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混凝土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

生态混凝土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

生态混凝土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
生态混凝土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13115272.html,

生态混凝土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

作者:黄俊

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35期

摘要:生态混凝土技术是能减轻地球环境负荷、与生态体系协调发展、创造舒适生活环

境的混凝土材料。本文介绍了生态混凝土在护坡工程、治理水污染工程方面的应用。

Abstract: Ecological concrete technology can relieve the earth environmental burden develop coordinately with ecological system, and create comfortable life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s of ecological concrete in slope protection works and water pollution projects.

关键词:生态混凝土;护坡工程;治理水污染工程

Key words: ecological concrete;slope protection works;water pollution projects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105-02

0 引言

混凝土材料使用广泛,虽然给人类提供了便利,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生产水泥和混凝土需要开采大量石灰、砂石和粘土,造成了山体自然景观与绿色植被破坏,河床位置及形状改变,水土流失等严重后果。产生的CO2、SO2、NOx等气体破坏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影响地球生态平衡。为此,必须发展一种新型混凝土,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以及保护环境。生态混凝土能够适应生物生长、对美化环境景观、调节生态平衡、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又被称为环保型混凝土[1]。

1 生态混凝土在护坡工程中的应用

利用生态混凝土进行河道护坡,在保障河流岸坡的安全与稳定的同时,修复了河流岸坡的生态,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了水体生态环境。植物的根系直接生长在生态混凝土中会对边坡的防护产生以下四方面的影响[2]。

①根的锚固作用。植物的垂直根系穿过坡体软弱层,通过摩擦作用把根系与周边土体联系起来,以起到加固作用,作用类似于锚杆。

②浅根的加筋作用。植草的根系在边坡表土层中盘结缠绕,使边坡土体成为土与草根的复合材料。根系的加筋作用变为增加土层的凝聚力和对土粒的网兜包裹效应。

疲劳与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进展

疲劳与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6-06T16:00:10.5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作者:周艳霞1 谢波1 [导读] 桥梁、公路、海洋平台等混凝土结构在实际服役环境中经历着荷载与环境共同作用。 中核新能核工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桥梁、公路、海洋平台等混凝土结构在实际服役环境中经历着荷载与环境共同作用。对疲劳荷载加载方式、疲劳荷载对混凝土碳化及氯离子侵蚀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疲劳荷载;碳化;氯离子 Review Progress on Durability of Concrete under Fatigue and Environment Zhou yanxia1,Xie bo1 (CNNC Xinneng Nuclear Engineering Co.,Ltd,Taiyuan 030012,China) Abstract:Concrete structures such as bridges,highways,and offshore platforms experienc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load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he actual service environment.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loading methods of fatigue,the effects of fatigue load on carbonation of concrete and chloride ion erosion,and points out issues that need further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Key words:concrete;fatigue load;carbonation;chloride ion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现代化不断发展,高铁、地铁、机场、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迎来了高峰期。混凝土结构因其取材容易、性能稳定、耐火性能好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上述工程。在实际服役过程中,此类混凝土结构不仅经历着环境作用(空气中CO2碳化作用、腐蚀性离子侵蚀、冻融作用等),同时还经历着循环往复的交通运输荷载(即疲劳荷载),在诸多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部微裂缝不断萌生、扩展、汇合,直至混凝土试件失稳破坏。混凝土碳化及氯离子侵蚀均是CO2、Cl-1通过混凝土孔隙、裂缝进入内部并发生作用。处于海洋环境、除冰盐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碳化、氯离子侵蚀与疲劳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性能会加剧劣化,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能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能否达到预定的服役年限,甚至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1]。 鉴于公路、铁路、桥梁等混凝土结构在疲劳荷载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将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退化和过早劣化,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着重论述疲劳荷载与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现状,并讨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1.疲劳荷载的加载方式 疲劳荷载可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加载,获得不同疲劳损伤程度混凝土试件用于研究。 宋玉普[2,3]等通过自行改造的MTS疲劳试验机实现混凝土在定侧压下等幅和变幅抗压疲劳。杨健辉[4]等通过大连理工大学研制的大型三轴试验机实现混凝土试件在双向侧压作用下受拉疲劳。吕培印[5]基于室内试验,设计了在等幅和变幅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轴拉疲劳试验。易成[6]、石小平[7]、王晶[8]利用三分点加载的方式实现混凝土试件弯曲疲劳。 2.疲劳荷载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混凝土碳化是大气环境中的CO2气体通过混凝土内部孔隙、裂缝与混凝土中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疲劳荷载作用会造成混凝土内部产生更多的裂缝,促使裂缝和孔隙贯穿连通,为环境中CO2提供更多通道向混凝土内部扩散,所以疲劳荷载大小和形式一定会影响混凝土碳化性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 胡刚等[9]通过对使用年限不同的实际工程结构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对其耐久性性能退化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了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碳化性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疲劳荷载加速了CO2在混凝土中的扩散能力,加快了混凝土碳化速率,同时也加剧了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程度。蒋金洋等[10]研究了疲劳荷载作用下超高程泵送钢纤维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疲劳荷载对混凝土碳化性能劣化存在临界值,一旦疲劳循环次数超过相应的临界值,SFRC试件的抗碳化性能就会随着疲劳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王晶等[8]研究了不同疲劳损伤度混凝土的耐久性性能变化规律,综合分析了疲劳损伤对相对动弹模、混凝土碳化深度、空气渗透性、裂缝等多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疲劳损伤度的增大而增大。 3.疲劳荷载对氯离子侵蚀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处于海洋环境中或除冰盐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研究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性能具有重大的实际工程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性能已开展了不少研究。 张武满等[13]研究了在抗压疲劳荷载作用下,GGBFS和SF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影响。分析表明,氯离子渗透速率随应力水平增高而增大;GGBFS掺量不大于30%、SF掺量不大于10%时,可有效抑制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性速率。 李炜等[14]采用轴向压缩疲劳加载方式,通过控制应力水平、加载循环次数,确定不同疲劳损伤度混凝土试件,研究了疲劳荷载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疲劳损伤的增加而增大,该规律在高应力水平下更为明显,但未给出定量表达式。 孙培华[15]通过轴向压缩进行疲劳加载,对不同疲劳损伤程度混凝土进行了氯离子侵蚀试验。结果表明,在疲劳荷载下,氯离子的侵蚀速率和侵蚀深度明显提高,特别当疲劳荷载水平超过0.6fu时,氯离子的侵蚀速率和侵蚀深度显著提高。不足的是该研究未建立考虑疲劳荷载影响的氯离子扩散模型。 Saito等[16]研究了循环压缩荷载对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性能影响。分析得出,当循环压缩荷载水平大于60%时,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速度显著增大;氯离子侵蚀速率随混凝土残余应变的增大而增大;但未提出定量公式。Xi等[17]利用微观监测方法,研究了轴心抗压疲劳与氯离子扩散交互作用下混凝土的氯离子传输性能,也得出了与Saito等[16]一致的结论。 Xiang等[18]利用数值模拟和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疲劳损伤度混凝土氯离子扩散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得出了以疲劳损伤度为

新型生态彩色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 泰州药城四期厂房室外道路分为两个部分,厂区主干道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厂房之间和景观道路为透水混凝土路面。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也可称排水混凝土,能有效补充地下水,有利于周围绿化植物的生长,同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以能起到期防滑的作用。 二、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1、材料的组成: 透水混凝土由透水混凝土专用胶结剂、碎石、水组成。(1)透水混凝土专用胶结剂是以高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为基料,配以多种助剂增加强度与粘结力组成的粉状料,并可按业主要求加入无机耐候颜料,使其和碎石、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组成不同色彩的透水混凝土面层。本工程透水混凝土彩色路面。 (2)碎石: 透水混凝土用的碎石具有技术要求,本工程采用二级品标准的高石,其物理性能指标如下: 碎石的物理性能指标表

碎石颗粒也有一定的要求,按其颗粒大小范围分1#、2#、3#三号。具体的颗粒范围如下: 粒度范围(mm)1#:~; 2#:~; 3#:~。 碎石是透水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本工程采用2#粒度范围的碎石,其质量必须要控制好。 (3)水:普通自来水即可用。一般末经过滤的混浊的地下水或使用过的不洁水,不能利用。 2、三种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配合比 要施工出高质量、高标准的透水混凝土地面,在原材料固定的条件下,进行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严格控制以上三种原材料的配比进行拌和,是施工中的重要关键,在施工现场负责人必须严格控制比例。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按质量计): 水:胶结剂:碎石:水泥=137:31:1656:360 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三、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的要求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了钢筋抗拉与混凝土抗压的优点,表现出良好的受力性能,成为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结构形式,近年对水工结构、港工结构、桥梁结构、建筑结构的大量工程调查显示,钢筋混凝土结构表现出了严重的耐久性问题,许多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往往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就需要进行加固修复,其中耐久性的降低是一大影响因素。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重视。 耐久性是指在确定的环境和维修、使用条件下,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保持适用性、安全性的能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其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腐蚀和损伤,降低了构件的耐久性和结构的可靠度,导致工程的实际使用寿命往往短于设计使用年限。 影响耐久性的因素,混凝土的碳化,钢筋锈蚀,混凝土的冻融,碱-骨料反应等。 我国在钢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上尚缺少全国性的系统资料,但从一些调查资料和发表的有关文献来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也是极其严重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调查表明,我国现役工业建筑物损坏严重,其结构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能保证50年,多数在25-30年左右就必须进行大修或加固。1994年铁路部门的统计表明,我国铁路存在有病害的钢筋混凝土桥2675座,其中的722座发生裂损;仅使用20年的北京西直门立交桥,由于长期在冬季使用化冰盐,部分梁柱锈蚀严重,现己拆除重建。从发达国家所取得的经验来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造成的损失己是惊人的。美国标准局(NBS)1975年的调查表明,美国每年因腐蚀造成的各种损失为700多亿美元,蚀破坏的修复费,1998年度就需要2500亿美元。英国为解决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与防护问题和修复已损伤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年耗资将近200亿英镑,而日本引以为自豪的新干线,在运行10年后也出现大面积的混凝土开裂、剥蚀现象,日本运输省曾检查了其103座混凝土港口码头,发现使用20年以上的都有大量的顺筋裂缝,目前日本每年用于房屋结构维修的费用就达400亿日元。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降低首先起源于材料性能劣化,继而引起混凝土构件强度、刚度衰减,最后影响整个结构安全。由于客观条件,很多研究基于一般假设,如先钢筋锈蚀后加载试验,忽略荷载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影响。在实际工程中绝大多数混凝土结构经受荷载和环境因素同时作用,混凝土在承受荷载时,混凝土本身力学性能退化;同时对钢筋保护作用降低,加速钢筋锈蚀,有效钢筋截面面积减小致使构件承载力降低,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退化使得钢筋塑性不能充分发挥,降低结构延性。混凝土结构经受荷载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荷载与环境等各因素产生的交互作用使得实际服役混凝土结构破坏过程复杂。研究荷载与环境综合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对实际工程更具有意义。 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与一般大气环境综合作用下,荷载对混凝土碳化影响不容忽视,混凝土碳化与荷载大小(应力水平)和荷载形式(拉、压应力)等有关。当荷载应力抑制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发展时,混凝土碳化减缓; 而当荷载应力扩展混凝土内部微裂缝时,混凝土碳化加速。 荷载与特定大气环境( 如人工气候环境、盐雾大气环境、海洋大气环境等) 综合作用下构件耐久性研究成果甚少。张俊芝等试验研究了人工气候环境下承受荷载作用混凝土梁受压

植被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参考规范样本

植被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参考规范

ICS A 19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 42/ T—XXXX 植被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lope Protection of Vegetation Ecological Concrete (征求意见稿) 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湖北鸿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宏涛、谢秋琪、宋利平、袁玲、朱剑峰、袁乐、朱光耀、刘畅。

植被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被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的材料、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公路、铁路、环保等工程中以植被生态混凝土为材料的0~70°边坡修复及其他生态修复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736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2549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 GB/T 25993-2010 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

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及其现状研究

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及其现状研究 摘要:水利工程在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运用生态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和建设既满足人类社会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需求,又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利用的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应运而生。回顾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基本理念、内涵和研究内容,探讨生态水利工程的热点问题和主要研究任务,以进一步完善蓬勃发展的生态水利工程。 关键词:生态;水利;生态水利;工程;现状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天然分布状况,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求,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开始主动地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除害兴利而修建水利工程,以便控制水流,防治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调节,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1 传统水利工程引发的环境问题 近30年来,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水利工程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1)自然河流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河流上建设的大坝

切断了河流廊道的横向联系,造成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大坝将河流拦腰斩断,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状态,阻断了鱼类的洄游路线,淹没了河流原始地貌,引水式电站还造成坝后脱水段,河流的生境被严重地破坏;堤防和防洪工程的建设将河流与其密切相关的漫滩、泡沼、湿地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切断,导致它们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自然河流纵向和纵向连续性的改变和破坏,导致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恶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 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迫使大量受影响地区的居民迁移,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引发社会为题,也增加了迁入地区的生态保护的压力,出现新的环境问题。 (2)跨流域调水,给生态系统造成重大损害,甚至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由于跨流域调水打破了河流水系的自然格局,可能出现超量调水、超量用水的情况,对调水河流水文情势和水生态环境带来改变;同时长距离输水的人工河流沿途土壤盐渍化、沼泽化问题,也可能出现,以及受水区引发水生态问题,在以往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得到一些失败的教训。 2 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理念、内涵和研究内容 水利工程引发的生态问题,迫使人们对传统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进行反思,促进了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结合,从而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新型生态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

新型生态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 生态混凝土是能够适应动、植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景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的混凝土材料。这类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时间还不长。生态混凝土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处理混凝土材料与环境的关系过程中采取了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混凝土不仅仅是作为建筑材料,为人类构筑所需要的结构物或建筑物,而且它是与自然融合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的材料。现将目前所开发的生态混凝土品种及其应用介绍如下,供参考。 1、透水性混凝土 与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透水性道路能够使雨水迅速地渗入地表,还原成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及时补充,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同时透水性路面具有较大的孔隙率,与土壤相通,能蓄积较多的热量,有利于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消除热岛现象;当集中降雨时,能够减轻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路面积水和夜间反光,提高车辆、行人的通行舒适性与安全性;大量的孔隙能够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创造安静舒适的交通环境。由于透水性路面有诸多优点,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使用这种路面材料,将其用于公园、人行道、轻量级车道、停车场以及各种体育场地。如日本1998年渗水路面的施工量达到了719万m2,占当年人行道和广场使用铺设材料的80%以上。到目前为止,用于道路铺装和地面的透水性混凝土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水泥透水性混凝土 以硅酸盐类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单一粒级的粗骨料,不用细骨料配制的无砂、多孔混凝土。该种混凝土一般采用较高强度的水泥,集灰比为3.0-4.0,水灰比为0.3-0.35的范围。混凝土拌合物较干硬,采用压力成型,形成连通孔隙的混凝土。硬化后的混凝土内部通常含有15%-25%的连通孔隙,相应地表观密度低于普通混凝土,通常为1700-2200kg/m3。抗压强度可达15-35Mpa,抗折强度可达3-5Mpa,透水性系数为1-15mm/s的范围。该种透水性混凝土成本低,制作简单,适用于用量较大的道路铺筑,而且耐久性好。 (2)高分子透水性混凝土 它是采用单一粒级的粗骨料,以沥青或高分子树脂为胶结材料配制面成的透水性混凝土。与水泥透水性混凝土相比,该种混凝土强度较高,但成本也高。同时由于有机胶凝材料耐候性差,在大气因素作用下容易老化,且性质随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尤其是温度升高时,容易软化流淌,使透水性受到影响。 (3)烧结透水性制品 以废弃的瓷砖、长石、高岭土等矿物的粒状物和浆体拌合,压制成坯体,经高温煅烧而成,具有多孔结构的块体材料。该类透水性材料强度高,耐磨性好,耐久性优良。但烧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成本较高。适用于用量较小的高档地面部位。 2、绿化混凝土 绿化混凝土是指能够适应绿色植物生长、进行绿色植被的混凝土及其制品。绿化混凝土用于城市的道路两侧及中央隔离带,水边护坡、楼顶、停车场等部位,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调节人们的生活情绪,同时能够吸收噪音和粉尘,对城市气候的生态平衡也起到积极作用,与自然协调、具有环保意义的混凝土材料。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最早开始研究绿化混凝土,从混凝土结构物的绿化施工方法、评价指标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绿化混凝土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城市建筑物的局部绿化、沿岸、护岸工程到道路、机场建设等大型土木工程,均考虑了绿化措施。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混凝土结构物的绿化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仅限于使用孔洞型绿化混凝土块体材料,用于城市停车场。因此,积极开发、研究和应用绿化混凝土是将混凝土

框格生态砼施工

框格生态砼施工 1、锚杆施工 对于边坡坡比等于或陡于1:1.5的开挖边坡,在框格梁的交叉点处布设锚杆。 (1)锚杆孔的钻孔 ①钻孔平台的搭设:陡坡段采用脚手钢管贴坡搭设,净宽为1.5m。 ②孔位和孔向:开孔位置均按照施工图纸布孔,孔位偏差小于100mm。孔向满足施工图纸要求。 ③钻孔方法:采用YT28型手风钻钻孔,孔径φ42或φ50。 ④孔径确定原则:对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锚杆孔,确保孔径大于锚杆直径15mm 以上;对采用“先安装锚杆后注浆”的锚杆孔,确保孔径大于锚杆直径25mm以上。 ⑤孔深要求:钻孔深度必须达到施工图纸的规定,孔深偏差小于50mm。 ⑥清孔:钻孔完成后,用高压水或风对孔内进行清洗,确保孔内干净无污物,清洗后堵住孔口,防止污物进入孔内。 (2)砂浆拌制 本工程砂浆锚杆所用的砂浆均采用砂浆搅拌机在现场进行拌制,锚杆注浆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在以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试验选定: 水泥:砂,1:1~1:2(重量比) 水泥:水,1:0.38~1:0.45(重量比) 拌制现场配置称量装置,便于严格控制砂浆各原材料的重量。砂浆要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 (3)锚杆的安装与注浆 锚杆注浆采用GS20E移动式灌浆泵,注浆时将注浆管管口锯成45°坡口并插至距孔底50~100mm,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保证注浆饱满。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其管路。 安插杆体:注浆完成后立即安插锚杆。锚杆安插利用人工在操作平台上安插。杆体插入后,若孔口无砂浆溢出,则要及时补注。 (4)锚杆的保护 锚杆注浆后,在砂浆凝固前,不得敲击、碰撞和拉拔锚杆。 2、网格粱浇筑 框格尺寸为2.5×2.5m,框格梁尺寸为0.25×0.25m或0.25×0.2m(岩质开挖边坡)。本工程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现场采用泵送入仓浇筑。立模采用人工架立模板(组合钢模),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器捣实。 3、生态混凝土施工 生态混凝土施工主要方法是先浇筑大骨料层,然后通过喷播技术把基质、肥料、水泥和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数量已经开始急剧上涨,高层建筑作为能够容纳相当数量居民的建筑形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建筑行业,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材料之一,其混凝土构件是建筑结构最主要荷载承力的组件。本文试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房屋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两个方面,阐述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希望能对混凝土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原因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技术技术要点 Abstract:along with our8e country city changes a course is ceaseless accelerate, the city´s population has skyrocketed,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high-rise buildings as residents of architectural form already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ur of peopl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crete as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e main application materials, the concrete component is the structure most the main load bearing components.This article tries from build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problems, hous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management measures in two aspects, elaborated build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hoping to help.

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第32卷 第1期 2008年1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 l ofNan ji n g Forestry Un i v ersity(Natura l Sciences Ed ition)Vo.l 32,No .1Jan .,2008 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高晓琴,姜 姜,张金池*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要: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生态河道建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建设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生态河道发展的两个阶段,即自然型河道和生态型河道,并分别从生态河道影响因素、河流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河道工程实践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生态河道研究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生态河道;发展历史;综述 中图分类号:S157;T V6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06(2008)01-0103-04 R esear ch advan ce and devel op i ng tendency of ecol ogica l r i ver GAO X i ao 2qin ,JI ANG Jiang ,Z HANG Ji n 2ch i *(Coll ege of Forest Res ou rces and Environm en tNanji ng Forestry Un i vers i ty ,N an ji ng 210037,Ch i na) Ab str act :A lo ng with t he soc ial deve l op m ent ,m 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d that co nven tiona lwater co nse rvancy project caused corrupti on of aquatic environ m ent ,and l ose of river .s ecol ogical functi ons .F ro m 1930s ,m any scholars began to study theory of ecol ogica l river and appli catio n technology .The i m portant pro gress was obta i ned .The ecol ogical r i ver t heory and appli catio n technol ogy were revie wed .Accord i ng to practi ca l s i tuati on of Chi na , t he directi on of ecol ogica l ri ve r constructi on and research was suggested . K ey wor ds :Ecol ogical r i ve r ;H istory of deve l op m ent ;R evi ew 收稿日期:2006-12-30 修回日期:2007-12-01 基金项目:江苏省水利科技重点项目(2006013) 作者简介:高晓琴(1971)),女,助理研究员,博士生。*通讯作者:张金池,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和林业 生态工程,n f u jczhang @si n a .co m .cn 。 引文格式:高晓琴,姜 姜,张金池.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1):1032106.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依水而居的人们因环保意识薄弱、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再加传统的水利工程只注重河道的/泄洪、排涝、航运、灌溉0等作用,修闸建坝,过多地采用混凝土等硬质材料,使自然水体形态的渠道化或水池化和水岸的混凝土化,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水质恶化,水生生物锐减,河道生态系统退化[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回归自然0,/人水和谐发展0、/建立生态型社会0等。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河道环境,修复和构建生态型河道已引起环保、生态、水利等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生态河道构建理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取得重大进 展[2]。笔者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生态河道建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建设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生态河道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1 生态河道的提出 河道生态系统包括河床内流水水体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系统 [3]。河床生态系统主要由河床内水 生生物及其生境组成。生态河道的构建起源于生态修复。但生态河道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4],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河道是 指在保证河道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建设生态河床和生态护岸等工程技术手段,重塑一个相对自然稳定和健康开放的河流生态系统,以实现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构建一个人水和谐的理想环境。生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什么是生态旅游? 长久以来,大众旅游在中国很多地方主宰着地方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一种替代,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生态旅游和传统的大众旅游有很大的不同。它通过限制游客的数量,控制能源和水的消耗,使得文化之间能够充分的交流,它给游客提供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历史信息,使旅游者并不仅以金钱的方式来回报社区。生态旅游通过赋予旅游者自主权,由他们自主决定希望开展一种什么样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致力于使游客享受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感受当地文化的同时对当地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并尊重当地人的传统,信仰和习俗。 生态旅游的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开发的方式之一,以每年30 %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被看作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之一。然而,生态旅游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生态旅游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对环境所造成的威胁甚至大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因为大众旅游的地点大多是在人为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而不是发生在环境敏感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而生态旅游恰恰相反。如何发展成功的生态旅游? 综观世界各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发现:对当地居民利益的关注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和生态旅游的成功与否关系十分密切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桂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漓江,阳朔,龙胜,资源这些地区集中了桂林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桂林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初级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1)对桂林市内溶洞的大面积开发,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溶洞,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致使石钟乳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溶洞将会过早衰亡。(2)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龙胜核心景区内建造宾馆等与当地风情格格不入的建筑,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3)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

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方案

生态砼护坡工程 一、砼格梗浇筑 1、支模 (1)为保证工程质量,模板均采用机制九夹板,$ 48 X钢管轧头以钢代木支撑体系,模板隔离剂选用白色粉状脱模粉1:16 用水稀释后涂刷均匀。 ( 2)基础支模时按已经复核的模板边线进行支模,边模采用钢管斜撑加短桩固定,中间用钢管扣件支撑相互拉结固定。 2、浇捣混凝土 本工程采用C20 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由供货商采用混凝土泵车,送至施工现场。为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运送的时间不宜超过30?40分钟,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能够连续工作。 ( 1 )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抽干基坑(槽)内的积水,并清除垃圾和杂物。对于模板的缝隙和孔洞要予先堵严。 ( 2)在浇筑时,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25? 30cm,分层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每层应在水泥初凝时间内浇筑完毕。 ( 3)混凝土应连接浇筑,浇接施工缝处混凝土前要将浮石凿掉,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水平施工缝先铺20?35mm厚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去掉石子的水泥砂浆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12 小时后,应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混凝土浇水后养护不少于7 天,浇水次数以保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 二、营养土工布铺设 1、储存、运输和处理土工布土工布卷在安装展开前要避免受到损 坏。土工布卷应该堆放于经平整不积水的地方,堆高不超过四卷的高度,并能看到卷的识别片。土工布卷必须用不透明材料覆盖以防紫外线老化。在储存过程中,要保持标签的完整和资料的完整。

在运输过程中(包括现场从材料储存地到工作地的运输),土工布卷必须避免受到损坏。 受到物理损坏的土工布卷必须要修复。受严重磨损的土工布不能使用。任何接触到泄漏化学试剂的土工布,不允许使用在本工程上。 2、土工布的铺设方法: 1)用人工滚铺;布面要平整,并适当留有变形余量。 2)长丝或短丝土工布的安装通常用搭接、缝合和焊接几种方法。缝合和焊接的宽度一般为以上,搭接宽度一般为以上。可能长期外露的土工布,则应焊接或缝合。 3)土工布的缝合所有的缝合必须要连续进行(例如,点缝是不允许的)。在重叠之前,土工布必须重叠最少150mm最小缝针距离织边(材 料暴露的边缘)至少是25mm。 缝好的土工布接缝最包括 1 行又线锁口链形缝法。用于缝合的线应为最小张力超过60N 的树脂材料,并有与土工布相当或超出的抗化学腐蚀和抗紫外线能力。 任何在缝好的土工布上的“漏针”必须在受到影响的地方重新缝接。 三、生态砼浇筑 1 、生态砼水质净化机理生态砼浇筑即为多孔混凝土,具有水质净化作用,其机理如下: (1)物理作用。多孔混凝土孔隙率为15 % 30 % 一般在25% 左右,连续孔隙的孔径为集料平均粒径的25%-27%平均孔隙直径为4?5mm缓释性材料的不断溶出也增加了内部的微孔结构。多孔混凝土有较小的孔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它具有良好的过滤和吸附功能,使水质得到净化。 (2)化学作用。多孔混凝土中溶出的Ca(OH)2 是一种无机混凝剂,可以使水中的胶体物质脱稳后絮凝后沉淀下来。往多孔混

植被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秭归县童庄河航道整治工程混凝土护坡绿化 施工技术方案 二OO九年七月十日

一、概述 岩石边坡混凝土护坡绿化工程,是在稳定岩质边坡上施工短锚杆、铺挂三维网或镀锌铁丝网后,采用专用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植物护坡的施工技术,它可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它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的双重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喷锚防护、片石护坡等措施。该技术使用的种植基材由种植土、混合草灌种子、腐殖质、混凝土绿化添加剂和水等组成,其种植基材的配方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配方能够使岩质边坡既具备一定的强度保护坡面和抵抗雨水冲刷,又具有足够的空隙率和肥力以保证植物生长,从而达到既保证石质边坡的稳定又能实现改善景观的作用。 二、材料及设备 1、施工材料要求 种植基材的选择及配法种植基材组成的材料主要有种植土、普通硅酸盐水泥、腐殖质、混凝土绿化添加剂、三维网或铁丝网、无纺布、混合草灌种子和水等。 (1)、生植土:经晒干、粉碎、过筛,粒径小于10mm×10mm,将湿度控制在30%以下,疏松,干容重不得高于1.3g/cm3,PH值应为6.5~7.5。 (2)、普通硅酸盐水泥32.5 按GB175执行。 (3)、腐殖质以下品种任选其一或混合使用 (3).1 酒糟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3).2 醋糟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3).3 锯末和稻壳各50%,锯末要求为干燥细末,稻壳要求干燥。 (3).4 草炭土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4)、混凝土绿化添加剂符合产品要求。

(5)、三维网或镀锌铁丝网,菱形,网孔50mm×50mm,尺寸2000mm×10000mm,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6)、锚钉规格为Ф12~25,长度300mm~1000mm。 (7)、无纺布规格14-15g/m2,幅宽3200mm~3500mm,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2、种子要求 (1)、禾本科植物种子质量应符合 GB6142 中规定的质量标准。 (2)、木本科植物种子质量应符合 GB7908 中相关质量标准。 (3)、除上述两条规定外,未规定质量要求的植物种子应在使用前进行发芽试验、种子配合比试验,确定种子用量后方可进行大规模的施工。 (4)、用种原则草灌混合,多草种、多灌种混合。 (5)、用种量种子用量每平方米一般应控制在20克之内,但应根据发芽率高低、喷播季节和环境、建植目标群落的不同适当增减。 3、主要施工设备 (1)、干(潮)混凝土喷射机主要技术参数喷射能力5.5m3/h,最大传输距离200m,最大骨料粒径15mm,驱动功率5.5KW。 (2)、混凝土搅拌机主要技术参数出料容量250L或350L,进料容量320L或560L,生产率6-8m3/h或10-14m3/h。 (3)、柴油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公称容积流量9m3/min~17 m3/min,排气压力0.7Mpa 4、设计要求 (1)、施工坡面必须是安全稳定的,对于非稳定坡面,需要用工程方法加固稳定之后再进行绿化工程施工。 (2)、坡度40°~75°的坡面,适用于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