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浅谈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浅谈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作者:张娟娟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4期

摘要:明确了新材料的定义,描述了新材料产业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前沿;最后对我国新材料产业的进行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新材料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b)-0242-01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

性能。目前,新材料产业的范畴按应用领域和当今的研究热点划分包括电子信息材料、光电;生物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高性能先进陶瓷材料及新型工程塑料;新型功能材料(含

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粉体、纳米、微孔材料和高纯金属及高纯材料;表面技术与涂层和薄膜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新结构功能助剂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1 国外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国外新材料产业分布格局

新材料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支撑着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各个国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2000年,美国政府制定的“国家纳米技术计划”被列为第一优先科技发展计划。德国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在9大重点发展领域均将新材料列为首位,将纳米技术列为科研创新的战略领域。日本新的5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重点发展新材料技术[1]。

全球新材料产业呈现明显的交叉联合化、民用化、区域集中化、绿色低碳化四大趋势,主

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上下游进一步融合、多学科交叉和多部门联合进一步加强;高性能、低成本及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二是随着新材料产业不断的整合和重组,世界新材料主要生产商为杜邦、巴斯夫、拜耳、GE塑料、Ticona、陶氏化学、日本帝人、韩国LG化学等大型跨国公司,生产技术也主要被他们垄断;三是国际巨头均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已形成全球产业链,全球化经销趋势日趋明显,亚太地区发展迅速,已正成为投资热点;四是产业规模在继续扩大,新品种层出不穷[2]。

1.2 新材料技术前沿

半导体硅材料市场和生产已经形成垄断。有机硅材料则由DowCorning、GE、Wacker等少数公司控制了全球市场;有机氟材料由3M、ATO和ICI等7大公司占据了全球90%的生产能

力。世界上大型的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他们掌握着化工新材料90%的市场份额,并垄断了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

(1)全氟橡胶FFKM。FFKM是一种高性能高价格的密封材料,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胶料[3]。美国的Parker、Evco等公司推出。

(2)氟塑料包覆橡胶产品包括FEP(氟化丙烯)和PFA(全氟化合物)等氟塑料品种,上海亿冈、EVCO、Fluorten等公司推出。

(3)独特的聚氨酯材料。德国Simrit公司开发出拉伸强度4000磅的低温聚氨酯。

(4)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与改性。无油润滑密封件,华尔卡用在国内多家知名压缩机。

(5)电磁屏蔽硅橡胶复合材料产业。吸波硅橡胶主要生产集中在欧洲Emerson和Cuming公司以及韩国的AM-IC公司等[4]。

2 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水平

新材料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革命性力量,是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发端于国防军工领域,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大力支持,进入新世纪以来,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6500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约20%。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我国自主开发的钽铌铍合金、非晶合金、高磁感取向硅钢、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超硬材料、间位芳纶和超导材料等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自给水平逐步提高。

2.2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位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研发投入明显增加,重点新材料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建成一批新材料工程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打造10个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新材料销售收入超150亿元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培育20个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专业性骨干企业;建成若干主业突出、产业配套齐全、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新材料产品综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达到50%,实现碳纤维、钛合金、耐蚀钢、先进储能材料、半导体材料、膜材料、丁基橡胶、聚碳酸酯等关键品种产业化、规模化;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品种,实施若干示范推广应用工程[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