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徐日升、张诚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徐日升、张诚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徐日升、张诚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徐日升、张诚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收稿日期:1999212201

 作者简介:余三乐(19482),男,北京行政学院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K 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621(2000)0520064204

徐日升、张诚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余三乐

(北京行政学院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所,北京100044)

摘 要:本文根据康熙年间中俄双方的客观形势的对比,根据中、俄关于尼布楚谈判的评价,对西方传教士徐日升、张诚等在参与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实事求是的肯定。

关键词:中国;徐日升;张诚;俄国;《尼布楚条约》

在清代的顺、康、雍、乾时代,参与大清朝廷的外交事务是在宫廷服务的西方传教士们的重要职责之

一。他们参与了多次对外谈判,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徐日升等所参与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谈判。

清王朝于1644年定都北京之后,原来长期威胁中原北部的蒙古分为了两部分,即仍与中国为敌的厄鲁特部等西部蒙古(当时为首的就是噶尔丹领导的准噶尔部)和承认是大清藩属的喀尔喀部等东部蒙古。这两部分蒙古人也是形同仇寇,互相攻伐。喀尔喀以中国为其后盾,而准噶尔部则背靠俄罗斯。

更令人担忧的则是日益向西扩张的俄罗斯势力。在中国的元朝时期,俄罗斯曾是蒙古大帝国的一部分。蒙古衰落之后,俄越过乌拉尔山脉,迅速征服了西伯利亚地区,在远东建立了伊尔库茨克、雅库茨克等军事重镇。在明清之交时,从雅库茨克出发的俄国远征队侵入到黑龙江流域,与世代居住在那里的中国喀尔喀蒙古及其他民族遭遇。他们强迫这些当地人效忠俄国沙皇,并缴纳大量毛皮(主要是珍贵的黑貂皮)作为赋税。将从东部得来的毛皮拿到西部去卖,此项收入成为俄国国家财政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1651年(顺治八年),俄罗斯军队第一次与顺治皇帝派到黑龙江地区征集贡物的满洲骑兵发生冲突,俄军占了上风。之后中国军队向黑龙江一带的俄军发动多次进攻,仍不能取胜,于是就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俄军得不到粮食,在1658年(顺治十五年)的一次战斗中遭到惨败。俄国人自然不会就此罢休。另一支从叶尼塞斯克出发的俄军,于1658年在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河畔建造了尼布楚城。第二年,又在更深入中国的领土上修建了雅克萨城。

在1644年入关以后,清王朝面临四方面的挑战:第一,平定中国内部的反抗,巩固统治,恢复经济;第二,利用和控制与之结盟的东部蒙古部落;第三,警惕不愿臣服的蒙古西部各部落的入侵;第四,俄国人在黑龙江的出现。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在统一了南方之后,康熙皇帝把注意力转向了北方。面对俄国人和噶尔丹两方面的威胁,起先康熙打算用外交的办法解决与西部蒙古的问题,而集中武力对付俄国人。但是没有成功。因此就不得不转而对俄采用外交调停,用武力来镇压噶尔丹的叛乱。这就是当时清政府面临的北方安全的大概形势,也是康熙皇帝希望通过与俄国人的谈判所要解决的难题。

但是康熙皇帝也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实力的谈判是不能成功的。他吸取顺治年间中国军队由于缺乏给养而失败的教训,在战前作了周密而充分的准备。他用3年的时间,在吉林到瑷珲之间建立了19个兵站;修通了陆路和水路两条运输线;在辽河上游设立4座粮仓;派250艘运输船到辽河和松花江,130艘运输船到黑龙江,还在吉林建造了一个造船场;命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黑龙江将军驻跸瑷珲;等等。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以萨布素将军为统帅的水陆大军,猛攻雅克萨城。俄军遭受重大伤亡,被迫接受了投降条

件,逃离了雅克萨。中国军队拆毁了雅克萨城,撤回到瑷珲。

但是,中国军队刚撤离,一支俄国援军又到雅克萨重新设防。萨布素再次统率军队将雅克萨紧紧包围,俄国人渐渐不支。这时俄国内部政权不稳,又与土耳其发生了战争,无暇在东方再开辟一个新的战场,于是准备和中国通过谈判来解决黑龙江地区的纠纷。莫斯科匆匆派使者到北京,请求停止对雅克萨的围攻,并派出以戈洛文为首的全权专使与中方谈判。

鉴于上述的原因,康熙皇帝同意暂时放松对雅克萨的进攻,任命了以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和内大臣、一等公、国舅佟国纲为首的全权代表团。引人注目的是耶稣会的两名传教士,即徐日升和张诚也奉命随团前往。谈判的地点定在中俄接触线上俄方控制的尼布楚。这体现了康熙处理中俄交涉的新思维。

在此之前,自诩为“中央之国”的中国,其与外国的关系,只有两种:即宗主国和朝贡国的关系,如与朝鲜及东亚各国,西方国家使节初来时,也是按照这一模式处理的,如葡萄牙、荷兰;或者是交战国的关系,如在一段时间内与日本的关系。与非朝贡国平等地交往,则是中国面临的全新课题。

明代万历年间,俄国的第一个使者因为没有带来令中国人感兴趣的贡物和贡物所代表的政治上的臣服,根本没能见到皇帝,就被打发走了。1654年(顺治十一年),另一个俄国使者坚持必须按照西方的惯例,先见皇帝,递交国书,然后才进献礼物;而且在晋见皇帝时,拒绝遵循中国的叩头礼节,而被朝廷赶出了北京。《清朝文献通考》载:“(顺治)十三年,(俄)遣使奉表来朝贡方物,以来使不谙朝仪,却其贡而遣还之。”[1] 1676年(康熙十五年),沙皇使节尼古拉又来到北京,他拒绝叩头,拒绝跪下领取皇帝的礼物。不仅他出使的使命一项也没完成,甚至连一封证明他到达北京的官方信件也没有拿到。

但是,这次谈判却不同。美国华盛顿乔治敦大学的J?塞比斯(Jo sep h Sebes)指出:康熙皇帝已经意识到,必须“要和俄国讲和,以便可以无牵掣地去对付噶尔丹蒙古人。不但如此,他要求有一个尽可能严格约束俄国人的条约”,“既要订立一个对俄国人具有最大约束力的条约,那么就必须按照国际法来订立,也就是说,必须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来订立”。为此“他情愿暂时牺牲传统的中国态度和优越感”,“接受当时已经深入俄国的国际法的原则和办法”。第一,中国官员是没有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即以平等、互惠的精神处理相关国家间的纷争的,因此,西方传教士的参与是必要的;第二,只有在远离京师的尼布楚,才“不会受到公众的注意”,“不致触犯中国的舆论”[2]。徐日升曾说,如果俄国使者到北京去谈判,就绝不会成功。

徐日升,字寅公,原名T hom as Pereira,1645年生于葡萄牙一贵族家庭,1663年入修道院,3年后到澳门,1673年进入京师。第一次晋见时,就博得皇帝的欢心。1688年南怀仁去世后,康熙皇帝命徐日升为新的钦天监监正。徐日升辞谢了此职,但在实际上主持了钦天监的工作。康熙皇帝对他一直信任有加。张诚,字实斋,原名Joan F ranciscu s Gerb illon,1654年生于法国凡尔登,17岁入修院学习数学、哲学,很早就立下到远东传教的志向。他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7月到达中国的宁波港,第二年2月7日抵达北京。

康熙皇帝派遣徐日升和张诚作为中国使团的成员,还将自己的袍褂赐予徐日升,又为张诚特制了一件,并授予他们三品顶戴。皇帝嘱咐索额图和佟国纲说:“朕鉴于所用西人,皆忠贞可靠,足资信赖,特令徐日升随尔前往俄国。”[3]要他们与二教士同桌就餐,重要的事情要与之商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5月30日清晨,使团辞京启行,皇上就谈判方针谕索额图曰:“朕以为尼布潮(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之于鄂(俄)罗斯。”如俄国认同此意,“与之画定疆界,准其通使贸易;否则尔等即还,不便更与彼议和矣。”[4]并且派皇长子代替自己在清河设座赐茶,为使团饯行。

以索额图为首的使团经居庸关、张家口、归化(今呼和浩特)向西北行进,然后向正北,进入喀尔喀蒙古地区。人马穿行在广阔的沙漠中,十分艰难,常有人马死亡。7月5日,使团在行进中忽然碰到一群一群的喀尔喀蒙古人扶老携幼,向南逃徙。原来他们被噶尔丹的叛军打败,又拒绝了俄国的招降,向南请求大清朝廷的庇护。这一突然事变,使使团极为被动。7月20日,康熙派来使者命令使团折返北京,并将推迟谈判的消息通知俄国。后来中俄双方经过磋商,同意在尼布楚重开谈判。中方再次组团于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6月13日离京。鉴于形势有所逆转,康熙授意索额图在划定边界上可以稍稍作些让步,即如果俄方坚持,可以让出尼布楚,而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上次相同,徐日升和张诚随团前往。

中国使团经过长途跋涉,于7月31日到达尼布楚。以索额图为首的中国使团与戈洛文进行了激烈的

较量,折冲樽俎,据理力争。张诚和徐日升也承担了紧张繁重的联络和翻译工作。当时中俄两国都是具有实力的强国,谁也不可能屈就对方。俄方的全权代表戈洛文狡诈专横,使此次谈判变得异常艰难。但是徐日升等敏锐地洞察到,双方尽管都很强硬,但达成协议是双方的利益所在,于是把握住这一契机,通过私下串联,向双方晓以利弊,力求找到既能被中方接受,也不为俄方反对的“折中点”。他们了解到俄国人急于要和中国增加贸易,便说服俄方放弃一些领土要求,接受中方的意见;中国人担心的主要是中俄边境发生战事,会导致俄国与叛匪噶尔丹联盟,而使中国处于两面受敌的困境。他们就说服中方代表也放宽条件。

中国代表团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签订国际条约的谈判,缺少经验,但在徐日升和张诚的协助下,坚持民族尊严,挫败了沙皇妄图鲸吞我国大片领土的阴谋,虽然也放弃了贝加尔湖以东的一些领土,但换取俄方撤离雅克萨的让步,最终于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的9月7日,正式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对于这两位传教士在这次中俄交涉中所起的作用,历来众说纷纭。在中国大陆20世纪50—70年代的一些著作中,徐日升、张诚以及南怀仁都被描绘成“帝国主义的特务”、“俄国沙皇的走狗”。《一六八九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一书写道:“当时,在北京任职钦天监正的老牌传教士南怀仁早就和俄国勾结,希望替俄国效力,以换取沙皇开放西伯利亚通道,让耶稣会士从这条道路到中国来。”[5]

来自比利时的南怀仁确实有开辟一条欧亚陆地交通线的打算。这一方面是因为海上交通线极不安全。1680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在那之前被派往中国的600名传教士中,只有大约100人安全到达。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减少对葡萄牙人的过分依赖。因为从欧洲到远东的航线是控制在葡萄牙人手里的。所以,南怀仁希望耶稣会士在中俄谈判中发挥作用,达成一项“双赢”的和平协议。双方都将感谢耶稣会士的功劳,而俄国最后会开放西伯利亚这条通道。但是皇帝命徐日升等随团参与谈判,而徐日升对开辟陆上通道恰恰没有任何兴趣,说得更准确些,他其实是“陆上路线的最直言不讳的反对者”[6]。因为他是葡萄牙人。

在实际谈判过程中,有几次双方陷于僵持,甚至险些就要破裂的时候,徐日升等的几次直接参与都起了促使和谈得以继续,进而获得成功的作用。

谈判刚开始时,双方就陷于长时间的互相指责之中,使真正要谈的事项无法进行。徐日升对索额图等说:“翻旧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只是浪费时间,因为他们和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这些伤害对方的事情……在我看来不如来讨论新的题目,认真地来谈判划分土地和订立我们所要求的和平条约。”由于他的介入,谈判走上了正轨。而这一番话,曾被指责为“把侵略者和被侵略者混为一谈,从而为俄国开脱了罪责”[7]。

经过激烈的争论,8月25日,俄使同意放弃雅克萨。但两天以后他们又推翻前议。徐日升和张诚十分气愤。徐日升严正地说,中国皇帝对收回雅克萨这一点是不能让步的,因为中国人已经用武力收回过雅克萨,而且完全有能力再次收回。张诚也说:“如果他们决心不放弃雅克萨城和它附近的地方,再多费力气谈判也是徒然,因为我们的钦差大臣已经奉有明白谕旨,不得俄方在这一点上让步,决不谈和。”[8]他们当即警告俄使,除非俄方遵守放弃雅克萨及其附近地区的诺言,否则将退出谈判。俄使为了避免谈判破裂,只好同意了中方提出的划界方案。耶稣会士们的这次力争,曾被批评为“向俄国人泄露中国皇帝的机密”。

还有关于徐日升和张诚接受俄国人礼物,涉嫌受贿一事。他们的确接受了俄使的礼物,但那是双方庆祝谈判成功后互赠的礼物。俄国人也向钦差大臣索额图等赠送了礼物,中方也回赠了礼物。传教士们在接受俄方礼物后,也有回赠。

俄国方面对传教士的“极坏的评价”更能说明问题。他们认为《尼布楚条约》是外交的失败,而把原因归之于耶稣会士的作用。俄国人认为,“要是能和比较无知的钦差大臣们直接交涉,比通过这些知识丰富的耶稣会士办交涉,对他们会更为有利”。[9]所以,彼得大帝不但没有为耶稣会士开通西伯利亚陆上通道,反而在谈判刚刚结束后,就封闭了在俄的耶稣会教堂和居所,把所有的耶稣会士赶出了俄国。

在与俄罗斯和平地解决了东部边界问题之后,康熙皇帝集中兵力于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亲率大军远征,击败了噶尔丹。1750年(乾隆十五年)准噶尔部再反,乾隆派大军直捣伊犁,最终将被称为“回疆”的广大地区永久地纳入中国版图。外国学者评价说:“尼布楚条约第一次把仍在流徙中的亚洲广大的各民族

分为两大帝国各自的势力范围。中国的利益在这个条约有效的一百五十年内,得到了保障。只是在耶稣会士和他们的地理知识的影响消失之后,俄国人通过1858年的瑷珲条约,才达到了兼并黑龙江以北的领土(其面积几乎等于法国加上德国)的目的。”而俄国人之所以在瑷珲的谈判中得到成功,“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对于黑龙江以北地区情况可悲的无知”。[10]

谈判结束后,康熙特别单独接见了徐日升和张诚。徐日升曾记道:“他(指皇上)以使人难以置信的满意的表示来接见我们,并令人高声宣读下面的话:‘朕躬甚好,卿等好否?朕知尔等如何出力为朕效劳,力图使朕满意。朕知由于尔等之才干与努力而使和约得以缔结。尔等为此竭尽全力。’”[11]康熙皇帝在徐日升死后给了他盖棺论定的评价:“朕念徐日升斋诚,远来效力岁久,渊通律历,制造咸宜,扈从惟勤,任使尽职,秉性贞朴无间,始终夙夜殚心,忠悃日著,朕嘉许久矣。”[12]这“任使尽职”四字就是对他在尼布楚谈判中的表现的评价。作为对徐日升等传教士的回报,康熙皇帝解除了对天主教的限制。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二月初三日,礼部奏疏曰:“查得西洋人仰慕中国,万里航海而来,治理历法;在用兵之际,制造军器火炮;派往俄罗斯,诚心效力,功劳甚多。各省居住的西洋人并没有违法乱行之处,又不是惑众生事的邪教异端。喇嘛、佛、道等寺庙,尚允许人们进香出入,西洋人并无违法之事,反而禁止,似属不宜。应将各处天主教堂照旧存留,允许进香供奉之人,照常出入,不必禁止。此命下达之日,通行直隶及各省。”[13]二月初五日,皇帝批“依议”二字,表示同意。这表示天主教在中国得到了合法传播的权利。这是从利玛窦以来,多少传教士梦寐以求的理想。恰恰在传教士出使尼布楚之后,他们才得到这一权利。

徐日升是“利玛窦规矩”的忠实拥护者,因此遭到禁止“中国礼仪”的教皇特使铎罗的打击。“他看到,在铎罗来使中国期间,三十五年来他所致力的教会事业有被毁的危险;他看到耶稣会的名声遭到了危害;他看到自己的名誉和品德被诬蔑为口是心非和背叛”。[14]于是心情压抑,郁闷致病,于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在京病逝,享年63岁,被安葬在滕公栅栏墓地。经过之后的历史变迁,徐日升的墓碑现已不存。中俄交涉之后,张诚一直担任康熙皇帝的御前进讲教师,讲授过数学、哲学、医学和人体解剖学,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在北京去世。张诚起先被葬在栅栏墓地,后于1735年(雍正十三年)迁入新建的正福寺法国传教士墓地。其墓碑目前陈列在“五塔寺”石刻艺术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清朝文献通考,卷300[M]1四裔考1俄罗斯.

[2][6][9][10][11][14](美)西?塞比斯.耶稣会士徐日升关于中俄尼布楚谈判的日记[M].王立人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73.114;137;109;77;213;136.

[3](葡)徐日升.徐日升日记[M].1节.转引自耶稣会士徐日升关于中俄尼布楚谈判的日记[M].159.

[4]清圣祖实录[M].卷135.

[5][7]北京师范大学清史研究小组.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47;

292.

[8](法)张诚.张诚日记[M].陈霞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34.

[12]林华,余三乐,钟志勇,高智瑜.历史遗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27.

[13]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中)[M].北京:中华书局,1988.265.

(责任编辑 张耀南)

Abstract B ased on a com p arison betw een the ob jective situati on s of Ch ina and R u ssia du ring Kangx i p eri od of the Q ing D ynasty,and on the app raisals of N erch in sk nego tiati on given by the tw o p arties, th is p ap er serves to affirm the po sitive ro le the w estern m issi onary T hom as Pereira,Joan F ranciscu s Gerb illon and o thers p layed in Ch ina and R u ssia’s nego tiati on over“T reaty of N erch in sk”.

Key words Ch ina;T hom as Pereira;Joan F ranciscu s Gerb illon;R u ssia;“T reaty of N erch in sk”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_尼布楚条约原文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_尼布楚条约原文 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希望大家喜欢!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条约内容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政府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划归俄罗斯。 尼布楚条约历史背景雅克萨之战 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时开始,沙俄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1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这个地区成为了俄国人的殖民地。当俄国的势力接近清朝的中国时,便发生了军事冲突。 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 1652年(清顺治九年),俄国人东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于乌扎拉村”。这是中俄之间第

一场战斗。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 1657年,沙俄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在边疆人民奋起抵抗下,清政府曾一度派兵收复过雅克萨。并曾多次敦促沙俄进行谈判,可是俄方却置之不理。 1685年,清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将军彭春5月22日从瑷珲起兵五千人,分水陆两路围攻雅克萨。5月25日在凌厉的攻势面前,侵略军被迫投降,答应撤退,但当清军一离开,又偷偷开进雅克萨城重建据点。第二年,清军再次围攻雅克萨城。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侵略军头子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雅克萨城指日可下。这就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并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十一月,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停止攻城。 谈判过程 会议一开始,俄方代表就提出两国以黑龙江至海为界,左岸属俄国,右岸属中国,企图在谈判桌上取得它用武力未能得到的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这一领土要求,当即被中方代表拒绝。索额图明确阐述了中国领有黑龙江的情况,提出两国应以勒拿河、贝加尔湖划界。双方辩论一天,没有任何结果。 1689年8月23日,中俄双方使臣举行第二次会议。俄方开始仍坚持原方案,中方坚决拒绝。双方坚持不让,谈判呈破裂危机。戈洛文见第一方案不能实现,便稍微降低要价,企图以牛满河或精奇里江为界。索额图抱着早日缔约划界的愿望,一方面明确表示不同意俄

“割地成侨”

2005年第5期(总第160期) 学 习 与 探 索 Study&Exploration No.5,2005 Serial.No.160“割地成侨” ———俄罗斯华侨华人史的特殊一页 李 志 学 (暨南大学历史系,广东广州510632) 摘 要:清代中国东北边疆早在清朝完成统一、沙俄入侵之前即已确定,并通过《尼布楚条约》固定下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沙皇俄国侵吞中国东北边疆的大片领土,致使在清政府管辖之下的世代居住和生活在此地的中国各族人民,随着国土的沦丧而成为俄罗斯的华侨华人,从而揭开了俄罗斯华侨华人史的特殊一页———“割地成侨”。 关键词:俄罗斯;华侨华人;割地成侨 中图分类号:K252;K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5)05-0157-04 与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侨华人相比,部分生活在俄罗斯的华侨华人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那就是沙皇俄国在19世纪后半期通过侵吞中国东北边疆的大片领土,致使世代居住在此地的中国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在俄国领土上的“中国侨民”。所谓“割地成侨”就是对这一历史的真实写照。 一、清代前期中国东北边疆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割地成侨”作为俄罗斯华侨华人史的特殊一页,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首先必须对清代中国东北边疆的形成与沿革,以及《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作一历史考察。 自古以来,西起贝加尔湖,北迄外兴安岭,东至鄂霍茨克海,均属中国版图。自8世纪初唐王朝在黑龙江地区设都督府起,历代王朝均曾派官吏对黑龙江地区有效地行使管辖之权[1](P64)。元朝时,在黑龙江入海口一带的奴尔干设立东征元帅府,以镇守库页岛(今俄属萨哈林岛)和黑龙江口一带。到明代,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设立了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奴尔干都司。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前,东北边疆广大地区即已纳入大清的版图。“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招抚和征服,早在沙俄第一次侵入黑龙江以北地区以前,就已完成了统一大业,并在那里实施着有效的管辖。”[2](P37-38)清朝入关后,在东北边疆分别设置了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其中吉林将军所辖地区的东北部包括乌第河以南、黑龙江下游的全部地区和海中的 收稿日期:2005-03-25 作者简介:李志学(1954-),男,辽宁朝阳人,暨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从事中俄关系史研究。 库页岛、沿海其他岛屿及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域。黑龙江将军所辖疆域的西北至额尔古纳河与格尔必齐河,北至外兴安岭,南至蒙古高原[3](P462-463)。总之,到清朝完成统一、沙俄入侵之前,中国东北的广阔疆域已经确定。 沙皇俄国作为一个欧洲国家本不与中国接壤。自从16世纪末,俄国的哥萨克才开始越过欧亚分界线乌拉尔山,向东方的西伯利亚扩张。到17世纪40年代,哥萨克在沙俄政府的指使下开始向我国黑龙江流域进行武装侵犯。“阿穆尔(黑龙江)沿岸地区的重要意义对俄国,尤其是对西伯利亚是无可辩驳的。”[4](P2)所以,马克思指出:“从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到尼古拉一直都企图占有这个地域”[5](P34-35)。从1643年以瓦西里?波雅科夫为首的沙俄哥萨克开始,到1649年的哈巴罗夫和1653年的斯捷潘诺夫,沙皇俄国三次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1684年,沙俄政府又擅自在清朝管辖下的达斡尔人居住地雅克萨设立阿尔巴津县,建立督军府。对沙俄入侵者的步步进逼,清政府本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曾多次接待俄国使团,但沙俄无视中国的要求。于是康熙帝便两次(康熙二十四、二十五年)对俄用兵,围攻窃据中国领土雅克萨的俄军,最终取得了收复雅克萨的胜利。 沙俄军队在雅克萨的失败,加之沙皇政府正忙于与土耳其争夺克里米亚的战争,被迫之下同意与清政府议和。1689年8月20日,中俄双方在尼布楚城下开始了划分中俄边界的会谈。1689年9月7日,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该条约共六款,其中的第一款为中俄两国划界的内容,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及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二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外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二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又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 ? 7 5 1 ?

中国的领土

1、钓鱼岛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自古以来,中国台湾、福建等省渔民一直到岛上从事捕鱼、采药等生产活动。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 在日本1783年和 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任何异议。 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以后在日本才有了“尖阁群岛”(即钓鱼岛列岛)之说,而在此之前,日本的地图一直是用中国的名称标定钓鱼岛列岛。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2、中华北疆——外蒙古 外蒙古,首府为库伦(现名乌兰巴托)辖区约为今日的蒙古国全境,还包括今俄罗斯联邦所属图瓦共和国大部分领土的唐努乌梁海地区,以及被俄罗斯强占现在属于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科布多地区,面积共200万平方公里。广义的外蒙古还包括包括贝加尔湖与额尔古纳河之间的部分(由于尼布楚条约中已经割让给俄罗斯)和贝加尔湖西边的部分,面积共计260多万平方公里。这些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外蒙古活佛博克多汗等上层人士在沙俄的支持下,于11月30日包围了清政府驻库伦的蒙古办事大臣衙门,将办事大臣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与此同时在库伦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政府,从此中华北疆——外蒙古便从中国版图中分离出去。 3、北疆第一港——海参崴 海参崴位于乌苏里江以东,是一个冻港,自古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准确的讲,不能把海参崴与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孤立起来,海参崴是这一地区的行政中心。 1856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海参崴也就被“共管”了!但到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时,“共管”也被取消了,海参崴成了沙俄的领土,被改了一个对中国极具侮辱性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 满清王朝出卖海参崴,激起了国人的愤怒。许多人民尤其是居住在海参崴的中国同胞不但痛恨沙俄,从此也开始痛恨满清王朝。但从此,他们只能做沙俄的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学生 2、学科:中国历史(人教版)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根据导学案预习本课内容,收集和阅读有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5、教师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的PPT课件 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查阅有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再现历史让学生直观感受,引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人教版七下第18课的内容,介绍的是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本课有两个内容: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在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雅克萨之战是在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为维护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正义的自卫战争。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沙俄妄图继续鲸吞我国领土的阴谋,迫使其通过谈判的方式,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同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小,对历史的想象能力有限,这就限制了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因此,应该依靠网络,搜集大量的图片与资料,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增加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从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以及《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中俄经贸合作研究

中俄经贸合作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GDP的快速增长以及各自国内需求的迅速扩大,中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到2006年已连续8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2006年3月胡锦涛主席借出访俄罗斯参加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之机,又带去了高达43亿美元的经贸订单,并在《中俄联合声明》中强调要提高双方经贸合作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中俄两国要“做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伙伴和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可以说,当前的中俄经贸关系正处在两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但该水平与两国的经济实力和合作潜力仍有差距。对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其前景做出评估,将有助于认清和充分挖掘两国之间的合作潜力,推动两国在合作与互补中共同走向繁荣。 关键词经贸合作中俄经贸关系双边贸易

目录 引言 (1) 1.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发展阶段分析 (2) 2.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 (2) 2.1.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取得的成绩及优势分析 (2) 2.1.1.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取得的成绩 (2) 2.1.2.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优势 (3) 2.2.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 2.2.1.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4) 2.2.2.中国与俄罗斯双边经贸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3.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发展对策分析 (6) 4.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前景展望 (8)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英文摘要 (13)

引言 中俄两国都是世界大国,并且互为最大邻国,加强中俄经贸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俄两国贸易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单一,贸易不平衡,贸易秩序混乱等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而与此同时一些积极因素正推动着这些问题逐步解决,同时无论从地缘因素,还是从人文因素上考虑,中俄两国边境毗邻地区的互补性都很强。在当前中俄经贸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俄两国国家关系的持续良好发展,中俄边境贸易又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趋势。本文从中国与俄国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两国今后经贸合作取得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尼布楚条约是哪个皇帝的时期

尼布楚条约是哪个皇帝的时期 尼布楚条约是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那么尼布楚条约是哪个皇帝的时期你知道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尼布楚条约是哪个皇帝的时期,欢迎大家阅读。 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1689年8月22日,清、俄两国在尼布楚开始会谈。清朝使团重要成员有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都统一等公佟国纲等,俄罗斯使团由御前大臣戈洛文、伊拉托木斯克总督符拉索夫率领。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尼布楚条约是清政府与沙俄1689年签订的一个条约,正式名称是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在这个条约中清政府完全没有实现自己的预期目的,放弃了第一、第二、第三方案,最终不得不接受了预想之外的方案,对沙俄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割让了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历史上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褒贬不一,下面就介绍一下。 尼不楚条约评价一:首先说一下对尼布楚条约的正面评价,正面评价是说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通过积极的协商签订的一个条约,这个条约是一个平等的条约,是双方都做出了让步的

条件下的一个条约,条约签订之后沙俄撤出了侵入到中国境内的军队,清政府则割让了大片的土地给沙俄,双方都做出了让步。这是一个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的条约。 尼布楚条约的评价二:历史上对清政府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历来就争论不休,有很多人认为清政府为了让沙俄承认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割让了原本属于中国的大片土地,使得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全部的划归了沙俄,使得美丽富饶的西伯利亚平原从此成为了沙俄的土地,这本来就意味着清政府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这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其实完全有能力将沙俄从自己的领土上赶走,但是却为了对准噶尔用兵,造成中国永远失去了美丽富饶的西伯利亚,原本预定的第一、第二、第三划定边境的方案都没有能够实现,这是清政府无能的表现。 尼布楚条约的评价三:尼布楚条约造就了此后一百七十多年的中俄和平共处,这对为清王朝后来平定西北、西南地区的叛乱提供成功的保障,促进了“康乾盛世”局面的形成。 尼布楚条约的性质尼布楚条约是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的真正名字叫做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这个条约是1686年清政府攻打雅克萨的军事行动获得胜利之后签订的一个条约,在这个条约中中方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将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让给了沙俄,但是无论是从沙俄还是从中国来说,对尼布楚条约性质都有很多争议。 中俄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

国际法什么时间介绍到中国

国际法什么时间介绍到中国 西方国际法介绍到中国来是19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此前,在1648年左右,有一个意大利神甫卫匡国(M.马蒂尼,1614~1661)曾把国际法先驱者西班牙法学家F·苏亚雷斯(1548~1617)国际法著作的一部分译成中文。在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中充当中国代表团译员的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徐日升(1645~1703)在他的日记中多次提到国际法,而在当时的谈判中也似乎注意到国际法上有关条约的规则。但是,当时中国皇帝和高级官员是否阅读过译成中文的国际法著作,或者是否通过耶稣会传教士了解到国际法的一些内容,迄今无可考。无论如何,从那时一直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的150多年中,在中国还没有人提到国际法。 在鸦片战争发生之前,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查办鸦片时,曾经叫人广泛搜集材料,以了解外国情况,并叫人把瑞士人E. de瓦泰尔(1714~1767)的《万国法》一书关于战争和外国人待遇的几段译成汉文,称为《各国律例》。林则徐也的确参考了这些译文来对付英国人:宣布鸦片为违禁品,要求交出烧毁;然后,致书英女王,要求停止鸦片买卖;最后,则采取武力行动,严格禁烟。特别从林则徐致英女王书中,可以看到间接引用了瓦泰尔的说法。但译文只是片段的,影响也只是一时的。

全面地把近代国际法介绍到中国来,是从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1827~1916)把美国国际法学者H.惠顿(1785~1848)的《国际法原理》一书译成汉文开始的。惠顿这部书在当时是在各国外交界享有盛名的国际法著作。为了敦促清政府派遣驻外使节,当时在中国海关任要职的英国人赫德(1835~1911)曾把这部书中有关使节的章节译成汉文,供总理衙门参考。1864年,在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1820~1870)的支持下,丁韪良作为同文馆总教习,把这部书全部译成汉文,名之为《万国公法》。这是译成汉文的第一部国际法著作,此后,还有若干西方国际法著作译成了汉文。国际法对中国对外关系产生了一些影响。 正当惠顿的《国际法原理》译成汉文时,1864年,在普丹战争中,发生普鲁士军舰在渤海湾拿捕一艘丹麦船的事件。总理衙门以国际法上领海主权原则为依据向普鲁士提出抗议,获得该船的释放。清朝官员觉得国际法还有些用处,在办理“夷务”时也偶然参考。当时有人认为中国如果依据国际法办事,可以避免遭受外国的祸害,这自然是一种幻想;也有人认为,国际法是外国“体制”,不过是“虚理”,不足为凭,实际上有利于强国,而不利于弱国。 对于国际法介绍到中国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基本上是持消极态度的,甚至有人提出,中国如果了解国际法,将给欧洲强国制造无

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尼布楚条约指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确定双方边界的条约,那么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①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②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十数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 ③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事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④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 ⑤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 ⑥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尼布楚条约的简介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中国和俄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1689年8月22日,清、俄两国在尼布楚开始会谈。清朝使团重要成员有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都统一

等公佟国纲等,俄国使团由御前大臣戈洛文、伊拉托木斯克总督符拉索夫率领。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沙俄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条约内容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政府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划归俄国。 尼布楚条约的作用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是在中国取得了沙俄的军事胜利之后签订的一个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是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当时双方都非常满意的一个条约,在这个条约中清政府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尼布楚条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后来的沙俄与清政府的关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下。 尼布楚条约的作用一:首先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明确了中俄双方的边界,俄国承认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条约的签订有效的遏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使得清政府从此之后与沙俄政府和平共处了很长一段时间,边境地区从此之后恢复了和平,这对于中俄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尼布楚条约的作用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得中俄双方获得了和平处理边境纠纷的机会,在条约中规定了之后边境地区管理的办法,

尼布楚条约的作用及签订前后双方的一些细节

尼布楚条约的作用及签订前后双方的一些细节 1,尼布楚条约对双方的作用: 《尼布楚条约》是清朝和沙俄之间正式缔结的第一个条约。这个条约的订立,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条约规定两国东段边界以外兴安岭(即斯塔诺夫山脉)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清朝领土。清朝制止了沙俄对黑龙江圞的进一步侵略,使东北边疆获得了100多年的安宁。俄国事实上承认侵略黑龙江地区为非圞法,同意把侵入这一地区的沙俄军圞队撤回本国;另一方面,沙俄通过《尼布楚条约》把清朝方面让予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地方纳入它的版图,把乌第河流域划为待议地区,并获得重大的通商利益,初步达到了扩大市场的目标。清朝在该条约中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尼布楚条约》其实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尼布楚谈判前后,布里亚特等族人圞民所掀起的大规模抗俄斗圞争,确乎使戈洛文等心惊胆战,感受到极大的"压力"。不过,这种"压力"决不是别人制圞造出来施加于俄方,而恰恰是沙俄残圞暴殖民统圞治本身的产物。哪里有压圞迫,哪里就有反抗。布里亚特等族人圞民进行反抗沙俄殖民统圞治的斗圞争是势所必然,哪里还用得着清朝使团去"煽圞动"。据《张诚日记》记载:八月二十八日,许多蒙古族部众迫切希望摆脱沙俄压圞迫,请求清朝使团协助他们迁入中国内地。耶稣会士徐日升竭力阻挠,说什么"帮助喀尔喀人反抗俄国人,就一定会破圞坏和平。"在他的影响下,索额图等对于当地蒙古人重返的要求竟没有给以支持,由此开始让一部分蒙古人对清朝心灰意冷,后来在沙俄压圞迫稍微有点缓解后就彻底投靠了俄国,现在西伯利亚的一部分鞑靼人就是当年蒙古人的后裔。 清朝初期的东北国界,比我们传统认识中要复杂的多,东北疆域也比传统认识中要大得多。一般认为,根据《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东段边界是:两国北以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为界,岭南属大清领土,岭北归沙俄管辖;西以额尔占纳河为界,河以南属大清,河以北属沙俄;介于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双方待议。这个表述长期以来给人们造成了两个错觉:一是尼布楚地区似乎很小。条约规定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地区让与沙俄,好像很小的一块国土,实际上,“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是很大的一片国土,这是因为统圞治者目光短浅、谈判中一位绥靖、再加上某些教士偏袒沙俄造成的重大损失。这个不平等条约开了很坏的先例。 2,签定前双方的想法 俄国宫廷认为,清朝会把黑龙江以北给俄国,南岸归清国 康熙的想法是指定要谈判大臣得到黑龙江和雅克撒城,如果得不到就不能谈和,但是具体要把边境定在哪里没有指定。至于具体要把边境定在哪里,双方的高层

徐日升、张诚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收稿日期:1999212201  作者简介:余三乐(19482),男,北京行政学院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K 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621(2000)0520064204 徐日升、张诚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余三乐 (北京行政学院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所,北京100044) 摘 要:本文根据康熙年间中俄双方的客观形势的对比,根据中、俄关于尼布楚谈判的评价,对西方传教士徐日升、张诚等在参与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实事求是的肯定。 关键词:中国;徐日升;张诚;俄国;《尼布楚条约》 在清代的顺、康、雍、乾时代,参与大清朝廷的外交事务是在宫廷服务的西方传教士们的重要职责之 一。他们参与了多次对外谈判,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徐日升等所参与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谈判。 一 清王朝于1644年定都北京之后,原来长期威胁中原北部的蒙古分为了两部分,即仍与中国为敌的厄鲁特部等西部蒙古(当时为首的就是噶尔丹领导的准噶尔部)和承认是大清藩属的喀尔喀部等东部蒙古。这两部分蒙古人也是形同仇寇,互相攻伐。喀尔喀以中国为其后盾,而准噶尔部则背靠俄罗斯。 更令人担忧的则是日益向西扩张的俄罗斯势力。在中国的元朝时期,俄罗斯曾是蒙古大帝国的一部分。蒙古衰落之后,俄越过乌拉尔山脉,迅速征服了西伯利亚地区,在远东建立了伊尔库茨克、雅库茨克等军事重镇。在明清之交时,从雅库茨克出发的俄国远征队侵入到黑龙江流域,与世代居住在那里的中国喀尔喀蒙古及其他民族遭遇。他们强迫这些当地人效忠俄国沙皇,并缴纳大量毛皮(主要是珍贵的黑貂皮)作为赋税。将从东部得来的毛皮拿到西部去卖,此项收入成为俄国国家财政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1651年(顺治八年),俄罗斯军队第一次与顺治皇帝派到黑龙江地区征集贡物的满洲骑兵发生冲突,俄军占了上风。之后中国军队向黑龙江一带的俄军发动多次进攻,仍不能取胜,于是就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俄军得不到粮食,在1658年(顺治十五年)的一次战斗中遭到惨败。俄国人自然不会就此罢休。另一支从叶尼塞斯克出发的俄军,于1658年在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河畔建造了尼布楚城。第二年,又在更深入中国的领土上修建了雅克萨城。 在1644年入关以后,清王朝面临四方面的挑战:第一,平定中国内部的反抗,巩固统治,恢复经济;第二,利用和控制与之结盟的东部蒙古部落;第三,警惕不愿臣服的蒙古西部各部落的入侵;第四,俄国人在黑龙江的出现。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在统一了南方之后,康熙皇帝把注意力转向了北方。面对俄国人和噶尔丹两方面的威胁,起先康熙打算用外交的办法解决与西部蒙古的问题,而集中武力对付俄国人。但是没有成功。因此就不得不转而对俄采用外交调停,用武力来镇压噶尔丹的叛乱。这就是当时清政府面临的北方安全的大概形势,也是康熙皇帝希望通过与俄国人的谈判所要解决的难题。 但是康熙皇帝也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实力的谈判是不能成功的。他吸取顺治年间中国军队由于缺乏给养而失败的教训,在战前作了周密而充分的准备。他用3年的时间,在吉林到瑷珲之间建立了19个兵站;修通了陆路和水路两条运输线;在辽河上游设立4座粮仓;派250艘运输船到辽河和松花江,130艘运输船到黑龙江,还在吉林建造了一个造船场;命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黑龙江将军驻跸瑷珲;等等。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以萨布素将军为统帅的水陆大军,猛攻雅克萨城。俄军遭受重大伤亡,被迫接受了投降条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尼布楚条约签订背景 参见:雅克萨之战 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四世时开始,俄罗斯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 1636年(明崇祯九年;后金天聪十年;清崇德元年)俄罗斯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这个地区成为了俄罗斯人的殖民地。 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 当俄罗斯的势力接近清朝的中国时,便发生了军事冲突。 1652年(清顺治九年),俄国人东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於乌扎拉村”。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 1657年(顺治十四年),俄罗斯帝国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朋春5月22日从瑷珲起兵三千人,5月25日攻入雅克萨。之后清军撤军而俄军卷土重来。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清军两千再攻雅克萨并围城。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俄军首领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雅克萨城指日可下。这就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并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11月,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停止攻城。 尼布楚条约签订经过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二十日,清政府在商讨与沙俄谈判方针时,索额图提出:“察鄂罗斯所据尼布楚,本系我茂明安部游牧之所,雅克萨系我达呼儿总管倍勒儿故墟,原非罗刹所有,亦非两界隙地也。”“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一河一溪皆属我地,不可弃之于鄂罗斯”。他认为:如果沙俄能归还逃人,承认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是清朝领土,即“与之画疆分界,贸易往来。否则,臣当即还,不与彼议和矣”。康熙帝同意这一谈判方针,遂命索额图、佟国纲出发,前往色冷格,与沙俄使臣戈洛文谈判。六月,索额图等使臣行至喀尔喀地方,正值准噶尔领袖噶尔丹大举侵犯喀尔喀蒙古,道路被阻,便退回了北京。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经中俄两国代表重新商定,谈判地点改在尼布楚。索额图等人在出发前向康熙帝奏陈:“尼布潮(楚)、雅克萨既系我属所居地,臣等请如前议,以尼布潮为界,此内诸地均

《尼布楚条约》与早期中俄通商

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6期总第119期 ?黑龙江流域历史与文化? 《尼布楚条约》与早期中俄通商 宿 丰 林 1689年缔结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作为中俄关系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一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但以往研究主要是从中俄早期政治、外交、军事角度进行剖析,没有充分讨论通商因素的作用。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换一个角度审视《尼布楚条约》的性质与意义,深化《尼布楚条约》问题的研究。 1 1689年中俄尼布楚谈判之前,中俄两国在黑龙江流域经历了持续40余年的军 事冲突。是什么原因促使一向按照“农奴制特权的原则对待邻国” ①的俄国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倡议,坐到了尼布楚的谈判桌旁?对此,常见的说法是:俄国政府在进犯黑龙江流域的“俄军面临覆灭境地时”,“才不得不接受清政府曾多次提出的和平建议”②。 诚然,俄国接受和谈,军事上力不从心是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俄国国内政局不稳,宫廷权力之争愈演愈烈。与此同时,西线战事吃紧,争夺出海口的新的对土耳其战争已迫在眉睫,而黑龙江流域距离俄国政治、经济中心过于遥远,军队供给难以保证,因此没有力量再在东线开辟一个战场。不过,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俄国政府接受和谈,绝非仅仅是由于它军事失利不得不谈,更重要的是它决定进行战略调整,把对华图谋的重点暂时由领土占领转向财富占有。 17世纪俄国政府在对华关系上奉行的是领土扩张与拓展贸易双管齐下的政策。一方面,它指使哥萨克在黑龙江流域大肆劫掠;另一方面,又在不间断地派遣使团和商队来华,攫取商业利益。1655-1675年间,仅有案可查的,就至少有3支俄国使团和5支大型俄国商队到过北京,这些使团和商队都在北京进行了颇为合算的贸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669年到北京的阿勃林商队,它带到北京的俄国货物总价值4359卢布83戈比,在北京变卖后,购入中国货返 销莫斯科,转手获得18751卢布94戈比,盈利3倍以上。 ③对华贸易的巨额利润,使财政拮据的俄国政府欣喜若狂。1675年,俄国政府“装作……不 知道俄国人在阿穆尔河(黑龙江)一带扩展地盘之事” ④,派遣斯帕法利使团到北京,就扩大两国贸易关系之事同中方洽谈。斯帕法利受命请求中国皇帝“谕派中国臣民到沙皇陛下的俄国去经商”,“没有变动地、毫不间断地每年”向俄国投入“1000、2000、3000普特或更多的银子”,并 就此同中国“签订书面字约” ⑤。但是,黑龙江流域事态的发展已使清政府忍无可忍,礼部侍郎马喇在与斯帕法利会晤时,代表清政府向其提出停止侵扰中国边疆等三项要求,并声明,如果不能满足这三项要求,今后俄方“一律不得遣使或前来经商”,“既然战争正在进行,还有什么贸 ? 821?① ② ③ ④ ⑤齐赫文斯基主编:《17世纪俄中关系文件资料集》,第1卷,341页,莫斯科,1972。 班蒂什—卡缅斯基:《俄中两国外交文献汇编》,40页,商务印书馆,1982。斯拉德科夫斯基:《俄国各族人民同中国贸易经济关系史(1917年前)》,95页,莫斯科,1974。刘毅政:《中俄雅克萨战争史》,218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列宁全集》,第21卷,85页,人民出版社,1965。

一站到底 20130321

一站到底20130321 第1轮许晋杭VS姬广亮 1.我们平时所喝的碳酸饮料中含有哪种常见的气体?二氧化碳 2.在现在的清宫戏中,太监在领命退下的时候都会说一个什么字来表示“遵命”?喳 3.被誉为“仙人掌王国”的是美洲的哪个国家?墨西哥 4.“金砖四国”分别是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哪个南美洲国家?巴西 5.“神神气气神神气气不懂老师,辩驳最有力”是哪部张卫健主演的电视剧的著名台词? 机灵小不懂 6.唯一一部由成龙和李连杰两位功夫巨星一起出演的功夫电影是哪部?功夫之王 7.我国民间习俗有“贴倒福”相传与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哪位皇后有关?马皇后 8.由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创立的, 为表彰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奖项叫什么?金话筒奖 9.风靡一时的歌曲《我想有个家》的原唱是哪位台湾歌手?潘美辰 10.曲婉婷演唱的歌曲《Drenched》是哪部由彭浩翔导演的电影中的著名插曲?春娇与志明 11.被中国球迷称为“马政委”的前NBA球星马布里加盟CBA前在哪支NBA球队效力? 凯尔特人 12.奥运会比赛中,田赛的投掷项目有铁饼、标枪、铅球和什么项目?链球 13.“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东到我国哪个直辖市?上海 14.和我国边界线最短,接壤领土最少的领国是哪个国家?阿富汗 第2轮许晋杭VS言言 1.“流氓兔”是哪个东亚国家创作的幽默搞笑的动画形象?韩国 2.改编自儿童作家葛冰作品的动画片的名字叫做《蓝皮鼠和什么动物》?大脸猫 3.摩西.马龙、奥拉朱旺等球员都曾在NBA的哪支球队中效力过?火箭队 4.拉丁舞项目之一并被称为“爱情之舞”的是什么舞?伦巴 第3轮许晋杭VS刘辰 1.我们平时所说的“情商”的英文缩写是哪两个英文字母?EQ 2.“他的level比较高”这句话中的单词“level”是什么意思?等级/层次/水平 3.《中俄尼布楚条约》是清朝哪个皇帝在位期间签订的?康熙 4.三国时期蜀汉的亡国之君,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人是谁?刘禅 5.香港娱乐圈著名的四大天王中,唯一一个没有参加过春假联欢晚会的人是谁?张学友 6.2012年上映的电影《十二生肖》的导演是谁?成龙 7.与苏轼合称“苏辛”的是哪位有“醉里挑灯看剑”等名句的宋朝著名词人?辛弃疾 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哪位唐代诗人所写的名句?李商隐 9.动画片《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中,大头儿子的母亲叫什么?围裙妈妈 10.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哪个朝代?后周 第4轮刘辰VS陈少侠 1.成语“甘(bai)下风”中的(bai)应该是哪个“bai”字?请用词语举例说明。拜 2.出自晋朝《文赋》一书中的成语“按(bu)就班”中的“bu”应该是哪个字? 请用词组举例说明。部 第5轮刘辰VS何一 1.经常用于制作霓虹灯、大屏幕的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简称是哪三个字母?LED 2.袖子特别大的衣服侧面连成一片的独特服装,我们用什么动物的名字来命名?蝙蝠衫 3.著名的“舟山群岛”位于我国的哪片海域?东海 4.

尼布楚条约主要内容_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尼布楚条约主要内容_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和俄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条约内容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政府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划归俄国。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尼布楚条约主要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并勒石立碑。碑文用满、汉、俄、蒙、拉丁五种文字刻成。根据此条约,俄国失去了鄂霍次克海,但与大淸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此条约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俄国和中国,但没有确定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 签约中方代表为: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内大臣一等公都统舅舅佟国纲,都统朗谈,都统班达尔善,镇守黑龙江等处萨布素,护军统领玛喇,理藩院侍郎温达; 俄方代表为:俄罗斯国统治大俄、小俄、白俄暨东、西、北各方疆土世袭独裁天佑君主约翰;阿列克歇耶维赤及彼得;阿列克歇耶维赤钦差勃良斯克总督御前大臣费岳多;鄂斯塔斐耶维赤;乌拉索夫,总主教谢门;克尔尼次克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两国使臣会于尼布楚城附近,为约束两国猎者越境纵猎、互杀、劫夺,滋生事端,并明定中俄两国边界,以期永久和好起见,特协议条款如左:

一、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牍,始能定之。又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凡在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二、俄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即尽行除毁。俄民之居此者,应悉带其物用,尽数迁入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论因何事故,不得擅越已定边界。若有一、二下贱之人,或因捕猎,或因盗窃,擅自越界者,立即械系,遣送各该国境内官司吏,审知案情,当即依法处罚。若十数人越境相聚,或持械捕猎,或杀人劫略,并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既不以少数人民犯禁而备战,更不以是而至流血。 三、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四、现在俄民之在中国或华民之在俄国者,悉听如旧。 五、自和约已定之日起,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俱得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六、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两国钦使各将缮定约文签押盖章,并各存正副二本。

百年恩怨:揭密中国和俄罗斯关系

百年恩怨:揭密中国和俄罗斯关系 百年恩怨:揭密中国和俄罗斯关系 2012-07-25 12:46:21| 分类:周刊网往事钩沉| 标签:中国俄罗斯恩怨|字号订阅中俄两国在亚洲互为两个最大的邻国,两国亚洲部分的国土加在一起几乎占亚洲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中俄关系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俄罗斯作为和中国陆路边境线最长的的邻国,千百年来有着很多的恩恩怨怨,历史纠葛。 俄罗斯作为和中国陆路边境线最长的的邻国,千百年来有着很多的恩恩怨怨,历史纠葛。 在元帝国时代,公元13世纪的时候,地处欧洲东部的俄罗斯还只是以莫斯科公国形式存在的一个小国。和其他周围的小国一样,受蒙古金帐汗国的统辖。从元末摆脱蒙古人的统治到建立独立的国家,至今也只是五百年的时间。(1547年)从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到17世纪,俄罗斯始终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俄罗斯的第四代沙皇就是后来对俄罗斯的历史影响深远的彼得一世。彼得一世是一个很有抱负和野心的人,执政后,曾经匿名冒险化妆出使西方,如饥似渴的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文化,在国内提倡改革,兴办教育,发展工业,改革官僚体制,下大力组建军队。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彼得一世不惜和北方的瑞典进行长达21

年的战争,史称北方战争。最终抢夺了瑞典的芬兰湾等土地,建立俄罗斯通向西方的窗口---彼得堡。1721年,俄罗斯改称俄罗斯帝国。继彼得大帝之后的是俄罗斯历史上有名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她曾多次发动对外战争,疯狂扩张俄罗斯的领土,攫取波兰百分之六十二的领土,实行残暴统治。侵占原属土耳其的黑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使得俄罗斯的船队得以顺利通过波斯布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在亚洲叶卡捷琳娜通过建筑军事堡垒,蚕食高加索,入侵中亚哈萨克草原,到18世纪八十年代,俄罗斯占领了西伯利亚北部,获得了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越过亚洲东北部渡过天平洋,占领阿拉斯加(有意思的事是1867年俄罗斯后来为了经济困难,财政紧张,竟然以720万美元的超低价格卖给了美国,不料想此地成了美国的资源宝库,其战略地位更是难以用金钱估价的。),并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俄罗斯的殖民地。俄罗斯成为地跨亚欧,北美三大洲的大帝国。在中国清朝的康熙年间,俄国侵犯清朝的疆域,康熙帝奋起反击,打败了俄军,但是却签署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西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沙俄同意把入侵雅克萨的军队撤回,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给俄国。但是条约只换来短暂的安静,沙皇侵占中国领土的野心却一直没有放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皇

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沙俄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内容以满、汉、蒙、俄和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界碑。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给俄国。 主要内容 条约签订前的中国地图 1689年8月,中俄双方代表集中到中俄交界处的尼布楚城,展开一场针锋相对的外交谈判。8月22日,中国钦差大臣索额图和俄国首席代表戈洛文各带40名随员和260名卫兵来到谈判地点。谈判地点设在距双方驻地各5里的地方,在那里搭起两座紧连在一起的大帐篷。戈洛文提出以黑龙江为界,河北岸划归俄罗斯帝国,南岸属于中华帝国。索额图根据史实,说明黑龙江两岸一直是中国领土,是俄国强行占领了中国的土地,要求归还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双方各不相让,谈判进入僵局。 第二天,索额图根据康熙皇帝的意图,提出作出让步,两国以尼布楚为界。但戈洛文仍不接受,还在尼布楚哨卡增派300名火枪手,进行武力恫吓,并以停止谈判相挟。其实,沙皇方面早就拟定了三种谈判方案:第一方案以黑龙江为界;第二种方案以尼布楚为界;如果前两种方案行不通,则商定日后派代表团再协商解决。因此,戈洛文也担心谈判破裂,无法向沙皇交差。但当中国使团再次作出让步,提出以格尔必齐河为界时,戈洛文还企图索取雅克萨。这时,尼布楚周围的居民由于不堪忍受沙皇的残暴统治,纷纷起义,并要求与清朝使团联合进攻尼布楚。戈洛文发了慌,于是同意中俄边界以额尔古纳河和格尔必齐河为界,再沿外兴安岭向东直到海边。河东岭南归中国,河西岭北归俄国。他们还保证拆毁雅克萨城堡,把军队撤离中国领土。 1689年9月7日,中俄双方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索额图和戈洛文先在条约上签字、盖章,然后宣读誓词,相互交换条约。这个条约就是《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