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一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一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一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1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瓷碗破碎C.烟花燃放D.汽油挥发

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部是CO2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3.生活中常用的“加碘盐”、“高钙牛奶”、“无铅汽油”中的“碘、钙、铅”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4.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5.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食盐水、过氧化氢、液态氧B.高锰酸钾、二氧化氮、氮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D.大理石、水银、干冰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固体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8.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9.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5 D.+6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倾倒液体C.

量取液体D.

点燃酒精灯

11.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12.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3O2CO2+2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2O6B.SO3C.SO2D.S

13.以下方法不能用来鉴别CO、CO2这两种无色气体的是()

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②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③闻气味,是否有刺激性气味;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⑤在密闭容器中用火的昆虫实验,观察昆虫是否死亡;⑥点燃,看能否燃烧.

A.①②B.③⑥C.③⑤D.①③

14.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 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3.6g 水,则该有机物中( )

A .一定含有C 、H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B .一定含有

C 、H 、O 三种元素

C .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不含有O 元素

D .C 、H 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9

1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 .电解水一段时间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 .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2)三个亚铁离子 ;

(3)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5)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17.化学与我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有:①石墨 ②氧气 ③金刚石 ④酒精 ⑤氮气 ⑥稀有气体六种物质.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制氮肥常以空气作原料 ;

(2)用来制干电池电极的是;

(3)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4)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5)可用于制作玻璃刀刀头的是.

18.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填序号).

①过滤②蒸馏③沉淀④煮沸

(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组成的.

19.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2)氯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上述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

(4)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时得电子的是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简答与推断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14分)

20.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古代书画家用墨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2)CO2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加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填序号).21·世纪*教育网

①人和动物的呼吸②植物的光合作用③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

(3)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CO2,可以用稀硫酸(H2SO4)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C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40 44

反应后的质量/g 22 待测56 10

(1)当反应后乙物质的待测质量为g,则乙(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3)该反应中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

22.A、B、C为三种单质,甲、乙、丙为三种化合物,它们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为无色气体,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第四位.现将几种物质做以下实验,实验记录如下:(1)在A中点燃B可得到黑色固体甲;(2)将C与甲混合、高温灼热得到B 与一种无色气体乙;(3)将乙通入丙的澄清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试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B,C,甲,

乙.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1)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3)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20分)

2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

(1)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

(2)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

(3)在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保持水平.

(4)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目的是.

24.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选项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填序号).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

(4)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若用装置E收集一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

(5)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填选项字母).若选A装置作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须补充的一种用品是,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2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使用下列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请回答问题:

(1)A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的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3)小明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集气瓶壁炸裂,正确的操作

是.

(4)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他将镁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和铁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镁含碳0.05%的铁含碳0.2%的铁含碳0.6%的铁

燃烧时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未填)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

26.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g,加热使之反应,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6.9g.求:

(1)制取氧气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一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1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瓷碗破碎C.烟花燃放D.汽油挥发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版权所有:21教育】

【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烟花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部是CO2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

B、根据空气污染指数的数值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分析;

C、根据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分析;

D、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B、空气污染指数的数值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差,故说法错误.

C、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气体中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故说法错误;

D、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故说法错误;故选:A.

【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加强防止空气污染的认识.

3.生活中常用的“加碘盐”、“高钙牛奶”、“无铅汽油”中的“碘、钙、铅”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钙、铅”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生活中常用的“加碘盐”、“高钙牛奶”、“无铅汽油”中的“碘、钙、铅”指的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钙、铅”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13322277.html,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出处:21教育名师】

4.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1*cnjy*com

【解答】解: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是因为人体气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警犬闻到人体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食盐水、过氧化氢、液态氧B.高锰酸钾、二氧化氮、氮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D.大理石、水银、干冰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概念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A、食盐水是混合物,过氧化氢的化合物,液态氧是单质;故本选项正确;

B、高锰酸钾是纯净物,二氧化氮属于化合物,氮气是单质;故本选项错误;

C、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氯化钠、水都是化合物;故本选项错误;

D、大理石属于混合物、水银属于单质、干冰属于化合物;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固体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没有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非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来源:21cnj*y.co*m】

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故选项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故选项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故选项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的是反应条件,可以确定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www-2-1-cnjy-com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12;或由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核电荷数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人含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9.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5 D.+6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分析】根据铁酸钠(Na2FeO4)的化学式,利用物质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标出其它元素化合价计算铁元素化合价.

【解答】解:铁酸钠(Na2FeO4)中Na为+1价、O为﹣2价,设Fe的化合价为x,则:(+1)×2+x+(﹣2)×4=0

解之得x=+6

铁酸钠中硅元素化合价为+6

故选:D.

【点评】物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物质的每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倾倒液体C.

量取液体D.

点燃酒精灯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倾斜,所示操作错误.21教育网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丁酸乙酯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24个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12+16×2=116,是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故错误;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2)=18:3:8,故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存在分子,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c·n·j·y

12.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3O2CO2+2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2O6B.SO3C.SO2D.S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左边有1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6个氧原子,右边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2个X分子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化学式,难度较小.

13.以下方法不能用来鉴别CO、CO2这两种无色气体的是()

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②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③闻气味,是否有刺激性气味;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⑤在密闭容器中用火的昆虫实验,观察昆虫是否死亡;⑥点燃,看能否燃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