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庆市綦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重庆市綦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重庆市綦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重庆市綦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重庆市綦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重庆市綦江县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一条规划目的和依据 (1)

第二条规划任务 (1)

第三条规划期限和范围 (1)

第四条规划实施管理 (2)

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面临形势 (2)

第五条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

第六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

第七条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4)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和目标 (5)

第八条规划指导思想 (5)

第九条规划基本原则 (5)

第十条总体发展定位 (6)

第十一条规划目标 (6)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 (9)

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 (9)

第十三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内容 (9)

第十四条主要用地布局调整方案 (12)

第五章土地利用分区 (14)

第十五条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14)

第十六条土地利用分区 (17)

第十七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22)

第六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25)

第十八条交通运输用地 (25)

第十九条水利设施用地 (25)

第二十条其他建设用地 (25)

第七章土地保护、整理、复垦和开发 (25)

第二十一条土地保护 (25)

第二十二条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 (27)

第八章乡镇级土地利用调控 (30)

第二十三条指标分解指导思想 (30)

第二十四条指标分解原则 (30)

第二十五条镇(街)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31)

第九章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35)

第二十六条构建核心生态网络体系 (35)

第二十七条加大林地保护,强化基础生态用地的保护 (36)

第二十八条加大土地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36)

第二十九条开展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 (36)

第十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7)

第三十条行政措施 (37)

第三十一条经济措施 (38)

第三十二条法制保障 (39)

第三十三条监督机制 (39)

第三十四条技术保障 (40)

附表 (42)

第一章前言

第一条规划目的和依据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确定綦江县土地利用战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解决耕地保护、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努力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和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安排,以及《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綦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綦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二条规划任务

(一)总结规划背景和面临形势,合理确定綦江县的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

(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对各区域、各部门用地的需求量进行综合平衡,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布局,同时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任务;

(三)划分土地利用的综合分区、用途分区以及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分区,确定各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四)围绕保护耕地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保障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用地;

(五)探索完善规划调控的途径,制定土地用途管制政策和实施规划的措施。

第三条规划期限和范围

本次规划修编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时限为2006~2020年。其中,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远期目标年。规划范围为綦江县行政辖

区内全部土地,包括17个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土地总面积为2186.07平方公里。

第四条规划实施管理

本规划由綦江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和实施。

本规划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成为綦江县土地利用、各项建设及土地管理的法定依据,必须严格遵照实施。

綦江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具体的实施管理。

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面临形势

第五条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根据綦江县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18607.36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94339.51公顷,占綦江县土地总面积的88.90%;建设用地面积为14751.01公顷,占綦江县土地总面积的6.75%;其他土地面积为9516.84公顷,占綦江县总土地面积的4.35%。

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它农用地。其中耕地81682.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36%;园地3365.42公顷,占1.54%;林地70783.11公顷,占32.38%;牧草地0.00公顷;其它农用地38508.34公顷,占17.62%。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2572.7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75%,交通水利用地1993.98公顷,占0.91%;其他建设用地184.29公顷,占0.09%。

其他土地包括水域和自然保留地。其中,水域为2822.31 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9%;自然保留地6694.53 公顷,占3.06%。

第六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显示,1997-2005年间綦江县耕地面积净减少

7319.06公顷,年均减少813.23公顷,其主要减少流向为建设占用耕地、生态退耕和自然灾毁。伴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綦江县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建设项目用地量增加,特别是渝黔高速公路、綦万高速公路等的修建,建设占用耕地量逐步增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的良田沃土还将大量被挤占,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有待优化

2005年,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达到10306.4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176.60平方米/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164.29平方米/人,且存在大量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问题,村庄用地空置率达10%以上。由于长期以来居民点布局缺少整体上的规划指导控制,为便于农业生产,其建设长期处于农民的自发选择状态,自然村落普遍形成了“满天星”式的散乱布局现象。全县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促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并没有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相应减少。因此,对农村建设用地集中整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农村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利用状况突出。

(三)水土流失面积大,自然灾毁土地严重

綦江县位于渝黔结合部,地形地貌过渡性特征明显,地表侵蚀剥侵严重,加之人为破坏环境,水土流失频繁。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64.3%。綦江县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种类多,主要有伏旱、低温、阴雨、冰雹、寒潮等。地区间降雨量与气温和蒸发量成逆变化,造成高海拔区遭湿害,低海拔区多干旱,严重影响耕地。1997-2005年綦江县自然灾毁减少基本农田254.00公顷。

(四)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根据《重庆市綦江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全县土地垦殖率高为

40.30%。2005年末,綦江县其他土地9516.8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822.31公顷,自然保留地6694.53公顷,可开垦为耕地的土地资源不足。

(五)采煤沉陷区问题日益突出

綦江县矿产资源丰富,石壕、打通、安稳、赶水等四镇是南部的重点采煤区,四镇辖51个村、646个社,幅圆面积539平方公里。煤炭开采以迅猛势头发展同时,采煤沉陷区面积逐渐扩大,问题日益突出。经初步调查,已经形成的采空区,涉及綦江县南部四个镇31个村248个合作社,17189户,人口6.08万人,损毁耕地3466.74公顷(52000亩)(其中石壕镇受损毁耕地932.53公顷(13988亩),赶水镇受损毁耕地1145.67公顷(17185亩),打通镇受损耕地720.67公顷(10810亩),安稳镇受损毁耕地667.87公顷(10018亩)。

第七条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一)面临的机遇

——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贯彻落实,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重庆市区域发展新格局对綦江县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为綦江县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经济基础。

——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了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新目标。立足于建设重庆市独具特色的大型城市,着眼于推进綦江又好又快发展,在“五个重庆”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出符合自身发展目标,为綦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指导。

——綦江县地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南端,在重庆的经济结构中可能会受到主城区的双重辐射:一是主城区产业与功能的转移;二是主城区多元化需求的外溢,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綦江县构建重庆市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煤化工基地及渝黔经济带上的重要增长极等发展定位的提升,有利于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二)存在的挑战

——綦江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协调土地利用和管理将更加迫切。

——綦江县作为重庆市的老工业基地,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低下,单位建设用地的产出效益不高。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评价体系有待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科学理念要进一步深化。

——綦江县矿产资源丰富,加大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力度,对采空区进行移民及复垦整理,成为今后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和目标

第八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为指导,以“五个重庆”建设目标为指引,围绕把綦江县建设成渝黔经济带上的重要增长极,重庆市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及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南翼中心的目标,在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国土生态屏障的前提下,统筹綦江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在充分认识全县土地利用基本情况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和土地利用模式的转变,按照保护资源、服务发展、维护权益的要求,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綦江县未来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实现綦江县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第九条规划基本原则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耕地;

——坚持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发挥农地多重功能,拓展生态空间的原则;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

——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等的协调衔接;

——留置旅游设施文化景观廊道用地的原则。

第十条总体发展定位

綦江县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未来坚持走“兴工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机械制造、能源、冶金、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力争建成渝黔经济带上的重要增长极及重庆重要的机械制造、能源产业基地;依靠较好的农业基础条件,抓好农产品加工、养殖加工的建设,打造重庆市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着眼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建立国土生态屏障,将綦江建设成为环境美、设施齐、功能全的宜居工贸城市。

第十一条规划目标

(一)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总人口及城镇化率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区位条件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綦江县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2005年綦江县城镇化率为24.90%,随着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立,“一圈两翼”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綦江县城市化进程快速增长,2010,2020年綦江县总人口(常住人口)分别为83.30万、83.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分别为33.32万人、43.16万人,城镇化率分别为40.00%、52.00%。

2、社会发展目标

到2010年,经济实力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进展,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33亿元;全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000元和62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到2020年,经济实力增强,基本建成渝黔经济带上的重要增长极和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的南翼中心,形成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各项事业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202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6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348亿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000元和110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

1、农用地规划目标

——耕地保有量:到2010和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分别不低于81100.00公顷和81550.00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量为71800.00公顷以上。考虑到未来各种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可能性,綦江县规划期内多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5%的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共753.90公顷。

——园地面积: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维持在3660.00公顷和5150.00公顷。

——林地面积:到2010年和2020年,全县林地面积分别为72960.00公顷和74070.00公顷,建立国土生态屏障,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

——牧草地面积:到2010年和2020年,全县牧草地面积分别从规划基期的0.00公顷调整到90.00公顷和90.00公顷。

2、建设用地规划目标

——建设用地总规模:到2010年和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15440.00公顷和16460.0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分别控制在

875.45公顷和2135.45公顷。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10和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12900.00公顷和13090.00公顷以内。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2810.00公顷和3240.00公顷以内。到2010和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别控制在9745.45公顷和9435.35 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84.33平方米和75.07平方米以内。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到2010年和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2540.00公顷和3370.00公顷以内。

3、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指标

到2010年和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分别控制在751.32公顷和1864.00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分别控制在420.00公顷和1080.00公顷以内。

4、土地开发整治目标

农用地合理整理,建设用地有序复垦,其他土地合理开发。2006-2020年,全县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610.00公顷。其中,土地开发补充耕地100.00公顷,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2510.00公顷。

5、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目标

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节约利用土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居民点适度集中,至规划期末,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91.33公顷。

6、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目标

在规划期内,建立国土生态屏障。土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有效治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0.00%左右。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

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

——农用地:优化农用地结构与农业结构调整,适当增加园地、林地,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同时,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建设用地:保证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用地;统筹安排城乡用地,保障城镇建设用地,并通过城乡挂钩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加大农村居民点复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

——其他土地:谨慎、适度地开发后备资源。

第十三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内容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规划期间,严格控制耕地面积的减少,确保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和补充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合理安排生态退耕,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增加有效耕地数量,提高现有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质量。

到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为81100.00公顷和81550.00公顷,比2005年减少582.64公顷和132.64公顷。其中,2006~2010年和2011~2020年全县由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等因素分别减少耕地1432.64公顷和1310.00公顷。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71800.00公顷。考虑到未来各种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可能性,规划期内多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5%的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共753.90公顷。同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以及农村居民点复垦新增耕地为2610.00公顷。耕地主要分布在三角、永新、石角、郭扶等镇。治理赶水、安稳、打通、石

壕等镇采煤沉陷区,切实保护耕地。

2、发展园艺业

规划期内,园地规模加大,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将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扩大优质园地面积,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同时,进行品种调整,发展以名、特、优品种为主的集约生产。到2010年和2020年,园地规划分别达到3660.00公顷和5150.00公顷,分别比2005年增加294.58公顷和1784.58公顷。主要集中在三角、东溪、永新、隆盛、郭扶等镇,分布有果园、桑园、茶园等,是綦江县特色农业的重要支撑。

3、加强林地保护,建立国土生态屏障

规划期内根据綦江县产业政策的需要,结合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经济,不断优化林地结构。将生态建设与防护林、生态林工程建设相结合,保护和建设好现有有林地,改造灌木林地,积极培育其他林地,推进林地建设工作。到2010年和2020年,林地规划分别达到72960.00公顷和74070.00公顷,分别比2005年增加2176.89公顷和3286.89公顷。林地在全县各镇均有分布,本着因地制宜原则,大面积发展林业用地,优化林地结构。

4、牧草地面积略有增加

为及时适应人民群众食物供给和生态建设需要,牧草地面积从无到有,面积略有增加。到2010年,牧草地增至90.00公顷,2020年与2010年面积持平,保持不变。

5、其他农用地减少,内部结构优化

结合区内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项目,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减少田坎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坑塘水面、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

同时,在城镇周边,城镇发展方向上的地区,部分土地被建设占用,以达到缓冲建设占用耕地的目的。到2010年和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减少至37683.21公顷和35204.81公顷,分别比2005年减少825.13公顷和3303.53公顷。

(二)建设用地结构

规划期间内,各类建设用地应当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废弃地,切实提高行业用地产出率。严格控制新增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特别是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重点保障国家和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1、建设用地总规模

围绕綦江县“北南双核、两翼+中部”的产业布局特点,本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前提,保障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重庆市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到2010年和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分别控制在15440.00公顷和16460.00公顷以内。重点发展古南、文龙、三江、东溪、赶水、永新、安稳等镇(街)。在南部赶水、安稳、打通、石壕等镇,充分考虑采煤沉陷区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城乡建设用地

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积极开展农村废弃、闲置等低效建设用地复垦,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10年和2020年,全县城乡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12900.00公顷和13090.00公顷,分别比2005年增加327.26公顷和517.26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2810.00公顷和3240.00公顷,分别比2005年增加848.12公顷和1278.12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为9745.45公顷和9435.35公顷,分别比2005年减少561.01公顷和871.11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全县各镇均有布局,新农村建设及农民新村建设用地在各镇均有分布;采矿用地分别为344.55公顷和414.65

公顷。

3、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

充分保障县内主要交通、水利、能源、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努力提升基础设施用地效率。到2010年和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2540.00公顷和3370.00公顷,比2005年增加361.73公顷和1191.73公顷。主要支撑渝黔铁路复线建设、三万南铁路建设、重庆三环线建设工程、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藻渡河水库、桥沟水库以及古南、横山、石角、丁山、永新、东溪、中峰等镇的旅游设施建设。空间布局时,尽量避免采煤沉陷区带来的影响。

(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用地效率,合理开发其他土地,努力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其他土地的比例,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改造荒山荒坡,不具备开发为耕地条件的其他土地,严格控制开发为耕地。至2010年和2020年全县其他土地为7674.14公顷和6082.56公顷,比2005年净减1842.70公顷和3434.28公顷。

第十四条主要用地布局调整方案

(一)主要用地布局调整思路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优先满足国土生态屏障用地。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数量。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增加园地,适当增加牧草地。

——优化城镇村用地布局。

——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用地。

(二)主要用地布局调整方案

——耕地:主要布局在綦江县东北部、西北部的河谷阶地、平坝和丘

陵地区,包括新盛、三角、横山、隆盛、永城、永新等镇。规划期内将分期分批进行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土的改造,稳定和提高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质量。

——园地: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园地建设规划相协调,在各镇均有调整,集中分布在三角、东溪、永新、隆盛、郭扶等镇。

——林地:全县各镇均有分布。对山地中大于25°耕地进行生态建设,重点建设有林地,优化林地结构,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基础。

——城镇村用地布局用地:城镇工矿用地主要分布于文龙、古南、三江,以及赶水、永新、东溪、扶欢、永城等镇,依照节约集约的原则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按照建设新农村、中心村、撤并零星户的方向进行布局,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适度集中。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布局:重点满足黔铁路复线建设、三万南铁路建设、重庆三环线建设工程、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等交通水利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古南、永新、三江、东溪、赶水、扶欢、石壕等镇;因地制宜,在古南、横山、东溪、赶水、石角、丁山、永新等镇适度布局旅游设施用地;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规划基期年现状基础上合理布局军事等其他建设用地。

——生态屏障网络用地布局:按照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的原则,加强以古剑山、老瀛山、万隆山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以县内主干道(国省县道)两旁的防护绿带和农田林网为“绿色走廊”,以穿插在城乡建设范围内布局的生态空间为“绿心、绿带”,构建“点、线、面”的核心生态网络体系。

第五章土地利用分区

第十五条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根据“保障供给,适度安排”的原则,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用地。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等,全县划分为4个土地利用区,明确各区域土地利用的重点。

(一)北部城镇综合发展区

主要是指綦江城区,包括文龙街道、古南街道、三江街道,其中含有通惠新城、桥河工业园区、通惠食品加工园、北渡铝产业园等园城。

2005年,该区域总人口为21.80万人,占全县23.02%,预算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分别为9.56亿元和0.21亿元,分别占全县的64.08%和14.68%。

该区发展定位:以机械、汽配、冶金工业、商贸批发、交通运输、能源业、观光农业、旅游业等为主,大力发展以县城高新科技产业和以清溪河流域为主的旅游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商贸业。桥河工业园发展方向以科技“新齿轮城”为目标,重点发展为机械制造、有色冶金等产业;通惠食品加工园以创名牌产品为目标,以发展深加工产品、地区特色食品为重点,建成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向:

1、区域定位是城镇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集中连片重点布局区。

2、协调城镇发展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关系。划定的基本农田必须严加保护,不得任意减少,不可降低质量;严格控制该区域内基本农田的用途转变,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开发区和工业区建设,区域内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管制措施按基本农田对待。

3、该区域的工业和城镇建设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以主城区的

城市组团为中心,小城镇为依托,交通干线为纽带,工业园区为支撑进行布局。并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重点交通、水利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布局与相关行业规划相衔接,使其与区域的发展相适应。

4、城镇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禁止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和基本农田。通过建设农民新村和农村居民点,使有条件的农村居民点逐步集中,节约用地。

(二)中部生态旅游区

主要是指:以东溪镇、永新镇为中心,还包括篆塘镇、中峰镇、郭扶镇、丁山镇4个镇。

2005年,该区域总人口为21.34万人,占全县22.53%,预算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分别为0.76亿元和0.38亿元,分别占全县的5.10%、26.95%。

该区发展定位: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发展轻纺工业、能源业、高效农业、经济林木业等产业,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南翼主要生态旅游观光区。

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向:

1、该区域近邻城市中心,在保证建设用地需求的基础上,严格管制区域内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同时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和基本农田。

2、引导未利用土地向林地与园地开发利用,提高区域的植被覆盖率,结合坡耕地平整等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同时,加快区域内旅游公路的建设,提高旅游景点的交通通达度,促进本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3、严禁各类建设占用天然森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加强林地管理,严禁乱砍滥伐,保护生态建设。

4、改善林种结构,合理充分地利用植被资源,适度地发展林浆纸业,提高植被的经济利用价值。

(三)东北部农业综合区

主要包括:永城、隆盛、横山、三角、石角、新盛等6个镇。该区自然条件优越,优质稻和绿色稻米产量大。

2005年,该区域总人口为21.07万人,占全县22.25%,预算内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分别为1.40亿元和0.40亿元,分别占全县的9.41%和28.41%。

该区发展定位:主要经济作物产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业。大力发展以通惠河流域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建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储运、集散基地,粮食生产基地,生产火锅原辅料基地,特色蔬菜、畜牧业区。

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向:

1、该区域为綦江县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区域,严格管制区域内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或者改变用途;国家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同时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和基本农田。

2、切实保护耕地,控制耕地转变用途,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要有计划地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和中低产田土的改造,在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扩大耕地的有效面积,建设优质基本农田。

3、通过土地整理将零星分布的农村居民点向规划的农民新村集中,控制农村建设用地的规模,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四)南部能源产业发展区

主要包括以赶水为中心的打通、安稳、石壕、扶欢等镇。该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储存丰富。

2005年,该区域总人口为30.49万人,占全县32.19%,预算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分别为2.88亿元和0.43亿元,分别占全县的19.29%和30.89%。

该区发展定位:以能源业、旅游业、对外商贸、林业、烤烟业、药材加工业以及立体生态农业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煤炭、水电为主的能源业和石壕溶洞群为中心的旅游业,建成煤电化工基地。

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向:

1、该区域为綦江县能源发展基地。工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对耕地保护造成影响,要控制耕地转变用途,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2、严格管制区域内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同时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和基本农田。

3、严格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区内基本农田产量。

4、充分考虑采煤沉陷区影响,建设时注重与采空区地质灾害规划相结合,加大力度治理采煤沉陷区。

第十六条土地利用分区

根据綦江县土地利用现状,结合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按照土地利用主导用途一致性的原则,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性和相似性及行政村界限完整性等因素,将綦江县划分为七种用途区,即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田区、园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重庆市綦江区各乡镇赶场时间

重庆市綦江区各乡镇赶 场时间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重庆市綦江区各乡镇赶场时间 古南镇: 万兴场:逢三、六、九赶场 通惠场:逢一、四、七赶场 北渡场:逢一、四、七赶场 三角镇: 三角场:逢三、六、九赶场 乐兴场:逢一、四、七赶场 吉安场:逢四、七、十赶场 隆盛镇: 隆盛场:逢二、五、八赶场 永城镇: 永城场:逢一、四、七赶场 横山镇: 横山场:逢二、五、八赶场 巨龙场:逢三、六、九赶场 新盛镇: 新盛场:逢三、六、九赶场 正自场:逢四、七、十赶场 永新镇: 永新场:逢一、四、七赶场 罗家场:逢三、六、九赶场

新建场:逢三、六、九赶场三会场:逢三、六、九赶场紫荆场:逢一、四、七赶场升平场:逢三、六、九赶场中峰镇: 中峰场:逢二、五、八赶场大垭场:逢三、六、九赶场郭扶镇: 郭扶场:逢一、四、七赶场高青场:逢三、六、九赶场高庙场:逢二、五、八赶场骑龙场:逢二、五、八赶场篆塘镇: 篆塘场:逢二、五、八赶场盖石场:逢一、四、七赶场分水场:逢三、六、九赶场三江镇: 三江场:逢三、六、九赶场石角镇: 石角场:逢二、五、八赶场蒲河场:逢三、六、九赶场新民场:逢三、六、九赶场瀛坪场:逢三、六、九赶场

瀛山(白云观)场:逢一、四、七赶场扶欢镇: 扶欢场:逢三、六、九赶场 东溪镇: 东溪场:逢三、六、九赶场 镇紫街:逢二、五、八赶场 丁山镇:逢一、四、七赶场 赶水镇: 赶水场:逢一、四、七赶场 适中场:逢二、五、八赶场 安稳镇: 安稳场:逢二、五、八赶场 打通镇: 打通场:逢三、八赶场 石壕镇: 石壕场:逢三、六、九赶场 羊叉场:逢五、十赶场 青年场:逢一、四、七赶场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最新】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相同之处:1、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 2、组织领导,都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3、规划审批,都是分级审批 4、两规关系的法律规定,两规法律均规定 规划的不同之处: 1、规划的范围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是相应行政级别辖区内全部土地资源,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整治。《城乡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2、关于规划思路。两规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这两规之间重要的相异之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应当确保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由此可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是依据上一级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新增耕地面积和净增耕地面积三项控制指标,本着“从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重在“控制”,而且是刚性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没有自上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城市规模是建立在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资源、产业政策、人文背景等多因素综合分析,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的设想,很少考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问题,是从需要出发,着眼于“发展”。 3、两个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4、两个规划编制的工作路线不一样 5、从微观上来说,两大规划的统计口径和范围存在差异 6、规划期限不一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同为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性规划,两规的充分衔接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两规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出发点、规划对象、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两规无法充分衔接,如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难以协调一致、城镇形态难以保持一致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同等。两规内容的不一致使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同时符合两个规划,从而不能实现用地。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浪费了两规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让土地使用者无所适从,损害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两规不能充分衔接与目前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方法有很大关系,系统地分析两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的角度研究解决方案,是促使两规协调的关键。一、两规协调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都是地方政府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而编制的,最终目标也都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不存在矛盾。随着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门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两规在编制中有越来越多的共通点,两规的方案更需要共同研究、相互衔接来确定,两规在前期研究、

綦江县基本情况

綦江县基本情况 一、基本县情 綦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东南结合部,东连万盛,南接贵州的桐 梓和习水,西 临江津,北靠 巴南,为“西南 出海大通道” 上的重要节 点,素有“重庆 南大门”、“西部 齿轮城”、“中国 农民版画之 乡”之称。綦江 属喀斯特地 貌,地势南高 北低,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海拔1,814米,最低海拔188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全县辖19个镇,314个村,50个居委会,2,639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95万,其中城镇人口29.2万。 (一)綦江历史悠久,发展基础较好 綦江早在西周时即属巴国疆域,公元619年建制南州,元末农民起义首领明玉珍据蜀称帝始置綦江县,历代沿用至今已630余年。1958年隶属重庆市后,即属“老四县”(綦江、江北、

长寿、江津)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在老重庆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二)交通便捷顺畅,区位优势明显 距重庆市主城区56公里,仅半小时车程,两条铁路(渝黔、 三南)、两条国 (省)道(210 线、303线)、 两条高速路(渝 湛、綦万)纵横 交错,有火车站 点6个、高速 公路出入口6 个,是通往贵 州、云南、湖南、 广东、上海的重 要陆上通道,也 是渝南及黔北 地区重要的物 资集散地。至 2005年底,“一小时綦江”畅通工程已经圆满完成。作为重庆出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綦江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三)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煤炭储量达15亿吨,可开采量占重庆市的60%左右,可开采近200年,是国家规划的重点产煤县之一,主要为重庆珞璜电厂、重庆发电厂提供动力电煤,份额达到了40%。近几年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制图步骤

1.新增规划用地 在ArcCatalog新建(或直接导入)“GH**(乡镇代码)_**乡(镇)_新增规划用地“图层 开始“Editor”,Target:GH**(乡镇代码)_**乡(镇)_新增规划用地 根据乡镇调研成果,找到准确的位置,通过复制现状地类图斑等命令规划新增用地。 单击右键,打开“Attributes”,根据“Shape_Area”调整图斑面积,单位:平方米。(调整结果“Shape_Area”个位数字5以下,最好是0,十位百位必须都是0)规划规模与之对应保留一位小数,单位:公顷。 具体调整方式: 选中图斑,使用Task:Cut Polygon Features命令,割去多余的面积。 双击图斑,调整结点位置。可以单击右键insert vertex或者delete vertex增加或删除结点。 注意: 适当割补,不要出现尖角和小块图斑。 打开“Attributes”,根据“乡镇规划用途分区代码一览表”修改图斑属性。(ps:个人建议,在这一步,只修改XMMC、规划规模、乡镇村名三条属性,出图代码、出图分类、用途分区以及管制分区四项属性可以在规划图层完成后,open Attributes Table,使用“Field Calculator”命令,统一修改,汉字写在英文状态的””里) (1)县级重点项目上图 导入“县级规划新增建设用地等”图层 复制该图层图斑到“新增规划用地”图层 Tips: A.县级重点项目以乡镇调研确定的位置为准,形状根据具体地类图斑情况以及边界作调整,面积不变; B.有勘界资料的,将勘界范围导入Arcgis中进行处理。 (2)高速公路铁路等上图 导入“GH面状地物_高速公路和铁路用地”图层,选择”县级新增规划中的高速公路”, 将其复制到“GH 面状地物_高速公路和铁路用地”中. 选中高速公路, Data managemeng tools 再features 再polygon to line,这样就把面转为一个新线图层. 在这个新图层中,再用split tool 把线打碎,删成一条线. 导入“GH线状地物_高速公路和铁路用地”图层, 把这条线导入其中,即可. 再对线的位置作一定调整. 完成! (3)场镇范围允许建设区以及有条件建设区上图 参考场镇规划基本范围制图(有CAD规划图的要先将.dwg文件导入Arcgis)。将现状场镇作为允许建设区,将规划场镇作为有条件建设区。 Tips: A.将场镇规划.dwg文件导入Arcgis步骤: 1.提取场镇边界。打开场镇规划.dwg文件,选中场镇边界即规划红线,复制到新.dwg文件,并缩放另存 到规划图数据文件夹中 2.打开Arcgis,拖入场镇边界文件。“export data”完成转换 3.配准。缩放到图层,打开spatial adjustment 选四个点,修改点坐标,进行配准。X坐标复制到X,前 加36(36度纬度带)Y坐标复制到Y(看CAD图的经纬度,如果经度位数为6,纬度位数为7,则用上

成都市金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成都市金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金堂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八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调整的原因和必要性 (2) 一、调整的原因 (2) 二、调整的必要性 (2) 三、调整的依据 (4) 四、调整的原则 (5) 第二章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 (7) 一、规划基数转换 (7) 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0) 三、土地利用的特点 (11) 四、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第三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13) 一、耕地保有量调整 (13)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 (13) 三、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3) 四、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3) 五、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14) 六、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14) 七、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 (14) 八、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指标 (14) 九、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14) 十、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15) 十一、园地面积调整 (15) 十二、林地面积调整 (15)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 (16)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总体布局 (17) 三、各类用地调整的方向及数量 (18) 第五章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21) 一、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原则 (21) 二、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情况 (22) 第六章三线划定 (25) 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25) 二、生态保护红线 (26) 三、城镇开发边界线 (27) 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 (29)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29) 二、一般农地区 (30) 三、林业用地区 (30) 四、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31) 五、独立工矿用地区 (32) 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32) 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33)

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安徽省城市开发边界和 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数据标准 2016年6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1) 3数据内容 (2) 4定位基础 (2) 5数据质量与制图规定 (2) 5.1数据要求 (2) 5.2图示符号 (5) 6成果数据提交规定 (6) 6.1成果数据提交内容和格式 (6) 6.2成果数据存储方式 (6) 附录A 控制线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7) 附录B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7) 附录C1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功能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8) 附录C2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9 附录D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10)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城市(县城)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与数据交换。 2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 (4) 《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4) (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8)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GB/T 21740-2008) (9)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 (10) 《城市规划数据标准》(CJJ/T 199-2014) (11)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3-2010) (12)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 (13) 《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26-2010) (14)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 (15)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0-2009) (16)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 (1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18)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 (1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调整试行稿) (20) 《安徽省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数据库规定》(2015) (21) 《关于统筹开展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问题的通

馆陶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目招投标书

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目投标文件 招标编号:HTZB-2009-89 投标人:中地宝联()建设工程(公章) 法定代表人:(印鉴) 2009年 11 月 30 日

一、参与投标声明 致:馆县国土资源局: 根据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目的投标意旨(标书编号:),法人授权委托代理人保平经正式授权并代表投标人中地宝联()建设工程提 交下述文件正本一份和副本一式三份,并附电子版优盘一份。 1、参与投标声明 2、法人代表授权书 3、投标人基本情况声明 4、投标人明文件 5、投标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 6、开标一览表 据此函,法人授权委托代理人宣布同意如下: 1、我方将按招标文件的规定履行协议责任和义务。 2、我方己详细审核全部招标文件,包括补充修改文件(如果有的话)。我们完全理解并同意放弃对这方面有不明及误解的权利。 3、我方同意提供按照贵方可能要求的与其投标有关的一切证据或资料。 4、我方理解投标报价不是中标的唯一因素。 5、与本投标有关的一切正式往来信函请寄: 地址:市西城区后广平胡同38号国英大厦2I邮编: 100035 :保平传真: 5 授权代表签字: 投标人名称:中地宝联()建设工程 公章: 日期: 2009 年 11 月 30 日

二、法人代表授权书 本授权书声明:我董桂海系注册于市平谷区庄镇政府院的(中地宝联()建设工程)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法人代表),现授权委托保平为我公司代理人,以本公司的名义参加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目的投标活动。代理人在参与投标过程中所签署的一切文件和处理与之有关的一切事务,我公司均予以承认。 本授权书于年月日签字生效。特此声明。 投标人名称(公章):中地宝联()建设工程 法定代表人(印鉴): 授权代表签字:

2017年重庆市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重庆市綦江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綦江区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四区一城”建设,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13亿元(本公报数据均不含万盛经开区),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29亿元,同比增长4.3%,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4.70亿元,同比增长11.1%,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146.42亿元,同比增长10.9%,建筑业增加值28.28亿元,同比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138.14亿元,同比增长10.9%,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6:48.2:38.2。地区生产总值近三年平均增长10.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140元,同比增长12.9%,近三年平均增长13.2%。

图1 近三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及增幅 图2 近三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及增幅 二、农业 全区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3.5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农业50.44亿元,同比增长8.1%,林业2.84亿元,同比增长18.6%,牧业17.89亿元,同比下降11.8%,渔业1.76亿元,同比增长5.9%,

农林牧渔服务业0.66亿元,同比增长13.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9.82亿元,可比增长4.3%。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9.67万亩,同比下降0.9%。其中:小春面积19.01万亩,同比减少6.2%;大春面积80.66万亩,同比增长0.5%。油菜种植面积8.02万亩,同比增长49.6%,蔬菜种植面积39.01万亩,同比增长1.7%。 全年粮食总产量38.16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小麦产量1.05万吨,同比下降23.5%;水稻产量16.47万吨,同比增长0.4%;玉米产量7.95万吨,同比持平;红苕产量7.3万吨,同比增长0.3%。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60.65万吨,同比增长4.6%;油菜产量0.94万吨,同比增长44.2%。 表1 201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7年全区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222户,实现工业总产值451.37亿元,同比增长15.4%。战新企业19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09年51号)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科学编制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宏观调控,部在试点实践和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在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遵照执行。 《指导意见》分为四部分:一是土地规划分类与基数转换,明确了土地规划分类与基数转换的原则、方法、要求以及二次调查数据应用处理等;二是各类用地空间布局,明确了各类用地规划布局的次序和原则;三是基本农田调整和布局,明确了基本农田调整的原则、要求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要求;四是建设用地布局与管制,明确了建设用地布局原则、空间管制要素及其划定要求、成果检验和管制规则等。 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目前,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进入关键阶段,部将加强对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指导意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结合地方实际,切实贯彻执行,提高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成果质量。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二○○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文本 (送审稿)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09年4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总则 (2) 第1条规划前提 (2) 第2条指导思想 (2) 第3条规划原则 (3) 第4条规划依据 (3) 第5条规划范围 (3) 第6条规划期限 (4) 第7条规划重点 (4) 第二章总体战略和规划目标 (5) 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5) 第8条明确首都的土地功能定位 (5) 第9条积极推行和谐持续发展战略 (5) 第10条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战略 (6) 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7) 第11条实现“城乡和谐发展、节约集约用地”的总目标 (7) 第12条严格落实各项用地调控指标 (7) 第三章统筹城乡区域土地利用 (9) 第一节建构首都土地利用总格局 (9) 第13条划分四大土地利用区域 (9) 第14条构筑“三圈九田多中心” (10) 第二节统筹平原山区土地利用 (11) 第15条优化首都功能核心区用地功能 (11) 第16条整合城市功能拓展区布局 (11) 第17条推动城市发展新区高效用地 (12) 第18条保育生态涵养发展区空间 (12) 第四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4) 第一节规模化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14) 第19条高效保护农用地、耕地 (14) 第20条集中连片保护基本农田 (14) 第二节适度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15) 第21条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15) 第22条大力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整理 (16) 第23条加强农用地综合整理 (16)

第24条积极安排废弃地复垦 (16) 第25条科学开发未利用地 (17) 第26条确定土地整理复垦重点区域 (17) 第三节引导都市型现代农业有序发展 (17) 第27条加强都市农业用地用途管理 (17) 第28条规范都市农业设施用地标准 (18) 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19) 第一节统筹管理城乡建设用地 (19) 第29条强化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管控 (19) 第30条推动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发展 (20) 第31条促进集体建设用地资源盘整 (21) 第二节优先保障中央党政军单位用地 (22) 第32条优先保障中央党政军单位用地 (22) 第三节积极引导各类设施用地高效利用 (22) 第33条引导交通基础设施合理布局、节约用地 (22) 第34条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3) 第35条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高效利用 (24) 第六章加强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25) 第一节构筑城乡生态安全网络 (25) 第36条保护“两山八水”,建设“九楔九田” (25) 第37条重点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 (25) 第38条分类管制土地利用空间 (26) 第二节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26) 第39条维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安全 (26) 第40条不断完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 (27) 第41条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 (27) 第三节探索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9) 第42条探索城镇乡村差别化的平原模式 (29) 第43条探索整体局部区别化的山区模式 (29) 第七章有机协调土地利用时序与布局 (31) 第一节近期规划与远景展望 (31) 第44条近期规划目标 (31) 第45条近期规划要点 (31) 第46条远期和远景发展展望 (33) 第二节区(县)规划的调控要求 (34) 第47条促进人口产业布局与用地布局相协调 (34) 第48条强化区(县)规划目标调控 (34) 第八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35)

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20页)

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20页)

1997-201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编制和实施北京市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配置本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首都的发展建设,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需要,以及保障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要求,大力组织开展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综合整治,保障了首都的发展建设和人民生活及各项生产的用地需要。但是,由于我市人多地少、特别是人均耕地较少、后备土地资源匮乏,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各类用地矛盾集中的时期。为此,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士她利用的方针政策,以《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为指导,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北京市生态建设规划》及有关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和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按照中央提出的对土地资源实行严而又严的保护与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为主,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和方针,科学地编制《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导全市各项土地利用活动。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我市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走节约用地和内涵挖潜的路子,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坚持占用耕地和开发整理复垦耕地相平衡。

九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

九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九江县人民政府 二○一0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规划背景 (4) 第三章规划目标 (7)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1) 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4) 第六章建设用地调控 (27) 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4) 第八章土地整治 (36) 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39) 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3) 第十一章近期规划 (44)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 (47) 第十三章附则 (52) 附表 (53) 表1九江县土地利用现状表(2005年) (53) 表2九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表 (54) 表3九江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5) 表4九江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56)

表5九江县规划期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类控制表 (57) 表6九江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乡镇分解表 (58) 表7九江县规划期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指标分解表 (59) 表8九江县各乡镇建设用地总量分解表 (60) 表9九江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分解表 (61) 表10九江县规划期内2020年土地利用分区表 (62) 表11九江县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63) 表12九江县2006-2010年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63) 表13九江县2006-2020年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6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臵,解决耕地保护、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努力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5、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 6、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 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 8、《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

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邯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邯郸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第一节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1) 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3) 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5) 第二章指导思想、战略与目标任务 (7) 第一节总则 (7) 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7) 第三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与任务 (8)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3)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3) 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15) 第四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19) 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19) 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区 (21) 第三节县(市、区)规划指引 (24) 第五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27) 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27) 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 (29) 第六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1) 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31) 第二节引导城镇工矿用地理性增长 (31) 第三节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 (33) 第四节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用地 (34) 第五节市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6) 第七章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38) 第一节土地生态建设目标 (38)

第二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9) 第三节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和建设 (40) 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42) 第一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42) 第二节中心城区用地控制 (42) 第三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3) 第九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安排 (46) 第一节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6) 第二节土地利用重点项目 (49) 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1) 第一节强化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 (51) 第二节发挥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作用 (53) 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 (54) 第四节推进规划实施技术创新 (54) 第十一章附则 (56) 附表 (57) 附图 (81)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土地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基础上,对《1986—200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进行修订,制定《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各类用地矛盾集中的时期。这一时期,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以保护耕地和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为重点,确定全国土地利用的目标、方针,协调各类用地矛盾,提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的政策意见,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纲要》编制的原则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纲要》以1996年为基期,2010年为规划期,并展望到2030年。 《纲要》的内容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澳门。 一、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面临的形势(略) 二、规划目标和方针 (一)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997年到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的总目标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效益有比较显著的提高,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具体目标是:

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国贵阳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19275933.html, | 更新时间:2007-07-15 | 来源:贵阳市国土局 一、概况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西南内陆腹地云贵高原东侧斜坡地带,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7。22’之间。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自治州按壤,西靠毕节地区和安顺市,北邻遵义市。据贵阳市统计局2001年末统计资料:全市总人口335.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3.38%。土地总面积803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36%,以山地、丘陵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40%和44.5%,余为山间平坝。2001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06828公顷。全市共辖六个区、一个市,三个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全市下辖云岩区、南明区、乌当区、花溪区、白云区、小河镇、清镇市、开阳县、息烽县和修文县,总计29个镇、54个乡、32个街道办事处,131个村民委员会。1 996年市域总人口310.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5.38万人,农业人口174.88万人。全市人口平均密度386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积为0.2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93公顷。 贵阳市地貌上属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其中山地面积4217.97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842.37平方公里,各占土地总面积的52.3%和35.2%;坝较少,仅911.9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1. 3%;此外还有约1.2%的峡谷等地貌。全市土壤总面积60.82万公顷。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和草甸土等8个土类,其中分布最广的三个土类黄壤30.16万公顷、石灰土19.66万公顷、水稻土8.01万公顷,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49.59%、32.33%和13.17%。 贵阳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均气温15。C;,平均降水量1197毫米,无霜期270天左右,常常由于季节问降水量的不均衡造成旱涝灾害,此外早春的倒春寒、初夏的冰雹、秋天的白露风、冬季的冻雨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及交通带来不利。我市处于长江、珠江两人水系的分水岭地带,长江水系面积7631.67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4.8%,珠江水系面积为415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2%。主要河流有长江水系的南明河、猫跳河、鱼粱河、谷撒河、息烽河和洋水河,以及珠江水系的蒙江。全市天然径流深545-640毫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56.3万立方米,高丁全国平均值;水资源总量为46.79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3.9%。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调整方案 新绛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八年五月

前言 0 第一章规划调整背景 (2) 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2)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 三、现行规划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6) 五、规划调整的必要性 (14) 第二章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 (15) 一、指导思想 (15) 二、规划调整的原则 (15) 三、规划调整的依据 (17) 第三章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20) 一、规划目标的调整 (20)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1) 三、土地利用优化布局 (24) 四、中心城区与开发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安排 (32) 五、建设用地管制与土地用途分区调整及管制规则 (36) 第四章“三线”划定 (44) 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44) 二、生态保护红线 (44) 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45) 第五章乡(镇)规划土地利用调控 (46) 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2) 一、加强整体控制 (52) 二、完善机制制度 (52) 附表1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有关指标调整情况表 (55) 附表2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土地利用面积及结构调整情况表 (56) 附表3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有关耕地保有量调整情况表 (56) 附表4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有关基本农田面积调整情况表 (58) 附表5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有关规划林地、园地面积调整情况表 (59) 附表6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有关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安排分解表.60 附表7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有关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调整情况表 (61) 附表8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有关土地整治(含挂钩类复垦)计划安排分解表. (62) 附表9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有关规划空间管制区和土地用途区面积表 (63) 附表10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有关中心城区和各类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安排情况表. (64) 附表11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有关生态保护区(红线划定范围) (65) 分布情况一览表. (65) 附表12 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有关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安排情况表66

重庆市綦江县彩虹桥整体垮塌事故分析处理报告

重庆市綦江县彩虹桥整体垮塌事故分析处理报告 一、事故背景 1.工程情况 虹桥位于重庆市綦江县古南镇的一条河上,是一座连结新旧城区的跨河人行桥,该桥结构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蓝拱桥,桥长140米,主拱净跨120米,桥面总宽6米,净宽5.5米,桥面设计人群荷载3.5kN/m2。该工程由綦江县重点建设办公室组织建设,重庆华庆设计工程公司(以设计为龙头的二级总承包公司)总承包,重庆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该桥在未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的情况下于1994年11月5日开工建设,并于1996年2月15日竣工投入使用,耗资418万元。 图1. 垮塌前的虹桥 2.事故情况 时间:1999年1月4日18时50分。 地点:重庆市綦江县古南镇一条河上。 事件:出事当时,30余名群众正行走于该桥上,另有22名驻扎该地的武警战士进行傍晚训练,由西向东列队跑步至桥上约2/3处时,整座大桥突然垮塌,桥上群众和武警战士全部坠入綦河中。 伤亡:事故造成40人死亡(其中:18名武警战士、22名群众)、14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约631万元(其中:建桥工程费418万元,伤亡人员善后处理费207.5万元,现场清障费5.5万元)。

图2. 垮塌后的虹桥 3.破坏过程 该桥的垮塌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局部吊杆锚固失效阶段。1996年6月19日龙舟赛时,东岸上游7#吊杆和东岸下游3#吊杆发生巨响,经检查7#、3#吊杆已发生滑移失效。 (2)吊杆锚固失效发展阶段。1998年5月某日桥上发生异常响声,桥面晃动下沉。 (3)多根吊杆锚固急速失效阶段。1999年1月4日下午6点50分,桥面板倾斜垮塌,拱结构受力严重恶化。 (4)主拱结构整体突然垮塌破坏。 垮塌后拱桥呈现三个区域,西拱脚是主拱破坏起始区,破坏首先发生在下游拱脚整体弯剪破坏,经查破坏断面上焊缝区有陈旧性裂缝,上游拱脚拔出,该区域内主拱在原位落下。东半拱牵动破坏区,该区也是桥面板起始破坏区,主拱钢管有约30m长保持基本完好,垮塌过程中主拱向下游偏移约1m,两拱脚从拱座中拔出。西半拱跨中区至1/4跨区域是主拱破坏碰撞区,主拱破坏最为严重,拱圈破坏后分布零乱,散落区域稍宽,上横撑发生严重弯扭,钢板撕裂扭曲。现场勘察发现,上游主拱断成13段,下游主拱断成15段,其断点均为工厂焊接处。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调查,该工程存在极其严重的质量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吊杆锁锚问题 吊杆锚固仅采用榔头敲打锚具夹片的方法,钢绞线锁锚方法严重错误,不能

(推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前言 SS市地处东经112°57′~114°3′,北纬22°26′~23°56′,是SS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辖十区两县级市。SS市域土地总面积7286.55平方公里,地处珠江入海口。全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南部以平原为主,地貌类型丰富,用地结构“五山两田两城一分水”。 SS是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南方经济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将建设成为SS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大都市。经过多年不断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城市前列。2008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215.82亿元,位于SS省首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SS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的要求下,规划以《SS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指标为指导,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规划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根据SS市土地利用特点,按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的城市发展目标,在“山、水、城、田、海”生态城市框架和“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指导下,立足于统筹区域土地利用,解决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不合理及生态保护刚性不足等问题,确定“优化、协调”土地利用战略,旨在通过城区提升改造,新区理性引导,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与结构,实现旧城功能提升,新城紧凑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边界控制、土地复合利用,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基础上,提高各类用地的综合效益,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文本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和指导方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规划目标和调控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土地利用空间组织与结构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农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建设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生态保育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风景旅游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市区和中心城市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