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华工管理学原理

华工管理学原理

华工管理学原理
华工管理学原理

1、简述管理者的角色

答:管理者实际上是在扮演10种不同的但高度相关的角色,这10种角色由可以进行进一步归纳为三个主要的类别,即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①人际角色,包括了人际间以及其他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其中包括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三种角色。②信息角色,包括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方面的职责,其中包括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者三种角色。③决策角色,作出抉择的活动,包括了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四种角色。

2、简述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答: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补充,研究的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责任分工的合理化。

他提出了有关企业经营的6个职能

1技术职能:设计制造

2经营职能:进行采购、销售和交换

3财务职能:确定自己来源及使用计划

4安全职能:保证员工劳动安全及设备使用安全

5会计职能:编制财产目录,进行成本统计

6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项

他还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法约尔的贡献:在管理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崭新的观点,为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简述管理的主要方法

答:管理方法是指用来实现管理目的而运用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等的总称。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

(1)行政方法是行政机构通过行政命令、指标、规定等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行动的管理方法;

(2)经济方法是组织根据客观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方面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以获取较高经济效益与社会利益的管理方法;

(3)法律方法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4)教育方法是指组织根据一定目的和要求,对被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启发其思想觉悟,以便自觉地根据组织目标去调节各自行为的管理方法。

4、简述决策的影响因素

答:1环境

环境从2个方面对决策施加影响。

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就企业而言,如果市场相对稳定,则今天的决策基本上是昨天决策的翻版和延续,如果市场急剧变化,就需要对经营方向和内容进行调整,处于垄断市场上的企业,通常将经营重点放在内部生产条件的改善、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成本的降低上,处于竞争市场上的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不断推出新产品,努力改善促销宣传,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

对环境的习惯反应模式也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对于相同的环境,不同组织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而这种调整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模式一旦形成,就会趋于稳固,限制这决策者对行动方案的选择。

2过去决策

今天是昨天的继续,明天是今天的延伸,大多数情况下组织的决策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初始决策,而是对初始决策的完整,调整或改革。过去的决策是目前决策的起点,过去方案的实施,给组织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变化,进而给非零起点的决策带来了影响。

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决策者对未来的预知不可能与实际发生的情况完全一样,导致方案实施后未能产生期望的结果。就是说决策是有风险的。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会影响其对方案的选择。喜好风险的人通常会选择风险程度较高但收益也较高的行动方案,而厌恶风险的人通常会选择较安全同时收益水平较低的行动方案。

4伦理

决策者是否重视理论以及采取何种理论标准惠影响对待行为或事物的态度,进而影响其决策。

5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会影响到组织成员对待变化的态度,进而影响到一个组织对方案的选择与实施。在决策过程中,任何方案的选择都意味着对过去某种程度的否定,任何方案对意味着组织要发生某种程度变化。决策者本人和其他组织成员对待变化的态度会影响到方案的选择与实施。欢迎变化的组织有利于新方案的通过与实施,而抵御变化的组织文化不利于对过去重大改变的方案通过。

6时间

时间敏感型决策指那些必须迅速做出的决策,战争中军事指挥官的决策多属于此类。

知识敏感型决策指对时间要求不高,而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决策,做这种决策时,决策者通常有充裕的时间来利用各种信息。组织中的战略决策大多数属于知识敏感型决策。

5、简述计划编制的程序

答:计划编制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①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为组织整体、各部门和各成员指明了方向,并且作为标准衡量实际的绩效,目标结构描述了组织中各层次目标间的协作关系。

②认清现在,认识现在的目的在于追求合理有效的通向对岸的路径,也是实现目标的途径。认清现在需要有开放的精神,将组织、部门置于更大的系统中,而且要有动态的精神,考察环境、对手与组织自身随时间的变化与相互间的动态反映。

③研究过去,研究过去不仅是从过去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更重要的是探索过去通向现在的一些规律。其基本方法有,一演绎法,二归纳法。

④预测并有效的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预测并有效的确定计划前提条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都前提条件认识越清晰、越深刻,计划工作越有效,而且在于组织成员越彻底理解和同意使用一致的计划前提条件,企业计划工作越加协调。最常见的重要前提预测的方法是德尔菲法。

⑤拟订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拟订和选择行动计划包括三个内容,拟订可行性行动计划,评估计划和选定计划。

⑥制定主要计划,完成了拟订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后,拟订主要计划就是将所选择的计划用文字形式正式的表达出来,作为一项管理文件,拟写计划要清楚的确定和描述5W1H的内容。

⑦制订派生计划,派生计划是指为了辅助和支持基本计划的完成,所需指定的相关计划。

⑧制订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编制预算,一方面是为了计划的指标体系更加明确,另一方面是企业更易于对计划执行进行控制,定量的计划具有较硬的约束。

6、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答: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企业环境、企业规划、企业战略目标、信息沟通;

(2)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7、简述沟通障碍的克服途径

答: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①明白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②要学会“听”③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管理者不仅要获得下属的信任,而且要得到上级和同僚的信任。④缩短信息传递链,扩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畅通和完整。⑤职工代表大会,每年一度的职工代表待会为厂长汇报工作提供了良机。⑥工作组,当企业发生重大问题,引起上下关注时,管理人员可以授权组成临时的专题工作组。⑦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⑧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管理者可以通过工作网站或公共网站与有关人员进行信息沟通。

8、简述控制的过程

控制是根据既定目标不断跟踪和修正所采取的行为,使之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动作并实现预想的成果或业绩,控制的分为4种步骤;

①确定控制标准,控制标准指评定成效的尺度和准则。标准来自组织计划,但又不等同组织计划。在制定计划时,由于计划的详细程度和复杂程度不一,所以控制工作不是要控制计划的全部指标和标准,只是控制工作业绩中的几个关键点。

②衡量实际绩效,衡量实际绩效是指拿实际的工作效果与上个阶段确定的标准做比较,这个阶段的重点是采集实际工作的数据,了解和掌握工作的实际情况,整理为信息,并传递到对某项工作负责而且有权采取纠正措施的管理人员手中。③分析偏差原因,如果发现实际的工作效果与上个阶段确定的标准存在差距,那么我们必须找出症状所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们仅在关键环节设置控制点,而且控制点发现问题很可能是某个工作环节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④采取行动,纠正偏差,控制过程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采取管理行动,纠正偏差。只有采取必要的纠正行动之后,控制才是有效的。偏差的产生来源于标准与实际的工作绩效。因此基于分析报告,纠正偏差的方法可以冲2方面入手,一是改进工作绩效,二是修订标准。

9、简述管理创新的原则

答:管理创新包括五项基本原则,

①目标创新,企业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特定的环境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产品。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②技术创新,(1)技术创新包括要素创新及要素组合创新,要素创新包括材料创新及设备创新,要素组合方法创新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2)产品创新包括品种创新及产品结构的创新。

③制度创新,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的创新,一般来说一定的产权制度决定相应的经营制度,但是在产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具体经营方式可以不断的调整,同样,在经营制度不变时,具体的

管理规则和方法也可以不断改进。企业的制度创新方向是不断调整好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使组织的各种成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④组织结构与结构的创新,(1)机构和结构,机构是指企业在构建组织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那些类似的或者实现同样目标有密切关系的职务和岗位归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管理部门。他主要涉及管理劳动的横向分工问题,把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管理活动分成不同部门的任务。结构和各管理部门之间,特别是与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有关,他主要涉及管理劳动的纵向分工的问题,即所谓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2)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由于机构设置与结构的形成主要受到企业活动的内容、特点、规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在同一企业,不同的时期,随着经营活动的变化,也要求组织的机构和结构不断的调整。

⑤环境创新,环境创新是通过企业积极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去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变化,就企业来说,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市场创新,市场创新主要是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者,创造需求,成功的企业经营不仅要适应消费者已经意识到的市场需求,而且要开发和满足消费者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需求。

1、结合自身一个学期来的学习感受,谈谈你对管理学学习的看法和建议。

答:管理作为一种实际活动,可以说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管理活动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应管理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管理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了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利用,从管理的原理,管理的方法,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基本职能出发,进行有效企业规划,实现组织目标。但是由于实践不足,我们对其的认识比较浅薄,需要实践和阅历的提升,来慢慢理解透彻。

2、假如你是一个领导,请结合公平理论,谈谈你将采取何种具体途径来激励员工

答: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密切,人们总会不自觉的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是否做出判断,公平感自己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

①身为管理者,在激励时要注重公平,制定合理的绩效奖励制度,因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报酬的影响。一个人会自觉不自觉吧自觉的相对报酬与他人的相对报酬比较,会把自己现在付出劳动所得与过去付出劳动所进行比较,如果前者比后者低,则会产生不公平感或认为是没有前途的,影响工作积极性,报酬和公司的贡献正相关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②在激励时也要注意对被激励者心里进行疏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③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及员工对工作的期望值。

④组织分工明确,目标设置合理。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集权和分权的看法

答:(1)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一定程度的集中。集权的优点在于可以加强统一指挥、协调和直接控制;集权的缺点在于集权者日常事务过多,无暇考虑大政方针;事事请示限制下级人员积极性;不利于管理人员的培养;难于适用环境的变化。

(2)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一定程度的分散。分权的优点在于减轻高层的负担,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分权的缺点在于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增加部门协调的复杂性;受到规模经济性、合格管理人员的有无和多寡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不同的企业规模大小,适用不同的的权力分布方式。所以通过对集权和分权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选择集权还是分权,其实并无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关键看具体的对象。但有一点必须明确,无论是采用集权还是分权,其目地都要以更加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为根本目的。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实践中,管

理者要从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这一根本目的出发,结合对象的实际,权衡采用集权和分权的优缺点和得失,实现集权与分权的均衡做到放得开,管得住,组织灵活且不失去控制。

4、假如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你将如何对待管理创新

①正确的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不只是维持组织的运行,还要自觉带头创新,并努力为组织成员提供和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组织成员进行创新。

②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促进创新的最好方法是大张旗鼓的宣传创新,激发创新,使每个人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大胆尝试,造成一种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的组织氛围

③制定有弹性的计划,创新意味着要打破旧的规则,意味着时间和资源的计划外占用,因此创新要求组织计划必须要有弹性。创新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每个人的每个工作日都安排的非常紧凑,对每个人在每时每刻实行“满负荷工作制”,这创新的许多机遇便不可能发现,创新的构想也无条件产生。

④正确的对待失败,创新的过程是一种充满失败的过程,只有认识到失败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管理人员可以允许失败,支持失败。

⑤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注重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结合,奖励那些有特殊贡献的并未此而努力的人,奖励对象不仅包括成功以后的创新者,而且包括那些成功以前、甚至没有获得成功的努力者,奖励制度要促进内部的竞争,又要保证成员间的合作。

第三大题:案例分析题

1、你是否赞同那位经理关于POAR适应性的说法?为什么?

答:不赞同,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计划工作和计划的实施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制定计划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指导企业计划的实施。计划工作只有通过有效的实施,才能使计划工作实现其价值。POAR只有落到实处,才能为管理人员的管理提供依据,通过这些目标进行考核及奖惩。

2、你觉得斯卡格斯推行计划职能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正确,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①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决策活动为组织确立了存在的使命和目标并且进行了实现方式的选择。计划工作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进一步展开和细化。

②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计划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所有的行动保持同一方向,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确保了组织目标实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路径,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桥梁。

③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普遍性是指组织的所以管理人员都需要制定计划,最主要的秩序表现为计划工作的横向协作性和纵向层次性。

④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在计划所要完成的目标确定情况下,同样可以用制定和实施计划的成本及其他连带成本来衡量效率。

3、如果你是斯卡格斯,你将会如何推行计划?

答:①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各个商店经理懂得什么是计划,如何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实施计划有什么优势等。②让商店经理与自己共同参与决策及目标的制定,不是单向的上级给下级制定目标,或者下级各自制定自己的目标,应该是上下级共同参与选择设定对应各层次目标责任制。通过上下级进行协商,逐渐形成整体的组织目标,及各自商店的分目标等。③制定合理的目标,做好协作

工作。④制定规章制度,落实责任,要将管理的实施程序以及奖惩规定已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这样有助于管理方法的长期开展。

管理学原理~选择题

管理学原理每章选择题复习 第一章 1、管理的载体是哪项?(B) A.管理职能B.组织C.管理对象D.管理活动 2、按照管理层次,部门经理属于什么管理者?(B) 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D.非管理人员 3、公司老总在员工大会上宣布本公司一季度销售额突破一亿,望全体员工再接再厉,在创佳绩。此时公司老总扮演的角色是下列哪项?(B)A.监督者B.传播者C.发言人D.联络者 4、某管理者能够将组织看作一个整体,较好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象组织如何适应它所处的广泛的环境。该管理者有较强的?(B)A.技术技能B.概念技能C.人际技能D.领导技能 5、组织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根据环境的变化,合理分配组织中各项资源,协调组织部的各项活动,与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一起去实现组织在一定时期既定的目标。他们是下列哪项?(B) A.领导者B.管理者C.一般员工D.无法确定 7、管理的决策角色包括:(ABCD) A.企业家B.干扰应对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E.传播者8.亨利·明茨伯格把管理者扮演的10种角色归结为哪3大类?(ACE)A.人际关系角色B.企业家角色C.信息角色D.发言人角色E.决策角色

第二章 1、“管理就是决策”是(A)在1978年提出的。 A 赫伯特。西蒙 B 法约尔C明茨伯格 D 德鲁克 2、组织理论之父是(A) A 韦伯 B 法约尔C泰罗D梅奥 3、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A) A 经济人B自我实现人C复杂人D社会人 4、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A) A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 C 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D梅奥的霍桑实验理论 5、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的观点来源于(A) A 霍桑试验结论 B 现代管理理论 C 管理过程理论 D 科学管理理论 6、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A) A 提高劳动生产率B作业标准化C计件工资制D职能工长制 7、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A) A 社会人B经济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人 8.法约尔认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容包括(ABCDE) A计划B组织C指挥D协调E控制 9.下列关于管理者技能的表述正确的是(AC) A.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最重要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

A, 题型: 一、 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二、 判断题 三、 名词解释 四、 简答题 五、 论述 / 案例分析 B,复习内容 一、选择 1. 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 A 、战略管理; B 、现场管理; C 、组织协调; D 、开拓创新; E 、组织实施 2. 之于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 )。 A 、艺术; B 、科学; C 、知识; D 、能力; E 、以上都不是 3. 下面几项,能够被列入技术技能范畴的是( )。 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4. 下列属于在整个组织的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发挥的主要作用的有( )。 A.协调作用 B.指挥作用 C.打击作用 D.激励作用 E.宽容作用 5. 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将导致员工( )。 A.满意 B.没有满意 C.不满 D.很不满 6. 决策过程中,不能只是着眼于需要,而不考虑可能性,这一观点体现 装 订 线

了决策的()。 A. 可行性的原则 B. 系统性的原则 C.对比择优原则 D. 风险性 D、下属部门工作非管理特征明显; E、以上皆是 7.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 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8.培训和发展项目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是( )。 A、培训是否影响生产工期; B、培训者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C、被培训者的工作绩效在培训后是否得到了提高; D、被培训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升; E、被培训者是否乐于参加培训 9.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 术技能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E.规划能力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组织变革举措。下列属于这些举措的 有()。 A.组织文化多样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组织运行柔性化 D.组织协作团队化 E.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11.为了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和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由此而 提出的 论断是____ 。

全国自考管理学原理考前押题(二)

2013年4月全国自考管理学原理考前押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麦克莱兰的研究表明,对于成功的管理者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 A. 安全需要 B. 权力需要 C. 社交需要 D. 成就需要 答案:D 2. 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 A. 科学性和艺术性 B. 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C. 历史性和实践性 D. 一般性和多科性 答案:B 3. 权变理论对人的假设是() A. 经济人假设 B. 社会人假设 C. 自我实现人假设 D. 复杂人假设 答案:D 4. 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是指() A. 政策 B. 规划 C. 预算 D. 战略 答案:D 5. 为了比较和选择,决策需要有两个以上的() A. 决策目标 B. 备选方案 C. 决策者 D. 决策方法 答案:B 6. 组织机构越是明确、全面和完整,设计的控制技术越是能反映组织机构中的岗位职责,也

就越有利于纠正偏离计划的误差,是指()

A. 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 B. 组织适宜性原理 C. 控制关键点原理 D. 例外情况原理 答案:B 7. 管理是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属性,是指管理的() A. 目的性 B. 必要性 C. 科学性 D. 民主性 答案:B 8. 将分公司或组织的一部分出售的战略类型是() A. 收缩 B. 剥离 C. 清算 D. 并购 答案:B 9. 能够找到最优方案的决策属于() A. 满意决策 B. 理性决策 C. 有限理性决策 D. 合理决策 答案:B 10. 能够保持组织获得长期竞争能力的资源是() A. 人力 B. 物力 C. 财力 D. .信息 答案:A 11. 研究一定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的理论学派是指() A. 沟通中心学派 B. 群体行为学派 C. 社会合作学派 D.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答案:B 12. 通过更大的营销努力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的战略类型是()

管理学原理(11)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学原理试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直线职权 27.许诺原理 28.扁平结构 29.组织适宜性原理 30.管理审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简述管理学的特点。 32.简要说明部门划分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33.简要说明影响管理宽度的主要因素。 34.简要说明沟通及其基本含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试述管理信息系统对组织和管理的影响与作用。 36.市化工集团年终对其下属各公司的主要领导进行综合考评。在化工机械公司征求职工意见时,职工们纷纷称赞该公司总经理有较好领导艺术,尤其是用人艺术。请你结合实际论述管理中如何体现管理者的用人艺术。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7. 上月底的公司办公会议上,总经理宣布:由于销售部经理遇车祸受伤,由原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新华接任销售部经理。 公司销售部有24位员工,其中有10位销售员,公司在全国的销售工作主要由他们负责,所以,抓好销售员是关键,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抓?

以前,销售员的奖金与完成的销售量是挂钩的,但差距不大,而且浮动工资也是平均分配的。据此,王经理推出了奖金、浮动工资与完成的销售量挂钩的试行方案,实施奖金向销售员倾斜的政策,销售员的奖金是一般员工的200%。方案的要点有三:第一,销售定额为38台/月;第二,完成指标得全奖,少卖一台扣奖金的20%,达不到34台/月扣全奖;第三,连续半年完成指标,向上浮动一级工资,连续半年完不成指标,下浮一级工资。 方案一经宣布引起一片哗然,但王经理坚持实施这一方案。他向销售员们解释说是试行,有些问题可在实施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但王经理心里在想:就得采取强硬措施,好好管一管,不然的话,他们怎么会拼命干活?这个方案一定会刺激销售业绩提高的。(案例中人物姓名为虚构) 请阅读上面的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王经理对销售员的看法属于人性的四种假设中的哪种?为什么?(5分) (2)你认为王经理的方案能否有效地激励销售员?为什么?(6分) (3)如果你是王经理,该如何做?(4分)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54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限定因素原理 27.集中化战略 28.决策 29.职位设计 30.管理信息系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管理学原理多选

1:管理过程理论的理论要点包括()。 1.提出了权威接受理论 2.管理是一个过程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过程由五大职能构成 5.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答案为:2 3 4 5 2:举行群体决策会议时,决定参加会议的人员的标准是() 1.对决策的贡献大小 2.在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力 3.职位的高低 4.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所有人员 5.A+C 答案为:1 2 3:以下命令结构中,哪几项属于分权式?( ) 1.发令者宣布受令者的工作任务,而且封闭其构想和意图; 2.发令者传播其构想意图,至于实现它们的手段、方法,则由受令者自由选择; 3.发令者既宣布其构想、意图,又规定执行方法、手段; 4.受令者同时也是发令者,组织意图由组织的多数成员共同拟定。

答案为:2 4 5 4:下列哪些条件使企业进入壁垒增强( ) 1.产品差别化大 2.产品差别化小 3.行业形成规模经济 4.行业未形成规模经济 5.B+C 答案为:1 3 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1.管理的科学性 2.管理的社会属性 3.管理的应用性 4.管理的自然属性 5.管理的艺术性 答案为:2 4 1:下列哪些特征属于结构性问题( ) 1.发生的频率很少 2.结果可以预测 3.具备以往的经验

5.信息不够完备 答案为:2 3 4 2:以下命令结构中,哪几项属于分权式?( ) 1.发令者宣布受令者的工作任务,而且封闭其构想和意图; 2.发令者传播其构想意图,至于实现它们的手段、方法,则由受令者自由选择; 3.发令者既宣布其构想、意图,又规定执行方法、手段; 4.受令者同时也是发令者,组织意图由组织的多数成员共同拟定。 5.B+D 答案为:2 4 5 3: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以把决策分为() 1.确定型决策 2.程序化决策 3.非程序化决策 4.风险型决策 5.不确定型决策 答案为:1 3 5 4:管理的法律方法的特点是()。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整理

管理学原理历年真题整理 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2016.10] 1.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答案:A P39 [2016.10] 16.下列属于高层管理者的有()。 A.董事长 B.首席执行官 C.总经理 D.项目经理 E.车间主任 答案:ABC P42 [2016.04] 1.管理者所拥有的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属于()。A.概念技能 B.人际技能 C.技术技能 D.学习技能

答案:C P44 [2016.04] 26.简述管理四项基本职能的含义。 P41 4点先答是哪4项5分 [2015.10] 1.依据管理者角色理论,挂名首脑属于()。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 答案:A P43 [2015.10] 21.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组织中个人目标的活动。()×P39 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2015.10] 30.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管理的必要性。10’ [2015.04] 1.对整个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是()。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专业管理者 答案:A P42 [2015.04] 21. 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是衡量管理有效性的唯一标准。()×P41 由效率与效果衡量 [2015.04] 26.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P41 4点5分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2016.10]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属于()。 A.行为科学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 C.一般管理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答案:A P64 [2016.10] 21.科学管理研究的核心是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P58 提高劳动生产率 [2016.04] 2.第一次提出管理五要素的是()。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三年制专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48学时。考试课。3学分。 管理学原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的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学理论的演变过程;管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内容。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技巧与方法;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组织文化与决策过程。 3.熟练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与功能。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 先修课程:无 教材名称:《管理学原理》,王春利、李大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参考资料:《管理学》,邢以群,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管理学原理》,杨文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管理学》,徐国华,赵平,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三、课程内容 绪论 1.管理的定义 2.管理的性质 3.管理学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内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以及对管理学的贡献;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阶段:X理论、Y理论、Z理论;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权责理论学派;中国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外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重点:霍桑实验;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难点:X理论、Y理论、Z理论。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B)。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管理就是决策 2.企业要正常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管理的(B)职能。 A.组织 B.协调 C.控制 3.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C),其手段都是管理。 A.对人的合理使用 B.科学技术的高度应用C.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三.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2、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1.社会环境 2.政治环境 3.科学技术环境 4.经济环境 5.文化教育环境 6.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C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3、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4、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B),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A.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和控制 B.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 C.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协调和控制 5、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A)。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6、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C )。 A.科研部门 B.学校 C.军队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其研究对象是一般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社会上的管理活动虽然十分复杂,性质多样,但是这些表面复杂多样的管理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即本质规律。《管理学原理》就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寻找客观规律,总结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用于指导管理实践。 本课程适用对象为管理类所有专业和经济类专业学生,总学时为64学时 二、课程内容概述: 《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二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入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管理环境与道德;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创新等管理的职能活动。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习管理的兴趣,了解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熟悉基本的管理工作程序,掌握基本的管理工具、方法,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释现实中的管理现象,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式教学、团队学习、专家现场授课、学生课堂演讲等教学方式。 2、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即在课堂内或校园内,引入管理要素,建立仿真环境,营造管理情景,使学生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具体形式主要有:模拟公司系列实训、调查与访问、岗位见习、校园体验、管理游戏等。 3、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学术论文、理论前沿跟踪、企业经营管理实例、各类的相关参考书籍等)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课程考核方式

管理学原理A--答案

管理学原理A 选择:1. 管理活动尽管是动态的,但还是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一是程序性活动,二是活动。(D) 非程序性 2. “管理就是决策”是着名管理学家给管理所下的定义(C)赫伯特·西蒙 3. 公司经理正在同要终止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经理这时所扮演的角色是(B)干扰对付者角色 4. 在商业道德方面,主张把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纳入道德讨论的是(D)综合社会契约理论 5. 为解决偶然出现的、一次性或很少重复发生的问题作出的决策是。(B)非程序化决策 6. 在企业经营单位组合图中,处于“金牛”经营单位的特征是。(A)市场占有率较高、业务增长率较低 7. 计划工作是对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的展开和细化D)决策 8. 从管理的制度权力的集中与分散角度,领导类型可划分为(C)集权式领导与民主式领导 9.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以下属于保健因素(C)同事关系 10. ()是组织中最基本的协调工作。(C)人际沟通 1. 管理的核心是。(A)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2. 公司老总在员工大会上宣布本公司一季度销售额突破一亿,望全体员工再接再厉,再创佳级。此时公司老总扮演的角色是(B)传播者 3. 社会责任观的支持者认为,古典观的主要缺陷是(B)时间框架 4. 德尔菲技术是一种集体决策法,参加决策的专家一般为人较好。(D)10~50 5. ()工作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的展开和细化。(C)计划 6. 以所空职位和工作的实际要求为标准来选拔符合标准的各类人员,这是人力资源计划中人员配备原则的。(A)因事择人原则 7. 从管理的制度权力的集中与分散角度,领导类型可划分为(C)集权式领导与民主式领导 8. 在“双因素理论”中,要想真正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就必须去改善,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A)激励因素 9. 按照组织系统,沟通可分为(D)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10. 控制工作的下列原理中,强调主管人员应只注意重要的偏差的是(A)控制关键点 1. 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他这时扮演的角色是(A)人际角色 2. 高层管理人员在道德方面的领导作用有言行方面的表率和两方面体现(C)运用奖惩机制 3. 与战略决策相对应的决策者是。(A)高层管理者 4. 在企业经营单位组合图中,处于“瘦狗”经营单位的特征是。(D)市场占有率、业务增长率都低 5. ()工作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的展开和细化。(C)计划 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明在进行人员配备时(D)就具体的工作职位来说,应安排最擅长该工作的人 7. 在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论中,“领导者既对工作关心,也对人关系,但缺乏强烈的进取心,乐意维持现状”的领导风格属于(A)中庸之道型管理 8.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是最低层次的需要。(B)生理的需要

管理学原理(附含参考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1.管理者的定义及分类 管理者的定义: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的人。 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2.什么是效率和效果,其对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可能多的产出,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与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正确的事) 重要性:因为管理者处理的是稀缺的输入(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所以他们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所以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要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管理者要努力实行:低资源浪费(高效率)+高目标达成(高效果)。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是相辅相成的。 3.管理职能论、角色论、技能论、系统论、权变论的观点 管理职能论:管理职能分为四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计划职能包括定义目标,制定战略以获取目标,以及制定计划和协调活动的过程。组织职能包括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安排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职能包括激励下属,影响工作中的个体或团队,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或者以任何方式处理雇员的行为问题;控制职能包括监督、比较和纠正改进组织的绩效。 管理角色论:管理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包括: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制定角色。人际关系角色包括了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包括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是作出抉择的活动。包括企业家、混乱驾御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管理技能论:管理者履行他的职责和活动需要特定的技能,其中三种基本技能或素质为: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人际技能(中层管理者);概念技能(高层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 管理系统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着持续的相互作用,组织是相互依赖的因素包括个体、群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相互作用、目标、直觉所组成的系统。因此管理者的工作是协调自己组织中各个部分的活动,以及确保所有的相互依存的部分能够在一起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此外,管理工作的系统观点意味着决策和行动。最后,管理者职责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要认识和理解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管理权变论:因为组织不同,他们所面对的情境不同,因此可能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普遍的权变量有:组织规模,任务技术的例行程度,环境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 4.什么是组织,其特征有哪些 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 组织特征:(1)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2)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员组成的。(3)所有的组织都发展出一些深思熟虑的结构。 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 1.科学管理的原则:(1)对工人工作的某一个要素开发出一种科学方法,用以替代老的经验方法(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3)与工人们衷心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4)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都承揽下来。 2.法约尔的管理原则 (1)工作分工(2)职权(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方向(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报酬(8)集中(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 3.韦伯的行政组织特征 其特征依据劳动分工原则,具有清楚定义的层次,详细的规则和规章制度,以及非个人的关系。 4.霍桑研究及对管理实践的贡献 霍桑研究:1930年代,在梅奥(Mayo)的主持下,于西方电气公司进行霍桑研究,共分成四个阶段进行,而获致了: (1)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没有直接关系;(2)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而不是工作条件;(3)关心员工的情感和 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贡献:霍桑研究在改变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观点认为雇员与组织所使用的机器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5.电子企业介入的三种类型 (1)电子企业增强型组织:在传统组织中建立电子企业单元 (2)电子企业驱动的组织:在传统组织中应用电子企业工具 (3)全部电子企业组织:组织的全部工作流程围绕电子企业模型运转

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 传统上来讲,管理跨度为()合适。 A. 3 B. 5 C. 15 D. 7 E. 20 2. 战略决定了(),而组织决定了()。 A. 如何,什么 B. 何时做,为什么做 C. 如何做,为什么做 D. 做什么,如何做 3. 以下哪个选项是代表了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A. 组织 B. 控制 C. 决策 D. 计划 E. 领导 4. 战略决策经常是哪种决策的很好的例子?() A. 非程序化 B. 程序化 C. 不重要的 D. 重复发生的 E. 结构良好的 5. 程序化决策是针对哪一类组织问题进行的?() A. 不寻常的 B. 反复发生的 C. 重要的 D. 不重要的 E. 偶尔发生的 6. 非程序化决策的例子包括:() A. 对供应商下订单 B. 开发一种新的产品 C. 对于生产用机器进行定期的维护 D. 寻找人员填补职位空缺 E. 按照规定开除一名违反公司纪律的员工。

7. 某公司正在遵循成本领先战略,以下哪个方面的职能层战略内容与他们的业务层战略相关?() A. 庞大的广告支出 B. 标准化的产品 C. 大规模的的营销 D. 对于人力资源的扩张 需求 E. 用高薪雇用名人做代言人 8. 以下哪种战略更加倾向于将组织视为整体?() A. 业务层战略 B. 职能层战略 C. 公司层战略 D. 运作层战略 E. 竞争层次战略 9. 职能层战略会涉及到以下问题()。 A. 我们目前在哪些业务中呢 B. 我们如何竞争 C. 我们如何支持我们选定的战略 D. 我们需要买入什么样 的业务 E. 到哪里去销售我们的产品 10. 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采用一系列决策和行动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以在组织和环境之间获得竞争力,这一活动被称为:()A. 战略形成 B. 战略计划 C. 战略管理 D. 战略实施 E. 战略评价 11. 多元化战略通常会与大战略中的哪项战略相关?() A. 稳定战略 B. 收缩战略 C. 内部增长战略 D. 外部增长战略 E. 剥离战略 12. 传统的制定计划的方法是() A. 由分权的计划人员负责 B. 由集权的计划部门负 责

管理学原理选择题库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的学者是(C ) A. 赫伯特?A?西蒙 B. 托尼?布洛克特 C. 弗里蒙特?E?卡斯特 D. 小詹姆斯?H?唐纳利 2.管理的主体是(D ) A. 工作 B. 组织 C. 被管理者 D. 管理者 3.管理者的责任有三个层次,不包括(D ) A. 管理一个组织 B. 管理管理者 C. 管理工作和员工 D. 管理设备和技术 4.从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管理的核心是(B ) A. 决策 B. 处理好人际关系 C. 组织 D. 控制5.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是(A ) A.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B.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决策、控制 C.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沟通、领导 D.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决策 6.管理是一门艺术,这里强调管理的(D ) A. 复杂性 B. 多科性 C. 一般性 D. 实践性 7.“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这句话体现了管理的(D ) A. 技术属性 B. 人文属性 C. 自然属性 D. 社会属性 8.管理是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属性,是指管理的(B ) A. 民主性 B. 必要性 C. 科学性 D. 目的性 9.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说明管理

学具有(C ) A. 一般性 B. 多科性 C. 历史性 D. 实践性 10.“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 ‘1+1>2’的效果”指的是系统的(C ) A. 控制性 B. 目的性 C. 整体性 D. 开放性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或者管理活动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E ) A. 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 B. 三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 C. 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 D. 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E. 一致认可的目标 2.管理学的特点有(BCDE ) A. 边缘性 B. 一般性 C. 多科性 D. 历史性 E. 实践性 3.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有(ABC )A. 唯物辩证法 B. 系统方法 C.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D. 比较分析法 E. 数学模型 4.系统的观点有(ABCDE ) A. 整体观点 B. 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 C. 信息反馈观点 D. 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E. 模糊分界的观点 5.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有(ABCDE ) A. 明确的分工 B. 职业管理人员 C.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D. 遵守规则和纪律 E. 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六西格玛方法属于(C ) A. 科学管理理论 B. 战略管理理论 C. 学习型组织理论 D.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A )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包括:(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3)协调必产生在组织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法具有多样性。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的关系 强调管理的自然属性,就是强调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基本性质或一般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活动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的关系 强调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强调其不能脱离特定生产关系和特定社会制度、不能回避管理为谁的利益而服务的特殊性质或社会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社会历经变迁,但管理的这种特殊性质从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 【3】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则,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管理的艺术性:富有创造性 管理的技术性:技术手段、法 二、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1】管理者: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属完成任务职责的人。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的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操作者

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针并评价整体绩效---“挥手” 中层: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日常的管理事务---“叉腰” 基层: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完成 管理者技能:基本技能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 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基本技能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基本技能三: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 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者的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2】管理的客体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 市场资源、知识产权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基础结构资源、组织能力资源 三、管理的职能: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这五种最基本的职能 四、管理学的对象与法: 管理学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小结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编码:04000107 制定单位:管理学教研室 执笔者:黄永涛 审定时间:2010年6月6日 审定人: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管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学原理。该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管理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不仅讲授三个层次的管理内容,同时力求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到基本的管理思维,也熟悉一些基本的管理方式方法,学会对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扬求实和创新精神,从而发挥学生在《管理学》中所学习的创新思想,以期达到在学习中实践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目的。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多学科的交叉性,同时又是管理类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所以,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可以适当对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做简单学习。另外,本课程是学习其他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 4.教学时数分配

5 本课程大纲选用的依据教材为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课程主要参考书有: [1]徐国华,张德,赵平编·《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徐波主编·《管理学案例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4]王德清主编·《中外管理思想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5]郑文哲主编·《管理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6.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和平时作业: 20%; 期末考试: 80% 7.教学方式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适宜采用的方式有知识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讨论、文献阅读、个人与小组书面报告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大全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

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12.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13.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14.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15.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昔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6.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管理学原理》复习提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20分,共20个空格,每空格1分) 1、管理是一个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一个系统过程。 2、组织中最大的分工是管理者与操作者。 3、有效的管理,既要讲究效率,又要讲究效益。 4、管理者的素质由品质、能力、知识三个方面构成。 5、管理者的职权包括支配权、强制权和奖赏权。 6、管理者根据地位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7、在西方的管理思想史上,除了传统的经验管理思想外,主要的管理思想流派包括: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定量管理思想和权变管理思想。 8、质之外还有社会和心理需求的“社会人”。所以,管理者要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保持平衡。 9、泰勒因其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而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被称为“现代经营之父”。 10、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层次需求理论;心理学家费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双因素理论。 11、马斯洛的高层需要与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较吻合,而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需满足的底层需要则相当于赫茨伯格的保健因素。 12、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底层到高层分为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根据西蒙的观点,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14、科学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5、决策的第一步是察觉和分析问题。 16、目标有多种类型。宣称目标是指一个组织对其目标的官方陈述,目的是为了使公众相信该组织打算做什么;真实目标是指组织实际追求和注重的目标。 17、目标的差异性是指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目标;多元性是指在同一个组织中,也会有不同性质的多个目标。 18、目标要以书面的形式描述,并符合具体的、可衡量、能实现、相关联、有时限的要求,即SMART原则。 19、所谓计划工作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管理学原理答案完整版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某面包厂过去一直购买面粉生产面包,现在决定自办面粉厂,以确保面粉的数量和质量。 企业采用的此种战略形式属于( B ) A.横向一体化B.后向一体化C.前向一体化D.市场开发 2.最早使用、也是最简单的组织结构类型是( B ) A.职能型组织结构B.直线型组织结构 C.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D.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 3.下列几种组织外部环境的类型中,不确定性最高的是( D ) A.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B.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C.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D.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4.小王在某保险公司已经做了七年,业绩不仅逐年上升而且在客户中口碑非常好,去年保险公司将其由一般业务员提升为业务部经理,请问这符合人员配备中的哪一原理? (D ) A.责权利一致原理B.公开竞争原理C.不断培养原理D.用人之长原理5.下列因素中属于支持变革力量的是(D ) A.对能力的恐惧B.对失业的恐惧 C.对现行行为或结果的奖励D.顾客的要求 6.某企业产品合格率目前在92%左右,计划提高产品质量,将合格率提高到96%,这个96%称为( B ) A.控制性目标B.突破性目标C.专业目标D.组织目标 7.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 A)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技术属性D.人文属性 8.下列不属于 ...计量模型预测法的是( D ) A.回归分析法B.单一方程模型法C.联立方程模型法D.周期变动分析法9.采用防守型战略的企业,其组织结构的特点是(B ) A.职权相对比较集中,管理宽度比较宽 B.职权相对比较集中,管理宽度比较窄 C.职权相对比较分散,管理宽度比较宽 D.职权相对比较分散,管理宽度比较窄 10.在下列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中,属于“激励内容”理论的是( C ) A.期望理论B.波特—劳勒模型理论C.双因素理论D.X理论—Y理论11.组织中,实现最基本的信息沟通的途径是( D ) A.计划B.组织C.管理D.职权 12.计划工作原理中,目的是使计划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的原理是( D )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管理类各专业 学时数:学分数: 执笔者:汤发良编写日期:2009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为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管理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Array 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自学6学时) 理解管理及管理者的概念,管理的职能和性质;了解管理学的特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主要内容:管理的概念,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及性质;管理者的含义、层级与技能,管理者角色理论。 自学:管理学的特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管理学的重要性。 讨论: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第二章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自学6学时) 了解早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 点,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主要内容:早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以及对管理学的贡献;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论,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程序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组织文化学派;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战略管理、人本管理思想的丰富与发展、组织管理的变革、信息化管理与知识管理等。 自学:西方管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对管理学的贡献。 作业:中西方管理思想比较。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自学6学时) 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加以灵活运用;了解管理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