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13届年会学术综述

张欢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在中国现代音乐历史上,从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的人们如此关注、投入、探索、支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传承、保护、教育和变迁方面所可能遭遇的尴尬和瓶颈,似乎也从没有那么多的声音开始集体反思我们现行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体制,追问近一百年来我国音乐研究、教育、艺术实践发展的路径方向,并将自觉的目光投向跨界民族的音乐文化。

当经济物质水平跨越式的发展,科学技术跨越式的突破,GDP跨越式的增高,这一系列的跨越式,让现代中国很容易沉浸在物欲感官的满足中。音乐界也没有太多人能预料,这集群式的跨越带给民族音乐是怎么样的变化?国家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又会给予中国音乐界怎样的契机?当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观念已为世人公认为未来人类走向,作为“国家一级学会”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于2012年7月17日至7月2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第13届学术年会,无异于一次宏大意义上的时代宣言,更有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心壮志。

本文拟从年会的议题及内容,对大会的学术成果进行总结梳理。本届年会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新疆师范大学主办,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中央部属音乐院校以台湾代表的论文共计83篇,与会代表157人。会议结合大会发言、论文宣读、主题宣讲、自由辩论和民俗音乐实地考察等议程,就“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国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研究”三大专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与争鸣。与此同时,大会对学会理事会进行了换届选举。

一、关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讨论

这个议题是我们学会持续性的研究课题,此次设立这一议题是为了使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会员参与年会的研讨提供方便。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数千年历史积累的民族音乐,这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一丰富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骄

傲。在文化多样性和谐存在被世界各地的人所认可的今天,充分发现、尊重、认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会让我们更加深刻而广阔地认识到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实现各美其美而美人之美。

此专题提交的论文从方法上又可分为综述性、区域性以及单一民族聚焦等几类,内容涉及民间歌曲、器乐、说唱、舞蹈、戏曲与宗教音乐。

在综述性研究方面———蔡际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30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该文对近30年来(1980——2010)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和综述,提出30年来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发展特点在于:第一,考察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的关系已是我国民族音乐学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研究对象也不断扩展,从早期的色彩区研究逐渐拓展至戏曲、器乐、曲艺、歌舞、宗教音乐、音乐人才等领域。第二,研究视角趋于多样,从传统的对音乐地理分布研究转向传播变迁、历史渊源和生态环境等不同研究视角。第三,学科意识日益增强,从早期的观念淡薄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日渐觉醒,进入到最近几年,民族音乐学科意识已从自发阶段走向自觉阶段。该文以宏大的研究视野和细致的文献整理工作,回溯了我国30年来音乐研究范式,梳理了我国30年来音乐研究理论发展脉络,总结了30年来我国音乐文化研究的特点,可谓是本届学术年会颇有反思价值的学术成果。

赵书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2006——2011)》则针对五年来国内九大音乐学院学报以及《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论文,对其研究现状给予系统梳理与总结。提出关于少数民族民歌与民俗仪式音乐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藏、蒙、满等民族宫廷音乐的考察和研究不够;少数民族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的演技相对较为薄弱,缺乏族群之间的音乐文化间的比较研究;取法对克木人、僜人、夏尔巴人、芒人、控格人等未定族群音乐的考察与研究;缺乏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的拓展研究;同时论文还指出在城市化的影响下,对族群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变迁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城市中流动群体音乐的研究尚且不足,对于处于汉文化圈包围中的少数民族音乐“飞地”的研究力度不够,大陆学者对台湾高山族音乐的研究关注度不够,文章最后谈到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成果卓著。纵观全文,尤其值得赞扬的是作者谨慎、小心的研究态度,细致、周详的文献分析和客观、冷静的学术思考。作者对文献进行梳理、归类、分析、总结,得出极为有意义的研究建议,不啻为一份针对近年国内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体检报告。蓝雪霏《我

可以拥有不一样的天空——台湾南投县信义乡东埔农族原声音乐学校校长访谈实录》从一则采风对话中引发思考:“唱自己的歌、表达不同的想法,有自己的文化价值”。

在区域性音乐研究方面——哈斯巴特尔《新疆蒙古族音乐调查报告》是对蒙古长调民歌在新疆发展状况做了一次系统的普查后的详细论证;杨红《辽阔富饶的阿拉善》通过对阿拉善长调民歌在蒙古族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中的音乐展演所进行的景深体验和田野记录,从中解析了其音乐特质、生态格局和文化内涵;金铁宏《论萨满教对蒙古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传统音乐的影响》通过田野调查和多年的生活体验,认为萨满教对四个少数民族在审美意识、音乐形态、音乐传承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刘明、刘同生《中国回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及艺术特点》从中国回族音乐的题材、形态、调性、调式、音阶、节奏、节拍、风俗、色彩方面入手,对中国回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艺术特点、保护传承与弘扬发展等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与探讨;杨娇娇《对游牧民族“黑走马”音乐的原始性初探》从古老的乐曲“黑走马”(由哈萨克语“ ????? ????哈拉卓尔尕”翻译而成),在蒙古族及锡伯族都存在相关的变体,甚至连舞蹈的动作也很相似的现象而思考,认为这是古老游牧民族原始音乐的一种体现;包明德《浅析清末以来嫩江流域蒙古族民歌——以黑龙江省蒙古族民歌为例》通过对传唱在该地区的蒙古族民歌研究,阐释其深邃的文化内涵;钱善华《台湾原住民音乐介绍》从台湾原住民族的分类与族群名称、器乐、乐舞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详细的介绍;关冰阳《“现代”何在,谁之艺术?——延边伽倻琴艺术的生成与构建》通过对延边伽倻琴艺术的生成与构建之过程性描摹,探讨中国伽倻琴艺术“现代化”现象,以及转变后的伽倻琴艺术究竟属于何种性质;贺西格图《混沌·分形与说唱音乐——蒙古族说唱艺术乌力格尔的音乐分析以蒙古族说唱艺术乌力格尔为案例》运用混沌与分形这一理论理论来对乌力格尔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和探究;李世相、陈波《城市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以成都市藏族群落为个案》关注了藏族民间音乐在城市中的调适与变迁,城市藏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互动关系等,拓展的民族音乐学对城市空间中音乐文化现象的研究;徐欣《浅析乌江流域土家族山歌及保护利用》对土家族山歌的保护与传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举措表示了极大的赞同,认为这一方法是让大学生了解民间音乐文化,自觉投身于保护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队伍中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解决传承人,也有利于提高专业人士分析研究能力、提升了民间音乐文化的品质。

单一民族音乐研究方面———牙生·木合甫力《朱拉与库车赛乃姆》重点论述了库

车赛乃姆的现状、音乐特色(音乐结构、调式特点、节奏特点、音律特点等)及歌词的特殊性,阐述了库车赛乃姆与龟兹乐舞的渊源关系;石娜·沙里江《关于哈萨克族婚礼习俗及其音乐的若干调查与研究》从哈萨克族婚庆礼仪的特点展开对其音乐的特点及形态进行研究;马惠敏、徐梅、哈里旦《柯尔克孜族民间音乐艺术库姆孜的起源、表演形式与风格特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方法,对柯尔克孜族民间音乐艺术库姆孜来源、外形特征及表演形式、风格特性进行了考察与研究;杜和平《关于鄂温克族音乐文化的思考》针对导致鄂温克音乐文化的现状及音乐文化、语言破坏和消亡的因素,作出了自己的详细的分析和见解;翁葵、王晓《论壮族传统民歌演唱的价值与传承发展》针对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壮族传统民歌这一问题,与时具进,提出一些有效措施的方案;鲍燕、王风莉《普米族丧葬仪式及其音乐研究》分析了普米族丧葬文化及其原生性音乐在普米传统文化中的互促共生关系,反映出普米族丧葬文化及其仪式音乐的顽强生命力。

二、关于中国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

“跨界”民族音乐研究是近几年的热点课题,虽然起步晚但从一开始这个领域的研究就呈现出“晚起步、快速跑、成果丰”研究特点。1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已得到了学界的重视,仅去年就有两个跨界项目立项:一个是中国音乐学院赵塔里木教授为负责人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项目,另一个就是我主持的《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亚音乐研究》,同时中央音乐学院还召开了首届跨界音乐研讨会。

本次会议关于跨界音乐文化研究的论文有五篇。王桂芹《从“跨界”一词看我国边疆地区民族音乐研究》该文从跨界民族的研究归属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一体化发生着内在变迁,同时文章将我国的跨界民族分为三类:建有独立主权国家的民族、历史原因海外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民族、三是没有政治独立诉求的民族,针对这三种不同的跨界民族,音乐研究也应该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和结果,最后文章对于音乐学者和工作者在跨界民族音乐研究的着眼点应该是自古有形的疆界还是无形的文化认知和心理认同进行了探讨,引发思考。董大卫《当代马来民族音乐中木卡姆音乐现象的延续》作者观察伊斯兰教影响下马来民族音乐中带有木卡姆音乐现象,因而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宗教的奉行对音乐的影响。宁颖《多元仪式空间中的“盘索里”表演——兼谈中、韩同宗

1樊祖荫讲话稿

传统说唱音乐表演空间的异同》以三个仪式空间为例,探讨作为仪式外围层次的“盘索里”表演,所展现出的不同的仪式功能与文化诉求,以跨界比较的眼光,探讨在中、韩两国不同文化语境中,“盘索里”表演空间的异同及其原因。阮清河《从中越文献看越南琵琶的起源及历史发展》本文在诸多证据的支持下,尤其通过对越南、中国的文献史料分析,认为琵琶这种乐器更有可能是由扶南国(现越南南部)传入到林邑国(现越南中部一带)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而传入时间最晚至少在公元5世纪初,这一论证有可能推翻越南以陈文溪教授为代表的认为琵琶是在公元10世纪左右由中国传入越南的较为普遍的观点。楚卓《中越民歌<过桥风吹>的比较研究》对实地调查中收集到的十余首《过桥风吹》版本进行音乐形态比较分析和文化解读,重点阐述其存在的三个特征形式,即口头传述的移植性、跨境传承的互文性和活态演绎的诉求性,提出了源流考和多层文化圈问题。通过该民歌的喃字记载,认为中越歌谣中也蕴含了骆越文化,具有多元共生的文化场。

三、关于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传承、弘扬、发展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改革,在各高校、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的艺术院校中蓬勃展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思想观念、具体政策、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这一专题的讨论是本次会议的焦点。杨殿斛《事实选择:民族音乐学分化后的学科建设实践——洛秦主编《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述评》高度肯定了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代表的“音乐人类学”研究群体,已是“中国传统音乐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之外的第三个拥有重要话语权的学术团体。文章认为洛秦主编《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的出版,是音乐人类学中国实践的标志性成果,表明音乐人类学在中国音乐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民族音乐学分化为中国传统音乐学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之后,如何共同致力于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音乐人类学”研究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吕国敏《高等音乐院校课程设置与地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对应关系》通过对云南文山学院近几年地方音乐教学,结合本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实践进行评述分析,探讨高等音乐院校的课程与地方文化对应性关系,认为地方音乐院校课程的设置应与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类别、发展历史、音乐形态、行为意识、承袭趋向等方面相对应。梁红玉《浅谈新疆双语音乐教师培训现状与专业发展》认为双语音乐教

师的教学语言转换,音乐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以及地方性音乐知识的开发与利用都是影响本地区双语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张泉《民族文化的普及教育是文化自觉的根基---以民族音乐进课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民族音乐进课堂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力主建立一套民族音乐进课堂的长效机制,从而解决好“传”与“承”的关系,特别是由谁来“承”,怎样去“承”的问题。魏世夫《赤峰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改革与研究》通过对赤峰地区民间音乐的梳理,提出地方民族音乐教学应该从收集、整合民间音乐资料(文本、音频、视频)、改革民间音乐传统的教学模式、请民间艺人进入课堂讲学、开发地方音乐教材等四个方面将地方音乐文化引入高校教学课程。石应宽《跨世纪的乐章——乌蒙山区民族音乐和艺术教育历史的回忆》通对乌蒙山区民族音乐和艺术教育历史进行了历时性的回顾,依据共时性乌蒙试验区的成立,建议增大对该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投入。张应华《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及其文化背景》对贵州苗族音乐的学校教育历史进行了纵向回顾,认为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萌芽、创建、扩大和反思,与近半个世纪社会文化、音乐教育研究的变迁密切相关。

在本届会议中在自由讨论环节还有一个亮点,这便是由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李松教授主持的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重乐感”理论教学改革实践的自由发言。在讨论前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本届会议的承办者,为与会专家、代表精心奉献了两场颇有文化含量和艺术价值的文艺演出。一场以新疆地方民族音乐文化为主要主题的现代综艺晚会,一场是以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为核心的艺术实践展演。两场演出近400百名的演出阵容,近70天的精心策划、筹备,让与会专家们在热烈学术争鸣的同时获得了思想与心灵的双重快感。尤其是第二场关于“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的艺术展演,这场从规模到制作都显得有些质朴的演出,获得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来自广西学院的老师说到:“从这个舞台上我们感受了文化的力量和来自土地的震撼!”而李松教授则肯定这台演出是一次艺术教育改革的实践展演,更是中国教育界一个具有标志性文化事件的集中呈现,他给予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音乐教育、艺术教育,而是一个顶层的文化追问!

结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2”。

2杨义、(日)日井政喜、张中良著:《中国现代文学图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52页。

综观此次年会所提交的论文,内容在涉及传承、保护、发展之类主题的同时更多着墨在于文化与音乐的关系、地方音乐文化自觉、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文化教育思考、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现象等热点、焦点话题。其核心从理论性的思考逐渐走向实践性路径的探讨,从纸上谈兵逐渐过渡向实地演练,从感性觉察逐渐趋于理性构建,从星火碎片逐渐显露燎原之势。

随着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的不断重建,尤其是国家对边疆地区的政策倾斜,城乡之间、地域之间人口流动不断加大,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更加强烈,这些都将使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选择。

如何在经济、文化全面现代化的时代发展中,保持一种理性、冷静、智慧的现代文化选择能力,成为现时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迫在眉睫的任务使命。在这种时代场景中,再看本届会议的论文,大部分还都是一种处于文化自觉初级状态的感性坚守,对于如何坚守、如何选择、如何发展还缺少更为丰富的方法路径的探讨。由此,我认为第一,彻底改变非优即劣的文化二元论,对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进行立体思维的关照,最大限度的继承、保护、挖掘传统音乐资源。第二,体系化地开发地方音乐课程教材、从民族器乐演奏、地方民歌学习等方面入手,彻底转换以西洋乐为主的教学内容设置,创设平等、尊重、欣赏、包容的“有我而不排他”音乐课程体系。第三、场景性保护传统音乐文化存续的文化空间,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中增强社会、文化语境,处理好继承、保护、弘扬三者间的交互关系;寻求更为广阔、灵活的的保护途径。第四,坚持文化反思性批判,阶段性总结并及时调整,将有效方法理性总结、积极实践,扩大社会影响力、辐射力,形成可持续的集群优势。

环顾本届年会,我们会发现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教育的思考无论是历时性的比较还是共时性的对比,都呈现出了思维方式多样化、理论范式内卷化、实践路径多变化的局面,这正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不断成熟自觉的标志,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王光祈在《东西乐制之研究》一书序中说道“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国有之音乐血液,从新沸腾……”3

本届年会的累累硕果,恰恰就是一次时代荣光的集结,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出征号角。

3王光祈:《东西乐制之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2,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