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音乐中的民俗与民俗中的音乐

音乐中的民俗与民俗中的音乐

音乐中的民俗与民俗中的音乐
音乐中的民俗与民俗中的音乐

《民俗与民族音乐》课程论文

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日期

音乐中的民俗与民俗中的音乐

内容提要:民俗和民俗音乐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歌有事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民俗哲学美学特征

正文:

中国民俗音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它不仅丰富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艺术文化,表达着劳动人民对艺术文化、劳动生活的热爱。并且中国民俗器乐的历史十分悠久,从西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民间流行的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中国民俗音乐的传统乐器不仅仅是中国人民智慧结晶的体现,更是劳动人民对艺术文化的延伸。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从根本上说,艺术文化是生活、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里的艺术化反映,中国民俗音乐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艺术文化的向往。近代各种民俗音乐的体裁和形式,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民俗音乐的特色,在形式和内容上去除繁琐,深深地植根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之中,在音乐上刚毅有力,节奏强烈规整,在重体力的劳动中强弱交替均匀、准确,旋律口语化,常出现四度五度的跳进,体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勤劳、进取、淳朴的精神,简单明了地表达出劳动人民的心声,是现代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中国民俗音乐曲类及特色

中国民俗音乐的曲类丰富多样,其艺术特色个性鲜明,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历史性以及内涵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国民俗音乐的“单曲”与“套曲”两个种类的分法是对中国民俗音乐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分法,单曲就是单一独立的曲牌,套曲是由多个不同的曲牌或独立的章节、段落联缀而形成的组合。正如中国传统的元曲一样,中国民俗音乐对曲牌的重视使得中国民俗音乐在自由中变得

更加规范,更能表现出民俗音乐自然、朴素的社会生态美感和质感。中国民俗音乐是一种社会性、历史性、民俗性、文化性的大众艺术文化形式,它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果从中国民俗音乐的内容来分类的话,可以大致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说唱、民间器乐、民间舞蹈和民间戏曲五大类。中国民俗音乐除了具有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音乐曲调的易变性、乡土性、即兴性、群众性、多功能性等艺术特点以外,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艺术特色,这三种艺术特色构成了民俗音乐审美特征的独特性:第一,物质性,即民俗音乐中与民众物质生产相关联的部分,如各种类型的劳动歌。第二,生活性(或社会性),民俗音乐中直接和民众民俗生活习惯相对应的部分。不同民族的民俗习惯产生不同的民俗音乐。第三,精神性,即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信仰礼仪和社会道德礼仪。中国民俗音乐的这些不同于其他音乐的艺术特性构成了中国民俗音乐独特、朴素、生态的审美内涵和社会价值,使得中国民俗音乐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二中国民俗音乐的乐器美

中国民俗音乐的艺术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唱腔的婉转清丽上,也表现在民俗器乐上,以及丰富灵活、典故众多的语言艺术上;中国民俗音乐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其审美的综合性上。各种样式的民俗音乐乐器丰富了我国的乐器样式,而且不同样式的器乐演奏丰富了我国民俗音乐的类型和风格。不同地域、不同唱腔、不同风格、不同器乐的中国民俗音乐的审美价值的差异所体现出的是中国民俗音乐审美上的差异。中国民俗器乐不仅有丰富多样的乐器独奏,而且也有各种不同乐器结合的重奏与合奏。与西方社会相同的是,不同民俗乐器的多样组合,不同的音乐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器乐乐种。我国民族众多,民俗器乐丰富,因此各种各样的乐器独奏乐成为我国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最为常见的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合奏的清锣鼓乐,结合民间的秧歌,组成音色清丽婉转、节奏强烈的民俗音乐,而结合秧歌又表现出红火热烈、热闹喜庆、活泼轻巧的农村生活情趣。再比如内容丰富、音调婉转美妙的琴曲《广陵散》,甚至我国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经常用的筝曲《渔舟唱晚》,以及在民间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这些在民间流行的民俗音乐不仅体现出其旋律美,而且体现出中国民俗音乐的乐器美。在我国民俗音乐中有不少吹打乐种,在乐队中兼用弦乐器,因而音乐兼具丝竹乐的特点,如《满庭芳》(苏南吹打)、

《五凤吟》(福州十番)等。一般来说,北方流行的民俗吹打乐重“吹”,吹奏技巧比较高;而南方正好相反,锣鼓在民俗吹打乐中占有重要位置。不同民俗乐器的组合、不同民俗音乐曲目结合不同的民俗乐演奏风格,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民俗器乐乐种,这些乐种体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勤劳、进取、淳朴的精神,以及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深沉地表现出民俗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中国民俗音乐的习俗美

中国民俗音乐深深植根于民间,充分利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结合民间生活,表现出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美和艺术美。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民俗器乐演奏不仅与我国传统的民间婚丧嫁娶、节日庙会等风俗习惯紧密联系,甚至与古代的宫廷典礼、皇帝祭祀的宗教仪式等大型活动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民俗音乐独特、深厚的审美价值。在这些民俗活动中,民俗器乐演奏较少采取纯器乐表演的形式,多采用合奏与重奏的形式。中国民俗音乐通过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获得了广大民众和上层社会的认可,在民俗活动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丰富的内容为研究我国民俗活动,表现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俗音乐的习俗美也使民俗音乐成为大众接触和认可程度最高的音乐,民间创作、群众欣赏的生动活泼的民俗音乐成为我国民俗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民俗音乐的习俗美表现在精神领域层面是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劳动、习俗和艺术的尊重,对文化和科学的追寻,并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精神层面的艺术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古代的许多重要习俗已变得无关紧要,但是尚有一些习俗依然在群众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结合这些节日,中国民俗音乐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文化群,具有深刻的审美内涵。

四中国民俗音乐的哲学意蕴

中国民俗音乐不仅是一种音乐文化,而且像许多传统文化一样,具有深邃的民族哲学意蕴。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是,中国民俗音乐的哲学意蕴是通过韵律美而体现出来的,其独特性和意会的多样性使得中国民俗音乐的哲学意蕴具有不确定性,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民俗音乐也因此成为具有非具象性质的哲学艺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民俗音乐的差异上,西方的民俗音乐大多是对生活中具象的直接呈现,而在中国传统的民俗音乐中,则体现为努力保持抽象意境风格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民俗音

乐在艺术美学、音乐精神、艺术形式和音乐感知特点上,始终保持着在浓厚的民族传统哲学背景上的非具象、深层次无意识知觉,保持着极为宽广自由的内心空间,使人们的思维能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使自己的感知处于真空的漫游状态,体验着弥散注意和非具象悬置的快感。比如中国民俗器乐古筝、古琴等演奏,充分地体现出中国民俗音乐文化的弦外之味,音外之音,以及节奏外的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文化大都具有一种抽象的空间和时间不对称的自由美、意蕴美、哲学美,中国传统民俗音乐在谱式上、时间上的自由,使其感性艺术魅力一如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具有深厚的质感和历史的厚重感,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性。但是我们不能一概断定,中国民俗音乐只是以非具象风格为特色而处于所谓的“(部落)原始音乐”状态。事实上,中国人有着极为发达的音高具象能力(如律学的发达),只是他们更喜欢把具象非具象化,从而在表层知觉和深层知觉之间保存着一种动态张力,在艺术上体现为有控制的自由、具象与非具象之间的灵活关系。

五中国民俗音乐在传承演变中的审美变化

民俗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人们的教育背景、社会发展、艺术氛围、文化潮流、生活节奏等因素息息相关。中国民俗音乐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的物化形式,在传承的过程中成为一种不断变化的文化形式。作为一座巨大的具有历史特质的民俗音乐文化宝藏,中国民俗音乐在审美上的历史性变化也体现了中国民俗音乐的一种审美特征,因此,中国民俗音乐不止是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综合认识和利用民俗音乐的深刻内涵,挖掘民俗音乐时代性的审美特征,是认识和发扬中国民俗音乐的重要途径。中国民俗音乐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其审美特征也在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中国民俗音乐的审美演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艺术文化历史,民俗音乐的审美变化过程总是遵循着先吸收再消化的演变原则,总是遵循着源自民间、服务民间的原则,因此,无论中国民俗音乐的审美特征怎样变化,它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为中国民俗音乐的艺术性增加了历史内涵,比如被誉为冀东民间艺术“三枝花”中的唐山皮影,作为优秀的民俗音乐文化之一,综观唐山皮影在20世纪从崛起到衰落再到兴盛的发展过程,其审美特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审美上的变化本身也是中国民俗音乐文化的一种审美特征。唐山人民将唐山皮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充分挖掘,通过整理,开发皮影艺术文化的时代审美价值,形成品牌产品,以皮

影造型艺术自身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进入市场流通体系,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新的变化使其在审美特征上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动态性的民俗艺术文化。唐山皮影造型艺术与皮影表演,本身是我国民俗音乐艺术领域的一种活态文化,体现着中国传统民俗音乐文化的传统性、变化性、历史性和地域性审美特征。通过研究中国民俗音乐在传承演变中的审美变化,把握住中国民俗音乐在历史演变中的艺术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审美理论,将民俗音乐的现代审美特色发挥出来,是我们认识和分析中国民俗音乐审美特征的原因所在。因此,认识并分析我国民俗音乐在传承演变中审美特征的变化,不仅能够丰富我国民俗音乐的审美特色,而且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民俗音乐,使其审美特征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总之,无论是对中国民俗音乐的乐器美,还是对其哲学意蕴和习俗美等审美特征的分析,都表现了中国民俗音乐意蕴丰富的艺术特色,也表现出劳动群众对生活和艺术的向往和追求。分析中国民俗音乐的美学特征,不仅是让人们意识到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更在于使人们了解中国民俗音乐独特、深厚的人文内涵,并且可以使我们用创新、和谐的时代精神丰富和发展中国民俗音乐文化,使中国民俗文化中的这支奇葩更加芬芳璀璨。

参考文献:《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中国音乐的意象美学论纲》2013年10期

《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1期

音乐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Vol.33No.3 M ar.2012 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文化和音乐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包含;既有相 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文化是一个群体(国家、民族)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 理念、风俗,及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活动。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 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 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那么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为精神文化。在阶级社 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与人的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含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 下面我来简述一下,武汉著名的吉庆街,吉庆街地处武汉闹市区,中山大道和大智路的交汇处,位于武汉市著名的中华老字号“豆皮大王”老通城酒楼附近。吉庆街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吉庆街成为夜市大排档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整顿、被规范的“不合法”状态中。汉口的码头文化在吉庆街发扬光大;吉庆街的菜肴各种菜系之精髓,周围的食客,有的是官高权重的要员,有的是斯文儒雅的公司白领,还有偶尔光临的明星名人。在武汉,没有哪条170米长的街道夜市,能像吉庆街一样,历经多次整顿取缔,却仍“顽强”生存下来;没有哪条如此短的街道,能使得天南海北的游人食客纷至沓 来,争睹它的风采;也没有哪条如此短的街道,能引 起如此大的争议,从2001年10月开始,各部门着 手对吉庆街大排档市场进行。 成立了各个职能部门联合整治吉庆街夜市场管理小组,对市场的进行了统一要求,摆放统一规范。直至2004年6月,经武汉市城管局批准,吉庆街成为武汉市首家获得审批的占道夜市。这段路是全国惟一的可以占道经营的场所。 为了将名街的汉味特色进一步传承,增强名街品牌效应的辐射作用,进一步丰富其特色名街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迎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饮食和文化消费的需求,江岸区委、区政府决定打造沿江商务区,首选吉庆街进行改建。吉庆街以武汉本地特色菜肴小吃和民间艺人席间即兴演出为特色,外地人来吉庆街不只为了吃,多数是冲着汉味十足的“民间艺术”而来。 不是任何街头艺人都有资格在吉庆街进行卖艺活动,表演的艺人必须事先办理一定的手续,取 得演出证,挂在胸前。 演出证相当于是营业执照。有些艺人们别具一格,在“艺牌”上又附加一个“身份牌”,上面还有本人的肖像漫画。吉庆街白天不做生意,到晚上,吉庆街就开始鲜活和喧嚣起来,从店内到店外,各种菜食一律摆在敞开排列的货架上,顾 客随意选择、 自由搭配,艺人街头助兴,每家生意都显得很红火。可分为:美食生活区、民俗创意区、文化馆藏区、商务办公区。各块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之间交通联系便利,自东南向西北,产业板块布局由喧闹渐次走向宁静,由夜间经营渐次过渡到日间经营,衔接自然。 在吉庆街的音乐表演活动中,使用的乐器种类 浅谈音乐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徐佳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表演艺术系,河南 济源454650) 摘要:文化和音乐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包含;既有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 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音乐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 奏或听,都内含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关键词:音乐;文化;生活;民俗文化中图分类号: J6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3-0215-02 215--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 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 “子曰: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成白话是,孔子说: 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 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pdf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纵贯古今,汪洋恣肆,灿烂辉煌,照耀在世界文明的天空。在民族文化的沃野上,中国民俗艺术宛如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含苞怒放,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坚韧不拔的艺术追求,在人类艺术史上谱写了雄奇壮美的篇章。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各式各样的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它不但没有凋谢飘零,反而更加艳丽芬芳,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它的奥秘和真谛。 民俗艺术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相袭成俗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也就是在民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总称,其中包括民俗音乐、歌舞、戏曲、曲艺、杂技、绘画、剪纸、雕塑、建筑以及其他各种民间工艺美术等。 民俗艺术和民间艺术是两个含义十分近似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通用,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除了包括民俗活动中的各种艺术形式之外,还应该包括来自民间艺术家的单独而非共同的创作,并不在民间广为流传和不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作品和形式。民俗艺术和民族艺术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艺术必定是民族艺术,但民族艺术主要是针对其他民族而言的,所包含的内容自然要广泛得多。 在民俗美学的范畴中,衣食往行、婚丧嫁娶、信仰崇拜、节日习俗等文化现象均属于现实美,其美学的原始表达无不与其实用功利和象征性联系在一起,而民俗艺术则逐渐脱离了现实的世界,进入了纯粹的审美精神领域,其审美本质也日益显露和丰富。虽然民俗艺术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以此作为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但它却是对现实生活提炼加工后的产物,比现实世界更具有审美价值。 在艺术美的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得到了最充分、最集中、最完美的表现。 中国民俗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如果我们从历史、文化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民俗艺术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这种典型而鲜明的艺术特征: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 一、内蒙古 蒙古族歌曲: 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 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 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 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 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 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 蒙古族器乐曲: 《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 歌曲: 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 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 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

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 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 器乐曲: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 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 三、西藏 歌曲: 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 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 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 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唱词由赞美家乡与寺院、颂扬佛祖、近祝吉祥以及社会生活、男女爱情等方面。舞曲部分热烈活泼、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中国民俗文化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传说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春节的来历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民俗音乐

《民俗与民族音乐》课程论文 (2014 -2015学年第2学期)论文成绩: 浅析陕北民俗音乐文化 学生姓名:贾静 所在院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年级专业:社会工作 学号:0121112502 指导教师:布仁白乙 完成日期:2015年5月31日

浅析陕北民俗音乐文化 [摘要]: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它代表着这个地区自己的特色。同样,陕北民俗音乐是陕北璀璨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陕北民俗音乐的产生背景、特点及表现形式来阐述陕北民俗音乐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民俗;陕北;音乐文化; 正文 陕北是一个文化区域概念,而非行政区划概念。陕北地处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地带,辖榆林、延安两个地市级行政区。自古以来,陕北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政治拉锯的绳结地区,自秦始皇置上郡地,陕北的区域轮廓开始凸显。虽然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演绎中,这片土地的政治归属不断更迭,但由于多民族共相杂处,文化接触,而使得陕北的区域文化呈现出活跃的交叉趋向并被保留在传统的积淀中,陕北成为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牧业文明过渡的典型地带。明清以降,以北部长城为界,陕北才真正地被掌控在中原封建统治者的手中,但由于地缘关系,不仅继续与边蒙的游牧民族保持联系,还东跨黄河,西毗陇东,南接关中与周边行政区域多相往来,逐渐沉淀出陕北传统民俗文化混融杂陈的发展格局和特点。音乐作为其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以其特有的音声表现方式,展露民众心迹,抒发个体情感,成为陕北传统文化保留与传承中,最富于活态和激情的生命气韵。 一、陕北的自然地理 陕北的地理范围,包括现延安和榆林两个地级市,其中,延安市辖1区12县,居黄土高原中南部,总面积36712 平方千米;榆林市辖1区11县,居黄土高原北部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总面积总面积43578 平方千米。延安、榆林两地合计总面积为80290 平方千米。陕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不算很大,但与晋、蒙、宁、陇四省交界,东临黄河与山西隔河相望,西接宁夏、甘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绪言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1.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丰富的。 2.其中民歌是最早形成,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 一、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 民族音乐: 从广义来讲,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全部音乐就是该民族的民族音乐。在中国应包含自古至今的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以及“西乐东渐”以后发展起来的近现代专业音乐音乐家创作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音乐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通俗音乐。 从狭义来讲,民族音乐则专指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 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造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

三、民间音乐的文化特征 (一)、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 1.口头性是指人民在劳动、生活中情之所至即兴讴歌,见啥想啥就唱啥奏啥;唱词是口头文学,音乐是口头,都不是用笔头书写成的。简言之,是口头创作。 2.集体性是指集体创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人口头创作出“原型”后,在传播过程中(共时或历时)经他人改造(即再创造)逐步定型,成为集体创作的成果。一种是在原创时不有二人以上参与,一人一句凑合而成,在集体劳动、集体生活中,二人对唱或集体歌唱的民歌,数人接唱的山歌中,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3.变异性是民间音乐在传播过程中(被再创作时)原型发生了变异,有时是局部变异,有时因变异较大,而由母体(原型)产生了子体。 因此在民间音乐中,同一首民歌或乐曲在不同演唱(奏)者的唱、奏中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形成一曲多变,或许多曲调小异、小同大异的状况,这是民间音乐创作中变异性的体现。 (二)传承性和演变性 传承性是传统与继承的特征,民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现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的音乐观念、音乐形成、表现手法等,通过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作历时性传递。 这些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的因素就是传统。后代继承前代的传统,据此继续向前发展,就是继承性。

民族民间音乐

十、信天游:属一般山歌,又叫“顺天游”,主要流行在西北地区,音区较高,音域宽阔,曲调进行中音程跨度较大。风格特点结构短小简洁,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烈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性。基本用真生歌唱。传统信天游主要唱的是诉苦或爱情的内容。信天游有两种曲调类型:一是节奏较自由,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音调高亢开阔,具有较强的山歌性格。代表作《脚夫调》。二是节奏较均匀固定,旋律平和抒婉,比较接近小调类型。代表作《蓝花花》。 十一、蒙古长调: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是反映游牧生活的牧歌体裁。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带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蒙古族的长调民歌不仅有较长达的篇幅,而且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持续的长音上常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形式的颤动和装饰。有的长调还具有史诗般雄浑的气魄和历史沧桑感。十五、丝竹锣鼓乐合奏:(1)又称吹打乐类乐种,中国传统器乐乐种之一。由吹、打两类乐器演奏的音乐,民间俗称锣鼓或鼓吹乐。流行的演奏形式有:“十番鼓”、“十番锣鼓”、“福州十番”、“常州丝弦”、“桐庐文十番”、“潮州锣鼓”、“泉州笼吹”、“浙东锣鼓”、“西安鼓乐”、“晋北鼓乐”、“辽宁鼓乐”、“山东鼓吹”等。(2)吹打乐的演奏有“坐月’与”行乐“两种。坐月室内演奏,行乐室外演奏。吹打乐又分为粗吹锣鼓和细吹锣鼓。吹打乐的乐队人数众多,乐曲篇幅长大,风格粗犷。 十六、介绍江南丝竹:(1)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类乐种的一种。流行于上海市以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西部一带。“文明雅集”是最早的江南丝竹乐组织。后又相继出现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等组织。江南丝竹乐队有“丝竹班”和“清客串”两种。丝竹班是专业性的,由固定的乐队为风俗节日或婚丧喜事演奏;清客串是自娱性的。 (2)江南丝竹音乐风格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乐曲概括的表现了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体现了山清水秀的江南风貌。 (3)江南丝竹乐队编制最少二人(二胡、笛子),一般三至五人,多亦可七八人。所用乐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箫、笙、鼓、板、木鱼、铃等。(4)江南丝竹音乐曲式结构除一般民间音乐常见的单曲变奏与多首曲牌联缀的曲式结构外,最大特点是以板式变化体手法构成的曲式结构特点。 (5)江南丝竹常演奏的乐曲有《中花六板》、《行街》、《慢六板》、等。 十七、介绍广东音乐:(1)流行于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后又流传至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广东音乐形成于清末民初,是由戏曲过场音乐、民歌及民间器乐曲牌发展起来的。最初的组织有“八音会“,后又成立了’济隆”、“素社”等社团。经常在茶馆和舞厅演奏。 (2)广东音乐早期乐队编制有二弦、提琴、三弦、月琴、横箫,号称“五架头”。(3)广东音乐曲式结构大多短小精悍,旋律自由伸展,一气呵成。早期的作品多用一个小曲或曲牌加花变奏。 (4)广东音乐的代表曲目有《雨打芭蕉》、《汉宫秋月》、《旱天雷》、《平湖秋月》等。 十八、唢呐曲《百鸟朝凤》的音乐特点:《百鸟朝凤》分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抒情而富于歌唱性,速度由中板转快,旋律抒情优美,富有喜庆色彩。旋律上对称性的叠句用的很多,赋予乐曲平稳、舒展、安适之感,并表现出唢呐主奏与乐队伴奏之间密切的呼应关系。乐曲中有技巧性的各种装饰音,特别是滑音、颤音等的运用,使乐曲更富有山东唢呐的特点。 (2)第二部分,乐曲的主体,形象、生动的模拟各种飞禽啼鸟,由两个主题反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摘要:中国古代昆虫文化,就属于这样一种文化现象。昆虫文化,它虽然没有哲学那样深奥,不像文学那样富于光彩,但它深深扎根于民间,表现在平凡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以自己的质朴特色,同样深刻地传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民俗意识和审美观念,凝聚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容。本文主要探求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昆虫与文学、昆虫与绘画、昆虫的崇拜、昆虫与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前言:世界各地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民俗风情千差万别,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一格。 (一)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 古代中国人在长期利用昆虫资源的实践中,深受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影响,产生了有关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晋干宝《搜神记》记载马头娘(即蚕神)的神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碟则是一则流传极广的神化传说故事,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寄托了人们对自由的爱情婚姻的向往。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则记述了一书生因醉入梦的大槐安国,乃是大槐树下的一蚁穴的梦化故事。《庄子》记载了庄周梦中化蝶的故事。上述神话与传说故事,表明了古代人们对昆虫的崇敬之情,基于宗教之信仰而加以崇拜之。 (二)昆虫与文学 昆虫自古就是古代文学描述的重要题材,尤其是诗词歌赋中的咏颂昆虫的作品数量极多,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风格,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多处描述昆虫,此外“螓首蛾眉”、“蚕月条桑”、“蜎蜎者蠋”等,都是描写昆虫的著名诗句。开创了古代咏颂昆虫的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咏物诗后,昆虫作为独立的咏颂题材受到历代文人们的喜爱,成为他们托虫言志、以虫寓情的对象,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咏虫诗赋,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大类别。古代人咏颂最多的是莹火虫、蝉、蝴蝶等昆虫。 (三)昆虫与绘画昆虫入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物上,就发现有蝉纹,有的与实物十分相像,是写实的手法;有的则加以变形,形成蝉形的几何图案。这些蝉纹主要是用于装饰。这时期还出现了很多蝉形的玉器,被作为佩戴饰物和殉葬品。秦汉时期的服饰、壁画中,昆虫的形象极为常见。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所画昆虫极多,常见的有蝴蝶、蜜蜂、蜻蜓、蟋蟀、螳螂、细腰蜂、纺织娘、蚕、蝈蝈、飞蛾等。《群蝶》、《豆角蟋蟀》、《藤萝蜜蜂》、《蜻蜓》、《贝叶蝉》等都是其重要的作品。 (四)昆虫的崇拜中国古代很早就存在着对生物和无生物的崇拜意识,在昆虫身上也有反映。最著名的则是对蚕神的崇拜。 中国很早就有崇拜蚕神的史实,早在殷周时期就存在祭祀蚕神的习俗,殷墟甲骨卜辞就有不少与蚕神有关,如“卜蚕王吉”、“贞元示五牛,蚕示三牛。十三月”、“蚕示三宰”等,说明当时祭蚕神时要用牛羊三只至二十只,有时还用活人祭奠。先秦思想家荀子《蚕赋》中有“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的赋句,当来自民间的传说。马头娘(蚕神)极受民间崇拜,清光绪《嘉兴府志》载浙江嘉兴地区崇拜蚕神“吴兴掌故所称马头娘,今佛寺中亦有塑像,妇饰而乘马,称马鸣王菩萨,乡人多祀之。”清光绪《桐乡县志》卷七引当地人李廷辉《蚕桑词》有“绿遍郊原是女桑,村村竞赛马头娘。去年舟泊嘉兴道,曾记蚕词赋六章”诗描述祭祀蚕神之况。

中国民间艺术教案

中国民间艺术——剪纸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作品、彩色纸、剪刀、刻刀,订书钉。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片段引出课题 观看中央美院最近原创剪纸动画《大红公鸡毛腿腿》选段,这是哪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剪纸。引出今天的课题。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二、讲授新课 (一)剪纸的种类: 剪纸按纹样大致可以分为: 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 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 (二)剪纸的运用 花瓶、餐具、水杯,服装,屏风、建筑等。 (三)剪纸的表现手法 1.剪影法 剪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古老形式,它是通过外轮廓的形状表现人物和物象的形状,所以它最注重外轮廓的美和造型。剪影一般以表现人物、动物、景物等物体的侧面为好。

2.阴剪 一般指镌刻,就是刻去表示物象结构的线,用在黑色块面中展现线条的方法,来保留大的体面,这种效果厚实、结实、稚拙感很强,有一种强烈的黑白对比感。北方剪纸多用此法。 阴刻剪纸——线线相断 3.阳剪 一般指镂剪,就是剪去空白的面,留下线条或稀疏块面的方法,以保留各种变化的线条。这种方法流畅、清雅、玲珑剔透。南方剪纸多用此法。 阳刻剪纸——线线相连 4.阴阳剪 此法是在同一幅作品中,出现了阴阳两种剪法,使构图变化多样,画面黑白灰对比鲜明,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方法。现代内容的剪纸多用此法。 (四)和剪纸的符号 1.小圆孔 2.月牙形 3.柳叶形 4.锯齿形 (五)剪纸步骤

音乐中的民俗与民俗中的音乐

民俗与民族音乐结业试卷 音乐中的民俗与民俗中的音乐

【内容摘要】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有各自独特的民俗与音乐,每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他们的民间音乐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像春天盛开的百花,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吐露着醉人的芳香。 2: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节日歌曲习俗歌曲载歌载舞侗族大歌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对音乐艺术的研究,愈来愈广泛、深入和系统化。这不仅表现在对音乐本身的研究,而且涉及到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以及音乐与民族、音乐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也就是说,把音乐这一总体聚象纳入民族学范畴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民俗与音乐的学问,实际上是民族学的一个方面;同时也应该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本文取向于音乐与民俗的结合,谈谈我国的民俗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不仅有深远的渊源,而且绚丽多姿、丰富多彩。许多少数民族被称为“歌的民族”,很多民族地区被称为“歌海”、“音乐的王国”,这一点并不夸张。每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他们的民间音乐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像春天盛开的百花,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吐露着醉人的芳香。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体裁和汉族一样可分为民歌、歌舞、器乐、说唱和戏曲五大类。民歌是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和人民生活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各民族人民的生产劳动、休息娱乐、社交都伴随着歌唱,如北方各游牧民族,他们在放牧时唱歌,结婚时唱歌,表达爱情时唱歌,思乡时唱歌。此外,他们还在进行集体竞技时唱歌,挤奶时唱歌。当母畜不肯奶幼畜时,他们也唱歌,一直唱到母畜照常哺育自己的“幼儿”时为止。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生产有生产调,结婚有结婚调,逃婚有逃婚调,重逢有重逢调,离别有离别调,过路有过路调,甚至告状也有告状调--据说傈僳族打官司也唱着歌去告状,法官断案也唱歌。 中国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这样的习惯:做父母的必须教会儿女唱歌,儿女的歌子背得多,唱得好,就意味着父母的教育有方,会得到舆论的好评;反之,如果子女会唱的歌子不多,唱得不好,就说明做父母的没有才学,那是要惹人笑话的。因此,孩子一长到四岁、五岁,就开始学歌。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启蒙教育。如侗族各村寨,都有儿童歌班,有专门的歌师教唱,(成年后)又有女青年

论民俗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民俗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民俗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区别 内容摘要:文化,是实践领域最广;时代象貌最真实、完整的人民大众对最贴近生活、最现实的--现实中最突出及至最不突出的;科学理念浅化到惯常状态下(随生活用品渗入)最扎实、实用的;情感交流中最敏感、深刻的直至社会体制上最细微、晦涩的……事物及其发生,取得种种狭缢浅显的或广域深邃的;或是正统、非正统; 有渊源、无渊源的……有关真、善、美的感觉感悟或是洞察。民俗和文化的交织中会触碰出怎样的火花!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文化的模式,思想文化的源头,是征服自然与发展生产的需要,种族繁衍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成文的规矩,程式化的规矩,民众群体的规矩。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民俗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在全国来说有一定普遍性的,并且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文化。

民俗与民族音乐

“民族与民俗音乐” 期末考试 题目:信仰民俗 2015年12月10日

内容摘要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论点和观点,民俗大概可分为四大类:经济民俗、生态民俗、信仰民俗和游艺民俗。 信仰民俗又称“民俗精神”民俗心理,它涉及到包括信仰、巫术、禁忌、占卜、预兆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如此,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分析民俗信仰的特征、功能和崇拜对象,深刻挖掘信仰与民俗间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关键字:特征崇拜对象图腾祖先神灵

一、信仰民俗的崇拜对象 1、大自然的信仰 自然崇拜就是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灵并加以崇拜。 人们对星辰的认识相当早,古人对星辰的关注程度甚至远胜于现代人。古人常以星宿的变化来判断人间吉凶。俗话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他们相信人的地位越高,代表他的那颗星也就越亮越大,天上若有巨星陨落,人间必有伟人降世。在华夏文明中,人们多认为太阳神是男性,太阳是男人阳刚之气的象征;而月亮更具有女性的阴柔之美,所以月亮神一般是女的。在中国先秦典籍中,已有帝王祭祀山川的记载虞舜曾五年一巡狩,“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各诸侯国也都祭祀自己境内的名山大川。因五岳四海神是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神因此他们可以享受到帝王香火。 2、动植物的信仰 汉族民间认为植物同动物一样是有灵魂的。西南汉族一些地区仍有“祭龙树”、“标龙林”的习俗,人们不仅不能砍伐龙树,而且也不能靠近龙林。有些民族还认为有些事物,一旦年代久远就会“成精”,所以常以为老树中有精灵鬼馗,所以绝对不能砍伐。由于相信草木与鬼神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所以便流传着一种习俗,即在坟地植树以安慰死者的鬼魂。人们相信,坟地树木的荣枯,反映着亡灵魂魄的安否,同时也象征着死者家族子孙繁荣,后继有人。 民间对动物的禁忌有很多方式,或禁食其肉,或禁见其行,或禁闻其声,或禁说其名,或禁杀其体,或禁被其咬。例如,蛇在江苏宜兴叫“蛮家”、“苍龙”;在浙江杭嘉湖称“大仙”、“天龙”;在安徽称“家龙”。还有一些动物的叫声是忌讳闻见的。乌鸦的叫声在有些地方被认为是凶兆,有“乌鸦当头叫,不被打也被吊”的俗语。 3、图腾信仰 图腾信仰是和氏民族社会同时产生的,在古人的信仰中,认为人与某种动植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每个氏族都源于一个图腾,并以该图腾为保护神、徽号和象征。图腾崇拜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模式。“图腾”一词最早出现十八世纪末约翰 朗格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与旅行》一书,该书说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图腾,即自己所钟爱的精灵,他们相信这精灵守护着自己。 视图腾为始祖,首先是对图腾偶像的崇拜,每个部落对本氏族图腾都有一套完整的祭祀仪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祭祀,以求得图腾的模样,模仿着它的动作,表示人与图腾的合一。其次,各部落中都有着严格的图腾禁忌。对图腾要敬重,禁杀,禁捕,甚至禁止触摸,注视图腾,不准提图腾的名字。 4、祖先神灵的信仰 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等一些神仙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菩萨的含义是指能上求真理,下济众生的人。土地神民间俗称土地公,土地爷,土地之神源于远古人民对土地的崇拜,最初取名为“社神”。有了土地,就有了农业,有了农业,就有了衣食,所以人们要很感谢它,二是有时大地又像在发怒,地震发生,房毁人灭,使人畏惧。而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望财神保佑大家大吉大利,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 5、迷信信仰 一直以来,在个人进行信仰抉择时,倾向于走向迷信的误区。迷信,这个词

中国民俗文化案例分析

中国民俗文化案例分析 关键词: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俗文化 摘要: 民俗文化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是经社会约定俗成并流行、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一个民族自由表达情感、展现独特精神风貌和世界观的一种行为方式。民俗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民族的经济、政治、宗教等文化形态,蕴涵着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风俗以及整个价值体系的起源。中国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内容大致可分为民间交际礼仪习俗、民间人生礼仪习俗(包括诞生、成人、婚嫁、丧葬习俗)、民间服饰习俗、民间饮食习俗、民间建筑与居住习俗、民间交通行运习俗、民间商业习俗、民间信仰习俗、中国岁时节日习俗、民间姓氏习俗、中国民间艺术等等。 涣涣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其民俗文化的形成史,是民俗文化诞生的摇篮。 中国是世界4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我们这条屹立在东方的巨龙正在腾飞.现在GDP是全球第二位,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物质文明的背后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我出生在中国的边陲小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里是中国朝鲜族的聚居地.如果说语言是打开一个民族的钥匙那么,我觉得民俗文化就是进入大门后你穿的鞋子,加速你去了解它.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文化特性在发展的浪潮中没有接收给好的民族文化那么它必将堙没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延边的民俗风情 (1)服饰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 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已无甚差别。 (2)饮食 朝鲜族以为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 辣白菜,一般制法将白菜用盐水浸泡几天,洗后,再抹入辣椒、葱、蒜、姜等调料。有条件时还可加苹果、梨片等,然后窖藏,半月后便可食用。还可用萝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冷面,三分淀粉、七分面压制而成。煮熟捞出冷却,再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并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姜、味精、糖醋等制成冷面汤,吃时再放入牛肉片、黄瓜丝、芝麻、辣椒面等适口调料。 狗肉是朝鲜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丧及节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节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复时为补养而杀狗。杀时将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脏做汤,肉加调料凉食,其味鲜美可口。 朝鲜族饮具器皿别具风格,一般一灶两锅,其锅邦深底阔,特别铁盖,便于焖饭,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锅饭、一锅汤。桌中间一盆饭,一人一匙,并备有凉水。器皿讲究卫生,女人用坛罐顶水(现已不见)。 3)居住 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农村在房屋东端室内养一头大黄牛,院内放牛车及捣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鲜族已发生变化,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日渐减少,一切向现代化发展。 (4)礼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