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文)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论文)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论文)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论文)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转)

试论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摘要]:近代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和终结的历史,是经验论和唯理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发展史。本文论述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区别和对立方面、各自的局限性、发展结果和相互论争历史意义。

[关键词]:认识论经验论唯理论历史背景区别局限性发展结果历史意义

人类认识论无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其发生顺序都是由外向内,由认识对象逐渐转向认识主体。近代西方哲学公开高举理性精神的大旗,自觉地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注重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重心由本体论和心灵哲学向认识论的转化。近代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和终结的历史,是经验论和唯理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发展史。把握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西方哲学重心向认识论的转化

经过了所谓“中世纪的冬眠”之后,西欧人们的理性开始复苏了。15-16世纪范围广大、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扬理性和科学的旗帜,把人的理性从长期的宗教统治之下解放了出来,开创了欧洲近代的哲学历史。随着人类理性的觉醒,哲学逐步开始摆脱“神学的脾女”的地位,以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己任。哲学的独立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哲学的独立,二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使科学和哲学真正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新生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发展科学。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处在搜集材料的阶段,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向哲学提出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给以指导的要求,从哲学本身来讲,它不仅要回答世界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回答我们如何才能正确认识并改造世界的问题。这样,认识论问题便成为近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近代认识论是以研究人、人的认识能力、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为中心内容、崇尚人的理性的哲学,它本身就具有非常革命的性质,不仅是资产阶级促进自然科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资产阶级反对经院哲学对抗宗教神学的有力的思想武器,从而使得认识论在近代欧洲哲学史中显得非常突出。

总之,认识论问题之所以在近代哲学史上突出出来,归根结底是由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所决定的,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形成的原因和历史背景的比较

近代西方经验论和唯理论对立的形成源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不同的认识论倾向。近代认识论一开始就表现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不同倾向。之所以如此,一方面与传统的认识论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和社会环境有关。

第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分别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得以形成的认识根源。

从哲学认识论的传统来讲,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可以追溯到人类认识产生之初。认识论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一开始就包含着矛盾:它既要靠人类理性思维的抽象概括,又要靠人类感觉器官给它提供经验材料;它既是经验的,又是超验的。人类认识从方法上来讲,最初也只有这么两种方法,靠感性给它提供经验材料,靠理性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抽象。在古希腊的早期,哲人们

中间已经表现出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随着哲学的发展,这两种倾向的对立便逐渐展开,赫拉克

利特的经验主义色彩比较突出,毕达哥拉斯派的理性主义色彩比较突出,从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开始产生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直接对立。当时虽有人看到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各自的片面性(如亚里士多德),但未能克服这种片面性,最终表现为亚里士多德在二者之间的摇摆和皮浪的怀疑主义。在古希腊的早期,尽管在哲人们中间已经表现出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但应该说这两种倾向还是相安无事、彼此和谐的。可是,随着哲学的发展,这两种倾向的对立便逐渐展开,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认识论。到了欧洲中世纪,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在经院哲学中以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形式继续存在。从严格意义上讲,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为哲学认识论上的两种流派—经验论和唯理论,以比较典型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展开论争,则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现象。

第二,经验归纳法和理性演绎法分别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得以形成的研究方法。

从近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来说,除了力学、数学和天文学比较发达之外,其他学科都还处在萌芽阶段,这就使得人们在用科学和理性认识世界时,不得不求助于当时的自然科学,主要是力学和数学。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认识论。认识的根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就是主观精神如何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17-18世纪的西欧哲学主要表现为对认识来源,过程及真理性等问题的探讨。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家们和哲学家们在认识论上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对认识来源,过程及真理性的看法也迥然不同。两种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哲学中被片面地加以分离,最终形成了尖锐对立的两个哲学派别。一派片面强调观察实验的方法,在对感觉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的基础上制定了经验归纳法,并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经验论。另一派则片面的强调数学推理的方法,以天赋观念和天赋原则作为逻辑的起点而发展了理性演绎法,同样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唯理论。

第三,近代英国和欧洲大陆各国的历史环境分别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得以形成的社会土壤。

英国一方面有唯名论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有自然科学的注重实验、观察的风气,强调个别实在,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把唯名论的传统和注重经验归纳的习惯相结合,使英国成了近代经验论的发祥地。当时欧洲大陆各国许多地区处于封建割据的四分五裂状态中,经济落后,政治软弱,思想保守,文化凋敝,沾染上了经院哲学封闭陈旧的气息,缺乏唯名论的影响,自然科学研究中又推崇数学上的理性演绎法,这样,大陆各国就继承了唯实论传统,更注重一般的实在性,认为感觉经验不能提供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只有通过理性演绎才可能获得真理,这也就产生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唯理论哲学。

三、经验论与唯理论在发展中的区别

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是认识论的理论,它们都反对经院哲学,要求认识自然,揭示自然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并且它们都和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们都把感性与理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一般说来,经验派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感觉经验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基本的或唯一的途径,是真实可靠的,贬低理性思维的意义。理性派则相反,他们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实在性,不承认感性认识的实在性,认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从而贬低甚至否定了感觉经验的意义。

具体来看,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关于知识来源和途径问题上的分歧。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论问题上最根本的分歧表现在对知识的来源和途径问题上。

知识指的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原理,亦即科学知识或真理。经验派哲学家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人都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来源于神的启示或传统的权威,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理性公理或天赋观念,而是来源于

感官经验,只有从经验归纳起来的理性,原理才合乎真理,没有经验就不可能有知识,经验在所有人那里都是一样的,所以经验就是普遍性的知识。科学的知识通过经验的归纳,实验的分析而获得,经验归纳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思想工具。经验派始祖培根认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界,关于自然界的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感觉是经验的源泉,经验是知识的基础。发现真理的道路是从感觉与特殊事物中把公理引伸出来,然后不断上

升,最后达到普遍的公理。如果说培根的哲学是科学归纳认识论,那么洛克的哲学则是真正的经验论认识论。因为洛克从经验出发,把自己的哲学的任务定为探索人类知识的起源以及可靠性的范围,反对知识的天赋观念论。他提出的“白板说”则把经验论推到顶点。知识从经验中产生,但个别的感觉经验如何上升到普遍的必然的理性命题?经验派没有给予正确的解决,仅仅从感觉经验的整理、结合、加减是不能上升到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理性命题的,而科学知识恰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所以,实际上经验派没有正确解决科学知识的来源。十七、十八世纪理性派哲学家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人,尽管属于不同的哲学路线,但在知识的普遍性的问题上是殊途同归的。他们认为,既然感觉经验的知识是个别的、有限的知识,所以这种知识具有或然性,没有必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是心灵所固有的,是天赋观念,或者是理性自身具有将经验提升到普遍原理的能力。正是因为人具有这种超越感觉经验的理性能力,才使人们能够形成关于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而主体所具有的理性能力是天赋的。笛卡尔认为人心中的清楚明白的观念是天赋的,它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是一样的,因此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具有科学的意义,知识的基础在于天赋的理性。斯宾诺莎对天赋的理性的理解与笛卡尔有所区别,但也认为天赋是科学理论认识的基础,理性是人对物质实体所固有的认识能力,人们借助于这种理性得到物质实体的真观念。真观念就是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科学知识。而莱布尼茨把天赋观念看成是潜在的,同时又是真理性必然性知识的来源。

第二、关于“天赋观念”问题上的分歧。

唯理论认为,在人的心灵中,本来就存着某些原则和观念如数学公理、逻辑规律、道德原则、上帝观念等,都是天赋的,与生来的;唯理论者把“天赋观念”看成是人类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能力,通过种的遗而积淀下来,并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个人心中。经验论认为,根本没有天赋观念,一切人的心灵都是全平整一色的“白板”,一切观念都是外部物在人心中的影像;天赋观念论者所说的些天赋的原则和观念,实际上都是从经验获得的,都可以从知识导源于经验这个原中得到合理的说明。

第三、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上的分歧。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经验论者从经验论原则出发,获得知识的途径上强调经验的归纳法;唯理论从真知(天赋观念)的来源这一基本立场出发,在认识方法强调演绎推理数学方法。近代经验论的奠基人弗兰西斯..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在培根看来,只有归纳的方法,才能使认识从经验事实开始而上升为一般原理,归纳法能够使人们循序渐进地揭露出不同等级的自然规律,防止人们超越经验作无谓的猜想。与经验论相反,近代唯理论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他认为演绎推理必须前提可靠,推理严密,结论确实,才能得到真理性的知识,这就是笛卡儿的新的演绎逻辑。

第四、关于研究认识论的角度问题上的不同。

经验论偏重从认识的内容考察,强调认识的基础是经验,唯物经验论肯定人类的一切知识,首先总是由

于客存在的事物,通过感官影响人的意识而产的。这就是把认识看作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把感觉看作联系主观与客观的纽带和桥梁。唯理论偏重从认识形式来考察,强调取得普遍必然性的知识靠理性思维,唯理论比经验论较多地注重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把认识看成完全是消极被动地受对象决定的,强调只有依靠理性才能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第五、关于认识可靠性问题上的分歧。

从近代哲学的时代精神来看,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是赞赏经验和理性的,然而分歧也在此。经验论认为,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存在感觉之中,感性是唯一可靠的、真实的,而理性是不可靠的。理性现成地存在于感性之中。感性与理性上是量的差异,而不是质的差异。他们认为理性活动即判断推理,不过是对感觉的变形,是感觉的加减乘除符号的运算,对简单观念进行加工就变成复杂观念,感性的结合就达到了理性。所以从感性到理性不是质的飞跃,而是量的增加。经验派虽然也承认理性的作用,但认为理性不是能动的。因此,经验派没有找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途径。唯理论者则认为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这往往导致谬误,所以把感性视为意见,在获得真理性认识过、中必须排除感性的干扰。真理是从理性中得来,理性是判断真理的标准,理性是清楚明白的、不可怀疑的。因此它不以感性为基础,理性有自己独立的来源。经验在认识

中的作用只是刺激人的感官唤起理性的回忆,理性活动是概念的演绎过程,而与感性无关。

四、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发展结果的不同

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其初衷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尤其试图建立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但是由于他们各执一端,缺乏辨证综合眼光最终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自身的反面。经验论把感觉经验当做认识的来源,通过经验归纳法上升到真理性的认识。经验论从对具体事物的感觉经验出发,这一出发的书不正自明和毋庸置疑的,但如何通过经验的归纳上升到普遍性的认识?这是经验论哲学的“阿喀琉斯之踵”,正是这一致命弱点使经验论在休谟那里最终发展成为了一种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他对经验之外的任何存在(物质实体,精神实体以及因果联系等自然规律)都采取了怀疑的态度否定了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从而使得精神对自然地认识实际上成为不可能的。唯理论把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当作认识的来源,通过理性演绎法建立起整个知识体系。理性演绎法可以保证推理过程和推理结论的有效性,却无法解决演绎前提的合理性问题,演绎前提或出发点本身是如何确立的?这个问题同样成为了唯理论的理论要害,使唯理论在莱布尼次—沃尔夫体系中发展成为了一种独断论,他把知识看着由天赋观念根据矛盾律演绎出来的,这样就否定了客观世界进行广泛经验观察的必要性,经验只是诱发推理的机缘而已,经验只须根据先验的天赋原则进行理性演绎就可以建立全部知识体系。

五、经验论与唯理论相互争论的历史意义

在西欧历史上持续了二百多年之久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解放人类思想、挖掘人的价值具有积极地意义和价值,给人类认识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验派认为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经验是我们认识的源泉,所以在认识论的基本立场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用认识起源于直现对象获得的感觉经验的思想,无论解决人类认识的发展,还是个体认识的起源,都是正确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二阶段。在人的头脑中不存在“天赋观念”,批判了唯心主义认识论。因此,唯物主义经验派在人类认识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中是一种具有进步性的认识论。理性派认为理性是认识的源泉。在认识中存在天赋观念的作用,这里包含着片面的真理性思想。人借助于天赋的理性,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形成科学知识,运用天赋的思维能力去揭露和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

和规律性。所以理性派看到了理性的能动性,这是它最大的功绩。

经验论和唯理论经过长期论争所取得的成果及暴露的理论缺陷,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认识论在以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即实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结合的必要;而二者的辩证统一,只有在科学的社

会实践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到了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地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和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第一次把社会实践纳入认识论,从

而把认识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它认识论问题,从而彻底克服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创立了完全科学的认识论,

从而把哲学思想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哲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赵林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117~120页

[2]马云泽《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12月

[3]陈修斋《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和唯理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徐志辉《略论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

[5]张翘楚《试论西方近代哲学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同一与分歧》,《松辽学刊》(社科版)1989年第4期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班级:研究生一班(S11E01) 姓名:杨海源 学号: 课程班级:西方哲学史②班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体会 在有限的这一学期时间选修完了这门课程,但让我说学到了、精通了多少相关课程理论知识,我觉得思维还是停留在一种印象的脚步,因为我觉得西方哲学史的确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很深奥。尤其是对于我一个东方文化背景下长大,又信仰佛教的我,有时更加有点难以理解西方的观点。哲学就是对世界和人的根本问题的无穷追问、终极思考。它的特点是大而深、但并非无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因为太复杂,我们不会去深究,但哲学家却专门思考这些不可深究的问题。西方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冒险,学习西方哲学史就是跟随西方大哲去经历思想的探险,在这种探险中了解当时人们对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从而获取智慧,提升思想水平,开拓智力空间,挑战传统观念,颠覆陈腐价值。所以我认为学习这门课有利于我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帮助我们每个人树立历史感和批判精神的最佳途径,是引导我们解决人生意义等重大问题的最理想的向导。以下,我就结合自己在学习过中的认识,谈几点学习《西方哲学史》这门课后的体会。 一.生命的意义 这个古老的问题难倒了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曾有位作家轻松而又激情的做出了回答:“找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放手去做”。我们很多

人很多时候,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世上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而他给了我们这个一直存在最大争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实现自己的理解才是生命的意义。很多次,我也这样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为了什么,我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我又为什么在这个险恶的世界,诱惑的世界里苦苦挣扎,越想弄清楚就越糊涂,人世间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不明白的。这个世界有太多人被生活的重担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也不例外,花半辈子时间读书,忙来忙去就是为了柴米油盐、吃喝拉撒,这样的生活不痛苦吗有些人生来就富贵,不愁吃穿,过着奢侈放荡的生活,大四挥霍与灯红酒绿之间,这样的生活又有何意思我们佛教中说人的一生便是一个轮回,但也仅仅是一个轮回罢了。每次想到这句话时却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悸动。人的生命是否会有下一轮回?或许没有人知道,我们所能知道的不过是这一世的轮回,“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们的生命似乎太过渺小,似乎尚没来得及折射出太阳似得光芒,便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的一生的确是太短暂了,但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短暂的生命里我们的意义在哪里?生命止于何处,人该如何对待自己有限的一生?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最可贵的,更有人说,生命的确宝贵,但最宝贵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和热爱,人的生命的长短可以用时间来衡量,但对信念的执着和奋斗精神是人世间任何测量单位都无法计算的。当你明白人们活着的信念,多半是为了得到赞美,获得更多人的承认;当你发现你所承担的角色有高低之分时,你要快乐、勇敢、自珍,不要因为职业的低微而轻放自己,不要因为些微的不如意而自卑自弃,更不要因生活中出现的某种小插曲而暗淡生命。你要怀有健康而珍惜的目光善待自己的生命,你应该用自己的热情

西方哲学史学派及代表人物

西方哲学史书目分类的学派及代表人物 1. 古代哲学 (1)古希腊早期 泰勒斯 巴门尼德(爱利亚派,存在论) 赫拉克利特(辨证法创始人之一) 毕达哥拉斯(哲学家,数学家) (2)古希腊中期 普罗泰戈拉(智者) 高尔吉尔(智者) 苏格拉底 柏拉图《苏格拉底德申辩》《巴门尼德》《理想国》《智者》亚里士多德 《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3)古希腊晚期 伊壁鸠鲁(幸福主义伦理学) 芝诺(斯多葛派) 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 2. 中世纪哲学与文艺复兴时期 (1)基督教神学 拉克坦修《神圣的原理》 奥古斯丁《忏悔录》《上帝之城》 (2)天主教哲学与经院哲学 达米安 贝伦迦尔 安瑟尔谟 高尼罗 阿伯拉尔 《是与否》《基督教神学》《神学导论》《我的苦难史》 托马斯.阿奎那《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3)英国经院哲学 罗吉尔.培根《大著作》 司各脱(实在论)《牛津评注》 (4)文艺复兴时期 伊耶 乔尔丹.布鲁诺(自然哲学家) (5)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3. 近代哲学 (1)英国经验论之萌芽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经验论》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绝对君主制》《论李雅的罗马史前十卷》 霍布斯(机械唯物主义、经验论) (2)法国唯理论 笛卡尔《方法论》《第一哲学思维集》《哲学原理》 斯宾诺莎《伦理学》 莱布尼茨《单子论》《人类理智新论》 (3)英国经验论 约翰.洛克《政府论》《教育漫话》《人类理智论》 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希勒斯和菲洛诺斯的三篇对话》休谟《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 (4)法国启蒙运动 皮埃尔.贝尔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哲学通信》 卢梭《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 现代西方哲学的开端是以黑格尔终结西方传统哲学为标志的。 近代哲学被康德和黑格尔结束。 4.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 孔德(实证主义)《实证哲学教程》 约翰.穆勒(实证主义)《孔德与实证主义》《逻辑的体系》《功利主义》 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古典哲学唯物主义)《关于死亡与不朽的思想》《黑格尔哲学批 判》《未来哲学原理.》

经验论和唯理论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 经验论又译“经验主义”,它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 经验论又译“经验主义”。它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应真正做到全面地认识唯理论与经验论,必须从它们得以产生历史背景入手,在分析它们之间共同点以及分歧之后,还应该细致地分析它们各自本体论归宿,同时,正确认识它们历史地位,从而还原其本来历史面目。 过去我们对欧洲近代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认识,通常都是局限于认识论范围之内,而且更多地是谈论它们之间分歧,例如在我们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就把其表述为“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重

读《西方哲学史》的一些感想

读《西方哲学史》的一些感想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这是我今天看完《西方哲学史》之后的第一感觉。这是我最艰难看完的一本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看完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的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所幸现在将它看完了。 但是,如果你要问我:你看懂了这书吗? 我的回答恐怕将很让你失望。因为以我目前的底蕴来看这书是不可能看懂的。可以这么说这书我看得一塌糊涂。对于这本书,我只能说几乎它里面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是这么些字所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我不明白它的意思。 首先,我想强调一下的是,我看的《西方哲学史》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一部,作者是英国的罗素。这个版本的《西方哲学史》可以说是讲这同类问题的书中最经典的。如今市面上,有很多个版本。即使是这个罗素这个版本的也有是选译的。而我是照全文来看的。 我一直很疑问,甚至直到现在将这本书看完之后还是一样疑问。这疑问就是,哲学究竟是什么?难道哲学就真是像我们在高中政治课上所学到那样(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是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点。)吗?如果真是,我还是无法理解。 坦率的说,就是连咋们中国自己的哲学我也不太清楚。更何况本书的内容是西方的呢。所以我自己的底蕴是不足以使我较好的理解这本书的。看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是认为我能较好的理解这本书的。但是读的过程中我才发现,我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原因,一就是我之前已经说过的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是哲学;二是关于之前的哲学的定义。哲学是涉及多门科学的,我自己本身对于数理方面的一直是不大感兴趣的。这增加了我理解的难度;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西方的历史文化等背景,这不是我们只在中学时学世界历史认识了西方的一些重大人物就能理解的;四,本书从卷一古代哲学的第一篇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的第一章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写到卷三近代哲学的第二篇从卢梭到现代的最后一章逻辑分析哲学。时间上穿插几千年,地点上写遍整个西方。确实是作为对西方历史文化没有一定了解的人是不可能读懂这本书的。 说到这,就不能不说一下本书的作者英国大哲学家罗素伯爵了。不读这本书,

西方哲学史结业论文

西方哲学史结业论文 一.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1. 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其哲学意义在于:由强调知识的作用,从而强调人的地位,是人文主义的体现。他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其中贯穿一个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2.对于我来说,认识你自己的意义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心灵、自己的灵魂。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花花世界的种种诱惑和牵绊识人们迷失了自我,竞争过度的学习生活使人们无心也无暇欣赏关心别人的内心世界,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喧嚣使人们无法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感情交流机会也日渐减少,过多不符合人们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东西堆积起来,使人们的心越来越疲惫老化,不愿也没有更大的精力思考,一味沉浸于网络、电视、游戏等对深度思维要求更少的消遣活动中,可能过着一种机械式的没有理想缺乏思想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是美国一位学者的册子中所提出的娱乐至死现象的浅度延伸。 这样的现状提醒人们现在急需重新拾起照顾好自己心灵的技能。作为人类,同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善于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更加注重内心世界的建设。 大至人生、职业,小至学习,一个人要想有所建树,在做一件事前必须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擅长什么,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时刻提醒激励自己,持之以恒的做下去,这样才有可能会成功。 二、西方哲学史导论学习感想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 感想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的感想 虽然上学期西方哲学史的课程结束了,但我对一些哲学的知识还不是完全弄明白,有些还是比较模糊的,例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思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感觉自己对这些哲人的思想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很表面的层次,而这学期在继续学习现代哲学过程中,慢慢对这些不理解的部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因为批判是哲学的本质,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对近代哲学思想的批判中,我对以前不理解的部分有了更深入的的认识。在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大半学期下来,感觉学习现代西方哲学比西方哲学史轻松很多,因为它从近代西方哲学的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都把转向现实生活当作其理论的出发点或归宿,例如,维特根斯坦转向日常语言,杜威强调经验就是生活,胡塞尔提出哲学回到生活世界等,这说明它更关注现实生活本身。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自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唯意志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直觉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新流派,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们带来了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最为深刻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反形而上学、反主体主义、向语言的转向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思维。下面我将谈谈自己感悟最深的三位哲学家的一些思想,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的超人学说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之间的钟摆,认为人生就是苦难,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的的结果。他认为,生存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它对生存的一切欲求都是由于匮乏感,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欲求的产生和实现过程充满着痛苦,满足之后又产生新的痛苦,因为欲求是无止境的,痛苦也就无边无际。意志越旺盛,痛苦也就愈深重。因而他认为要解脱痛苦的唯一途径就是摆脱意志,即把自己的欲望、生存意志束之高阁,避免它们实际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自己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冷漠的态度。 我觉得这种思想无论是对于当今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先是对于个人来说,不可否认我们的人生当中的确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利甚至是苦难,想想我们80后这一代也有很多可悲之处: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在百万就业大军激烈竞争中勉强找到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面对这些困难,我们不该对生活失去信心,抱着对工作,房子等的欲求,更应奋起。让快乐、幸福、爱与善填满自己的心以消除人生痛苦,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健康的。对社会来说,如果社会成员对生活没

西方哲学史论文(大作业)

论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现实意义 作者:马原野学号:13121163 摘要:幸福是人类现实生活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也是人类生活所不断追求的目的和理想。但不同伦理学家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将幸福与感官快乐等同起来,有的相反则把快乐与道德对立起来否定感官快乐,追求禁欲主义,还有的认为德性就是幸福。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这些观点,主张快乐与德性结合,欲望、意志受理性支配并围绕"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一中心命题着重探讨了幸福的内涵,达到幸福的条件、途径和方法。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如实施德性教育,个体道德和公共道德结合,幸福的实现关键在于实践等,这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也将给予我们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关键词:幸福观德性至善评价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时代背景 自给自足的城邦生活和哲学探索由自然转向人本身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亚里士多德正是处于这样的一个时代:一方面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加深,另一方面富有奴隶主和自由贫民之间的斗争也日趋激烈。面对这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温和民主制”的思想,也就是说抑制最富有阶级,扶持贫民,强化中层阶级。这正是亚里士多德认同的公正的体制,通过这种公正的体制,城邦生活可以有序、稳定的进行,公民会获得平等的参与政治的权力、受教育的权力,在拥有了平等权力的同时,公民会完善自身的德性,追求幸福、至善的生活。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扬弃体现在,苏格拉底虽然关注人自身,但他更注重的是客观的、普遍的道德根据,他的伦理思想仍然具有一种抽象性,并没有把伦理问题置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而亚里士多德关于伦理的思想更具有现实性,他把关注的目光置于现实社会,人们的各种德性都是根植于城邦生活之中的,也是与城邦生活密切联系的。 二、什么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 幸福是一个关于人的概念,只有有意识的人才能认知到幸福,亚里士多德正是基于人和人性的认识提出了他的幸福观,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亚里士多德关

康德哲学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

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康德哲学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

康德哲学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 摘要:经验论片面强调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只有感性经验可靠;唯理论却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认为只有理性靠得住,否认感觉经验的作用。二者沿着各自的方向最终走向了各自的终结。而康德哲学从主客体统一,思维与存在统一的角度出发,去讨论认识论的问题。对唯理论与经验论之间的矛盾作出了调和。 关键词:经验论唯理论认识论康的哲学的调和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由刚开始的对世界本体的认识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才发展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西方哲学的发展呈现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局面。这一时期主要包含两个派别:经验论和唯理论。但经验论者片面夸大经验的作用, 认为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只有感性经验可靠, 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主义者明确地强调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承认知识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不承认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飞跃, 表现了经验论的片面性。与此相反, 唯理论则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不承认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认为只 有理性靠得住, 贬低感性知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唯理论者对经验论提出反驳, 但是他们自己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把人的感觉经验和动物的感觉经验等同起来, 完全予以排斥,从而认为人的正确认识只来自理性自身。否认感觉经验的作用, 使理性认识变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也表现了唯理论的片面性。随着两种理论各自走向终结,康德的批判理论对其做出了调和。 1.经验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特点 经验论以“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的原则为前提,认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觉经验,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感觉经验是认识唯一可靠的来源。与真知的来源问题相联系,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其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J.洛克、G.贝克莱和D.休谟。 1.1洛克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思想开明,科学昌盛,工业发达,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一位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极深远影响的哲学家,他就是洛克。洛克是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洛克继承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路线, 着重研究认识学说, “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原则” [1] , 使唯物主义经验论更加系统化了。同时, 由于经验论哲学内在矛盾的发展, 开始出现了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转化的迹象。 洛克是从认识的来源展开它的学说的。他首先批判了天赋观念。批判了天赋观念的“普遍同意论”和天赋观念的“普遍具有论”。认为认识来自经验。提出了白板说和双重经验说。 人的认识是一块洁白无瑕、光滑待刻的“白板”, 还是有着一定能动性的有机体?洛克认为, 从观念的来源看, 心灵的初始状态象一块“白板”, 在它上面没有一切观念和标记, 人的一切知识皆建立在经验之上并最终来源于经验。但从观念知识的形成来看, 认识主体的确具有某种先天的能力, 它是观念、知识生成的必要条件。[2]洛克说:“人们只要运用自己的天赋能力, 则不用天赋印象的帮助, 就可以得到他们所有的一切知识。”[3]也就是说, 知识从起源上看, 心灵如白板, 面对对象, 接受感觉印象, 构成知识的质料; 知识从构成上看, 则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中国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

中国试思维。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西方哲学史小论文

读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2440502 卢玢西方哲学史(1)《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被誉为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著名的“上帝已死”和“超人哲学”也均出于此书,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但全书的精华还远不止于此,我也想就其他智言慧语发表一些浅知拙见。 教你做一个超人。什么是超人?超人其实是相对于现代人类而言的一个概念,查拉图斯特拉说:“猿猴之于人算是什么呢?一个可笑的族系,或是一件耻辱。人之于超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由此可见,超人是人类的进一步进化,是人类各方各面得以延伸的新阶段。从当今的科学视角来看,人想要成为“超人”绝非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人类的进化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同由猿猴进化为人类的过程一样,是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的。进化,很难由人的主观意志来控制,人类发展的合理性是在物竞天择中得以证明的。但是尼采的超人理论在当今也被“潜能论”者所证实,人的大部分潜能还在沉睡,潜能的开发成为了当今人类研究的重大课题。故而,我们从超人理论之中应当学到一种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念,至少在自我世界之中做一个超人。 为什么要做超人?很多人会问:我们为什么非要做一个超人?做一个普通而快乐的人有何不可?而查拉图斯特拉给了我们答案:“人类是一条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绳索——一条高悬于深渊的绳索。要从一端越过另一端是危险的、行走于其间是危险的、回头观望是危险的、战栗或踟蹰不前都是危险的。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和完成。我钟爱那些只知为完成而活的人。” 最后之人。尼采创造出了“最后之人”,这个所谓的“最后之人”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那时,大地将萎缩,而在其上手舞足蹈的那个最后之人亦将使一切变得渺小,他的同类就如跳蚤一样地除之不尽,那最后之人将活得最长久。‘我们已经找到了幸福’那个最后之人如是说。” “他们白日只是享受着淡淡的清欢,晚上亦不敢纵情玩乐,他们很珍惜自己的健康。” 最后之人,可以说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状态,他们不再发展自己,他们觉得自己完成了人类的各方面超越。在最后之人看来“以前的人都是疯子”,因为,他们生活的世界“大家都希望彼此一样,人人平等。谁要是有别的妄想,就得送入疯人院去。” 他们的生活似乎很轻松幸福,“他们白日只是享受着淡淡的清欢,晚上亦不敢纵情玩乐,他们很珍惜自己的健康。”而同时“他们依旧工作不停,因为工作是一种消遣;但是仍须小心谨慎,以免有伤身体。” 这显然是人类希望的状态,于是人群们都呼喊着要做那最后之人,不愿意做查拉图斯特拉所谓的“超人”。但是,查拉图斯特拉实际上是很鄙夷最后之人的,因为在查拉图斯特拉看来,最后之人就是安于现状的人,他们不再想着要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过得很幸福了——因为他们的确比过去的人幸福。于是他们便保持着他们所自认为的“完美状态”毫无忧患的活着。而人类的惰性使得他们追求这个“最后之人”,他们想达到这一步登天的完美,到达那个理想的状态之后,他们就不需要再努力去争取什么——这的确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但是在尼采看来,人不应该让自己失去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人应该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就是所谓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也许,这是尼采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讽刺和批判,在尼采看来,人类历史没有最终状态,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有相似之处,只是尼采的重点放在人的自身发展上,而马克思的重点放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上。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在我看来,最后之人的生活当然诱人,但是人不能失去前进的目标,因为人类是大自然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体会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体会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应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透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透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 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因此“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能够称之为“科学的” 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 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应对了死亡后,在应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此刻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

西方哲学史论文——古代中西方思想对理想社会制度的讨论

古代中西方思想对理想社会制度的讨论 摘要本文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出发,阐述了其关于理想国家模式的设想——理想国,而后又提出了孔德和孔子的关于国家模式的设想,最后对这三种理想国家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不同领域关于理想国家模式的设想的差异以及东西方关于理想国家模式的设想的差异。 关键词理念论;理想国;孔德的国家观;大同社会 看了《2012》以后,不由得在想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都不在了,那么在这个没有我们的世界里,人类存在的痕迹会遗留多久?终有一天,这些痕迹都会灰飞烟灭的,那么,能够永恒流传下来的,恐怕就真的只有那些留存于我们心中的关于生活的那些美好设想了吧。 提到对于未来的设想,几乎所有人都有过,一些大人物也不例外。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哲学还是其他的一些方面,这些各自领域的优秀人物无不都对理想国家的形式有过设想。下面我就从柏拉图的理念出发,阐述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时也对孔德的关于理想社会的模式,以及孔子的“大同”社会进行了论述。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提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就不得不对他之前的哲学前辈进行探讨。在柏拉图之前,哲学前辈们总是借助对自然界的思索来寻求世界的最本原的那个存在。这样,也就出现了以“水”作为世界本原的泰勒斯,出现了提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的赫拉克利特,出现了以元素作为世界本原的元素论学派,这些哲学家都是从一种具体的、实在的方式探讨是何种物质支撑着世界;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哲学家则是从一种抽象的、理论的方式去探讨世界的本原,如巴门尼德“存在(是者)”。而后经历了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普罗泰格拉则将哲学家的视野从自然界扩展到了人自身之上。发展到了苏格拉底,更是将对人的研究深化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德行就是知识”的新主张。在承继其师苏格拉底和前人的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他对世界本原是什么的看法,认为“理念”才是万物存在的根据。 与苏格拉底的探究个体的人不同,柏拉图更为关注的是人的心灵所看到的东西,也就是人的理智所注重的方面,他将之称为“理念”。同以前的哲学前辈们一样,柏拉图的“理念”同样具有本原性、绝对性和永恒性;不同于他们的地方在于,柏拉图提到的“理念”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种实际真实的存在。以“马”为例,柏拉图认为,“理念”上的马既不是指这匹马,也不是指那匹马,它指的是包含这匹和那匹的所有马的总称,而且它是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在某个地方存在着一匹“理想的”马,这匹马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共同名称“马”的含义。而个体的马之所以是马,是由于它们分有或摹仿了“理想的”马。 二三种理想的国家模式 1 柏拉图的“理想国”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体会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体会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应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 人类一方面透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透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 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 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 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 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 因此“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能够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 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 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 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 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 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应对了死亡后,在应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 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 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 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

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论的主要思想:经验论认为一切真知起源于感觉经验,唯物论认为一切真知来源于物质的世界。经验论新生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发展科学,而还“处在收集材料阶段”的自然科学又需要哲学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给以指导,这样,认识论问题便成为近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内容,随之也就产生了两种认识论:一部分人注重力学的实验和经院归纳法,并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经验论,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等。另一部分人则注重数学的理性演绎法并同样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唯理论。经验论以“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的原则为前提,认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觉经验,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感觉经验是认识唯一可靠的来源。与真知的来源问题相联系,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但忽视理性思维的作用,不能科学的说明知识体系何以能够建立起来的问题;由于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觉经验,贬抑理性思维,以至于把感觉看作是唯一的实在,把经验论推向极端,逻辑的走向唯我论和不可知论。 经验论的优点:经验论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经验一词涵义比较宽泛,既包括直接从感性认识所作的规律性的总结,也包括某种心理体验、生活阅历等。哲学上的经验论指的是一种认识的理论,是与唯理论相对立的。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前者主张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而这种感觉和表象是不依赖物质自然界的;后者则认为经验是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对物质自然界的反映。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经验看作是知识、认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理性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承认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感性经验是知识和认识的源泉,同时也承认科学理论、思想即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这样,既反对了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经验问题上的片面性。 经验论的缺点:经验论只承认逻辑的和数学的命题是先天必然真理,他们把综合命题等同于后天的偶然命题。激进的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都可以追溯其起源;不仅没有任何天赋的或先天的命题。激进的经验主义者唯一强调感觉经验而否认理性思维,在他们看来,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认识,思想愈抽象则愈空虚,愈不可靠,愈远离真理。所以,他们持极端唯名论的观点,根本否认抽象,否认有普遍概念和普遍命题。康德提出了一些关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问题的假设。康德将科学认作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并且确认它起始并同步于人的经验。然而,康德又认为人类经验的形成必然地带有人类心灵的自在特征。正是人类的心灵才产生了科学所研究的有规则的现象。于是,最终的真正知识——科学就能立足于在心灵中先天具备、因而也就先于经验而存在、同时又获得理性证实的基础之上。康德把这种由先天理性(形式)和后天经验(质料)结合起来的命题称作综合命题,以此来尽力调和或折衷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矛盾,并试图克服两者的片面性。 唯理论的主要思想:唯理论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认为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必须上升为掌握事物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具有真理性,但否认认识源于经验的倾向则导向唯心主义。笛卡尔的唯理论观点一方面受到当时英国的T.霍布斯和法国的P.伽森狄等唯物主义经验论者的驳斥和诘难,其“天赋观念”学说及其唯理论的观点更受到稍后的英国经验论主要代表J.洛克的系统批驳;另一方面又受到许多人的拥护和追随,形成了笛卡尔学派。马勒布朗士等人进一步肯定心物都在上帝之中;斯宾诺莎则肯定上帝即自然,是唯一实体,广延与思想是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这种观点继承和发扬了笛卡尔的唯理论思想,但把它放到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认为理性认识的对象即“实体”及其“属性”、“样式”,即是整个自然界。 唯理论的优点:唯理论又称理性主义。一种认为唯有理性才可靠、片面强调理性认识作用的哲学学说。唯理论与经验论相对立,它认为一切具有普遍性的必然的知识,不可能来自

读西方哲学史心得

读西方哲学史心得 ——从泰勒斯到德里达 近段时间来,一直在读西方哲学史和设计史方面的书,主要是北大版《西方哲学史原著选读》(从泰勒斯到费尔巴哈)和《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从叔本华到德里达)还有《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哲学》等,此外还粗略的读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个别著作。本来想打算读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后再整理心得,但最近感到不吐不快。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出来后,再和其他人的论述相对照,这样也许更有利于研究西方哲学。 一、苏格拉底前的古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前的哲学家人数不少,光《西方哲学史原著选读》上提到的就有14位,其中许多人在哲学史上都非常有名,前苏格拉底西方哲学可谓绚烂多彩、哲人辈出。这一时期是哲学的萌芽期,也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萌芽期,哲学家探究的主题大都是世界的起源(本原),运动、相对等问题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出现。 由于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萌芽期,人类单独面对世界时充满了困惑,许多呈现出来的现实景象是那么的神秘,特别是人对自身是如何的存在还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哲人从泰勒斯开始,不断地寻求了解、认识这个世界和人本身。在缺乏现代工具和祖先成熟经验的前提下,泰勒斯等人只能从经验中的世界及其呈现出来的现象本身开始,他们的最好方法就是观察,通过观察,哲学家们得出世界起源于水、火、气、原子、一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科学成分不多,但在当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始,是自然哲学(物理学)的开始。 我觉得,看待这一时期的西方哲学,不能用科学、今天的眼光,而要返回到历史中,返回到前辈哲人面对的处境和困惑中,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理解这些哲学上开拓者研究的意义。他们开创了一个西方认识论的传统,这个传统和中国认识问题的传统不一样,他们面对困惑和不解的世界时,采取了一种穷根究底的认识方式,一代又一代的哲人都在寻求最终认识世界,即得到智慧,按今天的说法,他们是不可能彻底弄清世界是什么,不可能得到最终的智慧,哲学家能做的就是热爱智慧,追求智慧,以有涯的生命寻求无涯的知识。中国人在面对世界时,虽然孔子提出要格物,但格物不是教人了解、求索世界的本原,老子、庄子更主张面对神秘世界时要大智若愚,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智慧,中国人的这种智慧可能更适合与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生命,更适合于慰籍面对神秘世界和死亡时心灵不安的人类。 二、苏格拉底徒孙三人的哲学 苏格拉底徒孙三人是西方哲学史上师徒传承的典范,熟读哲学史的人都知道,自此以后,许多西方哲学界的大哲学家都有一个同样是大哲学家的老师或师公,如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尔克塞徒孙三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起转折作用的人物,他之前的哲学家大都在探讨世界的本原而忽视人类世界的美德、正义等问题,苏格拉底第一次把哲学家的关注重点从自然转到了人类世界本身的问题。苏格拉底的死亡震撼了柏拉图,我相信也震撼了很多后来热爱哲学、自由、民主的人,记得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曾写过一篇文章,主要观点是苏格拉底是雅典的一只牛虻,他的存在让雅典充满活力,当雅典人杀死他后也预示了雅典日后的衰落。今天再读苏格拉底,发现他身上有一切哲学家的特点:思维活跃、爱把自己的思

西方哲学史论文——叔本华

探寻幸福之路 ——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有感 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年—1860年)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 以上文字是摘自百度百科。 由于时间紧迫的关系,笔者只拜读了他的《人生的智慧》一书(1850年《附录与补遗》中的 一部分)而心有所感,因此,对于此人的思想的见解或许会有片面和不当之处,还望老师能够谅解。 “悲观主义哲学家”似乎已经成为了叔本华的代名词,而作为乐天派的我也差一点儿为此而 放弃选择他作为我这次论文的参考对象。然而,正是了解到他那“欲望乃一切痛苦之源”的思想 与我的人生观不谋而合,我还是决心一读他的文章去一探究竟。值得惊喜的是,从这本《人生的智慧》中,我并没有看出他的悲观主义,相反的,它像一盏明灯般给我以启迪,告诉我如何去追求更加幸福和快乐的生活。这如这本书中的引言所说: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的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刻成为“幸福论”。因此,这本著作指导人们如何才能想有一个幸福的生存。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方面论说我的一些见解(其中也会掺带自身的经历作为引例)。 泛论幸福 正如叔本华所说: “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使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确实肯定的。” “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 所以,要想获得幸福和快乐,就是竭尽可能去避免和减少痛苦。而痛苦的来源又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无穷无尽的欲望。当我们的各种欲望无限大,而我们所能满足的却十分有限时,痛苦就随之而来了。因此,想要获得幸福,就要尽量的节制甚至是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如果达到这用无欲无求的状态,我们便不会为了失去什么而悲伤难过,也不会因为得不到什么而失望。相反的,正因为我们不刻意得去追求或者去争夺什么,那么也许一点点意外所得便会让我们感到惊喜,从而满足和快乐不已。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而叔本华也说: 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 除了节制自己的欲求之外,我们还不妨假设生活中的一切不幸都是必然发生的,这样也会增加我们的幸福感。因为只有这样,当灾难亦或是不幸降临时我们才能够坦然处之,而当这些得以避免时又会平添我们的幸运之感。即叔本华所说: 经常不时的想象一下那些有可能降临在我们身上的巨大不幸和灾难,这倒是一件好事情。 而与我在自身,也有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一直有丢东西的习惯,以前每次我丢了东西都会懊恼、伤心、难过不已。然而如今转念一想,如果把丢东西这些不幸之事当做生活中的必然,那么,即使是丢失了也不会那么可惜,若是失而复得则更是令人欣喜不已,这不是为自己平添了一份幸福感吗?从另一方面想,如果丢失是必然,那么只要这些东西还属于我,还好好的保留着,那就足够让我幸运的了!这也让我在更加珍惜身边的事物的同时还心存庆幸和感恩。我也渐渐感受到了: “幸福的生活”,实应被理解为“减少了许多不幸的生活。” 当然,一个人幸福与否还是要看他自身的态度与感想,即自己是否认为自己幸福。只有主观上真切的感觉自己是幸福的,那么其他什么都不能动摇我们的幸福,不论客观上幸运或是不幸。 一个愉快的人总有他高兴愉快的原因,原因就是:他就是一个愉快的人。 因此,获得幸福最关键的便是怀有一颗积极向上且乐观平和的心,坚信我们是幸福着的,那么我们就的确是幸福着的,因为,幸福只与我们自身相关。 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