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届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019届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单选题

1.建国初期我国重点发展“两弹一星”。1986年我国批准了“863”计划,高技术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建国初期我国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重点发展军事技术

B.“863”计划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关

C.二者的发展对我们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意义

D.科技重点的变化说明建国初期我国科技政策的失误

2.201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回眸》图片展中,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入选的是()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C.中国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3.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

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 D.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4.“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够说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

B.“南优二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

C.“银河一号”研制成功、教育战线“停课闹革命”

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互联网的普遍应用

5.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许多重大成就。下列科技成就中,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A.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C.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成功发射

6. 23.新华网伦敦1月11日电(记者黄堃)英国首相布朗11日在“学习和技术世界论坛”开幕式上说,教育将成为英国在21世纪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布朗说,全球经济正在恢复并将持续增长,这会带来许多工作岗位和相应的教育需求,“我可以大胆地宣布,教育将成为英国在21世纪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导致英国出现上述现象的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科技的发展

7.袁隆平说:“我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句话说明他认为()

A.实践不如知识重要 B.知识不如实践重要

C.知识需要实践支撑 D.书本电脑与种水稻无关

8.邓小平同志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下列选项中属于邓小平所说的“卫星”的是()

A.“东方红一号”B.“长征1号”C.“神舟5号”D.“银河1号”9.“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一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A.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B.邓小平复出后恢复高校招生制度

C.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这是2019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A.食品流通领域B.空间技术领域C.文化教育领域D.农业科技领域11.(2019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人1 元

钱,将会产生7 元至12 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垄断空间技术的垄断12.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研制的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13.中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神舟5号”“神舟6号”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4.在给2019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其中的“两弹”是指()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D.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

15.德国《汉诺威汇报》曾就我国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发表评论: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项科技成就是指()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B.“神舟五号”飞船的往返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D.“东方魔稻”的育种成功

16.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逐步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以下重大科技成果中,与这一规划有关的是()①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顺利建成②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17.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说:“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

A.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C.中国古代只重视对人的研究,不重视对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18.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先后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其影响下,我国科技界的成果有()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银河Ⅰ、Ⅲ型巨型计算机先后研制成功C.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李四光确认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19.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我国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是()

①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中国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019年3月23日,袁隆平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接受法国驻华大使苏和代表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兰西共和国农业成就勋章,其获奖理由是“他造福了全世界”。袁隆平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

A.研制出原子弹B.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在人类基因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D.成功研制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材料二: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材料三: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材料四: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什么?以该法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三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主导思想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历史背景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理解材料四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答案

1.D2.D3.B4.D5.D6.D7.C8.A9.D10.D11.C12.D13.B14.B15.B16.D17.C18.B 19.A20.B

21.(1)普遍法则是指万有引力定律;

影响: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引发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科学基础、为唯物主义哲学奠定科学基础等。(2)侧重点:材料二军事政治,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材料三经济,科技成果商品化。

原因:材料二,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两极对峙,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材料三,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为基本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环境也趋于缓和。

(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