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b4766848.html,

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作者:罗婷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5期

摘 ; 要:日本的文明发展是基于大量地借鉴外国文明的精华基础之上的,将这而精华结合起来,加上自己的消化,达到融汇贯通的地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日本设计的成功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龟仓雄策是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影响了日本乃至世界范围的海报设计风格。他将国际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植根于日本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在东方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日本;龟仓雄策;海报;简约主义;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4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5-0046-01

一、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日本经济没有一个和平发展的阶段,这让日本设计的发展产生阻碍。二战结束后,为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日本设计界努力向西方现代设计学习,经常邀请欧美著名设计师传授设计知识,举办欧美设计作品展,这为日本设计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为日本设计的转折期,海报设计虽然受到了西方风格的影响,但日本海报设计并没有失去自我,坚持强调其平面性、注重余白、追求平淡内敛的和式风格,这个时期对于日本海报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酝酿准备阶段。

二、个人简介

初识日本设计师龟仓雄策,基于一些平面海报设计,日本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面设计呈现出简介、巧妙和富有深刻的导向性及趣味性的特点。龟仓雄策是日本现代海报设计的启蒙人。他出生于日本新泻,他从新建筑与工业美术学院毕业后,便参与组建日本设计中心有限公司,并于1960年成为该公司总经理。龟仓雄策还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家协会会长,担任《Creation》杂志主编。曾被授予“每日艺术奖”,龟仓雄策是日本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平面设计师。

三、作品特征

他的海报设计,尤其是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会议所作的招贴设计,奠定了他在日本平面设计界不可动摇的地位。简洁、生动的设计手法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艺术指导Masasa Katzoumie与设计师Yoshiro Yamashita设计的体育图标上更是一目了然,

他们成功地将以抽象形式为基础,传达全球化讯息的简化符号运用在一套象征各个体育项目的图案标志中。

世界泰斗级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作品欣赏

世界泰斗级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作品欣赏 [图片] 田繁雄(1932-)是日本当代视觉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福田于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19岁)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24岁)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后,福田开始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开创出多种创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时较有名气的设计新秀。 1967年(35岁)即在美国纽约IBM画廊首次举办个人展,随后其作品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并获得多项大奖。1982年(50岁)他应美国耶鲁大学的邀请,担任客座讲师。同时,福田还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副会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TADC)委员、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GAI)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 (RDI)会员。 福田是继龟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之后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师。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美国等地,他都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福田繁雄与岗特·兰堡(Gunter Rambow)、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1] 他在高中时曾想成为一名漫画家,但由于当时艺术学校里没有漫画专业,最终将其幽默和天赋投入到设计领域,由此其设计作品具有浓厚的幽默性特点。例如他1975年设计的"1945年的胜利"(图2)这张海报,就采用类似漫画的表现形式,创造出一种简洁、诙谐的图形语言,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的形象,讽刺发动战争者自食其果,含义深刻。这张纪念二战结束30周年的海报设计,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大奖。其设计作品中的这种幽默、风趣, 均能带给观者一种视觉愉悦。 福田的创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月历、插图、标志设计等之外,也涉及工艺品、雕塑艺术、玩具、建筑壁画、景观造型等各种专业领域。他所涉及的设计领域,均能将其创作灵感发挥到极至,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视觉美感与艺术表现力,流露其独特的创作魅力。他的大量的"福田式"的海报作品更为世人所熟知,现在的平面设计书籍中几乎 都会出现他的作品。

入江三宅设计事务所(IMA)发展历程

日本入江三宅设计事务所(IMA)发展历程上世纪40年代,入江三宅设计事务所由入江雄太郎先生在日本岐阜县创立。入江雄太郎毕业于东京大学,与后来成为世界级建筑巨匠的丹下健三为同班同学。后人将两人称为日本现代建筑的”黄金一代”。 入江三宅代表作东京六本木新城 入江三宅设计事务所与二战后的日本共同成长,当时主要涉及工厂厂房、小型办公楼与公用住宅群的设计。1959年,入江三宅因负责修复日本国宝级文物——高德院镰仓大佛而一跃晋升为日本一流事务所。 60-70年代,随着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日本国内对城市建筑有了更高的追求。入江三宅设计事务所也开始着手大型高层办公楼,工业化住宅,和都市酒店设施等的设计。 80年代中期,日本国内特别是中心城区逐渐进入了旧城改造时期。入江三宅也乘上时代的浪潮,依靠单体类建筑中积累的深厚经验,在海内外都没有参考案件的情况下,设计了日本国内第一号且在当时是民间为主导的最大级城市综合体项目—ARK HILLS,此项目集办公设施,酒店,集合住宅,音乐厅,电视台为一体,后来成为日本乃至世界高密度都市城市综合体的范本之作。 至此,入江三宅不仅成为世界知名建筑事务所,更成为国际范围内城市综合体的先驱建

设者。 入江三宅代表作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进入21世纪,入江三宅不断开发与完善城市综合体的合理性与机能性,接连承担了ATAGO GREEN HILLS(爱宕绿丘)、六本木新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享誉世界的超大规模项目。

将自然、文化、商业三者融合于建筑,使得入江三宅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始终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建筑。 成立至今近70载,入江三宅事务所参与设计的项目超过近2000件,作品从私人宅邸到城市开发,乃至大使馆、美术馆、宗教庙宇等的特殊性用途建筑领域,都有着业内难以企及的傲人成绩。 今天,入江三宅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建筑事务所,其作品遍布全球。然而对设计品质上的追求,入江三宅一直保持着日本引以为豪的传统:所有设计业务均在日本国内完成。 一直以来,日本的制作者对造物本身就有着执着的信念:把造物的过程视为给予物品以生命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带带相传,深化了人与物之间相互交流的关系, 制作者的技术与其自身感性的一面融入进作品中也就演变成了其一大特色. 入江三宅设计事务所作为纯粹的建筑设计公司,继承了先辈对造物事业的专注,即便在追求快速占据市场为商业主流的今天,仍旧遵循着从古至今传承延续的匠心精神。 附:入江三宅建筑设计事务所获奖作品一览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2007 Urban Land Institute (ULI) Award for Excellence 2008 CTBUH 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学会奖 2010 最优秀商业建筑奖-- Architectural Record 六本木新城综合体整体规划 2003 Urban Land Institute (ULI) Award for Excellence 2003 Good Design赏(建筑设计领域) 评委会委员长特别赏 ARK HILLS 仙石山开发项目 2013 Good Design赏(产业?公共领域建筑及设施建筑设计领域) 2014 第11届东京城市景观创作赏 爱宕GREEN HILLS 整体开发 2003 Urban Land Institute (ULI) Award for Excellence 2003 绿色都市赏(绿色环境营造领域) 丸龟町GREEN 项目 2013 都市景观大赏(都市空间领域)

(完整版)国内外十大平面的设计大师

1、福田繁雄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 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1932年生于东京 1951年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 1956年年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 1967年IBM画廊个展(纽约) 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 1997年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 1998年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 2006第7届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国际评委 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招贴画展览奖等。多次获国际性大奖,包括: 1972年华沙国际海报展金奖; 1976 年教育部新人艺术促进奖; 1985年莫斯科国际海报展金奖;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报展大奖; 1995年赫尔辛基国际海报展大奖等; 2005年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大奖;

他创作的大量招贴画使他饮誉全世界,成了国际上最引人注目、最具有个性特征的平面设计家。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2、田中一光 1930年生于日本。1950年毕业于日本京 都美术学院,后与人合作创办日本设计中 心。1960年成为该中心的艺术指导。1963 年成立了田中一光设计工作室。曾在 " 日本之历史" 大型博览会(大阪)、 "海 洋文化"博览会(冲绳)中负责整体设计, 在日本Seibu艺术博物馆、纽约Cooper 协会、洛杉矶文化交流中心和巴黎 Public博物馆举办过个人展,曾获得华 沙国际海报双年展银奖、东京ADC(广告联盟)优秀奖。 田中一光是日本设计协会、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成员,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家,对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在世界平面设计界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他把现代设计观念揉和到日本传统艺术中,作品带有明显的个性:优雅、素净和单纯,富有一定的表现主义色彩,设计语言简洁洗练、意境清新、形式优美,在融合东西方传统美学观念与东西方文化特征之间,有独到的思路与手法,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视觉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在日本设计界掀起了一场对传统精神的再创造运动。 3、冈特·兰堡(Gunter Rambow) 德国设计大师,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 动作用,设计界、设计理论界的人们称德国为现代设计和 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他的作品的独特风格、视觉语言的 魅力、表现形式的创造力,被称为世界杰出的“视觉诗人”。

日本设计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日本设计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去过日本的朋友我想都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日本的拥挤。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在郊外,你很少发现有开阔的景地。加上资源的匮乏,让日本这个似乎被放逐的民族同时被上帝赋予了积极思考的野性。个人一直偏激一个观点,那就是环境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特质,人只有在恶劣的环境下才会思考如何改变自己,而一切的改变也均是为了让自己所处的环境相对优越于从前。其自然环境决定的因素往往人为是无法改变,于是人们只好积极的改变自己....... 住在日本的酒店你常常会被一些巧妙的小设计吸引,往往不足2个平方的洗手间也可以被他们设计的很有味道,浅颜色甚至白色被大量的使用,是因为空间的足够狭窄,于是我们不难得到一个结论,正因为日本的资源稀少,所以人们更加懂得珍惜和节约,他们积极的思考如何尽可能的节约资源,满足自我的需求,于是设计便得到了更好的升华... ... 日本的设计,我总结为减法设计,因为他们尽可能的节约自然资源,于是无论是在生活还是设计上,他们的出发点始终以节约为宗旨,在日本有很多的日常用品包装采用了家庭装,目的是为节约包装的成本,而家庭装的包装也仅仅是以功能为主导的设计(无印良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日本很少看到色彩张扬,制作昂贵的广告画面,那是因为整个民族都懂得应该节约,所以他们会将心思用在产品本身的研究上,努力将产品做到完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尽可能用产品来说话,而企业也无须太多的在广告或者推广上做过多的竞争。 我想这也是日本之所以很少看到有诸如中国一样的户外广告的原因,这种相互制约而又相互谦让的特质,又间接的影响了这个民族懂得相互尊重,因为他们没有选择,他们的环境决定了他们之间不可以有恶劣的而残酷的竞争,他们只有大和而存在...... 同样是一卷手纸,日本人会将中间的孔设计成方形,目的是为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因为方形所形成的阻力有效的阻止了人们的浪费。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总之对于日本的设计,我的理解是他们在做减法设计,而影响他们做减法设计的动机是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的设计本身其实并无特别之处,只是对比而言,他们更显平静而幽雅,当整个民族因为自然环境而影响到他们的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改变时,于是自然会形成符合其民族气质的设计风格...... 日本的设计起步较比中国早,所以在设计思考过程中同样较比中国成熟。中国地大物博,足够优越的自然条件,让整个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家门都有大把的钞票用来做竞争,设计需求的旺盛,让整个国家充满了视觉垃圾。不同层次的设计师也不断涌现,成熟的也或是不成熟的。由于没有正确的设计导向和设计目的的明确,让诸多企业和设计师在力求盲目的突出自己,以为视觉冲击力足够强大就可以抢过眼球,赢得市场。于是形成了中国目前的设计视觉气质,张扬而略显肤浅,这些现象的存在不是设计师可以单方面可以改变的,这就导致了设计师所处的环境相对恶劣,他们变的浮躁而没有内涵。当市场形成一股风气,便一发不可收拾。所有的企业都在做设计的投入,导致设计需求的程度也不一样,好的设计与低劣的设计并存,而过多重视设计表现的视觉冲击以及忽略的设计本身价值的呈现其结果都是可怕的,中国的设计师需要更为理性的思考并力求引导我们的客户跟着我们去思考。中国的设计正处在这样一个不太理性的时期。 日本设计具有许多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与日本本身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分不开。比如,日本现代设计强调集团式工作方式(team work ) ,虽然包豪斯时期也强调集团工作、集体设计精神,但是,日本式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基础上的集体工作方式有本质的不同。日本设计界基本是团结一体,同心同德,完全不追逐个人出名,以集体的成就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这是与西方的模式完全不同的地方。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doc

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1.“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2.“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3.“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 5.“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 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6.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 第二讲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本讲主要内容: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 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 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戴帆用天才向极峰探险

绝对自由的创造: 诙诡谲怪,道通为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研究 编辑 戴帆是当今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广泛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之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的价值在于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打破源于西方的当代国际主义风格的常规与教条,也不同于当代日本平面设计的阴柔美学,把平面设计分割成诗歌、观念、宗教的载体,从民族的深层次文化中寻找基石建立自己美学的语言。 戴帆经常用分解、变形、抽象的手法处理物象,分解的极点,或仅具一目一羽;变形的极点,或类于行云流水;抽象的极点,是化为纯粹的曲线。形固有失,神则兼得。将异常的观念展开 于同一个平面之上,边界彼此接续,并勾勒出一条虚线平面远未将多元体的维数缩减,而是对它们重新进行划分,令它们彼此交叉,以便使任意数目的多元体和情节得以并存。融贯的平面是所有具体形式的交叉。平面就是振动,就像海浪一样,就是展现于融贯平面之上的变动不居的边界,每个人都如一股海浪般推进,平面的语言是一股海浪般的振动沿着遍及整个平面的逃逸线而蔓延。 在平面设计的观念中,戴帆认为,平面其实是由许多累积之层(Ayer; F loor; Tier; Storey)所构成,层在于使物质成形,将强度限制于或将特异点固定于系统之中,层与层之间游弋着未成形、未经组织化、未被层化和去层化的意识。昂首、辽阔的造型所构成的冥远、辽阔的空间与深邃、幽昧的平面所构筑的心理空间,地上、地下两个时空都是戴帆关注、谛视、凝想的永恒对象,圆的镜橼,方的扭周,两者之间是广大无垠、旋动不息的宇宙的缩影。

设计师在这里展示的是根本的事实,还有它转化成的想象、悲哀、希望、爱、欲望、美丽。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平面设计,不紧紧是设计师的,也属于这个国家的缩影,就像一个国家心脏跳动的心电图,是一种彷徨的心电图。在这样的设计前面,你只有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细节。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瞬即逝,记忆,是建立在经验之上。人生最大的悲哀也许不是看不到美的东西,而是看过之后,再无法忍受不美和平庸的东西。那种气质似曾相识。是的,那是中国当代独有的色彩:曾经拥有深厚和悠长历史的国家在急速发展中所涌现的生命冲动与迷失。或者说,一切能记住的都是抽象的、不可描述的。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应该怎么来保存我们的记忆和最初朴素的感动以及灵魂呢?也许最重要的是一颗敏感、纯净的心灵。纵观戴帆的平面设计,每个项目的概念和表现似乎又各有不同,在这场独属于设计的梦境之中,我们也仿佛也看见自己的影子,被一寸寸深烙于画面中。 戴帆在平面设计领域获得的奖项和展览包括:第23届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环球设计大奖、日本TDC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奖、第十一届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香港设计师协会亚洲设计大奖、亚太最佳品牌标志设计年度奖品牌形象类金奖5项提名、国际商标标志双年奖品牌形象类全场金奖、捷克斯洛伐克特尔纳瓦国际海报三年展、2010 大声展、世界设计大会POST__:现代国际海报设计展。

美国平面设计大师

美国最杰出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 保罗?兰德(Paul Rand)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大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视觉设计方面的建树和前卫精神对整个平面设计领域而言,影响巨大而深远。保罗·兰德既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的出发点,凭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及无穷无尽的才思,运用诗人兼商人的语言,契合着商业与艺术。 【人物生平】 保罗?兰德1914年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1929-1932年(15-18岁)期间就学于纽约普拉特学院(Pratt Institute)学习设计,1932-1933年(18-19岁)转到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学习。1933-1934年(19-20岁)到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 League)进修设计,师从德国杰出的设计家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在此期间,学习了比较实质性的设计内容,接触了大量的欧洲设计刊物,在意识形态上受到欧洲功能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对国际设计运动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从而使其思想站在了当时美国设计家的前列。1937年,23岁的兰德开始了自己的平面设计职业生涯,不久便成为“君子——冠”(Esquire Coronet)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为《老爷》(Esquire)、《服装艺术》(Apparel Arts)等著

名的服装艺术杂志做封面设计,并取得了成功。之后兰德一直担任纽约著名的威廉温特劳布广告代理公司(William H. Weintraub Advertising Agency)的创意指导,也曾受聘于美国IBM等多家著名公司并担任艺术顾问和设计指导。 1954年兰德离开广告公司开始独自负责企业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其中案例包括美国广播公司(ABC)、IBM公司、西屋电器公司(Westhouse)、雷斯特(Next)电脑公司、UPS快递公司等。他为这些公司和机构所设计的企业标志,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保罗?兰德一生创作范围相当广泛,涉及了书籍装帧设计、广告海报、插图、字体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等多个领域。对设计的独到理解使得兰德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他创作的多件作品曾被欧美和日本的博物馆收藏,他也因此获得了纽约艺术设计家协会,英国皇家设计师协会等机构授予的多项荣誉。 与设计创作相比,保罗?兰德对设计教育有着强烈的情感,他从1942年(28岁)开始担任库柏联盟(Cooper Union)协会的老师,1946年(32岁)在普拉特学院教学,1956年(42岁)在耶鲁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担任教授,教授图形设计。在美国,其著作《关于设计的思考》(Thoughts on Design)、《设计与本能》(Design and the Play instinct)、《保罗?兰德作品集》(Paul Rand: A Designer's Art)等书籍的知名度丝毫不亚于他的设计作品。 【设计思想】 在摄影史上被称为结构主义大师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教授匈牙利人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 曾这样评价保罗?兰德:“保罗?兰德既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的出发点,凭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及无穷无尽的才思,运用诗人兼商人的语言,契合着商业与艺术”。 兰德认为:“平面设计的受众群体不单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而是各式各样的社会大众;设计效果应该是生动有趣而且引人入胜。”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他很早借鉴并采用欧洲设计家创造的照片拼贴等艺术手法,组成既有理性特点,又有生动象征性图形的新设计风格。兰德对于平面设计的点、线、面、色彩、肌理、空间等各种构成要素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遵循功能主义高度理性的同时,努力寻找这些视觉元素最和谐的组织方式和最佳的传递效果。 【作品欣赏】

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大师浅叶克己字体设计

? 孙吴卫(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8) 浅叶克己先生是日本现代著名的平面设计师,通过分析他字体设计作品的主要特点,揭示出创作上的三大特色,即运用水墨技巧融入法,强化点、面在线性的字体设计中的构成作用,通过字体笔画的变化将文字创作图形化。浅叶克己的字体设计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体与图形中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这是其作品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传统与现代;字体设计;水墨;构成;笔画 后日本为了恢复经济开始发展现代设计,经过几十年努力便成为了世界设计大国,特别是日本平面设计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短短的几十年间取得经济腾飞,成为世界强国,其产品畅销全世界,平面设计无疑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日本平面设计快速发当今设计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日本广泛吸收欧美现代设计的长处,在跟随国际设计发展步伐的同时,更注重弘扬本民族的使得日本平面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独具特色。正如日本设计家泉真也先生所说:“日本设计的第一特征是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结合”时尚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成为日本设计文化的奇观。[1]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日本成功的一线设计师无一例外都饱含着对其民族深厚传持着谨慎谦卑的态度,注重细节设计,崇尚自然风味,讲究大和文化的美学精神。在很多日本平面设计作品中都能感受到空灵禅意清雅、柔和的民族风格形式下,能清晰地感受到日本平面设计所传达的深刻精神内涵。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支撑,日本才能在国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日本的平面设计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浅叶克己就是这样一位能够将传统和现代融会本现代平面设计大师。 2 浅叶克己简介 浅叶克己(Katsumi Asaba,1940 ~ )(图1)生于日本横滨市神奈川县,毕业于神奈川县立神奈川工业高等学校图案科 桑泽设计研究所注1,还曾是一名日本乒乓球国家队队员。1975年(35岁),他成立了浅叶设计有限公司。1987年(4 成立了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TDC)。1990年(50岁),他成功举办了第一次个展,内容是以东巴元素为主的平面设计 1995年(55岁),他担任《写乐》这部电影的艺术总监,并获得日本奥斯卡艺术奖。1999年(59岁),受邀在丽江国 节举办个展。2002年(62岁),出任世界杯邀请赛委员会的美术总监。浅叶克己从事设计创作长达四十多年,曾荣获无 导奖项,是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会员、亚洲字体专家、日本乒乓球协会会员,现为东京造形大学和京都精华大学客座教授西武百货、日清食品、武田药品、三得利以及麒麟公司等品牌做过广告和包装设计,他的设计作品不但继承了日本传统设格,还将自己的各种创意和理念融入到设计中。浅叶克己创作了大量的平面设计作品,而字体设计方面尤为表现突出。他将亚洲文究对象,在他眼里文字有着不一样的美,他经过几十年对文字的透彻研究和反复实践,终于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字体艺术形式。 己字体设计作品分析 己平面设计作品中对传统的继承,除了民族观念、民族审美、民族绘画外,他对民族文字特别是书法十分偏爱,文字不仅仅是传承那里还被升华为一种造型语言。[3]浅叶克己说过:“文字有三个层面,一是书写在表面上的文字;二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还有就想象力的文字。”[4]浅叶克己正是用人类最直白的语言交流工具——文字来进行设计,用最简洁、最精炼、最有渗透力的文字形式,传达给受众,去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他运用了水墨技巧融入电脑字体的表现手法,来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强化点、面在的构成作用,使作品更具现代感;并将笔画进行有规律的变化,使得文字创作更趋图形化。他通过以上这些方法的运用和反复探索克己式字体设计的符号化特征。 结合电脑增强文化品位 的文字设计作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将水墨技巧融入到电脑字体里面,日本汉字的水墨手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这使得形成简约、空灵的意境之美。他在汉字广告创作上不断求新求变,形成了丰富的笔墨技巧运用方法。他把电脑字体的部分笔画用书,将书法展现在宣纸以外的媒介上,电脑文字原本的字体样式不变,用书法来代替部分笔画,使用异质同构的变异手法来进行字体淡层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虚实的空间关系,将字体设计推至另一至高境界,从而表达出他高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情怀。

浅谈日本现代设计

1.浅析日本现代设计 By lisco 此时多难之邦:日本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和浪头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海啸。日本堪称是一个地理环境上多灾多难的国家,灾难也几乎一直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次灾难又在考验日本人的坚强。我们只能祈祷日本尽快的恢复过来。 从最后一张灾民排队取水的图片可以看出日本人团队精神和个人素养是很高的。在这种天灾人祸的时候依然能表现的这么井然有序。这是一种早已形成的习惯在发挥作用。而日本除了是一个礼仪之邦,同时也是一个设计大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日本的设计文化: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政府确立了“设计兴国”的战略,为日本设计师提供一个个可以大胆挥洒灵感的舞台,经过短短的10多年的努力,日本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不管是普通的日用品,包装,还是汽车、电子产品…日本人都做到了国际水平。这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日本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 日本人的设计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其简洁、细腻、天马行空而又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迅速推广着日本的设计实力,影响力日益深远。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别国成果的国家,但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别人的优点并整理自己的民族特性,最后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而且只用了短短10多年的时间,就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和优异成绩,不得不令人侧目。 > 浅谈日本现代设计 先从日本人身上说起: 日本人对于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简朴、单纯、自然的文化。 日本人传统的神道信仰(对于自然、祖宗的尊敬和崇拜,形成日本人对于自然风格的高度喜爱)–形成了干净、整洁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特征。

日本设计从禅宗中获益良多。禅宗对日本人的另一种影响就是极简,朴素,低调。这使得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谦虚和礼让。以下来看看日本人的一些和生活环境和家居用品: 可以说“简洁”是日本设计的一大特色。 再看日本人的其它方面的设计作品:

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和历史背景深刻分析!

世界现代设计史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设计活动。日 本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才开始自己的现代化运动,逐渐进步工业化时代,19世纪末期已经把国家的中心放在海外扩张上,甲午战争以后占领台湾,日俄战争以后进入辽东半岛,1910年兼并朝鲜,直到1931年占领中国的东北地区,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基本没有进入真正的和平经济发展阶段,全部现代化时间都耗费在军事扩张上,因而,虽然有过一些零碎的设计探索,但始终没能够进入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日本的真正设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1953年结束的朝鲜战争之后的事 。 日本用了很短的时间,从1953年前后开始发展自己的现代设计,到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不但日用品设计、包装设计、耐用消费品设计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连汽车设计、电子产品设计这类学要高度技术背景和长期人才培养的复杂设计类别,也达到国际水平,使世界各国对日本设计另眼相看!而日本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取得这样显著的成就,也是设计 理论非常重视的课题。 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唯一的非西方国家,唯一的亚洲国家,它的工业革命比各国迟到100年以上,它的民族传统、设计风格、文化根源与西方格格不入。因而,它如何能够发展自己具有世界

竞争水平的设计,就更加令人感兴趣了。 日本国土虽然狭小,但是人口总多,在一个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领土上,居然能够容乃下1.3亿人口,可见居住空间下载是日本人生活的一个特点,这个特殊的背景,在日本的传统设计 与现代设计中都得到鲜明的体现。 日本的文明发展是基于大量地借鉴外国文明的精华基础之上的,公元7世纪到9世纪从中国学习文化,乃至文化的借鉴;明治维新之后从德国学习工程技术,从英国借鉴文官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美国学习先进的现代的企业管理技术和科学技术,等等,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加上自己的消化,达到融汇贯通的地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日本的设计发展也是基于这种模式。因此,从传统的日本设计中,可以看到中国、韩国的影响;从日本现代设计中;从日本的现代设计中,则可以看到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影响。日本是一个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最好的学生,但是,也是最能够把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本国国情结合,发展自己独特体系的国家。因此,不能说日本的经验仅仅是建立在抄袭别人经验之上。日本多年学习的历史,造就了一种超级的消化和选择机制,加上日本本身的文明传统,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使日本的文化、经济、政治都与众不同,而日本的设计也因而具有自己非常特殊

日本设计发展史

日本设计发展经验 纵观日本设计发展史可以发现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5年-1952年的恢复期,二、是1953年-1960年的成长期。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日本各方面都几乎陷入到瘫痪地步,其工业设计发展亦是如此。所以说,日本设计的早期活动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手工业行业中,因为战后首先得到恢复的是手工业部门,而设计活动在这些部门中发展较早。1945年日本创办与副刊了许多种建筑设计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的杂志,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工艺新闻》。同年日本工艺协会的成立,并且建立了金漆美术工艺大学时日本由平面设计向工业设计的一个过渡点。之后日本成立了诸多所设计类大学更加促进了国家设计发展的大进程。1951年,由日本政府邀请的美国极有声望的工业设计师雷蒙·罗维,赴日讲授工业设计,并且为日本工业设计界亲自示范工业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该次讲学对日本工业设计师一次重大的促进,通过他的讲学,使日本工业设计师得以了解到世界最新的工业设计理论、技术与状况,取得第一手的感性资料。同时抓住美国所给予的留学机会,极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其设计的发展。 日本工业设计协会的成立以及日本的第一次工业设计展览-新日本设计工业展标志着日本工业设计从恢复期进入了成长期。日本政府在这一时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通产省这个部门。于1957年通产省成立了一个特别部门-工业设计促进会,用以保护自己的设计不受外国抄袭及企业。并于同年成立良好设计选择系统,以及优秀产

品的证书G级标记。日本政府在企业早期的设计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典型就是日本索尼公司,在早期就是由政府出面购买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半导体的技术专利,协助索尼发展半导体收音机取得巨大成功。并且工业设计在公司中本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工业设计的发展进入成长期其设计人员的工作性质也从以前的单纯外型设计转变到新产品开发,并且与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

日本近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历史研究资料

华东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近现代景观史》课程论文 2014.1 专业景观学班级景观学120 学号10122723姓名郑子寒开课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任课教师方田红成绩_________ 论文题目:日本近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历史研究 论文要求: 一、从以下范围中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 1. 1840年以来我国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演化 可分阶段地论述设计思想(理念)的演变、代表性设计师、代表性作品 2. 世界各国的景观设计教育 3.中外近现代景观设计对比分析 4.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对比分析 5. 日本(或其他课堂上没讲到的国家)近现代景观设计史 可分阶段地论述设计理念的演变、代表性设计师、代表性作品 二、字数不少于3000字,字体宋,小四号,A4纸打印; 三、文后注明参考文献; 四、严禁从网上直接拷贝、粘贴。 评分标准: 1. 90-100分——选题得当,结构严谨,论述充分。 2. 80-90分——选题得当,结构较严谨,论述较充分。 3. 70-80分——选题较得当,结构较严谨,论述基本充分。 4. 60-70分——选题较得当,结构较松散,论述不充分。 5. 60分以下——选题不当,或结构混乱,论述较浅。

目录:一:研究背景 1.古代日本景观设计 2.近代日本景观设计 2.1近代西方景观设计的发展 2.2受西方影响的日本景观设计 3.日本近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二: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品 1.二十世纪初日本景观设计的发展 2.二战后初期日本景观设计的发展 2.1发展背景 2.2社会思潮 2.3代表人物及作品 2.3.1野口勇 2.3.2罗伯特·穆拉色 3.现代日本景观设计的发展 3.1社会背景 3.2理论发展 3.3代表人物及作品 3.3.1户田芳树 3.3.2三谷徹 三:启示及借鉴

日本的现代设计

日本的现代设计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日本设计的发展阶段来了解日本的现代设计,解析日本现代设计的特点,找到我们借鉴的东西。 关键字:日本设计现代 一背景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设计活动。日本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才开始自己的现代化运动,逐渐进步工业化时代,19世纪末期已经把国家的中心放在海外扩张上,甲午战争以后占领台湾,日俄战争以后进入辽东半岛,1910年兼并朝鲜,直到1931年占领中国的东北地区,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基本没有进入真正的和平经济发展阶段,全部现代化时间都耗费在军事扩张上,因而,虽然有过一些零碎的设计探索,但始终没能够进入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日本的真正设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1953年结束的朝鲜战争之后的事。 二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阶段 1、日本的工业化与西方艺术思潮在日本的初步传播(明治维新到1945年)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逐渐摆脱了东方文化的范畴。把文化和经济大门向西方开放,从而使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西方的技术和文明迅速传入日本,使日本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西方对日本产生影响的同时,欧洲出现的一系列设计探索也给日本传统工艺带来了冲击。在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下,1926年建立了“帝国工艺会”,以“日本工业产品现代化、设计与机械生产相结合为宗旨”,在1927年创办《帝国工艺》杂志。1928年成立了“国立工艺指导所”进行图案、木工、金属工艺、漆器工艺的研究工作,寻求日本工艺现代化的最佳途径。1933年德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陶特来到日本对日本传统工艺现代化现状提出批评,强调新材料和标准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把包豪斯的一些思想介绍到日本。 2、缓慢恢复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 二战后,日本把精力主要用于发展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逐渐意识到工业设计对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的重要意义,政府、产业界、设计界、设计师纷纷携手展开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工业设计运动。 1947年举办“美国文化生活展”;1948年《工艺新闻》专辑介绍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其他活动;1949、1950年分别于横宾、神户举行“日本贸易博览会”,“日本产业博览会”展出大量美国工业设计产品;1949年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工业标准颁布;1951年美国工业设计奠基人洛威访日;1956年包豪斯运动创始人格罗佩斯访日。 3、成长阶段(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

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b4766848.html, 浅谈日本的平面设计 作者:罗婷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5期 摘 ; 要:日本的文明发展是基于大量地借鉴外国文明的精华基础之上的,将这而精华结合起来,加上自己的消化,达到融汇贯通的地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日本设计的成功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龟仓雄策是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影响了日本乃至世界范围的海报设计风格。他将国际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植根于日本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在东方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日本;龟仓雄策;海报;简约主义;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4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5-0046-01 一、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日本经济没有一个和平发展的阶段,这让日本设计的发展产生阻碍。二战结束后,为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日本设计界努力向西方现代设计学习,经常邀请欧美著名设计师传授设计知识,举办欧美设计作品展,这为日本设计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为日本设计的转折期,海报设计虽然受到了西方风格的影响,但日本海报设计并没有失去自我,坚持强调其平面性、注重余白、追求平淡内敛的和式风格,这个时期对于日本海报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酝酿准备阶段。 二、个人简介 初识日本设计师龟仓雄策,基于一些平面海报设计,日本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面设计呈现出简介、巧妙和富有深刻的导向性及趣味性的特点。龟仓雄策是日本现代海报设计的启蒙人。他出生于日本新泻,他从新建筑与工业美术学院毕业后,便参与组建日本设计中心有限公司,并于1960年成为该公司总经理。龟仓雄策还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家协会会长,担任《Creation》杂志主编。曾被授予“每日艺术奖”,龟仓雄策是日本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平面设计师。 三、作品特征 他的海报设计,尤其是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3年国际工业设计会议所作的招贴设计,奠定了他在日本平面设计界不可动摇的地位。简洁、生动的设计手法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艺术指导Masasa Katzoumie与设计师Yoshiro Yamashita设计的体育图标上更是一目了然, 他们成功地将以抽象形式为基础,传达全球化讯息的简化符号运用在一套象征各个体育项目的图案标志中。

日本19位设计大师的真知灼见

日本19位设计大师的真知灼见 横尾忠则(画家、平面设计师) 人生的追求不该局限于绘画啦、设计啦什么的。我觉得,人生探索在于了解自己,这才是重要的。结果,不就是有了绘画、设计这些作为理解自己的工具而存在的东西吗?关心现实生活才是重要的,我可不想扮演艺术殉道者那一类的角色。 原研哉(平面设计师) 对于我来说,今天的时代才是一个真正的设计时代。因此,我非常明确地认为,从真正意义上对设计的可能性进行探索和重新构筑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所谓“设计时代”,正在转变成一个并非设计师的时代,而且是能够让一个有志于投身设计事业的人,与有意义进行沟通的人们再次集合到一起的时代。 其实在《再设计》这本书中,我是想通过对各种日用品的再设计的讨论,重新认识一下所谓设计的概念。这比直接讲述设计理论更明了,同时在研究推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对设计的感动。 设计就是一种策划,它需要预先计划好所有要完成的事情。所以首先需要置入一个非常普遍的价值观,人们才能怀着同样的情绪去推进一件事情。这与艺术这个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有所不同。我热爱艺术同样也喜欢设计,不过作为一位设计师,我还是最喜欢设计这个概念。传统的东西,如果一味地推到而不加以遴选的话,那就真的保不住了。 普通生活者的欲望水准,通过市场的反复运转以“产品形状”的形式暴露出来…… 一个城市的基础设计如果缺乏环保的概念,那么实际上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我这样说并不是想去批评某一位政治家……而是希望对下一代的未来要有所考虑。 面出薰(灯光设计师) 光乐与音乐有着差不多相同的概念,用时光的概念来考虑捉摸不定的光。从某种意义上讲,光线的设计就是时间的设计。 在制作现场完成的作品又在现场被自己打破,似乎很残酷。但颠覆自己所作的东西,是一个很重要的创作过程。 好的照明能将建筑素材提升两个档次,还能将空间的舒适性提升三个档次。这一点,开发商也好,设计者也好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没有对光线的设计,资产的价值就会失去,人生的意义也不存在了。所以,现在人们对它给予的期待也就越来越大了。 对于灯光的设计,应在和当地的住户一起,具体解决了详实的背景材料的前提下,再对灯光进行特殊的配置。 田中一光(平面设计大师) 在米兰,我一直从内心坚持自己作为日本人所应有的传统精神……虽然我的作品中罕有直接体现日本传统或者古典风格的内容,但是不经意间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我觉得印刷工艺的水平正在急速衰退。虽然也有很多人在努力做一些好东西,但是整个社会的趋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无所谓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手绘的东西越来越少的原因了……虽然人们都在追求多样化,但是再有人会多花心思去研究宋体的撇捺弯勾这些细节性的问题了。 与其说高级不高级,倒不如说有些人对待设计的态度还是严谨、一丝不苟的。这在欧洲是很多见的。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简介

原研哉简介 原研哉[1](Kenyahara,1958-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设计领域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横跨空间到平面实践整体设计的方向。在梅田医院指示标志设计画中,则表现出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原研哉的设计视野 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停地被发现和拓展。原研哉在做的,是在修正现存的设计概念,将设计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原研哉的过人之处,是在于他精准的洞察力,他往往能够透彻地消化身边环境带来的讯息,再将这些无形的讯息转化为大众所能明白的、看得见的影像, 这一种能力不是一般的设计师所拥有的。 原研哉的观点

原研哉说: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是一个抱持设计概念来过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就似是一个园子里收拾整理的园丁一样,我每天都在设计园子里做设计的果实,所以不论是设计一件好的产品、或是整理设计的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抑或以写作去传播设计理论,都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工作。我们在强调团队的使命及共性的时候,团队个体的使命及思考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鼓励。做设计不应该只看短期反应,而着眼于长远的教育性理想:若每一个设计师都有这一种追求,市场的品味、对设计的感受性就会不断地提升,社会了解设计意义的所在,设计师才会有更大的发挥。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世界化的设计,在原研哉心目中,是不存在的、是不合逻辑的:“日本的设计就永远是日本的设计。就以MUJI为例,永远都不会由一个日本品牌变成世界品牌。总共6000多个项目的MUJI,都是由当地拥有共通语言的设计师,以当地人的生活模式及习惯为基础而完成的设计。作为一个有悠久设计历史的国家,我们并不热衷于成为全球化的一分子,过分单纯化的普及是我们必须努力避免的。 他在他的著作《设计中的设计》中曾说“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就像一个杯子是用来盛水的,追逐它的本源目的,才不会被现行的构造和趋势所禁锢,只要你设计的物品可以盛水就可称为杯子,这样你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他所推崇的就是RE-DESIGN。“RE-DESIGN”这个词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重新设计”,就是重新面对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事物,从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寻求现代设计的真谛,给日常生活用品赋予新的生命是我真正感兴趣的课题。对我来说,从“无”开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加是一种创造,而且更具挑战性。“RE-DE-SIGN”这个词,也包含了把社会中人们共有的、熟知的事物进行再认识的意义。也就是说,在“日用品”这个题目的设定中,不去追求那些奇异的事物,而是从人们所“共有”的物品中来提取价值,用最自然、最合适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设计”这个概念。 原研哉的设计领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