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

2020年(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

2020年(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
2020年(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

(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

哈佛大学量年轻的瓢息斯主义者

当凯恿斯革命于1936年席卷麻省的剑桥时,年满2O周岁的保罗·萨缪尔森已经作为壹名研究生于哈佛大学就读将近壹年。l0年后,他回想起这次冲击时曾写遭(见《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46年版,第二卷,第i14章157页)l我始终认为,作为壹位经济学家,诞生于1936年以前,且于此之前已经受到古典经济学的彻底熏陶那对他来说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当代的大学生根本不可能意识到“凯恩斯革命”对我们这些于传统习俗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所产生的至为深远的影响。的确,作为壹位经济学家,诞生于1936年以前是不无裨益的,但也不可诞生太早。生连其时是壹种福份,而青春年少更有如置身天堂l遗憾的是我晚了壹年出生。1936年我作为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才开始学习经济学,而且我的指导教师斯潘塞·波拉德(SpeEtcerpollard)非常轻率地建议我们得从壹本来自英国的新书开始学习,而不象保罗那样,于芝加哥大学念大学时,就拜读于西蒙斯($imons)、奈特(Knht)、瓦伊纳(viner)等导师爰同仁的门下,且和施蒂格勒(Stigler)、沃利斯(Wallis)、哈特(Hart)、弗里德曼(Friedman)这些研究生们相伴。我确实不知道当时自己正于反对什么。可是,那些受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老前辈,如保罗,或许也不壹定知道。因为后来他经常于谈话和文章中谈到,于凯思斯挑战以前且没有任何明确的、详述的、经典的宏观模式。不管怎样,正如保罗所描述的,青年经济学家们风靡剑桥的这种异端学说反过来又通过他们利用课堂、讨论会、研究班和公共休息室传播给我们这些大学生。因此,虽然形式上他从未当过我的老师,但于那些振奋人心的年代里,我开始向保罗·萨缪尔森学习,而且至今仍然如此。萨缪尔森于哈佛大学的学习且不遵循常规的研究生学习计划。他于芝加哥大学就读期间就已经学习了许多研究生的课程,于哈佛大学,他很快从必须担任的社团

职位中解脱出来,着手对经济理论进行深入、彻底的规范凋查,其研究成果后来编辑于他的《基础壹书中。任何壹位理论家,只有于最优化演算和市场清算方面有非凡的天赋,且潜心于优雅的新古典均衡和福利效果中,才有可能免受凯恩斯主义的毒害。正如许多壹般均衡理论家于那时及其以后壹直所做的那样,萨缪尔森本能够于宏观经济学的难题和不规范的方法技术面前屈服,但他却迎难而上,于这俩个方面下壹番功夫。

壹个重要的嚎因当然是于剑桥本身,剑桥是美国激熟辩论世界危机和世界经济学危机的舞台。哈伯勒(Haberier)、汉森(Hanse)、哈里斯(Harris)、熊彼特(Sehumpeter)和威廉斯(Willims)纷纷通过壹系列无休止的讲课、讨论、座谈、文毒和谈话等形式展开了激烈的论争。-ttL前所未有的既热心又有才华的年轻教员和研究生们也加入了这个论战的行到他们当中有斯威齐壹家(theSweezys)、萨兰特壹家(theSalants)、梅斯勒(MetZler)、古德温(Goodwin),加尔布雷恩(Galbraith)靼戈登(Gord0n)。学术性的经济学对于了解萧条且且克服萧条似乎显得极为重要。

就是于这种背景下,萨缪尔森不仅成了壹位瓦尔拉斯主义的追随者,而且也成了壹位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尽管他认为他和其他人要了解通论*至少需花费1蚧月的时间,且要取得希克斯(Hicks),兰格(Lange)、米德(Meade)和哈罗德(Harrod)均衡的帮助方可。(见《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64年版,第二卷,第11.4章)。保罗是壹个非常傲慢的凡,面且于言行方面毫无顾虑,他常常通过戳穿高年级教授以及壹些粗心来访者的典型谬论或者通过披露他们对新真理模棱俩可的理解方式来使他的同龄人以及我们这些年青人感到惊讶和开心。

倘若保罗壹直逗留于芝加哥那会怎样?要是保罗正象他芝加哥的良师益友所主张

的那样去了哥伦比亚那又将怎样?他会避开宏观经济学吗?他会成为壹名货币主义者吗?或许即便是他也无法肯定。但我猜想,他迟早会采用和事实上他所做的几乎相同的方式屈身子觊恩斯宏观经济学若保罗嗜好钻研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且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和关注的话,那他肯定会引起凯恩斯的密切注意。作为壹名微观经济学家,他从未被那个不可思议的“见不见的手”所迷惑,盲目认为市场失灵本身是无法解释的。而且,他早期的文章展示了他对均衡稳定的普遍兴趣,以及对弗里希(Frisch)和其他欧洲数理经济家们重实效的前凯恩新动态模型的极度崇拜。

可是只有于哈佛太学,他才能和阿尔文·汉森(AlvinHansen)成为朋友。汉森是重要私人社团的领导者,也是引导萨缪尔森倾向于凯恩斯和宏观经济学的典范。汉森非常正直,这于他50岁时对通论*的理解于思想上产生180。的公开转变中得以证实。而且他敢于承认目己的错误,意志坚定,从不矫揉造作,对学生和全体青年教员非常宽厚。所有这些,使他赢得了青年学者的钟爱和钦佩,且成为壹位对青年学者有影响的人物。萨缪尔森于他的几篇颂词中均表达过这种感想(见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59年版,第二卷,第84章,1975年版,第四卷,第287章,1976年版,第四卷,第285章)。汉森也曾得到他的青年朋友~壹萨缪尔森所给予的理论和方法上的帮助和合作,这些台作包括探讨著名的加速壹乘数模型,该模型也是保罗首次为宏观经济学作出的贡献(觅K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39年版,第二卷,第82章)本章所研究的范圈于这篇评论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的文章中,我将集中评价他于建立宏观模型的方法和内容方面,以及于稳定理论的实证和规范性分析方面所作出的贡献,重点探讨他的财政政策。这些理论和方法是他头25年研究的重点。这不但于他早期撰写的有关乘数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

析方法的壹些具有开拓性的论文中有所体现,而且于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撰写的关于新古典综合理论的文章中也有所体现。然而,不论于什么阶段,萨缪尔森不是壹个“财政主义者。而且,我应该指出的是货币和货if-域策从壹开始就于他的宏观经济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于奉书的其它地方,唐·帕廷金(DonPatinkin)和罗伯特.铆c顿(RobertMef—t。n)对于他于货币和财政理论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评述于论述萨缪尔森宏观经旃学和他于其它有兴趣的领域中所做贡献之间的联系时·将会出现某些重复。本文所关注的是短期收入确定论和稳定政策。但这必然要涉及萨缪尔淼对资奉理论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研究,于罗伯特·索洛(Robert8olow)所写的文章中对这壹主题曾停了详细的阐述。同理,萨缪尔森不仅仅是财政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者,也是公共财政理论始壹名研究者,这壹点将于本文及里夏德·穆斯格拉韦(RichardMusgraVe)的评论串格以证实。

萨缪尔森有关俩他人或数代人之间的消费贷款模型(觅萨缪尔森科学论文寨l9鼹年版,第壹眷,第2l章)于本书其它地方进行了探讨。这个模型被证明是壹个令人惊异的富有远见的思维的产物,它蕴禽着新近才开始被人们充分利用的基本货币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壹萨缪尔森毕生所致力的就是对经典理论中的假设,例如,对经济行为者具有无限视野的慑定提出直接挑战。由于无限视野和有限视野之间的差异,玻变了下列壹些理论,如经济对财富的最终需求弹性,弥补政府赤字所进行的储蓄吸收,通过货币、公共债务和短期社会保险等手段实现的资本替代,通货膨胀和货币增长的长期平衡,以及充足货币供应量的优化横式等等。无论是觊恩斯仍是萨缪尔森均明白这样壹个重要的宏观经济事实壹壹储蓄者和投资者样倾向于获得永续资产。我不想于这儿对写于23年前壹篇文章里的结果进行详述,只是对他们的远见卓识,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天赋颇感惊异。

我不可能对l萨缪尔豫所有大部头作品的壹些非常著名且又不同寻常的各个方面进行评述萨缪尔森对这门带有历史和传统色彩的发展科学壹壹经济学的独特见解,于当代经济学家中实属罕见他通晓和他研究有关的每个领域的历史,而且很有远见地记下了过去年代里这些领域中的主要突破和代表人物。他于宏观经济学所取得的最显著的成绩,是他所撰写的论述凯恩斯和上文提到的汉彝的论文,以及论述威克塞尔(Wicksel1)的论文(见《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i959年版,第二卷,第120章),论述哈里斯(Harris)的论文(见Ⅸ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75年版,第四卷,第284章),论述熊被特的论文(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51年版,第二卷,第116章)和论述勒纳(Lernef)的论文(《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63年版,第三卷,第183章)。所有这些论文均是有关知识和个人经历的出色例证。于萨缪尔森的大量论文中,仍涉及许多和研究课题有关的颇具历史启发性的参考资料,从而向那些不是很博学的读者正确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腺了质文·费雪(IrvingFisher)外,仍有哪位权威性的数理理论家对萨缪尔森所处年代的有关事件、观点和政策进行过连续系统的评说呢?当我再壹次阅读萨缪尔森壹系列的这类作品时,我才明白这位从加里来的神童是如何将逻辑和聪明才智结合起来的幸运的是他从不为了成熟而放弃活跃无论于理论、经验结果、或大模型预测方面,萨缪尔森总是专业研究成果的贪婪的消费者和高效率的吸取者。为扩大同行之间信息传递网络,多年来他不断加强和世界各地商业、财政和政府之间的联系。他对时事和阊题的评论利用了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我从未试图评论萨缪尔森于预测方面的出色成就,我觉得他太精明了,以致于来给人们留下壹个容易验证的记录。若经过验证,表明他是另壹个萨默·斯利克特(Sumner81ichter),那是祖危险的。萨默·斯利克特常以壹位成功的预测经济学家的身份出当下萨缪尔

森的作品中,但总是采用暖昧的和夸张的方式。

最我再附加几旬个人的见法。作为肯犀迪经济顾问组的壹名成员,我知道,我的同事管地知道,我们的分析和战略远不是宣传工具所认为的“新经济学”。我不知道,仁慈地说是不记得萨缪尔森早就撰写过我们学说中的许多理论,正如196~年于“经济咨文》中作为例子所陈述的那样。这儿仅提俩个例子,壹是萨缪尔森创造的潜于产出希:增长的概念(《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53年版,第二卷,第99章),二是萨缪尔森当时所陈述的观点,认为反危机政策的目的不只是平缓经济波动,稳定就业和产出,而且能够使充分就业偏离均衡的程度以及潜于产出的趋势达到最小。萨缪尔森对我们新经济学的其它长期贡献仍清楚她体当下如下新古典综合的评述之中。到1961年,这些思想已经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即成为我们这些知识分子中的共同财富。萨缪尔森也是该顾问组的成员,更确切地说是该组的辅导员。

但他肯定不会提醒我们,那些我们如此热衷发展井为之广泛宣传的思想早于1O 年,或15年前就已经出当下他的作品之中了。

较入决定的静态和动态分析方{圭奉世纪30年代末,4O年代初,保罗·萨缪尔森于剑桥对经济理论中具有可操作性,且有意义的命题的根源进行了壹次基础调查。巧的是,这次调查和凯恩斯的Ⅸ通论所引起的骚动相壹致更巧的是,新的宏观经济学正是对萨缪尔森的研究非常有和的东西,它是萨缪尔森所寻求发展的许多方法论点的自然学科的根据。这些均涉及到了整个系统的本质,如均衡和非均衡的意义}静态、静止和动态}稳定和非稳定,滞后的内涵。根据青年时代萨缪尔森所说(见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41年版,第壹卷,第4口章),正是拉格纳·弗里希(RagnarFrisch)早于十年前就已经于经济学界策期了壹场思想革命。这场革

命可和“从古典到量子力学的转变”相提且论,是从“静态分析方法到动态分析方法”的转变。

如果谈为,得知了这种方法论的形态,萨缪尔森就能发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是壹块可耕耘的肥沃土地,那似乎是荒谬的。《通论》本身完全采用的就是这种静态分析方法。希克斯所奉行也是这种静态分析方法。而其它人听应用的方法,根据萨缪尔森本人的陈述,仅仅是为了使书本便于理解而已。当然,利用萨垮尔森那个著名的,且有争议的对应原理,这个谬论无疑会被消除。该原理用萨缪尔森的话来说,能够概括为,“仅仅对各种静态分析方法感兴趣的人必须研究动态分析方法”(Ⅸ基础),第5页)。

萨缪尔森找到了经济理论方面富有意义的命题的二个根源。其壹是可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行为者处理问题的优化程度,如效用或利润,或财富的极大化等。那么,于比较静态分析中,壹级,二级条件就能限定诸如偏好,技术或税收变化的趋势和大小。无论怎样,萨缪尔森肯定不会因许多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而对这个原理的功效持乐观的态度。所以,他对影响至为深远的命题的实用性曾表示怀疑。假定行为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于差异,那么当他们聚集时,任何事情均有可能发生,当然,这和个人最优化相壹致。这些很晚才提示劲的问题,首先由索南谢(Sonneascllein),麦克法登(McFadden)曼特尔(Mante1)等人提出且进行反复论证,这和宏观经济理论家之间风靡的现代观点形成鲜明对照,而这些理论学家们的目的只于于消除行为者之间恼人的不均匀性。总之,它促成了萨缪尔森强调他那有意义命题的第二个理论,即对应原理。

依据这个原理,动态稳定的壹般假设限制了关联系统的参数(见《基础,第5页)。根据这个约束,也只有具备这个约束,人们才能获得有关均衡位置或系统运动的

有意义的静态比较命题。壹个著名而衙单的侧子涉及凯恩斯乘数:假使且只有假使边际支出倾向于l,魁均衡稳定和乘数公式可用于预测外部变化对投资或国家购买方面的最终影响程度。起初萨缪尔森似乎准备坚持把稳定作为壹个经验假设,因此于这个例子中,萨缪尔森认为边际支出倾向肯定小于1。不然的话,这个系统将不稳定。他认为,没有稳定的系统就不可能衍生出众多的绪论壹壹有谁见过倒立的鸡蛋呢(见Ⅸ基础》,第5页)?我记得约瑟夫·熊彼特(Jo壹坤phSchumpeter)曾斥责过这种思路.谁能说资本主义制度是稳定的呢?”

后来,于1955年。经过多纳德·戈登(DonaldF·Gordon)的刺激后,萨缪尔森让步了。他承认于分析过程中,通过壹个和过程不尽相同的假想模式,或通过壹个缓慢发展的动态系统同样能够得出结论。这样,隐含于他的原理中的有关特殊参数的定量就受到了严格的限割t见《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55年版,第二卷,第128章)。而且,同样的静态方程能够是壹组动态模型的平衡。所以,稳定的约束本身意义不明确。当然,为理论家们所制定的壹致性准则是完全能够存于的。这个准则的内容就是t不要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处理动态非稳定系统。

萨缪尔森将对应原理应用于几个简单的模型,从而阐明了他的这个原理(见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41年版,第壹卷。第38章)。其中的壹个模型是凯恩斯的收入壹支出模型,它包括三个内生变量壹壹收入,和息和投资,以及三个外生参数壹壹消费、投资和货币。正如其它的例子壹样,这个模型从方法论上见具有启发性。可是,从结果意义的含糊不清上见,也显示了这种方l法的局限性。即使其中的某些部分被认定是更重要的,也不能改变这壹点。

青年时代的萨缪尔森相信t经济理论的未来不仅会建立于弗里希的研究成果之上,建立于确定的动态模型及正确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之上,面且也会建立于比

较动态分析方法的基础之上。但他的这种信念且设有按他所期待的方式和程度得到进壹步确认。壹方面,这样的系统对于封fH式的分析结果而言,很容易变得晦涩堆懂,对非线性系统尤其如此。萨缪红森也承认,他对线性模莹的实用性过于乐观了。再者,或许受最佳设想的抑制。对动态行为方程的说明中包古了大量让人难以确定的自由参数,而要确定这些参数的数值,建模者几乎没有什么线索可寻。分配迟延结构就是壹个很好的例子。当然,现代计算机可容纳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模拟。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研究的是非线性的动态系统,而比较动态分析方法刊只处理日常数据。但不管怎样,他们的参数约束均不是来自于理论,而是从经济计量估计的资料中勉强得来的,或是凭建模者的直觉而强加上去的。和合理预期类似。用未来终止条件代替过去初始条件的新动态经济学能否实现弗里希革命,仍是壹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萨缪尔森本人趋向于利用静态分析方法,井保持和动态分析方法的结合和稳定分析的内涵。至于乘数-他发现,最深刻的教训来自凯恩斯的静态观点,而不是来自卡恩(Kahn)、罗伯逊(Roberts0n)或瑞典式的各种时序过程。下文要讨论的有关萨缪尔森宏观经济理论中的新古典综台论,实质上是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衡量政策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不论怎样。萨缪尔森为整整壹代经济学者讲述了差分方程、动态过程分析和稳定的条件,且非常清楚地阐明了均衡、非均衡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概念。其中的精华均溶入他的宏观经济学范畴。萨缪尔森平盯用他那精深的理论和方法。撰写了壹系列著名的论文(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39年版,第二卷,第82、83章,1940年版,第二卷,第85章J1942年敝,第=卷,第86章J1943年版,第二卷。第9O奄Iz94s~,第二卷,第9l章J1952年版,第壹卷,第4l章)这些论

文反映了投资和财政乘数的变化,且为凯恩斯财政理论打下了基础。泡澄清了当时壹些思想认识上的琨乱,如认为时序过程和均衡结果的对抗’储蓄壹投资恒等式、经济表和均衡等式之间存于混乱J外生税收变动和关联内生收益的对抗壹次性货币收入和连续乘数作用的对抗,刺激经济的敢府投资和稳定收益的增殖方案之间的对抗。他指出壹任何具有浅性滞后的支出涵数其连续注入资金所产生的单位最大收益增殖率和间断注入资金而产生的单位收入增长积累总额相等。他提出了壹个今天也完垒成立,的原理,郎毋j政刺激不可能以扩大税收收入灼方式补偿自身(因而忽略了课堂中对这个难点问题,即如果某种支出,假定是用于投资的支出,它的来源是税前而不是税后的收入,那么它就应该纳入稳定模型之中)。平衡预算的收益增殖率起初且投有引起萨缪尔森的注意,从饱本人的方案来见,他对此最初是半信半疑的(《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e43年版,第二卷,第108章1446页)。不过,他仍然被人们见作是这个著名的,也许是非常著名的原理的凡个主要发现者之壹。有关这个原理的历史,于他的科学沦文集中散了阐述

萨缪尔森也许是因为他的早期有关收益增殖率的论文而出名的,但他且未忽视其他舶宏观经挤影响因素他阐明了货币、种息和价格是怎样影响参数、过程和结果的。有壹篇论文仍述及了财政刺激条件下利率的形成,芏要L戚赖于公共债务,{氐效货币和高效赞霸等方式筹措资金产生赤字所占的比率。阐明存量和流量纳关系是他所有作品的特色,之所以特别提到这壹点,是因为当时于逸方面的讨论呈混乱状态。

结合

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汉森提出了壹种分析方法,即加速壹乘数模型,这个模型无论于内容仍是方法上均有创新。它不是研究经济周期的第壹个数学模型,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2020年10月整理).pdf

宏观经济学重点 1、萨伊法则:是一种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有多大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相等。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2、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思想束缚,拓宽了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一些新的概念、理论等分析工具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得出了一切与传统经济学对立的政策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表现:①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变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③政府的作用 3、宏观经济的目标:①持续的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价格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产生许多经济理论。联系:①相辅相成,构成整体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区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4、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 特征:①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争夺性”②具有“排他性”,不具有“争夺性”。 5、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特征:①具有“排他性”②具有“争夺性”。 6、政府的经济作用:①政府直接控制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消费③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率④政府从事生产⑤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7、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 8、转移支付:是指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对某些人进行的无偿支付。 9、洛伦茨曲线:是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看图 OI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OP表示人口百分比,连接两对角线OY的是绝对平均曲线。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相同的百分比。OPY是绝对不平均线,表示社会的全部收入都被一人所占有,其余的人的收入都是零。OY弧线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每一点都表明:占总人口的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从曲线的形状可看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A/(A+B)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对。如果A=0,基尼系数=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事实上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收入越不平均。对于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国家基尼系数在0.5-0.7之间,对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的国家,在0.2-0.35之间。 11、税金转嫁:纳税人可以把税金转嫁给他人负担。分为两种:①向前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在产品或服务销售之前,卖方通过加价的方式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②向后转嫁,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 一、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 a)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b)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c)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变量与范畴(增国民收入、物价、利率、汇率、政府预算支 出、赤字盈余、增长与GDP、经济周期与产出缺口、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d)宏观经济学的四个模型(超长期模型、长期模型、短期模型、中期模型) 2.GDP a)GDP的含义; b)支出法核算GDP及GDP 的构成; c)收入法核算GDP及GDP的构成; d)GDP、GNP、NDP、NI、PI、DPI 3.名义GDP 与实际GDP a)CPI; b)GDP平减指数; c)生产者价格指数; d)个人消费支出紧缩指数 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 1.简单国民收入的假设 a)均衡产出; b)计划投资与非计划投资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a)消费函数 b)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的第一条心理规律) c)储蓄函数 d)家庭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e)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f)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3.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a)乘数效应 4.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a)税收乘数; b)平衡预算乘数 5.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a)对外贸易乘数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两个市场) 1.投资的决定 a)影响投资的因素;

b)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凯恩斯的第二条心理规律); c)托宾Q投资理论 2.IS曲线 a)IS曲线如何得到; b)IS曲线的斜率; c)IS曲线的移动 3.利率的决定 a)货币需求(凯恩斯的第三条心理规律); b)货币供给; c)其他货币需求理论 4.LM曲线 a)LM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b)LM曲线的斜率; c)LM曲线的移动 5.IS-LM分析 a)均衡点的变动(高P510) 四、宏观政策分析与实践 1.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a)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越陡峭,扩张财政效果越好 b)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越平坦,扩张财政效果越大; c)凯恩斯极端(流动性陷阱,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h为无穷大) d)挤出效应 2.货币政策效果 a)古典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为0) b)货币政策的局限性(高P5281.在经济衰退时不明显,2.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 前提3.外部时滞4.开放经济) 3.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高鸿业P530、P535) 4.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高p540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5.财政政策实践 a)财政支出方式 b)财政收入手段 c)自动稳定器 d)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e)功能财政 f)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盈余(高P550) 6.货币政策实践 a)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 b)货币扩张 i.基础货币与M1、M2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GDP的衡量 GDP的衡量:增值法、收入法、支出法 增值法: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 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 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包括:汽车零售商支付给销售人员和技工的工资、租金、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入流中。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支出法: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GDP = 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口 GDP=C+I+G+NX 一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

门、国际部门 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 可分为三大部分: 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小汽车、电视机等 非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食品、服装等 劳务消费支出:医疗、教育、旅游等支出 企业部门的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I) 投资是一定时期(如一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生产性资本的物质总量,包括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行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使资本存量出现净增加的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 净投资=当年年终资本存量-上年年终资本存量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总投资还可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对新厂房、机器设备和住宅的购买。 存货投资: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变化。 当年存货投资=当年年终存货价值-上年年终存货价值 政府部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但政府转移支付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并不直接用于交换产品和服务,所以不构成GDP的一部分。 国际部门,为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通常引入净出口(NX)=X-M 净出口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对国际部门而言,只有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而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5.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6.CPI: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 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被计入GDP. 3、比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1)名义GDP a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以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造成名义GDP变化的原因:物质产量的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化。 (2)实际GDP a为了解决名义GDP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变的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这个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 b实际GDP可以用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 (3)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的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4、解释GDP为什么不能成为总体福利或幸福感的良好衡量尺度? 答:1.GDP中只包括了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有时很难区分。 2.GDP是由本期所生产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GDP应该排除过去生产的。 3.一国经济中有些经济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交易,因而没有市场价格。 地下经济与黑市,为了逃税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这些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没有计入GDP中。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定器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 定器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不知不觉,又一年的考研向我们徐徐走来。中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结构,“万众创业”、进民企、考公务员、靠研究生各占相当比例。对不少大学生而言,与其说考研是追随兴趣增长学识,毋宁说是一种“特殊的就业手段”。特别是有些人,试图在所从事的领域建功立业,那么报考研究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内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是指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而不需要政府专门制定政策以调节经济。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机制是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轻微的经济波动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较大的经济波动则效果不大。 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下降,在税率不变时,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从而使得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少下降。累进所得税下,经济衰退使得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可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经济繁荣时,税收随着个人收入增加而增加;累进税率使得政府税收幅度超过收入增长幅度。其次,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包括政府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可以抑制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等福利支出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最后,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 举例来说,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这使自发消费增加1美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就会增加0.75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4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4),而有了税率为0.2的比例所得税,则自发支出(比方说投资或政府支出)增加1美联社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只增加0.6美元[0.75×(1美元-02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2.5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1-0.2)]=2.5}。可见,增加1美元自发支出时,有了比例所得税,总需求增加幅度变小了,从4美元变为2.5美元。 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但要消除经济波动,仅靠自动稳定器不够,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密切注视经济的变动趋势,审时度势,主动采取变革收入或支出的财政政策。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低,即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经济;反之,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高,,即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

宏观经济学知识重点总结

金融市场 三、期货(Futures) 1. 以某种大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锁定未来价格(降低亏损风险) 2.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 四、证券价格: 证券价格主要包括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收入/市场利率 股票发行价格方式 1.平价2溢价3折价(后两者即场外市场) 场外市场特点:无固定交易场所、价格商议达成、管制少。 场内市场即股票交易所 债券价格确定的基础是本金和利息。在此基础上根据收益资本化理论和现值理论确定,但由于受市场利率预期和还本付息方式的影响,因此,其价格确定方法有多种多样 五、金融市场的功能 资本积累功能:借助于金融市场,可达到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转化的目的。 资源配置功能:金融工具的流动,会引导和带动社会物质资源的流动和再分配。 调节经济功能:微观上通过人们对金融工具的选择进行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的调节。宏观上政府通过金融市场实施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 反映经济功能: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反映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实施效果和世界经济发展动向。 六、我国资本发展现状: 一是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 二是资本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三是品种结构日趋合理。 四是机构投资者的队伍逐渐壮大。 五是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日益明朗。 六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结构已初步形成 七、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1)金融资产证券化 (2)金融市场国际化 (3)金融活动自由化(减少各种壁垒是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开放金融市场,减少或取消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壁垒 放松或消除外汇管制,给外国投融资者以国民待遇 放宽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实行业务交叉 放宽或取消对银行的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 九、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因素 一、净资产(底子)二、盈利水平(当下) 三、发展潜力(预期)四、发行数量(交易量) 五、行业特点(风险性、企业特殊性)六、股市状态(整体行业动态) 商业银行 十、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服务流程电子化转账系统自动化 网络银行发展扩大海外业务 十一、商业银行的职能 信用中介:连接资金供应者和资金消费者,优化经济结构 支付中介:转账、兑换货币等 信用创造 信息中介:规避个人交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十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建立原则 竞争原则促进改善服务,促进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 稳健原则为防范金融为机 适度原则合理规模,服务最优,最大利润

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重点上课讲义

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 重点

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GDP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 GDP 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 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组成:GDP (用Y 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NX ): Y = C + I + G + NX 3 实际GDP 与名义GDP :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 GDP 平减指数: 100?=GDP GDP GDP 实际名义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 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GDP deflator ) 5 GDP 与经济福利: ? 由于GDP 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 括进来,特别是,GDP 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 GDP 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 GDP 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 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 ?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的消耗。 ?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CPI 一 CPI 1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 标准 2 计算:定义篮子 → 找出价格 → 计算费用 → 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 计算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基年一篮子的价格 格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100 1001122?-=CPI CPI CPI 年底年第年第年的通货膨胀率第 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倾向 新产品的引进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4 GDP 平减指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 差别1:GDP 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交映了消费者购 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差别2: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固定的一篮子,只是偶尔变动;而GDP deflator 则是现期价格,随时间变 化而不断变化。

宏观经济学复习试题答案及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说明

宏观经济学复习试题答案及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说明 一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C) A生产要素+利润 B NI+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C NI+企业间接税+折旧 D NI+企业间接税+折旧+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B 2,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 GDP中包含了直接税 B NDP中未包含间接税 C NI中包含了公司所得税 D PI中包括了政府转移支付 3,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 A NDP中包含了折旧 B GDP中包含了企业所有库存品的货币折算值 C PI中未包含公司待分配利润 D PI中包含了个人所得税 4,根据国民收入核算原则,家庭用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 A ) A 属于消费支出; B 属于政府支出; C 属于投资支出; D 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5,下列哪种消费函数论最不易用以说明申请较多贷款来购房的行为B A 相对收入 B 绝对收入 C 生命周期 D 持久收入 6,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经济的目前收入偏离并高于均衡收入水平,经济会如何调整重新实现均衡 A 价格上升B价格下降C 企业减产以减少非意愿存货D 企业增加雇用工人 7,假如你的持久性收入是过去5年收入的平均,你总是消费掉你持久性收入的90%。假如你过去5年的第1年收入为20000元,以后每年增加1000元。你的当前消费是多少D A,22500 B,21600 C,20250 D,19800 8,下列哪一项概括了过去的收入和消费会影响当前的消费B A,财富效应;B,示范效应;C,棘轮效应;D,替代效应 9,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C )。 A,GDP将下降,储蓄S将不变;B,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GDP和储蓄S都下降;D,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 10,在三部门经济体内,企业自发扩大投资引起的总需求增加的倍数为() A,对外贸易乘数;B,财政支出乘数;C,投资乘数;D,狭义货币乘数 11,在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中,乘数的重要性依赖于(D)。 A,投资函数的斜率;B,实际利率;C,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D,消费函数的斜率 12,假设某经济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进口倾向为0。2,比例税率为0。1,则该经济体的转移支付乘数为( C )(注:在金融 1 、2班评讲时,答案有误,在此向同学们致歉!详细说明见后) A,3/2 B,1/ C,1/ D,18/7 13,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 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 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

哈佛大学量年轻的瓢息斯主义者 当凯恿斯革命在1936年席卷麻省的剑桥时,年满2O周岁的保罗·萨缪尔森已经作为一名研究生在哈佛大学就读将近一年。l0年后,他回想起这次冲击时曾写遭(见《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46年版,第二卷,第i14章157页)l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位经济学家,诞生于1936年以前,并在此之前已经受到古典经济学的彻底熏陶那对他来说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当代的大学生根本不可能意识到“凯恩斯革命” 对我们这些在传统习俗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所产生的至为深远的影响。的确,作为一位经济学家,诞生于1936年以前是不无裨益的,但也不可诞生太早。 生连其时是一种福份,而青春年少更有如置身天堂l遗憾的是我晚了一年出生。1936年我作为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才开始学习经济学,而且我的指导教师斯潘塞·波拉德(Spe Etce r pollard)非常轻率地建议我们得从一本来自英国的新书开始学习,而不象保罗那样,在芝加哥大学念大学时,就拜读在西蒙斯($imons)、奈特(Kn ht)、瓦伊纳(vine r)等导师爰同仁的门下,并与施蒂格勒(Stigle r)、沃利斯(Wallis)、哈特(Hart)、弗里德曼(Friedman)这些研究生们相伴。我确实不知道当时自己正在反对什么。但是,那些受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老前辈,如保罗,或许也不一定知道。因为后来他经常在谈话和文章中谈到,在凯思斯挑战以前并没有任何明确的、详述的、经典的宏观模式。不管怎样,正如保罗所描述的,青年经济学家们风靡剑桥的这种异端学说反过来又通过他们利用课堂、讨论会、研究班和公共休息室传播给我们这些大学生。因此,虽然形式上他从未当过我的老师,但在那些振奋人心的年代里,我开始向保罗·萨缪尔森学习,而且至今仍然如此。 萨缪尔森在哈佛大学的学习并不遵循常规的研究生学习计划。他在芝加哥大学就读期间就已经学习了许多研究生的课程,在哈佛大学,他很快从必须担任的社团职位中解脱出来,着手对经济理论进行深入、彻底的规范凋查,其研究成果后来编辑在他的《基础一书中。任何一位理论家,只有在最优化演算和市场清算方面有非凡的天赋,并潜心于优雅的新古典均衡和福利效果中,才有可能免受凯恩斯主义的毒害。正如许多一般均衡理论家在那时及其以后一直所做的那样,萨缪尔森本可以在宏观经济学的难题和不规范的方法技术面前屈服,但他却迎难而上,在这两个方面下一番功夫。 一个重要的嚎因当然是在剑桥本身,剑桥是美国激熟辩论世界危机和世界经济学危机的舞台。哈伯勒(Haberie r)、汉森(Hanse)、哈里斯(Harris)、熊彼特(Sehumpeter)和威廉斯(Willi m s)纷纷通过一系列无休止的讲课、讨论、座谈、文毒和谈话等形式展开了激烈的论争。-ttL前所未有的既热心又有才华的年轻教员和研究生们也加入了这个论战的行到他们当中有斯威齐一家(th e Sweezys)、萨兰特一家(the Salant s)、梅斯勒(MetZle r)、古德温(Goodwin),加尔布雷恩(Galbraith)靼戈登(Gord0n)。学术性的经济学对于了解萧条并且克服萧条似乎显得极为重要。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萨缪尔森不仅成了一位瓦尔拉斯主义的追随者,而且也成了一位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尽管他认为他和其他人要了解通论*至少需花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关键概念 1、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建立逻辑框架对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推导出的命题要能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2、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 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的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一种相对静止、稳定不变的状态)的条件、机制和结果。 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一状态的条件和结果。 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的实际变动过程。 6、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比较: (1)GDP是某一时期内(衡量期的长度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3)GNP与GDP关系:GNP=GDP+NFP,其中NFP是净要素支付,即本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使用所获得的报酬(工资、利息、股息等)-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使用所获得的报酬。 (4)GNP比GDP更能反映国民收入(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

报酬)的变动,并且,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更直接地反映在GNP而不是GDP上。

7、名义价值:用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 8、实际价值:用基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它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值量。 9、流量:一定时期内的增量,如GDP、GNP、NDP、收入、投资和折旧。 10、存量:某一时点上的累积量,如财富和资本。 11、现值:未来某时刻获得的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的价值。 二复习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主要内容是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总量分析方法,即分析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变动和相互关系。 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等。(2)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各学派的争论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争论的内容主要是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效应。 4、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内需不足;(2)通货膨胀压力大;(3)外汇储备急剧增加;(4)流动性过剩。 5、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1)各流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2)新古典综合派仍占正统地位;(3)宏观经济学的精密化、实用化与微观化。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教程文件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 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 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宏观经济学知识概括

第一章导论 1、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性质:第一、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第二、宏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充分利用,而把资源配置作为是既定的。 第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国民经济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有所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宏观经济学主要涉及哪些基本分析方法? 答:(一)形式逻辑(归纳法、演绎法、(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六)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4、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发展变化的历史性、现实性和一般意义? 答:一个学科在形成与发展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历史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古典的经济学理论已不能解决这些问。因此必然要寻求和发展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目赌了市场机制的严重缺陷,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自此以后宏观经济学具有了一个较为成形、较为严密理论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5、怎样看待某一个时期占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那些占流行的、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是否就是最正确与合理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答:在某一个时期占主导地信的宏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在一定时期和历史背景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它为解决人类社会那个时代所遇到的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绝不是最正确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因为人类的认识的局限性,任何理论必然也存在局限性。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会,会出现这些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必然要寻求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些之前占主流地位的理论和政策就不再是主流了。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和理论 1、用GNP和GDP指标来衡量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时,会有何不同?具体对中国大陆而言,这种区别表现在哪里? 答: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NP 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而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具体对中国大陆而言,这种区别表现在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2、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来核算的GDP是否相等?为什么? 答:用收入法或支出法计算GDP理论上是相等的。产能过剩,意味着生产出来的商品超出了社会需求,生产的多了,GDP创造出来了——生产者从中支付了工人工资,工人获得了收入。这个

宏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GDP的概念、含义、局限性(缺陷)、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体系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含义: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是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的,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产量。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点上存在的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7)人均GDP,它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而GDP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2、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有局限性的: 1不能反映社会成本;2、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3、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 5、忽视了道德因素:计入犯罪活动和色情活 动创造的价值。 6、计入不增加社会福利的活动创造的产值。 7、错误和遗漏:(1)忽视地下经济:黑市交易;( 2)忽视非市场活动:如自给自足的生 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家务劳动等等(3)一般转移支付、证券的买卖、旧货的交易等等; 8、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3、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体系 国民生产总值 GNP(√)国民生产净值 NNP 国内生产总值 GDP(√)国内生产净值 NDP 国民收入 NI (√)个人收入 PI(√) 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五个基本总量的含义和他们的关系: (1)GDP (2)NDP=GDP-折旧 (3)NI=NDP-间接税-非税支付-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对现期政府企业的补贴-现期政府企业的盈余;其中,政府企业的盈余不是分配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故不构成国民收入;)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个人利息和红利收入(5)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付)=I+S 二.经济周期出现的原因 1、经济周期定义:所谓经济周期(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2、经济周期主要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