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条件概率教案设计1

条件概率教案设计1

条件概率教案设计1
条件概率教案设计1

条件概率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课题来源】

本课选自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条件概率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材中涉及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节内容承前启后,就其本身来讲,本课虽为选修内容,但从学生的角度讲仍占有较高的地位,使学生从另一个视角理解概率,可使其深刻理解概率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进而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现实情境的探究,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并能简单地应用公式进行问题解决。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条件概率计算公式的探究,渗透归纳思维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直观能力;

2.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感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现实情境,渗透概率思想,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条件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条件概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解决难点的关键:弄清楚“事件A发生”、“事件A发生并且事件B也发生”以及“事件B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教法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结合问题情境,通过探究、交流合作,运用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讲授过程中善于解疑、设疑、激疑,通过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让学生感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教学手段】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条件概率》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条件概率,对于学生来讲是全新的学习内容,因而在给出定义之前要给学生一个直观印象,从生活中先感知条件概率,再引入定义;随后,即通过问题串,让学生讨论、观察,自行发现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便于学生操作感知,完成条件概率公式第一次认识;再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内容的分析,将条件概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作为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渗透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过程及其重要性,既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又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过程中自然让学生感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此外,在计算概率问题时,因其具有不确定性,故学生容易想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凡事要经过缜密的思考与计算方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讲授法不能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没有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讨论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还能够培养其合作精神;现代的教学手段可使得问题能够更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适应于学生的形象思维,体现了课堂视觉与听觉的同步性与交互性,因而选择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上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在探索概念阶段, 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完成对条件概率公式的三次认识,使得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不断深入。

(2)在应用概念阶段, 让学生应用条件概率公式解决课前问题,前后呼应,感受两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异同,同时培养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可想当然。

(3)在总结概念阶段,让学生再次理解公式的含义,总结出条件概率的本质,强调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公式推导中的重大作用。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全 册 教 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分析“技术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人类需求技术的。使学生感受技术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直观图片、详实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 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

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教学内容 [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 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 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 归纳总结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 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讨论并回答案例分析: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0第六章 概率初步公开课优质教案

第六章概率初步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本节主要是复习本章内容 目标达成:本节主要是复习本章内容 教学流程: 【课前展示】 内容:以“提问——补充”地方法复习本章内容。 事 件 的可能性 确定事件 不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P(A)=1 P(A)=0 (随机事件0

2 【创境激趣】 激发了学生地求知欲,激起学生地学习兴 趣。 【自学导航】 内容:组内互帮互助完成例题地学习,教师提问后统一答案。 (1)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确定地?哪些是不确定地?请说明理由。 a) 随机开车经过某路口,遇到红灯; 不 确 定 事 件 游戏的公平性 概率的简单计算 (频率的稳定性,P(A)= ) n m

b)两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 c)400人中有两人地生日在同一天; d)掷一枚均匀地骰子,掷出地点数是 质数。 (2)如图所示有9张卡片,分别写有1至9这九个数字。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任意抽出一张。 a)P(抽到数字9)= ; b)P (抽到两位数)= ;

c)P(抽到地数大于6)= ,P(抽 到地数字小于6)= ; d)P(抽到奇数)= ,P(抽到偶 数)= 。 【合作探究】 如图,一个均匀地转盘被平均分成10等份,分别标有1,2,3,4,5,6,7,8,9,10这10个数字。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地数字即为转出地数字。 两人参与游戏:一人转动转盘,另一人猜数,若所猜数字与转出地数字相符, 4

则猜数地人获胜,否则转动转盘地人获胜。猜数地方法从下面三种中选一种: (1)猜“是奇数”或“是偶数”; (2)猜“是3地倍数”或“不是3地倍数”;(3)猜“是大于6地数”或“不是大于6地数”。 如果轮到你猜数,那么为了尽可能获胜,你将选择哪一种猜数方法?怎样猜? 目地:通过组内互帮互助学习,达到全员参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25章概率初步教案全章教案

25.1.1 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郁昌云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过程与方法: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问题情境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 (2)某人的体温是100 C;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 (4)水往低处流; (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2 (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 无实数解。 【设计意图:首先,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次,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发思考 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 )、(4)、(5)、(7)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事件,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设计意图:概念也让学生来完成,把课堂尽量多地还给学生,以此来体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原理念。】 二、引导两个活动,自主探索新知 活动1:5 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 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 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 (1 )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教师适当地加点拔和引导。 【设计意图:“抽签”这个活动是学生容易理解或亲身经历过的,操作简单省时,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最主要的是活动中含有丰富的随机事件,事件(3)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 它的提出,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探究欲望】

(2020年编辑)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内容分析 “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分配:2课时 (七)教学流程:

新人教版数学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全章教学设计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课题:随机事件与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数学思考目标 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 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解决问题目标 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情感态度目标 引领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珍惜机会,把握机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题情境】 摸球游戏 三个不透明的袋子均装有10个乒乓球.挑选多名同学来参加游戏. 游戏规则 每人每次从自己选择的袋子中摸出一球,记录下颜色,放回,搅匀,重复前面的试验.每人摸球5次.按照摸出黄色球的次数排序,次数最多的为第一名,其次为第二名,最少的为第三名.

【师生行为】 教师事先准备的三个袋子中分别装有10个白色的乒乓球;5个白色的乒乓球和5个黄色的乒乓球;10个黄色的乒乓球. 学生积极参加游戏,通过操作和观察,归纳猜测出在第1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不可能的,在第2个袋子中能否摸出黄色球是不确定的,在第3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必然的.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归纳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巧妙地实现从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活动二> 【问题情境】 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随机事件 1.通常加热到100°C时,水沸腾; 2.姚明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命中; 3.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 4.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 5. 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6.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7.太阳东升西落; 8.人离开水可以正常生活100天; 9.正月十五雪打灯; 10.宇宙飞船的速度比飞机快. 【师生行为】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问题,使问题情境更具生动性.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铁锤加工流程的设计,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设计的表达。 难点: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1)流程设计的目标 ①工作和生活中流程设计的目标: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等。 ②生产活动中流程设计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思考:在生产流程的设计中,除了上述所列设计目标外,还应考虑哪些目标? (2)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 生产活动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 “马上行动”: 1.处于城乡结合地带的某乡,现要在乡里新建一个小化肥厂,在流程设计上应考虑哪些因素?

2.要把北方的大豆移栽到南方,在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 学生回答1: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选用精良设备和技术人员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安全生产等。(大力表扬学生的环保意识) 回答2:将北方大豆移栽到南方,从种植流程上需要考虑适合种植的季节、气温、湿度、土壤、病虫害等因素,还有,要注意是否会引起生态不平衡。 教师补充由于动植物引进而引起的生态不平衡的例子。(见后面小资料部分) 生活和生产中流程的设计有两种情况:一是流程的若干环节是显性的,也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较容易描述,如上一节课的案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中的流程,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邮寄包裹的流程,邮局邮件的分捡流程设计等。 (学生描述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教师板演框图。) 然而,另一种流程的设计是隐性的,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漫长的探究才能得出的,例如,上一节课的案例“轴承的连续式淬火的工艺流程”、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案例等。 “案例分析: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用适当的方法生产出合成氨的原料-------氮气和氢气。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500℃和300atm条件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产生氨气,再通过氨分离气不断地把生成的氨分离出来,同时未转化的反应气体再进入合成塔循环加工,这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的产生是一个对其内在属性和规律探索的过程。19世纪初,经过化学家上万次的试验,最终才得出在500℃高温下和300atm的条件下能合成出氨,但转化率仅有2%~8%的试验结论,后来又经过不断的试验才形成现在工业生产上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思考: 问题1.这个案例包括了哪些环节,它们的时序如何? 问题2.如何将氨合成的流程图画出来,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个流程? 问题3.画流程图关键要注意什么? 问题4.合成氨的流程设计与前面提到的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相比,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问题1解答:合成氨生产流程包括了以下的环节和时序—— (1)先进行原料气(N2、H2)的制取-----制取环节; (2)气(N2、H2 )的净化,除杂质-----净化环节; (3)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状态)------压缩环节 (4)氨合成----合成环节; (5)最后进行氨的分离,得到浓氨并将未完全反应的N2、H2送回合成塔,再循环加工利用----分离环节。 问题2解答:如果用框图表达流程,合成氨的流程设计可以如下图:

初中九年级数学教案 第25章概率初步教案全章 第25章 概率初步

25.1.1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郁昌云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过程与方法: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问题情境 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 (2)某人的体温是100℃;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 (4)水往低处流; (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设计意图:首先,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次,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发思考 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4)、(5)、(7)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事件,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设计意图:概念也让学生来完成,把课堂尽量多地还给学生,以此来体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原理念。】 二、引导两个活动,自主探索新知 活动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概率初步全章教案

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25.1.2 概率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具准备】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10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

验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行. (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及“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 注意:(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试验活动、是否愿意交流等,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 (2).要求真实记录试验情况.对于合作学习中有可能产生的纪律问题予以调控. 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所以有可能有些组试验获得的“正面朝上”的频率与先前的猜想有出入. 提出问题:是不是我们的猜想出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相信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性,引导他们小组合作,进一步探究. 解决的办法是增加试验的次数,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合作. 4.全班交流. 把各组测得数据一一汇报,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对数据进行累计,按照书上P140要求填好25-2.并根据所整理的数据,在25.1-1图上标注出对应的点,完成统计图. 表25-2 想一想1(投影出示). 观察统计表与统计图,你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 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述情况,意思正确予以肯定与鼓励.“正面朝上”的频率在0.5上下波动. 想一想2(投影出示) 随着抛掷次数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变化趋势有何规律?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归纳.使学生认识到每次试验中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n 图25.1-1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 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 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目的性 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 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 科学技术 区别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 “ 怎么办” 回答“ 是什么”“ 为什 么” 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联系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专利申请过程:1、提交申请;2、受理;3、初审;4、公布;5、实质审查;6、授权。 三、技术的未来(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考试要求:理解(b))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①设计成为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③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改进产品的性能。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①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做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③技术进步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

第四章概率教案

第四章 概率 1.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 2.初步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必大小,了解事件 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 4.能对两类事件(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5.在概率的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发展“用数学” 和能力. 概率中“随机”观念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七年级(上) 章中学生已 经接触过不确定事件的有关事例(如在“一定能摸到红球吗”中已初步体 验了有些事 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在“转盘游戏”中 又体验了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谁转出的四位数大”中进一步体会到不 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 中,进一步了 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通过具体情景体会概率的意义,在丰富的实际问 题中认识概率是刻画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同时学习一些简单的计算概率的方法, 并通过对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帮助自己作出合理的决策. 教材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转盘游戏,意在通过实验与分析,使学生体会必然 事件、不可能 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掷硬币游戏,让学生初步了 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做大量试验的过程中感悟概率的意 义,初步体会可以通过做试验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材在第二节中, 通过对摸到红球的概率展开了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习定量刻划 一类事 件(古典概型) 在黑砖 上的概率问题, 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 三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主题图”,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本章要学习的内容。 课文给出学生十分 感兴趣的两个问题,希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介绍 本章主要内容,并指出概率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试验过程,亲自动手试验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 的分析处理,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 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生活“经验” ,这些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但其中的一 部分是错误 的.逐步消除错误的经验,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是学习概率的一个重要目 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让学生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 引导学生亲自从事 “试 验7收集试验数据7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从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 3.注意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事件的现象与特点,树立 一定的随机观念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事件发生的感受和并能设 的意识 可能性》 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在第三节中,通过小猫停留 使学生直观体验另一类事件(几何概型) ,了解此类事件发生 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高二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教案广东版

高二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教案广 东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 题:第三章第一节发现与明确问题 配套教材: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广东版) 课 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 授课时间:20xx年10月 授课地点:四川省xx中学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本课程的核心章节,本节是教材分段探讨“设计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设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它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对正确判断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否当前可以解决和是否值得解决具有重要作用,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节由“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两部分组成,并且对这两部分做了适当的拓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发现问题意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本节计划课时2课时,第1课时是让学生对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知道设计问题的,掌握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第2课时,以具体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实践去体会“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具体方法与过程。 二、学生分析 通过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发现与明确问题”是整个设计的首要环节,但他们对“发现与明确问题”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和体会,需要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知道设计问题的。 (2)、掌握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发现问题,并学会判断解决问题的价值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过程,养成细心观察生活、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掌握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学会分析发现问题的相关信息,判断问题是否值得解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概率初步本章小结 优质课教案

本章小结 【教学目标】 1.知道概率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一个事件的概率。 2.知道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不同,能根据经验判断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排出大小顺序 3.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意义; 2.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 3.正确判断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联系实际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思考与探究。 1.复习引入“上海地区明天降水”是什么事件?结论:随机事件。 2.天气预报“上海地区明天降水概率80%”与“上海地区明天降水概率50%”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共同点:都是随机事件; 不同点:降水概率80%——很有可能降水;降水概率60%——也是很有可能降水;但是可能的程度略低。 二、概率的定义: 1.概率:用来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这个事件的概率。 2.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要求 不可能事件:如果用V表示,则概率为0:P(V)=0; 必然事件:如果用U表示,则概率为1:P(U)=1; 随机事件:一般用A表示,则概率介于0到1之间; P(A)——纯小数、真分数、百分数等表示。 练习1:写出下列事件的概率:(若是很可能发生的事件,填“接近1”,若是小概率事件,填“接近0”)

1.用A表示“上海天天是晴天”,则P(A):________。 2.用B表示“新买的圆珠笔写得出字”,则P(B)____。 3.用C表示“坐火车出行,遭遇出轨”,则P(C)____。 4.用D表示“当m是正整数时,2m是偶数”,则P(D)。 三、用频率估计概率。 1.介绍频数和频率:以上操作中总共摸牌的次数称为“试验总次数”,抽到红桃的次数称为这一事件发生的“频数”;“频数÷总次数”即是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 2.【活动】全班31名同学,分为5组,每组一名组长,一名书记员,组长在一副扑克牌中取红桃、梅花、方块各一张牌混合放在一起,其他组员从中任意摸出一张牌,书记员记录摸牌的次数和各种花色出现的次数,最后计算每种花色出现的频率。 3.统计全班各组的数据,然后估计“恰好摸到红桃”的概率是多少? 我们通常把某事件在大数次试验中发生的频率,作为这个事件概率的估计值 4.读表:历史上统计学家曾多次做过抛掷一枚均匀硬币的实验,得出的以下数据(见课本) 四、反思小结,谈谈收获。 1.事件的概率: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P(V)=0;必然事件:概率为1:P(U)=1; 随机事件:概率介于0到1之间:0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1.1.3技术与自然(教案)

3、技术与自然 自然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资源。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如技术使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成为可能,在保证自然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合理地实现了自然为人所用的目的。 案例分析 都江堰——“活”的水利博物馆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 李冰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前后建 造的一座运用水动力学原理,采用无 坝引水建筑形式的古代大型水利工 程。其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配合巧妙,联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完整、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 都江堰水利工程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它既有灌溉、排水功能,又是水运通道,为成都和周边城镇的供水、水运、环保和防洪发挥了多种效益,还衍生了多种文化现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活’的水利博物馆”。 荷兰风车 荷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1/3的土地在海平面6m以下,是 一个“低地之国”。几千年来,荷 兰的土层持续缓慢下降,荷兰人不 仅要防止海水吞没国土,还要围海 造地,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 修筑堤坝和围海造地都需要大量 排水,古代没有电力,荷兰人便利用当地极为丰富的风力资源。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后来还创造了高达9m的抽水风车。风车成为荷兰人向大海夺取土地的强有力的武器,大小风车日夜转动,起到了排出海水、灌溉田地的巨大作用,在荷兰人向大海夺取土地的斗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同时,风车还被广泛用于榨油、脱谷等生产劳动中,为荷兰历史上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帝创

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 讨论 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并使直接受益的成都成为“天府之国”,抽水风车的转动使得荷兰从大海中取得近1/3的国土。请结合案例体会技术在人类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联系实际,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无法承受人类永无止境的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而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更大的效益。人类和自然应该成为朋友,人类要改造和利用自然,更要爱护自然。 马上行动 分析技术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与同学交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填入下表。 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阅读 造就“绿色”的技术

技术与设计1导学教案

教案——《技术与设计1》导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介绍“通用技术”课程,让学生知道“通用技术”的基本含义,了解课程意义、内容、要求。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一些家具以及生活用品的个性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创新、设计、技术的重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向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 难点: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三、课时:1课时 四、学情分析: ——新环境。老师新、同学新、校园与社会生活环境新。这种“新”,带给学生的可能是兴奋和好奇。 ——新课程。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试验中,可以说,每一门课,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然而,由于大部分课程的名称没有改变,倒不一定能对他们产生太多的悬念,但是,“通用技术”课,则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很多疑问。如果能对他们的这种疑问给以恰当的引领,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契机。 五、教学过程 1、设计(展示一些家具以及生活用品的个性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A、是蜡烛吗?噢不,它们是灯。一次可以持续工作5个小时。

B、这个会滚动的闹钟有两个轮子,一到设定时间,除了和普通闹钟一样响铃外,它还会自行滚开,你最好在它还没消失之前逮住它。很有意思! C、世界上最轻的自行车 D、合理巧妙的支架设计 E、坐的艺术 设计蔓延在生活之中,同时给生活带来了是很美妙的肢体与视觉享受,当你还来不及去注意它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在改变你的生活了,一个很出色的设计,将是推动生活的进步,也将是告别陋习的开始,引导着生活迈向简便、合理化,科学化与艺术化!所以说好的设计始终是在引导和改变生活! 总有人跟我抱怨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埋没了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么这门课程的设计环节就是给大家一个创新、展示的空间,期待看到大家的创新设计。 2、什么是技术? 有了设计就要有实现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技术”。 技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是不相同的。古今年中外的技术思想也不完全一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技术即技能 法国狄德罗:技术是工艺、程序 联合国教科文:技术是过程(包括:设计、制作、评价) 现代技术理论:技术是体系(分为:思想方法、操作技能、文化特性) 将技术与科学对比,帮助理解: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教案课题: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 教学内容分析:技术的五个性质是指技术的基本特性。创新是设计的核心,创新源于核心技术的革新,技术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技术的专利性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学生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享有知识产权。 教学目标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辩论、马上行动等活动,使学生:(1)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3)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4)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5)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6)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的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创新、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难点)理解技术的5个性质,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我校学生关于申请专利的材料。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及检查作业

1、讨论及提问:技术的价值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2、上节课的作业完成统计及分析。 介绍: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有什么危害?面对温室效应我们能做些什么?参考答案(多媒体课件) 3、上节课的两个链接查阅的同学请谈体会。 二、新授课 1、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他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2、案例分析:助听器的发明 3、讨论 助听器的发明: ①、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 ②、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③、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 总结: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4、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本节课将技术的性质与技术设计联系起来,是由技术向设计过渡的小节。这节内容对本册教科书涉及的设计进行了界定,有选择性地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技术与设计的重要知识进行介绍。它是本册教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兴趣的关键内容。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的同时,感受设计的重要性,对设计过程产生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设计的观念,但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不了解。而高一年级的学生较初中时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在发展起来,为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学生有设计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尤其是分析技术与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的思考点,需要他们思考、分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2.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3.了解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4.理解技术与设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展辨证思维能力。 2.提高小组协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技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设计的兴趣,能更好关注身边的事物。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技术与设计的辨证关系。 五、教学策略 1.通过动手操作及思考领会设计的内涵。 2.通过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领会设计的丰富内涵。

3.通过案例分析,组织讨论,理解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以及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感受设计的重要性,领会技术与设计的辨证关系。 4.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资源准备 1. 收集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图片。 2. 白纸每人一张。 七、教学程序设计: 1.课前展示几张设计的图片,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装潢设计。 2.新课导入:展示蜜蜂的蜂巢图片,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怎样构成? 在学生回答后给出: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蜂房由无数个大小相同的房孔组成,房孔都是正六角形,每个房孔都被其它房孔包围,两个房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令人叫绝的是,世界上所有蜜蜂的蜂窝都是按照这个统一的角度和模式建造的。蜂房的结构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经过对蜂房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相邻的房孔共用一堵墙和一个孔底,非常节省建筑材料;房孔是正六边形,蜜蜂的身体基本上是圆柱形,蜂在房孔内既不会有多余的空间又不感到拥挤。这种蜂窝结构强度很高,重量又很轻,还有益于隔音和隔热。 但是马克思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学生回答马克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引出关于设计的思考 引出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3.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给出问题:你心目中的设计是什么? 操作: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白纸,要求每位同学用两分钟的时间用发的纸做一件物品出来,可以采用剪、裁、叠等手法,可以借助其他物品来表现。 引出设计的概念: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2)设计的丰富内涵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26页下方的内容并完成27页的马上行动 一起看幻灯上面展示的几幅图片分别说出他们是哪种设计? 往往设计一件物品的时候,是既要用到技术设计,又要用到艺术设计。本书侧重与技术设计。 (3).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案例一:电动剃须刀 电动剃须刀发明之初体积很大,携带不方便。于是,有人设计出一种小巧、便携式的电动剃

概率初步章节复习

实验中学 九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课题25.2 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定义。 2.计算简单事件概率(古典概率类型)的方法,主要是列举法(包括列表法和画树形图法)。 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试验概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及求知欲。 2.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简单事件概率(古典概率类型)的方法,主要是列举法(包括列表法和画树形图法)。 2.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试验概率)。 教学难点体会随机观念和概率思想,逐步学习利用列举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二、事件的概念 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实验 中会发生的事件是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 在每次试验中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是事件。 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事件。

考点1.知道什么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例1、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 A.购买一张彩票中奖一百万 B.打开电视机,任选一个频道,正在播新闻 C.在地球上,上抛出去的篮球会下落 D.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点数之和一定大于6 变式训练(1)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 水中捞月 B 拔苗助长 C 守株待兔 D 瓮中捉鳖 解析:选D.“瓮中捉鳖”事件的发生概率为1,是一定能发生的,故此事件为必然事件 (2)下列事件是确定事件的是( ) A 太平洋中的水常年不干 B 男生比女生高 C 计算机随机产生的两位数是偶数 D 星期天是晴天 解析 选A ,因为“太平洋中的水常年不干”是确定事件,而“B 男生比女生高 C 计算机随机产生的两位数是偶数 D 星期天是晴天”是随机事件。 考点2.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例2.在一场足球比赛前,甲教练预言说:“根据我掌握的情况,这场比赛我们队有60%的机会获胜”意思最接近的是( ) A.这场比赛他这个队应该会赢 B.若两个队打100场比赛,他这个队会赢60场 C.若这两个队打10场比赛,这个队一定会赢6场比赛. D.若这两个队打100场比赛,他这个队可能会赢60场左右. 变式训练: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水概率是80%”,对此信息,下面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市明天将有80%的地区降水 B.本市明天将有80%的时间降水 C.明天肯定下雨 D.明天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 考点3.直接列举求简单事件的概率. 例3一个袋中装有6个黑球3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大小、形状、质地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情况下,随机的从这个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是( ) 变式训练:小明家里的阳台地面,水平铺设着仅黑白颜色不同的18块方砖(如图),他从房间里向阳台抛小皮球,小皮球最终随机停留在某块方砖上。 (1)求小皮球分别停留在黑色方砖与白色方砖上的概率; (2)上述哪个概率较大?要使这两个概率相等, 应改变第几行第几列的哪块方砖颜色?怎样改变? 解析: 1112 (9323) A B C 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