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贸易1

国际贸易1

国际贸易1
国际贸易1

1.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国际贸易是

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

2.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口的方法。据此,所有进入

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进口贸易,所有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贸易。

3.专门贸易体系:专门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是指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口货物的方法。

4.总对外贸易额是指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和服务贸易值相加之和。

5.货物贸易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以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额,一定时期

内一国向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货物的贸易额,两者相加为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它反映一国对外货物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一般以国际货币表示。

6.对外贸易量是指以不变的价格为基础的贸易量指数表示,从而消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7.国际贸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贸易形式:许可贸易。

8.普惠制的特点:普通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9.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和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10.

11.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货物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货物贸易额/(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100%

12.世界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世界贸易出口额/(世界国民生产总值(WNP)或世界国内生

产总值(WDP))*100%

13.对外贸易“传递”是指,在国际领域中,一国经济盛衰通过对外贸易渠道直接或间接地

对另一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14.“经济增长引擎”对外贸易不仅是简单的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配置的手段,而

且是外围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15.“需求相似理论”:各国倾向于生产有代表性的需求产品,并出口这些产品,以满足其

他国家消费者的需求。

16.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生产力、人口与市场、交通和通讯业、资产流动、国际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与政策

国际分工的形式: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外包型、网状型

17.比较优势理论:产生:大卫.李嘉图在废除“谷物法”的论战中提出内容:李嘉图的比

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前提:(完全的自由贸易)李嘉图提出根据商品付出劳动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根源于资本和劳动在国家之间不如国内容易转移和流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英国资产阶级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英国经济贸易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并成为自由贸易理论中的核心。

18.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精要:(奥林的国际分工理论)a贸易的直接原因根基于商品的价格

差异b货物价格的差别来源于国家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c生产要素的比例决定具体产业的设立。

19.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

表现。

开拓世界市场的方法:产品出口、国外生产(合资企业、国际分包、按照许可制造)、跨国经营

20.世界市场交易方式:单纯的商品购销、包销、代理、寄售、拍卖、招标与投标、商品期

货交易、易货贸易:是一种以货换货的贸易方式,如果双方所供货货物相等,则不涉及货币;如果允许双方所交货物有差额,改差额可用货币支付或提交货物来抵付。补偿贸易:在信贷基础上进口设备,然后以回销产品或劳务所得价款,分期偿还进口设备的价款和利息的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租赁贸易

21.国际价值是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市场价值。

22.国别价值是在一国范围内,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

23.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同异:同:a.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b商品的

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异:a而在量上则是不同的,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国际商品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这个平均的劳动单位就是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的特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商品的国际价值量是直接以世界货币表示的,国别价值是该国的货币表示。

24.贸易条件指数: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1.)净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单位价格指数之比。

计算方法:N=(Px/Pm)*100 N:净贸易条件指数Px:为出口单位价格指数Pm:为进口单位价格指数

2).出口购买力指数:出口额指数与进口单位价格指数之比。

计算方法:P=(Px*Qx)/Pm P为出口购买力指数Px为出口单价指数

Qx为出口数量指数Pm为进口单价指数

3).单项因素与双项贸易条件:

a.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

计算公式:S= (Px/Pm)*Zx Zx为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b.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计算公式:D=(Px/Pm)*(Zx/Zm)*100 Zm为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13.保护贸易政策与理论

A.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在贸易活动中不直接加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

B.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的商品、服务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

(一)、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积累财富,把贵金属留在国内。早期重商主义是重金主义,即绝对禁止重金属的外流。代表人物是威廉·斯坦福。后期重商主义是贸易差额论。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

1、晚期重商主义的政策和措施

A限制进口的政策a限制非生产性产品进口b实行差别式的保护关税B促进出口的措施a 减免关税b出口退税C限制短缺物资的出口D独占殖民地贸易与航运E其他措施a保护农业b政府通过职工法,鼓励外国技工的移入c以行会法规奖励国内工厂手工业的发展d由本国船只运输货物。

2作用:促进英国等国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只限于流通领域,而为深入到生产领域,还不是真正的经济科学。

(一).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的提出

美国建国以后,第一人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制造业报告中认为,应当保护美国的幼稚工业,其主要的方式是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受其启发,德国人李斯特提出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的理论。他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系统的提出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学说。

二.对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1.“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

2.忽视各国的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

3.实施自由贸易是有条件的。

(二)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确立

1.经济发展阶段决定贸易政策

2.国家干预贸易有助于经济快速发展

3.保护贸易对象与保护时间的条件: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对象:(1)农业不需要保护。只有那些刚从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时期尚远,才适宜保护。(2)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是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3)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保护期限是30年。

4.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的进口。

5.保护必须与工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三)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贸易理论的作用

1.是积极有益的保护贸易理论

2.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

14.(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含义:是指国家借助垄断实行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达到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

(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1.保护对象从幼稚产业到成熟产业

2.保护范围从国内转向国外市场

3.保护目的从防御转为进攻

4.保护的企业从一般转向大企业

5.保护措施从关税到非关税

(三)1.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的代表人:凯恩斯

2.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a.对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判 b.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3、把反映投资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内涵:只有当贸易为顺差或国际收支为顺差使,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作用:对外贸易顺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就业。但如果为了追求贸易顺差,不加节制的实行“奖出限入“政策,势必导致关税非关税壁垒盛行,使贸易障碍增多,发生各种贸易战,从而阻碍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

15.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对方。

16.国民待遇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某些事项上给予不低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17.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1947年10月30号由23个国家政府缔结的旨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贸易协定。

18.出口促进

建立出口财政性政策措施:出口免税国外公司免税对外援助政府加强出口融资工作建立“出口辅助中心”扶持中小企业出口提供信息·开展出口咨询·组织贸易博览会等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是世界各国为支持和夸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加强国际竞争力,由该国的出口信贷机构通过直接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或者通过担保保险或是给予其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贷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出口卖方信贷是指出口商所在国的银行对出口商提供的融资,使得进口商可以在贸易合同中得以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达到支持出口的目的。

出口买方信贷是指一国英航为了鼓励本国商品出口,而向进口商或进口商的银行提供贷款,使得进口商可以用这笔贷款通过支付现汇的方式从贷款国进口商品。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政策性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鼓励发展出口贸易,并保证出口商因出口所受到的损失能够得到绝大部分的补偿,使本国出口商在世界市场上与他国的出口商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

出口退税是为了促进出口,世界各国均实行出口退税措施,把如下税收退回给出口商。

出口补贴:为了扩大出口,政府或公共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财政性资助。

19.商品倾销是出口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其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

19.商品倾销的类型: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持续性倾销

外汇倾销是指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以扩大出口的措施。

达到目的的条件:1、货币的贬值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速度2、其他国家为采取相应的贬值和报复措施

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是海关锁设置的货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出口加工区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国际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范围,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

20.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税境域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关境是指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

关税类型:按商品流向分类:进口关税出口关税过境关税

按征税目的分类:财政关税保护关税惩罚关税或报复关税

按关税待遇分类:普通关税优惠关税、差别关税

按常规与临时划分:法定关税附加关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报复关税)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关税优惠。原则:普遍性原则、非歧视性原则、非互惠原则。

附加关税的目的:维护国内市场供应,防止出现资源性产品短缺,有时加征出口附加税,为防止外国商品倾销和非法补贴,保持公平竞争,对歧视和违规进行处罚和应对国际收支危机等,就加征进口附加关税,通常是临时性的。

进口附加税的类别: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报复关税

计税标准: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

关税配额:对商品进口的一定数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数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21.有效保护的概念:关税有效保护是指一种加工产品在关税结构的作用下带来的增加值的

增量与其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加工增加值得百分比。

ERP=(V”-V)/V*100% V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增值V”表示在关税保护作用下的增值22、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为了调节、管理和控制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从而影响贸易格局和利益分配而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各种行政性、法规性措施和手段的总和。

非关税壁垒的产生:加强竞争的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民健康、WTO允许正当的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A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B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C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D非关税壁垒不断加多E发展中国家难以对付

22.进口配置额:又称进口限额制,是指一国的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一)绝对配额: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就不准在进口。①全球配额:属于世界范围内的绝对配额,对于来自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②国别配额:在总配额内按国别或地区分配给固定的配额,超过固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ⅰ自主配额ⅱ协议配额:又称双边配额,是有进口国家和出口国家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协商确定的配额。(二)关税配额

23.“自愿”出口配置额: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下,自愿规定在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出配额即禁止出口。

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24.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的一种制度。

25.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国家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

26.海关任意估价:是指海关在征收关税时,确定货物完税价格的程序,是属于非关税壁垒。

27.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保证其进出口商的质量,或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而设立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

28.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而对进出口的农畜水产品采用或实施必要的卫生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技术标准环境指标包装制度卫生检疫制度管制制度

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有利于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出口国家的商品结构提高发展中国家国际标准化维持国家基本安全减少或杜绝不良的贸易行为

29.知识产权:概指公民和法人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明研究成果和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也就是人们对自己通过脑力活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力。30.知识产权的特征:客体的无形性主体的专有性有效期的时间性专有权的地域性国家机构的认可性

31.乌拉圭回合谈判:第八轮

32.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是指与贸易相关的某些知识产权对拥有者转让其使用权,收取报酬的行为。

国际知识产权的交易方式:许可贸易、特许经营、技术服务和咨询、合作生产

33、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家直接服务的交换,表现为国家之间服务的提供与消费。

GATs(国际贸易总协定)提供方式:过境交付境外交付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34.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服务不可储存和不可输送服务者与服务不同时转移服务贸易价格不确定服务具有较高程度的垄断服务贸易的保护具有刚性和隐蔽性服务贸易营销管理复杂服务贸易统计数字低于实际数字

35.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发展速度与货物贸易持平,约占总贸易的1/5 其他商业项目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最大项目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总体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上升

36.所谓服务贸易壁垒,一般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国服务生产者的服务提供或销售所设置的有障碍作用的政策措施,即凡直接或间接地使外国服务生产者或提供者增加生产或销售成本的政策措施,都有可能被外国服务厂商认为属于服务贸易壁垒。

国家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产品移动壁垒、资本移动壁垒、人员移动壁垒、开业权壁垒、垄断壁垒、政府补贴壁垒

37.国际投资是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种国际经济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比国内更高的经济效益。

对外直接投资:包括证券投资和借贷资本输出,其特点是不直接参与这些资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政府援助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金融市场贷款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接在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投资者直接进行该厂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开办独资企业、收买并拥有外国企业的股权达到一定比例、同投资所在国合办合资企业、投资者利润再投资

跨国公司:是指一些以一国或两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并且有一定的国外销售额的大型或特大型的企业和公司。公司的内部贸易是指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产品、原材料、零部件、技术与服务的贸易活动。

38.转移价格是指同一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进行商品交换时,为取得公司整体的最大效益所制定和实行的价格。

39.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以取得或拥有公司企业法人或非法人团体或者以直接参与其经营管理为直接目的的国际投资。间接投资是以取得利息或股息等形式的资本增值为直接目标的投资公司。区分两者的基本标志是投资者是否对其所投资的公司企业法人或非法人团体拥有有效的控制权或是否能够参与其经营管理决策。

40.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P335—337)

4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经济共同体(政治同盟)

区域一体化的层次:最低层是自由贸易区,依次向外是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经济共同体(政治同盟)

42.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1.贸易创造效果: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2.贸易转移效果:当一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关税同盟的低成本国家被另一个关税同盟的高成本国家所代替时,就发生了贸易转移效果。

43.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主要是分析关税同盟对成员国的就业产出国民收入国际收支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又称之为次级效果。

44.经济一体化比较低级松散的贸易形势是优惠贸易安排。

45.WTO与GATT1947的区别:1.机构性质:G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形式存在,不具有法人地位;W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2.管辖范围:G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W不仅要处理货物贸易问题,还有处理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其协调与监督的范围远大于G。3.争端解决:G的争端解决机制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争端解决没有规定时间表,W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反向协调一致的原则,表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因此,W争端解决的实施更容易得到保证,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更高。4.GATT1947转化:1947年G从“准国际贸易组织”转化为1994GATT,成为W 负责实施管理的多变边贸易协定,不再具有“准国际贸易组织”的职能。

46.秘书处为WTO的日常办事机构。

1、中国国际贸易政策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国际贸易相关知识。作为国际商学院的新人,我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完善,希望各位老师、同学可以给出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我想和大家探讨的第一个主题是:中国当前国际贸易政策。 本次演讲分为三个部分: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阶段简介;二、中国现行贸易政策分析; 三、中国应采取的贸易对策。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阶段简介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949-1978年: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统制贸易 1979-1991年:作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一部分的贸易开放 1992-2001年:符合国际规范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 2002-至今: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 1、1949-1978年: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统制贸易 1978年之前,中国建立集外贸经营与管理为一体,政企不分、统负盈亏的外贸管理体制,中央以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少数的专业性贸易公司进行进出口,截止1978年底外贸公司共有130多家。 2、1979-1991年:作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一部分的贸易开放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国家战略,进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包括外贸体制改革。为了配合外贸企业改革,国家采取了放宽外汇管制管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外经贸部下放部分权力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并为外贸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自主经营创造了外部环境。 3、1992-2001年:符合国际规范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 1992年中国取消进出口调节税,1994年取消进出口指令性计划,此后中国进行了多次的关税降低,整体关税已经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此外,中国的进口配额及其他非关税错输数量也在逐年减少。 4、2002-至今: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履行承诺,展现大国风采,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外贸政策随之改革,实行有管理风刃贸易自由化政策。 以国民待遇原则和非歧视原则开放外贸经营权:中国进一步推进外贸放开经营,加快授予具备条件的国有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商业物资企业外贸经营权,加入WTO,中国国内已经有30多万家企业获得了贸易经营权,并且加快贸易经营机制,在外贸领域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服务贸易:中国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向外资开放,国家在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零售、咨询等诸多领域积极进行试点开放,并陆续颁布了一些短期或者过渡性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随着国内服务业改革的深入,中国的电信等敏感部门也开始同外资合作。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中国进行了外汇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中国实施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的可兑换,并建立外汇指定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 二、中国现行贸易政策分析 1、中国贸易保护的特征是平均水平较高,而且在结构上易变而分散。 由于我国存在大量的加工贸易和关税减免,走私和偷税漏税现象严重,我国的关税实际征收水平远低于名义关税。以配额和许可证数量限制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频数依然较高,同时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之间呈现互补而非替代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在贸易自由化方面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改革,使贸易的扭曲程度和结构有了显著改善。加上加入WTO,中国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第一章绪论 1、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解析: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GNP*100%;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 /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NP*100% 2、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其经济学的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解析:(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恶化了。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BT=总出口—总进口=∑ex-∑im(一年或半年)>0顺差,<0逆差 评价: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析:顺差:(利)表明竞争能力强、对外支付能力强、有利于吸收外资、币值稳定、对外谈判地位高(不利)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资金积压、外汇占款增加易导致通货膨胀、外贸关系紧张。因此,顺差应适度,不同国家区别看待。 4、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的区别P7 转口贸易(价值增长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时专门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体活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的口岸,但不能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往商品消费国。 过境贸易(运输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过第三国的国境。第三国要对此批货物进行海关监管,并把此类货物作为过境贸易额加以统计。 国际贸易额: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即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把各国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而得。 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进出口的数量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在计算对外贸易额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 对外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准确反映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数量指标。

《国际贸易学》考试试题

《国际贸易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价格转移:指的是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借助不同辖区的税收体系,通过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如母公司与子公司或海外两个子公司之间的定价,将资源在不同辖区的子公司之间转移。由于定价的灵活性,公司在实施价格转移战略时通常将因缴纳税收入由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将较高的成本支出由低税国家转向高税国家。为防财税流失,不少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立法禁止或限制移转定价的交易,将其列为逃税行为。 2. 贸易转移: 指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是指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这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情况。 3. 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假设一国只生产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增加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那种要素的收入,同时减少 ( 按两种商品情况 ) ,另一产生产要素的收入。开展贸易后,会使出口行业(价格上升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进口竞争行业(价格下跌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4. 外汇倾销:是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手段来达到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这是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5. "两反两保":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两反一保”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简称,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用于维护公平贸易,依法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法律制度。特别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相比较,主要体现在实施对象的选择性、实施要件下降、磋商优先性减弱、实施程序简单、实施期限延长、出口限制更严、贸易补偿缺乏、丧失了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等方面。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简述要素禀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 1)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价格的绝对差异。(2)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成本的绝对差异。(3)成本的绝对差异主要是由于: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第二、不同产生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4)国际贸易的流向应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去。 2.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 “产业内”的产品虽然在功能上可以相互替代,但仍存在差异。 2. 生产存在“规模经济”,相对单一的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通过分工生产相对单一的产品,再通过贸易实现市场上产品的多样性。 3. 收入接近的国家之间需求更加相似,出现在其市场上的产品更加类似,他们之间更具备进行产业内分工和贸易的可能性。 1、产品差别 2、规模经济 3、消费者偏好差别

国际贸易 第一次作业

一国拥有的劳动力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选择一项: a.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比例说 b. 凯固斯贸易差额说 c. 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 d. 李嘉图比较成本说 题目2 各国在编制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国采取的是( )体系。. 选择一项: a. 对外贸易 b. 专门贸易 c. 国际贸易 d. 总贸易 题目3 以下产品中,哪一种产品最容易经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 ) 选择一项: a. 原油 b. 大米 c. 矿物。 d. 电视机 题目4 国际分工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 选择一项: a. 罗伯特逊 b. 亚当斯密 c. 俄林 d. 大卫李嘉图 题目5

根据H-O定理,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后,各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选择一项: a. 呈不规则变化 b. 逐渐增大 c. 保持不变 d. 趋向一致. 题目6 当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 选择一项: a. 贸易平衡 b. 贸易逆差 c. 贸易失衡 d. 贸易顺差 题目7 以货物通过关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 )。 选择一项: a. 专门贸易体系 b. 有形贸易 c. 无形贸易 d. 总贸易体系 题目8 战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提出了产品周期论。 选择一项: a. 弗农 b. 基辛 c. 克鲁格曼 d. 林德 题目9

在比较优势理论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 选择一项: a.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c.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d. 等于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一 题目10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 选择一项: a. 商人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b. 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c. 商品生产的扩大与商人的出现。 d. 国家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题目11 A国生产手表需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B国生产手表需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 选择一项: a. A国生产和出口手表、自行车 b. A国生产出口手表,B国生产出口自行车 c. B国进口手表,进口自行车 d. A国生产出口自行车,B国生产出口手表 题目12 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2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3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选择一项: a. 0.1万亿美元 b. 3.3万亿美元 c. 3.2万亿美元 d. 6.5万亿美元

浅析新国际贸易理论

浅析新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在于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或不能全部解释这些现象,新贸易理论因此得以涌现发展。本文对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主要内容、特征等作了简要介绍。 一、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 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然而,实际的贸易构成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此外,当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由此引起的公司内贸易时,就会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的不适应性,期望有一种考虑了公司行为的贸易理论。 因此,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需要对传统贸

南开16秋学期《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

17春南开16秋学期《国际经济学(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1. 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发展国际贸易易于引起经济结构失衡称作 A. 凯恩斯陷阱 B. 流动性陷阱 C. 荷兰病 D. 比较利益陷阱 正确答案: 2. 李嘉图是在哪位经济学家的鼓励下写出自己的经济学著作,并一举成名的 A. 马克思 B. 亚当·斯密 C. 詹姆斯·穆勒 D. 凯恩斯 正确答案: 3. 根据谁的一般均衡理论,只要国际市场均衡了,国内市场一般就均衡了。 A. 米德 B. 萨缪尔森 C. 斯蒂格利茨 D. 马歇尔 正确答案: 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B. 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 C.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D. 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关系 正确答案: 5. 下列哪个不是调节国际收支的方法。 A. 外汇管制 B. 弹性调节法 C. 关税壁垒 D. 货币法 正确答案: 6. 在对最终产品征收进口关税的名义税率不变时,对进口原料和中间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越低,该名义关税税率的保护作用就()。 A. 越小 B. 不变 C. 越大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 7. 一个国家实施关税的根本目的是()。 A. 增加财政收入 B. 保护国内幼稚产业 C. 损害国外企业利益 D. 调节产业结构 正确答案: 8. 当前,商品的国际价格更加贴近于()国家。 A. 发达 B. 发展中 C. 贫穷 D. 封闭 正确答案: 9. 哪个经济学家通过贸易模型论证了贸易可以达到双赢。 A. 克鲁格曼 B. 李嘉图 C. 亚当斯密 D. 凯恩斯 正确答案: 10. 1994年乌拉圭贸易回合达成协议,2005年之后取消()的进口配额。 A. 金融产业 B. 汽车行业 C. 航空行业 D. 纺织品 正确答案: 11. FDI指的是()。 A. 劳动力投资 B. 技术投资 C. 间接资本投资 D. 直接资本投资 正确答案: 12. 弹性调节法是一种()的分析方法。 A. 一般均衡 B. 规范 C. 局部均衡 D. 实证 正确答案: 13. 经济学的语言越高级,就是越() A. 实践化 B. 逻辑化 C. 数学化 D. 法制化 正确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次作业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次作业 1、我国某公司出口苹果酒一批,国外来证货名为“APPLE WINE ”,于是公司为了单证一致起见,所有单据上均用“APPLE WINE ”。不料货到国外后遭海关扣留罚款,因该批酒的内、外包装上均写的是“CIDER”字样,结果外商要求我方赔偿其损失。试讨论:(1)为什么进口国的海关要扣留罚款? (2)我方对此有无责任,为什么? 2、某合同条款规定“20000M/T MORE OR LESS AT SELLER’S OPTION”卖方正等待交货时,该货物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试问: (1)如果你是卖方拟实交多少货物?为什么? (2)如果站着买方立场上,磋商合同条款时,应注意什么? 3、出口某商品1000只,出口单价为USD17.3CIFNEWYORK,其中运费2160美元,保险费112美元,进价每只人民币117元(含税),费用定额率10%(费用总额为出口价格的10%),出口退税9%。银行美元买入价为8.28元。 (1)换汇成本是多少? (2)盈亏率是多少? 4、为以下货物讨论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1)阿姆斯特丹——北京500支郁金香 (2)乌鲁木齐——神户3万公吨赤铁矿石 (3)上海——法兰克福展览用医学仪器一套 (4)广州——香港500公斤新鲜鸡蛋 (5)台北——上海300公斤新鲜木瓜 (6)沈阳——莫斯科100套包装机 5、 某货轮满载货物驶离A港口。开航后不久,由于空气湿度很大,导致老化的电线短路引起大火,将装在货舱甲的毛毯完全烧毁。船到B港口卸货时发现,装在同一货舱中的烟草和茶叶由于羊毛燃烧散发出的焦糊味道而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串味损失。其中烟草由于包装较好,串味不是非常严重,经过特殊加工处理,仍保持了烟草的特性,但是等级已大打折扣,售价下降三成。而茶叶则完全失去了其特有的芳香,无论如何不能当做茶叶了,只能按照廉价的填充物处理。后来,该船不幸又与另一艘货轮相撞,船体严重受损,货舱乙破裂,舱内进入大量海水,剧烈的震动和海水浸泡导致舱内装载的精密仪器严重受损。为了救险,船长命令用亚麻临时堵住漏洞,造成大量亚麻损失。在船舶停靠在避难港进行大修时,船方就受损精密仪器的抢修整理事宜向岸上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发现整理恢复费用十分庞大,已经超过了货物的保险价值。为了方便修理船舶,不得不将货舱丙和货舱丁的部分纺织品货物卸下,在卸货时造成一部分货物钩损。试分析各部分损失属于什么类型和性质?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一、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的状态。公社内部人们依靠共同的劳动来获取十分有限的生活资料,并且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实行分配。当时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也没有对外贸易。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一步一步地改变了上述状况。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在氏族公社的部落之间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相互交换,但这还只是偶偶的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渐渐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直接引致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出现了商业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于是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最终超出国家税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二)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 从总体上来说,奴隶社会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进入流通的商品很少,加上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来看,奴隶是当时欧洲国家对外交换的一种主要商品。希腊的雅典就是那时贩卖奴隶的一个中心。此外,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奢侈消费品,如宝石、香料、各种织物和装饰品等,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虽然有限,但对手工业的发展促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三)、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之后,国际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从封建社会的中期开始,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也进一步增长。到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开始了孕育和生长,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比奴隶社会有明显的发展。 封建社会时期开始出现国际贸易中心。早期的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公元11世纪以后,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来看,在封建时代仍主要是奢侈消费品,例如东方国家的丝绸、珠宝、香料,西方国际的呢绒、酒等。手工业品比重由明显的上升。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由较大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了。不过从总体上说,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国际贸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还相当小。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各具特征。

最新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贸易学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1、国际贸易(世界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 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指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 注: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进口:当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由此而产生的全 部贸易活动称为进口。 出口: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称为出口。 注:在一定时期内,当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反之则为净进口。 出口部门:是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品的总和。 进口竞争部门:是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3、国际贸易值(额):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是一定时期内各 国出口值之和。(对外贸易总值:指一国的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和。) 国际贸易量: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对外贸易量:是一国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出口值之和。) 4、贸易差额: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若出口值大于进 口值则为出超(贸易顺差),反之为入超(贸易逆差)。 5、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总贸易额为一国的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 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外贸的标准。专门贸易额为一国的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 注:过境贸易计入总贸易额但不计入专门贸易额。 6、货物贸易: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也称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指服务的进出口,也称无形贸易。 7、直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生产国直接到商品的消费国去销售商品,后者也乐于 从前者购买,即出口国为生产国,进口国为消费国。 间接贸易: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进行交易,而只能通过第三国商人转手来间接地进行交易。 转口贸易:指从商品的生产国进口商品,不是为了本国生产或消费,而是再向第三国出口的贸易形式。 过境贸易:从商品生产国购货之后,需要通过第三国的境界才能进入本国市场,对于第三国来说,这就是过境贸易。 8、自由结汇贸易:以货币作为清偿手段的,称为自由结汇方式贸易,或叫做现汇结算贸易。 易货贸易: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称为易货贸易。 9、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 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种商品在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10、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通常是用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贸易 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第一次作业讲解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国际贸易中,造型上有特殊要求或具有色香味方面特征的商品适合于() A、凭样品买卖 B、凭规格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产地名称买卖 2、若合同规定有品质公差条款,则在公差范围内,买方() A、不得拒收货物 B、可以拒收货物 C、可以要求调整价格 D、可以拒收货物也可以要求调整价格 3、大路货品质标准是指() A、适于商销 B、上好可销品质 C、质量劣等 D、良好平均品质 4、目前我国出口的某些工艺品、服装、轻工业品等常用来表示品质的方法是() A、凭样品买卖 B、凭规格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产地名称买卖 5、凭样品买卖时,如果合同中无其他规定,那么卖方所交货物() A、可以与样品大致相同 B、必须与样品大完全一致 C、允许有合理公差 D、允许在包装规格上有一定幅度的差异 6、国际贸易中,大宗农副产品、矿产品以及一部分工业制成品习惯的计量方法()。 A、按面积计算 B、按长度计算 C、按重量计算 D、按容积计算 7、在国际贸易中,木材、天然气和化学气体习惯的计量单位()。 A、按重量计算 B、按面积计算 C、按体积计算 D、按容积计算 8、在国际贸易中,一些贵重金属如黄金、白银的习惯的计量单位()。 A、克拉 B、盎司 C、长吨 D、司马担 9、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合同中使用“大约”、“近似”等约量 字眼,可解释为交货数量的增减幅度为()。 A、不超过5% B、不超过10% C、不超过15% D、由卖方自行决定 10、凡货样难以达到完全一致的,不宜采用() A、凭说明买卖 B、凭样品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规格买卖 11、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了一份出口某商品的合同,合同中规定的出口数量为500吨。在溢短装条款中规定,允许卖方交货的数量可增减5%,但未对多交部分如何作价给予规定。卖方依合同规定多交了20吨,根据《公约》的规定,此20

国际贸易实务2011下半年第一次作业答案(非毕业)

问题 三、单选题: 1.国际上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 答案 A、《华沙一牛津规则》; B、〈〈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C、〈〈国际贸易术解释通则〉〉; D、以上都是 在此处添加问题 问题 2.〈〈2000年通则〉〉中买方负责办理出口关手续的是() 答案 A 、FO B ; B 、EXW ; C 、CIP ; D 、DOP ; 在此处添加问题 问题 3.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IP 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 答案 A 、装运港船上; B 、装运港船边; C 、装运港船舷; D 、目的港码头 在此处添加问题 问题 4.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运费付至”是指() 答案 A 、CIF ;

B 、DDU ; C 、DAF ; D 、CPT 在此处添加问题 问题 5.如果合同规定装船费用由支付运费的一方负担,这属于() 答案 A 、FO B LINER TERMS ; B 、FOB LLNDER TACKLE ; C 、FOB STOWE D ; D 、FOB TRIMMED ; 在此处添加问题 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 1.海洋运输的特点是: 答案 A 、投资大 B 、运输量大 C 、运费高 D 、运输速度慢 在此处添加问题 问题 2.班轮运费包括: 答案 A 、基本运费+附加费 B 、基本运费+装卸费 C 、基本运费+速遣费

D 、基本运费+滞期费 在此处添加问题 问题 3.在规定装卸时间的办法中,使用最普通的是: 答案 A 、日或连续日 B 、累计24小时好天气工作日 C 、连续24小时好天气工作日 D 、连续24小时工作日 在此处添加问题 问题 4.下列( )是表示“装船提单”的日期 答案 A 、货于5月24日送交船公司 B 、货于6月4日全部装完 C 、货于6月4日开始装船 D 、货于6月4日到达目的港 在此处添加问题 问题 5.在国际货物运输中,能够作为物权凭证的运输单据有: 答案 A 、铁路运单 B 、海运提单 C 航空运单 D 、邮包收据 在此处添加问题

国际贸易历史

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活动。从国际范围看,这种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即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世界范围的交易,就称为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或世界贸易(World Trade) 由于现代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信贷关系、科技合作关系等都以商品运动为基础,故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简史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基础上形成的。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国际贸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供奴隶主消费的奢侈品。在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欧亚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国之间也有贸易往来。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当时参与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和供封建主消费的奢侈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开始具有世界规模。从17世纪到19 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 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理论国际贸易的理论是研究国际间商品流通规律的理论。它要阐明一系列基本问题,例如,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商品交换;各个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性质和特征由什么决定等等。广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还应包括国际价值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

最新浅析新国际贸易理论1论文

浅析新国际贸易理论(1)论文 国际贸易理论在于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或不能全部解释这些现象,新贸易理论因此得以涌现发展。本文对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主要内容、特征等作了简要介绍。 一、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 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

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然而,实际的贸易构成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此外,当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由此引起的公司内贸易时,就会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的不适应性,期望有一种考虑了公司行为的贸易理论。因此,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需要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促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三、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和布兰德等。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以下对其假设前提进行介绍。 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即2×2×2模型。但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 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 2、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 3、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试题[1]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 (×)1.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困难、复杂、但风险小。 (√)2.学好国际贸易课程有助于搞好本国对外贸易。 (×)3.超保护贸易不但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不发达或衰弱的垄断工业。 (×)4.自由贸易政策是对货物的进出口进行限制。 (x)5.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商品的场所。 (x)6.1851年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美国纽约举行。现金世界上有数百个城市举行不定期或定期的国际博览会。 (x)7.1999年在中国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综合性的博览会。 (√)8、机器大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ⅹ)9.关税也是一种税收,具备税收的基本属性,因此,与其他税一样,关税也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10.制定和实施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比关税的制定更迅速的更简单。 (× )11、“间接贸易”又称“转口贸易”。错 (√ )12、现实的国际分工是不完全分工。对 (√)13、科学技术进步削弱着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对 (√)14、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对 (√)15、凯恩斯认为:一国增加出口有利于该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对 (√)16、任何国家的对外贸易都需要国家的干预和控制。对 (×)17、二战后出现的“贸易自由化”是“自由贸易时代”的重现。错 (×)18、一国限制进口的目的是保障该国的竞争利益。错 (√)19、财政关税的税率不能定得过高。对 (×)20、进口贸易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错 二、单选题 (B)1.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叫做__________。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线离线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在 线离线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 1.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CIF与CFR的主要区别在于(办理货运保险的责任方不同)。 2.以下关于国际贸易术语“CIF”的内容提法正确的是(卖方除承担成本加运费的义务外,还要负责办理运输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3.就出口方承担的风险而言(两者相同) 4.CIF合同的货物在装船后因火灾被焚,应由(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 5.就卖方承担的费用而言,下列术语排列正确的是(CIF>CFR>FOB ) 6.国外某买主向我出口公司来电“接受你方12日发盘请降价5%”,此来电属交易磋商的(还盘)环节 7.根据《公约》的规定,发盘和接受的生效采取(到达生效原则) 8.下列条件中,(主要交易条件必须完整齐全)不是构成发盘的必备条件 9.逾期接受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发盘人的意愿)。 10.发盘的撤回与撤销的区别在于(前者发生在发盘生效前,后者发生在发盘生效后)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共10道小题) 11.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国际贸易趋向于导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均等化。(√)

12.《2000通则》中C组贸易术语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费用与风险划分相分离(√) 13.对卖方而言,采用CIF贸易术语较采用CFR贸易术语风险大。(×) 14.发盘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可以撤回(√) 15.贸易顺差是指进口大于出口。(×) 16.托收是通过银行进行的,托收是银行信用。(×) 17.出口方在采用托收时,一般应选用CIF价格术语(√) 18.对外贸易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并且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若干倍(√) 19.凡装在同一航次及同一条船上的货物,即使装运时间及装运地点不同,也不作为分批装运。(√) 20.进口货物课征关税后,会导致进口国的国内价格上涨,进口数量下降。(√) 三、主观题(共3道小题) 21.我某出口公司按CIF条件向欧洲某进口商出口一批草编制品,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险,并规定用信用证方式支付。我出口公司在规定的期限,指定的我国某港口装船完毕,船公司签发了提单,然后去中国银行议付款项。第二天,出口公司接到客户来电,称:装货的海轮在海上失火,草编制品全部烧毁,客户要求我公司退回全部货款。问:对客户的要求我公司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拒绝,因为以CIF条件成交,风险划分以装运港船舷为界,其后的风险由买方负责,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应由买方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22.天津甲公司与荷兰乙公司签订了出口肠衣的合同,价格条件是CFR天津港,甲公司依合同的规定将肠衣用木桶装妥后交承运人所属的“美虹”号货轮运输。该批货物投保了水渍险并附加漏险。“美虹”号在途中由于突遇台风使船剧烈颠簸,当船抵达目的港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次作业答案

作业名称:国际贸易实务第1次作业出卷人:SA 学员成绩:92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92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确定货物交易“国际性”的标准是()。 A、买卖双方当事人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 B、买卖双方当事人具有不同国籍 C、订立合同行为完成于不同的国家 D、货物必须由一国运往另一国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2 内容: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必须履行其全部内容。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不属于国际货物买卖特点的是() A、一种涉外经济活动 B、交易数额较大 C、交易过程较复杂性 D、符合法律规范 学员答案:BD 本题得分:4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内容: 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是()。 A、货物贸易 B、技术贸易 C、服务贸易 D、易货贸易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3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内容: 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OB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 A、运输工具上 B、装运港船边 C、装运港船舷 D、装运港船上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3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就卖方承担货物的风险而言() A、E组风险最小,F组其次,C组与D组风险最大 B、D组风险最小,F组与C组其次,E组风险最大 C、D组风险最大,E组与F组其次,C组风险最小 D、E组风险最小,F组与C组其次,D组风险最大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4 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FOB条件和CFR条件下卖方均应负担( ) A、提交商业发票及海运提单 B、租船订舱并支付运费 C、货物于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前的一切风险 D、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学员答案:BD 本题得分:0 题号:8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按CIF贸易术语成交,只要货物已在运输途中灭失,即使出口方提供全套正确的货运单据,进口方也是有权拒收单据和拒讨贷款的。 1、错 2、对

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

第二章自由贸易理论从体系框架方面加以完善 2.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如果其中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出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分工和国际贸易,双方依然可以从中获利。“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择其轻” 第三章贸易保护理论 3.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采取行政措施,禁止货币输出,同时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晚期重商主义: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不能多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货币总额,这样贸易最终贸易总量是顺差,金银总量增加。 ●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 ●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 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认为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货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标准。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5.1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 货物在进口环节由海关征收的税种中,产品税的征收基数是完税价格

非关税壁垒: 1.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 度,达到了这个额度后,便不准进口。 ●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 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2.间接限制进口措施—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什么是倾销,哪3个构成要素。什么是补贴。 5.2 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外汇倾销。 5.3出口管制措施:单方面出口管制、多边出口管制。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7.2 世界贸易组织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宣告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非歧视原则;关税保护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互惠贸易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公平解决争端原则。 缔约双方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对方的法人或自然人对等的权利和待遇,这体现的是国际贸易互惠待遇原则条约的。 第八章国际贸易术语 重点FOB,CIF,CFR 1.FOB、CIF、CFR都是适用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