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日报》和《北京青年报》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框架研究

《人民日报》和《北京青年报》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框架研究

第7卷第17期

Vol.7 No.17

79

《人民日报》和《北京青年报》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框架研究

施 璐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摘 要: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的隆重开展蕴含了浓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党报《人民日报》和都市报《北京青年报》立足于报刊的指导思想和定位导向做了报道。本文基于框架理论,从主题设置、呈现素材和生成文本三个方面对两份报纸的报道模式及倾向性进行研究,《人民日报》以“形象框架”为主,《北京青年报》则采用“情感框架”,为受众呈现了比较完整的事实框架。

关键词:框架理论;《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7-0079-022015年9月3日,中国在北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举行阅兵仪式,这是一次重大的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和表达和平心声的场面,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凸显了媒介定位和方针导向。本文将《人民日报》和《北京青年报》对抗战胜利70周年的报道放在框架理论的视域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一、研究缘起与框架理论(一)研究缘起

重大事件为媒体提供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不同素材都可以写出不一样的文章,体现媒体的新闻理念和价值立场。对于抗战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事件,曾经的参与者或是如今成果的享受者,应该如何融入事件中去?两份报纸分别选择什么新闻主题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让受众更好地参与到事件中。《人民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最显著的特征是政治性强,权威性高,影响范围广,发布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代表着党中央的声音。《北京青年报》是一张面向社会最活跃人群,站在青年的视角反映时代的都市性日报。两者的报道导向对报道内容和传播效果均产生影响。框架理论是解释大众传媒与现实“建构”的关系的重要理论,为本文的现实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二)框架理论20世纪70年代,社会学家E ?戈夫曼在其著作《框架分析》中指出:“所谓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20世纪80年代,框架理论被引入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媒介工作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还给事件提供一种意义上的中心思想或报道线索。

新闻框架指媒体依据自身立场、编辑方针等因素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加工。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媒介定位的差异性决定了新闻框架存在的意义性。记者、编辑等新闻从业者均要按照媒体的主导性框架,在众多新闻事实中选择主要属性,建构符合媒体框架的文本和意义。新闻框架决定媒体对新闻事件的主题确定、素材选择以及报道的方式。

二、研究过程与新闻框架概貌(一)样本选择2015年9月3日,北京举行了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70周

年大阅兵仪式,

很多国家的领导者参与了此次典礼,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到此次纪念仪式中。因此,本文把9月3日~9月5日这三天作为研究时段,从框架理论角度对《人民日报》和《北京

青年报》在这三天内对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

(二)样本分析

依据《人民日报》和《北京青年报》报道主题的不同,将抗战胜利70周年的新闻报道(针对文字稿)分为8类:

第一,纪念仪式基本情况;第二,国家领导人会见他国来宾;第三,中国元首亲自颁发抗战纪念章给外国友人;第四,抗战将士或家属的人物专栏;第五,关于阅兵仪式的百姓困惑解答;第六,“正义必胜,和平必胜”等激励人心的正能量主题论坛;第七,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事件的学术研讨;第八,社评,立足本报立场就该事件发表评论。

在研究时间段内,《人民日报》八类报道主题数量依次是10,8,4,4,3,6,2,3;《北京青年报》八类报道主题数量依次是6,4,3,7,9,4,0,3。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和《北京青年报》在9月3日~5日三天内关于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稿件数量分别为40件和36件,总数量相差无几。《人民日报》报道数量最多的稿件主题分别是纪念仪式基本情况、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情况、与“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主题相关的讲话与报道。《人民日报》用了两个版面专门报道中国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的场面,选了八个国家作为代表,每个国家使用一篇报道加一张图片。而《北京青年报》中报道较多的是抗战将士或家属的人物专栏、关于阅兵方面的安排和准备上的困惑解答;在报道上从百姓的立场考虑问题,在报道官方部分消息的同时,为受众提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软新闻。

三、两报的新闻报道框架比较对于框架的内在结构,台湾学者臧国仁将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在每一种已经形成的事实的框架中,都有类似的结构,分别由高层、中层以及低层环节组成。框架的高层次结构是指在各种事实的内在结构中,均有高层次的意义,它往往是对某一事物的界定。框架的中层次结构系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包括主要事件、事件背景、事件结果、事件影响、事发原因、对事件的评估等。框架的低层次结构指的是框架的表现形式,即由语言或符号组成,包括字、词、句,以及由这些基

础语言所形成的修辞或比喻。”

[1]

新闻框架的高层次结构从宏观上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即报道主题的选择;中层次结构是框架的构成,包括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报道、新闻素材的选择和处理、对某些问题的解析和评价等;低层次结构是新闻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即新闻报道中所使用的词语、语气、修辞等。现将运用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人民日报》和《北京青年报》对抗战胜利事件的报道进行解析。(一)高层次结构:报道主题的选择

作者简介:施璐,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

80

学术探讨

《人民日报》大篇幅的图片和领导人会见的图片,正式庄严,给人强烈的严肃感,四方的排版也是其框架要素之一,大篇幅地报道了习近平接见外国来宾的场面,凸显了党的耳目喉舌的作用,是代表国家形象和立场的报刊。主题的选择反映国家形象,向国内外展现的是一个大气、庄重、有心胸的大国形象,特别有一篇报道“大国展风范,我辈当自强”的豪言励志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是代表国家发声。《北京青年报》是站在百姓的角度,让百姓都参与到这样的国事中,解答一些超乎常识之外的阅兵知识和一些与阅兵有关的老百姓好奇的事情,标题有“受阅外军如何训练?”“重型装备如何运输?”“千人合唱团如何炼成?”等。这些标题贴近群众,满足各层次受众的需求,使其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重大事件的始末和细节。主题选择则是用以小见大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呈现事件的面貌。(二)中层次结构:新闻素材的呈现两份报纸地理位置都在北京,但在新闻素材呈现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人民日报》作为党的喉舌,在新闻素材的掌握程度上拥有天然的优势,对抗战胜利70周年的报道整体上是形象建构为主,选择的是正规、传统的新闻素材,大多与政治紧密相关。

《北京青年报》在《人民日报》政治性新闻的基础上,在受众中建立起更人性化的“情感框架”,在政治框架之下选取了很多与百姓相关的延伸报道,报道更加有趣味性。例如,提出重型装备是怎么运送到阅兵现场的,这种问题大多和百姓相关,但不会出现在党报上。这就满足了受众的需求,素材多元灵活。

(三)低层次结构:报道方式的不同低层次结构中,语言、语气及修饰等受到高层次报道主题定位的影响,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人民日报》作为国家形象的窗口,言语风格更加严谨,新闻与宣传相结合;《北京青年报》采用平民化的叙事方法,语言风格更加生

动活泼。《人民日报》语句短小精悍,风格上把握官方的庄重权威,以达到良好的舆论宣传效果;《北京青年报》语言风格轻松,呈现出亲民的特性。文本表达上,前者倾向于“程式化”的写作手法,而后者的报道更加感性。

四、结语

《人民日报》关于抗战胜利70周年的新闻报道中,接见外宾、阅兵仪式、裁军、和平,都是在呈现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致力于树立国家形象,严谨的文字和宏大的照片均展现了国家形象,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北京青年报》的新闻报道

给受众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人情味”

,站在普通大众的视角,给予人们普遍想要了解的信息,虽然也报道了国家强大、热爱和平的对外形象,但报道中更加突出的是其“情感框架”。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人民日报》坚持的是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形象框架”,而《北京青年报》主要呈现出贴近受众、符合市民定位的“情感框架”。参考文献:

[1] 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

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51-52.[2] 卜卫.方法论的选择:定性还是定量[J].国际新闻界,

1997(5):49-54.[3] 沃纳?塞弗林(美),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

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12-313.[4] 陈阳.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J].国际新闻

界,2007(4):19-23.[5] 梁占军.全球视域下的中国抗战纪念:历史与启示[J].社

会科学战线,2012(10):87-93.[6] 史安斌,周庆安.新闻构架、符码与制造同意的艺术[J].

国际新闻界,2003(2):12-16.

(上接第78页)研判分析能力缺位,水平参差不齐,尚不具备系统规范的舆情应对与处理能力。一些高校管理人员面对舆情反应滞后,贻误时机。进行舆情分析没有所谓的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统,更没有自动化网络舆情分析软件,仅靠搜索平台为支撑,人工进行舆情监测,无法得到精准的数据和客观的评价。(三)舆情监管工作不力舆情历经了潜伏、引发、发展、爆发阶段,每一步演化过程都离不开舆情监管。有些高校管理者没有把握好舆情监管的时、度、效,再加上应急机制、预警机制、协调机制的不完善、不到位,指导突发事件时显得力不从心。部分高校舆情监管常流于形式,舆情预判能力不强,宏观驾驭能力不足,部门间不能有序配合,从而导致公信力严重受损。

三、新媒体场域下的舆情引导方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对于正确引领新媒体场域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方向、开创高校宣传工作发展改革新局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创新。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要做好网络舆情传播,不但高校管理层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学生更应该创新思维,进行“头脑风暴”。从不同维度来讲,高校管理层要变被动为主动,变迟钝为敏锐,变封堵为畅通,变应付为应对。学生要变戾气为理性,变从众为慎重,变引燃为引导,变极端为终端。

协调。学校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规范完善应急预案,统筹宏观管理学生处、教务处、后勤处、宣传处等各部门各平台,一遇突发事件,在各司其职、各管其事的基础上,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协调处置、整体联动,准确把握舆情干预时机,上下形成统一口径,积极落实舆情引导和善后机制,做到有组织、有纪律、不回避、不搪塞,直面化解矛盾,切实解决问题。绿色:忽视网络道德建设是高校舆情管理工作的桎梏之一。新媒体场域下,很多高校学生在网络空间寻求“精神寄托”,而信息的多元传播方式加剧了道德冲突,做好高校舆情引导工作从某个侧面来说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

抓手,重要性不言而喻。为营造绿色、

纯净的舆情氛围,应合理利用舆情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放:信息是否透明开放在舆情传播方面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高校新闻发言人作为校方的“喉舌”,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一言一行皆举足轻重。应做到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发布会将真相还原在公众面前,利用媒体表明官方立场,答疑解惑,把握舆论风向标,以开放的姿态减少谣言滋生的可能性,避免影响受众的判断力。

共享:高校舆情正确引导需要学校各个分子的上下合力,新媒体舆情建设应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他们的合理诉求出发,营造理性的参与氛围,壮大公共空间的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受众自我教育、良性互动、敢于担当,努力构建健康有序的舆情生态环境,进而共享发展成果。参考文献:

[1]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3-134.[2]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

OL].人民网,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13165079.html,/n1/2016/0426/c64094-28303771.html,2016-04-26.[3] 陈独秀.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M].上海群益书社,

1915: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