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手足口病个案表

手足口病个案表

手足口病个案表
手足口病个案表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臀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肠道病毒有多个型别,各型间没有交叉免疫,因此在流行季节患儿可相继感染由不同型别引起的手足口病。本病平均潜伏期为3-5天,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本病疫点处理的主要内容为:⑴患者隔离治疗⑵疫点消毒⑶健康教育⑷个案调查。

1、指导患者隔离治疗:对幼托机构、学校等集体场所开展每日晨检制度,发现发热,手、足、口出疹者,建议去正规医疗单位就诊,一旦诊断及时隔离,隔离期至症状消失后一周。病程中开展随访,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先兆,如出现高热不退、肌痉挛、出冷汗、精神差等病情加重情况,应立即至医院进一步诊治。

2、疫点消毒:病家及发生疫情的学校可进行终末消毒,消毒对象包括地面、桌椅、墙壁、厕所、门把手等。室内加强开窗通风,进行湿式打扫,饮食用具、玩具注意卫生清洗。

3、接触者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10天。

4、健康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向患者发放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健康小折页一张。

5、个案调查:应详细填写个案调查表,在调查过程中若发现有疾病诊断、地址、年龄等项目不符或有其他缺项的应将订正病名和其他订正事项报告县疾控中心予以订正。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处理表

一、基本情况

姓名________ 性别____ 出生日期____年__月__日(或____岁)

职业__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

家长姓名___ 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来绍多久________(年、月)

现工作(学习)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病例核实情况

1、访视病人情况:尚住院、尚门诊治疗、已痊愈、未痊愈、失访

2、与原诊断是否相符____;若不符,则订正病名为____________

订正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无并发症____;若有,并发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病例转归:_______ 是否为聚集性病例_____________

三、处理

1、接报时间_____年____月____日,疫点处理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2、密切接触者人数_____,有可疑症状的____人

3、病家是否消毒__ ___

4、随访情况(随访几次填几次):

___年___月___日随访,患儿:痊愈

或主要临床表现_________ _ _____ ___年___月___日随访,患儿:痊愈

或主要临床表现_________ _ _____ ___年___月___日随访,患儿:痊愈

或主要临床表现_________ _ _____ 5、健康教育: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小折页已发放未发放

疫点处理单位:疫点处理人:

处理日期 _____年____月____日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普通)

附件1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编号: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一般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阴/阳历) 职业①散居儿童②幼托儿童③学生④其他 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托幼机构) 家长姓名 家庭住址省市地市县区乡(镇、街办)村(居)号家庭电话: 二、发病及就诊情况 1.发病日期年月日 2.初诊日期年月日; 初诊单位单位级别:①省级②市级③县级④乡级⑤村级初步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住院治疗(是/否),如住院,则: 所住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 入院日期年月日,入院诊断。 出院日期年月日,出院诊断。 病程天。 4.预后: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后遗症(有,;无) 5.病例分类①重症②普通 三、临床情况 (一)临床症状如有请打“√” 1.发热(有,℃/ 无); 2.皮疹(有,主要部位: / 无) 3.口腔炎:口腔粘膜上出现红色溃疡型疱疹是□否□ 4.呼吸系统:流涕□咳嗽□咽痛□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他:_______________ 神经系统:头痛□喷射状呕吐□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惊厥□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有□无□ (二)体征 1.颈项强直:有□无□;巴氏症:有□无□; 克氏症:有□无□;布氏症:有□无□ 2.腱反射:正常□亢进□减弱□; 肌张力:正常□亢进□减弱□ (三)辅助检查 1.血象:有,无。有则:WBC(×104/L),N( %),L( %) 2.脑脊液:压力( Pa),外观(正常/异常),细胞记数(个), 1

肿瘤病人个案调查表

肿瘤病人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 1.3 出生日期:年月日 1.4户籍(1)常住(2)暂住(满一年)□ 1.5家庭住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 1.6民族(1)汉族(2)满族(3)蒙古族(4)回族(5)藏族(6)苗族(7)壮族 (8)维吾尔族(9)白族(10)其他 □□ 1.7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4)丧偶 □ 1.8文化程度(1)大学及以上(2)大中专(3)高中(4)初中(5)小学(6)文盲□ 2.诊断情况 2.1诊断(部位): 2.2首次出现症状日期□□□□□□□□ 2.3首次就诊日期□□□□□□□□ 2.4首次确诊日期□□□□□□□□ 2.5确诊医院: □□□□□□ 2.6门诊号: □□□□□□ 2.7住院号: □□□□□□ 2.8确诊依据(1)病理(包括骨髓片)(2)脱落细胞(包括血片)(3)手术(4)内镜 (5)X线(包括造影)(6)cr (7)核磁共振(8)超声波(9)放射性核素扫描 (10)免疫(11)生化(12)临床 □□ 2.9病理学类型: □□ 2.10确诊时的期别(1)有(2)无□ T- N- M (1)0-I期(2)Ⅱ期(3)Ⅲ期(4)Ⅳ期(5)无法判定□

3.治疗情况(1)已治(2)末治□ 3.1经治医院 3.1.1手术医院:、、 3.1.2化疗医院:、、 3.1.3放疗医院:、、 3.2曾经治疗情况(1)手术(2)化疗(3)放疗(4)中药(5)免疫(6)介入 (7)其他(详细说明): □ 3.3 目前治疗情况(1)手术(2)化疗(3)放疗(4)中药(5)免疫(6)介入 (7)其他(详细说明): □ 3.4实施手术日期□□□□□□□□ 3.5首次手术医院 □□□□□□ 首次手术医院住院号 □□□□□□ 首次手术性质(1)根治(2)姑息(3)残留(4)探查 □ 3.6转移(1)有(2)无□ 转移部位:、、 3.7复发(1)有(2)无□ 日期第1次(年、月、日)□□□□□□□□ 第2次(年、月、日)□□□□□□□□ 第3次(年、月、日)□□□□□□□□ 4. 小结: 调查者单位:调查者: 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三年级“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方案活动内容:小学预防与应对手足口病的措施 活动地点:三年级教室 活动时间:4月23日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足口” 1、出示手足口病的患儿图片,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教师介绍全国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 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 广为流行。 ⑵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⑶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⑷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 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 率最高。 4、症状: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 痛性小泡。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二、预防“手足口” 1、预防措施: 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⑵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⑶健康学生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⑷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⑸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注 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⑹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⑺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2、正确洗手: (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2)、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活动总结:学生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知道了手足口病预防关键是从日常生活的预防。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发病率就会下降。我用15字方针“常洗手、勤开窗(通风)、喝开水、食熟食、晒衣被”概括了预防措施,同时提出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过于劳累,增强免疫力。此外,建议学生少去拥挤的场所,尽量减少与家畜的直接接触等预防措施。最后,我还教给学生正确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这次班会再次让大家认识到了预防疾病,从我做起的重要性。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 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报告与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监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场所及公众预防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virus A, CVA)的 2、4、5、7、9、10、16 型等,B组(Coxasckievirus B, CVB)的 1、2、3、4、5 型等;肠道病毒 71 型(Human Enterovirus 71, 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 ECHO等。其中以 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C 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 4C可存活1年,-20 C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 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3. 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

《手足口病分期》word版

手足口病分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 组16 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在《EV71 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中,按照手足口病的发展进行分期,每一期的患者经治疗都可能直接至恢复期,其中第1期(即普通病例)患者占98%。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临床表现 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治疗要点 无须住院,以对症治疗为主。①观察精神情况、呼吸、脉搏、四肢皮温;②对症治疗(物理或药物降温等);③告知家长观察要点;④病情变化随诊。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 临床表现 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治疗要点 住院治疗包括:①对症支持治疗;②脱水降颅压;③必要时吸氧;④部分患儿需丙种球蛋白治疗。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尤其是3岁以内、病程5天以内的病例。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临床表现 ①心动过速、呼吸增快、发绀、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高血压;②外周血WB C升高;③血糖升高。 收入ICU治疗。

幼儿园防手足口病案例

案例名称:家园配合预防手足口病 背景:冬春交替,又到了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高发时期,因此对孩子进行卫生教育向家长进行相关预防幼儿传染病宣传指导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和积极的配合,我们进行了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指导工作。 实录一: 总部小五班因为手足口病关班了。我们马上告知了家长这件事情,并且向家长发放了告家长书,帮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特征、对孩子产生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对观察和预防的方法。家长都表示要好好重视观察、采取措施避免孩子传染手足口病。 实录二:我们有一个班级qq群,我们每周会在群里发关于如何预防幼儿传染病的文章,尽量选择图文并茂的形式,这样家长有兴趣看也容易看懂。每天对于缺勤的孩子及时的和家长进行联系沟通,了解孩子缺勤的原因。 实录三:周末放学的时候,我们提醒孩子们让家长把被子带回家洗晒,大多数家长都带回去了。有几个家长说上星期拿过了,今天就不拿了。我耐心地提醒他们:“最近传染病高发,天气转暖,孩子出汗多,被子吸收了汗液容易滋生细菌,及时洗晒被子能减少病菌感染,同时孩子睡觉也会更舒服。”听了我的话,家长们都把被子带回家去。 反思: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家庭的重视,也离不开家园之间的合作。面对幼儿传染病有的家长会过分紧张;有的家长觉得无所谓,只是小毛病而已也不一定会传染到;还有的家长不知道如何应当。只有让家长正确认识、才能正确对待。我们采取宣教专栏、QQ群、家园交流个别沟通等形式随时做好家长咨询与宣教工作,加强对家长进行预防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帮助家长们进一步认识了手足口病,加强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预防手足口病的意识,充分认识到了家园配合共同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不明原因疾病个案调查表

编号: 不明原因疾病个案调查表 1、一般情况: 1.1姓名:年龄:性别:职业: 1.2家庭住址及电话: (儿童应询问父母姓名及单位) 单位住址及电话: 2、临床症状 2.1神志清楚:(1)是(2)否 2.2发热:(1)有(2)无 2.3皮肤粘膜:(1)出疹(2)黄染(3)结痂 (4)出血(5)完好 2.4淋巴结: 2.5呼吸系统症状: 2.5.1咳嗽:(1)有(2)无 2.5.2咳痰:(1)有(2)无 2.5.3咯血:(1)有(2)无 2.5.4流涕:(1)有(2)无 2.5.5呼吸困难:(1)不能平卧(2)需要呼吸机(3)正常 2.6消化系统症状: 2.6.1腹痛:(1)有(2)无 2.6.1.1腹痛部位: 2.6.1.2排便能缓解:(1)是(2)否 2.6.2腹泻:(1)是(2)否 2.6.2.1大便性状:1)稀水样便(2)脓血样便(3)粘液便(4)成形便 2.6.2.2一天大便次数: 2.6.3呕吐:(1)有(2)无 2.6. 3.1呕吐内容物: 2.6. 3.2呕吐方式:(1)喷射状(2)其他

2.6.4腹痛、腹泻、呕吐三者先后联系: 2.7泌尿系统症状: 2.7.1肉眼血尿:(1)有(2)无 2.7.2少尿或无尿:(1)有(2)无 2.7.3肾区疼痛:(1)有(2)无 2.7.4全身浮肿:(1)有(2)无 2.8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8.1头痛:(1)有(2)无 2.8.2体征: 2.9临床医生诊断: 3、实验室检测: 3.1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淋巴; 血小板 3.2尿常规: 3.3血生化:肝功;肾功 3.4 X线检查: 3.5血清学检测: 4、流行病学调查: 4.1发病前一周的外出史:(1)有(2)无4.2平时的作息安排(如上班→下班→回家→看电视→睡觉): 4.2发病前一周参加过任何集体性活动(1)有(2)无4.3饮用水水源:(1)自来水(2)井水(3)江、河水(4)山泉水(5)其它4.3.1你认为最近水源的水质有没有发生变化: 4.4近半个月来家中有否发生新事物?包括动物群间的异常? (1)有(2)无 4.5计划免疫史:(1)有(2)无 4.5.1今年接种过何种疫苗: 4.6近期家庭菜谱的改变情况(是否有购买时兴菜):(1)有(2)无 5、小结: 5.1患者目前是否出于隔离状态:(1)是(2)否 5.2处于何种隔离:(1)居家隔离(2)住院隔离(3)强制隔离 5.3开始隔离的时间: 调查单位调查者调查日期

手足口病试题及答案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手足口病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职务: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项均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4分,共60分) 1.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 A )A、5岁以下儿童 B、成人C、学龄儿童D、人群普遍易感 2.下列哪项对肠道病毒理化性质的描述是错误的:( B ) A、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 B、75%酒精和5%的来苏能将其灭活 C、对含氯消毒剂敏感 D、温度在56℃以上可降低其活性 3.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B ) A、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B、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C、疑似病例、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D、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 4. 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D ) A、目前无疫苗可预防 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 C、以支持疗法为主 D、主要是抗菌治疗 5. 我国哪一天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传染病:( B ) A、08年5月1日 B、08年5月2日 C、08年5月3日 D、09年5月2日 6. 手足口病仅见手足部皮疹和口腔疱疹,发热(体温3 7.8℃)无其他症状则临床分类属于:A A、普通病例 B、疑似病例 C、重症病例 D、危重病例 7. 关于手足口病皮疹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D ) A、以斑丘疹和疱疹为主 B、皮疹一般不结痂不疤 C、出诊部位在手足口臀 D、与药疹类似 8. 关于手足口病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 ) A、病原体分布广泛,但生存能力弱 B、病毒型别多,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 C、隐性感染多,轻症病例多 D、传播途径多元,患者传染期长 9. 下列哪个不是手足口病的住院指征:( D ) A、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 B、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 C、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 D、手、足、口出现皮疹 10.以下哪项不是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处理方法:( C ) A、普通病例体温在38.5℃以下,可以不用退热药,让患儿多饮水或用温水擦澡即可 B、普通病例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案例1

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案例总结 2011年7月16-19号,888区辖区内红黄蓝幼儿园连续出现6例手足口临床诊断病例集,接到疫情报告后,88区卫生监督所、88疾病控制中心、88区卫生局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根据现场调查情况,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事件调查处理经过如下: 1基本情况 红黄蓝幼儿园位于88区88办事处二药市场31路终点站对面。 该幼儿园建筑面积约为1000多平米,全园共95名幼儿,12名教师,共有6个班级。其中大班16人、中一班20人、中二班20人、小班13人、托幼班14人、学前班12人。发病幼儿为学前班、小班和中班,大班和托幼班迄今为止未发现有发病患儿。 2 流行病学调查 2.1首发病例经疾控中心人员调查核实;该园迄今为止发病患者共6人,首发病例88,2岁,红黄蓝幼儿园学前班,居住于西湖区河西办事处二道街楼3号。患者于2011年7月16日上午,母亲给孩子洗手时发现双手和脚有散在红点,孩子无发热等症状,未引起重视,未诊治。7月17日入园时,经园医晨检发现,疑似手足口病,家长带孩子到市传染病医院门诊检查。市传染病院门诊,诊断为临床手足口病病例—轻症,收住院治疗。截止7月19日陆续共有6名患儿符合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表现相似,未出现死亡病例。 2.2流行时间该疫情流行时间2011年7月16日至7月23日 2.3疫情分布 7例患儿分布于中大班二人、中二半一人、中三班1人、小班一人、学前班一人、托幼班一人。 2.4人群分布发病人群中,男性4名,女性3名,年龄分布为最小1岁,最大4岁,符合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 2.5末例病例原入托幼儿88,居住88区88办事处天龙街21号,7月18日至今由于个人原因未入园学习,于7月22日发病,仅有手足口皮疹无发热等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_最新_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二)血生化检查。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00/10万之间。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 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病毒和受体结合后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浆内脱衣壳、转录、组装成病毒颗粒。肠道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可进一步播散到皮肤及黏膜、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胰脏、肾上腺等,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少数病例因神经系统受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及

个案流调表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请参考使用导语] 为了更好地预防控制艾滋病,防止感染更多的人以及救助更多的感染者或病人,我们可能需要问您一些很隐私的问题,但我们会注意保密,这些结果只用于防病,其他人不会知道您说过什么,希望您能如实回答我们的问题。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填写说明 1.报表编号:网络报告系统自动生成。 2.确认(替代策略)检测报告单编号:由确认(替代策略)检测单位自行编号。 3.实足年龄:如出生日期不详,则必须填写患者实足年龄数值,并在相应的年龄单位“岁、 月、天”的位置前划“√”,只划其中一项。 4.现住址:填写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或确诊为艾滋病病人目前实际居住的详细地址,能 够随访到,可以是家庭住址,也可以是寄居的宾旅馆,但如填写的是非长期住址,还应询问其迁移动向或其他更长期居住的现住址,并记录于备注中。 5.否有HIV阳性的配偶/固定性伴:配偶/性伴包括阳性者的配偶、同居者或与阳性者有 过多次性行为的人。根据情况在相应的内容前划“√”。 6.主要死因:按公安、医院等有关部门确定的死亡原因填写,如无上述依据。按调查了 解的状态填写。 7.确认(复检)阳性日期:根据情况填写一个即可,确认试验阳性可只填写确认阳性检 测阳性日期。 8.艾滋病确诊日期:病人被首次诊断为艾滋病的日期。 高危行为和危险因素 (一)吸毒史 9.是否有吸毒史:包括口吸、鼻吸和静脉或肌肉注射毒品史。 10.首次吸毒时间:如果患者记不清楚,应询问其吸毒的大概年限,再推算其开始吸毒的 年份。 11.吸毒方式:注射是指将毒品溶解或稀释后注射入静脉或肌肉等体内。 12.首次注射毒品时间:了解患者首次注射毒品的时间。如果患者已记不清楚,应询问其 吸毒的大概年限后推算。 13.共有共用注射器史:共用注射器是指注射毒品时使用他人用过未经合格消毒的任何注 射器具或其接触血液的部件以及其他用于溶解、过滤毒品和冲洗注射器具的容器。14.最多和几个人共用过注射器:指自注射毒品以来共用过注射器的总人数(不含本人)。 如得到回答,应争取追问到共用过注射器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等,以便于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追踪和调查。 (二)性接触史

发热病例个案调查表

发热病例个案调查表 1、编号 a.病例编号 b.调查日期 c.调查单位 d.调查者 e.情况提供者 f.可靠性 2、基本情况 a.病人姓名 b.性别 c.出生日期 d.文化程度 e.职业 f.住址 g.工作单位 h.工种 i.联系电话 j.家庭共有人 k.发病人 l.本例属第例发病 3、现病史 a.发病时间 b.曾就诊过的医院 住院治疗单位 入院时间 出院时间 治愈时间 c.发热 d.腹泻 e.食欲不振 f. 呕吐 g.恶心 h.乏力 i.皮疹 皮疹描述(颜色、部位、 出疹退疹的时间) j.头痛 k.关节酸痛 l.有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4、实验室资料 a.血培养病原体 b.大便培养病原体 c.血清肥达氏反应记录 d.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及比例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血小板数 年月日 1、男 2、女 年月日 1、文盲 2、小学 3、初中 4、高中 5、大专以上 1、工人 2、农民 3、干部 4、学生 5、饮服行业 6、其它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1、有 2、无 发热持续天 最高体温℃ 有无双峰热: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阳性 2、阴性 3、未做 1、阳性 2、阴性 3、未做 T 1A□□□□□□□□□□□ T1B □□/□□/□□ T2B □ T2C □□/□□/□□ T2D □ T2E □ T3A □□/□□/□□ T3B1 □ T3B2 □ T3B3 □ T3C □ T3D □ T3E □ T3F □ T3g □ T3h □ T3i □ T3j □ T3k □ T4A □ T4B □ T4C □ T4D1 □ T4D2 □ T4D3 □

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空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附件: 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 病例分类:①重症②死亡 病例编号: 一、患儿及及其家庭的一般情况 患儿姓名:性别:①男②女年龄岁月 出生日期年月日(①阴历②阳历)身高cm 体重kg 分类:①散居儿童②幼托儿童③学生④其他 家庭现住址市县(区)乡(镇、街办)村(小区)号(楼、号) 现住地居住时间:年月 户口类型:①常住人口(本地户口或居住时间≥6个月);②流动人口(居住时间小于6个月)现住地类型:①农村②城乡结合部③城区 家庭同住人口数,其中14岁以下儿童数 家长姓名联系电话: 二、发病、就诊及治疗情况 1、发病日期:年月日 2、初次就诊日期:年月日初诊医院名称 初诊医院类型:①村(个体)诊所②乡镇(社区)医院③县医院④市及以上医院 初诊是否诊断手足口病:0否1是 3、诊断重症的日期:年月日 诊断重症医院名称 诊断重症医院类型:①村(个体)诊所②乡镇(社区)医院③县医院④市及以上医院 4、是否去村级(个体)医疗机构就诊:0否1是,就诊日期:年月日 治疗时间:天是否诊断手足口病:0否1是 是否给药治疗:0否1是 给药途径:①口服②肌注③静点④肛门给药⑤其它 是否使用退热药物:0否1是,使用日期:年月日 药物具体名称 是否使用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0否1是,使用日期:年月日 药物具体名称 是否使用抗生素药物:0否1是,使用日期:年月日 药物具体名称 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0否1是,使用日期:年月日 药物具体名称 5、是否去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就诊:0否1是,就诊日期:年月日 治疗时间:天是否诊断手足口病:0否1是是否给药治疗:0否1是 1

慢性病个案调查表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口1.3生日期:年月日 1.4户籍(1)常住(2)暂住(满一年)口1.5家庭住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 1.6民族(1)汉族(2)满族(3)蒙古族(4)回族(5)藏族(6)苗族(7)壮族 (8)维吾尔族(9)其他口1.7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4)丧偶口 1.8文化程度(1)大学及以上(2)大中专(3)高中(4)初中(5)小学(6)文盲口 2.患病情况 2.1高血压类型(1)原发性高血压(2)继发性高血压(3)不详口2.2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的血压水平(单位mmHg): 2.3你是否服降压药(1)不服(2)不规律服药(3)规律服药(转至5.)口2.4不服或不规律服药原因(1)经济原因(2)忘记(3)不良反应(4)服用不方便 (5)配药不方便(6)不需药物治疗(7)不愿意服(8)其他口口口口2.5你每月用于服用降压药物费用(单位:元)口口口口口.口口2.6高血压并发症情况 2.6.1脑血管疾病(1)缺血性卒中(2)脑出血(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口口口2.6.2心脏疾病(1)心肌梗死(2)心绞痛(3)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4)充血性心力衰竭口口口2.6.3肾脏疾病(1)糖尿病性肾病(2)肾功能衰竭口口口2.6.4血管疾病(1)夹层动脉瘤(2)症状性动脉疾病口口口 2.6.5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1)出血或渗出(2)视乳头水肿(3)以上情况都无口口 3.小结: 调查者单位:调查者: 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口1.3出生日期:年月日 1.4户籍(1)常住(2)暂住(满一年)口1.5家庭住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 1.6民族(1)汉族(2)满族(3)蒙古族(4)回族(5)藏族(6)苗族(7)壮族 (8)维吾尔族(9)其他口1.7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4)丧偶口 1.8文化程度(1)大学及以上(2)大中专(3)高中(4)初中(5)小学(6)文盲口 2.身高: cm 3.体重: kg 4.血压: mmHg 5.糖尿病类型(1)1型(2)2型(3)其他类型口 6.首次确诊时间:年月日 7.现在(或曾经)是否吸烟(1)否(2)是口7.1若吸烟,每天吸烟支数(1)偶尔吸(2)1-5支(3)6-10支(4)10支以上口7.2吸烟年限:年 7.3是否戒烟(1)否(2)是口 7.4戒烟年限:年 8.现在(曾经)是否饮酒(1)否(2)是口8.1若饮酒,每天饮酒:两,饮酒:年 8.2是否戒酒(1)否(2)是口 8.3戒酒年限:年 9.请回忆过去5-10年的饮食情况 9.1是否经常吃下列食物(1)甜食(2)咸食(3)腌制食品(4)烤制(5)辣味口9.2经常所食油脂(1)动物油(2)植物油(3)两者兼有口9.3是否经常吃下列食物(可多选)口口口口口口 (1)肉类(2)动物内脏(3)豆制品(4)鱼类(5)蛋类(6)奶类 (7)蔬菜(8)水果(9)其他 10.是否患有下列疾病(1)否(2)是疾病口10.1高血压,患病年,服用药物 10.2高脂血症,患病年,服用药物 10.3冠心病,患病年,服用药物 10.4脑梗死,患病年,服用药物 10.5其他疾病,患病年,服用药物 11.是否有下列症状(可多选)口口口口口口 (1)无(2)视力下降(3)手足麻木、疼痛(4)下肢水肿(5)肢体疼痛 (6)间歇性跛行(7)便秘(8)腹泻 12.是否患糖尿病并发症(可多选)口口口口口口

198例手足口病病例分析

198例手足口病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01T16:57:17.1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雷雨董薇 [导读] 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本县流行以普通病例为主,表现为发热及皮疹。 雷雨董薇(房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房县 442106)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2-0018-02 【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及流行特征。方法分析1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及人群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3岁以下患儿占75%。男性(65%)高于女性(35%)。农村儿童高于城镇儿童,患儿均有皮疹,皮疹同时出现在手、足、口部(45%)及臀部(40 %)。发热 170例,多数以不规则热、低热为主,多数先发热后出皮疹,多在2 d内。部分病例可见白细胞增多(2.5%)。经抗病毒、清热解毒及对症治疗,均治愈。结论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本县流行以普通病例为主,表现为发热及皮疹。此病只要及时诊治,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是发生于儿童和婴儿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1982年在我国首次报道,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及CA16等多种病毒引起。在我国已经被纳入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我县近年也出现手足口病流行,1989年5月~2010年6月我科共收治手足口患者198例,现将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8例患儿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的诊断标准。普通病例198例,病程3~14d,平均5d。 1.2方法 分析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及人群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治疗及转归。 2 结果 2.1发病年龄、性别及人群分布 本组患儿年龄 4个月~12 岁,平均发病年龄为1.8岁,其中3岁以下 149 例,占75 %。小于1岁24例,1~2岁45例,大于2岁但小于3岁80例,3~6岁35例,6以上岁14例。男129例( 65%),女69例(35%)。城镇儿童49 例(25%),农村儿童149例(75 %)。家庭或同一村23例,占12%。 2.2临床表现 发热 170例,多数呈不规则热发热,其中37.5~38℃ 129例(76%),高于38℃但≤39℃ 39例(24%),多数先发热后出皮疹,多在2d 内,其中发热时间小于24h 88例(52%),24~48h 51例(30%),>48 h但≤72h 21 例(12%),大于72 h 10例(6%)。198例患儿均有皮疹(100 %),主要分布在手、足、口部90例(45%),分布在手、足、口、臀部80 例(40%),分布在手足部20例(10%),少数分布在口腔黏膜或臀部10例(5%)。皮疹为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24h后转为疱疹,典型者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水疱性皮疹,直径多在5mm左右,疱液清澈透明,周围绕以红晕,呈圆形或椭圆形,有轻度痒感,表面较厚,不易破溃,≤3岁的患儿多发生在臀部和膝部,以红斑和丘疹为主,臀部皮疹严重者左右对称。一般在1周内消退,无色素沉着,不留痂,位于口腔黏膜的皮疹呈疱疹或小溃疡。皮疹消退时间为平均5d。伴流涕95例(48%),咳嗽58例(29%),呕吐4例(2%),腹泻5例(3%)。无重症患儿。 2.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少于4×109/L 2例(1%),大于10×109/L 5例(2.5%),余病例正常。50例行心电图检查均正常,70例行胸部X线检查提示支气管炎6 例(3%)。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127例送CDC检查检出EV71及CA16病原体。 2.4 治疗及转归 治疗措施主要是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①收入感染病区隔离治疗;②嘱患儿注意休息,食用清淡食物,加强营养,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③予利巴韦林、清开灵等药物抗病毒及清热解毒治疗;④对有呕吐、腹泻等患儿予止泻、止吐治疗;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50例住院时间平均5d,均治愈(100%)。余在门诊治疗,经追踪调查均治愈。 3 讨论 手足口病为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有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亦可引起该病[1]。患儿及健康携带者为传染源,可通过粪口途径或通过唾液飞沫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亦可引起传播及流行[2,3]。大量临床资料报道该病有局部爆发流行可能,婴幼儿为主要感染人群。发热及手足口及臀部出现丘疱疹为典型特征,部分病人合并出现脑炎、肺炎、及心肌损害,但总发生率不高[4] [5]。本病好发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本组中3岁以下的患儿占75%,男性发生率(65%)明显高于女性(35%);农村儿童发生率(75%)高于城市儿童(25%)。本资料198 例患儿均有皮疹,大部分病例皮疹同时出现在手、足、口部(45%)及臀部(4%),少数仅分布在手足部(10%),口腔黏膜或臀部(5%)。普通病例(100%)症状较轻,一般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症或疱疹为主,因此门诊医师接诊时应注意口腔黏膜是否疱疹或小溃疡,以免漏诊。另外,大部分(86%)患儿发热,呈不规则热,多数先发热后出皮疹,低热为主,少数病例伴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感染表现,应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鉴别,我省曾因此出现漏诊病例。实验室检查方面,少数病例可见白细胞增多。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儿的分泌物或粪便,传播快,第1周内传染性最强。病毒主要经粪、口及呼吸道途径传播,接触可传染病毒。因此,在治疗期间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我院感染病区,有标准病房,有标准消毒施,患儿的生活用品及污物等均严格消毒处理,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避免了交叉感染。本资料示,我县手足口病流行以普通病例为主。本组平均住院时间 5d,治愈率达100%,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普通病例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3. [2]HoM. Enterovirus 71:the virus,its infections and outbreaks[J].Microbiol Immunol Infection,2002,3(4):205-206.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鲁山县卫生防疫站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预案 (试行) 第一部分总则 一、目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儿童多见。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7天,可导致流行或暴发。该病的病原体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l6和肠道病毒71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病程约为4~8天,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为有效防止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立足准备,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加强能力,有效应对”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成立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一),全面领导手足口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下设办公室、疫情监测报告组、疫情应急处置组和后勤供应组等工作机构(见附件二)。 二、职责分工 (一)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协调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宣传报道等工作。 (二)疫情监测报告组 组织指导全县手足口病监测,保证网络支持,指导和开展疫情网络直报,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预警和报告工作。 (三)疫情应急处置组 组织指导全县的手足口病例确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疫区的消毒与处理、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开展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估。 (四)后勤供应组 负责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防护用品、防治药品、消毒器械和药品、流行病学处置等物资的采购、储存、管理与发放、适时更新补充等,确保应急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 一、人员培训 做好人手足口病知识全员培训工作,对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机构防保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的重点为卫生部《手足口病防控指南》、《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及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 离和防护,标本采集、运送与存放等知识。

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县(市)名称:国标码:□□□□□□病例编号:□□□□□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 1.3年龄:岁 1.4职业:□1农民□2工人□3学生□4散童□5其它 1.5详细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号) 2、暴露(被伤)及伤口处理情况 2.1暴露(被伤)日期:年月日时 2.2暴露详细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号) 2.3暴露方式: □1咬伤□2抓伤□3其它 2.4暴露程度:□1 Ⅰ度□2 Ⅱ度□3 Ⅲ度 2.5暴露部位(可多选):□1头面□2颈部□3躯干□4手臂□5手部□6下肢膝以上□7下肢膝以下 2.6伤口处理:□1未处理(转至3)□2自行处理□3医疗机构处理 2.6.1处理时间:年月日时 2.6.2处理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 2.6.3处理方式(可多选):□1挤压出血□2冲洗□3消毒□4伤口缝合□5其他 3、预防注射 3.1暴露免疫史:□1有(免疫时间年月日,免疫针次针),□2无 3.2暴露后抗血清注射:□1有,□2无(转至3.3) 3.2.1种类:□1免疫球蛋白□2抗血清 3.2.2注射时间:年月日 3.2.3注射剂量: ml 3.2.4有无过敏:□1有(过敏表现:)□2无 3.3.暴露后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1有,□2无(转至4) 3.3.1注射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 3.3.2 种类:□1 Vero □2地鼠肾 3.3.3首针时间:年月日时,首针剂量:□1剂□2剂 3.3.4免疫程序:□1 0-3-7-14-28 □2其他 3.3.5疫苗注射针次,如未全程,原因: 3.3.6是否加强注射:□1是(加强针次:针),□2否 3.3.7疫苗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期:年月日 4、临床资料 4.1发病时间:年月日 4.2 死亡时间:年月日 4.3诊断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 4.4发病临床症状(可多选):□1烦躁□2恐水□3怕风□4畏光□5抽搐□6精神失常 5、实验室检测 5.1采样时间:年月日 5.2标本种类:□1唾液□2脑脊液□3尿液□4鼻咽洗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