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深度心理学角度解读爱情

从深度心理学角度解读爱情

从深度心理学角度解读爱情
从深度心理学角度解读爱情

从深度心理学角度解读爱情

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医治和疗伤机会,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但是,因为信任、不设防,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当人的感情被触动时,就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爱情关系其实很像母亲与婴孩的关系,彼此恋慕、含情对视,都想把最好的献给对方,不在一起时会焦虑、不安,仿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爱的关系今与昔

唯有在恋爱中,人的二个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时得满足∶一是无条件被人接纳,二是在所爱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别心里愈空虚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撑你脆弱的自我价值感。不知不觉地,期望对方能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你、随时随地把你摆在第一位;心理愈没有安全感的人,日后对伴侣的要求愈是加倍;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例如过去在家中被忽视的,现在会不知不觉地要求伴侣不断给你注意力;过去被管得太厉害的,现在会要求伴侣信任你,给你空间。彼此互许终身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所要的,你却不给我?在爱情中的人,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应该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闹,处罚对方,强求他来满足你心理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深度心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在剪不断,理还乱之错综复杂

的爱情关系中,找出一些头绪,让我们在分析处理问题时,掌握较正确的方向。

所谓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曾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希望从目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

很多人因为从小在某一方面心理上的匮乏,一旦得到相关的满足,不管人时地是否合宜,就掉进爱的陷阱了。例如有位女士,是第四个女儿,从小在家中常被忽视,有次与家人外出走丢了,父亲却浑然不觉。她从小自尊心低落,觉得自己是个丑小鸭,渴望得到父亲珍爱,却未能如愿。上研究所时,有家有室年近半百,满有慈父形像的教授开始注意她,欣赏她时,她就觉得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位教授,本无心要破坏别人家庭,却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成了婚外情中的第三者。许多外遇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每个人都情有可原,他们不是十恶不赦,只是如你如我充满了人性的软弱。

广角及望远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就像照相机有广角及望远镜头,用望远镜头对准某一对象时,此对象变大,而其它对象就变成模糊的背景。这就像肚子饿时去市场买东西会买得特别多,因为你的需求(食物)被放大;可是当你吃饱后,需求又不一样了。食物像被广角镜头溶回背景中,但吃饱后你口渴了,这口渴的需求又像被望远镜头放大了一般,其它需求都变得不重要,而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到这个新的对象,新的需求上,直到它得到满足,才重新溶回背景之中。起初,你也许期望一个慈父般的伴侣,但当你被照顾、被关注的需求满足后,你很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心理需求,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人是会成长会改变的,冲突于是产生。我们刚开始从爱情关系中可以得到满足,但因为我们的心理需求会随人生情况而改变,所以,两人结婚以后还要不断适应,不断学习才好。

造成情人间强烈吸引的原因之一,是“The Quest To Be Whole”—“完整之我”的追寻。

按照心理学大师杨格的理论,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或称“影子”)人格。换言之,每人除了表现外在众人所见之“显性人格”外,还有个正好相反,潜藏心底的“影子人格”。例如,“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觉型”。通常,“分析型”者着重逻辑思考与客观评断,但是当他在强调与表现“理性”时,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细腻多情“感性”部份的人格,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变成隐性的“影子人格”。

“显性人格”的形成与先天因素有极大的关系,但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例如,男性成长过程中,多被要求“喜怒不形于色”,“好汉打落牙和血吞”,他人格中多情易感的部份便被深深压抑到潜意识中变成“影子人格”。

当先天人格成份中“阳刚”“分析”特性较强的男孩去念理工,毕业后又在要求一丝不苟,毫无变通的环境中工作(例如美国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而身

具“阴柔”“感性”特质的女孩去念人文,学成后又在文艺界工作,此时男女先天加上后天的差异就变得更大了。

急惊风与慢郎中

上帝是最有幽默感的,就像他在自然界中创造磁铁“异性相吸”的现象,研究人间爱情关系时,我们也常见“急惊风”与“慢郎中”,“外向”者与“内向”者,“活泼的”与“稳重的”,“分析型”与“感性型”之间,彼此强烈相吸的现象。

当一个人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潜抑,消逝了)的人格特质。例如,当“分析型”的男性与“感性型”的女性相遇时,彼此常会充满新鲜欢愉。她丰盈流畅的情意,往往会挑动他长久压抑心底感性部份的人格。与她在一起时,他那被深埋阴暗地窖的“影子人格”开始见到阳光,感受一股从外注入,活泼新鲜的生命力,使他深受吸引,觉得自己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受桎梏的心灵,顿时得以自由释放。这个异性相吸,彼此各得一线生命契机,使自己尘封枯萎的“影子人格”重见天日,得到露水滋润,与自己“显性人格”整合,发展出一个较完全,较成熟人格之过程,我把它称为“完整之我”的追寻。

人要发展出一个“完整之我”是个非常艰巨,要付上惨痛代价的过程,所以慈爱又幽默的上帝就让这些异性相吸,一见钟情的男女在蜜月期中,先预尝了爱情天堂的甜蜜滋味,然后才让他们闭着眼睛心甘情愿地进入“磨合期”,在艰苦的“旷野”之中,让两人彼此在个性上“铁杵磨成绣花针”,继续发展“完整之我”。

在磨合期中,过去对方最吸引你的特质,现在却成为让你最受不了之处。过去你欣赏他的沉静,理智,现在却是沉默愚昧,不解风情。过去爱他的自信果断给你安全感,现在却成了自我中心,事事都要主宰。如果正好相反,过去女方爱上的是他的细腻温柔,那么进入磨合期中,她很可能就要抱怨他缺乏男子气概。同理,如果过去男方被她的情感丰盈,活泼伶俐所吸引,现在就巴不得她停止“歇斯底里”,唠叨不停。在蜜月期中,人人都以为找到了完美的梦中人,在磨合期中却发觉自己过去瞎了眼才会爱上这个对象。

在磨合期中,我们都想努力改造对方,要对方变得完美,像自己心中所订之“理想形象”(Imago)一样,这是亲密关系中痛苦最大的来源。

终止恶性互动

人要如何才能在磨合期中少吃苦头,通过考验呢?唯一的办法,是了解并遵循上帝所创造的心理定律,放弃使对方变成完美的幻想,不要定睛在对方身上,而回头重新专注在自己“显性”与“隐性”人格之整合与成长。换句话说,“感性型”的不再逼“理性型”的也要和她一样善用诗词表达丰盈的情感,而专注扩展(Stretch)自身的影子人格,让自己也能擅长逻辑思考;“急惊风”型的,学习去容忍“慢郎中”的慢,同时学习让自己欣赏并享受影子人格中的轻松自然。

最有意思的,是当你观察一些感情好的老夫老妻时,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放弃改变对方时,对方竟然会愈来愈被影响,不知不觉中两人变得愈来愈像。

举个例子来说,有对夫妻,太太是“组织型”,非常有条理,先生却是“潇洒型”,凡事大而化之,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当初两人相识时,太太欣赏先生轻松自在,平稳幽默,好象天下没有甚么事能让他惊慌失措。太太因成长于一个父母要求完美的家庭,常被对自己过高的期许压得喘不过气来。刚交往时,紧张兮兮的她只要跟他在一起,就觉得有安全感,可以放松下来。而先生从没遇见过一个女孩子这么有条不紊,做每件事的效率都不知比他高出几倍,因而对她欣赏得不得了。婚后问题来了,太太愈有条理,先生愈乱,太太愈要纠正,先生就愈胡涂。例如,先生每次连自己皮夹放哪里都不知道,而太太愈受不了,愈要他收好,先生就愈不去留意,愈常丢三忘四,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要处理这类恶性互动的关键,往往在于“过度负责”(Over-functioning)的一方在对方犯错或达不到自己标准时要学会去面对,忍受自己内心的焦虑,让对方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果真,先生这个毛病一直不改,直到有一天她痛下决心不再管这事。先生出差到机场时,竟找不到机票,这下不但要自掏腰包,还要付高好几倍的价钱,结果连这平日毫不在乎的先生都心痛了。这次教训之后,先生才开始警惕,慢慢有了改变。

持恒的亲密感

夫妻间有许多这类微妙的互动,处理这类你进我退,不断重复,难以改变的“亲密之舞”(Dance of Intimacy)时,一定要寻求智能来改善。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另外一个更繁杂,更耐人寻味的一个重要概念。我把它译成“强迫性的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

“强迫性的重复“,是许多心理辅导者从事临床治疗时常见的一个现象,意指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特别容易与某一类型的人产生深刻而强烈的互动:“We connect with people who gave us a second chance to complete our unfinished businesses。”

换句话说,我们会特别被他们吸引,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的心理特征。这些人在我们生命中出现时,就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让我们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却在父母身上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刻骨铭心的爱情

举例来说,笔者有位个案,来寻求辅导时告诉我,他曾刻骨铭心地爱了三次,但三次的爱情,都让他痛苦心碎。他第一次深深爱上的对象,是位患有忧郁症,自杀未遂刚出院的女子,可是热恋不到几个星期,两人就很痛苦地分了手。

第二次爱上的对象,是位患有“厌食暴食症”(Bulimia)的女子,情绪强烈起伏,一觉孤寂或焦虑,便可在几分钟之内吃掉个大蛋糕,吃完却饱受罪恶感折磨,气自己失去控制,悔恨之余,便偷偷把自己关到浴室,拿牙刷刺激自己喉头,硬把刚吃下去的食物,全部又吐了出来。他与这位情绪不稳的女子的爱情,也是轰轰烈烈地开始,却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痛苦地分手了。

他第三次爱上的对象,是位有夫之妇,因丈夫外遇,刚被抛弃,为情受尽折磨,极为凄楚可怜。他奋不顾身,努力关怀呵护这位受尽创伤的女子。一个是寂寞的游子,一个是天涯断肠人,刚开始时彼此像干柴烈火般地相爱,但是过了几个月,两人渐渐清醒过来时,这个爱竟然也像前面两段情一样,痛苦到不得不分手的地步。

这位英俊,又在一家有名的科技公司中深受器重,拥有一份人人称羡高薪职位的青年才俊,平日也有许多年轻貌美的女士对他表示好感。为何他对身旁这些品貌双全的美女毫不动心,却偏偏只爱上前面他所描述这类情绪激昂,忧伤痛苦的女子?

触类旁通的道理

笔者平日遇见一些复杂艰难的心理现象时,常发现如果能从物理学、生物学、哲学或人类学等等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看,往往能帮助自己对这现象有更深入的领悟。天下有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笔者发现下面这个中国人较能体会的生理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何谓“强迫性的重复”。

笔者记得在成长过程中,曾听见一位伯母说,她生完老大后,没遵照老人们的劝告好好“坐月子”,不小心着了凉,后来身体就一直不好,不管吃多少中药、西药都没起色。她心中非常担忧,幸而一些有经验的老妈妈们告诉她:“别担心,只要在下一胎生产之后好好坐月子,身体就会康复过来。”后来在她生完老二之后,用心坐月子,好好休养、进补,果然身体痊愈,健康情形甚至比以前更好。

同理,如果我们了解这位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所受的伤害,与未能满足的重要心理需求,我们就较能明白他为何老是爱上凄楚可怜的女性。

原来,他是家中独子,十二岁那年,父亲有了外遇,突然之间就抛妻离子。原本夫妻感情不错,一有外遇,父亲就像许多外遇者一般,开始多方挑剔,责怪妻子有令他无法忍受,而永远不可能改的缺点。他告诉妻子,他从来就没爱过她,要妻子放他自由(这也是外遇者的标准说辞,他现在对第三者山盟海誓,爱得死去活来,将来若移情别恋,也会对现在的第三者说他从来就没真正爱过她)。对妻子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一个幸福的家庭,顿时天旋地转。这位年轻人的母亲为此而痛不欲生,得了忧郁症,也不断地摧残自己,最后染上重病,开始进出医院。

未得医治的创伤

谁能想到这个天真快乐的十二岁男孩,突然必须放弃他的童真,开始“角色倒置

(Role Reversal)”,在未来三年中扮演安慰者与照顾者的角色。看到母亲在病床上以泪洗面,日渐消瘦,他心中难过,却为了母亲把眼泪往自己肚里吞,强颜欢笑来安慰母亲。

最后母亲一病不起,临终之前他听到母亲喃喃自语?“我仍然爱着你(丈夫),你为何离开我?”这番话使他痛彻心肺,一面流泪看着母亲断气,一面发誓他永远不要再掉泪,他要做个成功的强者。他非常地恨父亲,后来父亲被罪恶感折磨,同时也因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几次回来找他,都被他狠狠地赶走。他咬紧牙根,克服万难,拿到名校的奖学金,并以极优异的成绩毕业,顺利找到别人梦寐以求的职位。

他极有毅力,人缘也不错(注:只要不深入交往,不动真情,都不会出问题),平日也为自己能控制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而引以为傲。所以他对自己这样失控,觉得很不可思议。他为自己的失控不安,也为伤害了三位他所爱的女子而痛苦,为了不再重蹈覆辙,而来寻求辅导。

为何三次都爱上痛苦忧郁的女子?我想这很可能是上帝所定规的医治法则,一如当人回到类似第一次受伤的状态或情景时,最容易得到深入而彻底的医治。

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坐月子期间受凉的伯母,产后百病丛生,中药西药都无法治好,却要等到第二次生产,全身骨骼、腺体,所有生理系统都回到类似第一次生产的生理状态时,她的病痛就得到一个彻底医治的机会。这就好象在火中被扭曲的一块钢铁,冷却之后很难再被打直,但如果回到火中,烤软之后就很容易矫正、拉直。我想怀孕对一个女人的身体来说就像这样是个火中被“烤”的过程,可说是个“危机”(Crisis),但危机不见得不好,因为“危机”两个字可蕴涵“危险”和“机会”。不注意时可能会带来伤害,但若能好好处理,却能使生命变得更健康更丰富。

爱上母亲的影子

同理,这位年轻人三次所爱上的对象,身上都带有他母亲忧伤、痛苦的人格特质,不知不觉地,他深深地受了这三位女性的吸引,潜意识中,他要回到类似过去受伤时的心理状态。在过去,他无法借着自己的爱与努力使母亲痊愈,现在,他仿佛重新得到机会,能借着爱与努力,去医治这些心灵受伤的女性,潜意识深处,他也企望着她们能快乐起来,把他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的呵护与关爱加倍地给他。

以上这种心理现象,就是深度心理学所讲的“强迫性重复”。笔者在从事临床心理学治疗时,接触过不少这类的个案。有些男士对温柔体贴的淑女毫不“来电”,但却深深迷上冷艳高傲,没好脸色,老是挑剔,永不满足的女性。后来发现,他们都有好强,好掌控,标准极高的母亲。从小不管他们多努力要做好,却总达不到母亲的标准,无法取悦母亲,讨她欢心,从她身上得到温馨的母爱。难怪他们成长后,容易被这些身具母亲心理特征的女性所吸引。“Risk defines Rewards”(危险程度决定酬偿程度的高低)。这类像母亲一样“危险,难讨好”的女性身上,也最具“酬偿能力”,有能力让他们较深刻地感受到所缺乏的母爱。

他们迷上这类女性,往往因为潜意识中希望能再有一次,借着自己的努力或成就,使这些冷傲的女性得满足,变温柔,从她们身上得到“无条件”的母爱,让他们受伤的心灵终于能得到安息的满足。在“冷落,拒斥”型的父亲身上受伤的女性也是如此,宁愿忍受忽视、凌辱,却一直依恋着那些无法给她们爱的男子。

愿挣脱恶性循环

对这么多陷在强迫性重复中的人,他们要如何才能从那些恶性循环中脱身,得到医治?

以上探讨了深度心理学中一个极发人深省的概念:“强迫性重复”。有的人受不了母亲太黏,什么事都要控制,长大后便娶了个很爱管的太太,然后开始第二回合的心理战争,要从她身上重新寻得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尊重,心理空间与独立自主的权利。有的人受不了父亲太过懦弱,不能保护自己,成长后不知不觉地就嫁了个身上带着自己所熟悉父亲懦弱心理特征的“阿斗”,潜意识中希望藉自己的努力,使这个阿斗变得坚强,能带给自己从父亲身上未能得到的安全感。

从肇因处医治

笔者过去以为“强迫性重复”只是极少数的偶发现象,后来却发现,这个现象在许多人身上都可看见,只是强弱程度有所不同。根据一项美国的统计,酗酒者的女儿长大之后嫁个酗酒者的机率比嫁给常人高出两倍。笔者有位个案,几次所爱上的对象都是酗酒者(即使有些人刚开始看不出有酗酒毛病),原来她的父亲死于酗酒。从小不管她多幺品学兼优,努力要做个好女儿,都无法藉自己的好行为使父亲爱她,给她注意力,并为她戒酒。长大后,她只被与父亲一样有酗酒心理特征的男人所吸引,潜意识中她觉得,唯有当她能用爱感化酗酒者为了她而戒酒,把她从父亲身上得不到的爱与注意力给她时,她的心才得满足。

现在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前面所提到的那位青年才俊不是已经有三次机会回到类似原来受伤情况的关系中吗?为何他不但没得到医治反而每次都痛痛苦苦地分手?

人若只回到类似原来受伤的心理情境中,并不见得能带来医治。这就好象一个人在拳赛中被打败,若不经苦练就再度回去与对手交锋,仍要惨遭败北一样。离婚与再婚也是如此,如果不痛定思痛,了解过去失败因由,重新学习如何自爱爱人,那么他第二次婚姻失败的机率,必定比第一次婚姻高。事实上,有许多统计指出,第二次婚姻的离婚率是比第一次婚姻高的。

那么为何他三次疯狂相爱却都如此痛苦地分手呢?我想这跟他潜意识中的渴求有关。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从小缺乏爱,对爱愈饥渴的人,将来恋爱时潜意识中愈有下列的期待:

1) 过去生命中所有的痛苦悲伤从此消逝;

2) 心中所渴望的快乐幸福将从此开始;

3) 心上人是全然美好,像自己从来没有过的慈父或慈母一般,能在自己不安,

有心理需求时,自己不用开口,他(她)就会体贴到我的需要,主动来抚慰、满足我。

甜蜜的恋爱期

恋爱的初期总是最甜蜜的,两人彼此把对方当作生命中最爱,最重要的人物。恋人间彼此似乎有无限的包容力,能无条件接纳对方,即使你五音不全,唱起荒腔走版的歌时,对方竟能听得津津有味。就这样,在恋爱初期中,他们彼此成为对方自我价值感的支柱与生命能源的供应者,唤出对方人格中最美好的一面,两人像活在天堂乐园中一般,的确,人生中所有的快乐似乎由此开始了。

深度心理学认为,人在恋爱之时,心理上“退化”(Regress)回三岁之前的状态,因为恋人之间的互动与婴儿和慈父或慈母间的关系极为相似。不论是恋人之间或婴儿与父母之间,在这个时期都缺乏“心理疆界”(Psychological Boundary),情绪纠缠不清,分不出彼此的感觉。好处是不管自己心里多么愁苦,一看到对方欣喜的笑容,自己什么事都不用做就不知不觉地跟着开心起来。坏处是看到对方心情不好,不笑了,自己情绪马上受感染开始难受起来,以为对方在怪自己。

当婴孩见到母亲不愉快,从她那儿得不到爱与支撑自我感的养料时,不是变得特别乖,企图以好行为使她重展欢颜,就是闹脾气(Temper Tantrum),用最尖锐的哭声处罚她,逼她就范,收回不悦之情,再变回那个面带笑容的“好妈妈”,使他能借着她的爱与笑容再度快乐起来。

这位青年才俊也是如此。因“强迫性重复”,他深深被身具自己母亲愁苦的心理特征的女性所吸引,热恋时他心中不但渴望这些痛苦的女性愿意接受他的爱(若她们不接受,他也会很痛苦),他还有个更深的渴求:他希望他的爱是有效的,他期盼这些女性能因他的爱而得到医治,然后坚强起来,他更希望她们终于能把自己从母亲身上无法得到的爱给他。刚开始在爱情关系中,他先扮演“慈父”的角色,他潜意识中渴望这些心灵受伤的“小女孩”能变成成熟快乐而坚强的“慈母”,让他可以放下自己“勇者、强者”的心理防卫,回归一个柔弱无助“小男孩”的角色,才能充分感受过去从母亲身上无法得到的那份温柔又具保护性的爱。

自救而后救人

在恋爱的初期,当两人都还陶醉在爱情迷幻的药效之中时,他还能借着自己一厢情愿的心理投射(Projection) 而感受到爱,可惜的是像这类的迷恋(Infatuation) 或中国人所谓“激情”或是“爱情发烧”,在不受任何外力阻扰的情况之下,大约只能持续三到六个月之久。(注:被禁止、受挫折不许存在的激情,反而可像罗密欧与茱丽叶一般能愈演愈炽,持续良久。)

深度心理学强调,唯有当我们能先医治自己心灵创伤,发展出一个健全的自我,我们才能给别人真正的爱。英文畅销歌曲中所说的:“Two lonely people together and things will be fine。”听起来很美,但却无法通过现实的考验。两颗寂寞的心像饮鸩止渴一般,只能暂时减轻双方的痛苦。两个爱的乞丐,却彼此都逼对方先付出一些爱,是一幅非常悲惨的图画。

心灵受创,对爱饥渴,却不懂得学习如何真正去爱的人,陷在迷恋,心理疆界不清的状态中时,会勉强对方来为自己幸福快乐的情绪负责。他们双方在潜意识中会这样想:“过去只要你一笑,我就开心,你明明有能力带给我美好与快乐的感觉,为什么现在不再使我快乐?是不是故意处罚我?为什么跟我在一起你心情还是不好?”在这种小于三岁的恋爱心理状态中,你心情不好,我以为是我的错,我心情不好也觉得是被你害的,因为你不对我微笑,夺走了我快乐的感觉。

因为我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完全依赖在你身上,期盼你来成全(complete)我,我不知不觉中就使你在我身上有极大的酬偿权力。因为认定你是我快乐或痛苦的操纵者,我便期望你必须与我有一样的思想与喜好,我也只准你对我表现正确的情绪。由于我的苦与乐全掌握在你手中,所以你不许对我表现任何负面的情绪,更不准怪我,因为这些都带给我痛苦,使我心里不安全。跟你在一起时,你必须按照我的意思做,使我快乐。如果我觉得痛苦,我便会怪罪于你,并千方百计地要改造你。

脱出恶性循环

前文所提这位男主角对他所深深爱上的三位女性也是如此,开始进入爱情关系,处在“甜蜜共生”的状态时,只要对方嫣然一笑,他心中所有的愁苦便一扫而空,洋溢着满足的幸福感,但是当爱情麻药渐渐失效,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无法使对方快乐起来,对方不再像过去一样带给他甜蜜和幸福的感觉时,他心中受骗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心想“我仍是与以前一样待你,为何你变了一个人,不再是当初那使我感受到爱的你了?”事实上,这些心灵受伤,却被他爱上的三位女子,也有跟他几乎一样的心理感受。会痛痛苦苦地分手是因为当双方内心重新受伤时,失望便转为愤怒,都开始用高压、冷战、攻击、批评等方式来向对方“讨债”,要改变对方,逼对方先付出爱。不幸的是攻击只会导致反弹,让自己更觉对方变心,由此战火愈来愈猛烈,最后只好分手。

其实以上所描述这个由甜蜜相恋到痛苦挣扎的心理过程是所有的情侣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而这种历程在这类“强迫性重复”的个案身上表现得特别强烈而鲜明,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那些陷在强迫性重复中的人,若不经医治,很少有人能自己从不断重蹈覆辙的恶性循环中脱身而出。那么,这些心灵受创的人要如何才能得医治呢?让我们留待下期探讨。

前文提及那些陷入强迫性重复的人,若不经医治,很少有人能自己从不断重蹈覆辙的恶性循环中脱身,而他们潜伏心底的心理创伤,也会影响到他们婚姻的幸福。那么,这些心灵受创的人要如何才能得医治呢?

对心理受创较重的个案而言,他们可能需要较深度的心理治疗。举上文中这位男主角为例,他需要经过一段“Grieving”(哀伤) 的过程,换句话说,他需要去面对潜意识中最伤痛的部份,不但去检视自己伤在何处,还要从新的角度与正性的情绪经验中,去了解、整理与医治过去的创伤。

相爱容易相处难?

这个过程虽然辛苦,然而他所学到的功课却是无价的,也是无人能夺去的,同

时他付上心血所换得的心灵医治与人格整全,也将为他将来的婚姻幸福奠下美好的基础。

从以上对“强迫性重复”这个深度心理现象的探讨,我们应能清楚看到“婚姻关系”与“亲子关系”是息息相关,丝丝相扣的。父母婚姻的不幸,造成家庭病态,影响了子女人格难以健全成长。子女的心理创伤,又使他们成长后,在择偶与爱情的路上,要比常人遭遇更多的痛苦坎坷,使婚姻与家庭之病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那么,我们该如何终止这样的恶性循环呢?我们必须要全盘了解现代婚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必须去检视我们自己目前亲密关系的状态,我们更要去学习活在爱中的秘诀。让我们来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现代婚姻所面临的挑战。哈佛大学经济教授Juliet Schor 研究美国家庭经济的变迁时发现,当前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工作时数,要比一九七零年代多出了一万个小时以上,同时,每人每周可以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至少减掉了十个小时。有个全球性的趋势,工作主管为了生存竞争,要求每人更加卖力,提升效率。然而因着物价的膨胀,每个家庭的净收入相对减低。一个家庭如果要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平,变成夫妻两人都必须出去工作。

当丈夫不再是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时,男女间的角色期望,两性之权力结构都受到巨大的冲击。随着现代人角色的多元化,人际关系无言的规律也变得极其错综复杂。近三十年来两性关系的变化,很可能大于过去三百年的总和。现代人对婚姻品质的要求直线上升,但夫妻彼此相爱的能力与技术却未能相对提高。在讲求功利速成的社会中,我们都想品尝甜美爱情的果实,然而在婚姻家庭这么重要的事情上,却没多少人肯像上驾驶学校学开车考驾照,或像进研究所拿MBA 文凭一样,真正付代价去学习爱的功课。在繁忙紧张的生活中,现代人较不愿下功夫参与过去传统中有益于维护婚姻家庭的教会与社区活动。加上现代夫妻平日没时间沟通,唯有在心理毫无防备,为一点小事突然间起争执,双方怒气填膺,面红耳赤时,才来作徒伤感情,却不能解决问题的“强烈沟通”。

貌合神离成怨偶?

于是,中外皆然,不但离婚率剧增,勉强留在婚姻中,情感上却早已离异的怨偶更是随处可见。据上海市徐安琪教授所做的一个六千人样本的统计,你侬我侬婚姻甜蜜的夫妻只占百分之三,在水深火热之中,处于离婚边缘的超过百分之二十二,其余的都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婚姻状态之中。

根据美国最受尊敬的婚姻心理学家约翰.葛特蒙(Dr. Gottman) 的研究,在预期四十年的婚龄中,美国人第一次婚姻以离婚收场的概率是百分之六十七。离婚者中,大约有一半是在结婚后七年之间离婚的。所以美国人戏称“七年之痒”还是有几分道理的。离婚后大约有百分之八十七的男人与百分之七十二的女人会再婚,但是第二次婚姻再次破裂的机率,是百分之七十七。

在华人中间的离婚率又如何呢?如果用同一年中结婚与离婚对数之比来做统计,目前台湾已超过三比一,就是三对新人步上红毯之时,就有另一对怨偶在法院里办离婚。新加坡的离婚率紧随其后,而北京与上海的离婚率早就超过百分之二十五。这种离婚率有增无减的现象,真是令人触目惊心。离婚对社会经济、双方亲友与家人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子女身心的发展,更会带来不可忽视的伤害。

据美国人口普查,每年至少有一百万名儿童受到父母离婚的影响。有三分之一

的儿童没有与生父同住,这其中又有百分之四十的儿童从未见过自己的生父。据统计,离婚一年之后,大多数的父亲都渐渐与亲生子女疏远,有人把这个世代称为“没有父亲的世代”。我们很难想象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子女,身心会不受其影响。

爸爸不再梳我头?

在美国对离婚子女长期追踪的实证(Empirical Studies)研究中,被公认为最具有权威的,大概要算心理学家华勒丝汀(Judith Wallerstein)博士至今已持续了三十年以上的长期追踪研究。

华博士自一九七一年就开始针对上百位离婚子女做详尽而深入的心理访谈。她看着这群孩子长大成人,对他们每人的身心发展有极为深入的观察与了解。三十年来,华博士累积了极为丰富宝贵的临床资料,大约每过七年,她就整理出一份综合报告,让学术界、治疗者,甚至整个社会对离婚子女的心态、挣扎或需求有多一些了解。

华博士发现,不管离婚在北美是多么“正常”的现象,周围有多少同学的父母也离了婚,这些受离婚涉及的子女都难免自问:“为什么父母离婚这件事会发生在我身上?”“父母为什么要分开?为什么连我也不要了?”“父母想要离婚,为什么一点也不考虑到我的痛苦?”“为什么爸爸在梳另一个小女孩的头,却再也不能替我梳头了?”┅┅

这些父母离异的孩子们,比其他小孩要来得寂寞,甚至感到绝望,觉得缺乏父母的爱与保护,他们心中愤怒,却怕惹父母伤心或生气,而努力把这些伤痛的感觉隐藏起来,但他们成长之后却变成心中满怀愤怒的年轻人。

这些接受华博士长期追踪研究的离婚子女,呈现两个共同的心理特征:

(1)对亲密关系的爱情,又渴慕又害怕,对人容易敏感,特别怕被人拒斥、背叛或抛弃。

(2)较缺乏承受失落(loss)的能力,在事业上或人际上受挫时,特别容易受伤。其他的心理影响包括缺乏自信,担心自己不够男(女)性化。而许多才能出众、父母离婚的女性,竟然因低落的自我形象而“下嫁”条件比她们差很多的配偶,而她们婚后的生活也相当不理想。此外,她发现离婚子女也较缺乏成就动机,有较高的酗酒、吸毒与犯罪率,也有不少人不敢结婚,或婚后不敢生小孩,唯恐将来子女会遭受像自己一样痛苦的命运。

强留婚姻争议多?

离婚子女对冲突特别敏感,“心里怕人”的现象也在其他实证中得到证实。例如,Amato与Keith 两位学者,对历年来九十二个有关离婚子女心理适应的研究报告做综合分析后,发现离婚子女平均在社会与心理的适应上,的确比常人有更多的挣扎。

然而,父母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为子女的缘故而留在婚姻之中,这样做对子女是否真有好处,至今仍是个充满争议的问题。请待下回分解。

前文提及那些陷入强迫性重复的人,若不经医治,很少有人能自己从不断重蹈覆辙的恶性循环中脱身,而他们潜伏心底的心理创伤,也会影响到他们婚姻的幸福。那么,这些心灵受创的人要如何才能得医治呢?

对心理受创较重的个案而言,他们可能需要较深度的心理治疗。举上文中这位

男主角为例,他需要经过一段“Grieving”(哀伤) 的过程,换句话说,他需要去面对潜意识中最伤痛的部份,不但去检视自己伤在何处,还要从新的角度与正性的情绪经验中,去了解、整理与医治过去的创伤。

相爱容易相处难?

这个过程虽然辛苦,然而他所学到的功课却是无价的,也是无人能夺去的,同时他付上心血所换得的心灵医治与人格整全,也将为他将来的婚姻幸福奠下美好的基础。

从以上对“强迫性重复”这个深度心理现象的探讨,我们应能清楚看到“婚姻关系”与“亲子关系”是息息相关,丝丝相扣的。父母婚姻的不幸,造成家庭病态,影响了子女人格难以健全成长。子女的心理创伤,又使他们成长后,在择偶与爱情的路上,要比常人遭遇更多的痛苦坎坷,使婚姻与家庭之病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那么,我们该如何终止这样的恶性循环呢?我们必须要全盘了解现代婚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必须去检视我们自己目前亲密关系的状态,我们更要去学习活在爱中的秘诀。让我们来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现代婚姻所面临的挑战。哈佛大学经济教授Juliet Schor 研究美国家庭经济的变迁时发现,当前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工作时数,要比一九七零年代多出了一万个小时以上,同时,每人每周可以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至少减掉了十个小时。有个全球性的趋势,工作主管为了生存竞争,要求每人更加卖力,提升效率。然而因着物价的膨胀,每个家庭的净收入相对减低。一个家庭如果要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平,变成夫妻两人都必须出去工作。

当丈夫不再是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时,男女间的角色期望,两性之权力结构都受到巨大的冲击。随着现代人角色的多元化,人际关系无言的规律也变得极其错综复杂。近三十年来两性关系的变化,很可能大于过去三百年的总和。现代人对婚姻品质的要求直线上升,但夫妻彼此相爱的能力与技术却未能相对提高。在讲求功利速成的社会中,我们都想品尝甜美爱情的果实,然而在婚姻家庭这么重要的事情上,却没多少人肯像上驾驶学校学开车考驾照,或像进研究所拿MBA 文凭一样,真正付代价去学习爱的功课。在繁忙紧张的生活中,现代人较不愿下功夫参与过去传统中有益于维护婚姻家庭的教会与社区活动。加上现代夫妻平日没时间沟通,唯有在心理毫无防备,为一点小事突然间起争执,双方怒气填膺,面红耳赤时,才来作徒伤感情,却不能解决问题的“强烈沟通”。

貌合神离成怨偶?

于是,中外皆然,不但离婚率剧增,勉强留在婚姻中,情感上却早已离异的怨偶更是随处可见。据上海市徐安琪教授所做的一个六千人样本的统计,你侬我侬婚姻甜蜜的夫妻只占百分之三,在水深火热之中,处于离婚边缘的超过百分之二十二,其余的都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婚姻状态之中。

根据美国最受尊敬的婚姻心理学家约翰.葛特蒙(Dr. Gottman) 的研究,在预期四十年的婚龄中,美国人第一次婚姻以离婚收场的概率是百分之六十七。离婚者中,大约有一半是在结婚后七年之间离婚的。所以美国人戏称“七年之痒”还是有几分道理的。离婚后大约有百分之八十七的男人与百分之七十二的女人会再婚,但是第二次婚姻再次破裂的机率,是百分之七十七。

在华人中间的离婚率又如何呢?如果用同一年中结婚与离婚对数之比来做统

计,目前台湾已超过三比一,就是三对新人步上红毯之时,就有另一对怨偶在法院里办离婚。新加坡的离婚率紧随其后,而北京与上海的离婚率早就超过百分之二十五。这种离婚率有增无减的现象,真是令人触目惊心。离婚对社会经济、双方亲友与家人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子女身心的发展,更会带来不可忽视的伤害。

据美国人口普查,每年至少有一百万名儿童受到父母离婚的影响。有三分之一的儿童没有与生父同住,这其中又有百分之四十的儿童从未见过自己的生父。据统计,离婚一年之后,大多数的父亲都渐渐与亲生子女疏远,有人把这个世代称为“没有父亲的世代”。我们很难想象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子女,身心会不受其影响。

爸爸不再梳我头?

在美国对离婚子女长期追踪的实证(Empirical Studies)研究中,被公认为最具有权威的,大概要算心理学家华勒丝汀(Judith Wallerstein)博士至今已持续了三十年以上的长期追踪研究。

华博士自一九七一年就开始针对上百位离婚子女做详尽而深入的心理访谈。她看着这群孩子长大成人,对他们每人的身心发展有极为深入的观察与了解。三十年来,华博士累积了极为丰富宝贵的临床资料,大约每过七年,她就整理出一份综合报告,让学术界、治疗者,甚至整个社会对离婚子女的心态、挣扎或需求有多一些了解。

华博士发现,不管离婚在北美是多么“正常”的现象,周围有多少同学的父母也离了婚,这些受离婚涉及的子女都难免自问:“为什么父母离婚这件事会发生在我身上?”“父母为什么要分开?为什么连我也不要了?”“父母想要离婚,为什么一点也不考虑到我的痛苦?”“为什么爸爸在梳另一个小女孩的头,却再也不能替我梳头了?”┅┅

这些父母离异的孩子们,比其他小孩要来得寂寞,甚至感到绝望,觉得缺乏父母的爱与保护,他们心中愤怒,却怕惹父母伤心或生气,而努力把这些伤痛的感觉隐藏起来,但他们成长之后却变成心中满怀愤怒的年轻人。

这些接受华博士长期追踪研究的离婚子女,呈现两个共同的心理特征:

(1)对亲密关系的爱情,又渴慕又害怕,对人容易敏感,特别怕被人拒斥、背叛或抛弃。

(2)较缺乏承受失落(loss)的能力,在事业上或人际上受挫时,特别容易受伤。其他的心理影响包括缺乏自信,担心自己不够男(女)性化。而许多才能出众、父母离婚的女性,竟然因低落的自我形象而“下嫁”条件比她们差很多的配偶,而她们婚后的生活也相当不理想。此外,她发现离婚子女也较缺乏成就动机,有较高的酗酒、吸毒与犯罪率,也有不少人不敢结婚,或婚后不敢生小孩,唯恐将来子女会遭受像自己一样痛苦的命运。

强留婚姻争议多?

离婚子女对冲突特别敏感,“心里怕人”的现象也在其他实证中得到证实。例如,Amato与Keith 两位学者,对历年来九十二个有关离婚子女心理适应的研究报告做综合分析后,发现离婚子女平均在社会与心理的适应上,的确比常人有更多的挣扎。

然而,父母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为子女的缘故而留在婚姻之中,这样做

对子女是否真有好处,至今仍是个充满争议的问题。请待下回分解。

离婚的高危险期

有了以上这些背景资料,现在让我们继续探讨葛博士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发现。首先,他发现婚姻有两个容易离婚的高危险期∶第一个高危险期是在婚龄(结婚年数)平均5.2年左右的时期,所以俗话所说的“七年之痒”也并非全无道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一般人在初婚时婚姻满足程度都相当高,但大多数人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三个月之后,满足程度就慢慢降下来了。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出现了三角关系。爱情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自己永远在爱人心中居首位,但孩子一出生就像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此时,在对方心目中到底谁最重要,就变成一个问题了。(注∶连自己亲生子女都可能造成夫妻间的问题,我们可以想像婚者把非亲生子女带入婚姻中所造成的挑战有多大了。) 加上孩子一出生,两人从来没做过父母,平顺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令双方都手忙脚乱,压力剧增。在这个时期,很多丈夫会觉得太太把全副心思都放到孩子身上,不但没顾到他的需要,还把他排除在外。而太太却觉得自己突然必须要同时照顾一老一少两个小孩,觉得压力好大。所以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夫妻潜意识中这些微妙又复杂的心理互动,以免造成婚姻危机。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教授葛特蒙博士(Dr.John Gottman)从严谨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婚姻有两个容易离婚的高危险期。第一个高危险期在婚龄平均5.2年左右,在上文中已讨论过;第二个高危险期则在结婚年数平均16.4年左右的时期。

人生进入下半场

这第二个高危险期,也正好是一个人面临…中年危机?之际。一般人到了这…人生球赛?的半场之时,或多或少会开始反省,替自己人生的上半场打打分数,看看目前的方向是不是自己想一辈子继续走下去的路。大多数东方男性在人生上半场中专注在事业上,一到了这时期,在外冲刺得身心俱疲,为了寻求更高的意义与幸福感,一般都会开始…将心归家?,希望与自己的妻子、儿女建立较亲密一点的关系。而许多东方女性正好相反,开始充实自我,想向外施展,贡献自己的才华。

然而,几乎所有关于婚姻满足度的实证研究都一致指出,大多数人的婚姻满足度自新婚时期开始(有些研究说是从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两三月开始) 就一路下跌,而在此中年危机时跌到谷底;然而有些夫妻在子女离家之后婚姻满足度开始回升,但也有许多夫妻的感情却一劫不复,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婚姻在16.4年时正面临人生中各种巨大的压力∶一面孩子们正进入青少年期,在家里爱唱反调,争取独立,兴风作浪;一面父母开始年老,需要用许多时间、精力去照顾。若此时又面临工作升迁无望,或甚至因经济不景气,公司正改组裁员之时,在家夫妻除了孩子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话题外就相对无言。这些问题通通凑起来,夫妻关系的危机就变得很大。

葛博士发现,不知如何处理两人的差异与冲突,是造成婚龄5.2年时第一个离婚危机的主因。夫妻平日不知如何培育感情,而在16.4年时形同陌路,是导致第二个离婚高危险期的主因。

幸福婚姻三型态

葛博士的研究指出,幸福的婚姻,并不只以一种型态呈现。他发现以下三种夫

妻,日子都过得相当愉快:

1.肯定型∶这是大家心目中所憧憬的婚姻,夫妻相敬如宾,彼此互重、互爱,平日有欢笑,意见不同时虽也会争吵,但却能想办法去互相了解,以合理的方式解决冲突。

2.热火型∶夫妻像坦克车对坦克车,两人都很有主见,也都相信有话直说。他们吵起架来情绪激昂,并且音量很大,他们虽会彼此大吼,也会为吃醋而争吵,但他们说话的内容并不伤人。他们习惯于大声争论,吵架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伤害,反而成为他们婚姻生活的调味料。他们之所以能如此愈吵愈相识,甚至以吵架为乐,是因为他们在平日生活中有许多甜蜜热情的时刻。葛博士的研究发现,这样的夫妻之所以能幸福,是因为他们…存款?(彼此相爱的正向互动)与…提款?(彼此伤害的负向互动)的比率大于5:1。

3.阴柔型∶夫妻像潜水艇对潜水艇,两人都不喜欢争执。遇到冲突时,他们并不忙着指控对方,而能各自安抚自己的情绪,他们也努力去接纳彼此的差异。葛博士的研究发现,这一型夫妻即使有冲突,也没造成大伤害,因为他们与…热火型?一般,平日…存款?与…提款?的比率大于5:1,由此可见平时夫妻彼此在他们的…感情帐户?中…存款?的重要性。

并肩作战存款多

以上这三种幸福夫妻的…存款?,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极为简单的小事,例如:

1)买食物时,看到配偶最爱吃的冰淇淋,就记得顺手买一盒。

2) 白天虽忙着自己的事,偶而也会想想配偶现在正做什么,打个电话问个好。尤其当这些幸福夫妻知道对方有病看了医生,或与上司有个重要的约谈,更会在工作中抽空打个电话或发个电子邮件表达关怀。

3)配偶在外受委屈时,另一方会表达支持,例如:…实在没想到他竟是这种无理的人┅┅。?另一方甚至连什么话都不用说,只要用关怀的眼神,点点头或轻拍你肩膀,都能让你感到莫大的安慰。在人生中有许多风浪,当伴侣能站在我们这方与我们并肩作战,一致对外,就是个大存款。即使与外人冲突时配偶有需要改进之处,在他难过时,也不是个劝告的时机。千万不要在此刻说…太太啊,对方说得有理,你是该┅┅?或是…先生啊,做人要谦虚一点┅┅?,这样做就是个…大提款?,因他会觉得他最信赖的人竟在他需要支持时,站在外人那边来对付他。有智慧的人会在此关键时刻先肯定并支持配偶的情绪,甚至从配偶的角度替他批评外人所做不尽完美之处。当配偶觉得被了解,得到支持,在气头过了之后,较易接纳劝告。

4) 看电视时手搭在对方肩膀或靠着对方;吃水果或看报时脚勾着对方的脚;手拉着手一起听音乐或一起走路等等,这都是些小动作,却自然流露出两人关系的亲匿,进而也能增进两人的感情。

5)称赞对方,用言语或其他方式表达你欣赏并感激对方。

6)分享自己的喜乐。

7)在伤了对方之后,有勇气道歉。这些都是…存款?。

你追我逃危机生

由此可见,只要夫妻平日稍用一点心,以…存款?来保护婚姻,增进幸福并不难。( 除了第四点之外,不管你们目前关系如何,其他六点可以马上运用到你们亲

密关系之中,增进你们的感情。唯有第四点使用时要小心,若你的伴侣是…逃避者?而你是…追逐者?,以上这些动作要是对方不喜欢,你的…存款?对他来说将变成…提款?,那就不要用这个要诀。)葛博士把上述三型的夫妻称为…Regulated Couples?。笔者把这观念意译为…情感掌控优良?的夫妻。他的研究中也观察到有下列第四型夫妻。

4.追逃型∶夫妻像坦克车对潜水艇,一方急着把架吵完,另一方却逃之夭夭。葛博士把这类夫妻称为… Unregulated Couples ?,即…情感失控夫妻?。这类夫妻极为罕见,但他们这一追一逃的现象会给他们的婚姻带来极大的挑战与危机,因而他们更需要努力使两人…存款?与…提款?的比率大于5:1。在下一篇我们会详细讨论这一型的夫妻。

葛博士的研究中,有一项令人莞尔的发现:…会帮忙洗碗?与…会流露心中情感?的男人活得比较久。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不知道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不知是因夫妻感情好,所以丈夫觉得安全,容易流露心中感觉,也乐意洗碗;或是因丈夫能分享内中情感世界,也甘愿洗碗,这样…存款?的结果使夫妻感情愈来愈好。不过,只要男人能这样做,对婚姻一定有帮助,并且他活得久的机率也增高。

加倍存款补赤字

接下来,笔者要开始探讨婚姻成败的关键。在北美有关婚姻心理最受尊重的尖端研究中,除了华盛顿大学葛教授的研究之外,还有丹佛大学以豪尔.马克蒙博士(Dr. Howard Markman)为首的研究群体。他与上一期所提到的史坦利博士多年来一起下苦工,长期观察,研究情侣在婚前婚后关系的变化,也比较幸福与破碎的婚姻。与葛博士一样,要找出什么样的行为造成关系的绝裂,什么因素可以重建亲密关系。

马博士的研究群体,综合了过去三十年的研究,发现:…长期避免冲突?是造成现代夫妻离婚的第一号原因(The number one predictor of divorce is Habitual Avoidance of Conflict)。他的研究与葛博士的研究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葛博士发现经常冲突的夫妇,平均心跳比恩爱夫妇高出十七下。从丈夫对妻子…轻蔑或鄙视?的态度与行为,能测量妻子是否会受病毒侵入而发炎生病(Infectious Disease),因为长期痛苦紧张会造成免疫系统减弱。经常生活在水深火热冲突中的夫妻,平均寿命比恩爱夫妇少四年。马博士也有类似的结论,他极为重视夫妻间冲突的处理,因稍不留心,冲突就可能失控而摧毁婚姻。他甚至认为夫妻间一个…提款?,可能需要五到二十个…存款?才能消弥带来的伤害。

增进关系有良机

其实,笔者认为冲突是通往亲密关系的康庄大道----只要知道如何处理。

在下一期,笔者将综合华盛顿大学与丹佛大学两大研究中心的实证研究结论,来仔细探讨这几项至为重要、破坏婚姻的…杀手?。

上期谈及…处理冲突?的重要性。综合过去婚姻心理学界的实证(Empirical)研究,发现造成现代夫妻离婚的首要因素是…长期习惯性地避免冲突?。

危机就是转机

夫妻会逃避冲突,是因为冲突会带给双方痛苦,而他们却无法有效地化解冲突。

事实上,笔者认为冲突对婚姻而言,可以是个…化装的祝福?,只要处理得当,它可以为婚姻注入生命力,成为通往亲密的康庄大道。冲突是婚姻的一部份,是双方深入互相了解的重要契机。因为,冲突常发生在夫妻一方或双方真正在乎的事上。冲突之际,乃是双方真情流露之时,若不懂得善用这些沟通的良机,许多夫妻的关系就由新婚蜜月时之…相敬如宾?演变成…相见如兵?(大动唇枪舌箭,兵刀相见)。

争吵之时,心理的伤痛往往超过肉体的伤害,若两人长期逃避冲突,关系就会逐渐冷淡,最后成为…相见如冰?。中国俗语道…哀莫大于心死?,关系若到此地步,就要花极大功夫才能医治。然而夫妻若能把每个冲突都视为一个Crisis…危机?,…危险?加上…机会?,双方好好学习沟通与化解冲突之技巧,学会安抚自己的情绪,努力去了解对方之心境与感受,同时想办法去妥协,去投桃报李,让对方也能达成心愿,如此,夫妻就能因每次冲突之化解与修复,而越来越…相知?、…相爱?。有些婚姻心理实证研究指出,若懂得处理冲突,冲突可以是平淡婚姻生活中的…调味料?,并对于…Long term marital satisfaction?(长期的婚姻满足程度)大有助益,这些论证正好支持了笔者上述之看法。

谨防婚姻杀手

若想有效地化解婚姻冲突,我们就必须更深入地去探讨和了解婚姻冲突。在当前全球探讨婚姻成败关键的实证研究中,最受推崇的,大概要算美国华盛顿大学葛特蒙(Gottman)博士的研究群体与丹佛大学以马克蒙(Markman) 为首的研究群体。葛博士与马博士都下了将近三十年的苦工,长期追踪数以千计的夫妻,仔细观察并分析夫妻们在冲突之中的互动。两个研究群体都不约而同的看见,在众多的夫妻互动行为之中,有几类行为对婚姻有…超级杀伤力?。双方的研究,都非常清楚的看见,这些超级杀手在每个婚姻中都存在,而婚姻与爱情成败的关键,就取决于夫妻能否…认识?、…警觉?、…预防?并…矫治?这几个婚姻超级杀手。凡是无知,任凭这几个杀手肆无忌惮地在两人之间自由发展下去的,他们的婚姻就不幸地渐渐走向死亡之路,最后,真的无奈地变成…爱情的坟墓?。幸而,实证研究发现,针对每个超级杀手对婚姻所下的剧毒,也都有相应之…特效解药?可以救命。而两个研究群体的实证研究资料都指出,凡能虚心学习,…求知?、…力行?的夫妻,他们离婚的机率就显著降低,而他们婚姻幸福与满足程度就显著增高。这个研究结论让笔者想起一段极有智慧的话∶圣经箴言二十四章五节说∶…A wise man has great power,and a man of knowledge increases strength ?。英文比中文更能达意,说到知识就是力量。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笔者把它改为…要幸福快乐的人,没有不学心理,努力求知、力行的权利。?

婚姻四大毒瘤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深入探讨葛博士与马博士对婚姻超级杀手的研究。葛博士发现,夫妻间有四类严重破坏婚姻关系的行为∶

1. Criticism…批评?

2. Contempt…轻蔑?

3. Defensiveness…防卫?

4. Stonewalling…筑墙?

他以新约圣经启示录第六章中的…白?、…红?、…黑?、…灰?四匹马之…灾祸四骑士?来

称呼以上这四类…婚姻终结者?。上述每匹马出现时,都给世上带来极大灾祸,葛博士也认为,上述每项行为在婚姻中出现时,也给两人间的爱情,带来极大的伤害。

丹佛大学的马博士也在累积将近三十年的实证研究后,提出婚姻四大毒瘤∶

1. Escalation …战火升高?

2. Invalidation…否定?

3. Negative Interpretation…负向诠释?

4. Withdraw…退缩,逃避?。

两个研究中心的发现,在表面上虽然不是完全一致,然而,读者们可以从笔者下面的综合分析中看见,葛博士与马博士的研究成果,有极多不谋而合之处,为彼此的研究成果互相做了强烈的佐证。

笔者在与葛、马两位导师讨论之后,大胆地将他们的研究成果综合整理成下列四大…爱情超级终结者?∶1.…轻视、否定?、2.…防卫、反击?、3.…负面诠释?、4.…筑墙逃避?。现在让我们逐项详细讨论。

1.…轻视、否定?∶

笔者将葛博士所提之…Criticism?与…Contempt?与马博士之…Invalidation ?归纳在这一类的破坏性互动之中。夫妻在日常生活中对彼此失望与不满是无法避免的。在失望之时,彼此难免会抱怨。懂得如何…快快的听,慢慢的动怒?,来表达对彼此的不满是很健康的,也可以促进彼此的沟通与了解。

据笔者对葛博士研究之了解,他把这类的沟通分为三个层次∶1…Complaint?…抱怨?、2…Criticism?…批评攻击?、3…Contempt ?…轻蔑?。能懂得区分这三者之间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抱怨是健康的,但若不懂得如何抱怨,则抱怨会恶化成…评击?,甚至变成…轻蔑?,而后面两种行为都严重伤害婚姻,让笔者举例说明∶

避免显露轻蔑

夫妻间最常见的冲突之一,是有关守不守时的纠纷。当丈夫迟归之时,若妻子说∶…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饭菜都凉了,我也等得好饿。?这是抱怨,妻子平实地描述丈夫造成她困扰的行为,是不错的沟通。虽然,天下大概不会有人喜欢听别人抱怨,但她这样表达,一般来说对他们的婚姻不会造成大问题。

对同样这件事,如果她说∶…你这个人怎么搞的,总是不守时,要别人等你,迁就你┅┅?这时这句话就变成了…评击?。因为她用的言词,已经不光是说到丈夫的行为,而涉入…人身攻击?,超越了描述行为的层次,去论断丈夫的人格。

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犯上述这类…评击?别人的错误。在日常婚姻生活中稍不留意,…你这种人就是懒?,…你最爱鸡蛋里挑骨头,没有事情能让你满意?,…你这人真浪费,没人在房间里也不关灯┅┅?或…你真自私,总是只想到自己┅┅?上述这些话很容易就脱口而出。也许说的人没有恶意,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实证研究指出,听的人面对这些对他(她) 人格的论断,会有被否定,不被尊重的感受,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该警觉,并时常操练自己,不让这种不造就人,伤人感觉的话语随便脱口而出。

如果在论断对方人格之外,再加上蓄意伤害,这时,…评击?就变成…轻蔑?。例如,在丈夫迟归时,妻子指着他怒吼∶…你死到哪里去了?知不知道现在几点了?你是什么样的爸爸?要全家饿死吗?晓不晓得你一直无法被升迁,就是因为你这老是不守时的死毛病?┅┅?因着自身的不满,受挫折或受伤的感觉,这位妻子

不但攻击了丈夫的人格,也在发泄自己怒气的同时,恶意在丈夫自尊最脆弱之处(未能升迁)去伤害对方,短短几句言词,却充份表达出妻子对丈夫的否定与轻蔑。

用赞美取代怦击

葛博士所归类的…怦击?与…轻蔑?等行为在马博士的研究中都被定义为…Invalidation?(否定) ,因为这些行为都含着对配偶的轻视与否定。实证研究指出,当一方的抱怨长期被地方漠视,或置之不理时,抱怨的一方很可能会因自己心中的需求不得满足,挫折或疼痛感之不得抒解,而把…抱怨?升级为…怦击?或甚至变成…轻蔑?,要用更强的情绪甚至伤害来迫使地方就范。实证研究指出,即使在最幸福的婚姻中,也会有上述三种行为的出现,然而,彼此恩爱、又有智慧的夫妻,不会常用…怦击?与…轻蔑?,任凭这些婚姻终结者去摧毁两人的幸福。…怦击?的特效解药是…第一人种的沟通?,对…轻蔑?的特效解药是多彼此…欣赏与赞美?,笔者在将来讨论医治并强固婚姻之要诀时,会进一步说明如何在行为上把这两剂特效药运用在日常婚姻生活中。

一般人以为,活在痛苦婚姻之中的夫妻,他们吵架的频率,一定远远超过幸福的夫妻,而他们吵架的内容也一定与幸福的夫妻不同。然而,当代最尖端之婚姻心理实证研究发现∶平均起来,痛苦的夫妻与幸福的夫妻争吵之频率并没有显著差异。不但如此,痛苦或幸福夫妻吵架的内容竟然也非常相似,都同样会为金钱、权力结构、家务分配、姻亲关系、子女教养等等主题而争吵。

爱情终结者

既然吵架之次数及内容与婚姻幸福与否无关,那么决定婚姻成败之关键又是什么呢?葛博士(Dr. Gottman)与马博士(Markman) 的实证研究都指出婚姻能否幸福,取决于夫妻是否能成功觉察、确认并处理「轻视、否定」,「防卫、反击」,「筑墙、逃避」与「负面诠释」等四个「婚姻爱情超级终结者。」

上一期,我们已经开始探讨第一个终结者「轻视、否定」。在能够成功地处理这个婚姻杀手之前,读者们必须能清楚地分辨亲密关系之中正常的「抱怨」与具破坏性之「怦击」及「轻蔑」三者间之不同。

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许多夫妻会为双方用钱的方式而争吵。例如,当一个丈夫从小家贫,而妻子却成长于丰裕的家庭,两人在自组家庭,婚后经济尚未稳定时,很自然地就会为金钱而产生冲突。此时如果丈夫对妻子用钱的习惯不满,对她说:「你打长途电话时,能不能请在晚一点、电话收费较便宜时再打?」或是「你买衣服时,能不能在减价时才买?」当他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妻子某些行为的不满时,是「抱怨」,有益于两人之间的沟通与婚姻的健康。

如果丈夫说:「你这个人吃米不知米价,为什么可省的地方不多省省?」「你怎么这么自私,我平日省得要死,连这冬天的手套都用了十年,你却想都不想就买了套自己喜欢的洋装?」此时,他的话语中虽然也描述了她的行为,但却充满了对她人格或个性的论断,所以这是「怦击」。

炮轰留余地

如果在人身攻击之外,再加上恶意伤害,例如,丈夫在话里带刺,故意去侮辱伤害对方:「呦!千金大小姐一个钱都不会赚,却又一下大手笔添了盛装,告诉

你,都已经胖得像猪了,再好看的衣服穿在你身上也都蹧蹋掉了┅┅。」此时,「怦击」就变成极具杀伤力的「轻蔑」了。

但,不涉及人身攻击,只针对伴侣行为之「抱怨」虽是健康的,发言者也该注意,别在短时间内做太多「抱怨」。笔者过去受军训学领导统御时,记得老师一段很有智能的话。他说做长官的要留心,不要让同一个兵在一天之内被斥责三次以上。如果他已经被其它三个长官各训一次,则即使他所犯的错误再使你看不顺眼,你也要忍一下,明天再找机会指正他,要不然他有可能受不了而反弹,那就对大家都不利。

如果一个妻子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对先生说:「你头发太长好难看;你衣服颜色也不对,跟裤子不配。你怎么忘了帮我寄信?你今天去接小宝为什么会迟到?回到家来就一直看你的足球,为什么不到厨房帮我一些忙?┅┅」实证研究中发现,像这样「连环炮」一般的「抱怨」,会使对方觉得一无是处,这一长串的「抱怨」虽是针对伴侣的行为,但它的累积效果,可以像「评击」一般有杀伤力,让配偶觉得受到「人身攻击」。若想减少这些行为的破坏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日多彼此赞美,多互相「存款」,多学习第一人称的沟通.

火上别浇油

第二个爱情终结者:「防卫反击,战火高升」(Defensiveness and Escalation)。「怦击」、「轻视」与「否定」往往导致「防卫」与「反击」。当一个人觉得被伤害、被侮辱时,最自然的反应,就是一面替自己辩护,一面攻击对方,希望对方知难而退,不再继续使你难受。然而,实证研究却清楚指出,「防卫」与「反击」只会造成恶性循环;双方用唇枪舌箭互相伤害的结果只会使战火节节高升,严重伤害夫妻间的友情与亲密感。让我们再用丈夫迟归为例,如果太太用批评的口气对丈夫说:「你到哪里去了,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晓不晓得现在几点钟了?」

丈夫防卫地说:「要不是你爱花钱,家里经济紧张,我才不想加班呢!」

妻子:「我没乱花钱,你不要冤枉人,这个月我只买了一件衣服┅┅」

丈夫:「你上个月买了两件┅┅」

妻子愤愤地说:「虽然我钱赚没你多,我也一样上班,回家又要做大部份的家事,偶尔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你就斤斤计较┅┅你也不想想,到底是谁害我们家里经济紧张?要不是你一直寄钱给你那没人要的姐姐┅┅」

丈夫脸红脖子粗地说:「你给我住嘴┅┅不准你侮辱我的家人!」

妻子叉着腰吼回去:「你要怎样?你敢动手打人?天下哪有这码子事,只准你骂人,却不准我回嘴,我偏要说┅┅」

丈夫怒吼:「你混帐,再不住嘴,我就跟你离婚┅┅」

妻子更火了:「你竟敢威胁要离婚?当初那么多医生追求我,只怪我被爱情弄瞎了眼,下嫁你这穷小子┅┅没想到你现在竟丧尽天良,离婚就离婚,有种明天你就给我搬出去。」

丈夫:「何必等到明天,我现在就走┅┅」把大门重重一摔,掉头而去。

小骂变大吵

谈到「防卫、反击」这爱情终结者(Terminator)有几个特色:

1.不肯承担责任,也不会道歉,不看自己可能亏欠别人之处,只一味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喜欢自己扮演那「无辜牺牲者」(Innocent Victim) 的角色,而使

女人的恋爱心理分析

女人的恋爱心理分析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最天真,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少女 人因为恋爱而越来越精明,越来越喜欢耍心机。院长前些日子听说大学同班的一个“心机女”小晶终于嫁给了高富帅男友,想起那些年她在我们面前秀的恩爱,和朋友聚餐的时候,聊起 这些年她为爱情耍的心机,不由的感慨万千。女人,有时候,因为无邪烂漫而备受男人疼惜,也因为耍的“小心机”而不断吸引着男人的目光,叫人欲罢不能。那么,女人有哪些恋爱心理,别人很难懂呢? 1、前任是死敌,怎么也绕不过去 谈起前任,男人或许会痛,会惋惜,但女人谈起男人的前任,说不上咬牙切齿,至少少不了吃上一桶醋,但小晶的做法却出乎人意料。 小晶和男友在一起三年的时候,熟悉男友的每一任前任,虽然男友绝口不提,但小晶心里明白,得不到的始终是最好的,那些前任早已化为窗前的白月光,留在男友的心里。 说心里毫无芥蒂是不可能的,但小晶按捺住那些急躁的年头,不去问,也不去管男友的过去。有时候,不做即是最好的做法。小晶的男友反而好几次郁闷小晶都不吃醋,反倒更加关注小晶。 2、傻白甜是伪装,撒娇是利器 男人普遍都有大男子主义,柔弱单纯的女生更容易激起他们的保护欲,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女人不仅性格上越来越“汉子”,外貌上也逐渐偏向中性,这让男人情何以堪? 小晶其实也是个女强人性格,天生的好胜心让她在大学的

时候就如鱼得水,但在爱情面前,她却放下强势的性格,愿意让自己成为男人怀里的那个小女人,这一点就很值得人借鉴。 3、投其所好,攻其不备 男人和女人能走在一起,无论是因为兴趣还是因为性趣,总归是有个一个共同点摆在那里,才会千里姻缘一线牵,将两个陌生的男女的缘分拴在一起。 但不可能每一对情侣都是因为共同的情趣爱好而走在一起的,更多的情侣是在磨合和取舍中逐渐聚在一起的——让对方的爱好成为自己的爱好,让这个共同点成为彼此的重要联结。 4、隐藏真正自我,只展现完美一面 女人如果想要藏起一样东西,哪怕男人把整个地球翻过来也不一定能找到。这个道理放到恋爱中也说得通。 女人在恋爱之中,总是希望在对方面前呈现出来的是自己最美,最棒的状态,因此,女人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妆扮、服饰等等,也会藏起自己性格上的粗鲁的一面,说话也变得娇嗔而又轻柔。 5、一千种方法来证明男友的爱 恋爱中的女人最喜欢听到的,就是男友对爱情的誓言“我爱你。”,虽然这句话很俗,也很短,但对于女人而言,却是一个保证和承诺,但男人对于女人的这类要求,刚开始的时候还会不厌其烦地陪着,但到了后面不一定会一如前夕,而每到了这个时候,女人的各种招数都出来了:撒娇、卖萌、亲亲……只为了得到这看似轻飘飘实则意义非凡的话。

心灵捕手心理学分析

心灵捕手心理学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心灵捕手心理学分析 《心灵捕手》描绘了一位愤世嫉俗的青年威尔,透过与心理医生西恩的情感互动,逐渐自我揭露对人际互动、知识求问、爱情探索、人生信念、以及亲情伤害等心理过程,走出童年受虐的阴影,并尝试与他人建立亲密及信任的关系。透过这部电影,我见证了威尔从行为到心理的点滴变化,也从中学会了要多与人交流并完善自我的心理弱点。 威尔是一个自甘堕落的天才,他经常和几个问题青年一起打架斗殴、偷盗乃至袭警,并时常去MIT或哈佛大学,“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他能轻易解决数学教授和同事用数年才解开的难题,却甘心当一个落魄的清洁工。其实,这种外部表征的分裂源于威尔内心的分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逻辑,我们认为,自己的某些特质是“好我”,这些特质可以让自己维持并促进关系的发展,而自己某些特质的是“坏我”,这些特质会导致一个关系的疏远甚至结束。威尔的逻辑是:“天才”是坏我,“平庸”是好我。他认为天才并不能换来关系中的亲密,而平庸倒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每当他展现天才时,其实多数时候都是在疏远乃至结束一个关系。所以,我们看到,他的聪明都用到了刺激心理医生、“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等事情上。而尚恩却告诉他,他狂妄的聪明自信,不过是对痛苦的防御罢了。这种防御是一堵墙,令威尔只敢与书本建立关系,而不敢与外部世界直接建立关系。这深深刺痛并震撼了威尔多年以来封闭孤独的内心世界,并让他渐渐对教授建立信任,并向其袒露心声。 接下来,尚恩让他明白,有时候不完美的东西才是好的。威尔深爱着一个女孩,却始终不敢深入了解她。因为他认为对方太完美了,不敢接近或不敢破坏这个幻想,或者,用威尔的话说“现在她很完美,我不想破坏”。但其实是我们惧怕自己的不完美被对方看到,也害怕通过与对方的深入了解,渐渐发现对方身上的种种缺点,从而影响甚至颠覆对方在自己心中的美好想象。为了让威尔看到这个逻辑的内在荒谬性,尚恩不动声色地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尚恩说,他的太太放起屁来特别厉害,一次,他被太太的屁惊醒了,接着,他家的狗叫了起来。最后,太太自己也被弄醒了,问他,是不是你在放屁,尚恩说是,因为他不忍心告诉太太她被自己的屁臭醒了。尚恩讲这个故事时,威尔忍不住大笑起来,尚恩自己也忍不住狂笑起来。故事讲完后,尚恩解释说,真实就是美,“不完美才是好东西,它可以选择谁进入我的世界你的女生也不完美,关键是,你

恋爱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

《恋爱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浅谈我的爱情观

浅谈我的爱情观 内容摘要: 爱情这一自古至今永恒的话题,总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它或如火一般激烈;或如水一般柔情;或如繁星一般灿烂。它可以给你带来甜蜜,可以给你带来温馨,但也会带给你一些或多或少的烦恼。所谓爱情,即尊重、理解、关心、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需要磨练。也希望每个人在爱情的历程中,以爱开始,以情相守。 关键词:浪漫、责任、成长 曾读过诗经中质朴的对爱情的描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曾读过泰戈尔的经典诗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曾读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名言“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曾看过经典爱情悲剧《罗密欧与茱丽叶》感受到爱是伟大的,爱是幸福的,有人说爱情是场冒险,赌注是一生的幸福。其实,爱情是每个人都必需经历的过程,在爱的过程中,学会承担一种责任,逐渐成长,逐渐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 一、学习《爱情心理学》之前 在学习《爱情心理学》这门课之前,我对爱情没有一种具体的了解,可能就单纯的很喜欢电影或电视剧里浪漫的情节,或者是里面帅气的明星;可能就是小说中那些幸福的情节描写或者是其所宣扬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可能就是看着身边一对一对小情侣们的甜蜜和温馨。于是,对那些美好的几乎纯粹的爱情十分向往。我一度认为在爱情中,我需要的男朋友就应该是一个接近于白马王子的人。他至少要关心我,宠我,包容我的坏脾气,他必需温柔体贴,懂得保护我,不能三心二意。同时,他要处处让着我,不能跟我吵架,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要听我的,

不能逼我做我不想的事情,在生活中必需有责任心,有担当,成熟稳重……总之我要的就是一种趋近于完美的爱情。当然,我还有对生活习惯的强烈要求,我需要我们的兴趣爱好也一样,行为习惯也不能相差太大,例如,我希望他不抽烟,不喝酒。如果他之前有这样的不良嗜好,我希望他能够改正,我想如果他很爱你就一定会为你改变。同时对待事情的看法也要相差不多,因为他毕竟是要和你共度一生的人,我想我苛刻的要求只是为了在爱情的长跑中能够不在中场退出,能够胜利到达终点,能够有被人羡慕的爱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直到永远。 二、在学习《爱情心理学》之后 在上完课后,我又重新认识了爱情,同时也渐渐发现在爱情的历程中,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所谓爱情,即尊重、理解、关心、责任。这四个词看似简单,却字字铿锵有力。这包涵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这使我对爱情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在爱的过程中我其实考虑自己的部分实在太多了,我的种种要求近乎苛刻,种种希望近乎太完美,在现实的条件下,这种童话爱情是不可能存在的。在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克服,我们不是活在没有现实的真空中,爱情是需要相爱的人互相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的,你不能忽视这些问题,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但这一切都必需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脱离实际的爱情,是不会长久存在的。 在课堂上,老师为我们解答了爱的释义,Love这一单词的含义是这样的:L——Loyal——忠诚,O——Observant——用心,V——Valiant——勇敢,E——Enjoyment——喜悦。其实在整个爱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对爱情忠贞,在一起就代表一种责任,一个没有忠贞的爱情就是形同虚设,忠于爱情,才能有甜蜜而长久的相守。其次,我们需要用心面对这一感情,用心去爱,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创造,努力用心的营造属于只有你俩的爱情天堂。然后,我们还需要一颗勇敢的心。爱情需要勇敢,需要坚强,需要你勇敢的为自己的爱情打拼,勇敢的

爱情心理学

试述女孩在恋爱中应有的心态 内容摘要: 如何认识真正的爱情?怎么去恋爱?获取幸福的途径是什么?这是每个恋爱中的男女都在逐步探寻的问题;源于男女的天生差异,女孩在恋爱过程中往往会比男孩更多的表现出敏感、多疑以及不安的情绪,面对恋爱中的挫折,她们常常很脆弱,甚至采取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方式来宣泄不满;本文就是从女孩在恋爱中的心理入手,以自己和身边的闺蜜为主要分析对象,浅谈女孩在恋爱过程中心情波动频繁的原因,提出调节、宣泄情绪的积极处理方法,以及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恋爱这种亲密关系。 关键词: 恋爱幸福女孩亲密关系 Abstract:How to know the true love? How to love? What is the way to obtain happiness? This is the problem that every man and woman in love are gradually explore; from men and women inborn differences, girls in love in the process often than boys more show sensitive, suspicious and uneasy mood, face love of frustration, they are often very fragile, and even some of their adverse way to vent discontent; this is from the girl in love with the psychological, to its side and close friend is ma in analysis object, the girl in the process of love mood fluctuates frequently causes, put forward to adjust, emotional catharsis activ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hould take what kind of attitude towards love this intimacy. Key words:love happy girl intimacy 一、了解自我

对《心灵捕手》的心理分析

天才为什么自甘堕落——对《心灵捕手》的心理分析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蓝勃教授是数学界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他获得过被誉为“数学界中的诺贝尔奖”的菲尔茨奖,他给上他课的大学生们留了一道难题,题目写在了楼道的黑板上,并称,看看谁能在学期结束前给出答案。 看看谁能在学期结束前给出答案,蓝勃教授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其实是,我不相信你们有谁能给出答案,毕竟,作为数学界的顶尖人物,他当年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答案的。 但是,没两天,黑板上就出现了答案。但是,这个人并不愿露面,尽管露面可以享受难得的荣誉。 蓝勃教授再下战书,留了第二道难题,这道难题,他和伙伴花了整整两年才解开。 同样,没两天,那个“神秘数学天才”再次给出答案。这次,蓝勃教授看到了“神秘数学天才”的身影,发现他竟然是MIT这所顶尖学府的这栋大楼里的一位清洁工,但这位清洁工并不想被发现,他一边辱骂教授一边跑了。 这是著名的心理影片《心灵捕手》(又译名《骄阳似我》)一开始的情节。看到这种情节,我脑子里冒出一句话,世界是分裂的。MIT的光辉,竟被一个落魄的清洁工彻底盖住了。 他对天才说:你是一个被吓傻的狂妄孩子 不过,外部世界的分裂,源自内心的分裂。这个落魄的男孩,他其实只是在工作之外的少数业余时间做一下解数学难题和读书这种“正确的事”,而多数业余

时间,他是和几个问题青年一起打架斗殴、偷盗乃至袭警等。其中,他最拿手的是去MIT或哈佛大学,“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 这个内心分裂的男孩叫威尔,等蓝勃找到威尔时,威尔已因打架斗殴和袭警而被关进监狱,但蓝勃申请作为威尔的监护人而将他保释,保释的条件有两个:一,威尔要与蓝勃配合解数学难题;二,威尔要看心理医生。 威尔不想看心理医生,但更不想蹲监狱。两害寻其轻,他不得已答应了做病人。 但是,作为天才的病人,威尔接连赶跑5名心理医生。最终,蓝勃找来了自己大学同窗、现在的心理学教授西恩来为威尔做治疗。 同样的,在第一次会面中,威尔也刺痛了西恩。他通过对西恩一幅画作的观察,而看出了西恩当时的心态。西恩的画作是一个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中独自画船的人。对此,威尔看出了两个内容,他对西恩说,第一,你当时正在暴风雨中,第二,你娶了“错误的女人”。 西恩被激怒了,他警告威尔,不要侮辱他已死去的太太,而当威尔再次说“没错,你的确娶错了女人”时,西恩暴怒,他冲上去掐住威尔的脖子并威胁说,如果你再这么说,我会杀了你。 威尔震惊了。以前,他戏弄那些心理医生时,他们的方式先是惊惶,接着是掩饰自己的愤怒,而后是拒绝继续给他做治疗。但西恩不一样,他也被刺痛,但他直接表达愤怒。更不一样的是,这个被刺痛被激怒的男人,答应继续给他做治疗。 在心理治疗中,或者在一切亲密关系中,这都是很关键的一点。

心理学心得体会

心理学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是关于心理学心得体会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心理学心得体会】 英国著名小说家莎士比亚说过:错误并非出自我们的星球,而是出自于我们自身。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其实,在我还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对这个概念似懂非懂,本以为自己虽然对“心理”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小小的心得体会还是有的,但经过老师的教导,才知道自己之前其实根本一点都不了解心理学,不过,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心理学的认识不知不觉中多了很多。 根据老师的教导,结合老师的原话,我对心理学的总结如下:(一)心理学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 (二)学习这门课程,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喜怒哀乐忧伤悲会直接表现为外在行为上,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外在的生活充满愉悦之感。学习这门课程之后,会逐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周围的

人。 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有了许多体会,因此做下以下决定: (一)提高自控能力。可以看到,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实在很多,多到使很多人都没有去学习,整天只知道玩游戏打发时间,虽然我没那么严重,但也差不多,所以我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增强学习自觉性,否则再这么下去也是浪费时光,荒废学业。 (二)克服自卑。我们周围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老师说过,对青年来说,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我要的真正了解我自己,克服自卑。 (三)正确走好感情之路。这一学期的最后一讲,讲的就是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让我感到很震惊,没想到大学生恋爱有这么多学问。老师讲过,有同学们在恋爱过程中,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现。但由于气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故其表现也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尝到爱情之果的酸甜苦辣。恋爱的不顺利,原因很复杂,但气质方面的消极因素无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迟滞,而有的却恰恰受害于过分的灵活通便。所以,拥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识,才能使自己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已经结束了,但它能带给我很多东西。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 学习啦【心理健康论文】编辑:坚烘 爱情是人生最美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独立的人生,延续新的生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篇一 《关于爱情心理研究的探讨》 摘要:从上世纪70世代形开始,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在国外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年来,我国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也逐渐展开,本文拟从爱情的概念、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测量、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相关研究,对其进行了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爱情心理;爱情的概念;结构;测量;影响因素 1.引言 爱情是复杂多变的,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丛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其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研究,并就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2.爱情的概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从自己的理念基础出发,对爱情给出了很多的定义。Wstson认为爱情是由一种性带感引发的天生的情感。Freud认为,对性结合的欲望是情感的中心。当这种欲望被限制的时候,作为对这种挫折的补偿,人们对就会将其他人理想化并坠入爱河。Frommn认为爱是一种工具,用来减少人的分离感和孤独感。Rubin 将爱情定义为一种指向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Swenson)认为爱情就是行动,例赠送礼物、共同活动和坦露私密信息。Centers认为爱情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被回报时引起的反应。Skolnick将爱情定义为一种由情感、想法、文化表征建立起来的建构的体验。这些定义有的关注的是爱情的起源,有的关注爱情的功能,有的则关注对爱情的描述。总之,爱情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每个人对它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3.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

对《心灵捕手》的心理分析.doc

重塑自我 ——对《心灵捕手》的心理分析《心灵捕手》的故事并不复杂,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尚恩教授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被童年经历困扰的天才少年威尔重新找回自我,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此部以人物主导的影片聚焦于男主角威尔心灵受创的自我揭露与重建过程,细腻而真实地开展了一场心灵角力的战争。 威尔是一个自甘堕落的天才,他经常和几个问题青年一起打架斗殴、偷盗乃至袭警,并时常去MIT或哈佛大学,“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他能轻易解决数学教授和同事用数年才解开的难题(顺便说一句,小黑板上写的那道关于排列的题和答案都是很基础的,不是那种能困扰菲尔茨奖获得者多年的难题),却甘心当一个落魄的清洁工。其实,这种外部表征的分裂源于威尔内心的分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逻辑,我们认为,自己的某些特质是“好我”,这些特质可以让自己维持并促进关系的发展,而自己某些特质的是“坏我”,这些特质会导致一个关系的疏远甚至结束。威尔的逻辑是:“天才”是坏我,“平庸”是好我。他认为天才并不能换来关系中的亲密,而平庸倒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每当他展现天才时,其实多数时候都是在疏远乃至结束一个关系。所以,我们看到,他的聪明都用到了刺激心理医生、“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等事情上。而尚恩却告诉他,他狂妄的聪明自信,不过是对痛苦的防御罢了。这种防御是一堵墙,令威尔只敢与书本建立关系,而不敢与外部世界直接建立关系。这深

深刺痛并震撼了威尔多年以来封闭孤独的内心世界,并让他渐渐对教授建立信任,并向其袒露心声。 接下来,尚恩让他明白,有时候不完美的东西才是好的。威尔深爱着一个女孩,却始终不敢深入了解她。因为他认为对方太完美了,不敢接近或不敢破坏这个幻想,或者,用威尔的话说“现在她很完美,我不想破坏”。但其实是我们惧怕自己的不完美被对方看到,也害怕通过与对方的深入了解,渐渐发现对方身上的种种缺点,从而影响甚至颠覆对方在自己心中的美好想象。为了让威尔看到这个逻辑的内在荒谬性,尚恩不动声色地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尚恩说,他的太太放起屁来特别厉害,一次,他被太太的屁惊醒了,接着,他家的狗叫了起来。最后,太太自己也被弄醒了,问他,是不是你在放屁,尚恩说是,因为他不忍心告诉太太她被自己的屁臭醒了。尚恩讲这个故事时,威尔忍不住大笑起来,尚恩自己也忍不住狂笑起来。故事讲完后,尚恩解释说,真实就是美,“不完美才是好东西,它可以选择谁进入我的世界……你的女生也不完美,关键是,你们是否合适”。这次咨询结束后,威尔立即去见他钟爱的女孩——哈佛大学的史凯兰去了。 渐渐地,威尔与史凯兰的感情日渐深厚。史凯兰希望威尔跟自己去加州,证明他爱她。但在威尔的世界里,这种搬迁是最可怕的事情。他先是被父母抛弃,后来四次被送人寄养,其中三次被严重虐待。所以,他内心深处认为,换一个家是可怕的事情。于是,在第一次爱到最深处的时候,他也遭遇了最严重的危机。同时,威尔的事业也陷入危机。数学教授正接二连三地给他介绍优裕的工作,但是,对威尔而

大学生爱情心理学心得体会-精品文档

大学生爱情心理学心得体会 爱情,这一千百年来被人们普遍赞颂、普遍追求的事物,不仅是诗人和艺术家们讴歌的永恒的主题。查字典范文网小编整理了大学生学习爱情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大学生爱情心理学心得体会篇一 我也切合现在大学生的实际心里,确定了属于我自己正确的爱情观。爱情,这一千百年来被人们普遍赞颂、普遍追求的事物,不仅是诗人和艺术家们讴歌的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所向往的美好钥匙。爱情会给人带来什么?会给人们带来莫大的喜悦和幸福,使人们充满巨大的内在力量。它能使陷入困境的人们勇于面对困难,鼓励他们重新站起来去获得生的希望。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对于恋爱对象来说,最大的幸福就在于爱情以自身的存在而使他(她)感到快乐只消瞥一眼心爱的人,我们就会心醉。爱情还会带来什么?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使人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处于失恋中的人们常常因此而失态。如果谁还要因此而承受恋人离逝之痛,那更是一下子容颜憔悴,让人看了也心酸。就连莎士比亚也会问: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还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怎样发生,它怎样成长? 而如今的大学生确也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压力,因此恋爱问题也随之出现。就我而言,爱情始终是纯洁高尚的代名词,并不是呼之而来,弃之而去的玩具。因此对于青年人特别是我们大学生来说培养健康的爱情观与恋爱行为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首先,我

们必须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只有这样的爱情才是坚不可摧牢固的爱情。有话可谈的爱情才会长久。其次,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仍要把建设祖国这一目标放在首位,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了。最后,我们还应懂得爱情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 爱情心理学,即研究爱情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不同于一般心理学,又不同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关于爱情研究的学问,而是侧重于爱情生活这个特定的领域,选取其心理的角度展开研究。因此,它不偏颇于爱情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亦不对爱情行为作一般性的现象描述,也较少涉及爱情的审美标准和道德价值判断问题。它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按照爱情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的层次结构,指出其心理活动的进行及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从中找出带有一定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 然而,爱情无疑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我想这也是学院组织我们听讲座的原因之一吧。同时,爱情也是大学生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特别是这些年来,恋爱之风在大学校园里愈加盛行,它所带来的问题也愈加突出,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虽然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恋爱态度,已由不准谈恋爱发展到不提倡`不反对,最后发展到承认显示,合理引导。但有时这种所谓的引导是苍白无力的。据网上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主演来源依次是同龄伙伴

《爱情心理学》

梧州学院 《爱情心理学》课程论文题目:我眼中的爱情 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13级自动化 学生姓名管想 学号201301910007 2014年 12月 30 日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由我本人独立完成。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等的引用已在文中指出,并与参考文献相对应。 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如在文中涉及到抄袭或剽窃行为,本人愿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及责任。 作者签名:(亲笔签名) 签名日期:2014 年12月30日

我眼中的爱情 摘要:我,今年20岁,恋爱经历不多,因为读过几本关于爱情的书,看过几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又因为选课到爱情心理学,于学期末将自己心中关于爱情的方面写出来。 关键词:爱情;浪漫;学习 一、官方的爱情 因为好奇,上网搜了搜爱情的真正定义。网上关于爱情的还是很多的,既然官方,我认为几个最能官方的说明爱情的就摘要下。 (一)科学里的爱情 从生理学上说起,人体会分泌多种分泌物,如唾液、肾上腺素和雌、雄性激素等。正如巴普洛夫的著名实验,摇铃与狗流唾液之间会产生的反射关系。人在遇到符合交配条件的异性时,也会分泌相应的激素,使人进入亢奋状态,之后再次遇到或想到该异性时,都会分泌激素,反复进入亢奋状态。这种感觉被称为“爱情”。不过,这种爱情好景不长。激素的分泌量有限,当发现该异性不符合交配和其他条件,该分泌现象会逐渐减弱,直到消失。所以爱情会“变淡”。科学的爱情比较可怕,接下来我们看看哲学中的爱情吧。 (二)哲学里的爱情 哲学说,爱是由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印象意识,这种意识由主体发出,由主体作用,当某一主体对某一对象在印象里有一种生命本身的倾向意识时,就是爱的产生,这产生的爱是由爱的主体作用的,并不由客体来主导,是一种主体的生命价值上的拥有。情是美的印象。存在于印象中的美,是心的情的具备,存在于心的美的印象,在生命传递的延绵中产生,产生的这种印象美,在历史的文化里,就是情的事物,一切有关美的心灵感应,就是人的情的发生,这种生命现象的存

心灵捕手心理学分析

心灵捕手心理学分析 《心灵捕手》描绘了一位愤世嫉俗的青年威尔,透过与心理医生西恩的情感互动,逐渐自我揭露对人际互动、知识求问、爱情探索、人生信念、以及亲情伤害等心理过程,走出童年受虐的阴影,并尝试与他人建立亲密及信任的关系。透过这部电影,我见证了威尔从行为到心理的点滴变化,也从中学会了要多与人交流并完善自我的心理弱点。 威尔是一个自甘堕落的天才,他经常和几个问题青年一起打架斗殴、偷盗乃至袭警,并时常去MIT或哈佛大学,“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他能轻易解决数学教授和同事用数年才解开的难题,却甘心当一个落魄的清洁工。其实,这种外部表征的分裂源于威尔内心的分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逻辑,我们认为,自己的某些特质是“好我”,这些特质可以让自己维持并促进关系的发展,而自己某些特质的是“坏我”,这些特质会导致一个关系的疏远甚至结束。威尔的逻辑是:“天才”是坏我,“平庸”是好我。他认为天才并不能换来关系中的亲密,而平庸倒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每当他展现天才时,其实多数时候都是在疏远乃至结束一个关系。所以,我们看到,他的聪明都用到了刺激心理医生、“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等事情上。而尚恩却告诉他,他狂妄的聪明自信,不过是对痛苦的防御罢了。这种防御是一堵墙,令威尔只敢与书本建立关系,而不敢与外部世界直接建立关系。这深深刺痛并震撼了威尔多年以来封闭孤独的内心世界,并让他渐渐对教授建立信任,并向其袒露心声。 接下来,尚恩让他明白,有时候不完美的东西才是好的。威尔深爱着一个女孩,却始终不敢深入了解她。因为他认为对方太完美了,不敢接近或不敢破坏这个幻想,或者,用威尔的话说“现在她很完美,我不想破坏”。但其实是我们惧怕自己的不完美被对方看到,也害怕通过与对方的深入了解,渐渐发现对方身上的种种缺点,从而影响甚至颠覆对方在自己心中的美好想象。为了让威尔看到这个逻辑的内在荒谬性,尚恩不动声色地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尚恩说,他的太太放起屁来特别厉害,一次,他被太太的屁惊醒了,接着,他家的狗叫了起来。最后,太太自己也被弄醒了,问他,是不是你在放屁,尚恩说是,因为他不忍心告诉太太她被自己的屁臭醒了。尚恩讲这个故事时,威尔忍不住大笑起来,尚恩自己也忍不住狂笑起来。故事讲完后,尚恩解释说,真实就是美,“不完美才是好东西,它可以选择谁进入我的世界……你的女生也不完美,关键是,你们是否合适”。这次咨询结束后,威尔立即去见他钟爱的女孩——哈佛大学的史凯兰去了。 渐渐地,威尔与史凯兰的感情日渐深厚。史凯兰希望威尔跟自己去加州,证明他爱她。

爱情心理学课后感

爱情心理学课后感---爱情是什么 机械工程学院机自093班宋飞 0908030234 执子之手,与子共著.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诗经·邶风·击鼓》 爱情心理学的课程随着顾老师对爱情观变化趋势的讲述而收尾了。从主从关系到伙伴关系,从感性到理性,从道德婚姻到契约婚姻,从有性婚姻到无性婚姻,从终身婚姻到阶段性婚姻……人们对爱情的价值取向正逐渐的发生这样的变化。听完最后一节课我深有感触,如果说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男女普遍适用的爱情发展规律。那么当下男女关系的纠结不是“爱的纠结”,是男人不能成为成功人士的纠结,是女人不能忍受清贫的纠结。为了化解这样的纠结,男人就要先创业后相爱,不再承受爱与不爱的纠结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有人说:爱情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伦理的三位一体,爱情的特质是由爱情的结构决定的。当然,从学术的角度来讲,为爱情下这个定义不会引起任何争议,因为它涵盖了生理、心理和社会伦理的方方面面。但仔细品味发觉少了点儿什么。对于爱情是什么什么东西还是让人有点无法理理解。 一、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现代社会,将“爱情”这两个甜蜜字眼滥用得太多了,有时侯,我会想,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我直到现在还依然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真正的爱情应当是优雅的,而不是做秀。”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在大学校园里四处可以见到一对对的情侣,但是我并不羡慕那种整天扭捏作态的人们,因为在更多的时候看来,他们所谓的爱情好像只是摆给别人看的,而非真正彼此相爱,所以更根本谈不上优雅。

爱情,这一长久以来被人们普遍赞颂、普遍追求的美好感情,不仅是艺术家和诗人们讴歌的永恒主题,也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所向往的美好感受。爱情会给人带来什么?会给人们带来莫名的喜悦和幸福,使人们充满巨大的内在力量。她能使陷入困境的人们勇于面对困难,鼓励他们重新站起来去获得生的希望。费尔巴哈说:"对于恋爱对象来说,最大的幸福就在于爱情以自身的存在而使他(她)感到快乐……只消瞥一眼心爱的人,我们就会心醉。"爱情还会带来什么?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使人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失恋的痛苦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 爱情究竟是什么?既让人欢乐,又能让人悲伤,但永远都会被人们追随,真是奇妙! 我曾经读过到一段关于柏拉图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爱情的讨论的描述,我觉得很有哲理,发人深思。爱情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而且也应当具备一眼识佳人的智慧。 我还是相信爱情这种美好的感情的,上至王孙公子,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不能脱离爱情。爱情是两个人共同构建起来的,只有在双方不断的付出与获得中渐渐加深,在相互的宽容与体谅中得到升华。一旦有一方停止了关爱,不愿再付出了,那么爱情就会慢慢消逝。单方面投入的爱情是脆弱的,没有人能对长期的心理不平衡毫无怨言,这样的爱情注定充满悲剧,无法长久的。如果想要得到爱情,就要懂得付出真心,如果无法得到爱的回应,就应学会放弃。爱情是两个人互相爱慕,彼此吸引,没有丝毫勉强的感觉。 我期待这样的爱情:她应当是两个灵魂之间的交流,是两个人之间最亲密的

情感问答:10个经典爱情问题,心理学给你答案

情感问答:10个经典爱情问题,心理学给你答案 520,可以是我爱你,也可能是我碍你。我爱你时,我要如何更好地和你相处?而当爱你变成碍你,我要如何成熟地结束这一段感情,继续接下来的生活? 问题一:怎么和女生搭讪? 这是一个千古难题,怎样和女生搭讪?

回答:在交往中,大部分时间是由男生主动出击。如何通过搭讪去 认识心仪的对象,通过搭讪建立安全感以及后续交往的可能性。这 是身为主动者必须学习的教程。 问题二:如何找到对的人谈恋爱? 我们都渴望找到对的人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那到底对的人在哪里呢?什么时候才出现在我们面前呢? 回答:对的人,就是合适的人,而合适不合适,不是一眼看出来的,而是慢慢交往,慢慢摸索,慢慢领悟的。我们要学会欣赏一本书, 一副画,一首好曲子,甚至我们的气质要压住一个大牌,都需要反 复尝试,思量,领悟,学习,那么凭什么说,我们要学会欣赏一个 对的异性,只给几分钟就可以下决定了? 问题三:怎么看待恋人的恋爱史?

年轻人谈恋爱,总是希望对方以他的第一次来回应自己的第一次, 总觉得这是所谓的命中注定、前世今生。请清醒吧,重塑一下脆弱 的三观好么? 回答:无论豁达与否,恋爱中的我们总会充满各种纠结与忐忑。如 果你从未恋爱,或许你会期望对方还保留着初吻,但事实上这很难。在这种不对等的恋爱关系中,摆平心态是很关键的一课。 问题四:我们该怎样培养持久的爱? 我们俩刚认识不久,我们都很相爱,很希望这段感情能坚持走下去,但一想到很多恋人相爱多年却没有好结果,我就很害怕我们的爱情 是否能持久,有什么方法让爱情保鲜?如何让我们之间的感情天长 地久? 回答:岁月会怎样影响爱情?爱会持久吗?这是一个很难给出答案 的问题,因为爱情和爱人的类型各有不同。你的爱情体验和其他人 会有所不同。

心灵捕手心理学分析

心灵捕手心理学分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心灵捕手心理学分析 《心灵捕手》描绘了一位愤世嫉俗的青年威尔,透过与心理医生西恩的情感互动,逐渐自我揭露对人际互动、知识求问、爱情探索、人生信念、以及亲情伤害等心理过程,走出童年受虐的阴影,并尝试与他人建立亲密及信任的关系。透过这部电影,我见证了威尔从行为到心理的点滴变化,也从中学会了要多与人交流并完善自我的心理弱点。 威尔是一个自甘堕落的天才,他经常和几个问题青年一起打架斗殴、偷盗乃至袭警,并时常去MIT或哈佛大学,“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他能轻易解决数学教授和同事用数年才解开的难题,却甘心当一个落魄的清洁工。其实,这种外部表征的分裂源于威尔内心的分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逻辑,我们认为,自己的某些特质是“好我”,这些特质可以让自己维持并促进关系的发展,而自己某些特质的是“坏我”,这些特质会导致一个关系的疏远甚至结束。威尔的逻辑是:“天才”是坏我,“平庸”是好我。他认为天才并不能换来关系中的亲密,而平庸倒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每当他展现天才时,其实多数时候都是在疏远乃至结束一个关系。所以,我们看到,他的聪明都用到了刺激心理医生、“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等事情上。而尚恩却告诉他,他狂妄的聪明自信,不过是对痛苦的防御罢了。这种防御是一堵墙,令威尔只敢与书本建立关系,而不敢与外部世界直接建立关系。这深深刺痛并震撼了威尔多年以来封闭孤独的内心世界,并让他渐渐对教授建立信任,并向其袒露心声。 接下来,尚恩让他明白,有时候不完美的东西才是好的。威尔深爱着一个女孩,却始终不敢深入了解她。因为他认为对方太完美了,不敢接近或不敢破坏这个幻想,或者,用威尔的话说“现在她很完美,我不想破坏”。但其实是我们惧怕自己的不完美被对方看到,也害怕通过与对方的深入了解,渐渐发现对方身上的种种缺点,从而影响甚至颠覆对方在自己心中的美好想象。为了让威尔看到这个逻辑的内在荒谬性,尚恩不动声色地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尚恩说,他的太太放起屁来特别厉害,一次,他被太太的屁惊醒了,接着,他家的狗叫了起来。最后,太太自己也被弄

最新读爱情心理学心得感想

读爱情心理学心得感想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可是暂时还没有恋爱过,虽然以前有过那种朦胧的感觉,但是因为高考的压力,我不得不将这种想法扼杀在萌芽中了。 不过现在的我已经没什么限制了,最近我在读一本反映大学生爱情的《爱情心理学》,感觉很不错,较为正确的反应了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大学生校园浪漫曲的必然性:1、生理成熟;2、高中阶段的压抑;3、免除了家长、老师的约束;4、环境的影响;5、对情感的渴望和个人价值的需求;6、享乐的需求和虚荣心。 一、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 2、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 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 ,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应及早止步另做选择。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

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3、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苦。 4、恋爱动机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5、恋爱中的感情纠葛 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 二、女大学生恋爱心理 1、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

爱情心理学与读心术

爱情心理学与读心术 导读 读心术听起来比较神奇一点,而爱情心理学则是用科学的解释。其实两个有共通点,就是所谓的察觉别人的想法,这种有通过人的身体语言察觉的,也有察觉潜意识的,这就是爱情心理学与读心术结合通用 爱情心理学是研究男女恋爱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即探讨男女在恋爱、婚姻中,爱情的获得及稳固的心理规律,包括恋爱心理和婚姻心理两部分。它具体研究:稳固爱情的心理规律;男女相爱的心理奥秘;求爱及择偶心理;初恋心理;爱情挫折心理及婚后各阶段的爱情发展之心理特点等等。它是一门应用心理学。爱情不仅受社会、思想伦理等因素影响,也受许多复杂心理因素的制约。掌握好爱情中的心理问题,将会使爱情甜蜜、美满。 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建立在性欲基础上的,男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高尚情感。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建立在性欲之上,对异性具有倾慕、珍惜之情的情爱;另一是由异性间所产生的依恋及理想、情操、个性追求等复杂因素混合升华而成的情爱。 爱情是性爱与情爱的结合,缺乏性爱的爱情是畸形的;只有性欲的满足,没有感情的升华,也无法产生真正的爱情。同时,爱情是在男女双向交往中产生的,那种一方有情而另一方无意的情感是爱情之外的事。 生活中最常见的困扰,往往和人有关。不了解人心,走到哪儿都碰壁! 可人心就如镜中花水中月一样难以感知和触摸。虽然“明明白白我的心”这首歌唱了这么多年,但要想读懂人心、参透人性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涉世不深的社会新鲜人而言。好在心理学研究的进步已经让“读心”。 读心术听起来比较神奇一点,而爱情心理学则是用科学的解释。其实两个有共通点,就是所谓的察觉别人的想法,这种有通过人的身体语言察觉的,也有察觉潜意识的,有很多门类,而你说的“读心术”只是去猜测一个人的想法。如果非要说它是心理学的一部分,那么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心理学则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当你了解一个人之后,那个人在你的掌控范围内的时候你可以猜测他人的心理,我感觉不难。反正我自认会读一点的,但不要过分,有的时候所谓的读他人情绪想法的时候其实是你自己强加给别人的想法,也许别人不那么想,只是你在那么想而已。 把爱情心理学与读心术的结合运用,恋爱时还有什么摆不平呢?

心灵捕手中威尔的心理动力学分析完整版

心灵捕手中威尔的心理 动力学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内容摘要:美国影片《心灵捕手》讲述的是一位虽然天才却是个问题少年的人物威尔,在心理医生肖恩的帮助下,重获新生的故事。影片以细腻温婉的手法展现了自恋性人格威尔心理疗愈的历程,本文着墨于威尔行为和情感的分析,尝试以心理动力学的思路描述威尔的身份弥散、亲密障碍、命运重复。电影很好的展现了对于缺陷性人格,如何建立他们的意义感、身份感、关联感。 关键词:《心灵捕手》心理动力学威尔分析 美国影片《心灵捕手》讲述的是一位天才般的人物威尔,他才华横溢,却叛逆不羁,愤世嫉俗,常常打架滋事,举止放荡,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电影婉约细腻地着墨于威尔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受创的心灵被揭示和重构的过程。面对桀骜不驯的威尔,心理医生肖恩就像一个机敏的猎手,用真诚的态度,巧妙的自我揭露,娴熟的咨询技巧,当然,重要的是用爱让威尔打开心扉,找到了威尔心理问题的症结。最终帮助威尔找到自我,走出童年阴影,尝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开启新的生活。本文的着眼点不在于心理咨询的技巧和过程,而是威尔心理动力学的描述。 一.故事简介 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系里的公告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的那些杰出的学生可以解答,而事实上无人能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却在下课打扫时轻易解开了这道数学难题。数学教授在找不到解题人后,又出了一道更难的题目,决意要找到这个数学天才。 原来这个可能是下一世纪的爱因斯坦的年轻人叫威尔,聪明绝顶却桀骜不拘,并因为打架被少年法庭宣判送进了少年监护所。最后经过数学教授的保释并向法官求情,才让他免受牢狱之灾。虽然教授希望威尔能够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安排威尔接受专门的心理辅导。但是威尔并不理会教授的用心良苦,请来的心理咨询专家反被这个毛头小伙子洞悉心理,并遭致羞辱,纷纷宣告威尔已“无药可救”。 数学教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他的大学同学及好友——肖恩,一位心理咨询师,希望由他来辅导这个前途岌岌可危的年轻人。不同于威尔以前的心理咨询师,肖恩更加平等、尊重人性,也更加坦诚,最终,威尔卸下了防御,找到了真爱。 《心灵捕手》以一种新颖独特的手法,细腻地展现了心理咨询疗愈的过程,男主角病态人格的呈现,心理过程的变化,以及咨询中移情-反移情的对峙,均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心理动力学的界定 心理动力学是指深受精神分析理论与知识所影响的一种取向。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建,强调无意识的心理生命,无意识是一个储存库,包括动力上被潜抑而无法觉察的内容,分析的途径,就是把无意识的内容意识化。1923年,结构理论引入,包括自我、本我、超我,使弗洛伊德理论变得更为复杂。此结构理论带来的是无意识的冲突理论,通常以内在冲突的结果来解释心理现象的理论模型。之后,克莱茵创立的客体关系理论和科胡特创立的自体心理学对经典精神分析进行了整合和补充。他们放弃驱力理论,更加强调关系对自体形成的影响。 心理动力学取向至少包含了四个广泛的精神分析理论框架:1、从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衍生而来的自我心理学;2、从梅兰妮·克莱因与其他英国学派成员(包括费尔贝恩、温尼科特与巴林特)的着作所衍生而来的客体关系理论;3、源于汉斯·科胡特及其后许多贡献者的自体心理学;4、鲍比的依附理论。 三.对威尔心理动力学的分析 威尔是一个略带自恋倾向的人格障碍患者。自体表象呈现出两极化:特殊、理想化与贬低、卑微;冲动的控制力较差,脑子里想到什么,立马就行动;缺乏同理心,亲密关系障碍。防御机制比较原始,包括分裂、投射性认同。 在鲍比的依附理论中,强调亲附对象不仅是在身体上可以靠近,更强调心理的呈现,如情感的可获得性。科胡特的镜映,即由母亲的眼神所传递的内容,以及温尼科特的抱持的环境等概念均暗示环境的影响。由此,精神分析扩展了病理学的范畴,病理性不只是结构内的冲突,也包括系统内的缺失,如自我的缺陷,身份弥散,缺乏客体恒常性,分裂等,也就是说,自我结构的发展已经损坏。对于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