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甘肃-平凉市政府工作报告

甘肃-平凉市政府工作报告

甘肃-平凉市政府工作报告
甘肃-平凉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8日在平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三次会议上

平凉市市长臧秋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落实市三次党代会确立的战略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努力克服市场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严重影响,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双联”行动,集中突破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迈出了转型跨越、科学发展的坚实步伐。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56亿元,分别增长17.1%和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10元,分别增长15.5%和17.6%。

全力实施“十大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坚持把抓项目、增投资作为促进转型、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健全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和督查考核办法,全力以赴抓进度、抓质量,全市共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893项,其中亿元以上125项,十亿元以上7项,分别比上年增加39项和3项。尤其是精心谋划和组织实施了能源开发、现代农业“五个百万”增收、平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旅游产业提质等“十大工程”,涉及项目109个,年内开工98项,已建成56项,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130.2%。省市列68个重大项目中,中卫至贵阳输气管道(平凉段)等4项建成,泾渗公路等37项顺利推进,平凉机场等预备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十二五”谋划的14个过百亿元项目开工2项。依靠项目支撑,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4%,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

突出能源综合开发,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以实施能源开发工程为重点,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全面落实保增长各项措施,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迈上百亿元台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进程加快,灵台南部煤田精查结束,灵台独店、泾川高平煤炭资源勘探进展顺利,红河油田百万吨产能会战全面推开,赤城、五举煤矿开工建设,邵寨煤矿建设及百贯沟煤矿改扩建进展良好,20万吨聚丙烯、70万吨

烯烃和330千伏灵台送变电工程有序推进,唐家河、南川河煤矿、陇能公司煤转化循环经济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8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成,碳纤维产业园一期和光伏产业园一期厂房建设、设备购臵抓紧进行。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业持续扩容增效,虹光真空接触器技改、静宁纸箱包装产业园和恒达废纸综合利用项目建成,红峰减温减压装臵研发生产线投入试生产,亨达公司出城入园和切纸机产业升级改造基本完成,天纤棉业5万锭棉纱生产线、皇甫谧制药公司改扩建完成年度计划。组织实施了一批技术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20项。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实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21项,完成污染减排项目45个,淘汰落后产能50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目标值以内。

大力实施“五个百万”工程,农业农村经济提质增效。围绕促进粮食增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中实施百万吨粮食丰产、百万头肉牛增效、百万亩果园提质、百万吨蔬菜保障、百万亩马铃薯增收工程,推广以全膜覆盖为主的旱作高效农业技术184.6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总产达到110.35万吨;新建标准化养牛小区56处,冻配改良20.4万头,牛饲养量、出栏量分别增长2.3%和2.2%;新植果树经济林29万亩,创建果园标准化生产基地118万亩,果品总产

量95万吨,增长4.5%;新发展设施蔬菜1.16万亩,蔬菜总面积79.8万亩,总产量106万吨,增长5.6%;种植马铃薯100.6万亩,产量达到160万吨,分别增长21.3%和22.3%。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新增、规范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0个,流转耕地、林地42.8万亩。举办了中国苹果年会暨中国〃平凉金果博览会,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完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5.26万人、技能鉴定1.8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47万人,创劳务收入52亿元。认真落实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编制了全市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了39个整村推进、5个整乡推进和华亭黑河流域省级片区扶贫开发项目,易地扶贫搬迁1145户5788人,全市完成减贫10%。兑付各种惠农补贴资金11亿元,人均567元。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市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试点工作启动。大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治理河堤90公里,实施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项目54个,土地整理复垦新增耕地1015.2公顷,造林绿化21.1万亩,新修梯田25.2万亩。

激发旅游商贸活力,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投资5.8亿元实施重点旅游项目39项,启动了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首届皇甫谧故里拜祖大典暨《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崆峒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节会,在国内外高端平

台开展集中宣传推介,崆峒山创建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神奇崆峒〃养生平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中远程客源明显增多,全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3亿元,增长39.4%。加快商贸物流设施建设,世博伟业家居建材广场、仁河汽配城一期建成运营,风尚吉伍商贸建材市场、平凉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开工建设,平凉城区建成“放心粮店”20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85%的乡镇和70%的行政村。积极实施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培育工程,现代物流、中介服务、住宿餐饮、家政服务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较快发展,城乡消费日趋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增速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深入推进开放创新,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着眼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制定落实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和金融支持“三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切实加强政银企对接,创新拓宽融资渠道,与省农行、省建行、省中行和甘肃银行签订了389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新增24.5亿元。惠民公司和泓源公司年内融资6.3亿元。新增融资担保机构9户,担保资本金总额达到6.6亿元。改进和加强财税工作,强化税收征管,全市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预算任务,争取资金总额增长21.3%,财政支出达到124亿元,增长21.6%,在全省率先完成了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建设。改革理顺平凉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并启动了新一轮发展规划修编,

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年内新入园千万元以上项目31项。全方位推动开放交流与经贸合作,创新招商引资责任落实机制,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成功引进陕西星王、甘肃利友、江苏悦达、山东润翔等一批大型企业投资煤电化产业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10项,落实到位资金195亿元,增长83.1%。目前,已有6户世界500强企业、11户中国500强企业和2户民营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建设项目69项,招商引资呈现出规模扩张、领域拓展、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

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理顺平凉城区建设管理体制,拉开“一中心两园区”城市发展框架,编制中心城市相关规划41项,开工建设重点项目8类89个,完成投资25.7亿元。依法实施房屋征收1600多户,征用土地6408亩,有效保障了重点工程建设用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完成供热机组热源改造和盘旋路以东主管网敷设,供热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实施了柳湖公园、新区绿地公园一期和一批重点街路绿化及景观提升工程,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造。312国道城区过境段改线和平定高速西出口连接线工程建成通车,双桥路泾河大桥、东大门道路、平沿路改造等道路畅通工程和“八沟一河”综合治理进展良好,城市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有效增强。强化规划、建设执法,集中开展“拆违”和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

6县县城和36个重点小城镇实施基础建设项目141项,完成投资12亿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省列泾川新农村试点县、市列3个城乡一体化试点乡镇以及市县列61个新农村试点村、127个“三清五改”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36.2%。

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完成了市级文化广电行政责任主体合并及国有文艺院团、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广电网络整合运营。市广电新闻中心建成主体,乡镇、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城市数字影院和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完成年度任务,“平凉文化年”活动深入开展,《平凉地区志》正式出版。培育文化企业38家,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8%。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教育经费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建、改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39所,消除D级危房9.5万平方米,18.5万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营养餐。市妇幼保健院建成投用,改扩建县级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7个,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31个,建成市、县“120”急救调度指挥系统,为乡镇卫生院配齐了急救车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新农合报销总金额、实际住院补偿比分别提高25%和8.5%。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宽带入户工程进展良好。统计调查、物价、档案、外事、侨务、地震、气

象、人防、红十字、残疾人事业等取得新的成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秩序保持稳定。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城市标准化示范社区8个。认真落实信访联席会议、领导包案和通报谈话制度,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一批重点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和社会管理基础工程建设,强化流动人口、“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和网络信息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深入推进质量振兴,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积极推进药品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创新完善监管网络和工作机制,强化专项整治,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市、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全部建成,防灾减灾工作有力有效。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崆峒区“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全市军政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安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积极措办惠民实事,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完成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提标

和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提标,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市社会福利院建成主体,3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全市筹资3.1亿元,落实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津贴补贴和高龄补贴增资政策。省市确定的实事全面完成,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246套,主体竣工率达到81.3%;平凉城区9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全力推进;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万户,累计有1.05万户农民搬出窑洞和地坑庄子,基本实现了“告别窑洞”目标。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处,解决了15.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通村率、入户率分别达到83.2%和82.5%。实施县乡道路改造5条134公里,新建通村硬化路474公里,开通城乡公交班线12条。投资1100万元更新平凉城区公交车28辆,新建公厕10座,中心城市智能交通信号灯及指挥系统建成投用,乡镇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进展顺利。建成户用沼气池1万口、村级服务网点50处,为5450户农户配发了太阳灶。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到总支出的73.3%。

一年来,我们适应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的任务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了市级财政投资项目管理、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制度,修订完善了县(区)、部门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制定规范性文件14件,政府规范化、科学化决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

论监督,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开展视察、调研,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183件建议提案均按期办结。按照省、市委开展“双联”行动的统一部署,各级领导带头,广大干部积极参与,深入开展进村入户走访、政策技术宣讲、矛盾纠纷排查、示范典型培育和助农增收帮扶工作,规划实施产业帮扶项目482个,完成投资2.5亿元,联系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收入有较大提高,机关干部的群众观念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有效转变。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64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26项,降低收费标准70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和办公无纸化,基本实现了部门间公文电子化传输。加大纠风治乱和民主评议行风力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社保资金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和廉政风险防控,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中央、省驻平单位和驻平部队,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平凉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项目建设总量不足、规模偏小,尤其是支撑和带动跨越发展的大项目、产业项目不多;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产业链条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比重小,现代服务业规模、层次较低;农业基础脆弱,产业化程度不高,蔬菜等农产品供给保障不足,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大;资金、人才和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仍然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仍有较大差距;一些部门、单位和干部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工作起点不高,推动落实不力,庸懒散慢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对此,我们将认真分析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2013年工作要求和主要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提出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小康进程提供了难得机遇;关天经济区、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等规划的深入实施,为我们夯实发展基础、实现后

发赶超提供了政策支持;东中部地区资源型、高载能产业向西部地区加速转移,为我们集聚域外资源、扩大开放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和“3341”项目工程的全面实施,为我们扩大项目总量、加快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我们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要素制约更加突出,市场和区域间竞争愈加激烈。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持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发展。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全委扩大会、省十二次党代会、市三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围绕主题主线,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深入实施全省“十大行动”和“3341”项目工程,全力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强产业、夯基础、促和谐,推动项目建设跃上新台阶,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切实加快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建设进程。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增率控制在

7.1‰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上下达目标之内。

围绕上述目标,按照“提速进位,重点突破,改革创新,抓实见效”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大力实施项目带动行动,继续抓好“十大工程”,精心谋划和实施一批能够扩大投资、加快转型、优化结构、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以大项目拉动大投资、促进大发展。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眼破解瓶颈制约,完善交通路网框架,完成泾渗二级公路、崇白路改造,力争西平铁路建成通车,加快天平铁路建设,完成平天高速、静庄高速、彭阳至大桥村高速和312国道平凉段改造前期工作并争取尽早开工,促进平凉机场早日立项。强化水利保障,编制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积极配合做好引洮二期静宁受水区工程、白龙江引水平凉支线工程前期工作,促进崆峒水库改扩建等骨干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泾川泾庆灌区和静宁西干渠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成一批重点河流防洪工程。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3G移

动互联网、数字城市、数字企业、数字社区建设,扩大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及生产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强能源化工项目建设。围绕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快速推进邵寨、赤城、五举煤矿和红河油田百万吨产能建设,加快中煦20万吨聚丙烯、华泓汇金180万吨甲醇及70万吨烯烃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陇能公司360万吨兰炭、42万吨焦油加氢项目及唐家河煤矿,南川河、安家庄煤矿完成前期工作并力争年内开工,天元公司煤电化循环经济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输电通道和联网工程建设,建成330千伏灵台送变电工程,开工建设110千伏米家湾、崇信送变电工程,加快330千伏尚家塬二期前期工作,提升供电保障和电网资源配臵能力。

提高项目谋划争取和保障服务水平。深入论证对接,加大项目储备,优化项目结构,提高非资源类、高新技术类、民生类项目比重,全市储备项目投资额动态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投资额占到一半以上。加大经费投入,做深做细前期工作,强化衔接争取,力争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上先期实施计划,扩大投资增量。优化政府服务,加强协作配合,提高申报、审批效率,做好土地供应、设施配套、资金保障等协调服务,严格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管,优质

高效推进各类项目建设。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方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优特色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持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以打造千亿元煤电化冶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完成灵台独店、泾川高平煤炭资源精查,实施泾川东部、崆峒北部、华崇交界三大区块煤炭资源普查详查,加快矿井、油田、精细煤化工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协调支持煤炭、电力等骨干企业提高产量,做大做强区域首位产业,全市生产原煤2600万吨,发电量达到200亿千瓦时。建成光伏产业园、碳纤维复合材料园一期工程并启动二期建设,开建生物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改造提升装备制造和建材业,做精做优“阀、管、刀”等主导产品,积极推进临工工程机械、华星公司专用车改装、华伟公司摩托车总装生产线等项目,建成庆华公司16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永兴公司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天福公司高档门窗生产线。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新产品研发20项。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实施现代农业“五个百万”增收工程,强化科技带动,突出规模化养殖、品种改良和饲养

方式转变,牛饲养量、出栏量分别达到110万头和41万头;加快果产业扩量提质增效,新植果园28万亩,巩固提升标准化基地1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新增果品贮藏能力5万吨;发展设施蔬菜1.1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面积达到100万亩,推广旱作高效农业技术24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100万吨以上,确保粮食安全。建成正大30万吨饲料一期生产线、静宁金果国际博览城等农业产业化项目,新建、改扩建龙头企业20户,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新增、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争取实施省列新农村试点县项目,抓好市列3个城乡一体化乡镇、20个新农村试点村和10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建设。

壮大提升第三产业。强化旅游商贸带动,集中实施崆峒山景区旅游服务扩容、南石窟寺景观大道等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景区、饭店晋等升级,支持开发养生产品,延伸养生产业链条,完善提升旅游要素,持续扩大宣传推介,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开工建设平凉客运枢纽站,加快平凉工业园区物流中心、陇东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风尚吉伍商贸建材市场及仁河汽配城二期等大型商贸设施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批发、零售骨干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活跃城乡消费。积极拓展领域,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特色优势产业有机融合,加快服务产品、

服务模式创新,推进现代物流、金融、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文化、保健、养老、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5%。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和重点出口企业规模化建设,扩大对外贸易,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10%。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认真实施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抓好华亭工业园区省级循环化改造,搞好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创建。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实施平凉电厂2台机组脱硝改造等一批节能技改和污染减排项目,严格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审批管理,促进节约农业、循环农业发展,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切实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实施好泾渭河流域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基地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水土流失治

理工程,抓好城镇面山、道路沿线绿化和生态修复,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三)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增强聚集发展能力。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大力推进“一中心两园区”建设,扩大中心城市规模,提升公共设施服务能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口转移、产业集聚,加快建设甘肃东部门户城市。

打好中心城市建设攻坚战。按照轴线式推进、组团化开发的思路,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2.5个百分点。突出规划引领,完成第四轮《平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修订、完成相关街景规划和修建性详规,提升规划层次,强化规划执法。着力打造以行政中心为主要标志的城市中轴和崆峒大道、泾河两岸三条景观带,集中实施“四大组团”,建设以平沿路、泾河水景工程、休闲度假区为重点的生态文化旅游组团,以绿地公园、党政群机关统办楼、商业综合体为重点的行政商务组团,以双桥路北拓、柳湖路东拓、东大门道路改造等为重点的城东枢纽组团,以平镇路改造、南北路泾河大桥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组团。全力抓好“六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热电联产工程,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以上,覆盖面达到70%以上;实施保障性住房、6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和6处村民安臵楼建设工程;推进城区污水收集、道路维护、“八沟一河”综合治理等9项城市基础配套工程;抓好城区学校、环卫设施、停车场、殡仪服务中心等13项城市功能完善工程;实施城区重点路段亮化、高速公路两侧绿色通道等3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实施15项房地产综合开发工程。强化城市管理,健全长效机制,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提高城市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园林县城、生态宜居小城镇创建,配套完善道路、排污、供热等基础设施,提升县城、小城镇容纳人

口、吸纳就业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围绕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在全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平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铁路运输专线、供水管线、物流站场三大配套工程前期工作,健全园区服务功能,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扩大投资强度,年内新入园千万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力争达到10个,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5亿元。启动实施华亭、静宁工业园区体制改革,抓好各类工业园区(集中区)规划、建设和项目入园,强力拓展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外向度。

加快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围绕打造“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深入挖掘崆峒山文化内涵,高标准完成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编制,开工建设崆峒山生态旅游度假山庄,完成崆峒古镇二期、崆峒山问道宫景观园前期工作,加快建设人文生态、综合服务、产品研发、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文化养生六大示范基地,推动文化、生态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创造条件,主动融入全省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争取国、省更多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

(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增强发展活力。坚持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并重,在深化改革中破解发展难题,在扩大

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

全方位扩大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和考核办法,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重招商、招大商、服务招商的浓厚氛围。创新招商方式,紧盯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多渠道、多层次引进一批财源型、生产型、高新技术型和就业容量大的项目。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政府服务,畅通招商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落户。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调度管理,抓好签约项目的对接落实和跟踪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5%以上。

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大力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放宽市场准入,激活民间资本,鼓励支持非公经济主体投资发展牛果菜特色优势产业,平等参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市政设施、公共交通、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医疗卫生、养老托幼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大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环境,搞好各项服务,着力协调解决企业资源配臵、投资融资、建设用地等方面困难和问题,建立财政扶持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非公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大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体改办等部门关于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体改办等部门关于进一步促进 连锁经营发展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商贸物资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甘政办发[2003]92号 【发布部门】甘肃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3.08.28 【实施日期】2003.08.28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废止失效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决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体改办等部门关于 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发展意见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3]92号2003年8月28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地行政公署,省政府各部门: 省政府体改办、省经贸委、省贸经厅《关于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连锁经营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9号)精

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我省连锁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省连锁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底,全省已有连锁经营企业50家,连锁门店385个,实现销售额25亿多元,从业人员1万余人。我省连锁经营的特点,从经营业态上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餐饮服务连锁店等形式发展较快,从经济成份看,个体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积极参与,发展迅猛,国有经济占主体的格局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行业上看,除传统的商业部门外,连锁经营已涉及到粮食、医药、工业、电信、电力、石油、邮政、烟草等多个行业,从区域分布来看,兰州、天水、白银等大中城市发展较快,其他地区发展较慢。 当前,我省连锁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较小。连锁企业平均门店数不到10家,2001年的销售额只相当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7%,规模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规范化水平低,配送中心建设严重滞后,投入不足,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配套政策不完善,市场不规范,影响了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 二、充分认识发展连锁经营的重要意义 连锁经营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消费方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其实质是通过采购、配送、销售、经营和决策等环节的专业化,店名、店貌、商品、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中化,达到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实现规模效益。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对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是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政

平凉历史文化

平凉历史文化 一、平凉历史 平凉市位于陇山东麓,泾河上游,是关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冲;又依六盘三关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建制变革较大。 公元前二七二年,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平凉入秦的版图,属北地郡。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平凉全境改属安定郡;东汉并泾阳入朝那,平凉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的朝那、乌氏二县。 三国时曹魏于郡上设州,此地属雍州安定郡,恢复了泾阳县。西晋又废泾阳县,新置都卢县,平凉市境东部属朝那县,西部属都卢县。 十六国南北朝是最乱的时期,平凉全境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北魏、西魏、北周所领有,建制变化很大。前秦永兴二年(公元三五八年)苻坚欲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初治高平镇,后治鹑阴),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以后,前秦苻坚曾以平凉为根本,向后秦反攻:夏赫连定曾即皇帝位于平凉。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五七二年)于今市境的西北部治平凉县,属长城郡。是平凉市建制的开始,距现在一千四百一十年。 隋代,开皇三年(公元五八四年)废郡置州,平凉市属原州。大业初又废州置郡,平凉市属平凉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复置原州,治平高。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再改平凉郡,旋复为原州,平凉市属原州。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泾原节度使刘昌筑平凉城扼弹筝峡口,奠定今平凉市城址,距现在一千一百九十一年。宪宗元和四年(公元八零九年)移行渭州于平凉,平凉市废。广明初复陷吐蕃,中和四年收复为渭州治。 唐末,李茂贞据凤翔称岐王,渭州属于岐,历后梁。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九二六年)灭岐,渭州属后唐。后唐清太二年(公元九三五年)以原平凉市的安国、耀武二镇复置平凉市,属泾州;后晋天福五年(公元九四零年)改属渭州。宋代,仍为渭州治所,属泾原路,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驻地,与西夏接壤,是当时的军事重镇;至大观二年,共领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会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等五州三军,遂代泾州、原州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徽宗政和七年(公元一一一七年)置平凉军,设节度使。金代开六盘道,大定二十七年(公元一一八七年)始置平凉府,辖五县,属凤翔路。平凉市为府治所。 元代仍以平凉为府,辖三县,属巩昌总帅府,并潘原县入平凉市,平凉市仍为府治所。自此,平凉市的辖境再未有大的变动。明代的平凉府辖三州七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平凉市仍为府治所。 清初沿明制,属陕西布政使司。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仍为府,府上设道:初为平庆泾固化道,同治末改为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平凉县为道、府治所。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定稿)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甘政发〔2012〕32号 2012年3月1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省 属各企业: 为切实提高为企业生产服务水平,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现 就加快全省生产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生产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省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机遇叠加期、奋力跨越期,切实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生产服务能力和水平,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要,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的重要步骤,是全面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的战略举措。各部门、各市州一定要从加快实现富民兴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努力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抢抓产业转移的机遇,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切实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到2015年底,在兰州、天水、酒泉等有条件的市州形成1-2家收入过2亿元的大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并在全省5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实现新突破。 (一)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围绕打造物流公共信息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物流政策三大平台,构建省内城际现代物流配送、西北区域物流集运、国际联运通道三大体系,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覆盖全省的“一个物流核心圈、四大物流通道、六大物流枢纽、六大物流集聚区”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以建设兰州全国物流示范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兰州市商贸物流中心、集装箱节点站、无水港、武威南煤炭集疏中心和天水物流园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建设。支持大型工业企业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主业,与物流企业加强各种形式的战略合作,推进物流需求社会化。加快物流园区(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制造业集聚区物流资源和物流功能整合,积极引导工业园区、生产加工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工业集聚区释放物流需求。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联运等传统物流企业功能整合和业务延伸,不断提升一体化服务水平,加快向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供应链集成商转变。支持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实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会议纪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会议纪要 甘政办纪〔2011〕34号 研究支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 2011年6月30日,省委常委、副省长石军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支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有关问题。省政府副秘书长马自学,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及天水市政府、张家川县政府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现纪要如下: 会议听取了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汇报和各有关部门及天水市、张家川县政府对涉及到的扶持政策、项目建设的建议。会议认为,张家川县自成立以来,在省市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发展活力逐步增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受自然条件、区位、历史等因素的限制,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小,财政困难,基础设施欠账多,贫困面大且程度深。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着力支持张家川县加快发展,对于促进我省与陕西省的经济交流合作、维护渭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和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议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张家川县予以支持: 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今后省上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增量时,对张家川县的补助系数高于全省县级平均水平。同时,省财政每年安排张家川县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 二、扩大投资补助规模。对张家川县自行安排的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项目,给予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对需要国家和省安排建设资金的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产业开发项目,投资主管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核准程序。中央和省安排张家川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农林牧水气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政府投资配套,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提高中央投资补助标准。 三、强化扶贫开发支持。将张家川县纳入“十二五”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域和省上特别困难县范围,在专项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继续倾斜安排少数民族特困片带专项资金。力争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增幅不低于民族地区重点县平均水平。 四、加快交通项目建设。将秦安(莲花)—张家川—陕西陇县(石槽沟)和张家川—清水—麦积高速公路建设纳入全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并积极推动实施。尽快启动实施张家川县城至恭门火车站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加大县乡公路升级改造、通畅公路工程建设力度。 五、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帮助张家川县加快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扩建、城区供水设施改扩建、城区防洪工程、城区供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给予投资支持。

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对甘肃省经济促进作用的分析(精)

甘肃省中小企业发展对甘肃省经济促进作用的分析 中国统计信息网2005.01.13 08:30:03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增强甘肃省整体实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加快甘肃工业发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甘肃经济腾飞是近年来大家的共识,。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企业上下为振兴甘肃经济而努力。去年甘肃省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44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89.81亿元,增长13.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77%,比上年提高0.5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去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83亿元,比上年增长47.44%。可见甘肃省工业围绕工业强省战略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这种大好形势下,甘肃省工业能否继续可持续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是各级政府倍加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对全省74家中型企业和47家小型企业通过问卷和对个别企业走访调查,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影响企业发展及具有共性的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甘肃省经济的再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体制不活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从总体上讲,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是导致甘肃省企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活力不足,发展不快的根本所在。目前,国有企业是甘肃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甘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客观的讲,甘肃省工业经济的上升主要是靠大、中型企业拉动,甘肃省国有企业大都是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包袱重,改革步子慢。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甘肃省中、小企业的改革滞后于大型企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表现在企业投资主体单一,企业改制不到位,反映出中型企业,产业带动作用不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有关金融机构: 《关于深入推进四百机制提升精准管理精细服务效能的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1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深入推进四百机制 提升精准管理精细服务效能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力度,推进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进一步提升职能部门精准管理、精细服务效能,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重大项目靠前指挥、复杂工作扁平管理、重要政策点对点宣讲、融资需求银企直通的原则,以量化管理为基础,通过实施百个重大项目党政领导包抓推进百名厅局长精准服务帮扶百家企业百名处长百场政策宣讲百名行长千家企业银企需求对接的四百机制,达到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强化领导与企业帮扶联系、重点政策上通下达、降低银企需求信息成本的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和实施百个重大项目党政领导包抓推进工作机制。按照分级分层管理和推进原则,分年度编制省级、市级领导包抓推进省列、市列重大项目表,明确省级、市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支包抓团队、一个推进方案的要求,及时组织协调解决年度省列重大项目、市列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及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加快推进年度重大项目落地开工,确保包抓项目顺利推进。 (二)建立和实施百名厅局长精准服务帮扶百家企业工作机制。在靠实靠细领导包抓责任的基础上,从实施的十大生态产业项目中精选100个发展前景好、前期工作成熟的新建项目或投资完成率低的续建项目,并根据项目推进和企业实际,按照问题精准、责任精准、措施精准的原则,建立工作机制,由相关部门厅局长对项目实施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帮扶,切实形成通过服务帮扶企业促进产业项目落地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和实施百名处长百场政策宣讲工作机制。以基层需求为出发点、以难点问题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成长是一件最fēnɡ ráo(________)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禾苗是鲜嫩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jiāo yàn(______)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小鸟是稚嫩的,明天就会áo xiáng(________)蓝天。 2.请你写出四个含“狼”的成语。 二、选择题 3.请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急燥热忱人迹罕至浑为一谈 B.眩耀禁固神采弈弈畏罪浅逃 C.诀别憔悴咄咄逼人花团锦簇 D.分岐莅临各得其所神通光大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又找到一条通向山顶的捷径了,真是绝处逢生 ....啊! B.颁奖典礼上,女士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C.王伟是五(4)班的班长,在班里德高望重 ....,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D.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 ....。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6.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B.通过开展校园防火消防演练,让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更强了。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平凉市崆峒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联系干群的桥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阵地和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是广电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电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更好的体现广播电视工作的各项职能。现根据我区实际,特编制崆峒区广播电视“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2015年)。 一、崆峒区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 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广播电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具体表现为: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电视新闻宣传唱响了主旋律,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和任务,舆论引导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坚持办好《崆峒新闻》的基础上,实现了重大新闻当天采访当天播出,其它栏目做新做精。二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按照“保畅通、守底线”的要求,确保了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的安全播出零事故,安全播出与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三是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6年建成了无线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发展数字电视用户5000多户。向中央、省积极争取广播电视村村通卫星直播设备2.2万套,将于2010年底全部安装到户。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区广播电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广电局、广播电视台、广电网络中心办公条件异常简陋,设备设施相对落后。二是广播电视台由于资金紧张,制约了公益性宣传工作上水平、上档次。三是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水平还不能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城乡广播电视发展不协调,农村无线电视用户发展明显滞后,入户率太低。五是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广播电视发展的需求之间差距较大。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和服务于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立足于二十一世纪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的发展走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两个效益为目的,不断深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坚持政治性、公益性、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精办广播电视节目,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率,加大广播电视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区经济与社会、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全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将始终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努力在宣传内容上求“深”,在宣传手段上求“新”,在宣传质量上求“精’,在对外宣传上求“强”。增强广播电视宣传的吸引力,营造我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通过引进、培养、提高等方式,培养一批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在事业发展上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完成崆峒区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加大农村地区无线数字电视用户的发展,提高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入户率,进一步完善“村村通”工程的管理体制,实现卫星直播电视对无线数字电视的科学、有效补充;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展览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展览业发展的实 施意见 【法规类别】经贸展览与洽谈 【发文字号】甘政办发[2015]107号 【发布部门】甘肃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7.16 【实施日期】2015.07.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展览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甘政办发〔2015〕107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省属有关企业: 近年来,在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品牌展会的示范带动下,我省展览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展会数量和规模明显提升。但由于我省展览业起步较晚,在配套设施、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基础相对较弱,展览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同我省文化、旅游等优势资源还不相适应。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推进我省展览业快速发展,带动内外贸易、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和布局 (一)发展目标。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展览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展览业转型升级,争取到2020年,全省专业展馆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年举办各类展会160个左右(规模150个标准展位以上),年度展览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展览业直接收入8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收入80亿元以上。加强展馆设施建设,扩大展览面积,实现展览场馆功能更加完善,配套设施更加完备,展览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部门协同配合更加有力,行业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有效的发展目标。 (二)发展布局。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区位优势,围绕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的战略定位,发挥我省物流通道、交通运输的枢纽作用,科学规划行业区域布局。推动兰州、敦煌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展览城市,推进天水、酒泉、张掖、临夏等市州成为我省展览业发展重点城市,增强集聚效应和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陇东南地区发挥电子机械制造、中药材、特色农产品、养生、民间工艺品等领域的优势,推动展览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河西五市依托新能源、旅游、文化、生态农业、葡萄酒等产业优势,积极举办各类专业展览。鼓励临夏州举办少数民族用品、清真食品展览。推动区域特点显著、产业特色鲜明的重点展会品牌化发展。 二、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三)支持大型品牌展会。对我省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天水伏羲文化节、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博览会、中国(临夏)国际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博览会等展会,加大支持力度,提升规模和档次,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际化水平高、全国知名的品牌展会。(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政府外事办、省旅游

甘肃省平凉市2019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新版)

甘肃省平凉市2019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7题;共62分) 1. (4分)(2018·浙江模拟) 读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 (1)东西部合作交流过程中,川渝地区的主要优势是() A . 科技力量强 B . 基础设施发达 C . 政策资金优势明显 D . 矿产资源丰富 (2)川渝地区人口大量流向长三角,对长三角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A . 改善城市环境 B . 增加就业岗位 C . 提高农业比重 D . 缓解劳动力短缺 2. (6分) (2017高一下·大田月考)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的时间为()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 . 埃及 B . 中国 C . 德国 D . 新加坡 (3)当前,图示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 . Ⅰ B . Ⅰ和Ⅱ C . Ⅱ D . Ⅲ 3. (4分) (2014高一下·淮安期中)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题.

(1)图中地租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A . a>b>c B . a<b<c C . a=b>c D . a>b=c (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 地形条件 B . 交通的便捷程度 C . 人口分布状况 D . 早期商业活动 4. (4分) (2017高一下·南川期中) 图为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是() A . ①② B . ①④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18-2019学年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题5951

崆峒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一年级语文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6分) 二、比一比,组词语。(8分) 白( ) 土( ) 门( ) 中( ) 自( ) 上( ) 们( ) 田( ) 三、根据给出的示例,填写声母、韵母或音节 。(8分) l — ǜ → ( ) g — u — ā→( ) j — i — ( ) → ji ā zh — u — ( ) → zhuàn d — ( ) — ǎn → diǎn z — ( ) — ò → zuò ( ) — i — àn → mi àn p — éng →( ) 四、照样子写一写。(8分) 高兴 高高兴兴 许多 ________ 开心 ________ 又说又笑 又____又____ 又____又____ 五、我会变魔术。(6分) 1.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云( ) 大( ) 月( ) 2.减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禾( ) 田( ) 白( ) 六、读一读,填一填。(11分) 1.江南( )采莲, 莲( )何田田。 2.松鼠的尾( )( )像一( )伞。 3.小时( )识( ),呼作( )玉盘。 4.远看( )( )色,近听( )无声。 七、把合适的词语连起来。(5分) 可爱的 天空 闪闪的 鸭子 清清的 小河 蓝蓝的 月儿 弯弯的 星星 八、在相应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数字。(10分) ①光阴 ②蓝蓝 ③影子 ④故乡 ⑤小小 ⑥明月 ⑦公鸡 ⑧金 ⑨闪闪 ⑩兔子 1.我在( )的船里坐,只看见( )的星星( )的天。 2.寸( )难买寸( )。 3.( )是我的好朋友。 4.( )的尾巴短,( )的尾巴弯。 5.举头望( ),低头思( )。 装 订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兰州市2019年九年级毕业诊断考试--化学

兰州市2019年九年级化学毕业诊断考试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1~10小题每题1分,11~25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年甘肃省“两会”,省长唐仁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一词贯穿始终。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 “地沟油”可以用来制取燃油 B. 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 C. 蔬菜保鲜消毒,喷洒诺福水 D. 推动电动汽车“易享行”,践行绿色交通 2.饸饹面是我国北方传统特色面食之一,其主要食材为面粉,西红柿,鸡蛋,黄瓜丝,鹌鹑蛋,芝麻,辣椒油。其中鸡蛋中的蛋清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 A. 糖类 B. 油脂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3.我国下列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低温所制氢气用 B.氘、氚用作“人造太 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 “天宫二号”的火箭燃 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 为能源使用于新能源汽 车 4.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的灰尘、硫酸、硝酸等形成的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视觉障碍,出现霾现象(霾和雾霾有区别)。下列物质会导致霾的是( )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PM 2.5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朝诗人林逋的咏梅名句。“暗香浮动”蕴含了怎样的化学原理( ) A. 分子之间有引力 B. 分子不断地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可以再分

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组织部等六部

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组织部等六部门关于落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的通知 【法规类别】离休退休退职 【发文字号】省委办发[2001]18号 【发布部门】甘肃省政府中共甘肃省委 【发布日期】2001.03.27 【实施日期】2001.03.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 组织部等六部门关于落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的通知 (省委办发[2001]18号) 各地、市、自治州委,各行政公署、自治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关于落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的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离休干部,并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关于离休干部工作的一项基本政策。落实离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是各级党委、政府

的责任,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站在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在进一步落实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加强和改进离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要采取得力措施,认真落实他们的生活待遇,保证广大离休干部能安度晚年。 一次性补发拖欠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医药费,建立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确保今后不再发生新的拖欠,是落实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重要措施。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级党委、政府要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确保离休干部的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在中央财政对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的历史拖欠一次性补发之后,确保今后不再发生新的拖欠。对今后因工作不力再度发生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拖欠问题的地方和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请及时报告省委、省政府。 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三月二十七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转发的中组部等六部委《关于落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的意见》(厅字[2000]61号,以下简称《意见》),妥善解决我省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以下简称“两费”)拖欠问题,确保今后不再发生新的拖欠,现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甘肃省平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甘肃省平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褫夺编者按龟裂(jūn)少安毋躁(shǎo ) B . 受理头炷香辟谣(bì)振聋发聩(kuì) C . 缘份综合征靡丽(mǐ)相机行事(xiàng) D . 蛰人捅娄子火铳(chòng)解甲归田(jiě ) 2.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B .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C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D .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 (2分) (2019高一上·合肥月考) 下列句子中与“行李之往来”中“行李”语言现象不同的一句是() A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 . 可以解燕国之患 C . 以其无礼于晋 D .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4. (2分) (2018高一下·舟山开学考) 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分析,最准确完整的一项是() A . 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沙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历史人物。

B . 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怒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 C . 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试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 . 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5. (2分) (2019高一上·北仑期中)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体,讲究文采、音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宋代的赋进一步趋向散文化,如苏轼的《赤壁赋》。 B . 词,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是一种可和乐演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C . 1901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已经颁发给了百余位优秀作家,褒奖他们“创作出富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获得教养的途径》作者赫尔曼·黑塞曾在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D . 朦胧诗派,20世纪80年代大陆诗坛上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代表。朦胧诗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往往借助象征、隐喻等手法,创造出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与意境。 6. (2分) (2016九下·杭州月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苏轼、归有光都是宋代散文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赤壁赋》和《项脊轩志》。 B . 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C . 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是新月派的主要诗人,提出了新诗的“三美”:语言美、绘画美、建筑美,著有《红烛》、《死水》等。 D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话剧《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7. (2分)下列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我这一辈子》公演后,深受业内好评,演员方旭的表演丝丝入扣,生动传神。

平凉市情概况

平凉市情概况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甘肃天水,北倚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和崆峒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4万人,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 区位优势明显。平凉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平凉不仅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公路枢纽,也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初步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主干,县乡道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随着平定高速、银武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的陆续建设,平凉将成为贯通西兰银三条高速、三条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0—3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坚在这里厉兵秣

马欲平定前凉,始以平凉之名置郡。境内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4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6件。出土于泾川县大云寺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尤以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开元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天下王母第一宫——回中宫、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等闻名于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吸引了众多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亲诣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修身治国之道;周穆王“八骏日行三万里”,与西王母相会于回中;秦始皇、汉武帝先后西巡,登崆峒而揽胜;秦王李世民泾州大捷,展雄才而凯旋;李白、杜甫情系崆峒,佳作传世;成吉思汗驻跸陇山,建有寝宫;明代韩王就藩平凉,传十一世;名道张三丰访道修炼,历时五年。近代以来,左宗棠、林则徐、谭嗣同、冯玉祥、张学良、于右任等爱国人士纷至沓来,留下了历史的印迹,特别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平凉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地灵人杰的平凉还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华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刘锜,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清初名臣慕天颜等一大批文韬武略杰出人

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属国有企业规

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属国有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实施方案》 【法规类别】国有企业公司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 【实施日期】20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属国有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实施 方案》 (2016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董事会处于公司委托--代理链条的中间环节,既是所有权代理人,又是经营权委托人,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是联接出资人和经营管理者的重要纽带,是体现出资人意志的制度依托。近年来,省属国有企业按照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推进公司制改

革,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大部分企业建立了“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及基本运行制度,为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省属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大部分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公司章程不完善,董事会及相关方职责权限不清晰、运行程序不规范,决策执行监督中越位、缺位、错位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董事会与经理层成员高度重合,决策与执行不分,内部人控制、“一把手”说了算、董事会形同虚设等问题比较突出;大部分企业董事会机构设置不健全,董事结构不优,董事会决策缺乏专业性支持;董事会、董事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董事行为不规范,一人一票表决制度不落实,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难。深入推进省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加强董事会内部的制衡约束,依法规范董事会决策程序和董事长履职行为,落实董事对董事会决议承担的法定责任,对于有效防范决策经营风险、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则 --坚持法人治理结构各主体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原则。以推进董事会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依法厘清董事会及相关方职责权限,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 --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准确把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规范出资人(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坚持董事会决策权和经理层执行权相分离的原则。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决策与执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政发〔2007〕31号2007年5月22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甘肃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已经2007年5月10日省政府第10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甘肃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 为加快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解决城镇居民医疗保障问题,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的目标,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甘肃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建立由政府组织引导、覆盖全体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医疗保障水平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政府补助和居民个人自愿缴费相结合,坚持大病住院统筹和医疗救助相结合。 二、覆盖范围和统筹层次 凡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均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中专学生以学校为单位参加,其他人员以家庭为单位参加。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县市区为统筹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 三、统筹标准和使用范围 (一)基本医疗保险费由财政和个人共同负担,具体统筹标准是: 1、城镇居民统筹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20元。其中个人缴费每人每年不低于60元;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0元;市州、县市区财政每人每年补助不低于30元。 2、大、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技工学校)学生统筹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80元。其中个人缴费每人每年不低于40元(含代收保险费);中央所属院校由院校从中央财政拨付的医疗费中每人每年补助40元;省属院校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40元;市州、县市区属院校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0元,市州、县市区财政每人每年补助不低于20元。 3、中、小学生统筹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80元。其中个人缴费每人每年不低于40元;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0元;市州、县市区财政每人每年补助不低于20元。 4、以上标准为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低际标准。在此基础上,具体缴费标准、市州、县市区财政补助比例和管理办法由各统筹地区根据本地实际确定。 (二)在国家再就业政策实施阶段,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本人缴费部分,可从再就业资金中每年补助40元。 (三)大、中专特困学生个人缴费部分(扣除代收保险费),由学校提供资料报同级劳动保障、财政审核后,财政和学校给予适当补助。 (四)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从统筹基金中按每人每年不高于10元的标准建立大病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补助;从个人缴费中按每人每年10元标准建立个人账户,用于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费用支出。 四、基金和医疗服务管理 (一)医疗保险基金(含利息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不得提取管理费,确保基金本金利息全部用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由财政部门按参保人数,直接拨入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个人缴费部分由统筹地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征缴,并及时转入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二)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按照各地经办机构的实际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