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震规范2010版-砖混、框架

抗震规范2010版-砖混、框架

抗震规范2010版-砖混、框架
抗震规范2010版-砖混、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Code for seisnuc design of buildings

GB 50011 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0年12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 50011- 2010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

开本:850×1168毫米1/32印张:15% 字数:450千字2010年8月第一版 2010年8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78.00元

统一书号:15112·17898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00037)

本社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13522127.html,

网上书店: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13522127.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609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11-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2、1.0.4、3.1.l、3.3.1、3.3.2、3.4.1、

3.5.2、3.7.1、3.7.4、3.9.1、3.9.2、3.9.4、3.9.6、

4.1.6、4.1.8、4.1.9、

4.2.2、4.3.2、4.4.5、

5.1.1、5.1.3、5.1.4、5.1.6、5.2.5、5.4.1、5.4.2、

5.4.3、

6.1.2、6.3.3、6.3.7、6.4.3、

7.1.2、7.1.5、7.1.8、7.2.4、7.2.6、

7.3.1、7.3.3、7.3.5、7.3.6、7.3.8、7.4.1、7.4.4、7.5.7、7.5.8、8.1.3、

8.3.1、8.3.6、8.4.1、8.5.1、10.1.3、10.1.12、10.1.15、12.1.5、12.2.1、12.2.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5月31日

前言

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昀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

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一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E-mail: GB50011-cabr@163.com)。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杌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

江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广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主要起草人:黄世敏王亚勇(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丁洁民方泰生邓华叶燎原冯远吕西林刘琼祥

李亮李惠李霆李小军李亚明李英民李国强

杨林德苏经宇肖伟吴明舜辛鸿博张瑞龙陈炯

陈富生欧进萍郁银泉易方民罗开海周正华周炳章

周福霖周锡元柯长华娄宇姜文伟袁金西钱基宏

钱稼茹徐建徐永基唐曹明容柏生曹文宏符圣聪

章一萍葛学礼董津城程才渊傅学怡曾德民窦南华

蔡益燕薛慧立戴国莹

薛彦涛

主要审查人:徐培福吴学敏刘志刚(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刘树屯李黎李学兰陈国义侯忠良莫庸顾宝和

高孟谭黄小坤程懋堃

1 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规范。

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3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建筑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可采用本规范规定的基本方法。

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及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注:本规范“6度、7度、8度、9度”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的简称。

1.0.4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1.0.5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

目前,石河子抗震设防烈度仍沿袭过去设防烈度规定,地震小区划,(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批准发布的供设计采用的抗震设防区划的地震动参数(如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反应谱值、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和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具体文件尚未下发。

1.0.6建筑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基本规定

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3.1.1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1.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的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3.2地震影响

3.2.1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应采用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特征周期表征。

3.2.2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3.2.2的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地区内的建筑,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和8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3.2.3地震影响的特征周期应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本规范的设计地震共分为三组,其特征周期应按本规范第5章的有关规定采用。

3.2.4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届的设计地震分组,可按本规范附录A采用。

3.3场地和地基

3.3.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3.2建筑场地为I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3.3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3.4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2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基础埋深显著不同时,应根据地震时两部分地基基础的沉降差异,在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措施。

3 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成严重不均匀土时,应根据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其他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

3.3.5山区建筑的场地和地基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山区建筑场地勘察应有边坡稳定性评价和防治方案建议;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

2 边坡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的要求;其稳定性验算时,有关的摩擦角应按设防烈度的高低相应修正。

3 边坡附近的建筑基础应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的边缘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

3.4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3.4.1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4.2建筑设计应重视其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的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济合理性的影响,宜择优选用规则的形体,其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不规则建筑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3.4.4条的有关规定。

3.4.3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平面、竖向不规则性,应按下列要求划分:

1 混凝土房屋、钢结构房屋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存在表3.4.3-1所列举的某项平面不规则类型或表3.4.3-2所列举的某项坚向不规则类型以及类似的不规则类型,应属于不规则的建筑。

2 砌体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大跨屋盖建筑和地下建筑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性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规定。

3 当存在多项不规则或某项不规则超过规定的参考指标较多时,应属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

3.4.4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不规则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1 平面不规则而竖向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扭转不规则时,应计入扭转影响,且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分别不宜大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5倍,当最大层间位移远小于规范限值时,可适当放宽;

2)凹凸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高烈度或不规则程度较大时,宜计入楼板局部变形的影响;

3)平面不对称且凹凸不规则或局部不连续,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块计算扭转位移比,对扭转较大的部位应采用局部的内力增大系数。

2 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其薄弱层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根据烈度高低和水平转换构件的类型、受力情况、几何尺寸等,乘以1.25~2.O的增大系数;

2)侧向刚度不规则时,相邻层的侧向刚度比应依据其结构类型符合本规范相关章节的规定;

3)楼层承载力突变时,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

3 平面不规则且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类型的数量和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不低于本条1、2款要求的各项抗震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更有效的加强措施或对薄弱部位采用相应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

3.4.5体型复杂、平直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并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 当不设置防震缝时,应采用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分析判明其应力集中、变形集中或地震扭转效应等导致的易损部位,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2 当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时,宜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以及可能的地震扭转效应的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3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3.5结构体系(概念设计)

3.5.1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3.5.2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 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5.3结构体系尚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宜有多道抗震防线。(框架-抗震墙体系、框架-筒体体系、框架-支撑体系;单跨框架不宜,具有尽可能多的内部、外部赘余度)

2 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3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后面砖混结构,横向抗侧力构件

(如墙体)很多而纵向(纵墙)很少,在强烈地震中往往由于纵向的破坏导致整体倒塌,)3.5.4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砌体结构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芯柱,或采用约束砌体、配筋砌体等。

2 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控制截面尺寸和受力钢筋、箍筋的设置,防止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钢筋的锚固粘结破坏先于钢筋破坏。

3 预应力混凝土的构件,应配有足够的非预应力钢筋。

4 钢结构构件的尺寸应合理控制,避免局部失稳或整个构件失稳。

5 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当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屋盖时,应从楼盖体系和构造上采取措施确保各预制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

3.5.5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l 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钢结构尤为突出)

2 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件。

3 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钢筋,宜在节点核心区以外锚固。

3.5.6装配式单层厂房的各种抗震支撑系统,应保证地震时厂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6结构分析

3.6.1除本规范特别规定者外,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内力和变形分析可采用线性静力方法或线性动力方法。

3.6.2不规则且具有明显薄弱部位可能导致重大地震破坏的建筑结构,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此时,可根据结构特点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当本规范有具体规定时,尚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3.6.3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弯矩大于初始弯矩的10%时,应计人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

注:重力附加弯矩指任一楼层以上全部重力荷载与该楼层地震平均层间位移的乘积;初始弯矩指该楼层她震剪力与楼层层高的乘积。

3.6.4结构抗震分析时,应按照楼、屋盖的平面形状和平面内变形情况确定为刚性、分块刚性、半刚性、局部弹性和柔性等的横隔板,再按抗侧力系统的布置确定抗侧力构件间的共同工作并进行各构件间的地震内力分析。

3.6.5质量和侧向刚度分布接近对称且楼、屋盖可视为刚性横隔板的结构,以及本规范有关章节有具体规定的结构,可采用平面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分析。其他情况,应采用空间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分析。

3.6.6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2 计算软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阐明其特殊处理的内容和依据。

3 复杂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时,应采用不少于两个合适

的不同力学模型,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4 所有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3.7 非结构构件

3.7.1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详13章,举例)

3.7.2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由相关专业人员分别负责进行。

3.7.3附着于楼、屋面结构上的非结构构件,以及楼梯间的非承重墙体,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

3.7.5幕墙、装饰贴面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连接,避免地震时脱落伤人。

3.7.6安装在建筑上的附属机械、电气设备系统的支座和连接,应符合地震时使用功能的要求,且不应导致相关部件的损坏。

3.8 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3.8.1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可用于对抗震安全性和使用功能有较高要求或专门要求的建筑。

3.8.2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设防地震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可按高于本规范第1.0.1条的基本设防目标进行设计。

3.9 结构材料与施工(结构设计说明加入)

3.9.1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1 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

2 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如底框)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

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奉实测值不应小于9%。

3 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 85;

2)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3)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3.9.3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尚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普通钢筋宜优先采用延性、韧性和焊接性较好的钢筋;普通钢筋的强度等级,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不低于HRB400级的热轧钢筋,也可采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HRB335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不低于HRB335级的热轧钢筋,也可选用HPB300级热轧钢筋。

注:钢筋的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

2 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墙不宜超过C60,其他构件,9度时不宜超过C60,8度时不宜超过C70。

3 钢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及Q345等级B、C、

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当有可靠依据时,尚可采用其他钢种和钢号。

3.9.4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3.9.5采用焊接连接的钢结构,当接头的焊接拘束度较大、钢板厚度不小于40mm 且承受沿板厚方向的拉力时,钢板厚度方向截面收缩率不应小于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关于215级规定的容许值。

3.9.6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中的砌体抗震墙,其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和框架梁柱。

3.9.7混凝土墙体、框架柱的水平施工缝,应采取措施加强混凝土的结合性能。对于抗震等级一级的墙体和转换层楼板与落地混凝土墙体的交接处,宜验算水平施工缝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3.10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3.10.1当建筑结构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应根据其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不规则性,建筑使用功能和附属设施功能的要求、投资大小、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对选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提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综合分析和论证。

3.10.2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具有针对性:可分别选定针对整个结构、结构的局部部位或关键部位、结构的关键部件、重要构件、次要构件以及建筑构件和机电设备支座的性能目标。

3.10.3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L 选定地震动水准。对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结构,可选用本规范的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的地震作用,其中,设防地震的加速度应按本规范表3.2.2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采用,设防地震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6度、7度(O.lOg)、7度(0.15g)、8度(0.20g)、8度(0.30g)、9度可分别采用0.12、0.23、0.34、0.45、0.68和0.90。对设计使用年限超过50年的结构,宜考虑实际需要和可能,经专门研究后对地震作用作适当调整。对处于发震断裂两侧lOkm以内的结构,地震动参数应计人近场影响,5km以内宜乘以增大系数1.5,5km以外宜乘以不小于1.25的增大泵数。

2 选定性能目标,即对应于不同地震动水准的预期损坏状态或使用功能,应不低于本规范第1.0.1条对基本设防目标的规定。

3 选定性能设计指标。设计应选定分别提高结构或其关键部位的抗震承载力、变形能力或同时提高抗震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具体指标,尚应计及不同水准地震作用取值的不确定性而留有余地。设计宜确定在不同地震动水准下结构不同

部位的水平和竖向构件承载力的要求(含不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形成塑性铰、达到屈服值或保持弹性等);宜选择在不同地震动水准下结构不同部位的预期弹性或弹塑性变形状态,以及相应的构件延性构造的高、中或低要求。当构件的承载力明显提高时,相应的延性构造可适当降低。

3.10.4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分析模型应正确、合理地反映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和楼盖在不同地震动水准下是否整体或分块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2 弹性分析可采用线性方法,弹塑性分析可根据性能目标所预期的结构弹塑性状态,分别采用增加阻尼的等效线性化方法以及静力或动力非线性分析方法。

3 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相对于弹性分析模型可有所简化,但二者在多遇地震下的线性分析结果应基本一致;应计人重力二阶效应、合理确定弹塑性参数,应依据构件的实际截面、配筋等计算承载力,可通过与理想弹性假定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着重发现构件可能破坏的部位及其弹塑性变形程度。

3.10.5结构及其构件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参考目标和计算方法,可按本规范附录M 第M.1节的规定采用。

3.11 建筑物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3.11.1抗震设防烈度为7、8、9度时,高度分别超过160m、120m、80m的大型公共建筑,应按规定设置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建筑设计应留有观测仪器和线路的位置。

6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类型和最大高度应符合表 6.1.1的要求。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宜适当降低。

注:本章“抗震墙”指结构抗侧力体系中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不包括只承担重力荷载的混凝土墙。

2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

3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支层的结构,不包括仅个别框支墙的情况; 4表中框架,不包括异形柱框架;

5板柱一抗震墙结构指板柱、框架和抗震墙组成抗侧力体系的结构;

6 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

7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6.1.2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表移下页)

6.1.3

底层框架部分所

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

注:底层指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

(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详见6.2.13条第4款)

2 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裙房与主楼相连的相关范围,一般可从主楼周边外延3跨且不小于20m,相关范围以外的区域可按裙房自身的结构类型确定其抗震等级。裙房偏置时,其端部有较大扭转效应,也需要加强。

3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4 当甲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而房屋的高度超过本规范表6.1.2相应规定的上界时,应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注:本章“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的简称。

注:l 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

级:

3 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

4 高度不超过6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按框架-抗震墙的要求设计时,应按表中框架-抗

震墙结构的规定确定其抗震等级。

6.1.4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置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

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lOO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

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

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

不宜小于lOO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

屋高度确定缝宽。

2 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可不大于1/2层高,抗震等级可同框架结构;框架构件的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

(按框架结构计算)

6.1.5 框架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框架和抗震墙均应双向设置,柱中线与

1/4时,应计入偏心的影响。

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6.1.6 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结构以及框支层中,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不宜超过表6.1.6的规定;超过时,应计人楼盖平面内变形的影响。

震墙的可靠连接。装配整体式楼、屋盖采用配筋现浇面层加强时,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

6.1.8 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板柱-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抗震墙宜贯通房屋全高。

2 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宜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

3 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

4 房屋较长时,刚度较大的纵向抗震墙不宜设置在房屋的端开间。

5 抗震墙洞口宜上下对齐;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300mm。

6.1.9 抗震墙结构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仅有个别墙体不落地,例如不落地墙的截面面积不大于总截面面积的10%,只要框支部分的设计合理且不致加大扭转不规则,仍可视为抗震墙结构,其适用最大高度仍可按全

部落地的抗震墙结构确定。)

1 抗震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宜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框支部分落地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应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

2 较长的抗震墙宜设置跨高比大于6的连梁形成洞口,将一道抗震墙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3。(弱连梁,与高规不同,高规5, 墙段的高宽比不应小于2)

3 墙肢的长度沿结构全高不宜有突变;抗震墙有较大洞口时,以及一、二级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洞口宜上下对齐。

4 矩形平面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其框支层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非框支层楼层侧向刚度的50%;框支层落地抗震墙间距不宜大于24m,框支层的平面布置宜对称,且宜设抗震筒体;底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应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6.1.10 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不管地下室是否嵌固)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其他结构的抗震墙,房屋高度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l/l0二者的较大值;房屋高度不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

3 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6.1.11 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

1 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的二级框架;

2 各柱基础底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压应力差别较大;

3 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

4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

5 桩基承台之间。

6.1.12 框架-抗震墙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基础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基础,应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转动的能力。

6.1.13 主楼与裙房相连且采用天然地基,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的规定外,在多遇地震作用下主楼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6.1.14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顶板宜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取消“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层数不宜小于2层”,只要构造、刚度比满足即可。)

2 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地下室周边宜有与其顶板相连的抗震墙。

(“相关范围”一般可从地上结构(主楼、有裙房时含裙房)周边外延不大于20m。)

3 地下室顶极对应于地上框架柱的梁柱节点除应满足抗震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 1.1

倍,且地下一层柱上端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地上一层柱下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1.3倍。

2)地下一层梁刚度较大时,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应大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同时梁端顶面和底面的纵向钢筋面积均应比计算增大10%以上;

(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应按首层柱的下端为“弱柱”设计,即地震时首层柱底屈服、出现塑性铰。而非强柱弱梁)

4 地下一层抗震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6.1.15 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2 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取构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剐度的影响。

(结合3.6.6条。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梯板起到斜支撑的作用,对结构刚度、承载力、规则性的影响比较大,应参与抗震计算。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目前软件是简化计算,宽扁梁,只是计入对整体刚度的贡献,如何考虑自身,只能近似。比如考虑抗扭,梯梁设腰筋、加密箍筋等)

(楼梯间设置刚度足够大的抗震墙的结构,斜撑作用相对减小,楼梯构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较小,也可不参与整体抗震计算,如框-剪、底框、纯剪力墙结构等)

3 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

6.1.16 框架的填充墙应符合本规范第13章的规定。

6.1.17 高强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6.1.1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6.2 计算要点

6.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按本节规定调整构件的组合内力设计值,其层间变形应符合本规范第5.5节的有关规定。构件截面抗震验算时,非抗震的承载力设计值应除以本规范规定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凡本章和本规范附录未作规定者,应符合现行有关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6.2.2 一、二、三、四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

∑M

C =η

C

∑M

b

…………(6.2.2-1)

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符合上式要求,但应符合下式要求:

∑M

C =1.2∑M

bur

…………(6.2.2-2)

式中:∑M

C

——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可按弹性分析分配;

∑M

b

——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零;

∑M

bur

——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计人梁受压筋

和相关楼板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

η

C

——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框架结构,一、二、三、四级可分别取

1.7、1.5、1.3、1.2;其他结构类型中的框架,一级可取1.4,二

级可取1.2,三、四级可取1.1。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6.2.3 一、二、三、四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7、1.5、1.3和1.2。底层柱纵向钢筋应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6.2.4 一、二、三级的框架梁和抗震墙的连梁,其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

V=η

vb (M l

b

+M r

b

)/ln+V

Gb

…………(6.2.4-1)

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梁、连梁可不按上式调整,但应符合下式要求:

V=1.1(M l

bua +M r

bua

)/ln+V

Gb

…………(6.2.4-2)

式中:V——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ln——梁的净跨;

V

Gb

——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9度时高层建筑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M l

b 、M r

b

——分别为梁左右端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一级框架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零;

M l

bua 、M r

bua

——分别为梁左右端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计入受压筋和相关楼板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

η

vb

——梁端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可取1.3,二级可取1.2,三级可取1.1。

6.2.5 一、二、三、四级的框架柱和框支柱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

V=η

vb (M b

c

+M t

c

)Hn…………(6.2.5-1)

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按上式调整,但应符合下式要求:

V=1.2(M b

cua +M t

cua

)Hn…………(6.2.5-2)

式中:V——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框支柱的剪力设计值尚应符合本规范第

6.2.10条的规定;

Hn——柱的净高;

M b

c 、M t

c

——分别为柱的上下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本规范第6.2.2、6.2.3条的规定;框支柱的弯矩设计值尚应符合本规范第6.2.10条的规定;

M b

cua 、M t

cua

——分别为偏心受压柱的上下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根据实配钢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和轴压力等确定;

η

vb

——柱剪力增大系数;对框架结构,一、二、三、四级可分别取1.5、

1.3、1.2、1.1;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一级可取 1.4,二级可取

1.2,三、四级可取1.1。

6.2.6 一、二、三、四级框架的角拄,经本规范第6.2.2、6.2.3、6.2.5、6.2.10条调整后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尚应乘以不小于1.10的增大系数。

6.2.7 抗震墙各墙肢截面组合的内力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一级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以上部位,墙肢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采用1.2剪力相应调整。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墙肢不应出现小偏心受拉。

3 双肢抗震墙中,墙肢不宜出现小偏心受拉;当任一墙肢为偏心受拉时,另

一墙肢的剪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

6.2.8 一、二、三级的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其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

V =ηvw V w …………(6.2.8-1)

9度的一级可不按上式调整,但应符合下式要求:

V =1.1w

M wua M

V w …………(6.2.8-2)

式中:V ——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V w ——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截面组合的剪力计算值; M wua ——抗震墙底部截面按实配纵向钢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和轴力等计

算的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鸾矩值;有翼墙时应计入墙两侧各一倍翼墙厚度范围内的纵向钢筋;

M w ——抗震墙底部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ηvw ——抗震墙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可取1.6,二级可取1.4,三级可取1.2。 6.2.9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柱、抗震墙和连梁,其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跨高比大于2.5的梁和连梁及剪跨比大于2的柱和抗震墙:

V ≤RE

γ1(0.20f c bh 0)…………(6.2.9-1) 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抗震墙、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框支柱和框支梁、以及落地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

V ≤RE

γ1(0.15f c bh 0)…………(6.2.9-2) 剪跨比应按下式计算:

λ=M c /(V c h 0)…………(6.2.9-3)

式中:λ——剪跨比,应按柱端或墙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计算值M c 、对应的截面组

合剪力计算值V c 及截面有效高度h 0确定,并取上下端计算结果的较大值;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的框架柱可按柱净高与2倍柱截面高度之比计算:

V ——按本规范第6.2.4、6.2.5、6.2.6、6.2.8、6.2.10条等规定调整后

的梁端、柱端或墙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 ——梁、柱截面宽度或抗震墙墙肢截面宽度;圆形截面柱可按面积相等的方形截面柱计算;

h 0——截面有效高度,抗震墙可取墙肢长度。

6.2.10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框支柱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框支柱承受的最小地震剪力,当框支柱的数量不少于10根时,柱承受地震势力之和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当框支柱的数量少于10根时,

每根柱承受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框支柱的地震弯矩应相应调整。

2 一、二级框支柱由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轴力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 1.5、1.2;计算轴压比时,该附加轴力可不乘以增大系数。

3 一、二级框支柱的顶层柱上端和底层柱下端,其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和1.25,框支柱的中间节点应满足本规范第6.2.2条的要求。

4 框支梁中线宜与框支柱中线重合。

6.2.11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一级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当墙肢在边缘构件以外的部位在两排钢筋间设置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400mm的拉结筋时,抗震墙受剪承载力验算可计人混凝土的受剪作用。

2 墙肢底部截面出现大偏心受拉时,宜在墙肢的底截面处另设交叉防滑斜筋,防滑斜筋承担的地震剪力可按墙肢底截面处剪力设计值的30%采用。

6.2.1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框支柱顶层楼盖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第E.1节的规定。

6.2.13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计算时,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基本均匀的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剪力值,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计算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中最大值1.5倍二者的较小值。

2 抗震墙地震内力计算时,连梁的刚度可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0。

(计算地震内力时,抗震墙连梁刚度可折减;计算位移时,连梁刚度可不折减。)

3 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计算内力和变形时,其抗震墙应计人端部翼墙的共

6.2.14 框架节点核芯区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二、三级框架的节点核芯区应进行抗震验算;四级框架节点核芯区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

2 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6.3 框架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

6.3.1 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 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 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6.3.2 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扁梁的楼、屋盖应现浇,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b b ≤2b

c

…………(6.3.2-1)

b b ≤b

c

+h

b

…………(6.3.2-2)

h

b

≥16d…………(6.3.2-3)

式中:b

c

——柱截面宽度,圆形截面取柱直径的0.8倍;

b

b 、h

b

——分别为梁截面宽度和高度;

d——柱纵筋直径。

2 扁梁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

6.3.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觞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b

2 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的最大间距

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6.3.4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

一、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3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6.3.5 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l 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

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2 剪跨比宜大于2。

3 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6.3.6 柱轴压比不宜超过表6.3.6的规定;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2010版抗震规范对“规定水平力”的解释

《抗规》3.4.3和《高规》3.4.5对“扭转不规则”采用“规定水平力”定义,其中《抗规》条文: “在规定水平力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抗规》6.1.3和《高规》8.1.3倾覆力矩的计算采用规定水平力,其中《抗规》条文: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部框架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仍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与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 软件实施: 除了原有各工况的位移统计结果,当计算地震作用时,软件同时给出规定水平力下的位移统计结果,用于位移比的判断。 规定水平力主要用于计算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和倾覆力矩,其中后者包含了:框架倾覆力矩、短肢墙倾覆力矩、框支框架倾覆力矩和一般剪力墙的倾覆力矩统计。

新抗震规范3.4.3条的条文说明,扭转位移比计算时,楼层的位移不采用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计算,按国外的规定明确改为取“给定水平力”计算,可避免有时CQC计算的最大位移出现在楼盖边缘的中部而不在角部,而且对无限刚楼板,分块无限刚楼盖和弹性楼盖均可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处理;该水平力一般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作用力,并考虑偶然偏心;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控制值验算时,仍采用CQC的效应组合。 如何换算给定水平力?新高规3.4.5条文说明:水平作用力的换算原则:每一楼面处的水平作用力取该楼面上、下两个楼层的地震剪力差的绝对值。 根据2010版抗震规范,楼层位移比不再采用根据CQC法直接得到的节点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比值计算,而是根据给定水平力下的位移计算。 CQC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将结构各个振型的响应在概率的基础上采用完全二次方开方的组合方式得到总的结构响应,每一点都是最大值,可能出现两端位移大,中间位移小,所以CQC方法计算的结构位移比可能偏小,不能真实地反映结构的扭转不规则。而且不同组合的位移之间的运算也是无物理

砖混结构、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区别

砖混结构、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区别简言之,砖混结构属于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属于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为结构形式,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结构体系。 砌体结构:以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砖混结构一般指把砖砌体用作内外承重墙或隔墙,楼盖、屋盖、梁、柱(也可是砖柱)是钢筋混凝土作用在墙柱上的荷载,主要是由梁板传来的屋盖、楼盖上的活、恒荷载,它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作用在纵墙上的水平荷载(如风荷)一部分直接由纵墙传给横墙,另一部分则通过屋盖和楼盖传给横墙,再由横墙传至基础,最后传给地基,承重墙的厚度及长度是根据强度和

稳定性的要求,通过计算来确定的。 在砖混结构中的梁有门窗过梁、圈梁、雨蓬梁、阳台梁、楼梯梁等,这些梁的长度、配筋和截面尺寸,除圈梁是按构造配筋外,其它都是通过计算设计的,圈梁主要作用是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因此圈梁不是承重梁,当圈梁用作过梁时,只在过梁部位按设计配筋,其它部位仍是按构造配筋,有许多把圈梁当作承重梁对待,随意将圈梁下墙体敲掉,则留下了不安全的隐患。 框架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2010版新抗震规范与老版的区别

1. 继续保持现行抗震规范的基本规定 2010版继续保持了89版、2001版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下列基本规定:l (1) 用三个不同的概率水准和两阶段设计体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设计原则; l (2) 以抗震设防烈度为抗震设计的基本依据,引入“设计地震分组”,体现地震震级、震中距的影响; l (3) 不同类型的结构需采用不同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并利用“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体现某些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 l (4) 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通过“多遇地震”条件下的概率可靠度分析,建立了结构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多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 l (5) 把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作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强调通过概念设计,协调各项抗震措施,实现“大震不倒”; l (6) 砌体结构需设置水平和竖向的延性构件形成墙体的约束,以防止倒塌; l (7) 钢筋混凝土结构需确定其“抗震等级”,从而采取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对框架结构还要求控制“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通过第二阶段的设计防止倒塌; l (8) 装配式结构需设置完整的支撑系统,采取良好的连接构造,确保其整体性。 l 2010版继续保持2001版某些抗震设计基本规定: l (9) 增加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0.30g的设计要求; l (10) 提出了不同阻尼比的地震作用和控制结构最小地震作用的强制性要求; l (11) 明确概念设计的某些具体要求,加强各类结构的抗震构造; l (12) 纳入隔震、减震设计以及非结构构件等,向性能化设计前进. 2. 对建筑结构场地地基设计要求的改进 l (1)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局部调整 l 对于场地剪切波速大于800m/s的场地,新增场地类别I0类; l 对于中软土和软弱土的平均剪切波速分界,考虑覆盖层取20m,由140m/s调整为150m/s。 l (2) 液化判别方法的改进 l 调整标准贯入法液化判别公式,将自74、78版抗震规范沿用的15m深度内采用直线判别改为对数曲线判别,可延续到15m深度以下的判别,并进一步考虑震级的影响,重新定义液化判别的锤击数基本值——M7.5液化概率32%时水位2m、埋深3m的液化临界锤击数,判别结果总体上基本保持与2001版接近。 l (3) 软土震陷判别 l 新增8度(0.30g)和9度时按液性指数判别软土震陷的方法。 3 对结构抗震分析规定的改进 l (1) 改进了不同阻尼比的设计反应谱 l 2001版不同阻尼比的设计反应谱在5s后出现交叉,且阻尼比0.25的反应谱倾斜下降段按公式计算将变为倾斜上升段,条文硬性规定取0.0。本次修订,阻尼比0.05保持不变,调整后公式的形式不变,参数略有变化,使钢结构的地震作用有所减少,消能减震的最大阻尼比可取0.30,除Ⅰ类场地外,在周期6s以前,不同阻尼比基本不交叉。 l (2) 设计特征周期的调整 l 对于I0类场地,明确其特征周期比2001版I类减少0.05s。 l 对于罕遇地震的特征周期,6、7度与8、9度一样,也要求增加0.05s。 l (3) 增加了6度设防的设计参数 l 2010版增加了6度设防的一些要求,包括:不规则结构应计算地震作用;6度最小地

详细的砖混结构(含底框)设计步骤

(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 一、分析建筑条件,准备初步工作: 1. 底框部分: (1)根据建筑条件图布置框架柱轴网,由抗震概念设计,尽量不要出现单根柱而不能形成一榀框架的情况,柱距一般为6米; (2)柱截面初步设计;单层商铺部分的框架柱截面设为350X350,底框部分的框架柱设为400X400;(3)根据柱轴网确定剪力墙的分布(长度和距离); (4)剪力墙一般分布在楼梯间处,与电信专业协调,预留电表箱位置; (5) (6)根据底层店面部分的墙厚确定框架梁、柱偏心; (7)根据框架柱的设置和柱距,确定框架梁的高度和宽度(一般上面有出承重墙的框架梁宽度不小于350,其它墙梁宽度不小于300,高度不小于净跨的1/5);(框架结构梁截面尺寸控制办法:计算时用TAT,看计算结果配筋图内的配筋率图;要求全截面配筋率1.5-1.7之间) (8)其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6、7度可分别按三、二级采用; 2. 砖混部分: (1)根据纵横墙的布置及可能会有的屋面构架,确定构造柱的位置和种类,(最外围的构造柱直接升到女儿墙,门窗洞口处的构造柱尺寸最好与门洞处的短墙吻合) (2)根据户型布置设置梁,包括其宽度和高度(其位置应把楼板分成规则的矩形,在阳台较大窗洞处或门窗连续设置处应设置过梁,且其高度加上门窗的高度应等于楼层高度?); (3)根据户型布置确定板厚,一般取短向跨度的1/35,但是最好不要小于100,客厅不小于120,否则影响使用;阳台、厨卫一般为90,屋面板厚120,楼梯梯板厚度为板跨的1/28,且平台梁高度与其下的窗高之和要等于建筑标高; (4)根据墙体外立面的腰线做法,确定外围圈梁的高度和做法; (5)根据总体要求,设置不同的结构标准层与荷载标准层; (6)阳台处的挑梁高度为挑出长度的1/3~1/6; 二、输入计算模型,进行程序计算: 1. 底框部分: (1) SAT-8计算底框时不能考虑风荷载。若在“底框结构空间分析方法”中选取“有限元整体算法”可计算风荷载,但结果偏小建议不使用; (2)上部承受墙荷载的墙梁宽度不小于300; (3)过渡层如果开洞大于800,需要设边梁; (4)抗震墙厚度不小于净高的1/20,且宜开设洞口形成若干墙段,其高宽比不宜小于2; (5)注意:梁和柱的偏心,应根据建筑要求与砌体外墙平齐,且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6)注意:剪力墙材料为混凝土及其强度等级; (7)材料等级:整个工程钢筋等级应统一为II级或III级,楼板、梁为C30混凝土,柱为C30混凝土,剪力墙为C30混凝土; (8)在SATWE中进入底框模型后选取荷载时,选取上部砖混荷载的标准组合来计算配筋,这样可以不用单独建立砖混的计算模型 (9)在模型中,应输入底层的砖墙?,并计算出二层砖混结构与底框结构的抗侧刚度之比,为保证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最好在1.3-1.8之间(1.5左右),以此确定剪力墙的是否开洞和增减长度;

砖混结构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区别

砖混结构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区别 砖混结构属于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属于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为结构形式,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结构体系。砌体结构:以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砖混结构一般指把砖砌体用作内外承重墙或隔墙,楼盖、屋盖、梁、柱(也可是砖柱)是钢筋混凝土作用在墙柱上的荷载,主要是由梁板传来的屋盖、楼盖上的活、恒荷载,它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作用在纵墙上的水平荷载(如风荷)一部分直接由纵墙传给横墙,另一部分则通过屋盖和楼盖

传给横墙,再由横墙传至基础,最后传给地基,承重墙的厚度及长度是根据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通过计算来确定的。在砖混结构中的梁有门窗过梁、圈梁、雨蓬梁、阳台梁、楼梯梁等,这些梁的长度、配筋和截面尺寸,除圈梁是按构造配筋外,其它都是通过计算设计的,圈梁主要作用是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因此圈梁不是承重梁,当圈梁用作过梁时,只在过梁部位按设计配筋,其它部位仍是按构造配筋,有许多把圈梁当作承重梁对待,随意将圈梁下墙体敲掉,则留下了不安全的隐患。框架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2010版抗震规范与老版的区别

2010版新抗震规范与老版的区别 调整场地土液化判别的深度范围和判别公式,增补软弱粘性土层的震陷判别方法及相应的处理对策; 1、改进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系数和形状参数,补充完善了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并补充了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取值的规定; 2、增加大跨屋盖结构和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增加了地震作用的计算要求,补充了多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的原则规定; 3、修改了框架-抗震墙结构剪力调整系数以及与“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原则有关的框架内力调整等相关规定,补充了框架结构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4、修改了多层砌体房屋层数和高度限值、抗震横墙间距、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构造柱布置、圈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连接要求、楼梯间的构造要求等规定; 5、修订了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可不进行抗震验算的范围、补充完善了柱间支撑节点验算要求、单层钢结构厂房防震缝及阻尼比的相关规定; 6、调整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修改了水平减震系统的定义及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以及消能部件性

能检验要求等规定; 7、增加了楼梯间及人流通道砌体填充墙的构造要求,补充了砌体女儿墙的抗震构造要求。 8、增加了地震监测。 9、增加了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以及地下建筑抗震设计 10、抗震缝计算的7CM改为10CM了。 11、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区要设边缘约束构件了。 12、6度区砖混不允许建8层了 13、柱子最小配筋率也改了。角柱和框支柱的最小配筋率变小了 14、确定抗震等级的建筑高度也有改变,如框架由原来的30米改为24米 15、6度区也规定了剪重比、四级抗震也规定了柱轴压比 16、加大了柱截面最小尺寸要求。 17、柱轴压比限值比老规范统一降低0.05,新增了四级框架柱的轴压比要求。 18、增加了三级剪力墙的轴压比要求。 19、增加了落地剪力墙的倾覆力矩比例要求。 20、调整了剪力墙分布钢筋直径要求。 21、调整了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的取值,增加多层

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抗震对比

我们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按地震烈度设计的,而不是按地震震级设计的。 在工程抗震领域,世上每次大震的震害都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1976年唐山地震以后,我国在砖混结构上创立了用构造柱和圈梁来约束刚性砌体来达到结构抗震的结构抗震体系。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后,在修订1989版抗震规范时,明确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设防水准。后来云南地震、日本的阪神地震、台湾集集地区地震等都为我们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去年汶川大地震也为我们认识震害和工程抗震提供了更多的经验教训,我国在2008年8月4日对2001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又作了局部修订。从近年来的震害经验来看,按我国1989版以后抗震规范设计的建构筑物还是经受了地震的考验,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当然,对建筑构造的某些具体问题,还有待继续研究,才能进一步搞清结构的某些具体构造在地震中的抗震机制,制定出更加安全有效节俭的抗震构造措施。 我们知道,结构的竖向构件在抗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物的竖向荷载通过竖向构件传给基础,水平荷载(包括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也主要是靠竖向构件来承受(剪力)的。砖混结构的竖向构件是砖墙,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竖向构件就是框架柱。如果地震中竖向构件被破坏了,建筑物就坍塌了,就彻底被破坏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就无法得到保障。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砖混结构住宅。从汶川地震来看,砖混结构房屋破坏的都是90年代以前的建筑物,或是没有按规范设置足够的构造柱和圈梁的。而按规范设置了圈梁和构造柱的砖混房屋,在大震下尽管墙体已经开裂破坏,但被圈梁和构造柱箍住,墙体并没有倒塌,从而达到了“大震不倒”的设计预期。白而破坏最严重的是大开间大窗洞的教学楼,9米的大开间,中间用两根进深梁代替横墙来承受楼板的荷载。而大梁的两端仅仅是搁置在窗间墙上,下面没有设置构造柱。因为墙体的破坏或外闪,预制板才跌落下来。按现行抗震规范,预制板不应是简单的搁置在墙上,而是和圈梁要有钢筋拉结,板和板之间也要有钢筋拉结,从而使预制板形成整体受力,对竖墙也有约束作用,才能有效地抵抗地震作用。震害实例中除了没有按规范设置好圈梁构造柱外,还有单柱的内框架结构(梁的中部有一个混凝土柱,另两端搁置在砖墙上)、单柱框架砖混结构(前排为混凝土柱,后排梁搁置在竖墙上。多为前面为车库门,没法设置纵向墙的情况),在地震中破坏严重。 而砖混住宅楼为小开间结构,一般开间在3米左右。客厅的开间大些,一般为3.9-4.5米。一般没有搁置在窗间墙上的进深梁,因而不会出现教学楼大开间的情况。因而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设置了圈梁构造柱的砖混住宅楼是具备抗震能力的。 我们再来看看框架结构住宅楼。大家知道,框架结构为柔性结构,而砖混结构为刚性结构。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地震作用下变形的不同。应该说柔性结构能够吃掉一部分地震能量,因而它的抗震能力更加优越。但在去年汶川地震中,映秀镇漩口中学建于2007年的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严重倒塌,而它附近的四层砖混结构办公楼和五层砖混宿舍楼尽管破坏严重,却没有倒塌。这向我们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我们前面说过,结构的竖向构件在抗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抗震设计中,设置多道防线是保证建筑物“大震不倒”的保障。在设置了圈梁构造柱的砖混结构中,砖墙被破坏了,可被圈梁构造柱箍起来的墙体还不倒塌,这就是抗震设计的第二道防线。而纯框架结构,由于大震时变形大,失稳倒塌后,建筑物也随之倒塌,没有第二道防线。从这个角度来讲,它的抗震性能较差。

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分析对比(259)

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分析对比 一:砖混结构与框架结构比较 建筑结构概述 所谓的建筑结构,一个建筑的骨骼,来承受各方面的压力。 就多层住宅来讲,较常用建筑结构有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现在就这两种受力体系做简单讲解及比较。 (一)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示意图 1、砖混结构简述: 砖混结构的承重特点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该结构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 2、砖混结构用料: 砖混结构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红砖;也包括其他尺寸的异型黏土砖、空心砖等; 砖混结构中的“混”,是指由钢筋、水泥、沙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 3、砖混结构建筑特点: 承重特点:砖混结构的住宅承重结构是楼板和墙体, 层高特点:砖混结构在做建筑设计时,楼高不能超过6层。 隔音特点:砖混住宅的隔音效果是中等的。 隔音效果取决于隔断材料的选择,砖混结构一般用的红砖虽然红砖是一块一块砌在一起的,声波在每一个连接处都要受到一次阻挡,使声波一次次受到衰减,但是,毕竟是很老的建筑材料,比起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还要差很多。 改造特点:砖混结构中很多墙体是承重结构,不允许拆除的,你只能在少数非承重墙体上做文章。区别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的一个简单方法是看墙体厚度,240mm 厚度的墙体是承重的,120mm 或者更薄的墙体是非承重的,改造起来很受局限。 (二)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示意图 1、框架结构简述: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2、框架结构用料: 钢筋,混凝土,碎石,填充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等); 3、框架结构特点: 承重特点:框架结构住宅的承重结构是梁、板、柱; 牢固特点:由于承重结构的关系,框架结构可以做到几十层; 改造特点:多数墙体不承重,所以改造起来比较简单,敲掉墙体就可以了,改造十分灵活; 隔音特点: 框架结构的隔音效果取决于隔断材料的选择,比如最常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内部是由许多细孔组成,隔音保温效果是所有建筑材料中最好的。现在已广泛用作宾馆客房、KTV包房

砖混和框架结构哪个更抗震

砖混和框架结构哪个更抗震 据网上调查,超过98%的网友表示会关注住宅的抗震性能。是啊!人命关天,有了再好的房子,命要是没了说啥也没用。现在商品房的开发商往往向客户承诺自己的住宅产品能抗几级地震。也有人说框架结构的住宅抗震性能好,砖混房子抗震性能差,更有人说空心预制板的房子最不抗震、甚至要求取消空心预制板,云云。 可现在的房价这么高,你如何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下子拿出许多钱来买房子呢?即使是按揭贷款的首付,也让人难以承受。于是许多人把眼睛盯向了二手房市场。但二手房便宜些的又是建造年代较早的空心预制板砖混住宅,又怕有安全隐患,真是让人左右为难。而且在现阶段,一些县级市也还大量开发砖混住宅楼。 在这汶川地震接近一周年之际,笔者准备从一个专业的结构设计人员的角度来讲讲不同结构型式的多层住宅的抗震性能问题,为有兴趣的朋友补充一点结构抗震知识,或许对你能有所裨益 笔者首先从两个地震的概念说起。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地震震级是对地震时震源产生的能量大小的描述,而地震烈度则是对地震时地面建筑物破坏程度的描述。同样的震级,由于震源的地面深度、水平距离、地震波传播的地质介质不同,它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也不相同,也就是说它的地震烈度是不同的。 比如说,去年汶川地震,震源为龙门山断层断裂,震级为M8.0,汶川和映秀地震烈度达到11度,绵竹、绵阳为8-9度,而成都地震烈度只有6-7度。我们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按地震烈度设计的,而不是按地震震级设计的。 在工程抗震领域,世上每次大震的震害都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1976年唐山地震以后,我国在砖混结构上创立了用构造柱和圈梁来约束刚性砌体来达到结构抗震的结构抗震体系。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后,在修订1989版抗震规范时,明确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设防水准。后来云南地震、日本的阪神地震、台湾集集地区地震等都为我们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去年汶川大地震也为我们认识震害和工程抗震提供了更多的经验教训,我国在2008年8月4日对2001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又作了局部修订。 从近年来的震害经验来看,按我国1989版以后抗震规范设计的建构筑物还是经受了地震的考验,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当然,对建筑构造的某些具体问题,还有待继续研究,才能进一步搞清结构的某些具体构造在地震中的抗震机制,制定出更加安全有效节俭的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 规范修订要点 参加抗规第六章修编单位: 清华大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抗震规范规定的内容也是工程界和结构工程师十分关注的内容,本次规范修订征求意见时收到了很多设计、研究单位提出的对2001抗震规范修订的意见和建议。

抗震规范第六章修订的出发点: 一. 总结国内外地震震害特别是汶川地震震害的经验教 训。总结科研成果、吸收国外规范的经验。 二. 吸收全国科研、设计单位执行2001抗震规范的经验, 进一步提高抗震规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 考虑地震突发性強、科学确定地震设防烈度难度较大, 继续保持和重视抗震的概念设计内容。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表明,设计中严格执行了2001规范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基本上达到了在规定设防目标下能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2008汶川地震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教训,如框架结构的抗震要求应适当提高、楼梯间的设计应改进等;此外各设计、科研单位在执行2001规范的实践中也有很多经验教训,各单位向规范组所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均在修订时引起重视。 为了保持规范的连贯性,同时也方便设计人员阅读规范的习惯,我们在修订中仍基本保持2001规范的条文顺序,在原条文相应位置修改其内容。2010抗震规范第六章共有条文62条,其中对2001规范相应条文进行修改的有39条。 主要改进和修改如下: ①对适用的最大高度和抗震等级的高度分界进行 修改,对建筑高度较低的框架-抗震墙结构、抗 震墙结构、部分框支的抗震墙结构的抗震等级以 及裙房和地下室的抗震等级进行了局部的调整。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 十三章思考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十一章思考题答案 13."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有哪些形式?各有何优缺点? 答: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有如下形式: 1)现浇框架 其做法为--每层柱与其上层的梁板同时支模、绑扎钢筋,然后一次浇混凝土,是目前最常用的形式 优点: 整体性,抗震性好;缺点: 施工周期长,费料、费力 2)装配式框架 其做法为--梁、柱、楼板均为预制,通过预埋件焊接形成整体的框架结构 优点: 工业化,速度化,成本低;缺点: 整体性,抗震性差 3)装配整体式 其做法为--梁、柱、板均为预制,在构件吊装就位后,焊接或绑扎节点区钢筋,浇节点区混凝土,从而将梁、柱、楼板连成整体框架。 其性能介于现浇和全装配框架之间。 1

3."2试分析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反弯点高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 框架柱反弯点高度的影响因素有: 结构总层数、该层所在位置、梁柱线刚度比、上下两层梁的线刚度比以及上下层层高的变化 1 3."3 D值法中D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 反弯点位置xx后的侧向刚度值。 1 3."4试分析单层单跨框架结构承受水平荷载作用,当梁柱的线刚度比由零变到 无穷大时,柱反弯点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答: 当梁柱的线刚度比由零变到无穷大时,柱反弯点高度的变化: 反弯点高度逐渐降低。 1 3."5某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层高、跨度、各层的梁、柱截面尺寸都相同,试分 析该框架底层、顶层柱的反弯点高度与中间层的柱反弯点高度分别有何 区别? 答:

1 3."6试画出多层多跨框架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曲线。 答: 1 3."7框架结构设计时一般可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现浇框架梁与装配整体式 框架梁的负弯矩调幅系数取值是否一致?哪个大?为什么? 答: 现浇框架梁与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的负弯矩调幅系数取值是不一致的,整浇式框架弯矩调幅系数大。 对于整浇式框架,弯矩调幅系数= 0."8~ 0."9;对于装配式框架,弯矩调幅系数= 0."7~ 0."8。 1 3."8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计算长度的取值与框架结构的整体侧向刚度有何联系? 答: 1 3."9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有何要求?

图纸中怎么看是框架结构还是砖混结构

图纸中怎么看是框架结构还是砖混结构 要先看图纸结构总说明属于什么结构。 2.看基础图,要是条基础,就是砖混,要是独立柱基就是框架,要是桩暂时无法判断。 3.看楼面结构图,要是构造柱占多数,就是砖混,要是截面比较大的柱比较多,就是框架。 4.看图纸的的承重部位是墙体还是梁,要是墙体承重为多,且设置较多的圈梁,就是砖混,要是梁承重多,且两头搁置在截面较大的柱上,框架。 现在砖混中也有承重柱梁,框架也有承重墙,具体看图纸时,是根据砖混和框架的结构特点来看,承重墙和承重柱梁所占的比例来判断。 看尺寸,要是墙体厚过240,十有八九就是承重墙,要是柱子的尺寸过240,可能就是承重柱子,所以上面说的截面大就是这原因,要是梁高过250,也可能是承重梁。 看图纸,要是墙体上没有梁或标的是圈梁(QL),该墙就是承重墙。要是梁的标号不是QL,在砖混中是标L,在框架中是标KL或LL,那么就是承重梁,要是柱子标的不是GZ,标的是Z或KZ,那么就是承重柱了。 总之最简单的识别方法就是,在砖混和框架结构中除了构造柱和圈梁,其他的都是承重柱子和梁。看该墙是否承重,就看该墙上是否有梁托住上面的荷载(更简单的就是看有除圈梁外其他的梁没),如果没有就是承重墙了。 从图纸上判断砖混结构还是框架结构是观承重墙和承重梁柱子所占的比例。砖混中也有承重梁柱,框架中也有承重墙。 1.建筑图:先看底层平面图,要是开间比较大,大厅大开间房间比较多,就是属于底框结构或框架结构。 2.看房屋类型,要是公共服务建筑,比如超市,商场等就是框架居多,要是住宅就看层数或是否有电梯,要是多于七八层,十有八九就是框架。 3.继续看标准层平面图,要是上面和下面都是大开间,就是框架结构,要是上面变小开间房间,而且层数不高,很可能就是底框结构。 4.结构说明,最直接的判断结构类型,结构说明可以表达很清楚是什么结构。在结构说明中,还可以看混凝土标号,要是比较高比如C30,C40就是框架结构了。 5.基础图,如果是大面积条形基础,而且图纸上涂黑的柱标的GZ比较多,就是砖混(不过也有框架结构使用条形基础,主要用于上部荷载相当大而且土质差的情况,但造价高,不是很多),如果是独立柱基,片筏基础等就是框架,如果是桩基础,可能砖混可能框架。 6.还是基础图,观柱子截面大小,如果宽高截面大于350mm的柱子居多,归于底框或框架,GZ居多,归于砖混。 7.观结构布置图,如果是平法,直接看梁的标号是KL,如果是就是框架,如果不是就看梁所占比例多少,如果有墙位置都是设置梁,就是框架了,或更简单就看梁的截面,和配钢筋大小了,都比较大,就是框架了。要是过去的梁柱表法,就直接看梁表,如果看到的是多如牛毛的梁,或标的编号的是KL,或梁截面钢筋都比较大就是框架了。同样还可以看柱子大小,如果改为GZ居多那么就是砖混或底框上面砖混结构了,如果标准层结构布置图的柱子依然截面大,就是框架了。 8.在结构图中,多观几块板,看板是压在标有KL或L上,还是压在直接画有虚线的墙上,如果很多的板是压在KL或L上就是框了,如果是多数压在墙上,就是砖混了。 9.结构图,看梁两头压的是墙还是柱子,要是墙就是砖混,要是柱子,看是GZ还是截面大的柱,GZ居多,砖混,要是截面350mm居多,框架了。

看图说话——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

很多朋友搞不清楚什么是砖混结构,什么是框架结构,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此文就看图说话,让大家明明白白看懂结构。 很多朋友搞不清楚什么是砖混结构,什么是框架结构,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网上有很多的文章是介绍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的,但总是说的不够清楚,又或者全是专业术语,看完后似懂非懂。 现在就用图说砖混和框架。 砖混结构,顾名思义,“砖”,指的是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他尺寸的异型粘土砖、如空心砖等。“混”是指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排檐。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层、6层以下。 砖混结构是利用砖墙承受重量的。如下图,楼面上的重量通过楼板传到下面支撑的砖墙上,最后传到基础上。 可是由于砖墙的结构相对于钢筋混凝土为松散,在地震的时候房屋极易倒塌,或者日久年长,砖墙被压出裂痕。因此砖混结构还需要设置圈梁和构造柱。 圈梁和构造柱是由混凝土内配钢筋组成,起到的作用是箍住整个砖墙结构,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和刚度。 圈梁设置在砖墙顶部,构造柱设置在砖墙交接处和较大的洞口两侧,和圈梁形成一个框架,箍住整个房屋,如下图 由于这一结构形式与框架结构很类似,因此很多人误以为构造柱和圈梁就是框架结构中的梁柱,也能起到承重的作用,其实是大错特错了。构造柱和圈梁的钢筋配置低于框架结构中的梁柱,不能够承重,只能起到加强整体性和刚度的作用。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均没有设置圈梁和构造柱,而很多设置了圈梁构造柱的房屋只是墙体开裂房屋扭曲而已。我想用

下图就可以很直观的表达圈梁和构造柱的作用。 小贴士:圈梁的尺寸一般为与墙同宽,高度为400~500,构造柱为一边与墙同宽的矩形。加强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墙长超过4米应设构造柱,墙高超过3米,应设圈梁。墙长及层高较大且有门洞时,构造柱的设置应首先保证洞口两侧,以避免洞口角部收缩裂缝。当主体结构未留钢筋,或位置偏差时,必须采用植筋。 框架结构 与砖混结构不同,框架结构的承重构件是梁板柱,而且顾名思义,这些构件是呈框架形状的,所用材料是钢筋混凝土。这一结构的受力原理如下图。重量通过楼板传到梁上,再由梁传到四角的柱子上,最后传到地基。 由于框架结构的支撑体系是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因此整体性比较好,且隔墙比较灵活,可以不受开间的限制。框架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墙塌屋不倒”。 下图为施工到一半的框架结构建筑 小贴士:框架结构的梁高一般等于跨度的1/10,不应小于这一高度,否则极易出现梁开裂的情况,比如两个柱之间距离为4m,则梁高为400。因此在普通住宅中,跨度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净高。一般来说柱距在6m左右比较合适。 总的说来,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框架是用梁柱承重,即使墙塌了,屋也不会倒;而砖混结构则是用墙承重,墙塌了屋也倒了,因此墙体不能间隔太远,且不能开很大的洞口,上下墙需要尽量对齐。 无论是框架结构还是砖混结构,如果遇到上下墙没有对齐的情况,都需要在上墙下做梁支撑墙的份量(轻质隔墙除外),如下图,红色的梁支撑住了楼上墙体的份量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2010版抗震规范是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建筑震害的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吸纳工程抗震领域成熟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对旧版规范进行全面修订而成,2010年12月01日正式实施。该规范是有关建筑抗震设防的重要技术法规,是指导防震减灾工作的依据,设计人员应迅速掌握并认真贯彻实施。现就与变电土建设计密切相关的六个方面内容进行总结,供以后设计参考。 一、抗震概念设计和性能化设计 ①关于“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抗震措施”包括结构选型、地基抗液化措施、考虑概念设计对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以及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抗震构造措施”是指不需计算而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构造,如高厚比、轴压比、长细比、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和配筋、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箍率、钢筋直径、间距等构造和连接要求等。I类场地及0.15g和0.30g的III、IV类场地,抗震构造措施需做局部调整(3.3.2强条、3.3.3条)。 ②关于“抗震建筑的规则性”。规范把不规则的建筑分为三个级别予以区别对待:一般的不规则建筑按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建筑需经过专门研究和论证后采取高于规范、规程规定的加强措施,高层建筑应严格按照建设部令第111号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严重不规则建筑应要求建筑师予以修改、调整设计方案(3.4.1强条,业主、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必须严格执行)。 ③关于“抗震结构对材料与施工的特殊要求”。施工顺序要保证

组合构件的整体性,必须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和框架梁柱(3.9.6强条,设计时应写进施工总说明);施工时纵向受力钢筋要等强替换,避免替换后总承载力提高过大,造成薄弱部位转移(3.9.4强条)。 ④关于“抗震性能化设计”。新规范提出了性能化设计的原则规定和参考指标(3.10节),但由于性能化设计的分析方法还有待完善,性能化设计的分析软件还不成熟,且对于变电站工程而言,目前还没有提出统一的性能目标,因此,现阶段仍然采用“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方法,但应及时关注性能化设计的研究进展。 二、场地、地基和基础 ①关于“场地地段划分”。不利地段新增“高含水量的可塑性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对既不属于有利地段也不属于不利地段的地段,明确为“一般地段”;严禁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类建筑(3.3.1强条)。 ②关于“场地类别划分”。将坚硬土和硬岩石分开,新增剪切波速大于800m/s为岩石类;将中硬土和中软土f ak的分界由200kPa改为150kPa;将中软土与软弱土的剪切波速分界由140m/s改为150m/s;新黄土指Q3以来的黄土(4.1.3条);波速大于800m/s为I0类场地,波速500~800800m/s为I1类场地(4.1.6强条)。 ③关于“断裂的抗震评价和局部地形影响评价”。减小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4.1.7条);在局部突出地形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4.1.8强条)。 ④关于“砂土、粉土液化判别和软弱黏性土震陷判别”。新规范

对比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

对比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 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好于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好于砖混结构。 但是三种结构在平时使用时是一样的。 而钢结构的抗震作用与以上三种结构完全不同,以上三种均为刚性结构,他们的设计原则是提高刚度,减少地震时的晃动而避免破坏。但钢结构是柔性结构,它可以利用钢材的韧性,在地震力晃动下依然保持整体结构的安全。 唯一不同的是,砖混结构用于多层住宅,框架结构用于多层公建,剪力墙结构用于高层住宅。而框架剪力墙结构用于高层公建,钢结构用于超高层公建和大跨度房屋(例如厂房和体育场)。 以下是我对各种结构种类的简单介绍 1. 砖墙承重,叫做砖混结构 常用于7层以下的普通多层住宅 优点:造价低,施工简单快捷。 缺点:不适合复杂的建筑形式,层高、房间大小等构造要求严格,抗震能力稍弱。

2. 混凝土梁柱承重,叫做框架结构 常用于10层以下的多层公共建筑,比如办公楼,商场等。在非地震区也用于高层建筑。 优点:室内空间大,可以满足复杂的建筑形式,抗震能力稍强。房间隔墙可以随意拆改。 缺点:框架柱尺寸过大,不适合民用住宅。在地震区很难超过7层。 3. 混凝土梁和混凝土墙承重,叫做剪力墙结构 常用于普通高层住宅,和房型非常复杂的多层洋房和别墅。 优点:承重结构为片状的混凝土墙体,房间不见柱子的棱角,比框架结构更适合用于住宅。混凝土墙体的抗震能力最强,房屋安全度很高。 缺点:混凝土用量多,自重大,总高度通常无法超过150m。混凝土墙体为高强度承重墙体,房间不能拆改。 4. 框架结构掺加部分混凝土墙,叫做框架剪力墙结构 常用于高层的办公楼、商场和酒店。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抗震设计规范 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基本概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3 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建筑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主要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场地、地基和基础(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6)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7)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8)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9)单层工业厂房(10)空旷房屋和大跨屋盖建筑(11)土、木、石结构房屋等内容。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基本信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定价:¥78.00 作者:本社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开本:大32开 包装:平装

对比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和

对比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好于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好于砖混结构。 但是三种结构在平时使用时是一样的。 而钢结构的抗震作用与以上三种结构完全不同,以上三种均为刚性结构,他们的设计原则是提高刚度,减少地震时的晃动而避免破坏。但钢结构是柔性结构,它可以利用钢材的韧性,在地震力晃动下依然保持整体结构的安全。 唯一不同的是,砖混结构用于多层住宅,框架结构用于多层公建,剪力墙结构用于高层住宅。而框架剪力墙结构用于高层公建,钢结构用于超高层公建和大跨度房屋(例如厂房和体育场)。 以下是我对各种结构种类的简单介绍 1.砖墙承重,叫做砖混结构 常用于7层以下的普通多层住宅 优点:造价低,施工简单快捷。缺点:不适合复杂的建筑形式,层高、房间大小等构造要求严格,抗震能力稍弱。 2.混凝土xx承重,叫做框架结构 常用于10层以下的多层公共建筑,比如办公楼,商场等。在非地震区也用于高层建筑。 优点:室内空间大,可以满足复杂的建筑形式,抗震能力稍强。房间隔墙可以随意拆改。 缺点:框架柱尺寸过大,不适合民用住宅。在地震区很难超过7层。 3.混凝土梁和混凝土墙承重,叫做剪力墙结构 常用于普通高层住宅,和房型非常复杂的多层洋房和别墅。

优点:承重结构为片状的混凝土墙体,房间不见柱子的棱角,比框架结构更适合用于住宅。混凝土墙体的抗震能力最强,房屋安全度很高。 缺点:混凝土用量多,自重大,总高度通常无法超过150m。混凝土墙体为高强度承重墙体,房间不能拆改。 4.框架结构掺加部分混凝土墙,叫做框架剪力墙结构常用于高层的办公楼、商场和酒店。 优点:室内空间的使用以及房间隔墙的拆改,和框架结构一样灵活多变。抗震性能与纯剪力墙结构一样坚固。 缺点:混凝土用量多,自重大,总高度通常无法超过150m。 5.钢柱、钢梁承重,叫做钢结构 常用于厂房、超高层民用建筑和地标建筑 优点:自重轻,施工快。可以修建到500多米甚至更高的高度。因为是柔性结构,地震破坏力对它影响较小。 缺点:钢材害怕腐蚀,建筑保养困难,而且保养费用昂贵。钢材最怕高温,火灾是钢结构房屋的天敌(世贸大厦就是飞机撞击产生的大火,将整栋建筑烧塌的)。 6.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柱内用型钢钢材,或在柱子外侧包裹型钢钢材,叫做混合结构。 常用于超高层民用建筑和地标建筑 优点:混凝土结构掺加大型型钢钢材,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柱子的尺寸,减少结构自重,并加强柱子的抗震和承重性能。可以比普通框架剪力墙结构修得更高,最高可以修建到300米甚至更高的高度。 缺点:因为综合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的优点,此类结构在150米 ~300米的建筑中广泛使用,缺点较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