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形态学颗粒分析在细胞尺寸分布中的应用

形态学颗粒分析在细胞尺寸分布中的应用

形态学颗粒分析在细胞尺寸分布中的应用
形态学颗粒分析在细胞尺寸分布中的应用

形态学颗粒分析在细胞尺寸分布中的应用

摘要:以数学形态学中开闭运算及其相关性质为基础,研究形态学颗粒分析方法的相关性质。在实验中,先将获取的彩色细胞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利用形态学开运算滤除小噪声斑点后,再采用形态学开颗粒分析,在有效保证细胞形状和大小的前提下,统计出细胞的大小分布

情况。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给出细胞体大小分布。

关键词:开闭运算;A-开运算;颗粒分析;细胞分布

1 理论基础

在数学形态学中,开闭运算是所有形态学运算的基础:如果一个集合X被集合A先腐蚀再膨胀,那么可以得到一个比原来更小的集合,将其称为A对X作开运算的结果,记为X·A=(XΘA)⊕A,常用αA(X)表示X被A所作的开运算,即:αA(X)=X·A=(X ΘA)A

如果一个集合X A先膨胀再腐蚀,那么可以得到一

个比原来更大的集合,将其称为A对X作闭运算的结果,记为X·A=(X⊕A)ΘA,常用βA(X)表示X A所作的闭运算,即:βA(X)=X·A=(X⊕A)ΘA

由定义可知开闭运算具有:①递增性若X Y,被同一集合A

作开运算有:αA(X)αA(Y);被同一集合A作闭运算有:βA(X)βA(Y)(X·A)·A=X·A,(X·A)·A=X·A

αA(X)X;闭运算具有扩张性β

颗粒大小分析

附录 土 工 试 验 实验四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一)概述 试验目的是使用比重计法测定土的各种粒组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并据此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比重计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样,若试样中还有大于0.075mm 的粒径时,应联合使用比重计法和筛析法。 (二)试验原理 比重计法是将一定质量的试样加入4%浓度的六偏磷酸钠10mL 混合成1000mL 悬液,并使悬液中的土粒均匀分布。此时悬液中不同大小的土粒下沉速度快慢不一。一方面可由斯笃克(Stokes ,1845)定律计算悬液中不同大小土粒的直径,另一方面用比重计测定其相应不同大小土粒质量的百分数。 1.斯笃克定律 根据斯笃克定律各种土粒在悬液中的下沉速度与其直径大小、比重和液体的动力粘滞系数有关。在时间t 内的下沉速度v 为: 2 4101800)(gd d d t L v w wt s η ρ?-== 或 t L k d = g d d k w wt s ρη)(1018004-?= 式中 v ——土颗粒下沉速度,cm/s ; η——纯水的动力粘滞系数,10-6kPa·s d ——土颗粒粒径,mm ; g ——重力加速度,981cm/s 2; d s ——土粒的比重; ρw ——4℃时水的密度,g/cm 3; d wt ——温度T ℃时水的比重; L ——某一时间t 内土粒的沉降距离,cm ; t ——土粒沉降的时间,s ; k ——粒径计算系数。 为了简化计算,用图附4.1的斯笃克列线图,便可求得粒径d 值。此时,悬液中在L 范围内所有土粒的直径都比算得的d 值小,而大于d 的土粒都下沉到比L 大的深度处。 2.悬液中土粒质量的百分数 附4.1

全血细胞分析报告单

全血细胞分析报告单 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年月日时间: 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WBC白细胞数目*10^9/L 4.0-10.0 RBC红细胞数目*10^12/L 3.5-5.5 LYM#淋巴细胞数目*10^9/L 1.0-3.3 HGB血红蛋白9/L 110-160 MID#中间细胞数目*10^9/L 0.2-0.7 HCT红细胞压积L /L 0.350 GRA#中性粒细胞数目*10^9/L 1.8-6.4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f L 80-100 LYM%淋巴细胞百分比%20-45 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 28-33 MID%中间细胞百分比% 2.0-9.0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g/L 320-360 GR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5-75 RDW-CV红细胞宽度变异系数%11.5-14.4 PDW血小板分布宽度%15.5-18.2 RDW-SD红细胞宽度标准差f L 37-55 PCT血小板压积L /L 0.100-0.282 PL T血小板数目*10^9/L 100-300 P-LCR大血小板百分比%13.0-43.0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f L 7-12 全血细胞分析报告单 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年月日时间: 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WBC白细胞数目*10^9/L 4.0-10.0 RBC红细胞数目*10^12/L 3.5-5.5 LYM#淋巴细胞数目*10^9/L 1.0-3.3 HGB血红蛋白9/L 110-160 MID#中间细胞数目*10^9/L 0.2-0.7 HCT红细胞压积L /L 0.350 GRA#中性粒细胞数目*10^9/L 1.8-6.4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f L 80-100 LYM%淋巴细胞百分比%20-45 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 28-33 MID%中间细胞百分比% 2.0-9.0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g/L 320-360 GR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5-75 RDW-CV红细胞宽度变异系数%11.5-14.4 PDW血小板分布宽度%15.5-18.2 RDW-SD红细胞宽度标准差f L 37-55 PCT血小板压积L /L 0.100-0.282 PL T血小板数目*10^9/L 100-300 P-LCR大血小板百分比%13.0-43.0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f L 7-12 全血细胞分析报告单 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年月日时间: 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项目结果标识参考范围WBC白细胞数目*10^9/L 4.0-10.0 RBC红细胞数目*10^12/L 3.5-5.5 LYM#淋巴细胞数目*10^9/L 1.0-3.3 HGB血红蛋白9/L 110-160 MID#中间细胞数目*10^9/L 0.2-0.7 HCT红细胞压积L /L 0.350 GRA#中性粒细胞数目*10^9/L 1.8-6.4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f L 80-100 LYM%淋巴细胞百分比%20-45 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 28-33 MID%中间细胞百分比% 2.0-9.0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g/L 320-360 GR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5-75 RDW-CV红细胞宽度变异系数%11.5-14.4 PDW血小板分布宽度%15.5-18.2 RDW-SD红细胞宽度标准差f L 37-55 PCT血小板压积L /L 0.100-0.282 PL T血小板数目*10^9/L 100-300 P-LCR大血小板百分比%13.0-43.0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f L 7-12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指导血液细胞形态学的检查。 二.该SOP变动程序:本操作程序的改变,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下述人员批准:专业负责人、科主任。 三.具体内容 (一)原理:将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瑞氏—吉姆萨复合染料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油镜观察各类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数量变化,对血液系统及某些感染疾病有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等意义。 (二)标本要求: 1.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血膜片,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2.推好的血膜应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其快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三)试剂准备:瑞氏—吉姆萨复合染液。 (四)仪器、器材要求:显微镜、洁净载玻片。 (五)操作具体步骤: 1.染色: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染色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1min后,滴加 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玻片或对准血片吹气,与染液充分混合,10~20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 2.选择涂片细胞分布厚薄适宜、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观察各类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变 化。 (六)结果判断 1.红细胞:正常形态呈双凹圆盘状、无核、平均直径7.2μm,染粉红色,外周血中无有核红细胞、异常形态红细胞量小于1%。 2.白细胞:正常外周血中白细胞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占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50%~70%,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无幼稚细胞。 3.血小板:正常形态呈椭圆形及不规则形,无核、胞质中有嗜苯胺蓝颗粒,直径约2~4μm,多为2μm左右,呈单个或成堆分布。 (七)干扰因素 1.涂片要新鲜,涂片自然晾干后立即进行染色,如特殊情况下,一般不超过一周,否则,细胞蛋白质变性,使染色偏碱。 2.染色时间长短除与气温有关外,也与细胞增生情况、各批染液的性能有关,故要求将染色中的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待颗粒清楚、核浆分明,着色满意后才终止染色,冲洗晾干待检。 3.染色过深得涂片可用瑞氏染液滴加于涂片上,马上冲洗;染色过浅可重染,先加缓冲液再加染色液,混合后复染到需要的深度。 (八)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分布异常 1.红细胞分布异常:红细胞呈缗钱状分布,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红细胞聚集成堆见于冷凝集素血症。 2.红细胞大小及染色异常 a.低色素性小红细胞增多:见于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b.正色素性或高色素性大红细胞增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抗核酸代谢药物等影响。 3.异性红细胞 a.球形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常大于2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完整版

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 姓名:性别:男年龄: 79 门诊号:住院号: 送检科室:荣康科床号: 02 标本类型:全血标本状态:样本编号: 临床诊断: 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 白细胞↑109/L4-10血红蛋白浓度113g/L110-150 淋巴细胞109/L红细胞压积% 中性粒细胞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fL 单核细胞109/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 嗜酸性粒细胞109l/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0g/L318-347 嗜碱性粒细胞109l/L红细胞分布宽度SD fL 淋巴细胞比率umol/L红细胞分布宽度CV% 中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337109/L100-300 单核细胞比率%血小板压积%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平均血小板体积fL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fL 红细胞1012/L大型血小板比率% 送检医师:送检时间: 2017-08-11 08:10 检验医师:检验日期:2017-08-11 08:10 报告时间:2017-08-11 09:24 审核医师: 本报告仅对本标本负责,结果供医师参考,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检验科联系。 云南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 姓名:洪文贵性别:男年龄: 79 门诊号:住院号: 送检科室:荣康科床号: 02 标本类型:全血标本状态:样本编号: 临床诊断: 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 白细胞↑109/L4-10血红蛋白浓度119g/L110-150 淋巴细胞109/L红细胞压积% 中性粒细胞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fL 单核细胞109/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 嗜酸性粒细胞109l/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30g/L318-347 嗜碱性粒细胞109l/L红细胞分布宽度SD fL 淋巴细胞比率umol/L红细胞分布宽度CV% 中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289109/L100-300 单核细胞比率%血小板压积%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平均血小板体积fL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fL 红细胞1012/L大型血小板比率% 送检医师:林娜送检时间: 2017-08-16 09:17 检验医师:朱丹检验日期:2017-08-16 09:18 报告时间:2017-08-16 09:25 审核医师:谢树芝 本报告仅对本标本负责,结果供医师参考,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检验科联系。 云南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 姓名:洪文贵性别:男年龄: 79 门诊号:住院号: 送检科室:荣康科床号: 02 标本类型:全血标本状态:样本编号: 临床诊断: 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 白细胞109/L4-10血红蛋白浓度131g/L110-150

实验一、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比重计法)

实验一、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比重计法)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确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与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根据土的颗粒大小及级配情况常用的方法有筛分法与比重计法,筛分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4mm 的土;比重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4mm的土。当土中兼有上述两类粒径时,则应联合使用筛析法与比重计法。 一、基本原理 密度计法是静水沉降分析法的一种,只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样。密度计法是将一定量的土样(粒径<0.075mm)放在量筒中,然后加纯水,经过搅拌,使土的大小颗粒在水中均匀分布,制成一定量的均匀浓度的土悬液(1000mL)。静止悬液,让土粒沉降,在土粒下沉过程中,用密度计测出在悬液中对应于不同时间的不同悬液密度,根据密度计读数和土粒的下沉时间,就可计算出粒径小于某一粒径d(mm)的颗粒占土样的百分数。 二、仪器设备 1、密度计 目前通常采用的密度计有甲、乙两种,这两种密度计的制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但密度计的读数所表示的含义则是不同的,甲种密度计读数所表示的是一定量悬液中的干土质量;乙种密度计读数所表示的是悬液比重。 (1)甲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以在20oC时每1000mL悬液内所含土质量的克数来表示,刻度为-5~50,最小分度值为0.5。 (2)乙种密度计,刻度单位以在20oC时悬液的比重来表示,刻度为0.995~1.020,最小分度值为0.0002。 2、量筒2个:容积1000mL; 3、三角烧瓶:容积500ml 4、煮沸设备:电热器、锥形烧瓶; 5、分散剂:4%六偏磷酸钠或25%氨水; 6、其他:搅拌棒、温度计、研钵、秒表、烧杯、瓷皿、天平等。 三、操作步骤 1、密度计的校正 密度计在制造过程中, 其浮泡体积及刻度往往不易准确, 况且, 密度计的刻度是 以20 C的纯水为标准的。由于受实验室多种因素的影响,密度计在使用前应对刻度、弯液面、土粒沉降距离、温度、分散剂等的影响进行校正。 (1)土粒沉降距离校正

血液细胞分析仪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 (生物学)

血液细胞分析仪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 血液细胞分析仪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血常规--血细胞分析 (一)红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 1.定义及参考值范围 (1)红细胞数量(red blood cells,RBC) (2)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GB,Hb) (3)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 (4)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 (6)平均红细跑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 以上各参数的定义参看红细胞一般检查。 (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BC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定量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以所测红细跑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 2.临床意义 (1)RBC、HGB、HCT、MCV、MCH、MCHC各项的I陆床意义见红细胞一般检查。 (2)RDW ①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时RDW值增大,当给以铁剂治疗有效时RDW值一过性进一步增大,随后逐渐降到正常。 ②对小细胞低色索性贫血的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时RDW值增大而轻型海洋性贫血时RDW值正常。 ③用于对贫血的分类(Bassman MCV/RDW分类法),根据MCV、RDW值变化共分为六种类型贫血。 A.小细胞均一性贫血:WCV减小,RDW正常,如轻型海洋性贫血。 B.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WCV减小,RDW增大,如缺铁性贫血。 C.正细胞均一性贫血:WCV、RDW均正常,如慢性病所致贫血。 D.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WCV正常,RDW增大,如早期缺铁性、营养性贫血。 E.大细胞均一性贫血:MCV增大,RDW正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F.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WCV、RDW均增大,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二)白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 1.定义及参考值范围 (1)白细胞数量(white blood cells,WBC) (2)白细胞分类计数.根据溶血剂处理后皱缩白细胞体积的大小分为三类细胞,coulter JT3型血液细胞分析仪将35~90fl大小的定义为淋巴细胞(lymphocytes,Lym),91~160fl大小的定义为中间细胞(middle cells,Mid.),161~450fl大小的定义为粒细胞(granulocytes,Gran.),不同仪器对细胞大小

血常规报告单分析

五常规报告单分析 一、相关项目 1. RBC、Hb、MCV(平均红细胞体积)、HCT(红细胞压积)、MCH(平均 RBC血红蛋白含量)、MCHC(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RDW(RBC体积分布宽度); 2. WBC、DC(LY、MO、GR)绝对值; 3. PLT、PCT(血小板比积)、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MPV(平均血小 板体积) 二、各主要参数的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 1.RBC及Hb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RBC数及Hb量高于参考值上限。 一般经多次检查成年男性RBC>6.0×1012/L,Hb>160g/L,女性RBC>5.5×1012/L,Hb>150g/L时认为增多。可分为相对增多和绝对增多。①相对增多,是因血浆容量减少,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RBC容量相对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②绝对增多,临床上称为RBC增多症,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原者即真红。 2.RBC及Hb减少: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RBC数、Hb量及血细胞比容 (HCT)低于参考值,通常称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人男性Hb<120g/L,成人女性Hb<110g/L,皆可认为是贫血。临床上还根据Hb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轻度:Hb<90g/L;中度:Hb:90-60g/L;重度:Hb:60-30g/L; 极重度:Hb<30g/L。引起减少原因包括两类:①生理性减少:婴儿从出生3个月起-15岁以前的儿童;妊娠中、后期孕妇血浆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释,;老年人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使造血功能减低,均可导致RBC、Hb减少,统称生理性贫血。②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XRD晶粒尺寸计算

XRD晶粒尺寸分析 很多人都想算算粒径有多大。 其实,我们专业的术语不叫粒径,而叫“亚晶尺寸”,它表征的并不是一个颗粒的直径。 A。这么说吧,粉末由很多“颗粒”组成,每个颗粒由很多个“晶粒”聚集而成,一个晶粒由很多个“单胞”拼接组成。X射线测得的晶块尺寸是指衍射面指数方向上的尺寸,如果这个方向上有M个单胞,而且这个方向上的晶面间距为d,则测得的尺寸就是Md。如果某个方向(HKL)的单胞数为N,晶面间距为d1,那么这个方向的尺寸就是Nd1。由此可见,通过不同的衍射面测得的晶块尺寸是不一定相同的。 B 如果这个晶粒是一个完整的,没有缺陷的晶粒,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测试单位,但是,如果这个晶粒有缺陷,那它就不是一个测试单位了,由缺陷分开的各个单位称为“亚晶”。比如说吧,如果一个晶粒由两个通过亚晶界的小晶粒组成(称为亚晶),那么,测得的就不是这个晶粒的尺寸而是亚晶的尺寸了。 C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抛开专业的解释而用“粒径”这个词呢?都是“纳米材料”惹的祸。纳米晶粒本来就很小,一般可以认为一个纳米晶粒中不再存在亚晶,而是一个完整的晶粒,因此,亚晶尺寸这个术语就被套用到纳米晶粒的“粒径”上来了。实际上,国家对于纳米材料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的表征是有标准的,需要用“小角散射”方法来测量。比如,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做这个就做了很长时间。但是呢,一则,做小角散射的地方还不多,做起来也特别麻烦(现在好一些了,特别是对光能自动一些了),所以,很少有人去做,而且,用衍射峰宽计算出来的“粒径”总是那么小,何乐而不为呢?我私下地觉得吧,这些人在偷换概念。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接受了。 为了这个事吧,有些人就问了,既然做出来的纳米材料的“粒径”是这么小,那么有没有办法在做SEM或TEM时将团聚在一起的小晶粒分开呢?确实分不开,分得开的是一个个的晶粒,分不开的是亚晶。 D 至于为什么通过衍射峰宽测出来的“粒径”为什么总是那么小,还有一个原因。实际上吧,使衍射峰变宽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晶粒变小了,另一个原因是晶粒内部存在“微观应变”。打个比方吧,甲乙两个人同时做一件事,结果把功劳算到甲一个人头上,当然这个人的功劳就大了(功能劳大就峰宽,峰越宽晶粒就越细)。有时候发现,有个别人在有意无意地避口不谈乙的功劳。 E 为什么允许将亚晶尺寸称为“粒径”呢?称为径,必假定晶粒为“球形”,从而假定了不论从哪个晶面去测都会是相同的,即忽略了A 所说的那种差别。事实上,这种不同方向的尺寸差异在很多情况下确实可以忽略。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是不可以的。下面我们再谈。 注意这两个假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XRD测出来的粒径不可靠,总是小于SEM和TEM量出来的值。因为概念都不相同,它们怎么可能相同呢? 既然大家都说是粒径,那么要怎么样来算粒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问题。 怎么做拟合?

“颗粒粒径分析方法”汇总大全

“颗粒粒径分析方法”汇总大全 来源:材料人2016-08-05 一、相关概念: 1、粒度与粒径: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度,一般颗粒的大小又以直径表示,故也称为粒径。 2、粒度分布:用一定方法反映出一系列不同粒径区间颗粒分别占试样总量的百分比称为粒度分布。 3、等效粒径: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为非球形的,难以直接用直径表示其大小,因此在颗粒粒度测试领域,对非球形颗粒,通常以等效粒径(一般简称粒径)来表征颗粒的粒径。等效粒径是指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就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其中,根据不同的原理,等效粒径又分为以下几类:等效体积径、等效筛分径、等效沉速径、等效投影面积径。需注意的是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各种测试方法,对等效粒径的定义不同,因此各种测试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之间无直接的对比性。 4、颗粒大小分级习惯术语:纳米颗粒(1-100 nm),亚微米颗粒(0.1-1 μm),微粒、微粉(1-100 μm),细粒、细粉(100-1000 μm),粗粒(大于1 mm)。 5、平均径:表示颗粒平均大小的数据。根据不同的仪器所测量的粒度分布,平均粒径分、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长度平均径、数量平均径等。 6、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这是一个表示粒度大小的典型值,该值准确地将总体划分为二等份,也就是说有50%的颗粒超过此值,有50%的颗粒低于此值。如果一个样品的D50=5 μm,说明在组成该样品的所有粒径的颗粒中,大于5 μm的颗粒占50%,小于5 μm的颗粒也占50%。 7、最频粒径:是频率分布曲线的最高点对应的粒径值。 8、D97:D97指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这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表示粉体粗端粒度指标的数据。 二、粒度测试的基本方法及其分析 激光法 激光法是通过一台激光散射的方法来测量悬浮液,乳液和粉末样品颗粒分布的多用途仪器。纳米型和微米型激光料度仪还可以通过安装的软件来分析颗粒的形状。现在已经成为颗粒测试的主流。 1、优点:(1)适用性广,既可测粉末状的颗粒,也可测悬浮液和乳浊液中的颗粒;(2)测试范围宽,国际标准ISO 13320 - 1 Particle Size Analysis 2 Laser Diffraction Meth 2 ods 2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中规定激光衍射散射法的应用范围为0.1~3000 μm;(3)准确性高,重复性好;(4)测试速度快;(5)可进行在线测量。 2、缺点:不宜测量粒度分布很窄的样品,分辨率相对较低。 激光散射技术分类: 1、静态光散射法(即时间平均散射):测量散射光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米氏理论。测试的有效下限只能达到50纳米,对于更小的颗粒则无能为力。纳米颗粒测试必须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 2、动态光散射法:研究散射光在某固定空间位置的强度随度时间变化的规律。原理基于ISO 13321分析颗粒粒度标准方法,即利用运动着的颗粒所产生的动态的散射光,通过光子相关光谱分析法分析PCS颗粒粒径。 按仪器接受的散射信号可以分为衍射法、角散射法、全散射法、光子相关光谱法,光子交叉相关光谱法(PCCS)等。其中以激光为光源的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仪(习惯上简称此类仪器为激光粒度仪)发展最为成熟,在颗粒测量技术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采用。 激光粒度分析仪: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一、正常粒细胞系统形态? 1、原始粒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类椭圆形。胞核较大,约占细胞的2/3以上,圆或类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细砂粒状,均匀、平坦如一层薄砂,无浓集。核膜薄较模糊,染成淡红色。核仁2~5个,较小,清楚。胞质量少,染成淡蓝或深蓝似天蓝色,透明绕于核周,无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但后期有时也可呈阳性反应。 2、早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2~20μm,较原粒细胞大,圆或椭圆形。胞核大,圆或类椭圆形,位于中央或偏位。核染色质呈粗粒状,较原粒粗,开始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大小、形态和多少不一的紫红色非特异的天青胺蓝颗粒,分布不均。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 3、中幼粒细胞: (1、)中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染色质聚集呈索块状,核仁消失。胞质量多,淡红色,内含中等量、大小较一致的特异的中性颗粒,常伴有少数非特异性颗粒。 (2)嗜酸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5~20μm,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橘红色的特异性的嗜酸性颗粒。 (3)嗜碱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μm,胞核椭圆形,轮廓不清楚,核染色质较模糊。胞质内及核上含有数量不多、排列零乱、大小不等的紫黑色特异的嗜碱性颗粒。 4、晚幼粒细胞 (1、)中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6μm,呈圆形。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马蹄形、半月形,但其核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核染色质粗糙,排列更紧密,核仁消失。胞浆量多,染浅红色,充满中性颗粒。 (2、)嗜酸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6μm,胞核在中央或偏一侧,呈肾形或椭圆形。核质充满着嗜酸性颗粒,其颗粒粗大呈橘红色,大小一致,但有时见到深褐色或紫棕色颗粒。 (3、)嗜碱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4μm。胞核固缩呈肾形,轮廓模糊。胞质内及核上含有少量、分布不匀的嗜碱性颗粒。 5、杆状核粒细胞: (1、)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μm,圆形。胞核凹陷程度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以上,形态弯曲成带状,粗细均匀,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也可见核呈“S”形、“U”形或“E”形,核两端钝圆染深紫红色。胞质充满中性颗粒。 (2、)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1~16μm,圆形。胞核与中性杆状粒细胞相似。胞质充满着粗大的橘红色嗜酸性颗粒。 (3、)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2μm。胞核呈模糊杆状。胞质内及胞核上含有紫黑色、大小不匀、数量较少的嗜碱性颗粒。 6、分叶核粒细胞: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4μm,圆形。胞核分叶状,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或者虽未断开,但有粗而明显的切痕。核常分2~5叶,核染色质浓集或呈较多小块,染深紫红色。胞质丰富,染淡红色,浆内分布着细小紫红色中性颗粒。 (2、)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1~16μm。胞核多分为两叶。胞质充满着粗大呈橘红色嗜酸性颗粒。 (3、)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2μm。胞核可分3~4叶或分叶不明显,常融合呈堆集状。胞质嗜碱性颗粒呈紫黑色,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常掩盖在核上,以致核的形态看不清,有时很难确定为哪一个阶段细胞。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范流程

4.操作程序 4.1开机启动 首先开启仪器主机侧面板的电源开关,然后开电脑主机,仪器主机前面板状态指示灯变为橙绿闪烁,仪器主机初始化后开始自检,自检时仪器会自动灌注稀释液、清洗液及溶血剂,并清洗液路。自检完成后,仪器进入血液细胞分析窗口。 4.2本底测试 4.2.1放置洁净的空试管于采样针下,应确保采样针轻挨试管底部。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排液”图标,仪器通过采样针排出稀释液到试管中。 4.2.2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编号”图标,进入下一个编号操作,输入“0”,再点击“确定”按钮返回血液细胞分析窗口。(注意:仪器系统软件将本底测试的顺序号设定为0,试测试数据将不存储在仪器中,但禁止将血液样本的顺序号设定为0)。 4.2.3将盛有稀释液的试管放在采样针下,按仪器前面板的“RUN”键,待听到“滴”的一声后,方可移走试管。仪器开始自动计数、测量。 4.2.4计数过程中,在窗口的右下方有WBC、RBC的计数计时器,显示WBC、RBC的计数时间。当计数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仪器会发出故障报警,并给出报警提示。若出现报警提示,即参照说明第9章《故障处理》进行处理。 4.3质量控制 首次装机或在每天进行血液样本测试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质控,具体参照说明第5章《质量控制》进行处理。 4.4标定 若本底测试,质控结果达不至要求,且某些参数漂移变化较大,则必须对仪器进行重新标定,具体参照说明第6章《标定》进行处理。 4.5血液样本的采集 4.5.1由于所有的临床样本、质控物、标定物均可能含有人血或人的血清,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因此在处理这些物品时必须遵守已建立的实验室或临床操作规程,穿好工作服,戴好医用手套及安全眼镜。 4.5.2采血过程避孕必须干净、无污染,必须使用合格的抗凝剂。严禁剧烈摇动采血管。在室温下,静脉血只能保存4个小时,若在短时间内不能将血样处

Image-Pro-Plus分析微粒粒径操作过程简要概述

Image-Pro-Plus分析微粒粒径操作过程简要概述 1.打开IPP软件,选择complete模式 也可已在进入界面后,在任务栏中的window的下拉菜单中选select manu…进入模式选择对话框。 2.打开照片,要求是tiff格式 注:我此处引用的照片来之J.AM.CHEM.SOC.2004, 126, 6164-6168(作者之一:Z. John Zhang),图中标尺代表50 nm。 然后可以用如下工具来调节颗粒与背景的对比度,但是通常效果不理想,有人说用photoshop把一个一个的颗粒圈起来再处理,这样效果好些,但由于我刚学photoshop,无法实现这个目标。 3.重新设置(在图中增加)标尺 点击如下对话框的紫色按钮,出现Spatial Calibration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点击New按钮,建立新的刻度标尺,

选长度单位(Unit :我这里选nm ),点击Image 按钮,出现Scaling 对话框,输入标尺代表的尺寸数值(50): 注意到照片中出现的绿色“H ”,鼠标调整“H ”的长度知道跟原始标尺一样长。

然后点击“OK”键,回到spatial calibration对话框,先点击“Apply”按钮,确认刚才的选择,再点击“Mark...”按钮,出现Spatial Calibration Marker对话框。

对话框中有四种标尺模式,还可选择标尺在不在图中显示(On-Image or ...),不在图中显示更好,因为在计算粒径时候,软件会把标尺上的字也当微粒算进去,输入标尺所代表的长度值(50)unit,点击“OK”按钮,出现如下对话框: 注意到图片左上角的新标尺,按“continue”键,回到spatial calibration对话框,此时可用鼠标左键移动新标尺到你想要的图片位置,按右键固定。 4.计算粒径 点击工具栏中的按钮,出来count/size对话框:

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山东省临检中心张炳昌 血液骨髓疾病实验诊断标准化 血液骨髓疾病实验诊断标准化 1.理论依据:FAB诊断标准等 2.血液分析正确、合理、科学应用 3.诊断手段:MIC-M 4.方法标准化及可溯性 5.基础形态标准化 6.方法的实用性和互补性(形态、化学染色、免疫组 化、流式细胞、FISH 、染色体分析及PCR 等) 7.人员技术因素、综合的知识体系 8.环境、设备、试剂、方法因素 第一部分血液细胞分析仪进展 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需要 维护患者利益 保护检验工作者 血液分析系统 血液细胞分析仪 推片机(自动染色+烘干) 细胞阅片机 血液细胞分析仪按WBC分类 (群)分类: 两分群:第一细胞群(小细胞群)主要为淋巴细胞LYM;第二亚群(单个核细胞MONO+EC+BO+GRAN)。 三分群:第一细胞群(小细胞群)主要为淋巴细胞LYM;第二亚群(单个核细胞MONO、EC、BO);第三亚群相当于GRAN。 五分类:发展为应用血细胞的五分类计数的技术,而进一步把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幼稚细胞区分开来。LYM+ MONO+EC+BO+GRAN及幼稚细胞。

多参数进展 1.红细胞多参数 2.白细胞多参数 3. 血小板多参数 4.网织红细胞多参数 5.幼红细胞参数 6.原始、幼稚细胞多参数等 7.血小板计数校正:激光法+荧光染色 常见的五分类技术一般采用的检测方法进展 一、VCS技术 ①VOLUME或称为电阻抗法(即是利用细胞的体积)。 ②高频电磁波传导(Conductivitiy或称射频法。 ③激光散射(LIGHT SCATTER或称光散射)。VCS技术(电阻抗、射频及激光散射)检测 方法 其中V代表体积测量,也就是传统的电阻法原理,可将体积大小差异显著的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分开; S代表高频电导性,该技术可直接测量细胞内部结构间的差异,了解细胞内部核浆比例和细胞内化学成分, 可辨别细胞体积相同而内部性质不同的细胞,可将体 积相近的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区分开,因为他们的 核质比例明显不同。 S代表激光散射,它可穿透细胞,探测细胞内核分叶状况和颗粒情况,通过分析光散射信息对细胞内颗粒 性进行分析,细胞内颗粒粗的光反射强,因此可以用 于单核细胞和三种粒细胞的区分。通过综合处理三个 参数的特性,可全面对白细胞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评 价分析,得到五项白细胞分类结果。 二、激光散射+白细胞化学染色 即是在稀释液中加入过氧化酶(MPO)的底物及现色剂,根据白细胞的对MPO的反应分类。 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方法 机型:德国Bayer的ADVIA 120等 检测原理:主要是用溶血素破坏红细胞,利用中性粒细胞浆里含有的MPO>单核>原始、淋巴、嗜酸、嗜碱的性质,用固定酶,然后加显色剂,沉淀定位酶,最后由光散射与细胞的大小进行分类。其用二维光散射方式分析血析血小板,使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与血小板更容易分辨,大大提高了血小板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检测血红细胞分析报告

检测血红细胞分析报告 检测血红细胞分析报告 大部分人去检测血液的时候,面对那张报告单,就好像是在看天书一样,完全不知所云,以下这篇主要针对检测血红细胞分析报告,和红细胞压积偏高症状的原因和会导致什么?希望能帮到你! 1.血常规,通常指标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一般是贫血,白细胞上升伴中性粒细胞比率上升可能是细菌感染.(给药给抗生素)白细胞上升伴淋巴比率上升可能是病毒感染.不过要看具体情况,因为个人体质不同,有些人会一过性的指标增高,但是只是高出参考范围一点,不能说具体有什么病,建议继续检查几次.有些是生理性的波动(正常的意思).这可能和剧烈运动,上下午时间等有关.血小板下降和凝血功能等有关系. 2.肝功能ALT(这个通常是来检测肝脏功能的,特别是对于脂肪肝,肝炎),AST,GGT,AKP(胆囊方面的)

3.肾功能,尿素,肌酐,尿酸(对痛风诊断有一定意义,也就是说这个指标高了,不肯定是痛风问题) 4.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LDL,HDL,APoA,APoB,LPa 5.电解质:K,NA,cL 2~5都是生化指标,如果高低出参考范围很多,那就要注意了,注意多检查几次,结合自身的情况咨询医生. 6.免疫指标(一般咨询医生):肝炎指标,乙肝两对半(一般人是五项阴性,或者表面抗体阳性,(打过疫苗)除此以外,建议咨询医生.)丙肝,丁,甲等其他肝炎如有阳性指标,咨询医生.肿瘤指标(AFP,cEA),等 红细胞压积偏高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红细胞压积偏高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病因: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分类亦有多种方法。从临床角度按其病因和病理生理的特点可将休克分为:①心原性休克;②低血容量性休克;③感染性休克; ④过敏性休克;⑤神经原性休克;⑥其他尚有内分泌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内分泌功能亢进(如甲状腺危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类癌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所致的休克。

对不同颗粒尺寸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对不同颗粒尺寸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作者:Stephen Ball,,马尔文仪器产品营销经理 本文中,马尔文仪器产品营销经理Stephen Ball向您介绍生物制药中蛋白质团聚物的一些测量技术。 随着生物分子在许多制药公司药物开发途径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关心相关开发、生产与监管方面难题的解决。由于药物的潜在免疫原性是生产商和监管者都十分关心的要素,因此如何定义生物药品的纯度与效力要比那些小分子药物复杂得多。这反过来突显了业界对高质量分析工具的迫切需要——希望它们能有助于全面表征出生物药物颗粒和团聚物,同时对药物内在颗粒与污染物的理化特性表征也越来越重视。 测量的用处何在? 药物分子从发现走向早期配方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分子的理化特性是药物配方与给药的决定因素;药物分子的理化特性确定得越早,就能获得越大的经济效益——无论是为了确定上述步骤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尽早避免可能的失败。就这一点而言,比较理想的是能够在非常少量的样品上进行一系列非破坏性试验,并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可能用到的测试过程中。 从药物分子理化特性表征到药物开发过程直至最终的成品测试,发现和检测蛋白质团聚物,是药物开发最重要的步骤,因为理解药物分子这方面的行为对于药物产品的配制、稳定性和安全性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蛋白质结构是通过范德华力、氢键、二硫键和疏水作用的结合来保持的,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其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相互作用力——其结果可能会引发团聚物非正常的折叠或者对于溶解性造成负面影响。在此过程中,蛋白质的活性常常会消失,也有可能很多团聚物会发展出免疫原性,从而对最终治疗药物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造成显著影响。 当前的监管预期是,对团聚物和大小范围在“0.2- 2”微米级别1的不溶性微粒进行表征。大小超过几微米的团聚物可以用视觉方法来进行表征。小于这个尺寸的,可以采用动态光散射(DLS) 法和体积排除色谱 (SEC) 法等成熟的分析技术对蛋白质凝聚物进行表征。图1列出了上述方法所采用的技术和测量范围。共振质量测量法 (RMM)是最新发展的技术现在也被用来检测和统计50 nm到5μm这一至关重要尺寸范围内的不溶性微粒,并对它们的浮力质量、净质量和粒径大小进行可靠的测量。共振质量测量法为不溶性微粒和亚微米级凝聚物提供了测量窗口。 动态光散射法的使用 动态光散射法测量迅速,属于非侵入性的测量方式,特别适合在药物试剂开发的早期阶段筛选蛋白质。

血液实验实验报告汇总

血液实验实验报告 09 生物技术 摘要:血液在体内承担着物质运输、免疫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比较不同动物的血液组成和血细胞的差异,对了了解血液的功能以及不同动物体的特征有重要意义。制作血涂片用于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使用血细胞计数板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计算分别得到红细胞、白细胞数目。 关键字: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细胞计数血涂片 第一章前言 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上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运输、缓冲、防御等功能。比较不同动物的血液组成和血细胞的差异,对了了解血液的功能以及不同动物体的特征有重要意义。 动物红细胞的形态、大小、数目与动物的进化和生态适应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红细胞的数目越多,而体积越小,同时血细胞也高度分化;白细胞体积(除鱼类)比红细胞大,但比重却比红细胞小。白细胞按其组成又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白细胞数目波动较大。 通过观察不同脊椎动物的血涂片,并在镜下计数,即可初步观察到不同脊椎动物血细胞形态变化即数目变化。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 血涂片的制作与观察 2.1.1 材料

鲤鱼、牛蛙、家鸽、家兔、小白鼠血液样品,洁净载玻片,毛吸管,瑞氏染液,蜡笔 2.1.2方法 取末血样少量置于玻片的一端,左手 持载玻片,右手以边缘平滑的推片的一端 从血滴前方后移接触血滴,血滴即沿推片 散开,推片与载片夹角保持30-45度平稳 地向前移动,载片上保留下一薄层血膜。 待干后用蜡笔在血膜两侧划线,以防染液 溢出。然后将血膜平放在染色架上,加瑞 氏染液2-3滴,使覆盖整个血膜。固定 0.5-1.0分钟,滴加等量或稍多的新鲜蒸 馏水。与染料混匀染色5-10分钟。当液 面浮现一层金黄色金属状物质,表示染液 起了作用。用蒸馏水冲去染液,待自然干燥 后,即可置血涂片于显微镜下进行镜检。 红细胞 淡红色,无核的圆形细胞,因红细胞为双凹形,故边缘部分染色较深,中心较浅,直径7-8微米。 颗粒白细胞 嗜中性颗粒白细胞:体积略大于红细胞,细胞核被染成紫色分叶状,可分1-5叶。直径10-12微米。 嗜酸性颗粒白细胞:略大于嗜中性白细胞,细胞核染成紫色,通常为2叶,胞质充满嗜酸性大圆颗粒,被染成鲜红色。直径10-15微米。 嗜碱性颗粒白细胞:体积略小于嗜酸性白细胞,细胞质中有大小不等被染成紫色的颗粒,颗粒数目较嗜酸性白细胞的颗粒少,核1-2叶,染成淡蓝色。直径10-11微米。 淋巴细胞 胞质少,常为围绕细胞核的一薄层,其中无颗粒细胞核是肾形或马 蹄形,染成蓝紫色。 血小板 血小板体形甚小,形态不规则,染淡蓝色,内含紫色颗粒,无核,常聚集成团。

血液细胞分析仪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

血液细胞分析仪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1710 更新时间: 2009-8-10 血液细胞分析仪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 1.定义及参考值范围 (1)红细胞数量(red blood cells,RBC) (2)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GB,Hb) (3)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 (4)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 (6)平均红细跑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 以上各参数的定义参看红细胞一般检查。 (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BC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定量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以所测红细跑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 2.临床意义 (1)RBC、HGB、HCT、MCV、MCH、MCHC各项的I陆床意义见红细胞一般检查。 (2)RDW ①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时RDW值增大,当给以铁剂治疗有效时RDW值一过性进一步增大,随后逐渐降到正常。 ②对小细胞低色索性贫血的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时RDW值增大而轻型海洋性贫血时RDW值正常。 ③用于对贫血的分类(Bassman MCV/RDW分类法),根据MCV、RDW值变化共分为六种类型贫血。 A.小细胞均一性贫血:WCV减小,RDW正常,如轻型海洋性贫血。 B.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WCV减小,RDW增大,如缺铁性贫血。 C.正细胞均一性贫血:WCV、RDW均正常,如慢性病所致贫血。 D.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WCV正常,RDW增大,如早期缺铁性、营养性贫血。 E.大细胞均一性贫血:MCV增大,RDW正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F.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WCV、RDW均增大,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二)白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 1.定义及参考值范围 (1)白细胞数量(white blood cells,WBC) (2)白细胞分类计数.根据溶血剂处理后皱缩白细胞体积的大小分为三类细胞,coulter JT3型血液细胞分析仪将35~90fl大小的定义为淋巴细胞(lymphocytes,Lym),91~160fl大小的定义为中间细胞(middle cells,Mid.),161~450fl大小的定义为粒细胞(granulocytes,Gran.),不同仪器对细胞大小的定义有差别。根据三类细胞的百分率和白细胞数量,仪器自动计算出三类细胞的绝对值。白细胞数量与分类的参考值参见白细胞一般检查。 2.临床意义 (1)对白细胞三分类的评价,三分类对白细胞异常有一定的筛选作用。当血小板有聚集或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或未溶血的红细胞存在时可干扰林巴细胞的分类。当异型淋巴细胞、原始及幼稚血细胞、嗜酸或嗜碱粒细胞异常增多时,中间细胞数可明显增高。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明显异常(见图1-1-1,1-1-2,1-1-3)。遇上述情况时应做血涂片染色后油浸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由于血液细胞在多种疾病时均可出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