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中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题目

毛中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题目

胡欣第二章第三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计2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3.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的著作是(A)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实事求是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从(B)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始

B.延安整风运动之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D.《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

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是在(A)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新民主主义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6.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B)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理论联系实际

D.与时俱进

8.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是(C)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解放思想

D.与时俱进

9.“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是毛泽东同志在(A)一文中提出来的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战阵的战略问题》

C.《实践论》

D.《矛盾论》

10.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D)

A.革命

B.改革

C.发展

D.创新

1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2.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阵线不同

13.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D )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A )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政权问题

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A)

A.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地方实力派

C.亲日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6.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理论建设

17.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C)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8.“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C)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19.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的著作是(C)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战争和战略问题》

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B)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2分,计10分)

1.“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是在(ABCD)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反对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反对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ABC)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注重协调性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CD)

A.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4.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BD)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为人民服务

D.批评与自我批评

5.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包括(BCD)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6分,计30分)

1.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实事求是是实质和核心。(3分)重要意义: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3分)

2.简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2分)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一精髓,才有了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2分)

第二,从理论的角度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实事求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2分)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948年,毛泽东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一总路线是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等内容。(2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1分)(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1分)(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分)

4.简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1)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2分)

(2)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2分)

(3)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2分)

5.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3分)

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3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8分,计16分)

1、材料一: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

—摘自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摘自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材料三:……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

—摘自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综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时期难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4分)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4分)答案要点:

(1)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之后得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2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缺乏经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怕失败。(2分)(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既取得了成绩,也遭遇了挫折与失败。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所得的若干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也为后人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4分)

2.材料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分配土地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

及服务与公众勤务这以外,其余人必须强制劳动。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材料二: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材料三:省苏(维埃政府)应该通令各地各级政府,要求各地政府录令布告,推促农民耕种。在令上要说明过去分好了田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业,生的不补,死的不退,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吃不完的,任凭自由买卖,得了钱来供给零用,用不完的,由他储蓄起来,或经营商业,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团体也不得勒捐。农民一家缺少劳动力耕田不完,或全无劳动力一点不能自耕的,准许出租。租金多少,以两不吃亏为原则,由各处议定。

综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1(《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有何意义?条文中尚有哪些不适合当时的政策规定?(3分)

(2)比较材料2与材料1,土地政策有什么原则的修正?为什么做这样的修正?

(2分)

(3)比较材料3与材料1,土地政策又有哪些原则的修正?为什么做这样的修正?(3分)

答案要点:

(1)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1分)

不适合实际的规定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只没收地主土地;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禁止土地买卖。(2分)

(2)答: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因为没收一切土地往往造成对中农利益的损害,不利于土地革命的开展。(2分)(3)答:将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改为属于农民,将禁止土地买卖改为允许农民自主租借买卖土地。因为土地革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消灭私有制,应该承认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3分)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计24分)

1.论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12分)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其具有了与时俱的理论品质。(3分)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是一个国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新的实践同原有理论中的某些结论产生了矛盾的时候,一个新的重大理论突破,能给实践以强有力的指导,既为实践的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又能开辟新的实践领域,同时为动员最广大群众参与新的实践提供精神动力,从而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同时世界发展大势保持同步,不断实现创新,是古今中外民族进步和国家兴

旺的经验总结。(5分)

(3)党的理论和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上在发展,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的视野,做出新概括。(4分)

2.阐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说明这条道路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启示。(12分)

(1)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明确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因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并长期占据着城市。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分)

(2)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提供了可能性:因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的长期分裂与战争,经过大革命影响的地方,具有建立红色政权的群众基础;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并且日益激化,革命形势继续发展;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4分)

(3)这条道路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化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同样,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4)它对于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这一理论,今天对于我们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并制定出合乎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3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