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默写题

高中历史默写题

高中历史默写题
高中历史默写题

寒假背诵默写题

中国古代史

一、政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西周在经济、政治上实行的制度分别是什么?

2、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封建”指什么?

3、分封制的目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4、西周分封的诸侯主要有哪四种人?

5、分封制的内容

6、分封制有哪些特点?它的实质是什么?

7、分封制的影响有哪些?

8、分封制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9、分封制最终还是瓦解了,瓦解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10、宗法制的概念

11、宗法制的核心与作用

12、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如何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体现了西周政治家国一体的特点?

13、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14、宗法制的性质及最大特点。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按顺序写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朝代更替。

2、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决定性因素是?

3、为什么说秦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含哪两方面?两部分的含义是什么?这一体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4、为了加强专制主义秦朝建立了什么制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朝建立了什么制度?

5、皇帝制的特征有哪些?其中哪一个是它的核心?它的本质是什么?

6、说明三公九卿制的内容及特点

7、郡县制的内容?

8、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能够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9、秦朝最南和最北的郡分别是什么?

10、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官员的产生方式分别是什么?

11、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12、“秦失其政而陈涉(陈胜)发迹”中的“政”指什么?

13、判断:郡县制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14、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是什么意思?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的内容有哪些?郡国并行制逐渐被改变说明了哪一历史发展趋势?

2、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内容、性质、特点。

3、三省六部制下六部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4、元朝行省制实行的直接原因、内容、影响分别是什么?

5、判断:元朝行省制增强了地方权力。

6、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地方的权力是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权矛盾?说明理由。

7、介绍元朝设立的达鲁花赤一职(在什么机构设置、职能、目的)

8、汉至元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这一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9、汉初郡国并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行省制这三种制度中哪些是直接为了加强皇权的?

10、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议政处是什么?设在哪一省下?

11、秦设丞相,明废丞相都说明的同一问题是什么?

12、元朝行省制下有关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规定是什么?

13、如何理解“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句话?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阶段?

2、明太祖废丞相的根本目的、直接原因、过程、影响。

3、内阁制建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的确立及发展过程是什么?如何评价内阁制?

4、明朝的内阁首辅与以前的宰相在职权上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5、明朝实行内阁制,阁臣有票拟权。这是不是意味着阁臣有了决策权,为什么?

6、“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以此推断“我朝”指什么?

7、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有没有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作用?

8、唐太宗设三丞相与明太祖废丞相根本目的是什么?

9、清朝军机处设置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哪个皇帝时设置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10、理解:对君主专制的加强应分时期的理解它所起的作用。

11、明清之际,西方国家开始建立起什么政体?这种政体对经济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12、君主专制下,国家权力是如何分配的?

1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14、判断: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参与决策。

15、“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说的是哪个朝代的现象?

16、本单元所学秦至明清的政治制度哪些是直接加强皇权的?哪些是直接加强中央集权的?

17、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18、本单元中心问题是什么?分几个课题讲解的?

请说说明清时有哪些与能够瓦解封建统治的进步因素已经在孕育当中了

19、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明清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分别实行哪些制度

或政策措施?(参考必修二P23)

二、经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用一句话分别概括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及人们生活方式如何?

2、我国青铜农具出现于哪个朝代?有没有在生产中大量使用?

3、我国在什么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是哪个时期?战国后,什么逐步成为中国传统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4、我国农业发展从生产工具的进步这个角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5、“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土地制度?

井田制的特点或内容有哪些?

6、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如何?(写出两个要点)

8、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9、小农经济的含义或特点是什么?

10、判断:鲁国实行初税亩就是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1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手工业由什么垄断?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是什么?

3、什么时期,手工业打破了由官府垄断的局面?

4、什么叫官营手工业?

5、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在经营方式上的区别是什么?

6、三种手工业中哪一种占的比重最大?

7、青铜铸造业在原始社会、夏朝、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发展特点。

8、西周、战国、汉代我国在冶铁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别有哪些?

9、什么时期我国已经能制造钢剑?灌钢法出现于什么时期?

10、我国于什么朝代已经烧制出原始瓷器?

11、什么时期我国制瓷技术成熟?唐、元时期我国制瓷技术进步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12、明清时期我国制瓷技术进步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13、商代丝织技术进步的表现是什么?

14、明清丝织业的发展特征是什么?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是哪两个城市?举例说明这一时期丝织业技术的进步。

15、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于何时?

2、秦始皇的哪些措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3、列举汉代“市”和城市发展的表现。

4、魏晋南北朝时期,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大吗?

5、隋唐时期商业和“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隋唐时期,“市”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7、介绍一下唐朝的柜坊和飞钱。

8、城市内坊市界限逐渐被打破开始于何时?

9、两宋时期“市”及城市发展的表现?

10、元朝时期城市发展的表现?

11、徽商与晋商的相同点有哪些?

12、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期闻名全国?

13、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4、唐朝、宋朝、元朝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15、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第4课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判断: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自然经济瓦解并退居次要地位。

2、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行于什么时期?实行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3、明清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

4、明清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最大的经济后果是什么?

5、明初下令实行“海禁”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6、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7、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什么后果?

8、介绍一下广州十三行。

9、写出本单元专题名称和每个课题名称

三、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为什么在当时会出现这样一个时期?

2、从对当时和对后世两个方面概括“百家争鸣”局面的影响。

3、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4、孔子对“仁”的解释主要有哪三个?

5、介绍孔子的教育思想。他在教育方面最大的两个贡献是什么?

6、概括孟子的思想主张

7、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

8、谁认为人“好利”“好声色”是人的本性要求?

9、荀子综合了哪两家思想的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10、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了什么?

2、董仲舒吸收了哪些学说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为了加强君权,他提出了什么?

4、为什么说董仲舒发挥了儒家仁政思想?

5、汉武帝将儒学发展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6、汉武帝的哪一措施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7、汉武帝创办太学的作用有哪些?

第3课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是什么?

2、宋代理学使儒学完成了什么过程?

3、北宋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观点有哪些?

4、理学的“理”的本质是什么?

5、《四书章句集注》对后世科举考试的影响?

6、朱熹主张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7、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质是什么?

8、“四书”指的是什么?

9、朱熹在儒学中的地位?他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10、心学与理学的关系是什么?

11、王阳明主张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12、心学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谁是明清时期反封建专制的先驱?

2、李贽的代表作有哪些?

3、李贽有哪些离经叛道的思想?

4、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主要有哪三点?

5、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6、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有哪些?

7、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一崭新命题的是谁?

8、判断: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批判儒家思想说明他们不是儒家代表人物

9、黄宗羲和顾炎武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10、分别列举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11、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形成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12、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与儒家思想是什么关系?

13、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启蒙运动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四、科技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1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1、造纸书的发明者及其时间?

2、什么时期开始,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3、隋唐之际出现了什么印刷术?

4、胶泥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和人物?

5、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有哪些?

第2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1、《诗经》汇集的是哪一时期的诗歌?介绍它的内容、特点、地位作用

2、《诗经》中的颂是用来做什么的?

3、楚辞的特点及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4、汉代流行什么体裁?介绍这种体裁及其代表作。

5、唐朝流行什么体裁?这种体裁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6、宋代流行什么体裁?它流行的原因有哪些?

7、元代流行什么体裁?介绍代表人物及对应的代表作

8、明清流行什么体裁?它是怎么形成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9、《西游记》的创作风格如何?

10、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体现出来的最大趋势是什么?

第3课繁花似锦的戏曲

1、中国最初的戏曲是什么?它的内容以什么为主?

2、元杂剧的特点有哪些?

3、元杂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什么年间,谁改良明传奇中的昆山腔,形成昆曲?

5、判断: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元杂剧的代表作

6、汤显祖的《牡丹亭》表达了什么理想?

7、京剧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四点)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何?(五点)

8、京剧有哪些特点?

第4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

1、汉字起源于什么?

2、什么的出现标志着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3、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5、楷书的特点是什么?

6、〈玄秘塔碑〉是谁的作品?

7、行书的特点是什么?

8、夏商周时期我国绘画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以画什么为主?

9、秦汉时期工笔重彩的杰作是什么?

10、吴道子善画什么题材?

11、写出中国书法的两个阶段和三种书体。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绘画有何特点?

13、两宋时期绘画有哪些特点?

14、文人画一般集哪四种艺术于一体?

中国近代史

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分别是什么?

1、写出五个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的反抗斗争事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3、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有哪些?

5、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前提及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他们与顽固派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有什么局限性?

8、写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名称及对应的创办者

9、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民用工业大多采用什么形式创办?已经具有了什么性质?

10、洋务派筹划海防的时间及创建的三支新式海军的名称

11、洋务运动破产和标志是什么?产生了哪些影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时间、产生时分布的主要地区、最早的企业名称。

1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什么特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什么特点?他们具有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2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是什么?

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表现、结果分别是什么?

2、一战结束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萧条说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为什么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均衡?

5、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6、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总体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7、1945—1949年民族工业的总体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8、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政治: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它的指导思想?

2、鸦片战争前后新思想萌发的最大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4、鸦片战争前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什么地位?处于这一地位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5、道光帝同意禁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6、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结束的标志。

7、英国侵占香港岛的时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时间?

8、介绍葛云飞的事迹。

9、《南京条约》的内容。其中最能反映这一时期列强侵华本质特征的是哪两个条款?

10、鸦片战争的影响?其中哪个方面的影响是最根本的?

11、《南京条约》附件的名称、内容。

12、鸦片战争后美法与中国相继签定了什么条约?

13、列强获得在中国享有片面最惠国特遇是通过哪些条约实现的?

14、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

15、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16、《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17、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8、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19、写出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四次重要战役及每次战役的结果。

20、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中最能反映出这一时期列强侵略本质的是哪个条款?

22、《马关条约》的影响有哪些?

23、介绍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24、如何看待义和团运动中“扶清灭洋”的口号?

25、简述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并指出这次侵华的目的。

26、《辛丑条约》签定的时间及内容。

27、《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列强这一阶段侵华本质意图的是什么?

28、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说明哪个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29、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第2课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3、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时间、正式建立政权的时间、失败的时间

4、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的最高峰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南方还是北方?

6、《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中的核心是什么?

7、最能说明《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思想的是它的什么内容?

8、判断:《天朝田亩制度》涉及到土地分配、劳动产品分配和消费方式等方面。

9、判断:《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10、《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特点分别是什么?

11、如何评价《资政新篇》?

1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3、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有哪些?

14、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哪些新的时代特色?

第3课维新变法运动

1、维新变法运动的两个主要任务是什么?

2、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3、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实质分别是什么?

4、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5、请从内容及实践两方面比较60-90年代与19世纪末的西学东渐的不同

6、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4课辛亥革命

1、什么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走上了革命道路?

2、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及性质。

3、解释三民主义的含义。其中哪个是核心?民生主义实质要实行什么样的土地所有制?

4、评价三民主义。

5、武昌起义的时间

6、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国旗、国都、纪元、性质分别是什么?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特点、性质。

8、辛亥革命成功了吗?为什么?

9、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10、辛亥革命的国际意义如何?

第5课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为什么北大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写出四个代表人物。

4、解释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反对的“旧道德”指什么?

5、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鲁迅的小说能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6、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性质、积极影响、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7、第一个发动新文化运动的人是谁?首倡白话文的人是谁?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是谁?

8、新文化运动与以前的反封建运动相比“新”在哪里?后期新文化运动有了新发展,“新发展”指的又是什么?

9、写出中国人在近代学习西方的三个层次及对应的运动名称。

10、写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三次反封建斗争

第6课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背景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一战中,中国是战胜国,为什么巴黎和会却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3、五四运动以何时为界?前后期斗争地点、主力、斗争形式有何不同?

4、五四运动性质?哪一个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为什么它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具有反帝性质?

6、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

7、五四运动的彻底性主要表现为什么?

8、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了什么特点?

9、五四运动的哪个口号第一次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第7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什么文章,成为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第二年,什么运动的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是什么?

3、中文版〈共产党宣言〉于哪一年出版?

4、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5、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有哪些?

6、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地点?

第8课中共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共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2、中共一大召开时间?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附合当时的国情吗?为什么?

4、为什么说中共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了?(三个要点)

5、中共二大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中共二大的内容与中共一大的内容有所不同,制定的目标更适合中国国情了。为什么?这说明一个党必须要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7、中共二大后,中共领导了几次工人起义均失败了,它又做出了什么决定?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

9、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10、中共二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是什么?它基于对什么的认识?

11、判断:中共二大后,中共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

第9课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中共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为什么需要与中共合作?两者合作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哪些进步之处?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和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4、国民党一大召开意义?

5、北伐开始的标志、目的、直接对象分别是什么?北伐进程中工农运动有何表现?反帝取得了什么成果?

6、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此后一段时间国民党的性质是什么?1927年后,国民党的性质如何?

7、中共三大的时间及通过的决议分别是什么?

8、国民大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9、国民大革命反帝的高潮指什么?

10、国民大革命中反帝斗争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11、从中共创建到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所做的工作有哪些?

12、、国民革命运动的性质、失败标志、失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3、北伐战争取得了哪些成就?

14、、“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意味着什么?

15、、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6、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留给中共什么教训?

第10课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1、南昌起义的时间、斗争对象、斗争方式、结果、意义分别是什么?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经过?

3、为什么把国民革命失败后到抗日战争前的这十年称为土地革命时期?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毛泽东在哪些著作里论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6、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7、红军长征开始的标志、转折、胜利的标志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8、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能不能说它从根本上清除了左的思想?

9、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第11课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在哪个城市发生的,是为侵略我国哪一地区发动的?

2、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裂最终取决于什么?

3、为什么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爆发?

4、南京大屠杀的时间、被屠杀的大致人数?

5、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共和国民党的总后方分别在哪?

6、谢晋元这位民族英雄牺牲于哪一场战争的哪一战役?

7、两次国共合作的时期和统一战线的名称分别什么

8、国民党奉行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9、除南京大屠杀外,再举两例说明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10、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长江流域抵抗日军的会战有哪些?

11、现在,日本的右翼分子拒不承认其战争罪行说明了什么问题?

12、洛川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

13、抗战期间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共开辟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1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在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15、百团大战发生的背景及意义?

16、三三制政权的性质?

17、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开展的整风运动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18、、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19、为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12课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

1、二战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

2、挺进大别山的时间、领导人以及战略意图?

3、战略决战的条件和三大战役的名称?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

5、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

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关于党风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7、中共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指哪三次?

8、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几个问题

(1)在什么时期,毛泽东创作的什么著作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什么样的总任务?

(3)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4)1949-1956年,我国是由会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中国现代史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

总括:

1、写出中国现代史的知识结构

2、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总特征是什么?

3、写出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历史的知识结构

(一)新中国的成立

1、写出“新中国的成立”这一标下的知识结构

2、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3、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决下采用什么纪年?以什么为国歌?

5、、《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及性质。

6、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周恩来什么职务?

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从此走上了什么道路?进入了什么新时期?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9、哪一个历史事件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结束了?哪一个历史事件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

(二)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写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一标题内容的知识结构

2、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时间、内容、特点分别是什么?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

4、一五计划制定的目的、时间。

5、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6、一五计划两个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7、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于什么时间?中国迈出近代化第一步指什么?

8、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9、我国对农业的改造方针、原则及道路分别是什么?

10、我国对农业的改造哪一年达到高潮?哪一年基本完成?

1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针是什么?具体分哪两个阶段?

12、对私营企业改造过程中的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和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分别指什么?

13、公私合营后的企业是如何经营的?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实行的什么措施说明它与国营企业没有多大差别了?

1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

15、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16、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哪些问题?

17、三大改造进行的时间及完成的意义?

(三)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建国初,我国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三个主要成就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制度?

2、我国没有实行西方的多党制而是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过程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主席是谁?

6、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性质、作用

7、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是什么?

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命周恩来为什么职务?

10、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建立和完善的?

11、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或特点是什么?

12、、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制度?

13、我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几个?哪个建立得最早?何时建立?西藏自治区于哪一年建立?

二、探索与失误

1、写出本课知识结构

2、这一时期正确的探索有哪些?

3、什么标志着探索的开始?

4、中共八大的内容、意义

5、中共八大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评价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

8、大跃进的特征及错误的实质

9、党中央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10、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及错误的实质分别是什么?

1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什么后果?

12、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1、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民主法制方面表现的总特征是什么?

2、为什么会发生文革这样的错误?

3、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有哪些方面?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写出“改革开放新时期”内容的知识结构

2、伟大的历史转折指什么?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针对什么现象展开的?有什么意义?

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个要点)

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和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6、邓小平在全会中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原因是什么?

7、邓小平在全会中提出改革政治体制的前提是什么?认为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8、全会指出对外开放的前提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原则是什么?

9、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什么?

10、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11、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是什么?

2、经济体制改革

1、写出“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内容的知识结构

2、我国改革首先在哪展开?

3、农村改革首先在哪两个省展开

4、我国农村改革主要有哪四个方面?

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改什么体制?这种体制存在哪些缺陷?

6、、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7、、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请说明理由。

8、我国农村改革中管理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人民公社制度是如何被废除的?

10、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原因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11、总之,农村的改革要逐渐使农业向什么方向发展?

1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改革原有体制的哪些弊端?

1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哪一年全面展开,以哪个事件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

1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的中心环节是什么?主要是改哪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1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以什么为主要内容改革后企业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6、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写出“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下的内容的知识结构

2、经济特区创办的经过。

3、经济特区“特”在什么地方?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什么城市建立?它的特点是什么?

5、沿海经济开放区是怎样形成的?

6、沿海港口城市开放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7、解释“走出去”战略。

8、浦东开发区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9、我国对外开放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10、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1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2、中共十四大召开于哪一年?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是什么?

4、中共十六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意义有哪些?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根本目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5、改革开放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发展

1、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条件及目标

2、这一时期法制建设的两大措施

3、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立法方面有什么贡献?

4、为了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所做出的举措是什么?

5、改革开放新时期是如何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

6、改革开放新时期是如何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7、《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8、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10、十六大提出发展民主的根本点是什么?

11、简述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1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

14、你认为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最重要的是什么?

15、什么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6、哪部宪法是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17、介绍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立法方面的贡献。

6、祖国的统一大业

1、写出“祖国的统一大业”这一课题的知识结构

2、“一国两制”的含义及直接目的

3、“一国两制”的提出过程

4、中国收回香港澳门的过程和意义

5、我国政府为什么能够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我国能收回香港、澳门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6、哪一年,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武力统一改为和平统一?

7、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哪一年提出的?

8、汪辜会谈的时间、意义。

9、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10、1990年和1991年,两岸分别成立了什么民间团体,促进了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11、判断:“一国两制”澳就是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12、判断:“一国两制”下,统一的前提是社会主义

13、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缓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4、两岸三通指的是什么?什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5、解释名词: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八项主张

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1、写出“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一专题的知识结构

2、写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这一课题的知识结构

3、建国后,我国奉行的基本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它在建国初表现为哪些具体的方针?

4、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我国外交方面的主要建树有哪些?

5、五十年代我国外交方面的三大成就是什么?

6、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国家是?建交的时间呢?

7、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及完善。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9、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走向成孰?

10、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会议的主要议题、中国在会议上的努力、会议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11、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什么?

12、万隆会议受到了什么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为此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解释这一方针的含义。(2)打开外交新局面

1、写出“打开外交新局面”这一课题的知识结构

2、中国能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4、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5、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什么?

7、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8、尼克松访华时签订了什么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

9、《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10、第一位访美的新中国领导人是谁?什么时间去访问的?

11、在中日建交前,日本对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2、中日建立的时间?1978年,中日双方又缔结了什么条约?

13、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的影响有哪些?

(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写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这一课题的知识结构

2、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

5、现代国际社会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有哪些?

7、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范围有哪些?

8、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召开的上海峰会在反恐这一世界性问题上做出的贡献是什么?

8、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的含义和这一战略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什么宣告了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3、什么标志着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4、介绍“两弹一星”的研制情况。

5、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获得的奖项及意义。

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第一课引言中,康有为认为辫发与什么不相容,将断发易服提到什么高度?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有哪些方面?

4、洋务派有没有提倡新的生活方式?客观上有没有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

5、近代以来提倡新生活方式的主要是哪两场政治运动,它们的领导者属哪个阶级?

6、P60第二自然段出现的“留美幼童”是怎么回事?他们最后被迫终止留学的原因是什么?

7、判断: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冲击中华文明,很快它们就占据了主导。

8、什么事件后,民主共和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

9、近代打破列强垄断交通运输业的标志是什么?

10、什么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我国于什么时期已经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11、简述新中国铁路及火车机车的建设或技术进步的情况。

12、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什么拉开了民航业的序幕?

13、判断:鸦片战争后,在洋务运动倡导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了变迁。

14、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生活变化,但广大农村风俗依旧是传统的。

15、鸦片战争后,最早穿着西服的社会群体是什么人?

16、判断:近代文明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向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此应完全肯定。

17、鸦片战争后,中国物质生活变迁在衣着上有哪些变化?

18、什么的成立首次打破了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局面的?

19、什么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0、汽车在我国最早出现的大概时间?

21、无线电报首先在哪个城市建立的?

22、我国开通的第一部市内电话是在什么时间?哪个城市?

23、判断:我国目前尚不属于民航大国

24、判断: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是《风云儿女》

六、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1、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从中共创建到抗日战争胜利)

1、从中共创建到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著作有哪些?

2、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是在什么时期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到抗日战争爆发,毛泽东在革命上创建了什么理论?在什么背景下创建的?有什么意义?

4、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什么文章,对中国革命进程作了详尽论述?

5、《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具有什么意义?

6、什么会议使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二、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内容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3、《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及意义

4、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6、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答: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它是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在它的指引下,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2、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于什么时间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具有什么意义?

2、中共十二大召开的时间?邓小平提出了什么理论?具有什么意义?

3、中共十三大召开的时间?有哪些内容?

4、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

5、邓小平南方谈话中“三个有利于”标准指什么?

6、中共十四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7、中共十五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8、“一国两制”是不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9、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世界古代史

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古希腊最伟大的文明成就是什么?

2、写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课的知识结构

3、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方面?

4、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政治前提、文明条件分别是什么?

5、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确立时期、黄金时代分别是什么时间?

6、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7、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在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和发展中分别创立了什么制度或机构?

8、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的产生方式分别什么?

9、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10、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哪些?

11、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12、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局限性?

13、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14、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写出“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一课的知识结构

2、罗马习惯法有什么特点?

3、《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时间、制定者分别是什么?

4、《十二铜表法》的特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5、公民法有哪些缺点?

6、万民法制定的原因、适用的范围分别是什么?

7、什么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8、罗马法从形式和整体结构上分别分为什么?

9、公民法包含些什么内容?万民法主要调整什么关系?

10、罗马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其中哪个是核心?

11、罗马法对罗马帝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2、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它有什么局限性?

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写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这一课的知识结构

2、古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众神的人格化,它折射出了什么?

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于什么?

4、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5、智者学派又称什么学派?他们的共同观点是什么?代表人物有谁?

6、智者学派是一个统一的流派吗?智者学派在哪些问题上有争议?分别有什么观点?

7、在研究内容上,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他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一内容?

8、苏格拉底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9、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10、苏格拉底思想在哲学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世界近代史

一、第一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前

1、文艺复兴

1、写出“文艺复兴”这一课的知识结构

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解释这一思想

3、介绍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三人的代表作品的名称和表达的主要内容

4、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美术作品表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

5、文艺复兴的意义?

2、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的宗教观点有哪些?其中哪一个是他的核心观点?

2、为什么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

3、启蒙运动

1、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的主张有哪些?

2、伏尔泰的代表作及主要观点有哪些?

3、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及主要观点?他的三权分立学说的核心是什么?

4、卢梭的代表作及主要观点?

5、康德的代表作及主要观点?

6、启蒙运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7、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哪些?

4、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直接原因、精神动力分别是什么?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哪些?

3、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哪两国?它们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

4、新航路的开辟过程。(支持国、人名、时间、方向、航线)

5、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5、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1、写出“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这一课的知识结构

2、荷兰殖民扩张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它们进行殖民扩张的方式如何?简介荷兰的垄断性贸易公司。

3、荷兰殖民扩张在非洲、亚洲、美洲殖民的结果。

4、英国殖民扩张的条件有哪些?

5、英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标志、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经济基础分别是什么?

6、英荷战争的直接原因及结果

7、英法战争的时间及结果

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徐径有哪些?

9、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1688年光荣革命的意义?

2、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3、《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及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4、《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国家权利的中心发生了什么样的转移?

5、英国责任内阁制下内阁是怎样产生的?对谁负责?

6、英国责任内阁制下首相和内阁的职权分别有哪些?

7、、判断:英国上院是不经选举而被任命的

8、、英国1832年改革的内容?它使什么人获得了选举权?使什么地方的代表的席位增加?

9、、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名称及其核心分别是什么?

10、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有哪些?

二、第二阶段:两次工业革命之间

1、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概念及核心?

2、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其中哪一个是政治前提?哪一个是直接原因?

3、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是18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4、飞梭是织布工具还是纺纱工具?为什么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不是飞梭的发明?

5、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写清时间)?开始于什么行业?为什么开始于此行业?

6、瓦特改良型蒸汽机发明的过程(必须写出发明的时间)?它与以前的动力相比有哪些优势?

7、改良型蒸汽机发明的意义?

8、工业革命中新的交通工具被发明出来的条件有哪些?有哪些发明成果?最早在哪个国家出现新交通工具发明?

9、写出工业革命过程这一内容下的五个要点

10、工业革命的进程有哪些特点?

11、写出工业革命中纺织业中三个重要的机器发明名称。

12、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组织形式、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分别是什么?

13、工业革命对发生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14、工业革命对落后地区有什么影响?

15、工业革命对整个世界有哪些影响?

16、19世纪中后期,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哪一个是根本原因?

2、美国国父华盛顿

1、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时间?

2、美国诞生的标志(写清时间)?美国完成独立的标志?

3、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

4、华盛顿在北美独立战争中的贡献有哪些?

5、独立战争后,华盛顿拒绝接受王位,回乡务农表现他的什么精神?

6、华盛顿复出并主持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7、华盛顿在第一任期内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8、华盛顿在第二任期内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3、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1、美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名称?它是通过哪个文件确立下来的?

1、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制定的机构叫什么?

2、美国1787年宪法的思想来源、两个目的、原则或特点分别是什么?

3、写出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两个要点。

4、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国会、总统、联邦法院大法官是如何产生的?

5、美国国会拥有哪些权力?

6、美国总统的头衔有哪些?它有什么职能?

7、美国联邦法院有哪些职能?

8、用三点史实说明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9、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中央和地方权力是如何分配的?

10、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作用?

11、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有哪些?

1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有哪些?

13、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点有哪些?

14、总统向国会负责吗?为什么?

15、美国内阁对谁负责?最高司法机关是什么?大法官怎样产生?

16、判断:美国各州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17、美国各州的宪法和法律能够存在的前提是什么?

18、判断:美国各州政府对本州的政治、经济、财政、文化教育等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19、美国联邦制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0、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21、1790年经国会批准生效的美国《权利法案》说明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什么问题?也说明民主制建立进程有什么特点。

4、拿破仑及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1、拿破仑深受什么思想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拥护哪一派?

2、如何评价拿破仑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官前所进行的战争?为什么这样评价?

3、拿破仑通过发动什么政变成为法国最高统治者?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三经典大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 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儒家学说)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 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 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思想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的“晚周时期大动乱”给思想领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儒家提出的“稳定社 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有哪些?(6分) (2)春秋战国时期“迂阔难行”的儒家学说为什么自汉武帝时代起能成为正统思想?其社会影响如何?(8分) (3)材料三中说的“思想界的活跃”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分析当时“思想界的活跃”的社 会根源。(6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和概括提炼能力。第(1)题,结合百家争鸣和孔孟思想的内容概 括回答。第(2)题,从政治和思想方面概括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概括其社会影响。第(3)题,据材料三信息及明清时代背景概括回答。 答案:(1)影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2分) 原则: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以及后来孟子发展孔子的“德治”思想, 提出的“仁政”学说起到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作用。(4分) (2)原因:汉武帝时,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形成,需要有大一统的思想为根基;儒家学说经过 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需要。(4分)影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 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政府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 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4分) (3)体现:这些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对封建的正统思想提出了挑战,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2分)根源:明末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重农抑商”的思想受到挑战,“工商皆本”的思想应运而生。(4分)

高中历史必修三高考题专题一

第1课百家争鸣 (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 【答案】B (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图3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①迎江寺,曾名“古万佛寺”,属于佛教思想,不符合题意。②徽州牌坊群中的贞女坊体现了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内容,符合题意。③涡阳老子庙供奉老子的神像,老子属于道家的思想。④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这个含义也属于三纲五常的内容。所以②④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故选B。 【答案】B

(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A项爱无差等是墨家的思想。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治国方针,D项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帮故排除A、C、D三项;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又符合儒家思想。 【答案】B (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 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答案】A (2008·上海单科A组·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解析】从材料中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主张“法治”来教育和管理人民。因此是法家的思想。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 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高中历史讲评课教案 莱西二中高一历史组 教师寄语: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讲评目的: 1.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查缺补漏 2.抓住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讲评过程: (一)整体情况 试卷总评: 本试卷涉及必修一的内容,难易适中,既重视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试题情况统计: 2,题型分析 3.答题情况统计

(二)错因归类 1.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查找病因。 (1)因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是:选择题 (2)因知识遗忘而造成错误的是:选择题 (3)答题思路不正确的是:材料分析题。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试分析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3.黑板展示: 小组合作探讨中共性错误,由学生提出,并在黑板展示其出错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类归因分析,明确答案。 4典型错题分析: 特别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或者提示语。 牢固掌握基本的历史结论, 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查缺补漏,为二次过关做准备 6.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跟踪题目,学生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规律,做二次过关试题 (三)自我纠正,反思小结,整理错题本 (四)课堂小结: 作为我们升入高中以来历史学科第一次过关测试,同学们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考试时纪律良好,答题时字迹工整,回答也比较到位,成绩相当不错。但是,通过测试,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不少同学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丢题落题,特别表现在选择题上;其次呢,就是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熟练,很多记忆性的简单题目不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总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三总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1、2、5、6单元)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列举先秦时期的儒家代表及他们的思想主张。 孔子的思想: 核心:①“仁” 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思想:“为政仁德”,以德治民。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伦理观:性相近。 孟子的思想:政治思想:“仁政”思想;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伦理观:“性善论” 荀子的思想:政治思想:“仁义”“王道”;民本思想:“君舟民水”;伦理观:“性恶论” 2、列举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及其主张。简述宋明理学分别得到哪些新的发展。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1)代表及主张: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 A、“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B、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C、主张“格物致知”。 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A “存天理,灭人欲”B、深化“格物致知”C、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南宋陆九渊:A、“心即理也” B、“宇宙便是吾心 C、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 明朝王阳明: A、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致良知”(核心);“知行合一” 2)发展: 北宋时期,儒家学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理学。 明朝时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心学。 3)评价: 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作用: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3、简述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代表人及主张、影响。 背景: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本原因)思想上:八股取士,程朱理学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代表及主张: “离经叛道”的李贽: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B、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黄宗羲:A、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具有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影响: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4、前国家图书馆馆长、研究世界宗教的学者任继愈说:“儒学之所以能持续2000多年,主要是因为它不断地吸取新的内容。”试联系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儒学的发展。 ①战国时,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荀子吸收战国时期法家、道家等各家思想的精华,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3分)

高中历史考试试题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资料请访问.(.....)

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历史试卷 (此答案仅代表本人意见) 本试卷共8页,70 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1.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城邦制 D.皇帝制 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C.加强皇权 D.扩大地方权限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生产源自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 4.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A.平民的权力 B.商人的权力 C.教会的权力D.国王的权力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马克思共同起草该宣言的是 A.列宁 B.恩格斯 C.欧文 D.傅里叶 6.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领导这次革命的是 A.布尔什维克党B.公社委员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测试题 1.以《渔光曲》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下列作品与《渔光曲》艺术风格一致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蓝色的多瑙河》 C.《马拉之死》 D.《安娜·卡列尼娜》2.“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是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的名句。其文学流派属于( )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3.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倡导贵族平民化思想,他的作品遵循着忠实于现实生活的原则,在作品中反映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他的作品被列宁誉为( ) A.“社会百科全书” B.“俄国革命的镜子” C.“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D.“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4.2012年南非世界杯期间,世界各国众多的电视台对世界杯进行了现场直播,并对南非各比赛场地的天气也作了及时预报。这说明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 ) A.展示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 B.娱乐功能 C.传播资讯 D.开展远程教育 5.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19世纪初。代表古典主义音乐终结和浪漫主义音乐开端的伟大音乐家是( ) A.海顿 B.德彪西 C.莫扎特 D.贝多芬 6.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安娜·卡列尼娜》 B.《老人与海》 C.《大卫·科波菲尔》 D.《巴黎圣母院》 7.某作家被评论为“史诗传统最重要的继承人”。这一结论的有力证据是()A.《等待戈多》B.《人间喜剧》C.《战争与和平》 D.《西风颂》 8.在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艺术家表现了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材料描述的美术流派特征属于( ) A.现代主义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9.19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领域兴趣了浪漫之风,艺术家、文学家们期望通过以自己的创作来抒发情感、表达理想。以下属于这一类型作品的一组是( ) A.《巴黎圣母院》、《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唐璜》、《田园交响曲》 C.《英雄交响曲》、《战争与和平》 D.《田园交响曲》、《日出·印象》10.“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漫天;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在她的仪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高中历史考试试题

高中历史考试试题 -----------------------作者:-----------------------日期:

?更多资料请访问.(.....) ../我的文件夹/...../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资料请访问.(.....)

2009年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历史试卷 (此答案仅代表本人意见) 本试卷共8页,70 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1.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城邦制 D.皇帝制 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C.加强皇权 D.扩方权限 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生产源自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 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 4.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A.平民的权力 B.商人的权力 C.教会的权力D.国王的权力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马克思共同起草该宣言的是 A.列宁 B.恩格斯 C.欧文 D.傅里叶 6.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领导这次革命的是 A.布尔什维克党B.公社委员会 C.共产主义者同盟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7.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8.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关于中国新主义革命,下列说确的是 A.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 B.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 C.1945年取得基本胜利D.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 1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1954年宪法的颁布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1.中共十五大确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兴国B.依法治国 C.平反冤假错案D.政企分开 12.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经》。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治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3.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②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A.绘画技术的发展 B.绘画内容的改变 C.人文主义的影响 D.宗教束缚的削弱 5.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6.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在日光灯下读书④网上聊天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着名学者写了下列哪篇文章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敬告青年》 C.《狂人日记》 D.《文学改良刍议》 8.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9.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的努力 C.不同的阶级利益 D.不同的地域特点 10.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你可以 A.去西班牙观赏毕加索的画展 B.去德意志欣赏贝多芬的作品音乐会 C.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去电影院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 11. 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并存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退回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12.儒家思想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这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13.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高中历史讲评课教案 莱西二中高一历史组 教师寄语: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讲评目的: 1.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查缺补漏 2.抓住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讲评过程: (一)整体情况 试卷总评: 本试卷涉及必修一的内容,难易适中,既重视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试题情况统计: 2,题型分析

3.答题情况统计 (二)错因归类 1.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查找病因。 (1)因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是:选择题 (2)因知识遗忘而造成错误的是:选择题 (3)答题思路不正确的是:材料分析题。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试分析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3.黑板展示: 小组合作探讨中共性错误,由学生提出,并在黑板展示其出错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类归因分析,明确答案。 4典型错题分析: 特别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或者提示语。 牢固掌握基本的历史结论, 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查缺补漏,为二次过关做准备 6.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跟踪题目,学生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规律,做二次过关试题 (三)自我纠正,反思小结,整理错题本

(四)课堂小结: 作为我们升入高中以来历史学科第一次过关测试,同学们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考试时纪律良好,答题时字迹工整,回答也比较到位,成绩相当不错。但是,通过测试,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不少同学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丢题落题,特别表现在选择题上;其次呢,就是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熟练,很多记忆性的简单题目不会做;第三,大部分同学对做题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多,不会做试卷。希望通过这次的测试及讲评,同学们可以查缺补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学习跟答题的方法,争取下次测试我们大家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五)作业布置: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Ⅲ)试卷 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90分) 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苛政猛于虎”(《礼积·檀弓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 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天行有常”的思想 D.“君轻民贵”的思想 2、历史上有一群儒者,他们讲学的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圣外王。这群儒者所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3、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请判断下列书法的种类 王羲之《兰亭序》(唐人摹本)颜真卿《多宝塔碑》怀素《自叙帖》 A.隶书楷书小篆 B.行书隶书草书 C. 行书楷书草书 D.隶书楷书草书 4、宋人《夜行》:“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从该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宋代科举制度完备,许多人走科举取仕的道路②宋人耿于诗书,忘记了中原的沦陷③宋代教育事 业有了较大的发展④宋代科举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赞誉的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 A.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轼 6、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有 ①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 ②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③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 ④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元朝杂剧《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和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此句体现了关汉卿剧本的特色是 ①反封建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③对受封建压迫的人民的同情④呼吁解放妇女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的是哪一中国画的特点? A.工笔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9、“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人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分别指中国的 A.造纸术针灸指南针 B.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C.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10、仔细阅读下列言论,用发展的观点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②“立国之道当以礼仪人心为本……天文算学只为末议,即不讲习,于国家大计也无损。” ③“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真题及答案 1.(2018.浙江选考)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喻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治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解析:元朝为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 行省,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 央来管理地方,所以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 央和地方的关系,故选B项。 答案B 2.(福建文综)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定时由首领官……禀奏皇帝”可知,中书省在决议时需要经由多个大臣商议,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需要由皇帝定夺,这体现了集体议决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大臣专权,故B项正确。

错误项分析:由材料“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可知,中书省并非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A项错误;分割权力是为了邮弱和C项错误,由材料“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得知D 错。 3.(2018.天津文综)朱嘉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正确项分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朱熹强调的是社稷应该为民而立、国家应该以民为本,这与孔子所宣扬的“仁”、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一脉相承,因此这一言论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错误项分析: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属于程朱理学,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程朱理学推动儒家思想新发展的表现是其提出“理气关系”“格物致知”和“正君心”等内容,D项错误,排除。 答案:B 4.(2019.全国卷Ⅱ)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人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精】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经》。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治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3.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②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A.绘画技术的发展 B.绘画内容的改变 C.人文主义的影响 D.宗教束缚的削弱 5.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 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6.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在日光灯下读书④网上聊天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著名学者写了下列哪篇文章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敬告青年》 C.《狂人日记》 D.《文学改良刍议》8.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的努力 C.不同的阶级利益 D.不同的地域特点10.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你可以 A.去西班牙观赏毕加索的画展 B.去德意志欣赏贝多芬的作品音乐会 C.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去电影院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 11. 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并存问题。早在1988年, 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退回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12.儒家思想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这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13.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14.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的头版新闻可能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毛泽东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D.杂交水稻南优二号首次培育成功 15.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甘肃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总之,使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新课标全国Ⅱ卷)黑龙江考题 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