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种多频段雷达干扰模拟系统仿真设计

一种多频段雷达干扰模拟系统仿真设计

一种多频段雷达干扰模拟系统仿真设计
一种多频段雷达干扰模拟系统仿真设计

智能雷达光电探测监视系统单点基本方案..

智能雷达光电探测监视系统单点基本方案
一、 系统概述
根据监控需求: 岸基对海 3~10 公里范围内主要大小批量目标; 主动雷达光电探测和识别; 多目标闯入和离去自动报警智能职守; 系统接入指挥中心进行远程监控管理; 目标海图显示管理; 系统能够自动发现可疑目标、跟踪锁定侵入目标、根据设定条件进行驱散、 同时自动生成事件报告记录,可以实现事故发生后的事件追溯,协助事故调查。 1. 项目建设主要目的 ? 为监控区域安全提供综合性的早期预警信息; ? 通过综合化监测提高处置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 2. 基本需求分析: 需配置全自动、全量程具备远距离小目标智能雷达探测监视和光电识别系 统,系统具备多目标自动持续稳定跟踪、多种智能报警功能、支持雷达视频实 时存储、支持留查取证的雷达视频联动回放功能等;同时后期系统需具备根据 用户需求的功能完善二次开发能力。同时支持后续相关功能、扩点组网应用需 求。 根据需求和建设主要目的,选型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拥有相关技术自 主知识产权,具备二次技术深化开发的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成立,2010 年国内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65,致力于航海智 能化与海洋防务/信息化的国内唯一上市企业)的智能监视雷达光电系统。该系 统在国内外有众多海事相关成熟应用案例,熟悉国内海事、海监、海警、渔政

公务执法及救捞业务需求特点等。同时,该系统近期成功中标国内近年来相关 领域多套(20 套)雷达光电组网项目,充分说明该系统的技术领先及成熟应 用的市场广泛接受度。
3. 项目建成后的主要特点 ? 全天候、全覆盖、全自动的立体化监控。该系统具备对多传感器信息 融合的能力,确保对探测范围内雷达信息源、光电、AIS、GPS 等设备信号源 进行有机的融合和整合。 ? 系统具备了预警、报警、实时录取回放的综合功能。任何目标物进入 雷达视距时,系统即开始进行监测。目标物触碰警报规则后,指挥室获得报警 信号,同时联动设备综合光电锁定警报目标,以便驱离。整个过程系统实时记 录、方便随时调用回放。 ? 系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该系统中创新地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先跟踪 后探测”算法技术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保证了在严苛条件下满足对目标地 探测与持续跟踪能力。 ?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开放灵活的系统网络架构,能够根据需 求进行不同的组合和配置,系统可扩展性强。 ? 维护便捷,由于采用网络架构,获得用户授权后能连接到用户网络, 可以远程支援维修维护系统,从而提高维护效率,减少维护成本。 ? 可靠性高,充分适应不同的海洋环境。
二、 系统设备清单
序号 1
2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X 波段雷达,IP65(含安装支架) HLD800/900;8ft,25kw
小目标雷达数据处理器及显示 HLD-STTD-1000
终端软件
Radpro V1.6.0.0
数量 1套
1套

雷达模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模拟器未来发展趋势 班级:***************班 学号:***** 作者:薛飞 摘要:本文通过雷达的发展简史、计算机模拟技术发展历史及趋势、电子游戏画面引擎技术和雷达模拟器的相关图形学原理作为参考依据,通过类比的方法和引用未来电子画面渲染技术的发展方向来分析和推测雷达模拟器的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雷达电子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软件游戏引擎 0 引言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 计算机模拟: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发出的模拟器,可以进行故障树分析、测试VLSI逻辑设计等复杂的模拟任务…… 1 雷达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雷达的出现,是由于二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雷达(技术)能在反空袭战中帮助搜寻德国飞机。二战期间,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 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踪、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 后来随着微电子等各个领域科学进步,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研究内容都在不断地拓展。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从前的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红外光、紫外光、激光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还有一种精神感应雷达,该雷达能够对人类在脑电波起反应,对人体的生命迹象进行感知。 当代雷达的同时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战场指挥员在各种不同的搜索/跟踪模式下对目标 进行扫描,并对干扰误差进行自动修正,而且大多数的控制功能是在系统内部完成的。 自动目标识别则可使武器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空中预警机和JSTARS这样的具有战场敌我识别能力的综合雷达系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未来战场上的信息指挥中心。 雷达的优点是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不仅成为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而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如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和科学研究(天体研究、大气物理、电离层结构研究等)。星载和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已经成为当今遥感中十分重要的传感器。以地面为目标的雷达可以探测地面的精确形状。其空间分辨力可达几米到几十米,且与距离无关。雷达在洪水监测、海冰监测、土壤湿度调查、森林资源清查、地质调查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潜力。

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的应用现状

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的应用现状 发表时间:2019-06-17T11:54:52.62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7期作者:杨文超高金宝袁义[导读] 检测目标以及跟踪与识别目标,是现代社会应用雷达的主要目的。雷达有源干扰对上述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极大阻碍。因此,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展开的探究十分必要。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复杂性较强,涉及到多个环节,最明显的是雷达信号以及信息处理。在探究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后可明确该项技术在体制层面、波形设计以及信号与数据处理等层面的关键点。并在客观分析其不 足的基础上制定恰当策略,对其进行逐步完善。中国人民解放军91411部队军用雷达在全新的发展背景下面临巨大挑战,加之受到雷达电子对抗技术的影响,军用雷达使用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加。雷达工作电磁环境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影响而呈现出日渐恶劣的状态。固态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有源干扰等都与雷达工作电磁环境之间存在直接联系。高功率、高逼真度是有源干扰的明显特征,在智能化方面也占据一定优势。这些都是影响雷达生存与使用的直接因素。应用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是改善上述问题的基础与前提。 一、系统与体制层面抗干扰应用现状 1.系统层面抗有源干扰措施(1)对于大功率饱和干扰,可通过调整接收机信号动态范围防止出现饱和状态。相关的方法主要包括时间灵敏度控制、自动增益控制、快时间常数以及宽限窄接收机等技术,但该类方法将影响雷达灵敏度和线性特性。(2)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噪声调制类干扰普遍存在于跟踪雷达当中。一般需要借助装备干扰检测器的方式来检测上述干扰。在加装干扰检测器时,需要进行波门设置工作,在选定感兴趣目标后,将其恰当设置在目标两侧。雷达系统因干扰检测器的影响,而向干扰跟踪模式不断转化。波门后拖干扰是制约跟踪雷达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已经有前沿的跟踪技术打破上述限制。保护波门技术并不是随意使用,而是在距离信息并不重要的情况下开展,这类信息虽然精确,但不在重要参数的涵盖范围内。部门会在假目标信号转移后重新开始跟踪工作,系统在此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与价值,重置各类参数,维持对原有感兴趣目标的跟踪。真正改善雷达检测概率较差的问题,是针对系统设计层面开展抗干扰工作的基础。当干扰处于某种特定情境时可取得理想效果,例如平稳以及线性等。但该措施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干扰被大功率压制后无法使用该种措施,或者涉及到较为密集的假目标时,该类措施仍无法发挥自身作用。 2.天线极化抗干扰措施干扰机天线会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极化,也正是因为这种方式,有源干扰极化状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极化方式是影响有源干扰极化状态的先决条件。干扰天线极化方式与雷达天线极化方式直接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不会保持在相同状态。这是将更为科学的理论提供给抗有源干扰,是极化信息发挥自身价值的直观体现。国防科技大学在天线极化抗干扰方面的研究始终处于领先水平。一般是从极化滤波器设计角度着手,开展抗有源压制干扰工作的研究。极化抗干扰会利用多种方式开始作业,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为有源干扰,现阶段目标回波极化方式差异的应用范围也有所拓宽,作为极化抗干扰开展各项作业的有效手段。无论是在稳健性还是在可靠性方面,上述两种技术都占据一定优势,并在不断应用与实践的同时,完善自身技术体系。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对空监视以及导弹制导等都可结合实际恰当应用上述两种技术,成像雷达在作业过程中也可对其进行有效使用。但上述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最为明显的就是实施条件较窄,只能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使用。因其他因素会影响到抗干扰性能,例如在全极化发射天线时,抗干扰性能的发挥就会受到破坏性影响。 二、波形设计与接收机层面抗干扰应用状态 1.发射波形管理抗干扰作为一种改进思路,分集理论可以打破雷达方在抗干扰被动的局面。脉冲分集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干扰方截获与存储雷达信号的难度,而且可以通过对发射与接收信号集的分析与处理获得干扰信息,因而被应用于雷达有源欺骗干扰抑制。设计转向慢时域、频域及其联合域分集波形设计,其结构简单且计算量相对较低。分集信号将提高雷达复杂度,影响雷达基本功能,这个缺点将严重阻碍其工程实现。 2.天线空时自适应处理抗干扰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的出现时间相当早,并且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机载雷达的杂波抑制是最开始应用该技术的范围。科学预估有源干扰特征参数,可以说是阵列技术取得成就的直观体现。部分新体制雷达在处理特征测数时,还要接收各项数据,将多个雷达接收阵元科学设置在其中。真正改善干扰信号抑制的问题,其对消出现的可能性大幅降低。STAP类抗干扰方法通过在特定方向设置零陷,从空域滤除干扰。其缺点较为明显:由于不具有距离维的自由度,当干扰和目标同向时,将严重影响真实目标检测概率。 三、明确信号与数据处理层面抗干扰应用现状 1.信号处理层面这类方法主要利用目标回波和干扰的多域表征差异进行抗干扰。针对LFM信号,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抑制压制类干扰;通过匹配滤波和小波变换对干扰进行抑制;建立映射原则,研究目标回波和干扰的典范相关分析特征向量差异性,分离出回波从而抑制干扰。通过极化滤波的方法抑制干扰,该方法能较高程度地保留目标回波信息。对于利用多域滤波与子空间分离的方法,分辨率成为影响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信号及数据处理层面抗有源欺骗干扰现代有源欺骗干扰通常由DRFM辅助产生,通过DRFM干扰机的工作流程分析可知,干扰机对截获的雷达发射信号进行距离、多普勒调制,产生欺骗干扰。由于干扰机的频率变换环节、射频功率放大器等器件的非线性,引入的非线性失真对调制产生的信号进行二次调制,所产生的假目标带有干扰机的指纹特征,这种特征为信号层面有源欺骗干扰感知提供了依据。结语:通过深入分析雷达抗有源干扰理论可明确其关键技术与各项要点,也可通过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的方式,完善雷达在应用方面存在的多种不足。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可以说是将最为坚固的物质保障提供给电子对抗领域。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的发展前景与空间相当广阔,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工程方面,都具备极大的发展平台。雷达工程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转变自身的研究思路与观念。从设计阶段着手,实现雷达体制设计抗干扰算法与抗干扰技术以及需求指导之间的科学转换。参考文献:

一套适合无人值守雷达远程监控系统的综合设计

第3期一气象水文海洋仪器一一N o .32018年9月一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H y d r o l o g i c a l a n d M a r i n e I n s t r u m e n t s 一一S e p .2018收稿日期:2018G01G15. 基金项目:由江西省气象科技重点项目 新一代天气雷达(C I N R A D /S A ) 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项目编号:赣气科验字[2017]第5号)资助.作者简介:陈利芳(1988),女,大学,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大气探测设备维护保障工作.一套适合无人值守雷达远程监控系统的综合设计 陈利芳1,张初江1,杨小明2 (1.抚州市气象局,抚州344000;2.抚州市临川区气象局,抚州344000 )摘一要:文章从供电二消防安全二环境动力监控二网络视频监控二数据质量监控等方面综述了无 人值守雷达稳定运行所需要综合考虑的一整套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通过远程视频监控,采 用M i c r o s o f tV i s u a l C #语言开发通信传输程序, 定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多方式获得雷达设备故障信息和数据传输异常信息,实现偏远雷达台站无人或少人值守.该系统可以在提高雷达 可用性二保障设备安全和数据质量二减少故障响应时间二降低维护保障经费等方面提供参考,同 时,也为将要布设雷达的台站提供借鉴. 关键词:无人值守雷达;远程监控;视频监控中图分类号:T P 29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文章编号:1006G009X (2018)03G0061G04 S y n t h e s i z e dd e s i g no na r e m o t e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f o r u n m a n n e d r a d a r C h e nL i f a n g 1,Z h a n g C h u j i a n g 1,Y a n g X i a o m i n g 2(1.F u z h o u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B u r e a u ,F u z h o u 344000;2.L i n c h u a n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B u r e a uo f F u z h o u ,F u z h o u 344000)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s u m m a r i z e s t h e d e s i g no f r e m o t e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w h i c hn e e d t ob e c o n s i d e r e d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i n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p o w e r s u p p l y ,f i r e s a f e t y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o w e rm o n i t o r i n g ,n e t w o r kv i d e o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d a t a q u a l i t y m o n i t o r i n g .T h r o u g h r e m o t e v i d e o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i t d e v e l o p s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t r a n s m i s s i o n p r o c e d u r e sb y u s i n g M i c r o s o f tV i s u a lC #l a n g u a g e ,a n a l y z e sd a t a r e g u l a r l y a n da c q u i r e s r a d a re q u i p m e n t f a u l t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d a t at r a n s m i s s i o n i n f o r m a t i o n i n m a n y w a y s ,w h i c hc a nb eu s e dt or e a l i z er e m o t er a d a rs t a t i o n s w i t hn oo n eo rf e w p e o p l eo nd u t y .T h e s y s t e mh a s i m p o r t a n t p r a c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f o r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o f r a d a r ,e n s u r i n g t h e s a f e t y o f e q u i p m e n t a n dd a t a q u a l i t y ,r e d u c i n g t h e r e s p o n s e t i m eo f t h e f a u l t a n d l o w e r i n g t h em a i n t e n a n c e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f u n d i n g .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 ,i t a l s o p r o v i d e s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s t a t i o nw h e r e t h e r a d a r w i l l b e d e p l o y e d .K e y w o r d s :u n m a n n e d r a d a r ;r e m o t em o n i t o r i n g ;v i d e o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0一引言天气雷达可以及时提供时空连续变化的实时降水资料,给出较大范围内的瞬时降水强度分布二 累积降水量分布和区域降水量等,对全球范围内 出现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的监测具有重要意 义[1].自1998年起, 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布设天气雷达,并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布设天气雷 达系统,形成覆盖全国的天气雷达监测网[2],但是由于雷达探测效率和探测环境,全国大部分雷达

简述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现状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12245244.html, 简述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红许文琳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08期 摘要雷达能够测量位置参数、运动参数并提取目标特征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但随着干扰形式的多变、干扰能力的增强、干扰范围的扩大,雷达的检测能力、检测的准确性都需要不断提升,因此对抗干扰技术尤其是抗有源干扰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雷达;抗干扰技术;组网;自适应抗干扰 引言 雷达有源干扰主要是利用雷达干扰设备发射干扰电磁波扰乱雷达的正常工作或降低检测能力,有源干扰主要有欺骗性干扰、噪声阻塞式干扰,因此抗干扰的技术主要从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信息处理和系统几个方面着手研究。 1 目前抗干扰技术 1.1 系统抗干扰技术 (1)常用体制雷达抗干扰技术。常见的抗干扰技术大致分为以下四种:①大时宽带宽积技术,雷达需要足够的回波能量来发现远距离目标,可通过发射大时宽带宽脉冲信号来增加平均功率,同时对回波信号进行脉压处理,获得必要的距离分辨力,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②旁瓣对消技术,它利用的是副瓣对消技术,消除从副瓣进入的强脉冲干扰和强杂波干扰、具有空间滤波功能,从而达到抗干扰目的。③重频参差和抖动技术,重频功能技术,通过重频参差和脉冲前言抖动,对付欺骗式干扰非常有效。④扇区静默技术,扇区静默设置理论主要是在抗干扰方向控制雷达发射机的发射功率,降低敵方电子侦察的探测概率,从而达到抗干扰目的。 (2)新体制雷达抗干扰技术。新体制雷达中的认知雷达具有感应和推断能力,能够感知外部的环境,感受外部干扰信号的强度,进而可以有效避免信号干扰影响,提高检测准确性,推断能力能够检测干扰源的方向,快速避开干扰源干扰。由于新体制雷达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研究新型雷达。 (3)组网抗干扰技术。组网抗干扰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能够完成信息的整合处理,满足信息整合的要求。通过跟踪、检测信息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确定抗干扰方式,增加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种技术能够增加抗干扰能力,而且装备也较为简便,可以运用到多处场合中。

雷达有源干扰信号监测方法研究

?乂程盜用?航天电子对抗2019年第3期 雷达有源干扰信号监测方法研究 赵严冰,张新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36部队,河北秦皇岛066326) 摘要:针对雷达抗干扰试验训练中有源干扰信号的监测需求,在剖析有源干扰信号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合作式的干扰信号监测方法,研究了关键技术及实现途径。通过实际验 证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试验训练中任务中的信号监测需求。 关键词:试验训练;雷达抗干扰;有源干扰;监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TN97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monitoring method of radar active jamming signal Zhao Yanbing,Zhang Xinli (Unit91336of PLA,Qinhuangdao066326,Hebei,China) Abstract:Aiming at monitoring demand o£active jamming signal for radar anti-jamming testtraining,a collaborative monitoring method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jamming signal,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and implementation are studied.The practical test results prove that this method can sat- isfy the monitoring demand of signal for radar anti-jamming test&training. Key words:test&training;radar anti-jamming;active jamming;monitoring method o引言 贴近实战,构设复杂逼真、分层分级、可调可控的电磁环境是试验训练的核心要求。目前在构设雷达装备试验训练电磁环境中,雷达有源干扰环境是重点内容,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相关性、实效性的雷达干扰环境有感监测手段⑴,不能对特定信号的状态进行监视和测量,无法获得特定信号的特征参量,不能支撑构建环境和预测环境的等效性评价,导致在雷达装备抗干扰评估上难以准确界定外界干扰环境对雷达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甚至在问题溯源上,难以清晰判定是干扰所为、还是雷达固有缺陷所致,严重影响了试验鉴定和训练考评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本文在分析试验训练任务详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岸基、舰载雷达的合作式有源干扰监测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获取基于受体有感干扰环境的功率、频率、时间和特征参数,并进行了典型配置条件的应用验证。 收稿日期:2019-03-28S2019-04-30修回. 作者简介:赵严冰(1972-),男,高工,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对抗。1雷达有源干扰信号监测的需求分析 电磁环境监测是为了感知掌握电磁环境的状态,采用与构建电磁环境的信号特性相适应的监测设备、监测技术及方法,对各种或特定信号的状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过程阂。实现复杂电磁环境构设的适应性和实效性,很重要一个环节就是电磁环境的动态精确感知。雷达有源干扰环境监测作为电磁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在雷达试验训练任务中准确掌握特定雷达装备所面临有源干扰电磁环境在时域、空域、频域和能域的特征和参数范围。与雷达辐射源信号环境监测不同,雷达有源干扰环境监测不适用宽开方式的“盲侦盲测”,这也是由雷达有源干扰信号的特点决定的,很重要的就是雷达有源干扰信号与雷达辐射源信号具有明显的不同: 1)它只作用于特定的对象,信号样式与干扰对象匹配; 2)在信号特征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既有连续信号,也有脉冲信号,既有窄带信号,也有宽带信号; 3)干扰信号在时间、空间、能量上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一定的人为因素; 4)对于特定的受体对象,干扰信号常常与目标回波信号、杂波信号混合在一起。 —23—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 蔡 Beautyhappy521@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12245244.html, 二OO八年三月二十三

1合成孔径雷达简介 (3) 1.1 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 (3) 1.2 合成孔径雷达的分类 (4) 1.3 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特点 (5) 2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史 (6) 2.1 国外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6) 2.1.1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表 (7) 2.1.2 世界各国的SAR系统 (10) 2.2 我国的发展概况 (12) 2.2.1 我国SAR研究历程表 (12) 2.2.2 国内各单位的研究现状 (13) 2.2.2.1 电子科技大学 (13) 2.2.2.2 中科院电子所 (13) 2.2.2.3 国防科技大学 (14) 2.2.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 3 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 (14) 4 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趋势 (15) 4.1 多参数SAR系统 (16) 4.2 聚束SAR (16) 4.3极化干涉SAR(POLINSAR) (17) 4.4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Ladar) (17) 4.5 小型化成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的主要趋势 (18) 4.6 性能技术指标不断提高 (18) 4.7 多功能、多模式是未来星载SAR的主要特征 (19) 4.8 雷达与可见光卫星的多星组网是主要的使用模式 (19) 4.9 分布SAR成为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19) 4.10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与反干扰成为电子战的重要内容 (20) 4.11 军用和民用卫星的界线越来越不明显 (20) 5 与SAR相关技术的研究动态 (21) 5.1 国内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的研究现状 (21) 5.2 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21) 5.3 SAR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 (23) 5.4 恒虚警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26) 5.5 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28) 5.6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32) 5.7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动态 (34) 5.8 SAR图像地理编码技术的发展状况 (36) 5.9 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试的发展状况 (38) 5.10 逆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动态 (39) 5.11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简史与应用 (39)

脉冲雷达侦察系统方案设计

一、脉冲雷达侦察系统总体方案 1.功能组成框图 2. 功能部分介绍 天线:将高功率发射信号辐射到特定空间,从特定空间接收相应的目标回波信号。 收发开关/保护器:发射状态将发射机连通天线,接收机输入端闭锁保护;接收状态将天线连通接收机并对输入信号限幅保护,发射机开路。 发射机: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频率和相位产生大功率电磁波。 接收机/信号处理机:放大微弱的回波信号,解调目标回波中的信息。 激励器/同步器:产生和供给收发信号共同的时间、频率、天线指向等雷达工作的基准。 显示器/录取设备:显示、测量、记录、分发目标信息和各种工作状态。 二、脉冲雷达侦察系统工作流程 1. 工作流程图 2. 工作流程介绍 由雷达发射机产生的电磁波经收发开关后传输给天线,由天线将此电磁波定向辐射于大气中。电磁波在大气中以近光速传播,如目标恰好位于定向天线的波束内,则它将要截取一部分电磁波。目标将被截取的电磁波向各方向散射,其中部分散射的能量朝向雷达接受方向。雷达天线搜集到这部分散射的电磁波后,经传输线和收发开关反馈给接收机。接收机将这微弱信号放大并经信号处理后即可获取所需信息,并将结果送至终端显示。

三、脉冲雷达侦察系统关键技术及实现途径 1.目标距离的测量 脉冲法测距 B 在荧光屏上目标回波出现的时刻滞后于主波,根据时间差计算即可确定目标的距离。 2.目标角度的测量 (1)相位法测角 相位法测角利用多个天线所接收回波信号之间由于存在波程差ΔR 而产生的相位差进行测角。 (2)振幅法测角 1)最大信号法 天线波束作圆周扫描,对收发共用天线的单基地脉冲雷达, 接收机输出的脉冲串幅度值被天线双程方向图函数所调制。找出脉冲串的最大值(中心值 ), 确定该时刻波束轴线指向即为目 标所在方向 。 2)等信号法

昆明雷达站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设计

昆明雷达站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设计 文章阐述了昆明天气雷达站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技术及功能要求。根据功能和需求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设计和设备选型,包括系统的组成、功能、设备性能以及其它主要环节。 标签:视频监控系统;雷达;运用设计 昆明天气雷达站是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观测雷达,同时也是安徽四创公司CINRAD/CC雷达样机。2011年完成技术升级改造实现远程遥控功能。雷达值班人员在远端完成雷达开、关机,参数标定和业务观测及资料传输。为实现了无人值守台站,雷达运行环境雷达站的环境安全、附属设备电力供应状态等关键区域需要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控,以提高雷达站运行、维护效率,保障雷达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1 需求分析 1.1 雷达机房及附属设备 昆明天气雷达站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监控雷达设备机房及雷达附属设备包扣雷达机房、天线罩、主楼办公室、配件房和发电机房。雷达天线罩内是电磁波辐射区域同时天线机械部件的是否平稳运转需要实时监控安装高清枪机即可。雷达机房、配电房、发电机房和主楼办公室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重点监控区域,需要安装具备高清、全方位无盲区、自动变焦等功能球机,以实时监控各设备机柜显示参数、指示灯状态、开关位置和室内环境的状况,同时便于远程遥控指挥辅助操作。雷达机房及附属设备监控共需五个(1个枪机4个球机)前端监控摄像头。 1.2 雷达站安防 昆明天气雷达站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兼顾安防监控的功能对雷达站大门、围墙内等安防区域进行监控。昆明雷达站占地10亩,主要建筑有雷达主楼、A区配套、B区配套和雷达站大门口门卫室。雷达主楼平台高15米左右,在此平台上和雷达站大门口共安装4个高清、夜间红外、防水、全方位无盲区、自动变焦球机等功能球机,能基本实现对雷达站全方位监控。同时雷达主楼门厅需要安装一个高清红外枪机,对主楼通道进行监控。雷达站安防共需要五个(1个枪机4个球机)前端监控摄像头。 2 系统技术要求 2.1 先进性和互换性 视频监控系统在技术上应具有适应超前性和设备的互换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关技术要求,为系统的增容或改造留有余地。

汽车毫米波雷达目标模拟器

一 汽车毫米波雷达目标模拟器 科电工程的毫米波雷达目标模拟器,用来验证车载76GHz和79GHz毫米波雷达的性能参数。解决毫米波雷达生成企业在研发,生成,质量控制等环节的测速,测距等性能测试需求。特别适合于整车条件下对ACC,FCW,AEB等辅助自动驾驶ADAS功能的验证和测量。同时也提供整车EMC暗室环境下的抗干扰版本。 科电MRT7681-02毫米波雷达目标模拟器 适用范围: ?ISO15622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ISO15623FCW前向碰撞预警系统; ?商用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20608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ISO18682智能交通系统-外部危险检测与预警系统; ?ECE R131先进的紧急制动系统; ?JT/T883营运车辆行驶危险预警系统; ?ETSI EN302288短程设备;运输和交通遥感信息领域;在76GHz-77GHz范围内运行的雷达设备; ?ETSI EN302264短程设备;运输和交通遥感信息领域;在77GHz-81GHz范围内运行的雷达设备; ?GB/T36654-201876GHz 科电MTR78Pxx-T5DW角反射器(xx:20,15,10,5,0dBsm)

高精度毫米波雷达目标角反射器,可以用于雷达产线上的RCS性能标定测试;以及微波暗室内的雷达RCS性能标定测试频率范围:76GHz-81GHz;RCS雷达反射截面积精度:±0.5dBsm。 科电MDL76G-W单目标静态雷达目标模拟器 用于汽车毫米波雷达产线上雷达测距的性能标定。频率范围:76GHz-81GHz;延时距离: 1-150m±0.1。任意定制。

远程雷达监控系统资料

远程控制(站点电力控制和监视、雷达工况控制和监视、现场视频监视、设备状态控制及监视);数据采集位数10Bits;采集速率40M;任意监视区域设置(监视区域数>5个);同时跟踪和监视目标数>500批;能够保存图像和目标跟踪数据,并能够回放在线历史态势;具备雷达组网和数据综合能力,能够覆盖大面积海域;多部雷达目标数据能够同时显示在电子海图平台,便于进一步构建大范围实时态势辅助决策系统。 特色产品—雷达成像专用采集卡 产品背景:在电子海图叠加的信息中要有雷达一次视频(雷达图像)和雷达二次视频(目标信息,通常采取0138格式)。雷达二次视频的叠加相对容易解决,通过串行口解码后,即可直接叠加;而解决雷达一次视频的叠加问题则相对较难。 产品功能: 1.雷达数据采集; 2.实时雷达成像,具备外部可控的偏心显示功能、缩放功能、成像模式功能、色系切换功能; 3.提供与ECDIS相连的透明控制功能; 4.实现其他基本的雷达信号处理功能; 采集卡型号:根据其插口形式的不同可分为:PCI接口板、PCLE接口板;PCL104+接口板、网络型和USB型

特色产品—油田监控 具备光电联动功能的安防监控系统 由于系统具有全天候、广范围、定点精确等特点,本系统也广泛用于安防领域,目前大庆、胜利油田已安装全套设备,构建一套具有雷达监控,视频联动高精度监控功能的强大 安防平台。

特色产品—水产养殖 系统对养殖区内所有来往船只及作业船舶进行昼夜监视,提供监视船舶位置、速度及航迹数据;具有激光夜视全向数字云台和海域视频监视子系统,能够接收雷达目标指示,实现同步提供目标的图像信息;能够对锚泊和航行船舶安全提供预警信息;同时提供船舶的安全等数据。设备的使用改变了水产养殖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对水产养殖的自动化、网络 化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代有源干扰技术发展探讨

现代有源干扰技术发展探讨 【摘要】介绍了现代有源干扰技术。论述了舰艇的雷达有源隐身技术和舰载雷达有源干扰机。探讨了舰载激光致盲武器与烟幕干扰技术。重点论述了有源光电干扰设备和红外干扰机。最后,对现代有源干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有源干扰技术;舰载干扰武器;红外干扰 1.引言 目前,海面舰艇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反舰导弹威胁。反舰导弹可从空中、岸上、舰上和水下不同的场合发射,其制导方式有雷达制导、红外制导、雷达/红外复合制导、电视制导、激光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等等。装备各种不同反舰导弹的国家已有70多个,反舰导弹已发展到第5代。 为了有效对抗反舰导弹威胁,大力发展舰载电子战技术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舰载电子战技术主要包括舰艇隐身、电子侦察告警、雷达无源干扰与有源干扰、激光致盲武器与烟幕等等。本文主要对现代有源干扰技术作以综述。 2.有源干扰技术 电子干扰是电子战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又以有源干扰为主。有源干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机制:1)调辐载波干扰,即对恒定周期的载波进行幅度调制,它对雷达的作用距离有非常明显的影响。2)角度干扰,当扫描火控雷达的方位和高度信息存在于回波脉冲的调制成分中时所采用的一种对抗技术。干扰这个脉冲的办法是发射一个和雷达脉冲类似,但其调制信息与回波目标角度调制信息反相的脉冲。3)异步脉冲干扰,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一种干扰方式,干扰脉冲频率几乎和雷达脉冲重复频率完全匹配,而且,干扰机还能发射该频率的倍数频率,如果干扰脉冲宽度大于雷达脉冲宽度,干扰效果更好。4)阻塞干扰,即对各个波段同时进行干扰。5)欺骗性干扰,一种特殊的电子干扰,主要用于对付火控雷达和寻的系统,它不是消除目标信息,而是阻止敌方建立有益的目标信息。它又分为人为性欺骗和模仿欺骗两种形式,人为性欺骗包括改变或模拟己方的电磁辐射来进行欺骗,模仿性欺骗包括将电磁辐射引进敌人的信道,以模拟敌人的发射波。6)插入,也是一种欺骗技术,即以任何一种方式在微波传输途径中插入额外的电磁成分,以欺骗*作人员或引起混乱。7)视频堵塞,指直接放大不含载频的白噪声,使雷达接收机的噪声电平达到饱和。 3.舰艇的雷达有源隐身技术 理论上,雷达发射电磁波照射目标后,其接收机接收到的目标回波功率等于雷达照射目标的功率密度、目标的散射功率密度的大小及分布和雷达接收天线的等效接收面积等三项的乘积。而减少这三项中的任一项,都可降低雷达所接收到的功率,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所以,雷达有源隐身技术就是通过有源干扰技术,

基于DIS技术的雷达模拟器遮蔽角算法及其应用

Vol. 16 No. 3系统仿真学报 March. 2004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441 ?基于DIS技术的雷达模拟器遮蔽角算法及其应用 李舰1,肖明2,麻红3 (1防空兵指挥学院外军理论教研室,郑州 450052;2防空兵指挥学院科研部,郑州 450052;3七一三研究所二室,郑州450052) 摘要:雷达在某个方向上发现目标的最小高低角叫遮蔽角。即使是在真实装备中,测量与绘制雷 达遮蔽角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科目。为了使雷达模拟器在操作上更加逼真,通过对地图数据 格式的研究,我们运用坐标转换和线性插值的方法设计了雷达遮蔽角的算法,通过实验,该算法 的正确性和实时性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遮蔽角;坐标转换;线性插值;目标网格;分布式交互仿真 文章编号:1004-731X (2004) 03-0441-02 中图分类号:E844; TP391.9 文献标识码:A The Arithmetic of Defilade Angle for Radar Simulator Based on DIS and It’s Application LI jian1, XIAO ming2, MA hong3 (1Foreign Military Theory Research Office of Air Defense Forces Direct Academy, Zhengzhou 450052,China; 2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 of Air Defense Forces Direct Academy, Zhengzhou 450052,China; 3No.2 Department of 713 institute, Zhengzhou 450052, China) Abstract: The minimum elevation at which the radar set can discover a target in a certain direction is called defilade angle. The measurement and plotting of defilade angle is a very important training subject even if using real radar set. We scheme out the arithmetic of defilade angle for radar simulator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ordinates conversion and linear interpolation after the study about the map data format. It has been proven by experiment that the arithmetic is valid and in real time. Keywords:d efilade angle;coordinates conversion;linear interpolation;target gridding;distributed interactive simulation 引言 雷达在某个方向上发现目标的最小高低角叫遮蔽角。当雷达天线的高低角小于这个角度时,由于地形或地物的遮挡,雷达无法发现目标。 雷达遮蔽角的测算在实际的雷达使用中非常重要,是雷达操作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但在国内以前所研制的雷达训练模拟器中,没有把地形的因素考虑进去,因而在雷达训练模拟器中也就无法进行雷达遮蔽角的测算。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种新型的空袭兵器都能以超低空的方式飞行,如巡航导弹在海平面的飞行高度在50米以下,面对超低空飞行的空袭兵器,地形地物对雷达探测的影响是无法回避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国内首次把地图数据应用在雷达训练模拟器中,从而实现了在雷达训练模拟器中体现地形地物对雷达探测影响的零的突破。 在我们所设计的基于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的雷达模拟器中,我们首次把雷达模拟器置于由地图数据所产生的虚拟地形中,虚拟的空袭兵器也在这块虚拟的地形中飞行,为了使雷达模拟器在操作上更加逼真,我们在此考虑了地形地物 收稿日期:2002-12-11 修回日期:2003-01-10 作者简介:李舰(1965-),男,上海市,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系统仿真和武器装备模拟技术;肖明(1959-),男,湖北,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武器装备模拟技术;麻红(1967-),女,山东,高级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为舰炮控制系统和系统仿真对雷达发现空中目标的影响。判断地形地物是否遮蔽的思想是:在仿真区域中从雷达所在位置出发,按照雷达天线的方位角和高低角射出一条直线,然后计算这条直线上各个点的高程,并将每一个点的高程与地图上相同位置的高程进行比较,如果地图上有一个点的高程高于这条直线上的高程,则此时雷达的高低角小于该方向上的遮蔽角,雷达被遮蔽[3]。 由于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是厘米级到毫米级,而地形一般是米级以上,二者相差两个以上数量级,一旦电磁波被挡,衍射不会发生。因此,即使是在实际的雷达测量遮蔽角的过程中,也不考虑电磁波衍射的情况。 1 遮蔽角模块设计思路 1.1 遮蔽判断算法 地形图是网格状离散数据矩阵,横坐标代表经度,纵坐标代表纬度,坐标点上数据是高程,每个数据相隔3秒(大地坐标系)。地形图数据是离散的,在坐标平面上,取网格左下点坐标为网格的坐标。如图1所示,将目标网格A(目标网格为仿真区域所在的网格)的坐标与雷达坐标点连一条射线R,然后从雷达坐标点开始,沿射线向目标网格按增量r?(r?一般取为一个网格)均匀增加r,求出每次增加后的r所在的网格B的坐标值(x2,y2)以及下一个网格C的坐标值(x2+1,y2),然后求出射线上R与所在网格的网格轴的交点D的坐标,然后再根据此坐标对(x2,y2)及(x2+1,y2) 两点处高程进行线性插值求出D点高程h.然后,在雷达坐标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