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芦苇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探究

芦苇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探究

自己收集整理的
错误在所难免
仅供参考交流
如有错误
请指正!谢谢

芦苇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探究
宁波二中 韦琳


关键词:芦苇 意象

摘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土壤气候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气血
看天吃饭的习性锻造了中国人含蓄、沉敛的性格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就是人们情感的物化
水生的芦苇侵染了离愁
渲染了闲情
成为悲秋羁旅
闲情隐逸的见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土壤气候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气血
古国印度
炎热的夏季风吹拂草木
草荣草枯
短暂的生命
飞速的新陈代谢
使人对生命产生虚幻之感
印度的佛教也是对生命拷问后的看淡

而古代中国
大量冲积平原给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土地
看天吃饭的习性锻造了中国人含蓄、沉敛、隐忍的性格
古典诗词更是用绵密的意象织就
意象
就是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意象成为人物内心的外化、物化
冰雪是忠贞
明月是思乡
而能感应自然的植物更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
成为人们某种特定情绪的符号
比如莲
花色以淡雅居多
尤以青莲为上品
李白就自号青莲居士
曾以"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形容素颜美女
莲又是挺水植物
高直绰约的风姿象征卓尔不群的人格
周敦颐就在《爱莲说》中赞其"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花有花语
草有草性
芦苇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其特定意蕴

从《诗经·蒹葭》到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
芦苇是最早出现在古典诗词中的植物之一
综观芦苇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大致代表以下几种情怀:

1. 悲秋伤怀

康德说自我意识的产生源于空间直观与时间直观
民族精神的产生大概就发源于此
两位哲人的话正好代表了东西方的精神困境
一是帕斯卡的"这永恒的空间使我恐惧"
一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这恰与康德的说法对应起来
西方的精神危机来自空间的"广场恐惧"
而东方则来自时间的"岁月悲哀"
人生如四季
秋就好比人生的中年
它成熟浑厚
走过青年
迈向老年
中国人称年岁为春秋
比起生长期的春
以肃杀为心的金秋以其丰厚、深广给人带来更为细腻的生命体验
所以
悲秋历来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人们用通过有季节特征的客观物象获得直观的时光感知
成熟往往伴随着衰颓
生物在秋季成熟
也在秋季凋零
草叶黄
西风劲
萧瑟一片
而芦苇作为一个生命体
也有着自然的感召力
青青的苇叶变得苍黄不堪
苇叶上夏季的晨露

也在此刻凝结为白霜
只有蓬松的芦花在秋风中
摇曳出几分诗意


贺新郎
(宋)葛长庚

一别蓬莱馆
看桑田成海
又见松枯石烂
目断虚皇无极处
安得殿头宣唤
指归路、钧天早晚
此去罡风三万里
但九霞、渺渺青云远
望不极
空泪眼

瑶池昔会群仙宴
此秋来、荻花枫叶
令人凄惋
满面朱尘那忍见
酒病花愁何限
知几度、春莺秋雁
从此飞神腾碧落
向清都、来往应无间
丹渐熟
骨将换


别故地
转眼已桑田成海
松枯石烂
抬望眼
渺渺九霞遥遥青云
低首
又是苍白的芦花和被霜打红的枫叶
一时愁思无限
朱尘满面的低落
被酒浆荻花催长出漫漫愁绪
可以说
这首词将离愁渲染到了极致:直言凄婉与寄言景物相互交替

需要说明的是"荻"在生物学上与"芦苇"是不同属的
如《红楼梦》中元春归省时为芦雪亭题园景匾额"荻芦夜雪"
因芦雪亭所在处
四面皆为荻草及芦苇
然而古人却常将荻与芦苇混作一物
尤其诗词中
"荻"基本上就是芦苇的别名
而荻花、枫叶作为最具季节特征的物象
俨然成了秋的代言
有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在先
宋代的刘过、欧阳修都在词中提到了它们



贺新郎
(南宋)刘过
老去相如倦
向文君、说似而今
怎生消遣? 衣袂京尘曾染处
空有香红尚软
料彼此、魂消肠断
一枕新凉眠客舍
听梧桐疏雨秋风颤
灯晕冷
记初见
楼低不放珠帘卷
晚妆残
翠蛾狼藉
泪痕凝脸
人道愁来须殢酒
无奈愁深酒浅
但托意焦琴纨扇
莫鼓琵琶江上曲
怕荻花枫叶俱凄怨
云万叠
寸心远


一个独守空房的女子
想到自己与卓文君命途仿佛
在新凉的秋夜泪痕凝面
只有梧桐秋雨相伴
这不禁让人想起守著窗儿听雨打梧桐的李清照
刘过直言"怕荻花、枫叶俱凄怨"
而"莫鼓琵琶江上曲"明显化用《琵琶曲》中的诗句
在白居易笔下的那个琵琶女不也是飘零无依的吗?因风飘散的荻花、霜打而红的枫叶实为主人公凄怨的物化
飘散的花絮犹如漂泊的身世
在秋风秋雨中
薄酒不抵浓愁


减字花木兰
(宋)欧阳修
伤怀离抱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
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
枫叶荻花秋索索
细想前欢
须著人间比梦间


伤怀的情思浩渺无边
如这湲湲流水

若有情天亦老
天不老是因为天无情
作者用虚拟手法喟叹生命有限
在这个时空坐标里
复杂、微妙
的情绪"细似轻丝渺似波"
此时
岸边的枫叶荻花在这个萧索的季节使时空顿时飞转
"细想前欢
须著人间比梦间"
对过往的追怀使现实空间刹那化为意念空间

为什么人类在秋季会产生浓郁的悲凉以及随之而来的时空感?作为本就是自然一员的人类在万物成熟的秋季
有着对比其余季节更敏锐的自然感召力
在辽远的天地、微凉的气温中
人类作为理性生命的骄傲与荣耀消遁
作为有限个体的卑微、无奈突显
如果你曾伫立于任何一个秋日的芦苇荡
那么你的心底会立时涌现一种震撼的生命悲情
使你陷入无法自拔的情感体验中
此时
芦苇作为秋季风物的代表
成为自然与人的有形链接
它既是生生灭灭的生命个体
又是人类共同的生命投影
芦苇是超越了自然的情感生灵
人则化为回归自然的一茎芦苇


2. 漂泊无依
中国古代讲究安土重迁
背井离乡、羁旅远游向来是规避灾难性事件的最后选择
远游的人们或迫于生计
或迫于战乱、王命
被动接受这一漂泊的生活方式
而西方60年代"垮掉的一代"承接二战后"迷惘的一代"的精神余绪
用自我毁灭的生活方式对旧有道德体系进行彻底解构
流浪对抗原乡情结
他们随意跳上一辆驶往远方的火车
以此完成精神的流浪
中国古代的远游者却很难达到心灵的放逐
出于无奈
他们在异乡漂泊
难以在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中达到通脱
故乡是人生旅程的起点、终点
异乡终究是驿站
在心灵的羁绊中
求索而终至无解
因此
这类诗词中往往弥漫着孤独、迷茫的情绪

漫长的羁旅生涯中
芦苇这种随处可见的湿生禾草容易让人想起家乡的苇丛
而秋日素色蓬松的芦花犹如内心的惨淡迷茫
伫立江边
对仕途的茫然未知
对家乡的绵绵思念
随滔滔江水流向遥不可知的远方
江水苍天
黄芦苦竹
个体的迷茫一时化为天地的苍茫


江际
(唐)郑谷
杳杳渔舟破暝烟
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
可得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
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
早晚闲吟向浐川


古人远行择水路或陆路
漫长于湿地的芦苇与浩渺的江水一起成为离别的见证
离人在摇曳的芦荡、潺潺的流水以及对远方的未知中渐行渐远......此时
诗人将离愁投射到周遭的景物中
芦苇是愁
流水更是绵延不绝的愁思
而这些景物也成了离情的放大镜

秋风吹黄一林子树叶

日无多的蝉在林子里嘶鸣
远处是点点渔舟
袅袅轻烟
而江边特有的芦苇丛却稀稀疏疏
显得尤为凄楚
离人心上秋
离别之人最怕在眼前情景中勾起桑梓之情
江天是旧的
芦苇仿佛是故乡的芦苇
想到年华在天下纷纷中虚度
方觉心灵唯一的归宿便是故乡
此时在水边过夜的白鹭是凄楚的
在战乱中漂泊的诗人内心也是凄楚的
不堪摇落的又岂只是芦花?

风雨晚泊
(唐)白居易
苦竹林边芦苇丛
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
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来
茫茫万事做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
一缕鸿毛天地中


春生的芦花被狂风暴雨吹散了芦絮
白浪滔天
芦絮漫舞
茫茫一色中
停舟夜望的诗人想到茫茫一世皆成空
飘摇无依的人生何时能有定所?如一缕轻鸿
一片飞絮
正如刘禹锡所言"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恐怕都是旅人借有灵性的芦苇抒发的人生感怀吧
哀怨
因为离乡就意味着将生命交付于茫茫未知的未来
凄苦
因为离乡就昭示着能够依赖亲朋的精神之树从此倒塌
于是想
我从哪里来?我为何在这里?我将去向何方?这恰恰是哲人要探求的问题

欧阳修说:"草木无情
有时飘零
"当人类与草木拥有了共同特质
草木岂又无情?徐复观先生在《不思不想的时代》中说
"思想"的特性之一便是把感官所得的材料
通过心的构造力与判断力
以找出这种草料的条理、意义
及与其他材料的关连
和它自身可能的趋向
之二是把客观的东西
吸收消化到主观里面来;又把自己的主观
投射、印证到客观上面去

正是这种相互作用
芦苇触发了人类的愁绪
人类则将这种情感投射到芦苇身上
因此
作为旅人漂泊生涯见证的芦苇从此有了"指出"意义

当时间与空间、个人归宿与人生奋斗、眼前之景与故国之思
满腹情愫纠结在一起
有情感的芦苇
就抒发着这样的漂泊于他乡的士子情怀

3.闲情隐逸
闲情是何时成形的?大约是魏晋南北朝
扪虱清谈的名士将边缘化的风花雪月、琴棋书画演化为具有超越意味的审美文化
而究其思想根源大约可追溯至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游于艺"
它是中国古代士大夫调节处与出的一种方式
它强调的心灵与艺术的关系
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
因闲发情
以情寄闲
而将个体人格与精神气质放到山林田渚中张扬的隐逸文化显然是自然与心灵发生关系的典型代表
闲情隐逸成为士子带有皈依色彩的精神故乡
而在这类诗词中总能见到芦苇的身影



秋末入匡山船行其二
(唐)贯休
芦苇深花里
渔歌一曲长
人心虽忆越
帆态似浮湘
石獭衔鱼白
汀茅浸浪黄
等闲千万里
道在亦无妨

这是一首典型的闲情诗

作者描绘了秋末船行入匡山的一路风光
蔚为壮观的芦荡中传来悠扬的渔歌
"石獭衔鱼白"则颇具意趣
同是湿生植物的茅草
叶子修长
披垂入水
被浪花轻轻拍打着
自然给人的恬淡静美让作者悟出"等闲千万里
道在亦无妨"
可谓闲情无限
道亦无道
道家的"濠梁闲趣"此时在作者身上表现为心灵与自然的真诚对话

如:
芦苇
(唐)王贞白

高士想江湖
湖闲庭植芦
清风时有至
绿竹兴何殊

嫩喜日光薄
疏忧雨点粗
惊蛙跳得过
斗雀袅如无

未织巴篱护
几抬邛竹扶
惹烟轻弱柳
蘸水漱清蒲

溉灌情偏重
琴樽赏不孤
穿花思钓叟
吹叶少羌雏

寒色暮天映
秋声远籁俱
朗吟应有趣
潇洒十余株


作者直言一解江湖之思的举措就是"植芦"
芦苇俨然成了江湖的图标
庭内植了芦
哪怕只十余株也潇洒得很
其实十几株芦苇构不成景观
潇洒的是作者的慷慨而为
"湖闲"更是"心闲"
穿过芦花在湖边垂钓
暮天映
秋声远
内心自是恬淡高远
难怪唐代德诚禅师说"钓头曾未曲些些
静向江滨度岁华
酌山茗
折芦花
谁言埋没在烟霞"


其实
芦苇频频出现于闲情隐逸诗词中恐怕与其生长特性有很大关系
古代隐居有樵隐、耕隐、渔隐
居于水边、靠打渔为生的隐者对芦苇自然不陌生
林逋以孤山的梅为妻
鹤为子
既是林逋生活的见证
亦是被其推崇的颇具品格的事物
鹤的娴静悠然
梅的高洁幽远
很难不被隐士喜好
如此说来
柔中带刚的芦苇颇类潇洒淡远的隐士
而刚直不弯的竹则更似心怀汤火的处士
整日与芦苇相伴的隐士欣然将其纳入日常生活写照中
甚至将其升格为精神标签


诗言志
在美丽的诗词中
悲秋也好
羁旅亦好
闲情也罢
诗人托有灵性的芦苇将抽象微妙的内心世界具象化、外化
也将封闭的内心空间延展至自然空间
有着自然灵性的人与天地有了对话
从而使个人的人生感怀有了更宽广的背景
而借芦苇表情达意也成为了一种浪漫而感性的抒情范式



参考书目:《中国诗词之美--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系列》 刘士林著 海南出版社
《宋词选》 胡云翼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西风吹梦--纳兰性德 

项鸿祚 蒋春霖词选》 岳麓书社
《红楼梦植物图鉴》 潘富俊著/摄影 上海书店出版社
《芦苇和荻的栽培与利用》 赵家荣主编 金盾出版社



注:此文发表于《中学语文》2009年第9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