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12月电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开放本科)期末复习

2016年12月电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开放本科)期末复习

2016年12月电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开放本科)期末复习
2016年12月电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开放本科)期末复习

2013年7月电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开放本科)期末复习指导201306

黄德林提供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四、计算题(共30分,请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计算结果可以保留两位小数)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 某一行业(或企业)的不良业绩及风险能被其他行业(或企业)的良好业绩所抵消,使得企业集团总体业绩处于平稳状态,从而规避风险。这一属性符合企业集团产生理论解释的( D )。

A.交易成本理论

B. 范围经济理论

C. 规模经济理论

D. 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

2. 当投资企业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地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资本时,会计意义的控制权为( C )。

A.控制

B. 重大影响

C.共同控制

D.无重大影响

3. 会计意义上的控制权划分的主要目的在于( A )。

A.编制集团合并报表

B.明确控制权的控制力

C.确定控制权的影响力

D.确定集团管理控制范围

4.在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中,母公司首先是一个( A )。

A. 金融决策中心

B.收益实现中心

C.业绩评价中心

D.资本投资中心

5.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特别强调母公司的( B )。

A.会计功能

B.财务功能

C.管理功能

D.经营功能

6.横向一体化企业集团的主要动因是( C )。

A. 谋求生产稳定

B. 谋求经营稳定

C. 谋取规模优势

D.节约交易成本

7. 在企业集团组建中,( D )是企业集团发展的根本。

A.资本优势

B. 管理优势

C.政策优势

D. 资源优势

8.在企业集团组件中,(A)是企业集团发展的根本。

A.资源优势

B.管理优势

C.政策优势

D.资本优势

9.在企业集团组建中,(D)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保障

A.资本优势

B.资源优势

C.政策优势

D.管理优势

10. 对于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母公司选择何种企业进入企业集团,投资的根本是潜在成员企业的( C )。

A.融资筹资能力

B.业务互补情况

C.财务业绩表现

D.资源优化配置

11.从企业集团发展历程看,(A)主要适合于处于初创期且规模相对较小或者业务单一型企业集团。

A.U型组织结构

B.H型组织结构

C.M型组织结构

D.混合型组织结构

12.在H型组织结构中,集团总部作为母公司,利用(B)以出资者身份行使对子公司管理权。

A.行政手段

B.股权关系

C.控制机制

D.分部绩效

13.依照企业集团总部管理的定位,( A )功能是企业集团管理的核心。

A.财务控制与管理

B. 战略决策和管理

C.资本运营和产权管理

D. 人力资源管理

14.在集团治理框架中,最高权力机关是( B )。

A.董事会

B. 集团股东大会

C.经理层

D. 职工代表大会

15.在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下,集团大部分的财务决策权下沉在( D )。

A.企业

B.集团财务部

C.车间

D.子公司或事业部

16.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有( D )的优点。

A.强化管理

B.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子公司追求自身利益

C. 有效集中资源进行集团内部整合

D.使总部财务集中精力于战略规划与重大财务决策

17.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组织中,( A )是维系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运行的组织保障。

A.财务管理组织体系

B.财务管理责任体系

C.财务人员管理体系

D.财务管理监督体系

18.下列体系不属于企业集团应构建体系的是( C )。

A.财务管理组织体系

B.财务管理责任体系

C.财务人员培训体系

D. 财务人员管理体系

19.( B )是强化事业部管理与控制的核心部门,具有双重身份。

A.总部财务机构

B. 事业部财务机构

C.子公司财务部

D. 孙公司财务部

20.集监督权、执行权和决策权于一身的财务总监委派制是( D )。

A.监控型财务总监制

B.决策型财务总监制

C.管理型财务总监制

D.混合型财务总监制

21.在分析企业集团内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设定企业集团发展目标并规划其实现路径的总称是( A )。

A.企业集团战略

B.企业集团战略管理

C.企业集团目标规划

D.企业集团经营定位

22. 相对单一组织内各部门间的职能管理,企业集团战略管理最大特点就是强调( C )。

A.资源利用

B.部门协调

C.整合管理

D.风险管理

23. 企业集团战略管理具有长期性,会随环境因素的重大改变而进行战略调整,表明其具有( A)的特点。

A. 动态性

B.统一性

C. 全局性

D.高层导向型

24.下列战略,不包括在企业集团战略所分级次中的是( B )。

A. 集团整体战略

B.生产战略

C. 经营单位级战略

D.职能战略

25.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含义,不包括下列( B )项内容。

A.集团财务理念与财务文化

B.企业日常财务工作

C.子公司(或事业部)财务战略

D.集团总部财务战略

26.( C )也称为积极型投资战略,是一种典型的投资拉动式增长策略。

A. 收缩型投资战略

B. 调整型投资战略

C. 扩张型投资战略

D. 稳固发展型投资战略

27.将拟出售的资产或子公司出售给同行业的其它公司的投资战略属于( C )。

A.积极型投资战略

B. 扩张型投资战略

C.收缩型投资战略

D.稳固发展型投资战略

28.低杠杆化、杠杆结构长期化的融资战略属于( A )。

A.保守型融资战略

B.长期型融资战略

C.激进型融资战略

D.中庸型融资战略

29.在下列融资方式中,资本成本高,对公司控制权及经营权产生影响,有用途限制的是( D )。

A.银行贷款

B.公司债券

C.利润留存

D.股票发行

30.下列内容中,( D )是银行贷款融资所具有的特性。

A.手续复杂、时间长

B.属于股权融资

C.资本成本高

D.资本成本低

31.集团投资战略有两层涵义,一是从导向层面理解,二是从操作层面理解。下列内容从导向层面理解的是( A )。

A.企业集团增长速度

B.企业集团投资规模

C.项目新建或外部并购

D.企业集团投资项目财务决策标准

32.( B )经常被用于项目初选及财务评价。

A.市盈率法

B.回收期法

C.内含报酬率法

D.净现值法

3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财务评价”不涉及的内容是( A )。

A. 项目市场预测

B.项目融资方案

C. 项目投资估算

D.现金流预测

34.在投资项目的决策分析过程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环节之一就是评估项目的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是指( D )。

A.现金流入量

B.现金流入量

C.净现金流量

D.增量现金流量

35.( B )是审慎性调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风险。

A.税务风险

B.财务风险

C.法律风险

D.劳资关系风险

36.并购中,对目标公司价值评估中实际使用的是目标公司的( B )。

A.整体价值

B.股权价值

C.账面价值

D.债务价值

37.并购支付方式中,( C )是一种最简捷、最迅速的方式,且最为那些现金拮据的目标公司所欢迎。

A.股票对价方式

B. 杠杆收购方式

C. 现金支付方式

D.卖方融资方式

38.并购支付方式中,( A )可能会稀释企业集团原有的股权控制结构与每股收益水平。

A.股票对价方式

B.现金支付方式

C.杠杆收购方式

D.卖方融资方式

39.并购支付方式中,( D )通常用于目标公司获利不佳,急于脱手的情况下。

A.股票对价方式

B.现金支付方式

C.杠杆收购方式

D.卖方融资方式

40.并购支付方式中,( B )可以使企业集团获得税收递延支付的好处。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未来债务的承诺,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企业集团有着良好的资本结构和风险承荷能力。

A.股票对价方式

B.卖方融资方式

C.杠杆收购方式

D.现金支付方式

41.财务上假定,满足资金缺口的筹资方式依次是( A )。

A.内部留存、借款和增资

B.内部留存、增资和借款

C.增资、借款和内部留存

D.借款、内部留存和增资

42.下列属于内源融资方式的是(D )。

A. 发行股票

B. 从银行借款

C.发行债券

D. 计提折旧

43.设立财务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最低为( A )亿元人民币。

A.1

B.2

C.3

D.4

44.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应当具备条件之一,申请前一年,按规定并表核算的成员单位资产总额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率不低于( B )。

A. 20%

B. 30%

C. 40%

D. 50%

45.在企业集团股利分配决策权限的界定中,( C )负有拟定集团整体股利政策的职责。

A.母公司财务部

B.母公司股东大会

C.母公司董事会

D.母公司结算中心

46.短期融资券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D )天。发行融资券的企业可在上述最长期限内自主确定每期融资券的期限。

A. 30

B.60

C. 90

D. 365

47.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应当具备条件之一,申请前连续两年,按规定并表核算的成员单位营业收入总额不低于人民币(C)亿元。

A.20

B.30

C.40

D.50

48.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应具备条件之一,母公司成立(B)年以上并且具有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经验。

A.1

B.2

C.3

D.4

49.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应当具备条件之一,申请前一年,按规定并表核算的成员单位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D)亿元。

A.20

B.30

C.40

D.50

50.在企业集团股利分配决策权限的界定中,( D )负责审批股利政策。

A. 母公司财务部

B. 母公司结算中心

C. 母公司董事会

D. 母公司股东大会

51.下列内容中,( C )不属于预算管理的环节。

A.预算编制

B.预算执行

C.预算控制

D.预算调整

52.预算管理强调过程控制,同时重视结果考核,这就是预算管理的( A )。

A.全程性

B.全员性

C.全面性

D.机制性

53.企业集团选择“做大”、“做强”路径时,会直接影响预算指标的选择。“做强”导向下,预算指标会侧重( D )。

A.场占有率

B.营业收入

C.营业收入增长率

D.利润总额

54.预算控制边界和控制力度上的差异化,体现了集团预算管理的( A )特征。

A.战略性

B.全员性

C.机制性

D.全程性

55.如果集团下属公司属于集团总部的( D ),则总部有权直接下达预算目标。

A.绝对控股子公司

B.参股公司

C.相对控股子公司

D.全资子公司

56.( B )属于预算监控指标中的非财务性关键业绩。

A.收入

B.产品产量

C.利润

D.资产周转率

57.( D )属于预算监控指标中的财务性关键业绩指标指标。

A.市场份额

B.产品产量

C.产品质量

D.资产周转率

58.企业集团预算考核原则中的( C )原则,是指对下属成员单位的预算考核,不仅要考核其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视其对集团总体预算目标甚至于集团战略的“贡献”程度,进行综合考核。

A.公平公正原则

B. 总体优化原则

C. 例外原则

D. 可控性原则

59.通过预算指标,明确集团内部各责任主体的财务责任;通过有效激励,促使各责任主体努力履行其责任,这些均表明预算管理具有( C )特征。

A.全程性

B.全员性

C. 机制性

D.战略性

60. 企业集团选择“做大”、“做强”路径时,会直接影响预算指标的选择。“做强”导向下,预算指标会侧重( D )。

A.场占有率

B.营业收入

C.营业收入增长率

D.利润总额

61.下列不属于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是( D )。

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

C.资产负债率

D.应收账款周转率

62.利润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一时期内( A )基本报表

A.经营成果

B. 财务状况

C.现金流量

D.资产情况

6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C )流入与流出的报表。

A.资产与负债

B.现金与银行存款

C.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D.现金等价物

64.资产负债表一般由左(资产)右(负债和股东权益)两方构成,其逻辑关系是( B )。

A.收入-费用=利润

B.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C.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D.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65.利润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一时期内经营成果的基本报表。利润表的编制逻辑是( A )。

A.利润=营业收入—费用

B.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C.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D.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66.净利润是利润总额扣减按所得税法计算的( D )后的利润净额。

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

C.营业费用

D.所得税费用

67.流动比率是( A )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速动资产

D.无形资产

68.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它是企业( A )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A.负债总额

B.流动负债总额

C.非流动负债总额

D.流动资产总额

69.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净资产(账面值)的比率,反映了( B )的收益能力。

A.债权人

B.股东

C.企业

D.集团

70.基于战略管理过程的集团管理报告体系,应在报告内容体现:战略及预算目标;( A );差异分析;未来管理举措等四项内容。

A.实际业绩

B.经营业绩

C.集团业绩

D.总体业绩

71.投入资本报酬率(ROIC)是指在不考虑子公司负债融资情况下(或者假定为全权益融资),(A)与其投入资本总额(账面值)的比率关系

A.子公司利润

B.分公司利润

C.总公司利润

D.利润总额

72.从业绩计量范围上可分为( C )和非财务业绩。

A.经营业绩

B.管理业绩

C.财务业绩

D.当期业绩

73.从业绩可控性程度可分为( D )与管理业绩。

A.财务业绩

B.非财务业绩

C.任期业绩

D.经营业绩

74.集团整体的非财务业绩主要涉及(B)、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方面。

A.偿债能力

B.战略管理

C.营运能力

D.盈利能力

75.盈利能力,它是指企业通过经营管理活动取得( D )的能力。

A.盈利

B.偿债

C.利润

D.收益

76.集团层面的业绩评价包括:母公司自身业绩评价和( D )。

A.总公司业绩评价

B.分公司业绩评价

C.子公司业绩评价

D.集团整体业绩评价

77.企业集团整体财务业绩,主要以财务指标方式来反映企业集团盈利能力、资产运营与周转、( A )和经营增长等方面业绩。

A.债务风险

B.经营风险

C.财务风险

D.管理风险

78.评价标准设定一般考虑以下因素:集团股东对盈利目标的预期或要求;企业集团发展规划与经营状况;(B)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等。

A.不同行业

B.同行业

C.同产品

D.不同产品

79.财务业绩是指以( D )所表达的业绩,涉及对包括偿债能力、资产周转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财务指标的评价。

A.非财务数据

B.员工学习业绩

C.管理业绩

D. 财务数据

80.外部评价标准是指从企业外部取得的标准,包括(C )、同行业领先企业或排名前5家企业的平均标准、资本市场标准(如资本市场期望收益率)等。

A.年度预算目标

B. 企业历史数据

C. 行业平均标准

D.企业财务数据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 企业集团的存在与发展主流的解释性理论有( BE )。

A. 规模经济理论

B. 交易成本理论

C. 范围经济理论

D. 角色缺失理论

E. 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

2.下列企业(或公司)中,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属于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有(CD)。

A.集团总部

B.集团子公司

C.集团参股公司

D.集团协作企业

E.集团孙公司

3.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内众多企业之一,常被称为( BDE )。

A.协作企业

B.集团总部

C.参股企业

D.母公司

E.控股公司

4. 下列比例是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的持股比例。如果在任何成员企业里,拥有30%的股权即可成为第一大股东,那么,与集团公司可以母子关系相称的有( CDE )。

A.5% B.10% C.35% D.51% E.100%

5. 从母公司角度,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BCE )。

A. 税负负担减轻

B.资本控制资源能力的放大

C. 收益相对较高

D.分红收益存在波动性

E. 风险分散

6. 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的劣势主要表现在( ABE )。

A.税负较重

B.高杠杆性

C.风险分散

D.“金字塔”风险

E.收益相对降低

7.与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相比,产业型企业集团母公司不仅关注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股权投资及其收益实现,而且更为关注( ACD ),以谋求产业竞争优势。

A. 企业集团整体战略

B.资本控制资源能力

C. 产业布局及整合

D. 内部运营与管理协调

E.财务杠杆风险作用

8. 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的“相关性”是谋求这类集团竞争优势的根本,主要表现为( BCD )等方面。

A.规模效应

B.优势转换

C.降低成本

D.共享品牌

E.垄断利润

9.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包括( ABCDE )。

A. 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导向

B. 多级理财主体及财务职能的分化与拓展

C. 财务管理理念的战略化

D. 总部管理模式的集中化倾向

E. 集团财务的管理关系“超越”法律关系

10.一般认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按其集权化的程度包括有( ABD )等类型。

A.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

B.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

C.统一式财务管理体制

D.合一式财务管理体制 D.混合制式财务管理体制

11.企业集团H型组织结构,有( ABCDE )等优点。

A.总部管理费用较低

B.可弥补亏损子公司损失

C.总部风险分散

D.总部可自由运营子公司

E.便于实施分权管理

12.N型组织也成网络型组织,它是继U型、H型、M型之后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其主要特点有(ABCDE)。

A.组织原则分散化

B.密集的横向交往和沟通

C.较大的灵活性

D.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E.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独特的创新过程

13.影响企业集团组织结构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有( CE )。

A. 投资风险

B.税务

C. 公司环境

D. 法律法规

E. 公司战略

14.企业集团最大优势体现在( AD )。

A.资源整合

B.节约成本

C.内部交易

D. 管理协同

E.税收筹划

15.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不足之处有( BDE )。

A.总部不能统一决策 B、存在决策风险 C.资源利用协同性较差 D、降低应变能力

E.不利于发挥下属成员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16.企业集团分权式财务管理的优点主要有( ACD )。

A. 能有效集中资源进行集团内部整合

B. 有利于发挥总部财务决策和管控能力

C. 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对能力和管理弹性

D. 有利于调动下属成员单位的管理积极性

E. 使总部财务集中精力于战略规划与重大财务决策

17. 企业集团总会计师作为企业集团经营团队的重要成员,受国资委或集团董事会的直接聘任,履行( BCDE )等职责。

A. 日常的技术操作

B. 财务管理与监督

C. 财会内控机制建设

D. 企业会计基础管理

E. 重大财务事项监管

18.企业集团战略是实现企业集团目标的根本,它有助于(ABCDE)

A.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B.明确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

C.强化沟通

D.资源整合

E.规避经营风险

19. 企业集团战略管理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 BDE )等阶段。

A.战略规划

B.战略分析

C.战略整合

D.战略选择与评价

E.战略实施与控制

20.企业集团战略可分的级次包括有( ABD )。

A.集团整体战略

B.经营单位级战略

C. 基层战略

D. 职能战略

E.行业战略

21.相对单一组织内各部门间的职能管理,企业集团战略管理最大特点就是强调整合管理,它具有( ACD )特征。

A.全局性

B.战略性

C.高层导向

D.动态性

E.机制性

22.从投资方向及集团增长速度角度,企业集团投资战略大体包括的类型( ABE )。

A.扩张型投资战略

B.收缩型投资战略

C.地域型投资战略

D.政策型投资战略

E.稳固发展型投资战略

23.根据集团战略及相应组织架构,企业集团管控主要有( ABD )基本模式。

A.战略规划型

B.战略控制型

C.战略决策型

D.财务控制型

E.财务评价型

24.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主要包括( BD )等方面。

A.生产战略

B. 投资战略

C.经营战略

D.融资战略

E.市场战略

25.企业集团收缩型投资战略通常以( ABD )等为主要实现形式。

A.资产剥离

B.股份回购

C.企业破产

D.子公司出售

E.多元化转为专业化

26.集团投资战略有两层涵义,一是从导向层面理解,二是从操作层面理解。下列内容从导向层面理解的是( DE )。

A.企业集团投资规模

B.企业集团投资项目财务决策标准

C.集团资本支出预算

D.企业集团投资方向

E.企业集团增长速度

27. 专业化投资战略的优点主要有( ACD )。

A.有利于在集中的专业做精做细

B.容易抓住较好的投资机会

C.有利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新

D.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E.投资风险较小

28.多元化投资战略的优点主要有( ACDE )。

A.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

B.有利于降低组织与管理成本

C.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

D.有利于企业集团内部协作,提高效率

E.有利于构建内部资本市场,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29.当企业集团步入成长或成熟期时,任何战略投资项目,都需要借助于是否具有“价值增值”性来进行财务评价。(AC)将成为财务评价的根本方法。

A.净现值法

B.市盈率法

C.内含报酬率法

D.回收期法

E.市场比较法

30.审慎性调查可以发现并购交易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如( ABCDE )等。

A.税务风险

B.财务方面的风险

C.法律风险

D.人力资本风险

E.劳资关系风险

31.财务风险是审慎性调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风险。财务风险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包括( ABDE )。

A.资产质量风险

B.资产的权属风险

C.债务风险

D.净资产的权益风险

E.财务收支虚假风险

32.并购中,对目标公司价值评估模式中的非现金流量折现模式包括( ABDE )。

A.市盈率法

B.市场比较法

C.现金流量折现法

D.账面资产净值法

E.清算价值法

33.并购中,对目标公司价值评估模式中市场比较法的第一步是选择可比公司。可比公司一般要求满足( ABCDE )等条件。

A.行业相同

B.规模相近

C.财务杠杆相当

D.经营风险类似

E.具有活跃交易

34.不管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以集权为主还是以分权为主,在具体到集团融资这一重大决策事项时,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DE)。

A.统一规划

B.分层监督

C.集中控制

D.重点决策

E.授权管理

35.授权管理是指总部对成员企业融资决策与具体融资过程等,根据三权分离的风险控制原则,明确不同管理主体的权责。其中的“三权”指的是( BDE )。

A.所有权

B.决策权

C.控制权

D.执行权

E.监督权

36.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多种,主要包括( ABCDE )。

A.总部财务统收统支模式

B.总部结算中心模式

C. 内部银行模式

D.总部财务备用金拨付模式

E. 财务公司模式

37.短期融资劵筹资的优点有(ABE)。

A.节省财务成本

B.筹资金额较大

C.发行期限短

D.筹资风险大

E.融资成本低

38.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包括( ABCE )。

A.资产负债率控制

B.担保控制

C.表外融资控制

D.预算控制

E.财务公司风险控制

39.一般而言,资产负债率水平的高低除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环境因素外,更取决于( ABCDE )等各方面。

A. 集团所属的行业特征

B. 集团成长速度

C. 集团盈利水平

D. 资产负债间的结构匹配程度

E. 集团经营风险40.短期融资券筹资的缺点是( CD )。

A. 节省财务成本

B. 筹资金额较大

C. 发行期限短

D. 筹资风险大

E. 融资成本较低

41.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其风险大体来自于( ABCDE )。

A. 战略风险

B. 信用风险

C. 法律风险

D. 市场风险

E. 操作风险

42.预算管理的环节一般包括( BCDE )。

A. 预算决策

B. 预算执行

C. 预算编制

D. 预算调整

E. 预算考核

43.预算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CDE )。

A. 战略性

B. 全面性

C. 机制性

D. 全程性

E. 全员性

F. 重点管理

44.企业集团预算中的经营预算包括( CDE )等内容。

A. 资本支出预算

B. 财务预算

C. 业务收支预算

D. 费用预算

E. 利润预算

45.预算监控指标中的财务性关键业绩指标有( ACD )。

A.收入

B.产品产量

C.产品单位成本

D.资产周转率

E.市场份额

46.预算监控指标中的非财务性关键业绩指标有( BCD )。

A.收入

B.产品产量

C.产品质量

D.资产周转率

E.市场份额

47.全面预算中的财务预算包括( BCE )等内容。

A. 费用预算

B. 现金流预算

C. 资产负债表预算

D. 资本支出预算

E. 利润表预算

48.集团下属成员单位预算的内容包括( ABDE )。

A.业务经营预算

B.资本支出预算

C.母公司的收益预算

D.现金流预算

E.财务报表预算

49.集团多级法人制要求建立多级预算管理组织。多级预算管理组织包括( ABCDE )。

A. 股东大会

B. 董事会

C. 预算委员会

D. 预算工作组

E. 各责任中心

50.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分析至少包括( BD )等大类。

A.集团局部财务管理分析

B.集团整体财务管理分析

C.集团总体财务管理分析

D.集团分部财务管理分析

E.集团财务过程管理分析

51.通过公司价值计量模式可以看出,导致公司价值增加的核心变量主要有( ACE )。

A.自由现金流量

B.净利润

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D.产品折旧

E.时间上的可持续性

52.反映资产使用效率的财务指标( BCD )。

A.流动比率

B.周转率

C.资产周转率

D.应收账款周转率

E.资产负债率

53.盈利能力分析可以从( CDE )等维度进行。

A.分配方式与利润的关系

B.成本控制与利润的关系

C.权益投资与利润的关系

D.资产利用与利润的关系

E.规模增长及其与利润的关系

54.任何财务管理分析都是对信息的剖析与再利用。而信息归纳起来主要有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两大类。下列信息属于内部信息的有( ABDE )。

A. 集团战略

B. 财务报表及附注

C. 行业报告

D. 公司预算

E. 管理报告

55.在会计上,现金流量表要反映出企业( BCE )的现金流量。

A.财务活动

B.投资活动

C.筹资活动

D.分配活动

E.经营活动

56.财务状况主要体现在( CD )等方面

A.资产负债率

B.盈利能力

C.资产使用效率(营运能力)

D.偿债能力(杠杆分析)

E.筹资能力

57.从价值驱动因素角度,通过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分析,主要关注的问题有( ABCE )。

A.现有资产效率

B.是否存在闲置资产或产能剩余资产

C.总资产结构是否合理

D.融资投资是否合理

E.现有设备、生产线的产出质量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58.与单一企业组织相比,企业集团业绩评价具有( ABD )等特点。

A.多层级性

B.复杂性

C.简单性

D. 战略导向性

E.方便性

59.一般认为,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维度主要包括( BCDE )等方面。

A.科研能力

B.营运能力

C.盈利能力

D.员工成长能力

E.偿债能力

60.集团股东对企业集团整体业绩评价主要包括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两方面。下列指标属于财务业绩的有( ABCE )。

A.偿债风险指标

B.经营与增长指标

C.盈利能力指标

D.行业影响评价指标

E.资产运营能力指标

61.下列指标中,属于反映盈利能力指标的有( CDE )。

A.总资产周转率

B.资产负债率

C.利润总额

D.净资产收益率

E.经济增加值

62.偿债能力可以分为( AC )等大类。

A. 短期偿债能力

B. 固定偿债能力

C.长期偿债能力

D.机动偿债能力

E.可变偿债能力

63.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概括性指标有( BCD )。

A.客户满意度

B.员工满意度

C.人均产出效率

D.员工人均培训时间

E.收入增长情况

64.业绩评价工具主要有( ABE )等。

A.多棱角业绩评价

B.360度评价

C.客户满意度

D.经济增加值(EVA)

E.平衡计分卡(BSC)

65.集团战略与分部财务业绩评价指标( DE )。

A.整体、分部业绩与评价指标

B.分权下的分部业绩与评价指标

C.集权下的分部业绩与评价指标

D.一体化战略、分部业绩与评价指标

E.多元化战略、分部业绩与评价指标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

1.以目前对企业集团的认识,“产权”应成为维系企业集团的纽带。(√)

2.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核心,具有资本、资产、产品、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网络、品牌等各方面优势。(√)

3.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及其企业间并购重组等做大企业属于内源性发展。(×)

4.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单一企业组织向企业集团化演进,既是内源性发展的产物,但更是并购性增长的结果。(√)

5.“先有子公司、后有母公司”是中国国有企业集团产生的主要特征。(√)

6.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市场”与“企业”是相同并可以相互替代或互补的机制。(×)

7.依据“会计意义的控制权”的定义标准,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即称两者关系为母子公司。(√)

8.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子公司和其他成员企业等法人组成的企业群体。所以,“企业集团”本身也具有法人资格。(×)

9.从母公司的角度,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的优势之一是具有高杠杆性。(×)

10.节约交易成本是横向一体化企业集团的主要动因.(×)

11.提高母公司的未来融资能力,既是母公司成立集团初衷,也是母公司有能力吸引其他企业并入集团的前提,这两者互为因果。(√)

12.在企业集团的组建中,资源优势是企业集团成立的前提。(×)

13.在企业集团的组建中,管理优势则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保障。(√)

14.产业型企业集团在选择成员企业时,主要依据母公司战略定位、产业布局等因素。(√)

15.从财务管控角度,集团总部与集团下属单位之间不存在“上--下”级间的财务管理互动关系。(×)

16.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U型结构、H型结构和M型结构。(√)

17.从企业集团发展历程看, U型组织结构主要适合于处于初创期、规模较大或业务繁多的企业集团。(×)

18.在企业集团组织形式的选择中,影响集团组织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公司环境与公司战略。(√)

19.企业集团最大优势体现在涉及的经营领域比较繁多、复杂。(×)

20.企业集团事业部本身并不具备法人资格。(√)

21.一般认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按其集权化的程度可分为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制式财务管理体制和混合制式财务管理体制。(√)

22.在集团治理框架中,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23. 集团内部纵向财务组织体系,是为落实集团内部各级组织的财务管理责任,而对其各级次财务组织或机构的一种细划与设计。(×)

24.一般认为,企业集团内部各级财务组织得到细划或设置主要受集团公司规模大小、财务管理活动或事项的多少、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尤其指权利划分)的影响。(√)

25.“战略决定结构、结构追随战略”,也就是说,影响集团组织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公司环境与公司战略。(√)

26.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下,集团大部分的财务决策权下沉在子公司或事业部。(√)

27.集团的经营者(含总会计师)可以在股东大会授权之下行使决策权。(×)

28.总部财务组织是代表母公司管理集团某一产业或某一市场区域业务的中间组织。(×)

29.事业部财务机构是强化事业部管理与控制的核心部门,具有双重身份。(√)

30.混合型财务总监制的核心定位在决策、管理,而不在于代表总部对子公司进行监督。(×)

31.企业集团战略是实现企业集团目标的根本。(√)

32.企业集团管理以企业集团全局为管理对象,追求集团整体效益。这符合企业集团战略管理的高层导向的特点。(×)

33.可持续增长率表明,任何企业的发展速度都不是任意而定。集团发展速度受制于现有资产的周转能力。(√)

34.企业集团财务能力越强,财务战略导向就可能越激进;财务能力弱,财务战略就越可能稳健保守。(√)

35.融资方式大体分为“股权融资”和“内源融资”两类。(×)

36.财务战略与经营战略之间存在“天然”互补性,经营上的高风险性也要求财务上的高杠杆化。(√)

37.并购战略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并购投资方向及产业领域。(√)

38.集团扩张速度可分为超常增长、适度平衡增长、低速增长等三种不同类型。(√)

39.集团的业务经营环境属于集团财务战略制定依据的内部因素。(×)

40.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而言,资产剥离或子公司出售的动机与集团战略、产业布局等的调整无关。(×)

41.西方企业集团管理中,一般认为出售资产或子公司的动因是相同的。(√)

42.固定资产折旧,一般认为属于外源性融资。(×)

43.在企业集团管控模式中,最集权、组织与管理成本最昂贵的是战略规划型。(√)

44.折旧是企业集团内部集中融资的唯一来源。(×)

45.利润留存资本成本情况有显性的支付成本,但无有机会成本。(×)

46.集团投资战略有两层涵义,一是从导向层面理解,二是从操作层面理解。投资项目财务决策标准是从导向层面理解的内容。(×)

47.通常意义上,投资方向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业务方向,二是地域方向。但从集团战略看,投资方向主要针对地域方向选择而言。(×)

48.任何一个集团的投资战略及业务方向选择,都是企业集团战略规划的核心。(√)

49.企业集团投资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合理分配投资决策权。(√)

50.从企业集团战略管理角度,任何企业集团的投资决策权都集中于集团总部。(×)

51.在投资项目的决策分析过程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环节之一就是评估项目的现金流量。(√)

52.在兼并活动中被兼并企业不再具有法人资格,兼并企业成为其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承担者。(√)

53.并购的第一步就是搜寻合适的并购对象。(×)

54.通过审慎性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购风险,但并不能消除风险。(√)

55.测算目标公司的增量现金流量有两种方法:一是倒挤法,二是相加法。一般来说,在收购的情况下宜采用倒挤法。(×)

56.并购中对目标公司价值评估方法中的市盈率法,一般适合于合并或目标公司为上市公司的情况。(√)

57.不同方法,甚至同一方法由不同人使用时,对目标公司的估值都会存在差异。(√)

58.对于巨额并购的交易,现金支付的比率一般都比较高。(×)

59.管理层收购中多采用杠杆收购方式。(√)

60.并购支付方式各有优劣,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必须审慎地考虑并购价格及不同的支付方式对未来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影响。(√)

61.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完全等同于集团下属各单一企业外部融资需要量的简单加总。(×)

62.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其目的都是实现资本在社会上合理流动和配置。(√)

63.企业集团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主要是融资决策权配置。(√)

64.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对接或互补交易,不属于内部资本市场交易。(×)

65.企业集团成立的财务公司,其服务对象既可以为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服务,也可以向社会提供金融服务。(×)

66.股利政策属于集团重大财务决策,因此,股利类型、分配比率、支付方式等财务决策权都应高度集中于集团总部。(√)

67.企业集团融资战略的核心是要在追求可持续增长的理念下,明确企业融资可以容忍的负债规模,以避免因过度使用杠杆而导致企业集团整体偿债能力下降。(√)

68.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互保业务必须由总部统一审批。(√)

69.融资是为了投资,没有投资需求也就无须融资。因此,企业集团融资规划应与集团总体投资需求相匹配。(√)

70.集团融资决策权限的界定取决于集团财务管理体制。(√)

71.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交易主体是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及需求者。在这里,有剩余现金流但是没有投资机会或资源使用效率较低者就成为了内部资源的需求者。(×)

72.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中的总部财务统收统支模式,有利于调动成员企业开源节流的积极性。(×)

73.集团成立财务公司的目的在于为集团资金管理、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提供有效平台,因此,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金只能从成员单位中募集。(×)

74.整体上市就是集团公司将其全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

75.对企业集团来说,获得商业银行的集团统一授信有利于成员企业借助集团资信取得银行授信支持,提高融资能力。(√)

76.与单一企业组织相比,集团预算管理的构成更为复杂、战略导向与总部主导更为明显。(√)

77.企业集团预算不包括集团下属成员单位预算。(×)

78.集团选择“做大”、“做强”路径时,会直接影响预算指标的选择。“做大”导向下,预算指标会侧重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及其增长率等指标。(×)

79.持续改善法所确定的预算目标是过去式的,在考虑环境变化和管理要求等多种因素的条件下,具有可实现性和挑战性。(√)

80.集团预算工作组成员一般由总部经营团队、集团总部相关职能机构负责人及下属主要子公司总经理等组成。作为常设机构,工作组应该单独设立。(×)

81.集团总部在集团预算管理体系中具有主导地位,拥有集团预算决策权。(√)

82.如果集团下属子公司属于集团总部全资控股,则总部有权直接下达预算目标。(√)

83.“自上而下”预算编制模式是被预算管理实务界所普遍接受的模式。(×)

84.确定并下发企业集团预算编制大纲是集团预算编制的起点与核心。(√)

85.预算执行要强调预算的刚性控制,以维护预算权威。没有刚性约束,预算管理不会达到预期效果。但预算刚性并不等于预算固化。(√)

86.资本预算分配方法中的直接分配资本额度方法,集团总部(母公司)扮演资本直接提供者的角色,直接拨付资本进行项目直接投资。(×)

87.公司战略是预算管理的前提、依据,预算管理是落实公司战略的工具、手段。(√)

88.企业集团总部有权对母公司绝对控股的子公司下达预算目标。(×)

89. “自上而下”预算编制模式不利于下属成员单位的预算参与、预算沟通与预算认同。(×)

90.企业集团预算考核只考评预算目标执行质量。(×)

91.财务报表分析是单纯的财务数据分析,它不应被当作一种“数字游戏”。(×)

92.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分析是集团整体分析与分部分析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93.盈利水平反映公司管理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公司满足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员工等)利益诉求的程度。(√)

94.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段的财务状况,如资产总额及其资本来源(负债和股东权益),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等。(×)

95.营业利润反映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间的经营性收益,它是企业利润的根本来源。(√)

96.企业总资产由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部分构成。(×)

97.“资产”是公司作为一个独立法人所拥有、控制的完整资产,具有不可分割性。(√)

98.“负债”是公司将在履行的责任与权利。(×)

99.“投入资本总额”是指某一时点对企业资产具有利益索取权的各类投资者(如债权人和股东)为企业所提供的资本总额。(√)

100.“资本结构”是负债与资产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大体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

101.营业利润它反映了企业在一个时点上的经营性收益,它是企业利润的根本来源。(×)

102.人们可以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定义为营业毛利额,而将“营业毛利额-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差额定义为息税前利润。(√)

1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它是指由于管理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变化额。(×)

104.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股本及债务规模、构成变化的项活动,如吸收投资和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偿还债务本息等支出现金、分配股利等。(√)

105.短期偿债能力通常与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结构相关。(√)

106.财务业绩指标主要包括三方面,即顾客、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

107.所谓分权是指集团管理中将决策权授予给分部,如财务上的投融资决策权、分红决策权等。(√)

108.贡献毛益是销售收入减去所有变动费用后的净额,也称边际贡献。(√)

109.利用贡献毛益法对分部及非独立法人单位进行财务业绩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110.经济增加值的核心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

111.经营业绩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全部经营与管理活动产生结果的客观、综合反映。(√)

112.管理激励,即通过管理业绩评价,将业绩评价结果与薪酬计划挂钩,从而激励管理者。(√)

113.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债务总额。(×)

114.财务业绩指标是指除财务业绩以外的、反映企业运营、管理效果及财务业绩形成过程的指标。(×)

115.业绩评价是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两者的结合。(√)

116.投入资本总额,它是指投资者(包括有息负债的债权人和股东)投入企业的资本总额,计算上它与“投入资本报酬率”所

确定的口径不一样。(×)

117.根据国资委相关规则,国有企业平均资本成本率统一为6.5%。(×)

118.利用EVA进行评价,其核心是确定△EVA是否小于零,也就是“当年EVA-上年EVA”是否小于零,小于零则表明公司在

创造价值,反之则相反。(×)

119.从集团管理角度,母公司自身业绩评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集团总部作为战略管理中心、管理控制中心等,接受集团

股东对其集团整体业绩的全面评价。(√)

120.集团整体的非财务业绩主要涉及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

等方面。(√)

四、计算及分析题:

1.假定某企业集团持有其子公司60%的股份,该子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其资产报酬率(也称为投资报酬率,定义为息

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为20%,负债利率为8%,所得税率为25%。假定该子公司负债与权益(融资战略)的比例有两种情况:一是保守型30:70,二是激进型70:30。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融资战略,请分步计算母公司的投资回报,并分析二者的风

险与收益情况。

解:

(1)息税前利润=总资产×20%:保守型战略=1000×20%=200(万元)激进型战略=1000×20%=200(万元)

(2)利息=负债总额×负债利率:保守型战略=1000×30%×8%=24(万元)激进型战略=1000×70%×8%=56(万元)

(3)税前利润(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利息:保守型战略=200—24=176 激进型战略=200—56=144

(4)所得税=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保守型战略=176×25%=44 激进型战略=144×25%=36

(5)税后净利(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保守型战略=176—44=132 激进型战略=144—36=108

(6)税后净利中母公司收益(控股60%):保守型战略=132×60%=79.2 激进型战略=108×60%=. 64.8

(7)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额:保守型战略=1000×70%×60%=420 激进型战略=1000×30%×60%=180

(8)母公司投资回报率:保守型战略=79.2/420=18.86% 激进型战略=64.8/64.8= 36%

则较高。同时,两种不同融资战略导向下的财务风险也是完全不同,保守型战略下的财务风险要低,而激进型战略下的财务风

险要高。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状态,是企业集团总部在确定企业集团整体风险时需要权衡考虑的。

2.已知某目标公司息税前营业利润为4000万元,维持性资本支出1200万元,增量营运资本400万元,所得税率25%。

请计算该目标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

解: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营业利润×(1-所得税率)-维持性资本支出-增量营运资本=4000×(1-25%)-1200-400 =1400(万元)

3.2009年底,某集团公司拟对甲企业实施吸收合并式收购。根据分析预测,购并整合后的该集团公司未来5年中的自由现金

流量分别为-3500万元、2500万元、6500万元、8500万元、9500万元,5年后的自由现金流量将稳定在6500万元左右;又根

据推测,如果不对甲企业实施并购的话,未来5年中该集团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将分别为2500万元、3000万元、4500万元、5500万元、5700万元,5年后的自由现金流量将稳定在4100万元左右。并购整合后的预期资本成本率为6%。此外,甲企业账

面负债为1600万元。要求: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式对甲企业的股权现金价值进行估算。

解:

2010-2014年甲企业的增量自由现金流量分别为:

-6000(-3500-2500)万元、-500(2500-3000)万元、2000(6500-4500)万元、3000(8500-5500)万元、3800(9500-5700)万元;2014年及其以后的增量自由现金流量恒值为2400(6500-4100)万元。

甲企业2010-2014年预计整体价值=()()5

4

3

2%)

6

1

(

%)

6

1

(

%)

6

1

(

%

6

1

%

6

1+

+

+

+

+

+

+

+

+

=-6000×0.943-500×0.89+2000×0.84+3000×0.792+3800×0.747=-5658-445+1680+2376+2838.6=791.6(万元)

2014年及其以后甲企业预计整体价值(现金流量现值)=5%)61(%62400+?=%6747.02400?=29880(万元)

甲企业预计整体价值总额=791.6+29880=30671.6(万元)

甲企业预计股权价值=30671.6-1600=29071.6(万元)

4.甲公司已成功地进入第八个营业年的年末,且股份全部获准挂牌上市,年平均市盈率为15。该公司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如下:资产总额为20000万元,债务总额为4500万元。当年净利润为3700万元。

甲公司现准备向乙公司提出收购意向(并购后甲公司依然保持法人地位),乙公司的产品及市场范围可以弥补甲公司相关方面的不足。2009年12月31日B 公司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如下:资产总额为5200万元,债务总额为1300万元。当年净利润为480万元,前三年平均净利润为440万元。与乙公司具有相同经营范围和风险特征的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1。

甲公司收购乙公司的理由是可以取得一定程度的协同效应,并相信能使乙公司未来的效率和效益提高到同甲公司一样的水平。 要求:运用市盈率法,分别按下列条件对目标公司的股权价值进行估算。(1)基于目标公司乙最近的盈利水平和同业市盈率;

(2)基于目标公司乙近三年平均盈利水平和同业市盈率。(3)假定目标公司乙被收购后的盈利水平能够迅速提高到甲公司当前的资产报酬率水平和甲公司市盈率。

解:

(1)乙目标公司当年股权价值=480×11=5280(万元)

(2)乙目标公司近三年股权价值=440×11=4840(万元)

(3)甲公司资产报酬率=3700/20000=18.5%

(4)乙目标公司预计净利润=5200×18.5%=962(万元)

(5)乙目标公司股权价值=962×15=14430(万元)

5.某集团公司意欲收购在业务及市场方面与其具有一定协同性的甲企业60%的股权,相关财务资料如下:甲企业拥有6000万股普通股,2007年、2008年、2009年税前利润分别为2200万元、2300万元、2400万元,所得税率25%;该集团公司决定选用市盈率法,以甲企业自身的市盈率20为参数,按甲企业三年平均盈利水平对其作出价值评估。要求:计算甲企业预计每股价值、企业价值总额及该集团公司预计需要支付的收购价款。

解:

甲企业近三年平均税前利润=(2200+2300+2400)/3=2300(万元)

甲企业近三年平均税后利润=2300×(1-25%)=1725(万元) 甲企业近三年平均每股收益=普通股股数税后利润

=1725/6000=0.29(元/股)

甲企业每股价值=每股收益×市盈率=0.29×20=5.8(元/股)

甲企业价值总额=5.8×6000=34800(万元)

集团公司收购甲企业60%的股权,预计需支付的价款为: 34800×60%=20880(万元)

6. A 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简表)

假定A 增长12%,且其资产、负债项目都将随销售规模增长而增长。同时,为保持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公司并不改变其现有的现金股利支付率这一政策。要求:计算2010年该公司的外部融资需要量。

解:

(1)A 公司2010年增加的销售额为100000×12%=12000万元

(2)A 公司销售增长而增加的投资需求为(150000/100000)×12000=18000

(3)A 公司销售增长而增加的负债融资量为(50000/100000)×12000=6000

(4)A 公司销售增长情况下提供的内部融资量为100000×(1+12%)×10%×(1-40%)=6720

(5)A 公司外部融资需要量=18000-6000-6720=5280万元

7.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简表)

甲公司2009年的销售收入为12亿元,销售净利率为12%,现金股利支付率为50%,公司现有生产能力尚未饱和,增加销售无需追加固定资产投资。经营销部门预测,公司2010年度销售收入将提高到13.5亿元,公司销售净利率和利润分配政策不变。 要求:计算2010年该公司的外部融资需要量。

解:

(1)甲公司资金需要总量=[(5+25+30)/12-(40+10)/12] ×(13.5-12)=1.25亿元

(2)甲公司销售增长情况下提供的内部融资量为13.5×12%×(1-50%)=0.81亿元

(3)甲公司外部融资需要量=1.25-0.81=0.44亿元

8.某企业集团是一家控股投资公司,自身的总资产为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30%。该公司现有甲、乙、丙三家控股子公司,

负相同。要求:(1)计算母公司税后目标利润;(2)计算子公司对母公司的收益贡献份额; (3)假设少数权益股东与大股东具有相同的收益期望,试确定三个子公司自身的税后目标利润。

解:

(1)母公司税后目标利润=2000×(1-30%)×12%=168(万元)

(2)子公司的贡献份额:

甲公司的贡献份额=168×80%×1000400

=53.76(万元)

乙公司的贡献份额=168×80%×1000350

=47.04(万元)

丙公司的贡献份额=168×80%×1000250

=33.6(万元)

(3)子公司的税后目标利润:

甲公司税后目标利润=53.76÷100%=53.76(万元)

乙公司税后目标利润=47.04÷75%=62.72(万元)

丙公司税后目标利润=33.6÷60%=56(万元)

9. 某企业2009年末现金和银行存款80万元,短期投资40万元,应收账款120万元,存货280万元,预付账款50万元;流动负债420万元。试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并给予简要评价。

解:

流动资产=80+40+120+280+50=570(万元)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570/420=1.36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570-280-50=240(万元)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240/420=0.57

由以上计算可知,该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36<2,速动比率0.57<1,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10.

要求:(售收入净额和总资产周转率。(3)计算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利润率。

解:

流动资产年初余额=3750×0.8+4500=7500(万元)

流动资产年末余额=5000×1.5=7500(万元)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7500(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净额=4×7500=30000(万元)

总资产周转率=30000/[(9375+10625)÷2]=3(次)

销售净利率=1800÷30000×100%=6%

净资产利润率=6%×3×1.5=27%

11.某企业2009年产品销售收入12000万元,发生的销售退回40万元,销售折让50万元,现金折扣1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7600万元.年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80万元和220万元;年初、年末存货余额分别为480万元和520万元;年初、年末流动资产余额分别为900万元和940万元。要求计算:(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2)存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解:

销售收入净额=12000-40-50-10=11900(万元)

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11900/(180+220)/2=59.5(次)

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360/59.5=6.06(天)

存货的周转次数=7600/(480+520)/2=15.2(次)

存货的周转天数=360/15.2=23.68(天)

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11900/(900+940)/2=12.93(次)

流动资产的周转天数=360/12.93=27.84(次)

12.

1.净资产收益率(ROE);

2.总资产报酬率(ROA、税后);

3.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4.投入资本报酬率(ROIC)。

5. 经济增加值(EVA)

解:子公司甲:

净资产收益率=企业净利润/净资产(账面值)=60/300=20%

总资产报酬率(税后)=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60/1000=6%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EBIT*(1-T)=150(1-25%)=112.5

投入资本报酬率=息税前利润(1—T)/投入资本总额×100% =150(1-25%)/1000=112.5/1000=11.25%

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投入资本总额*平均资本成本率=112.5-1000*6.5%=47.5 子公司乙:

净资产收益率=企业净利润/净资产(账面值)=75/800=9.38%

总资产报酬率(税后)=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75/1000=7.5%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EBIT*(1-T)=120(1-25%)=90

投入资本报酬率=息税前利润(1—T)/投入资本总额×100% =120(1-25%)/1000=90/1000=9%

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投入资本总额*平均资本成本率=90-1000*6.5%=25

五、理论问题(案例分析题的理论要点):

1.简述企业集团的概念及特征。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源实力雄厚的母公司为核心、以资本(产权关系)为纽带、以协同运营为手段、以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群体。

与单一企业组织相比,企业集团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产权纽带。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企业族群,产权是维系其生成与发展的纽带。产权体现为一家企业对另一家企业的资本投入,企业间借此形成“投资与被投资”、“投资—控股”关系。产权具有排它性,它衍生或直接体现为对被投资企业重大决策的表决权、收益分配权等等一系列权力。母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及由此形成的产权关系,维系着企业集团整体运行和发展。

(2)多级法人。企业集团是一个多级法人联合体。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在企业集团组织架构中处于顶端,而企业集团下属各成员单位,则作为独立法人被分置于集团组织架构的中端或末端,形成“金字塔”式企业集团组织架构。在这里,“级”是指企业集团内部控股级次或控股链条,它包括:第一级:集团总部(母公司)、第二级:子公司、第三级:孙公司、等等。

(3)多层控制权。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视不同控股比例而分为全资控股、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等,而“会计意义上的控制权”与“财务意义的控制权”两者的涵义也不尽相同。

2.简述企业集团产生的理论解释。

企业集团的存在与发展的解释性理论有很多,但主流理论有两种,即交易成本理论和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此外,还有规模经济理论、垄断理论、范围经济理论和角色缺失理论。

(1)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是把货物和服务从一个经营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所发生的成本。当人们需要某种产品时,人们可以直接通过市场买卖来取得,因此,市场交易是一种最直接的交易形式。市场交易形式的重要特征是:交易价格合理和交易行为便捷。但也有不足,主要体现在:交易成本较高和可能缺乏中间产品交易市场。

与市场交易相对应,企业则被视为内部化的一种交易机制。会使在市场上无法交易或交易成本很高的交易行为在其内部得以实现、且交易成本相对较低。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市场”与“企业”是不同但可相互替代或互补的机制,当(企业内部)管理上的协调(成本)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与较高的利润时,现代企业就会取代传统小公司。企业集团产生与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逻辑。

交易成本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等战略的企业集团组织。

(2)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

单一企业因受规模或行业等多种因素限制而难以避免风险,而为抵御市场风险,企业不仅需要在某一行业内做大做强,而且还需要涉足其他行业并力图做大做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某一行业(或企业)的不良业绩及风险能被其他行业(或企业)的良好业绩所抵消,从而使得企业集团总体业绩处于平稳状态,从而规避风险。

可见,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下的企业集团在本质上是一个“资产组”,它由不同子公司或业务部等的“资产”构成,通过不同行业、不同风险状态的“资产”组合,平滑企业集团整体风险。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集团组织战略。

(3)其他理论解释

除上述两种解释性理论以外,还存在其他的解释性理论。如规模经济理论、垄断理论、范围经济理论、角色缺失理论等。

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倍数高于要素投入倍数,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出现要素报酬递增的现象。可见,随着企业规模尤其是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带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企业集团内部分工、协作则是提高规模效益的主要方式,通过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垄断理论——垄断理论源于企业规模经济原理及企业对垄断利润的追求。由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从而意味大企业在成本上比小企业更具优势,小企业在竞争中将破产或被并购。而当大企业取得其垄断地位并对市场具有控制力的时候,垄断利润因而产生。另外,通过大企业的垄断地位,不断抬高了“新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进而强化大企业的市场垄断优势。

范围经济理论——范围经济是企业从事多产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现象,比如,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这就属于范围经济。对企业集团而言,母公司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经营信息等都可看作是一种“公共资源”,子公司增加对这些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共享使用”并不减少母公司对这些生产要素的使用,相反,对这些公共资源的共享激励着企业的横向或纵向联合,提升了集团内的范围经济效益。

角色缺失理论——针对转型经济体,理论界还提出角色理论。在转型经济中,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是由于企业集团能够在转型经济中扮演替代制度缺失的角色。比如,中国企业集团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自发产生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进行中,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主体往往缺失,而集团母公司正好担纲了这一角色。同时,研究表明,中国企业集团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所有权缺失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集团整体业绩提高。

3.简述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协同效应及经营管理优势的主要表现。

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是指所涉及产业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企业集团。

“相关性”是谋求这类集团竞争优势的根本,意味着资源共享性以及由此而产生协同效应与经营管理优势,主要表现为:(1)优势转换。将专有技能、生产能力或者技术由一种经营转到另一种经营中去,从而共享优势;

(2)降低成本。将不同经营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从而降低成本;

(3)共享品牌。新的经营业务借用公司原有业务的品牌与信誉,从而共享资源价值。

4.在企业集团组建中,母公司所需的组建优势有哪些?

单一企业组织要集成、演化为企业集团,必须有优势。惟此才能辐射外围企业加入集团之中。一般认为,母公司所需的组建有:

1.资本及融资优势。如果母公司没有资本优势,组建集团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资本优势不单纯表现在母公司现存账面的资本实力(即存量资本实力),更重要的是其潜在通过市场进行资本融通的能力(即未来资本实力)。因此,判断母公司资本优势主要考虑母公司自身的存量资本实力和未来融资能力两点。

2.产品设计、生产、服务或营销网络等方面资源优势。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而言,集团总部的产品研发、设计、采购、生产、营销网络等能力,是做强做大集团的根本保证。母公司只有具备上述各项中的独特优势,方可与被并入企业形成互补,从而形成真正意义的企业集团。在这里,“资源”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具有价值性、不可复制性、排他性等根本特征。

3.管理能力与管理优势。管理能力是指母公司对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领导、控制等能力。母公司只有自身练就了很强的管理能力,并逐渐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控制体系(管理优势),才有可能开展对并购并“输出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集团组建中母公司的优势和能力并不是仅上述中的某一方面,而是一种复合能力和优势。其中,资本优势是企业集团成立的前提;资源优势则企业集团发展的根本;管理优势则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保障。

5.简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特点。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活动。与单一企业组织相比,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无论是在目标、战略导向、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论等各方面都有其特殊之处,集中体现在:

(1)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导向。在企业集团中,集团总部既是集团股东发起设立并授权管理的经营单位,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集团股东价值最大化愿望,这一愿望就是实现“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最终将体现为母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

(2)多级理财主体及财务职能的分化与拓展。针对企业集团大多采用“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等这样一种组织架构,集团财务管理主体也呈现“集团总部—下属成员企业”等多级化特征。同时,由于总部与下属成员企业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因此,其各自财务管理权限、所拥有的决策权力、职能范围大小也不尽相同的,由此导致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职能的分化与拓展:

从财务管控角度,集团总部与集团下属单位之间存在着“上--下”级间的财务管理互动关系,上级对下级负有财务监督、控制责任,下级对上级负有信息反馈、财务分析与报告义务,并形成立体化的财务管理格局。

(3)财务管理理念的战略化。与单一企业组织相比,集团财务管理的战略导向更为明显。集团财务资源的集中配置(如资金集中管理)、集团融资、集团担保、企业股利政策、集团统一保险等等,都是集团财务管理战略化的具体体现。

(4)总部管理模式的集中化倾向。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财务管控。为保证总部与下属成员单位之间利益目标的一致性并实现集团财务目标,强化总部财务对下属成员单位的集中化管理是一种趋势。在这里,财务管理“集中化”并不等于财务管理“集权制”,财务管理集中化意味着企业集团财务制度、管理体系的统一。财务管理集中化是落实企业集团战略、提高企业集团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保障。

(5)集团财务的管理关系“超越”法律关系。为更好地发挥集团财务资源优势,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并不完全以法律关系为基础。从集团资源整合角度,集团内部“管理关系”需要超越“法律关系”,子公司、孙公司甚至更低级次的下属成员单位,也可能因其重点性、战略性等而成为集团总部的“直辖单位”(它类似于“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等属性)。这种“超越”法律关系的集团内部管理体制有助于提升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力度、集团总部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财务控制力度,从而保障集团战略的有效实施,但也有可能“引发”集团内部“治理”与内部“管理”间的矛盾,增加集团财务管理的复杂性。

6.简述企业集团的基本组织结构及其新发展。

(1)企业集团的基本结构

现代企业组织,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其基本组织结构大体分三种类型,即U 型结构、H型结构和M型结构。

其一,U 型结构(“总公司--分公司”型) 。U 型结构也称“一元结构”,产生于现代企业的早期阶段,是现代企业最基本的一种组织形式。从企业集团发展历程看,U型组织主要适合于处于初创期且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集团,或者业务单一型企业集团。

其二,H型结构(“母公司--子公司”型) 。H型结构大体采用“母公司—子公司”这样一种组织体制。集团总部下设若干子公司,每家子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和比较完整的职能部门。集团总部作为母公司,利用股权关系以出资者身份行使对子公司的管理权。

总部如何发挥其战略管理功能,强化母子公司的“目标一致”及应有的管理互动,妥善平衡集团内部集权与分权关系,发挥集团业务经营、管理的协同效应等,是这类集团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三,M 型结构(“母公司--事业部--工厂”型) 。M型结构也称事业部制。在M型结构中,总部按产品、业务、区域、客户(市场)等将集团所属业务及下属各经营单位进行归类,从而形成总部直接控制的若干事业部,然后由事业部行使对其所辖各业务经营单位(即子公司或孙公司等)的“归口”管理。事业部作为集团总部与子公司间的“中间管理层”,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但却拥有相对独立完整的经营权、管理权,作为受控的利润中心,要对其所辖各独立法人单位就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营销、财务与资金管理等,行使统一或集中管理。

其一,混合组织结构。不同组织结构各具优缺点,并适应不同情况。现代企业集团往往业务复杂,因此多采用混合组织形式,即U型、H型、M型三种基本形式的混合状态。

其二,N 型组织(网络型组织) 。N型组织也称网络型组织,它是继U 型、H型、M 型之后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从总体上看,N 型组织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的创新经营单位组成的彼此有紧密纵横联系的网络,其主要特点是: 组织原则是分散化、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独特的创新过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密集的横向交往和沟通。

7.企业集团总部功能定位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企业集团最大优势体现为资源整合与管理协同,要达成资源整合与管理协同效应,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其他各成员企业彼此间应当遵循集团一体化的统一“规范”以实现协调有序性运行。一般认为,无论企业集团选择何种组织结构,其总部功能定位大体相同,主要体现在:

(1)战略决策和管理功能。母公司负责组织制定和监督实施集团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同时对战略实现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和管理。

(2)资本运营和产权管理功能。母公司通过投资、融资和产权运作,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包括通过投资、兼并等方式经营子公司,调整重组集团的存量资产和产业结构,也包括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通过上市、配股、出售股权、发行债券等形式,取得发展资本,推动集团的持续发展。产权管理则包括对股权代表的管理及对子公司产权变动和产权交易的决策和监督。

(3)财务控制和管理功能。财务控制在是公司战略和财务战略引领下,利用财务管控手段对集团进行的控制,包括预算

管理、财务管理分析与财务预警、财务业绩评价等等。财务控制与管理功能是企业集团管理的核心。

(4)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人力资源是企业集团的重要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已成出资人、企业家的管理共识。

集团总部在企业集团管理中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功能,通过集团组织章程、集团战略、管理政策与制度等,为集团整体及下属成员企业的协调、有序运行等确立行为规范。当然,上述所有管理都应基于集团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

8.简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及其主要内容。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依据集团战略、集团组织结构及其责任定位等,对集团内部各级财务组织就权利、责任等进行划分的一种制度安排。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其中又以分配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财权为主要内容。

一般认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按其集权化的程度可分为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制式财务管理体制和混合制式财务管理体制。

(1)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这一体制下,集团重大财务决策权集中于总部。这一体制的优点主要有:第一,集团总部统一决策,有利于规范各成员企业的行动,促使集团整体政策目标的贯彻与实现;第二,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集团财务资源优势,优化财务资源配置;第三,有利于发挥总部财务决策与管控能力,降低集团下属成员单位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而这一体制的不足也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第一,决策风险。集权制依赖于总部决策与管控能力,依赖于其所拥有的决策与管控信息,而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将导致企业集团重大财务决策失误;第二,不利于发挥下属成员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第三,降低应变能力。由于总部并不直接面对市场,其决策依赖于内部信息传递,而真正面对市场并具应变能力的下属成员单位并不拥有决策权,因此也有可造成集团市场应变力、灵活性差等而贻误市场机会。

(2)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这一体制下,集团大部分的财务决策权下沉在子公司或事业部,总部对子公司等下属成员单位的管理具有“行政化”色彩而无市场化实质。其优点主要是:第一,有利于调动下属成员单位的管理积极性;第二,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对能力和管理弹性;第三,使总部财务集中精力于战略规划与重大财务决策,从而摆脱日常管控等具体管理事务。而这一体制的不足主要有:第一,不能有效集中资源进行集团内部整合,失去集团财务整合优势;第二,职能失调,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子公司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公司整体利益;第三,管理弱化,从而潜在产生集团与子公司层面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混合式财务管理体制。这一体制试图调和“集权”与“分权”两极,即努力通过必要的集权与适度分权(授权)等来发挥总部财务战略、财务决策和财务监控功能,同时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控制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实践证明,大多数情况下,混合式财务管理体制是一种相对可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但如何把握“权力划分”的度,则取决于集团战略、总部管理能力、公司内部信息结构与传递速度等一系列因素,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从总部拥有子公司控制权这一“产权”源头出发,集团内部子公司(或事业部)的财务管理权力都应被视为总部产权延伸后“授予”的,它可“放”也可“收”。

9.企业集团战略有哪些层次?

企业集团战略是在分析集团内外环境因素基础上,设定企业集团发展目标并规划其实现路径的总称。企业集团战略可分为三个级次,即集团整体战略、经营单位级战略和职能战略。

(1)集团整体战略。集团整体战略又称公司级战略或总部战略,其核心是明确集团产业发展方向及战略目标。从管理角度,集团整体战略的管理涉及的内容有:第一,明确企业集团未来发展方向(产业选择)和战略目标;第二,进行集团内的产业布局,如确定企业集团种子产业、成熟产业、拟调整产业等,明确产业发展顺序及产业进入方式或路径(如新建或并购);第三,清晰定义企业集团下属各经营单位(事业部或子公司等)的业务线、产品线,并对各业务的竞争策略进行评估;第四,把控各业务线、产品线的经营运作体系,谋求相关业务间的协同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第五,集中集团资源(尤其是财务资源),并在各业务线、产品线进行有效配置(如,在战略上加大对战略优先发展的业务线、产品线等的投资力度);第六,对经营单位竞争战略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调整或修正竞争战略;第七,审核并确定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如人力、财务、研发、市场等)的职能战略并进行调整。

(2)经营单位级战略。经营单位级战略又称为事业部(或子公司)战略或竞争战略。其战略管理重点是:第一,在既定产业及经营范围内,选择保持竞争优势的竞争策略。一般认为,竞争战略主要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两种;第二,制定详细战略实施方案(行动方案或举措等),并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第三,统筹经营单位内的职能部门战略。

(3)职能战略。职能战略由集团总部主要副总裁提出,并由总部、下属经营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经理协同落实。为实现企业集团整体战略目标,需要从企业集团总部、经营单位等不同层面,就其各自的职能部门(如财务、生产、营销、人事、研发等)进行战略定位,并提出各职能战略目标及实施路径、规划。职能战略包括:第一,制定职能范围内的行动计划,以支持公司战略或事业部经营战略;第二,提出并实现职能部门的业绩目标;第三,与其他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协调,追求管理一体化;第四,对下属职能部门的工作方案进行评估或提出建议,协助其工作落实,并在职能部门的范围内进行管理统筹。

10.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概念及含义。

企业集团财务战略是指为实现企业集团整体目标而就财务方面(包括投资、融资、集团资金运作等等)所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

在企业集团战略管理中,财务战略既体现为整个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风格或者说是财务文化,如财务稳健主义或财务激进主义、财务管理“数据”化和财务管理“非数据”化等;也体现为集团总部、集团下属各经营单位等为实现集团战略目标而部署的各种具体财务安排和运作策略,包括投资与并购、融资安排与资本结构、财务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股利政策等等。具体地说,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包括以下三方面层次(含义):

(1)集团财务理念与财务文化。集团财务理念是公司理念、公司战略在财务上的体现或反映,它为解决集团战略中的重大财务问题提供根本性、导向性的价值判断标准或准则。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应有集团独特的财务理念与管理文化。在财务管理实践中,集团财务理念主要有: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理念;第二,协同效应最大化的价值理念;第三,数据化的管理文化。

(2)集团总部财务战略。集团总部财务战略是在集团战略与财务理念指导下,对企业集团整体发展所涉及的重大财务决策和管理政策等所进行的规划与战略部署。这些重大财务政策与部署主要有:第一,企业集团整体财务业绩目标及增长速度安排、规划;第二,集团内优先发展产业及其投资规模的规划、预算;第三,集团投资回报率要求;第四,集团融资规划;第五,集团财务资源优化配置方式与方法;第六,集团股利政策与规划;第七,集团财务管控体系规划;第八,集团财务授权规划;第九,集团财务人员管理政策与规划。

(3)子公司(或事业部)财务战略。子公司财务战略是对集团总部财务战略的细化,它是总部财务战略的实施战略与行动计划,主要解决既定财务授权范围内的具体财务运行策略问题。

11.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制定的依据。

作为企业集团战略重要组成部分,集团财务战略的制定并不是孤立的,它是综合分析、评估集团内外各种因素之后的结果。其制定依据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1)内部因素。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制定依据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集团整体战略;行业、产品生命周期及集团内各产业的交替发展;集团综合财务能力等内容。(2)外部因素。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制定依据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金融环境、财税环境、业务经营环境和法律环境等。

12.简述企业集团投资战略的类型。

从投资方向及集团增长速度角度,企业集团投资战略大体可分为扩张型投资战略、收缩型投资战略和稳固发展型投资战略三种。

(1)扩张型投资战略(并购投资战略)。扩张型投资战略也称为积极型投资战略,是一种典型的投资拉动式增长策略。由于企业集团快速扩张主要依赖于对外并购方式,因此,扩张型投资战略又被称为并购投资战略,它是针对企业集团对外并购事项所进行的一系列规划与安排。扩张型投资战略至少要涵盖并购投资方向及投资领域的确定和企业集团对外扩张速度的确定等重大决策事项。

(2)收缩型投资战略。企业集团发展应该做到有张有弛。收缩型投资战略代表的就是一种调整性的防御或后退战略。收缩型投资战略通常以资产剥离、股份回购和子公司出售等为主要实现形式,而作为一种战略安排,可能还有其他财务上的表现,如债务偿还、减持子公司股份、收缩集团业务与经营范围、财务集权控制加强等。

收缩型投资战略通常以同行转让、分立和管理层收购为主要方式。

(3)稳固发展型投资战略。大多数企业集团将采用此类战略。稳固发展型投资战略要求:第一,集团总部根据集团战略、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实力等确定可持续的发展速度,追求平衡增长,不急于冒进;第二,强调财务稳健,控制负债额度与负债比率、强调税后利润留存与积累,积极稳妥地支持集团投资规模的增长;第三,慎重从事并购投资,事先确定拟进入并购领域的财务要求、标准,如资本报酬率应达到的“底线”等;第四,慎重进入与集团经营并不相关的领域,走专业化、规模化战略;第五,根据集团发展与市场变化等需要,对企业集团组织架构进行微调,而不进行重大组织变革,以保持投资决策与投资管理上的连续性。

13.简述企业集团融资战略的类型及特点。

集团融资战略既要体现集团整体战略,也是体现集团投资战略对融资战略的影响。从集团融资与财务风险导向看,集团融资战略也可分为三种类型:(1)激进型融资战略;(2)中庸型融资战略;(3)保守型融资战略。

(1)激进型融资战略。激进型融资战略(负债与权益相比,负债较高)意味着:第一,集团整体资本结构中“高杠杆化”倾向。一般认为,高杠杆即高风险,但同时也潜在意味着高收益。第二,杠杆结构“短期化”。所谓结构短期化是指短期债务占全部债务总额比例较高的一种结构型态,其典型表现为“利用短期贷款用于长期资产占用”,俗称“短贷长占”或“短贷长投”。激进型融资战略具有低成本、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

(2)保守型融资战略。与激进型融资战略相反,保守型融资战略(负债与权益相比,负债较低),在整体资本结构中具有“低杠杆化”、低风险、杠杆结构长期化的倾向。保守型融资战略,具有低杠杆化、杠杆结构长期化等特点。

(3)中庸型融资战略。这是一种“中间路线”策略。从可持续增长角度,中间路线也许是可行的战略选择。

14.企业集团并购有哪些主要过程。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在兼并活动中被兼并企业不再具有法人资格,兼并企业成为其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承担者;而在收购行为中,目标企业仍可能以法人实体存在,收购企业成为被收购企业的新股东,并以收购出资的股本为限承担风险。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并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交易过程,主要包括:(1)根据企业集团既定的并购战略,寻找和确定潜在的并购目标;(2)对并购目标的发展前景以及技术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战略性调查和综合论证;(3)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4)策划融资方案,确保企业并购战略目标的实现。

15.简述并购中审慎性调查的概念及作用。

审慎性调查是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税务、商业、技术、法律、环保、人力资源及其他潜在的风险进行调查分析。

审慎性调查的作用主要有:(1)提供可靠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战略、经营与营销、财务与风险、法律等方方面面,从而为并购估值、并购交易完成提供充分依据。(2)价值分析。通过审慎调查,发现与公司现有业务价值链间的协同性,为未来并购后的业务整合提供指南。(3)风险规避。审慎调查可以发现并购交易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如税务风险、财务方面的风险、法律风险、人力资本及劳资关系风险,从而为并购交易是否达成及达成后的并购整合提供管理依据。

16.简述企业集团并购审慎性调查中财务风险的核心问题。

财务风险是审慎性调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风险。财务风险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包括:(1)资产质量风险。包括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质量风险。资产质量风险越大(如应收账款收账风险越高),资产价值越低。(2)资产的权属风险。这主要涉及账实不符问题,有些资产并没有在被并方账面上体现,而在账面体现的资产,其权属可能并不清楚(如资产已抵押给银行、土地没有权属等),这些都加大了资产的权属不确定性及未来使用风险。(3)债务风险。主要是针对表外负债、或有债务及可能的担保损失。(4)净资产的权益风险。这主要是指被并企业股东间的权益不清、股权质押等问题,它会影响并购交易及所有权过户问题。(5)财务收支虚假风险。它主要涉及企业利润表各项目的真实可靠性,它直接影响交易定价及权益估值。

通过审慎性调查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并购风险,但并不能消除风险。

17.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种类有哪些?

并购支付方式是指并购活动中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之间的交易形式。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影响而这得控制权关系和法律地位,甚至影响并购的成败,因此并购支付方式选择是并购决策的重要环节。

并购融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企业集团在融资规划时首先要对可以利用的方式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作为融资决策的基础。?并购支付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现金支付方式。用现金支付并购价款,是一种最简捷、最迅速的方式,且最为那些现金拮据的目标公司所欢迎。但是对于大宗的并购交易,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无疑会给主并企业集团造成巨大的现金压力,甚至无法承受。短期内大量的现金支付还会引起并购公司的流动性问题,而如果寻求外部融资,又会受到公司融资能力闲置。同时依据国外税法,如果目标公司接受的是现金价款,必须交纳所得税。因此,对于巨额并购的交易,现金支付的比率一般都比较低。

企业集团取得现金的来源,通常由增资扩股、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等,也可以通过出售部分原有资产换取现金等。

(2)股票对价方式?。采用股票对价方式,即企业集团通过增发新股换取目标公司的股权,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企业集团现金的大量流出,从而并购后能够保持良好的现金支付能力,减少财务风险。但这种方式可能会稀释企业集团原有的股权控制结构与每股收益水平,倘若企业集团原有资本结构比较脆弱,极易导致企业集团控制权的稀释、丧失以致为他人并购。此外,股票支付处理程序复杂,可能会延误并购时机,增大并购成本。

(3)杠杆收购方式。杠杆收购(LBO)是指企业集团通过借款的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取得控制权后,?再以目标公司未来创造的现金流量偿付借款。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集团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为抵押取得贷款购买目标公司股权;二是由风险资本家或投资银行先行借给企业集团一笔“过渡性贷款”去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取得控制权后,企业集团再安排目标公司发行债务或用目标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偿付借款。

杠杆并购需要目标公司具备如下条件:第一,有较高而稳定的盈利历史和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量;第二,公司的利润与现金流量有明显的增长潜力;第三,具有良好抵押价值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第四,有一支富有经验和稳定的管理队伍等。因此,管理层收购中多采用杠杆收购方式。

(4)卖方融资方式。卖方融资是指作为并购公司的企业集团暂不向目标公司支付全额价款,而是作为对目标公司所有者的负债,承诺在未来一定市场内分期、分批支付并购价款的方式。这种付款方式,通常用于目标公司获利不佳,急于脱手的情况下。在签约时,企业集团还可以向目标公司提出按照未来业绩的一定比率确定并购的价格,并分期付款。这样既可以拉近双方在并购价格认定上的差距,建立起对目标公司原所有者的奖励机制,同时又可以使企业集团避免陷入并购前未曾预料的并购“陷阱”,而且由于减少了并购当时的现金负担,从而使企业集团在并购后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转。此外,这种方式还可以使企业集团获得税收递延支付的好处。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未来债务的承诺,采用卖方融资方式的前提是,企业集团有着良好的资本结构和风险承荷能力。

上述并购支付方式各有优劣,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必须审慎地考虑并购价格及不同的支付方式对未来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影响。

18.简述融资战略的概念及企业集团融资战略包括的内容。

融资战略是企业为满足投资所需资本而制定的未来筹资规划及相关制度安排。

企业集团融资战略包括的内容与单一组织不同,企业集团融资战略及融资管理需要从集团整体财务资源优化配置入手,通过合理规划融资需要量、明确融资决策权限、安排资本结构、落实融资主体、选择融资方式等等,以提高集团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并控制融资风险。

19.简述融资渠道的概念及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

融资渠道是企业融入资本的通道,如资本市场、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融资方式是企业融入资本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如银行借款方式、股票或债券发行方式等。一般认为,企业集团及其下属成员企业通过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称为直接融资;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融资则称为间接融资。与单一企业不同的是,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来为其成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直接融资

在直接融资方式下,企业集团总部及下属各成员企业都可以金融中间人(如投资银行、券商等),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从资本市场直接融入资本。

(2)间接融资

在间接融资下,资本融通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的“这一桥梁”来实现,作为资本需求方的企业集团及其下属成员企业,并不与资本提供方进行直接金融交易,金融交易的主体是金融中介机构—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其目的都是实现资本在社会上合理流动和配置。不同的国家因金融管制、法律法规等不同,会采取不同的交易模式。多数国家的企业融资都包含上述两种交易模式,只不过有的以直接交易为主(如美国),而有的以间接交易为主(如德国)。目前,中国企业集团融资主要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部分企业集团(及其下属成员企业)也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多种融资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20.简述企业集团融资决策权的配置原则。

集团融资决策权限的界定取决于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但是,不管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以集权为主还是以分权为主,在具体到集团融资这一重大决策事项时,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统一规划是集团总部对集团及各成员企业的融资政策进行统一部署,并由总部制定统一操作规则等。如:统一融资战略、统一规划集团及下属成员企业资本结构、统一担保与抵押规则、统一“银行等金融机构”并进行集团授信等。

(2)重点决策。重点决策是指对那些与集团战略关系密切、影响重大的融资事项,由集团总部直接决策。这些事项主要包括:所有涉及股权融资的事项;所有涉及发行公司债券(含可转换债券)的事项;所有单笔金额超过总部规定额度的借款或项目融资的事项;所有外汇借款筹资;所有超过总部规定资产负债率上限以外的借款融资事项;总部认为必要的且对集团整体风险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筹资事项。

(3)授权管理。授权管理是指总部对成员企业融资决策与具体融资过程等,根据“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分离的风险控制原则,明确不同管理主体的权责。如,集团统一授信由总部财务(或相关部门)统一决策,子公司财务部门根据相关规则在授信额度范围具体办理贷款业务,总部财务部(或集团结算中心、集团财务公司)则对子公司信用额度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21.简述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包括资产负债率控制、担保控制、表外融资控制以及财务公司风险控制等方面。

(1)资产负债率控制。企业集团融资战略的核心是要在追求可持续增长的理念下,明确企业融资可以容忍的负债规模,以避免因过度使用杠杆而导致企业集团整体偿债能力下降。企业集团资本结构政策最终体现在资产负债率指标上。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率控制包括两个层面,即:企业集团整体资产负债率控制和母公司、子公司层面的资产负债率控制。

(2)担保控制。企业可能会出于多种原因对其他企业提供担保,如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为集团外的长期客户提供信用担保等。其中,企业集团(包括总部及下属所有成员单位)为集团外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如果被担保单位不能在债务到期时偿还债务,则企业集团需要履行偿还债务的连带责任,因此,债务担保有可能形成集团“或有负债”,从而存在很高的财务风险。为此,集团财务管理要求严格控制担保事项、控制担保风险。具体包括:建立以总部为权力主体的担保审批制度、明确界定担保对象和建立反担保制度。

(3)财务公司风险管理。财务公司作为集团资金管理中心,其风险大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集团整体的财务风险。因此,除要求对集团总部及各成员单位进行资产负债率管理外,集团还应加强对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要注意财务公司风险种类及其风险管理对策。

22.简述预算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一般认为预算管理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考核等环节构成,构成一个“闭环式”的管理循环,打破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达到应有的管理效果。

预算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战略性。尽管预算是对年度经营计划的财务表达,但是,年度经营计划确定并不是任意性,它以公司战略及其中长期发展规划为背景。“公司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预算”之间呈递进关系。公司战略是预算管理的前提、依据,预算管理是落实公司战略的工具、手段。

(2)机制性。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机制。具体为:第一,通过预算指标,明确集团内部各责任主体的财务责任;第二,通过有效激励(如预算编制中的高度参与感、通过预算考核兑现奖励计划等)促使各责任主体努力履行其责任,并形成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第三,透过组织的内部治理规则及预算规则,对预算进行程序化(而非人为化)调整,保证预算责任刚性和预算权威等。

(3)全程性。预算是企业业务经营、财务收支活动的日常控制标准,同时也是用于业绩评价的主要标杆。预算管理强调过程控制,同时重视结果考核,这就是预算管理的全程性。在这里,过程控制可能比结果考核更重要。

(4)全员性。预算管理离不开组织内部每个人的高度参与。“参与”有助于组织上下的战略沟通、增强个人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且有助于增强个人的预算责任意识和自律性。

23.简述企业集团的预算构成。

根据企业集团多级法人特点及集团总部管理定位,企业集团预算由总部自身预算、集团下属成员单位预算、集团整体预算三方面构成。

(1)集团总部职能预算。集团总部职能预算是指集团总部作为战略管理中心、收益中心、投资及资金管理中心等,根据其管理职责及组织框架所确定的管理预算。主要包括:第一,总部职能部门的费用预算。即总部作为管理中心,其各职能部门为履行各自职责,根据事权和有效管理活动等而对即将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预算和规划。第二,母公司的收益预算。即总部作为权益投资主体,根据总部制定的股利分红政策,以及对各下属成员单位的持股比例及其利润预算等,而确定的集团总部分红收益预算,它是总部作为出资者对其投资回报进行的预算控制。

(2)集团下属成员单位预算。集团下属成员单位预算是集团下属成员单位作为一独立的法人实体,根据集团战略与各自年度经营计划,就其生产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所编制的预算。包括:第一,业务经营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第二,资本支出预算。它是根据集团统一投资规划及经审批的各单位资本支出计划(包括新建投资项目、更新改造项目等),所确定的年度资本支出额预算及其年度折旧预算;第三,现金流预算。它是根据业务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等所确定的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投资支出等所确定的现金流量预算及融资预算(借款预算)安排等。第四,财务报表预算。即根据相关预算资料,编制利润预算表、资产负债表预算及现金流量表预算。

(3)集团总预算。集团总预算是根据集团战略及环境变化要求等,对企业集团预算期内利润、资本支出规模、现金流及融资能力等进行的总体规划与安排,包括集团利润预算、投资规模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集团总预算具有双重作用:第一,事先规划作用。总预算是对企业集团整体的事先“蓝图”规划,它为集团总部职能部门、下属成员单位等所编制“个体”预算,提供了具体财务目标与编制依据,体现企业集团预算期的战略意图、预期管理要求;第二,事后汇总作用。作为集团“个体”预算编制完成后的合并或汇总,它是对企业集团年度预算的全面总结。

24.企业集团预算管理有哪些要点?

企业集团预算管理要点主要有:(1)企业集团战略与预算控制重点。(2)企业集团治理与预算组织。(3)企业集团预算编制程序及时间节点。(4)企业集团预算模型与预算参数。(5)企业集团预算调整。(6)企业集团预算监控。(7)企业集团预算考核与预算报告。(8)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问题。

25.简述企业集团整体与分部财务管理分析的特征。

集团整体财务管理分析

企业集团整体分析着眼于集团总体的财务健康状况。其基本特征有:(1)以集团战略为导向。整体分析侧重于对企业集团战略的实现程度、战略实施中的难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如企业集团增长分析、总体偿债能力及风险分析等。(2)

以合并报表为基础。整体分析不以母公司报表为基础,而以合并报表为基础,集中分析合并情况下的财务健康状况。(3)以提升集团整体价值创造为目标。集团整体分析强调集团总体的创值能力,其分析结果主要用于对所属公司的未来管理行动与战略调整,包括子公司股权结构调整、子公司及其所属资产的重组或产业调整等。这是一种资产组合观下的财务管理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集团整体的价值创造能力。

集团分部财务管理分析

企业集团分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它可以体现为子公司、分公司或某一事业部。就分部财务管理分析而言,其基本特征有:(1)分部分析角度取决于分部战略定位。分部作为企业集团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可能是独立的投资中心,但更可能是一个在集团总体战略部署下的运营中心,即独立子公司或战略经营单位(SBU)。作为战略经营单位,其财务管理分析重点更侧于资产运营效率和效果,而不在于战略决策有效性本身。(2)分部分析以单一报表(或分部报表)为依据。(3)分部分析侧重“财务—业务”一体化分析。也就说,分部分析不是一种纯粹的“财务数据分析”,而是“财务数据剖析”,它要通过数据剖析真正找出偏差原因、提出纠偏的行动方案,因此,分部财务分析更加符合“财务管理分析”的本意和内在要求。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分析是集团整体分析与分部分析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26.利用财务报表进行财务管理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利用财务报表进行财务管理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计价属性问题。财务报表是基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编制而成的,这一属性就决定了:(1)财务报表具有很强的“记录”功能,但并不完全具有预测价值;(2)基于过去交易和事项所编制的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原则为主要计价基础,这一计价基础下的账面值与公允价值可能背离很大;(3)报表只反映能够被确认和计量的经济活动,而对于难以被确认和计量的资产要素(如品牌、商誉、营销渠道等无形资产),则被排除在外。因此,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不仅要关注报表自身,而且更要关注公司实际经营活动,从业务和活动中去发现问题、验证数据、找出差踞、提出未来行动方案并最终解决问题。

(2)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可比性问题。基于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其前提是数据真实、可比。所谓数据真实是指财务报表数据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无偏、公允地反映了当期所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和事项,不存在人为操纵情形。所谓数据可比是前后各期采用了合理的会计政策且一贯性地利用这些政策,从而使报表数据具有共同的比较口径。如果报表数据不真实、不可比,则相关指标计算及分析结果的意义就不大。

为尽可能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可比,人们在分析报表时,一般要求财务报表是经过外部审计师审计后的。

27.导致公司价值增加的核心变量有哪些?

通过公司价值计量模式可以看出,导致公司价值增加的核心变量主要有三个,一是自由现金流量;二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三是时间上的可持续性。

(1)自由现金流量(FCF)

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在满足投资所需之后能被企业管理层“自由处置”的现金剩余量,这部分现金流量在满足还本付息之后将最终归属于股东。其计算公式是:

FCFt=St-1(1+gt)×Pt (1-Tt)-(St-St-1) ×(Ft+Wt)

或:=息税前营业利润×(1-所得税率)-(资本支出额+营运资本净增加额)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作为风险折现因素,是投资者(含债权人和股东)最低必要报酬率的体现。公司当且仅当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超过投资者的收益期望底线(WACC)时,方可真正代表着新增价值的创造。

从价值计算公式可以看出,降低资本成本是提高公司价值的核心。但资本成本的降低并不是人为,它需要考虑权益成本、负债成本及负债/权益间的比例关系,即资本结构。因此,决定公司价值的驱动因素包括:第一,权益成本。努力降低权益成本是降低资本成本的关键。权益成本作为股东必要报酬率的另一种提法,它取决于股东对公司未来风险的考量和权衡,风险越低则权益成本越低,反之则相反。第二,负债成本。它是债权人在考虑各种债务风险之后对公司所提出的最低收益要求。注意,负债成本是扣除税收因素之外的成本,即它是税后债务成本。第三,资本结构。一般情况下,负债成本要低于权益成本,因此降低资本成本的另一途径是调整公司资本结构,即提高负债比例(增加财务的杠杆性)。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的,提高杠杆有利于降低当期的资本成本,但却有可能增加公司未来偿债风险,并进而全面触发下一轮的权益成本、负债成本的全面提高。因此,如何协调风险与收益、当期与未来之关系,是资本结构调整的关键。

3.时间性

任何公司价值的提升都要建立在可持续的状态下。为图一时盈利而牺牲未来增长潜力的“超常式”、“井喷式”增长可能都是不可持续的。时间性与可持续增长、价值创造直接相关。

28.简述企业集团业绩评价的含义及特点。

业绩评价是评价主体(控股股东或母公司等)依据评价目标,用评价指标方式就评价客体(被评价企业及其负责人等)的实际业绩对比评价标准所进行的业绩评定和考核,旨在通过评价达到改善管理、增强激励的目的。业绩评价作为集团管控的重要一环,既用于战略实施结果评价,同时也为未来战略修正、调整提供前提。

与单一企业组织相比,企业集团业绩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多层级性

企业集团由多级法人构成,其控股结构复杂、控股链条较长,体现在业绩评价上呈现出多层级特征。

(2)战略导向性

不同企业集团、同一集团不同时期、同一集团同一时期内不同业务部,因其战略不同,而体现出业绩评价体系的差异性(尤其体现在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设置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对未来管理导向具有诱导性。如,集团以“做大”为导向,“营业收入”、“市场占有率”等将可能成为业绩评价的主导指标;反之,集团以“做强”为导向,“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活动现金利润率(营业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等将可能成为业绩评价的主导指标。

(3)复杂性

相对于单一企业组织,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更为复杂,这主要因为:第一,关联交易复杂。企业集团是业务内部化的产物,尤其是产业型企业集团。关联交易广泛存在于总部与事业部或子公司之间、事业部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关联交易业务及其关联交易定价的复杂性,使得集团内部“业绩切分”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利益冲突。如何避免集团总部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因关联交易存在所引起的经营不确定、各经营主体间的利益冲突等,既是集团业务管理的难点,同时也是集团业绩评价尤其是在进行业绩“切分”时需要考虑的难点。第二,业绩影响因素复杂。除关联交易影响业绩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复杂的业绩因素影响集团业绩评价。企业集团作为法人联合体,集团下属各成员单位因行业或产业属性、产品(或产品组)、成长周期和管理成熟度、资源占用(尤其是非财务资源,如派出人员的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产品经营区域因素、品牌、抵押或贷款担保额)等各种业绩影响不同,而存在较大的业绩差异,集团总部如何用“不同尺子、不同刻度单位”去衡量、评价其业绩结果,将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29简述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的内容。

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财务业绩指标;二是非财务业绩指标。

(1)财务业绩指标体系

它是以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所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一般认为,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维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财务业绩指标体系主要由下述四方面构成,具体包括:第一,偿债能力。它分短期偿债能和长期偿债能力两大类。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日常流动负债的能力。如果公司现金流充足,则能保证如期偿还短期债务;反之,如果公司现金流短缺,则可能会出现短期偿债危机。第二,营运能力。它是指公司资产投入水平相对于销售产出的经营能力,即资产周转使用效率。企业资产周转状况好坏,既是企业供、产、销等经营环节有效运营的结果,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体现。第三,盈利能力。它是指企业通过经营管理活动取得收益的能力。公司盈利水平高低反映了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反映了公司满足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员工等)利益诉求的程度。通常情况下,盈利能力评价还可进一步细化为以下四个方面,即:营业收入与盈利性的关系;资产与盈利性的关系;股东投资与盈利性的关系;盈利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主要涉及的评价指标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收益率、经济增加值(EVA)等。

(2)非财务业绩指标体系

非财务业绩指标是指除财务业绩以外的、反映企业运营、管理效果及财务业绩形成过程的指标。将非财务指标加入业绩评价体系,能比单一使用财务业绩指标更快、更直接地反映管理行为的效果,能更好衡量现在的管理行为所能带来“未来”经济影响。因此,非财务指标属于先导指标,它能显示公司未来的财务业绩。非财务业绩指标主要包括三方面,即顾客、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第一,顾客角度。它主要是从顾客满意率、顾客忠诚度、顾客盈利分析等方面对企业的现在及未来潜在发展能力进行评价。顾客角度评价不仅事关当期财务业绩,而且与企业未来成长性与盈利能力息息相关。第二,内部作业流程角度。它是从内部程序及其创新、经营管理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对公司内部流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第三,学习与成长角度。它主要从员工角度(如员工参与度、员工忠诚度和满意度等)来评价其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员工学习与成长角度的评价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而要提升人力资源,必须强化员工的学习与成长。

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因此,人们很难对非财务业绩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归纳。

业绩评价是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两者的结合。在企业集团业绩评价实践中,财务业绩指标评价体系侧重用于集团股东对集团整体、子公司及其管理层的评价,非财务业绩指标体系则偏重用于子公司经理层对公司内部中低层管理者等的业绩评价。

30.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是应注意哪些问题?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通过经营管理活动取得收益的能力。公司盈利水平高低反映了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反映了公司满足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员工等)利益诉求的程度。通常情况下,盈利能力评价还可进一步细化为以下四个方面,即:营业收入与盈利性的关系;资产与盈利性的关系;股东投资与盈利性的关系;盈利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主要涉及的评价指标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收益率、经济增加值(EVA)等。

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盈利能力是公司正常经营、资产有效利用所反映的“真实”收益能力,应剔除会计政策改变等对利润结果的影响。保持会计政策一致性、可比性是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的前提。

第二,盈利能力是一个综合、动态概念,它要反映公司收益潜质、趋势,从而包含着对盈利时间、风险等因素的分析。从时间的角度,当期盈利能力低并不等于未来盈利差(比如新产品开发需要大量的当期投入,从而影响当期损益,但对未来取得更大的收益影响很大),反之相反。因此,当期盈利性并不完全反映公司未来盈利性。从风险角度,如果两家公司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不同,而当期盈利却相同,人们能否认为这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一样好或一样不好?答案是否定的。风险高的公司,其“盈利”的价值性要低于风险低的公司。

第三,剔除非正常经营损益。由于盈利能力是公司正常经营、资产有效利用后的一种真实的持续收益能力,因此,在评价公司盈利能力时,需要剔除其他非正常经营事项及其损益影响,这些事项包括:短期投资等非经常收益;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等因素。

第四,盈利能力高低最终必须与价值创造挂钩。股东是剩余收益的索取者,如果公司盈利水平超出了股东个人在资本市场上投资所期望取得的均衡收益水平,则理论上认为公司是在为股东创造价值,反之是在损害股东价值。可见,公司盈利能力的最终评判标准是公司为股东所创造的新增价值。

六、案例分析题例题

案例分析题:某日,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宜布,收购安徽省、辽宁省及浙江省的3家啤酒厂。此3项收购总投资成本约为7.49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现金约6.33亿元人民币。

华润雪花将成立3家子公司,分别向安庆天柱啤酒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松林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及浙江洛克啤酒有限公司,收购与啤酒业务有关的资产.华润雪花将拥有新成立的子公司80%、85%及10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3家啤酒厂将进行技术改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12775478.html,4M 2.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3.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电大 4.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5.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6.混合成本: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7.成本性态分析:指在明确各种成本的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 8.高低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相应成本关系,来推算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9.期间成本:指那些不随产品实体的流动而流动而是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期间的长短而增减,其效益随期间的推移而消逝,不能弟延到下期去的成本,它的归属期只有一个,即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当期利润表,作为当期收入的抵减项目,而不列入存货成本电视大学资料 10.(1)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11.本量利分析:它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收入、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财务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电视大学资料学习,电大答案, 12.(1)贡献边际: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差额,也称边际贡献、贡献毛益、边际利润(2)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13.变动成本率: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国内电视大学学生交流社区, 14.(1)保本点: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的总称。(2)保本分析: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15.安全边际: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星魂社 16.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 17.保利点: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应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统称0J+o-O0J3E&e;f 18.目标利润: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过努力应该达到的最优化利润控制目标,它是企业本来经营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电视大学资料学习,电大答案,国内较大的电大学19.经营杠杆系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销售业务量一定程度的变动会使利润以更大的

2019年电大专科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 1、投资决策过程的核心环节是( C )。 A、调查研究,选出最优项目 B 、提出备选实施方案 C选择最优实施方案 D 、项目实施与事后评价 2、按照“以销定产”模式,预算的编制起点是( D )。 A、采购预算 B 、生产预算 C、直接材料预算 D 、销售预算 3、某公司生产甲产品50 件,共耗用直接材料100 斤,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为标准价格为20 元,实际价格为23 元,则该产品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为( C )。 A、100 元B C、300 元D 4、投资中心和利润中心的主要区别是( A、投资中心拥有投资决策权B C、投资中心具有法人地位D 5、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是( D )。 A、预测决策会计B C、业绩评价会计D 6、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变动成本构成内 容的是( B )。 A、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B、生产产品使用的原材料 C、不受销售量影响的销售人员薪酬 D 、公司总经理的薪酬 7、假定下列各项中的因素变动均处于相关范围内,则能够导致保本点升高的是(B )。 A、单价提高 B 、单位变动成本升高 C、实际销售量增多 D 、单位变动成本减少 8、利润预测的相关比率分析法常用的相关比率不包括( A ) A、总资产利润率 B 、销售利润率 C、销售成本利润率 D 、利润增长百分率 9、某企业生产需要甲材料,年需要量为100 千克,如果自制,单位变动成本20 元,每年发生专属固定费用2000 元;如果外购,单价为30元。企业应选择( D )。 A、自制50千克,外购50千克B 、自制 C、自制30千克,外购70千克D 、外购 10、属于长期投资决策静态评价指标的是( B )。 A、净现值 B 、投资回收期 C、内含报酬率 D 、获利指 1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 C )。 A 、会计主体不同 B 、核算依据不同 C 、最终目标不同 D 、法律效力不同 12、在变动成本法下,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时,营业净利润额直接与( B )相关。 A 、生产量 B 、销售量 C、期初存货量 D 、期末存货量 13、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 C )。 A 、两者相等 B 、前者大于后者 C 、两者之和等于1 D 、后者大于前 14、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产品的单价提高,将导致保本点( B )。 A 、升高 B 、降低 C、不变 D 、没影响 15、下列适用于销售波动较大的产品的预测方法是( C ) A 、算术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 C、移动加权平均法 D 、指数平滑法2.2 斤,每斤材料的 、200 元 、250 元 A )。 、投资中心拥有生产经营决策权 、投资中心拥有对外销售收入 、EVA 、规划控制会计 而且需购买生产设备,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财务管理》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财务管理》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8)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里。每小题2 分,计20分) 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表达是()。 A.利润最大化 B.每股利润最大化 C.股东财富最大化 D.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2.如果一笔资金的现值与将来值相等,那么()o A.折现率一定很高 B.不存在通货膨胀 C.折现率一定为0 D.现值一定为0 3.某项目的贝塔系数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10%,所有项目平均市场收益率为14%,则该项目的必要报酬率为()。 A.18%

B.16% C.15% D.14%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项目“初始现金流量”概念的是()o A.原有固定资产变价收入 B.初始垫支的流动资产 C.与投资相关的职工培训费 D.营业现金净流量 5.以下不属于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是()o A.能够提高公司对外负债的能力 B.不仅可筹集现金,还能够直接取得所需的先进设备和技术 C.程序相对简单 D.不利于社会资本的重组 6.最佳资本结构是指()。 A.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公司风险最小、企业价值最大

时的资本结构

B.企业目标资本结构 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目标资本结构 D.企业利润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7.公司制定股利政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不属于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的是()o A.现金流及资产变现能力 B.未来投资机会 C.公司成长性及融资能力 D.公司收账方针 8.下面对现金管理目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o A.现金管理的目标是维持资产风险性和盈利性之间的最佳平衡 B.持有足够的现金可以降低或避免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因此现金越多越好 C.现金是一种非盈利资产,因此不该持有现金 D.现金变现能力最强,因此不必要保持太多的现金 9.企业以赊销方式卖给客户甲产品100万元,为了客户能

电大管理会计考试( 完整版电大) 电大《管理会计》重点复习考试

电大《管理会计》考试小抄(完整版电大小抄)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和会计学为基础,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进行预测与决策、规划与控制以及考核与评价,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信息的一种管理方法。 混合成本:介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随着业务量变动但变动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法: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一起作为期间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成本习性: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经营预测: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状况所进行的预计和推测。 短期经营决策:指在一个经营年度或经营周期内,为充份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所作出的决策。 长期投资决策:长期投资指投入资金量较大,获取报酬和收回投资的持续时间较(一般在1年以上),能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企业经营获利能力的投资。长期投资决策是以企业战略为指导对企业长期投资项目及其实施方案的选择。 约束性固定成本:指形成和维持企业最起码生产经营能力的成本,是企业经营业务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又称经营能力成本。回归直线法:根据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资料,运用最小平方法原理计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习性分析方法。 投资回收期: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的时间,记作PP,通常用年表示。 内含报酬率:指一项长期投资方案在项目计算期内预期可达到的报酬率,也称为内部收益率,记作IRR。 普通年金:指每期期末收付等额款项的年金,又称为后付年金。预付年金:指每期期初收付等额款项的年金,又称为先付年金。标准成本:指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条件,以对未来 情况的分析为基础,应用科学方法确定的,可以与实际成本相比 较的单位产品的目标成本。 标准成本差异:指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下,企业在一定时期生 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全面预算:是一系列预算的总称,是企业根据其战略目标与战 略规划所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方面的年度总体计划,包括 日常业务预算(经营预算)、特种决策预算(资本预算)与财务 预算三大类内容。 现金流量:指在项目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发生各种现金流入 和现金流出量。 相关收入:指与特定的决策方案相联系、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 响、决策时必须予以充份考虑的收入。 相关成本:指与特定的决策方案相联系、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 响、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份考虑的成本。 机会成本:指在决策过程中,由于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 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也就是选择目前接受的方案所付出的代 价。 成本控制: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所发生的各项资源的 耗费和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与监督,及时发现其与预定 的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的原因,积极采 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从而保证成本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简答题:(每题10分,20分) ▲简述现金流量的内容 答:现金流量的内容包括: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一、现 金流入量是指整个投资和回收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现金收入, 包括:1、营业现金收入:指项目生产经营期每年以现金形式收 回的营业收入和当期收回的应收账款之和;2、固定资产报废的 残值收:指投资项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在终结点报废清理或中 途变价转让处理时发生的现金流入;3、收回垫付的流动资金: 指新建项目在项目终结点因不再发生 新的替代投资而收回的原垫付的流动资金的投资额。二、现金 流出量指整个投资和回收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现金支出,包括: 1、建设投资支出:指项目建设期按项目规模和生产经营需要而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等支出;2、垫付的流动资金:指项目生产经营期周转使用 的营运资金投入。3、营运资本:为保证项目生产经营期正常生 产经营活动而以货币资金支付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4、各项 税款:项目生产经营期依法缴纳的各项税款。 ▲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答:1、应用前提条件不同:变动成本法要求进行成本习性分析, 完全成本法要求按经济用途分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2、产品 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 包括变动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则包括所有成本,只把非生产成本作为 期间成本处理。3、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不同:变动成本法下的 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因而没有转 化为销货成本的可能。完全成本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需在本期销 货和期末存货之间分配,从而导致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本期 利润表,另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则随着期末存货成本递延到下 期。4、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完全成 本法下,必须按照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营业损益。变动成本 法下,只能按照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营业损益。6、所提供 信息的用途不同:完全成本下,能刺激增产的积极性,主要满 足对外提供报表的需要,利润与销售量联系缺乏规律性。变动成 本法能够促使企业重视市场销售,主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 要,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有一定规律性联系。 ▲简要说明经营预测的方法有哪些? 答:一、定量预测分析法:指运用现代数学方法与预测对象有 关的各种要素进行加工处理,并据以建立能够充分揭示有关变量 之间规律的经济数学模型的预测分析方法。按照具体方式不同, 分为:1、趋势预测分析:包括算术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加权 平均法和指数平常法等。2、因果预测分析法:包括本量利分析 法、投入产出法和回归分析法等。二、定性预测分析法:由熟 悉业务情况的专业人员根据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结合预测对象的 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对事物的未来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推测的一 类预测方法。定性预测分析包括:调查分析法、专家集合意见法、

电大期末考试 最新备考题库2136 专科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2014春复习资料 三简答题 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答:(1)联系 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两者使用的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所生产的信息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相关性和可靠性。 (2)区别 职能目标不同、主体不同、资料时效不同、核算依据不同、信息的精确程度不同、编报时间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2、什么是经营预测?P60经营预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P61经营预测的特点有哪些?P62 答:经营预测是指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状况所进行的预计和推测。经营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和资金预测等方面。 科学的经营预测的特点有:预见性,明确性,相对性,客观性,可检验性,灵活性等。 3、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 答:(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3)销货成本及存货水平不同。 (4)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6)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4、什么是利润预测?利润预测包括的基本方法? 答:利润预测是指按照影响公司利润变动的各种因素,对公司未来可能达到的利润水平和变化趋势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或者按照实现目标利润的要求,对未来需要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 利润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本量利分析法、经营杆杠系数法、敏感性分析法和相关比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利润增长百分率)分析法。 5、简述各有关因素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如何影响的? 答:单价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是同方向的,固定成本总额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是反方向的,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是反方向的,销售量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同方向的。 6、简述管理会计的内容 答:(1)预测与决策会计 主要包括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等方面。 (2)规划与控制会计 规划与控制会计就是企业在进行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 (3)业绩评价会计 业绩评价会计通常又被称为责任会计,它的内容一般包括确定责任中心落实责任预算、记录实际结果、比较执行情况、编制业绩报告、控制和调整经济活动等。 7、简述业务量的增加会对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呢、单位变动成本各产生什么影响? 答:业务量的增加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会增加变动成本总额,且是正比例增加;会减少单位固定成本,且是反比例减少;不会影响单位变动成本。 8、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他 们是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 答:影响的主要因素有货币时间价值、投资项 目计算期、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 在分析货币时间价值对长期投资决策的影响 时,计算方式主要有复利终值和现值、年金终 值和现值; 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 在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中,通常用现金流量而不 是会计利润来作为计算评价指标的主要依据。 现金流量的内容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和净现金流量。 资本成本不仅反映了项目的资金成本,还体现 了项目的风险价值。 9、简述短期经营决策的特点? 答:(1)短期经营决策分析必须着眼于未来。 (2)短期经营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3)短期经营决策是多种方案的选择。 10、什么是预算?全面预算包括哪些类型?预 算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预算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目的在一定时期对 资源进行配置的计划,是用数字或货币编制出 来的某一时期的计划。 全面预算根据预算编制所依据的业务量的数 量特征,其方法可分为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 根据预算编制的出发点特征,可分为增量预算 和零基预算;根据预算的时间特征,可分为定 期预算和滚动预算。 11、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运用这 些方法? 答:方法主要有相关损益分析法、相关成本分 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 相关损益分析法是最基础的一种方法,以相关 损益为评价指标,且是正指标; 相关成本分析法适用于各方案相关收入相同 时,以相关成本为评价指标,且是个反指标; 贡献毛益分析法适用于各方案固定成本相同 时。但须注意的是,应以贡献毛益总额或单位 资源贡献毛益为评价指标,而不是以单位贡献 毛益为评价指标。 12、什么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的程序包括哪 些具体步骤? 答:预算控制是以实现确定好的预算目标作为 依据和标杆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目的在 于确保预算能够被有效执行,生产经营行为不 至于偏离既定目标。 预算控制包括下达执行反馈结果、分析偏差、 采取措施等程序。 13、什么是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包括哪些基本 形式?各责任中心的特征是什么? 答:包括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三种 形式。 成本中心是只对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 中心,其特点是:考核对象只包括成本费用, 不包括收入;只对可控成本负责;只控制和考 核责任成本。 利润中心是指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即既对 收入负责,也对成本费用负责。其一般具有生 产经营决策权。 投资中心是指既要对成本和利润负责,还要对 投资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其具有投资决策 权,且一般都是独立的法人。 14、简述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 答: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首先确定直接材料 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 标准成本,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15简述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答:一个企业要想维持较强的竞争力,就要不 断的发掘新的投资机会,再经过投资决策程序 进行决策,以寻求最佳的投资方案。一般要经 过这样的过程;提出投资项目设想;调查研究, 选出最优项目;提出备选实施方案;选择最优 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与事后评价。 16、固定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 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 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 成本。 其特征:(1)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 现为一固定金额;(2)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 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 动成反比例变动。 17、销售预测的影响因素 是指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以及使用系统内部 内置或用户自定义的销售预测模型获得的对 未来销售情况的预测。销售预测可以直接生成 同类型的销售计划。 外界因素:1)需求动向;2)经济变动;3) 同业竞争动向;4)政府、消费者团体的动向。 内部因素:1)营销策略;2)销售政策;3) 销售人员;4)生产状况。 18、内部转移价格及作用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有利益关系的各企业之间、 企业集团或公司内部各利润中心之间调拨产 品或商品的结算价格。又称"调拨价格"。一般 由进货价格、流通费用和利润构成。其特点是 只反映企业集团或公司内部各利润中心之间 的经济联系,一般不直接与消费者发生联系; 不作为各种差、比价的依据和计算基础。 其作用:1.合理界定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 2.有效测定各责任中心的资金流量; 3.科学考 核各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 19、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 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 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 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 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优点: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 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 2)便于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和销售预 测。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程序揭示了成 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3)有利 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 产。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5)有利于编制 弹性预算。弹性预算实际上是根据变动成本法 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 业务量的变化而机动地调整,具有弹性。6) 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7)有利于产品 成本的计算工作。 缺点: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AAA的成 本概念和准则委员会认为“成本是为了达到 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以 货币计量的牺牲”。依照这个传统观点,不论 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要记入产品成本。2) 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变动成本法对短期 经营决策有明显的作用,但不适合长期决策。 3)影响征税部门的收益和投资者及时取得的 收益。变动成本法,一般会降低期末存货估价, 降低了营业利润额,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降低 所得税和股利。4)成本分解不够精确。将成 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很大程度上 是假设的结果,不是一种精确的计算。 20、什么是弹性预算?优缺点 页脚内容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财务管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财务管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财务管理》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财务活动范围的是( ) A. 向银行借款 B.对外股权投资 C.加强对客户回款的管理 D.代缴个人所得税 2.下列哪个项目不能用刁:分派股利( ) A. 盈余公积金 B. 资本公积 C. 税后利润 D. 上年未分配利润 3.下列哪类有价证券的收益率最接近于无风险状态下的收益率( ) A.国库券 B.大公司发行的股票 C. 公司债券 D.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 4.某公司资本报酬率为15%,当期每股股利为3元。假定公司的增长率为6%,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 ) A.33.33元 B.40元 C.35.33元 D.45元 5.企业以赊销方式卖给客户甲产品100万元,为了客户能够尽快付款,企业给予客户的信用条件是(10/10,5/30,N/60),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信用条件中的10、30、60是信用期限。 B.N表示折扣率,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C. 客户只要在60天以内付款就能享受现金折扣优惠。 D. 客户只有在10天以内付款,才能享受10%的现金折扣优惠。 6.当两个投资方案为独立选择时,应优先选择( ) A. 净现值大的方案 B.项目周期短的方案

2016年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指导_-_单选多选题

选择题: 单选 1.“管理会计”被正式命名的年份是(1952年) 2.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管理会计) 4.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分析企业历史的现状,依据预测,通过一定程序对企业未来的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做出决定的过程,是在描述下面哪种管理会计的目标(决策目标)5.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预测决策会计,业绩评价会计和(规划控制会计)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最终目标不同) 7.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规划与控制会计) 8.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是根据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的。 9.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奇特全部成本最终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10.广告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11.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变动成本(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12.标准式混合成本又称(半变动成本) 13.采用(散布图法)所选用的成本数据应能代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情况 14.在变动成本法下,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时,营业净利润额直接与(销售量)相关15.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8000元,10000元和9500元。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16.成本按性态进行分类,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三项数额合计后统称为(变动生产成本) 17.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贡献毛益) 18.由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比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一定较低) 19.下列项目中,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才应作为旗舰成本处理的是(固定性制造费用)2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000元,该期产量为3000件,销售量为1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3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3000元) 21.计算贡献毛益率,可以用单位贡献毛益除以(单位售价) 22.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两者之和等于1) 23.销售收入为30万元,贡献毛益率为7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90万元) 24.在计算保本量时,其分母可以为(单位贡献毛益) 25.企业只销售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为1000元,则该产品的保本量是(250件) 26.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越少) 27.已知一企业某产品的单价为20元,爆本销售量为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8000元,则单位变动成本应控制在(4元/件) 2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产品的单价越高,将导致保本点(降低) 29.如果产品的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上升同样的数额,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爆本销售量(不变) 30.企业销售贡献毛益率为80%的A产品,产品的单价为10元,如果销售1600件爆本,那么固定成本应该是(200元)

电大管理会计21道简答题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答:(1)联系: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最终目标都是 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两者使用的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所生产的信息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相关性和可靠性。(2)区别:职能目标不同、主体不同、资料时效不同、核 算依据不同、信息的精确程度不同、编报时间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根本区别 答:(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3)销货成本及存货水平不同。(4)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6)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3、利润预测?利润预测包括的基本方法 答:利润预测是指按照影响公司利润变动的各种因素,对公司未来可能达到的利润水平和变化趋势所进行的科学预测;或者按照实现目标利润的要求,对未来需要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 利润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本量利分析法、经营杠杆系数法、敏感性分析法和相关比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率、利润增长百分率)分析法。 4、管理会计的内容 答:(1)预测与决策会计:预测与决策会计是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一系列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预测企业前景,并决定日常业务经营和长期投资活动的可行性方案。主要包括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等方面。(2)规划与控制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就是企 业在进行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需要将预测所确定的目标进一步细化与分解,将决策所选取的最优方案进一步落实,从而制定出详细的预算,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的过程,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3)业绩评价会计:业绩评价会计通常又被称为责任会计, 其目的是通过划分责任和落实责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实施预算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保证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能够朝着预定的目标运行。责任会计是评价、考核工作业绩的一种工作制度,它的内容一般包括确定责任中心、落实责任预算、记录实际结果、比较执行情况、编制业绩报告、控制和调整经济活动告等。 5、业务量的增加会对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各产生什么影响。 答:固定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增加而发生变化,但就单位固定成本而言其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变动成本总额在一定范围内将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发生变化,就单位变动成本而言,是固定不变的。 6、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他们是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答:(1)货币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2)项目计算期:在分析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中项目计算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它是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的全部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3)现金流量:对于投 资项目来讲,现金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发生的各种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量。在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过程中,现金流量是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时必须考虑的基础性数据,也是计算投资项目评价指标的主要根据和重要信息。(4)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 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这里所说的资本成本是指长期资金的成本,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该项资金的来源。 7、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答:一个企业要想维持较强的竞争力,就要不断地发掘新的投资机会,再经过投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以寻求最佳的投资方案。一般要经过这样的过程:提出投资项目设想;调查研究,选出最优项目;提出备选实施方案;选择最优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与事后评价。 8、预算?预算的基本功能。

2015年电大 电大管理会计期末考试题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题5 专业:会计学(专)/ 管理会计人气指数:80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管理会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标志之一,是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 )。 A. 责任会计 B. 预测决策会计 C. 科学管理理论D.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2.如果企业每年提取折旧2000元,所得税率为40%,付现成本为3000元,则由于计提折旧而减少的所得税额为( )。 A.800元B.1200元 C.2000元D.3000元 3.能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叫( )。 A.净现值率B.资金成本率 C. 内部收益率D.投资利润率 4.在没有资本限量的投资期决策中,最常用的指标是( )。 A.净现值 B. 投资回收期 C. 内部报酬率D.获利指数 5.已知某投资项目的某年营业收入为140万元,该年经营成本为70万元,折旧为30万元,所得税率为40%。据此计算的该年经营净现金流量为( )。 A.100万元B.70万元 C. 54万元D.24万元 6.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 A. 成本核算目标B.成本的可辨认性 C. 成本的经济用途D.成本的性态 7.已知某企业本年目标利润为4000000元,产品单价为500元,变动成本率为40%,固定成本总额为8000000元,则企业的保利量为( )。 A.60000件 B. 50000件 C 40000件D.24000件 8.下列各项中,属于因果预测分析法的是( )。 A.趋势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 C.本量利分析法D.平滑指数法 9.下列指标中,其分母为时期平均指标的是( )。

2016电大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6电大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管理会计作业1 (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B.经济增加值)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D 成本核算) 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C.管理会计)。 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 C.总经理)。 5.下列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 ( D.最终目标不同)。 6.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管理成本的内容不包括( B.预测成本B )。 7.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 B 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8.租赁费属于( A.酌量性固定成本)。 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A C.延期变动成本)。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 10.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 A.直接分析法)。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1.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C C.制造费用)

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销售毛利B )。 13.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8000元,该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期初存货量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10000元)。 B.8000元 C.5000元 D.6000元 14.下面哪种表述不属于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变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观念符合会计准则 D. 15.变动成本率和贡献毛益率的关系是( D.两者相加等于1 )。 16.保本点的表现形式除了保本销售量,还有( C.保本销售量额)。 17.某公司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单价15元,固定成本10000元,欲实现保本,应销售( B.2000 )件产品。 18.在计算保本销售量时公式的分母可以是( A.单位贡献边际)。 19.某公司生产A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单价为80元,如果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当单位变动成本上升20%时,想保持保本销售量不变,单价应调整为( C.90元)。 20.多品种本量利分析的方法中,哪种方法必须先计算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D.加权平均法)

电大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编

七夕, 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 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 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 窗外风雨如晦, 吾独坐陋室, 听一曲《尘缘》, 合成诗韵一首, 觉放诸古今, 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 啸之记。 管理会计作业1 ( 第1~3 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 ( D ) 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A .变动成本法 B .经济增加值 C .本量利分析 D .预算控制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D ) 。 A .成本控制 B .经营预测 C .预算管理 D .成本核算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 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 。 A .财务管理 B .预算会计 C .管理会计 D .成本会计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 B ) 。 A .责任人 B .个别产品 C .总经理 D .个别部门5.下列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 D ) 。 A .会计主体不同 B .核算依据不同 C .法律效力不同 D .最终目标不同6.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管理成本的内容不包括( B ) 。

A .决策成本 B .预测成本 C .控制成本 D .责任成本7.经过成本性态的分析, 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 B ) 。 A .变动成本和销售成本 B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C. 固定成本和生产成本 D .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 8.租赁费属于( A ) 。 A .酌量性固定成本 B .约束性固定成本 C.技术性固定成本 D .酌量性变动成本 9. 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A ) 。 A .半变动成本 B .半固定成本 C .延期变动成本 D .曲线式混合成本 10. 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 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 A ) 。 A .直接分析法 B .高低点法 C .散布图法 D .回归直线法 11. 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C ) A .直接人工 B .直接材料 C .制造费用 D .变动性制造费用 12. 在完全成本法下, 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 A .贡献毛益 B .销售毛利 C .营业利润 D .期间成本 13. 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8000 元, 该期产量为4000 件, 销售量为件。期初存货量为零, 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 元, 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

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

管理会计复习:1.“管理会计”被正式命名的年份是(1952年)。 2.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管理会计)。 4.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分析企业历史和现状,依据预测,通过一定程序对企业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做出决定的过程,是在描述下面哪种管理会计的目标(决策目标)。 5.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预测决策会计、业绩评价会计和(规划控制会计)。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最终目标不同)。 7.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规划与控制会计)。 8.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是根据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的。 9.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10.广告费属于(酌量性面定成本)。 11.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变动成本(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12.标准式混合成本又称(半变动成本)。 13.采用(散布图法)所选用的成本数据应能代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情况。 14.在变动成态法下,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时,营业净利润额直接与(销售量)相关。15.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 8000元、10000元和9500元。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第二年的销量最大)。16.成本按性态进行分类,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查动性制造费 用三项数额合计后统称为(变动生产成本)。 17.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贡献毛益)。 18.由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比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一定较)。 19.下列项目中,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才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固定性制造费用)。2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000元,该期产量为3000件,销售量为1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3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6000元改为7000)。 21.计算贡献毛益率,可以用单位贡献毛益去除以(单位售价)。 22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两者之和等于l)。 23.销售收入为30万元,贡献毛益率为7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9)万元。 24.在计算保本量时,其分母可以为(单位责献毛益)。 25企业只销售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为1000元,则该产品的保本量是(250)。 26.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能实现利润(越少)。 27.已知一企业某产品的单价为20元,保本销售量为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8000元,则单位变动成本应控制在(4元/件)。 第1页

2018年电大财务管理专业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账务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出资者财务的管理目标可以表述为(B)。 A.资金安全 B.资本保值与增值C.法人资产的有效配置与高效运营 D.安全性与收益性并重、现金收益的提高 2.每年年底存款100元,求第5年末的价值,可用(D)来计算。 A.复利现值系数 B.复利终值系数 C.年金现值系数 D.年金终值系数 3.某企业规定的信用条件为:“5/10,2/20,n/30”,某客户从该企业购入原价为10000元的原材料,并于第12天付款,该客户实际支付的货款是(A)。 A.9800 B.9900 C.10000 D.9500 4.某公司发行面值为1000元,利率为8%,期限为3年的债券,当市场利率为10%,其发行价格可确定为(C)元。 A.1000 B.982.1 C.950 D.1025.3 5.最佳资本结构是指(D)。 A.企业利润最大时的资本结构B.企业目标资本结构 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目标资本结构 D.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6.某投资方案贴现率为16%时,净现值为6.12;贴现率为18%时,净现值为—3.17,则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C)。 A.17.68% B.18.32% C.17.32% D.16.68% 7.下述有关现金管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 A.现金变现能力最强,因此不必要保持太多的现金 B.持有足够的现金可以降低或避免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因此现金越多越好 C.现金是一种非盈利资产,因此不该持有现金 D.现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呈反向变化关系,因此现金管理就是要在两者之间做出合理选择8.假定某公司普通股预计支付股利为每股1.8元,每年股利预计增长率为10%,必要收益率为15%,则普通股的价值为(B)。 A.10.9 B.36 C.19.4 D.7 9.定额股利政策的“定额”是指(A)。 A.公司每年股利发放额固定B.公司股利支付率固定C.公司向股东增发的额外股利固定D.公司剩余股利额固定 10.下列财务比率中,反映营运能力的是(C)。 A.资产负债率B.流动比率C.存货周转率D.资产报酬率 二、多项选择题 11.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保持相对一致的治理措施有(ABDE)。 A.解聘机制 B.市场接收机制 C.有关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监管 D.给予经营者绩效股E.经理人市场及竞争机制 12.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知,影响某资产必要报酬率的因素有(ACD)。 A.无风险资产收益率B.风险报酬率C.该资产的风险系数 D.市场平均收益率E.借款利率 13.企业给对方提供优厚的信用条件,能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但也面临各种成本。这些成本主要有(ABCD)。 A.管理成本 B.坏账成本 C.现金折扣成本 D.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E.企业自身负债率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