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生态福利社会化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生态福利社会化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生态福利社会化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生态福利社会化

[作者简介]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让社会和个人都很头疼,社会工作就是运用专业的理念和方法帮助社会和个人解决问题的一个新兴的专业。而生态福利理念的提出,也让社会和个人眼前一亮。从狭义上讲,社会福利主要是帮助弱势群体保障其基本生活,而生态福利无论是其理念还是关注的人群都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它主要关注的是个人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因为加入了精神福利的元素显得更加饱满和赏心悦目。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研究生态福利社会化的价值和可行性,认为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推进生态福利社会化,促进社会和个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简介

一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源于社会理念的创新和更新,也就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优胜劣汰一样,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和新理念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例如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幸福星球指数等新理念在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全民节能减排手册中的“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和“尽量少用电梯”等字眼也在时刻提醒着人们提高环保意识,采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既有利于和谐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更能促进全民生活理念和生活质量

的提高。国内的学者也开始研究和探讨生态文明、生态社区等前沿概念。同时,党的十七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高度出发,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以生态有效的方式满足人的需要。因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型社会的关键在于提高生态效率(杨开忠,2009)。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生态福利概念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生态福利

樊雅莉(2009)认为生态环境突出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而社会福利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增进社会成员的社会福祉为宗旨。人类生活环境与人类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生态福利即生态化社会福利这个概念是对社会福利的补充和完善,生态福利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故在社会福利中应当占据基础性的地位。

生态运动的最大贡献是,广泛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深化了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为福利概念增加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内容,人类生态需要的满足程度成为衡量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福利内涵

[摘

要]社会福利是与民生、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领域,生态福利作为社会福利的新的组

成部分,更加强调作为个体的人与生态环境的互动。生态福利更强调社会应该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提供的好的生存环境以及物质福利与精神福利的双重促进。运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可以很好的将生态福利的服务推广和运用到生活中。生态福利社会化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扩大社会福利的内涵,唤醒公众关注社会福利的意识,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本文将从生态福利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工作与生态福利的关系、社会工作方法在生态福利社会化中的具体应用以及社会工作者在其中的角色等方面,对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生态福利社会化进行探析。认为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推进生态福利社会化,促进社会和个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福利社会化社会工作社会行政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12)02-0051-05DOI:10.3969/j .issn .1672-4828.2012.02.011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生态福利社会化

武扬帆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武扬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2010级M SW

理论新探

社会工作s

ocial w ork

51

社会工作s

ocial w ork

外延的扩大与生态质量的加盟,意味没有生态质量的福利是过时和残缺的。因为生态运动与绿色环保行动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福利观念,为福利观念增加了崭新的内容。由此,人们的福利观念也从追求金钱、财富为主的传统的物质福利观念过渡到追求人与自然和社会相和谐的生态福利观念。张军(2009)总结认为福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质是精神福利与物质福利的关系,是现实福利与未来福利的关系,是工业文明式福利与后工业社会式福利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是个人幸福与福利状况的大问题。衡量城市为居民提供生态福利的指标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马传栋等,2002:35)。张云飞(2010)认为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日常需要和幸福安康的重要因子,可以将之称为生态福利。为了保证生态福利的实现,社会建设必须要有自己的生态方向。他提出社会建设的生态方向是指,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和谐)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向,通过形成生态化的社会生活因子,实现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提供持续的自然物质条件保障。

而笔者认为生态福利这一新的福利概念,表达了一个进步的社会发展的方向。它意味着三层意思,即一是福利概念中由重点关注特定人群(如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细化到全体公民应享有的福利保障;二是在满足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扩大到生态质量的提高和满足公民的身心需求方面的福利。三是物质福利与精神福利的完美组合,以达到人与自然和社会相和谐。

(二)生态福利社会化

生态福利的社会化的提出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现实延伸。依托“环境——

—社会福利”的背景,将这一理念不断引入和渗透到社会成员的生活中(樊雅莉,2009)。

笔者认为生态福利社会化是通过社会与公民个体的互动以推广物质福利与精神福利,由社会向公民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公民参与生态福利推广行动的意识与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既关心自己的利益保护,也提高了公民对社会推广的生态福利行动有了深入的认识与了解。生态福利的社会化这一概念的引入,有利于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态福利。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2008)说:“生态文明不仅仅关乎环境污染,还涉及到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甚至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对待自己的家园。”

(三)社会行政

生态福利的提出是有一定的福利理论相支撑的。生

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通过揭示和批判生态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理论的内在缺陷而建立其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的。其基本特征是强调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反对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在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辩护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理论内涵。其理论启示意义在于:必须转换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范式,切实维护中国的发展权和环境权(王雨辰,2009)。而社会行政中的诸多定义,白秀雄的定义是比较全面的。它既涉及到了宏观的社会工作行政,也涉及到了微观的社会工作行政。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行政的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内涵:第一,社会工作行政是政府公共行政的一个部门,其设立的目的,是专门解决及预防各种社会问题的;第二,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重要的间接社会工作方法,是透过行政程序以确保服务的功效,以实现社会福利的目标;第三,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动态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每一个人均参与其中,包括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董事会(或理事会)、民众及社会团体等均参与或专心于全面的社会工作行政过程(范志海、阎更法,2006)。笔者认为在这里社会行政中的内涵可能更适合解读和推广生态福利这一理念到实际中。

二、社会工作与生态福利的关系

社会工作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是在社会福利的制度安排下,秉承专业价值与规范,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和群体,以增进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福祉为目标的职业活动。夏学銮(2000)说:“社会工作就是使我们人类社会充满正义,充满文化和充满人文精神的一面旗帜。”这就从某一层面说明社会工作做的事情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它的理念和行动处处体现人文关怀,而这是社会最需要的和最应该弘扬的。

(一)从社会工作理念方面看

社会工作中的人本观、赋权论、案主自决等比较新的理念在逐渐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赋权这一理念,它给予案主力量和自信,挖掘案主身上的潜能和优点。这在某一侧面有助于生态福利更加人性化的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范燕宁(2004)认为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和专业本质并不是单一的或固定的,而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扩展的。在专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专业本质总是通过社会救助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化的助人活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体系的制度要素、社会改革与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思潮四个维度和途径得到综合的体现。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通过专业方法助人自助,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

而生态福利更强调社会应该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提

理论新探52

供的好的生存环境以及物质福利与精神福利的双重促进。运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可以很好的将生态福利的服务推广和运用到生活中。而生态福利的大力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的认可度。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引导社区居民合作、商讨共同面对的问题和目标,使他们尽快适应所处的环境,进而让他们尽可能的体会到生态福利的理念和好处促进他们更优质的生活。

(二)从社会工作的使命方面看

孙莹(2005)认为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其价值基础是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其目标是满足人类需求,协助个人和团体解决社会问题;其策略是帮助人们通过自助和互助来适应社会环境;其行为强调了现代行为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综合应用。因此,“扶贫济困、助人自助”成为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的使命,“扶贫济困”代表的是社会工作者实务活动的目标,“助人自助”则反映的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理想。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它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规划与传递(王思斌,2009)。

生态福利正如社会福利一样,为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资源,如经济资源、理念与政策等,还要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以及精神的需要。如政府可以通过让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竞标的形式来征集比较全面、合理的社会工作策划方案和生态福利提供服务的模式。这样,政府在宏观方面引导和监督福利服务的模式和质量,也促进了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或者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进步。生态福利服务的推广可以通过推广其使命愿景、向目标对象推广服务或产品、扩大支持者人数、管理机构的形象、观感及印象、促使响应,改变行为等NGO的非营利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策划宣传其服务能效以达到社会工作的使命——

—扶贫济困、助人自助(萧美娟、林国才、庄玉惜,2005)。

(三)从社会工作的功能方面看

社会工作有助人、救难、解困和发展等功能,其中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在这里可以借助马斯洛需求理论加以分析。马斯洛提出,人发展的本质在于需要,并具体阐述了不同的需要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态福利如何推广和公民的具体需要密切相关。过去人们更多追求的是温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们不仅物质需求的层次在提高,而且更看重生活质量,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如文化娱乐生活、生

态旅游、体育健身等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社会工作的基

本工作对象是弱势群体,扩大对象是所有的公民,社会

工作不仅服务弱势群体,而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

笔者曾经参访的台湾花莲市基督教门诺会花莲善牧中

心该机构在发展初期,主要安置收容不幸少女与受暴

虐妇女。随后又发展到保护原住民青少年,培养青少年

技能等功能。花莲善牧中心的飞炫屋青少年活动中心

注重培养青少年生活技能,如才艺课程,心理辅导,课

业辅导等活动(武扬帆,2008)。案主在恢复身心、满足

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兴趣爱好和社会技能也在同

时习得,使他们逐渐转化为真正健康合格的社会人。这

其实就是现代生态福利宣传社会工作理念的真实写照,即花莲善牧中心在帮助这些案主的同时,使他们自

身习得一些适应社会的技能,恢复信心,自食其力,回

馈社会。

笔者认为社会工作的本质——

—助人自助和生态福

利的目的使更多的人享受全面的福利在大方向上是不

谋而合的。社会工作在不断运用更人性化的方法和工

作方式找寻有需要的案主,并为其提供全面的服务。而

生态福利的目的是通过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而使更多

的人享受全面的福利服务。由于目前还在探索和起步

阶段,宣传好生态福利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提高社会

工作者的待遇和地位,也会促进社会工作者为案主提

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

三、社会工作方法在生态福利社会化中的具体应用——

—以社会行政为例

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其创新理念所表达的

人文关怀及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社会工作的专

业方法有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以及社会工作行政等方法。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理

念在这几年广泛的应用到实践和发展中。如果能恰当

的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去推动生态福利社会化,不但可

以促使社会成员更全面地理解社会福利对于他们的意义,还能够提醒有关部门去思考如何更好的关注和保

护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的相关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笔

者将以社会行政方法为例,分析如何通过社会工作的

专业方法,推动生态福利的社会化进程。

(一)政府组织、推广生态福利理念

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各大学、非营利组织,特别是社

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训推广生态福利理念。目前,全国

约有二百四十多所高校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机构也在不断发展。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依据这

样的发展趋势组织各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非营

理论新探

社会工作

s

ocial w ork

53

社会工作s

ocial w ork

利机构的社会工作督导、一线社工等,参加以社会工作的视角解读生态福利的论坛。比如让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工作者、研究人员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讨论,并以平民视角深入解读“生态福利”这一概念,像CCTV-10推出的《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同时,还可以由大学和非营利机构合作,互相交流学习,走进社区,开展解读“生态福利”的活动,以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社会和公众的双向互动,在民众中普及生态福利的理念。好的理念只有广泛的宣传到公众身边,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二)政府积极引导非营利组织(NGO)发展、使社会成员受益

政府依托基层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开展广泛合作,或者政府可以通过向非营利组织购买服务,逐渐演变成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化运作模式,服务社会成员。

第一,非营利组织可以为公众建立广泛而全面的社会支持系统,如精神疏导、资源支持、技能培训等。社会工作方法更加注重分析问题的成因,整合社会资源,利用案主周围的有利资源为案主解决问题,比心理学的方法更人性化和科学化。生态福利社会化的推广如果借助这样的方法,会直接有效的得到相关服务的。现在的人们工作竞争压力非常大,非常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在心态调适、职场适应等方面提供各种辅导服务。非营利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缺失,并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第二,非营利组织还可以发挥监督和促进资源公平分配的功能。它的运作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它可以整合有用的社会资源,比如帮助某个社区开展关于普及生态福利知识的活动,发挥机构的灵活和创新的特点,扮演好“补充性”的角色。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生态福利的理念很快融入社区,并顺利推广,这样也极大地增加了资源运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

第三,非营利组织通过它的行动,唤醒社会成员关注社会热点和问题的意识,激发公民广泛参与社会公益的热情,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开展各种具体活动,采取公共媒体(如公益广告)宣传、创办专业网站、举办社区论坛等形式(民政部社会工作司,2010)。公民通过非营利机构组织的活动的参与,了解到生态福利的前瞻性,他们也会有这方面的需求,生态福利的推广就比较顺畅。

(三)非营利组织运用社会行政的方法向公众推广生态福利的理念

首先,社会行政的实质是执行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人员按照行政立法和行政程序,运用相关专业知识

和技巧,制定社会发展政策与规划,合理调动社会资源,实施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从而为服务对象谋利益(青秋蓉、杨发坤,2009)。既然政府已经和非营利组织、各高校商讨生态福利的解读和推广,非营利组织可以在本机构对该理念理解的基础上,制定机构的社会服务计划向公众推广。其次,公众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一次性向公众宣传和解读,所以这就需要机构的社工去各个社区做大量的工作,进行对公众的需求评估,以确定社会服务计划的实施力度和方向。随后,机构的领导和社工、督导要协商讨论此次服务计划需要的各项资源机构是否具备等等。最后,适时的向社会招募希望参加此次活动的公众,加大活动的投入与宣传力度,增加活动的亮点。在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方案活动的评估,这个是最容易遗漏,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四、社会工作者在生态福利社会化中的角色

生态福利的社会化是对现在社会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危机的一种新的应对思维,是对社会成员广泛关注的社会福利的有力补充。不仅仅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这更应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的结果。社会工作者扮演怎样的角色在生态福利的推广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孙莹认为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应扮演好三种角色,分别是利益维护与需求评估者、使能者(enabler)与倡导者和服务提供者。

(一)利益维护与需求评估者

笔者认为这其实是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立场和工作方向,社工如果想与公众或者案主很好的互动或者沟通,就必须用同感的心去为案主谋求他的利益和权力,只有抱着这种心态,工作才能很好的开展。这是其一。生态福利所包含的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正是要维护公众的利益所在。公众通过广泛参与一些社会工作者组织的与有关生态福利服务活动的机会,逐渐培养公众参与生态福利推广行动的意识与热情。而评估案主的真正需求才是社会工作者工作的重心,而不是为了帮助案主或者个人的工作目的去向案主提供服务。生态福利行动的推广活动要通过社会工作者的深入接触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居民的需要,对症下药,增加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二)使能者(enabler)与倡导者

社会工作者为案主提供服务时,首先要增强案主对生活的信心,帮助案主摆正心态,找到案主的优点和长处,挖掘案主的潜能,帮他寻求各种机会以真正在实际中增强他的信心。至于倡导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在基层社区向公众宣传生态福利时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如果社区的公众没有了解生态福利新理念的渠道和机

理论新探54

会,活动根本无法开展,更谈不上成效。所以社会工作者首先要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当受助者必须要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适当引导以使其成功。

(三)服务提供者

这其实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理念再好,没有实际的行动,让公众无法切身感受到,也就失去了推广它的意义。社会工作者既可以提供心理和意见咨询、生活规划建议等精神福利,也可以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等物质福利。这才是生态福利理念真正想向公众传达的真谛所在。社会工作者依靠政府和机构的支持,制订相关的生态福利服务推广项目,为社区的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制订相应的服务计划来丰富社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公众达到和谐的双向互动。

五、结论

生态福利这一新的理念,向公众传达着一种信号——

—物质福利与精神福利同等重要,如果仅仅满足公众的物质福利,是不够具备社会发展的长远眼光的,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不负责。在信息如此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精神福利的满足是越来越多人希望达到的。可能有人会说,弱势群体的物质福利在我国的现有资源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更何谈精神福利呢?笔者认为其实这并不矛盾,其实精神福利的涉及面是十分广泛的,很多人的贫困并不仅仅是缺乏经济来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缺乏一个正确的心理状态和发展意识,这亟需国家和社会的大力关注,物质帮助的同时,精神福利的摄入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正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这其实和发展生态福利的社会化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

社会工作方法的综合运用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笔者仅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的社会行政方法在生态福利社会化中进行一个初步描绘,如果增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赋予生态福利的推广和宣传以及整合社会工作视角的灵活运用可能既会更好的向公众推广它的理念,也会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方法的实际应用。虽然在实际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笔者认为生态福利的理念内涵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了解和关注,最终会使更多的人受益。

[参考文献]

[1]萧美娟,林国才,庄玉惜.NGO市场营销、筹募与问责理论与操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国外及港台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马传栋等.可持续城市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2002.

[5]范志海,阎更法.社会工作行政[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

版社,2006.

[6]周生贤.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J].中国经济周刊,2008,(2).

[7]王雨辰.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价值

观[J].鄱阳湖学刊,2009,(2).

[8]张云飞.试论社会建设的生态方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4).

[9]夏学銮.论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外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0,(2).

[10]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

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1]孙莹.社会工作者在我国城市反贫困中的使命和角色[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2]张军.生态福利观念的兴起与医疗保障模式的转型[J].生

态福利,2009,(1).

[13]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

名[J].中国经济周刊,2009,(32).

[14]武扬帆.社会工作在台湾[J].政工研究动态,2008,(8).

[15]樊雅莉.生态福利的引入与社会化—一个社会政策的研

究视角[J].河北学刊,2009,(6).

[16]青秋蓉,杨发坤.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

O N the Developm ent of Ecological Welfare Socialization from the View of Social Work

WU Yang-fan

(School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3)

Abstract:Social welfa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ields of peo-

ple's livelihood and social work,and ecological welfare,as the new part of social welfare ecological welfare,highlights more on people as individuals interact with the environment.The concept proposed is benefited to expand the meaning of social welfare,arouse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social welfare concerns,and promote comprehensive soci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ecological welfare socialization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from the ecological welfare of this defini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work and ecological welfare,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Social Work methods in

the ecological welfare and the role of social workers in it.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work methods is that helps to promote the ecolog-

ical well-being of society,and promote healthy social and 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 words:Ecological Welfare Socialization;Social Work;So-

cial Administration

编辑/万道林

理论新探

社会工作

s

ocial w ork

55

2017中级社会工作法规和政策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真题及答案 1、根据《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成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专职工作人员中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应达到()以上。 A.1/3 B.1/4 C.1/5 D.1/6 正确答案:A 解析:改进登记方式。在改进登记方式方面,成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除要求应当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条件外,还要求专职工作人员中应有1/3以上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章程中应明确社会工作服务宗旨、范围和方式。故选A。 2、某市拟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为失独老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在当地只有一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符合条件。根据《民政部、财务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若该市民政部门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组织采购,则应事先向社会公示并经过同级()部门批准。 A.财政 B.审计 C.急件 D.发展改革正确答案:A 解析:购买程序,对只能从唯一服务提供机构购买的,向社会公示并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组织采购。 3、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承担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受理、调查审核职责的是() A.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B.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C.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正确答案:D 4、根据《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下列已依法办理特困人员供养的人员中,应当及时终止供养的是() A.小华,16周岁,品学兼优,刚刚考入某市重点中学 B.小丽,19周岁,肢体残疾,刚刚到某福利企业就业 C.老王,65周岁,因盗窃罪被判缓刑2年 D.老李,70周岁,经过康复治疗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正确答案:A 5、张某一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张某儿子最近参加工作,民政部门终止了张某一家的低保待遇。张某认为,虽然儿子已就业,但是家庭收入仍然很低,应继续享受低保待遇。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张某依法可以() A.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申请复查,如对复查结果不服,可越级上访 C.申请仲裁,如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D.申请行政复议,如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D 6、根据《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年终结余资金可以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基金累计结余一般应不超过() A.当年筹集资金总额的20%

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和工作岗位有哪些

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和工作岗位有哪些 按服务人群的种类或场所划分,可以分为青少年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妇女社会 工作、老年人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军队社会工作、城市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社区社会 工作、移民社会工作、灾民社会工作、危机干预等。 在我国社会工作涉及的部门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其中政府职能 部门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群团组织有共青团、妇联、 工会、老龄工作办公室、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 社会工作主要存在于社会服务领域。一方面是为困难群众提供社会服务的领域,服务 对象有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失业者、吸毒者;另一方面是在 一些特定机构中开展的社会服务,如在大、中小学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医疗社会工作,调节医患关系,解决影响健康的心理和 社会问题;在监狱和社区开展矫正社会工作,帮助犯罪人员回归主流社会;依托社区或非营 利机构开展家庭社会工作,促进家庭和谐;在企业中开展企业社会工作,保护职工权益、 协调劳资关系、缓解职业压力、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等。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岗位分成四类:一是公务员岗位系统,主要是指民政、劳动和社会 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中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有关工作的岗位。二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岗位,包括老年人社会福利院、残疾人社会福利院、儿童社会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收养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复员军人慢性病疗养院、复退军 人精神病院、光荣院、军休所等机构开展社会服务的岗位;三是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 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的相关岗位,包括为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残疾人等 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岗位。四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岗位,部分接受大专层次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社会工作者,也可通过“选聘结合”的方式,进入社区居委会,成为 专职社区工作者,从事动员社区资源、服务人民群众、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发展的工作。另外,社会工作者也可以经政府批准,建立独立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工作 服务。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修订稿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1.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答:(1)社会工作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成果之一。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通常来说,社会福利作为一个改善公民的社会功能与减轻人类痛苦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包括社会行政系统与社会服务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社会助人的行动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或成熟的程度。 (2)社会福利作为人一资源一行动的综合系统社会福利是一个集资源、机构、人力、理念与环境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它是现代社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建制。社会福利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①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系统,包括一般的公民、社会福利工作者与社会福利对象。在这一系统中,人及其需要的满足是核心问题。为满足一般公民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需要,需要通过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来策划并传递社会服务。 ②社会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运行还必须依赖必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金钱、物质、津贴、服务、相关的理念及政策。经济资源是社会福利发挥效力的前提,而理念与政策则是保证社会福利制度效率的重要基础。 ③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规划与传递。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作为专业的行动,是解决个人、家庭和社区等问题与满足公民社会需要的保障。任何好的社会目标与社会发展理念,都必须以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实现,否则社会福利制度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试论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老年人口规模的日益膨胀,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全社会对老龄问题更为关注。其中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是老龄化时代中国政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老年人问题。本文旨在探析老年人养老问题及老年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与社区照顾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社会政策社区照顾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中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这标志着在2000年前后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联合国相关机构认为,在2020年到2040年期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从11.5%急剧升至21.4%。李浩等预计在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80岁及以上老年人VI将达 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①与瑞典、El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 人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已经1—3万美元相比,②中国面临着“老龄社会”来临带来的“未 富先老”的巨大养老压力。 养老问题,包括经济供养和日常照顾服务问题,是老龄化时代中国政府血药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③从社会发展来看,家庭养老不仅体现了待机之间经济上的互惠互助,更重要 的是体现了供养双方精神上的互相慰藉,在家庭中,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是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代替的,这是家庭养老的优点所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人口流动的加剧,人的个人意识增强,传统大家庭的观念逐渐淡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家庭规模日趋缩小,核心家庭、空巢家庭、老年人家庭日益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已逐渐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是在此背景下,借助于包括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等社区资源在内的城市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尝试,成为继传统的家庭养老与现代机构养老之外的第三种养老模式。 “本文将城市老年人的“社区照顾”界定为:在国家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下,以社区为依托,为满足日常生活自理有困难的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牛活照顾需求而提供的养老服务,包括建立和发展老年福利设施、开展居家照顾、H问托老服务等一系列的照顺项目。包含两层涵义:①不使受助者脱离他所生活所熟悉的社区,在本社区内进行服务;②动员社区力量,运用社会人际资源(包括正规照顾资源与非正规照顾资源)RP社区支持体系开展服务.终极目标是协力让受助者尽量维持在社区内,过最大程度的独立自主的生活。 ① 李浩:《浅谈养老机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民政)2007年第4期 ② 屠瑾:《社会保障基金的危机与治理》,《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③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页

社工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 张华,女,44岁,有一个正在本地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丈夫在女儿幼年时就因病去世。张华没有正式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靠做临时工作维持家庭生活,比如做保姆、街道清扫员、家政员等。去年3月份,由于一次车祸,张华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她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至今她还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生活变迁,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对女儿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在女儿的劝说下,她的情绪好一点,但她还是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有时甚至想自杀,但又觉得不能让女儿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现在,她几乎不出门,不愿意和健全人说话,也不乐意和残疾人交往。 问题: 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2.针对张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1)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残疾人社会工作是要通过处理残疾人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遇到的障碍,让残疾人因把损伤带来的能力丧失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发挥潜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2.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介入策略: (1)社会工作者借助医疗科技的基本知识,帮助张华取得合适的医疗康复服务。 (2)对张华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勇敢接受现实。 (3)帮助张华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4)在张华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之后,为其提供就业辅导,帮助她联系力所能及的工作。 (5)评估张华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取得社区的支持,解决其生活困难。 (6)鼓励张华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残疾人之间以及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刘先生曾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在经历一次车祸后失去了双腿。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有着丰厚的收入,儿子学习成绩优异,懂事。刘先生的母亲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母亲年老体弱,照顾儿子也显得吃力。妻子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丈夫,而社区中又不能提供生活照顾和康复服务。一年来,刘先生一直待在家里,情绪很容易激动,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刘先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经历了这次创伤之后,不再和以前的朋友和同事来往,也很少说话,整个人很沉默。妻子看到丈夫变得越来越孤独,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 问题: 1.请你分析刘先生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作为社会工作者,对刘先生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案: 解析:本案例适合采用社会康复模式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本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环境改善模式,它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个人,二是关注个人和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三是关注个人环境系统。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教育、

社会工作理论重点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导论:理论与模式 1.理论与模式的区别: ①理论是指对于在特定情况下会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假设、想象或预测。 模式是指社工在介入案主时所使用的方法。 ②理论是指你对于特定情境的看法以及根据特定情境所推测出可能发生的事情 模式是指鉴于特定情境的想法和推测所做出的介入。 ③理论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或描述特定的现象 模式可以明确在面对这些特定现象时该做些什么。 ④视角:视角不一定是预测或描述现象, 更多的是描述如何看待或者理解特定情境的框架或方法。 模型:指用逻辑关系或者图形描绘的理论或模式,用来解释某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社会工作理论的功能 ①理论帮主社工理解、解释或弄明白情境和行为, 同时洞察过去已经发生了什么或者未来可能发生什么。 ②理论指导实务,即理论为社工提供了解释案主行为和他们情境的基础, 并且可以知晓当某种模式和方法被应用时可能发生什么。

③社工具有专业和伦理的责任,有义务根据可信任的理论模式和符合社工的价值观来观察、评估、互动和介入案主及其环境。 3.社工与案主的关系 1 / 15 (1)移情与反移情 ①移情是指“案主把对过去某个重要他人的情感、印象和经验投射到社工身上。投射的目的是自我防御,通常是为了避免之前情感和经验所带来的影响”。 ②反移情是指“社工能够辨识案主不同类型的潜意识,并且能体会他们的意思。社工不仅被诱导去体验这一情感,并且能扮演特定角色”。依恋理论 ①依恋理论可以帮助社工理解和弄明白案主的行为,以及案主在社会工作环境中人际与环境能否和谐发展。 ②强调了过去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如何在情感和社交方面发展以及未来与他人形成关系的重要性。 Bowlby提出了孩子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的四种依恋类型: 1 安全依恋型 2 焦虑矛盾型 3 逃避型 4 紊乱型 社会系统理论与生态视角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政策与法规

第九章社会政策与法规 第一节社会政策及其目标与功能 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间接的工作方法。 社会政策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最早可以追溯到1601年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19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制定实施了大量的社会保险法案,标志着政府大规模介入社会福利领域的开始。 一、社会政策的含义和特征 政府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某种社会性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特征】: 1、社会性的目标 社会政策最基本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基本需要,其次是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2、社会性的价值 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关照的价值,政府通过社会政策去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关照困难群体,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3、基本需要原则 基本内容: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为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 4、福利性的原则(区别经济政策) 是指与商业性运行原则相对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不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尤其是贫弱群体的特殊需要去分配财富和提供服务。 5、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社会政策是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6、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协调

二、社会政策的目标 1、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政府应该确立以需要为导向的社会政策目标,在制定社会政策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社会成员的需要,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社会福利的水平、结构和具体项目。 2、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3、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 【历年真题】(单选) 社会政策是( c )。 a.政府的文件 b.人们对政府的要求 c.政府所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d.社会的规定 三、社会政策的功能 (一)社会功能 1、收入再分配功能 解决劳动者通过工作,在市场里获得初次分配时出现的不平等问题,弥补困难群体在市场性分配中的不利地位,构建平等、公平、和谐的阶级和阶层关系。 2、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功能 通过公共投入的方式去增大人力资本和发展各项事业。 3、社会控制功能 控制人的不良行为和各种社会问题发生及其危害的制度与机制。 社会控制除了采取法律规范和社会教化的形式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政策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满足各种基本的需要,从而防止和降低社会中越轨行为的发生。 (二)经济功能 1、人力资本投资功能 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投资于教育与健康等领域,使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总量大大提高,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一、案例 这就是一个重组家庭,家庭主要成员包括:41岁的父亲、31岁的继母、16岁的女儿小佳与与小佳同父异母的7岁的妹妹。 正在读高一的小佳,学习成绩差,在校表现差,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与自虐倾向。小佳原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加上父亲有“婚外情”并生有一私生女,最终父母在一年前离异。父亲在离婚后不久就与曾经的“婚外情女主角”结婚。此后小佳与父亲、继母与一直没有曝光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生活在一起。面对背叛母亲的父亲、破坏自己原有家庭的继母与与自己抢夺父爱的妹妹,作为曾经的宠儿,小佳无法适应与接受家庭如此大的变化,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不稳定,心理更加敏感与脆弱还伴有严重的自虐倾向,经常用小刀将自己割伤,她曾坦言“在瞧着血液从身体中流出的时候,内心的恨、愤怒、嫉妒才会暂时得到缓解。”她一直以敌对的态度对待现在的家人,甚至拳脚相向。 在原有的家庭中,父亲经常借口工作忙不归家,即便回家也很少与母亲及小佳交流。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父亲仅仅以满足女儿在物质上要求为目标。在当前的家庭里,父亲对女儿小佳深感愧疚,更加想要弥补她,但也只就是在物质上的“宠爱”,感情上的溺爱与骄纵。可面对小佳的变化尤其就是其自虐倾向,父亲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就是好。 继母在现在的家庭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经常成为小佳攻击的对象。虽然她已尽力的满足小佳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但却发现很难与小佳进行良好沟通与友好相处。 二、对问题的界定 该重组家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情绪问题。小佳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冲动时有自我伤害行为,有轻微暴力倾向。 (二)小佳的厌学心理,学习成绩差,表现差。 (三)亲子关系问题。小佳与父亲、继母之间沟通不良,冲突不断。父亲与继母都想对小佳好,但都仅仅就是对其物质上的满足,忽略了其精神与内心的情感需要。

社会工作司法考试理论考试复习001

系统/生态系统视角 系统理论 基本假设: 1、对于机械观点的反思,对于把整体分为部分的做法,认为各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 2、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3、系统整体和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是消长调试的 4、系统和各部分之间是动态的,是不断变迁演变的 5、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6、系统的整体和各部分是共存共荣的 主要理论观点: 1、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结构(“人在情境中”微观、中观、宏观) 过程 行动(改变媒介系统,案主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机能(系统运作要保持某种范畴,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要有互馈性) 2、处遇原则 对于案主的问题的观点:一定要考虑到外在环境里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资源、社会制度对案主问题形成有重要影响 3、处遇目标 A、确保系统可以生存,要协助案主从外在环境中获取生存所需要的资源 B、确保系统维持稳定平衡 C、各个子系统之间可能建立互惠互利的机能 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强调要改变系统的能力;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1、强调整体功能,20世界20年代发起于德国,经验整体原则,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决定元素 2、场论:磁场是元素之间相互影响作用,每一个鑫经验都会改变人格 生态系统观点的发展背景:勒温拓林心理学;布朗劳伦纳生态心理学 勒温:1、需求和紧张心理系统说 需求引起活动,引起活动的目标的方向就是满足需求。需求求有两种:一是客观的生理需求,一是准需求,即在心理环境中,对心里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求 2、动力场说 B=f(PE) 行为可以表现为人与环境的函数,要确定当时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事件以及当时的完整结构 能够满足人的需求和愿望的或者受到保护就会有正的引拒值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1.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答:(1)社会工作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成果之一。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通常来说,社会福利作为一个改善公民的社会功能与减轻人类痛苦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包括社会行政系统与社会服务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社会助人的行动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或成熟的程度。 (2)社会福利作为人一资源一行动的综合系统社会福利是一个集资源、机构、人力、理念与环境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它是现代社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建制。社会福利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①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系统,包括一般的公民、社会福利工作者与社会福利对象。在这一系统中,人及其需要的满足是核心问题。为满足一般公民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需要,需要通过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来策划并传递社会服务。 ②社会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运行还必须依赖必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金钱、物质、津贴、服务、相关的理念及政策。经济资源是社会福利发挥效力的前提,而理念与政策则是保证社会福利制度效率的重要基础。 ③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规划与传递。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作为专业的行动,是解决个人、家庭和社区等问题与满足公民社会需要的保障。任何好的社会目标与社会发展理念,都必须以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实现,否则社会福利制度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

第一讲社会政策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 2、理解我国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一般性原理。包括社会政策的特点、目标、功能及基本运行方式; 3、掌握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如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以及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4、了解社工专业人才建设的法规与政策; 5、理解社工专业人才队伍中长期规划,包括主要任务、政策目标、重点工程以及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政策。 第二部分:内容辅导 一、社会政策 (一)基本含义 从属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政党为了维护经济与社会正常的运行与发展、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指政府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总和。 (二)主要内容 社会政策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政策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政策,劳动就业政策,公共教育政策,住房保障政策,特殊人群权利保护政策,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政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政策也是在不断地发展着的,如司法矫治便是新兴的社会政策。 (三)特点 1.目标的社会性; 2.体现社会共同利益的价值; 3.满足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基本需要; 4.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5.坚持福利性; 6.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 (四)基本目标

1.满足民生需要; 2.保护人权; 3.维护社会公平; 4.解决社会问题; 5.促进社会和谐。 (五)主要功能 1.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调节经济运行、激励劳动积极性】; 2.社会功能【收入再分配、社会建设、社会控制】; 3.政治功能【社会管理、调节利益矛盾、增强执政基础、维护社会稳定】。 (六)基本原则 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2.以人为本、尊重人权;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社会保护; 5.政府与民间相结合。 二、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社会政策的主体 类型:1.直接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2.间接主体(利益集团、公民、其他党派)。 特点:1.主动性;2.多元性;3.权威性。 角色:1.政策制定者;2.政策实施者;3.政策评估者;4.政策调整者;5资源提供者。 (二)社会政策的对象 类型:1.普遍性对象——全体公民;2.选择性对象——部分公民。 特点:1.被动性;2.差异性;3.连带性。 角色:1.政策诉求者;2.政策接受者;3.信息提供者。 (三)社会政策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四)资源调动方式 1.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 2.各类社会力量对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投入;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钟天桥,男,14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两个姐姐都出嫁,家中只剩案主与奶奶,父母每年外出之前会留下一小部分钱由奶奶支配,两人靠田里种的的庄稼维持日常生活。奶奶年纪已大,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做饭烧菜,加上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案主,两人代沟严重,很少交流互动。父母外出打工从不打电话回家,不关心案主的生活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房子。案主性格较为外向,但脾气暴躁,轻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科任老师反映经常扰乱课堂,近段时间三天两头旷课。找案主谈话时了解到,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最近认识了村子里的社会青年,想辍学跟他们“混”,反正自己没人管没人关心,问到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卑地低头不说话或说不知道。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想给他申请贫困补助,但他不愿意接受 二、问题分析∶ 案主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其的生活环境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家庭生活里很少有父母的身影,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开始厌倦生活和学习,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没人关心没人爱的的;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别人买瓶水或零食给他,他就很满足,他觉得这样就是关心,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想要跟随这群社会青年一起玩,加上在校表现不佳,学业困难,与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同龄人面前有自卑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学校老师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表现出的冷漠又自卑可见留守儿童心理的极大创伤;而他拒绝学校的帮助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这是同情和可怜,这样的心理需要纠正。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现在颓废的生活状态,避免其跟着社会不良青年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让他感受到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怀和爱;帮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的美好,认识自己的偏差,走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计划∶(1)收集资料,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2)约定时间上门走访、与案主父母取得联系 (3)整理所得资料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 (4)与案主接触,得到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5)对案主实施心理、思想上的工作 (6)注意案主心理及表现情况,并积极给予鼓励、关心和引导 (7)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沟通 (8)注意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跟进服务 (9)若各项目标基本达成,即可结案并共同制定未来计划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过程∶(1)通过学校的资料了解钟天桥的个人信息,并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了解他的在校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老师同学口中得知,他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睡觉,跟周围同学讲话,基本上不交作业,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脸的无所谓。(2)找到钟天桥的家庭地址,并跟他奶奶约好将会在周末去拜访。钟天桥的奶奶是个农村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知识整理

第一章 1、特点:①政府满足群众基本需要提供服务的行动②社会性(社会目标与社会价值)③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结合的政策体系④福利性⑤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 2、社会政策以满足社会整体需要为其基本目标之一。 3、社会问题:客观性;主观性;社会性;过程性。各国共同面临社会问题:①社会不平等贫困②老龄③犯罪④歧视⑤健康与疾病⑥居住环境及其它。 4、目标:①满足成员基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②解决社会问题与维护社会稳定③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 5、功能:①经济功能*人力资本投资*调节经济运行*激励劳动者积极性②社会功能*再分配*社会投资与社会建设*社会控制③政治功能*社会管理*调节群体利益矛盾*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与维护政治稳定。 6、原则:①兼顾公平与效率②以人为本、尊重人权③社会保护④政府与民间相结合。 7、我国社发展趋势:①经济增长模式②公众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度③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 8、我国发展社的基本趋势:①进一步重视②确立新的目标体系③优化基本原则④加强在各个领域中的行动。第二章社会政策的运行 1、狭义的社会政策运行机制就是指社会服务的具体传递方式,主要包括:①资金的筹措方式②社会服务的提 供方式③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分工合作关系。 2、政府作为社会政策主体的特点:权威性;严肃性;复杂性;变化性;*角色:政策制定者;实施者;管理者教育者; 资源提供者。 3:非营利性;自治性;开放性;可塑性。角色:参与与实施者;合作伙伴;政策咨询者;社会服务的提供者。 4:①确定实施的具体细节与主要步骤②对社会政策具体项目的规划③社会政策各个具体行动的实施程序④对特定问题与复杂情境的特殊说明或规定。 5:①确定基本的服务方式②确定社会服务的组织方式③确定资金的分配与使用方式④建立各种规范与机制,以提高服务质量。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案主赵某,女,年龄68岁,高中文化,年轻时是单位会计,性格内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海某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本市从事教育工作。儿子和女儿都很孝敬,时常回家探望父母。赵某退休后与丈夫每天早晨到社区附近的广场打太极拳,晚上老两口到社区散步,老两口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邻居和亲戚都十分羡慕张某老两口,赵某也十分满意这种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老两口去散步回来,赵某的丈夫突然胸口不舒服,案主扶丈夫上床休息,没有想到过了一会案主的丈夫就快要不行了,案主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将案主丈夫送到医院以后已晚,赵某亲眼目睹了丈夫的猝死,后来得知丈夫死于心肌梗塞,案主后悔不已,极端自责,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以泪洗面,吃的少睡得少,身体日益虚弱。儿子要接赵某去上海居住也被拒绝,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愿意去;女儿和外孙女有时来陪伴和劝说母亲也未能让母亲的情况有所好转。赵某每天思念和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觉得生活没意思,在亲友面前经常流露出随丈夫而去的想法,经常拒绝进食。赵某的儿子和女儿担心母亲的状况,求助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了解赵某的情况后,决定让社工小李负责处理该个案。 问题: 1.案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如何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 3.除了危机介入,社工小李还应从哪些方面介入? 答题要点: 1.案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案主的自杀危机:案主目前有自杀倾向,经常拒绝进食。 (2)案主的身体问题:目前案主进食差,加上每天睡眠不足,身体虚弱,对身体已经造成危害。 (3)案主的自我认知:案主认为丈夫的病逝与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我封闭,极端自责,对未来生活缺少自信,觉得活着没意思。 (4)案主的家庭沟通问题:家人的沟通和交流状况不佳,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案主的人际交往问题: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与平时交往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概念辨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13246915.html,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概念辨析 作者:孔伟艳 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05期 [摘要]国内外学术界对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定义都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一般认为,狭义社会福利与狭义社会保障主要在对象、依据的原则与针对的社会问题方面有区别,广义社会福利与广义社会保障主要在外延上有区别。社会福利是比社会保障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概念,将社会福利概念作为学术研究的重点、政府机构改革与政策制定的依据,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1)05-0071-05 国内外学术界对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与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都有广义与狭义的定义,对于两者关系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厘清两者关系,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科规范化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可以为各部门的目标选择、政策制定及其职权划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拟就理论界对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概括和总结。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 国内外学术界对社会福利的定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一般认为社会福利具有服务、行为、事业、责任、状态与制度等性质。 (一)西方国家的观点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具有广义与狭义的定义,同时具有服务、制度、责任与状态四种性质。 1.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 狭义社会福利往往被具体化为“社会福利服务”或“社会福利事业”,其服务对象是社会成员中的弱者,其标准是保障最低生活。罗曼尼斯克因、费德瑞考等认为,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又称福利服务(Welfare Services),主要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1](P4)。在英国,社会福利被定义为“为了保障全体国民的物质的、

社会福利与保障答案

社会福利与保障答案

社会福利与保障答案 【篇一:2014秋《社会福利与保障》期末复习】 xt>第一篇概论篇 第一章绪论 重点掌握社会福利与保障的含义、内容、特征和模式;掌握中外社会福利与保障的历史发展;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社会福利与保障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章社会福利与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关系(一般掌握。) 掌握社会福利与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关系,包括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的含义及其价值理念、社会工作制度等; 我国社会工作的相关情况以及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举措。 第二篇基础篇 第三章社会保障水平 掌握社会保障水平的概念及意义;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及评价标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统计测算方法。 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 重点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筹集原则以及影响因素;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作用,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则;了解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相关知识。 第五章社会保障管理 掌握社会管理的原则、内容、管理方式,以及社会保障管理的发展趋势。了解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了解社会保障立法的主要内容以及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

掌握萨缪尔森的福利思想;萨缪尔森的福利思想;供应学派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哈耶克的福利思想;罗伯特?诺齐克的福利思想;保守派思想的共同点;布坎南的福利思想。 了解开明派产生的背景;托宾的福利思想;萨伊定律;负所得税;负所得税的优点;反对负所得税的理由;供应学派产生的背景。拉弗曲线;合理预期学派的理论的前提;合理预期理论的思想;诺齐克的古典自由主义正义观;公共选择理论的历史背景;社群主义与第三条道路。 第四篇制度篇 第十一章社会保险制度 重点掌握养老保险的含义、养老保险的构建原则、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医疗保险的性质、医疗保险系统的构成及医疗保险费的支付方式、分担方式;失业保险制度的含义、特点,失业保险的的覆盖范围、对象资格认定、给付以及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重点掌握工伤保险制度的原则、生育保险制度的原则。 了解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特点;了解医疗保险的含义、原则;了解我国失业与就业的概念、失业的划分以及失业保险制度的组成要素;了解我国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的含义与特点;工伤保险与生育保险的实施范围。 第十二章社会救助与慈善制度 掌握社会救助的分类、以及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掌握贫困与贫困收入的内容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救助制度的定义、特征与社会救助的分类、以及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 第十三章社会优抚与安置制度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真题及标准答案

2009年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社会政策评估能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某一个体的社会政策项目或社会政策实施机构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这种方法属于()。 A.比较分析 B.结果评估 C.个案评估 D.制度分析 【答案解析】c。本题考核的是社会政策评估所采纳的方法。选项A比较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使研究者改善有关社会政策 的制定和推行实践。选项B不属于社会政策评估方法。选项D制度分析是对总体制度环境的分析。选项C个案评估是透过单一的研究对象来加深研究者对社会政策情境、具体实践过程和特定效果的深入理解。故选项C正确。

2.今后三年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用于医疗卫生事业。这体现了政府在该领域的()角色。 A.政策参与者 B.政策评估家C.资源提供者 D.政策治理者 【答案解析】c。本题考核的是政府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角色。具体表现为:(1)政策制定者;政策制定要紧通过政府各级权力部门来完成。(2)政策实施者;政策的实施一般须由政府不同具体职能部门和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来实现。(3)资源提供者;这一角色要紧体现在政府为实施社会政策提供资金上的保证。(4)政策治理者;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也是政府对政策本身进行治理的过程。(5)政策教育者;政府作为社会政策的主体,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来实现对公众进行政策目标和内容的宣传教育。据此得知本题正确选项为C。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是认定都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要紧依据。以下应当计算为家庭收入的项目是()。 A.继承的遗产和同意的赠与 B.优抚对象享受的抚恤金 C.因公负伤职工的护理费D.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 【答案解析】A。本题考核的是确定都市低保对象的关键依据,即家庭成员收入。家庭成员收人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人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一、基本资料: 丫丫,女,17岁,1米56,高二学生就读于某高级中学,爱好英语,沉溺于网络游戏。 二、背景资料: 丫丫父亲为国企工作人员,母亲是名主管,家境良好。目前丫丫跟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家里有房有车,住在算是一个高档社区,家里比较奢侈。 三、主要问题: 1)自身问题: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老想着玩游戏,而且经常通宵达旦得玩游戏。丫丫家庭优越,父母宠溺,自我要求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游戏上。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比较专注于自我感受,会谈些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其余时间总是不说话。 2)家庭问题:望女成凤,期待和现实产生的差距让父母有所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导致对丫丫的态度阴晴不定。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回家后看到案主玩电脑,经常对丫丫冷暴力,严重则打骂。母亲比较宠溺丫丫,只是希望丫丫要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对丫丫期待很高。 3)社会问题: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面不大,有基本的

待人接物的礼仪,但相对人情世故和换位思考缺乏,经常独来独往,表现出高傲的样子。 四、问题分析 1)家庭层面 家境优越,没有生活压力。,父母给予丫丫的总是最好的,有求必应。家里比较奢侈,没有节约意识。 经济条件好,没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过得更好。 2)社区层面 丫丫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丫丫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 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 4)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 1、心态平和。重新认识和看待学习的问题,学习并不是光光成绩,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和兴趣。 2、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一般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3、有意愿与家人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丫丫看到妈妈做家务,会和妈妈聊天。 4、很聪明,会求助他人,英语成绩不错。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1.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答:(1)社会工作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成果之一。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通常来说,社会福利作为一个改善公民的社会功能与减轻人类痛苦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包括社会行政系统与社会服务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社会助人的行动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或成熟的程度。 (2)社会福利作为人一资源一行动的综合系统社会福利是一个集资源、机构、人力、理念与环境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它是现代社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建制。社会福利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①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系统,包括一般的公民、社会福利工作者与社会福利对象。在这一系统中,人及其需要的满足是核心问题。为满足一般公民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需要,需要通过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来策划并传递社会服务。 ②社会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运行还必须依赖必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金钱、物质、津贴、服务、相关的理念及政策。经济资源是社会福利发挥效力的前提,而理念与政策则是保证社会福利制度效率的重要基础。 ③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规划与传递。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作为专业的行动,是解决个人、家庭和社区等问题与满足公民社会需要的保障。任何好的社会目标与社会发展理念,都必须以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实现,否则社会福利制度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 ①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最早是从民间慈善事业发展而来,它的发展和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自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往往具有实时性。而在这些大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分析和研究的技术即为大数据技术。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和职业,具有服务对象多和服务场域广等特点,顺应大数据这个时代潮流进行自我拓展,有助于社会工作行业更好地挖掘自身潜力,实现集成式和高效化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数字化助人服务的内容 大数据技术已经运用于很多行业,在进入社会工作领域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工作行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在打磨两者之间的契合度中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展与改革。大数据的核心功能在于为客户挖掘数据中蕴藏的价值,同样地,应用于社会工作行业,其核心也是想通过数据的搜集整理和统一分析来实现助人自助的过程。因此,数字化助人服务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社会工作接案方式的数字化运营 当前社会工作的接案方式主要是通过案主自发地寻找机构帮助、社工主动发展服务对象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来实现的。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建社工机构接案软件或者官方平台等方式,列出可提供的服务类型,案主只需通过手动线上操作即可完成预约,既照顾到了案主的时间和保密性,也更有利于社工档案数据的操作和管理。同时,将这一运营平台在社区或所覆盖的范围内进行宣传,也可增强机构的影响力。

二是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的数字化分析 在接案之后,需要对服务对象的情况有一定了解,搜集一定的资料,而搜集到的资料往往是杂乱的,涉及服务对象的各个方面,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分析。在大量数据的比较之下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现象的因果关系,从而制订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案,例如在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案例当中,通过对青少年上网次数和时间的分析可以了解青少年在哪一时间段内上网的次数最多,其原因是什么,然后根据原因合理安排针对这一时间段内的治疗方案。 三是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的预测 社会工作者要对介入案件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而在大数据时代对于记录的要求则是将其转化为数据化的内容以方便查看分析,通过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可以总结出其发展的规律性,进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结果。例如通过记录发现青少年厌学案例中服务对象的学习时间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不断增加,则可以预测在未来的某一次考试当中服务对象的考试成绩将会上升。预测的结果可用于检验是否达到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也可作为制订下一阶段方案的参考。 四是服务过程的记录与经验的总结 传承与教育永远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根基,对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言,再没什么比实际的经验更具有启发性。因此,将社会工作的过程记录下来,既可以定期进行学习分享,传授经验,也能够让社会工作者在遇到困境时寻找真实案例的启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