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01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现状_俄欧亚所吴宏伟

001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现状_俄欧亚所吴宏伟

001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现状_俄欧亚所吴宏伟
001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现状_俄欧亚所吴宏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4月/4日/第003版

国际问题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现状

俄欧亚所吴宏伟

一、中乌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良好

自1992年我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乌政治和经贸关系稳步发展。根据2004年统计数据,乌兹别克斯坦目前已是我国在独联体内的第五大贸易伙伴。

1.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是中乌经贸关系的显著特点,特别是2002年以后增速明显加快。1992年,中乌贸易额只有5200万美元,2005年已经达到6.8亿美元,增长了12倍。

中乌贸易经历了发展、停滞(甚至是倒退)、再发展这样几个阶段。1992年~1993年,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双边贸易额仅为5000余万美元;1994年开始增加,到1997年超过2亿美元。但此后双边贸易额又开始下降,到1999年只有4000余万美元。从2002年开始,中乌贸易额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4年达到5.7亿美元,2005年更高达近7亿美元。在中乌贸易中,中方进口远大于出口。

近年来,随着中乌贸易额的逐年上升,商品贸易结构也有所改善,机电产品及高科技含量产品比重有所提高。目前,我向乌出口的主要产品有家用电器、电脑、通讯设备、石油设备、煤气毒、拖拉机、化工产品、塑料制品、服装、鞋类、茶叶、食品等;自乌进口的主要产品有石油产品、生丝、棉花等。

2.经济技术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高。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初期,中乌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尚在起步阶段,当时双方建立的合资企业规模小,我国对乌的投资数额有限。近年来,随着双边贸易额的逐年上升,中乌经济技术合作也有了较大进展。合作项目主要涉及农业灌溉、水电站建设、机电产品供应、化工厂建设、煤气表生产、油田作业开发、缫丝、小拖拉机组装、电信等。我国公司还积极参与了乌招投标项目和工程承包项目,对乌贷款及援助项目执行得也比较顺利。截至2004年,我国企业在乌已完成项目投资金额近1亿美元,在建项目金额近3亿美元。在乌先后登记注册的中方独资和合资企业约160余家,迄今还在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约40家。

二、中乌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中乌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双方的经贸合作还没有与良好的政治关系相适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一个非常重要且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是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大国。中乌两国虽然没有直接接壤,但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双方都有进一步发展经贸合作的强烈愿望和良好的政治基础。要进一步推动中乌经贸合作向前发展,当前应该着重解决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贸易便利化方面存在一定障碍。我国与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在经贸关系发展方面总体比较顺利,但也面临贸易便利化问题,存在着许多非关税壁垒。2002年9月,中方专家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其对象包括:我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我国驻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中方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有贸易往来的大型中资企业,我国相关领域的部分专家等}调查的内容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便利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在海关程序、标准一致化、商务流动和监管环境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壁垒:这些壁垒严重阻碍了区域内各成员国间贸易规模的扩大。在这4个主要指标中,海关程序、标准一致化两个指标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出口的影响最为显著,是影响贸易规模扩大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作为同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的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调查中发现的上述问题在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进一步改善这4个指标对于促进中乌经贸合作将有很大的作用。

2.交通运输不通畅阻碍了双边的贸易和经济合作。我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地理上不接壤,需经吉尔吉斯或其他国家进行过境运输。中乌经贸活动受交通运输不通畅的影响和制约很大。目前,中乌交通运输可以通过航空、铁路和公路进行。但是,航空运输存在运量小、成本高的问题。而铁路运输又要通过哈萨克斯坦。目前,从我国运输货物经过哈萨克斯坦到第三国非常困难。这里面有口岸硬件设施不足的因素,如在运输量大幅增加情况下,货物在口岸往往出现积压情况,也有些问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韩国的客商反映货物进出哈萨克斯坦手续非常繁琐,使他们不愿意继续使用这个运输通道。在公路运输方面,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有公路联接。中、吉、乌三国能够运行的汽车运输线路全长约970公里,其中中方境内245公里,已全部改建完毕:乌方境内445公里,各类车辆均可通行;吉方境内280公里,约有80公里路段山高、坡陡、弯急,条件较差,大型运输车辆难以通行。同时,吉尔吉斯斯坦一些地区的治安状况较差,时常发生袭击客运和货运汽车的情况。中乌之间的汽车运输也可以经过哈萨克斯坦,但距离比较远,而且目前在中哈口岸通关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有中国企业反映,本来中哈之间签订有货物运输协议,两国货运汽车经过海关以后可以直接到达有关城市。但是,哈方却规定让中国汽车把货运到口岸以后必须把货卸下来,由哈方的汽车再把货运到目的地。

为解决中乌陆路交通运输不便的问题,我国政府已经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6000万元人民币援助,对中-吉-乌公路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路段进行改造。该项目已于2004年6月正式开工。另外,修建中-吉-乌铁路的计划也已经列入国家规划,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中乌经贸合作中的交通瓶颈有望很快得到缓解甚至根本解决。但是,在这条铁路建成之前,中乌经贸合作还要受到交通不便的制约。

3.相近的产业结构对发展中国(新疆)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经贸合作产生了影响。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特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在气候、自然条件和纬度上有较大的相同性,物产比较相似,所以产业结构在许多方面都有相同的地方,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和我国的新疆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地,它们生产的棉花都以外销为主。同时,围绕棉花生产形成的产业也都是乌兹别克斯坦和新疆地区的支柱产业。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每年需要消费相当数量的棉花。对于我国内地的消费市场来说,新疆棉花有较大的地理优势,在和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中亚产棉国家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乌兹别克斯坦希望出口中国的汽车和飞机也遇到类似的问题。这种状况导致中乌进出口商品出现品种单一的情况,同时也使中乌贸易受国际和中国国内市场影响比较大。因此,中乌贸易发展需要寻找新的思路和增长点。

虽然中乌经贸合作受到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其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最近几年双方的经贸合作领域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已经证明其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这些不利因素的逐步消除,条件的不断改善,中乌经贸合作将会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全文) 2010-12-23 15:18:22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编辑:张娜 目录 前言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二、拓展相互投资领域 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五、帮助提升民生水准 六、拓宽中非合作领域 七、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作用 结束语 附录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国与非洲共同面临的任务。 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充分发挥双方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按照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实践证明,中非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助于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促进了中非共同繁荣和进步。 20 世纪50 年代,中非经贸合作以贸易和对非援助为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内容日益丰富。特别是2000 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双方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和活跃,贸易、投资、

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全面推进,金融、旅游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拓展,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非经贸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也愿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加强与非洲国家的磋商与协调,共同参与非洲建设,共同推动非洲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贸易是中非经贸合作最初的形式。伴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和交往的增多,中非贸易规模日益扩大。1950 年,中非双边贸易额仅为1214 万美元,1960 年达到1 亿美元,1980 年超过10 亿美元。2000 年迈上百亿美元台阶后,中非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8 年突破了1000 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508 亿美元,自非洲进口560 亿美元。2000 年至2008 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3.5% ,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 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 升至10.4% 。2009 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非贸易额下降到910.7 亿美元,但中国在当年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发展态势。2010 年1 月至11月,中非贸易额达1148.1 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非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继进入对方市场。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以轻工、食品、化工、土畜产等为主。2000 年以来,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商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大幅提高。目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对非出口的比例已超过50% 。在非洲对中国出口方面,棉花、磷酸盐等初级产品曾经是主要商品。近年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非洲农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加快。埃及的柑橘、南非的葡萄酒、加纳的可可豆、乌干达的咖啡、突尼斯的橄榄油、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特色产品,逐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 年中国从非洲进口有所下降,但农产品进口增长了25% 。 多年来,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综合平衡发展。中国已与45 个非洲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加强在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合作,为中非贸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支持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从2005 年起,中国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截至2010 年7 月,受惠商品已扩大到4700 多个税目,今后将逐步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全部税目95% 的商品。在零关税政策带动下,非洲受惠商品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从2005 年至2010 年6 月底,中国在零关税待遇项下累计进口非洲商品13.2 亿美元,包括农产品、皮革、石材、纺织服装、机械零部件、贱金属、木制品等。中国还通过举办非洲商品展、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并提供摊位费减免等优惠便利措施,帮助非洲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当前,中国和非洲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市场需求旺盛,中非贸易具有很大潜力。就中国而言,非洲原油、矿产、钢材、农产品等商品对华出口,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出积

乌兹别克斯坦税法

乌兹别克斯坦2008年新税法税率变化情况 ●为了稳定发展国内经济、减轻企业税负,根据乌总统卡里莫夫签署的政府 令,自2008年1月1日起,乌对国内税收项目进行了部分调整,实行新的征税税率。新的税收政策旨在避免纳税人的某些逃税和隐瞒收入的行为,促进纳税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增加企业利润。通过减税获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增加投资、发展生产和提高工资。新税法典是在1998版税法(11章,135条)基础上修订的,修改30余处。新税法包括2大部分、21篇、64章、392条。 ●总趋势: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统一社会性支出、小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 的统一税逐年降低。如: -利润税:1998年税率为35%,目前为10%; -自然人所得税最低税率:从45%降低到25%; -统一社会性支出:从40%降低到24%; -小企业和农业生产企业、农场统一税:从10%降低到8%; 综上,近7年来税收负担从40%降低到27%。 ●主要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现行税收体系,提高了税收对乌经济发展的促进 作用。对发展和扩大生产、鼓励员工积极性提供了新的可能;简化了统计工作,允许企业留下1000亿苏姆的可支配资金。 ●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如,以往商业银行在向其分支机构转交商品和物资 时,总行和分行要两头纳税,新税法出台后,分支机构不再重复纳税; 利于吸引外资。如,以往商业银行向外国金融机构支付投资项目贷款收入需要纳税,现在免除了。银行利润税税率从17%降低到15%,节余的资金专门用于扩大银行资本金。 ●为配合乌政府将2008年命名为“青年年”,新税法对商业银行在向年青 家庭提供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方面规定了优惠的纳税程序。非统一税纳税者有权在纳税基数中扣除用于无偿支付抵押贷款利息或用于为属于“年青家庭成员”的员工购买房产的数额(不高于纳税基数的10%); 属于纳税范畴的、年青家庭成员挣得用于支付为建房、装修和个人买房所借的抵押贷款本息的工资和其他收入以及得到法人-雇主发放的购房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 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DirectInvestment,ODI)是指我国国内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形式投资,且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与国内投资相比,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货币利率、汇率波动复杂,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因素也更多,从而使得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明显大于国内投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积极评价风险因素,分析风险产生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才能确保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进行。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993年后,我国成为吸收外来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878亿美元,成为世界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增加了60余倍。二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延伸。在初期,我国的

企业一般在零售批发、采矿等行业投资,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已扩展到技术开发、商务服务、金融地产、生产制造等产业。三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我国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亿美元,居全球所有国家、地区的第13位,虽然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尽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总量上增长迅速,但在许多项目上出现了大量的亏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小损失。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东道国要么以保护资源或维护国家安全为理由,要么因为政权更替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失败或者即使能够并购成功其后续经营也出现了很大问题甚至项目被迫中止。比如,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过程中由于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进行干预而失败;2009年中铝在收购矿业公司力拓的过程中,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而失败;近年来则出现了我国两大通信企业中兴和华为在美国的投资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而受阻。东道国政局的变动也给我国的海外投资带来很大风险。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迫使中铁在利比亚总额为42亿美元的3个铁路工程搁浅。此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发达国家恶意设置的各种壁垒也使我

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投资政策研究与思考

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投资政策研究与思考 闫鸿毅、李世群 2012-03-26 13:44:56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第1期 一乌兹别克斯坦概况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中部的内陆国家,西北濒临咸海,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接壤。总面积约为44.74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交通枢纽(见图1)。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黄金储量列世界第四位,石油已探明储量为5.84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约为2.06万亿立方米,铜和钨储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均居前列,白银、白金、锌和铝矾土等金属矿藏也非常丰富。

乌主要工业部门有能源、电力、黑色和有色冶金、化工、机械制造、木材加工、建筑材料、轻纺和食品等。乌农牧业以种植棉花、水稻和瓜果以及养羊、养蚕为主。近年来,乌分阶段稳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实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同时对国有企业实行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积极吸引外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逐步实现能源和粮食自给。 二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简介 (一)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概况 2008年12月,乌总统签署命令,决定成立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FIEZ)——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其活动将按照1996年4月通过的《乌兹别克斯坦经济自由区法》之规定执行,为外国和本国投资者在自由工业经济区内利用高科技生产国际市场所需的产品和发展先进的工业、制造业、过境运输和社会基础设施创造有利条件。 截至目前,乌政府已向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投资6 500多万美元,主要建设区内的基础设施及社会性服务项目。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行政董事会已出台并实施该区初步建设总规划,包括建设4条连接纳沃伊国际机场的公路、铁路支线、天然气高压管道和生活用水管道网。 在纳沃伊州设立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条件。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白皮书(汉英对照版)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国与非洲共同面临的任务。 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充分发挥双方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按照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实践证明,中非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助于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促进了中非共同繁荣和进步。 20世纪50年代,中非经贸合作以贸易和对非援助为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内容日益丰富。特别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双方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和活跃,贸易、投资、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全面推进,金融、旅游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拓展,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非经贸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也愿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加强与非洲国家的磋商与协调,共同参与非洲建设,共同推动非洲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贸易是中非经贸合作最初的形式。伴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和交往的增多,中非贸易规模日益扩大。1950年,中非双边贸易额仅为1214万美元,1960年达到1亿美元,1980年超过10亿美元。2000年迈上百亿美元台阶后,中非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508亿美元,自非洲进口560亿美元。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3.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升至10.4%。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非贸易额下降到910.7亿美元,但中国在当年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发展态势。2010年1月至11月,中非贸易额达11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非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继进入对方市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以轻工、食品、化工、土畜产等为主。2000年以来,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商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大幅提高。目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对非出口的比例已超过50%。在非洲对中国出口方面,棉花、磷酸盐等初级产品曾经是主要商品。近年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非洲农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加快。埃及的柑橘、南非的葡萄酒、加纳的可可豆、乌干达的咖啡、突尼斯的橄榄油、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特色产品,逐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从非洲进口有所下降,但农产品进口增长了25%。 多年来,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综合平衡发展。中国已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加强在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合作,为中非贸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支持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从2005年起,中国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截至2010年7月,受惠商品已扩大到4700多个税目,今后将逐步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全部税目95%的商品。在零关税政策带动下,非洲受惠商品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从2005年至2010年6月底,中国在零关税待遇项下累计进口非洲商品13.2亿美元,包括农产品、皮革、石材、纺织服装、机械零部件、贱金属、木制品等。中国还通过举办非洲商品展、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并提供摊位费减免等优惠便利措施,帮助非洲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当前,中国和非洲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市场需求旺盛,中非贸易具有很大潜力。就中国而言,非洲原油、矿产、钢材、农产品等商品对华出口,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出积极作用。就非洲而言,中国的产品和技术适合非洲发展的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也为非洲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非洲资源产品提供了稳定的出口市场。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非洲,可以帮助提高非洲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一些非洲国家控制和缓解通货膨胀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规模、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tc.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关键词: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key words: manufacture;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98-02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占世界fdi存量的0.85%,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

对外援助与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51 CHINA OPENING JOURNAL 开放导报 2015年2月 第1期 总第178期 February 2015No.1 Total No.178 【开放论坛】 一、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与问题 1. 制造业成本上升的选择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的成本逐年上升。与发达国家相比,2005年美国制造业成本高于我国成本22%,2008年降到5.5%。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相比,2006年中国制造业成本比墨西哥低5%,2009年高出墨西哥20%。成本的上升包括几个方面:劳动力价格攀升、原材料成本提高、融资难。自2010年开始在各地出现的“用工荒”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劳动力成本的时代,低廉劳动力成本不再是我国企业发展的优势。而原材料价格,自2009年开始迅速上升。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也遇到了困难,超过80%的中小企业依靠自筹资金解决企业发展融资问题。而外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自金融危机以来,针对我国的贸 对外援助与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李 丹, 陈友庚 (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0) [摘要] 我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于推动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其发展,而对外援助(ODA)在此过程中未能得到重视。事实上,对外援助作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已经对对外投资和贸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从加强对境外经贸合作区东道国的宏观政策援助、实施本地化战略、使用援外优惠贷款支持合作区建设三个方面实施改革。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对外援助 对外投资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5)01-0051-03 [作者简介] 李丹(1967 — ),河南南阳人,法学博士,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全球治理、国际发展研究;陈友庚 (1983 — ),湖南岳阳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发展援助。 易摩擦增多,这都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增添了障碍。 在这种形势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具备了其合理性与迫切性。 2. 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现状 我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分批进行的。2006年11月审批通过了8家,2007年底通过了11家。其做法是:先由我国政府(商务部牵头)与政治相对稳定、与我国关系较为友好的国家协商完毕;商务部审批通过的企业与该国政府再签约,在该国负责建设经济贸易合作区;该企业在国内外吸引企业进入合作区,形成产业集群。我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特点是,从运行模式来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经营,这是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运行的原则;从境外经贸合作区分布的地区来看,非洲、南亚、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占了大部分;入园企业多为能源、资源、农业、轻工、冶炼、电子等行业;主导企业一般是国内的大型企业,多为国有

乌兹别克斯坦矿业

乌兹别克矿产资源开发与矿业政策及国际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国位于中亚腹地,南靠阿富汗,北部和东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东、东南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连,西与土库曼斯坦毗邻。国土面积44.78万平方公里,人口2640人(截止2006年4月11日)。经济发展落后,2005年人均GDP495.4美元。但乌国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油气和金矿资源,目前已经受到国际矿业投资者的较大关注。 一、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1. 石油和天然气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比较丰富油气资源,是中亚地区未来油气增长的重要国家。据乌兹别克斯坦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5年1月1日,乌天然气预测储量为5.9029万亿立方米,石油和凝析油预测储量为11.8亿吨。乌兹别克斯坦全国共有160 多个油气田,主要分布在5个油气区--乌斯秋尔特、布哈拉-希瓦、西南吉萨尔、尔汉河盆地、费尔干纳。主要油田是:坎达格、乌奇克孜尔、科卡廷、帕尔瓦塔什、雅舒阿拉米什克、沙里坎-科贾巴德;主要气田包括:扎尔卡克斯、穆巴列克、舒尔坦等。 乌独立以来石油和天然气产业获得较快发展,1999年石油和凝析油产量达到最高峰812万吨,是1992年的2.5倍。此后乌石油和凝析油产量不断减少,2005年共生产石油及凝析油545万吨,比上一年下降17%,比1999年下降32.9%(图1)。天然气产量一直稳定增长(图2)。2004年天然气产量增长4.1%,达到历史最高峰598.65亿立方米。2005年天然气产量为597亿立方米,比上一年下降0.3%。天然气在乌兹别克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80%,石油占10~13%。 图1 乌兹别克斯坦原油和凝析油产量变化图 图2 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产量变化图 资料来源:商务部,乌兹别克统计委员会 乌兹别克油气总公司是乌兹别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垄断性国有企业集团,注册资金现为2536.79亿姆(2005年底,1美元约合1180姆),2005年产品销售收入为41620亿姆,比上年增长50%;纯利润为4614亿姆,同比增长62%,资产总额为53360亿姆,2005年的总投资额为4959.4亿姆,同比增长27.2%。 乌油气加工能力较强,共有2座加工原油和凝析油的大型炼油厂:费尔干纳炼油厂和布哈拉炼油厂,均为"乌兹别克油气总公司"的下属企业。两座原油加工企业的年加工生产能力合计为1120万吨,目前均未达到满负荷工作量,有意向与外国公司开展来料加工。 乌目前共有4家大型天然气加工企业: 穆巴列克天然气加工厂,舒尔坦石油天然气厂,舒尔坦天然气化工综合体,乌兹别克油气开采地质钻探公司,均为"乌兹别克油气总公司"的下属企业。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对外投资现状。根据商务部数据,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金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截至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463亿美元。数据显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增长较快。尤其对美国投资,增长了23.9%,对欧盟的投资增长了1.7倍,大大高于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增速。此外,中国对服务业的投资上升明显,服务业增长最快,增速为27.1%,占全部对外投资的比重达64.6%。而对采矿等资源投资同比下降了4.1%,在全部投入中仅占18.8%。下一步中国将重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鼓励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向沿线国家转移。 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中国境外直接投资预计将达1.25万亿美元,中国似乎正在往全球投资者的角色迅速转变。境外投资帮助更多来自各行业的中国公司进入新市场和获得更具竞争力所需的经验、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本。而中国公司的投资也从选择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转向具备先进技术、知名品牌、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分销网络的发达国家。 (二)我国对外投资特点。一是我国即将成为净资本输出国。据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金融类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非金融类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而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197.1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7.1亿美元,这也是我国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中国对外投资增速

中国与非洲的石油贸易与合作

CoverStory 图l2006年中国进口石油来源比例 多年来,安哥拉正逐渐成为我国在非洲大陆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其中,中安贸易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以石油贸易为主要内容。 (二)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与成果 在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仅仅靠海外买油,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的需要并且其风险也很大。确保我国石油稳定供应,关键在于油源多元化。当今世界,在国际石油资源角逐中,加强国际石油领域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有步骤地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体系,积极开展石油外交。我国利用世界石油资源一是通过石油贸易,从国外直接购买石油及石油产品,即“贸易油”;二是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建立海外长期的石油生产基地,稳定地获取“份额袖”。尽管贸易油是主渠道,份额油只能是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辅渠道,但是海外份额油掌握得越多.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主动权就越大。 中国与非洲各国有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2l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中国与非洲领导?14?人的努力,中非石油合作的内容 开始多元化,由过去单一的石油 贸易形式,扩展到石油勘探开发 领域。目前非洲已经是中国最大 的海外份额油来源地。 早在1996年,中国石油天然 气集团公司就获得了苏丹穆格莱 德盆地1/2/4区块石油开发权。苏 丹的这一项目是建国以来我国首 次获得海外石油开发权,此前中 国石油公司仅在海外获得过服务 作业权。此后,中石油又拿下了苏 丹3/7区块的开采权,并在2003 年发现了约6亿桶的可采储量。 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995年到苏丹从事石油勘探开 发以来,现在中石油在苏丹已经 形成了勘探、开采、炼制一体化的 系统工业体系。现在,苏丹位居我 国海外份额油来源第一位。预计 未来三至五年内,我国从海外获 得的份额油总量将达到每年 5000万吨,相当于现在大庆油田 的产量。 另外,中石油在苏丹不仅帮 助苏丹勘探开发石油资源,而且 还建立炼油厂,培训苏丹石油技 术人员,使苏丹成为非洲大陆的 一个石油出口国。与此同时,还 捐资修建了医院、学校和公路。 中国与多个非洲国家展开了 广泛的合作。2004年5月20日, 中国石化集团与非洲最大的产油 国尼日利亚签署协议,将在尼日利 亚投资5亿美元进行海上石油勘 探开发,并从7月起,每天从尼日表1原油日产量 国家日产量(千桶)占世界原油日产量份额 阿尔及利哑20052撕 安哥拉140918% 喀麦隆6301% 乍得153O2% 刚果(布)262O3% 埃及6780g% 赤道几内亚35805% 加蓬232O3% 利比亚183522% 尼日利亚24603O% 苏丹397O5% 突尼斯69O.1% 其他国家680.1% 非洲总计9990121% 正C,NO.11.2007

乌兹别克斯坦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乌兹别克斯坦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摘要: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实行渐进的市场化改革,经济稳定增长,其中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良好,起到关键作用。但由于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经济体系不健全,其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后劲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分阶段、稳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实行“进口改造替代”和“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和非国有化,积极吸引外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逐步实现能源和粮食自给,基本保持了金融形势的稳定和宏观经济的较快发展。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3%,其中工业增长9.3%,农业增长6%,投资增长12.4%。 一、乌兹别克斯坦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1、农牧业现状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古老的灌溉农业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30%,出口创汇额占60%,从业人员占全国的30%左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现有农业用地2237万公顷(3355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03.4万公顷(6051万亩),牧场面积1285万公顷(19275万亩)。粮食产量基本保持在600-650 万吨左右,主要产品有小麦(约占粮食作物产量的90%)、大米。 [1]2010年乌兹别克斯坦粮食总产值达695.2万吨。乌兹别克斯坦还是中亚重要的水果和蔬菜产地,2010年产瓜果334万吨,各种蔬菜634.64万吨。[2]畜牧业以生产毛、肉为主,生产和出口大量羔皮,年产量占世界第二位,粗羊毛年产量约2万吨。养蚕业发达,年产蚕茧约1.6万吨,占世界第六位。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第五大产棉国,第二大出口国,平均棉花(籽棉)年产量为350万吨,棉花种植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产值约占农业产值的40%左右。每年加工生产原棉约100-120万吨,75%出口。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2010年种植面积134.3万公顷(2014.5万亩),与上年持平。全年产籽棉340万吨,加工皮棉112.5万吨,比2009年增长7.5%。受益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的上涨,2010年棉花出口额近1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46%。棉花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2009年的8.6%上升到了11.3%。2011年前三季度,皮棉产量68万吨,同比下降6.3%。皮棉加工率为33%,计划到2016年达到70%。在2011年10月12—13日乌兹别克斯坦国际棉花博览会期间,签约成交60万吨皮棉和纺织品,交易额达5.5亿美元。有来自38个国家330家公司的660名代表出席了此届交易会。从2011年1月1日起,乌兹别克斯坦税务部门不再接收棉纱出口企业的出口商品增值税退税申请。 2、石油、天然气开发现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差距与潜力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差距与潜 力 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差距与潜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贸易大国和引进外资大国,但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则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可靠的官方统计数据公布.事实上,近年来伴随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已成为受世界瞩目的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2004年,商务部首次正式发布中国(大陆)2003年度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可视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未来,伴随着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不仅作为世

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而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也将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上的地位较低,并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展望未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巨大的潜力。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8.5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8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65倍,相当于1990年的3.4倍。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高速增长导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迅速扩张,截至2003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332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85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253倍,相当于1990年的13倍。2004年延续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上升势头,据商务部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中国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36.2亿美元,年末存量接近370亿美元。 从国际排名来看,也可以看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成绩不俗。在基本上由发达国家垄断的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上,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在196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位次稳中有升,投资存量的位次大幅提升,目前流量和存量的排名均在第20名上下(见图1和图2)。

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

中国与非洲的伙伴关系 肯尼思?金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北京峰会必将开成一次隆重、务实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这艘承载着新世纪中非关系的伟大航船①必将乘风破浪,驶向中非友谊的美好明天!(Beijing Summ it,Secti on7,2006)② 在迄今最大的一次中非峰会召开之际,③我们有必要来审视一下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Hu,2006,in King,2006b)。本文将集中讨论中非之间的发展合作,特别是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而不是考察中非伙伴关系的所有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中非间的贸易和投资关注非常多,而关于中国对非援助的著述却极少。 本文主要是回顾具体的政策,而不是分析政策的实际效果。这些实际效果是通过在非洲各个国家的具体工程、项目或者其他的行动体现出来的。但是,即使不从国家层面上来分析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中非关系发展中也仍然有一些重大进展值得我们去关注。 我们首先将集中讨论中国是如何看待与非洲的合作的。我们也会讨论“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 w Partnershi p f or Africa s Devel opment,NEP AD)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方式和思路。此外,我们还会适当地对比中国和西方国家援非的不同方式。 3肯尼思?金(Kenneth King),香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教授。 33本文的初稿是在“21世纪中国在非洲”会议上的发言稿(南非:约翰内斯堡,2006年10月16—17日)。该会议是为了准备中非合作论坛,由英国皇家学会、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以及NEP AD秘书处联合举办的。 ①对历史比较了解的读者看到“航船”一词可能会想到600年前的郑和。他当时带领舰队从中国出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航海,并到达了非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海岸。参见Sailing W est:A dm iral Zheng He’s Voyages,March—May2006,Hong Kong Museum of H ist ory。 ②“中非关系乘上新世纪的航船”的网页是由多个独立有序的网页链接组成的。下文在引用该网页上的内容时将注明其网页上所显示的顺序,如“第几”部分。 ③截至9月中旬,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的元首确定将参加此次峰会,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对外投资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外投资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对外投资;区域;发展 1 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 1.1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我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231亿美元,首次接近利用外资水平,流量连续3年居世界第3位,存量达882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8位。境外投资企业总数近3万家,遍及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向东道国缴税总额192亿美元,创造186万个就业岗位。我国企业还建立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发挥了示范和带动效应。此外,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136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352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48万人次。“走出去”已成为我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1.2对外投资流量快速增长,与吸引外资规模首次接近。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中国发布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以来,连续12年实现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2002-201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1.3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不断扩大,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 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3.4%,在全球分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8,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 1.4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截至2014年底,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2014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1.1%。 1.5投资行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投资流量、存量均超七成。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77.8%。 1.6并购项目亮点突出,但传统采矿领域交易金额大幅下降。 2014年,中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595起,实际交易总额569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24.8亿美元,占并购交易总额的57.1%。涉及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并购亮点突出。同时受大宗商品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采矿业并购金额虽仍保持首位,但从上年的342.3亿美元大幅下滑到179.1亿美元,同比下降47.7%。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版图_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走出去”的新形式,既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也有利于培养东道国的产业集群。目前,中国已经在15个国家建设了19个国家级境外贸易合作区,多数分布在亚洲、非洲及东欧等地。本刊汇总了这些贸易合作区及其产业定位,以供读者参考。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版图 1.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 投资企业: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定位:主区以有色金属、型材加工、 仓储、物流为主导产业,分区 以商贸服务、现代物流、加工 制造、房地产开发、配套服 务为主导产业 2.泰国罗勇工业区 投资企业:中国华立集团 项目地点:泰国东部安美德罗勇工业城产业定位:汽配、机械、家电等 3.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 投资企业:海尔集团 产业定位:家电、汽车、纺织、建材、化工4.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投资企业:江苏太湖柬埔寨国际经济合 作区投资有限公司 产业定位:轻纺服装、机械电子、高新技 术、物流等配套服务业 5.尼日利亚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 投资企业:广东新广国际集团公司 产业定位:家具、建材、陶瓷、五金、医 药、电子 6.毛里求斯经济贸易合作区 投资企业:山西晋非投资有限公司 产业定位:信息商务服务、物流贸易、生 产加工、社区服务及配套生活 服务 走出去与信贷 66 2013年第8期

7.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经济贸易合作区 投资企业:上海实业集团 产业定位:以房地产开发为主 8.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 投资企业:康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产业定位:轻工业、木材加工业和家电业 9.委内瑞拉中国科技工贸区 投资企业:山东浪潮集团 产业定位:定位电子、家电和农机等产业10.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中尼经 贸合作区 投资企业: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 产业定位:商贸物流、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 11.越南中国(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 投资企业:深越联合投资有限公司 产业定位:纺织轻工、机械电子,医药生物 12.越南龙江工业园 投资企业:浙江省前江投资管理公司 产业定位:集中在轻工、电子、建材、化 工、服装等行业 13.墨西哥中国(宁波)吉利工业经济贸易合作区 投资企业:浙江吉利美日汽车有限公司 产业定位:以吉利美日汽车公司投资为主14.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 投资企业:江苏永元投资有限公司 产业定位:冶金、建材、机械、纺织轻工、 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等 15.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投资企业: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定位:石油装备、纺织服装、运输工 具、机械电子和新型材料 16.阿尔及利亚中国江铃经贸合作区 投资企业:中鼎国际、江铃汽车集团 产业定位:汽车、建筑材料及其相关产业 17.韩国韩中工业园 投资企业:重庆东泰华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产业定位:汽车、摩托车、船舶零部件,以 及生物技术、物流及批发业等 18.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区 投资企业:广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产业定位:家用电器、精细化工、生物制 药、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制 造及新材料相关产业 19.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 投资企业:中航林业有限公司 产业定位:林地抚育采伐业、木材加工业、 商贸物流业 走出去与信贷 67 2013年第8期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FDI(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迅猛发展并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FDI大量涌入我国,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扩大我国的产品市场。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国采取更加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对外投资,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摘要:对外直接投资;FDI;全球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地加入了全球贸易的大环境下,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领域极具活跃的国家。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也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积极“走出去”,打破单方被投资的局面,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此,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发展困境,有利于我国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利用我国企业特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发展。 二、目前中国FDI现状描述 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实现了连续12年的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1.高速发展,但差距依旧明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几年发展迅猛,2014年创下对外直 接投资的历史最高值1231.2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但是与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相比较显示出了极大差距。 2.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广泛,但是投资领域高度集中。这也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共性。 对外投资行业大多分布在服务也、资源业和制造业。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 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 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 77.8%。 3.投资地域高度集中。我国对外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截至2014年底,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2014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1.1%。显示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地域的高度集中度。 4.对外投资存量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也不断扩大, 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 3.4%,在全球分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8,首次 步入全球前10行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