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学情分析:所任教班级学生对物理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中能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学习积极性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的帮助和指导.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十二章第四节教材,是在学习了前面学习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以及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的。本节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然后通过理论推导的方法证明结论。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

2.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会用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2.通过推导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过程学习用理论推导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3.学习用不同小角标表示同类物理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通过推导过程使学生树立用已有规律发现新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1.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什么?

2.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是什么?

3.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二.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如果你的收音机不响了,检查后发现有一个10Ω的电阻烧坏了,需要更换。但是你手边又只有几个5Ω的电阻,能否用它们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10Ω的阻呢?

反之,如果你的收音机不响了,检查后发现有一个5Ω的电阻烧坏了,需要更换。但是你手边又只有几个10Ω的电阻,能否用它们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5Ω的电阻呢?

学习了电阻的串、并联知识后,你就会知道这种等效替换是容易实现的。

二、新课学习

(一)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1.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假设有一个电阻可以代替串联的电阻而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我们就称这个电阻是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效电阻与串联各个电阻的关系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得。

通过实验引入,要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和可见性。引导学生注意更换电阻后电流表的示数是否发生了变化,而不必观察电流表的具体示数,从此引入等效电阻的概念。

说明:(1)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是指

在电源电压不变时,其输出的电流也不变。

(2)等效电阻也叫总电阻。

2.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在图甲中,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值分

别为R1和R2,设等效电阻的电阻值为R。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串联部分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由欧姆定律可知,U=IR,U1=I1R1,

U2=I2R2。

从串联电路总电压与分段电压的关系:U=U1+U2,得

IR=I1R1+I2R2。

因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所以R=R1+R2。

对于多个电阻(R1、R2、R3……R n)串联,同样可以得到R=R1+R2+R3+…+R n。

这表明,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注意

(1)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一定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大。

(2)由R=R1+R2+…+R n可推出,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串联,其总电阻为R=nR0。

例题一个阻值为3Ω的电阻R1和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R2串联后,接在6V的

电源上。问电路中的电流多大?

分析:画出电路图,要想求出电路中的电流I,只要知道总

电压U和总电阻R就可以了。U已知,R可用串联电路的总电

阻公式求出。

解因为:R=R1+R2=3Ω+2Ω=5Ω

所以:I=== 1.2A

答案:电路中的电流为 1.2A。

(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1.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假设有一个电阻可以代替并联的电阻而又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我们就称这电阻是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效电阻与并联各个电阻的关系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得。

说明

(1)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是指在电

源电压不变时,其输出的电流也不变。

(2)等效电阻也叫总电阻。

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推导:设各支路的电阻分别为R1

和R2,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R。通过

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I(如图)。那么,由欧姆定律可知:

I1=,I2=,而I=。

又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I=I1+I2。

所以=+

约去U得:=+

对于多个电阻(R1、R2、R3、……、R n)并联,同理可以得到:

=++……+

这表明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

说明

(1)把n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其总电阻比每一个导体电阻都要小。

(2)由=+,可推导出R=。

(3)由=++……+可推出,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并联,其总电阻为R=。

例题

三、课后小结

1.知识小结

2.方法规律总结

怎样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串、并联电路属于简单的电路,在解题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先根据题意画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便于分析。

(2)利用电路的符号和欧姆定律解题时,特别要重视“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运用欧姆定律应是“同一导体”,并且“同一时间”上的U、R和I。

(3)如果题目给出的是两个物理过程,要注意分析两个过程之间的联系(如电路的总电压不变)。必要时可分别画出两个过程的电路图,分步加以解决。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第十二章欧姆定律

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颍上县古城镇中心学校:张涛

2015年9月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教案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知识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李明爷爷的收音机不响了,检查后发现有一个200欧姆的电阻烧坏了,需要更换,但身边只有100欧姆的电阻和几个50欧姆的电阻,能否利用其中某些电阻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200欧姆的电阻?这节课我们就为大家来分析这些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串联电路的电阻 活动1:让学生讨论、交流如何设计出实验验证出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与各个电阻的关系?设计出实验电路图。 总结:设计思路:我们先根据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出每一个电阻的阻值,再测量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电路图如下: 活动2: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1:分别先后将2欧姆、3欧姆串联接入AB之间,测算出其阻值。 实验2:撤去这两个电阻,将5欧姆的接入AB电路中,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测算其电阻的阻值。 实验3:再将2欧姆、3欧姆、5欧姆的全部接入电路中,测算出电阻的阻值。 实验4:再将10欧姆的定值电阻接入AB电路中,观察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测算其电阻的阻值。 归纳总结: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表达式为:R=R1+R2 知识拓宽:让学生交流讨论,在串联电路中为什么总电阻要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分配有什么关系? 归纳总结:(1)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故总电阻会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 (2)在串联电路中,具有分压作用,即R1:R2=U1:U2 探究点二并联电路的电阻

活动1:让学生在探究串联电路电阻特点的基础上猜想,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和各个支路电阻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说出猜想的依据。 总结: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因为将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横截面积越大,其电阻越小。 活动2:根据猜想,每一个小组之间设计出电路图。 活动3: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学生连接实物图,进行实验验证。 (1)先闭合开关S、S1,把电阻R1接入电路中,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2)再闭合开关S、S2,把R2接入电路中,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最后把三个开关都闭合,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中,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4)移动滑片,再重复上述实验。 活动4:根据实验,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并联电阻的特点。 归纳总结:(1)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因为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2)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即R1:R2=I2:I1。 典例剖析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时,小明同学分别按如图(a)连接电路时,电键应该是_____的。图(b)中电阻R是替代图(a)中并联电阻R1和R2的电阻,则接入电阻R时电路应满足:在_________保持不变时,电流表A3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______。 【点拨】连接电路时,开关始终应该断开;根据等效替代法可知图(a)的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的效果与图(b)一个电阻接入电路的效果相同,即保持并联电路的两端之间电压和电流都保持相同,据此解答. 【答案】断开;电源电压;相等 出示课件,展示问题: 排忧解难,你来算一算 电信公司机房接到某用户反映,他家的电话不能使用.经过机房人员初步测试,判断为接入该用户的电话线某处短路.为了确定短路的具体位置,机房人员利用测量仪器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已知电话线由两根导线并排而成,该用户家到机房的电话线长5km,设单根电话线每米的电阻为3×10-3Ω,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1A,若只考虑电话线的电阻,你能够求出短路位置到机房的距离s吗?

电阻串并联教案

R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学准备】 学生电源、不同阻值的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理论推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修电子仪器时,需要一个20Ω的电阻,但不巧手边没有这种规格的电阻,只有10 Ω、5 Ω等多个电阻,那么,能不能用几个10 Ω和5 Ω的电阻组合起来代替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电阻的串联 1.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演示如图1的实验,让学生读出串联电路的电流和总电 压。 如果用一个电阻R 来代替R 1和R 2,使原来的电路变成图2 所示的样子,并且代替以后的电路的电流和总电压保持不变。 这个代替串联电阻而使电路的状态不变的电阻R 称之为串联电阻R 1和R 2的总电阻。R 1和R 2叫R 的分电阻。 (引导学生与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进行对比) 提出问题:那么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变大还是变小呢?总电阻和分电阻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 引导:复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串联,相当于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怎么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把电阻分别接入同一电路中,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流的大小(电压一定时,电流越大,电阻越小),进行比较。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1)将一个定值电阻R 接在课本图14-13的A 、B 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电阻R 串联起来,接在A 、B 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3)在A 、B 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电阻R ,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分析论证 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串并联电路的教案

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掌握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难点是串并联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 教授法类比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学们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1串并联电路的认识 (1)什么是电路的串联? 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2)什么是电路的并联? 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2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 (1)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I=I1=I2=I3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I 1+I 2+I 3 3、电压特点 (1)串联电路: R 1 R 2 R 3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U=U 1+U 2+U 3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 1=U 2=U 3 4电阻特点 (1)串联电路: R1 R2 R3 R 1 12U U U =+12U U U I I I =+1212U U U I I I ∴=+12 R R R =+

第三讲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电工基础》教案 课 题: 第三讲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教学目的: 1、了解电阻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及其应用 2、掌握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和计算 教学重点: 电阻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及其应用;混联电路的等效变换和计算 教学难点: 电阻的等效变换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举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I 、新课导入: 什么是电阻?其常用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引入新课 4 II 、新授内容 一、电阻的串联 1. 定义:将两个或多个电阻一个一个地首尾相接,中间没有分支的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串联。 2. 特点: (1)等效电阻:R=R 1+R 2+…+R n (2)通过各电阻的电流相等 (3)分压关系:U 1/R 1=U 2/R 2=……=U n /R n =I (4)功率分配:P 1/R 1=P 2/R 2=……=P n /R n =I 2 分压公式:u k =R k i=R k /r ·u 因此两个电阻串联时: 80’ i R 1+u -R 2R n R i +u - +u 1 - + u 2 -+u n - u R R R u 2 11 1+=u R R R u 2 12 2+=

二、电阻的并联 1、定义:电路中两个或两个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节点之间,则这样的联接法称为电阻的并联。 2.特点: (1)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端口电压,这是并联的主要 特征。 (2)电阻的并联端电流等于各电阻电流之和。 (3)电阻的并联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4)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且各电阻的电流与它们的电导成正 比,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 (5)并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支路电阻消耗功率之和。各支路电阻 所消耗的功率与各支路电阻的阻值成反比,与它们的电导成正比。 分流公式: 两个电阻并联时: 二、电阻的混联 1、定义:电路中包含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电阻的这种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混联。 2、应用: A 等电位分析法 等电位分析法等电位分析法等电位分析法 关键:将串、并联关系复杂的电路通过一步步地等效变换,按电阻串联、并联关系,逐一将电路化简。 等电位分析法步骤: ( 1)、确定等电位点、标出相应的符号。 导线的电阻和理想电流 i 1 i 2 i n R 1 i +u - R 2 R n R i +u - i R R R u i k k k == i R R R i 2 12 1+= i R R R i 2 11 2+=

【公开课教案】:1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公开课教案】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立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讲授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教师:(投影)(如图所示)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在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因此,在相等时间内,通过串联电路各部分的电荷量必须相等,故有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0=I1=I2=I3。 (2)在并联电路中,要保持电路各处电荷量分布稳定不变,相同时间内流过干路0点的电荷量必须等于各支路1、2、3各点的电荷量之和。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0=I1+I2+I3。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教师:在上图并联电路中,用φ0、φ1、φ2、φ3分别表示电路中0、1、2、3各点的电势,用U01、U12、U23、U03分别表示0与1、1与2、2与3、0与3的电势差。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 U01+U12+U23=U03 (2)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用U1、U2、U3代表上图中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即 U1=U2=U3=U 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师活动:(投影)图2.4-3和图2.4-4(如图所示) 图2.4-3电阻串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它相当于一个电阻 图2.4-4电阻并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它相当于一个电阻 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 R=R1+R2 对于多个电阻的串联 R=R1+R2+……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串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问题。 2.掌握电阻串、并联的计算和简化电路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的分析过程,提高逻辑思维能 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混联电路的简化和总电阻的计算 学情分析:学生对串并联电路并不陌生,但对混联电路不容易判断,教 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回忆和归纳。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展示上海世博会夜景视频,由灯的连接导入。 二、新课讲解板书: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串联和并联加以对比,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点拨: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分析的不同,引入电势来分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从理论角度自己推导有关结论,老师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 (1)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I=I1=I2=I3=… 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3+…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R1+R2+R3+… ④电压分配:U1/R1=U2/R2 U1/R1=U/R ⑤n个相同电池(E、r)串联:E n = nE r n = nr (2)并联电路 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U3=… ②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I=I1+I2+I3+… 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物理:12.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

第三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㈠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 知道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 会用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通过推导串联电路电阻关系的过程学习用理论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学习用不同下角标表示同类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通过推导过程使同学们树立用已知规律发现新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 教学准备: 6伏电源,2欧、3欧、5欧、10欧定值电阻各一个,演示用安培计、伏特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如果你的收音机不响了,检查后发现有一个200欧姆的电阻烧坏了,需要更换。但是你手边又只有一个100欧和几个50欧的电阻,能否用它们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200欧的电阻呢?学习了电阻的串联的知识后,你就会知道这种等效替换是容易实现的。 二、新课教学 教师:把电阻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就叫电阻的串联。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找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为此我们先要根据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出每一个电阻的阻值,再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值。 演示实验(1)分别先后将2欧、3欧、5欧定值电阻接于图的A、B之间,测算其阻值。 (2)撤去5欧电阻时,不移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把2欧和3欧电阻串联起来接于A、B之间,发现

安培计和伏特计的读数跟接5欧电阻时相同。教师说明,2欧和3欧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总电阻)为5欧。 (3)把10欧电阻接入A、B之间,测算其电阻值。 (4)撤去10欧电阻,但保持变阻器滑动片位置不变,把2欧、3欧、5欧电阻串联后接到A、B间,发现安培计和伏特计示数跟接10欧电阻时相同,说明串联总电阻是10欧。 教师:大家分析一下实验记录,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有什么关系? 教师:刚才的实验不仅得出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而且还看到,当用2欧、3欧电阻串联后去代替5欧电阻或用2、3、5欧电阻串联代替10欧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跟接5欧或10欧电阻时一样。这就是说用2、3欧或2、3、5欧的串联电阻替换5欧或10欧电阻时,没有改变电路的电流、电压效果。所以常常把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叫做等效电阻,即这个串联电路等效于一个阻值为一定的电阻。用几个电阻联成电路去等效替换一个电阻,或用一个电阻去等效替换一个电路的方法叫等效替换法。现在大家用等效替换法解决这节课开头时提出的问题:怎样用一个100欧的电阻和几个50欧的电阻去替换一个200欧的电阻?(学生齐答) 教师:回答得好!请大家根据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想一想,为什么导体串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会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呢? 教师:刚才实验得出的电阻关系可不可以运用我们已学过的欧姆定律及关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知识推导出来呢?可以的!为此先在电路图(上把各个电阻和整个电路的电流、电压用下标区别标志出来。 电阻关系式的推导:由I=U/R,U=IR (分别对串联电路和各个电阻得) U=IR,U1=I1R1,U2=I2R2,U3=I3R3 (1) (根据前面学到的串联电路知识可知) I=I1=I2=I3 (2) U=U1+U2+U3 (3) ∴ IR=IR1+IR2+IR3 R=R1+R2+R3 (4) 教师:(4)式与实验结论一致。推导的根据是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这也是我们解串联电路时的根据。从推导中看到,欧姆定律既可用于各个导体,也可能用于整个电路。这时要注意各个电阻的U、I、R要用不同的下标区别,且同一电阻的U、I、R要用相同的下标,以正确表达欧姆定律公式中各量是同一导体的量,解电路时这样“下标配套”是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的好措施。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例题,阅读时注意领会课文在解题之前对问题的分析,理清解题思路和步骤。请哪位同学说说例题的解题步骤?(学生会根据课文的分析答:“先求出R1、R2串联的总电阻,再根据欧姆

电阻串并联教案(优质课)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项目教学案例 姓名:吴春丽 单位: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识别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并 能区别生活中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学生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识别生活中的实际电路。 【教学用具】 1.实验模拟电路板 2.电池两节 3.小灯泡两个 4.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类比法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首先让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有一个字面上的认识,引出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在初

中可能接触过的串联电路基本知识,并且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利用实验电路板摆出串联电路的模型。 然后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电阻的并联电路。通过形象的例子,让学生从主观上对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认识,能够很好的解决难点部分的知识传授,进而引入到让学生能够完成实际电路的连接,并能识别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的实际例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电源、负载、连接导线、控制和保护装置。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答:I=U/R(在此要重点强调三个字母代表什么?I、U、R分别代表电流、电压、电阻,此式表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引入教学 拿出准备好的实验电路板和小灯泡等实验用具,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独立的进行实验探究,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去。 三、串联电路 1.定义 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依次连接,中间没有分岔支路的连接方式,叫做电阻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1.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阻和电压特点.(重点)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相关计算.(重点)3.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难点)4.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难点 ) 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流各处电流相等: I=I1=I2=…=I n_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 电流之和: I=I1+I2+…+I n_ 电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U=U1+U2+…+U n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U n 总电阻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R=R1+R2+…+R n 总电阻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 和: 1 R= 1 R1+ 1 R2+…+ 1 R n 1.表头 小量程的电流表,符号为G. 2.表头的三个参数 满偏电流I g、_满偏电压U g、内阻R g,根据欧姆定律,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是U g=I g R g. 3.改装 (1)电压表改装:测量较大的电压时,将表头上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就改装成了电压表.

(2)电流表改装:测量较大的电流时,将表头上并联一个较小的电阻,就改装成了量程较大的电流表.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任意电阻. (√)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电路中任意电阻. (√) (3)并联电路中某电阻变大时,总电阻减小. (×) (4)若将分压电阻串联在电流表上改装成电压表后,增大了原电流表的满偏电压. (×) (5)若将分流电阻并联在电流表两端改装成电流表后,分流电阻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相等. (√) 2.(多选)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改装的原理是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 B .改装成电压表后,原电流表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也随着变大了 C .改装后原电流表自身的电阻也增大了 D .改装后使用时,加在原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不变 AD [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原理是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故A 正确;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后R g 、I g 、U g 均不变,故B 、C 错误,D 正确.] 3.(多选)电阻R 1、R 2、R 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 1=10 Ω、R 3=5 Ω,R 1两端的电压为6 V ,R 2两端的电压为12 V ,则( ) A .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B .电阻R 2的阻值为20 Ω C .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D .电阻R 3两端的电压为4 V ABC [电路中电流I = U 1 R 1= 6 10 A =0.6 A ;R 2阻值为R 2= U 2I = 12 0.6 Ω=20 Ω,三只电阻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1-1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每组学生电源1个、相同阻值的电阻6只、电流表1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理论推导法、启导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电阻的串联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 I_____I1_____I2 2、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_ __U1_____U2 那么,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达标导学 (一)电阻的串联 1、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 [猜想与假设]: 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种种猜想与假设。 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3)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R,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分析论证] (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思考] 这个结论还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呢?(引导学生复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串联,相当于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2、理论推导 (引导学生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可知:U1=IR1 、U2=IR2 、U=IR 串联电路中有:U=U1+U2 所以:IR=IR1+IR2 所以:R=R1+R2 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提问] 上述结论是由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推导出的,它适用于3个、4个、多个电阻串联的情况吗? (同学们自己进行推导,然后得出结论:) 当有n个电阻R1、R2、R3、…、Rn串联时, 总电阻:R=R1+R2+R3+…+R n

初中物理电阻的串并联

第四节 电阻的串并联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串并联电阻和它们的总电阻之间“等效替代”的关系;理解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论推导总电阻与各个分电阻的数值关系 【教学过程】 1 电阻的串联: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在实验室做实验时,用一个电阻R 来 代替R1=5Ω R2=10Ω电阻的串联,使原来的电路变成图2所示的样子,并且代替以后电路的电流和总电压保持不变。这个代替串联电阻而使电路的状态不变的电阻R 称之为串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1和R2叫R 的分电阻。 1.1公式:R=R 1+R 2+R 3+……Rn 1.2 串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I=I 1=I 2=I 3=……In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 1+U 2+U 3+……Un 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流关系可得:111U R I = 222U R I = 由串联电压关系得:12=+U U U 总 所以121212==U U U U U R R R I I I I +=+=+总总

由于在串联电路中:12I I = 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得:1212 U U R R = 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2 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2.1公式:1/R=1/R 1+1/R 2+1/R 3+……1/Rn 2.2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I=I 1+I 2+I 3+……I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 1=U 2=U 3=……Un 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可得:11U I R = 22U I R = U I R =总总 由并联电流特点:12=+I I I 总 12=U U U R R R +总 12 111=R R R +总 由于R1R2并联,U 1=U 2 根据欧姆定律:1122I R I R = 整理可得:1221 I R I R = 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典型例题】 1.一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5A ,电阻为9Ω,现把它接入10V 的电路中,为使它能正常工作,应______ 联一个阻值为______Ω的电阻。 2.把电阻R 1=5Ω与电阻R 2=15Ω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流过R 1、R 2的电流之比是_____,R 1、R 2两端的电压之比 是_______。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四、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五、欧姆定律的应用 【学习要求】 1.知道什么是并联电路,能区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理解并联电路中各个导体的电流、电压、电阻跟电路的总电流、总电压、总电阻的关系。 3.能运用欧姆定律求解并联电路的常见问题。 【知识讲解】 一、知识回顾 1.电路的联接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将元件逐个顺次地联接起来,叫做串联;另一种是将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做并联。 2.串联电路电流无分支,并联电路中电流要分成两条或多条支路;串联电路可以同时控制,而并联电路可以分别控制。 二、并联电路 1.问题的提出 修电子仪器时,需要一个5千欧的电阻,而手头只有20千欧、10千欧等多个电阻,那么可以把20千欧或10千欧的电阻组合起来代替? 并联电阻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类问题,也可以用几个阻值大一些的电阻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总电阻来代替一个阻值小的电阻。 2.电阻的并联,把几个电阻并列地连接起来叫电阻的并联.如图 我们学过并联电路的部分特点 a.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I =I 1+I 2 b. 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 =U 1=U 2 利用上面并联电路中两个特点和欧姆定律,可以推导出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与各个电阻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 设并联电阻的阻值为R 1、R 2,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 ,由于各支路的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都等于U , 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得: 支路电流1 1R U I = 和 22R U I = 干路上的电流R U I = ,其中R 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 I =I 1+I 2 即2 1R U R U R U + = 又∵ U =U 1+U 2 故211 11R R R + = 3.结论:这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提出的问题,现在可以知道了,把两只10千欧的电阻并联起来就可以得到5千欧的电阻了。 从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来看,把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三、对2 11 11R R R + =的理解 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即:R <R 1,R <R 2,可以理解为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而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例如,一个6欧和一个3欧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为2欧,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 ②并联电阻越多,相当于横截面积越大,所以总电阻越小;例如,一个6欧、一个3欧和一个2欧的电阻并联后,6欧与3欧的等效电阻为2欧,再与2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1欧,同样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 ③如果并联电路的某一个电阻变大,此时总电阻也会变大。一个6欧和一个3欧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为2欧;当用另一个6欧的电阻代替3欧的时,等效电阻变为3欧,变大了。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案设计(鲁科版)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每组学生电源1个、相同阻值的电阻6只、电流表1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I_____I1_____I2 2.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U____U1_____U2 那么,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电阻的串联 1.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 猜想与假设: 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种种猜想与假设。 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如图所示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如图所示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3)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R,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等效替代”法) 分析论证: (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思考:这个结论还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呢?(引导学生复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串联,相当于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三)电阻的并联 复习提问: 1.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I_____I1_____I2 2.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U____U1_____U2 3.串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特点?(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思考: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什么?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实验探究(参照探究串联电阻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 邓长勇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也是高中阶段基础的内容之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学习的基础,要让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规律,并能够应用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解决较复杂的问题,难点是电表的改装,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了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构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归纳、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变通和运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难点是电表的改装。 四、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本节课内容较容量较大,系统性强而且有初中学习的基础的特点,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如:学生自己总结的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 学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突出主体性。因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变学会为会学,是改革传统教学的重大课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二)新课讲解-----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串联和并联加以对比,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老师点拨: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分析的不同,引入电势来分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生自己先推导有关结论,老师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并适当拓展)(1)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I=I1=I2=I3=…

高二物理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物理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会画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仪器,进行实验探究; 3、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概括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 (三)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 常生活中物理道理;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通过探究学习中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表的改装 教学难点:并联电路的识别及连接、电表的改装 教学方法:复习、讲授、实验、讨论 教学用具: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电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电阻的串、并联问题在初中就已经有了系统的讲解,但是在高中依然有较多的应用,下面就系统地罗列了电阻串、并联时所满足的规律和特点,并在初中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新课教学: 一、电阻串联时的规律和特点(师生共同回顾) 1.电流关系:n I I I I ==== 21

2.电压关系:n U U U U +++= 21 3.电阻关系:n R R R R +++= 21 4.电压分配关系(和电阻成正比):n n R U R U R U R U I ===== 2211或U R R R R R U n i i i +++=21 5.功率分配关系(和电阻成正比):n n R P R P R P R P I ===== 22112或P R R R R R P n i i i +++=21 6.当n 个相同的电阻R 串联时,总电阻为:nR R =总 6.当2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为:2 121R R R R R +=并 当21R R ≈时,2221R R R ≈≈ 并; 当21R R >时,2 221R R R >>并; 当21R R >>时,2R R ≈并、且并R 略小于2R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基础)知识讲解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基础) 责编:冯保国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等效电阻 在电路中,如果一个电阻的效果和几个电阻在同一电路中的效果相同,可以认为这个电阻是几个电阻的等效电阻。这个概念可以结合“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对照理解。 如果电源电压相同,在图1和图2中电流表示数相同,可以认为R 为R 1和R 2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也称总电阻。 要点诠释: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即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这里的“等效”可以理解为在同一个电路中,即电源电压相同,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相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相同。 要点二、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在图1中,因为R 1和R 2串联,因此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设R 1两端电压为U 1,R 2两端电压为U 2, 则有: 12 12111222 I I I U U U U I R U I R ===+== 在图2中有:U IR = 综合以上推导,有:1122IR I R I R =+; 因此可以得到有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 12R R R =+ 要点诠释: (1)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导体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12......n R R R R =+++。 (2)如果用n 个阻值均为R 0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为0R nR =。 要点三、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如图3、图4所示,R 1和R 2并联。两个图中电流表示数相同,说明R 和R 1、R 2并联的效果相同,可以认为R 是其等效电阻。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是一节学生小组合作的实验探究学习课,在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做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的实际电路等,体验学习成就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4. 能说出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例。 二、过程和方法 1. 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实际操作,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和连接 【教学器材】 教学课件,

(分组)两节干电池、开关三个、灯泡两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探究的

【板书设计】 串联和并联 串联:1. 用电器首尾连接并联: 1. 用电器两端并列连接

2.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 电流有多条路径 3. 用电器互相影响 3. 用电器互不影响 4 . 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4.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的用电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都是由实验或是现象引出的,学生通过实验或是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总结评价,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展者,课堂的主人,同时将教学活动变成了学生的一种活动, 这节课自始至终教师只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每个知识点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和进行实验,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教师在学生过程中适时地进行点拨,铺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 附:导学案

最新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 系

四、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五、欧姆定律的应用 【学习要求】 1.知道什么是并联电路,能区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理解并联电路中各个导体的电流、电压、电阻跟电路的总电流、总电压、总电阻的关系。 3.能运用欧姆定律求解并联电路的常见问题。 【知识讲解】 一、知识回顾 1.电路的联接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将元件逐个顺次地联接起来,叫做串联;另一种是将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做并联。 2.串联电路电流无分支,并联电路中电流要分成两条或多条支路;串联电路可以同时控制,而并联电路可以分别控制。 二、并联电路 1.问题的提出 修电子仪器时,需要一个5千欧的电阻,而手头只有20千欧、10千欧等多个电阻,那么可以把20千欧或10千欧的电阻组合起来代替? 并联电阻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类问题,也可以用几个阻值大一些的电阻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总电阻来代替一个阻值小的电阻。 2.电阻的并联,把几个电阻并列地连接起来叫电阻的并联.如图 我们学过并联电路的部分特点 a.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I =I 1+I 2 b. 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 =U 1=U 2 利用上面并联电路中两个特点和欧姆定律,可以推导出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与各个电阻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 设并联电阻的阻值为R 1、R 2,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 ,由于各支路的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都等于U , 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得: 支路电流1 1R U I = 和 22R U I = 干路上的电流R U I = ,其中R 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 I =I 1+I 2 即2 1R U R U R U + = 又∵ U =U 1+U 2 故2 11 11R R R + = 3.结论:这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提出的问题,现在可以知道了,把两只10千欧的电阻并联起来就可以得到5千欧的电阻了。 从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来看,把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三、对2 11 11R R R + =的理解 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即:R <R 1,R <R 2,可以理解为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而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例如,一个6欧和一个3欧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为2欧,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 ②并联电阻越多,相当于横截面积越大,所以总电阻越小;例如,一个6欧、一个3欧和一个2欧的电阻并联后,6欧与3欧的等效电阻为2欧,再与2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1欧,同样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