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标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理念理解

新课标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理念理解

高中新课标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理念理解

摘要: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关键词:高中课程改革主要内容新理念教育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改革纲要》指出,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高中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在高中阶段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对高中课程的设置提出了以下要求:

①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②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型的课程结构。

③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⑤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二)课程结构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将高中课程结构设计为由学习领域、课程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要获得一定的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行学习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课程科目

高中课程的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既涵盖的科目为:语言与文学领域(语文、外语);数学领域(数学);人文与社会领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艺术领域(艺术或音乐、美术);技术领域(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领域(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12――13个科目。

3、课程模块

每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均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着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知识,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具体的要求与建议。这些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必修模块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要求,设置相应的必修学分;选修模块由若干系列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选学有关的内容。必修和选修模块都赋予相应的学分,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特色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学习计划。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

这次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课程标准》的出现,逐步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这是现代课程理论的要求(课程理论规定了课程的5个要素,即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用《课程标准》作为学科课程管理的统一度量,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等都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进行。

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结构包括:

1、课程性质:包括本学科课程的基本特性、学科功能、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等等;

2、课程目标:包括本学科课程的教学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一般都强调了课程实施的“三大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课程内容标准,包括学科内容与教学要求、必修与选修设计、学分要求等等;

4、课程实施,包括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

5、课程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都特别强调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倡导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二、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精髓,集中体现在重新确立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过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活动”,“新课标”强调树立全新的价值观、教学观、学习观、过程观、评价观,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价值观

1、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文化价值。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于与课本知识相关的信息,例如知识的发现过程;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和科学道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精神层面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方法价值。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的思维和分析方法,这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价值所在。要让教师们明白:方法的教学是最终的教学。

3、课堂教学的道德与人格价值。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学生道德养成和人格健全的过程,职业规范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在很大程度上是指道德示范和人格展示,因此,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这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所要求的,是教师职业特定的职责所要求的。

4、课堂教学的生命发展价值。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师的生命发展也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优秀教师的成长,必须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教学过程,通过良好的教学行为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教育的生命即生命的教育”,只有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高度一致,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教学效能”和“教学质量”的真正含义。

(二)教学观

1、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与互动”,单方面的发送信息和单方面的接收信息(例如学生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等)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或者可以说,“没有师生交流的教学等于没有发生教学”。“交流与互动”是“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各学科新教材的“精神内涵”。传统教学观念中以教师单方的教学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单向传授式”教学形式必须废除。

2、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学生的的“主宰”和“领导”;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和学术平等”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3、教师要从根本上改造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教学服务”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三)学习观

1、学习的本质是“做”,没有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学习常常是无意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活动”构成过程要素,学生的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提出“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发展”的口号。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是成长中的生命。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一个“生命体”对待。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

(四)过程观

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过程的特殊性,在许多教育活动中,“过程即目的,过程即结果”。

“新课标”将“过程与方法”列为课堂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在过程中形成能力,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过程中得到发展,在过程中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评价观

提倡建立多元智能评价机制,对于学生的评价和指导需要放眼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以及实践活动均成为评价要素。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为了鞭策与促进。

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可以概括为“六度”,即:

1、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自主、开放、活跃、创新。

2、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主动、体验、表现、感悟。

3、知识技能的整合度:识记、理解、操作、训练。

4、师生情感的亲合度:交流、互动、亲切、和谐。

5、学习目标的清晰度: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6、学生能力的延展度:再现、升华、迁移、构建。

三、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忧虑

(一)课程改革对学校管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强调树立全新的价值观、教学观、学习观、过程观、评价观,学校教学管理的观念与机制也要随之改变。学校领导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心研读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掌握课改的精神实质。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必须首先关注教师的态度。教师的观念、教师对课改的态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研究的热情,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必须进入角色,深入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使课程改革方案成为鲜活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程,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才能使这次课程改革的目的得到圆满的实现。

2、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发展

要积极探索新课程对评价提出的新要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提高,以评价促进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评估,形成课程不断创新的机制。

3、研究课程标准,构建教学模式

“教学建模”是指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课程形态,经过教师的研究、创新、规范、整合,按照“教学建模”理论的要求,形成相对独立、稳定、科学的教学模式。“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但是要把这些理念呈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一定的教学模式为载体,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的自由化和随机性。

4、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教学特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适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以前各学校普遍开展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按照课程理论,校本课程也要具备课程的“5要素”,即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根据学校教师特点,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组织。可以组成学校教师、高校专家、科技人员联合开发,广泛吸引社会课程资源用于学校教学。校本课程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更不能成为变相的补课。校本课程的功能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信息储备,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多方面需求。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5、开展“校本教研”,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是这次课程改革对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倡导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特别要重视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的学术环境,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同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应与教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新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进修网络。

“校本教研”要具备三大要素:

一是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改进教学并形成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教学专业人员。

二是倡导教师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够得到客观的反馈。“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如果参与校内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有75%的教师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内容;如果没有这种学术交流,则只有15%的教师能有同样的表现。这个数据充分说明教师群体学术交流、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三是专业支持,只有校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专业引导”,这就是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引。特别是在当前教育大变革时期,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引导,则会导致“同级重复”,难以跃迁。

6、重视教育科研,增强管理效益

新课程的实施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空间与平台,同时也给学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教研形式、师资建设、资源整合等都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相应的变革,具体的环节工作就更需要校长们精雕细琢。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科研就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力。用教育科研的意识促进观念的转变;以教育科研的高度审视教师的教学行为;用教育科研的方法规范教学过程,通过教育科研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这应该成为我们校长群体的共识。

(二)新课程改革的困难和忧虑

1、课程标准的单一性,很难兼顾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差距与教师水平的悬殊;如果不正视这个问题,课程改革是难以起到预期效果的。我曾组织部分教研员到课改试验区进行调研,在乡中一级学校,中师毕业教师占到87%,其余的基本都是专科毕业的教师,本科学历的教师几乎为零。我想,这就是我国就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师资状况,许多学校连正常的教学需要都难以保障,实行新课程改革更是难以想象。

2、评价的难度和相关度,很可能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羁绊。所谓的“成长记录”、“成长袋”评价方法,只能是理论上的美好愿景,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会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其工作热情恐怕难以长久。2003年教育部召开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研讨会,分为课标组、教材组和评价组,据了解,评价组争议最大。我预计,将来制约新课改的“瓶颈”就是评价的相关领域。

3、高考命题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度,这是重要的因素。如果高考的形式与内容不能与课程改革很好的兼容,势必会严重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南京现象”就是明显的例证。我的观点:一是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二是教学为主不是教学唯一;三是能力培养不能悖离测试标准。

4、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带来的“选课式”学习方式和“走班式”教学形式以及学分制管理,必将给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许多新的课题,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迅速适应,并构建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教师们所熟悉的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组织形式也随之要发生很大的改变,这方面的培训和研究对校长而言必须未雨绸缪。

5、校长的教育价值观

课程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能否引导学校教育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关键在于校长群体对新课改能否具有高度的认识和深度的思考,能否自觉带领教师们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能否真正把学生的“生命成长”列为学校教育追求的首要目标,这一切都建基于校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如果校长群体还停留在以生源争夺为主要手

段;以追求高考升学率为唯一的办学目的;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的评价指标这样的层次上,就难以实现新课改规划的学校教育新境界。

参考文献:

1.田运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思考》

2.李志厚《学习论与新课程学习理念研究》二

3.王恩(《基础教育改革论坛》2006年第2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