生命意志表现为生存意志。个体有生有灭,总要驶向死亡,就此而言生命意志表现为生存意志。

7.超人:是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即权力意志的理想化和人格化,是与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传统所确立的价值相反的新的价值观念的理想化和人格化,或者说是狄俄尼索斯精神的理想化和人格化。

8.奴隶道德:是尼采比作畜群的普通人、“下等人”所遵奉的道德。这些人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没有奋发有为的生活理想和自我创造的愿望,他们把获功利当做生活和行为的准则,把怜悯、同情、仁慈、宽恕等品性赞为美德,把强者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人当做恶人。他们害怕、嫉妒、仇视强者,企图通过把他们自已所遵奉的畜群道德原则当做绝对原则来对抗强者,要求强者接受这些原则,抑制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怜悯、同情、爱护弱者,而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去压迫和牺牲弱者。

9.主人道德:是尼采比作贵族老爷阶级的少数奋发有为的人、上等人所奉行的道德。这些人的生命和本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不受任何确定的、被认为是普遍的道德原则的约束,超出于奴隶道德的善恶标准之外。他们完全以自已的意志为尺度来创造价值、制定道德观念。

新康德主义名词解释

1.新康德主义:是19世纪中期黑格尔学派在德国解体后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广泛流行的一个具有公开唯心主义特色,但又有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倾向的哲学流派。企图通过复兴和重新解释康德的有关理论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这一时期以德国为中心的西方各国复兴和重新解释康德哲学的一种广泛思潮。

2.马堡学派:以柯亨为领导的一批哲学家们企图利用和发挥康德认识论中的某些思想,建立一种以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为中心的哲学。由于他们把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归结为先验逻辑问题,因此被称为先验逻辑学派,又由于他们以马堡大学为活动中心,因而称为马堡学派。

马赫主义名词解释

1.马赫主义:是一个以它的创始人、捷克出生的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马赫命名的哲学流派,是近代经验主义传统的继承者,试图建构一种超越传统哲学的唯物唯心对立的中立的哲学。

2.世界要素论(要素一元论):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把物质和精神对立起来的心物“二元论”,要克服这种对立,建立统一的、一元论的宇宙结构。他把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统统归结为感觉要素,认为这种“要素”既不属于心理也不属于物理的“中立的东西”。世界是经验要素。

3.“函数关系论”:马赫主张把传统哲学和科学所论及的因果联系等自然事物的联系当做感觉(要素)的依存关系来描述,用函数关系论来取代传统的因果论,而且主张把整个世

界的存在都看做是函数关系的存在。

4.“思维经济原则”:简单说来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思维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思维在模写、预测经验事实上的简便性、经济性,是评价科学和认识活动的主要标准。

5.“原则同格论”:认为作为主体的自我以及作为对象的环境处于不可分割的同格、即相互依存关系之中。他把自我叫作同格的常在项或者说中心项,把环境叫作同格的对立项。认为二者总是被一起发现的,没有主体就没有环境,没有环境也没有主体。

6.“生命系列规律说”:就是把人的认识过程归结为生物学的刺激和反应过程,即自我经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与环境的刺激的相互依存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分为独立的生命系列和附属的生命系列两个过程。它在实质上是把感觉、思想仅仅当做是人在受到外部刺激以后所作出的生物学的反应,即人的生物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刺激物段。

7.反“嵌入论”:他反对把关于对象的感觉、思想、观念置于(嵌入)人的意识中,指责所谓“流行的心理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的哲学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把知觉(感觉、思想、观念)和知觉的对象(物、现象)分离出来,把后者当做意识以外的东西,而把前者置意识之中。

8.“约定论”:科学的概念、理论、原则等等只是一些经验符号、记号,不是客观实在本身的反映。它们不是起源于具有客观基础的经验,也不是先天的,而是科学家们彼此约定的,是由于大家的同意才发生作用的。

生命哲学名词解释

1.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它把揭示人的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存在及其全部认识和实践,特别是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再由人的生命和存在推及人的历史和文化,以至人与周围世界(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换言之,由对生命的揭示而推及对整个世界的揭示。

2.“生命”(狄尔泰):泛指人类个人和集体生活的整个范围,包括它们的表现、创造以及人类的社会组织、文化成就,人心向内与向外的一切活动等等。

3.“客观精神”(狄尔泰):又称之为“生命的客观化”,它包含语言、习俗、生活的每一形式或风尚、家庭、社会、国家和法律,乃至艺术、宗教和哲学。

4.柏格森的两种时间:柏格森认为应当区分两种不同的时间。一种是真正的时间,即生活和具体的时间;另一种是科学的时间,即度量和抽象的时间。绵延就是“真正的时间”,它是纯粹的,不掺杂任何空间要素。而科学的时间则受空间概念的影响。真正的时间是形而上学的对象,而科学的时间是理智为适应人们生活目的的需要而构造出来的。

5. 绵延:绵延作为真正的时间是质的过程,即质的连续不断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界限和分离的迹象,没有任何人为的、量的因素渗透进来,不可估量,是纯粹异质性的,是内在

的、心理的过程。

6.纯粹绵延:即是“真正的实在”,它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本体,而是不可分割的质的变化流,是变化本身。

7.两种“自我”(柏格森):一种是与环境有关的自我,这是当我们的意识关注着行动、因而也关注着广延性时候产生的;另一种是我们通过内省达到的内在状态的自我,是当我们把这些内在状态作为活生生的、互相弥漫的东西,作为永远生成着、延续着而不分离的东西来注视的时候产生的。这两种自我都体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前者是一般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在空间里的自我;后者就是由内心体验到的处在真正时间里的自我,也即绵延。

8.“创造的进化”论:生命冲动无时无刻不在创造自身和创造新的东西。由于它本身即是绵延,它就是在不断进化,这种进化不是从同质向异质的过渡或单纯同质的相加,而是纯粹的质的创造过程,是质的不断飞跃。“进化是一种不停顿的崭新创造。”为了区别于斯宾塞的机械的进化论,柏格林把这种生命进化称之为“创造的进化”。

9.直觉(柏格森):直觉是在任何生物中都能想象得到的一种认知力量,它与生命本身如此同一,以至凡有生命之处也就有直觉意识;它是当下的内心体验,是一下子置身于具体绵延历程中的那种努力,总是有机地把握而不是分割事物;它是直接意识,是把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

新黑格尔主义名词解释

1.新黑格尔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是19世纪末在英、美产生和流行,20世纪上半期、特别是两次大战之间在德、意等国产生强大影响的一个以“复兴黑格尔”为旗号的哲学流派。由于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黑格尔的理论有所改造和超越,融入了某些其它哲学思想的成分,特别是具有某些现代哲学特色,故被称为“新”黑格尔主义。

2.“绝对经验”理论:即超关系的经验中,布拉德雷认为已经超出了一切矛盾和对立。换言之,一切矛盾和对立在此都得到了调和。调和本身当然意味着有一种关系在其中。因为只有存在着关系、矛盾时才存在将它们调和的问题。绝对经验处于超乎一切矛盾之上的地位来调和一切矛盾,超乎一切关系之上的地位来处理一切关系。绝对经验中的这种关系就是它超乎一切之上而又包容了一切。

3.布拉德雷的直觉主义认识论:布拉德雷宣称认识实在、达到绝对是他的哲学的目标,不过不是通过思维、即理性和科学,而是要超出思维、理性和科学之外,在本能体验和直觉中去达到。他承认这种本能和直觉也是一种思维活动,但已不是处于关系式中的思维(即科学和理性的思维),而是超越了主客对立,超越了一切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及理性方法的思维。

4.个体性原则:每一个人都自成一体,都有自己的世界;世界对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他自己的世界,是由他自己的知觉所构成的意识历程,是他现在的知觉的一种延伸和规定。但不能把世界归结为个人的主观知觉,因为知觉必有其对象,而对象并不依赖个人的心理意识。因此,说世界对个人来说是其意识过程,意思是指世界是由作为对象的知觉构成。“对于我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1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柏拉图 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会饮》作者是( C )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3、迷狂说的提出者是( D ) A、尼采 B、雨果 C、朗吉弩斯 D、柏拉图 二、多选。 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 A、B、C )。 A、《大希庇阿斯》 B、《会饮》C《理想国》D《诗学》E《九卷书》 注意的问题: 1、柏拉图在雅典城外建立了学园派。 2、柏拉图的著作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得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三、名词解释: 迷狂说或(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理念说: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理。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四、简答或论述。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净化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康德 C、巴尔扎克 D、亚里士多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B )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多项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是(ABCDE) A、情节 B、性格 C、言词 D、形象 E、歌曲 注意的问题: 悲剧六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 三、名词解释:

世界近现代史归类知识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归类复习 一、最早、第一、最多类集锦 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上册)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一一14世纪的意大利 2 ?文艺复兴的先驱一一但丁 3?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的是一一但丁4?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一一葡萄牙和西班牙 5?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一一华盛顿(1787年) 6.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的时间——1792年7?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的时间一一1804拿破仑 &工业革命最早兴起于一一英国 9. 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名字及发明者一一旅行者号1825年由史蒂芬孙发明 10?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一一英国宪章运动 11.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一一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 12.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国家---------------- 美国和德国 13?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的是一一美国科学家爱迪生 14. 汽车最早发明是在一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5年由卡尔?本茨试制成功15. 飞机最早发明是在一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试制成功1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是一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1914~1918年 18?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一一英国科学家牛顿 19?最早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一一英国科学家牛顿 20.牛顿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一一创建微积分 21 ?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一一牛顿提出的“牛顿三定律”。 22.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 学家达尔文 23?爱因斯坦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一一20世纪提出相对论。 24. 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一一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 1 ?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一一人民委员会 2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一一苏俄 3.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一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4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一苏俄 (1836~1848) 英国科 日本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1.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和对贵金属的渴求,在宗教狂热和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西欧一些探险家开始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2.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世界市场扩大。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商业革命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因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力图恢复希腊、罗马典文化,使之“复活”、“再生”,“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传播到英法德等其他西欧国家,运动的中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促使欧洲人开始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精神;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又译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其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束缚,谋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思想武器。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经院哲学;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提倡理性,重视科学实验;表现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欣赏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人文主义对于人们摆脱神权的束缚,争取自由平等乃至推翻封建统治,都具有巨大进步作用 5.克伦威尔——

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

纲要课主要名词 上编综述1个:1、买办 第一章4个:1、三国干涉还辽2、黄祸论3、三元里抗英4、海国图志 第二章6个:1、《天朝田亩制度》2、《资政新编》3、天京事变4、中体西用 5、戊戌六君子 6、戊戌政变 第三章8个:1、清末新政2、三民主义3、黄花岗起义4、保路风潮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二次革命 7、护国运动 8、护法运动 中编综述1个:四行二局 第四章1个:1、北洋军阀 第五章5个:1、东北易帜2、八七会议3、井冈山土地法4、赣南会议 5、遵义会议 第六章8个:1、《论持久战》2、“三光政策”3、一?二九运动4、福建事变5、西安事变6、平型关大捷7、皖南事变8、“三三制” 第七章5个:1、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2、“五四指示” 3、第二条战线 4、第三条道路 5、《中国土地法大纲》 第八章2个:1、“一化三改”2、“四马分肥” 第九章4个:1、《论十大关系》2、中共八大3、“六又”政治局面 4、1959年庐山会议 第十章1个:1、“三步走”战略

近现代史纲要课考试的主要名词 上编综述1个:1、买办:是半殖民地中国的产物。他们最初是充当通商口岸外国洋行的雇员和代理人,在帮助外国资产阶级积累资本睇过程中,通过获取佣金、分红、利息等手段积累财富,并利用与外国侵略势力及封建势力的密切关系,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 第一章4个:1、三国干涉还辽:1985年中国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黄祸论:19世纪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就是其中的一种。他们宣扬中国等黄色人种对西方白色人种构成威胁,企图以此论证西方列强侵略、压迫中国有理。 3、三元里抗英:1841年,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并与英军展开激烈战斗,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4、海国图志:1843年魏源所编,其主要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总结了鸦片战争经验教训以及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等;并在此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其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5、戊戌六君子:包括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个人。1898年,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守旧势力对维新派进行反击和镇压,对维新人士进行捉捕和残害。同年9月28日,其六人被处决,为变法壮烈牺牲。 6、戊戌政变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谕旨,宣布开始变法。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势力经过密谋,于9月21日发动政变,软禁了光绪皇帝,新政措施除了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以外,其余大都被废除;维新派人士和参与或同情变法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革职,或被放逐,史称戊戌政变。 第三章8个:1、清末新政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从1901年到1905年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专门办理外交事务,后期实行预备立宪;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悲剧(P34)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着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或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2.(杜勃罗留波夫)人民性(P255) 杜勃罗留波夫在《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一文中,集中地论述了文学的人民性问题。在他看来,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固然也体现为艺术家运用人民便于接受的形式、描写人民的风俗习惯、使用人民的语汇,但主要的却不在于形式、题材、语言,而在于它的内容所渗透的人民的精神,即在作品中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文学家怎样才能在作品中渗透出人民的精神呢?第一,文学要“表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愿望”;第二,也是关键的一点,文学家要在思想感情上同人民一致。此外,杜勃罗留波夫还认为人民性与现实主义是一致的,作品的人民性的渗透程度标志着现实主义发展的水平。当然,杜勃罗留波夫所说的人民,主要是指农民,所谓人民性,也主要是要表现农民的思想观点和利益。 3.(克罗齐)艺术即直觉(P322) 克罗齐认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源于理智的逻辑,产生概念;另一种是源于想象的直觉,产生意象。艺术活动,就是直觉活动,艺

术是直觉的产物。直觉的最大特性是意象性,“意象性这个特征把直觉和概念区别开来”。这样,克罗齐就把直觉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从而把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也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 4.(庞德)意象(P348) “意象”是庞德诗论的核心范畴。庞德在《回顾》中对意象作了这样的表述:“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外层则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在庞德看来,诗中的意象最终将诗人、读者和诗的创造对象三者引入了诗化的境界。因此,他把创造出完美的意象当做诗歌创作的宗旨:“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 5.陌生化(P391)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感知的过程,只有在过程中,文学主体才能感受和体验;为了延长感受的过程,就必须增大感受的难度;增大感受难度的最佳途径是使事物变得反常、陌生,即对于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加以陌生化的处理。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情节”就是对“故事”的陌生化处理的结果。 6.含混(P430) “含混”,燕卜荪在《复义七型》中提出,又译“模糊”、“晦涩”和“复义”等,原指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准确确定本义的

中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归类复习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归类复习 一、最早、第一、最多类集锦 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上册) 1.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 3.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的是——但丁4.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5.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1787年) 6.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的时间——1792年 7.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的时间——1804拿破仑 8.工业革命最早兴起于——英国 9.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名字及发明者——旅行者号1825年由史蒂芬孙发明 10.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 1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 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国家——美国和德国13.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的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 14.汽车最早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5年由卡尔?本茨试制成功 15.飞机最早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试制成功1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1914~1918年 18.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9.最早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20.牛顿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建微积分 21.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牛顿提出的“牛顿三定律”。 22.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3.爱因斯坦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20世纪提出相对论。 24.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 1.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2.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苏俄 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5.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1928年 6.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早开始于——美国 7.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国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的是——美国 9.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欧洲联盟(1993年成立) 10.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是——日本11.二战后,在经济、军事实力上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美国 12.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二、性质实质类:知识汇编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 1.美西战争:美西战争是1898年,为夺取属地、和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的第一次战争。和既有重要的价值,又是分别向和扩张的。新兴的拥有雄厚的、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 2.门户开放政策:在整个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内,不论是否在或都实行这个原则。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3.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2月,与为了侵占东北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而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日、俄、中(清)三方在这场中都蒙受到了严重损失,并为之后各国的发展道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三国同盟: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5.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成。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出。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6.马恩河战役:1914年5月,德军在进攻中,右翼第一、二集团军之间出现了50公里宽的暴露地段,补英法联军楔入,被迫撤退。联军开始反攻但其后受阻,遂设防固守,此为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以德军第一次撤退和失败,联军取得胜利告终,联军向前推进改革60公里。马恩河之战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德军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 7.坦能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东线的一次重要战役。一战爆发后,俄军为配合西线协约国的军事作战,于1914年8月在东线发动军事进攻,但由于其指挥系统差,后勤补给困难,东线德军在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指挥下,最终击溃入侵俄军,俄军全线溃败,12万人被俘。德军在东线由此从防御进入进攻,最终在12月,在俄国内陆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史 一、名词解释(4*5分) 二、简答题(4*10分) 三、论述题(2*20分) 一、名词解释 1、柏拉图——理式 万事万物有一个本源,这个本源就是理式,理式最初是起源于神的,是由神创造出各类事物的共相。 2、文艺复兴 主要指古希腊罗马古典学术的复活和再生,用古希腊罗马的世俗的人文科学(如修辞学、哲学等)以及近代的科学技术,来取代神学。它看似是复兴古典学术,实际上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最早是意大利艺术家提出的,取得成就也是意大利最高。 3、启蒙运动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先驱们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是 继文艺复兴以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主义文艺理论是欧洲当时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对新文艺的呼唤,它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思想成果。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4、叔本华——生命意志 叔本华把生命意志归结为追求生存的意志,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和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即生存下去永不满足的欲求。要想摆脱痛苦,最根本的就是要否定生命意志,使人的认识从意志服务、充当意志的工具的关系中解脱出来。 根本彻底的解脱只有死亡,而暂时的解脱只有通过艺术。 5、尼采——权力意志 尼采的权力意志认为一切事物除了追求生存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追求力量的强大、权力扩张、追求优势求和自身超越,认为生命意志就是表现,释放、增长生命力本身的意志,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哲学。 6、精神分析——原型或原始意象 集体无意识和族类记忆,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原型”或“原始意象”。 荣格认为原型的最初形式是人们对于某种情境所作出的反应,当这种情境反复出现,就逐渐印刻在人们的心理结构中。在遇到同样的情境时,人们就会做出相同的心理反应,这种特定的心理模式就构成了原型。所有原型加起来就构成了集体无意识。艺术作品就是通过原型和原始意象来表现集体无意识的。 7、本雅明——“灵韵”说 “灵韵”的概念是作为艺术品和艺术复制品的对立特性提出来的,本雅明认为,艺术作品原则上是可以复制的,但是技术复制是现代社会的新产物,对原来的艺术品有伤害,它伤害的就是艺术作品所特有的“灵韵”。“灵韵”包含两层含义:灵韵代表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性;灵韵指的是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一种距离感。

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

世界历史复习资料 考点1:欧美国家巨变与殖民扩张一.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共和国的诞生于克伦威尔的独裁 1.1640年11月,议会的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武装-------新模范军。 3.1649年一月,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5月10日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4.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自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 2.1668年,“光荣革命”威廉三世当上国王。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2.时间:1689年 3.3.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4.内容: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国王无权废除法律, 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5.意义:确定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 阶级专政在英国建立起来。(注意:《权利法案》的材料) 三、美国的独立:(九上第一主题第3课) (一)、独立战争爆发与《独立宣言》: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战争的经过 (1)爆发:1775年4月列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2)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决定组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3)建国:《独立宣言》的发表 ①时间:1776年7月4日 ②制定机构和起草人:大陆会议杰斐逊起草 ③内容:《独立宣言》阐述了自由、民主的政治原则,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④历史意义: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5)胜利:1781年英军在司令康华利的带领下向大陆军投降。 (6)独立: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3.1787年宪法: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4.性质和作用: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 5.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1775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使美国赢得了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6.华盛顿: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统帅---------被誉为“美国国父”。 四.攻占巴士底狱。 1、革命的根本原因:法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1789年,法王路易十六为摆脱财政危机召开的三级会议。 3、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五《人权宣言》和共和国诞生: 1.《人权宣言》的发表: (1)时间:1789年8月 (2)制定机构:制宪会议。 (3)《人权宣言》内容:①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②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历史意义:《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它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印度政治运动的最后目标不是自治而是完全独立。在印度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尼赫鲁的主张具有民主社会主义倾向。在社会与文化层面,尼赫鲁主张取消种姓制度,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同时也主张吸收西方先进教育与科技,实行科教兴国。 *44、苏加诺主义 1941年苏加诺写了《苏加诺谈苏加诺》一文,称自己是民族主义者、伊斯兰教徒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混合体”,提出“纳、沙、贡”思想。(纳沙贡是印尼文民族主义、宗教和共产主义的缩略语)主张三种力量的团结与合作。1945年6月1日他在印尼独立准备调查会上提出了“建国五原则”或“五基”:“第一是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主义,第二是国际主义或人道;第三是协商制或民主;第四是社会繁荣。第五个原则应该是:在信仰神道的基础上来建立独立的印度尼西亚。”这里面的信仰神道,是包含了宗教宽容思想的。即,既提倡印尼人信仰伊斯兰教,同时也允许他们信仰其他宗教。 45、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叙利亚) 46、依附理论(拉美学者:普雷维什) 47、世界体系理论(沃勒斯坦) 48、戴维营会议 1959年9月15日至27日,赫鲁晓夫前往美国访问。在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两天会谈。会谈中双方就苏美关系、德国和柏林问题交换了意见,谁也不愿作出实质性的让步。不过,会谈公报宣布双方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并宣布艾森豪威尔应邀于1960年春正式访苏。于是,会谈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 49、戴高乐主义 P资269 50、哈尔斯坦主义 P资270 51、新东方政策 P资270 52、波兹南事件 P资273 53、匈牙利事件 P资273 54、布拉格之春 1968年1月,杜布切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当年三四月间,他主持召开捷共中央全会,并通过了以改革为基调的《行动纲领》。该纲领宣布:要充分发扬民主自由,坚持法制;实行经济改革,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要执行一种更加积极的外交政策。随后,捷克的改革运动日益展开,政治生活日趋活跃,民主气氛迅速笼罩全国。西方把杜布切克所掀起的这股改革浪潮称作“布拉格之春”。 55、勃列日涅夫主义 为了给自己的侵略行为辩护,勃列日涅夫1968年11月在波兰统一工人党代表大会上声称:当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危险、对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安全构成威胁时,这就不再仅仅是那个国家的问题,而变成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关心的问题,就有必要提供军事援助,采取军事行动。这就是“勃列日涅夫主义”,又称“有限主权论”。勃列日涅夫的目的在于以此作为苏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控制和干涉的理论依据,以便将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战略轨道。 56、尼克松主义 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尼克松开始对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对随行记者发表非正式谈话,表示他正在制定一项崭新的亚洲政策。11月3日,尼克松对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正式公布了美国今后对亚洲政策调整的三项原则:1)美国将格守所有的条约义务;2)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到某个美国盟友的自由,美国将提供保护;3)在其他场合,美国希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起本国防务的主要责任。“尼克松主义”的三根支柱是“伙伴关系、谈判和实力地位”。

近代史名词解释全(1)

三国干涉还辽:1985年中国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皖系军阀——段祺瑞 直系军阀——冯国璋 奉系军阀——张作霖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遵循“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所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从未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带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它的出现,表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 借师助剿:在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清朝地方官闻风丧胆,有人建议把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借助外国军队上,这就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的“借师助剿”方略。 公车上书:公元1895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运动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维新失败。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虎门销烟:道光1839年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的光辉一页。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平壤之战:发生于1894年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但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里,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是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面的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

当代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当代西方文论 1】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则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活动。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2】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文学性就在文学语言的联系与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与某一部作品中,它是一种词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年广东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 3】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无意识是混乱的、盲目的,但却广阔有力,起决定性作用,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展示了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引导人们去注意意识后面的动机,去探讨无意识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4】欲望的升华说: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方面,它支持泛性论的观点,把性欲看作是文艺创作的动机,作家和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受他们的“本能的欲望”的驱使,艺术家和常人一样,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他们创作的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经过生化作用,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满足。梦的四种作用方式:压缩、移置、表现手段、二次加工 5】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指20世纪初叶开始,詹姆斯,福克纳等一批小说家撤出传统小说中作者自我的介入,致力于描绘人物的无意识活动,即以自由联想等为线索直接且自然地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叙事手法。 6】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以兰色姆《新批评》一书得名。在书中他评论了艾略特、瑞恰兹、温特斯等人的理论,称他们为新批评家。它的崛起是对忽视文学作品本身的种种文学批评倾向的反拨,由于它一开始就抓住了传统文学批评的最薄弱的环节加以批判,并辅之以一整套十分具体、操作性极强的阅读、批评文学作品的方法,因此在西方文学批评界和文学教学活动中占用主导地位。 7】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认为诗应当是非个人化的,针对浪漫主义宣扬感情和个人的观点,明确指出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体的表现,而是个体的脱离。*他把文学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认为任何一位文学家都不会具有完全的意义,只有把它放在前人之间比较、对照我们才能获得客观的评价。*文学家应该消灭个性。*非个人化还应当逃避文学家个人的情感。 8】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强调诗本身的本体存在,认为批评应当成为一种客观研究,它不应当探讨文学与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联系,而应对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种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存在物,研究其内部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运动变化,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性

世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部分 (八年级下四、五单元及九年级上) 一、上古人类文明 【考试说明】 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 北:八下P90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北:八下P91《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北:八下P9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 4.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北八下P90:第17课课题: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5.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 北:八下P95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在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6.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八:下P94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 二、中古亚欧文明 1.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北:八下P101公元646年,日本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制 度,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创立伊斯兰教,建立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八:下P102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一面 团结阿拉 伯人的旗帜,穆罕默德率领信徒,打败了麦加贵族,建成历史 上第一个阿 拉伯国家。三、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 北:八下P120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随叔父来到中国元 朝的上都,在中国当了17年的官,马可·波罗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作《东方见闻录》(又译《马可·波罗行记》) 北:八下P120 阿拉伯数字原本是印度人发明的,经过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 2.世界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往的方式。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这是为了期末考试整理了一些世界现代史有关的名词解释,可能不算很专业,不过我觉得已经把各个点都包括了,已经用斜线主要内容的各个要点分开,记背时会清楚些。如果觉得不完善,可以参考其他的资料补充。 1、美西战争 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战争。/19世纪末,美国西部开发殆尽,开始向太平洋地区扩张。1898年4月借口美舰“缅因号”在西班牙殖民地被炸沉向西班牙宣战,不到三个月就占领西班牙数个殖民地,西班牙被迫求和。/12月签订《巴黎和约》,规定将其殖民地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割让给美国;古巴独立/美国于1901年强迫古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事实上把古巴变为美的殖民地。/从此西班牙退出争夺殖民地的舞台。 2、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因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且其军事力量也远不及其他列强,所以它决定用经济竞争方式在中国扩张利益。/1899年美向英、德、俄、意等国发出照会,主要内容为列强之间互相承认在华势力范围,相互之间不得干涉;同时也应当承认其他列强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的特权。/1900年美向各国发出第二个照会,声明此政策是“保护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的”/1922年载入《九国公约》,成为各国侵略中国的保障/它为迟到者美国在中国的利益扩张大开方便之门,同时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由追随英国到奉行独立自主的帝国主义大国政策,美成为列强在亚太地区竞争的主角之一 3、大棒政策 又称“实力政策”。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的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他认为对付别国的方法是:话可以说得好听些,但手中要拿着大棒,故名。后发展为“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胡萝卜”指给一些好处)。/20世纪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在大棒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凭借武力,多次公开干涉拉丁美洲国家的内政。遭到拉美人民的反对。/美国推行大棒政策的地区并不限于拉丁美洲。(独裁者的怀柔政策) 4、金元外交 20世纪初,美国总统塔夫脱提出的美国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他宣称美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就是用美元代替枪弹,利用经济渗透和施加压力,这就是“金元外交”的要义。/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美国资本大量投入加勒比海地区及中国等地,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二者常常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外交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 5、日俄战争 1904年到1905年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所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俄国战败并与日本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使日本取得了在东亚的军事优势及在朝鲜和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力,令俄国在此的扩张受到阻挠。/世界意义是加速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到来,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的满洲地区,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这给中国东北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刺激了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促进了中国的立宪民权运动,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影响:俄国战败加速了1905年革命的到来,而1905年革命又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日本从此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更增加了称霸太平洋的野心;亚洲的小日本打败了欧洲的大俄国,鼓舞了亚洲的民族主义;但日本的侵略扩张使各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加强了反帝国主义的性质) 6、伊朗的立宪革命 1905—1911年伊朗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末,伊朗半殖民地日益加剧,国内的

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全)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全) 价格革命 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升四倍多,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二至二点五倍。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其结果是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而靠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受到削弱,收入微薄的劳动者的生活日益下降,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殖民制度 一般是指西方列强国家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并把它们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制度。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欧诸国往往是通过海盗式劫掠、欺诈性贸易等各种方式进行早期殖民活动。在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特别是进入垄断时期,则使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手段,使被侵略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而依附于外国的保护。各殖民国家相互遵守共同的协定,但有时也会因为利益关系发生武装冲突,即殖民战争。殖民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掠夺殖民地的产物。 【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煽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15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也促使西欧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及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最初由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组织远洋航行。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 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教皇子午线 近代教皇为解决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新发现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提出的分界线。1493年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该线以西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划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使葡取得了绕非洲到印度航路的所有据点。 【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其他欧洲国家。一些新生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下,把矛头直接指向教会神权统治,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迷信愚昧;表现乐观主义,反对悲观主义。因而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也是新文化的基本内容,它逐渐形成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表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是,它并不是对于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它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的重重禁锢,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学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新的政治学、史学和教育学相继出现,产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